TW202204148A - 積層薄膜及薄膜卷 - Google Patents
積層薄膜及薄膜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04148A TW202204148A TW110110314A TW110110314A TW202204148A TW 202204148 A TW202204148 A TW 202204148A TW 110110314 A TW110110314 A TW 110110314A TW 110110314 A TW110110314 A TW 110110314A TW 202204148 A TW202204148 A TW 20220414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layer
- laminated film
- olefin
- less
- mas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B32B25/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synthetic rubber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0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9J10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9J1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5/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9J1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9J1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9J125/10—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conjugated die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對於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具有充分的順應性之積層薄膜及薄膜卷。一種積層薄膜,其具有基材與樹脂層A,且滿足以下(a)及(b)。
(a)在26℃以最大負載1mN從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利用奈米壓痕進行負載卸載試驗時,具有壓痕殘留位移率為40%以上的表面;
(b)在23℃、300mm/min的拉伸模數為60MPa以上300MPa以下。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對於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具有充分的順應性之積層薄膜及薄膜卷。
由合成樹脂、金屬、玻璃等的各種原料所構成的製品,為了防止在加工・輸送步驟、保管中產生的瑕疵、污垢,有時係貼合表面保護用的薄片、薄膜來處理。一般而言,可使用在由熱塑性樹脂、紙所構成的支撐基材之上,形成有黏著層而成的表面保護薄膜等,將上述黏著層面貼合至被黏附體而使用。
作為這種表面保護薄膜所需要的特性,可列舉:不僅貼附於平滑面而且貼附於具有各種表面形狀的被黏附體;在承受溫度、濕度等的環境變化或較小的應力的程度下不從被黏附體剝離;從被黏附體剝離時不在被黏附體殘留黏著劑成分;在加工後、使用後能輕易地從被黏附體剝離等。
作為需要表面保護薄膜的製品,可列舉例如顯示器用構件、汽車用構件、建築材料用構件、光學機器或眼鏡用的鏡片。該等之中,光學機器、眼鏡用的鏡片具有曲面形狀,所以為了沿著其形狀保護表面,需要有強黏著力,但是要兼具強黏著力與使用後的剝離性、於被黏附體的非污染性是非常困難的。
又,在黏著力比較高的表面保護薄膜的情形,若將表面保護薄膜單獨捲取成卷狀,則黏著面與其相反面會牢固地黏著,使用時難以從卷進行捲出,因此在製造表面保護薄膜時,會有在黏著面側另外貼合離型薄膜來進行捲取的情形。然而,這種情形由於在使用後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所以需要即使沒有離型薄膜也能輕易地從卷拉出的表面保護薄膜。
專利文獻1、2係揭示了不需要離型薄膜的眼鏡鏡片用之表面保護薄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平11-51247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37243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專利文獻1、2所記載的技術均無法滿足對於具有曲面形狀之鏡片的順應性。又,在針對兼具黏著性及順應性與剝離性、非污染性方面還有改善的餘地。
因此,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對於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具有充分的順應性之積層薄膜及薄膜卷。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及薄膜卷之較佳態樣係如下所述。
(1)一種積層薄膜,其具有基材與樹脂層A,且滿足以下(a)及(b),
(a)在26℃以最大負載1mN從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利用奈米壓痕進行負載卸載試驗時,具有壓痕殘留位移率為40%以上的表面;
(b)在23℃、300mm/min的拉伸模數為60MPa以上300MPa以下。
(2)如(1)之積層薄膜,其中在23℃以300mm/min、應力40%進行拉伸應力鬆弛試驗時之10秒後的拉伸殘留應力率為70%以下。
(3)如(1)或(2)之積層薄膜,其中將積層薄膜的一側的表面與另一側的表面在23℃以0.1MPa貼合後,在23℃保管24小時後,進一步在23℃的室內保管1小時後的180°剝離力為6.0N/25mm以下。
(4)如(1)~(3)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將積層薄膜的一側的表面與另一側的表面在23℃以0.1MPa貼合後,在50℃保管24小時後,進一步在23℃的室內保管1小時後的180°剝離力為7.0N/25mm以下。
(5)如(1)~(4)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樹脂層A包含苯乙烯系彈性體及賦黏劑。
(6)如(5)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在25℃、1Hz的剪切儲存模數為0.1MPa以上0.8MPa以下,且在1Hz的tanδ波峰溫度為-40℃以上。
(7)如(5)或(6)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在230℃以2.16kg測定的MFR為15g/10分鐘以下。
(8)如(5)~(7)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將前述樹脂層A全體設為100質量%時,樹脂層A中含有5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下的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且樹脂層A中含有15質量%以上小於30質量%的前述賦黏劑。
(9)如(1)~(8)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樹脂層A包含烯烴系彈性體。
(10)如(9)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烯烴系彈性體在25℃、1Hz的tanδ(25)為1.5以上。
(11)如(9)或(10)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烯烴系彈性體包含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
(12)如(1)~(11)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基材係以聚乙烯系樹脂為主成分。
(13)如(1)~(12)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基材包含在25℃、1Hz的tanδ(25)為1.5以上的烯烴系彈性體。
(14)如(13)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13)之烯烴系彈性體為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
(15)如(1)~(14)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中的算術平均波紋度(arithmetic mean waviness)Wa為0.05μm以上小於0.20μm。
(16)如(1)~(15)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積層薄膜之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十點平均粗糙度為5μm以上。
(17)如(1)~(16)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積層薄膜之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包含選自包含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及離子聚合物之群組的1種以上。
(18)如(1)~(17)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積層薄膜之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含有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
(19)如(1)~(18)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前述樹脂層A的厚度為15μm以上35μm以下,樹脂層A的厚度比率為積層薄膜全體的25%以下。
(20)如(1)~(19)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係用於眼鏡鏡片的表面保護。
(21)一種薄膜卷,其係使(1)~(20)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與其相反側的表面為相接的狀態下形成卷狀。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提供一種對於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具有充分的順應性之積層薄膜及薄膜卷。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説明。
本發明之較佳態樣係一種積層薄膜,其具有基材與樹脂層A,且滿足以下(a)及(b)。
(a)在26℃以最大負載1mN從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利用奈米壓痕進行負載卸載試驗時,具有壓痕殘留位移率為40%以上的表面;
(b)在23℃、300mm/min的拉伸模數為60MPa以上300MPa以下。
此處所謂的樹脂層A係至少包含樹脂的層,較佳為在23℃具有黏著性。關於樹脂層A含有的樹脂之較佳態樣係如後述。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重要的是在26℃以最大負載1mN從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利用奈米壓痕進行負載卸載試驗時的壓痕殘留位移率(以下有時記載為壓痕殘留位移率)為40%以上。在本發明中,所謂的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係指在空氣中配置積層薄膜時,於空氣、樹脂層A、基材的順序方向觀察積層薄膜時的表面。前述壓痕殘留位移率能以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測定。藉由使壓痕殘留位移率為40%以上,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貼附至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時,能抑制積層薄膜不能順應曲面而從被黏附體浮起,能充分地保護被黏附體。從同樣的觀點,前述壓痕殘留位移率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60%以上。
