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3865A - 氣動工具 - Google Patents

氣動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3865A
TW202103865A TW109113923A TW109113923A TW202103865A TW 202103865 A TW202103865 A TW 202103865A TW 109113923 A TW109113923 A TW 109113923A TW 109113923 A TW109113923 A TW 109113923A TW 202103865 A TW202103865 A TW 2021038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trigger
compressed air
pass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3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宏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3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386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7Mechanic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1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fixed main cylinder
    • B25C1/043Trigger valve and trigger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1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fixed main cylinder
    • B25C1/042Main valve and main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7/00Accessories for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e.g.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氣動工具(100)係包括:驅動機構(20),藉壓縮空氣之空氣壓驅動;頭閥(30),具有積累自空氣源所供給之壓縮空氣之第1腔體(38),同時對應第1腔體(38)的壓縮空氣之狀態,以驅動驅動機構(20);觸發閥(50),藉排出第1腔體(38)的壓縮空氣,而作動頭閥(30);以及控制閥(60),使觸發閥(50)之作動為無效。

Description

氣動工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氣動工具。
自先前以來,包括具有壓缸之本體、可滑動地被設於壓缸內部之活塞、及被連結於活塞之驅動器,藉以壓縮空氣驅動活塞,打入釘體到被打入構件之打釘機係被廣泛利用。
利用壓縮空氣之打釘機係包括:頭閥,控制活塞之作動;觸發閥,作動頭閥;觸發機構,作動觸發閥;以及接觸臂,自被設於本體的尖端側之鼻部突出。打釘機係例如於扣引操作扳機連桿後之狀態下,當接觸臂被被打入構件所壓抵後,可進行藉驅動器,打出釘體到被打入構件之打入動作(以下,稱做接觸敲擊)。
在接觸敲擊中,提案有一種於打入釘體後,在持續扣引扳機之狀態下,每次壓抵接觸臂於被打入材時,可連續性地進行釘體之打入,所以,很適合於快速作業。相對於此,因為限制疏忽之動作,在扣引扳機後,當接觸臂不被被打入材壓抵地,經過既定時間後,不作動頭閥之技術(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平6-32308號公報
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先前之打釘機中,有如以下之問題。計時機構一般係採用使用壓縮空氣之控制,但是,其很多係控制將壓縮空氣流入壓缸內部加以控制之頭閥之作動之構造。在頭閥中,流入或排出腔體之壓縮空氣之流量係變多,所以,有控制頭閥之作動之切換閥也大型化之問題。又,隨著切換閥之大型化,有切換閥作動時之響應也低落之問題。
在此,本揭露係為解決上述課題,而提供一種可謀求控制閥之小型化及提高響應性能之氣動工具。
本揭露一態樣之氣動工具係包括:驅動機構,藉壓縮空氣之空氣壓驅動;頭閥,具有積累自空氣源所供給之壓縮空氣之第1腔體,同時對應該第1腔體的壓縮空氣之狀態,驅動該驅動機構;觸發閥,藉排出該第1腔體的壓縮空氣,作動該頭閥;以及控制閥,使該觸發閥之作動為無效。
又,本揭露一態樣之氣動工具係包括:驅動機構,藉壓縮空氣之空氣壓驅動;腔體,供給用於驅動該驅動機構之壓縮空氣;頭閥,使用該腔體所供給之壓縮空氣,驅動該驅動機構;觸發閥,作動該頭閥;控制閥,使該觸發閥或該頭閥之作動為無效;以及計時閥,依據扳機之操作,以既定時機作動該控制閥,藉此,使該觸發閥或該頭閥之作動為無效;該計時閥係具有在經過既定時間時,可移動到作用該控制閥之作動位置之閥體,該閥體之移動範圍係包含:第1區間,計時該既定時間;以及第2區間,作用該控制閥;該第1區間與該第2區間係對於該閥體之阻力不同。 [發明效果]
當依據本揭露一態樣之氣動工具時,藉控制閥而使觸發閥之作動為無效,藉此,可控制頭閥之作動,所以,可謀求控制閥之小型化。又,藉控制閥之小型化,也可謀求提高作動之響應。
當依據本揭露一態樣之氣動工具時,係使作動控制閥之閥體之移動範圍,分為對於閥體之阻力不同之第1區間與第2區間,所以,在第1區間中,可謀求計時之穩定化,同時在第2區間中,可確實地作動控制閥。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揭露之最佳實施形態。而且,在本專利說明書及圖面中,針對具有實質上同一功能構造之構成元件,係藉賦予同一編號,而省略其重複說明。
<第1實施形態> [打釘機100之構造例] 圖1係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00之側面剖面圖。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觸發閥50及第2控制閥60之側面剖面圖。圖3係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閥70、第1控制閥40之側面剖面圖。圖4係第1實施形態之計時閥80之側面剖面圖。
打釘機100係氣動工具之一例,如圖1所示,其包括:本體1,具有鼻部2;握持部4,由作業者所握持;以及釘匣部6,裝填有打入到被打入構件之釘體。本體1及握持部4的框體,係例如由殼體1a一體形成。又,打釘機100係包括頭閥30、觸發機構10、觸發閥50、第2控制閥60、開關閥70、第1控制閥40、及計時閥80。
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打釘機100的鼻部2側當作打釘機100之下側,將其相反側當作打釘機100之上側。又,將打釘機100的本體1側當作打釘機100之前側,將打釘機100的握持部4側當作打釘機100之後側。
本體1的內部係中空,在本體1內部,配置有藉壓縮空氣之空氣壓所驅動之敲撃機構(驅動機構)20。敲撃機構20係具有驅動器22、活塞24、及壓缸26。驅動器22係於上下方向(軸向)上,在壓缸26內部往復移動,藉敲擊自釘匣部6被送出之釘體的頭部,打入釘體到被打入構件。活塞24係被連結於驅動器22的上端部,對應流入到被設於壓缸26的上方側之活塞上室24a之壓縮空氣,往復移動在壓缸26內。壓缸26係圓筒體,其中,其被配置於構成本體1之殼體1a的內部,在上下方向上可往復地收容驅動器22及活塞24。在活塞24與頭閥30之間,設有限制活塞24往上方側移動之環狀卡止部25。
在本體1的下端部,設有鼻部2。鼻部2係自本體1的下端部往下方側,僅突出既定長度。在鼻部2形成有打出被驅動器22送出之釘體到外部之射出口3。射出口3係與驅動器22及壓缸26同軸配置。
