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4696A - 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4696A
TW202144696A TW110116786A TW110116786A TW202144696A TW 202144696 A TW202144696 A TW 202144696A TW 110116786 A TW110116786 A TW 110116786A TW 110116786 A TW110116786 A TW 110116786A TW 202144696 A TW202144696 A TW 2021446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low restrictor
casing
fluid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6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1865B (zh
Inventor
山内伸兒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科斯摩工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科斯摩工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科斯摩工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4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4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1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186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3/00Auxiliary closure means in valves, which in case of repair, e.g. rewashering, of the valve, can take over the function of the normal closure means; Devices for temporary replacement of parts of valves for the same purpose
    • F16K43/001Auxiliary closure means in valves, which in case of repair, e.g. rewashering, of the valve, can take over the function of the normal closure means; Devices for temporary replacement of parts of valves for the same purpose an auxiliary valve being actuated independently of the main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0Means for stopping flow from or in pipes or hoses
    • F16L55/105Closing devices introduced radially into the pipe or ho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crossing the valve member, e.g. butterfly valves
    • F16K1/221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crossing the valve member, e.g. butterfly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operating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 F16K27/0218Butterfl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30Details
    • F16K3/312Line bli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 F16K31/535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for rotat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60Han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or draining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包含切斷步驟,於殼體2之內部將流體管1的部分切斷;設置步驟,將由開閉閥11及分隔體15所構成的流量限制器10,在開閉閥11的操作軸12d朝向與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的狀態下,密封狀地設置於殼體2的內部,其中開閉閥11由閥座體12及閥體13所構成,閥座體12a具有開口部,閥體13設置於閥座體12,分隔體15由壁部16及蓋部17所構成,且分隔體15具有密封材料19,壁部16具有連通於開口部12a的貫通孔16a且密封狀地裝接於閥座體12,蓋部17披覆殼體2的開口側,密封材料19將分隔體15與殼體2之內部之間的間隙予以密封。

Description

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密封有流體管的殼體內以不斷流的狀態設置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
在傳統的流體控制裝置中,有在將構成流體管路的流體管予以密封地外嵌的殼體內,將流體管的一部分以不斷流的狀態切斷,並在該切斷處將用以控制管內流體的各種閥等的流量控制裝置予以設置的方法。例如,如專利文獻1所示,已知有一種流體控制裝置,構成為密封地於流體管安裝殼體,於此殼體的開口部安裝有能夠開閉殼體內部的作業閥的同時,於作業閥設置具有孔鋸及驅動部的切斷機,在作業閥打開的狀態下,藉由驅動部使孔鋸進入,將殼體內的流體管的一部分在不斷流的狀態下切斷的同時,替換切斷機而將插入機安裝於作業閥,藉由利用插入機使流量限制器進入,藉由開口部在殼體內為不斷流的狀態下將流量限制器予以密封狀地設置。
在專利文獻1中,作為構成如此的流體控制裝置的流量限制器,揭示有一種閥本體(流量限制器),主要以具有密接於殼體的開口部側的內周面的密封材料的上蓋部(蓋部)、於此上蓋部的下部一體成形地形成並具有密接於殼體的內側面及底面的密封材料的分隔壁(壁部)以及運作為能夠將貫通此分隔壁而形成的開口部予以開閉的閥體所構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53178號公報(第5頁,第2圖)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設置於將流體管予以外嵌的殼體內部的流量限制器要求與設置對象的殼體的內表面一致而密接的精密的外側面形狀,由於必須將具有如此精密的外側面形狀的蓋部及壁部,進一步於此分隔壁的開口部具有以所期望的控制性進行開閉的閥體的流量限制器予以個別詳細設計,因此有不僅流量限制器的製造步驟變得繁複,製造成本亦增加的問題。特別是,根據鋪設配管及流量限制器等管路構造構件的地區,流體管及流量限制器的壓力、塗裝及材質等的各個規格及標準會有所不同,若是將流量限制器對應此些而個別詳細設計而製造,成本將是十分龐大,並且存在特殊的流量制流器的庫存及維護管理將變得複雜的問題。
又用以使流量限制器的閥體開閉的操作軸,由於延伸設置為朝向鉛直上方,若是包含有連接於此操作軸的上端的減速器等附屬品,則包含流量限制器的流路控制機器將會於上方堆高,而造成流體管的埋設深度的限制,因此難以設置於覆蓋土層較少的流體管路,而有欠缺泛用性的問題。
