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7781A - 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7781A
TW201947781A TW108116503A TW108116503A TW201947781A TW 201947781 A TW201947781 A TW 201947781A TW 108116503 A TW108116503 A TW 108116503A TW 108116503 A TW108116503 A TW 108116503A TW 201947781 A TW201947781 A TW 2019477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ell arr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6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中博之
森宏治
斉藤健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7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778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10Aligning parts to be fitted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1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the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10Frame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藉由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安裝在固定構件,形成太陽電池陣列的步驟,及將太陽電池陣列安裝於支撐臂的步驟。

Description

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本案係以2018年5月15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之特願2018-093581號作為優先權基礎案。記載於該日本專利申請案之全部記載內容,藉由參照而為本說明書所援用。
於日本特開2017-22838號公報,記載著集光型太陽光發電裝置。於前述集光型太陽光發電裝置,使用化合物半導體元件作為發電元件,藉由使以菲涅爾透鏡(Fresnel lens)集光的太陽光射入該發電元件而進行發電。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22838號公報
相關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具備以下之步驟。藉由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安裝在延伸於長邊方向的固定構件,形成太陽電池陣列。將太陽電池陣列安裝於支撐臂。
相關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係供保持具有延伸於長邊方向的一對固定構件的太陽電池陣列之用,具備一對安裝部與中央區域。一對安裝部,為被安裝一對固定構件的部分。中央區域,設於一對安裝部之間。於中央區域,設有插通孔。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集光型太陽光發電裝置的組裝,一般採以下的程序進行。首先,供固定太陽電池模組之用的軌道被安裝於循跡架台的支撐臂。此時,有必要進行太陽電池模組安裝面的水平(水平度)的調整。例如,藉由在支撐臂與太陽電池模組固定用軌道之間插入水平調整用間隔件,進行太陽電池模組安裝面的水平調整。
太陽電池模組,於太陽電池模組的底部被安裝於太陽電池模組固定用軌道。因此,在作業員進入太陽電池模組的下側的狀態,有必要朝向上方同時進行太陽電池模組固定用軌道與太陽電池模組之固定作業。此外,太陽電池模組的固定作業位置為地上1公尺左右。因此,太陽電池模組固定用軌道與太陽電池模組之固定作業的作業性很差。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為了解決前述課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可提高生產性的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本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可以提供可提高生產性的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之概要]
首先,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型態的概要。
(1)相關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具備以下之步驟。藉由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安裝在延伸於長邊方向的固定構件20,形成太陽電池陣列1。將太陽電池陣列1安裝於支撐臂2。藉由在施工環境安定的工廠等先準備太陽電池陣列1,可以使環境或天氣對施工效率的不良影響抑制在最小限度。結果,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生產性。
(2)於關於前述(1)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形成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包含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底面11朝向上方配置的步驟,及於底面11配置固定構件20之步驟亦可。藉此,可以使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與固定構件20之固定作業,由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的上側來進行。因此,與從下側進行固定作業的場合相比,作業效率提高。此外,藉由從上側進行固定作業,可以容易地檢查固定狀態。因此,可以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品質。
(3)根據關於前述(2)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的話,於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底面11朝向上方配置的步驟,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被載置於作業台30亦可。藉此,可以進而提高固定作業效率。此外,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藉著使底面11朝向上而載置於作業台30,可以由上方將固定構件20安裝於底面11,所以安裝作業效率提高。
