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6350A - 檢查方法、檢查系統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檢查方法、檢查系統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06350A TW202006350A TW108123392A TW108123392A TW202006350A TW 202006350 A TW202006350 A TW 202006350A TW 108123392 A TW108123392 A TW 108123392A TW 108123392 A TW108123392 A TW 108123392A TW 202006350 A TW202006350 A TW 20200635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pection
- information
- product number
- number data
- data group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3—Quality monitoring using results from monitoring devices, e.g. feedback loop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1—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 H05K13/0818—Setup of monitoring devices prior to starting mounting operations; Teaching of monitoring devices for specific products; Compensation of drifts during operation, e.g. due to temperature shi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在於容易選擇生產步驟中所應用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且能夠將恰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應用於生產步驟中。一種檢查方法,其藉由檢查程式來進行搭載有零件的物品的檢查,包括:設定步驟(S101),針對每個零件來設定包含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以及判定步驟(S106),藉由檢查程式來判定物品的品質,於設定步驟中,基於產品編號資料群來設定檢查資訊,於判定步驟中,基於參照產品編號資料群而獲得的檢查資訊,針對每個所述零件來判定品質,且進而包括參照資料更新步驟(S114),更新檢查程式參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於參照資料更新步驟中,將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規定的檢查資訊在滿足規定條件的範圍內更新為最新的產品編號資料群。
Description
本發明屬於與搭載零件的物品的檢查相關的技術領域。
作為檢查零件對基板的安裝狀態等的裝置,廣泛使用自動外觀檢查裝置。此種裝置中,藉由感測器而獲得安裝有零件的基板(亦包括焊接前的狀態者)的外觀資訊,並對各零件進行與此零件相應的項目的測量。而且,藉由將所得的結果與規定的檢查基準相對照,而進行良品・不良品的判別。
此處,若所設定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並不恰當,則會發生:將實際上為良品者判斷為不良品的「錯檢」、或將實際上為不良品者判斷為良品的「漏檢」。「錯檢」會導致檢查效率的惡化,「漏檢」會降低製造步驟的可靠性且使後續步驟的作業效率惡化。而且,任一者均成為使製造步驟的費用增加的原因,因而理想的是使「錯檢」及「漏檢」最小化。
然而,若為了減少「漏檢」而使檢查基準變嚴格,則「錯檢」增加,若為了減少「錯檢」而放寬檢查基準,則「漏檢」增加,因此需要設定恰當的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
因此,於實施量產品的檢查之前,利用基板或零件的驗證圖像來進行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調整,於完成該調整後將所述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應用於實際的生產線中。然而,先前是在對一個基板上所配置的全部零件產品編號進行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調整後,以可在量產檢查中實施的方式擴展至量產程式中,因而,根據零件產品編號的不同,亦會存在品質不固定者,存在產生「錯檢」或「漏檢」的情況。
此處,關於能夠識別各零件的資料的可靠性的技術,提出有以下技術:當製作電子零件裝配裝置的圖案程式中使用的電子零件的零件程式館(library)的資料時,根據製作狀態來進行可靠度的分級,將已分級的製作狀態附加至該資料中,藉此,於建立(setup)作業時等,於使用零件程式館的情況下,哪一電子零件為可靠者便一目了然(參照專利文獻1)。然而,所述現有技術並不能夠針對每個零件而使基板檢查等中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最佳化。
另外,如上文所述,當於實施量產品的檢查之前,利用基板或零件的驗證圖像來進行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調整時,重要的問題在於以何種程度提升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可靠度後應用於生產步驟中。例如,關於對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進行修訂管理,且將哪一修訂應用於生產步驟,考慮由與調整相關的用戶決定,但存在操作變繁雜,降低系統的通用性的情況。另外,於單純將最新修訂應用於生產步驟中的情況下,存在應用未必恰當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情況。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183216號公報(日本專利第621957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8-4595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6-250610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1-2432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是鑒於如上所述的實際情況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更容易選擇生產步驟中所應用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並且能夠更確實地將恰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應用於生產步驟中的技術。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構成。
本發明的檢查方法為藉由對搭載有零件的物品的品質加以判定的檢查程式,來進行所述物品的檢查的檢查方法,所述檢查方法包括:
設定步驟,針對每個零件來設定所述檢查中的包含所述零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以及
判定步驟,藉由所述檢查程式來判定所述物品的品質,且
於所述設定步驟中,基於針對所述零件的每個產品編號而設置且每當所述檢查資訊變更時便加以更新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來設定所述檢查資訊,
於所述判定步驟中,所述檢查程式基於藉由參照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而獲得的所述檢查資訊,針對每個所述零件來判定品質,且
進而包括參照資料更新步驟,將所述檢查程式參照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更新為規定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於所述參照資料更新步驟中,將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規定的所述檢查資訊在滿足規定條件的範圍內更新為最新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據此,檢查程式並非單純地參照最新的產品編號資料群,而是恰當地確定規定條件,藉此可使檢查程式參照更恰當的產品編號資料群。另外,能夠容易地決定檢查程式參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結果,能夠更容易地選擇生產步驟中所應用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並且能夠更確實地將恰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應用於生產步驟中。