壓痕殘留位移率的上限並未特別設定,但實質上較佳為95%以下。壓痕殘留位移率可藉由調整構成樹脂層A、基材之材料、厚度而控制,但例如藉由能在樹脂層A、基材中使用容易塑性變形的材料而增加壓痕殘留位移率。具體而言,較佳可列舉例如將樹脂層A全體設為100質量%時,包含5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下的苯乙烯系彈性體,包含15質量%以上小於30質量%的賦黏劑,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之在25℃、1Hz的剪切儲存模數G’(25)為0.1MPa以上1.5MPa以下,且苯乙烯系彈性體之在1Hz的tanδ波峰為-40℃以上。其中,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之在25℃、1Hz的剪切儲存模數G’(25)更佳為1.0MPa以下,再佳為0.8MPa以下,特佳為0.5MPa以下。前述賦黏劑較佳為使用脂肪族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系共聚物、萜烯系樹脂、萜烯酚酚系樹脂或該等之氫化物。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重要的是在23℃、300mm/min的拉伸模數為60MPa以上300MPa以下。前述拉伸模數能以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進行積層薄膜的機械方向(MD方向)及寬度方向(TD方向)的拉伸試驗而算出。又,積層薄膜的MD方向及TD方向為不明確的情形,能用以下的方法來算出拉伸模數。首先,以薄膜面內的任意方向為起點,以45°間隔進行合計四個方向的拉伸試驗分別各5次。然後,求得各方向的算術平均值,其中將拉伸模數最高的方向和相對於該方向為90°的方向之算術平均值(合計10次的平均值)當作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拉伸模數。
藉由使拉伸模數為300MPa以下,能使積層薄膜的剛性為適當者,由於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貼合至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時,能抑制積層薄膜不能順應曲面而從被黏附體浮起,所以能充分地保護被黏附體。從同樣的觀點,在23℃、300mm/min的拉伸模數更佳為200MPa以下。
又,藉由使拉伸模數為60MPa以上,能確保製造時、使用時的處理性。拉伸模數能藉由調整後述的基材、樹脂層A的材料、厚度而調整,但若將拉伸模數控制成60MPa以上300MPa以下,並且考慮生產性、可再利用性,則較佳可列舉例如作為基材中使用的樹脂,以密度為910kg/m3
~940kg/m3
左右的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等的聚乙烯系樹脂為主成分,使樹脂層A的厚度比率為積層薄膜全體的25%以下。此外,此處所述之主成分,係指構成基材的全部成分中質量%最高者(含量多者)。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在23℃以300mm/min、應力40%進行拉伸應力鬆弛試驗時之10秒後的拉伸殘留應力率(以下記載為拉伸殘留應力率)較佳為70%以下。此外,前述拉伸殘留應力率能以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在積層薄膜的機械方向(MD方向)及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測定而算出。又,積層薄膜的MD方向及TD方向為不明確的情形,能用以下的方法來算出拉伸殘留應力率。首先,以薄膜面內的任意方向為起點,以45°間隔進行合計四個方向的拉伸試驗分別各5次。然後,求得各方向的算術平均值,其中將拉伸殘留應力率最高的方向和相對於該方向為90°的方向之算術平均值(合計10次的平均值)當作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拉伸殘留應力率。
藉由使前述拉伸殘留應力率為70%以下,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貼合至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時,積層薄膜變得容易順應曲面。從同樣的觀點,拉伸殘留應力率更佳為60%以下。
又,拉伸殘留應力率的下限,從製造時、使用時的處理性之觀點,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可藉由調整構成後述的樹脂層A、基材的材料、厚度而控制前述拉伸殘留應力率,但特別是能藉由在基材中使用容易塑性變形的材料而提升拉伸殘留應力率。具體而言,可列舉例如使用在25℃、1Hz的tanδ(25)為1.5以上的烯烴系彈性體的方法,其中較佳可列舉下述方法:在基材100質量%中使用5質量%以上的在1Hz的tanδ(25)為1.5以上之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係將積層薄膜的一側的表面與另一側的表面在23℃以0.1MPa貼合後,在23℃保管24小時後,進一步在23℃的室內保管1小時後的180°剝離力(以下記載為23℃保管後的剝離力)較佳為6.0N/25mm以下,更佳為4.0N/25mm以下,進一步更佳為3.0N/25mm以下,特佳為2.0N/25mm以下。從操作性之觀點,剝離力越低越好,並未特別設定下限,但由於具有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以具有黏著性為較佳的態樣,所以實質的下限為0.2N/25mm左右。在前述23℃保管後的剝離力為上述較佳範圍的情形,即使在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不使用離型薄膜而捲取成卷狀的情形下,也可以在使用時輕易地捲出。
又,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係將積層薄膜的一側的表面與另一側的表面在23℃以0.1MPa貼合後,在50℃保管24小時後,進一步在23℃的室內保管1小時後的180°剝離力(以下記載為50℃保管後的剝離力)較佳為7.0N/25mm以下,更佳為5.0N/25mm以下,再佳為4.0N/25mm以下,最佳為3.0N/25mm以下。在前述50℃保管後的剝離力為上述較佳範圍的情形,即使在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不使用離型薄膜而捲取成卷狀後,經輸送・長期保管的情形下,也能在使用時輕易地捲出。
前述在23℃保管後的剝離力及前述在50℃保管後的剝離力,能以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
又,前述在23℃保管後的剝離力及前述在50℃保管後的剝離力,能藉由調整後述的樹脂層A的材料、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的材料、表面粗糙度,而控制在上述的較佳範圍。具體而言,較佳可列舉例如將後述的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十點平均粗糙度Rz設為5μm以上,且前述樹脂層A包含在1Hz的tanδ波峰為-40℃以上的苯乙烯系彈性體,另外,更佳可列舉下述方法: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包含有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較佳為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中的算術平均波紋度Wa為0.20μm以下。藉由使前述算術平均波紋度Wa為0.20μm以下,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貼合至被黏附體時,能提高與被黏附體的接觸面積,顯示良好的貼附性。又,特別是在曲面鏡片等的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的情形,若樹脂層A與被黏附體的貼合後的接觸面積小,則有鏡片周圍部分的積層薄膜剝離而浮起的情形,但藉由使前述算術平均波紋度Wa為0.20μm以下,貼合後的密接性優異,能抑制貼合後的積層薄膜的剝離。
又,算術平均波紋度Wa,以製造時、加工時薄膜的輸送性、抑制積層薄膜以單片、卷狀重疊而經保管時的具有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和其相反側之表面的黏連之觀點,較佳為0.05μm以上。
算術平均波紋度Wa,能藉由調整後述的樹脂層A使用之材料、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剝離力、積層薄膜的製造條件而控制。例如,作為使算術平均波紋度Wa降低的方法,可列舉選擇與樹脂層A使用的材料相溶性良好的組合之方法、使用分子量分布廣的苯乙烯系彈性體的方法、添加潤滑劑成分的方法等。又,作為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製造方法之一,可列舉製造時在積層有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的狀態下捲取成卷狀的方法,在該情形下,使用積層薄膜時係剝離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但藉由降低此時的剝離力,能抑制剝離時的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的變形,且能降低算術平均波紋度Wa。以同樣的觀點,藉由提高樹脂層A的凝聚力,能抑制剝離時的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的變形,且能降低算術平均波紋度Wa。再者,可列舉降低將樹脂層A層熔融擠壓時的剪切速度,或提高擠壓溫度的方法。上述之中,從抑制製造成本之觀點、抑制製造時的因氧化劣化所引起的魚眼發生之觀點,較佳為調整樹脂層A使用的材料、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剝離力,以控制算術平均波紋度Wa的方法,更佳為提高樹脂層A的凝聚力的手法、降低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剝離力的方法。此外,前述算術平均波紋度Wa能以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
關於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較佳為前述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在23℃具有黏著性。更具體而言,以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所測定之對於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較佳為2.0N/25mm以上,更佳為3.0N/25mm以上,進一步更佳為5.0N/25mm以上。又,對於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以抑制將積層薄膜剝離後的對被黏附體的污染之觀點,較佳為20N/25mm以下,更佳為15N/25mm以下,再佳為12N/25mm以下。樹脂層A的黏著性、對於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可根據樹脂層A使用的材料、厚度、基材使用的材料而調整。
(樹脂層A)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較佳態樣,如前所述,具有基材與樹脂層A。樹脂層A的位置並未特別限定,但較佳為配置在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之至少一側的最外層。藉由使具有黏著性的樹脂層A配置在積層薄膜的最外層,可通過樹脂層A將積層薄膜與被黏附體貼合。又由於樹脂層A只要是配置在基材之至少一面的側即可,並未特別限定,所以基材與樹脂層A可以直接接觸地配置,基材與樹脂層A之間,例如亦可設置如易接著層的其他層。
樹脂層A只要不損及本發明的效果就沒有特別限定,可包含丙烯酸系、聚矽氧系、天然橡膠系、及合成橡膠系等的彈性體。該等之中,從可再利用性之觀點,樹脂層A較佳為包含熱塑性的合成橡膠系黏著劑,其中更佳為包含苯乙烯系彈性體。