(4)根據關於前述(3)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的話,作業台30,亦可具有平面狀的載置面31。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亦可具有底面11與相反側的上面12。上面12,亦可接於載置面31。藉此,可以容易提高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水平度。因此,可以降低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與固定構件20之間插入水平調整用間隔件的必要性。結果,可以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生產性。
(5)關於前述(1)至(4)之任一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亦可進而具備:於固定構件20安裝治具50的步驟,及使太陽電池陣列1與治具50一起反轉的步驟,以及於治具50的插通孔54插通升降機70的軸73之步驟。於使太陽電池陣列1與治具50一起反轉的步驟,亦可以軸73作為旋轉軸使太陽電池模組10反轉。藉此,可以容易使重的太陽電池陣列1反轉。
(6)關於前述(5)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亦可進而具備在使用升降機70支撐太陽電池陣列1的狀態,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藉此,可以容易搬送重的太陽電池陣列1。
(7)關於前述(5)或(6)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亦可進而具備在使用升降機70支撐太陽電池陣列1的狀態,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之步驟。藉此,可以在安定的狀態搬送重的太陽電池陣列1。
(8)關於前述(7)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之步驟,亦可在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之前進行。藉此,可以把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調整為適於太陽電池陣列1的搬送之高度。
(9)根據關於前述(8)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之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亦可比使太陽電池陣列1反轉的步驟之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還要低。藉由維持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為較低,可以在安定的狀態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
(10)關於前述(1)至(9)之任一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方法,固定構件20之剖面形狀亦可為Z形。藉此,可以提高固定構件20的強度。結果,可以抑制固定構件20彎曲。因此,可以提高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水平度。
(11)關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係供保持具有延伸於長邊方向的一對固定構件20的太陽電池陣列1之用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具備一對安裝部52與中央區域51。一對安裝部52,為被安裝一對固定構件20的部分。中央區域51,設於一對安裝部52之間。於中央區域51,設有插通孔54。藉此,可以容易使太陽電池陣列1反轉。結果,可以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生產性。
(12)於關於前述(11)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中央區域51的厚度,亦可比一對安裝部52之各個的厚度更大。藉此,可以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製造治具50的剛性。
(13)於關於前述(11)或(12)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一對安裝部52之各個,亦可包含接於一對固定構件20之第1面52a,及與第1面52a相反側的第2面52b。於第2面52b,亦可設有連到中央區域51的突出部53。藉此,可以進而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製造治具50的剛性。
(14)關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裝置,具備:前述(11)~(13)之任一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與可插通於插通孔54的軸73之升降機70。升降機70具有輪胎75。在一般的升降機70的場合,使用金屬製的腳輪。金屬製腳輪的場合,使升降機70移動於例如砂漠那樣的未鋪裝地面上時,砂會被咬入腳輪,平順移動是困難的。另一方面,替代腳輪使用輪胎75的場合,即使在砂漠那樣的未鋪裝地面也可以容易移動升降機70。
[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之詳細內容]
以下,根據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型態之詳細內容。又,於以下圖式,對相同或相當的部分賦予同一參照符號而不反覆說明。
(太陽光發電裝置)
首先,說明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構成。
如圖1所示,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係集光型太陽光發電裝置,主要具有:支柱3、旋轉軸4、太陽電池陣列1、支撐臂2、驅動部5、與締結部6。太陽電池陣列1,具有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一對軌道20(一對延伸於長邊方向的固定構件20)。1個太陽電池陣列1具有的太陽電池模組10的數目,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8個。太陽電池模組10,被排列於與旋轉軸4平行的方向。一對軌道20,被排列於與旋轉軸4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一對軌道20,被安裝於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的各個之底面11。複數太陽電池陣列1構成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
支撐臂2,係供支撐複數太陽電池陣列1之用的支撐體。支撐臂2,藉由締結部6安裝於旋轉軸4。支撐臂2的延伸方向,為對旋轉軸4的延伸方向交叉之方向。支撐臂2的數目,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6個。支撐臂2,例如於對支柱3配置於一方側的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設3個,而且對支柱3配置於另一方側的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設3個。於3個支撐臂2的各個之端部,設有延伸在與旋轉軸4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之連結部7亦可。