另外,本發明中可為: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為表示所述檢查程式有無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的參照與否資訊,
所述參照與否資訊包含:接通(ON)資訊,視為所述檢查程式有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以及斷開(OFF)資訊,視為所述檢查程式未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
所述規定條件為將所述參照與否資訊設定為所述接通資訊。
據此,檢查程式可自動地參照由用戶許可了檢查程式對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的最新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結果,檢查程式能夠進行使用了最佳的檢查資訊的檢查。
另外,本發明中可為: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進而包含作為該檢查資訊的可靠性的指標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
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表示高品質水準的第一水準、及表示低品質水準的第二水準,
所述規定條件進而為將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設定為所述第一水準。
據此,檢查程式可進一步僅參照品質水準為能夠應用於生產步驟的水準的品質資料群。由此,檢查程式能夠更確實地進行使用最佳的檢查資訊的檢查。
另外,本發明中可為: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進而包含作為該檢查資訊的可靠性的指標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
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表示高品質水準的第一水準、及表示低品質水準的第二水準,
當將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設定為所述第二水準時,於所述判定步驟中,不依靠所述檢查程式地進行所述零件的檢查。
據此,當由用戶許可了檢查程式對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且將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設定為表示低品質的第二水準(例如「不良(NG)」)時,應用該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零件的檢查可不藉由檢查程式且不藉由自動檢查來實施,而是藉由手動檢查來實施。結果,可抑制藉由品質低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來進行自動檢查而發生「漏檢」或「錯檢」,並且,藉由手動檢查,能夠在製造步驟中確認該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品質。
另外,本發明可為一種檢查系統,其為藉由對搭載有零件的物品的品質加以判定的檢查程式,來進行所述物品的檢查的檢查系統,所述檢查系統包括:
儲存部,儲存產品編號資料群,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中併入有所述檢查中的包含所述零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以及
處理部,使所述檢查程式判定所述物品的品質,且
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針對所述零件的每個產品編號而設置,並且每當所述檢查資訊變更時便加以更新,
所述檢查程式基於參照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而獲得的所述檢查資訊,針對每個所述零件來判定品質,且
進而包括參照資料更新部件,將所述檢查程式參照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更新為規定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所述參照資料更新部件將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規定的所述檢查資訊在滿足規定條件的範圍內更新為最新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另外,所述檢查系統中可為: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為表示所述檢查程式有無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的參照與否資訊,
所述參照與否資訊包含:接通資訊,視為所述檢查程式有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以及斷開資訊,視為所述檢查程式未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
所述規定條件為將所述參照與否資訊設定為所述接通資訊。
另外,所述檢查系統中可為: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進而包含作為該檢查資訊的可靠性的指標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
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表示高品質水準的第一水準、及表示低品質水準的第二水準,
所述規定條件進而為將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設定為所述第一水準。
另外,所述檢查系統中可為: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進而包含作為該檢查資訊的可靠性的指標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
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表示高品質水準的第一水準、及表示低品質水準的第二水準,
當將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設定為所述第二水準時,不依靠所述檢查程式地進行所述零件的檢查、所述零件的品質的判定。
另外,本發明可為一種程式,其使電腦執行以上所述的步驟。
再者,所述解決課題的手段能夠盡可能地組合使用。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更容易選擇生產步驟中所應用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並且能夠更確實地將恰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應用於生產步驟中。
<應用例>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應用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對將本發明應用於搭載電子零件的基板的檢查系統中的情況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的對象並不限於基板的檢查,亦可將其他的物品設為檢查的對象。另外,只要無特別記載,則該應用例中所記載的具體的構成並不意圖將本發明的範圍僅限定於該些。
圖1表示本應用例的檢查系統9的硬體構成例。該實施例的檢查系統9是藉由控制終端機1、資料管理用伺服器2、基板檢查裝置3經由通訊線路相互連接而構成。控制終端機1為固定式的終端機,包括:顯示監視器(display monitor)、印表機等輸出部101;鍵盤或滑鼠等輸入部102;硬碟驅動機(Hard Disk Drive,HDD)、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記憶體103;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處理部104,也可為可移動式、輸入板式的終端機,亦可與基板檢查裝置3一體地構成。
控制終端機1是用來實施基板檢查裝置3中所執行的檢查程式的製作(包括修正,以下相同)、或各檢查程式中所參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設定・登記等作業的終端機。產品編號資料群中包含:對於零件應檢查的檢查項目、各檢查項目的檢查基準、該零件的尺寸或零件種類等零件資訊、該零件所附帶的產品編號的資訊等。另外,亦包含後述的各零件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等檢查資訊。
資料管理用伺服器2中儲存有多種資料,除保存所述檢查程式或產品編號資料群以外,亦對控制終端機1的處理中所需的各種資訊進行管理。
基板檢查裝置3(以下亦簡稱為「檢查裝置3」)藉由拍攝經過零件安裝步驟或回流(reflow)步驟的零件安裝基板,並使用預先登記的檢查程式對所生成的圖像進行處理,而判定基板上的零件的安裝狀態的良・不良。為此,作為硬體構成而包括攝像感測器、照明裝置、基板保持部、RAM、CPU等。另外,檢查裝置3中亦可包括監視器等輸出部或滑鼠、鍵盤等輸入部。