本發明中所謂的苯乙烯系彈性體,係指在25℃、1Hz的剪切儲存模數G’(25)為10MPa以下,且至少包含苯乙烯成分作為單體成分的樹脂。作為苯乙烯系彈性體,可使用例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等的苯乙烯・共軛二烯系共聚物或彼等之氫化物。具體而言,能適當使用例如氫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HSBR)或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二嵌段共聚物(SEB)、或苯乙烯・丁烯異丁烯系共聚物。作為上述的苯乙烯・丁烯異丁烯系共聚物,能適當使用例如苯乙烯・丁烯異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BS)或苯乙烯・丁烯異丁烯二嵌段共聚物(SIB)、或該等混合物。前述之中,更佳能使用由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等的苯乙烯・共軛二烯系共聚物、彼等之氫化物、及苯乙烯・丁烯異丁烯系共聚物所選出之1種以上。又,苯乙烯系彈性體能僅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此外,在將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壓痕模數控制在40%以上,且貼合於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時,從抑制積層薄膜不能順應曲面而從被黏附體浮起之觀點,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之在25℃、1Hz的剪切儲存模數G’(25)較佳為1.5MPa以下,更佳為1.0MPa以下,再佳為0.8MPa以下,特佳為0.5MPa以下。又,從抑制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貼合至被黏附體且在使用後剝離時的殘膠之觀點,苯乙烯系彈性體的前述剪切儲存模數G’(25)較佳為0.05MPa以上,更佳為0.1MPa以上。又,從將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壓痕模數控制在40%以上,並且將23℃保管後的剝離力、50℃保管後的剝離力控制低至上述的較佳範圍之觀點,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之在1Hz的tanδ波峰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從對被黏附體的貼附性、在常溫的物性安定性之觀點,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之在1Hz的tanδ波峰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0℃以下,再佳為5℃以下,特佳為-20℃以下。此外,前述剪切儲存模數及tanδ能以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
苯乙烯系彈性體的樹脂層A中的含量,將樹脂層A全體設為100質量%時,較佳為40質量%以上,更佳為50質量%以上。又,苯乙烯系彈性體之樹脂層A中的含量,較佳為90質量%以下,更佳為85質量%以下,再佳為80質量%以下。藉由使樹脂層A中的苯乙烯系彈性體的含量為上述較佳範圍內,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作為表面保護薄膜使用時,能得到良好的黏著特性。
樹脂層A中適當含有的苯乙烯系彈性體的熔融流速(MFR,在230℃、2.16kg的條件下測定),以製造積層薄膜時的生產性之觀點,較佳為3g/10分鐘以上,更佳為7g/10分鐘以上,再佳為10g/10分鐘以上。又,苯乙烯系彈性體的MFR,以提高樹脂層A的凝聚力、抑制殘膠,又將積層薄膜之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予以剝離時抑制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的變形之觀點,較佳為60g/10分鐘以下,更佳為30g/10分鐘以下,再佳為15g/10分鐘以下。
又,適合樹脂層A之苯乙烯系彈性體中的苯乙烯成分的含量,將苯乙烯系彈性體全體設為100質量%時,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8質量%以上。又,苯乙烯系彈性體中的苯乙烯成分的含量,較佳為55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下。藉由使苯乙烯系彈性體中的苯乙烯成分的含量為上述範圍內,而將積層薄膜貼合至被黏附體時,顯示良好的貼附性,又能顯示抑制殘膠等良好的黏著特性。
(賦黏劑)
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以提高對被黏附體的貼附性之觀點,較佳為包含賦黏劑。作為賦黏劑,能使用本用途中眾所周知者,但能使用例如脂肪族系共聚物、芳香族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系共聚物或脂環式系共聚物等的石油樹脂、萜烯系樹脂、萜烯酚酚系樹脂、松脂系樹脂、烷基酚系樹脂、二甲苯系樹脂或該等之氫化物等本用途中一般使用者。該等之中,從與前述苯乙烯系彈性體的相溶性優異、提高積層薄膜的壓痕殘留位移率之觀點,較佳為使用脂肪族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系共聚物、萜烯系樹脂、萜烯酚酚系樹脂或該等之氫化物。
賦黏劑的含量,將樹脂層A全體設為100質量%時,較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又,賦黏劑的含量,將樹脂層A全體設為100質量%時,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小於30質量%,再佳為25質量%以下,特佳為20%以下。藉由使前述賦黏劑的含量為10質量%以上,能提升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壓痕殘留位移率,又能提高黏著性,且能得到對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之良好的貼附性。又,藉由使前述賦黏劑的含量為40質量%以下,能提高樹脂層A的凝聚力、抑制殘膠,又在將積層薄膜之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剝離時能抑制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的變形。
(烯烴系彈性體)
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較佳為含有烯烴系彈性體。此外,本發明中所謂的烯烴系彈性體,係指在25℃、1Hz的儲存模數G’(25)為10MPa以下之烯烴系樹脂,及/或在25℃、1Hz的tanδ(25)為0.5以上的烯烴系樹脂。亦即烯烴系彈性體係具有一定的儲存模數G’(25)、一定的tanδ(25)之烯烴系樹脂。又,本發明中所謂的烯烴系彈性體中,不包含上述的苯乙烯系彈性體。
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較佳為含有烯烴系彈性體,但前述的烯烴系彈性體之中,更佳為包含在25℃、1Hz的tanδ之tanδ(25)為0.5以上的烯烴系彈性體。上述烯烴系彈性體的tanδ(25)再佳為1.0以上,特佳為1.5以上。藉由在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中含有上述烯烴系彈性體,能較佳地控制前述的壓痕殘留位移率。上述烯烴系彈性體的tanδ(25)的上限並未特別設定,但實質上為3.0以下。
作為前述烯烴系彈性體,可列舉例如非晶性聚丙烯、低結晶性聚丙烯、非晶性聚丁烯、及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等,但較佳能使用非晶性聚丙烯、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特別是藉由使用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將前述23℃保管後的剝離力、50℃保管後的剝離力降低為前述較佳的範圍,能兼具對於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的順應性與製造時、加工時薄膜的輸送性而為較佳。從同樣的觀點,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以包含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為再佳的態樣。
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中的烯烴系彈性體的含量,將樹脂層A設為100質量%時,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再佳為20質量%以上。又,樹脂層A中的烯烴系彈性體的含量,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
(烯烴系彈性體以外的烯烴系樹脂)
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中,從控制樹脂層的黏彈性以調整黏著力之觀點、或得到良好的製膜性之觀點,較佳為包含前述的烯烴系彈性體以外的烯烴系樹脂。作為烯烴系樹脂,可列舉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低結晶性或非晶性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結晶性聚丙烯、低結晶性聚丙烯、非晶性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隨機共聚物及/或嵌段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乙烯・α-烯烴共聚物、聚丁烯、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該等能單獨使用也能併用。此外,作為前述α-烯烴,只要能與丙烯、乙烯共聚合即可並未特別限定,較佳可列舉例如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戊烯、及1-庚烯。
上述的烯烴樹脂之中,較佳為使用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聚丁烯、結晶性聚丙烯、低結晶性聚丙烯、非晶性聚丙烯、及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所選出之1種以上。
在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中使用前述的烯烴系彈性體以外的烯烴樹脂之情形,其含量,將樹脂層A設為100質量%時,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0質量%以下。
又,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在不損及本發明目的之範圍,能適當添加上述的苯乙烯系彈性體、賦黏劑、烯烴系彈性體以外的樹脂成分或粒子、填充劑、添加劑等的其他成分。作為上述的添加劑,較佳可列舉例如潤滑劑、結晶成核劑、抗氧化劑、耐熱賦予劑、耐候劑、及抗靜電劑等。該等添加劑能單獨使用,亦能併用,但該等添加劑的總含量,將樹脂層A全體設為100質量%時,較佳為3質量%以下,更佳為2質量%以下。
(樹脂層A的厚度)
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的厚度,以確保對被黏附體的貼附性之觀點,較佳為2.0μm以上,更佳為5.0μm以上,並且以提高對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的順應性之觀點,特佳為10μm以上,最佳為15μm以上。又,樹脂層A的厚度,從生產性、成本之觀點,從不使積層薄膜的拉伸模數降低、確保製造時或使用時的處理性之觀點,從抑制從被黏附體剝離時的殘膠之觀點,較佳為35μm以下,更佳為30μm以下。
又,樹脂層A的厚度比率較佳為積層薄膜全體的25%以下。此外,前述厚度比率係以μm為基準。藉由成為本態樣,能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的拉伸模數調整至上述較佳的範圍。
(基材)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具有基材。此處所謂的基材係指具有有限的厚度之薄片狀者。基材的材質並未特別限定,但可使用例如烯烴系樹脂、酯系樹脂,其中從生產性、加工性之觀點,較佳為以烯烴系樹脂為主成分,更佳為以聚乙烯系樹脂為主成分。此處所述的主成分,係指更成基材之全部成分之中質量%最高者(含量多者)。
就基材中作為主成分所含有的烯烴系樹脂而言,可列舉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低結晶性或非晶性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聚丙烯、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離子聚合物、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若將拉伸模數控制在60MPa以上300MPa以下,並且考慮生產性、可再利用性,則該等之中,最佳為以密度為910kg/m3
~940kg/m3
左右的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為主成分。又,上述的烯烴系樹脂能單獨使用,亦能併用。此外,作為前述α-烯烴,只要能與丙烯、乙烯共聚合即可並未特別限定,較佳可列舉例如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戊烯、及1-庚烯。此外,此處所謂的烯烴系樹脂可為對應於上述的烯烴系彈性體者。