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被構成為可在2軸旋轉。具體而言,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被構成為可在沿著支柱3的延伸方向之第1旋轉軸A的周圍旋轉。藉著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旋轉於第1旋轉軸A的周圍,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旋轉於方位角方向。此外,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被構成為可在沿著旋轉軸4的延伸方向之第2旋轉軸B的周圍旋轉。藉著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旋轉於第2旋轉軸B的周圍,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旋轉於仰角方向。如以上所述,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可以追隨太陽的動態而移動。具體而言,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9,能夠以維持對向於太陽的角度的方式追隨太陽的動態而移動。
(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次,說明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製造方法。
如圖2所示,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製造方法,主要具有形成太陽電池陣列的步驟(S10),使太陽電池陣列反轉的步驟(S20),以及將太陽電池陣列安裝於支撐臂的步驟(S30)。
首先,實施形成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S10)。具體而言,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被載置於作業台30。作業台30的高度例如約為0.7m以上1.0m以下。藉此提高作業者在站立狀態進行的作業的效率。如圖3所示,作業台30,主要具有上板32,與支撐部33。支撐部33支撐著上板32。上板32,具有平面狀的載置面31。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具有上面12,底面11,與側面13。於上面12,例如被配置著集光型太陽電池模組(未圖示)。集光型太陽電池模組,例如包含菲涅爾透鏡(Fresnel lens)(未圖示)。底面11,係與上面12相反側之面。於底面11,例如被配置著發電元件(未圖示)。
如圖3所示,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使底面11朝向上方Z而配置。所謂上方,是對鉛直上方±1°以內的方向。由其他觀點來說,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以上面12對向於載置面31的方式配置。進而由其他的觀點來說,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上面12,朝向下方而配置。所謂下方,是對鉛直下方±1°以內的方向。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上面12,亦可接於載置面31。太陽電池模組10的數目,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8個。
如圖4所示,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平面俯視(由鉛直方向來看)具有約略長方形的形狀。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具有延伸於第1方向X的短邊,與延伸於第2方向Y的長邊。第2方向Y,對第1方向X垂直。如圖4所示,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被排列於第1方向X。由其他觀點來說,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被排列於太陽電池模組10的短邊方向。相鄰的2個太陽電池模組10,亦可互接。
如圖4所示,載置面31,於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之各個方向延伸。平面俯視,載置面31例如為長方形。第1方向X,為載置面31的長邊方向。沿著載置面31的長邊方向,被排列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上板32,以被一體成形的單片板為較佳。具體而言,上板32以藉由無垢材(實木)構成為較佳。藉此,與並排配置2個作業台30的場合相比,可以使載置面31更為平坦。
其次,於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被安裝軌道20。如圖5及圖6所示,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底面11被配置軌道20。軌道20,具有一方側軌道21與另一方側軌道22。一方側軌道21及另一方側軌道22之各個的長邊方向為第1方向X。由其他觀點來說,一方側軌道21及另一方側軌道22之各個,沿著太陽電池模組10的短邊方向配置。一方側軌道21的延伸方向,與另一方側軌道22的延伸方向平行。
例如將8個太陽電池模組10配置於載置面31上之後,於8個太陽電池模組10安裝軌道20亦可,將兩側的2個太陽電池模組10配置於載置面31上之後,於兩側的2個太陽電池模組10安裝軌道20,其後再將剩下的6個太陽電池模組10安裝於軌道20亦可。藉由以這樣的程序進行安裝,可以減低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的位置偏移。此外,以連接一方側軌道21與另一方側軌道22之間的方式使用桁架材(未圖示)亦可。
如圖7所示,軌道20的剖面形狀例如為Z形。具體而言,軌道20,具有第1軌道部61、第2軌道部62與第3軌道部63。第1軌道部61,連接於第2軌道部62之一方側端部。第3軌道部63,連接於第2軌道部62之另一方側端部。第2軌道部62、位於第1軌道部61與第3軌道部63之間。由第2軌道部62來看,第1軌道部61突出於一方側,第3軌道部63突出於另一方側。由其他觀點來看,由第2軌道部62來看,第1軌道部61,突出於與第3軌道部63相反之側。
如圖7所示,於剖面圖,第1軌道部61,對第2軌道部62幾乎垂直地延伸。同樣地,第3軌道部63、對第2軌道部62幾乎垂直地延伸。於剖面圖,第1軌道部61與第2軌道部62的夾角θ1亦可為未滿90°,亦可為90°以上。於剖面圖,第2軌道部62與第3軌道部63的夾角θ2亦可為未滿90°,亦可為90°以上。在第1軌道部61,亦可以設置第1貫通孔64。同樣地,在第3軌道部63,亦可以設置第2貫通孔65。於第1貫通孔64及第2貫通孔65,分別被插入後述之螺栓或者鉚釘。
其次,軌道20藉由固定部40被安裝於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固定部40,例如具有第1固定構件41與第2固定構件42。固定部40,只要是可以將軌道20固定於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者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螺栓或鉚釘。如圖8所示,一方側軌道21,被配置於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底面11的第2方向Y之一方側的端部。一方側軌道21,使用第1固定構件41,固定於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的各個之底面11。另一方側軌道22,被配置於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的各個之底面11的第2方向Y之另一方側的端部。另一方側軌道22,使用第2固定構件42,固定於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的各個之底面11。藉由以上程序,形成太陽電池陣列1(參照圖8)。太陽電池陣列1的重量例如為100公斤。