本發明著眼於如此的問題點,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在簡化流量限制器的設計、製造及管理步驟而抑制製造等的成本的同時,具有不論流體管路的配設環境而能夠設置的高泛用性及所期望的控制性的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係於以密封地將一流體管外嵌的一殼體之內部,以不斷流的狀態將用以控制管內流體的一流量限制器予以設置,包含:一切斷步驟,於該殼體之內部將該流體管的部分切斷;一設置步驟,將由一開閉閥及一分隔體所構成的該流量限制器,在該開閉閥的一操作軸朝向與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的狀態下,密封狀地設置於該殼體的內部,其中,該開閉閥由一閥座體及一閥體所構成,該閥座體具有一開口部,該閥體設置於該閥座體而使該開口部得以開閉,該分隔體由一壁部及一蓋部所構成,且該分隔體具有一密封材料,該壁部具有連通於該開口部的一貫通孔且密封狀地裝接於該閥座體,該蓋部連接設置於該壁部且披覆該殼體的開口側,該密封材料將該分隔體與該殼體之內部之間的間隙予以密封。 依據此特徵,作為設置於以密封地將流體管外嵌的殼體之內部的流量限制器,由於由閥座體及開閉該開口部的閥體所構成的開閉閥,與由安裝於閥座體的壁部及披覆殼體的開口的蓋部所構成且於分隔體與殼體之內部之間具有密封材料的分隔體為分別構成,因而不需要依據殼體的形狀詳細設計、製造的流量限制器,而作為開閉閥不但能夠採用泛用性高且具有所期望的流體控制性的規格品或市售品,亦能夠藉由介於此開閉閥與殼體內表面的分隔體保持殼體內的密封性。又由於分隔體由包圍閥座體的開口部的壁部及連設於此壁部的蓋部所構成,分隔體的構造強度及鋼性提高,而能夠抵抗管內流體的壓力變動及流速變動而維持密封性。 進一步,藉由在開閉閥的操作軸朝向與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的狀態下設置流量限制器,而能夠提供不論流體管的埋設深度等的流體管路的配設環境皆能夠設置的具有高泛用性及所期望的控制性的流量限制器。
該設置步驟為將該流量限制器朝向該殼體的內部大致水平方向地插入而設置的步驟。 依據此特徵,不需要將用以設置流量限制器的治具配設於鉛直上方,而能夠將治具的耐重構造簡化。
該設置步驟為使用一承重部以設置的步驟,該承重部將該流量限制器支承為得以滑動。 依據此特徵,能夠利用承重部將該流量限制器支承為得以滑動,而能夠將流量限制器以橫向握持狀態支承的同時正確地設置於指定位置。
設置步驟為將該流量限制器朝向該殼體的內部大致鉛直下方地插入而設置的步驟。 依據此特徵,由於能夠將作業所需的流體管周圍的平面面積極小化,而能夠簡化開挖及挖掘工程等附帶工程。
該設置步驟為使用於該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向得以互相裝卸的複數個軸件以設置的步驟。 依據此特徵,能夠將用以設置流量限制器的治具及作業區域變得小型化。
本發明的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該流量限制器用以控制管內流體,於將一流體管予以密封狀地外嵌的一殼體之內部,以該流體管的一部分為不斷流狀態密封狀地設置於被切斷的位置,其中該流量限制器係由一開閉閥及一分隔體所構成,該開閉閥由一閥座體及一閥體所構成,該閥座體具有一開口部,該閥體設置於該閥座體而使該開口部得以開閉,該分隔體由一壁部及一蓋部所構成,且該分隔體具有一密封材料,該壁部具有連通於該開口部的一貫通孔且密封狀地裝接於該閥座體,該蓋部連接設置於該壁部且披覆該殼體的開口側,該密封材料將該分隔體與該殼體之內部之間的間隙予以密封,該流量限制器在該開閉閥的一操作軸朝向與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的狀態下,密封狀地設置於該殼體的內部。 依據此特徵,作為設置於以密封地將流體管外嵌的殼體之內部的流量限制器,由於由閥座體及開閉該開口部的閥體所構成的開閉閥,與由安裝於閥座體的壁部及披覆殼體的開口的蓋部所構成且於分隔體與殼體之內部之間具有一密封材料的分隔體為分別構成,因此不需要依據殼體的形狀詳細設計、製造的流量限制器,而作為開閉閥不但能夠採用泛用性高且具有所期望的流體控制性的規格品或市售品,亦能夠藉由介於此開閉閥與殼體內表面的分隔體維持殼體內的密閉性。又由於分隔體由包圍閥座體的開口部的壁部及連設於此壁部的蓋部所構成,分隔體的構造強度及鋼性提高,而能夠抵抗管內流體的壓力變動及流速變動而能夠維持密閉性。 進一步,藉由在開閉閥的操作軸朝向與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的狀態下設置流量限制器,而能夠提供不論流體管的埋設深度、流體管路的配設環境皆能夠設置的具有高泛用性及所期望的控制性的流量限制器。
該蓋部形成有用以使該開閉閥的該操作軸插通的一軸孔。 依據此特徵,能夠藉由透過軸孔插通至殼體的外部的操作軸,將殼體內的閥體開閉操作。
該開閉閥的該操作軸,延伸設置於與該蓋部相異的方向。 依據此特徵,由於開閉閥的操作軸不干涉蓋部,不需要於蓋部形成軸孔或空間,能夠提高設計自由度。
關於本發明的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的實施方式,基於實施例說明如下。 〔實施例1〕
關於實施例1的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參照圖1至圖13以說明。於本實施例1中說明:以殼體2將構成管道構成構件的既有的流體管1密封地外嵌,以朝向在殼體2內的流體管1的指定位置的大致水平方向接近的切斷機5切斷,並以同樣朝向該切斷位置的同樣為大致水平方向接近的插入機6設置流量限制器10,而以不斷流的狀態構成流體控制裝置為止的一連串流程。此處的本實施例1的流體控制裝置,如圖5所示,主要由流量限制器10及殼體2構成。
如圖1所示,例如挖掘埋設於地下的流體管1的指定位置的周圍,並將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橫向開口並內部連通的分歧部2a且於水平方向為二分割結構的殼體2予以密封地外嵌而圍繞。另外,流體管1內的流體例如可以是淨水、工業用水、污水等,或是氣體或氣體與液體的氣液混合物。進一步,殼體2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為二分割結構,但也可以為其他的複數分割結構,又殼體彼此的接合在本實施例中雖為焊接,但不限於此,亦能夠為例如透過密封件藉由螺栓安裝。
流體管1為鋼管,其剖面形成為大致圓形。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流體管,亦能夠為球墨鑄鐵、其他鑄鐵、不銹鋼或鋼等金屬製,或是由混凝土、氯乙烯、聚乙烯或聚烯烴等製成。進一步,流體管的內周表面亦能夠塗覆環氧樹脂層、砂漿或鍍層等,或是能夠藉由粉末塗覆於流體管的內周表面塗覆適當的材料。
又流體管1及殼體2的管軸方向的兩端,在本實施例中以焊接方式,以具有密封性及耐震性的狀態連接。另外,流體管1及殼體2的管軸方向的兩端只要為密封狀連接則不一定需要焊接,亦能夠藉由例如具有密封件及接合構件的沿圓周方向分開的推環連接。進一步,能夠沿著流體管1的圓周方向於殼體2設置複數個定心螺栓,藉由適當地擰緊螺栓,以使殼體2能夠與流體管1對齊中心。又當將殼體2密封地安裝在流體管1上時,亦可在殼體2的下方形成圖中未顯示的諸如混凝土基底或千斤頂等的基底材,以支撐殼體2周圍的重量而防止流體管1彎曲等。
接著,如圖1及圖2所示,說明藉由切斷機5切斷殼體2內的流體管1的切斷步驟。首先,於殼體2的分歧部2a的凸緣部安裝能夠開閉殼體2的開口的作業閥4。作業閥4主要由以連通狀態密封地連接於殼體2的分歧部2a的閥箱41、以連通狀態密封地連接於此閥箱41的上方的閥蓋43及可滑動地配設成跨越此閥箱41內及閥蓋43內的圖中未顯示的閥體所構成。
亦即,作業閥4為閥體配置於閥箱41內時將殼體2封閉為密封,又於閥體配置於閥蓋43內時開放殼體2的構造。
又於作業閥4的更加側面位置設置用以切斷流體管1的切斷機5。切斷機5以連通狀態密封連接於閥箱41,主要由於水平方向貫通的安裝凸緣筒51、配設於該安裝凸緣筒51內的刀具52及用以將該刀具52於水平方向移動且繞水平方向的軸而轉動驅動的驅動機構53。
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切斷機5所具備的刀具52構成為所謂的孔鋸,由直徑較流體管1的直徑大且前端具有切斷刃的圓筒構件52a及同軸配設於圓筒構件52a且較穿孔刃更向前端突出的中央鑽頭52b所構成,該圓筒構件52a與中央鑽頭52b為彼此固定。
又本實施例1的切斷機5所包括的驅動機構53,主要由前端連接到刀具52的後端的軸構件53a、夾持或釋放軸構件53a的夾持構件53b、將繞軸構件53a方向轉動的轉動驅動力傳達至夾持構件53b的轉動驅動部53c、將於軸構件53a的軸方向進退的進退驅動力傳達至夾持構件53b的進退驅動部53d所構成。又於連接有刀具52的軸構件53a的後端,準備於軸向連接的延伸用的軸構件53a'。另外,雖然未特別顯示於圖中,但能夠將別的延伸用的軸構件連接至該軸構件53a'的後端。又延伸用的軸構件53a’亦能夠在軸構件53a前進之後連接。
接著,雖然圖中未特別顯示,在使作業閥4的閥體退後至閥蓋43內而開放分歧部2a的同時,使用上述的切斷機5藉由驅動機構53使刀具52轉動驅動及朝向流體管1的大致水平方向前進的同時將流體管1以不斷流狀態予以切斷。