在本發明的基材中,較佳為含有前述烯烴系彈性體。又,作為適合基材的烯烴系彈性體,從將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拉伸殘留應力率控制在70%以下之觀點,較佳為在25℃、1Hz的tanδ之tanδ(25)為0.5以上的烯烴系彈性體,更佳為tanδ(25)為1.0以上的烯烴系彈性體,再佳為tanδ(25)為1.5以上的烯烴系彈性體。上述烯烴系彈性體的tanδ(25)的上限並未特別設定,但實質上為3.0以下。作為tanδ(25)為0.5以上的烯烴系彈性體,能使用與適合前述的樹脂層A之烯烴系彈性體同樣者,可列舉例如非晶性聚丙烯、低結晶性聚丙烯、非晶性聚丁烯、及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等,其中較佳為使用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藉由在基材中使用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不僅能將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拉伸殘留應力率控制在70%以下,且在樹脂層A中使用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的情形,會提高基材與樹脂層A的層間密接力,在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貼合至被黏附體後,從被黏附體剝離時,能抑制基材與樹脂層A之間的剝離,且能抑制於被黏附體的殘膠。又,在後述的樹脂層B中使用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的情形,提高基材與樹脂層B的層間密接力,在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貼合至被黏附體後,從被黏附體剝離時,能抑制基材與樹脂層B之間的剝離,且能抑制基材及樹脂層A殘留在被黏附體。再者,上述的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由於與適合樹脂層A之賦黏劑的相溶性低,所以能抑制樹脂層A的賦黏劑轉移至基材,且能抑制樹脂層A的黏著力下降。以該等觀點,本發明的基材中最佳的烯烴系彈性體係tanδ(25)為1.5以上的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又,從上述同樣的觀點,作為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特佳為使用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
基材中的烯烴系彈性體的含量,從將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拉伸殘留應力率控制在70%以下之觀點,將基材全體設為100質量%時,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藉由使基材中的烯烴系彈性體的含量為5質量%以上,在將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貼合至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的情形下,能顯示對曲面的良好貼附性。又基材中的烯烴系彈性體的含量,從不使積層薄膜的拉伸模數降低,確保製造時、使用時的處理性之觀點,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
適合本發明中的基材之烯烴系樹脂的熔融流速(MFR,在230℃、2.16kg的條件下測定),從生產性、與鄰接的層積層時的安定性等之觀點,較佳為0.5g/10分鐘以上,更佳為1g/10分鐘以上,再佳為2g/10分鐘以上。又,基材所使用的烯烴系樹脂的MFR,從上述同樣的觀點,較佳為30g/10分鐘以下,更佳為25g/10分鐘以下,再佳為20g/10分鐘以下。
本發明中的基材較佳為包含苯乙烯系彈性體。亦即,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基材較佳為包含烯烴系樹脂,更佳為包含烯烴系樹脂及苯乙烯系彈性體,特佳為包含除前述烯烴系彈性體、前述烯烴系彈性體以外的烯烴系樹脂、及苯乙烯系彈性體。
藉由在基材中包含苯乙烯系彈性體,在樹脂層A中使用苯乙烯系彈性體的情形,能使基材與樹脂層A的親和性提升,能提高基材與樹脂層A之間的界面接著力,能使從被黏附體剝離時的殘膠難以產生。將基材全體設為100質量%時,基材中的苯乙烯系彈性體的含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2質量%以上。又,基材中的苯乙烯系彈性體的含量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0質量%以下。又,在本發明的基材中所使用的苯乙烯系彈性體能使用眾所周知者,可使用例如與適合上述的樹脂層A之苯乙烯系彈性體相同者。
作為使本發明中的基材含有苯乙烯系彈性體的方法,可列舉例如在樹脂層A中添加將包含苯乙烯系彈性體的本積層薄膜予以回收、再原料化之回收原料而使用於基材的方法,採用該方法,從樹脂的可再利用、生產成本下降之觀點為較佳的手法。
再者在本發明的基材中,在不損及作為本發明的積層薄膜的特性之範圍,能適當添加結晶成核劑、潤滑劑、抗氧化劑、耐候劑、抗靜電劑、及顏料等的各種添加劑。又在本發明的基材中,可進一步含有用於與本發明中的樹脂層A良好地積層的易接著成分。
構成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之基材的厚度,能配合積層薄膜的要求特性而適當調整,但以製造時、使用時的輸送性、生產性之觀點,較佳為10μm以上,更佳為20μm以上,再佳為40μm以上。又,構成積層薄膜之基材的厚度,以上述同樣的觀點,較佳為200μm以下。
(用途)
又,本發明的積層薄膜由於對於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具有充分的順應性,所以較佳能作為眼鏡鏡片的表面保護薄膜使用。在本發明的積層薄膜用作為眼鏡鏡片的表面保護薄膜的情形,例如能在如以下的製程中使用。塑膠製的眼鏡鏡片通常會施加表面拋光的研磨加工,但該研磨加工中係使用以下方法:在鏡片研磨面的背面將低熔點合金澆注成嵌段狀並且與該鏡片一體化,在該嵌段狀低熔點合金安裝旋轉軸,以該旋轉軸的旋轉使研磨面旋轉而進行研磨的方法。此時,前述背面中,在澆鑄低熔點合金之前,為了保護鏡片表面而且確保與該合金的密接性,貼附有可再剝離的表面保護薄膜。表面保護薄膜的黏著面係具有在研磨時與鏡片背面密接,且在研磨加工後輕易地剝離的作用,並且與表面保護薄膜的黏著面為相反側的表面具有能以低熔點合金的熔點以上的溫度澆注低熔點合金的耐熱性,且具有與經冷卻固化的低熔點合金密接的作用。
(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較佳為在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中,使用具有極性基的烯烴系樹脂。具體而言,例如在本發明的積層薄膜為基材與樹脂層A的二層構成的情形,較佳為在基材中包含具有極性基的烯烴系樹脂。作為另一其他例,在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依序具有樹脂層A、基材及後述的樹脂層B的情形,較佳為至少樹脂層B中含有具有極性基的烯烴系樹脂。
作為前述具有極性基的烯烴系樹脂,可列舉例如乙烯與具有極性基之單體的共聚物、酸改質聚乙烯、酸改質聚丙烯,具體而言,可列舉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等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離子聚合物、馬來酸酐改質聚丙烯、及馬來酸酐改質聚乙烯等。從提高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觀點,該等之中,較佳為使用由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離子聚合物、馬來酸酐改質聚丙烯、及馬來酸酐改質聚乙烯所選出之1種以上,更佳為使用由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及離子聚合物所選出之1種以上,再佳為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或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藉由成為上述態樣,能用作為眼鏡鏡片用的表面保護薄膜,在需要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情形,將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力設為30N/10mmφ以上,能確保充分的密接性。
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100質量%中的具有極性基的烯烴系樹脂的含量,從提高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觀點,較佳為40質量%以上,更佳為60質量%以上,再佳為70質量%以上。又,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中的具有極性基的烯烴系樹脂的含量,從即使添加一定量以上,也會有表面的極性基的量飽和而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力變得不能提高的情形,或若多量添加時會有在製造時、使用時的輸送性變差的情形來看,較佳為90質量%以下,更佳為80質量%以下。
從滿足前述(a)及(b)並同時提高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且抑制黏連之觀點,使用例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或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作為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中的具有極性基的烯烴系樹脂的情形,較佳為包含90質量%以下的藉由FT-IR測定所求得之酸含量為6~15質量%之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或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更佳為包含80質量%以下。
又,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能在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中,進一步添加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或聚矽氧系樹脂、氟系樹脂、脂肪酸金屬鹽、脂肪酸醯胺、無機粒子、有機粒子等的用於提高離型性、易滑性的成分。此處所謂的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係與上述一樣,例如在本發明的積層薄膜為基材與樹脂層A的二層構成之情形係指基材,作為其他例子,在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依序具有樹脂層A、基材及後述的樹脂層B的情形,係指至少樹脂層B。
作為在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中添加的成分,以兼具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和離型性・易滑性,並且抑制加工步驟的污染之觀點,上述之中更佳為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聚矽氧系樹脂、及氟系樹脂、有機粒子。又,以成本、生產性的觀點,在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中,再佳為含有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特佳為含有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及有機粒子。
上述的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的含量,從降低23℃保管後的剝離力、50℃保管後的剝離力之觀點,較佳為在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100質量%中包含2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再佳為10質量%以上。又,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的含量,從確保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觀點,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以下。