其次,說明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製造治具50。
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係供保持具有一對軌道20的太陽電池陣列1之用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如圖9所示,關於本實施型態的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具備一對軌道安裝部52(一對安裝部52),與中央區域51。一對軌道安裝部52,為被安裝一對軌道20的部分。中央區域51,設於一對軌道安裝部52之間。總之,中央區域51,藉由一對軌道安裝部52挾著。於中央區域51,設有插通孔54。插通孔54的剖面形狀為圓形。製造治具50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鋁或不銹鋼。
圖10係沿著圖9的X-X線之剖面模式圖。如圖10所示,中央區域51的厚度T1,亦可比一對軌道安裝部52之各個的厚度T2更大。一對軌道安裝部52之各個,具有第1面52a與第2面52b。第1面52a係接於一對軌道20之面。第2面52b,係與第1面52a相反側之面。於第1面52a,被設置安裝孔55。安裝孔55的數目,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4個。安裝孔55,於一對軌道安裝部52之各個分別設2個。於第2面52b,被設置突出部53。突出部53,連接於中央區域51。
其次,實施於軌道20安裝治具50的步驟。首先,製造治具50被配置於軌道20上。如圖11所示,製造治具50,以接於軌道20的第1軌道部61的方式配置。軌道20,接於製造治具50之一對軌道安裝部52。如圖12所示,中央區域51的一部分,被配置於一對軌道20之間。中央區域51,由太陽電池模組10隔離開。一對軌道安裝部52之各個的第1面52a,對向於太陽電池模組10的底面11。例如使用螺栓或鉚釘等之固定部90,使製造治具50被固定於軌道20。固定部90,例如具有第3固定構件91與第4固定構件92。一方側軌道21,使用第3固定構件91安裝於一對軌道安裝部52之一方側。另一方側軌道22,使用第4固定構件92安裝於一對軌道安裝部52之另一方側。
如圖13所示,製造治具50,被安裝於軌道20的兩端。具體而言,製造治具50,被安裝於第1方向X之軌道20的一端,與第1方向X之軌道20的另一端。一對製造治具50之各個,相互對向。
其次,說明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的製造裝置的構成。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製造裝置80,具有升降機70,與製造治具50。如圖14所示,升降機70,主要具有支撐部71、可動部72、軸73、台部74,與輪胎75。可動部72被安裝於支撐部71。可動部72可以移動於上下方向。軸73,被安裝於可動部72。軸73,可以與可動部72一起移動於上下方向。軸73,可插通於製造治具50的插通孔54。支撐部71被安裝於台部74。於台部74被安裝輪胎75。輪胎75為橡膠製。輪胎75的數目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前方2個後方2個(合計4個)。
如圖15所示,準備2台升降機70。一方的升降機70被配置於軌道20的一端側。另一方的升降機70被配置於軌道20的另一端側。2台升降機70的軸73之各個,被插入對應的製造治具50的插通孔54。其次,軸73往上方移動。藉此,太陽電池陣列1藉由升降機70抬高。由其他觀點來說,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離開作業台30的載置面31。
其次,實施使太陽電池陣列反轉的步驟(S20)。具體而言,太陽電池陣列1,與製造治具50一起反轉。太陽電池陣列1,以軸73為旋轉軸進行反轉。太陽電池陣列1旋轉約180°。旋轉方向R(參照圖11)亦可為順時針,亦可為逆時針。藉著作業員對太陽電池陣列1賦予旋轉力,而使太陽電池陣列1反轉亦可。藉此,使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上面12朝向上方Z,且底面11朝向下方(圖16)。
其次,實施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具體而言,在使用升降機70支撐太陽電池陣列1的狀態,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在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之前,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亦可。具體而言,在使用升降機70支撐太陽電池陣列1的狀態,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藉由藉可動部72使軸73的高度改變,而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如圖17所示,於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使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比使太陽電池陣列1反轉的步驟還要低亦可。藉由維持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為較低,可以在安定的狀態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
其次,實施將太陽電池陣列安裝於支撐臂的步驟(S30)。如圖18所示,支撐臂2的剖面形狀例如為H形或I形。支撐臂2,具有軌腹(web)81與一對凸緣82。一對凸緣82的一方,被安裝於軌腹81的一端。一對凸緣82的另一方,被安裝於軌腹81的另一端。
如圖18所示,太陽電池陣列1,以接於支撐臂2的一對凸緣82的一方的方式配置。支撐臂2的延伸方法,對太陽電池陣列1的軌道20的延伸方向正交。太陽電池陣列1的軌道20,被安裝於支撐臂2的一對凸緣82之一方。
其次,說明軌道20的變形例的構成。
如圖19所示,軌道20的剖面形狀例如為L形亦可。具體而言,軌道20,具有第4軌道部66,與第5軌道部67。第4軌道部66,連接於第5軌道部67。於剖面圖,第4軌道部66與第5軌道部67的夾角θ3亦可為例如90°以上。在第4軌道部66,設置第3貫通孔68亦可。於第3貫通孔68,被插入螺栓或者鉚釘。軌道20,亦可以第4軌道部66接於太陽電池模組10的底面11,而且第5軌道部67接於太陽電池模組10的側面13的方式,被安裝於太陽電池模組10。
其次,說明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作用效果。
於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藉由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安裝在固定構件20,形成太陽電池陣列1。將太陽電池陣列1安裝於支撐臂2。藉由在施工環境安定的工廠等先準備太陽電池陣列1,可以使環境或天氣對施工效率的不良影響抑制在最小限度。結果,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生產性。