於本體1的上部側的內壁與壓缸26的上部側的外周部之間、及握持部4的內部,設有供給及填充有壓縮空氣之主腔體5。於本體1的下部側的內壁與壓缸26的下部側的外周部之間,係設有用於返回活塞24到上死點之反吹腔體28。在反吹腔體28連通有與開關閥70相連通之第1連接通路29的一端部。
在壓缸26之軸向之約略中間位置,且壓缸26之圓周方向,形成有隔開既定間隔之複數小孔27。複數小孔27係透過被設於壓缸26之止回閥27a,與反吹腔體28相連通。而且,當活塞24藉小孔27而位於下方側之下死點時,壓缸26的壓縮空氣係透過小孔27,流入反吹腔體28的內部。又,當活塞24位於上死點時,反吹腔體28內部的壓縮空氣係釋出到大氣,而反吹腔體28內係成為大氣壓。
頭閥30係進行壓縮空氣往壓缸26之供給及遮斷,使用自主腔體5供給之壓縮空氣,以驅動敲撃機構20。頭閥30係具有基部32、及可動部34。基部32係被配置於本體1內的上端側,可動部34係被配置於基部32的下方側。可動部34係藉中介於基部32與可動部34間之推壓彈簧36,於與基部32隔開既定間隙之狀態下,被往壓缸26側推壓。可動部34的下表面係在推壓狀態(頭閥30係OFF狀態)中,抵接於卡止部25的上表面,成為主腔體5與活塞上室24a間被遮斷之構造。
基部32與可動部34間之間隙,係發揮做為主腔體5的內部的供給有壓縮空氣之頭閥腔體38之功能。於頭閥腔體38連通有第2連接通路39的一端部,第2連接通路39的另一端側係與觸發閥50相連通。可動部34係對應頭閥腔體38的內部的壓縮空氣之狀態,沿著構成本體1之殼體1a的內壁滑動,開閉操作活塞上室24a與主腔體5之間。活塞上室24a係透過被形成於殼體1a之開口部1b,與外部相連通。
握持部4係以相對於本體1之延伸方向(壓缸26之軸向)而言,約略直交之方向,安裝於本體1的後方側的側部。於握持部4的後端部係設有空氣塞8。於空氣塞8連接有未圖示之空氣軟管的一端部,空氣軟管的另一端部係與未圖示之空壓機相連接。空壓機係生成用於驅動敲撃機構20之壓縮空氣,經由空氣軟管及空氣塞8,以供給生成之壓縮空氣到主腔體5的內部。
觸發機構10係具有扳機連桿11、接觸連桿12、接觸臂14、及按壓構件15。扳機連桿11係使開關閥70為ON(作動)之連桿,將軸部當作支點,以可旋轉地安裝於本體1的後方側的側面且握持部4的下方側。接觸連桿12係被配置於扳機連桿11的內部,與扳機連桿11連動而以前端側為支點旋轉。接觸連桿12的前端部係藉被設於後端側之例如扭轉彈簧,被往下部側推壓,抵接於按壓構件15的上端面。而且,在接觸連桿12中,也可以沒有由彈簧所做之推壓。
接觸臂14係在自鼻部2的下端部往下方側突出之狀態下,安裝於鼻部2的外周部。接觸臂14係藉未圖示之彈簧,被往下方側推壓,伴隨著往被打入構件之壓抵動作,相對於鼻部2而言,相對性地於上下方向上往復移動。按壓構件15係被連結於接觸臂14,伴隨著往接觸臂14的上方側之移動,頂起接觸連桿12的前端側。藉此,觸發閥50的觸發閥桿58係被頂起,觸發閥50係作動(ON)。
釘匣部6之構造,係可裝填被連結之一連串連結釘,其被設於握持部4的下方側。釘匣部6的前端側係被連結於鼻部2,釘匣部6的後端側係透過安裝臂部7,而被連結於握持部4。被裝填於釘匣部6之連結釘,係藉被設成相對於鼻部2而言可滑動之進給爪,被導引到鼻部2的射出口3,藉下降之驅動器22施加衝擊,藉此,被打入被打入構件。
如圖1及圖2所示,觸發閥50係依據接觸臂14之往被打入構件之壓抵狀態,作動頭閥30。觸發閥50係被配置於握持部4的前端側,且與開關閥70隣接。觸發閥50係具有殼體52、先導閥54、蓋體56、及觸發閥桿58。
殼體52係於上下方向之約略中間部,具有通路53。通路53係與連通到頭閥30之第2連接通路39的一端部相連通。又,通路53係在觸發閥50為ON時,成為可與排氣通路56a相連通。
先導閥54係隔開間隙S1,被配置於殼體52的內側。於先導閥54的下部側的周緣部,O型環54a,54b係被安裝成於上下方向上,隔開既定間隔。O型環54a係在觸發閥50未作動時,遮斷通路53與排氣通路56a間之通路,防止頭閥腔體38內部的壓縮空氣,自通路53往外部漏出。又,O型環54a係被壓抵於殼體52的內壁,限制先導閥54往上方側之移動。O型環54b係遮斷後述之空室55與排氣通路56a之間。
蓋體56係與上方側的先導閥54之間,隔開空室55,以安裝於殼體52的內側。空室55係在觸發閥50未作動時,透過先導閥54與觸發閥桿58之間隙S2及先導閥54的通路54c,與主腔體5相連通,發揮填充有壓縮空氣之腔體之功能。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觸發閥50的積累空室55中之壓縮空氣之容積,係小於頭閥30的積累頭閥腔體38中之壓縮空氣之容積。因此,觸發閥50的對於空室55之壓縮空氣之流入及流出量,係少於頭閥30的對於頭閥腔體38之壓縮空氣之流入及流出量。
觸發閥桿58係被配置於先導閥54及蓋體56的內側,被設成將蓋體56當作起點,可於上下方向上移動。觸發閥桿58的上端側,係被壓縮彈簧57往接觸連桿12側(下方側)推壓。壓縮彈簧57係中介於先導閥54與觸發閥桿58之間,對應觸發閥桿58之按壓以伸縮。觸發閥桿58的下端部係自蓋體56的下表面,僅突出既定長度,可抵接於接觸連桿12(參照圖1)。於觸發閥桿58之上下方向之約略中間位置之周緣部,O型環58a,58b係被安裝成在上下方向上,隔開既定間隔。O型環58a,58b係在觸發閥50未作動時,防止空室55的壓縮空氣,自觸發閥桿58與蓋體56之間隙S3漏出到外部。
於殼體52與蓋體56之間,設有排氣通路56a。排氣通路56a係在觸發閥50作動時,當因為觸發閥桿58之頂起而空室55關閉後,與通路53相連通,排出頭閥腔體38內部的壓縮空氣到大氣中。
如圖1及圖2所示,第2控制閥60係被組入觸發閥50的內部,使經過由計時閥80之計時所做之規定時間後之觸發閥50之作動為無效。第2控制閥60係具有壓缸61、控制閥桿62、及密封構件65。
壓缸61係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空之圓筒體,其中,其被配置於觸發閥50的後方側的下部,且隣接於觸發閥桿58之位置。於壓缸61的前壁之上下方向之約略中間位置,形成有與觸發閥50的空室55相連通之第1通路61a。於壓缸61的後壁之上下方向之約略中間位置,形成有與排氣通路61d相連通之第2通路61b。於壓缸61的後壁的下部,係連通有與第1控制閥40相連通之第4連接通路69的一端部。於壓缸61的內壁,係設有用於支撐後述彈簧64之支撐部61c。
控制閥桿62係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圓柱體,其中,其在壓缸61的內部,可於上下方向上滑動。於被設於控制閥桿62的下部側之安裝部62a,沿著其圓周方向,組裝有遮斷第4連接通路69與第1通路61a及第2通路61b間之O型環63。控制閥桿62係被彈簧64往下方側推壓。彈簧64係中介於安裝部62a與支撐部61c之間,對應由計時閥80所供給之壓縮空氣以伸縮。彈簧64可使用例如壓縮彈簧或線圈彈簧。控制閥桿62係當自第4連接通路69,供給壓縮空氣到壓缸61內的底面與控制閥桿62的下表面之間時,抵抗彈簧64之彈力,以相對於壓缸61內的底面而言上昇。另外,控制閥桿62係當壓缸61內的底面與控制閥桿62的下表面間之壓縮空氣,透過第4連接通路69被排氣時,自壓缸61內之上昇位置下降,以抵接於底面。
密封構件65係被配置於壓缸61的內部,且控制閥桿62的上方側。密封構件65係一體安裝於安裝構件67,藉中介插入於安裝構件67與壓缸61的內部的頂面間之彈簧66,被往下方側推壓。密封構件65係隨著控制閥桿62之上昇,抵抗彈簧66之彈力而被頂起,藉此,打開第1通路61a,連通第1通路61a與第2通路61b。藉此,透過第1通路61a及第2通路61b,空室55與排氣通路61d係連通。又,密封構件65係隨著控制閥桿62之下降而被往下押,藉此,關閉第1通路61a,遮斷第1通路61a與第2通路61b間之路徑。
開關閥70係被配置於第1控制閥40與第2控制閥60之間,依據扳機連桿11之扣引操作,以作動計時閥80。開關閥70係具有壓缸71、開關閥桿72、按壓構件74、膜片75、及密封構件76。
