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3436A - 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13436A TW202113436A TW108135038A TW108135038A TW202113436A TW 202113436 A TW202113436 A TW 202113436A TW 108135038 A TW108135038 A TW 108135038A TW 108135038 A TW108135038 A TW 108135038A TW 202113436 A TW202113436 A TW 20211343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lue
- system frame
- adhesive
- double
- seal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2—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sealed by a material injected between a non-removable cover and a body, e.g. hardening in situ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系統框密封結構包含系統框框體、複數個雙面膠、第一黏膠、複數個獨立物件、第二黏膠以及覆蓋件。系統框框體包含承載件及環形外框,環形外框環繞承載件而形成容置空間,且環形外框設置複數個內凹孔,對應於複數個雙面膠拚接之複數個交界處。複數個獨立物件包含底面及頂面,底面藉由第一黏膠固定於內凹孔,第二黏膠設置於頂面上。第二黏膠之黏性大於第一黏膠之黏性。覆蓋件設置於複數個雙面膠與第二黏膠上,密封容置空間。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解決整機系統滲漏問題及難以重工問題之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系統框可用來保護各種的電子裝置,藉由框體結構設置內部空間,再由上蓋覆蓋後形成密閉空間,藉此防止電子裝置與大氣或其他汙染環境接觸,保護內部之電子裝置。然而現有的系統框在上蓋闔上時,往往無法與框體密閉貼合,造成空氣或水氣從黏接的膠體縫隙中滲入,造成內部電子裝置容易受潮或損壞,降低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現有的作法可於縫隙中增加黏膠來彌補造成的縫隙,不過若膠體黏性不足,將無法彌補所有空隙,但若膠體黏性過高,又會造成上蓋拆卸重工的困難。
綜觀前所述,習知的系統框密封結構在防止系統洩漏的功能上與膠體黏性造成重工困難的問題上仍然具有相當之缺陷,因此,本發明藉由設計一種具備獨立物件之系統框密封結構,針對現有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確保系統框或包含系統框之顯示裝置能符合要求,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其具有獨立物件之結構,且利用不同膠體黏性之差異,藉此解決現有系統框結構之密封問題及難以重工之問題。
根據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實施例提出一種系統框密封結構,其包含系統框框體、複數個雙面膠、第一黏膠、複數個獨立物件、第二黏膠以及覆蓋件。其中,系統框框體包含承載件及環形外框,環形外框設置於承載件上,環繞承載件而形成容置空間,且環形外框設置複數個內凹孔。複數個雙面膠拚接設置於環形外框上,複數個雙面膠拚接之複數個交界處對應於複數個內凹孔之位置。第一黏膠設置於複數個內凹孔之表面上。複數個獨立物件包含底面及頂面,底面藉由第一黏膠固定於內凹孔。第二黏膠設置於頂面上,且第二黏膠之黏性大於第一黏膠之黏性。覆蓋件設置於複數個雙面膠與第二黏膠上,密封容置空間。
根據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包含系統框密封結構之顯示裝置,其包含系統框框體、顯示面板、複數個雙面膠、第一黏膠、複數個獨立物件、第二黏膠以及覆蓋件。其中,系統框框體包含承載件及環形外框,環形外框設置於承載件上,環繞承載件而形成容置空間,且環形外框設置複數個內凹孔。顯示面板設置於承載件上,置於容置空間中。複數個雙面膠拚接設置於環形外框上,複數個雙面膠拚接之複數個交界處對應於複數個內凹孔之位置。第一黏膠設置於複數個內凹孔之表面上。複數個獨立物件包含底面及頂面,底面藉由第一黏膠固定於內凹孔。第二黏膠設置於頂面上,且第二黏膠之黏性大於第一黏膠之黏性。覆蓋件設置於複數個雙面膠與第二黏膠上,密封容置空間。
具體地,內凹孔之表面對於第一黏膠之附著力可小於底面對於第一黏膠之附著力。
具體地,獨立物件之底面上可包含複數個微結構,使底面之粗糙度大於內凹孔之表面。
具體地,內凹孔之表面之黏接面積可大於內凹孔之孔徑面積。
具體地,複數個雙面膠與第二黏膠可形成封閉迴路。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之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器,其可通過獨立物件之設置以及第二黏膠與第一黏膠之黏性差異,使得覆蓋件能易於移除來進行重工,提升重工程序之便利性。同時,利用獨立物件底面黏接面積之設計,使得形成的密封結構具備足夠的防滲透性及抗腐蝕性,提升系統裝置之可靠度。
