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4105A - 氣動工具 - Google Patents

氣動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4105A
TW202204105A TW110123772A TW110123772A TW202204105A TW 202204105 A TW202204105 A TW 202204105A TW 110123772 A TW110123772 A TW 110123772A TW 110123772 A TW110123772 A TW 110123772A TW 202204105 A TW202204105 A TW 2022041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mer
piston
flow path
timer piston
val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3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望月一哉
森脇康介
田中宏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4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410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1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fixed main cylinder
    • B25C1/043Trigger valve and trigger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8Safety devices

Abstract

提供一種即使減少導引面與被導引物之間隙,也可排除計時之參差之打釘機。 打釘機1A係包括:敲擊壓缸,被壓縮空氣所驅動;扳機閥,切換敲擊壓缸之作動之有無;以及計時器8,切換扳機閥之作動之有無;計時器8係包括:計時器活塞80,在單向上移動以進行計時;以及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支撐計時器活塞80及計時器活塞轉軸86;計時器活塞外殼82C係在導引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導引面82C1,包括放大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轉軸86與導引面83C1間之流路之流路放大凹槽82C2。

Description

氣動工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壓縮空氣當作動力源以作動之氣動工具。
將壓縮空氣當作動力源,以往復運動敲擊活塞,驅動結合於敲擊活塞之驅動器,以敲入被供給到鼻部之釘體等之稱做打釘機之氣動工具係被知曉。這種打釘機之構造,係藉進行扣引被設於握持部之扳機之一操作、及使突出鼻部的尖端以可往復移動地被設置之接觸臂,往被敲入材壓抵之另一操作之兩個操作,作動主閥體,而敲入釘體。
在以下之說明中,將藉一操作而扳機被扣引後之狀態,稱做扳機之ON,將一操作被解除,而扳機未被扣引之狀態,稱做扳機之OFF。又,將藉另一操作而接觸臂被壓抵後之狀態,稱做接觸臂之ON,將另一操作被解除,而接觸臂未被壓抵之狀態,稱做接觸臂之OFF。
在打釘機中,例如使扳機為ON之後,於使扳機為ON後之狀態,藉使接觸臂為ON,而主閥體係作動,進行釘體之敲入。
提案有一種在敲入釘體後,於使扳機為ON之狀態下,使接觸臂為OFF,於使扳機為ON之狀態下,使接觸臂再度為ON,藉此,主閥體係作動,進行下一釘體之敲入之技術。如此一來,於使扳機為ON之狀態下,重複接觸臂之ON與OFF,藉此,將進行連續性地敲入釘體之動作,稱做接觸敲擊。
在接觸敲擊中,於敲入釘體後,於使扳機為ON之狀態下,在使接觸臂為ON之每一次,連續性地敲入釘體,所以,適合於快速作業。相對於此,提案有一種為了限制意外之動作,於使扳機為ON之後,不使接觸臂為ON地,經過既定時間後,使主閥體不作動之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平6-32308號公報
在使扳機為ON之後,當使接觸臂不為ON,經過既定時間後,使主閥體為不作動之構造中,如果以電氣性之計時器,量測既定時間之經過時,可穩定進行計時。但是,被壓縮空氣所驅動之打釘機,係未包括電力之供給源。因此,為了使用電氣性之計時器,變得需要電源及迴路。
相對於此,在專利文獻1中,係提案有一種利用存放用於作動打釘機之壓縮空氣之主腔體內的壓縮空氣之壓力之計時機構。利用氣壓之計時機構之構造,係例如自主腔體供給壓縮空氣到既定容積之空間,當空間內成為既定壓力時,以此氣壓作動閥體。
在這種計時機構中,係無須電源及迴路。但是,自未圖示之空壓機等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壓力,並非總是一定,或者,因為藉釘體之敲出動作等,而主腔體內的壓縮空氣係被消耗之影響等,主腔體內之壓力係變動,所以,在空間內,成為作動閥體之既定壓力為止之時間,係不為一定。因此,適用利用氣壓之計時機構之打釘機,係穩定進行計時較困難,自扳機被扣引,至使頭閥不作動為止之時間係不為一定。
在此,提案有一種包括在打釘機內,壓縮空氣之計時用之計時器活塞,利用此壓縮空氣之壓力之計時機構。在這種計時機構中,可排除主腔體內之壓力變動之影響。又,減少計時器活塞,與支撐計時器活塞之計時器活塞外殼之間隙,藉此,計時器活塞的軸之徑向之偏移係被抑制,動作係穩定。但是,當減少計時器活塞與計時器活塞外殼之間隙時,較容易受由通過此處之潤滑油之有無、及溫度環境所致之潤滑油之黏性阻力變化之影響,而無法排除計時之參差。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這種課題所研發出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即使減少導引面與被導引物之間隙,也可排除計時之參差之氣動工具。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係一種氣動工具,其包括:驅動部,被壓縮空氣所驅動;控制閥,切換驅動部之作動之有無;開關閥,切換控制閥之作動之有無;以及計時器部,控制開關閥之作動,在經過既定時間後,切換控制閥之作動之有無;計時器部係包括:計時器活塞,在單向上移動,以進行計時;以及計時器活塞外殼,支撐計時器活塞的軸;計時器活塞外殼係在計時器活塞的軸的導引面,包括放大被形成於軸與導引面間之流路之凹槽。
在本發明中,即使減少做為被導引物之計時器活塞的軸與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導引面間之間隙,也可確保空氣或潤滑油之流路,由潤滑油之有無、及溫度環境所致之潤滑油之黏性阻力變化之影響係被抑制。 [發明效果]
在本發明中,於凹槽之未形成位置,計時器活塞的軸與導引面之間隙係被保持,可保持計時器活塞的軸之導引性。又,在凹槽之形成位置中,潤滑油之流路係被放大,可減少黏性阻力,所以,可抑制由潤滑油之黏性阻力變化所致之對於超時時間之影響。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當作做為本發明氣動工具一例之敲入工具之打釘機。
<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之構造例> 圖1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全體剖面圖;圖1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側視圖;圖1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下側視圖。又,圖2A、圖2B及圖2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係包括:外殼10,呈在單向上延伸之形狀;以及握把11,呈自外殼10往另一方向延伸之形狀。又,打釘機1A係在外殼10的一邊的端部包括鼻部12,同時包括供給未圖示之釘體體到鼻部12之釘匣13。而且,考慮打釘機1A之使用形態,將包括鼻部12之側,當作下方向。
打釘機1A係包括:敲擊壓缸2,以壓縮空氣作動,以進行敲擊動作;以及主腔體3,壓縮空氣自未圖示之外部的空壓機被供給。
敲擊壓缸2係驅動部之一例,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形態,被設於外殼10的內部。敲擊壓缸2係包括:敲擊驅動器20,敲出未圖示之釘體體等;以及敲擊活塞21,驅動敲擊驅動器20。敲擊驅動器20係以自敲擊活塞21的下表面側突出之形態,被安裝於敲擊活塞21。敲擊活塞21係在外周設有當作密封構件之O型環21a,可滑動地被安裝於敲擊壓缸2內部。
敲擊壓缸2係敲擊活塞21被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所按壓,敲擊活塞21與敲擊驅動器20係一體移動,藉此,敲擊驅動器20係被敲擊活塞21所驅動。被敲擊活塞21所驅動之敲擊驅動器20,係被鼻部12所導引,藉此,敲出自釘匣13被供給到鼻部12之未圖示之釘體。
主腔體3係被設於握把11的內部。主腔體3係未圖示之軟管,被連接於設於握把11端部之夾頭30,藉此,壓縮空氣係自空壓機被供給。又,在夾頭30與主腔體3之間,係包括用於抑制異物混入主腔體3內之端蓋過濾器30a。
打釘機1A係包括供給返回敲擊動作後之敲擊活塞20之壓縮空氣之回吹腔體31。回吹腔體31係在外殼10內部,被設於敲擊壓缸2下部的周圍。回吹腔體31係透過設於敲擊壓缸2之上下方向之概略中間部位之流入排出口31a,與敲擊壓缸2連接,透過主腔體3及敲擊壓缸2,供給壓縮空氣。流入排出口31a係包括使空氣流動之方向限制於單向之止回閥31b。止回閥31b係使空氣自敲擊壓缸2往回吹腔體31流動,限制自回吹腔體31往敲擊壓缸2之空氣之逆流。
打釘機1A係包括形成與大氣連通之流路之第1空氣流路32。
打釘機1A係包括:主閥體4,切換主腔體3內的壓縮空氣之流入・流出,以往復移動敲擊活塞21;以及扳機閥5,作動主閥體4。
主閥體4係閥機構之一例,切換自主腔體3往敲擊壓缸2內之壓縮空氣之流入、及自敲擊壓缸2內往外部之壓縮空氣之排出,藉此,往復移動敲擊活塞21。
主閥體4係可上下動地被設於敲擊壓缸2的上端部的外周側。又,主閥體4係以主閥體彈簧41之力,往做為關閉方向之上方被推壓。而且,主閥體4係壓縮空氣透過扳機閥5,自主腔體3被供給到主閥下室42,以壓縮空氣之氣壓而被推往上方向。又,主閥體4係壓縮空氣自主腔體3被供給到頭閥上室43,以壓縮空氣之氣壓而被推往下方向。
藉此,主閥體4係在未作動時,由被供給到主閥下室42之壓縮空氣之氣壓及被供給到主閥體上室43之壓縮空氣之氣壓之平衡、及主閥體彈簧41之力之關係,被推壓往上方以處於上死點位置,遮斷主腔體3與敲擊壓缸2之上端開放部44。又,主閥體4係在作動時,主閥下室42與大氣相連通,藉此,以被主閥體上室43所供給之壓縮空氣之氣壓,被推往下方向,主腔體3與敲擊壓缸2之上端開放部44係打開。
扳機閥5係控制閥之一例,其包括:先導閥50,開閉主閥下室42;以及扳機閥外殼51,可上下動地安裝有先導閥50。又,扳機閥5係包括:扳機閥桿52,作動先導閥50;扳機閥蓋53,可上下動地安裝有扳機閥桿52;以及扳機閥桿彈簧54,推壓先導閥50往上方,同推壓時扳機閥桿52往下方。
扳機閥5係壓縮空氣自主腔體3被供給,先導閥50係以壓縮空氣之氣壓,被推往下方。又,扳機閥5係壓縮空氣被供給到被形成於先導閥50與扳機閥蓋53間之扳機閥下室55,以壓縮空氣之氣壓,先導閥50被推往上方。
藉此,先導閥50係由壓縮空氣之氣壓之平衡、及扳機閥桿彈簧54之力之關係,在上方位置被保持。又,扳機閥5係對應於扳機閥桿52之位置,而扳機閥下室55與大氣相連通,藉此,先導閥50係以壓縮空氣之氣壓,往下方向移動。而且,先導閥50係往下方向移動,藉此,第1空氣流路32與大氣相連通之通道係打開,主閥下室42係與大氣相連通。
扳機閥5係包括:計時器開關56,作動後述之計時器;計時器開關外殼57A~57C,可上下動地安裝有計時器開關56;計時器開關蓋58,可上下動地安裝有計時器開關56,同時支撐計時器開關外殼57A~57C;以及計時器開關彈簧59,推壓計時器開關56往下方。
扳機閥5係藉計時器開關蓋58與計時器開關外殼57C之間隙,與連接於回吹腔體31之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33a相連通,以形成空氣流過之流路。又,扳機閥5係藉計時器開關外殼57C與計時器開關外殼57B之間隙,與連接於後述之計時器之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相連通,以形成空氣流過之流路。而且,扳機閥5係藉扳機閥外殼57A與扳機閥外殼57B間之間隙,而與主腔體3相連通,以形成空氣流過之流路。又,計時器開關56係形成有使外周面,成為沿著圓周方向之凹狀之流路形成凹部56a。
而且,計時器開關56係對應於對於計時器開關外殼57A~57C及計時器開關蓋58之流路形成凹部56a之位置,切換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33a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之連通之有無。
又,扳機閥5係藉計時器開關外殼57A與扳機閥蓋53之間隙,形成有連通透過後述之計時器,以連接於主腔體3之作動限制流路34與扳機閥下室55之流路。
打釘機1A係包括:扳機6,承受作動扳機閥5之一操作;以及接觸臂7,承受作動扳機閥5之另一操作。
扳機6係被設於握把11的一側。扳機6係接近於外殼10之側的一端部側,被軸60a可旋轉地支撐,遠離外殼10之側的另一端部側,係在遠離握把11之方向上,被扳機彈簧60b所推壓。
扳機6係包括被接觸臂7所推壓之接觸桿70。接觸桿70係接近於外殼10之側的一端部側,延伸到與扳機閥桿52相向之位置,於此一端部側,包括推壓扳機閥桿52之作用部70a。又,接觸桿70係另一端部側藉軸70b,而可旋轉地被扳機6所支撐。而且,接觸桿70係在作用部70a遠離扳機閥桿52之方向上,被未圖示之彈簧所推壓。
扳機6係包括推壓計時器開關56之計時器開關桿61。計時器開關桿61係與將軸60a當作支點之扳機6之旋轉相連動以旋轉,扳機6的另一端部側係藉在接近握把11之方向上移動之動作,推壓計時器開關56。
接觸臂7係被設成可沿著鼻部12之延伸方向移動,在鼻部12的尖端側,包括被被敲入材所衝撞之衝撞部71。又,接觸臂7係包括推壓接觸桿70的被作用部70c之按壓部72。接觸臂7係被接觸臂彈簧73,往自鼻部12的尖端側突出之方向推壓。
打釘機1A係包括進行計時動作之計時器8。計時器8係計時器部之一例,其包括:計時器活塞80,生成成為負載之計時用壓縮空氣;計時器活塞彈簧81,推壓計時器活塞80;以及計時器活塞彈簧導引器81a,導引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伸縮。計時器8係進行調整來自計時器活塞壓缸80d之流出空氣量,以控制計時器活塞80之速度之出口節流控制。
