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8447A - 用於擴增實境系統的波導式光學系統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擴增實境系統的波導式光學系統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8447A
TW201928447A TW107135979A TW107135979A TW201928447A TW 201928447 A TW201928447 A TW 201928447A TW 107135979 A TW107135979 A TW 107135979A TW 107135979 A TW107135979 A TW 107135979A TW 201928447 A TW201928447 A TW 2019284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augmented reality
output
grating
in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5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2601B (zh
Inventor
約翰泰勒 基奇
馬克法蘭西斯 柯洛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康寧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康寧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康寧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8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8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2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26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8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altering, e.g. enlarging, the entrance or exit pupi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007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forming 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s, e.g. multiplexer, demultiplex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02B6/1221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made from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2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augmented reality sce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包含波導結構,波導結構包含由基板支撐的波導層。輸入光柵與輸出光柵位於波導層內,並橫向間隔開。來自顯示器的輸入光被投射在輸入光柵上。輸入光被耦合入波導層中,並在其中作為多重導引模態而行進至輸出光柵。輸入與輸出光柵提供相位匹配,使得導引模態被輸出光柵沿著輸出光柵連續地耦合出波導層,以形成輸出光。同時,來自場景的光被正交地傳送通過輸出光柵,使得輸出光與來自場景的光被使用者眼部結合,以形成擴增實境影像。

Description

用於擴增實境系統的波導式光學系統與方法
