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3412A - 振動致動器以及電子機器 - Google Patents

振動致動器以及電子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3412A
TW202103412A TW109117008A TW109117008A TW202103412A TW 202103412 A TW202103412 A TW 202103412A TW 109117008 A TW109117008 A TW 109117008A TW 109117008 A TW109117008 A TW 109117008A TW 202103412 A TW202103412 A TW 2021034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ovable body
vibration
vibration actuator
actua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橋勇樹
関口力
下村重幸
熊埜御堂好広
児玉大輔
良井優太
稲本繁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美蓓亞三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美蓓亞三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美蓓亞三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3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341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5/00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35/02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moving magnets and stationary coi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小型化,並且具有耐衝擊性,能夠以高輸出產生適當的體感振動。藉由固定體的線圈和可動體的磁體的協作,可動體在線圈的徑向內側在與徑向正交的振動方向相對於固定體往復移動。固定體具有線圈保持部,該線圈保持部以在徑向外側包圍磁體的方式配置,並且保持配置在徑向外側的線圈。線圈保持部具有線圈保護壁部,該線圈保護壁部在線圈的徑向內側與磁體隔開間隔配置,阻礙線圈與可動體的接觸,彈性支撐部是以在振動方向上夾著可動體的方式分別架設在固定體與可動體之間的複數個板簧,在可動體非振動時及振動時以不與線圈保持部接觸的方式將可動體支撐為在振動方向上移動自如。

Description

振動致動器以及電子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振動致動器及具備該振動致動器的電子機器。
以往,在具有振動功能的電子機器中,作為振動發生源安裝有振動致動器。電子機器藉由驅動振動致動器向使用者傳遞振動來使使用者身體感受到振動,從而能夠通知來電或者提高操作感和身臨其境感。在此,電子機器包括攜帶式遊戲終端、固定式遊戲機控制器(遊戲手把)、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等攜帶式通訊終端、平板電腦等攜帶資訊終端、安裝在衣服或手臂等的可穿戴終端的可攜帶的攜帶機器。
作為安裝在攜帶機器上的可小型化結構的振動致動器,例如如專利文獻1所示,已知有用於呼叫器等的振動致動器。
該振動致動器使一對板狀彈性體相對向地分別由圓筒狀的框體的開口緣部支撐。此外,該振動致動器在一對板狀彈性體中的一個漩渦型形狀的板狀彈性體上的隆起的中央部分固定了安裝有磁鐵的磁軛,且在框體內支撐磁軛。
磁軛與磁鐵一起構成磁場產生體,在該磁場產生體的磁場內,線圈以安裝在另一個板狀彈性體上的狀態配置。線圈係使用在銅線的表面燒結了樹脂的漆包線而構成的圓筒狀體,是所謂的使用了自熔接線的空芯線圈,配置空間小。藉由振盪電路對該線圈切換賦予頻率不同的電流,藉此一對板狀彈性體選擇性地共振而產生振動,磁軛在框體內沿框體中心線方向振動。
在該振動致動器中,使磁鐵與線圈以及磁軛與線圈之間的距離大於磁軛與框體的內週壁之間的距離。藉此,在受到來自外部的衝擊的情況下,藉由先使磁軛與框體的內週壁碰撞,磁軛或磁鐵不會與線圈接觸,防止線圈的破損。
但是,實際上,由於具有磁鐵的磁軛與框體碰撞,因此彈性支承具有磁軛的可動體的一對板狀彈性體有可能受到衝擊而損傷。
因此,在專利文獻1中,作為第二實施方式,還公開瞭如下的結構:藉由在固定體上設置可動體沿振動方向滑動而移動的軸,即使受到來自外部的衝擊,作為可動體的磁軛也不會因軸而移動到框體的內週面,從而防止與框體的碰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74863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將可動體滑動的軸設置在固定體上之先前的振動致動器的結構中,雖能夠藉由軸限制可動體的動作而提高耐衝擊性,但存有可動體在驅動時在軸上滑動而有可能產生滑動音之虞。
如振動音等那樣,由接觸引起的噪音的產生存在使振動致動器自身的振動表現力降低的問題。因此,期望藉由可動體的驅動而作為振動體振動的振動致動器在儘量不包含振動噪音的情況下振動表現力高且輸出能夠使使用者充分感受之適當的體感振動。另外,與使用空芯線圈的先前技術相比,希望成本低。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振動致動器以及電子機器,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小型化並且具有耐衝擊性且以高輸出產生適當的體感振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振動致動器的一個方式具有:固定體,包含線圈;可動體,包含磁體,並配置為在前述線圈的徑向內側能夠在與前述線圈的徑向正交的振動方向相對移動;以及彈性支撐部,係將前述可動體相對於前述固定體移動自如地支撐,藉由被供電的前述線圈和前述磁體的協作,前述可動體相對於前述固定體振動;前述固定體具有筒管(bobbin)狀的線圈保持部,該線圈保持部以在徑向外側包圍前述磁體的方式配置並且保持配置在前述徑向外側的前述線圈;前述線圈保持部具有線圈保護壁部,該線圈保護壁部在前述線圈的前述徑向內側與前述磁體隔開間隔配置,阻礙前述線圈與包含前述磁體的前述可動體的接觸;前述彈性支撐部具有以在前述振動方向上夾著前述可動體的方式架設在前述固定體與前述可動體之間的至少兩個以上的板簧;在前述可動體的非振動時以及振動時,前述板簧以前述可動體不與前述線圈保持部接觸的方式將前述可動體支撐為在振動方向上移動自如。
本發明的電子機器的一個方式是採用安裝有上述結構的振動致動器的結構。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小型化,並且具有耐衝擊性,且能夠以高輸出產生適當的體感振動。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振動致動器的整體結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相關的振動致動器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該振動致動器的縱剖面圖,圖3是表示在該振動致動器中拆下殼體的狀態的立體圖。另外,圖4是表示固定有彈性支撐部的可動體的立體圖,圖5是可動體及彈性支撐部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具有衰減部的彈性支撐部的俯視圖,圖7是具有衰減部的彈性支撐部的局部剖面圖。另外,圖8是表示拆下了電磁遮蔽部的線圈組裝體的圖,圖9是該線圈組裝體的分解圖。另外,為了便於理解,本實施方式中的「上」側、「下」側是為了方便起見而賦予的,意味著振動致動器中的可動體的振動方向的一方、另一方。亦即,在將振動致動器搭載於電子機器(參照圖35及圖36)時,上下可以成為相反也可以成為左右。
本實施方式1相關的振動致動器1作為振動發生源安裝在攜帶式遊戲終端機器(例如圖35所示的遊戲控制器GC)等電子機器,實現電子機器的振動功能。作為該電子機器,還包括智慧型手機等攜帶機器(例如,圖36所示的攜帶終端M)。振動致動器1安裝在攜帶式遊戲終端機器或攜帶式機器等各機器,藉由驅動而振動,向使用者通知來電,或給人以操作感或身臨其境感。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振動致動器1在中空的殼體10內,以殼體10的軸向(上下方向)為振動方向,在上下端面間可振動地收容有可動體20。藉由殼體10內部的可動體20可動,從而振動致動器1自身作為振動體而發揮功能。
振動致動器1包括:可動體20,具有磁體30及可動體芯41、42;固定體50,具有線圈61、62;以及板狀的彈性支撐部81、82,將可動體20支撐為相對於固定體50往復移動自如。
在振動致動器1中,線圈61、62、磁體30以及可動體芯41、42構成使可動體20振動的磁路。振動致動器1藉由從電源供給部(例如圖35及圖36所示的驅動控制部203)對線圈61、62通電,而使線圈61、62與磁體30協作,可動體20在殼體10內沿振動方向往復移動。
在本實施方式的振動致動器1中,可動體20在由線圈筒管部52保持的線圈61、62的內側藉由配置在與可動體20之間的筒管本體部(線圈保護壁部)522在線圈61、62的軸向亦即振動方向上往復移動。線圈61、62的軸向是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是磁體30的磁化方向、也是線圈筒管部52的軸向。
可動體20在不活動的非振動時經由彈性支撐部81、82而配置為以下方式:振動方向的長度的中心與線圈筒管部52的振動方向的長度的中心在與可動體20的軸向正交的方向上隔開預定間隔地對向。此時,可動體20較佳為位於與線圈61、62之間平衡的位置,以便不與線圈筒管部52的筒管本體部522接觸。在本實施方式中,磁體30及可動體芯41、42的振動方向的長度的中心與上下分離的線圈61、62間的振動方向的長度的中心較佳為配置在與振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對向的位置。另外,也可以使磁性流體介於筒管本體部522與可動體20之間。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振動致動器1藉由在具有殼體本體11及蓋部12的殼體10內設置具有線圈61、62、線圈筒管部52、可動體20及彈性支撐部81、82的驅動單元13而構成。
>可動體20> 可動體20在固定體50的筒狀的線圈筒管部52的內側藉由在上下端部連接的彈性支撐部81、82被支撐為能夠沿著筒管本體部522的內周面522a往復移動。換言之,可動體20在振動致動器1內被支撐為能夠在蓋部12與底部114對向的方向上往復移動。可動體20設置在圖3所示的驅動單元13上。
