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6267A - 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 - Google Patents

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6267A
TW202126267A TW109100171A TW109100171A TW202126267A TW 202126267 A TW202126267 A TW 202126267A TW 109100171 A TW109100171 A TW 109100171A TW 109100171 A TW109100171 A TW 109100171A TW 202126267 A TW202126267 A TW 2021262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pression
connecting sleeve
impression material
abutment
mak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0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海
Original Assignee
李建海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建海 filed Critical 李建海
Priority to TW109100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126267A/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6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626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假牙的印模模型製法,其係於齒槽骨內植入人工植體,再選取吻合的錐形連結套筒,將各錐形連結套筒套入對應的支台,又將印模材料注打於各錐形連結套筒表面,再令印模托壓掣印模材料,俟印模材料 硬化後,脫出形成印模模型。藉此,獲得精確對應角度、間距位置,進而有助於後續的假牙製作。

Description

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假牙的印模模型之製法,特別是指一種製作多顆或全口活動假牙時,對於印模模型的製作方法。
按,在牙科醫學中,人工植牙的成功率與普及程度,乃是牙醫界恢復患者缺牙區功能的首選治療方式,對於人工植牙的過程形成係將一人造牙根螺植於口腔之齒槽骨中,並於該人造牙根裸露於牙肉的上端固定人造齒冠,藉此以恢復牙齒之功能,並期待永久性地使用。在前述人工植牙的的方式中,該人造牙根包含一植體係螺植於牙齒之齒槽骨中,並於該植體上鎖固有一支台,使支台露出牙床外,經過一段時間的骨融合後,植體和支台與牙齦骨整合形成支撐柱,再製作假牙印模與牙冠,最後將人造牙冠裝套於支台上,藉此以恢復牙齒之功能。假牙製作時除了要考慮垂直深度與咬合平面的建立外,還得考慮不同咬合力大小的承受關係,希望所有牙齒在咬合接觸時是平衡受力的,此因素均與假牙的製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又,傳統的植牙方式必需逐一於患部植入植體,也就是一顆人造牙齒對應一個人工植體,若患者需多顆牙齒植牙甚至是全口重建,其治療過程即相當冗長與複雜 ,耗費成本也極為高昂,尤其,若患者口腔局部齒骨量不足,也容易造成植牙的失敗。為了解決此一問題,已有一種能植入多顆牙齒的新技術被研發產生;該新技術主要於患部的齒槽骨上螺植預定數量的人工植體,以較少數量的人工植體為基礎,於其上組接可撤式的固定假牙,同樣可以達到彌補缺牙的問題;惟,前述新技術在製作流程中,對於數個人工植體對應位置的精準技術仍有待加強,除了需要反覆地進行咬模與取模等程序,往往在假牙製成之前,需對尺寸定位不精準等問題加以克服,以現有的技術來執行可撤式假牙的製作,顯然仍有改善的空間與必要。
為改善前述問題及缺失,本發明主要提供一種可撤式 固定假牙的定位方法,以期達到快速、精準地取的患者口中各人工植體的對應位置,進而提供可撤式固定假牙的使用完善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案具體之手段包含:步驟一,於齒槽骨內植入人工植體;步驟二,選取吻合的錐形連結套筒,將各錐形連結套筒套入對應的支台,再將印模材料注打於各錐形連結套筒表面,再令印模托壓掣印模材料,俟印模材料硬化後,脫出形成印模模型。
藉由該印模模型,使其獲得各人工植體之支台的精確對應角度、彼此間距與牙齦對應位置,有助於後續的假牙製作。
有關本發明所述及之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當中,將可清楚的呈現。另外,在本案被詳細描述之前需要特別說明,其說明及所附圖式係以示意方式來解釋本案之基本方法,所有關於前後、左右、上下、以及水平或垂直的字義,僅用於方便進行描述,並非限制本案,亦非將其構件限制於任何位置或空間方向;閤先述明。
本發明印模模型製法之步驟及其所能達到的功效,茲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步驟一(如圖1所顯示):係先透過研究患者口腔和牙齒的形狀而規劃種植點及植體數量,在患者的齒槽骨10內植入預定數量的人工植體11,而各人工植體11上延伸有支台12,並使各支台12凸露出牙齦表面者。
步驟二(如圖2、圖3所顯示):選取吻合該支台12尺寸的錐形連結套筒20,該錐形連結套筒20具有一凹入部21,下方則延伸有主桿22,並於該錐形連結套筒20的主桿22上,以橫向角度焊接一至二支桿23,使支桿23與主桿22之間概呈現垂直角度關係。復將各錐形連結套筒20的凹入部21套入對應的支台12上使二者呈現緊迫的密合關係(如圖4所顯示)。
步驟三(如圖5及圖6所示):將各錐形連結套筒20的凹入部21套入對應的支台12,使二者呈現緊迫的密合關係,復將印模材料30以注射器注打於各錐形連結套筒20表面,並將所有空隙填滿使其完整包覆,再令一印模40托壓掣在印模材料30上,俟3至5分鐘印模材料30硬化後,脫出印模材料30所形成的模型,完成印模步驟而獲得印模模型50(如圖7所示)。
藉由上述步驟,可將錐形連結套筒20及其主桿22、支桿23包覆於印模材料30之中,藉由支桿23與主桿22之間交錯的角度關係,使錐形連結套筒20完全被嵌入印模材料30,再由於印模材料30與患者的牙齦及支台12直接接觸,使其硬化後上端面呈現患者的患部轉印之真實形狀,各錐形連結套筒20被埋入印模材料30內,僅由錐形連結套筒20的凹入部21於印模模型50的端面露出,並藉此獲得各人工植體11之支台12的精確對應角度、彼此間距與牙齦對應位置之模型。
藉由本發明之方法可以快速、精準地取得患者口中各人工植體對應位置的印模模型50,利用該印模模型50即可進一步的再透過製作仿牙齦步驟、製作金屬支架步驟及製作假牙步驟而完成活動假牙;然而,本發明謹對印模模型的製法提出主張,故餘後步驟將不予贅述。前述假牙的端面露出錐形連結套筒20的凹入部21,並與各人工植體11之支台12角度、距離精確對應,假牙嵌入支台稍加施壓,即完成假牙安裝(如圖8所示)。
以本發明方法可以獲得初步的的印模模型,有助於後續的假牙製作,使其獲得尺寸精準的假牙,因此,本案方法可以精確的尺寸與角度與支台定位,同時,此方法步驟簡單,應用速乾形樹脂製作印模,方便快速,往經實際操作後,不需一天時間即可完成假牙製作,對於患者減少等待時間,同時避免牙齦增生所帶來的尺寸誤差。
由是,藉由本案方法製成之假牙,提供了優良的實用價值及產業利用性,然而以上的說明展示了本發明之具體實施方法,但該實施例或指令語意,不應視為唯一的限制。凡以本發明在相同之精神下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保護範疇之中。從以上之所述,本案發明係具有諸多優點而具有顯著的實用特性,且其運用之技術手段及其特徵,確為本案發明人所研發而成,該方法更為坊間所未見,嗣本案誠已符合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並祈賜專利權為禱。
10:齒槽骨 11:人工植體 12:支台 20:錐形連結套筒 21:凹入部 22:主桿 23:支桿 30:印模材料 40:印模 50:印模模型
圖1繪示本創作實施例的步驟一,即種植人工植體的示意圖; 圖2繪示本創作實施例的錐形連結套筒立體構造圖; 圖3繪示本創作實施例的錐形連結套筒平面構造圖; 圖4繪示本創作實施例的步驟二,錐形連結套筒套入支台構造圖; 圖5繪示本創作實施例的步驟三,即注打印模材料; 圖6繪示本創作實施例的步驟三,即嵌入印模; 圖7繪示本創作實施例的步驟三,即脫模; 圖8繪示本創作實施例的假牙安裝示意圖。
11:人工植體
12:支台
20:錐形連結套筒
21:凹入部
22:主桿
23:支桿
30:印模材料
40:印模