壓缸71係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空之圓筒體,其中,在上下方向上可滑動地收容有開關閥桿72。在壓缸71嵌入有共通壓缸81的前端側,連接有被形成於共通壓缸81之第3連接通路49的一端部。壓缸71的內部係與外部相連通,成為大氣壓。在構成開關閥70之共通壓缸81的下表面側,連通有與計時閥80相連通之第6連接通路89的一端部。在構成開關閥70之共通壓缸81的上表面側,連通有與反吹腔體28相連通之第1連接通路29的另一端部。
開關閥桿72係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圓柱體,其中,其可上下移動地被配置於壓缸71的內部。開關閥桿72係藉被中介插入於開關閥桿72的下端側與壓缸71的下表面之壓縮彈簧73,被往扳機連桿11側(下側)推壓。開關閥桿72的下端部72a,係自壓缸71的下表面往下方側突出,被設成可抵接於接觸連桿12(參照圖1)。開關閥桿72係在扳機連桿11之扣引操作時,被接觸連桿12頂起,抵抗壓縮彈簧73之彈力以在壓缸71的內部上昇。
按壓構件74係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圓柱體,其中,其前端部係被設成自共通壓缸81側,可往壓缸71的內部突出。面臨壓缸71內部之按壓構件74,係藉開關閥桿72之頂起,衝撞到開關閥桿72的上端部72b,被往後方側按壓。亦即,在按壓構件74中,開關閥桿72之上下方向之動作係被轉換為前後方向之動作。按壓構件74的後端側,係被固定構件74a所卡止,成為按壓構件74不往壓缸71側脱落。
膜片75係由例如橡膠等樹脂材料所構成之可彈性變形之薄膜,使開關閥桿72側的大氣壓領域與密封構件76側的壓縮空氣領域分離。膜片75係被安裝於按壓構件74的後端側,與按壓構件74之動作連動,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於壓缸71的內部。膜片75的周緣部係在被固定構件74a,74b所夾持之狀態下被安裝。
密封構件76係由例如橡膠等樹脂材料所構成,一體安裝於安裝構件77。安裝構件77係藉中介插入於安裝構件77的後端側與共通支撐部48間之彈簧78,被往前方側推壓。被密封構件79係被設成可抵接於在前後方向上移動之密封構件76,限制密封構件76之往前方側之移動。
密封構件76係在按壓構件74按壓時,抵抗彈簧78之彈力以往後方側移動,遮斷與主腔體5相連通之共通通路CP及與計時閥80相連通之第6連接通路89之間,另外,使與計時閥80相連通之第6連接通路89及與大氣壓之反吹腔體28相連通之第1連接通路29相連通。另外,密封構件76係在按壓構件74未按壓時,連接與主腔體5相連通之共通通路CP及與計時閥80相連通之第6連接通路89,另外,遮斷與計時閥80相連通之第6連接通路89及與大氣壓之反吹腔體28相連通之第1連接通路29之間。
於共通壓缸81的內部,且開關閥70的密封構件76與第1控制閥40的密封構件44之間,設有空室SP。空室SP係連通到與主腔體5相連通之共通通路CP的一端部。空室SP係可分別連通到共通通路CP、第4連接通路69、及第6連接通路89。
如圖1及圖3所示,第1控制閥40係藉計時閥80而作動,控制作動第2控制閥60之壓縮空氣之供給。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控制閥40係被配置於與開關閥70及計時閥80共通之共通壓缸81的內部。第1控制閥40係具有按壓構件42、膜片43、及密封構件44。第1控制閥40的按壓構件42等之各零件,係與開關閥70的按壓構件74等之各零件共通之構成,同時分別被配置於對稱位置。
於構成第1控制閥40之共通壓缸81的下表面側,連通有與第2控制閥60相連通之第4連接通路69的另一端部。於構成開關閥70之共通壓缸81的上表面側,連通有與開關閥70的壓缸71的內部相連通之第3連接通路49的另一端部。
按壓構件42係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略微圓柱體,其中,其被後述之計時閥80往後端面按壓,藉此,往前方側移動。按壓構件42的前端側係被固定構件41a所卡止,按壓構件42係成為不往計時閥80側脱落。
膜片43係以由例如橡膠等樹脂材料所構成之可彈性變形之薄膜構成。膜片43係被安裝於按壓構件42的尖端側,與按壓構件42之動作連動,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於共通壓缸81內。膜片43的周緣部,係在被固定構件41a,41b所夾持之狀態下被安裝。
密封構件44係由例如橡膠等樹脂材料所構成,被安裝於安裝構件45。安裝構件45係藉被中介插入安裝構件45的前端側與共通支撐部48間之彈簧46,被往前方側推壓。被密封構件47係被設成可抵接於在前後方向上移動之密封構件44,限制密封構件44之往後方側之移動。
密封構件44係在按壓構件42未按壓時,抵接於被密封構件47,連接與主腔體5相連通之共通通路CP及與第2控制閥60相連通之第4連接通路69。另外,密封構件44係在按壓構件42按壓時,抵抗彈簧46之彈力以往前方側移動,藉此,自被密封構件47離隙,連接與第2控制閥60相連通之第4連接通路69及與開關閥70的壓缸71的內部相連通之第3連接通路49。
如圖1及圖4所示,計時閥80係在扳機連桿11被扣引操作後之狀態下,經過規定時間時,作動第1控制閥40及第2控制閥60等,藉此,限制打入動作。亦即,計時閥80係依據扳機連桿11之操作而作動,以既定時機作動第1控制閥40及第2控制閥60,藉此,使頭閥30之作動為無效。計時閥80係具有共通壓缸81、第1計時活塞84、第1活塞軸部85、第2計時活塞86、及第2活塞軸部87。
共通壓缸81係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空之圓筒體,其中,在前後方向上可滑動地收容第1計時活塞84及第2計時活塞86。共通壓缸81的內部係透過分隔部81a,被分隔成兩個之第1室82與第2室83。第1室82係以被密閉之閉空間構成,在第1室82的內部填充有大氣。藉此,成為自其他空間無法流入壓縮空氣或粉塵等到第1室82內。
第1計時活塞84係直徑與共通壓缸81之內徑約略相同之圓筒體,其中,其在前後方向上滑動於共通壓缸81的內部。第1計時活塞84係藉壓縮彈簧99,被往第1控制閥40側(前方側)推壓。壓縮彈簧99係被中介插入被形成於第1計時活塞84的基端側之凹部與第1室82的內部的後壁之間,對應對於共通壓缸81流入或流出之壓縮空氣而伸縮。於第1計時活塞84的周緣部,係沿著其圓周方向,形成有凹部84a。在凹部84a組裝有密閉與共通壓缸81的內壁之間之O型環88a。藉此,第1室82係還被分隔成比O型環88a還要靠近後方側之第1空間82a、及比O型環88a還要靠近前方側之第2空間82b。
O型環88a係在可於凹部84a內部,在前後方向上移動之狀態,亦即,具有餘隙之狀態下被組裝。在凹部84a,當O型環88a密著於凹部84a內的前壁後,形成有用於使第2空間82b的大氣流到第1空間82a之旁通通路84b。
在本實施形態中,當第1計時活塞84前進時,O型環88a移動到凹部84a內的後方側,密閉與凹部84a內的後壁之間。因此,在此情形下,大氣不會自第2空間82b往第1空間82a,經由凹部84a流動。另外,當第1計時活塞84後退時,O型環88a係移動到凹部84a內的前方側,密閉與凹部84a的前壁之間,但是,旁通通路84b係打開,所以,大氣經由凹部84a,以自第1空間82a往第2空間82b流動。如此一來,在本實施形態中,O型環88a、凹部84a及旁通通路84b係發揮做為止回閥之功能。
於第1計時活塞84的凹部84a,形成有在第1計時活塞84之前後方向(厚度方向)上貫穿之通路84c,大氣可經由通路84c,自第2空間82b側往第1空間82a側流入。於通路84c設有節流部84d。節流部84d之構造,係使通路84c一部份的路徑之剖面積較小(使寬度較窄),使自第2空間82b流動第1空間82a之大氣之每單位時間之流量限制為一定。藉此,可控制直到作動第1計時活塞84中之第1控制閥40為止之移動速度。
第1活塞軸部85係棒狀之圓柱體,其中,第1活塞軸部85的後端部,係一體形成於第1計時活塞84的前端部。第1活塞軸部85係貫穿被形成於分隔部81a之貫穿孔81b,自第1室82內往第2室83內延伸。第1活塞軸部85的前端面,係被安裝於第2計時活塞86的後端面,成為可傳遞第1計時活塞84之推壓力到第2計時活塞86。於分隔部81a設有O型環88b,確保第1室82的內部之密閉狀態。
第2計時活塞86係直徑與共通壓缸81之內徑約略相同之圓筒體,其中,其可滑動地被配置於第2室83內。於第2計時活塞86的周緣部,係沿著其圓周方向形成有凹部86a。於凹部86a組裝有密閉與共通壓缸81的內壁之間之O型環88c。藉此,第2室83係還被分隔為比O型環88c還要靠近後方側之第1空間83a、及比O型環88c還要靠近前方側之第2空間83b。