如圖2、圖4及圖5所示,可動體20具有磁體30、可動體芯41、42及彈簧止動部22、24、固定銷26、28。在本實施方式中,以磁體30為中心朝向振動方向的兩側(圖中為上下方向)分別連續設置有可動體芯41、42、彈簧止動部22、24。在可動體20中,磁體30和可動體芯41、42的外周面20a在筒管本體部522的內周面522a的內側隔開預定間隔地對向。
在可動體20沿振動方向移動時,外周面20a沿著內周面522a但不接觸地往復移動。
磁體30在振動方向上被磁化。磁體30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圓盤狀且在於振動方向分離的表面30a、裡面30b分別具有不同的極性。磁體30的表面30a、裡面30b是在線圈61、62的軸的延伸方向上分離的兩個磁化面。
磁體30相對於線圈61、62(詳細後述)在線圈61、62的徑向內側隔開間隔地配置。在此,「徑向」是與線圈61、62的軸正交的方向,也是與振動方向正交的方向。該徑向上的「間隔」是包含筒管本體部522的線圈61、62與磁體30之間的間隔且形成為能夠在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相互不接觸地移動的間隔。亦即,在本實施方式中,「間隔」是指筒管本體部522與磁體30之間的預定間隔。
在本實施方式中,磁體30以在徑向外側與筒管本體部522的中心對向的方式配置。另外,磁體30只要是在線圈61、62的內側使兩個磁化面分別朝向線圈61、62的軸的延伸方向而配置的磁體,則也可以是如筒狀、板形狀等圓盤狀以外的形狀。另外,較佳為磁體30的軸向的中心與可動體20的軸向的中心一致。
在磁體30的表面30a、裡面30b上分別設置有可動體芯41、42。
可動體芯41、42是磁性體,作為磁軛發揮功能,與磁體30、線圈61、62一起構成磁路。可動體芯41、42使磁體30的磁通集中,不會洩漏而有效率地流動,使在磁體30與線圈61、62之間流動的磁通有效地分佈。
另外,可動體芯41、42除了作為磁路的一部分的功能之外,在可動體20中還具有作為可動體20的本體部分的功能、固定彈簧止動部22、24的功能以及作為配重的功能。
在本實施方式中,可動體芯41、42形成為具有與磁體30相同表面形狀的圓環平板狀。可動體芯41、42以外周面與磁體的外周面共面的方式固定在磁體30上,與磁體的外周面一起構成可動體20的外周面20a。
可動體芯41、42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同樣形成的相同部件,在本實施方式中,以磁體30為中心,以夾著磁體30的方式在磁體的上下對稱地設置。另外,可動體芯41、42被磁體30吸引,並且利用例如環氧樹脂等熱固化型接著劑或厭氧性接著劑固定在磁體30上。
在可動體芯41、42各自的中央部設有供上下的彈簧止動部22、24嵌合的嵌合口411、421。嵌合口411、421設置成上下的彈簧止動部22、24各自的軸亦即彈性支撐部81、82的中心軸位於可動體20的中心軸上。嵌合口411、421為了將插入的彈簧止動部22、24正確地固定在該軸上而在三點或四點接觸以將上下的彈簧止動部22、24支撐為位於可動體20的軸上。嵌合口411、421能夠調整可動體芯41、42中的開口程度,調整可動體20的重量,設定適當的振動輸出。
在本實施方式中,可動體芯41、42在可動體20非振動時,在線圈61、62的內側(徑向內側),在與線圈61、62的軸向正交的方向上,與線圈61、62的每個對向。
可動體芯41、42與磁體30一起構成可動體側磁路。在本實施方式中,較佳為磁體30的上側的可動體芯41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與上側的線圈61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對向。此外,較佳為磁體30的下側的可動體芯42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與下側的線圈62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對向。
彈簧止動部22、24具有將可動體側磁路固定在彈性支撐部81、82上的功能,並且具有作為可動體20的配重的功能。彈簧止動部22、24以夾著磁體30及可動體芯41、42的方式對稱地設置,使可動體20的振動輸出增加。
在本實施方式中,彈簧止動部22、24是沿著可動體20的中心軸配置的軸狀體,夾設在可動體芯41、42與彈性支撐部81、82之間。
在本實施方式中,彈簧固定部22、24形成為相同形狀,具有接合部222、242和彈簧固定部224、244。這些接合部222、242和彈簧固定部224、244分別在振動方向(具體而言為上下方向)上連續設置。
彈簧止動部22、24具有貫通的貫通孔。另外,彈簧止動部22、24也可以在貫通孔內追加配重而作為重量調整部發揮功能。藉由在貫通孔內追加配重,能夠加重可動體20,增大可動體20的振動輸出。
接合部222、242分別與可動體芯41、42接合。具體而言,接合部222、242將一端部側分別插入可動體芯41、42的嵌合口411、421而內嵌。在本實施方式中,彈簧止動部22、24藉由壓入固定在可動體芯41、42上,但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藉由使用環氧樹脂等熱固化型接著劑或厭氧性接著劑的接著來固定。
上側彈簧固定部224構成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的一個端部亦即可動體20的上側的端部,與屬於彈性支撐部81的上側板簧之內徑側之屬於端部的內周部802接合。另一方面,下側彈簧固定部244構成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的另一端部亦即可動體20的下側的端部,與屬於彈性支撐部82的下側板簧之內徑側之屬於端部的內周部802接合。
彈簧固定部224、244分別設置成從接合部222、242上下突出,在其前端,經由固定銷26、28分別與彈性支撐部81的內周部802、彈性支撐部82的內周部802接合。
固定銷26、28牢固地固定彈性支撐部81、82和可動體20,以使其不會因可動體20的振動而脫落。
固定銷26、28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相同形狀,分別具有能夠壓入彈簧固定部224、244的軸狀的銷主體262、282和設置在銷主體262、282的一端側的緣部的凸緣264、284。
具體而言,固定銷26、28各自的銷本體262、282在將彈性支撐部81、82各自的內周部802重疊在彈簧固定部224、244上的狀態下經由內周部802的開口壓入在彈簧固定部224、244的貫通孔中而被固定。藉此,凸緣264、284藉由彈簧固定部224、244夾著彈性支撐部81、82的內周部802而牢固地接合。另外,彈性支撐部81、82的內周部802與彈簧固定部224、244可藉由焊接、接著或鉚接等而接合,亦可進一步藉由組合焊接、接著或鉚接而接合。
彈簧止動部22、24在可動體20中配置在相對於可動體側磁路在振動方向上離開的兩端部(上下端部),藉此可動體20中的配重未配置在可動體磁路的外周側。藉此,不會限制在可動體側磁路的外周側亦即可動體20的外周側對向設置的線圈61、62的配置空間,亦即,可動體磁路與線圈61、62之間的距離不會分離,電磁轉換的效率不會降低。因此,能夠適當地增加可動體20的重量,能夠實現高振動輸出。
另外,由於彈簧止動部22、24具有配重功能和彈簧固定功能,因此不需要分別組裝具有各自功能的部件。僅藉由將彈簧止動部22、24設置在可動體側磁路即可與配重一起將作為彈性支撐部81、82的上側板簧、下側板簧容易地組裝到可動體20上,故能夠提高組裝性。
另外,彈簧止動部22、24也可以由磁性材料構成,但較佳為由非磁性材料構成。如果彈簧止動部22、24為非磁性材料,則來自可動體芯41的磁通不會向上方流動,且來自可動體芯42的磁通不會向下方流動,故能夠有效率地流向位於可動體芯41、42的外周側的線圈61、62側。
另外,彈簧止動部22、24較佳為由比重比矽鋼板(鋼板比重為7.70至7.98)等材料高的材料(例如,比重為16至19左右)形成。彈簧止動部22、24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鎢。藉此,即使在設計等中設定了可動體20的外形尺寸的情況下,也能夠比較容易地增加可動體20的質量,能夠實現對使用者成為充分體感振動的所希望的振動輸出。
>固定體50> 固定體50保持線圈61、62,並且在線圈61、62的徑向內側將可動體20經由彈性支撐部81、82支撐為可在振動方向(線圈軸向、可動體20的軸向)上自由移動。
固定體50具有殼體10、線圈61、62、線圈筒管部52以及電磁遮蔽部58。
線圈筒管部52保持捲繞於外周面的線圈61、62,由內周面522a包圍磁體30,引導具有磁體30的可動體20的移動。
線圈筒管部52是由酚醛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s terephtalate;PBT)等樹脂形成的筒狀體。在本實施方式中,線圈筒管部52由含有阻燃性高的貝克萊特樹脂(Bake lite)等酚醛樹脂的原材料構成。
線圈筒管部52由含有酚醛樹脂的原材料構成,藉此阻燃性提高,即使在電流流過所保持的線圈61、62時因焦耳熱而發熱,也能夠實現驅動時的安全性的提高。另外,由於尺寸精度提高,線圈61、62的位置精度提高,因此能夠降低振動特性的偏差。
線圈筒管部52包括筒狀筒管本體部522、從筒管本體部522的外周向放射方向突出的凸緣部526至528、端子纏繞部(線圈接線部)53、可動範圍形成部54和連接槽部55。
在線圈筒管部52中,在凸緣部526至528之間(線圈安裝部52b、52c)捲繞線圈61、62。該線圈61、62被經由線圈筒管部52的端子引出部90及定位卡合部529定位的電磁遮蔽部58覆蓋。另外,為了方便起見,有時也將端子纏繞部(線圈接線部)53圖示為端子纏繞部(線圈接線部)53-1、53-2來進行說明。
筒管本體部522的內周面522a與可動體20的外周面隔開預定間隔地對向配置。該預定間隔是可動體20在振動方向上移動時不與內周面522a接觸而能夠在振動方向即軸向上移動的間隔。筒管本體部522構成為阻礙磁體30與線圈61、62的接觸,可動體20能夠沿著內周面522a但不接觸地往復移動。
筒管本體部522作為保護壁部發揮作用,該保護壁部保護配置在內側的可動體20在驅動時與線圈61、62的碰撞。筒管本體部522的厚度是即使移動的可動體20接觸也不會對外周側的線圈61、62產生任何影響的強度的厚度。
在筒管本體部522外周側,以包圍可動體20的可動體芯41、42的外周面(磁體30及可動體芯41、42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有線圈61、62,該線圈61、62在線圈軸向上排列。
具體而言,在筒管本體部522的外周面,與凸緣部526至528一起設置有向外周側沿徑向外側開口的凹狀的線圈安裝部52b、52c(參照圖2及圖9)。
線圈安裝部52b、52c以被凸緣部526至528隔開的方式設置。在線圈安裝部52b、52c上,線圈61、62在凸緣部527、528之間以在振動方向上夾著凸緣部(中央壁部,以下,也稱為「中央凸緣部」)526的方式被捲繞。
