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0056A - 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拉鏈組 - Google Patents

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拉鏈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0056A
TW202100056A TW108142065A TW108142065A TW202100056A TW 202100056 A TW202100056 A TW 202100056A TW 108142065 A TW108142065 A TW 108142065A TW 108142065 A TW108142065 A TW 108142065A TW 202100056 A TW202100056 A TW 2021000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ttribute
zipper chain
zipper
sub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9402B (zh
Inventor
宮崎祐一
高橋成人
青島弘美
小笠原久記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0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0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9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940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44B19/346Woven stringer tap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6Details of garments
    • D10B2501/063Fasteners
    • D10B2501/0631Slide faste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拉鏈鏈布(10)係由作為具有主屬性之紗之緯紗(8)及經紗(9)梭織而成。拉鏈鏈布(10)包含為了劃定拉鏈鏈布寬度(W10)而沿著拉鏈鏈布之長度方向延伸之第1及第2側緣(11、12)、及設置於第1及第2側緣(11、12)之間之鏈布主體部(13)。鏈布主體部(13)包含識別區域(S15、S16),該識別區域(S15、S16)藉由複數根經紗(9)與緯紗(8)之交叉梭織而成,且具有識別區域寬度,其係占拉鏈鏈布寬度(W10)之全寬之一部分之寬度、且與複數根經紗(9)之根數對應之寬度。識別區域(S15、S16)之組織以能夠識別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以能夠識別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

Description

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拉鏈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拉鏈組。
存在期望提供一種如專利文獻1、2所揭示般可回收之拉鏈之情形。於專利文獻1之段落0021中,記載有「為了容易進行回收製品及非回收製品之分別回收,可將適當之識別手段附加於回收製品。例如,可將文字、符號、條碼等視覺上可識別之顯示刻印於滑件或可分離式嵌插件、或印刷於拉鏈鏈布、或安裝拉鏈之製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243805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7/168731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近年來,使用由以環保之原料紡紗所得之紗梭織而成之拉鏈鏈布、所謂環保型拉鏈鏈布之拉鏈之需求提高。有關於此,存在期望將有關紗之資訊(例如,有無使用具有環保特性之原料、具有環保特性之原料之種類、紗之供給源頭、可追溯性、有無認證、認證種類、認證機構等)揭示、提供給拉鏈之客戶及消費者之情形。
列舉具體例而言,當前,存在對使用回收原料之紗進行認證之複數個認證機構。然而,並不能藉由觀察拉鏈鏈布而容易地識別出係由接受了複數個認證機構中之哪一認證機構之認證之紗梭織而成。對於拉鏈鏈布之紗之原料(例如,生物可分解性原料、來自植物之原料、或回收原料)亦係同樣。即便對紗進行分析(例如,分光分析),認證之有無之判別或原始原料與再生原料之區別亦非容易。因此,於拉鏈之製造階段、及拉鏈出貨後對有關拉鏈鏈布之紗之資訊進行追跡管理並不容易。
如自上述說明所理解般,本案發明者新發現了提供一種能夠識別拉鏈鏈布之紗之主屬性(例如具有環保特性之紗之使用)之有無、或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例如認證、製造公司、或原料)之拉鏈鏈布之意義。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鏈布係由作為具有主屬性之紗之緯紗及經紗梭織而成之拉鏈鏈布。拉鏈鏈布包含為了劃定拉鏈鏈布寬度而沿著拉鏈鏈布之長度方向延伸之第1及第2側緣、及設置於第1及第2側緣之間之鏈布主體部。鏈布主體部包含藉由複數根經紗與緯紗之交叉梭織而成之識別區域。識別區域具有識別區域寬度,其係占拉鏈鏈布寬度之全寬之一部分之寬度、且與複數根經紗之根數對應之寬度。識別區域之組織以能夠識別緯紗及經紗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以能夠識別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
於若干種形態中,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以能夠識別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於若干種形態中,識別區域之梭織圖案能夠以能夠識別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
於若干種形態中,主屬性係關於環保特性。環保特性可與回收材料之使用、生物可分解性材料之使用或來自植物之材料之使用之任一者或其等之組合相關。
於若干個形態中,以能夠識別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之識別區域之組織係非經棱紋組織。於若干個形態中,以能夠識別緯紗及經紗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之識別區域之組織為經棱紋組織。於若干個形態中,識別區域包含:第1識別區域,其以能夠識別緯紗及經紗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梭織而成;及第2識別區域,其以能夠識別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梭織而成。第1識別區域與第2識別區域可於緯方向鄰接配置。