本申請案根據專利法第28條之規定,主張對於申請於2017年10月13日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572,109號的優先權,在此仰賴且併入此美國臨時申請案之內容以作為參考。
本揭示內容相關於擴增實境(AR)系統,且特定而言相關於用於AR系統的波導式光學系統與方法。
AR系統被用於增加虛擬物件至使用者所觀察到的真實視覺場景。AR系統的範例類型為可穿戴的,並利用為使用者所穿戴的眼鏡架、護目鏡或頭盔形式的眼鏡,且有時被稱為頭戴顯示器(HMD)系統。AR系統通常包含光學系統,光學系統經配置以允許觀看物件或場景,同時也將擴增物件增加至正直接觀看的實際物件或場景。
AR系統通常執行五個主要功能。第一個功能為放置擴增物件在遠離使用者眼部處。第二個功能為將擴增物件轉換成尺度不變(scale invariant)與位移不變(shift invariant)形式。第三個功能為在使用者眼部前方使所轉換的擴增物件位移,同時允許來自真實場景的光線不受干擾地通過。第四個功能為將所轉換並位移的擴增物件縮放,以最大化使用者眼部前方的眼動方塊(eye box)。第五個功能為將來自真實場景與經轉換、位移及縮放的擴增物件兩個的光線結合,以允許使用者的眼部形成擴增場景的真實影像。
先前已提出了用於AR系統的數種不同的光學系統設計,包含利用一或更多種類型的光學元件的各種結合的光學系統設計,該等光學元件諸如分束器、離軸透鏡、反射鏡(包括微型鏡)、光導、繞射光學元件(DOE)、以及全像光學元件(HOE)。
使用光導的優點,在於他們可提供對AR眼鏡特別有用的小型設計。然而,現時所利用的光導常常十分厚,亦即,他們是由幾何光學原理來描述的,而不是由電磁波導理論來描述的。因此,他們具有相當有限(窄)的視野(例如為30度至50度的範圍),且必需依據非常嚴格的幾何公差(例如微米尺度)來製造,才能使得輸出光提供高品質影像。此外,在光導的輸出區域上,來自光導的光輸出耦合為分立性的而不是連續性的,因為橫越光導的光是作為光線而不是作為真實導引波。
本文揭示一種AR光學系統,光學系統使用在AR系統中,以形成使用者正觀看的物件或場景的擴增影像。AR光學系統包含波導結構,波導結構包含由基板支撐的波導層。輸入光柵與輸出光柵位於波導層內,並橫向間隔開。來自顯示器的輸入光被投射在輸入光柵上。輸入光被耦合入波導層中,並在其中作為多重導引模態而行進至輸出光柵。輸入與輸出光柵提供相位匹配,使得導引模態被輸出光柵沿著輸出光柵連續地耦合出波導層,以形成輸出光。同時,來自場景的光被正交地傳送通過輸出光柵,使得輸出光與來自場景的光被使用者眼部結合,以形成擴增實境影像。
本揭示內容的一態樣為一種擴增實境光學系統,用於在一操作波長下使用在擴增實境系統中。系統包含:基板,基板具有在操作波長下的折射率nS 、頂表面以及底表面;輸入光柵與輸出光柵,輸入光柵與輸出光柵之每一者被形成在基板的頂表面中或基板的頂表面上,並彼此橫向間隔開;波導層,波導層具有主體、頂表面、底表面與厚度1 µm ≤ THG ≤ 100 µm,且波導層的底表面被支撐在基板的頂表面上,使得輸入與輸出光柵延伸入波導層中,且其中波導層在操作波長下具有折射率nG ≥ nS 並支援多個導引模態;以及其中輸入與輸出光柵提供相位匹配,使得投射到輸入光柵上的輸入光被耦合入波導層並在導引模態中行進至輸出光柵,且被輸出光柵耦合輸出波導層作為輸出光。
本揭示內容的另一態樣為一種擴增實境系統,用於觀看物件或場景,擴增實境系統包含如前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且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具有前區域與後區域;顯示設備,顯示設備設置在後區域中,且顯示設備產生輸入光;以及耦合光學系統,耦合光學系統相對於顯示設備可操作地設置,並經配置以在輸入視野上將輸入光引導至擴增實境光學系統的輸入光柵。
本揭示內容的另一態樣為一種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包含:波導結構,波導結構包含波導層,波導層具有折射率nG與厚度THG於範圍1 µm ≤ THG ≤ 100 µm內,波導結構被支撐在基板上,基板具有折射率nS ,其中nG – nS ≥ 0.5,且其中波導結構支援多個導引模態;以及輸入光柵與輸出光柵,輸入光柵與輸出光柵之每一者位於波導層內,其中輸入與輸出光柵提供相位匹配並與彼此橫向間隔開。