中央凸緣部526設置成環狀,具有圓狀的外周部。 在中央凸緣部526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設有引繞部9,該引繞部9具有引繞線圈的繞線並處理線圈的終端狀態的功能。 引繞部9包括:端子引出部90,設置有端子纏繞部53;以及連接槽部55,佈線有連接線圈61、62的線圈的繞線。
如圖8、圖9、圖15及圖16所示,端子纏繞部53作為將線圈61、62的線圈的繞線纏繞而與外部機器連接的連接器接線部發揮功能。端子纏繞部53連接線圈61、62和外部機器(例如驅動控制部等電源供給部),向線圈61、62供給電力。
端子纏繞部53是突出設置在筒管本體部522的外周部分的具有導電性的部件,在本實施方式中是棒狀體。在本實施方式中,端子纏繞部53在線圈筒管部52外周部、具體而言在配置於振動方向的中心的中央的凸緣部526的外周面藉由壓入基端部而設置。
端子纏繞部53在振動致動器1中設置於從振動方向的中央部的凸緣部526的外周面突出的端子引出部90。 端子引出部90經由端子纏繞部53將形成線圈61、62的線圈的繞線的端部引出到振動致動器1的外部。
端子引出部90藉由從中央凸緣部526的外周面突出而在凸緣部526具有徑向的預定長度、振動方向的厚度、周向的寬度,確保了端子纏繞部53的壓入間隙。藉此,端子引出部90能夠牢固地保持端子纏繞部53,在將端子纏繞部53組裝到線圈筒管部52上時能夠穩定地固定。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7所示,端子引出部90從中央凸緣部526的外徑R向外側突出。在該向外側突出的部分向外側突出設置有端子纏繞部53。 端子纏繞部53與端子引出部90一起從外徑R向外側突出。藉此,能夠防止端子纏繞部53在組裝後與以包圍線圈筒管部52的方式配置的電磁遮蔽部58接觸。另外,關於電磁遮蔽部58的詳細情況在後面敘述。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端子引出部90嵌合於電磁遮蔽部58的開口部582。藉此,端子引出部90作為電磁遮蔽部58的止轉部發揮功能。
端子引出部90在中央凸緣部526中與連接槽部55接近(在此為鄰接)地設置。
在連接槽部55中插通有連接線圈61、62的線圈的繞線。在本實施方式的連接槽部55中,以形成線圈61及線圈62的線圈之繞線之捲繞方向在連接槽部55之上下成為相反方向的方式反轉。
連接槽部55形成為在中央凸緣部526的外周部向徑向外側開口且在振動方向上貫通的切口狀。具體而言,連接槽部55至少具有形成槽狀底的底壁部55a和在底壁部55a中遠離端子纏繞部53的側壁部(一側壁部)55b且具有由底壁部55a和較遠的側壁部55b形成為切口狀的部位。切口部位具有在將線圈61或線圈62中的一個捲繞配置後使捲繞方向相反而將另一個捲繞配置時以不使繞線脫落的方式卡定繞線的功能。本實施方式的連接槽部55形成為以底壁部55為底面且在周向上分離的兩端豎立設置有兩側壁部的俯視U字狀。
在連接槽部55中,如圖17所示,從俯視觀察時,遠離端子纏繞部53的側壁部55b形成為相對於通過較遠的側壁部55b與底壁部55a的接合部的中央凸緣部526的外徑R的外周面的法線n在端子纏繞部53側成為銳角。藉此,在連接槽部55中,由遠離端子纏繞部53的側壁部55b和底壁部55a構成的角度α被設置成在比法線n更端子纏繞部53側形成銳角。
因此,在將線圈繞線以上下反轉方向捲繞在線圈安裝部52b、52c上而配置線圈61、62時,線圈繞線以不從連接槽部55脫離的方式可靠地與連接槽部55卡合,並被適當地引導至期望的線圈安裝部52b、52c。因此,能夠容易地進行線圈61、62向線圈筒管部52的組裝。
另外,引繞部9具有線圈引導部92,線圈引導部92在中央凸緣部526將線圈的繞線從端子纏繞部53引導到線圈筒管部52的線圈纏繞部分(線圈安裝部52b、52c的一個)中的第一圈的位置(例如角部)。
線圈引導部92設置在中央凸緣部526的上下面(在振動方向上分離的面)的至少一個面上。在本實施方式中,線圈引導部92在中央凸緣部526中分別形成在與端子引出部90及連接槽部55在周向兩側相鄰的部位。
線圈引導部92藉由由中央凸緣部526的上下面的臺階形成的傾斜部93在線圈安裝部52b、52c中將中央凸緣部526與筒管本體部522的外周面的接合部與端子纏繞部53連接。
圖18表示線圈引導部92中在線圈安裝部52c中對線圈安裝部52c與端子纏繞部53-1之間進行引導的線圈引導部92-1。臺階Y是在線圈安裝部52c中與線圈本體部522的外周面的接合位置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亦即中央凸緣部526的高度水平(中央凸緣部526的上表面的高度水平)與比中央凸緣部526低且接近端子纏繞部53的高度水平位置之間的臺階。
傾斜部93由於臺階Y而具有中央凸緣部526的上表面與接近端子纏繞部53的高度水平位置的面之間的臺階面。該臺階面以從接近端子纏繞部53的高度水平位置的面立起的方式配置,從端子纏繞部53的基端側沿周向延伸,並朝向線圈安裝部52b、52c的底面側傾斜。
在圖18中,線圈引導部92-1例如在將線圈繞線纏繞在端子纏繞部53-1之後,藉由傾斜部93將線圈的繞線以向線圈筒管部52的線圈安裝部52c側拉入的方式進行引導。藉此,與從端子纏繞部53-1直接引入線圈安裝部52c的情況相比,能夠使第一圈的繞線的位置穩定,適當地配置線圈62。
線圈引導部93在將來自端子纏繞部53的線圈的繞線捲繞在線圈安裝部52b、52c時,能夠使線圈安裝部52b、52c中的第一圈的繞線的位置穩定,能夠抑制步驟中的不良情況。
藉此,能夠以一系列流程進行向端子纏繞部53纏繞繞線、形成上下線圈及向最後的端子纏繞部53纏繞的各步驟,而組裝振動致動器1。藉此,能夠容易地使線圈形成步驟等自動化,能夠實現具有高效率的組裝結構的振動致動器。
凸緣部527、528設置在沿筒管本體部522的軸向(在本實施方式中是振動方向,也是上下方向)分離的兩端部,構成線圈筒管部52的上下端部。凸緣部527、528(統稱為「兩端凸緣部」,也分別稱為「端凸緣部」)分別從筒管本體部522的外周在振動方向的兩端部沿放射方向伸出設置。如圖16及圖20所示,兩端凸緣部527、528具有中央凸緣部526的外周部526a和同一直徑部分527b、528b,在這些同一直徑部分與電磁遮蔽部58的內周面抵接。
在線圈筒管部52中,藉由中央凸緣部526的外周部526a和凸緣部527、528的同一直徑部分527b、528b在徑向開口,形成供電磁遮蔽部58嵌合的凹狀部。藉由在該凹狀部配置電磁遮蔽部58,電磁遮蔽部58被定位在包圍線圈61、62的位置。另外,電磁遮蔽部58藉由與外周部526a和凸緣部527、528的同一直徑部分527b、528b抵接,而穩定地固定於線圈筒管部52,即使在電磁遮蔽部58的高度尺寸(振動方向的長度)變大的情況下也能夠穩定地固定。
凸緣部527、528在遠離凸緣部526的方向側的端部(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上下端部)固定有彈性支撐部81、82。
可動範圍形成部54設置在線圈筒管部52的上下端部,在殼體10內收容線圈筒管部52時,形成殼體10的蓋部12及底部114與可動體20之間的振動範圍。
可動範圍形成部54是從凸緣部527、528分別向振動方向(上下方向)突出設置的突狀邊部。可動範圍形成部54在凸緣部527、528的圓環狀的上下開口端面(也分別稱為「上端面、下端面」)527a、528a中隔開預定間隔而設置。上端面527a是一側的開口端面,下端面528a是指另一側的開口端面。
凸緣部527具有向振動方向突出的突起狀的可動範圍形成部54且具有經由可動範圍形成部54承接蓋部12的頂面承接部。凸緣部528具有向振動方向突出的突起狀的可動範圍形成部54且具有經由可動範圍形成部54承接底部114的底面承接部。
另外,如圖21所示,可動範圍形成部54與設置在彈性支撐部81、82的定位槽808嵌合,進行彈性支撐部81、82的徑向定位。可動範圍形成部54具有周向的長度和預定的厚度,與此對應地還形成有定位槽808。在本實施方式中,可動範圍形成部54藉由與定位槽808嵌合,限制彈性支撐部81、82的徑向及周向的移動,進行彈性支撐部81、82的定位。
為了藉由將突起狀的可動範圍形成部54嵌合於定位槽808來進行彈性支撐部81、82相對於線圈筒管部52的定位,因此同樣地設定驅動單元13的各個體中的彈性支撐部81、82的位置而能夠進行彈性支撐部81、82相對於線圈筒管部52的穩定的定位。藉此,彈性支撐部81、82向旋轉方向的移動被限制,作為產品,能夠抑制彈性支撐部81、82的偏差,實現穩定的特性。
另外,可動範圍形成部54以線圈筒管部52的軸為中心等間隔地間隔設置。在本實施方式中,可動範圍形成部54以線圈筒管部52的軸為中心隔開等間隔地設置三處。
另外,由三處可動範圍形成部54分別承接彈性支撐部81、82,藉此能夠降低可動體20向線圈筒管部52內插入時的鉤掛或摩擦,組裝性良好,能夠容易地進行可動體20及線圈筒管部52的定位。
線圈筒管部52在使上下端部的可動範圍形成部54與蓋部12的緣部和底部114的緣部抵接的狀態下收容於殼體10,固定在底部114的邊緣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凸緣部527、528與電磁遮蔽部58卡合且具有使電磁遮蔽部58位於包圍線圈61、62的位置的定位卡合部529。
定位卡合部529與電磁遮蔽部58的被卡合部589卡合。在本實施方式中,定位卡合部529是在各個凸緣部527、528的外周部向中央凸緣部526側開口的凹狀的槽且與凸狀的被卡合部589卡合。
這樣,在凸緣部527、528的外周部亦即線圈筒管部52的外徑部設有電磁遮蔽部定位用的定位卡合部529。藉由定位卡合部529與被卡合部589的卡合,使電磁遮蔽部58相對於捲繞在線圈筒管部52上的線圈61、62不偏移地配置,能夠得到穩定的磁特性。另外,與僅藉由端子引出部90與開口部582的卡合來定位電磁遮蔽部58並組裝到線圈筒管部52的情況相比,在僅由端子引出部90進行組裝時不會受到載重而變形。
這樣,由於不會有因施加在端子引出部90上的載重而使端子引出部90的端子纏繞部53變形的情形,故能夠抑制端子纏繞部53的變形,能夠穩定地製造振動致動器。另外,也可以在凸緣部526至528的相同外徑的外周面上設置接著部,經由接著部將電磁遮蔽部58固定在各凸緣部526至528上。藉此,能夠實現穩定的振動特性。
>線圈> 線圈61、62在振動致動器1中,將線圈61、62的軸向(磁體30的磁化方向)作為振動方向,與磁體30和可動體芯41、42一起用於振動致動器1的驅動源的產生。線圈61、62在驅動時(振動時)被通電,與磁體30一起構成音圈馬達。
在線圈安裝部52b、52c上配置有線圈61、62,線圈61、62在本實施方式中配置在相對於可動體芯41、42在與振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對向的位置。
線圈61、62被保持在線圈筒管部52上,以使線圈軸向(振動方向)的長度的中心位置成為與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的長度的中心位置(磁體30的振動方向的中心位置)在振動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也包含相同的位置)。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線圈61、62構成為相互向反方向捲繞,在通電時電流向反方向流動。