於若干個形態中,以使卡合頭部位於拉鏈鏈布之較第1側緣更靠拉鏈鏈布外側之方式設置拉鏈鏈齒,識別區域設置於拉鏈鏈布之較第1側緣更靠第2側緣之附近。於若干個形態中,於鏈布主體部,自拉鏈鏈布之第1側緣朝向識別區域設置鏈齒安裝區域、及設置於鏈齒安裝區域與識別區域之間之中間區域。識別區域寬度較相同方向之中間區域之寬度小。於若干個形態中,於鏈布主體部,自拉鏈鏈布之第1側緣朝向第2側緣,中間區域及識別區域鄰接設置。於中間區域及識別區域之兩者,各經紗重複跨越於經方向鄰接之2個緯紗部分對。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鏈布之識別方法係由緯紗及經紗梭織而成之拉鏈鏈布之識別方法。該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特定出拉鏈鏈布中所包含之1個以上之識別區域,且識別區域係藉由複數根經紗與緯紗之交叉梭織而成;基於特定出之識別區域而特定出緯紗及經紗具有主屬性;及作為特定出緯紗及經紗具有主屬性之步驟之追加或代替,特定出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中與特定出之識別區域之組織預先建立關聯之子屬性之步驟。亦可基於拉鏈鏈布之識別而識別拉鏈。亦即,對第1拉鏈之第1拉鏈鏈布實施識別方法,對第2拉鏈之第2拉鏈鏈布實施識別方法,基於該等識別方法之實施而識別第1及第2拉鏈。有關拉鏈鏈布之各種特徵,於本識別方法中亦通用。
於若干個形態中,基於子屬性與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或梭織圖案之對應表之參照而特定出子屬性。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組係應相互識別之拉鏈組。該拉鏈組包含:第1拉鏈,其具有由作為具有主屬性之紗之緯紗及經紗梭織而成之一對第1拉鏈鏈布;及第2拉鏈,其具有由作為具有主屬性之紗之緯紗及經紗梭織而成之一對第2拉鏈鏈布。第1及第2拉鏈鏈布分別包含為了劃定拉鏈鏈布寬度而沿著拉鏈鏈布之長度方向延伸之第1及第2側緣、及設置於第1及第2側緣之間之鏈布主體部。鏈布主體部包含藉由鄰接配置之複數根經紗與緯紗之交叉梭織而成之識別區域。識別區域具有識別區域寬度,其係占拉鏈鏈布寬度之全寬之一部分之寬度且與鄰接配置之經紗之根數對應之寬度。第1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之組織以表示緯紗及經紗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第2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之組織以表示緯紗及經紗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
於若干個形態中,第1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或梭織圖案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第2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或梭織圖案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鏈布之製造方法係關於由具有主屬性之紗梭織而成之拉鏈鏈布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具有主屬性之第1紗供給至第1設定之自動織機而梭織成第1拉鏈鏈布,且與第1設定對應之第1識別區域形成於第1拉鏈鏈布;將具有主屬性之第2紗供給至第2設定之自動織機而梭織成第2拉鏈鏈布,且與第2設定對應之第2識別區域形成於第2拉鏈鏈布。第1識別區域之組織以表示第1紗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第2識別區域以表示第2紗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
於若干個形態中,能夠基於表示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與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之組織之對應關係之對應表,而根據第1識別區域之組織特定出第1子屬性,且能夠基於對應表而根據第2識別區域之組織特定出第2子屬性。於若干個形態中,自動織機之第1及第2設定係與自動織機中之第1及第2凸輪圖案對應。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促進提供一種能夠識別拉鏈鏈布之紗之主屬性(例如,具有環保特性之紗之使用)之有無、或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例如,認證、製造公司、或原料)之拉鏈鏈布。
以下,一面參照圖1至圖14,一面對各種實施形態及特徵進行說明。無需過多說明的是,熟知本技藝者可將各實施形態及/或各特徵組合,亦能夠理解由該組合所產生之協同效應。實施形態間之重複說明原則上省略。參照圖式係將發明之記述設為主要之目的者,為了便於作圖而將其簡化。各特徵並非僅對本案揭示之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有效,而係作為亦通用於本說明書未揭示之其他各種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之普遍之特徵來理解。
以下,前後方向參照滑件之移動方向理解,藉由滑件之前進將拉鏈閉合,藉由滑件之後退將拉鏈打開。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與前後方向正交。左右方向係與拉鏈鏈布之鏈布面平行之方向。上下方向係與拉鏈鏈布之鏈布面垂直之方向。表示該等方向之用語設為可參照後續之記述進行再定義者。
拉鏈1具有左右一對拉鏈鏈帶30、及用以開閉左右一對拉鏈鏈帶30之滑件40。拉鏈1用於衣服、鞋、包、寢具、戶外用品、濕式潛水服等各種用途。雖未圖示,但亦假定拉鏈1為隱形拉鏈之形態,下述特徵仍通用。
各拉鏈鏈帶30具有拉鏈鏈布10及拉鏈鏈齒20。拉鏈鏈布10係具有柔軟性之布料,由作為具有主屬性之紗之緯紗8及經紗9(參照圖6)梭織而成。拉鏈鏈布10包含為了劃定作為左右方向之長度之拉鏈鏈布寬度W10而沿著拉鏈鏈布之長度方向(前後方向)延伸之第1及第2側緣11、12、及設置於第1及第2側緣11、12之間之鏈布主體部13。
拉鏈鏈齒20係單絲沿著拉鏈鏈布10之長度方向呈螺旋狀延伸之環扣狀鏈齒,藉由縫線而縫製於拉鏈鏈布10之鏈布上表面。亦假定拉鏈鏈齒20組裝於拉鏈鏈布10之組織區域之形態。進而,亦假定拉鏈鏈齒20為沿著拉鏈鏈布10之長度方向以固定間隔設置之金屬或樹脂鏈齒之形態。
拉鏈鏈齒20藉由下腳部21、上腳部22、卡合頭部23及反轉部24之連續而構築。下腳部21載置於拉鏈鏈布10之上表面,上腳部22離開拉鏈鏈布10之上表面而定位。卡合頭部23定位於拉鏈鏈布10之上表面外、即拉鏈鏈布10之較第1側緣11更靠拉鏈鏈布外側。再者,拉鏈鏈布外側係自拉鏈鏈布之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之位置或點朝向拉鏈鏈布之上表面或下表面外之位置或點之方向。拉鏈鏈布內側係朝向拉鏈鏈布外側之相反側之方向。
卡合頭部23於上下方向延伸而將下腳部21與上腳部22之各端部(拉鏈鏈布外側之端部)連結。卡合頭部23係與下腳部21及上腳部22相比將單絲之寬度(前後方向之寬度)擴大之部分。反轉部24以將單絲呈螺旋狀構築之方式將下腳部21與上腳部22之各端部(拉鏈鏈布內側之端部)連結。反轉部24未如卡合頭部23般將前後寬度擴大。作為可選項,將沿著拉鏈鏈布10之長度方向延伸之芯繩29設置於單絲之螺旋體之內部。