圖2是表示與所述檢查內容資料的製作相關的控制終端機1、資料管理用伺服器2及檢查裝置3的功能的功能方塊圖。於資料管理用伺服器2中設置:基板資訊儲存部21、零件資訊儲存部22、檢查程式儲存部23、檢查資訊儲存部24、檢查歷程儲存部25等。
於基板資訊儲存部21中保存有:包含基板顏色・搭載零件・零件位置等資訊的基板資訊;或包含基板的良品模型圖像・不良品實際圖像的基板圖像等。於零件資訊儲存部22中保存有:包含零件產品編號・零件種類・顏色・形狀・電極資訊・使用基板等資訊的零件資訊;包含零件每個產品編號的良品模型圖像、不良品實際圖像的零件圖像資訊等。於檢查程式儲存部23中保存有:每個基板的檢查程式、每當修訂(revision)時便積存檢查程式的變更歷程的檢查程式歷程資訊等。
於檢查資訊儲存部24中保存有:針對零件的每個產品編號而設定的特徵量(亦稱為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的品質水準資訊(後述)、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等檢查資訊可否向檢查程式擴展的可否擴展資訊(後述)、每當修訂時便積存該些資訊的每個產品編號的設定歷程及與其對應的注解(comment)等的檢查資訊歷程資訊等。於檢查歷程儲存部25中保存有藉由檢查裝置3進行實施而得出的檢查結果、檢查圖像等。而且,該些各種資訊作為能夠相互參照・聯動的所謂的關聯資料庫(database)而發揮功能。
藉由檢查裝置3,自檢查程式儲存部23讀出與作為檢查對象的基板相對應的檢查程式、自檢查資訊儲存部24讀出與作為檢查對象的基板相對應的檢查資訊來執行檢查。將一系列的檢查的結果或檢查時所生成的圖像等,自檢查裝置3發送至資料管理用伺服器2,並存放於檢查歷程儲存部25中。
對於控制終端機1的處理部104,設定用戶介面(user interface)(以下為UI)控制部11、讀出處理部12、產品編號資料處理部13、登記處理部14、檢查程式處理部15等的功能。
UI控制部11顯示作業畫面並接受用戶的操作,且與其他的處理部12~處理部14協作來執行對應於操作的處理。讀出處理部12自基板資訊儲存部21、零件資訊儲存部22讀出UI控制部11及檢查程式處理部15的處理中所需的資訊,並提供至UI控制部11及檢查程式處理部15。產品編號資料處理部13自檢查資訊儲存部24讀出: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的品質水準資訊(後述)、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等檢查資訊可否向檢查程式擴展的可否擴展資訊(後述)、檢查資訊歷程資訊等。另外,自零件資訊儲存部22讀出零件資訊等。而且,根據該些資訊而製作產品編號資料群(後述)並提供至UI控制部11。另外,自登記處理部14接收資訊並變更為與產品編號資料群相關的資訊。
登記處理部14自UI控制部11接收設定資訊,並傳送至產品編號資料處理部13及檢查程式處理部15,同時變更檢查資訊儲存部所要儲存的各資訊。檢查程式處理部15自讀出處理部12接收所需的資訊、自登記處理部14接收設定資訊,並基於該些來製作基板的檢查程式,並且將該資訊登記於檢查程式儲存部23。再者,本實施例中的檢查程式是基於將產品編號資料群建立起關聯的檢查邏輯來進行基板的良・不良的判定者。
另外,檢查程式處理部15於檢查程式中進行對為了獲得檢查資訊而應參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處理。自UI控制部11接收由用戶輸入的檢查程式應參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產品編號ID,並且自UI控制部11接收修訂編號,與該檢查程式建立關聯地儲存於檢查程式儲存部23中。於本實施例中,在UI控制部11,接受用戶對應參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有條件的一起更新」。於該情況下,檢查程式處理部15將應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產品編號ID、及修訂編號,與該檢查程式建立關聯地儲存於檢查程式儲存部23中。由此,包括檢查程式處理部15的控制終端機1的處理部104相當於參照資料更新部件。
本應用例的發明是應用於所述檢查系統9中者。而且,如上所述,將針對搭載於基板的零件的每個產品編號而設定的零件資訊、檢查項目、檢查基準、以及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可否向檢查程式擴展的可否擴展資訊作為產品編號資料群,每當發生變更時便進行修訂管理。
關於該品質水準資訊,例如於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等檢查資訊正在製作且未確認可靠性的情況下視為「不良」,於僅應用於特定的檢查程式且正在確認的情況下視為「嘗試(TRY)」,於結束可靠性的確認且能夠應用於量產的情況下視為「良好(OK)」。另外,關於可否擴展資訊,於不將包含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應用於參照該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檢查程式中的情況下視為「斷開」,於應用的情況下視為「接通」。而且,當對零件進行檢查時,於可否擴展資訊為「接通」的過程中,各檢查程式參照最新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使用其資訊來執行檢查。
於本應用例中,如上所述,當藉由檢查系統9的檢查裝置3來進行基板檢查時,可針對每個零件而使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最佳化,可針對每個零件來管理檢查品質。由此,於搭載有多個零件的基板檢查中,可對全部的零件基於最佳的檢查資訊來進行檢查。另外,能夠基於品質水準資訊而容易地管理針對每個零件所設定的檢查資訊。
再者,本應用例中,構成產品編號資料群的資訊儲存於零件資訊儲存部22及檢查資訊儲存部24中。由此,零件資訊儲存部22及檢查資訊儲存部24相當於儲存部。另外,於如將輸出部101中顯示出的產品編號資料群存檔於記憶體103般的情況下,亦能夠將記憶體103設為儲存部。另外,本應用例的處理部104、或檢查裝置3中的CPU相當於處理部。另外,本應用例的控制終端機1構成資料管理部及資訊設定部。
<實施例1>
其次,對本發明的實施例1進行詳細說明。圖3中示出本實施例的產品編號資料表30的例子。如上文所述,該產品編號資料表30是基於資料管理用伺服器2的零件資訊儲存部22及檢查資訊儲存部24中所儲存的資訊,於產品編號資料處理部13進行製作,並藉由輸出部101而顯示。產品編號資料表30是記錄與搭載於應檢查的基板的各個零件相對應的產品編號ID、及與各產品編號ID相對應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表。圖3中顯示有與附帶產品編號ID001的作為晶片電阻的零件1608RS、及附帶產品編號ID002的作為四面扁平封裝體(QuadFlat Package,QFP)的零件QFP4848相關的產品編號資料群。如上所述,將涉及多個產品編號ID的零件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組合在一起者即為本實施例的產品編號資料表。
此處,對涉及產品編號ID001的零件的產品編號資料群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中,關於涉及產品編號ID001的零件,記錄有形狀、零件種類、檢查項目、檢查基準等。檢查基準是檢查中對搭載零件的良・不良進行判斷的臨限值或判斷指標。而且,關於涉及產品編號ID001的零件,每當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發生變更時,便更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修訂並記載於與各產品編號ID對應一欄的最上段。關於圖3中的涉及產品編號ID001的零件,可知對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施加11次的變更,最新的修訂為修訂12。
另外,本實施例的產品編號資料表中,在與各零件對應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中,包含各修訂每次的品質水準及可否擴展的資料。該品質水準是表示各修訂中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品質或者可靠性是否為可用於檢查裝置3的檢查中的水準的指標。例如,所謂品質水準為不良的情況表示:為製作中途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且為不可用於實際的檢查中的水準。另外,品質水準為嘗試的情況表示:為於特定的檢查程式中擴展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並正在進行可靠性的確認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且處於馬上能夠量產應用的水準。進而,品質水準為良好的情況表示:為將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擴展至特定的檢查程式並結束了可靠性的確認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且為能夠量產應用的水準。