於第2空間83b連通有與開關閥70相連通之第6連接通路89的一端部,成為可往第2空間83b內供給壓縮空氣,或者,可自第2空間83b內排出壓縮空氣。
第2活塞軸部87係棒狀之圓柱體,其中,第2活塞軸部87的後端部,係被一體安裝於第2計時活塞86的前端部。第2活塞軸部87的前端側,係可滑動地被配置於被形成於第2計時活塞86與第1控制閥40間之貫穿孔81c。第2活塞軸部87的前端部,係被設成可出沒於第1控制閥40的共通壓缸81內部,藉按壓構成第1控制閥40之按壓構件42的後端面,作動第1控制閥40。
[打釘機100之動作例] 接著,說明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100之打入動作一例。圖5~圖1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00中之打入動作之圖。圖12A~圖12E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00中之打入動作時之觸發閥50之動作一例之圖。
在圖1所示之打釘機100的空氣塞8,連接有未圖示之空氣軟管,當透過空氣軟管等,供給壓縮空氣到主腔體5內部時,如圖5所示,壓縮空氣係自共通通路CP流入空室SP內部。流入之壓縮空氣,係經由第6連接通路89以供給到計時閥80的第2室83的第2空間83b。伴隨於此,第2計時活塞86的前表面係藉壓縮空氣,被往後方側推壓,第1計時活塞84等係抵抗壓縮彈簧99之彈力以後退。亦即,計時閥80係成為設定計時器中之狀態。
此時,計時閥80的第1室82的第1空間82a的大氣係被壓縮,被壓縮後之大氣係自第1空間82a往第2空間82b流動,藉此,O型環88a係移動到凹部84a內的前方側。藉此,第1計時活塞84的外周面與共通壓缸81的內壁間之間隙Sa、凹部84a的後壁與O型環88a間之間隙Sb、及旁通通路84b係相連通,第1空間82a的大氣係經由間隙Sa,Sb及旁通通路84b,以流到第2空間82b。而且,通路84c係節流部84d之阻力變高,所以,大氣係大概不流動。
又,流入空室SP後之壓縮空氣,係經由第4連接通路69,以供給到第2控制閥60的壓缸61內部。第2控制閥60的控制閥桿62及密封構件65,係藉被供給到壓缸61內部的底面與控制閥桿62的下表面間之壓縮空氣而上昇,第2控制閥60係作動。藉此,第1通路61a係打開,第1通路61a與第2通路61b係相連通。
而且,如圖2所示,主腔體5內的壓縮空氣係透過通路54c,供給到觸發閥50的空室55。又,主腔體5內的壓縮空氣係經由間隙S1及通路53,被供給到頭閥腔體38。
如圖6所示,當壓縮空氣持續供給往計時閥80的第2室83時,第1計時活塞84的後端面,係抵接於第1室82內部的後壁。藉此,第1計時活塞84係到達共通壓缸81內部之初期位置,計時閥80成為待機狀態。
如圖7所示,當作業者扣引操作扳機連桿11時,開關閥70的開關閥桿72係被接觸連桿12所頂起,開關閥70係作動。藉頂起開關閥桿72,按壓構件74係被往後方側按壓,藉按壓構件74,密封構件76係移動到後方側。藉此,第6連接通路89係關閉,以遮斷共通通路CP與第6連接通路89之連通狀態。另外,藉密封構件76往後方側移動,第6連接通路89與第1連接通路29係相連通。伴隨於此,計時閥80的第2室83的第2空間83b的壓縮空氣,係經由第6連接通路89及第1連接通路29,往大氣壓之反吹腔體28排氣。隨著計時閥80內部的壓縮空氣之排氣,藉壓縮彈簧99之推壓力,第1計時活塞84及第2計時活塞86係往第1控制閥40側前進,開始由計時閥80所做之計時(計時器)。
此時,計時閥80的第1室82的第2空間82b的大氣係被壓縮,藉此,通過節流部84d及通路84c以流到第1空間82a。流到第1空間82a之大氣之流量,係藉節流部84d而被限制為一定,因此,流到第1空間82a內部之大氣之流量也減少。因此,第1計時活塞84係依據通過節流部84d之大氣之流量,與壓縮彈簧99之推壓力而慢慢前進。成為正在計時計時閥80之規定時間。
而且,在第1計時活塞84的凹部84a中,藉自第2空間82b流入之大氣,O型環88a係使凹部84a移動到後方側,O型環88a與凹部84a的後壁間之通路係被關閉。因此,第2空間82b的大氣係不會經由凹部84a以流到第1空間82a。
如圖8A及圖8B所示,在扳機連桿11被扣引操作後之狀態,且經過計時閥80之規定時間前,當接觸臂14被壓抵於被打入構件時,按壓構件15係被頂起。伴隨於此,當扳機連桿11的前端側被頂起時,而且,藉扳機連桿11而觸發閥50的觸發閥桿58被更加頂起,觸發閥50係作動。
如圖12C所示,當觸發閥桿58被頂起時,O型環58a,58b也移動到上方側,空室55的壓縮空氣,係自觸發閥桿58與壓缸61外壁面之間隙S3,通過第2控制閥60的第1通路61a。通過第1通路61a之壓縮空氣,係通過壓缸61內部,以經由第2通路61b及排氣通路61d而被排出到外部。
伴隨於此,如圖8A及圖12D所示,先導閥54係藉主腔體5內部的壓縮空氣,抵抗壓縮彈簧57之彈力而被下押,先導閥54的下表面係抵接於蓋體56的上表面。藉此,通路53與排氣通路56a係相連通,頭閥腔體38的壓縮空氣,係經由第2連接通路39、觸發閥50的內部及排氣通路56a,以排出到大氣中(外部)。
當頭閥腔體38的壓縮空氣被排氣時,如圖8A所示,頭閥30的可動部34係被主腔體5內部的壓縮空氣所頂起,可動部34與卡止部25之間係被開放,藉此,壓縮空氣自主腔體5流入到活塞上室24a,活塞24係在壓缸26內部急速下降。
如圖9A所示,當活塞24更加下降時,藉被連結於活塞24之驅動器22,釘體被打入到被打入構件。又,當活塞24下降至壓缸26內部的下部側時,壓缸26內部的壓縮空氣係透過小孔27,流入到反吹腔體28內部。流入之壓縮空氣,如圖9B所示,係經由第1連接通路29以流入到作動中之開關閥70內部,而且,經由第6連接通路89,以流入到計時閥80的第2室83的第2空間83b。藉此,計時閥80的第1計時活塞84及第1活塞軸部85,係在共通壓缸81內部再度後退,計時閥80係被重置。
如圖10所示,自圖7所示之扳機連桿11被扣引操作後之時點(計時閥80作動時),於規定時間之內,當接觸臂14不被壓抵於被打入構件時,計時閥80的第2計時活塞86在經過規定時間中,移動到可按壓第1控制閥40之作動位置,而且,移動至第2室83的前端部為止。此時,計時閥80的第2室83的壓縮空氣,係經由第6連接通路89、開關閥70內部、及第1連接通路29,以排出到反吹腔體28內部。
第1控制閥40的按壓構件42,係藉第2活塞軸部87,自後方側被按壓。按壓構件42係在共通壓缸81內部前進,藉此,透過安裝構件45以按壓密封構件44,移動密封構件44到前方側。當密封構件44移動到前方側時,第4連接通路69與共通通路CP之連通狀態係被遮斷,另外,第4連接通路69與第3連接通路49係相連通。伴隨於此,於圖12B所示之狀態中,第2控制閥60的控制閥桿62的下表面與壓缸61內部的底面間之壓縮空氣,係經由第4連接通路69、第1控制閥40內部及第3連接通路49,自反吹腔體28排出到外部。藉此,如圖12A所示,第2控制閥60的控制閥桿62及密封構件65係下降,藉此,第1通路61a係被密封構件65所關閉,第1通路61a與第2通路61b之連通係被遮斷。
如圖11所示,於圖7所示之扳機連桿11被扣引操作後之狀態下,經過計時閥80之規定時間後,接觸臂14係被壓抵於被打入構件時,與此連動而按壓構件15被頂起。伴隨於此,當接觸連桿12的前端側被頂起時,觸發閥50的觸發閥桿58係被頂起,而觸發閥50係作動。如圖12E所示,當觸發閥桿58被頂起時,O型環58a,58b也移動到上方側,但是,第2控制閥60的第1通路61a係被密封構件65所關閉,所以,空室55的壓縮空氣係不排出到外部,而維持原樣地殘留。亦即,空室55的壓縮空氣之填充狀態係被維持。又,空室55與排氣通路56a係被O型環54a所遮蔽。因此,頭閥腔體38內部的壓縮空氣,係不會透過排氣通路56a以排出到外部。因此,在作業者扣引操作扳機連桿11後之狀態下,即使壓抵接觸臂14於被打入構件後,頭閥30也不作動,打入動作係不被執行。
如上所述,當依據第1實施形態時,係藉第2控制閥60控制壓縮空氣對於觸發閥50的空室55之填充或排氣。藉此,觸發閥50的空室55之容積,係小於頭閥30的頭閥腔體38之容積,壓縮空氣流入及流出觸發閥50的空室55之流量,係少於頭閥30的頭閥腔體38,所以,可謀求第2控制閥60之小型化。結果,藉第2控制閥60之小型化,可謀求打釘機100之小型化。而且,藉第2控制閥60之小型化,也可謀求提高第2控制閥60之作動之響應。