為利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在附圖中,為了淸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導光件等的厚度或寬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地,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其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的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此外,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其係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區分開。因此,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將其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其順序關係。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者通常理解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如此定義。
請同時參閱第1A圖及第1B圖,其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系統框密封結構之示意圖。第1A圖為系統框100密封結構之俯視圖,第1B圖為系統框100密封結構沿虛線A形成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系統框100之密封結構包含系統框框體10、複數個雙面膠20、第一黏膠30、複數個獨立物件40、第二黏膠50以及覆蓋件60。系統框框體10包含承載件11及環形外框12,承載件11為系統框10之底座,其可用來放置相關電子裝置,例如LCD顯示器、LED顯示器、電子相框等。承載件11上設有環形外框12,環形外框12與承載件11可為一體成形之結構,也可各自成形後經由組裝而結合成為系統框框體10。環形外框12環繞承載件11之周圍而於承載件11上形成容置空間13,此容置空間即可作為放置上述電子裝置之空間,接著藉由覆蓋件60密封此容置空間13,使得電子裝置於密閉的系統框100中與外界空氣、濕氣隔絕,避免污染物或油水等損壞電子裝置。在環形外框12上方,可於覆蓋件設置區14放置覆蓋件60,此外,覆蓋件60與環形外框12之間以雙面膠20黏貼,使覆蓋件60與系統框框體10固定,使其穩固的密封系統框框體10之容置空間13。例如,在環形外形的覆蓋件設置區14上,使用多個雙面膠20來貼附於環形的各個邊上,在多個雙面膠20拼接的交界處21,例如環形外框12的各個角落,交界處21具有縫隙。
本實施例於環形外框12設置複數個內凹孔15,這些內凹孔15對應上述多個雙面膠20之間的交界處21,例如設置於系統框框體10的四個角落。在本實施例中,內凹孔15為下窄上寬之漏斗型孔洞,但本揭露不侷限於此,內凹孔15也可為上下寬度一致的柱狀孔洞,或者孔洞內部有不規則表面,只要內凹孔15之孔洞內表面的面積大於孔洞開口的孔徑面積即可。另一方面,設置多個獨立物件40,此獨立物件40可選用與系統框框體10相同的材質,其外形大致相應於內凹孔15之孔洞形狀,亦即獨立物件40之底面41大致對應於內凹孔15之內部表面的造型,而獨立物件40之頂面42例如為水平表面或者與雙面膠20表面平行,但不限於此。首先,將第一黏膠30塗佈於多個內凹孔15之孔洞內的表面上,並將獨立物件40設置於各個對應之內凹孔15中,使得底面41部分藉由第一黏膠30固定於內凹孔15當中,接著將第二黏膠50塗佈於獨立物件40之頂面42上,再將覆蓋件60覆蓋於於雙面膠20及第二黏膠50上,藉由雙面膠20與第二黏膠50將覆蓋件60與環形框體12黏合,且藉由第二黏膠50補足多個雙面膠20之交界處21縫隙,將多個雙面膠20與第二黏膠50形成一個封閉的迴路,使得覆蓋件60完全密封系統框框體10之內部容置空間13。
在本實施例當中,第一黏膠30與第二黏膠50為不同的黏膠,其中,第二黏膠50之黏性大於第一黏膠30之黏性,當覆蓋件60組裝於環形框體12上時,第二黏膠50能填補多個雙面膠20之間的交界處21縫隙,形成一個封閉的迴路,使得覆蓋件60與環形框體12完全密封貼合,形成密閉的內部空間。當系統框10需要重工時,由於第一黏膠30之黏性較弱,可將覆蓋件60連同獨立物件40一同移除,即可進行系統框框體10或是內部電子裝置之重工,提升重工製程的工作效率。此外,將獨立物件40底面的第一黏膠30清除後,原本覆蓋件60及獨立物件40能重複使用,無須更換新的元件,有效降低整體生產製造的成本。
在另一實施例當中,獨立物件40可選用與系統框框體10不同的材質,舉例來說,選擇材質表面對於第一黏膠30有不同附著力之材質。由於重工時是將覆蓋件60連同獨立物件40一起移除,如果選用不同於框體材質之獨立物件40,使得內凹孔15之表面對於第一黏膠30之附著力小於獨立物件40之底面41對於第一黏膠30之附著力,將有助於移除覆蓋件60及獨立物件40。在又另一實施例當中,獨立物件40可在底面41設置多個微結構,使得底面41之粗糙度大於內凹孔15表面之粗糙度。例如形成鋸齒狀或波浪狀的凸起,增加底面41與第一黏膠30的接觸面積,其目的在於增加底面41與第一黏膠30之附著力,亦即,使得內凹孔15之表面對於第一黏膠30之附著力小於獨立物件40之底面41對於第一黏膠30之附著力,使得獨立物件40能易於脫離內凹孔15,進而有利於後續的重工步驟。