本揭示內容的另一態樣為一種用於在觀看物件或場景時形成擴增實境影像的方法。方法包含:在輸入視野上將來自顯示影像的顯示光引導至波導結構的輸入光柵,以形成在波導結構中行進的多個導引模態;使用波導結構的輸出光柵在輸出視野上將多個導引模態耦合輸出,其中輸出光柵被與輸入光柵相位匹配並與輸入光柵間隔開;由成像光學系統透過輸出光柵觀看物件或該場景,同時由成像光學系統接收來自輸出光柵的輸出光;以及由成像光學系統形成擴增影像,擴增影像結合顯示影像以及物件或場景的影像。
本文所揭示的AR光學系統與AR系統,優於習知的AR光學系統與AR可穿戴式系統。一個優點在於,波導結構允許AR光學系統具有相當薄的外型因素,這對於諸如AR眼鏡與AR護目鏡的AR可穿戴式系統而言是重要的。另一個優點在於,波導結構可受到形變(彎折)而不會嚴重負面影響成像。另一個優點在於所使用的材料並不昂貴,且設計相當容易被製造。另一個優點在於波導結構允許相當大的FOV,例如從50度到70度。另一個優點在於,相當薄的設計允許來自透過AR光學系統觀看的物件或場景的光被非常良好地傳輸。又另一個優點在於,波導結構允許在輸出光柵的長度上實質上連續地萃取光,相較於習知的光導,其中因為光導的光線式功能性,光萃取是分立的。
下文的詳細說明將闡述額外的特徵與優點,在相關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說明將可顯然得知該等特徵與優點的部分,或者,在相關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藉由實作本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說明的(以及由附加圖式所說明的)具體實施例將可理解到該等特徵與優點的部分。應瞭解到,上文的一般性說明與下文的詳細說明僅為示例性的,且意為提供概觀或框架以期瞭解申請專利範圍的本質與特性。
現在詳細參照本揭示內容的各種具體實施例,該等具體實施例的範例被圖示說明於附加圖式中。在圖式中儘可能使用相同或類似的元件編號與符號,以指代相同或類似的部件。圖式並非必需按比例繪製,且在本發明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認知到,圖示已被簡化以圖示說明本揭示內容的關鍵態樣。
下文闡述的申請專利範圍被併入實施方式,並構成實施方式的一部分。
一些圖式中圖示了卡式座標以作為參考,這並不意為對於方向或定向構成限制。
在下文的說明中,λ標註光的操作波長,而∆λ標註包含操作波長的光操作波長範圍(亦即在頻帶中)。再者,θ標註一角度,而∆θ標註角度範圍(在一範例中標註視野(FOV))。
下文提及的各種折射率為對於操作波長λ,在一範例中操作波長λ為可見波長。在一範例中,頻帶∆λ包含可見波長。
AR光學系統
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範例波導式AR光學系統(「AR光學系統」)10的立面示意圖,而第2圖為第1圖的範例AR光學系統的截面圖。AR光學系統具有X方向中的長度LZ、Y方向中的長度LY、與Z方向中的總和厚度TH,這可見於第1圖中。
AR光學系統10具有基板20,基板20具有主體21、頂表面22以及底表面24。基板20的主體21具有折射率nS 與厚度THS。在所圖示的範例中,基板20為平面的,但是可如下述使用其他非平面的配置。
基板的頂表面22包含第一光柵30A與第二光柵30B,第一光柵30A由第一光柵元件32A製成,第二光柵30B由第二光柵元件32B製成。第一與第二光柵在X方向中由間距(距離)SG隔開。第一光柵30A在本文中被稱為「輸入」或「入射瞳孔」光柵,而第二光柵30B在本文中被稱為「輸出」或「出射瞳孔」光柵。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之每一者具有相同的週期L與光柵高度h。
在一個範例中,第一與第二光柵元件32A與32B之一者或兩者被形成在基板中,使得第一與第二光柵元件由基板材料製成。這可使用遮罩製程、蝕刻製程、複製製程或成型製程來完成。在另一範例中,第一與第二光柵元件32A與32B之一者或兩者被加至基板的頂表面,例如經由選擇性沈積製程或複製製程。沈積或複製的第一及/或第二光柵元件32A與32B可由各種材料製成,例如具有實質上相同於基板20的折射率的無機材料(諸如氧化物)或有機材料(諸如壓克力)。如下文所論述的,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針對輸入輸出AR光學系統10的光提供相位匹配,此將於下文更詳細地說明。