線圈61、62各自的端部與凸緣部526的端子纏繞部53纏繞連接。線圈61、62經由端子纏繞部53與電源供給部(例如圖35及圖36所示的驅動控制部203)連接。例如,線圈61、62各自的端部經由端子纏繞部53與交流供給部連接,從交流供給部向線圈61、62供給交流電源(交流電壓)。藉此,線圈61、62能夠在與磁體之間能夠以彼此的軸向產生在相互接近分離的方向上移動的推力。
線圈61、62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8及圖16所示,首先,將線圈繞線的一端部纏繞連接在端子纏繞部53-1上。一端部與端子纏繞部53-1連接的繞線的另一端部側被線圈引導部92-1(箭頭D1)引導至在線圈安裝部52c中形成第一圈的位置。在該第一圈的位置,繞線以逆時針方向(箭頭D2)捲繞,形成第一圈,依次以逆時針方向反復捲繞(箭頭D2至D3所示)。藉此,線圈62配置在線圈安裝部52c上。
接著,線圈62的另一端部側的繞線藉由連接槽部55(用箭頭D4表示)在連接槽部55內使捲繞方向為反方向(參照箭頭D5),藉由線圈引導部92-2被引導至線圈安裝部52b的第一圈的位置。繞線在線圈安裝部52b中以與線圈安裝部52c相反的方向捲繞,在此以順時針方向捲繞(用箭頭D6至D7表示)。藉由依次順時針捲繞繞線,將線圈61配置在線圈安裝部52b上。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線圈61、62由一根繞線構成,但不限於此,也可以使用分別為不同個體的線圈61、62構成。在該結構中,在成為分別為不同個體的線圈彼此以相同的方向捲繞繞線而構成的情況下,在驅動時分別供給不同的方向電流。
線圈61、62的線圈軸較佳為配置在與線圈筒管部52的軸或磁體30的軸同一軸上。 線圈61、62藉由從線圈筒管部52的外側向線圈安裝部52b、52c捲繞線圈線而形成為圓筒狀。根據該結構,具有線圈61、62的線圈筒管部52為了分別維持線圈61、62的圓筒狀體,可以在不使用自熔合線的情況下組裝線圈。亦即,由於不需要使用空芯線圈作為線圈,因此能夠使線圈61、62自身低成本化,進而能夠使振動致動器整體低成本化。
另外,線圈61、62在殼體10的內側其外周面被電磁遮蔽部58包圍,由線圈安裝部內52b、52c密封,在線圈安裝部52b、52c內藉由接著等固定。在本實施方式中,線圈61、62藉由接著固定在筒管本體部522、凸緣部526至528的全部上。因此,線圈61、62能夠增大與線圈筒管部52的接合強度,與可動體和線圈直接接觸的結構相比,即使在施加了較大的衝擊的情況下線圈61、62仍不會破損。
>電磁遮蔽部58> 電磁遮蔽部58是配置在包圍線圈筒管部52的外周面且在徑向外側覆蓋線圈61、62的位置的筒狀的磁性體。電磁遮蔽部58與線圈61、62一起構成固定體側磁路,在可動體側磁路亦即與磁體30和可動體芯41、42一起構成的磁路中,防止向振動致動器1的外部洩漏磁通。
電磁遮蔽部58配置為處於使電磁遮蔽部58的振動方向的長度的中心成為與配置在內側的磁體30的振動方向的中心相同高度的位置。藉由該電磁遮蔽部58的遮蔽效果,能夠降低向振動致動器的外側的漏磁通。
另外,電磁遮蔽部58在磁路中能夠增大推力常數而提高電磁轉換效率。電磁遮蔽部58利用磁體30的磁吸引力與磁體30一起具有作為磁性彈簧的功能,能夠降低使彈性支撐部81、82為機械彈簧時的應力,能夠提高彈性支撐部81、82的耐久性。
在電磁遮蔽部58上設有供端子纏繞部53插通的開口部582。如圖22及圖23所示,開口部582與端子引出部90嵌合,作為電磁遮蔽部58相對於線圈筒管部52向周向的止轉部發揮功能。
在本實施方式中,開口部582在電磁遮蔽部58本體的中央部形成為周向比上下方向長的形狀。藉此,由於在開口部582的上下存在電磁遮蔽部58,因此平衡良好,也能夠將磁路中的磁吸引力的不平衡和漏磁通抑制到最小限度。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開口部582構成為設置在電磁遮蔽部58中上下方向(振動方向)的中央部,但是只要是使收容的線圈筒管部52的端子纏繞部53向外部突出的結構則可以任意設置。
例如,圖24及圖25所示的驅動單元13A與驅動單元13的結構中僅有電磁遮蔽部58A的結構不同。
驅動單元13A的電磁遮蔽部58A以將筒狀的電磁遮蔽部58A的一個開口部側切除的形狀設置開口部582A。
亦即,電磁遮蔽部58A的開口部582A在筒狀的電磁遮蔽部58A中貫通電磁遮蔽部58A,並且形成為在單側的開口緣部開口。這樣,在電磁遮蔽部58A中,當以在單側開口的方式形成開口部582時,能夠將電磁遮蔽部58A從單側的開口部側沿軸向外裝於線圈筒管部52A而進行組裝。藉此,能夠容易地進行電磁遮蔽部58A向線圈筒管部52A的組裝。特別是,即使在使振動致動器小型化、薄型化的情況下仍能夠在電磁遮蔽部58A設置開口部,能夠實現組裝性的提高。
另外,在電磁遮蔽部58的軸向兩側開口的開口緣部設有被卡合部589,該被卡合部589形成為凸狀,與定位卡合部529卡合。 被卡合部589設置在與定位卡合部529對應的位置。藉由被卡合部589與定位卡合部529卡合,電磁遮蔽部58相對於線圈筒管部52向周向及上下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成為被定位在包圍線圈61、62的位置的狀態。
>彈性支撐部81、82> 彈性支撐部81、82將可動體20支撐為相對於固定體50在振動方向上往復移動自如。
彈性支撐部81、82在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上夾著可動體20並且以與振動方向交叉的方式架設在可動體20和固定體50雙方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至圖4所示,彈性支撐部81、82在可動體20中在振動方向上分離的兩端部(上下端部)相互分離地配置,與固定體50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支撐部81、82分別在與振動方向正交的方向相互對向配置。
彈性支撐部81、82在沿可動體20的軸向(振動方向)離開的兩端部(彈簧固定部224、244)嵌合各自的內周部802,外周固定部806側以向徑向外側(放射方向)伸出的方式安裝在可動體20上。
彈性支撐部81、82以在可動體20的可動體非振動時及振動時不與固定體50接觸的方式支撐可動體20。另外,彈性支撐部81、82在可動體20的驅動(振動)時即使與可動體20的筒管本體部522的內周面522a接觸,磁路具體而言是指線圈61、62仍不會受到損傷。彈性支撐部81、82只要是可自由移動地彈性支撐可動體20的部件即可,可以由任意部件構成。彈性支撐部81、82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具有相同結構的相同部件。
彈性支撐部81、82分別是平板狀的複數個板簧。可動體20也可以使複數個彈性支撐部81、82成為三個以上的板簧。這些複數個板簧沿與振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安裝。
作為板簧的彈性支撐部81、82具有作為內側之彈簧端部的環狀的內周部802和作為外側之彈簧端部的外周固定部806藉由進行彈性變形的俯視呈圓弧狀的變形臂804接合的形狀。由變形臂804和外周固定部806構成彈性支撐部81、82各自的外周部807。藉由變形臂804的變形,內周部802和外周固定部806在軸向相對變位。
彈性支撐部81、82的外周固定部806與固定體50接合,內周部802與可動體20接合。
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彈性支撐部81、82的板簧使用不銹鋼板藉由板金加工形成,更具體而言,做成薄平板圓盤狀的漩渦型彈簧。由於彈性支撐部81、82為平板狀,因此與圓錐狀的彈簧相比,能夠實現位置精度的提高亦即加工精度的提高。
在本實施方式中,複數個彈性支撐部81、82以漩渦朝向成為相同的朝向分別將作為外周側的一端的外周固定部806固定在固定體50,將作為內周側的另一端的內周部802固定在可動體20。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複數個彈性支撐部81、82,使用複數個漩渦形狀的板簧,分別安裝在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上分離的兩端部,相對於固定體50彈性支撐可動體20。藉此,當可動體20的移動量變大時,可動體一邊稍微旋轉一邊向並進方向(在此為與振動方向垂直的面上的方向)移動。如果複數個板簧的漩渦方向相反,則複數個板簧成為相互向壓曲方向或拉伸方向運動而成為順暢運動的妨礙。
本實施方式的彈性支撐部81、82以漩渦的朝向相同的方式固定在可動體20上,因此即使可動體20的移動量變大,也能夠順暢地運動,亦即,能夠變形,成為更大的振幅,且能夠提高振動輸出。但是,視所希望的可動體20的振動範圍,亦可為將複數個彈性支撐部81、82的漩渦方向設為相互相反方向的設計。
板狀的彈性支撐部81、82將彈性支撐部81、82各自的內周部802與構成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的端部的彈簧固定部224、244重疊配置於可動體20。如上所述,彈性支撐部81、82的內周部802由固定銷26、28的凸緣264、284和彈簧固定部224、244夾持而被固定。
另一方面,上側的彈性支撐部81的外周固定部806在徑向外側固定於線圈筒管部52的上端部。具體而言,彈性支撐部81的外周固定部806固定在形成線圈筒管部52之上端部的上側之凸緣部527之環狀之上端面527a中的避開可動範圍形成部54的部位。
彈性支撐部81的外周固定部806在殼體10內被凸緣部527的環狀的上端面527a和蓋部12的按壓部128夾持而固定。另外,上端面527a是在上側(一側)之凸緣部527之上側(一側)避開可動範圍形成部54的部分之上側(一側)之端面。
另外,下側的彈性支撐部82的外周固定部806在徑向外側固定於線圈筒管部52的下端部。具體而言,彈性支撐部82的外周固定部806固定在形成線圈筒管部52的下端部的下側的凸緣部528的環狀的下端面528a中的避開可動範圍形成部54的部位。
彈性支撐部82的外周固定部806在殼體10內被凸緣部528的環狀的下端面528a和設置在底部114的周緣部的臺階部118夾持而固定。
這樣,彈性支撐部81、82藉由線圈筒管部52的上下的開口緣部的開口端面527a、528a和殼體10的蓋部12及底部114以在與振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的狀態被夾持。另外,在捲繞有線圈61、62的線圈筒管部52內收容可動體20,在可動體20的上下端部固定彈性支撐部81、82的內周部802,並且,在線圈筒管部52的上端部固定彈性支撐部81、82的外周固定部806。藉此,構成為規定了線圈61、62與可動體20之位置關係的驅動單元13,而容易配置在殼體10內。
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支撐部81、82在變形臂804或變形臂804和外周固定部806上安裝有作為使在彈性支撐部81中產生的振動衰減的衰減機構的衰減部(阻尼器)72。衰減機構在彈性支撐部81中抑制共振峰,並且產生遍及大範圍的穩定的振動。