請參閱第2圖,其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示意圖。如圖所示,顯示裝置101包含系統框框體10、顯示面板90、複數個雙面膠20、第一黏膠30、複數個獨立物件40、第二黏膠50以及覆蓋件60。其中,系統框框體10包含承載件11及環形外框12,環形外框12設置於承載件11上,環繞承載件11而形成容置空間12。環形外框12上設置多個拼接的雙面膠20,在多個雙面膠20拼接的交界處21,於環形外框12設置對應的多個內凹孔15,將第一黏膠30設置於複數個內凹孔15之表面上,對應於內凹孔15外型之獨立物件40,其底面41藉由第一黏膠30固定於內凹孔15。黏性大於第一黏膠30之第二黏膠50,設置在獨立物件40的頂面上,覆蓋件60藉由雙面膠20與第二黏膠50黏合環形外框12,進而密封容置空間13。與前述實施例相同之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詳細內容不再重複描述。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於容置空間13內設置顯示面板90,此顯示面板90可為液晶顯示面板、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或其他類型的顯示面板。在容置空間13內可設置承載顯示面板90之支架16,將顯示面板90放置並固定於支架16上,容置空間13還可設置阻擋光線之遮蔽件17,其可對應於覆蓋件60之顯示區域61外緣,界定顯示裝置101所要顯示的部分。當顯示裝置101的顯示面板90設置在此系統框結構當中後,顯示面板90因為設置在密閉的容置空間13當中,當顯示裝置101使用時,顯示面板90將不會接觸到外部空氣或濕氣,避免電子元件遭到濕氣或汙染物之侵害而縮短使用壽命。
請同時參閱第3A圖及第3B圖,第3A圖及第3B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獨立物件與內凹孔之示意圖。第3A圖為系統框102密封結構之俯視圖,第3B圖為系統框102密封結構沿虛線B形成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系統框102的系統框框體10可包含承載件11及環形外框12,環形外框12環繞承載件11之周圍而於承載件11上形成容置空間13,在本實施例中,為說明獨立物件與內凹孔之結構,未將覆蓋件繪製於圖中,其相關技術內容可參閱前述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在多個雙面膠20的交界處可設置第一內凹孔15a及第二內凹孔15b,須說明的是在單一系統框102結構中可同時包含第一內凹孔15a及第二內凹孔15b,或者僅包含其中之一,此處為便於說明將不同內凹孔結構繪製於同一環型外框12中來說明。
首先針對第一內凹孔15a,可設置對應於第一內凹孔15a外形之第一獨立物件40a,其例如為下窄上寬的方形錐狀結構,如圖所示其恰可對應於方形漏斗狀的第一內凹孔15a。第一獨立物件40a的底面藉由第一黏膠30將第一獨立物件40a固定於第一內凹孔15a,第一獨立物件40a的頂面設置第二黏膠50,用來密封雙面膠20的交界處。如前述實施例所述,第二黏膠50之黏性大於第一黏膠30之黏性,當組裝時,第二黏膠50能填補多個雙面膠20之間的交界處縫隙,使得覆蓋件與環形框體12完全密封貼合,雖然第一黏膠30之黏性不如第二黏膠50,但由於第一黏膠30與第一獨立物件40a之底面的黏接面積明顯大於原本內凹孔的孔徑面積,因此在黏接的強度上足以支撐而不會使覆蓋件脫落。再者,由於黏接面積擴大,若外部污染物或水氣要經由內凹孔部分侵蝕滲入,其滲透路徑將較原本距離更長,換言之,侵入之困難度更高,亦即保護內部裝置之效果更好。針對這部分的優點,若是設計如第二內凹孔15b之外形,其為不規則突起之結構,對應之第二獨立物件40b也設計相對的結構,此時,當第一黏膠30固定第二獨立物件40b時,其黏接面積及滲透路徑均會增加,更進一步提升黏接強度及保護強度。上述實施例以第一內凹孔15a與第二內凹孔15b及對應之第一獨立物件40a與第二獨立物件為例40b來說明不同的結構範例,但本揭露不侷限於此,只要使得內凹孔表面與獨立物件底面之黏接面積大於原內凹孔之孔徑面積,其結構均適用於本揭露之範疇。
請同時參閱第4A圖至第4E圖,第4A圖至第4E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系統框組裝與重工步驟之示意圖。請同時參閱第2圖之結構,相同結構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相同內容不再重複描述。首先第4A圖示塗佈第一黏膠30之步驟,當顯示面板90已置於系統框框體10之容置空間當中,通過點膠裝置70將第一黏膠30塗佈於內凹孔15之表面上。接著第4B圖為組裝獨立物件之步驟,將獨立物件40設置於內凹孔15當中,藉由第一黏膠30黏接獨立物件40之底面41於內凹孔15之表面,將獨立物件40固定於內凹孔15中。再接著第4C圖為塗佈第二黏膠50之步驟,當獨立物件40已組裝及固定於內凹孔15當中,接著藉由點膠裝置71於獨立物件40之頂面42塗佈第二黏膠50,並將覆蓋件60放置於第二黏膠50與雙面膠上,藉由第二黏膠50與多個雙面膠20形成一個封閉的迴路,使得覆蓋件60與環形框體12完全密封貼合,形成如第4D圖之組裝完成結果。以上步驟為系統框或是包含顯示面板之顯示裝置的組裝步驟。