Claims (1)

  1. 一種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一,於齒槽骨內植入預定數量的人工植體,而各人工植體上延伸有支台,並使各支台凸露出牙齦表面;步驟二,選取吻合該支台尺寸的錐形連結套筒,該錐形連結套筒具有一凹入部,下方則延伸有主桿,並於該錐形連結套筒的主桿上,以橫向角度焊接支桿,使支桿與主桿之間概呈現垂直角度關係;再將各錐形連結套筒的凹入部套入對應的支台上,使二者呈現緊迫的密合關係;步驟三,將印模材料以注射器注打於各錐形連結套筒表面,並將所有空隙填滿使其完整包覆,再令一印模托壓掣在印模材料上,俟印模材料硬化後,脫出印模材料形成印模模型。
TW109100171A 2020-01-03 2020-01-03 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 TW2021262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171A TW202126267A (zh) 2020-01-03 2020-01-03 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171A TW202126267A (zh) 2020-01-03 2020-01-03 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6267A true TW202126267A (zh) 2021-07-16

Family

ID=77908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171A TW202126267A (zh) 2020-01-03 2020-01-03 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262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3019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ental prosthesis
JP2007325930A (ja) 義歯を製作するための方法
Yoshidome et al. Trueness and fitting accuracy of maxillary 3D printed complete dentures
US1087449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ental prosthesis with parallel roots of the prosthetic teeth
PT1261293E (pt) Processo para a preparação de dentes
TWI698228B (zh) 拔牙窩塑形輔具及其製造方法
Li et al. Design of complete dentures by adopting CAD developed for fixed prostheses
WO2021036496A1 (zh) 一种数字化瓷粉分层堆塑导板的制作方法及导板
KR102193852B1 (ko) 수직고경 측정장치
TWI686182B (zh) 植牙輔具及其製造方法
CN106175947A (zh) 一种用于全口义齿种植用导板的制作方法
TW202126267A (zh) 摩擦力固位錐狀連結支台印模法
Park et al. The treatment of an edentulous patient with DENTCA $^{TM} $ CAD/CAM Denture
CN113397736B (zh) 用于种植临时修复的固定装置及复合结构、制作方法
CN114948300A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口腔颌面手术导板制造方法及使用方法
Lee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fully edentulous patient using Ceramill full denture system (FDS)
TWI631937B (zh) 具有深度導件之植牙手術導板及其製備方法
JP2017538451A (ja) 補綴用ベース、補綴用ベースに少なくとも1つの人工歯を物質対物質結合させるための方法、補綴物、補綴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ワックスモデル
CN113100981A (zh) 摩擦力固位锥状连结支台印模方法
TWI756857B (zh) 植牙輔具及其製造方法
TW202126268A (zh) 可撤式摩擦力固定假牙
TWM627867U (zh) 義齒與植體支台連接桿夾持式人工牙齦構造
US20220378555A1 (en) All-Zirconium One-piece Dental Implant
CN114712008B (zh) 全口活动义齿树脂块及数字化全口活动义齿制作方法
CN113100982A (zh) 可撤式摩擦力固定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