根據如此構成的驅動機構53,轉動驅動力藉由轉動驅動部53c傳遞至夾持軸構件53a的夾持構件53b,從而能夠給予連接於軸構件53a的刀具52用以將流體管1穿孔的轉動力。又以使夾持軸構件53a的夾持構件53b藉由進退驅動部53d於軸向以指定長度的衝程前進,並由設置於殼體2之一側的另一夾持構件進行固定為佳,但是不限於此,亦能夠藉由前進後解除夾持再僅使夾持構件53b後退,而再次夾持軸構件53a,使此軸構件53a再次前進,反覆進行此驅動衝程,以能夠將進退驅動部53d的衝程的長度,構成為較用以將流體管1穿孔的軸構件53a的移動長度為短。因此,由於進退驅動部53d能夠使長尺寸的軸構件53a或是連接於此軸構件53a的延伸用的軸構件53a'進退驅動,因此不僅切斷機5的軸向縮短,裝置整體能夠被小型化而易於處理,亦能夠抑制挖掘的土壤量,而減少附加工程的工時及費用。
又如圖2所示,在安裝凸緣筒51的下端設置有用於支承刀具22的負重的承重部54。此承重部54配置於安裝凸緣筒51的內部,並主要由能夠轉動地接觸刀具22的外周面而支撐重量的彎曲的外側面的輥部54a及螺合於安裝凸緣筒51以使該輥部54a上下移動的操作部54b,自安裝凸緣筒51的外部轉動操作操作部54b,而能夠將輥部54a的位置上下調整至凸緣筒51內部的適當位置。
如此,利用承重部54將刀具22可滑動地支承,從而能夠將刀具22以橫向握持狀態支承的同時正確地引導至指定的穿孔位置。
另在本實施例中,作為流體管1的切斷手段,雖然構成為所謂的孔鋸,但是不限於此,亦能夠使用例如車刀、線鋸或銑刀。此時,在切斷機為車刀的狀況下,能夠採取於管的圓周方向轉動驅動鏈輪或鏈條等的結構,或是在切斷機為銑刀的狀況下,能夠採用使殼體2於軸方向或圓周方向移動的構造,以及採用公知的方法。又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將流體管1切斷以使其在管軸方向斷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亦能夠不將流體管1於管軸方向斷開,而將管壁的一部分切斷而使其穿孔。
另外,雖然圖1至圖4中省略圖示,但是由於殼體2的水平方向與分歧部2a相對的端部,於管軸方向分離地安裝有能夠將殼體2中的流體排放到外部的成對的開閉閥9、9(參照圖5等),因此,藉由打開這些開閉閥9、9,當藉由刀具52切斷流體管1時產生的切屑能夠隨著流體排放到外部。又於切斷流體管1後,架設使此些開閉閥9、9彼此連通的旁通管9a。又用以將切屑隨著流體一起排放至外部的開閉閥9可設置於例如殼體2的鉛直向下,亦可設置於安裝凸緣筒51。
又,當藉由刀具52切斷流體管1時,自流體管1斷開的切片成為被保持在刀具52內的狀態。接著將刀具52隨著切片拉回安裝凸緣筒51的內部,藉由透過作業閥4的閥體將分歧部2a封閉,從而完成流體管1的切斷作業。另外拆卸切斷機5後,亦能夠在作業閥4安裝公知的用於收集切屑的掃除器,亦可利用管內壓力或泵吸,透過管路進行殼體2的內表面的清潔作業。
接著如圖3及圖4所示,說明在將殼體2內的流體管1切斷的位置以不斷流狀態設置流量限制器10的步驟。首先,藉由作業閥4的閥體使分歧部2a維持於封閉的狀態,將連接有流量限制器10的插入機6以密封狀態安裝於作業閥4的外側部。本實施例的插入機6主要由形成為於水平方向貫通且於內部配設有流量限制器10的安裝凸緣筒51及使該流量限制器10於水平方向移動的驅動機構53所構成。即本實施例的插入機6雖由構成上述切斷機5的構件的一部分所構成,但是不限於此,插入機6亦能夠使用與切斷機5不同的構件。
接著,如圖5至圖10所示,說明關於本實施例的流量限制器10及其組裝步驟,流量限制器10主要由作為具有泛用性的標準產品或市售產品的開閉閥的蝶形閥11及藉由螺栓等的連接器49安裝至該蝶形閥11的分隔體15所構成。
進一步如圖5至圖9所示,蝶形閥11具有:自前視為大致圓形的開口部12a貫穿前後而形成開口的閥座體12;能夠將此開口部12a開放或是密封地封閉,也就是由閥座體12軸支承為得以開閉的閥體13;連結於由用以開閉操作該閥體13的閥座體12的側端的閥軸、安裝用凸緣及圍繞閥軸的圓筒等所構成的操作軸12d的操作部14,此些主要部分,於本實施例中為由鑄鐵製成,為適用於大量生產的標準產品或市售產品。進一步其塗料及材質亦為適合其使用地區及大規模生產的標準產品或市售產品。又於閥座體12的前後,成對地設置有於圓周方向圍繞開口部12a的凸緣部12b、12b,進一步於該凸緣部12b沿圓周方向貫通形成有複數個螺栓孔12c。因此,此蝶形閥11能夠用螺栓連接此凸緣部12b及圖中未示的流體管的凸緣,而能夠廣泛適用於例如供水、下水道管、海底管線,造船廠或是發電廠等各種流體管。另外,本實施例中所應用的蝶形閥11的開口部12a,與流體管1的中心大致同心地配置,並具有與流體管1的內徑大致相同的開口直徑。又本實施例的閥體13構成為能夠繞配置於流體管1的大致中央高度位置的大致水平方向的操作軸12d轉動。此處,蝶形閥11的對流體管的連接不限於凸緣連接,亦能夠為例如以受插嵌合的方式來連接的構造。
又蝶形閥11以為於閥體13的閥翼部具有注水孔,使閥體13的開度小,從而能夠藉由注水孔將下游側的流體控制為少量的同時使其安全通過的注水蝶閥為佳。藉由如此,能夠如本實施例除去連通閥的上游側及下游側的旁通管9a,並且能夠使殼體的小型化並簡化。另外當然亦能夠使用注水型以外的閥。
另外,本實施例中雖然顯示蝶形閥11作為開閉閥,但並非限定於此,亦能夠為例如水閘閥、球閥或切換閥。
接著,分隔體15具有:於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的凸緣部12b管軸方向的前後成對地安裝分隔體15A及分隔體15B的分割構造,透過插通於凸緣部12b的螺栓孔12c的連接器49固定安裝。
更詳細而言,如圖5、圖8及圖10所示,各個分隔體15構成為於管軸方向成對地具備有一體結構的鋼製構件,鋼製構件具有壁部16及蓋部17,壁部16於蝶形閥11的開口部12a貫通形成有直徑大致相同且與大致同心地連通的貫通孔16a,且於此貫通孔16a的周圍具有複數個有底的內螺紋孔16b,蓋部17連設於此壁部16且沿著位於殼體2的側部的分歧部2a的內周面的圓周方向的方式設置。此壁部16具有較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的更外側突出的形狀,且設置在相對於蓋部17的中心偏向一側的位置。又此蓋部17配置為於大致鉛直方向覆蓋分歧部2a。
又如圖10所示,於左右包夾貫通孔16a的兩側,固定設置跨越壁部16及蓋部17的肋構件18,以在提高分隔體15整體的剛性的同時,導引開口部12a打開時的流體的流向。
又各分隔體15橫跨於壁部16的外側表面及蓋部17的外周面,連續地形成有剖面呈大致U字形的溝部,且於此溝部配設有無邊角形狀的密封材料19。進一步,插通閥座體12的凸緣部12b的連接器49的內周側,不僅限於內周側,於閥座體12的管軸方向的端面與其所相對的壁部16的壁面之間,包圍開口部12a地介入設置有圖中未顯示的環狀的密封構件。此些密封材料19及密封構件由包含NBR、SBR、CR的橡膠、彈性體或樹脂等的彈性構件所構成。
如上所述,流量限制器10藉由將蝶形閥11與分隔體15彼此組裝的組裝步驟所構成,此流量限制器10的組裝步驟中,至少在後述的將流量限制器10設置於殼體2內的設置步驟之前進行為佳,亦能夠於流體管1的切斷步驟之前進行,或者能夠於切斷步驟之後進行。
接著,說明於殼體2內設置流量限制器10的設置步驟。如圖3及圖4所示,於由上述蝶形閥11及分隔體15所構成的流量限制器10的後端,以圖中未顯示的螺栓而連接有連接至驅動機構53的閥懸架配件55,而藉由驅動機構53將流量限制器10朝向殼體2內的流體管1的被切斷處水平方向地插入。
又如圖3的(b)所示,於流量限制器10與例如閥懸架配件55或蝶形閥11之間,可拆卸地設有具備鍵槽56a及鍵部56b的嵌合部的分割構造之轉動限制部56,以使流量限制器10於蝶形閥11的閥體13被轉動限制而維持完全打開的狀態下,連接於軸構件53a。
又如圖4所示,藉由使用如上所述的承重部54而得以滑動地支承流量限制器10,從而能夠將流量限制器10以橫向握持狀態支承的同時正確地設置於指定位置。此時,為了使輥部54a接觸支承流量限制器10,以將於分隔體15A及分隔體15B之間延伸設置為大致水平的軌道分別設置於分隔體15A及分隔體15B,進一步於此些軌道的相對的位置上複數設置承重部54為佳,亦能夠為單數個。
進一步連接至驅動機構53的閥懸架配件55,在朝鉛直下方延伸設置的同時於下端設置有具有轉動部57a的負重支承部57。負重支承部57,透過轉動部57a沿安裝凸緣筒51的內表面平滑地移動,從而與上述的承重部54協同運作而得以滑動地支承流量限制器10,能夠將流量限制器10大致水平方向且高精度地導引至設置位置。
如同上述,本實施例1的設置步驟,為將流量限制器10朝向殼體2的內部大致水平方向地插入而設置的步驟,從而不需要將用以設置流像限制器10的治具配設於鉛直上方,而能夠簡化治具的耐承重構造。
又此設置步驟,為使用如同上述的於流量限制器10的設置方向為互相裝卸的複數個軸構件53a、53a’…以設置流量限制器10的步驟,從而能夠將用以設置流量限制器10的治具及作業區域變得小型化。
接著,說明關於設置有流量限制器10的殼體2的內部,如圖6所示,殼體2的上下內壁表面,彼此相對地形成有較其他部位更向殼體2的內側突出的作為密封座部的壁段部2c、2c。此壁段部2c,以與上述的密封材料19相對的方式,且以自分歧部2a朝向插入方向的深部逐近靠近的方式,而延伸設置為圓錐形。因此,當將流量限制器10插入到殼體2內時,設置於壁部16的密封材料19以接近壁段部2c的分離狀態插入殼體2內,在流量限制器10設置於到殼體2內的同時,將密封材料19壓接於壁段部2c。另外,壁段部2c、2c並不限於突出成形,亦能夠不突出而與其他內表面劃一,亦能夠為凹部。