滑件40具有下翼板41、上翼板42、連結柱(未圖示)、拉片安裝柱43、及拉片44。滑件40具有藉由連結柱而分支之Y字狀之鏈齒通路。以隔著連結柱之方式設置左右之導入口,又,於前後方向上,於導入口之相反側設置一個嚙合口。於滑件40後退時,左右結合之拉鏈鏈齒20經由該嚙合口而進入滑件40內。繼而,左右之結合之拉鏈鏈齒20藉由連結柱分割,左右之拉鏈鏈齒20經由左右之導入口而露出於滑件40外。滑件40可為樹脂製或金屬製。
如圖3所示,拉鏈鏈布10於左右方向區分為複數個區域。例如,拉鏈鏈布10區分為平織區域S14、識別區域S15、識別區域S16、中間區域S17、平織組織S18、及鏈齒配置區域S19。平織區域S14、識別區域S15、識別區域S16、中間區域S17、平織組織S18、及鏈齒配置區域S19由作為具有主屬性之紗之緯紗8及經紗9構成。亦假定將平織區域S14省略而識別區域S15之側緣與拉鏈鏈布10之第2側緣12一致之形態。為了區別識別區域S15、S16,亦可將識別區域S16稱為主識別區域,將識別區域S15稱為副識別區域。
紗之主屬性係利用人之視覺不容易或現實中不可能辨識之屬性,可例示環保特性,但並不限於此。環保特性係關於(i)紗係由回收材料紡紗而成者、(ii)紗係由具有生物可分解性之材料紡紗而成者、(iii)紗係由來自植物之原料紡紗而成者等特性之任一者或其等之任意之組合。環保特性能夠細區分為關於紗之認證、紗之供給源頭、紗之原料等子屬性。作為紗之認證,例示GRS(Global Recycle Standard,全球回收標準)。作為紗之材料,例示尼龍、聚醯胺、聚酯、聚胺基甲酸酯等合成纖維或棉、羊毛、絲等天然纖維。
於本實施形態中,識別區域S16之組織以能夠識別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作為表示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指標,使用識別區域S16之組織。將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與識別區域S16之組織預先建立關聯。基於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與識別區域S16之組織之事先之對應關係,亦可以說識別區域S16之組織表示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
識別區域S16之組織係表示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指標,於若干種情形時,能夠利用人之視覺或觸覺作為拉鏈鏈布10上之特徵部來辨識。例如,於識別區域S16之組織為經棱紋組織之情形時,人可容易地利用視覺或觸覺來辨識於拉鏈鏈布10之第1側緣11與第2側緣12之間於經方向延伸之棱紋。藉此,於梭織成拉鏈鏈布10之後或作為拉鏈1售賣之後,可基於拉鏈鏈布10之識別區域S16之存在而特定出用作拉鏈鏈布10之經紗及/或緯紗之紗具有主屬性(例如環保特性)。若未於拉鏈鏈布10設置識別區域S16,則該拉鏈鏈布10可特定為不具有主屬性(例如環保特性)者。亦假定設置複數個識別區域S16之形態。例如,於經方向平行地延伸之2個以上之棱紋可用作識別區域S16。
作為以能夠識別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識別區域S16之組織之上述特徵之追加或代替,識別區域S15之組織以能夠識別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換言之,使用識別區域S15作為子屬性之指標。識別區域S15之組織係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預先建立關聯之組織。可基於子屬性與識別區域S15之組織之事先之對應關係,根據識別區域S15之組織而特定出與其預先建立關聯之子屬性。
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weave repeat)」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預先建立關聯,但並不限於此。例如,第1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第2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藉此,於梭織成拉鏈鏈布10之後,或作為拉鏈1售賣後,藉由特定出拉鏈鏈布10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而可特定出用作拉鏈鏈布10之經紗及/或緯紗之紗之子屬性。
參照子屬性與識別區域S15之組織(例如完全組織)之對應表較為有利。於典型之情形時,相對於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以一一對應之關係將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建立關聯。再者,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可經由放大光學系統、例如顯微鏡或攝像裝置而藉由人或圖像辨識裝置觀察。如本領域中眾所周知般,完全組織係指鏈布組織中之梭織圖案之最小之重複單位。藉由完全組織之經及/或緯方向之重複而構成鏈布組織。再者,識別區域S15並不限於完全組織之重複,只要係基於與其他區域不同之梭織圖案而與特定之屬性建立關聯者即可。
將具有已知之主屬性及子屬性之紗供給至自動織機而梭織成拉鏈鏈布。自動織機之設定係基於供給至自動織機之紗之主屬性及子屬性而決定。例如,根據自動織機之第1設定,於第1拉鏈鏈布形成第1識別區域,根據自動織機之第2設定,於第2拉鏈鏈布形成第2識別區域。此處,第1識別區域之組織以表示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第2識別區域之組織以表示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可基於識別區域而特定出拉鏈鏈布具有主屬性,及/或特定出與識別區域建立關聯之子屬性。第1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但並不限於此。第2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與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可基於拉鏈鏈布10之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之特定而特定出與該完全組織預先建立關聯之子屬性。
若無限定意圖地進行敍述,則於主屬性係關於環保特性之情形時,環保特性可針對認證機構發行之每一認證進行細區分。藉由特定出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可特定出與該特定出之完全組織預先建立關聯之認證。環保特性於針對每種材料進行細區分之情形時亦可同樣地理解。預想拉鏈鏈布10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與識別顯示之刻印或印刷不同,不會因剝離或劣化導致無法特定。於利用刻印或印刷等方法賦予識別顯示之情形時,無法排除因識別顯示之剝離或劣化導致無法識別之虞。又,有識別顯示明顯而有損商品之美感之缺點。