從高度控制積層薄膜之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之十點平均粗糙度Rz,並提高製造時、使用時的輸送性,或抑制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積層時的黏連之觀點,上述的有機粒子的含量,在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100質量%中較佳為包含0.5質量%以上,更佳為包含1.0質量%以上。又,以確保成本、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觀點,較佳為包含5質量%以下,更佳為包含3質量%以下。
(十點平均粗糙度Rz)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之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之十點平均粗糙度Rz,較佳為3μm以上,更佳為5μm以上。前述十點平均粗糙度Rz的上限並未特別設定,但為15μm以上會有厚度精度、強度的降低成為問題的情形。積層薄膜之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之十點平均粗糙度Rz,能藉由在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添加上述的無機粒子、有機粒子而加以控制。前述十點平均粗糙度Rz能以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算出,但在積層薄膜的機械方向(MD方向)及寬度方向(TD方向)為不明確的情形,以薄膜面內的任意方向為起點,以90°間隔針對合計四個方向分別各3次進行評價,將該等之算術平均值(合計12次的平均值)當作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之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之十點平均粗糙度Rz。
(樹脂層B)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較佳為依序具有樹脂層A、基材及樹脂層B。此處所謂的樹脂層B係至少包含樹脂的層,且為與樹脂層A不同的層。又該樹脂層B係指具有有限的厚度之層狀者,較佳為對於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具有離型性,並且在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作為眼鏡鏡片的表面保護薄膜使用的情形,較佳為具有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
只要依照順序具有樹脂層A、基材及樹脂層B,則樹脂層B的位置並未特別限定,能以直接相接的方式配置基材與樹脂層B,也能在基材與樹脂層B之間設置另一層。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依序具有樹脂層A、基材及樹脂層B,從可再利用性、成本之觀點而言為較佳,又,從兼具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拉伸模數和上述的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觀點亦為較佳。
作為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樹脂層B使用的樹脂,可列舉例如烯烴系樹脂、酯系樹脂,其中從生產性、加工性之觀點,較佳為以烯烴系樹脂為主成分。此處所述之主成分,係指構成積層薄膜的樹脂層B之成分中質量%最高者(含量多者)。
就適合作為樹脂層B的主成分的烯烴系樹脂而言,可列舉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低結晶性或非晶性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聚丙烯、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共聚物等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離子聚合物、馬來酸酐改質聚丙烯、馬來酸酐改質聚乙烯、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該等能單獨使用也能併用,但以至少提高上述的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觀點,較佳為包含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共聚物等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離子聚合物、馬來酸酐改質聚丙烯、馬來酸酐改質聚乙烯等的含有羧酸基、或羧酸鹼的樹脂。作為樹脂層B中的含有羧酸基、或羧酸鹼的樹脂之較佳樹脂及較佳含量,係與包含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包含的包含羧酸基、或羧酸金屬鹽基的樹脂及其含量一樣。此外,作為前述α-烯烴,只要能與丙烯、乙烯共聚合即可,並未特別限定,較佳可列舉例如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戊烯、及1-庚烯。此外,此處所謂的烯烴系樹脂可為對應於上述的烯烴系彈性體者。
適合本發明中的樹脂層B之烯烴系樹脂的熔融流速(MFR,在230℃、2.16kg的條件下測定),從生產性、與鄰接的層積層時的安定性等觀點,較佳為0.5g/10分鐘以上,更佳為1g/10分鐘以上,再佳為2g/10分鐘以上。又,樹脂層B使用的樹脂的MFR,以上述同樣的觀點,較佳為30g/10分鐘以下,更佳為25g/10分鐘以下,再佳為20g/10分鐘以下。
構成樹脂層B的材料,能進一步添加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脂肪酸金屬鹽、脂肪酸醯胺、無機粒子、有機粒子等的用於提高離型性、易滑性的成分。該等之中,兼具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和離型性・易滑性,並且抑制加工步驟的污染之觀點,較佳為由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聚矽氧系樹脂、氟系樹脂、及有機粒子所選出之1種以上。又,以成本、生產性的觀點,樹脂層B中更佳為含有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再佳為含有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及有機粒子。
上述的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的含量,從降低23℃保管後的剝離力、50℃保管後的剝離力之觀點,在100質量%的樹脂層B中較佳為包含2質量%以上,更佳為包含5質量%以上,再佳為10質量%以上。又,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的含量,從確保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觀點,較佳為包含30質量%以下,更佳為包含20質量%以下。
上述的有機粒子的含量,從提高製造時、使用時的輸送性、或抑制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積層時的黏連之觀點,在100質量%的樹脂層B中較佳為包含0.5質量%以上,更佳為包含1.0質量%以上。又,以確保成本、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之觀點,較佳為包含5質量%以下,更佳為包含3質量%以下。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藉由具有樹脂層B,能在製造步驟、開縫步驟將積層薄膜捲取成卷狀時以良好的捲取形狀進行捲取,或在開縫時、使用時從卷將薄膜捲出時的力不會太大,能良好的捲取。此外,作為賦予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中的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離型性的其他方法,亦可列舉不設置樹脂層B而將上述的易滑劑等添加至基材的方法,從生產性或成本、離型效果之觀點,更佳為設置樹脂層B的方法。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樹脂層B面之十點平均粗糙度Rz的較佳範圍,係和上述的積層薄膜之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十點平均粗糙度Rz的較佳範圍相同。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以具有基材與樹脂層A為較佳態樣,但如上所述,更佳為依序具有樹脂層A、基材及樹脂層B。又,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中,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可設置基材、樹脂層A、樹脂層B以外的其他層,但較佳為樹脂層A及樹脂層B分別位在積層薄膜的最表面。又,本發明的積層薄膜的厚度,以製造時或使用時的輸送性、生產性的觀點,較佳為15μm以上,更佳為30μm以上。又,積層薄膜的厚度,以上述同樣的觀點,較佳為250μm以下。
本發明的薄膜卷較佳係上述積層薄膜在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與其相反側的表面為相接的狀態下形成卷狀。藉由成為這種不使用離型薄膜的態樣,可在使用時省略剝離離型薄膜的步驟,並且能減少廢棄物的量。
接著就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製造方法進行説明。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製造方法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在依序具有樹脂層A、基材及樹脂層B之3層積層構成的情形,可列舉:將構成各自的樹脂組成物從個別的擠壓機熔融擠壓,在噴嘴內使積層一體化之所謂的共擠壓法;將上述樹脂層A、基材、樹脂層B各自個別地熔融擠壓之後,利用積層法進行積層的方法等,從生產性之觀點,較佳為以共擠壓法製造。構成各層的材料,可使用以亨舍爾混合機等各自混合而成者,也可使用預先將各層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材料混練而成者。針對共擠壓法,可使用充氣法、T型模具法等的眾所周知的方法,從厚度精度優異、控制表面形狀之觀點,較佳為利用T型模具法的熱熔融共擠壓法。
利用共擠壓法製造的情形,係將樹脂層A、基材、樹脂層B的構成成分各自從熔融擠壓機擠壓,在T型模具內部積層一體化,進行共擠壓。然後藉由以金屬冷卻卷冷卻固化,進行成形成薄膜狀,捲取成卷狀,能得到積層薄膜。捲取成卷狀時的形態並未特別限定,可以僅捲取積層薄膜,也能在積層薄膜的樹脂層A側另外貼合離型薄膜之後,捲取成卷狀,從成本、生產性之觀點,更佳為僅將本發明之積層薄膜在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與其相反側的表面,在該情形下與樹脂層B面相接的狀態下,捲取成卷狀的方法。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能作為防止合成樹脂板、金屬板、玻璃板等的製造、加工、運搬時的損傷、防止污垢附著用的表面保護薄膜使用,但特佳為能作為用於貼合使用於光學機器、眼鏡用的鏡片等、具有曲面形狀的被黏附體的表面保護薄膜使用,其中特佳為能作為眼鏡鏡片用的表面保護薄膜使用。
在本發明中,從防止製造、加工、運搬時的損傷、防止污垢附著之觀點,成形體較佳為具有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作為前述成形體,可列舉合成樹脂板、金屬板、玻璃板作為例子。
又,在本發明中,較佳為在成形體的製造步驟中,依序具有:貼附本發明的積層薄膜的步驟、加工成形體的步驟、及將前述積層薄膜剝離的步驟。
作為前述加工,可列舉切削、衝孔、折彎、研磨、表面改質、貼合、積層。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來進一步具體地説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於該等實施例。此外,各種物性的測定及評價係根據以下的方法實施,但針對並未特別記載者係在23℃的室內實施。
(1)厚度
使用薄片切片機法,製作在積層薄膜的寬度方向-厚度方向上具有剖面之寬度5mm的超薄切片,並在該該剖面上進行鉑塗布來作為觀察試料。接著,使用日立製作所製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4800),以加速電壓2.5kV觀察積層薄膜剖面,從觀察影像的任意部分測量基材、樹脂層A及樹脂層B的厚度與積層薄膜的總厚度。關於觀察倍率,在測定樹脂層A、B的厚度時設為5,000倍,在測定基材及積層薄膜的厚度時設為1,000倍。再者,合計進行10次同樣的測量,使用其算術平均值當作基材、樹脂層A、樹脂層B各自的厚度及積層薄膜的總厚度。