此外,於關於本實施型態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形成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包含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底面11朝向上方Z配置的步驟,及於底面11配置固定構件20之步驟。藉此,可以使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與固定構件20之固定作業,由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的上側來進行。因此,與從下側進行固定作業的場合相比,作業效率提高。此外,藉由從上側進行固定作業,可以容易地檢查固定狀態。因此,可以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品質。
進而,根據關於本實施型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話,於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底面11朝向上方Z配置的步驟,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被載置於作業台30。藉此,可以進而提高固定作業效率。此外,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藉著使底面11朝向上而載置於作業台30,可以由上方將固定構件20安裝於底面11,所以安裝作業效率提高。
進而,根據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話,作業台30,具有平面狀的載置面31。與底面11相反側的上面12,接於載置面31。藉此,可以容易提高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水平度。因此,可以降低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與固定構件20之間插入水平調整用間隔件的必要性。結果,可以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生產性。
進而,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進而具備於固定構件20安裝治具50的步驟,及使太陽電池陣列1與治具50一起反轉的步驟,以及於治具50的插通孔54插通升降機70的軸73之步驟。於使太陽電池陣列1與治具50一起反轉的步驟,以軸73作為旋轉軸使太陽電池模組10反轉。藉此,可以容易使重的太陽電池陣列1反轉。
進而,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進而具有在使用升降機70支撐太陽電池陣列1的狀態,搬送太陽電池陣列1的步驟。藉此,可以容易搬送重的太陽電池陣列1。
進而,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進而具有在使用升降機70支撐太陽電池陣列1的狀態,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的高度之步驟。藉此,可以在安定的狀態搬送重的太陽電池陣列1。
進而,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固定構件20之剖面形狀為Z形。藉此,可以提高固定構件20的強度。結果,可以抑制固定構件20彎曲。因此,可以提高複數太陽電池模組10之各個的水平度。
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係供保持具有一對固定構件20的太陽電池陣列1之用的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具有一對安裝部52與中央區域51。一對安裝部52,為被安裝一對固定構件20的部分。中央區域51,設於一對安裝部52之間。於中央區域51,設有插通孔54。藉此,可以容易使太陽電池陣列1反轉。結果,可以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生產性。
此外,於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中央區域51的厚度,比一對安裝部52之各個的厚度更大。藉此,可以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製造治具50的剛性。
進而,於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一對安裝部52之各個,包含接於一對固定構件20之第1面52a,及與第1面52a相反側的第2面52b。於第2面52b,設有連到中央區域51的突出部53。藉此,可以進而提高太陽光發電裝置100的製造治具50的剛性。
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裝置,具有太陽光發電裝置100之製造治具50,與可插通於插通孔54的軸73之升降機70。升降機70具有輪胎75。在一般的升降機70的場合,使用金屬製的腳輪。金屬製腳輪的場合,使升降機70移動於例如砂漠那樣的未鋪裝地面上時,砂會被咬入腳輪,平順移動是困難的。另一方面,替代腳輪使用輪胎75的場合,即使在砂漠那樣的未鋪裝地面也可以容易移動升降機70。
本發明所揭示的實施型態所有的要點均為例示而不應該認為是本發明之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不在於前述之說明,而是意圖包含申請專利範圍所示的,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義以及在該範圍內的所有的變更。
1‧‧‧太陽電池陣列
2‧‧‧支撐臂
3‧‧‧支柱
4‧‧‧旋轉軸
5‧‧‧驅動部
6‧‧‧締結部
7‧‧‧連結部
9‧‧‧太陽電池陣列集合體
10‧‧‧太陽電池模組
11‧‧‧底面
12‧‧‧上面
13‧‧‧側面
20‧‧‧軌道(固定構件)
21‧‧‧一方側導軌
22‧‧‧另一方側導軌
30‧‧‧作業台
31‧‧‧載置面
32‧‧‧上板
33、71‧‧‧支撐部
40、90‧‧‧固定部
41‧‧‧第1固定構件
42‧‧‧第2固定構件
50‧‧‧治具(製造治具)
51‧‧‧中央區域
52‧‧‧軌道安裝部(安裝部)
52a‧‧‧第1面
52b‧‧‧第2面
53‧‧‧突出部
54‧‧‧插通孔
55‧‧‧安裝孔
61‧‧‧第1軌道部
62‧‧‧第2軌道部
63‧‧‧第3軌道部
64‧‧‧第1貫通孔
65‧‧‧第2貫通孔
66‧‧‧第4軌道部
67‧‧‧第5軌道部
68‧‧‧第3貫通孔
70‧‧‧升降機
72‧‧‧可動部
73‧‧‧軸
74‧‧‧台部
75‧‧‧輪胎
80‧‧‧製造裝置
81‧‧‧軌腹(web)
82‧‧‧凸緣
91‧‧‧第3固定構件
92‧‧‧第4固定構件
100‧‧‧太陽光發電裝置
A‧‧‧第1旋轉軸
B‧‧‧第2旋轉軸
T1、T2‧‧‧厚度
X‧‧‧第1方向
Y‧‧‧第2方向
Z‧‧‧上方
圖1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的構成之立體模式圖。
圖2係概略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的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圖3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1步驟之正面模式圖。
圖4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1步驟之平面模式圖。
圖5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2步驟之正面模式圖。