參照圖4至圖10對上述特徵更具體地進行說明。圖4係設置有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之識別區域、及具有與第1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識別區域的拉鏈鏈布之鏈布主體部之組織圖。圖5係表示與第1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組織圖。圖6係表示識別區域及其左右兩側之區域之拉鏈鏈布之部分圖。圖7係設置有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之識別區域、及具有與第2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識別區域的拉鏈鏈布之鏈布主體部之組織圖。圖8(a)係表示與第2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組織圖。圖8(b)係表示完全組織為來自圖5所示之完全組織之引導組織之模式圖。圖9係設置有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之識別區域、及具有與第3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識別區域的拉鏈鏈布之鏈布主體部之組織圖。圖10係表示與第3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組織圖。
若將賦予了第1認證之紗供給至自動織機,則根據自動織機之第1設定(第1凸輪圖案)構築如圖4所示之拉鏈鏈布10之組織(圖4表示拉鏈鏈布10之全寬中之完全組織)。識別區域S16係具有與合計4根經紗對應之棱紋寬度之經棱紋組織,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係如圖5所示般之斜紋織物組織之引導組織,表示拉鏈鏈布10係由賦予了第1認證之紗梭織而成。於圖5所示之斜紋織物組織之引導組織中,各經紗重複跨越於經方向鄰接之2個緯紗部分對。
若關於圖4及圖5進行補充,則如本領域中眾所周知般,組織圖中之滿塗單元表示經紗跨越緯紗上方之所謂縱紗相對於緯紗「浮起」之狀態。組織圖中之空白單元表示經紗跨越緯紗下方之所謂縱紗相對於緯紗「下沈」之狀態。此方面可自圖4及圖6之比較更具體地進行理解。如可自圖6所理解般,各經紗跨越於經方向(前後方向)鄰接之緯紗部分之對之上方或下方。於經方向(前後方向)鄰接之緯紗部分之對係由經紗跨越之緯紗之單位,但並不限於此。緯紗係根據緯方向(左右方向)上之梭子之往返運動而構築。因此,亦假定各經紗跨越於緯方向延伸之一個緯紗部分之上方或下方之形態。
識別區域S15係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連續配置於經方向者,而並非連續配置於緯方向者,識別區域S15中之完全組織之特定較為容易。若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中所包含之經紗及緯紗之根數增加,則其完全組織之變化之數增加。然而,若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過寬,則亦有其辨識變得不容易之情形。於若干種情形時,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中所包含之經紗9之根數為3根以上,又,為10根以下。較佳為,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中所包含之經紗9之根數為9根以下或8根以下或7根以下或6根以下。於此種經紗之根數中,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可具有必要充分數之變化。換言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可表示必要充分數之二維碼。
為了促進識別區域S15或其完全組織之特定,識別區域S15由外觀與和其鄰接之一個或兩個區域不同之組織構成。如圖4所示,於識別區域S15之左右兩側存在平織區域S14、及作為經棱紋區域構成之識別區域S16,可利用肉眼或顯微鏡容易地觀察識別區域S15之範圍。識別區域S16之經棱紋組織係平織組織之引導組織。於平織區域,經紗跨越1對緯紗部分,但於經棱紋區域,經紗跨越2對緯紗部分。縱棱紋區域用肉眼看起來為於經方向(前後方向)延伸之棱紋。如上所述,於若干種情形時,縱棱紋區域係用以識別拉鏈鏈布10之經紗及緯紗是否具有主屬性(例如環保特性)而有意圖地設置。
如圖4所示,識別區域S15設置於拉鏈鏈布10之較第1側緣11更靠近第2側緣12處。較佳為,於第2側緣12與識別區域S15之間設置平織區域S14,平織區域S14之一側緣與拉鏈鏈布10之第2側緣12一致。藉此,可自鏈齒配置區域S19隔開而配置識別區域S15,從而可使識別區域S15對拉鏈之開閉動作造成之影響較小。
如圖4所示,識別區域S15、S16於緯方向(左右方向)鄰接配置,但並不應限於此。與圖4所圖示者不同,亦假定於左右方向上識別區域S15、S16相反地設置之形態。即,識別區域S16可配置於較識別區域S15更靠近拉鏈鏈布10之第2側緣12處,識別區域S15可配置於較識別區域S16更靠近拉鏈鏈布10之第1側緣11處。亦假定於識別區域S16與識別區域S15之間設置識別區域S16與識別區域S15之各組織不同之組織之中間區域之形態。
中間區域S17、平織組織S18、及鏈齒配置區域S19之各組織藉由熟知本技藝者適當地構成。於圖4所示之情形時,中間區域S17由3個斜紋織物區域構築。平織組織S18係與3根經紗對應之窄幅區域,係為了承受滑件與凸緣之接觸而設置。鏈齒配置區域S19係平織組織之引導組織。再者,熟知本技藝者可知,於第1側緣11或第2側緣12連續地形成有緯紗之反轉部。於緯方向(左右方向),識別區域S15之寬度較中間區域S17之寬度更窄。因此,可不對拉鏈鏈布10之整體之美觀造成影響而簡便地識別。較佳為,於第1實施例中,鏈布主體部13具有經棱紋區域S16,自拉鏈鏈布10之第1側緣11朝向第2側緣12連續設置中間區域S17、經棱紋區域S16、及識別區域S15。於識別區域S15、經棱紋區域S16、及中間區域S17,各區域中所包含之各經紗重複跨越於經方向鄰接之2個緯紗部分對。藉此,可抑制織機之凸輪圖案徒然地增加而使得其管理負擔甚至製造成本增加。
於第2實施例中,若將賦予了第2認證之紗供給至自動織機,則根據自動織機之第2設定(第2凸輪圖案)構築如圖7所示之拉鏈鏈布10之組織(圖7表示拉鏈鏈布10之全寬中之完全組織)。識別區域S16係具有與合計4根經紗對應之棱紋寬度之經棱紋組織,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圖7之拉鏈鏈布10與圖4之拉鏈鏈布相比,其識別區域S15之組織不同。圖7之拉鏈鏈布10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係來自圖5所示之完全組織之引導組織(同為斜紋織物組織之引導組織),表示拉鏈鏈布10係由賦予了第2認證之紗梭織而成。
根據圖8(b)可理解,於列R1-R8、行C1-C6之完全組織中,將座標(R4、C3)之單元塗滿來代替座標(R2、C3)之單元,將座標(R8、C3)之單元塗滿來代替座標(R6、C3)之單元,將座標(R2、C4)之單元塗滿來代替座標(R4、C4)之單元,將座標(R6、C4)之單元塗滿來代替座標(R8、C4)之單元。圖8(a)之完全組織與圖5之完全組織相比,係變更了4個滿塗單元之位置之引導組織、即所謂之亞種。於若干種情形時,作為滿塗單元之位置變更之代替或追加,進行滿塗單元之追加、刪除。作為此種滿塗單元之操作之代替或追加,亦可進行對空白單元之操作。並不限於此,於若干種情形時,於單元操作前後,滿塗單元之個數無變化,而促進組織之一定之韌性或柔軟性之確保。