當組裝完之系統框或顯示裝置發現有異常或是檢驗出不良部分需要重工時,需要進行重工步驟。首先由第4D圖之組裝完成結果,可施加壓力將覆蓋件60移除。請參閱第4E圖之重工拆除步驟,由於第二黏膠50之黏性大於第一黏膠30之黏性,當施力於覆蓋件60時,獨立物件40將黏接於黏性較大的第二黏膠50上,並由第一黏膠30部分脫離。此時可將獨立物件40之底面41殘留之第一黏膠40清除後,將覆蓋件60與獨立物件40保留重複使用。或者進一步移除獨立物件40,僅保留覆蓋件60重複利用。於此同時,內凹孔15之表面對於第一黏膠30之附著力小於底面41對於第一黏膠30之附著力,第一黏膠30將大部分附著於獨立物件40的底面41,有利於殘膠的清除,也避免過多殘膠殘留於內凹孔15內而增加重工的複雜度。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系統框框體
11:承載件
12:環形外框
13:容置空間
14:覆蓋件設置區
15:內凹孔
15a:第一內凹孔
15b:第二內凹孔
16:支架
17:遮蔽件
20:雙面膠
21:交界處
30:第一黏膠
40:獨立物件
40a:第一獨立物件
40b:第二獨立物件
41:底面
42:頂面
50:第二黏膠
60:覆蓋件
61:顯示區域
70、71:點膠裝置
90:顯示面板
100、102:系統框
101:顯示裝置
為使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更為顯而易見,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
第1A圖及第1B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系統框密封結構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示意圖。
第3A圖及第3B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獨立物件與內凹孔之示意圖。
第4A圖至第4E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系統框組裝與重工步驟之示意圖。
10:系統框框體
11:承載件
12:環形外框
13:容置空間
14:覆蓋件設置區
15:內凹孔
30:第一黏膠
40:獨立物件
41:底面
42:頂面
50:第二黏膠
60:覆蓋件
100:系統框
Claims (10)
- 一種系統框密封結構,其包含: 一系統框框體,係包含一承載件及一環形外框,該環形外框設置於該承載件上,環繞該承載件而形成一容置空間,且該環形外框設置複數個內凹孔; 複數個雙面膠,係拚接設置於該環形外框上,該複數個雙面膠拚接之複數個交界處對應於該複數個內凹孔之位置; 一第一黏膠,係設置於該複數個內凹孔之一表面上; 複數個獨立物件,係包含一底面及一頂面,該底面藉由該第一黏膠固定於該內凹孔; 一第二黏膠,係設置於該頂面上,且該第二黏膠之黏性大於該第一黏膠之黏性;以及 一覆蓋件,係設置於該複數個雙面膠與該第二黏膠上,密封該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系統框密封結構,其中該內凹孔之該表面對於該第一黏膠之附著力小於該底面對於該第一黏膠之附著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系統框密封結構,其中該獨立物件之該底面上包含複數個微結構,使該底面之一粗糙度大於該內凹孔之該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系統框密封結構,其中該內凹孔之該表面之一黏接面積大於該內凹孔之一孔徑面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系統框密封結構,其中該複數個雙面膠與該第二黏膠形成一封閉迴路。
- 一種包含系統框密封結構之顯示裝置,其包含: 一系統框框體,係包含一承載件及一環形外框,該環形外框設置於該承載件上,環繞該承載件而形成一容置空間,且該環形外框設置複數個內凹孔; 一顯示面板,係設置於該承載件上,置於該容置空間中; 複數個雙面膠,係拚接設置於該環形外框上,該複數個雙面膠拚接之複數個交界處對應於該複數個內凹孔之位置; 一第一黏膠,係設置於該複數個內凹孔之一表面上; 複數個獨立物件,係包含一底面及一頂面,該底面藉由該第一黏膠固定於該內凹孔; 一第二黏膠,係設置於該頂面上,且該第二黏膠之黏性大於該第一黏膠之黏性;以及 一覆蓋件,係設置於該複數個雙面膠與該第二黏膠上,密封該容置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包含系統框密封結構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內凹孔之該表面對於該第一黏膠之附著力小於該底面對於該第一黏膠之附著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包含系統框密封結構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獨立物件之該底面上包含複數個微結構,使該底面之一粗糙度大於該內凹孔之該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包含系統框密封結構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內凹孔之該表面之一黏接面積大於該內凹孔之一孔徑面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包含系統框密封結構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雙面膠與該第二黏膠形成一封閉迴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35038A TWI709795B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