又如圖5所示,當將流量限制器10大致水平方向地插入指定長度到殼體2內時,設置於壁部16的密封材料19的前端部於殼體2的內部,受到作為向流量限制器10的插入方向的深處端面突出形成的密封座部的深處壁段部2d壓接,又設置為於管軸方向包夾蝶形閥11的成對的分隔體15的壁部16的前端部,被寬鬆地嵌入於殼體2的深處壁段部2d的中央處朝側方向突出設置的凸部2e。藉此,能夠於插入作業時及插入後防止流量限制器10相對於殼體2傾斜,並能夠抵抗管道內流體的壓力變動及流速變動以保持密封性。另外,凸部2e能夠朝向殼體2的分歧部2a延伸至分割結構的一個或二個構件,並且能夠於插入流量限制器10時進行導引。進一步,雖然圖中未特別顯示,但亦能夠沒有特別地設置上述凸部2e,僅設置深處壁段部2d。又當將流量限制器10以指定長度插入至殼體2內時,設置於蓋部17的密封材料19被壓接於作為向分歧部2a的內側突出的密封座部的周壁段部2f。另外,深處壁段部2d及周壁段部2f不限定於突出形成,亦能夠不突出而與其他內表面劃一或為凹部。
如此一來,於殼體2的內表面突出設置有作為密封座部的壁段部2c、深處壁段部2d,由於能夠抑制切斷流體管時產生的切屑附著在密封座部,能夠提高密封性,為較佳的構造。
又於流量限制器10的設置步驟中,使閥體13為開啟狀態的同時,使二個開閉閥9、9為開啟狀態,而在設置流量限制器10時不停止流體的流動,而能夠維持不斷流狀態。另外如上所述,閥體13藉由轉動限制部56轉動限制以維持開啟狀態。
接著,使設置於殼體2的分歧部2a的圓周方向且能夠於直徑方向前後移動的複數個壓固螺釘2n於分歧部2a的內徑方向前進。藉此,壓固螺釘2n抵抗殼體2內的流體壓力而鎖定以自外側推壓蓋部17,並且防止流體控制器10自分歧部2a抽離。另外,壓固螺釘2n的前端部為漸縮的錐狀,由於壓固螺釘2n的前端滑接於形成於蓋部17的外側面的外周邊緣的傾斜表面17a,因而能夠矯正蓋部17,乃至於流量限制器10的輕微傾斜。
如此,藉由壓固螺釘2n自外側部推壓蓋部17,從而能夠將由安裝凸緣筒51及驅動機構53所構成的插入機6、閥懸架配件55及作業閥4從殼體2拆下。
如此,藉由將流量限制器10設置於殼體2內,殼體2的內部藉由流量限制器10所具有的密封材料19及上述的密封構件被密封地分隔為構成與流體管1內連通的流路的內部區域B,及除了此內部區域B之外的外部區域D。如上所述,藉由拆卸插入機6及作業閥4等,會讓殼體2內部之中,外部區域D的流體被排出到殼體2的外部,但若殘留些許流體,則亦能夠藉由圖中未顯示的泵予以抽吸去除,而使外部區域D成為不存在有管內流體的空隙。藉由如此,即使直接使用例如標準產品或市售產品的蝶形閥11,即使是規格的塗裝亦僅於插入時才與管內流體接觸,插入後以乾燥狀態且在殼體2內保護來自重型機械的接觸等的狀態配置,防腐蝕、防事故及防漏性優異。另外,亦能夠將配置於外部區域D的蝶形閥11之與流體接觸的部分改變為適合於流體的塗裝。
接著,如圖5至圖7所示,適時地拆卸轉動限制部56,將中央形成有貫通孔8a的整體或是為分割構造的環形的蓋構件8,藉由螺栓螺帽8b密封地固定於分歧部2a的凸緣2b。使從流量限制器10的操作部14的本體部14a延伸的延伸部14b插入蓋構件8的貫通孔8a,並且蓋構件8與該操作部14的延伸部14b之間設置有密封的密封環,以防止流量限制器10連同壓固螺釘2n一起自分歧部2a抽離為佳。接著,將配置於殼體2的外側的操作部14的減速器14c及構成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的操作軸12d,透過連接體14d固定聯結為無法相對轉動。又操作部14的減速器14c,透過連接體14d安裝有能夠將閥座體12的操作軸12d予以轉動操作的操作環14e。即操作環14e藉由繞配置於大致鉛直方向的操作軸而轉動操作,轉動力透過減速器14c傳達至配置於殼體2內部的大致水平方向的操作軸12d,而構成為閥體13為得以開閉。藉此,完成流量限制器10對殼體2的安裝。
如此,根據關於本發明的流量限制器10的設置方法,以及具備該流量限制器10的流體控制裝置,作為設置於將流體管1密封地外嵌的殼體2內的流量限制器10,由用以開閉閥座體12及其開口部12a的閥體所構成的蝶形閥11(開閉閥),及由安裝於閥座體12上的壁部16、及披覆殼體2的分歧部2a側的開口的蓋部17所構成,與此殼體2的內表面之間具有密封材料19的分隔體15為分別構成,因而不需要基於殼體2的形狀詳細設計、製造的流量限制器,不但能夠採用泛用性高且具有所期望的流體控制性的規格品或市售品作為蝶形閥11(開閉閥),而透過介於此蝶形閥11與殼體2內表面的分隔體15而能夠保持殼體2內的密封性。又由於分隔體15由包圍閥座體12的開口部12a的壁部16及連設於此壁部16的蓋部17所構成,分隔體15的構造強度及剛性提高,而能夠抵抗管內流體的壓力變動及流速變動而維持密封性。
進一步,藉由在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朝向與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的狀態下設置流量限制器10,而能夠提供不論流體管1的埋設深度等的流體管路的配設環境皆能夠設置的具有高泛用性及所期望的控制性的流量限制器10。並且,於流量限制器10具有作為開閉閥的蝶形閥11時,由於操作軸12d與鉛直方向相異,因此能夠抑制夾雜物滯留於殼體2內表面的底面側。
又操作部14的本體部14a相對於殼體2於與大致鉛直方向相異的大致水平的方向延伸,從而不會產生朝殼體2的鉛直上方突出的部分,因此既有的流體管1的管路的埋設高度不受限制,也能夠應用於例如覆蓋土層較少的流體管路,而能夠提高泛用性。另外,本實施例中,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及操作部14的本體部14a於大致水平方向延伸,但只要為與大致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則不限於此,能夠於例如相對於大致鉛直方向為傾斜的方向延伸。
又於以蝶形閥11(開閉閥)及分隔體15組裝流量限制器10的組裝步驟時,使成對的壁部16、16接近以於管軸方向包夾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從而能夠簡單地安裝此些壁部16、16。
進一步,藉由使於管軸方向上分別連設於成對的壁部16、16的蓋部17、17於管軸方向接近,從而能夠容易地構成分隔體15。
又將設置於流量限制器10的密封材料19跨越殼體2的內表面及分歧部2a側的內周表面而無邊角形狀地密封,以提高密封性而能夠避免有流體洩漏的擔憂。
又於閥座體12與壁部16之間介入設置有以包圍開口部12a方式密封的密封構件,以藉由此密封構件在組斷閥座體12與壁部16之間的流體的流動的同時,藉由於殼體2設置流體控制器10,能夠防止除了作為流路所形成的內部區域B之外的外部區域D所接觸的部分(例如蝶形閥11的凸緣部12b的外周部分等)的腐蝕。
另外,為了去除殘留於外部區域D中的流體,不限於上述,例如亦能夠於殼體2的指定位置處形成與外部區域D及殼體2的外部連通的排水流路的同時,安裝將此排水流路予以開閉的閥,並能夠藉由開啟該閥,將殘留於外部區域D的流體經由排水流路排放到殼體2的外部。
接著,參照圖11及圖12說明流量限制器的變形例1。另外,省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結構及重複的說明。
如圖11所示,變形例1的流量限制器20,於上述的蝶形閥11配備有形狀與上述實施例1的分隔體15的形狀相異的分隔體25,。
更詳細而言,如圖11所示,分隔體25由具有壁部26及蓋部27的一體結構的鋼製構件所構成,該壁部26為貫穿地形成有與蝶形閥11的開口部12a直徑大致相同且大致同心配設的貫通孔26a且於此貫通孔26a的周圍具有複數個有底的內螺紋孔26b,該蓋部27連續設置於此壁部26且具有以沿著殼體的分歧部2a的內周面的整個圓周的方式設置的大致圓形的外形。
此壁部26具有朝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更外側且朝深處方向突出的形狀,並且設置於相對於蓋部27的中心偏向一側的位置。即壁部26構成為僅附接到閥座體12的一側的端面(圖中右側的端面)。又蓋部27於與壁部26鄰接處,相對於蓋部27的中心朝另一側偏心的位置,具有貫穿形成為俯視時較操作軸12d的直徑更大的大致圓形的軸孔27a。另外,壁部26不限於設置於相對於蓋部27的中心為偏心的位置,亦能夠設置於蓋部27的中心位置。
又如圖11及圖12的(a)所示,肋構件28固定地設置為跨越壁部26及蓋部27,以提高分隔體25整體的剛性的同時,導引開口部12a開啟時的流體的流動。
又分隔體25,跨越壁部26的外側面及前端表面與蓋部27的外周表面,連續形成有剖面呈大致U字形的溝部,於此溝部配設有無邊角形狀的密封材料29。進一步較插通於閥座體12的凸緣部12b的連接器49更為內周側,不僅限於內周側,於閥座體12的管軸方向的端面與其所相對的壁部26的壁面之間,包圍開口部12a地介入設置有圖中未顯示的環狀的密封構件。此些密封材料29及密封構件由包含NBR、SBR、CR的橡膠、彈性體或樹脂等的彈性構件所構成。