又,計時器8係包括可移動地支撐計時器活塞80,同時形成空氣流過之流路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而且,計時器8係包括:預置活塞83,作動計時器活塞80;預置活塞彈簧84,推壓預置活塞83;以及預置活塞外殼85,可移動地支撐預置活塞83。
計時器8之構造,係計時器活塞80及預置活塞83可沿著握把11之延伸方向移動。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沿著握把11之延伸方向排列,構成計時器活塞壓缸80d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F,係可移動地支撐計時器活塞80,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E係可移動地支撐做為計時器活塞80的軸部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
計時器活塞80係在外周具有唇構造之密封構件,嵌合有剖面形狀呈Y字形之Y型環80a,Y型環80a係滑動在計時器活塞壓缸80d的內周面。
計時器8係圓筒形狀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C,進入計時器活塞外殼82B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D的內側,計時器活塞轉軸86通過計時器活塞外殼82C的內側。
又,計時器8係藉計時器活塞外殼82B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D之間隙,形成有與連接於主腔體3之流入流路35相連通,而空氣流過之流路。又,計時器8係藉計時器活塞外殼82B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D之間隙、計時器活塞外殼82B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C之間隙、計時器活塞外殼82B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A之間隙,形成有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係連通,而空氣流過之流路。
計時器活塞80係在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軸向之略微中央附近,形成有沿著圓周方向,呈凹狀之流路形成凹部87b。
計時器8係設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B之O型環87a,於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相接之狀態下,連通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係被O型環87a所關閉。相對於此,計時器8係當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流路形成凹部87b與O型環87a相向之位置時,藉O型環87a與流路形成凹部87b之間隙,連通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係打開。藉此,藉O型環87a、計時器活塞轉軸86及流路形成凹部87b,構成有開閉連通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之開關閥87。
構成開關閥87的軸部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係夾持流路形成凹部87b,計時器活塞80側的轉軸部86a之直徑,小於計時器活塞80的相反側的轉軸部86b之直徑。計時器活塞轉軸86係藉做為轉軸部86a之直徑與轉軸部86b之直徑之差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直徑差,形成有承受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力之受壓面87H。藉此,構成開關閥87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係被供給壓力所按壓。
預置活塞83係被設成與計時器活塞80同軸。預置活塞外殼85係透過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通道33b、計時器開關56、計時器開關外殼57B,57C、計時器開關蓋58及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通道33a,與回吹腔體31相連接。
計時器8係包括連通預置活塞外殼85與大氣之排出流路88。計時器8係藉預置活塞83移動之動作,預置活塞外殼85內的空氣,係自排出流路88被排出到外部。
又,對應於計時器活塞80之位置,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A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與被形成於預置活塞外殼85與預置活塞轉軸83a間之流路之開閉,係被切換。
當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A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與被形成於預置活塞外殼85與預置活塞轉軸83a間之流路連通時,作動限制流路34,由計時器活塞外殼82A所形成之流路、及由預置活塞外殼85所形成之流路,係與排出流路88相連通。
而且,對應於扳機閥桿52之位置,扳機閥下室5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開閉係被切換。當扳機閥下室55與作動限制流路34連通時,扳機閥下室55係透過作動限制流路34,由計時器活塞外殼82A所形成之流路,由預置活塞外殼85所形成之流路及排出流路88,與大氣相連通。
打釘機1A係包括空氣調節閥9。空氣調節閥9係節流部之一例,其包括:排出流路90,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F相連通;過濾器91,設於排出流路90;以及針體92,節流排出流路90。
又,打釘機1A主要係包括抑制異物自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C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往空氣調節閥9混入之異物排出流路93。異物排出流路93係連通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D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與大氣。
<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之動作例> 接著,參照各圖,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之動作。
圖3A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前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3B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前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打釘機1A係在夾頭30未連接有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之狀態下,未供給壓縮空氣。
藉此,主腔體3、主閥下室42、主閥體上室43、及扳機閥下室55係成為大氣壓。因此,主閥體4係被主閥體彈簧41所推壓,以處於上死點位置。又,扳機閥5係先導閥50被扳機閥桿彈簧54所推壓,而被保持於上方位置。將圖3A所示之先導閥50之位置,稱做未作動位置。而且,扳機閥5係扳機閥桿52被扳機閥桿彈簧54所推壓,以被保持於下方位置。將圖3A所示之扳機閥桿52之位置,稱做未作動位置。又,扳機閥5係計時器開關56被計時器開關彈簧59所推壓,以被保持於下方位置。將圖3A所示之計時器開關56之位置,稱做未作動位置。
扳機閥5係計時器開關56處於未作動位置,藉此,主腔體3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連通。在夾頭30未連接有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所以,主腔體3係與大氣相連通之狀態。藉此,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以被保持於左方位置。將圖3A所示之預置活塞83之位置,稱做未作動位置。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以被保持於左方位置。將圖3A所示之計時器活塞80之位置,稱做未作動位置。
圖4A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4B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打釘機1A係當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被連接於夾頭30時,供給壓縮空氣到主腔體3。
藉此,主腔體3、主閥下室42、主閥體上室43、及扳機閥下室55,係成為對應於壓縮空氣之供給壓力之壓力。以下,將對應於壓縮空氣之供給壓力之壓力,稱做供給壓力。因此,主閥體4係被保持於上死點位置。又,扳機閥5係先導閥50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而且,扳機閥5係扳機閥桿52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又,扳機閥5係在扳機6未被操作之狀態下,計時器開關56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
扳機閥5係藉計時器開關56處於未作動位置,主腔體3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相連通。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被連接於夾頭30,藉此,主腔體3係成為供給壓力。藉此,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對應於供給壓力之氣壓所推壓,移動到右方位置。將圖4A所示之預置活塞83之位置,稱做計時開始位置。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預置活塞83所推壓,藉此,移動到右方位置。將圖4A所示之計時器活塞80之位置,稱做計時開始位置。當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時,計時器8係設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B之O型環87a,成為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相接之狀態,連通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係被關閉。藉此,供給壓力不被供給到作動限制流路34。
圖5A係表示扳機操作瞬間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5B係表示扳機操作瞬間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打釘機1A係當扳機6被操作,而自初期位置(扳機0FF)移動到操作位置(扳機ON)時,計時器開關桿61係推壓計時器開關56往上方位置。將圖5A所示之計時器開關56之位置,稱做作動位置。
扳機閥5係藉計時器開關56處於作動位置,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33a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相連通。回吹腔體31係與大氣相連通。藉此,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
而且,即使扳機6被操作,接觸臂7的衝撞部71在未被被敲入材所衝撞之狀態下,接觸桿70也不推壓扳機閥桿52。
圖6A係表示扳機操作0秒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6B係表示扳機操作0秒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藉預置活塞83移動到作動位置後,所形成之預置活塞前室83a,係透過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33a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與回吹腔體31相連通。此流路係在排出預置活塞前室83a的空氣時,不成為較大之負載。藉此,預置活塞83係在操作扳機6後,以非常短之時間,移動到未作動位置。
相對於此做為藉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作動位置後,所形成之室之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係透過空氣調節閥9以與大氣相連通。在空氣調節閥9中,當縮減節流至空氣僅流過極微量時,於動作計時器活塞80後之瞬間,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係可視為被概略密閉之狀態,僅計時器活塞80之移動部分,體積係減少,與此相當地,壓力係上昇。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之構造,係並非由主腔體3供給壓縮空氣,而係對應於計時器活塞80之位置,決定內部之壓力。藉此,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係不受供給壓力影響。而且,當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彈力,與由內部壓縮所致之氣壓之面壓平衡時,可以計時器活塞80係前進僅透過空氣調節閥9,自該處抽出空氣之部分。