本實施方式的衰減部72例如如圖6和圖7所示是截面T型形狀的彈性體,具有板狀的凸緣722以及從凸緣722的中央部突出設置的壓入部724。
衰減部72將壓入部724從彈性支撐部81(82)的一個的面側插入到彈簧部分間、具體而言插入到外周固定部806與變形臂804之間,將凸緣722架設在彈簧部分之間而使凸緣722位於該彈簧部分之間。安裝部73是熱固化樹脂或不固定在彈性支撐部81(82)上的接著劑等,在彈性支撐部81(82)的背面側,以壓入部724不從彈簧部分之間脫離的形狀固定在壓入部724上。另外,在圖2、圖12至圖14、圖20、圖34中,衰減部72如以經由壓入部724從兩面側夾持彈性支撐部81(82)的狀態固定的一個部件那樣圖示。衰減部72只要由具有衰減功能的材料構成即可,可以不是彈性體或亦可以由熱固化樹脂或接著材料等形成。衰減部72只要是藉由板狀凸緣和以壓入部與具有與該凸緣同樣的功能的部件接合的其他部件從兩面側夾入彈性支撐部81(82)的形狀,則可以以任何方式構成。
根據該結構,衰減部72衰減彈性支撐部81(82)中的尖銳的彈簧共振,防止由於在共振頻率附近的振動顯著變大,頻率引起的振動之差變大。藉此,可動體20在塑性變形前能夠抑制共振峰,不與蓋部12及底部114接觸,能夠在大範圍內產生穩定的振動,不會因接觸而產生異常聲音。衰減部72只要是防止在彈性支撐部81(82)中產生尖銳振動的部件則可以由任意形狀、材料等形成。
>殼體10> 圖10是殼體本體的底面側立體圖,圖11是從背面側觀察蓋部的圖。如圖1、圖3、圖10及圖11所示,殼體10具備:具有周壁部112及底部114的有底筒狀的殼體本體11;以及封閉殼體本體11的開口部115的蓋部12。
蓋部12及底部114構成本實施方式中的振動致動器1的頂面部122、下表面部(底部114),在可動體20的振動方向上隔開預定間隔地與驅動單元13的可動體20對向配置。蓋部12從頂面部122的外周的一部分垂下設置,具有與殼體本體11的切口102卡合的垂下部124。
蓋部12及底部114分別抑制可動體20的可動範圍。蓋部12及底部114具有作為可動體20的硬頂(限定可動範圍)的可動範圍抑制部的功能。
具體而言,蓋部12及底部114限制由可動範圍形成部54形成的可動範圍。亦即,蓋部12及底部114限制從蓋部12及底部114到驅動單元13(線圈筒管部52)的上下端部的緣部(上下的凸緣部527、528的開口端面527a、528a)的長度。藉此,殼體10的中空形成了可動體20移動的空間亦即可動體空間。
這樣,可動體空間被規定為彈性支撐部81、82不發生塑性變形的範圍的長度。因此,即使在對可動體20施加超過可動範圍的力的情況下,彈性支撐部81、82也不會塑性變形而與固定體50(蓋部12及底部114中的至少一方)接觸,因此彈性支撐部81、82不會破損,能夠提高可靠性。
另外,蓋部12及底部114分別貫通設置有通氣孔126、116。通氣孔126、116分別在殼體10內向外部放出由可動體20的往復振動形成的壓縮空氣。
圖26是從切口側觀察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相關的振動致動器1的外觀立體圖。另外,圖27是在端子纏繞部53上連接有電纜W的狀態下的振動致動器的外觀立體圖,圖28是圖27所示的端子纏繞部53與電纜W的連接部分的放大圖。
如圖26所示,在殼體10的切口102配置有線圈筒管部52的端子引出部90和下垂部124,由這些端子引出部90和下垂部124封閉。 藉此,端子纏繞部53以從殼體10的切口102向外側突出的狀態配設,經由端子纏繞部53容易與外部機器連接。
另外,在殼體10的外周面設有佈線固定用的突起部119。如圖27及圖28所示,佈線固定用的突起部119構成為能夠卡合與端子纏繞部53連接的電纜W,卡合並保持電纜W。藉此,由突起部119固定的電纜W能夠將電纜W的端部Wa以高精度導通的方式與端子纏繞部53連接。
突起部119較佳為形成在端子引出部90所嵌合的開口部582的附近。藉此,能夠在端子纏繞部53附近保持電纜W,能夠容易地進行將電纜W與端子纏繞部53連接時的作業。
如圖29所示,突起部119具有從殼體10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片1192和從突出片1192的前端向與突出片1192交叉的方向(在這裡為垂直)突出的垂直片1194。突出片1192和垂直片1194與外周面一起構成可佈線的槽1190,在該槽1190內藉由內嵌電纜W而卡合,固定電纜W。
在本實施方式中,突起部119形成為垂直片1194從突出片1192的前端以截面T字狀連接。藉此,突起部119具有夾著突出片1192的兩個槽1190。因此,能夠使電纜W的兩根佈線分別內嵌於槽1190而進行保持,還能夠容易地進行步驟的穩定化及佈線自身的保持。
另外,突起部119只要以能夠將電纜W的端部Wa高精度導通地與端子纏繞部53連接的方式保持電纜W即可。例如,亦可以構成為圖30所示的佈線固定用的突起部119A具有垂直片1198,垂直片1198相對於突出片1196垂直地接合在從殼體10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片1196的前端,且垂直片1198與突出片1196一起形成截面L字狀。
在突起部119A中,由突出片1196、外周面和垂直片1198形成槽1190A。突起部119A能夠利用該槽1190A一併保持兩根電纜W的佈線,能夠得到與T字狀的突起部119同樣的效果。 電纜W的端部Wa較佳為構成為能夠容易地與端子纏繞部53連接。
圖31表示電纜W的端部Wa。 在本實施方式中,電纜W的端部Wa具有能夠容易地與銷狀的端子纏繞部53卡合的形狀,形成為U字狀。另外,如圖32所示,電纜W的端部Wa1也可以形成為局部切除的環狀。
具有這樣的形狀的端部Wa能夠卡定保持在端子纏繞部53上,能夠在卡定狀態亦即定位的狀態下進行焊接。因此,能夠將端部Wa在穩定的狀態下可靠地以導通狀態固定在端子纏繞部53上,也能夠容易地進行導通步驟。
>振動致動器1的動作> 關於振動致動器1的動作,以在磁體30中磁化方向的一側(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上側)的表面30a側為N極,磁化方向的另一側(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下側)的背面30b側為S極的方式進行磁化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在振動致動器1中,由於認為可動體20相當於彈簧-質量系統的振動模型中的質量部,所以在共振尖銳(具有陡峭的峰值)的情況下,藉由使振動衰減而抑制陡峭的峰值。藉由使振動衰減而使共振變得不陡峭,共振時的可動體20的最大振幅值、最大移動量不會產生偏差,輸出基於適當的穩定的最大移動量的振動。
在振動致動器1中,形成圖12所示的磁路。另外,在振動致動器1中,線圈61、62配置成線圈軸與在振動方向上夾著磁體30的可動體芯41、42等的磁通正交。
具體而言,形成以下的磁通的流動mf:從磁體30的表面30a側射出,從可動體芯41向線圈61側放射,藉由電磁遮蔽部58經由線圈62從磁體30的下側的可動體芯42向磁體30入射。
因此,當如圖12所示那樣進行通電時,藉由磁體30的磁場與在線圈61、62中流動的電流的相互作用,按照弗萊明左手的法則對線圈61、62產生-f方向的勞倫茲力(Lorentz force)。
-f方向的勞倫茲力是與磁場的方向和流過線圈61、62的電流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由於線圈61、62固定在固定體50(線圈筒管部52)上,所以按照作用與反作用的法則,與該-f方向的勞倫茲力相反的力作為F方向的推力在具有磁體30的可動體20上產生。藉此,具有磁體30的可動體20側向F方向亦即蓋部12(蓋部12的頂面部122)側移動(參照圖13)。
另外,當線圈61、62的通電方向切換為反方向,對線圈61、62進行通電時,產生反方向的F方向的勞倫茲力。藉由該F方向的勞倫茲力的產生,按照作用與反作用的法則,在可動體20上作為推力(F方向的推力)產生與該F方向的勞倫茲力相反的力,可動體20向-F方向即固定體50的底部114側移動(參照圖14)。
在振動致動器1中,在未通電的情況下的非驅動時(非振動時),在磁體30與電磁遮蔽部58之間分別作用磁吸引力而作為磁性彈簧發揮功能。藉由在該磁體30與電磁遮蔽部58之間產生的磁吸引力和欲恢復彈性支撐部81、82的原來的形狀的恢復力,可動體20返回原來的位置。
振動致動器1包括:固定體50,具有線圈61、62;以及可動體20,配置在線圈61、62的徑向內側且具有在線圈61、62的軸向上被磁化的磁體30。此外,振動致動器1具備平板狀的彈性支撐部81、82,該彈性支撐部81、82將可動體20在作為線圈軸向的振動方向上移動自如地彈性保持。
另外,線圈61、62配置在線圈筒管部52的筒管本體部522的外周,並且,在筒管本體部522的內周側隔開間隔地配置有可動體20的外周面20a,線圈61、62的外周面被電磁遮蔽部58包圍。
彈性支撐部81、82以在可動體20非振動時及振動時不接觸的方式從筒管本體部522的內周面522a隔開預定間隔地支撐可動體20。
另外,線圈61、62是配置在筒管本體部522的外周,即線圈61、62捲繞在筒管本體部522的外周的結構,因此與使用空芯線圈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低成本化。並且,在振動致動器1中,是在殼體10內收容驅動單元13的結構,能夠將殼體10的周壁部112的外周面構成為平滑面。藉此,在將振動致動器1安裝於電子機器時,能夠可靠且容易地進行介於振動致動器1與安裝部位之間的海綿等緩衝材料的黏貼。
線圈61、62配置在作為配置於殼體10內的線圈保持部的線圈筒管部52的外周側。因此,在線圈61、62配置在線圈保持部的內周側的結構中,不需要進行為了在組裝時與外部機器連接,將線圈線的端部向外側拉出的作業。
另外,振動致動器1藉由在殼體10內配置驅動單元13而構成,因此,能夠藉由組裝到線圈筒管部52上來進行需要高尺寸精度的彈性支撐部81、82的固定。藉此,包含彈性支撐部81、82的固定的可動體20的配置能夠以線圈筒管部52為基準來決定,能夠提高作為產品的振動產生方向的精度。具體而言,僅藉由提高例如由樹脂等作為一個部件而形成的線圈筒管部52的尺寸精度,能夠容易進行以正確的位置關係定位線圈61、62和經由彈性支撐部81、82安裝的可動體20(磁體30)。
另外,藉由在配置於殼體10內的線圈筒管部52以包圍線圈61、62的方式安裝電磁遮蔽部58,殼體10中的周壁部112的外周面成為面精度良好的樹脂且成為平滑的面。藉此,安裝緩衝材料的部件例如雙面膠帶的接合狀態變得良好,能夠提高接合強度。
另外,由於在線圈筒管部52向外側突出地設置有端子纏繞部53,因此線圈的線圈線的纏繞和焊接變得容易,能夠容易進行外部機器和線圈61、62的連接。
另外,殼體10由有底筒狀亦即杯狀的殼體本體11和蓋部12形成。藉此,與使周壁部112和底部114分別成為不同個體的結構相比能夠減少部件數量,實現組裝性的提高,並且耐衝擊性提高。
另外,蓋部12藉由焊接在杯狀的殼體本體11的開口部115上而被固定。如圖34所示,蓋部12在殼體本體11內收容了經由彈性支撐部81、82安裝有可動體20的線圈筒管部52之後,以閉塞開口部115的方式嵌合於殼體本體11的開口部115。並且,在蓋部12的周圍向蓋部12上延伸的開口部115的開口端115a被鉚接而彎曲,藉此蓋部12被固定在殼體本體11上。