(2)十點平均粗糙度Rz
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十點平均粗糙度Rz,係使用小坂研究所製的高精度微細形狀測定器(SURFCORDER ET4000A),依照JIS B0601-1994,並以下述測定條件進行測定。此外,對1種的積層薄膜進行3次測定,並使用其算術平均值。
測定範圍:機械方向(MD方向)0.2mm,寬度方向(TD方向)2mm
測定節距:機械方向(MD方向)10μm,寬度方向(TD方向)0.2μm
接觸針(Touch needle):尖端半徑2.0μm的金剛石針
負載:100μN
截止(cutoff):0.8mm。
(3)熔融流速(MFR)
使用東洋精機製作所製熔融指數儀,依照JIS K7210-1997,在溫度230℃、負載2.16kg的條件或溫度190℃、負載2.16kg的條件下,測定實施例或比較例所使用之原料的MFR。
(4)剪切儲存模數、tanδ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使用之由苯乙烯系彈性體及烯烴系彈性體單獨所構成的丸粒熔融而成形為厚度1mm者當作試樣。測定係使用TA儀器公司製流變儀AR2000ex,以速度20℃/分鐘從200℃降溫至-70℃後,以速度10℃/分鐘從-70℃升溫至80℃,在頻率1Hz、應力0.01%下進行動態剪切變形,並評價升溫過程的tanδ的波峰溫度、25℃的剪切儲存模數G’(25)及25℃的tanδ(25)。
(5)壓痕殘留位移率H
利用Elionix製的奈米壓痕Taster ENT-2100,在以下的條件下,使用三棱錐玻氏壓頭(Berkovich Indenter)(尖端三角錐,稜間角115度),從積層薄膜的樹脂層A側,對1種的積層薄膜實施10次利用負載-卸載試驗的壓痕試驗。從所得之最大位移hm(單位μm)與殘留位移hp(單位μm),基於下述式(1),求得殘留位移率(單位%),並將測定10次所得之殘留位移率的算術平均值,當作積層薄膜的樹脂層A側之殘留位移率的值。
壓痕殘留位移率H(單位%)
=(殘留位移hp(單位μm)/最大位移hm(單位μm))×100・・・式(1)
溫度:26℃
最大負載:1mN
負載速度・卸載速度:0.1mN/s
負載-卸載試驗開始時的負載:0mN
最大負載的保持時間:1秒
表面檢測方式:傾斜方式
表面檢測閾值係數:1.5
彈簧校正:實時彈簧校正。
(6)拉伸模數
使用拉伸試驗機(Orientec製萬能試驗機“Tensilon”(註冊商標)),依照JIS K 7113-1995,在溫度23℃、速度300mm/min下分別對積層薄膜的機械方向(MD方向)及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5次拉伸試驗,將其算術平均值(合計10次的平均值)當作積層薄膜的拉伸模數。此外,測定所使用的試驗片為寬度10mm、長度100mm的短冊型,以卡盤間距離為50mm來進行測定。
(7)拉伸殘留應力率P
使用與上述(6)同樣的試驗機,在溫度23℃、速度1000mm/min下,將測定用試驗片拉伸至應力為40%後,在應力40%保持10秒鐘。測定數據的取樣係以10ms間隔進行,將每10ms的移動量為0.1mm以下之最初的點設為0秒,將0秒後的應力設為P(0)(單位MPa),10秒後的應力設為P(10)(單位MPa),並藉由下述式(2)算出拉伸殘留應力率P(單位%)。
此外,測定係分別對積層薄膜的機械方向(MD方向)及寬度方向(TD方向)進行5次,將其算術平均值(合計10次的平均值)當作積層薄膜的拉伸殘留應力率P。
拉伸殘留應力率P(單位%)
=(應力P(0)(單位MPa)/應力P(10)(單位MPa))×100・・・式(2)。
(8)算術平均波紋度Wa
測定係使用掃描型白色干涉顯微鏡「VS1540」(日立高科技科學(Hitachi High-Tech Science)製,測定條件與裝置構成係如後述)來進行,利用附帶的分析軟體來補充處理(完全補充)攝影畫面,以多項式4次近似進行表面校正後,用中值濾波器(3×3像素)處理而求得表面形狀。將所得之表面形狀用高斯濾波器(截止值50μm)處理並除去短波長的成分來輸出波紋度影像。從所得之波紋度影像,依照下式來求得算術平均波紋度Wa。
<算術平均波紋度Wa的公式>
在將波紋度影像的點(x,y)的高度設為Zw(x,y)、x方向的測定範圍設為lx、y方向的測定範圍設為ly、波紋度影像之高度的平均值設為Ave(Zw)時,
其中,
。
測定係對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進行,將切成5cm×5cm之正方形狀的積層薄膜之對角線的交叉點當作起點,依照以下的流程確定合計9部分的測定位置,在各測定位置進行測定,依照上述的流程求得各測定位置的Wa,並採用算術平均值作為Wa。
<確定測定位置的方法>
測定1:起點的位置
測定2:距起點右側3.0mm的位置
測定3:距起點右側6.0mm的位置
測定4:距起點下方3.0mm的位置
測定5:距起點下方3.0mm,右側3.0mm的位置
測定6:距起點下方3.0mm,右側6.0mm的位置
測定7:距起點下方6.0mm的位置
測定8:距起點下方6.0mm,右側3.0mm的位置
測定9:距起點下方6.0mm,右側6.0mm的位置
<測定條件與裝置構成>
物鏡:10x
鏡筒:1x
變焦鏡片:1x
波長濾波器:530nm white
測定模式:Wave
測定軟體:VS-Measure 10.0.4.0
分析軟體:VS-Viewer10.0.3.0
測定區域:1009.7μm×1010.5μm
像素數:1842×1844。
(9)積層薄膜與被黏附體的貼合
將在溫度23℃、相對濕度50%的條件下保管24小時之實施例及比較例的積層薄膜之樹脂層A側與聚碳酸酯板(帝人製“Panlite”(註冊商標)PC-1151,厚度0.5mm),使用輥壓機(安田精機製作所製特殊壓接輥),以貼合壓力0.35MPa貼合。
(10)對於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
將由上述(9)所得之貼合試樣在23℃的室內保管24小時後,使用拉伸試驗機(Orientec製萬能試驗機“Tensilon”(註冊商標)),在拉伸速度300mm/分鐘、剝離角度180°的條件下,對1種的積層薄膜進行5次的剝離試驗,將其算術平均值當作積層薄膜對於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
(11)23℃保管後的剝離力、50℃保管後的剝離力
將積層薄膜之一側的表面、另一側的表面,使用輥壓機(安田精機製作所製特殊壓接輥)在23℃以貼合壓力0.1MPa貼附。然後,在23℃的室內或50℃的熱風乾燥機中保管24小時後,進一步在23℃的室內保管1小時後,使用拉伸試驗機(Orientec製萬能試驗機“Tensilon”(註冊商標)),以拉伸速度300mm/分鐘、剝離角度180°進行剝離試驗。對於1種的積層薄膜同時進行5次的23℃保管後的剝離力及50℃保管後的剝離力的試驗,將其算術平均值當作積層薄膜之23℃保管後的剝離力及50℃保管後的剝離力。
(12)曲面順應性
將積層薄膜切割成MD方向為150mm、TD方向為100mm的尺寸後,以成為與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微相反側的表面下方的方式,裝載至具有直徑80mm的開口部之SUS製夾具上,並以夾具固定TD方向的兩端面。然後,從積層薄膜之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上側),以5kgf從上述開口部的上方按壓直徑80mm、曲率19m-1
的聚碳酸酯鏡片而將積層薄膜與鏡片貼合後,以切斷機除去鏡片周圍多餘的積層薄膜。在貼合後,於23℃的室內保管10分鐘,觀察貼附的狀態,並以下述5階段評價。
5:鏡片周圍沒有浮起,或僅在距鏡片周圍的內側2mm以內的地方產生。
4:鏡片周圍的浮起係在距鏡片周圍的內側超過2mm且5mm以內的地方產生。
3:鏡片周圍的浮起係在距鏡片周圍的內側超過5mm且10mm以內的地方產生。
2:鏡片周圍的浮起係在距鏡片周圍的內側超過10mm且20mm以內的地方產生。
1:鏡片周圍的浮起係在距鏡片周圍超過20mm的地方產生,或未與鏡片密接。
(13)污染狀態
在上述(9)所得之貼合試樣,在溫度50℃的熱風乾燥機中保管24小時後,在溫度23℃的室內保管1小時,然後(10)以同樣的方法剝離積層薄膜後,以目視確認聚碳酸酯表面的污染狀態,求得剝離面積100%中的污染部分的面積,如下所述以5階段評價。
A:污染部分的面積小於1%
B:污染部分的面積為1%以上小於5%
B-
:污染部分的面積為5%以上小於10%
C:污染部分的面積為10%以上小於50%
D:污染部分的面積為50%以上。
(14)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
將由上述(9)所得之貼合試樣,在23℃的室內保管24小時後,在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上,放置以內徑10mm、高度20mm的樹脂所成形之圓柱狀的框,在框中倒入在80℃熔融之低熔點合金(大阪旭金屬廠(Osaka Asahi Metal Factory)製“U-Alloy”(註冊商標)47)至高度10mm。然後,在23℃的室內保管1小時,使低熔點合金固化後,將上述的框從低熔點金屬卸下。
接著,以拉伸試驗機(Orientec製萬能試驗機“Tensilon”(註冊商標))的下側卡盤部把持貼合試樣的下部,並且以具有環部的金屬線的環部,把持距樹脂層B面上方於垂直方向遠離1mm的低熔點金屬合金部分。然後,將金屬線以拉伸速度50mm/分鐘和與具有前述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的表面平行地向上拉伸而剝離低熔點合金,以求得剝離力的最大值。對1種的積層薄膜進行5次的上述試驗,並算出其算術平均值。
(實施例1)
如下述般製備各層的構成樹脂。
基材:使用80質量%的MFR為10.5g/10分鐘(在190℃測定)、密度為918kg/m3
之市售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20質量%的烯烴系彈性體(三井化學製“Absortomer”(註冊商標)EP-1001,MFR為10g/10分鐘(在230℃測定),tanδ波峰溫度為29℃,G’(25)33MPa,tanδ(25)1.9)。
樹脂層A:使用80質量%的苯乙烯系彈性體(Kaneka製SIBS,“SIBSTAR”(註冊商標)062H,MFR為50g/10分鐘(在230℃測定),tanδ波峰溫度為-38℃,G’(25)為0.3MPa,tanδ(25)為0.32)、20質量%的賦黏劑(安原化學(Yasuhara Chemical)製萜烯酚YS POLYSTAR TH130),使用事先以雙軸擠壓機混練、碎屑化者。
樹脂層B:使用50質量%的MFR為8.5g/10分鐘(在230℃測定)之市售的嵌段聚丙烯(BPP)、20質量%的與基材中所使用者相同之市售的LDPE、包含90質量%與基材中所使用者相同之LDPE及10質量%平均粒子徑10μm的聚乙烯粒子(三井化學製“Mipelon”(註冊商標)PM-200)之30質量%的PE粒子母料(PE粒子MB)。
接著,將各層的構成樹脂投入具有3台擠壓機的T型模具複合製膜機的各擠壓機,以樹脂層A為25μm、基材為90μm、樹脂層B為5μm的方式調整各擠壓機的吐出量,依此順序進行積層並從複合T型模具於擠壓溫度200℃進行擠壓,澆鑄在將表面溫度控制在40℃之卷上並將成型為薄膜狀者捲取,以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2~4)
除了構成樹脂層A的組成物如表1所示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5)
除了構成樹脂層A的組成物使用如表1所示之50質量%的苯乙烯系彈性體(Kaneka製SIBS,“SIBSTAR”(註冊商標)062H)、20質量%的賦黏劑(荒川化學工業製,“Arkon”(註冊商標)M135)、30質量%的與基材所使用者相同的烯烴系彈性體(三井化學製“Absortomer”(註冊商標)EP-1001)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6)
除了構成樹脂層A的組成物如表1所示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7)
除了構成樹脂層A的組成物使用70質量%的苯乙烯系彈性體(旭化成製SEBS,“S.O.E”(註冊商標)S1613,MFR為14g/10分鐘(在230℃測定),tanδ波峰溫度為-17℃,G’(25)為0.7MPa,tanδ(25)為0.11)、20質量%的賦黏劑(安原化學製萜烯酚YS POLYSTAR TH130)、10質量%的與基材所使用者相同的烯烴系彈性體(三井化學製“Absortomer”(註冊商標)EP-1001)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8)
除了構成樹脂層A的組成物如表1所示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9)
除了構成基材的組成物為100質量%的MFR為10.5g/10分鐘(在190℃測定)、密度為918kg/m3
之市售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10)
除了構成基材的組成物使用50質量%的MFR為10.5g/10分鐘(在190℃測定)、密度為918kg/m3