於第3實施例中,若將賦予了第3認證之紗供給至自動織機,則根據自動織機之第3設定(第3凸輪圖案)構築如圖9所示之拉鏈鏈布10之組織(圖9表示拉鏈鏈布10之全寬中之完全組織)。識別區域S16係具有與合計4根經紗對應之棱紋寬度之經棱紋組織,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圖9之拉鏈鏈布10與圖4及圖7之拉鏈鏈布相比,其識別區域S15之組織不同。圖9所示之拉鏈鏈布10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係來自圖5所示之完全組織之引導組織(同為斜紋織物組織之引導組織),表示拉鏈鏈布10係由賦予了第3認證之紗梭織而成。由圖10可知,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等於在行C3與行C4之交界將圖5之完全組織左右反轉者。
雖重複,但於本實施形態中,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能夠識別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例如,可經由放大光學系統觀察拉鏈鏈布10中所包含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並特定出其完全組織。藉由調查特定出之識別區域具有圖5、圖8(a)、圖10之哪一圖案,可掌握作為某拉鏈鏈布10之經紗及/或緯紗而使用之紗係接受了第1至第3之哪一認證者。對於紗之原料或紗之供給源頭之識別亦可同樣地進行。如上所述,預先將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與子屬性建立關聯,準備其對應表、即所謂之對照表。
於製造拉鏈時,又,於拉鏈出貨後,亦可基於識別區域S15、S16特定出用於該拉鏈之紗之主屬性及/或子屬性。拉鏈鏈布10於藉由自動織機梭織而成之後,預定會經過各種步驟。例如,縫製拉鏈鏈齒,或供給至染色步驟,或供給至拉鏈之組裝機。亦存在多種拉鏈鏈布10係利用同一裝置(例如拉鏈之組裝機)處理之情況。因此,能夠特定出於拉鏈出貨之時點所製造之拉鏈接受了哪些認證將於製造管理上較為有利。尤其是,於期望關於環保特性之認證種類之多分類而並非環保特性之有無般之二分類的情形時,基於作為二維碼發揮功能之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之識別、追蹤較為有利。
作為二維碼發揮功能之完全組織,可採用平織組織或來自平織組織之引導組織、斜紋織物組織或來自斜紋織物組織之引導組織、緞紋組織或來自緞紋組織之引導組織般之各種形態,並不限定於當前之子屬性之個數,亦可應對將來之子屬性之追加。又,識別區域S15具有與拉鏈鏈布10之其他區域同樣之外觀,不會如識別記號之刻印或印刷般對拉鏈鏈布10之外觀賦予變化。有利的是,完全組織為非經棱紋及非緯棱紋組織,藉此,可於有限之面積內確保二維碼之變化。
作為與環保特性之細區分對應之子屬性例,示出了每一辨識機構之區分、紗之每種原料之區分、紗之每一供給源頭之區分,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區分型號、製造時間、製造工廠之所在地等資訊。又,關於紗為生物可分解性之主屬性,亦假定第1子屬性保證5年以內之可分解、第2子屬性保證5年~10年之可分解、第3子屬性保證超過10年之期間之可分解之形態。
再者,識別區域S15只要由外觀上與和其相鄰之一個或兩個區域不同之組織構成即可。例如,於鄰接區域之完全組織包含平織組織或來自平織組織之引導組織時,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亦可包含斜紋織物組織或來自斜紋織物組織之引導組織、或者緞紋組織或來自緞紋組織之引導組織。於鄰接區域之完全組織包含斜紋織物組織或來自斜紋織物組織之引導組織時,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亦可包含平織組織或來自平織組織之引導組織、或者緞紋組織或來自緞紋組織之引導組織。於鄰接區域之完全組織包含緞紋組織或來自緞紋組織之引導組織時,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亦可包含平織組織或來自平織組織之引導組織、或者斜紋織物組織或來自斜紋織物組織之引導組織。
圖11至圖13表示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之變化。於圖11中,圖11(a)表示3列3行之完全組織為平織組織,圖11(b)表示3列3行之完全組織為來自平織組織之引導組織,圖11(c)表示3列3行之完全組織為來自平織組織之引導組織。於將主屬性細區分為2個子屬性之情形時,使用自圖11(a)-(c)選擇之2個完全組織,無須使用圖11(a)之純粹之平織組織。
於圖12中,圖12(a)表示3列3行之完全組織由在緯方向延伸之棱紋(列R1)與點(R1、C1)之組合構成,圖12(b)表示3列3行之完全組織由在經方向延伸之棱紋(行C1)與點(R3、C3)之組合構成,圖12(c)表示3列3行之完全組織由在緯方向延伸之棱紋(列R1)與點(R2、C2)之組合構成。藉由棱紋與點之組合亦可獲得複數種圖案。
圖13表示將完全組織區分為2個區域且對第1區域分配第1梭織種類(例如平織組織或其引導組織)、對第2區域分配第2梭織種類(例如斜紋織物組織或其引導組織)之形態。完全組織之區分之方式多種多樣,並不限定於如圖示之上下分割為兩部分之態樣。亦可分割為3個以上之區域且對各區域分配不同之組織。可藉由此種方法增加識別區域S15之種類、且增加可識別之子屬性數。
如自上述說明可知般,引導化可藉由滿塗單元之追加、滿塗單元之刪除、鏡像反轉及與異種組織之組合等各種方法達成,熟知本技藝者可根據該等揭示而理解多個變化。
最後,參照圖14對拉鏈鏈布10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首先,製作表示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與拉鏈鏈布10之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之對應關係的對應表(參照表1之對應表之例)(S101)。對應表係如下述般極簡單者。假定對應表作為對照表儲存於電腦。人或者圖像辨識裝置可基於參照該對照表而根據完全組織特定出紗之子屬性、例如認證。 [表1]
認證 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
A D 圖5
B E 圖8(a)
C F 圖10
接下來,基於對應表,將自動織機設定為某凸輪圖案,又,將紗(例如紗A)供給至自動織機(S102)。藉由自動織機之作動而梭織成第1拉鏈鏈布(S103)。於第1拉鏈鏈布形成與某凸輪圖案對應之第1識別區域(例如圖4所圖示之識別區域S15及/或S16)。