接著如圖12的(a)所示,說明蝶形閥11及分隔體25的安裝順序,首先,將在操作部14經拆卸的狀態的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自分隔體25下方插通至軸孔27a,接著使閥座體12的凸緣部12b與壁部26抵接,藉由連接器49將其連接。進一步藉由於中央具有貫通開口24a的前視為矩形的披覆蓋24,以密封狀態覆蓋軸孔27a的上方。如圖12的(a)及(b)所示,披覆蓋24,構成為藉由設置於其下表面的無邊角形狀的密封材料將蓋部27的外表面予以密封的同時,藉由設置於貫通開口24a的內周表面的無邊角形狀的密封材料將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予以密封,藉由安裝螺絲24d安裝於蓋部27的外表面。
另外雖然圖中未特別顯示,殼體2內的深處端部,除了凸設於深處壁段部2d的中央的凸部2e之外,亦能夠設置凸設於深處壁段部2d的側端部的側端凸部,並能夠於此些凸部2e與側端凸部之間,寬鬆地嵌入有分隔體25的壁部26的下端部。藉此,能夠於插入作業時及插入後防止流量限制器20相對於殼體2傾斜。另外,凸部2e及側端凸部亦能夠延伸到殼體2的分歧部2a側,當插入流量限制器10時予以導引。
如此,藉由以一體地連設的壁部26及蓋部27構成分隔體25,從而能夠提高分隔體25的剛性及密封性。
又以這種方式,於蓋部27形成有讓操作軸12d插通的軸孔27a,並被密封,藉由連接於透過軸孔27a插通於殼體2的外部的操作軸12d的操作部14,能夠以密封狀態開閉操作殼體2內的閥體13。另外,於本變形例1的狀況,以將蝶形閥11的塗裝改變為適合於管內流體的塗裝為佳。
接著,參照圖13說明流量限制器的變形例2。另外,省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結構及重複的說明。
如圖13所示,本變形例2的流量限制器30,於上述的蝶形閥11裝接有與上述分隔體15及分隔體25相異的形狀的分隔體35。
更詳細而言,分隔體35由具有壁部36及蓋部37的一體結構的鋼製構件35A以及獨立於鋼製構件35A且僅由蓋部34構成的鋼製構件35B所構成,壁部36貫通形成有配設為與蝶形閥11的開口部12a的直徑大致相同且大致同心的貫通孔36a,且壁部36於此貫通孔36a的周圍具有複數個有底的內螺紋孔36b,蓋部37連設於此壁部36,且蓋部37沿著殼體的分歧部2a的內周表面的大致半圓周設置,蓋部34沿著殼體的分歧部2a的內周表面的剩餘的大致半圓周設置。即本變形例2的分隔體35為使上述變形例1的分隔體25的蓋部27成為由蓋部37及蓋部34所構成的分割結構。
如圖13所示,鋼製構件35A的壁部36,具有朝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的更外側且深處方向突出的形狀,且設置為相對於蓋部37的中央向一側偏心的位置。即壁部36構成為僅附接到閥座體12一側的端面(圖示右側的端面)。又蓋部37於與壁部36鄰接處,具有大致半圓形的切口孔37a以將用以連接蝶形閥11的操作部14的操作軸12d予以密封,又於圖示左側的端部,形成有用於與獨立的蓋部34接合的凸緣37b。另外,壁部36不限於設置於相對於蓋部37的中心為偏心的位置,亦能夠設置於蓋部37的中心位置。
又,由於肋構件38被固定設置於跨越壁部36及蓋部37,因此在提高分隔體35整體的剛性的同時,導引開口部12a開啟時的流體的流動。
又於構成分隔體35的鋼製構件35A,於壁部36的外側面及前端面與蓋部37的外周面,連續形成有剖面呈大致U字形的溝部,於此溝部配設有無邊角形狀的密封材料39A。進一步較插通於閥座體12的凸緣部12b的連接器49更為內周側,不僅限於內周側,於閥座體12的管軸方向的端面與其所相對的壁部36的壁面之間,包圍開口部12a地介入設置有圖中未顯示的環狀的密封構件。
接著,構成分隔體35的鋼製構件35B的蓋部34,於圖中右側的端面,具有大致半圓形的切口孔34a以將用以連接蝶形閥11的操作部14的操作軸12d予以密封。又於圖示左端的端部,形成有用於與獨立的蓋部37接合的凸緣34b。
另外,鋼製構件35B,跨越蓋部34的外周面,連續形成有剖面呈大致U字形的溝部,於此溝部配置有無邊角形狀的密封材料39B。此些密封材料19及密封構件由包含NBR、SBR、CR的橡膠、彈性體或樹脂等的彈性構件所構成。
接著,如圖13所示,說明蝶形閥11及分隔體35的安裝順序,首先,使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自構成分隔體35的鋼製構件35A的一側抵接於切口孔37a的同時,使閥座體12的法蘭部與壁部36抵接,將此些藉由連接器49連接。進一步,使構成分隔體35的鋼製構件35B從另一側朝向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靠近,而使切口孔34a抵接於操作軸12d的同時,使鋼製構件35B的端面抵接於鋼製構件35A的端面。即藉由此些切口孔34a及切口孔37a而形成供操作軸12d插通的軸孔。
進一步如圖13的(a)所示,藉由插通於蓋部34的凸緣34b及蓋部37的凸緣37b的緊固件33以緊固蓋部34及蓋部37。於此緊固狀態下,構成為於蓋部34的密封材料39A與蓋部37的密封材料39B相互抵接的同時,抵接於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而密封。又於蓋部34與蓋部37之間,及切口孔34a、切口孔37a與操作軸12d之間介入有密封構件自然也不在言下。
如此,藉由使成對蓋部34及蓋部37以於管軸方向包夾蝶形閥11的用以驅動閥體的操作軸12d的方式接近,不只能夠簡易地安裝此些蓋部34及蓋部37,並且藉由切口孔34a及切口孔37a形成軸孔,藉此能夠利用操作軸12d使成對的蓋部34及蓋部37彼此對齊位置。另外,於本變形例2的情況,以將蝶形閥11的塗裝改變為適合於管內流體的塗裝為佳。 〔實施例2〕
接著,將參照圖14至圖23說明關於實施例2的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以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另外,省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結構及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例2的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以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在用於切斷殼體62中的流體管1的指定處的切斷機50,及於殼體2內設置流量限制器70的插入機60,朝向殼體62自大致鉛直上方朝向下方接近的點與實施例1相異。此處實施例2的流體控制裝置如圖16至圖18所示,主要由流量限制器70及殼體62所構成。
如圖14所示,例如挖掘埋設於地下的流體管1的指定位置的周圍(省略圖示),並且將具有於大致鉛直上方開口而連通於內部的分歧部62a及於大致水平方向開口而連通於內部的開口部62b的上下方向為二分割構造的殼體予以密封狀地外嵌圍繞。本實施例2的殼體62,形成為較實施例1的殼體2的直徑更大的俯視為大致圓形的有底圓筒,進一步於殼體62的俯視中心與流體管1的管軸C為大致一致的位置外嵌該流體管(參照圖18)。
接著,如圖14所示,說明藉由切斷機50切斷殼體62內的流體管1的切斷步驟。首先,於殼體62的分歧部62a的凸緣部安裝能夠開閉殼體62的開口的作業閥4。作業閥4主要由以連通狀態密封地連接於殼體2的分歧部2a的閥箱41、以連通狀態密封地連接於此閥箱41的一側的閥蓋43及可滑動地配設成跨越此閥箱41內及閥蓋43內的圖中未顯示的閥體所構成。
又將用以切斷流體管1的切斷機50安裝於作業閥4的更上方。切斷機50以連通狀態密封連接於閥箱41,主要由於上下方向貫通的安裝凸緣筒58、配設於該安裝凸緣筒58內圖中未顯示的刀具及用以將該刀具於上下方向移動且繞上下方向的軸而轉動驅動的驅動機構59所構成。另外本實施例2的切斷機50所具備的驅動機構59,較上述的實施例1的驅動機構53更長,為不具有伸縮的夾持構件等的通常的驅動機構。
接著,雖圖中未特別顯示,在使作業閥4的閥體退後至閥蓋43內而開放分歧部2a的同時,使用上述的切斷機50藉由驅動機構59使刀具轉動驅動及朝向流體管1下方前進的同時將流體管1以不斷流狀態予以切斷。
又,當藉由刀具切斷流體管1時,將刀具與流體管1的切片一起拉至安裝凸緣筒58的內部,並且藉由作業閥4的閥體封閉分歧部2a,從而完成流體管1的切斷作業。
接著,如圖15及圖16所示,說明在將殼體62內的流體管1切斷的位置以不斷流狀態設置流量限制器70的步驟。首先,藉由作業閥4的閥體將分歧部2a維持於封閉的狀態,將連接有流量限制器70的插入機60以密封狀態安裝於作業閥4的上部。本實施例的插入機60主要由形成為於上下方向貫通並於內部配設有流量限制器70的圓筒構件68及使該流量限制器10於上下方向移動的驅動機構69所構成。另外,本實施例2的插入機60所具備的驅動機構69,為較實施例1的驅動機構53更長且不具有伸縮的夾持構件的一般的驅動機構。