圖7A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7B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計時器活塞80係直到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成為某種程度較高之既定位置為止,其與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時間相比較下,以短時間前進。而且,計時器活塞80係自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成為某種程度較高之既定位置,至未作動位置為止,相對於至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成為某種程度較高之既定位置為止之移動速度而言,係以低速移動。
圖8A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8B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亦即,在計時器活塞8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以移動到未作動位置為止之間,當圖1所示之接觸臂7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時(接觸ON),接觸臂7的按壓部72係推壓接觸桿70。
扳機6係移動到操作位置,藉此,接觸桿70的作用部70a係推壓扳機閥桿52。扳機閥5係扳機閥桿52移動到既定量上方向,藉此,連通扳機閥下室55與主腔體3之流路係被關閉,連通扳機閥下室5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係打開。
又,在計時器活塞80自計時開始位置,至移動到未作動位置為止之間,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A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間之流路,及被形成於被預置活塞外殼85與預置活塞轉軸83a之間之流路,係相連通。
藉此,扳機閥下室55係透過作動限制流路34,由計時器活塞外殼82A所形成之流路,由預置活塞外殼85所形成之流路、及排出流路88,與大氣相連通,壓縮空氣係被排出,扳機閥下室55內之氣壓係降低。
因此,藉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氣壓,推壓先導閥50往下方之力,係變得比扳機閥桿彈簧54之力還要大,先導閥50係移動到下方,而第1空氣流路32係打開。
當第1空氣流路32打開時,主閥下室42係與主腔體3之連通被遮斷,而與大氣相連通,壓縮空氣係被排出,而主閥下室42內之氣壓係降低。藉此,藉自主腔體3被供給到主閥體上室43之壓縮空氣之氣壓,推壓主閥體4往下方之力,係變得大於主閥體彈簧41之力,主閥體4係往下方移動,而上端釋放部44係打開。因此,主腔體3內之壓縮空氣,係被供給到敲擊壓缸2。
藉此,敲擊壓缸2係藉壓縮空氣而作動,敲擊活塞21係往敲出未圖示之釘體之方向移動,藉敲擊驅動器20而進行敲擊動作。又,敲擊壓缸2內的壓縮空氣的一部份,係自流入排出口31a,被供給到回吹腔體31。
圖9A係表示計時器被重置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9B係表示計時器被重置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在敲擊動作時,藉扳機6移動到操作位置,計時器開關56係移動到作動位置,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33a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連通。又,在敲入動作時,敲擊壓缸2內的壓縮空氣的一部份,係自流入排出口31a,被供給到回吹腔體31。藉此,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對應於壓縮空氣之供給壓力之氣壓所推壓,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預置活塞83所推壓,藉此,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將計時器活塞80藉敲擊動作,而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之情事,稱做計時器8之重置。
在敲擊動作後,壓縮空氣係自回吹腔體31被供給到敲擊壓缸2,敲擊活塞21在回復敲擊驅動器20之方向上移動,敲擊活塞21回復到上死點位置。當敲擊活塞21回復到上死點位置時,回吹腔體31係成為與大氣相連通之狀態。
藉此,重置後之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而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而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因此,如在圖6A、圖6B、圖7A及圖7B所說明過地,計時係被開始。
圖10A係表示超時時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10B係表示超時時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在以圖6A、圖6B、圖7A及圖7B說明過之計時開始後,於既定時間之期間,接觸臂7係不被壓抵到被敲入材,當扳機閥桿52不被接觸桿70所推壓時,敲擊壓缸2係不作動,所以,壓縮空氣不自回吹腔體31,被供給到預置活塞外殼85。藉此,計時器活塞80係承受由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致之推壓、及被空氣調節閥9所節流後之空氣之排出量等之負載,以既定時間,移動到未作動位置。
計時器8係當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未作動位置時,計時器活塞轉軸86的流路形成凹部87b,係移動到相向於O型環87a之位置。藉此,藉O型環87a與流路形成凹部87b之間隙,連通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係打開,壓縮空氣係自主腔體3,被供給到作動限制流路34。
圖11A係表示在超時後,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圖11B係表示在超時後,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在超時後,當圖1所示之接觸臂7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時,接觸臂7的按壓部72係推壓接觸桿70。
藉扳機6移動到操作位置,接觸桿70的作用部70a係推壓扳機閥桿52。扳機閥5係扳機閥桿52移動到既定量上方向,藉此,扳機閥下室55係與作動限制流路34相連通。藉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未作動位置,壓縮空氣係自主腔體3,被供給到作動限制流路34。藉此,扳機閥下室55係成為由自主腔體3,透過作動限制流路34以被供給之壓縮空氣所致之供給壓力。
因此,先導閥50係由壓縮空氣之氣壓之平衡、及扳機閥桿彈簧54之力之關係,被保持在上方位置。藉此,第1空氣流路32係不打開,主閥體4係被保持於上死點位置,敲擊壓缸2係不作動。
<計時器及空氣調節閥之詳細例> 打釘機1A係在扳機6被操作後,計時器活塞80自計時開始位置,移動至未作動位置為止,接觸臂7係被被敲入材所壓入,藉此,敲擊動作係被執行,計時器8係被重置。
另外,打釘機1A係在扳機6被操作後,當計時器活塞80自計時開始位置,移動至未作動位置為止時,係成為超時,即使接觸臂7被被敲入材所壓入,敲擊動作也不被執行。
打釘機1A係由計時器8及空氣調節閥9生成壓縮空氣,藉此,計時器活塞80之移動速度係被控制。計時器8係藉由計時器活塞彈簧81推壓計時器活塞80之力、施加於計時器活塞80之氣壓之面壓、計時器活塞80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F之滑動阻力、及計時器活塞轉軸86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E之滑動阻力之平衡,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被設定。
使用於扳機閥5或計時器8之當作密封構件之O型環,係藉組裝時之壓潰餘量,產生接觸面壓。在計時器活塞80中,當施加氣壓時,壓力愈上升,則接觸面壓也變得愈大,滑動阻力係變大。在環境之影響中,於低溫下,橡膠之剛性係增加,當油用完而磨滑係數增加時,滑動阻力係更增大。這些係相乘性地相互作用,滑動阻力係變化,藉此,較大地影響至超時為止之時間。
相對於此,此減少滑動阻力變化,係與減少超時時間差相關。
在此,減少滑動阻力之目的,係減少各滑動面之磨滑係數,此時,發現藉在特定零件係使用磨滑係數較小之材料,又,進行表面處理,可達成減少滑動阻力之期望目的。
首先,於計時器活塞80所滑動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F,係以硬鉻電鍍,進行表面處理。又,在計時器活塞轉軸86所滑動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E之中,係不透過密封構件地,可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相接,而且,使可相接之面積較大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C,以高滑動等級之POM構成。
而且,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F相滑動之計時器活塞80的密封構件,係取代O型環而使用Y型環80a。剖面形狀呈Y字形之Y型環80a,係在遮斷低壓空氣時,滑動阻力小於O型環,又,也可抑制在低溫時之滑動阻力之增加。
藉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所形成之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壓縮空氣並非由主腔體3所供給,對應於計時器活塞80之位置,而決定內部之壓力。藉此,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係比主腔體3內之供給壓力還要低。
藉此,計時器活塞80的密封構件,即使取代O型環而使用Y型環80a,也可獲得必要充分之遮斷性,藉滑動阻力小於O型環之Y型環之特性、及可抑制在低溫下,滑動阻力增加之Y型環之特性,而可抑制超時時間之參差。
現在,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之構造,係壓縮空氣並非由主腔體3所供給,在計時器活塞80可使用Y型環80a。相對於此,計時器活塞外殼82A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間隙、計時器活塞外殼82B~82D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間隙,係成為壓縮空氣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流路,所以,在與計時器活塞前室80c相比較下,氣壓較高。因此,在密封構件係不適合使用Y型環,在開關閥87等係使用O型環87a。
如上所述,O型環係藉組裝時之壓潰餘量,產生接觸面壓。在計時器活塞80中,當施加氣壓時,壓力愈上升,則接觸面壓也變得愈大,滑動阻力變得愈大。在環境之影響中,當在低溫下,橡膠之剛性增加、及油用完時,磨滑係數增加時,滑動阻力係更加增大。這些係相乘性地相互作用,藉滑動阻力改變,而較大地影響至超時為止之時間。藉此,密封構件使用O型環之開關閥87等之滑動阻力,係承受供給壓力之影響而變大,影響到至超時為止之時間。在此,使利用供給壓力以抵銷滑動阻力之力,施加在計時器活塞80。
圖12係表示開關閥之重要部分構造之放大剖面圖。開關閥87係在計時器活塞轉軸86中,夾持流路形成凹部87b,計時器活塞80側的轉軸部86a之直徑L1,係小於計時器活塞80的相反側的轉軸部86b之直徑L2。開關閥87係以做為計時器活塞轉軸86中之轉軸部86a之直徑L1,與轉軸部86b之直徑L2之差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直徑差,形成有承受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力之受壓面87H,亦即,開關閥87係藉由夾持計時器活塞轉軸86的流路形成凹部87b之部位中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直徑差,所形成之受壓面87H,於在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軸向上,設置承受空氣之壓力之受壓面積,設置差值。藉此,於計時器活塞轉軸86中,藉供給壓力,產生有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
在由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直徑差所形成之受壓面87H,藉供給壓力,而產生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之構造中,係當與滑動阻力同樣地,供給壓力變高時,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力也變大。
在此,使藉供給壓力,而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係產生於抵銷滑動阻力之方向上。計時器活塞轉軸86係藉計時器活塞80,自計時開始位置移動到未作動位置之計時動作,移動往箭頭F1方向,所以,產生與移動方向相反之箭頭F2方向之滑動阻力。相對於此,夾持流路形成凹部87b,而計時器活塞80側的轉軸部86a之直徑,小於計時器活塞80的相反側的轉軸部86b之直徑,藉此,於在計時動作之沿著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移動方向之箭頭F3方向上,產生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力。
藉此,即使在計時器活塞轉軸86與O型環87b間之滑動阻力,係與供給壓力成正比例地增大,相同地,藉受壓面積差,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也增大,所以,可抵銷滑動阻力改變。