<第2實施形態> 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先前打釘機的計時機構之構造中,係有時藉賦予一定阻力,使計時閥之移動速度保持一定,經過事先被設定之限制時間後,作動切換閥。因此,在作動切換閥之階段,計時閥之負載(按壓力)係不足,而有無法以穩定之狀態,控制切換閥之問題。在此,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採用第2實施形態打釘機200之構造。
在第2實施形態之計時閥280中,係採用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計時閥80不同之構造。同樣地,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閥270及控制閥240,也採用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閥70及第2控制閥60等不同之構造。而且,其他打釘機200之構造、功能及動作,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釘機100之構造等為共通,所以,省略其詳細說明。又,第2實施形態之觸發閥50,除了在內部未配置有控制閥之外,構造等係概略與第1實施形態之觸發閥50為共通,所以,省略其詳細說明。
[打釘機200之構造例] 圖13係第2實施形態之打釘機200之側面剖面圖。圖14係第2實施形態之觸發閥50、開關閥270及控制閥240之側面剖面圖。圖15A係第2實施形態之計時閥280之側面剖面圖;圖15B係用於說明第1區間R1及第2區間R2之圖。
如圖13等所示,打釘機200係包括:敲撃機構20,具有:活塞24,可在壓缸26內部滑動;以及驅動器22,被安裝於活塞24以打入釘體到被打入構件;頭閥腔體38,供給用於驅動敲撃機構20之壓縮空氣;頭閥30,使用被供給到頭閥腔體38之壓縮空氣,以驅動敲撃機構20;觸發閥50,作動頭閥30;控制閥240,使隨著觸發閥50之作動而作動之頭閥30之作動為無效;計時閥280,藉作動控制閥240,在經過既定時間後,使頭閥30之作動為無效;以及開關閥270,依據扳機連桿11之操作,作動計時閥280。
如圖13及圖14所示,開關閥270係隣接觸發閥50的後方側配置,依據扳機連桿11之操作而作動計時閥280。開關閥270係具有壓缸272、及開關閥桿274。
壓缸272係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空之圓筒體,其中,其在上下方向上可滑動地收容有開關閥桿274。在壓缸272的上部側,形成有通路272a。通路272a係與主腔體5相連通,主腔體5內部的壓縮空氣透過通路272a,流入壓缸272內部。
在壓缸272之上下方向之約略中間位置,連通有第5連接通路59的一端部,第5連接通路59的另一端部係與計時閥280相連通。第5連接通路59係連接開關閥270與計時閥280,透過第5連接通路59,可對於計時閥280供給或排出壓縮空氣。在比壓缸272的第5連接通路59還要下方側,連通有第1連接通路29的一端部,第1連接通路29的另一端部係與反吹腔體28相連通。第1連接通路29係連接開關閥270與反吹腔體28之間,透過第1連接通路29,可供給壓縮空氣到開關閥270,或者,自開關閥270排出壓縮空氣。
開關閥桿274係被壓缸272內部所收容,藉壓縮彈簧276而往扳機連桿11側(下側)被推壓。壓縮彈簧276係中介於開關閥桿274的上端面與壓缸272內的頂面之間,對應扳機連桿11之扣引操作以伸縮。開關閥桿274的下端部,係自壓缸272的下表面往下方側突出,在扣引操作扳機連桿11時,其下端部抵接於接觸連桿12。
在開關閥桿274之上下方向之約略中間位置之周緣部,組裝有O型環274a。開關閥桿274係在未扣引操作扳機連桿11時,藉O型環274a關閉第5連接通路59與第1連接通路29間之路徑,同時連通通路272a與第5連接通路59。另外,開關閥桿274係在扣引操作扳機連桿11時,藉接觸連桿12抵抗壓縮彈簧276之彈力以被頂起,藉O型環274a關閉通路272a與第5連接通路59間之路徑,同時連通第5連接通路59與第1連接通路29。
如圖13及圖14所示,控制閥240係藉計時閥280之控制,連通或遮斷頭閥腔體38與觸發閥50間之路徑。控制閥240係被配置於隣接計時閥280的前方側之位置,且於頭閥腔體38與觸發閥50之間。控制閥240係具有壓缸242及控制閥桿244。而且,成為壓缸242的一部份係共有殼體1a的一部份之構造。
壓缸242係具有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空之圓筒體,其中,在前後方向上可滑動地收容控制閥桿244。於壓缸242的上表面側,連通有與頭閥腔體38相連通之第2連接通路39的一端部。於壓缸242的下表面側,連通有與觸發閥50相連通之第3連接通路49的一端部,同時形成有與主腔體5相連通之通路242c。
控制閥桿244係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圓柱體,其中,其係被配置於壓缸242內部。控制閥桿244係被壓縮彈簧246往計時閥280(後方側)推壓。壓縮彈簧246係中介於壓缸242內部的前壁與控制閥桿244的前端面之間,對應由計時閥280所做之按壓以伸縮。於控制閥桿244之前後方向之約略中間位置之周緣部,用於謀求與壓缸242內壁密著之O型環244a,244b,係在前後方向上,被組裝成隔開既定間隔。
控制閥桿244係在未按壓計時閥280時,亦即,超時前,位於壓缸242內部的後端側,藉O型環244b關閉第2連接通路39與通路242c間之路徑,另外,打開第2連接通路39與第3連接通路49間之路徑。藉此,頭閥腔體38與觸發閥50係被連接。相對於此,控制閥桿244係在按壓計時閥280時,亦即,超時後,移動到壓缸242內部的前端側,打開第2連接通路39與通路242c間之路徑,另外,藉O型環244a關閉第2連接通路39與第3連接通路49間之路徑。藉此,頭閥腔體38與觸發閥50之間係被遮斷。
如圖13、圖15A及圖15B所示,當計時閥280係在扳機連桿11被扣引操作後之狀態,而且經過被事先設定之規定時間後,接觸臂14被壓抵於被打入構件後,藉作動控制閥240,使打入動作為無效。
計時閥280係具有壓缸290、第1計時活塞284、第1活塞軸部285、第2計時活塞294、及第2活塞軸部295。
壓缸290係具有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空之圓筒體,其中,在前後方向上可滑動地收容第1計時活塞284及第2計時活塞294。壓缸290的內部係透過分隔部290a,被分隔成做為收容部一例之第1室281與第2室291。第1室281係以被密閉之閉空間(閉迴路)構成,做為其他空間之第2室291及主腔體5等係被彼此遮斷。在第1室281的內部,係事先填充有在作動計時閥280時,所使用之大氣(空氣)。藉此,成為可防止粉塵或油等雜質,自其他空間流入第1室281的內部。
第1計時活塞284係直徑與壓缸290之內徑約略相同之圓筒體,其中,其沿著壓缸290的內壁滑動。第1計時活塞284係被壓縮彈簧289往控制閥240側(前方側)推壓。壓縮彈簧289係中介於被形成於第1計時活塞284的基端側之凹部,與第1室281內部的後壁之間,對應第1計時活塞284之前進或後退以伸縮。第1計時活塞284係在由計時閥280所做之計時經過既定時間時,可移動到按壓控制閥240之作動位置。
於第1計時活塞284的周緣部,係沿著其圓周方向,形成有凹部284a。於凹部284a組裝有密閉與壓缸290內壁之間之O型環286。藉此,第1室281係被更加分隔為比O型環286還要靠近後方側之第1空間281a,與比O型環286還要靠近前方側之第2空間281b。第1空間281a與2空間281b,係藉O型環286而被彼此遮蔽。
在壓缸290內部的下部側,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之第1通路282a及第2通路282b,係被設成上下並列。第1通路282a的前端部係與第2空間281b相連通,第1通路282a的後端部係與第1空間281a相連通。第2通路282b的前端部係與第2空間281b相連通,第2通路282b的後端部係與第1空間281a相連通。