另外,可否擴展資料是表示是否將各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於全部的檢查程式中的指標。於可否擴展資料為斷開的情況下,不將該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於全部的檢查程式中。於可否擴展資料為接通的情況下,將該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擴展至全部的檢查程式中。該可否擴展資料可獨立於品質水準資料而由用戶設定。再者,圖3中品質水準資料相當於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可否擴展資料相當於參照與否資訊。
其次,圖4的(a)及圖4的(b)中示出針對本實施例檢查程式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的例子。於本實施例的檢查系統9中,如上文所述使用多個檢查程式來進行對基板上的多個零件的檢查。於圖4的(a)及圖4的(b)中,示出大量的檢查程式中針對檢查程式1及檢查程式2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35a及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35b。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35a、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35b中顯示有:基板的多個電路所附帶的電路ID、附帶有各電路ID的電路所搭載的零件的產品編號ID、附帶有各產品編號ID的零件的搭載位置、涉及各產品編號ID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中進行參照的修訂即參照修訂、參照修訂於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品質水準、可否擴展、涉及各產品編號ID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最新修訂、最新修訂於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品質水準及可否擴展資料、產品編號資料群的狀態即產品編號擴展的狀況(status)。
根據圖4的(a)中示出的針對檢查程式1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35a,於涉及電路ID1~電路ID4的電路中使用涉及產品編號ID001的零件,且可知以下方面:該零件在基板上的搭載位置為左邊、上部(Left, Top);對於該零件,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最新修訂為修訂12。另外,修訂12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目前就品質水準而言為不良,關於可否擴展則為接通,可知需要更新。進而可知以下方面:檢查程式1並非最新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且正在參照修訂9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修訂9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目前就品質水準而言為良好,可否擴展則為接通。
即,於本實施例的檢查系統9中,對基板上的各零件的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是藉由產品編號資料群來加以管理。而且,每當修訂時,產品編號資料群便在管理所述檢查項目、檢查基準的同時,一併對產品編號資料群自身的品質水準、可否擴展加以管理。而且,各檢查程式中所參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是藉由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來加以管理。
其次,使用圖5來對本實施例的檢查系統9中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可否擴展的內容的管理流程進行說明。本流程可儲存於控制終端機1的記憶體103中,亦可於自輸入部102輸入有製作新穎產品編號資料群這一內容的情況下自動地執行全部的步驟。圖5是檢查資訊管理常式的流程圖。執行本流程時,首先於步驟S101中對新穎的檢查對象零件製作產品編號。製作產品編號時,生成對應於該產品編號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於該狀態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產品編號水準設定為不良,可否擴展設定為斷開。
於步驟S102中,自動地製作與所製作出的產品編號資料群對應的視窗畫面並顯示於控制終端機1的輸出部101。進而於步驟S103中,將與所製作出的產品編號資料群對應的零件的良品模型圖像、不良品實際圖像、以及零件的形狀、零件種類、當前暫時設定的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等登記在零件資訊儲存部22中。藉此,顯示圖3的產品編號資料表30中的產品編號名稱、形狀、零件種類、檢查項目、檢查基準等。
其次於步驟S104中,登記驗證圖像。更具體而言,登記用來藉由步驟S103的處理中所登記的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而對是否產生「錯檢」或者「漏檢」進行事前驗證的樣品的圖像。若步驟S104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105。於步驟S105中,進行產品編號調整。即,對藉由步驟S104而登記的驗證圖像,進行認為恰當的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的調整。若步驟S105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106。
於步驟S106中,對步驟S104中登記的驗證畫面,判定是否無「錯檢」或者「漏檢」。此處,於產生了「錯檢」或者「漏檢」的情況下,判定為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檢查項目或者檢查基準並不恰當,故返回至步驟S105的處理之前,進一步進行該些調整。而且,反覆進行步驟S105及步驟S106的處理,直至於步驟S106中,驗證畫面中既未產生「錯檢」亦未產生「漏檢」。
於步驟S106中,當驗證畫面中既未產生「錯檢」亦未產生「漏檢」時,前進至步驟S107。於步驟S107中,由用戶將品質水準變更為嘗試。若步驟S107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108。於步驟S108中,將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至特定的檢查程式中。更詳細而言,亦可於輸出部101中顯示出的另一視窗中,指定應用該產品編號資料群的特定的檢查程式。藉此,於特定的檢查程式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中,與該產品編號資料群對應的可否擴展設定為接通。再者,特定的檢查程式可為一個亦可為兩個以上。
若步驟S108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109。於步驟S109中,使用已進行步驟S108中應用的處理的檢查程式,由檢查裝置3實施基板檢查。而且,於步驟S110中,藉由步驟S109中進行的檢查來判定是否產生了「錯檢」或者「漏檢」。此處於判定為產生了「錯檢」或者「漏檢」的情況下,返回至步驟S109的處理,再次進行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調整。另一方面,於判定為未產生「錯檢」或者「漏檢」的情況下,前進至步驟S111。
步驟S111中,將該產品編號資料應用於更多的多個檢查程式中,於檢查裝置3中實施多個檢查。若步驟S111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112。而且,於步驟S112中,判定於步驟S111的多個檢查中是否產生了「錯檢」或者「漏檢」。於步驟S112中產生了「錯檢」或者「漏檢」的情況下,返回至步驟S111的處理,再次進行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調整。另一方面,於判定為未產生「錯檢」或者「漏檢」的情況下,前進至步驟S113。
於步驟S113中,將該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品質水準設定為良好,且將可否擴展設定為接通。至此,能夠將該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於應參照該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全部的檢查程式中。若步驟S113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114。於步驟S114中,將該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於所有檢查程式中。