CN202010293810.6A CN111479431B (zh) | 2019-09-27 | 2020-04-15 | 系统框密封结构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35038A TWI709795B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09795B TWI709795B (zh) | 2020-11-11 |
TW202113436A true TW202113436A (zh) | 2021-04-01 |
Family
ID=7175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35038A TWI709795B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79431B (zh) |
TW (1) | TWI7097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73171B (zh) * | 2022-08-24 | 2024-06-25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封装结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2677A (zh) * | 2005-03-08 | 2006-09-13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防水与散热结构的电子装置 |
US8060168B2 (en) * | 2007-08-20 | 2011-11-15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Dust sealing tape and display using same and method of sealing |
CN101720181B (zh) * | 2009-12-02 | 2012-04-11 |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密封性的电子设备 |
JP5457226B2 (ja) * | 2010-02-26 | 2014-04-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シール構造、電子装置、携帯装置及びシール方法 |
CN102822575B (zh) * | 2010-03-15 | 2015-08-19 |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 防水结构、防水方法、以及使用该结构和方法的电子设备 |
JP2012095152A (ja) * | 2010-10-27 | 2012-05-17 | Nec Corp | 携帯電子機器 |
TWI434250B (zh) * | 2010-12-15 | 2014-04-11 | Au Optronics Corp | 可撓性顯示面板 |
CN102262321A (zh) * | 2011-08-26 | 2011-11-3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基板、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密封胶涂布方法 |
CN102446027A (zh) * | 2012-01-05 | 2012-05-09 |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框体结构 |
TWI472856B (zh) * | 2012-07-12 | 2015-02-1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裝置 |
CN104053323A (zh) * | 2013-03-15 | 2014-09-17 | 美商·悦工坊有限公司 |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体结构 |
TWI524113B (zh) * | 2013-10-30 | 2016-03-01 |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CN106694832A (zh) * | 2016-12-27 | 2017-05-24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结晶器壳体的生产方法 |
CN206523718U (zh) * | 2017-02-14 | 2017-09-26 | 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结构 |