圖6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2步驟之平面模式圖。
圖7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的軌道構成之剖面模式圖。
圖8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2步驟之側面模式圖。
圖9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的製造治具的構成之立體模式圖。
圖10係沿著圖9的X-X線之剖面模式圖。
圖11係顯示將太陽光發電裝置的製造治具安裝於軌道的狀態之立體模式圖。
圖12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3步驟之側面模式圖。
圖13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3步驟之正面模式圖。
圖14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的升降機的構成之正面模式圖。
圖15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4步驟之正面模式圖。
圖16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5步驟之正面模式圖。
圖17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6步驟之正面模式圖。
圖18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第7步驟之正面模式圖。
圖19係顯示關於本實施型態之太陽光發電裝置的軌道的變形例之構成之剖面模式圖。

Claims (14)

  1. 一種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 藉由將複數太陽電池模組安裝在延伸於長邊方向的固定構件,形成太陽電池陣列的步驟,及 將前述太陽電池陣列安裝於支撐臂的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形成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步驟,包含將前述複數太陽電池模組之各個的底面朝向上方配置的步驟,及於前述底面配置前述固定構件之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將前述複數太陽電池模組之各個的底面朝向上方配置的步驟,前述複數太陽電池模組之各個被載置於作業台。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作業台,具有平面狀的載置面, 前述複數太陽電池模組之各個,具有前述底面與相反側的上面, 前述上面接於前述載置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之任一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進而具備: 於前述固定構件安裝治具的步驟,及 使前述太陽電池陣列與前述治具一起反轉的步驟,以及 於前述治具的插通孔插通升降機的軸之步驟; 於使前述太陽電池陣列與前述治具一起反轉的步驟,以前述軸作為旋轉軸使前述太陽電池模組反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進而具備在使用前述升降機支撐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狀態,搬送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步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進而具備在使用前述升降機支撐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狀態,調整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高度之步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調整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高度之步驟,在搬送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步驟之前進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搬送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步驟之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高度,比使前述太陽電池陣列反轉的步驟之前述太陽電池陣列的高度還要低。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之任一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固定構件之剖面形狀為Z形。
  11. 一種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係供保持具有延伸於長邊方向的一對固定構件的太陽電池陣列之用,其特徵為 具備:被安裝前述一對固定構件的一對安裝部,與 設於前述一對安裝部之間的中央區域; 於前述中央區域,設有插通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其中 前述中央區域的厚度,比前述一對安裝部之各個的厚度更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其中 前述一對安裝部之各個,包含接於前述一對固定構件之第1面,及與前述第1面相反側的第2面; 於前述第2面,設有連到前述中央區域的突出部。
  14. 一種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之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與 可插通於前述插通孔的軸之升降機; 前述升降機具有輪胎。
TW108116503A 2018-05-15 2019-05-14 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TW2019477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3581 2018-05-15
JP2018093581 2018-05-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7781A true TW201947781A (zh) 2019-12-16

Family

ID=6853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6503A TW201947781A (zh) 2018-05-15 2019-05-14 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94426A1 (zh)
EP (1) EP3796549A4 (zh)
JP (1) JPWO2019220992A1 (zh)
AU (1) AU2019271460A1 (zh)
TW (1) TW201947781A (zh)
WO (1) WO20192209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1755B1 (en) * 2019-05-31 2020-10-13 Nemat,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implified installation of solar panels