之市售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30質量%的MFR為7.5g/10分鐘(在190℃測定)、密度為961kg/m3
之市售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20質量%的烯烴系彈性體(三井化學製“Absortomer”(註冊商標)EP-1001)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11)
除了構成基材的組成物使用30質量%的MFR為10.5g/10分鐘(在190℃測定)、密度為918kg/m3
之市售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50質量%的MFR為7.5g/10分鐘(在190℃測定)、密度為961kg/m3
之市售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20質量%的烯烴系彈性體(三井化學製“Absortomer”(註冊商標)EP-1001)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12)
使用春日電機製的電暈表面改質評價裝置TEC-4AX(電極規格:陶瓷製圓柱電極,直徑10mm,放電寬度230mm),以輸出50W、輸送速度4m/分鐘,對實施例1所記載之積層薄膜的樹脂層B面側實施電暈放電處理。
(實施例13)
除了構成樹脂層B的組成物使用80質量%的三井陶氏化學(Mitsui Dow Polychemical)製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Nucrel”(註冊商標)AN42012C(以FT-IR法所算出的酸含量為9質量%,MFR為7g/10分鐘(在190℃測定))、20質量%的與實施例1中樹脂層B所使用者相同的PE粒子母料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14)
除了構成樹脂層B的組成物與實施例13相同以外,與實施例7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15)
除了構成樹脂層B的組成物為100質量%的三井陶氏化學製的“Nucrel”(註冊商標)AN42012C以外,與實施例7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16)
除了構成樹脂層B的組成物為75質量%的三井陶氏化學製的“Nucrel”(註冊商標)AN42012C、15質量%的與實施例1中樹脂層B所使用者相同的PE粒子母料、10質量%的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三井化學製“Absortomer”(註冊商標)EP-1013(MFR為10g/10分鐘(在230℃測定))以外,與實施例7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實施例17)
除了構成基材、樹脂層A及樹脂層B的組成物如表3所示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比較例1)
除了構成樹脂層A的組成物使用70質量%的苯乙烯系彈性體(旭化成製SEBS,“Tuftec”(註冊商標)H1052,MFR為13g/10分鐘(在230℃測定),tanδ波峰溫度為-46℃,G’(25)為1.8MPa,tanδ(25)為0.07)、30質量%的賦黏劑(荒川化學工業製,“Arkon”(註冊商標)M135)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比較例2)
除了構成基材的組成物為使用100質量%的與樹脂層B所使用者相同之市售的嵌段聚丙烯(BPP)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比較例3)
除了構成基材的組成物為48質量%的MFR為10.5g/10分鐘(在190℃測定)、密度為918kg/m3
之市售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52質量%的與樹脂層B所使用者相同之市售的嵌段聚丙烯(BPP)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比較例4)
除了構成樹脂層A的組成物為80質量%的苯乙烯系彈性體(克萊頓(Clayton)製SEBS,“CLAYTON”(註冊商標)G1657,MFR為9g/10分鐘(在230℃測定),tanδ波峰溫度為-50℃,G’(25)為1.0MPa,tanδ(25)為0.07)、20質量%的賦黏劑(安原化學製萜烯酚YS POLYSTAR TH130)以外,與實施例13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比較例5)
構成樹脂層A的組成物與比較例4相同,構成基材的組成物為80質量%的三井陶氏化學製的“Nucrel”(註冊商標)AN42012C、20質量%的與實施例1中樹脂層B所使用者相同的PE粒子母料。再者,投入具有2台擠壓機的T型模具複合製膜機的各擠壓機,以樹脂層A為25μm、基材為95μm的方式調整各擠壓機的吐出量,依此順序進行積層並從複合T型模具於擠壓溫度200℃進行擠壓,澆鑄在將表面溫度控制在40℃之卷上並將成型為薄膜狀者捲取,以得到積層薄膜。
(比較例6)
除了構成基材、樹脂層A及樹脂層B的組成物如表3所示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積層薄膜。
針對實施例1~17及比較例1~6所示之積層薄膜,實施上述物性的測定及評價。將結果示於表1~3。
[表1]
實施例1 | 實施例2 | 實施例3 | 實施例4 | 實施例5 | 實施例6 | 實施例7 | 實施例8 | 實施例9 | 實施例10 | 實施例11 | |||
基材 | LDPE | 質量%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100 | 50 | 30 |
HDPE | 質量% | 30 | 50 | ||||||||||
EP-1001 | 質量%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BPP | 質量% | ||||||||||||
樹脂層A | 062H | 質量% | 80 | 70 | 60 | 50 | 50 | 55 | 80 | 60 | 60 | ||
S1613 | 質量% | 70 | 60 | ||||||||||
H1052 | 質量% | ||||||||||||
M135 | 質量% | 20 | |||||||||||
TH130 | 質量% | 20 | 20 | 20 | 20 | 15 | 20 | 20 | 20 | 20 | 20 | ||
EP-1001 | 質量% | 10 | 20 | 30 | 30 | 30 | 10 | 20 | 20 | 20 | |||
樹脂層B | BPP | 質量%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LDPE | 質量%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PE粒子MB | 質量%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
EMAA | 質量% | ||||||||||||
EP-1013 | 質量% | ||||||||||||
評價結果 | 壓痕殘留位移率H | % | 60 | 68 | 74 | 78 | 75 | 69 | 47 | 53 | 58 | 72 | 72 |
拉伸模數 | MPa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10 | 110 | 100 | 170 | 230 | |
拉伸殘留應力率P | % | 62 | 60 | 60 | 59 | 60 | 62 | 63 | 62 | 72 | 62 | 63 | |
算術平均波紋度Wa | μm | 0.23 | 0.15 | 0.14 | 0.12 | 0.12 | 0.11 | 0.11 | 0.10 | 0.22 | 0.15 | 0.15 | |
對於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 | N/25mm | 15.7 | 14.9 | 14.3 | 11.9 | 8.5 | 7.8 | 10.8 | 10.3 | 16.0 | 14.0 | 13.8 | |
23℃保管後的剝離力 | N/25mm | 5.7 | 3.2 | 2.2 | 1.8 | 1.4 | 1.3 | 1.9 | 1.6 | 5.8 | 2.2 | 2.1 | |
50℃保管後的剝離力 | N/25mm | 9.6 | 6.8 | 6.0 | 4.5 | 3.8 | 2.8 | 3.3 | 3.2 | 9.9 | 5.8 | 5.5 | |
十點平均粗糙度Rz | μm | 10.8 | 11.1 | 10.8 | 10.9 | 10.7 | 11.2 | 10.9 | 10.8 | 10.5 | 10.9 | 10.9 | |
曲面順應性 | ― | 4 | 5 | 5 | 5 | 5 | 4 | 4 | 5 | 3 | 4 | 3 | |
污染狀態 | ― | B | B | B | B | B | B | A | A | B- | B | B | |
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 | N/10mmφ | 15 | 16 | 16 | 15 | 14 | 14 | 16 | 17 | 15 | 15 | 15 |
[表2]
比較例1 | 比較例2 | 比較例3 | |||
基材 | LDPE | 質量% | 80 | 48 | |
HDPE | 質量% | ||||
EP-1001 | 質量% | 20 | |||
BPP | 質量% | 100 | 52 | ||
樹脂層A | 062H | 質量% | 80 | 80 | |
S1613 | 質量% | ||||
H1052 | 質量% | 70 | |||
M135 | 質量% | 30 | |||
TH130 | 質量% | 20 | 20 | ||
EP-1001 | 質量% | ||||
樹脂層B | BPP | 質量% | 50 | 50 | 50 |
LDPE | 質量% | 20 | 20 | 20 | |
PE粒子MB | 質量% | 30 | 30 | 30 | |
EMAA | 質量% | ||||
EP-1013 | 質量% | ||||
評價結果 | 壓痕殘留位移率H | % | 35 | 55 | 55 |
拉伸模數 | MPa | 110 | 420 | 320 | |
拉伸殘留應力率P | % | 65 | 75 | 73 | |
算術平均波紋度Wa | μm | 0.10 | 0.21 | 0.23 | |
對於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 | N/25mm | 10.6 | 15 | 15.2 | |
23℃保管後的剝離力 | N/25mm | 3.5 | 5.9 | 5.9 | |
50℃保管後的剝離力 | N/25mm | 4.9 | 10.2 | 10.0 | |
十點平均粗糙度Rz | μm | 10.9 | 11.4 | 11.2 | |
曲面順應性 | ― | 2 | 2 | 2 | |
污染狀態 | ― | A | B | B | |
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 | N/10mmφ | 14 | 14 | 16 |
[表3]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實施例12 | 實施例13 | 實施例14 | 實施例15 | 實施例16 | 實施例17 | 比較例4 | 比較例5 | 比較例6 | |||
基材 | LDPE | 質量% | 80 | 80 | 80 | 80 | 80 | 100 | 80 | 80 | |
HDPE | 質量% | ||||||||||
EP-1001 | 質量%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BPP | 質量% | ||||||||||
EMAA | 質量% | 80 | |||||||||
PE粒子MB | 質量% | 20 | |||||||||
樹脂層A | 062H | 質量% | 80 | 80 | 70 | 90 | |||||
S1613 | 質量% | 70 | 70 | 70 | |||||||
H1052 | 質量% | ||||||||||
G1657 | 質量% | 80 | 80 | ||||||||
TH130 | 質量%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0 | |
EP-1001 | 質量% | 10 | 10 | 10 | 10 | ||||||
樹脂層B | BPP | 質量% | 50 | ― | |||||||
LDPE | 質量% | 20 | ― | ||||||||
PE粒子MB | 質量% | 30 | 20 | 20 | 15 | 20 | 20 | ― | 20 | ||
EMAA | 質量% | 80 | 80 | 100 | 75 | 80 | 80 | ― | 80 | ||