接著,如圖16至圖18所示,說明關於本實施例的流量限制器70及其組裝步驟,流量限制器70主要由作為具有泛用性的標準產品或市售產品的開閉閥的蝶形閥11及藉由螺栓等的連接器79安裝至該蝶形閥11的分隔體75所構成。
本實施例2的構成流量限制器70的蝶形閥11,與上述的實施例1為同樣的構成,並且本實施例2的蝶形閥11的開口部12a,配置為與流體管1的中心為大致同心,且具有與流體管1的內徑大致相同的開口直徑。又本實施例的閥體13構成為能夠繞配置於流體管1的大致中央高度位置的大致水平方向的操作軸12d轉動。
接著,分隔體75具有:於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的凸緣部12b管軸方向的前後成對地安裝分隔體75A及分隔體75B的分割構造的分割結構,透過插通於凸緣部12b的螺栓孔12c的連接器79固定安裝
更詳細而言,如圖16至圖18所示,各個分隔體75構成為於管軸方向成對地具備有一體結構的鋼製構件,鋼製構件具有壁部76及蓋部77,壁部76於蝶形閥11的開口部12a貫通形成有直徑大致相同且與大致同心地連通並且於軸方向延伸的短筒部76b,且於此短筒部76a的筒端連通開口,蓋部17連設於此壁部76且沿著位於軸方向與短筒部76b相反的一側且於殼體62的上部的分歧部2a的內周面的圓周方向的方式設置。此壁部76具有較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的更外側突出的形狀,且設置在相對於蓋部77的中心偏向一側的位置。又此蓋部77配置為於大致鉛直方向覆蓋分歧部2a。
本實施例2的分隔體75的蓋部77設置為覆蓋蝶形閥11的上方,另一方面,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不與蓋部77相交而向其下方的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設置。藉由如此,由於蝶形閥11的操作軸12d不與蓋部77干涉,因此不需要於蓋部77上形成軸孔或空間,從而能夠提升設計自由度。
如圖16所示,本實施例2的閥體13,構成為於成對壁部76、76的短筒部76b、76b的內部進行開閉動作。另外,短筒部76b並不僅限於與壁部76一體構成,亦能夠構成為能夠獨立於壁部76而連接,於此狀況,短筒部76b與壁部76為密封狀。
本實施例2的流量限制器70與實施例1同樣,藉由將蝶形閥11及分隔體75互相組裝成密封狀而構成,此流量限制器70的組裝步驟,至少在後述的將流量限制器70設置於殼體2內的設置步驟之前進行為佳,亦能夠於流體管1的切斷步驟之前執行,或者能夠於切斷步驟之後執行。
接著,參照圖15說明於殼體62內設置流量限制器70的設置步驟。於由上述蝶形閥11及分隔體75所構成的流量限制器70的上端,將連結於驅動機構69的圖中未顯示的閥懸架配件予以連接,藉由驅動機構69將流量限制器70朝向殼體62內的流體管1被切斷處鉛直下方地插入。
如圖17所示,於殼體62的側部內壁表面,彼此相對地形成有較其他部位更向殼體62的內側突出的作為密封座部的側壁段部62c、62c。此側壁段部62c,以與上述的密封材料19相對的方式,且向下逐漸向彼此接近的方式,而延伸設置為圓錐形。因此,當將流量限制器70插入至殼體62內時,設置於壁部76的密封材料19的側部以接近側壁段部62c的分離狀態插入殼體62內,在將流量限制器70設置到殼體62內的同時,密封材料19的側部被壓接於側壁段部62c。另外,側壁段部62c、62c不限於突出形成,亦能夠不突出而與其他內表面劃一,亦能夠為凹部。
又,如圖16及圖17所示,當流量限制器70於下方插入指定的深度到殼體62內時,設置於壁部76的密封材料19的底部被壓接於殼體2的內部的底面所突出形成的作為密封座部的底壁段部62d。另外,與上述的實施例1同樣,亦能夠於底壁段部62d的中央設置向上突出設置的凸部,亦能夠讓成對的分隔體75的壁部76的底部寬鬆嵌於該凸部。
接著,使設置於殼體62的分歧部62a的圓周方向且能夠於直徑方向前後移動的複數個壓固螺釘2n於分歧部62a的內徑方向前進。藉此,壓固螺釘2n抵抗殼體62內的流體壓力而鎖定以自外側推壓蓋部77,並且防止流體控制器70自分歧部62a抽離。
如此,藉由壓固螺釘2n自上方推壓蓋部77,從而能夠將由圓筒構件68及驅動機構69所構成的插入機60及作業閥4等從殼體62拆下。
如此,藉由將流量限制器70設置於殼體62內,殼體62的內部藉由流量限制器70所具有的密封材料19及上述的密封構件被密封地分隔為構成連通與流體管1內連通的流路的內部區域B,及除了此內部區域B之外的外部區域D。接著,將殼體2內部之中,外部區域D的流體藉由圖中未顯示的泵予以抽吸去除,而使外部區域D成為不存在有管內流體的空隙。藉由如此,即使直接使用例如標準產品或市售產品的蝶形閥11,即使是規格的塗裝亦僅於插入時才與管內流體接觸,插入後以乾燥狀態且在殼體62內保護來自重型機械的接觸等的狀態配置,防腐蝕、防事故及防漏性優異。
接著,於俯視為大致圓形的蓋構件67藉由螺栓螺帽8b被密封地固定到分歧部62a的凸緣。蓋構件67以防止流量限制器70連同壓固螺釘2n一起自分歧部62a抽離為佳。接著,將配置於殼體2的外側的操作部14的減速器14c及構成蝶形閥11的閥座體12的操作軸12d,透過較實施例1的連接體14d更長的連接體14d'固定連結為無法相對轉動。又操作部14的減速器14c經由圖中未顯示的密封構件而密封地固定連接於殼體62的開口部62b,此減速器14c安裝有經由連接體14d’而能夠轉動操作閥座體12的操作軸12d的操作環14e。操作環14e藉由繞配置於大致鉛直方向的操作軸而轉動操作,轉動力透過減速器14c傳遞至配置於殼體2內的大致水平方向的操作軸12d,而構成為閥體13為得以開閉。藉此,完成流量限制器70對殼體62的安裝。
如此,本實施例2的設置步驟為將流量限制器70朝向殼體的內部大致鉛直下方地插入而設置的步驟,由於能夠使該作業所需要的流體管1周圍的平面積最小化,因此能夠簡化開挖及挖掘工程等的附帶工程。
接著,參照圖19至圖21說明關於實施例2的流量限制器及殼體的變形例。另外,省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結構及重複的說明。
如圖19至圖21所示,本變形例的殼體82,在形成有直徑小於實施例2的殼體62的直徑的俯視為大致圓形的有底筒狀的點與實施例2相異,其他的點為與實施例2的殼體62為同樣的構成。進一步,殼體82的俯視中心與流體管1的管軸C不一致,且於該俯視中心於管軸C的更為圖中下方僅偏離分離距離L的位置,外嵌流體管1。另外,本變形例的流量限制器90設置於殼體82內閥體13開閉的閥座體12的開口部12a的中心與管軸C略為一致的位置。
又本變型例的流量限制器90,構成蝶形閥11的各個分隔體95具有較實施例2更短尺寸的短筒部96b,又蓋部97、97具有與殼體82的內徑大致相同的外徑的點與實施例2相異,其他的點則與實施例2為同樣的構成。
根據本變形例,由於能夠與實施例2同樣確保自流體管1的管軸C到操作部14為止的水平方向的延伸尺寸的同時,縮短自流體管1的管軸C的與操作部14於水平方向的相反側的延伸尺寸,因此能夠在維持控制性及密封性的同時小型化裝置整體的構造及形狀。
又作為本發明的流量限制器的另一種變形例,如圖22所示,能構於由蝶形閥11及分隔體15所構成的流量限制器10,藉由熱塑性物質、熱固性樹脂、填料、雙液型硬化劑及黏著劑等所構成的自在變形的填充劑E,填充固化而填補外部區域D而形成。此狀況,只要將形成於蝶形閥11與分隔體15之間的外部區域D被最低限度填充即可,亦能夠不填充例如分隔體15與蓋構件67之間的外部區域D。
如此,藉由於殼體2內設置填補外部區域D的自在變形的填充劑E,不僅能夠於設置時保護流量限制器10及殼體2而不受損傷,亦能夠使外部區域D接觸液體時,殘留的流體的量大幅減少。又能夠抑制為標準塗裝的標準產品或市售產品的蝶形閥11的主要外側面塗裝與管內流體接觸並溶出的擔憂。
又例如,雖然圖中未特別顯示,但亦能構成為附加有可裝卸的蓋構件,蓋構件安裝於流量限制器10的外側面且由彈性材料製成,並且蓋構件具有在設置流量限制器10的狀態下形成的外部區域D互補的外側面形狀。
又蓋構件亦能夠具有適當數量的分割結構,並且於將安裝有蓋構件的流量限制器10設置於殼體2內後,能夠將此些蓋構件自流量限制器10移除。另外不一定限制於必須自流量限制器10移除蓋構件,亦能夠使在量限制器10安裝有蓋構件的狀態下殘留於殼體2內,進一步,蓋構件不限於由彈性材料所構成,亦能夠將金屬或樹脂與彈性體組合,例如,亦能夠將蓋構件使用例如螺栓等密封狀地安裝於蝶形閥11或分隔體15。
又為了去除殘留於外部區域D的流體,不限於以前述泵等進行抽吸。例如,作為本發明的殼體的變形例,如圖23所示,亦可在於殼體2的底部側的凸部2e等指定位置形成連通外部區域D與殼體2的外部的排水流道45的同時,安裝開閉此排水流道45的閥46,並能夠藉由開啟此閥46,將殘留於外部區域D的流體經由排水流道45排放到殼體2外部。
以上雖藉由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但具體構成並不限於此些實施例,在不超出本發明的主旨範圍的任何改變或增加都包括於本發明中。