如此一來,藉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中之特定零件之材質變更、表面處理、在計時器活塞80使用Y型環80a、及利用受壓面積差以抵銷滑動阻力變化之組合,可抑制超時時間之參差成必要地充分。而且,Y型環係在低壓時,滑動阻力較小,所以,有當壓力變高時,滑動阻力急遽增大之特性。相對於此,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如上所述,係比主腔體3內之供給壓力還要小。藉此,在壓力小於供給壓力之較低氣壓所作用之計時器活塞80,使用Y型環80a,藉此,藉施加如供給壓力之較高壓力,滑動阻力係增大,抑制密封構件使用Y型環時之缺點,可利用在低壓時,滑動阻力較小之優點。
接著,說明確實進行開關閥87之開閉之構造。開關閥87係當流路形成凹部87b移動到與O型環87a相向之位置時,藉O型環87a與流路形成凹部87b之間隙,流路係打開。但是,在高溫下或伴隨著供給壓力之變動之高壓下,開關閥87有時不打開。
其被認為係因為做為橡膠零件之O型環,在高溫下,剛性變得較小,或者,在高壓下之變形量變大,而變形使得O型環87a持續接觸流路形成凹部87b。
在此,包括O型環87a的變形抑制部87c。開關閥87係藉沿著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軸向,以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B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C間之凹槽,形成有O型環87a之安裝凹槽部87d。而且,使相向於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安裝凹槽部87d的入口側的開口,沿著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軸向較狹窄,藉此,抑制O型環87a之變形。
圖13A及圖13B係表示變形抑制部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變形抑制部87c係在相向於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安裝凹槽部87d的入口側的開口,設有自計時器活塞外殼82B側,往計時器活塞外殼82C突出之凸部87e,藉此,安裝凹槽部87d的入口側的開口係較狹窄。
藉此,如圖13A所示,被安裝於安裝凹槽部87d之O型環87a,係在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相接之狀態下,流路被O型環87a所關閉。相對於此,如圖13B所示,當流路形成凹部87b與O型環87a相向時,藉O型環87a與流路形成凹部87b之間隙,流路係打開。而且,安裝凹槽部87d的入口側的開口係較狹窄,藉此,變形使得O型環87a持續接觸於流路形成凹部87b之情事係被抑制,即使在高溫下,或伴隨著供給壓力之變動之高壓下,也可確實地打開流路,可抑制由溫度及壓力之大小所致之超時時間之改變。
圖14A及圖14B係表示變形抑制部之另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另一例之變形抑制部87c,係在相向於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安裝凹槽部87d的入口側的開口,設置自計時器活塞外殼82B側,往計時器活塞外殼82C突出之凸部87e、及自計時器活塞外殼82C側,往計時器活塞外殼82B突出之凸部87f,藉此,安裝凹槽部87dの的入口側的開口係較狹窄。
藉此,如圖14A所示,被安裝於安裝凹槽部87d之O型環87a,係在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相接之狀態下,流路被O型環87a所關閉。相對於此,如圖14B所示,當流路形成凹部87b相向於O型環87a時,藉O型環87a與流路形成凹部87b之間隙,流路係打開。而且,安裝凹槽部87d的入口側的開口係較狹窄,藉此,變形使得O型環87a持續接觸於流路形成凹部87b之情事係被抑制,即使在高溫下,或伴隨著供給壓力之變動之高壓下,也可確實地打開流路,可抑制由溫度、壓力之大小所致之超時時間之改變。
接著,說明由複數零件所構成之計時器活塞外殼之精度提高。圖15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一例之分解立體圖。圖2B等所示之計時器8,係以開關閥8 7開閉流路,所以,需要複數流路、複數之滑動之O型環等之密封構件,以如圖15所示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之組合所構成之零件,支撐計時器活塞80及計時器活塞轉軸86。
因此,計時器活塞80及計時器活塞轉軸86所滑動之滑動面,係由複數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的各內壁面所構成。當複數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的各內壁面的中心軸係偏移時,其成為任一之計時器活塞外殼之對於計時器活塞80、及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過度干涉,所致之超時時間延遲之原因,又,也成為無法獲得穩定之超時時間之原因。
在此,使其構造為以設於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的內壁面或外壁面之複數之肋體89,支撐複數計時器活塞外殼之間。於在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內壁面設有肋體89之構造中,連接各肋體89的尖端之虛擬圓之直徑,係小於成為嵌合對象之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外壁面之外徑,具有壓潰餘量。又,於在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外壁面設有肋體89之構造中,連接各肋體89的尖端之虛擬圓之直徑,係大於成為嵌合對象之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內壁面之外徑,具有壓潰餘量。
圖16A~圖16D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組立工序一例之立體圖。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之組立,首先,如圖16A及圖16B所示,係使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依序通入治具100的轉軸100a。
如圖16C所示,在適合於治具100的轉軸100a之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嵌合後之狀態下,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係於中心軸被治具100的轉軸100a所界定之狀態下嵌合,所以,肋體89係在被適宜壓潰後之狀態下,嵌合有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
而且,如圖16D所示,拔出治具100的轉軸100a,藉此,構成於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被肋體89所支撐之狀態下,成為一體之計時器活塞外殼組立體82G。
圖17係表示計時器一例之側剖面圖;圖18A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剖面之圖17之C-C剖面圖;圖18B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剖面之圖17之D-D剖面圖;圖18C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剖面之圖17之E-E剖面圖;圖18D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剖面之圖17之F-F剖面圖;圖18E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的剖面之圖17之G-G剖面圖。
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係可當作中心軸為概略一致之計時器活塞外殼組立體82G,任一之計時器活塞外殼之對於計時器活塞80、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過干涉係被抑制,可獲得穩定之超時時間。又,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的嵌合部位的外壁面與內壁面之間,係以肋體89而形成有間隙,藉此間隙而形成流過空氣或油脂之流路89E。
圖19A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一例之立體圖;圖19B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一例之正視圖;圖19C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一例之後側視圖。接著,說明計時器活塞外殼與計時器活塞轉軸之間隙。
如上所述,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係可當作中心軸為概略一致之計時器活塞外殼組立體82G,藉此,可減少各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與計時器活塞80及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間隙。藉減少間隙,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徑向之偏移係被抑制,動作係穩定。另外,變得較容易受到由有無潤滑油、及溫度環境所致之潤滑油之黏性阻力變化之影響。
在此,於計時器活塞轉軸86所滑動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E之中,係可不透過密封構件地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相接,而且,針對可相接之面積較大之計時器活塞外殼82C,係於插入有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導引面82C1,包括流路放大凹槽82C2。
流路放大凹槽82C2之構造,係使沿著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軸向延伸之凹槽,設於導引面82C1之圓周方向之複數處所。藉此,計時器活塞外殼82C係在流路放大凹槽82C2之未形成位置,計時器活塞轉軸86與導引面82C1之間隙係被保持,可保持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導引性。又,在流路放大凹槽82C2之形成位置,潤滑用之油脂之流路係被放大,可減少黏性阻力,所以,可抑制由油脂之黏性阻力變化所致之對超時時間之影響。
接著,說明空氣調節閥9之性能維持。在空氣調節閥9中,針體92係被插入管狀流路,而排出流路90係被節流,節流流路係非常狹窄,所以,當油脂等異物侵入時,超時時間有可能係大幅延遲。即使係以O型環密封各計時器活塞外殼與計時器活塞之間,使連通到空氣調節閥9之流路與主腔體3為遮斷之構造,於自供給壓力不施加於O型環之狀態,至壓縮空氣開始供給以確保充分之密封性為止之間,有可能極少量之油脂係洩漏,又,在計時器活塞80之滑動,也有可能極少量之油脂係洩漏,所以,油脂有可能侵入到連通於空氣調節閥9之流路。
在此,如圖2C所示,其包括抑制異物自與主腔體3相連通之主要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C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混入空氣調節閥9之異物排出流路93。異物排出流路93係連通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D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與大氣。
空氣調節閥9係透過排出流路90,以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F相連通,同時與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E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相連通。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E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與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D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之連通,係被O型環所遮斷。
藉此,以異物排出流路93,連通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D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與大氣,藉此,可抑制油脂等侵入到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E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因此,油脂侵入到連通於空氣調節閥9之流路之情事係被抑制,可抑制油脂之積累,維持空氣調節閥9之性能,抑制對於超時時間之影響。
又,計時器8係可設定至超時為止之時間,為既定之基準時間,所以,可利用螺絲調整針體92之軸向之位置。而且,可自外部較容易地調整針體92,所以,可設置空氣調節閥9於握把11的端蓋11a,同時自端蓋11a的外側調整針體92。與組裝空氣調節閥部9於握把11內部之情形相比較下,可在組裝空氣調節閥部9於端概11a後,安裝於握把11,組立作業係變得容易,同時在各個機體可較容易調整,使得至超時為止之時間成為基準時間,可對應於零件之個體差異。