此處,當將該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於所有檢查程式中時,如上文所述,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於該情況下,於輸出部101中顯示「換新(renewal)」按鈕,且用戶點擊「換新」按鈕,藉此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本實施例中,作為「有條件的一起更新」的條件,設定為可否擴展為接通、品質水準為良好,於全部的檢查程式中,在滿足該條件的範圍內應用最新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內容。該「有條件的一起更新」的條件相當於規定條件。另外,可否擴展及品質水準相當於「規定的檢查資訊」。
若步驟S114的處理結束,則暫時結束本常式。再者,本實施例中的檢查資訊管理常式的步驟S101、步驟S107、步驟S113相當於設定步驟。另外,步驟S106、步驟S110、步驟S112相當於判定步驟。另外,步驟S114相當於參照資料更新步驟。
於圖5中所記載的流程圖的右側,對執行各步驟的階段中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及可否擴展的設定進行表示。據此,當於步驟S101中製作出新穎產品編號時,品質水準設定為不良,可否擴展設定為斷開。其後,於步驟S105中的使用驗證圖像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調整中未發生「錯檢」或「漏檢」的情況下,於步驟S107中,品質水準設定為嘗試,可否擴展設定為斷開。而且,於多個檢查程式中未發生「錯檢」或「漏檢」的情況下,於步驟S113中,品質水準設定為良好,可否擴展設定為接通。
圖6的(a)及圖6的(b)中,對如所述流程中亦說明般,推進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調整研究,產品編號的品質水準達到良好時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的變化進行表示。圖6的(a)及圖6的(b)表示針對檢查程式1及檢查程式2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圖6的(a)表示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之前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圖6的(b)表示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之後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
圖6的(a)中,關於涉及產品編號ID001的零件,於檢查程式1中參照修訂5,於檢查程式2中參照修訂6。而且,於修訂5中,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設定為嘗試,於修訂6中,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設定為良好。另外,可知於修訂5中及修訂6中均為可否擴展設定為接通。另外,關於產品編號ID001的零件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最新修訂為修訂7,修訂7的品質水準已設定為良好,可否擴展已設定為接通。即,可知修訂7為已完成的產品編號資料群。
於該狀態下,對於產品編號ID001的產品編號資料群,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更具體而言,亦可使輸出部101顯示另一視窗,於該另一視窗中,對檢查程式1點擊「換新」按鈕。此處,於本實施例中,關於產品編號ID001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用於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的條件為可否擴展為接通、品質水準為良好。
如此一來,如圖6的(b)所示,於檢查程式1中及檢查程式2中均參照作為最新修訂的修訂7的產品編號資料群,品質水準變更為良好。如上所述,於本實施例中,對於產品編號資料群,藉由「有條件的一起更新」,能夠在滿足規定條件的範圍內將最新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一起地應用於所有檢查程式中,且能夠有效率地應用最佳的檢查項目及檢查基準。
再者,於本實施例中,「有條件的一起更新」的條件為可否擴展為接通、品質水準為良好,亦能夠設定其他條件。於如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檢查資訊的可靠性充分變高,產品編號資料群完成而初次將可否擴展設為接通般的情況下,條件僅為可否擴展為接通亦充分。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於檢查系統9能夠由多個用戶使用的情況下,當由特定的用戶將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設定為不良或者嘗試的情況下,亦可限制由其他用戶將品質水準變更為良好。更具體而言,亦可完全禁止由特定的用戶以外的用戶將品質水準變更為良好,亦可允許僅由特定的其他用戶、例如所述特定的用戶的上司等來進行變更。
另外,同樣地,於檢查系統9能夠由多個用戶使用的情況下,當由特定的用戶將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可否擴展設定為斷開的情況下,亦可限制由其他用戶將可否擴展變更為接通。更具體而言,亦可完全禁止由特定的用戶以外的用戶將可否擴展變更為接通,亦可允許僅由特定的其他用戶、例如所述特定的用戶的上司等來進行變更。
藉此,可抑制由不知情的其他用戶變更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或可否擴展的設定內容。若如此,則可抑制將品質水準低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無意地用於檢查中。
<實施例2>
其次,對本發明的實施例2進行說明。於實施例2中,對已將確認完可靠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於全部的檢查程式中的狀態下,於製造步驟中發生了「漏檢」的情況下的處理進行說明。圖7是表示於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產品編號水準設定為良好、可否擴展設定為接通的狀態下,檢查時發生了「漏檢」的情況下所執行的檢查資訊管理常式2的處理的流程圖。本流程可儲存於控制終端機1的記憶體103中,亦可於自檢查裝置3發送「漏檢」檢測的資料時自動地執行。再者,關於進行手動檢查的步驟,檢查程式可呈等待來自作業者的結果輸入的狀態。
執行本常式時,首先,於步驟S201中,對檢查時發生了「漏檢」的情況進行檢測。於該情況下,存在未於步驟中發現不良品而通過的危險性,故需緊急應對。由此,於步驟S202中,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設定為不良。若步驟S202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203。
於步驟S203中,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將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於所有檢查程式中。於該情況下,「有條件的一起更新」的條件設定為可否擴展為接通、品質水準為不良,於所有檢查程式中,在滿足該條件的範圍內應用最新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內容。而且,於該情況下,於所有檢查程式中,應用品質水準為不良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本實施例的檢查系統9中,於此種情況下,關於參照產生了「漏檢」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檢查,停止藉由檢查程式進行的自動檢查而進行手動檢查。作為此時的顯示,可僅於涉及檢查系統9的輸出部101中所顯示出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視窗中將產品編號的品質顯示為不良,亦可另外給出某些告警(alert)顯示。若步驟S203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104。
於步驟S104~步驟S114的處理中,與圖5所示的檢查資訊管理常式的不同點在於以下方面:於S206的處理中,對於步驟S104中登記的驗證畫面,藉由手動檢查來判定是否無「錯檢」或者「漏檢」;另外,於步驟S210中,藉由手動檢查來判定於步驟S109中所進行的檢查中是否發生了「錯檢」或者「漏檢」;另外,於步驟S212中,藉由手動檢查來判定於步驟S111的多個檢查中是否發生了「錯檢」或者「漏檢」。再者,於步驟S114中,再次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此時的條件設定為可否擴展為接通、品質水準為良好。
圖8中,對如上所述,於製造步驟中產生了「錯檢」的情況下進行手動檢查的檢查系統控制常式進行說明。本流程可儲存於檢查程式儲存部23中,亦可於藉由檢查裝置3來實施檢查時執行。執行本常式時,首先,於步驟S301中,讀入檢查程式。若步驟S301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302。於步驟S302中,讀入藉由步驟S301而讀入的檢查程式中參照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此處讀入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為在滿足「有條件的一起更新」中所設定的條件的範圍內,最新的修訂所涉及的產品編號資料群。若步驟S302的處理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303。於步驟S303中獲取檢查圖像。而且,於步驟S304中實施檢查。