接下來,基於對應表,將自動織機設定為另一凸輪圖案,又,將紗(例如紗B)供給至自動織機(S104)。藉由自動織機之作動梭織成第2拉鏈鏈布(S105)。於第2拉鏈鏈布形成與另一凸輪圖案對應之第2識別區域(例如,圖7中圖示之識別區域S15及/或S16)。第1拉鏈鏈布之織成及第2拉鏈鏈布之織成之順序無限制。於使用相同之自動織機之情形時,於第1拉鏈鏈布之織成與第2拉鏈鏈布之織成之期間進行自動織機之設定變更。有利的是,可基於拉鏈鏈布之識別區域S16而特定出拉鏈鏈布之紗具有主屬性(例如環保特性)。作為追加或代替,可基於對應表而根據第1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例如圖5)特定出第1紗之子屬性(例如認證D)。同樣地,可基於對應表而根據第2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例如圖8(a))特定出第2紗之子屬性(例如認證E)。該等方面已自上述說明明確,省略重複說明。亦可根據第3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例如圖10)特定出第3紗之子屬性(例如認證F)。
由緯紗8及經紗9梭織而成之拉鏈鏈布10之識別方法實質上亦揭示於本說明書中。本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特定出拉鏈鏈布10中所包含之1個以上之識別區域S15、S16;及基於所特定出之識別區域S15、S16而特定出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本方法可包含特定出將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中與特定出之識別區域S15之組織預先建立關聯之子屬性的步驟作為特定出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步驟之追加或代替。
基於上述教示,熟知本技藝者可對各實施形態進行各種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中添加之符號係用於參考,不應出於限定解釋申請專利範圍之目的而參照。亦假定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為經棱紋組織且經棱紋根數與子屬性建立關聯之形態。亦假定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為緯棱紋組織且緯棱紋根數與子屬性建立關聯之形態。
1:拉鏈 8:緯紗 9:經紗 10:拉鏈鏈布 11:第1側緣 12:第2側緣 13:鏈布主體部 14:識別區域 20:拉鏈鏈齒 21:下腳部 22:上腳部 23:卡合頭部 24:反轉部 29:芯繩 30:拉鏈鏈帶 40:滑件 41:下翼板 42:上翼板 43:拉片安裝柱 44:拉片 S14:平織區域 S15:識別區域 S16:識別區域 S17:中間區域 S18:平織組織 S19:鏈齒配置區域 S101~S105:步驟 W10:拉鏈鏈布寬度
圖1係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拉鏈之概略性俯視圖。 圖2係表示於滑件內結合之左右之拉鏈鏈齒之概略性模式圖。 圖3係表示拉鏈鏈布區分為複數個組織區域之概略性模式圖。 圖4係設置有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之識別區域、及具有與第1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識別區域的拉鏈鏈布之鏈布主體部之組織圖。 圖5係表示與第1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組織圖。 圖6係表示識別區域及其左右兩側之組織區域之拉鏈鏈布之部分圖。 圖7係設置有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之識別區域、及具有與第2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識別區域的拉鏈鏈布之鏈布主體部之組織圖。 圖8(a)係表示與第2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組織圖。圖8(b)係表示完全組織為來自圖5所示之完全組織之引導組織之模式圖。 圖9係設置有表示經紗及緯紗具有主屬性之識別區域、及具有與第3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識別區域的拉鏈鏈布之鏈布主體部之組織圖。 圖10係表示與第3實施例之認證建立關聯之完全組織之組織圖。 圖11(a)~(c)表示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之變化。 圖12(a)~(c)表示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之變化。 圖13表示識別區域之完全組織之變化。 圖14係表示拉鏈鏈布之製造方法之概略性流程圖。
S14:平織區域
S15:識別區域
S16:識別區域
S17:中間區域
S18:平織組織
S19:鏈齒配置區域

Claims (19)

  1. 一種拉鏈鏈布,其係由作為具有主屬性之紗之緯紗(8)及經紗(9)梭織而成之拉鏈鏈布(10),且具備: 第1及第2側緣(11、12),其等為了劃定拉鏈鏈布寬度(W10)而沿著上述拉鏈鏈布之長度方向延伸;及 鏈布主體部(13),其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側緣(11、12)之間;且 上述鏈布主體部(13)包含識別區域(S15、S16),該識別區域(S15、S16)係藉由複數根上述經紗(9)與上述緯紗(8)之交叉梭織而成,且具有識別區域寬度,其係占上述拉鏈鏈布寬度(W10)之全寬之一部分之寬度且與上述複數根經紗(9)之根數對應之寬度, 上述識別區域(S15、S16)之組織以能夠識別上述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上述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以能夠識別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
  2. 如請求項1之拉鏈鏈布,其中上述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或梭織圖案以能夠識別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
  3. 如請求項1或2之拉鏈鏈布,其中上述主屬性係關於環保特性。
  4. 如請求項3之拉鏈鏈布,其中上述環保特性係關於回收材料之使用、生物可分解性材料之使用或來自植物之材料之使用之任一者或其等之組合。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布,其中以能夠識別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構成之上述識別區域(S15)的組織為非經棱紋組織。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布,其中以能夠識別上述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上述主屬性之方式構成之上述識別區域(S16)的組織為經棱紋組織。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布,其中上述識別區域(S15、S16)包含:第1識別區域(S16),其係以能夠識別上述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上述主屬性之方式梭織而成;及第2識別區域(S15),其係以能夠識別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方式梭織而成。