圖20A~圖20D係表示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之調整機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使用者可調整上述之至超時為止之時間,藉此,成為可依使用者之喜好,調整優先度要擺在安全性與操作性之何者。但是,在利用螺絲之節流之調整機構中,當流路面積較小時,即使針體92微小地旋轉,也較大地影響流量變化,所以,調整變得敏感,調整係變得困難。
在此,打釘機1A係包括空氣調節閥部9的節流量調整部94、彈力調整部95、及容積調整部96。節流量調整部94係藉將軸94a當作支點之節流量調整桿94b之位移,可階段性地調整針體92之位置,在本例中,係兩階段地調整,而係可兩階段調整節流量者。
彈力調整部95係使推壓計時器活塞80之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彈力,可藉螺絲而無段地調整,或藉桿體等而階段性調整者。容積調整部96係使排出流路90之容積,可藉螺絲而無段地調整,或藉桿體等而階段性地調整者。
在圖20B中,在節流量調整部94中,係設定為減少藉針體92之節流量,至超時為止之時間成為較短。又,在彈力調整部95中,係設定為使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彈力較強,至超時為止之時間成為較短。而且,在容積調整部96中,係設定為加大排出流路90之容積,至超時為止之時間成為較短。藉以上之節流量調整部94、彈力調整部95及容積調整部96之設定,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被設定為較短。
在圖20C中,於節流量調整部94中,係設定為增加藉針體92之節流量,至超時為止之時間成為較長。又,在彈力調整部95中,係設定為減弱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彈力,至超時為止之時間成為比圖20B還要長。而且,在容積調整部96中,係設定為減少排出流路90之容積,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成為比圖20B還要長。藉以上之節流量調整部94、彈力調整部95及容積調整部96之設定,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被設定為標準長度。
圖20D係設定為在節流量調整部94中,增加藉針體92之節流量,至超時為止之時間成為較長。又,在彈力調整部95中,係設定為更加減弱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彈力,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成為比圖20C還要長。而且,在容積調整部96中,係設定為更加減少排出流路90之容積,至超時為止之時間成為比圖20C還要長。藉以上之節流量調整部94、彈力調整部95及容積調整部96之設定,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被設定為較長。
藉此,使用者可容易且確實地調整至超時為止之時間,可依使用者之喜好,調整優先度係擺在安全性與操作性之何者。
<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之構造例> 圖21A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全體剖面圖;圖21B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B,係在以出口節流控制,控制計時器活塞80速度之計時器8中,使計時器活塞80與開關閥87G為不同零件。開關閥87G係被預置活塞83的預置活塞轉軸83a及計時器活塞80的計時器活塞轉軸86所導引,可沿著計時器活塞80之移動方向移動,被預置活塞83及計時器活塞80的計時器活塞轉軸86所推壓以移動。又,在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中,係使由設於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直徑差所形成之受壓面87H,在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B中,設於開關閥87G。開關閥87G係被形成為夾持流路形成凹部87b,計時器活塞80側的軸部87G1之直徑,小於計時器活塞80的相反側的軸部87G2之直徑。開關閥87G係藉做為軸部87G1之直徑與軸部87G2之直徑之差之軸部87Ga之直徑差,形成有承受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力之受壓面87H。藉此,開關閥87G係軸部87Ga被供給壓力所按壓。其他之構造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同樣。
<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之動作例> 接著,參照各圖,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B之動作。
上述之圖21A及圖21B,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前之狀態。打釘機1B係在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未被連接於夾頭30之狀態下,未供給壓縮空氣。
藉此,如上所述,主閥體4係被主閥體彈簧41所推壓,以處於上死點位置。又,扳機閥5係先導閥50被扳機閥桿彈簧54所推壓,以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而且,扳機閥5係扳機閥桿52被扳機閥桿彈簧54所推壓,以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又,扳機閥5係計時器開關56被計時器開關彈簧59所推壓,以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
扳機閥5係計時器開關56處於未作動位置,藉此,主腔體3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連通。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係未被連接於夾頭30,所以,主腔體3係與大氣相連通之狀態。藉此,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以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以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而且,計時器8係開關閥87G被計時器活塞80的計時器活塞轉軸86所推壓,使連通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移動到打開之開位置。
圖22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打釘機1B係當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未被連接到夾頭30時,壓縮空氣被供給到主腔體3。
藉此,主閥體4係被保持於上死點位置。又,扳機閥5係先導閥50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而且,扳機閥5係扳機閥桿52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又,扳機閥5係在扳機6未被操作之狀態下,計時器開關56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
扳機閥5係計時器開關56處於未作動位置,藉此,主腔體3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連通。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係未被連接到夾頭30,藉此,主腔體3係成為供給壓力。藉此,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對應於供給壓力之氣壓所推壓,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預置活塞83所推壓,藉此,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而且,計時器8係開關閥87G被預置活塞83所推壓,使連通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移動到關閉之閉位置。藉此,供給壓力不被供給到作動限制流路34。
圖23係表示扳機操作瞬間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打釘機1A係當扳機6被操作,以自初期位置移動到操作位置時,計時器開關桿61係推壓計時器開關56往作動位置。
扳機閥5係計時器開關56處於作動位置,藉此,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33a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連通。回吹腔體31係與大氣相連通。藉此,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
而且,即使扳機6被操作,於接觸臂7的衝撞部71未被被敲入材所衝撞之狀態下,接觸桿70也不推壓扳機閥桿52。
圖24係表示扳機操作0秒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由預置活塞83係移動到作動位置後,所形成之預置活塞前室83a,係透過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33a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以與回吹腔體31相連通。藉此,預置活塞83係扳機6之操作後,以非常短之時間,移動到未作動位置。
相對於此,由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作動位置,所形成之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係透過空氣調節閥9以與大氣相連通。藉此,計時器活塞80係相對於預置活塞83而言,延遲前進。
圖25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計時器8係當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以前進時,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之容積係減少。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係透過空氣調節閥9,與大氣相連通,所以,相對於容積之減少部分而言,每單位時間之空氣之排出量係較少。藉此,當計時器活塞80前進,而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之容積減少時,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係變大。
計時器活塞80係至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成為某程度大之既定位置為止,其與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時間相比較下,係以較短時間前進。而且,計時器活塞80係自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成為某程度大之既定位置,至未作動位置為止,相對於由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致之推壓而言,被空氣調節閥9所節流之空氣之排出量等係成為負載,相對於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成為某程度大之既定位置為止之移動速度而言,係以低速移動。
圖26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亦即,於計時器活塞8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以移動到未作動位置為止之間,當圖1所示之接觸臂7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時,接觸臂7的按壓部72係推壓接觸桿70。
扳機6係移動到操作位置,藉此,接觸桿70的作用部70a係推壓扳機閥桿52。扳機閥5係扳機閥桿52移動往既定量上方向,藉此,連通扳機閥下室55與主腔體3之流路係被關閉,連通扳機閥下室5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係打開。
又,於計時器活塞80自計時開始位置,移動到未作動位置為止之間,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A與計時器活塞轉軸86間之流路,與被形成於預置活塞外殼85與預置活塞轉軸83a間之流路,係連通。
藉此,扳機閥下室55係與大氣相連通,壓縮空氣係被排出,而扳機閥下室55內之氣壓係降低。因此,先導閥50往下方移動,第1空氣流路32係打開。
當第1空氣流路32打開時,主閥下室42係與主腔體3之連通被遮斷,而與大氣相連通,壓縮空氣係被排出,而主閥下室42內之氣壓係降低。藉此,主閥體4係往下方移動,上端釋放部44係打開。因此,主腔體3內的壓縮空氣係被供給到敲擊壓缸2。
藉此,敲擊壓缸2係藉壓縮空氣而作動,敲擊活塞21係在敲出未圖示之釘體之方向上移動,藉敲擊驅動器20進行敲擊動作。又,敲擊壓缸2內的壓縮空氣的一部份,係自流入排出口31a被供給到回吹腔體31。
圖27係表示計時器被重置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在敲擊動作時,扳機6係移動到操作位置,藉此,計時器開關56係移動到作動位置,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33a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連通。又,在敲入動作時,敲擊壓缸2內的壓縮空氣的一部份,係自流入排出口31a被供給到回吹腔體31。藉此,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對應於壓縮空氣之供給壓力之氣壓所推壓,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預置活塞83所推壓,藉此,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藉此,計時器8係被重置。