其次,於步驟S305中,判定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品質水準是否設定為良好。此處,若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品質水準設定為良好,則前進至步驟S309並實施自動檢查。另一方面,於步驟S305中判定為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品質水準未設定為良好的情況下,前進至步驟S306。於步驟S306中,判定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是否設定為嘗試。此處,於判定為品質水準設定為嘗試的情況下,前進至步驟S309並實施自動檢查。另一方面,於判定為品質水準未設定為嘗試的情況下,前進至步驟S307。
於步驟S307中,判定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是否設定為不良。此處,於判定為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設定為不良的情況下,前進至步驟S308,並實施手動檢查。另一方面,於判定為品質水準未設定為不良的情況下,前進至步驟S309,並實施自動檢查。若步驟S309的自動檢查、或者步驟S308的手動檢查結束,則前進至步驟S310。
於步驟S310中判定檢查是否結束。於步驟S310中判定為檢查結束的情況下,暫時結束本常式。於判定為檢查未結束的情況下,返回至步驟S304的處理,繼續進行檢查。再者,本常式中,於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的資料僅為「良好」、「嘗試」、「不良」三種的情況下,當於步驟S306中判定為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品質水準並非「嘗試」時,亦可直接前進至步驟S308的處理。
圖9的(a)及圖9的(b)對如圖7及圖8中所說明般,檢查系統9中發生了「漏檢」的情況下的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的變更的例子進行例示。圖9的(a)中,關於產品編號ID003的零件,於檢查程式3中參照修訂9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於檢查程式4中,參照修訂10的產品編號資料群。而且,可知修訂9、修訂10均將品質水準設定為良好,將可否擴展設定為接通。另外,關於產品編號ID003的零件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最新修訂為修訂12,關於修訂12,品質水準設定為不良。而且,可知產品編號擴展的狀況為「要更新」。
於該狀態下,任一檢查程式的檢查中產生了「漏檢」的情況下,需要緊急的應對,為此,將條件設為可否擴展為接通且品質水準為不良,並且對於產品編號ID003的產品編號資料群,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於該情況下,如圖9的(b)所示,對於產品編號ID003的零件,強制地參照最新修訂12的產品編號資料。而且,其品質水準設定為不良。如此,如圖8的步驟S307及步驟S308中所示,對於產品編號ID001的零件,進行手動檢查而非自動檢查。而且,作為產品編號擴展的狀況,顯示為漏檢應對中。
藉此,於檢查系統9中發生了「漏檢」的情況下,可緊急避難地中止自動檢查而進行手動檢查。而且,不會對製造步驟中的檢查品質造成影響,同時能夠維持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檢查項目或檢查基準的最佳化。再者,於本實施例中,於任一檢查程式的檢查中發生了「漏檢」的情況下,可自動地參照品質水準為不良的最新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亦可使輸出部101給出能夠將品質水準為不良的最新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應用於全部的檢查程式中的顯示,使用戶手動地進行「有條件的一起更新」,並參照品質水準為不良的最新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再者,於所述應用例及各實施例中,對當修訂管理產品編號資料群、檢查資訊已變更時,製作新的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例子進行說明。然而,當檢查資訊已變更時,對於僅改寫產品編號資料群而未製作新的修訂的產品編號資料群的情況、即未對產品編號資料群進行修訂管理的情況而言,當然亦能夠應用本發明。
再者,以下為了能夠將本發明的構成要件與實施例的構成加以對比,對於本發明的構成要件,附帶圖式的符號進行記載。
<發明1>
一種檢查方法,其為藉由對搭載有零件的物品的品質加以判定的檢查程式,來進行所述物品的檢查的檢查方法,所述檢查方法包括:
設定步驟(S101、S107、S113),針對每個零件來設定所述檢查中的包含所述零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以及
判定步驟(S106、S110、S112),藉由所述檢查程式來判定所述物品的品質,且
於所述設定步驟中,基於針對所述零件的每個產品編號而設置且每當所述檢查資訊變更時便加以更新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來設定所述檢查資訊,
於所述判定步驟中,所述檢查程式基於藉由參照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而獲得的所述檢查資訊,針對每個所述零件來判定品質且
進而包括參照資料更新步驟(S114),將所述檢查程式參照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更新為規定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於所述參照資料更新步驟中,將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規定的所述檢查資訊在滿足規定條件的範圍內更新為最新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發明5>
一種檢查系統,其為藉由對搭載有零件的物品的品質加以判定的檢查程式,來進行所述物品的檢查的檢查系統(9),所述檢查系統包括:
儲存部(22、24、104),儲存產品編號資料群,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併入有所述檢查中的包含所述零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以及
處理部(1、104),使所述檢查程式判定所述物品的品質,且
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針對所述零件的每個產品編號而設置,並且每當所述檢查資訊變更時便加以更新,
所述檢查程式基於參照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而獲得的所述檢查資訊,針對每個所述零件來判定品質,且
進而包括參照資料更新部件(1、104),將所述檢查程式參照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更新為規定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所述參照資料更新部件將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規定的所述檢查資訊在滿足規定條件的範圍內更新為最新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1‧‧‧控制終端機
2‧‧‧資料管理用伺服器
3‧‧‧基板檢查裝置(檢查裝置)
9‧‧‧檢查系統
11‧‧‧用戶介面控制部
12‧‧‧讀出處理部
13‧‧‧產品編號資料處理部
14‧‧‧登記處理部
15‧‧‧檢查程式處理部
21‧‧‧基板資訊儲存部
22‧‧‧零件資訊儲存部
23‧‧‧檢查程式儲存部
24‧‧‧檢查資訊儲存部
25‧‧‧檢查歷程儲存部
30‧‧‧產品編號資料表
35a、35b‧‧‧產品編號參照資料表
101‧‧‧輸出部
102‧‧‧輸入部
103‧‧‧記憶體
104‧‧‧處理部
S101~S114、S201~S212、S301~S310‧‧‧步驟
圖1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檢查系統的硬體構成的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檢查系統的功能的方塊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品質資料表的例子的圖。
圖4的(a)及圖4的(b)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的檢查程式的品質參照資料表的例子的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1的檢查資訊管理常式(routine)的處理的流程圖。