EP-1013 | 質量% | 10 | ― | ||||||||
評價結果 | 壓痕殘留位移率H | % | 60 | 60 | 46 | 47 | 47 | 67 | 35 | 35 | 32 |
拉伸模數 | MPa | 100 | 90 | 100 | 90 | 90 | 100 | 90 | 30 | 100 | |
拉伸殘留應力率P | % | 62 | 60 | 60 | 60 | 59 | 73 | 63 | 61 | 64 | |
算術平均波紋度Wa | μm | 0.23 | 0.15 | 0.08 | 0.05 | 0.05 | 0.12 | 0.10 | 0.12 | 0.05 | |
對於聚碳酸酯板的黏著力 | N/25mm | 15.7 | 10.2 | 7.0 | 6.5 | 7.8 | 9.5 | 7.9 | 7.7 | 3.4 | |
23℃保管後的剝離力 | N/25mm | 5.7 | 2.0 | 1.3 | 0.8 | 1.3 | 1.7 | 4.0 | 4.2 | 1.5 | |
50℃保管後的剝離力 | N/25mm | 9.6 | 4.0 | 3.3 | 2.8 | 3.4 | 3.5 | 7.3 | 7.5 | 3.7 | |
十點平均粗糙度Rz | μm | 10.8 | 10.2 | 9.7 | 1.9 | 9.8 | 9.8 | 9.7 | 9.9 | 9.7 | |
曲面順應性 | ― | 4 | 5 | 4 | 4 | 4 | 4 | 2 | 2 | 2 | |
污染狀態 | ― | B | B | A | A | A | C | A | A | A | |
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 | N/10mmφ | 25 | 43 | 43 | 40 | 42 | 43 | 44 | 43 | 44 |
本發明的積層薄膜及薄膜卷由於對於被黏附體具有充分的黏著性及順應性,所以能較佳地使用於由合成樹脂、金屬、玻璃等的各種原料所構成之製品的表面保護薄膜用途。
1:具有環部的金屬線
2:低熔點合金
3:積層薄膜
4:下側卡盤
5:聚碳酸酯板
圖1係表示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評價中的測定方法之模式圖。
圖2係與低熔點合金的密接性評價中使用的具有環部的金屬線之模式圖。
無。
Claims (21)
- 一種積層薄膜,其具有基材與樹脂層A,且滿足以下(a)及(b), (a)在26℃以最大負載1mN從積層薄膜之具有該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利用奈米壓痕進行負載卸載試驗時,具有壓痕殘留位移率為40%以上的表面; (b)在23℃、300mm/min的拉伸模數為60MPa以上300MPa以下。
- 如請求項1之積層薄膜,其中在23℃以300mm/min、應力40%進行拉伸應力鬆弛試驗時之10秒後的拉伸殘留應力率為70%以下。
- 如請求項1或2之積層薄膜,其中將積層薄膜的一側的表面與另一側的表面在23℃以0.1MPa貼合後,在23℃保管24小時後,進一步在23℃的室內保管1小時後的180°剝離力為6.0N/25mm以下。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將積層薄膜的一側的表面與另一側的表面在23℃以0.1MPa貼合後,在50℃保管24小時後,進一步在23℃的室內保管1小時後的180°剝離力為7.0N/25mm以下。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樹脂層A包含苯乙烯系彈性體及賦黏劑。
- 如請求項5之積層薄膜,其中該苯乙烯系彈性體在25℃、1Hz的剪切儲存模數為0.1MPa以上0.8MPa以下,且在1Hz的tanδ波峰溫度為-40℃以上。
- 如請求項5或6之積層薄膜,其中該苯乙烯系彈性體在230℃以2.16kg測定的MFR為15g/10分鐘以下。
-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將該樹脂層A全體設為100質量%時,樹脂層A中含有5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下的該苯乙烯系彈性體,且樹脂層A中含有15質量%以上小於30質量%的該賦黏劑。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樹脂層A包含烯烴系彈性體。
- 如請求項9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烯烴系彈性體在25℃、1Hz的tanδ(25)為1.5以上。
- 如請求項9或10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烯烴系彈性體包含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基材係以聚乙烯系樹脂為主成分。
-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基材包含在25℃、1Hz的tanδ(25)為1.5以上的烯烴系彈性體。
- 如請求項13之積層薄膜,其中如請求項13之烯烴系彈性體為4-甲基-1-戊烯・α-烯烴共聚物。
-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積層薄膜之具有該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中的算術平均波紋度Wa為0.05μm以上小於0.20μm。
-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積層薄膜之與具有該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十點平均粗糙度為5μm以上。
-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積層薄膜之包含與具有該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包含選自包含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及離子聚合物之群組的1種以上。
-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積層薄膜之包含與具有該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的層,含有包含4-甲基-1-戊烯單元的烯烴系樹脂。
- 如請求項1至18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樹脂層A的厚度為15μm以上35μm以下,樹脂層A的厚度比率為積層薄膜全體的25%以下。
- 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係用於眼鏡鏡片的表面保護。
- 一種薄膜卷,其係使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之具有該樹脂層A之側的表面與其相反側的表面為相接的狀態下形成卷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53884 | 2020-03-25 | ||
JP2020-053884 | 2020-03-25 | ||
JP2021031360 | 2021-03-01 | ||
JP2021-031360 | 2021-03-0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04148A true TW202204148A (zh) | 2022-02-01 |
Family
ID=77890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10314A TW202204148A (zh) | 2020-03-25 | 2021-03-23 | 積層薄膜及薄膜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66025B1 (zh) |
TW (1) | TW202204148A (zh) |
WO (1) | WO202119322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16704A1 (ja) * | 2022-12-01 | 2024-06-06 |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06927A (ja) * | 2008-06-26 | 2010-01-14 | Sekisui Chem Co Ltd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JPWO2010084832A1 (ja) * | 2009-01-21 | 2012-07-19 | Dic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KR101467532B1 (ko) * | 2013-03-22 | 2014-12-01 | 일신화학공업 주식회사 | 성능이 향상된 자기점착성 보호필름 |
JP6434281B2 (ja) * | 2014-11-18 | 2018-12-05 |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化研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JP6434282B2 (ja) * | 2014-11-18 | 2018-12-05 |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化研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JP2017066395A (ja) * | 2015-09-30 | 2017-04-06 | 東レ株式会社 | 積層体 |
JP6901665B2 (ja) * | 2016-01-22 | 2021-07-14 |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 積層体 |
CN110087881A (zh) * | 2016-12-16 | 2019-08-02 |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 脱模膜及保护膜 |
TWI797180B (zh) * | 2017-10-31 | 2023-04-01 | 日商東麗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 積層薄膜 |
-
2021
- 2021-03-16 WO PCT/JP2021/010534 patent/WO202119322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3-16 JP JP2021515238A patent/JP6966025B1/ja active Active
- 2021-03-23 TW TW110110314A patent/TW202204148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966025B1 (ja) | 2021-11-10 |
WO2021193223A1 (ja) | 2021-09-30 |
JPWO2021193223A1 (zh) | 2021-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41908B2 (ja)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
JP6206749B1 (ja) | 積層フィルム | |
CN111246996B (zh) | 层叠膜 | |
TWI541129B (zh) | Surface protection film | |
TW202204148A (zh) | 積層薄膜及薄膜卷 | |
CN113613890B (zh) | 层叠膜 | |
JP2018119138A (ja) | 積層フィルム | |
JP7150255B1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ロール | |
JP2009028938A (ja)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
JP7287863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 | |
CN111699091B (zh) | 层叠膜 | |
TWI851570B (zh) | 積層薄膜 | |
JP2023134934A (ja)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
WO2024116704A1 (ja)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23140482A (ja) | 積層フィルム | |
TW202432372A (zh) | 表面保護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