在敲擊動作後,壓縮空氣係自回吹腔體31,被供給到敲擊壓缸2,敲擊活塞21在回復敲擊驅動器20之方向上移動,敲擊活塞21係回復到上死點位置。當敲擊活塞21回復到上死點位置時,回吹腔體31係成為與大氣相連通之狀態。
藉此,重置後之計時器8,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又,計時器8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因此,計時係被開始。
圖28係表示超時時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在計時開始後,於既定時間之期間,當接觸臂7係未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扳機閥桿52未被接觸桿70所推壓時,敲擊壓缸2係不作動,所以,壓縮空氣不自回吹腔體31,被供給到預置活塞外殼85。藉此,計時器活塞80係承受由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致之推壓、及被空氣調節閥9所被節流後之空氣之排出量等之負載,以既定時間,移動到未作動位置。
計時器8係當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未作動位置,開關閥87G被計時器活塞80的計時器活塞轉軸86所推壓,使連通流入流路35與作動限制流路34之流路,移動到打開之開位置。藉此,壓縮空氣係自主腔體3,被供給到作動限制流路34。
圖29係表示在超時後,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於超時後,當圖1所示之接觸臂7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時,接觸臂7的按壓部72係推壓接觸桿70。
扳機6係移動到操作位置,藉此,接觸桿70的作用部70a係推壓扳機閥桿52。扳機閥5係扳機閥桿52移動往既定量上方向,藉此,扳機閥下室55係與作動限制流路34相連通。開關閥87G係移動到開位置,藉此,壓縮空氣係自主腔體3,被供給到作動限制流路34。藉此,扳機閥下室55係成為自主腔體3,透過作動限制流路34以被供給之壓縮空氣所致之供給壓力。
因此,先導閥50係藉壓縮空氣之氣壓之平衡、及扳機閥桿彈簧54之力之關係,被保持於上方位置。藉此,第1空氣流路32係不打開,主閥體4係被保持於上死點位置,敲擊壓缸2係不作動。
<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之構造例・動作例> 在第1及第2實施形態中,係使用藉調整被彈簧等推壓構件所推壓之計時器活塞,所壓縮之空氣之流出,控制計時器活塞之移動速度之出口節流控制之構造,相對於此,其構造也可以係取代配置於計時器活塞壓缸的流出側之節流器,以配置節流器於流入側,藉由彈簧之推壓力所移動之活塞,調整流入到壓缸內之空氣量,以控制活塞之移動速度之進氣節流控制。圖30A~圖30D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C,係包括調整流入空氣量,以控制計時器活塞80之速度之進氣節流控制之計時器8C。計時器8C係主腔體3之空氣透過空氣調節閥9C,以被供給到計時器活塞壓缸80d。
空氣調節閥9C係包括:流入流出流路90C1,與主腔體3相連通;過濾器91,設於流入流出流路90C1;針體92,節流流入流出流路90C1;以及流入流出流路90C2,與計時器活塞壓缸80d相連通。空氣調節閥9C係透過剖面形狀呈Y字形之Y型環97a,以被安裝於握把11。Y型環97a係止回閥之一例,使被形成於空氣調節閥9C的外周之流路97b,對應於空氣之流動方向以開閉。
Y型環97a係藉自計時器活塞壓缸80d往主腔體3流動之空氣之壓力,往空氣調節閥9C的外周的流路97b打開之方向變形,此流路97b係打開。又,Y型環97a係藉自主腔體3往計時器活塞80d流動之空氣之壓力,往流路97b關閉之方向變形,關閉此流路97b。
又,打釘機1C係包括連通由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所形成之計時器活塞前室80c與大氣之排出流路93C。排出流路93C係透過被形成於計時器活塞外殼82D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E間之流路等,以與計時器活塞壓缸80d相連通,但是,未設有如空氣調節閥9之節流器。
打釘機1C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同樣地,構成開關閥87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係被形成為夾持流路形成凹部87b,計時器活塞80側的轉軸部86a,小於計時器活塞80的相反側的轉軸部86b之直徑。而且,計時器活塞轉軸86係藉做為轉軸部86a之直徑與轉軸部86b之直徑之差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直徑差,形成有承受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力之受壓面87H,供給壓力作用於構成開關閥87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
而且,其他構造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同樣。
以下,參照各圖,說明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C之動作。在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未被連接,壓縮空氣未被供給之狀態下,如圖30A所示,計時器8C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以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又,計時器8C係計時器活塞80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
打釘機1C係當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被連接,而壓縮空氣被供給到主腔體3時,如圖30B所示,計時器8C係預置活塞83被對應於供給壓力之氣壓所推壓,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又,計時器8C係計時器活塞80被預置活塞83所推壓,藉此,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
計時器8C係藉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之動作,伴隨著計時器活塞後室80e之容積之減少,計時器活塞後室80e內之壓力係上昇。當計時器活塞後室80e內之壓力上昇,而自計時器活塞壓缸80d往主腔體3流動之空氣之壓力,施加於Y型環97a時,Y型環97a係往空氣調節閥9C的外周的流路97b打開之方向變形,此流路97b係打開。藉此,空氣係自計時器活塞前室80e往主腔體3,不透過空氣調節閥9C地流入,計時器活塞80係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
如圖5A所示,當扳機6被操作,以自初期位置移動到操作位置時,計時器8C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預置活塞83係在扳機6之操作後,如圖30C所示,以非常短之時間,移動到未作動位置。
當預置活塞83移動到未作動位置時,按壓計時器活塞80往計時開始位置之力係被解除。當主腔體3內之供給壓力施加於Y型環97a時,Y型環97a係往空氣調節閥9C的外周的流路97b關閉之方向變形,此流路97b係被關閉。藉此,空氣係自主腔體3往計時器活塞前室80e,透過空氣調節閥9C以流入,如圖30D所示,計時器活塞80係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
計時器8C係主腔體3的空氣,透過空氣調節閥9C以被供給到計時器活塞後室80e,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後之計時器活塞80,係被藉空氣調節閥9C而流量被節流後之空氣所按壓。又,計時器8C係計時器活塞前室80c的空氣,自排出流路93C被排出到大氣。藉此,被藉空氣調節閥9C而流量被節流後之空氣所按壓,計時器活塞80之移動速度係被控制。
於計時器活塞8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以移動到未作動位置為止之間,當圖1所示之接觸臂7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時,扳機6係移動到操作位置,藉此,如上所述,主腔體3內的壓縮空氣係被供給到敲擊壓缸2,藉敲擊驅動器20而進行敲擊動作。
又,在敲擊動作時,計時器8C係預置活塞83,被對應於壓縮空氣之供給壓力之氣壓所推壓,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又,計時器8C係計時器活塞80被預置活塞83所推壓,藉此,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以被重置。
由敲擊動作所致之重置後之計時器8C,係預置活塞83被預置活塞彈簧84所推壓,自計時開始位置前進,而往未作動位置移動。又,計時器8C計時器8C,如上所述,主腔體3的空氣係透過空氣調節閥9C,被供給到計時器活塞後室80e,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後之計時器活塞80,係被藉空氣調節閥9C而流量被節流後之空氣所按壓以前進,計時係被開始。
在計時開始後,於既定時間之期間,當圖1所示之接觸臂7不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時,敲擊壓缸2係不作動,所以,壓縮空氣不被供給到預置活塞外殼85。藉此,計時器活塞80係承受藉空氣調節閥9而流量被節流後之空氣之按壓、及滑動阻力等之負載,以既定時間,移動到未作動位置。
計時器8C係當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未作動位置時,開關閥87係打開。當開關閥87打開時,如上所述,於扳機6移動到操作位置之狀態下,於超時後,圖1所示之接觸臂7即使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敲擊壓缸2也不作動。
藉計時器活塞80自計時開始位置,移動到未作動位置之動作,如上所述,密封構件使用O型環之開關閥87等之滑動阻力,係較大地承受供給壓力之影響,而影響到至超時為止之時間。在此,於構成開關閥87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形成承受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力之受壓面87H,使利用供給壓力以抵銷滑動阻力之力,施加於計時器活塞80。
於在利用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直徑差之受壓面87H,藉供給壓力而產生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之構造中,與滑動阻力同樣地,當供給壓力變高時,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力也變大。
在此,使藉供給壓力,而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產生於抵銷滑動阻力之方向上。藉此,即使計時器活塞轉軸86與O型環87a間之滑動阻力,與供給壓力成正比例增大,相同地,藉受壓面87H,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也增大,所以,可抵銷滑動阻力之改變。
又,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為同樣之構造,其包括提高精度之構造、及確保流路之構造等,藉此,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同樣之效果。
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雖然係計時器活塞被彈簧等推壓構件所推壓之構造,但是,其也可以係計時器活塞被氣壓所推壓之構造。在以下之例中,例如舉出口節流控制為例做說明,以在計時器活塞壓缸的流出側,配置有節流器之出口節流控制為例做說明,但是,其也可以適用在計時器活塞壓缸的流入側,配置有節流器之進氣節流控制。圖31A~圖31C係表示又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D,係包括調整流出空氣量,以控制計時器活塞80之速度之出口節流控制之計時器8D。計時器8D係計時器活塞壓缸80d的空氣,透過空氣調節閥9D以被排出。
如圖1所示,空氣調節閥9D係包括:流入流出流路90D1,藉計時器開關56之動作,與計時器活塞外殼82H相連通,計時器活塞外殼82H係與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相連接,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33b係與主腔體3或回吹腔體31相連通;過濾器91,設於流入流出流路90D1;針體92,節流流入流出流路90D1;以及流入流出流路90D2,與計時器活塞壓缸80d相連通。空氣調節閥9D係透過剖面形狀呈Y字形之Y型環97a,被安裝於握把11。Y型環97a係止回閥之一例,使被形成於空氣調節閥9D的外周之流路97b,對應於空氣流動之方向以開閉。
Y型環97a係藉自流入排出流路90D1,往計時器活塞外殼80d流動之空氣之壓力,空氣調節閥9D的外周的流路97b係往打開之方向變形,此流路97b係打開。又,Y型環97a係藉自計時器活塞壓缸80d,往排出流路90D流動之空氣之壓力,流路97b係往關閉之方向變形,而關閉此流路97b。
又,計時器8D係包括連通計時器活塞外殼82A與大氣之排出流路88D。計時器8D係藉計時器活塞80移動之動作,計時器活塞外殼82A內的空氣,係自排出流路88D往外部被排出。
打釘機1D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同樣地,於構成開關閥87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藉轉軸部86a之直徑與轉軸部86b之直徑差,形成有承受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力之受壓面87H,供給壓力作用於構成開關閥87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