AR光學系統10亦包含波導層40,波導層40位於基板20的頂表面22上。波導層40具有主體41、頂表面42與底表面44,底表面44介面連接於(亦即接觸)基板20的頂表面22。因此,主體41的第一部分填充第一光柵元件32A之間的空間,而主體的第二部分填充第二光柵元件32B之間的空間。波導層40具有折射率nG ,其中nG > nS 。波導層40具有厚度THG。
在AR光學系統10的範例配置中,波導層40的頂表面42介面連接於周圍環境60,在一個範例中周圍環境60包含折射率nA ≈ 1的空氣。在第3圖圖示說明的另一範例配置中,波導層40的頂表面42介面連接於折射率為nC < nG 的覆蓋層50。覆蓋層50具有頂表面52與底表面54,底表面54接觸波導層的頂表面42。
基板20、波導層40與可選覆蓋層50或周圍環境60,界定出波導結構100,其中光可在波導層內作為以不同的導引模態行進的導引波而傳播,此將於下文更詳細說明。
AR光學系統10具有前區域FR,前區域FR緊鄰基板20的底表面24。AR光學系統10亦具有後區域BR,後區域BR緊鄰波導層40的頂表面42或覆蓋層50的頂表面52,取決於覆蓋層50是否被使用在AR光學系統中。
在一範例中,基板的折射率(亦即基板的主體21的折射率)nS ≤ 1.5。在一範例中,基板20可由習知的玻璃製成,諸如熔融石英。在其他範例中,可由塑膠或聚合物製成基板20。在一範例中,可由熱塑性塑膠製成基板20。
再者,在一範例中,波導層折射率nG ≥ 2。在一範例中,nG – nS ≥ 0.5。波導層40亦可由至少一種氧化物製程,或可由至少一種氧化物材料與至少一種氟化物材料的結合製成。用於波導層40的範例氧化物材料,包含薄膜,諸如Ta2 O5 與TiO2
第4圖類似於第3圖並圖示說明範例配置,其中波導結構100包含低折射率層20L,低折射率層20L具有折射率nL < nS 以及厚度THL。低折射率層20L位於緊鄰波導層40的底表面44處。低折射率層20L可被加至基板20於頂表面22上,或可被形成在頂表面中並可被視為界定出包含或支撐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的新的基板頂表面22'。在一範例中,低折射率層20L被形成為低折射率薄膜,諸如折射率nL = 1.38的MgF2波導結構
如前述,由相對低折射率的周圍環境60(或頂表面42處的覆蓋層50)以及基板20(或底表面44處的低折射率層20L)所圍繞的相對高折射率的波導層40,被界定為波導結構100。波導結構100的波導性質被主要界定為折射率nG 、nS (或nL )與nA (或nC ),以及波導層40的厚度THG與所使用的光的操作波長λ。
在非限制性的範例中,波導層40的厚度THG位於1 µm ≤ THG ≤ 100 µm的範圍中,或位於20 µm ≤ THG ≤ 50 µm的範圍中。波導層40的精確厚度THG,取決於基板折射率nS(或低折射率層20L的折射率nL (若有使用))與覆蓋層50的折射率nC (或是否使用了周圍環境的折射率nA )。
第5圖為波導結構100的一部分的示意圖。波導結構100不同於在技術領域中常被稱為光導或光管(light pipe)的結構,不同之處在於波導結構支援導引模態,這常被適當地由電磁波傳播理論來描述而非由幾何光學定理來描述。如前述,在一範例中波導層40的總和波導厚度THG可位於1 µm ≤ THG ≤ 100 µm的範圍中,相較於習知的光導而言這是相當薄的,習知光導的厚度可例如為250 µm至1000 µm。在一範例中,波導厚度THG比使用在習知光導式AR光學系統中的習知光導要薄至少2.5倍。
第5圖包含主要在波導層40中傳播的導引波或導引模態120,且導引模態的尾(漸逝)部行進在鄰近層中。在一範例中,波導結構100支援 n = 0, 1, 2, … m 的導引模態120,其中n為模數且m為最高模數。對於給定偏振(亦即TE或TM),總和模數為N = m+1。n = 0模態為基礎模態,而n > 0模態為高階模態。第5圖圖示其中m = 8的範例,這代表對於給定偏振由波導結構100支援的總和N = 9的導引模態120。