CN117620634A (zh) * 2023-12-14 2024-03-01 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储能电池组自动组装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9940A (ja) * 1995-08-22 1997-03-04 Nissin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パネル
JP2009170826A (ja) * 2008-01-21 2009-07-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太陽電池パネル及び太陽電池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8677701B2 (en) * 2008-09-25 2014-03-25 The Boeing Company Attaching solar collectors to a structural framework utilizing a flexible clip
US8453328B2 (en) * 2010-06-01 2013-06-04 Suncore Photovoltaics,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ssembling a terrestrial solar tracking photovoltaic array
WO2013013106A1 (en) * 2011-07-19 2013-01-24 Brittmore Group LLC Installation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JP2013239495A (ja) * 2012-05-11 2013-11-28 Sharp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着装置
JP2013258264A (ja) * 2012-06-12 2013-12-26 Sharp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方法、及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KR20150018341A (ko) * 2013-08-09 2015-02-2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태양광 패널 지지체
JP6569340B2 (ja) 2015-07-09 2019-09-0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筐体取付構造、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パネル、及び集光型太陽光発電装置
US9923511B2 (en) * 2015-08-03 2018-03-20 Jason Sen Xie Connecting solar modules
ES2892099T3 (es) * 2016-03-07 2022-02-02 Array Tech Inc Ensamblajes y procedimientos de soporte de montaje
JP2018093581A (ja) 2016-11-30 2018-06-14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220992A1 (ja) 2021-07-08
WO2019220992A1 (ja) 2019-11-21
EP3796549A1 (en) 2021-03-24
US20210194426A1 (en) 2021-06-24
EP3796549A4 (en) 2022-02-23
AU2019271460A1 (en)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4797B2 (en) Assembling and aligning a two-axis tracker assembly in a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system
US8835747B2 (en) Components of a two-axis tracking assembly in a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system
CN101954577B (zh) 机械自适应辅助对接平台
JP5519660B2 (ja) 非貫通方式でアレイを設置するための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キット
CN102498257B (zh) 光伏模块地面安装架
CN102765489B (zh) 机身壁板对合柔性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23376A (zh) 一体式扭矩耦接件与安装座
US20120152309A1 (en) Alignment of photovoltaic cells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during manufacturing and then maintaining this alignment in the field
WO2010035212A2 (es) Estructura de soporte de paneles fotovoltaicos con eje de rotación polar
TW201947781A (zh) 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治具及太陽光發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US8677701B2 (en) Attaching solar collectors to a structural framework utilizing a flexible clip
US20130206712A1 (en) Solar Assembly Structure
WO2016024310A1 (ja) 太陽光発電パネル及び太陽光発電パネルユニットの取付方法
KR101619949B1 (ko) 태양전지 구조물
KR101626593B1 (ko) 태양전지 구조물 설치공법
US20130145893A1 (en) Ceiling-mounted scara robot
JP5472535B2 (ja) パネル支持架台
CN108581327B (zh) 一种发动机后支承用焊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JP6877929B2 (ja) 太陽光発電ユニッ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装着方法
JP3204348U (ja) 太陽光発電パネル架台
CN205817854U (zh) 一种带对中功能的全景天窗安装机械手
CN219611675U (zh) 一种光伏支架立柱辅助加工设备
CN217097397U (zh) 用于固定风电齿轮箱的支撑装置
JP201323949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着装置
JP7002755B2 (ja) 取付器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