CN107508950B (zh) * | 2017-08-16 | 2020-08-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组件及其密封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207851787U (zh) * | 2018-03-19 | 2018-09-11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208402251U (zh) * | 2018-04-12 | 2019-01-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壳体、壳体组件 |
CN108957866A (zh) * | 2018-06-05 | 2018-12-07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母板的密封胶展开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09-27 TW TW108135038A patent/TWI709795B/zh active
-
2020
- 2020-04-15 CN CN202010293810.6A patent/CN11147943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79431B (zh) | 2022-03-11 |
CN111479431A (zh) | 2020-07-31 |
TWI709795B (zh) | 2020-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91294B1 (en) | OLED device, packag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7219692B (zh) | 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KR20150072743A (ko) |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JP6412721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0643891B1 (ko) | 봉지 캡을 구비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패널 | |
WO2017215252A1 (zh) | 密封胶、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TWI709795B (zh) | 系統框密封結構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 |
KR20130083249A (ko) | 반도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미지 센서 패키지 | |
TWI613630B (zh) | 可撓性顯示裝置 | |
CN104282730B (zh) | 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JP2019526062A (ja) | 表示モジュール、表示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表示装置、並びに表示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
CN114388679B (zh) | 显示装置 | |
TWI718463B (zh) | 顯示裝置 | |
JP2020532764A (ja) | 液晶表示ユニット | |
WO2019000554A1 (zh) |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JP2010107935A (ja) | 平板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202242497A (zh) | 顯示裝置 | |
JP2010145850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表示装置を用いた表示モジュール | |
CN109917598B (zh) | 挠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220210939A1 (en) | Back film for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200053066A (ko) |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분해 방법 및 재제조 방법 | |
KR20130134236A (ko) | 표시 장치 | |
US10831051B2 (en) |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 and teach pendant for robot | |
JP2018081253A (ja) | 電気泳動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気泳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20210333588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