在波導結構100的範例中,導引模態120的總和數量N,可在範圍500 ≤ N ≤ 1000中。總和模數N被選擇為足夠大,以提供充足的角度解析度與足夠大的視野(FOV),以及對於輸出光柵30B輸出的輸出光150'的實質上連續的光萃取,同時保持波導層40的厚度THG為相當小(例如100 µm或更小)。例如,FOV可高如70度,而更大的FOV需要更大的導引模態數N。類似的,較小的FOV需要較少的導引模態120。在所選定的情況下(例如在可接受相當窄的視野時),AR光學系統10當然可僅由數個模態或數十個模態來操作,但係預期AR光學系統在具有數百個模態而具有相當大的FOV時將為最有用的。範例 AR 光學系統參數
範例AR光學系統10具有基板折射率為nS ≈ 1.5的玻璃基板20(例如硼矽酸鹽冠(borosilicate crown),諸如BK7)、由Ta2 O5 製成且具有厚度THG = 100 µm以及折射率nG = 2.15的波導層40、以及接觸波導層頂表面42的周圍空氣環境60。在可見操作波長λ = 520 nm下,此配置支援約N = 600個導引模態120。
在類似於前述範例但其中波導層40由Nb2 O5 製成並具有波導折射率nG = 2.38的另一範例中,波導結構100支援約N = 700個模態。
在類似於前述範例但其中波導層40由TiO2 製成並具有折射率nG = 2.68的另一範例中,波導結構100支援約N = 850個模態。
在類似於前述範例但其中基板20支撐由MgF2 製成且具有折射率nL = 1.38的低折射率層20L、且其中波導層40由TiO2 製成並具有折射率nG = 2.68的另一範例中,波導結構100支援約N = 890個模態。
在範例中,使用下列方程式來計算模數: N = (2·THG/l)·(nG 2 -nS 2 )1/2
同樣的,在一範例中,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每一者可具有下列參數:光柵週期(或節距)L在從200 nm至600 nm的範圍中,且光柵元件高度h在50 nm至500 nm的範圍中。輸入與輸出光柵
第6A圖類似於第2圖,並圖示說明AR光學系統10的基本作業原理。在第6A圖中,輸入光150被從AR光學系統10的後區域BR投射到輸入光柵30A上。如下文所論述的,輸入光150可由形成顯示影像的顯示器產生。三個不同的光線150被標示為150-1、150-2及150-3,並對應於不同的入射角θ,在一範例中可相對於Z軸量測入射角θ。在此,光線150-1、150-2及150-3可被看做是光波傳播方向。第6B圖為輸入光150的特寫圖,並圖示角範圍∆θ內的三個不同的範例角度θ1、θ2與θ3。輸入光150-1、150-2與150-3大抵行進在-Z方向中,從後區域BR朝向輸入光柵30A。
具有不同角度的輸入光150-1、150-2與150-3被投射到輸入光柵30A上並與輸入光柵30A互動,輸入光柵30A藉由波導模態之間的相位匹配、輸入光柵、以及在不同入射角θ1、θ2與θ3下的輸入光,將輸入光轉換成對應的不同波導模態120-1、120-2與120-3。因為波導結構100支援有限數量的導引模態120,只有在輸入角度範圍內選定入射角θ下的輸入光150將會被耦合入波導層40且作為導引模態120在波導層40內行進。該等角度θ被稱為耦合角度。波導結構100支援的導引模態120數越多,耦合角度θ的數量就越多。在第6A圖中,為了容易圖示說明,僅圖示三個入射(耦合)角θ1、θ2與θ3。如前述,可具有N = 1000個不同的導引模態120,使得由輸入角度範圍∆θ所界定的入射FOV可具有1000個耦合角度θ。
波導模態120-1、120-2與120-3在波導結構100內行進至輸出光柵30B。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分別使波導模態120相位匹配至輸入光與輸出光150與150'。因此,波導模態120-1、120-2與120-3被由輸出光柵30B耦合出波導層40,作為對應的輸出光150'-1、150'-2與150'-3,輸出光150'-1、150'-2與150'-3在輸出角度範圍 ∆θ' = ∆θ(對於輸出光150')內於輸出角度θ1、θ2與θ3發射。第6C圖為輸出光150'的特寫圖,並圖示角度範圍∆θ'內的三個不同的範例輸出角度θ1'、θ2'與θ3'。如前述,對於N = 1000,可存在1000個不同的輸出角度θ'。