另外,這些突起部119、119A較佳為接著固定電纜W。例如,如圖33所示,在突起部119中,在端部Wa與端子纏繞部53連接的狀態下,電纜W藉由接著劑被固定。圖33所示的區域R1表示塗敷有接著劑的接著區域。
藉由用突起部119接著電纜W,即使在對電纜W施加外力的情況下,電纜W也不會從端子纏繞部53脫落,能夠抑制斷線等不良情況的風險。
另外,與接著固定相比,能夠提高固定強度並提高耐衝擊性。並且,步驟也不會從塗布步驟複雜化為固化步驟,步驟也簡單,能夠實現生產製程時間的降低化。
另外,在振動致動器1中,可動體20相對於固定體50在不可動狀態的非振動時和可動的狀態即振動時,在與筒管本體部522之間空出間隙地被支撐。藉此,可動體20在可動中亦即振動中不會發生與固定體50接觸。
另外,僅在使振動致動器1落下情況等的對振動致動器1自身施加衝擊的情況下,可動體20與筒管本體部522的內周面522a接觸。亦即,僅在有衝擊的情況下,可動體20和筒管本體部522在可動體20的外周面20a和筒管本體部522的內周面522a之間的範圍內相對移動,可動體20不與線圈61、62接觸。
這樣,根據振動致動器1,與以往的振動致動器不同,不會有因為振動致動器被施加衝擊而導致可動體20變位且與固定體的內壁接觸造成衝擊的情形。亦即,固定體50的線圈61、62不會因衝擊而破損。另外,彈性支撐部81、82自身也不會因衝擊而變形,能夠消除因彈性支撐部81、82變形而產生的可動體20不能移動等之不良情況。
這樣,根據振動致動器1,能夠輸出具有耐衝擊性且振動表現力高的適當的體感振動。
振動致動器1由從電源供給部(例如圖35及圖36所示的驅動控制部203)向線圈61、62輸入的交流波驅動。亦即,線圈61、62的通電方向週期性地切換,蓋部12的頂面部122側的F方向的推力和底部114側的-F方向的推力交替地作用於可動體20。藉此,可動體20在振動方向(與線圈61、62的徑向正交的線圈61、62的捲繞軸方向或磁體30的磁化方向)上振動。
以下,對振動致動器1的驅動原理進行簡單說明。在本實施方式的振動致動器1中,在將可動體20的質量設為m [kg]、將彈簧(作為彈簧的彈性支撐部81、82)的彈簧常數設為Ksp 的情況下,可動體20相對於固定體50以由下式(1)算出的共振頻率Fr [Hz]振動。
[式(1)]
Figure 02_image001
由於認為可動體20構成彈簧-質量系統的振動模型中的質量部,因此當向線圈61、62輸入頻率與可動體20的共振頻率Fr 相等的交流波時,可動體20成為共振狀態。亦即,藉由從電源供給部對線圈61、62輸入頻率與可動體20的共振頻率Fr 大致相等的交流波,能夠使可動體20有效率地振動。
表示振動致動器1的驅動原理的運動方程式及電路方程式如下所示。振動致動器1基於下式(2)所示的運動方程式以及下式(3)所示的電路方程式進行驅動。
[式(2)]
Figure 02_image003
m :質量[kg]x(t) :位移[m]Kf :推力常數[N/A]i(t) :電流[A]Ksp :彈簧常數[N/m]D :衰減係數[N/(m/s)]
[式(3)]
Figure 02_image005
e(t) :電壓[V]R :電阻[Ω]L :電感[H]Ke :反電動勢常數[V/(rad/s)]
亦即,振動致動器1中的質量m [kg]、位移x(t) [m]、推力常數Kf [N/A]、電流i(t) [A]、彈簧常數Ksp [N/m]、衰減係數D [N/(m/s)]等可以在滿足式(2)的範圍內適當變更。另外,電壓e(t) [V]、電阻R [Ω]、電感L [H]、反電動勢常數Ke [V/(rad/s)]可以在滿足式(3)的範圍內適當變更。
這樣,在振動致動器1中,藉由利用可動體20的質量m 和屬於板簧的彈性支撐部81、82的彈簧常數Ksp 決定的共振頻率Fr 對應的交流波對線圈61、62進行通電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地得到大的振動輸出。
另外,振動致動器1滿足式(2)、(3),藉由使用了式(1)所示的共振頻率的共振現象進行驅動。藉此,在振動致動器1中,在穩定狀態下消耗的電力僅為由衰減部72引起的損失,能夠以低消耗電力進行驅動,亦即,能夠以低消耗電力使可動體20直線往復振動。另外,藉由增大衰減係數D 能夠在高頻帶產生振動。
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在可動體20的上下(振動方向)配置有板狀的彈性支撐部81、82,因此,在沿上下方向穩定地驅動可動體20的同時,能夠從磁體30的上下的彈性支撐部81、82有效地分佈線圈61、62的磁通。藉此,作為振動致動器1能夠實現高輸出的振動。
另外,固定體50具有線圈筒管部52,線圈筒管部52兼具有線圈61、62的保持功能以及線圈61、62相對於可動體20的保護功能。藉此,即使在固定體50受到衝擊的情況下,也能夠承受該衝擊,並且不會對彈性支撐部81、82造成變形等損傷。另外,由於衝擊是經由樹脂制筒管本體部522才傳遞給線圈61、62,因此能夠抑制損傷,成為可靠性高的振動致動器1。 這樣,根據振動致動器1,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小型化,並且具有耐衝擊性,能夠以高輸出產生適當的體感振動。
(電子機器) 圖35及圖36是表示振動致動器1的安裝方式的一例的圖。圖35表示將振動致動器1安裝在遊戲控制器GC的例子,圖36表示將振動致動器1安裝在攜帶終端M的例子。
遊戲控制器GC例如藉由無線通訊與遊戲機本體連接,藉由被使用者握住或把持而使用。遊戲控制器GC在此具有矩形板狀,使用者用雙手抓住遊戲控制器GC的左右側進行操作。
遊戲控制器GC藉由振動將來自遊戲機本體的指令通知給使用者。另外,遊戲控制器GC雖然未圖示,但具備指令通知以外的功能,例如對於遊戲機本體的輸入操作部。
攜帶終端M例如是攜帶電話或智慧型手機等攜帶通訊終端。攜帶終端M藉由振動向使用者通知來自外部通訊裝置的來電,並且實現攜帶終端M的各功能(例如,賦予操作感或身臨其境感的功能)。
如圖35及圖36所示,遊戲控制器GC具備通訊部201、處理部202、驅動控制部203及作為驅動部的振動致動器1的振動致動器204、205;攜帶終端M具備通訊部201、處理部202、驅動控制部203及作為驅動部的振動致動器1的振動致動器206。另外,在遊戲控制器GC中安裝有複數個振動致動器204、205。
在遊戲控制器GC及攜帶終端M中,振動致動器204、205、206例如較佳為以終端主面和與振動致動器204、205、206的振動方向正交的面(在此為底部114的底面)平行的方式安裝。終端主面是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接觸的面,在本實施方式中,是指與使用者的身體表面接觸而傳遞振動的振動傳遞面。另外,也可以以終端主面與振動致動器204、205、206的底部114的底面正交的方式配置。
具體而言,在遊戲控制器GC中,以振動方向與操作的使用者的指尖、指腹、手掌等接觸的面、或設置有操作部的面正交的方式安裝振動致動器204、205。另外,在攜帶終端M的情況下,以振動方向與顯示畫面(觸控面板面)正交的方式安裝振動致動器206。藉此,向使用者傳遞相對於遊戲控制器GC及攜帶終端M的主面垂直的方向的振動。
通訊部201藉由無線通訊與外部的通訊裝置連接,接收來自通訊裝置的信號並向處理部202輸出。在遊戲控制器GC的情況下,外部的通訊裝置是作為資訊通訊終端的遊戲機本體,按照藍芽等近距離無線通訊標準進行通訊。在移動終端M的情況下,外部的通訊裝置例如是基地台,按照移動通訊標準進行通訊。
處理部202藉由轉換電路部(省略圖示)將輸入的信號轉換為用於驅動振動致動器204、205、206的驅動信號並輸出到驅動控制部203。另外,在攜帶終端M中,處理部202除了從通訊部201輸入的信號以外,還基於從各種功能部(省略圖示,例如觸控面板等操作部)輸入的信號生成驅動信號。
驅動控制部203與振動致動器204、205、206連接,安裝有用於驅動振動致動器204、205、206的電路。驅動控制單元203向振動致動器204、205、206提供驅動信號。
振動致動器204、205、206根據來自驅動控制部203驅動信號進行驅動。具體而言,在振動致動器204、205、206中,可動體20在與遊戲控制器GC及攜帶終端M的主面正交的方向上振動。
可動體20也可以在每次振動時經由阻尼器與蓋部12的頂面部122或底部114接觸。在該情況下,伴隨可動體20的振動的對蓋部12的頂面部122或底部114的衝擊亦即對框體的衝擊作為振動直接傳遞給使用者。特別是,在遊戲控制器GC中,由於安裝有複數個振動致動器204、205,所以能夠根據輸入的驅動信號驅動複數個振動致動器204、205之中的任一個或同時驅動兩個。
由於向與遊戲控制器GC或攜帶終端M接觸的使用者的身體表面傳遞與身體表面垂直的方向的振動,因此能夠對使用者提供充分的體感振動。在遊戲控制器GC中,能夠由振動致動器204、205中的一方或雙方對使用者施加體感振動,能夠賦予至少選擇性地賦予強弱的振動這樣的表現力高的振動。
以上,基於實施方式具體說明了本發明人完成的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能夠進行變更。
另外,本發明相關的振動致動器適用於遊戲控制器GC及攜帶終端M以外的攜帶機器(例如平板電腦等攜帶資訊終端、攜帶型遊戲終端、使用者佩戴使用的可穿戴終端)的情況。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振動致動器1除了上述的攜帶機器以外,還能夠用於需要振動的美顏按摩器等電動護理美容器具。 [產業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振動致動器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小型化,並且具有耐衝擊性,能夠以高輸出對使用者賦予適當的體感振動,作為搭載在遊戲機終端或攜帶終端等電子機器上的裝置是有用的。