於第1通路282a之路徑途中,係設有止回閥287。止回閥287係例如具有開閉第1通路282a之球體287a、及推壓球體287a到後方側之彈簧287b。當第1計時活塞284係在第1室281內部後退時,係藉自第1空間281a流入第1通路282a之大氣,球體287a抵抗彈簧287b之彈力以移動到前方側,藉此,第1通路282a係打開,第1室281的第1空間281a的大氣係流入第2空間281b。當第1計時活塞284在第1室281內部前進時,自第2空間281b流入第1通路282a之大氣及彈簧287b係作用於球體287a,第1通路282a係被球體287a關閉,所以,壓缸290的第2空間281b的大氣,不會透過第1通路282a以流入(逆流)到第1空間281a。
在第2通路282b之路徑途中,係設有做為壓縮生成部一例之節流部288。節流部288之構造,係使第2通路282b一部份之路徑之剖面積較小(使寬度較窄)。節流部288係使自第2空間281b流入第2通路282b之大氣之每單位時間之流量限制為一定,藉此,生成用於移動第1計時活塞284等之壓縮空氣。藉此,可控制直到第2活塞軸部295按壓控制閥240的控制閥桿244為止之移動速度。又,第1計時活塞284自第1室281內部之初期位置,移動至作動控制閥240之作動位置為止時之規定時間,係由計時閥280之通過節流部288之流量及壓縮彈簧289之彈簧係數等所決定。在本實施形態中,規定時間係例如3秒~10秒,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閥240自作動位置,移動至遮斷頭閥腔體38與觸發閥50間之通路之位置為止之時間,係被設定為比規定時間還要短很多之時間。因此,當經過規定時間時,於此後不久,頭閥30與觸發閥50間之通路係被控制閥240所遮斷。
如圖15A所示,於第2通路282b之約略中間位置,與壓缸290之收容有第1計時活塞284之位置之間,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貫穿構成壓缸290之隔壁290e之旁通通路282c。旁通通路282c係與自壓缸290的第2空間281b,往第1空間281a流過大氣之第2通路282b為不同之另一通路。
第1計時活塞284之移動範圍,如圖15B所示,係包含:第1區間R1,自扣引操作扳機連桿11時,至作動控制閥240為止,用於計時規定時間;以及第2區間R2,用於按壓控制閥240。在本實施形態中,當將在壓缸290移動第1計時活塞284的後端部284e當作基準時,第1區間R1係第1計時活塞284之初期位置與旁通通路282c的後緣間之區間。又,第2區間R2係旁通通路282c的後緣與按壓控制閥240之作動位置間之區間。
在本實施形態中,對於第2區間R2中之第1計時活塞284之阻力(第2阻力),係小於對於第1區間R1中之第1計時活塞284之阻力(第1阻力)。具體說來,在第1區間R1中,大氣自第2空間281b通過至第1空間281a為止之通路,係成為第2通路282b的節流部288。在第2區間R2中,大氣自第2空間281b通過至第1空間281a為止之通路,係成為剖面積大於節流部288,而且,流動阻力較小之旁通通路282c。
回到圖15A,第1活塞軸部285係棒狀之圓柱體,其中,第1活塞軸部285的後端部,係被安裝於第1計時活塞284的前端部。第1活塞軸部285係貫穿被形成於分隔部290a之貫穿孔290b,其前端側係自第1室281內部延伸到第2室291內部。第1活塞軸部285的前端部,係被安裝於第2計時活塞294的後端部,成為可傳遞第1計時活塞284之按壓力到第2計時活塞294。在分隔部290a安裝有O型環290c,而確保第1室281之密閉狀態。
第2計時活塞294係直徑與壓缸290內徑約略相同之圓筒體,其中,其對應由第1活塞軸部285所做之按壓,在第2室291內部前進或後退。於第2計時活塞294的周緣部,係沿著其圓周方向,形成有凹部294a。於凹部294a組裝有用於密閉與壓缸290內壁間之O型環296。藉此,第2室291係被更加分隔為比O型環296還要靠近後方側之第1空間291a,與比O型環296還要靠近前方側之第2空間291b。
於第1空間291a形成有與殼體1a外部相連通之通路290f。於第2空間291b連接有與開關閥270相連通之第5連接通路59的一端部,透過第5連接通路59,可供給壓縮空氣往計時閥280,或者,自計時閥280排出壓縮空氣。
第2活塞軸部295係棒狀之圓柱體,其中,第2活塞軸部295的後端部,係被安裝於第2計時活塞294的前端部。第2活塞軸部295係可在被形成於第2計時活塞294與控制閥240間之貫穿孔290d內部,於前後方向上移動。第2活塞軸部295的前端部,係被設成可往控制閥240的壓缸242內部出沒,藉按壓構成控制閥240之控制閥桿244的後端面,作動控制閥240。
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3及圖15A所示,計時閥280係第1計時活塞284及第2計時活塞294之移動方向,與壓缸26之軸向(驅動器22之移動方向)為不同方向,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成為直交之方向地被配置於握持部4的內部。又,計時閥280係被配置於握持部4內部,使得第1計時活塞284及第2計時活塞294之移動方向,係沿著握持部4之延伸方向之方向,亦即,成為與握持部4之延伸方向平行。
[打釘機200之動作例] 接著,參照圖13~圖15等,說明第2實施形態打釘機200之打入動作之一例。
當圖13所示之打釘機200的空氣塞8連接有空氣軟管時,壓縮空氣係被供給到主腔體5內部。被供給到主腔體5內部之壓縮空氣,係經由開關閥270內部及第5連接通路59,被供給到計時閥280的第2空間291b。
伴隨於此,第2計時活塞294係被壓縮空氣往後方側推壓,藉此,第1計時活塞284係後退至壓缸290內部之初期位置為止。
接著,當由作業者扣引操作扳機連桿11時,開關閥270的開關閥桿274係被接觸連桿12所頂起,開關閥270係作動。藉此,計時閥280內的壓縮空氣,係經由第5連接通路59、開關閥270內部及第1連接通路29,被排出到大氣壓之反吹腔體28。
當壓缸290的第2空間291b的壓縮空氣被排出時,第1計時活塞284係藉壓縮彈簧289之推壓而前進。如圖15A及圖15B所示,當第1計時活塞284的後端部284e通過第1區間R1時,自第2空間281b流入第2通路282b之大氣,係通過第2通路282b的節流部288以流入第1空間281a。被供給到第1空間281a之大氣之流量,係藉節流部288而被限制為一定。藉此,第1計時活塞284係自壓缸290內部之初期位置慢慢地前進,計時閥280之計時(計時器)係開始。計時閥280係進行被設定之規定時間之計時,直到到達第2區間R2為止。
接著,當第1計時活塞284的後端部,開始通過第2區間R2的旁通通路282c時,旁通通路282c的連通目的地,係自第2空間281b切換成第1空間281a。在本實施形態中,旁通通路282c之剖面積係被設計成大於節流部288之剖面積,旁通通路282c之流動阻力,係成為小於節流部288之流動阻力。因此,自第2空間281b流入之大氣,不通過第2通路282b的節流部288,而通過旁通通路282c,流入到第1空間281a。在此情形下,自第2空間281b流入到第1空間281a之大氣之流量,係在第2區間R2比在第1區間R1多。因此,關於第1計時活塞284之移動速度,也在第2區間R2比在第1區間R1上昇較多。
如上所述,當依據第2實施形態時,係使第1計時活塞284移動時之負載,在即將作動控制閥240之第2區間R2減輕,藉此,可使第1計時活塞284等之移動速度較快,可藉第2活塞軸部295,以較強負載推壓控制閥桿244。藉此,可確實且高精度地作動控制閥240。又,當依據第2實施形態時,係使收容第1計時活塞284之第1室281以閉空間構成,所以,在第1區間R1中,可總是賦予一定之阻力於第1計時活塞284。藉此,可維持第1計時活塞284之移動速度為一定,可謀求計時之穩定化。
又,配置計時閥280於握持部4內部,使得計時閥280的第1計時活塞284之移動方向,成為與敲撃機構20之移動方向直交之方向,所以,可防止計時閥280承受在敲撃機構20之打入動作時所產生之衝撃。藉此,可防止計時閥280之誤作動,可謀求計時閥280之動作之穩定化。