例如,於前述實施例中,作為開閉閥的蝶形閥11為具有泛用性的標準產品或市售產品,其主要部分由鑄鐵製成,但不限於此,開閉閥亦能夠為訂製品,亦能夠為鋼製或樹脂製。
又例如,於前述實施例中,分隔體由鋼製材料構成,但不限於此,分隔體亦能夠為鑄鐵製成或樹脂製成等。
又例如,於前述實施例中,設置於分隔體的密封材料形成為無邊角形狀,但不限於此,亦能夠形成為有邊角形狀而將邊角部彼此接合,或形成為斷續形狀而達到密封狀態。
進一步例如,於前述實施例中,蝶形閥11藉由塗裝而防腐蝕,但不限於此,只要為有效的防腐蝕處理,亦能夠為例如鍍層或硫化。
1:流體管 1a:貫通孔 2:殼體 2a:分歧部 2c:壁段部 2d:內壁段部 2e:凸部 2f:周壁段部 2n:壓固螺釘 4:作業閥 5:切斷機 6:插入機 8:環形蓋構件 8a:貫通孔 8b:螺栓螺帽 9:開閉閥 9a:旁通管 10:流量限制器 11:蝶形閥 12:閥座體 12a:開口部 12b:凸緣部 12c:螺栓孔 12d:操作軸 13:閥體 14:操作體 14a:本體部 14b:延伸部 14c:減速器 14d:連接體 14d’:連接體 14e:操作環 15:分隔體 15A:分隔體 15B:分隔體 16:壁部 16a:貫通孔 16b:螺紋孔 17:蓋部 17a:傾斜表面 18:肋構件 19:密封材料 20:流量限制器 22:刀具 24:披覆蓋 24a:貫通開口 24d:安裝螺釘 25:分隔體 26:壁部 26a:通孔 26b:螺紋孔 27:蓋部 27a:軸孔 28:肋構件 19:密封材料 30:流量限制器 33:緊固件 34:蓋部 34a:切口孔 34b:凸緣 35:分隔體 35A:鋼製構件 35B:鋼製構件 36:壁部 36a:貫通孔 36b:螺紋孔 37:蓋部 37a:切口孔 37b:凸緣 38:肋構件 39A:密封材料 39B:密封材料 41:閥箱 43:閥蓋 45:排水流道 46:閥 49:連接器 50:切斷機 51:凸緣統 52:刀具 53:驅動構件 52a:圓筒構件 52b:中央鑽頭 53:驅動機構 53a:軸構件 53a’:延伸軸構件 53b:夾持構件 53c:轉動驅動部 53d:進退驅動部 54:承重部 54a:輥部 54b:操作部 55:閥懸空架配件 56:轉動限制部 56a:鍵槽 56b:鍵部 57:負重支承部 57a:轉動部 58:凸緣筒 60:插入機 62:殼體 62a:分歧部 62b:開口部 62c:側壁段部 62d:底壁段部 67:蓋構件 68:圓筒構件 69:驅動機構 70:流量限制器 75:分隔體 75A:分隔體 75B:分隔體 76:壁部 76a:通孔 76b:短筒部 77:蓋部 79:連接器 82:殼體 90:流量限制器 95:分隔體 96b:圓筒部 97:蓋部 B:內部區域 C:管軸 D:外部區域
圖1為顯示實施例1的殼體安裝有作業閥及切斷機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2為與圖1相同狀態的側視圖。 圖3的(a)為殼體安裝有具備流量限制器的插入機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3的(b)為圖3的(a)的A-A剖面圖。 圖4為與圖2相同狀態的側視圖。 圖5為顯示將實施例1的流量限制器設置於殼體內的狀態的部分剖面俯視圖。 圖6為與圖5相同狀態的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7為與圖5相同狀態的前視圖。 圖8為與圖7相同狀態的部分剖面前視圖。 圖9為顯示構成流量限制器的蝶形閥的圖,圖9的(a)為其前視圖,圖9的(b)為其側視圖,圖9的(c)為其俯視圖。 圖10為顯示構成流量限制器的分隔體的圖,圖10的(a)為其前視圖,圖10的(b)為其側視圖,圖10的(c)為其俯視圖。 圖11為顯示實施例1的變形例1的流量限制器的部分剖面俯視圖。 圖12為顯示圖11的流量限制器的圖,圖12的(a)為顯示安裝蝶形閥的步驟的俯視圖,圖12的(b)為構成流量限制器的披覆蓋的前視圖。 圖13為顯如實施例1的變形例2的流量限制器的圖,圖13的(a)為顯示安裝蝶形閥的步驟的俯視圖,圖13的(b)為其前視圖。 圖14為顯示於實施例2的殼體安裝有作業閥及切斷機的狀態的前視圖。 圖15為顯示於殼體安裝有具備流量限制器的插入機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6為顯示將實施例2的流量限制器設置於殼體內的狀態的部分剖面前視圖。 圖17為顯示與圖16相同狀態的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18為顯示與圖16相同狀態的部分剖面俯視圖。 圖19為顯示於實施例2的變形例的殼體內設置有流量限制器的狀態的部分剖面前視圖。 圖20為顯示與圖19相同狀態的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21為顯示與圖19相同狀態的部分剖面俯視圖。 圖22為顯示於實施例2的另一變形例的殼體內設置有流量限制器的狀態的部分剖面前視圖。 圖23為顯示實施例2的變形例的殼體的部分剖面前視圖。
2:殼體
2c:壁段部
8:環形蓋構件
8a:貫通孔
8b:螺栓螺帽
9:開閉閥
9a:旁通管
10:流量限制器
11:蝶形閥
12:閥座體
12a:開口部
12b:凸緣部
12d:操作軸
13:閥體
14:操作體
14a:本體部
14b:延伸部
14c:減速器
14e:操作環
15:分隔體
16:壁部
17:蓋部
18:肋構件
19:密封材料
49:連接器

Claims (8)

  1. 一種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係於以密封地將一流體管外嵌的一殼體之內部,以不斷流的狀態將用以控制管內流體的一流量限制器予以設置,包含: 一切斷步驟,於該殼體之內部將該流體管的部分切斷; 一設置步驟,將由一開閉閥及一分隔體所構成的該流量限制器,在該開閉閥的一操作軸朝向與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的狀態下,密封狀地設置於該殼體的內部, 其中,該開閉閥由一閥座體及一閥體所構成,該閥座體具有一開口部,該閥體設置於該閥座體而使該開口部得以開閉,該分隔體由一壁部及一蓋部所構成,且該分隔體具有一密封材料,該壁部具有連通於該開口部的一貫通孔且密封狀地裝接於該閥座體,該蓋部連接設置於該壁部且披覆該殼體的開口側,該密封材料將該分隔體與該殼體之內部之間的間隙予以密封。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其中該設置步驟為將該流量限制器朝向該殼體的內部大致水平方向地插入而設置的步驟。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其中該設置步驟為使用一承重部以設置的步驟,該承重部將該流量限制器支承為得以滑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其中該設置步驟為將該流量限制器朝向該殼體的內部大致鉛直下方地插入而設置的步驟。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其中該設置步驟為使用於該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向得以互相裝卸的複數個軸件以設置的步驟。
  6. 一種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該流量限制器用以控制管內流體,於將一流體管予以密封狀地外嵌的一殼體之內部,以該流體管的一部分為不斷流狀態密封狀地設置於被切斷的位置,其中: 該流量限制器係由一開閉閥及一分隔體所構成,該開閉閥由一閥座體及一閥體所構成,該閥座體具有一開口部,該閥體設置於該閥座體而使該開口部得以開閉,該分隔體由一壁部及一蓋部所構成,且該分隔體具有一密封材料,該壁部具有連通於該開口部的一貫通孔且密封狀地裝接於該閥座體,該蓋部連接設置於該壁部且披覆該殼體的開口側,該密封材料將該分隔體與該殼體之內部之間的間隙予以密封, 該流量限制器在該開閉閥的一操作軸朝向與鉛直方向相異的方向的狀態下,密封狀地設置於該殼體的內部。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其中該蓋部形成有用以使該開閉閥的該操作軸插通的一軸孔。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其中該開閉閥的該操作軸,延伸設置於與該蓋部相異的方向。
TW110116786A 2020-05-19 2021-05-10 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 TWI801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7314 2020-05-19
JP2020087314A JP2021181801A (ja) 2020-05-19 2020-05-19 制流体の設置方法、及び制流体を備えた流体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4696A true TW202144696A (zh) 2021-12-01