而且,其他構造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同樣。
以下,參照各圖,說明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D之動作。在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未被連接,壓縮空氣未被供給之狀態下,如圖31A所示,計時器8D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被保持於未作動位置。
打釘機1D係當來自未圖示之空壓機之軟管被連接,壓縮空氣被供給到主腔體3時,主腔體3內的壓縮空氣係被供給到計時器活塞外殼82H,計時器活塞外殼82H內之壓力係上昇。當計時器活塞外殼82H內之壓力上昇,供給壓力透過流入流出流路90D1以施加於Y型環97a時,Y型環97a係往空氣調節閥9D的外周的流路97b打開之方向變形,此流路97b係打開。藉此,空氣係自計時器活塞外殼82E往計時器活塞壓缸80d,不透過空氣調節閥9D地流入,如圖31B所示,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
如圖5A所示,當扳機6被操作,以自初期位置移動到操作位置時,計時器8D係計時器活塞外殼82H成為大氣壓,按壓計時器活塞80往計時開始位置之供給壓力係被解除。藉此,計時器8D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以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
如圖31C所示,計時器8D係當計時器活塞80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時,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之容積係減少,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係上昇。當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內之壓力上昇,氣壓透過流入流出流路90D2,以施加於Y型環97a時,Y型環97a係往空氣調節閥9D的外周的流路97b關閉之方向變形,此流路97b係被關閉。藉此,空氣係自計時器活塞前室80c往流入流出流路90D1,透過空氣調節閥9D以流出。
在空氣調節閥9D中,當縮減節流至空氣僅有極微量流動時,在作動計時器活塞80後之瞬間,計時器活塞前室80c係可視為被概略密閉之狀態,僅計時器活塞80的移動部分,體積減少,與此相當地,壓力係上昇。而且,當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彈力與由內部壓縮所致之氣壓之面壓平衡時,可以計時器活塞8僅前進自此透過空氣調節閥9D以釋出空氣之量。藉此,計時器活塞80之移動速度係被控制。
於計時器活塞8自計時開始位置開始前進,至移動到未作動位置為止之間,當圖1所示之接觸臂7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時,扳機6係移動到操作位置,藉此,如上所述,主腔體3內的壓縮空氣係被供給到敲擊壓缸2,藉敲擊驅動器20進行敲擊動作。
又,在敲擊動作時,計時器8D係壓縮空氣被供給到計時器活塞外殼82H,計時器活塞外殼82H內之壓力係上昇。當計時器活塞外殼82H內之壓力上昇時,如圖31B所示,計時器活塞80係移動到計時開始位置,計時器8D係被重置。
由敲擊動作所致之重置後之計時器8D,係計時器活塞80被計時器活塞彈簧81所推壓以前進,計時係被開始。
在計時開始後,於既定時間之期間,當圖1所示之接觸臂7未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時,敲擊壓缸2係不作動,所以,壓縮空氣不被供給到計時器活塞外殼82H。藉此,計時器活塞80係藉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推壓、及藉空氣調節閥9D而流量被節流後之空氣之流出,以既定時間,移動到未作動位置。
計時器8D係當計時器活塞80移動到未作動位置時,開關閥87係打開。當開關閥87打開時,如上所述,於扳機6移動到操作位置之狀態下,於超時後,即使圖1所示之接觸臂7被被敲入材所壓抵,敲擊壓缸2也不作動。
藉計時器活塞80自計時開始位置,移動到未作動位置之動作,如上所述,密封構件使用O型環之開關閥87等之滑動阻力,係變得較大地受到供給壓力之影響,影響到至超時為止之時間。在此,於構成開關閥87之計時器活塞轉軸86,形成承受自主腔體3被供給之壓縮空氣之力之受壓面87H,使利用供給壓力以抵銷滑動阻力之力,施加於計時器活塞80。
於在利用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直徑差之受壓面87H,藉供給壓力而產生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之構造中,與滑動阻力同樣地,當供給壓力變大時,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之力也變大。
在此,使藉供給壓力而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產生於抵銷滑動阻力之方向。藉此,即使計時器活塞轉軸86與O型環87a間之滑動阻力,係與供給壓力成正比例地增大,相同地,藉受壓面87H而推壓計時器活塞轉軸86往軸向之力也增大,所以,可抵銷滑動阻力改變。
又,計時器活塞外殼82A~82F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為同樣之構造,包括提高精度之構造、及確保流路之構造等,藉此,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A同樣之效果。
圖32A及圖32B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中之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之調整機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如上所述,讓使用者可自握把11的端蓋11a外,調整至超時為止之時間,藉此,成為可依使用者之喜好,事先調整優先度欲置於安全性與操作性之何者。
在此,如圖32A所示,打釘機1C係包括空氣調節閥部9C的節流量調整部94、及容積調整部95C。節流量調整部94係藉將軸94a當作支點之節流量調整桿94b之位移,可使針體92之位置做階段性之調整,在本例中,係可兩階段地調整,其係可使節流量做兩階段地調整者。
容積調整部95C係使計時器活塞壓缸80d之容積,藉螺絲做無段地調整,或藉桿體等做階段性地調整者。
在圖32A中,係設定為於節流量調整部94中,減少藉針體92之節流量,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變短。又,在容積調整部95C中,係設定為加大計時器活塞壓缸80d之容積,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變短。藉以上之節流量調整部94及容積調整部95C之設定,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被設定為較短。
如圖32B所示,打釘機1D係包括空氣調節閥部90的節流量調整部94、彈力調整部95D、及容積調整部95D。節流量調整部94係藉將軸94a當作支點之節流量調整桿94b之位移,可使針體92之位置為階段性地調整,本例中,係可兩階段地調整,其係可兩階段地調整節流量者。
彈力調整部95D係使推壓計時器活塞80之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彈力,可藉螺絲而無段地調整,或藉桿體等而階段性地調整者。容積調整部96D係使流入流出流路90D2之容積,可藉螺絲做無段地調整,或藉桿體等而階段性地調整者。
在圖32B中,係設定為於節流量調整部94中,減少藉針體92之節流量,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變短。又,在彈力調整部95D中,係設定為加強計時器活塞彈簧81之彈力,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變短。而且,在容積調整部96D中,係設定為減少流入流出流路90D2之容積,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變短。藉以上之節流量調整部94、彈力調整部95D及容積調整部96D之設定,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係被設定為較短。
1A:打釘機 1B:打釘機 1C:打釘機 1D:打釘機 2:敲擊壓缸 3:主腔體 4:主閥體 5:扳機閥 6:扳機 7:接觸臂 8:計時器 8C:計時器 8D:計時器 9:空氣調節閥 9C:空氣調節閥 9D:空氣調節閥 10:外殼 11:握把 11a:端蓋 12:鼻部 13:釘匣 20:敲擊驅動器 21:敲擊活塞 21a:O型環 30:夾頭 31:回吹腔體 31a:流入排出口 31b:止回閥 32:第1空氣流路 33a:第1計時器作動流路 33b:第2計時器作動流路 34:作動限制流路 35:流入流路 41:主閥體彈簧 42:主閥下室 43:頭閥上室 44:上端開放部 50:先導閥 51:扳機閥外殼 52:扳機閥桿 53:扳機閥蓋 54:扳機閥桿彈簧 55:扳機閥下室 56:計時器開關 56a:流路形成凹部 57A~57C:計時器開關外殼 58:計時器開關蓋 59:計時器開關彈簧 60a:軸 60b:扳機彈簧 61:計時器開關桿 70:接觸桿 70a:作用部 70b:軸 70c:被作用部 71:衝撞部 72:按壓部 73:接觸臂彈簧 80:計時器活塞 80a:Y型環 80c:計時器活塞前室 80d:計時器活塞壓缸 80e:計時器活塞後室 81:計時器活塞彈簧 81a:計時器活塞彈簧導引器 82A~82F:計時器活塞外殼 82H:計時器活塞外殼 83:預置活塞 83a:預置活塞轉軸 84:預置活塞彈簧 85:預置活塞外殼 86:計時器活塞轉軸 86a:轉軸部 86b:轉軸部 87:開關閥 87G:開關閥 87G1:軸部 87G2:軸部 87Ga:軸部 87b:流路形成凹部 87H:受壓面 88:排出流路 88D:排出流路 90:排出流路 90C1:流入流出流路 90C2:流入流出流路 90D1:流入流出流路 90D2:流入流出流路 91:過濾器 92:針體 93:異物排出流路 93C:排出流路 94:節流量調整部 94a:軸 94b:節流量調整桿 95:彈力調整部 95D:彈力調整部 95C:容積調整部 96D:容積調整部 96:容積調整部 97a:Y型環 97b:流路
〔圖1 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全體剖面圖。 〔圖1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側視圖。 〔圖1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下側視圖。 〔圖2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2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2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A〕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前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3B〕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前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4A〕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4B〕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5A〕係表示扳機操作瞬間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5B〕係表示扳機操作瞬間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6A〕係表示扳機操作0秒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6B〕係表示扳機操作0秒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7A〕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7B〕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8A〕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8B〕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9A〕係表示計時器被重置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9B〕係表示計時器被重置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10A〕係表示超時時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10B〕係表示超時時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11A〕係表示在超時後,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11B〕係表示在超時後,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12〕係表示開關閥的重要部分構造之放大剖面圖。 