1:振動致動器 9:引繞部 10:殼體 11:殼體本體 12:蓋部 13,13A:驅動單元 20:可動體 20a:外周面 22,24:彈簧止動部 26,28:固定銷 30:磁體 30a:表面 30b:背面 41,42:可動體芯 50:固定體 52,52A:線圈筒管部(線圈保持部) 52b,52c:線圈安裝部 53,53-1,53-2:端子纏繞部(線圈接線部) 54:可動範圍形成部(突起) 55:連接槽部(槽部) 55a:底壁部 55b:側壁部 58,58A:電磁遮蔽部 61:線圈(第一線圈) 62:線圈(第二線圈) 72:衰減部 73:安裝部 81,82:彈性支撐部 90:端子引出部 92,92-1,92-2:線圈引導部 93:傾斜部 102:切口 112:周壁部 114:底部 115:開口部 115a:開口端 116,126:通氣孔 118:臺階部 119,119A:突起部 122:頂面部 124:下垂部 128:按壓部 201:通訊部 202:處理部 203:驅動控制部 204,205,206:振動致動器 222,242:接合部 224,244:彈簧固定部 262,282:銷本體 264,284,722:凸緣 411,421:嵌合口 522:筒管本體部(線圈保護壁部) 522a:內周面 526:中央凸緣部(中央壁部) 526a:外周部 527,528:凸緣部 527a:上端面 527b,528b:同一直徑部分 528a:下端面 529:定位卡合部 582,582A:開口部 589:被卡合部 724:壓入部 802:內周部 804:變形臂 806:外周固定部 807:外周部 808:定位槽 1190,1190A:槽 1192,1196:突出片 1194,1198:垂直片 D1至D7:箭頭 F,f,-f:方向 GC:遊戲控制器 M:攜帶終端 mf:磁通的流動 n:法線 R1:區域 W:電纜 Wa,Wa1:端部 X:部分 α:角度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相關的振動致動器的外觀立體圖。 [圖2]是該振動致動器的縱剖面圖。 [圖3]是表示在該振動致動器中拆下殼體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4]是表示固定有彈性支撐部的可動體的立體圖。 [圖5]是可動體及彈性支撐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具有衰減部的彈性支撐部的俯視圖。 [圖7]是具有衰減部的彈性支撐部的局部剖面圖。 [圖8]是表示拆下了電磁遮蔽部的線圈組裝體的圖。 [圖9]是線圈組裝體的分解圖。 [圖10]是殼體本體的底面側立體圖。 [圖11]是從背面側觀察蓋部的圖。 [圖12]是表示該振動致動器的磁路結構的示意圖。 [圖13]是表示線圈和磁體的相對移動狀態的圖。 [圖14]是表示線圈和磁體的相對移動狀態的圖。 [圖15]是表示具有端子纏繞部的線圈筒管部的立體圖。 [圖16]是從端子纏繞部側觀察線圈筒管部的側視圖。 [圖17]是圖16的A-A線向視剖面圖。 [圖18]是圖16的X部分的放大圖。 [圖19]是表示用於說明具有端子纏繞部的繞線引出部的線圈組裝體與殼體的關係的分解立體圖。 [圖20]是表示線圈組裝體中的線圈筒管與電磁遮蔽部的接觸部分的剖面圖。 [圖21]是圖3所示的線圈組裝體的俯視圖。 [圖22]是從端子纏繞部側觀察圖3所示的線圈組裝體的立體圖。 [圖23]是從端子纏繞部側觀察圖3所示的線圈組裝體的側視圖。 [圖24]是表示線圈組裝體的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25]是表示線圈組裝體的變形例的側視圖。 [圖26]是從切口側觀察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相關的振動致動器的外觀立體圖。 [圖27]是在端子纏繞部連接有電纜的狀態下的振動致動器的外觀立體圖。 [圖28]是圖27所示的端子纏繞部與電纜的連接部分的放大圖。 [圖29]是殼體突起部的剖面圖。 [圖30]是表示殼體突起部的變形例的剖面圖。 [圖31]是表示電纜端部的圖。 [圖32]是表示電纜端部的變形例的圖。 [圖33]是表示圖22的端子纏繞部與電纜的連接部分的變形例的圖。 [圖34]中的(A)、(B)是表示振動致動器的組裝步驟的縱剖面圖。 [圖35]是表示安裝有該振動致動器的電子機器的一例的圖。 [圖36]是表示安裝有該振動致動器的電子機器的一例的圖。
1:振動致動器
10:殼體
11:殼體本體
12:蓋部
13:驅動單元
20:可動體
26:固定銷
52:線圈筒管部(線圈保持部)
54:可動範圍形成部(突起)
58:電磁遮蔽部
72:衰減部
81:彈性支撐部
112:周壁部
115:開口部
122:頂面部
124:下垂部
527,528:凸緣部
529:定位卡合部
589:被卡合部
808:定位槽

Claims (29)

  1. 一種振動致動器,係具有: 固定體,包含線圈; 可動體,包含磁體,並配置為在前述線圈的徑向內側能夠在與前述線圈的徑向正交的振動方向相對移動;以及 彈性支撐部,係將前述可動體相對於前述固定體移動自如地支撐; 藉由被供電的前述線圈和前述磁體的協作,前述可動體相對於前述固定體振動; 前述固定體具有筒管狀的線圈保持部,前述線圈保持部以在徑向外側包圍前述磁體的方式配置並且保持配置在前述徑向外側的前述線圈; 前述線圈保持部具有線圈保護壁部,前述線圈保護壁部在前述線圈的前述徑向內側與前述磁體隔開間隔配置,阻礙前述線圈與包含前述磁體的前述可動體的接觸; 前述彈性支撐部具有以在前述振動方向上夾著前述可動體的方式架設在前述固定體與前述可動體之間的至少兩個以上的板簧; 在前述可動體的非振動時以及振動時,前述板簧以前述可動體不與前述線圈保持部接觸的方式將前述可動體支撐為在振動方向上移動自如。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固定體具備收容前述線圈保持部的殼體; 前述彈性支撐部固定於前述線圈保持部; 前述線圈保持部經由前述彈性支撐部將前述可動體在前述振動方向上移動自如地收容在前述線圈的徑向內側,並且前述線圈保持部配置在前述殼體內。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線圈保持部由含有酚醛樹脂的原材料構成。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在前述線圈的徑向外側還具有電磁遮蔽部,前述電磁遮蔽部以包圍前述線圈的方式配置,並由磁性體構成。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電磁遮蔽部與前述磁體一起具有磁性彈簧的功能。
  6.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在前述線圈的外周設置有電磁遮蔽部,前述電磁遮蔽部以包圍前述線圈的方式配置,並由磁性體構成; 前述電磁遮蔽部配置在前述殼體與前述線圈保持部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在前述線圈保持部突出設置有供前述線圈連接的線圈接線部。
  8.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殼體具有有底筒狀的殼體本體和封閉前述殼體本體的開口的蓋部; 前述殼體本體的底部和前述蓋部在前述可動體的振動方向上對向配置。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殼體本體和前述蓋部藉由焊接而被固定。
  10.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線圈保持部具有在振動方向的中央部沿徑向伸出的凸緣狀的中央壁部,將構成前述線圈的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以在振動方向上夾著前述中央壁部的方式排列保持; 前述中央壁部具有: 前述線圈接線部;以及 槽部,設置為在前述中央壁部的外周部向徑向外側開口,佈線有將前述第一線圈和前述第二線圈連接的線圈線。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磁體構成為在前述振動方向單極磁化; 形成前述第一線圈和前述第二線圈的前述線圈的繞線在前述槽部中捲繞方向往相反的方向反轉。
  12.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槽部具有:底壁部,構成前述槽部的底部;以及一側壁部,在前述底壁部從遠離前述線圈接線部一側的端部向前述徑向外側延伸; 前述底壁部和前述一側壁部被設置為在比通過前述一側壁部和前述底壁部的接合部的前述中央壁部的外徑的法線更靠前述線圈接線部側形成銳角。
  13.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線圈接線部比前述中央壁部的外徑更向外側突出設置。
  14.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在前述線圈的徑向外側還具有筒狀的電磁遮蔽部,前述電磁遮蔽部以包圍前述線圈的方式配置,並由磁性體構成; 前述電磁遮蔽部在中央具有供前述線圈接線部插通的開口部。
  15.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電磁遮蔽部是包圍線圈保持部的筒狀體,前述線圈保持部保持前述線圈; 前述電磁遮蔽部的前述開口部在單側的開口緣部開口設置。
  16. 如請求項15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中央壁部具有線圈引導部,前述線圈引導部將前述線圈的繞線從前述線圈接線部引導至前述線圈保持部的線圈捲繞部分中的第一圈的位置。
  17.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固定體具備收容前述線圈保持部的殼體; 前述彈性支撐部固定於前述線圈保持部; 前述線圈保持部經由前述彈性支撐部將前述可動體在前述振動方向上移動自如地收容在前述線圈的徑向內側,並且前述線圈保持部配置在前述殼體內; 在前述殼體的外周面設置有佈線固定用的突起部。
  18. 如請求項17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突起部具有:突出片,從前述殼體的外周面突出;以及垂直片,從前述突出片的前端相對於前述突出片垂直地突出; 前述突出片和前述垂直片與前述外周面一起構成能夠佈線的槽。
  19. 如請求項17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在前述突起部接著固定有作為前述佈線的電纜。
  20.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具備具有U字形狀或環狀形狀的端部的電纜; 前述電纜的前述端部與前述線圈接線部卡合並藉由焊接而被接合。
  2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在前述線圈的徑向外側還具有電磁遮蔽部,前述電磁遮蔽部以包圍前述線圈的方式配置,並由磁性體構成; 前述線圈保持部在振動方向的兩端部具有向放射方向伸出的兩端凸緣部; 前述中央壁部具有與兩端凸緣部相同的徑部,以便與前述電磁遮蔽部抵接。
  22. 如請求項21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兩端凸緣部具有分別向振動方向突出的突起並具備經由前述突起分別承接殼體的底面和頂面的承接部,前述殼體收容前述線圈保持部。
  23. 如請求項22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突起在前述兩端凸緣部以前述線圈保持部的軸為中心等間隔地隔開間隔而設置。
  24. 如請求項23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突起以前述線圈保持部的軸為中心隔開等間隔地設置三處。
  25. 如請求項24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突起與設置在前述板簧的定位槽嵌合,進行前述板簧的徑向定位。
  26.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在前述線圈保持部的外周設有定位用的凹部,前述定位用的凹部與前述電磁遮蔽部卡合,並對前述電磁遮蔽部進行定位。
  27. 如請求項15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在前述線圈保持部的外周設有定位用的凹部,前述定位用的凹部與前述電磁遮蔽部卡合,並對前述電磁遮蔽部進行定位。