圖6的(a)及圖6的(b)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1的檢查程式的品質參照資料表的更新態樣例的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2的檢查資訊管理常式2的處理的流程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2的檢查系統控制常式的處理的流程圖。
圖9的(a)及圖9的(b)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2的檢查程式的品質參照資料表的更新態樣例的圖。
S101~S114‧‧‧步驟
Claims (9)
- 一種檢查方法,其為藉由對搭載有零件的物品的品質加以判定的檢查程式,來進行所述物品的檢查的檢查方法,所述檢查方法包括: 設定步驟,針對每個零件來設定所述檢查中的包含所述零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以及 判定步驟,藉由所述檢查程式來判定所述物品的品質,且 於所述設定步驟中,基於針對所述零件的每個產品編號而設置且每當所述檢查資訊變更時便加以更新的產品編號資料群,來設定所述檢查資訊, 於所述判定步驟中,所述檢查程式基於藉由參照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而獲得的所述檢查資訊,針對每個所述零件來判定品質,且 進而包括參照資料更新步驟,將所述檢查程式參照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更新為規定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於所述參照資料更新步驟中,將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規定的所述檢查資訊在滿足規定條件的範圍內更新為最新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檢查方法,其中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為表示所述檢查程式有無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的參照與否資訊, 所述參照與否資訊包含:接通資訊,視為所述檢查程式有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以及斷開資訊,視為所述檢查程式未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 所述規定條件為將所述參照與否資訊設定為所述接通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檢查方法,其中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進而包含作為所述檢查資訊的可靠性的指標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 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第一水準,表示高品質水準;以及第二水準,表示低品質水準, 所述規定條件進而為將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設定為所述第一水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檢查方法,其中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進而包含作為所述檢查資訊的可靠性的指標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 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第一水準,表示高品質水準;以及第二水準,表示低品質水準, 當將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設定為所述第二水準時,於所述判定步驟中,不依靠所述檢查程式地進行所述零件的檢查。
- 一種檢查系統,其為藉由對搭載有零件的物品的品質加以判定的檢查程式,來進行所述物品的檢查的檢查系統,所述檢查系統包括: 儲存部,儲存產品編號資料群,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併入有所述檢查中的包含所述零件的檢查項目及/或檢查基準的檢查資訊;以及 處理部,使所述檢查程式判定所述物品的品質,且 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針對所述零件的每個產品編號而設置,並且每當所述檢查資訊變更時便加以更新, 所述檢查程式基於參照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而獲得的所述檢查資訊,針對每個所述零件來判定品質,且 進而包括參照資料更新部件,將所述檢查程式參照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更新為規定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所述參照資料更新部件將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中的規定的所述檢查資訊在滿足規定條件的範圍內更新為最新的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檢查系統,其中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為表示所述檢查程式有無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的參照與否資訊, 所述參照與否資訊包含:接通資訊,視為所述檢查程式有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以及斷開資訊,視為所述檢查程式未進行對所述產品編號資料群的參照, 所述規定條件為將所述參照與否資訊設定為所述接通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檢查系統,其中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進而包含作為所述檢查資訊的可靠性的指標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 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第一水準,表示高品質水準;以及第二水準,表示低品質水準, 所述規定條件進而為將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設定為所述第一水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檢查系統,其中所述規定的檢查資訊進而包含作為所述檢查資訊的可靠性的指標的檢查品質水準資訊, 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包含:第一水準,表示高品質水準;以及第二水準,表示低品質水準, 當將所述檢查品質水準資訊設定為所述第二水準時,不依靠所述檢查程式地進行所述零件的檢查、所述零件的品質的判定。
-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其使電腦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檢查方法中的步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27016A JP7035856B2 (ja) | 2018-07-03 | 2018-07-03 | 検査方法、検査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8-127016 | 2018-07-0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06350A true TW202006350A (zh) | 2020-02-01 |
TWI697666B TWI697666B (zh) | 2020-07-01 |
Family
ID=6906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23392A TWI697666B (zh) | 2018-07-03 | 2019-07-03 | 檢查方法、檢查系統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35856B2 (zh) |
CN (1) | CN112292924B (zh) |
DE (1) | DE112019003385T5 (zh) |
TW (1) | TWI697666B (zh) |
WO (1) | WO202000910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64235A (ja) * | 1997-08-26 | 1999-03-05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実装部品自動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実装部品検査基準設定装置および実装部品検査基準設定方法 |