TWI801865B TWI801865B (zh) 2023-05-11

Family

ID=7860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6786A TWI801865B (zh) 2020-05-19 2021-05-10 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9545B2 (zh)
JP (1) JP2021181801A (zh)
AU (1) AU2021202638B2 (zh)
TW (1) TWI801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210636A1 (en) 2021-03-26 2022-09-29 Mohammad Unnus Qasim Combined drilling and stopp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6316A (en) 1964-07-20 1967-02-28 Keystone Valve Corp Disc valve and fitting
GB1077383A (en) 1965-01-30 1967-07-26 Pass & Company Ltd E Pipe line pluggers
JPS49126228A (zh) 1973-04-03 1974-12-03
JPH0511412Y2 (zh) * 1987-09-01 1993-03-22
US5620020A (en) * 1991-04-09 1997-04-15 Collins; John W. Plumbing apparatus
JPH0552270A (ja) 1991-08-20 1993-03-02 Japan Steel & Tube Constr Co Ltd ホツトタツプ用フイツテイングを用いるバルブ
US5430932A (en) * 1994-03-15 1995-07-11 Insta Valve Co. Lt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 valve on or into an existing pipe
DE29801734U1 (de) * 1998-02-05 1998-04-30 Roth Udo Vorrichtung zur Anbringung von Funktionselementen an einer Leitung
DE19916705C1 (de) 1999-04-14 2001-02-15 Bopp & Reuther Armaturen Absperrarmatur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6776184B1 (en) 2003-02-28 2004-08-17 Occlude Insertion valv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US7021325B2 (en) 2004-01-08 2006-04-04 Occlude Valv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hot tapping a line
JP4541855B2 (ja) 2004-11-30 2010-09-08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既設流体管の流路開閉装置
JP4642511B2 (ja) 2005-03-11 2011-03-02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既設流体管の不断水仕切弁設置方法及び仕切弁設置装置
JP4642522B2 (ja) * 2005-03-28 2011-03-02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既設流体管の不断水制水体設置装置
JP4907095B2 (ja) 2005-04-06 2012-03-28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既設流体管の不断水制水体設置装置
US9464726B2 (en) 2006-05-30 2016-10-11 Metso Flow Control Oy Shut-off device for pipelines
US8042576B2 (en) * 2009-03-26 2011-10-25 Ips Corporation Mechanical clean-out test plug
GB2472265B (en) * 2009-07-31 2011-09-21 Nlb Engineering Ltd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and upgrading pipes
GB2465310B (en) * 2010-02-22 2010-10-20 Balfour Beatty Plc Valve insertion
JP6014476B2 (ja) 2012-12-04 2016-10-25 株式会社キッツエスシーティー バタフライ式圧力制御バルブ
JP6095968B2 (ja) 2012-12-14 2017-03-15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弁体撤去装置及び弁体撤去方法
US9297487B2 (en) * 2013-10-29 2016-03-29 Gas Technology Institute Installation of a valve in a pipeline
JP6438365B2 (ja) 2015-08-25 2018-1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遮断器システム
JP6665001B2 (ja) 2016-03-18 2020-03-13 株式会社水道技術開発機構 仕切弁
WO2018168339A1 (ja) 2017-03-14 2018-09-20 株式会社水研 不断流下におけるバタフライ弁の挿入
KR101938518B1 (ko) * 2018-05-10 2019-04-11 송기용 부단수 공법용 버터플라이 형식의 밸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64116A1 (en) 2021-11-25
TWI801865B (zh) 2023-05-11
AU2021202638B2 (en) 2023-01-19
AU2021202638A1 (en) 2021-12-09
JP2021181801A (ja) 2021-11-25
US11519545B2 (en)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335644B2 (en)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fluid control device
CN111279111B (zh) 流体管路构造的阀撤去方法和流体管路构造及阀装置
TW202144696A (zh) 流量限制器的設置方法及具有流量限制器的流體控制裝置
WO2016120961A1 (ja) 不断流工法
JP2023024545A (ja) 流体管の切除方法
JP3963909B2 (ja) 既設管の弁設置工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切断装置
JP6876446B2 (ja) 流路形成装置
JP5964574B2 (ja) 作業具導入方法及びその際に用いられる取付具
JP2011236948A (ja) 流体配管系の管継手更新工法
AU2019412926B2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JP7482038B2 (ja) 流体制御装置
JP6931314B2 (ja) 制流体
US11708927B2 (en) Pipe drilling device
JP7485563B2 (ja) 管切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NZ772571B2 (en)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fluid control device
JP5773717B2 (ja) 管継手
JP5882513B2 (ja) 作業具設置方法
JP2019210953A (ja) 制流装置
JP2005265112A (ja) 既設管の弁設置工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