  8. 如請求項7之拉鏈鏈布,其中上述第1識別區域(S16)與上述第2識別區域(S15)於緯方向鄰接。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布,其中 以使卡合頭部(23)位於上述拉鏈鏈布(10)之較第1側緣(11)更靠拉鏈鏈布外側之方式設置拉鏈鏈齒(20), 上述識別區域(S15、S16)設置於上述拉鏈鏈布(10)之較第1側緣(11)更靠近第2側緣(12)處。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布,其中 於上述鏈布主體部(13),自上述拉鏈鏈布(10)之第1側緣(11)朝向上述識別區域(S15、S16)設置鏈齒安裝區域(S19)、及設置於上述鏈齒安裝區域(S19)與上述識別區域(S15、S16)之間之中間區域(S17),且 上述識別區域寬度較同方向上之上述中間區域(S17)之寬度小。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拉鏈鏈布,其中 於上述鏈布主體部(13),自上述拉鏈鏈布(10)之第1側緣(11)朝向上述第2側緣(12),中間區域(S17)及上述識別區域(S16)鄰接設置, 於上述中間區域(S17)及上述識別區域(S16)之兩者,各經紗重複地跨越於經方向鄰接之兩個緯紗部分對。
  12. 一種拉鏈鏈布之識別方法,其係由緯紗(8)及經紗(9)梭織而成之拉鏈鏈布(10)之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特定出上述拉鏈鏈布(10)中所包含之1個以上之識別區域(S15、S16) 之步驟,其中上述識別區域(S15、S16)係藉由複數根經紗(9)與上述緯紗(8)之交叉梭織而成; 基於上述特定出之識別區域(S16)而特定出上述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步驟;及 作為特定出上述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主屬性之步驟之追加或代替,特定出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之中與上述特定出之識別區域(S15)之組織預先建立關聯之子屬性之步驟。
  13. 如請求項12之拉鏈鏈布之識別方法,其中上述主屬性係關於環保特性。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拉鏈鏈布之識別方法,其中基於上述子屬性與上述識別區域(S15、S16)之完全組織或梭織圖案之對應表之參照而特定出上述子屬性。
  15. 一種拉鏈組,其係待相互識別之拉鏈組,且包含: 第1拉鏈,其具有由作為具有主屬性之紗之緯紗(8)及經紗(9)梭織而成之一對第1拉鏈鏈布;及 第2拉鏈,其具有由作為具有上述主屬性之紗之緯紗(8)及經紗(9)梭織而成之一對第2拉鏈鏈布;且 上述第1及第2拉鏈鏈布分別包含: 第1及第2側緣(11、12),其等為了劃定拉鏈鏈布寬度(W10)而沿著上述拉鏈鏈布之長度方向延伸;及 鏈布主體部(13),其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側緣(11、12)之間;且 上述鏈布主體部(13)包含藉由鄰接配置之複數根經紗(9)與上述緯紗(8)之交叉梭織而成之識別區域(S15、S16), 上述識別區域(S15、S16)具有識別區域寬度,其係占上述拉鏈鏈布寬度(W10)之全寬之一部分之寬度且與上述鄰接配置之上述經紗(9)之根數對應之寬度, 上述第1拉鏈鏈布之上述識別區域(S15、S16)之組織以表示上述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上述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 上述第2拉鏈鏈布之上述識別區域(S15、S16)之組織以表示上述緯紗(8)及經紗(9)具有上述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
  16. 如請求項15之拉鏈組,其中 上述第1拉鏈鏈布之上述識別區域(S15)之完全組織或梭織圖案與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的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 上述第2拉鏈鏈布之上述識別區域(S15、S16)之完全組織或梭織圖案與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的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
  17. 一種拉鏈鏈布之製造方法,其係由具有主屬性之紗梭織而成之拉鏈鏈布(10)之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具有上述主屬性之第1紗供給至第1設定之自動織機而梭織成第1拉鏈鏈布之步驟,其中與上述第1設定對應之第1識別區域形成於上述第1拉鏈鏈布;及 將具有上述主屬性之第2紗供給至第2設定之自動織機而梭織成第2拉鏈鏈布之步驟,其中與上述第2設定對應之第2識別區域形成於上述第2拉鏈鏈布;且 上述第1識別區域之組織以表示上述第1紗具有上述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1子屬性建立關聯, 上述第2識別區域以表示上述第2紗具有上述主屬性之方式構成,及/或與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中所包含之第2子屬性建立關聯。
  18. 如請求項17之拉鏈鏈布之製造方法,其中 能夠基於表示將上述主屬性細區分之子屬性與拉鏈鏈布(10)之識別區域(S15)之組織之對應關係的對應表而根據上述第1識別區域之組織特定出上述第1子屬性,且 能夠基於上述對應表而根據上述第2識別區域之組織特定出上述第2子屬性。
  19. 如請求項17或18之拉鏈鏈布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自動織機之第1及第2設定與上述自動織機中之第1及第2凸輪圖案對應。
TW108142065A 2019-06-24 2019-11-20 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拉鏈組 TWI7494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9/025015 2019-06-24
PCT/JP2019/025015 WO2020261348A1 (ja) 2019-06-24 2019-06-24 ファスナーテープ、その識別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セ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0056A true TW202100056A (zh) 2021-01-01
TWI749402B TWI749402B (zh) 2021-12-11

Family

ID=7406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065A TWI749402B (zh) 2019-06-24 2019-11-20 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拉鏈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8076A1 (zh)