JP4805475B2 (ja) * | 2000-05-12 | 2011-11-0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品質評価装置、品質評価方法、品質表示装置、品質表示方法および品質評価システム |
CN100489508C (zh) * | 2004-07-21 | 2009-05-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基板检查方法及装置 |
CN1979137A (zh) * | 2005-01-11 | 2007-06-1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基板检查装置及其检查逻辑设定方法和检查逻辑设定装置 |
JP2006214820A (ja) | 2005-02-02 | 2006-08-17 | Yamaha Motor Co Ltd | 基板検査装置および基板検査方法 |
JP4552749B2 (ja) * | 2005-05-12 | 2010-09-2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検査基準設定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工程検査装置 |
JP4728046B2 (ja) | 2005-06-01 | 2011-07-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外観検査機の監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697069B2 (ja) * | 2006-06-29 | 2011-06-0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基板検査のための基準値の設定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装置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2009281836A (ja) * | 2008-05-21 | 2009-12-03 | Olympus Corp | 基板観察装置、基板観察方法、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517638B2 (ja) | 2009-01-29 | 2014-06-1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実装部品検査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実装部品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実装部品検査装置を備えた部品実装機 |
JP2013134560A (ja) | 2011-12-26 | 2013-07-08 | Hitachi Cable Ltd | 品質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品質管理プログラム |
JP6103808B2 (ja) * | 2012-02-16 | 2017-03-29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基板外観検査機および基板外観検査方法 |
JP6498764B2 (ja) * | 2015-06-17 | 2019-04-10 | 株式会社Fuji | 実装システム |
JP2017034009A (ja) * | 2015-07-30 | 2017-02-0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
JP6624598B2 (ja) * | 2015-08-04 | 2019-12-25 | 株式会社Fuji | 基板生産ラインの生産管理装置 |
JP6907508B2 (ja) * | 2016-11-10 | 2021-07-2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検査システム、検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8
- 2018-07-03 JP JP2018127016A patent/JP7035856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02 CN CN201980039723.3A patent/CN11229292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7-02 WO PCT/JP2019/026292 patent/WO202000910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7-02 DE DE112019003385.9T patent/DE112019003385T5/de active Pending
- 2019-07-03 TW TW108123392A patent/TWI697666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09109A1 (ja) | 2020-01-09 |
DE112019003385T5 (de) | 2021-03-18 |
JP2020009814A (ja) | 2020-01-16 |
TWI697666B (zh) | 2020-07-01 |
CN112292924B (zh) | 2021-10-08 |
JP7035856B2 (ja) | 2022-03-15 |
CN112292924A (zh) | 2021-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67963B2 (ja) | 外観検査装置、外観検査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5865707B2 (ja) | 外観検査装置、外観検査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TW202006351A (zh) | 檢查方法、檢查系統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 | |
CN103577658A (zh) | 智能终端硬件的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
TWI621191B (zh) | 晶圓測試機台的遠端監控方法及系統 | |
CN112882933B (zh) | 脚本录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812118A (zh) | Pcb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684271A (zh) | 用于监视和预测smt设备的故障的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8121648B (zh) | 一种界面错误监控方法 | |
CN108072399B (zh) | 检查系统、检查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TW202006350A (zh) | 檢查方法、檢查系統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 | |
CN113391123B (zh) | 电阻温度系数值确定方法和治具 | |
JP2009223568A (ja) | シナリオ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1458628A (zh) | 模板文件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13140041A (ja) | 外観検査装置、外観検査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7102938A (zh) | 测试脚本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 |
JP2007053264A (ja) | 実装品質の不良検出装置及び実装品質の不良検出方法 | |
KR101241036B1 (ko) | 인쇄회로기판의 외관검사시스템 | |
CN104112178A (zh) | 技术评价装置、技术评价方法 | |
JP5351110B2 (ja) | 露光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システム | |
CN119247097A (zh) | Pcb中定位露铜金线上的布线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4860599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9087941A (zh) | 上件检查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643256A (zh) | 引脚缺陷的识别方法、处理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10015408A (ja) | 試験支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