而且,在第2實施形態中,使對於第2區間R2中之第1計時活塞284之阻力,小於對於第1區間R1中之第1計時活塞284之阻力之機構,並不侷限於改變通路之面積。例如也可以設置剖面積大於節流部288之複數旁通通路282c。
而且,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係不侷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其包含在不脱逸本發明旨趣之範圍內,施加種種變更於上述實施形態後者。具體說來,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氣動工具之一例,雖然說明過打釘機100,200,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例如氣動工具係也可適用本發明於螺絲鎖固工具或螺絲敲擊工具等。
又,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係說明配置控制閥240於頭閥30與觸發閥50間之例,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例如也可以配置控制閥240於觸發閥50內部。又,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雖然係使頭閥30與觸發閥50間之通路,以控制閥240遮斷之構造,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例如也可以採用由控制閥240,使頭閥30之作動為機械性地無效之構造。又,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雖然使控制閥240之移動範圍分成第1區間R1與第2區間R2,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例如也可以採用於藉計時閥280,自最初之階段按壓控制閥240後之狀態下作動,經過既定時間時,完全遮斷頭閥30與觸發閥50間之通路之構造。而且,在上述第1及第2實施形態中,雖然係按壓第2控制閥60及控制閥240以作動之構造,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其也可以係藉拉引第2控制閥60及控制閥240而作動之構造。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過控制閥240使頭閥30之作動為無效之例,但是,取代此地,也可以採用控制閥240使觸發閥50之作動為無效之構造。
本申請案係依據2019年4月26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9-086671者,在此,其內容係當作參照而被編入。
1:本體 4:握持部 5:主腔體 11:扳機連桿(扳機) 20:敲撃機構(驅動機構) 22:驅動器 24:活塞 26:壓缸 28:反吹腔體 30:頭閥 38:頭閥腔體(第1腔體) 40:第1控制閥 50:觸發閥 60:第2控制閥 55:空室(第2腔體) 80:計時閥 84:第1計時活塞 85:第1活塞軸部 88a:O型環 100,200:打釘機(氣動工具) 280:計時閥 282c:旁通通路 284:第1計時活塞(閥體) 285:第1活塞軸部(閥體) 288:節流部 R1:第1區間 R2:第2區間
〔圖1〕係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之側面剖面圖。 〔圖2〕係第1實施形態之觸發閥及第2控制閥之側面剖面圖。 〔圖3〕係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閥及第1控制閥之側面剖面圖。 〔圖4〕係第1實施形態計時閥之側面剖面圖。 〔圖5〕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重要部分放大圖。 〔圖6〕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重要部分放大圖。 〔圖7〕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重要部分放大圖。 〔圖8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圖。 〔圖8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重要部分放大圖。 〔圖9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圖。 〔圖9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重要部分放大圖。 〔圖10〕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重要部分放大圖。 〔圖1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之重要部分放大圖。 〔圖12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時之觸發閥之動作之圖。 〔圖12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時之觸發閥之動作之圖。 〔圖12C〕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時之觸發閥之動作之圖。 〔圖12D〕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時之觸發閥之動作之圖。 〔圖12E〕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打釘機中之打入動作時之觸發閥之動作之圖。 〔圖13〕係第2實施形態打釘機之側面剖面圖。 〔圖14〕係第2實施形態之觸發閥、開關閥、及控制閥之側面剖面圖。 〔圖15A〕係第2實施形態計時閥之側面剖面圖。 〔圖15B〕係用於說明第2實施形態計時閥之第1區間及第2區間之圖。
1:本體
1a:殼體
1b:開口部
2:鼻部
3:射出口
4:握持部
5:主腔體
6:釘匣部
7:安裝臂部
8:空氣塞
10:觸發機構
11:扳機連桿(扳機)
12:接觸連桿
14:接觸臂
15:按壓構件
20:敲撃機構(驅動機構)
22:驅動器
24:活塞
24a:活塞上室
25:卡止部
26:壓缸
27:小孔
27a:止回閥
28:反吹腔體
29:第1連接通路
30:頭閥
32:基部
34:可動部
36:推壓彈簧
38:頭閥腔體
39:第2連接通路
40:第1控制閥
49:第3連接通路
50:觸發閥
55:空室(第2腔體)
58:觸發閥桿
60:第2控制閥
69:第4連接通路
70:開關閥
80:計時閥
89:第6連接通路
100:打釘機(氣動工具)

Claims (8)

  1. 一種氣動工具,其包括: 驅動機構,藉壓縮空氣之空氣壓驅動; 頭閥,具有積累自空氣源供給之壓縮空氣之第1腔體,同時對應該第1腔體之壓縮空氣之狀態,驅動該驅動機構; 觸發閥,藉排出該第1腔體的壓縮空氣,作動該頭閥;以及 控制閥,使該觸發閥之作動為無效。
  2. 如請求項1之氣動工具,其中該觸發閥係具有積累壓縮空氣之第2腔體, 該控制閥係在未作動時,排出該觸發閥的該第2腔體的壓縮空氣,以自該頭閥的該第1腔體排出壓縮空氣,藉此,作動該頭閥。
  3. 如請求項1之氣動工具,其中該控制閥係被配置於該觸發閥的內部。
  4. 如請求項2或3之氣動工具,其中其包括依據扳機之操作,以既定時機作動該控制閥之計時閥, 該控制閥係藉該計時閥之控制而作動,維持該觸發閥的該第2腔體的壓縮空氣之填充狀態,藉此,遮斷該頭閥的該第1腔體與該觸發閥。
  5. 一種氣動工具,其包括: 驅動機構,藉壓縮空氣之空氣壓驅動; 腔體,供給用於驅動該驅動機構之壓縮空氣; 頭閥,使用該腔體所供給之壓縮空氣,以驅動該驅動機構; 觸發閥,作動該頭閥; 控制閥,使該觸發閥或該頭閥之作動為無效;以及 計時閥,依據扳機之操作,以既定時機作動該控制閥,藉此,使該觸發閥或該頭閥之作動為無效, 該計時閥係 具有經過既定時間時,可移動到作用該控制閥之作動位置之閥體, 該閥體之移動範圍係包含:第1區間,計時該既定時間;以及第2區間,作用該控制閥, 該第1區間與該第2區間,係對於該閥體之阻力不同。