  28.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其中前述線圈保持部接著固定於前述電磁遮蔽部。
  29. 一種電子機器,係安裝有如請求項1至2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振動致動器。
TW109117008A 2019-05-31 2020-05-22 振動致動器以及電子機器 TW202103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3148 2019-05-31
JP2019103148 2019-05-31
JP2020-015500 2020-01-31
JP2020015500A JP6923278B2 (ja) 2019-05-31 2020-01-31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3412A true TW202103412A (zh) 2021-01-16

Family

ID=7364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008A TW202103412A (zh) 2019-05-31 2020-05-22 振動致動器以及電子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5) JP6923278B2 (zh)
KR (1) KR20200138043A (zh)
TW (1) TW2021034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07085A (en) * 2021-05-27 2022-11-30 Tatsunosuke Inoue Nicholas A transducer for producing vibrational movement
US11996752B2 (en) 2019-11-29 2024-05-28 Groundwave LTD Transducer for producing vibrational movemen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1443B2 (ja) 2020-02-27 2024-01-11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3023948A (ja) * 2021-08-06 2023-02-16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
JP2023035245A (ja) * 2021-08-31 2023-03-13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3183814A (ja) * 2022-06-16 2023-12-28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4068476A (ja) * 2022-11-08 2024-05-20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1779U (ja) * 1981-08-21 1983-03-0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往復駆動装置
JP3483959B2 (ja) * 1994-10-14 2004-01-06 Tdk株式会社 磁石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ポンプ
JP3748637B2 (ja) 1996-10-14 2006-02-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用振動発生装置
JPH11262234A (ja) * 1998-03-12 1999-09-24 Daido Steel Co Ltd 振動発電機
JP2003062525A (ja) * 2001-08-23 2003-03-04 Shicoh Eng Co Ltd 電磁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3300013A (ja) 2002-04-05 2003-10-21 Fdk Corp 筒形振動発生装置
JP4029774B2 (ja) 2003-05-16 2008-01-0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6296127A (ja) * 2005-04-13 2006-10-26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9033864A (ja) 2007-07-26 2009-02-12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振動発生装置
JP2010246205A (ja) 2009-04-02 2010-10-28 Nisca Corp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0252486A (ja) 2009-04-14 2010-11-04 Nisca Corp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1944819B (zh) * 2010-09-16 2012-01-1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永磁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JP2013126299A (ja) 2011-12-14 2013-06-24 Aisin Seiki Co Ltd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126047B2 (ja) 2014-05-28 2017-05-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加速度発生装置
DE102014211949A1 (de) * 2014-06-23 2015-12-24 Contitech Vibration Control Gmbh Linearaktor, Hydrolager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derartigen Hydrolager bzw. Linearaktor
JP5764252B2 (ja) 2014-12-27 2015-08-1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989212B2 (ja) * 2015-09-24 2016-09-07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620311B2 (ja) * 2016-03-01 2019-1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送風機
JP7050448B2 (ja) * 2017-09-29 2022-04-08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656303B2 (ja) * 2018-05-30 2020-03-0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磁的駆動コイル装置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96752B2 (en) 2019-11-29 2024-05-28 Groundwave LTD Transducer for producing vibrational movement
GB2607085A (en) * 2021-05-27 2022-11-30 Tatsunosuke Inoue Nicholas A transducer for producing vibrational movement
WO2022248716A1 (en) * 2021-05-27 2022-12-01 Inoue Nicholas T A transducer for producing vibrational movement
GB2607085B (en) * 2021-05-27 2023-11-08 Groundwaves Ltd A transducer for producing vibrational mov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95999A (ja) 2020-12-10
JP7164751B2 (ja) 2022-11-01
JP7106777B2 (ja) 2022-07-26
JP2022132388A (ja) 2022-09-08
JP2021107083A (ja) 2021-07-29
JP2022179794A (ja) 2022-12-02
JP7039751B2 (ja) 2022-03-22
JP2022066523A (ja) 2022-04-28
JP6923278B2 (ja) 2021-08-18
KR20200138043A (ko) 2020-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03412A (zh) 振動致動器以及電子機器
JP6993533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EP3745568B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054645A (zh) 振动驱动器及电子设备
JP2021121436A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US20230361662A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234293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US20230006525A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ic apparatus
US20230006527A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ic apparatus
EP4270746A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ic apparatus
WO2023013761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