〔圖13A〕係表示變形抑制部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13B〕係表示變形抑制部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14A〕係表示變形抑制部之另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14B〕係表示變形抑制部之另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15〕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一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16A〕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組立工序一例之立體圖。 〔圖16B〕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組立工序一例之立體圖。 〔圖16C〕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組立工序一例之立體圖。 〔圖16D〕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組立工序一例之立體圖。 〔圖17〕係表示計時器之一例之側剖面圖。 〔圖18A〕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剖面之圖17之C-C剖面圖。 〔圖18B〕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剖面之圖17之D-D剖面圖。 〔圖18C〕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剖面之圖17之E-E剖面圖。 〔圖18D〕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剖面之圖17之F-F剖面圖。 〔圖18E〕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剖面之圖17之G-G剖面圖。 〔圖19A〕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19B〕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一例之正視圖。 〔圖19C〕係表示計時器活塞外殼之一例之後側視圖。 〔圖20A〕係表示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之調整機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20B〕係表示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之調整機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20C〕係表示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之調整機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20D〕係表示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之調整機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21A〕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全體剖面圖。 〔圖21B〕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22〕係表示壓縮空氣供給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23〕係表示扳機操作瞬間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24〕係表示扳機操作0秒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25〕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26〕係表示自扳機操作0秒後,至計時結束為止之間,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27〕係表示計時器被重置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28〕係表示超時時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29〕係表示在超時後,接觸臂被操作後之狀態之全體剖面圖。 〔圖30A〕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0B〕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0C〕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0D〕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1A〕係表示又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1B〕係表示又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1C〕係表示又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2A〕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中之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之調整機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圖32B〕係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打釘機中之至超時為止之時間之調整機構一例之重要部分剖面圖。
3:主腔體
8:計時器
9:空氣調節閥
11:握把
11a:端蓋
80:計時器活塞
80a:Y型環
80d:計時器活塞壓缸
81:計時器活塞彈簧
81a:計時器活塞彈簧導引器
82A~82F:計時器活塞外殼
82C1:導引面
82C2:流路放大凹槽
83:預置活塞
84:預置活塞彈簧
85:預置活塞外殼
86:計時器活塞轉軸
86a:轉軸部
86b:轉軸部
87:開關閥
87a:O型環
87b:流路形成凹部
87H:受壓面
88:排出流路
90:排出流路
91:過濾器
92:針體
93:異物排出流路

Claims (5)

  1. 一種氣動工具,其包括: 驅動部,被壓縮空氣所驅動; 控制閥,切換該驅動部之作動之有無; 開關閥部,切換該控制閥之作動之有無;以及 計時器部,控制該開關閥部之作動,在經過既定時間後,切換該控制閥之作動之有無, 該計時器部係包括:計時器活塞,在單向上移動以進行計時;以及計時器活塞外殼,支撐該計時器活塞的軸, 該計時器活塞外殼係在該計時器活塞的該軸的導引面,包括放大被形成於該軸與該導引面間之流路之凹槽。
  2. 如請求項1之氣動工具,其中該凹槽係沿著該計時器活塞之軸向延伸。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氣動工具,其包括: 計時器活塞壓缸,可滑動地支撐該計時器活塞; 節流部,節流相對於該計時器活塞壓缸而言,流入或流出之空氣之流量;以及 異物排出流路,抑制異物自被形成於設有該凹槽之該計時器活塞外殼的該導引面與該計時器活塞的該軸間之流路,往該節流部混入。
  4. 如請求項1或2之氣動工具,其中該計時器部係包括支撐該計時器活塞及該軸之複數計時器活塞外殼,被嵌合於該計時器活塞之軸向之計時器活塞外殼組立體, 在與該計時器活塞的該軸之間,形成有流路之該計時器活塞外殼,係於該導引面包括該凹槽。
  5. 如請求項4之氣動工具,其中該計時器活塞外殼組立體係 於複數之該計時器活塞外殼之間,形成流路,同時透過具有配合複數之該計時器活塞外殼的中心軸之位置之壓潰餘量之肋體,嵌合有複數之該計時器活塞外殼。
TW110123772A 2020-06-30 2021-06-29 氣動工具 TW2022041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3615 2020-06-30
JP2020113615A JP7435312B2 (ja) 2020-06-30 2020-06-30 空気圧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4105A true TW202204105A (zh) 2022-02-01

Family

ID=7673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3772A TW202204105A (zh) 2020-06-30 2021-06-29 氣動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7825B2 (zh)
EP (1) EP3932621B1 (zh)
JP (1) JP7435312B2 (zh)
TW (1) TW20220410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5312B2 (ja) * 2020-06-30 2024-02-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空気圧工具
TWI779623B (zh) * 2021-05-21 2022-10-01 冠億齒輪股份有限公司 氣動工具及其氣流方向切換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0189A (en) * 1963-10-03 1965-06-22 Fastener Corp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US3964659A (en) * 1975-03-12 1976-06-22 Senco Products, Inc. Safety firing control means for a fluid operated tool
US4736879A (en) * 1983-12-30 1988-04-12 Max Company Limited Pneumatic tool with pressure intensifier
JPH0632308Y2 (ja) 1988-11-17 1994-08-2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空気圧式釘打機
JP2540824Y2 (ja) 1992-10-08 1997-07-09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ラベル貼付機のラベルピッチ切替装置
US7494035B2 (en) * 2001-04-30 2009-02-24 Black & Decker Inc. Pneumatic compressor
JP5257588B2 (ja) 2008-08-06 2013-08-0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EP2767365B1 (de) * 2013-02-19 2016-12-28 Joh. Friedrich Behrens AG Druckluftnagler mit einem handbetätigbaren Auslöser und einem Aufsetzfühler
JP6408944B2 (ja) * 2015-03-24 2018-10-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JP6547420B2 (ja) 2015-05-29 2019-07-24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CN108602179B (zh) * 2015-12-28 2021-07-16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打入机
TWI696527B (zh) 2016-03-18 2020-06-21 鑽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動工具的安全性擊發控制裝置
EP3450108B1 (en) * 2016-04-28 2022-01-26 Koki Holdings Co., Ltd. Driving device
JP7435312B2 (ja) * 2020-06-30 2024-02-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空気圧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32621A1 (en) 2022-01-05
JP7435312B2 (ja) 2024-02-21
US11707825B2 (en) 2023-07-25
EP3932621B1 (en) 2023-10-25
US20210402577A1 (en) 2021-12-30
EP3932621C0 (en) 2023-10-25
JP2022012073A (ja) 2022-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04105A (zh) 氣動工具
US7896101B2 (en) Pneumatically operated power tool having mechanism for changing compressed air pressure
EP3398722A1 (en) Driver
JP5509771B2 (ja) 空気打込機
TW202202286A (zh) 氣動工具
TW202208125A (zh) 氣動工具
CA2665298C (en) Pneumatic impact tool
CN111225769B (zh) 具有安全调节元件的气动钉枪
US20220212326A1 (en) Pneumatic tool
US20220219300A1 (en) Pneumatic tool
US10898993B2 (en) Driving tool
US20210402578A1 (en) Pneumatic tool
JP7205372B2 (ja) 空気圧工具
JP4089006B2 (ja) 空気圧レギュレータ
JP4681695B2 (ja) 減圧弁
JP2736840B2 (ja) 空気圧式固定具打込機
JPH0329025Y2 (zh)
JPWO2019168075A1 (ja) 流体ダンパ及び打込み工具
JP2006263880A (ja) 減圧弁付空気釘打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