  6. 如請求項5之氣動工具,其中對於該第2區間中之該閥體之第2阻力,係小於對於該第1區間中之該閥體之第1阻力。
  7. 如請求項5或6之氣動工具,其中其具有填充有大氣,可移動地收容該閥體之壓缸, 該壓缸係具有隨著該閥體之移動,流動該大氣之通路, 藉該1區間與該第2區間改變該通路之面積,藉此,使該第2阻力小於該第1阻力。
  8. 一種請求項5或6之氣動工具,其中其具有填充有大氣,可移動地收容該閥體之壓缸, 該壓缸係具有隨著該閥體之移動,流動有該大氣之複數通路, 藉該1區間與該第2區間改變該大氣通過之通路之條數,藉此,使該第2阻力小於該第1阻力。
TW109113923A 2019-04-26 2020-04-24 氣動工具 TW2021038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6671 2019-04-26
JP2019086671A JP7222305B2 (ja) 2019-04-26 2019-04-26 空気圧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3865A true TW202103865A (zh) 2021-02-01

Family

ID=72942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3923A TW202103865A (zh) 2019-04-26 2020-04-24 氣動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9300A1 (zh)
EP (1) EP3960377A4 (zh)
JP (2) JP7222305B2 (zh)
TW (1) TW202103865A (zh)
WO (1) WO20202185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83986B2 (en) * 2020-03-18 2023-02-2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Air-path structure of pneumatic nail gu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4659A (en) * 1975-03-12 1976-06-22 Senco Products, Inc. Safety firing control means for a fluid operated tool
JP2540824Y2 (ja) 1992-10-08 1997-07-09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ラベル貼付機のラベルピッチ切替装置
US6604664B2 (en) * 2001-01-16 2003-08-1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afe trigger with time delay for pneumatic fastener driving tools
US20100301091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Chia-Sheng Liang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Trigger Valve and Control Valve in Pneumatic Nail Guns
US9463560B2 (en) * 2011-10-03 2016-10-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ortable pressurized power source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TWM499991U (zh) 2014-12-01 2015-05-0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氣動釘槍連續擊釘裝置
EP3090836A1 (de) * 2015-05-06 2016-11-0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Eintreibwerkzeug mit verbesserter sicherheitseinrichtung
JP6623662B2 (ja) * 2015-10-09 2019-12-2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JP6562086B2 (ja) * 2015-12-28 2019-08-21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PL3446833T3 (pl) * 2017-08-23 2020-10-19 Joh. Friedrich Behrens Ag Gwoździarka pneumatyczna z układem zaworu bezpieczeństwa
JP2019086671A (ja) 2017-11-08 2019-06-06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鏡筒、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EP3666469B1 (de) * 2018-12-12 2024-03-27 BeA GmbH Druckluftnagler mit einer sicherheits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22305B2 (ja) 2023-02-15
WO2020218559A1 (ja) 2020-10-29
JP7380818B2 (ja) 2023-11-15
US20220219300A1 (en) 2022-07-14
EP3960377A1 (en) 2022-03-02
JP2020182986A (ja) 2020-11-12
JP2023014364A (ja) 2023-01-26
EP3960377A4 (en)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3729B (zh) 打釘機
TWI771298B (zh) 打釘機
TWI429517B (zh) 氣力驅動機
CN109952174B (zh) 驱动机
US11628549B2 (en) Compressed air nailer with safety valve assembly
JP7380818B2 (ja) 空気圧工具
JP7226072B2 (ja) 空気圧工具
WO2020218548A1 (ja) 空気圧工具
AU2018361393B2 (en) Pneumatic nail gun having a safety valve assembly
TW201313406A (zh) 打入工具
CN111225769B (zh) 具有安全调节元件的气动钉枪
TW201938336A (zh) 釘打機以及切換機構
JP7205372B2 (ja) 空気圧工具
JPH091475A (ja) 空気圧式固着具打込機
JP3948349B2 (ja) 空気釘打機
JP7463883B2 (ja) 空気圧工具
JP2736840B2 (ja) 空気圧式固定具打込機
JP2004255480A (ja) 釘打機の反復作動機構
JPH0616660Y2 (ja) 繰返し作動式釘打機における反動吸収機構
JPH0645341Y2 (ja) 釘打機の安全装置
JPH0641813Y2 (ja) 圧縮空気式釘打機の安全装置
JPH11262873A (ja) 発射安全機能付き留め具タッカ―
JPH0616670Y2 (ja) 釘打機における安全装置
JP2011056648A (ja) 打込機
JPH04372377A (ja) 釘打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