EP (1) EP3987972A4 (zh)
JP (1) JP7161616B2 (zh)
CN (1) CN113573607B (zh)
TW (1) TWI749402B (zh)
WO (1) WO20202613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2963A1 (ja) * 2022-06-14 2023-12-21 Ykk株式会社 止水ストリンガー及び止水ファス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95895A (en) * 1939-07-03 1940-04-02 Moore Fab Co Attaching tape
JPH09251506A (ja) * 1996-01-08 1997-09-22 A D S:Kk コ−ドの作成方法とその読取装置
JPH10243805A (ja) 1997-03-05 1998-09-14 Ykk Corp 合成樹脂製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2001211913A (ja) * 2000-02-02 2001-08-07 Nippon Dam Kk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5038915B2 (ja) * 2008-01-08 2012-10-03 株式会社松川レピヤン 織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織物
JP2011048710A (ja) * 2009-08-28 2011-03-10 Rakupri Co Ltd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物品、及びトレースシステム
US9668549B2 (en) * 2011-09-09 2017-06-06 Ykk Corporation Fastener tape for slide fastener, and slide fastener
JP5191564B2 (ja) * 2011-10-17 2013-05-0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WO2015189918A1 (ja) * 2014-06-10 2015-12-17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7920956B (zh) * 2015-09-28 2020-06-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药剂检查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WO2017064759A1 (ja) * 2015-10-13 2017-04-20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の模様形成方法
WO2017168731A1 (ja) 2016-03-31 2017-10-05 Ykk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製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6127098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提花针织面料上二维码的应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607B (zh) 2023-06-02
TWI749402B (zh) 2021-12-11
EP3987972A4 (en) 2022-07-06
CN113573607A (zh) 2021-10-29
WO2020261348A1 (ja) 2020-12-30
JP7161616B2 (ja) 2022-10-26
JPWO2020261348A1 (ja) 2021-12-16
EP3987972A1 (en) 2022-04-27
US20220218076A1 (en)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57541B2 (ja) 帯体
JP5667200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織物製テープ
US7823522B2 (en) Fabric having a removable guide
KR101430597B1 (ko) 제직 마커를 구비한 직물
US20130160249A1 (en) Fastener Stringer and Slide Fastener
CN103938371A (zh) 一种仿平绣织锦独花服装的制作方法
TWI749402B (zh) 拉鏈鏈布、其識別方法、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拉鏈組
US6123117A (en) Woven label with a transparent mesh fabric superposed on its image
CN103124506B (zh) 具有织物制的带的拉链牙链
US20130219676A1 (en) Sliding Fastener
TWI484928B (zh) Chain and zipper
CN102821640A (zh) 拉链带以及拉链条
CN106968040B (zh) 拉链用的拉链带
CN111296998A (zh) 拉链链牙带和拉链
CN109680385A (zh) 一种一次成型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205387615U (zh) 一种贾卡提花弹性布料
CN102102260A (zh) 具有伸缩性的窄幅织物
JP3200193U (ja) ジャカード織りネクタイ生地による洋服
Walker Technical Analysis, Cultural Context and Conservation of a Twentieth-Century Andean Woven Textile
KR100422228B1 (ko) 투명경사를 이용한 직조라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030321A (zh) 格条一体面料
Burian An Examination of an Inka (?) Aksu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Textile Museum
CN2357021Y (zh) 具补强构造的拉练用经编带
ITMI982070A1 (it) Etichetta tessuta sulla cui immagine e' sovrapposto un tessuto a rete trasparente
JP2016137065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テー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