在其中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具有相同週期L的範例中,θ1 = θ1'、θ2 = θ2'、 θ3 = θ3'且∆θ = ∆θ'(亦即,耦合角度等於對應輸出角度,且輸入FOV等於輸出FOV)。輸出光150'大抵行進在+Z方向中,返回AR光學系統10的後區域BR中。注意到,輸出光150'大抵在橫向方向(第6A圖中的X方向)中相對於輸入光150位移距離SG。
在一範例中,輸入光150為多色的,亦即具有波長帶∆λ。範例波長帶∆λ包含可見電磁光譜的至少一部分(或由其組成)。
在其中輸入光150為多色的情況中,波長帶∆λ內的每一波長λ將被耦合入波導結構100中,在輸入角度範圍∆θ上作為對應的導引模態120。不同波長的導引模態120獨立地在波導結構內傳播,傳播方式相同於不同波長的光在光纖中傳播作為對於分波多工(WDM)應用的導引模態。由於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所提供的相位匹配,輸出光150'的頻譜內容與分佈相同於(或至少實質相同於)輸入光。因此,AR光學系統10能夠彩色成像。
同時在一範例中,不同的光250(例如來自物件或場景的可見光,未圖示)從前區域FR行進至後區域BR通過AR光學系統10,且詳言之,在正交於光柵元件32B的方向中(亦即在+z方向中)穿過輸出光柵30B。光250在通過輸出光柵30B時實質上未受到輸出光柵30B影響而失真。這是因為輸出光柵30B沒有對光250提供相位匹配。
在AR光學系統10中利用波導結構100的一個優點,為輸出光150被實質上連續地沿著輸出光柵30B的長度發射。這與習知的光導式AR系統相反,在習知的光導式AR系統中光線因全內反射而被困在光導內,並僅於沿著光導的分立位置處顯現出。輸出光150'沿著輸出光柵30B的連續萃取,相對於習知光導的分立萃取,跨輸出光柵(亦即出射瞳孔)產生了更均勻的光分佈,且因此相應使得使用者觀察到的擴增影像品質較佳。
在一範例中,對於單色成像,輸入光150亦可實質上為單色的。同樣的,在一範例中,AR光學系統10可經配置以個別處理不同的輸入光150的所選波長。例如,對於具有紅(R)、綠(G)、藍(B)成分的輸入光150,三種不同的波導結構100可被放置於堆疊配置中並使用間隔層(例如空氣或低折射率膜)來分隔,且不同的波導結構被分別配置以處理R、G、B輸入光150。在另一範例中,可堆疊兩個波導結構100,且一個波導結構經設計以處理R與G輸入光150,而另一個波導結構經設計以處理G與B輸入光。因此,AR光學系統10的堆疊配置的操作方式實質相同於非堆疊配置,而輸入光150的不同波長行進在不同的波導結構中。範例光柵配置
第7A圖至第7D圖為AR光學系統10的範例的俯視圖,圖示說明輸入光柵30A與輸出光柵30B的範例配置。在第7A圖與第7B圖的範例中,輸入光柵30A具有線性光柵元件32A以及總體圓形形狀,而輸出光柵30B也具有線性光柵元件32B但具有總體矩形形狀。再者,在範例中,輸入光柵30A具有比輸出光柵30B小得多的面積。
第7A圖的輸出光柵30B被圖示為具有平行於X軸的傳播向量K,而第7B圖的輸出光柵具有在X-Y平面中由角度q界定的傳播向量。
在第7C圖圖示說明的範例中,輸出光柵30B具有二維配置,具有交叉元件32A與32B,交叉元件32A與32B界定至少兩個光柵動量向量K1 (由q1 界定)與K2 (由q2 界定)。輸出光柵可具有額外的光柵傳播(動量)向量Ki (由角度qi 界定)。
在其他範例中,輸出光柵30B可包含彎曲光柵元件32B,諸如第7D圖所圖示,其中光柵元件被同心地設置以界定傳播向量K的連續區。
對於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的光柵元件32A與32B,可有效地利用各種形狀與尺寸,取決於所需的AR光學系統10功能性。此外,輸入及/或輸出光柵30A及/或30B可包含具有不同類型的光柵元件32A及/或32B的兩或更多個分立光柵區域。在期望減少AR光學系統10的總和區域並簡化光柵佈局的情況中,可對輸入光柵30A及/或輸出光柵30B有效地利用二維配置。彎曲 AR 光學系統
作為範例,並為了容易說明解釋,前述AR光學系統10具有平面配置。然而AR光學系統10並不限於此,且可為彎曲的,亦即可具有一或更多個彎曲表面。
第8圖類似於第2圖,並圖示說明包含具有凹曲度的兩個表面的AR光學系統10的具體實施例。第9圖類似於第2圖,並圖示說明包含具有凸曲度的兩個表面的AR光學系統10的具體實施例。其他範例可包含只有一個表面為彎曲的AR光學系統10(諸如第10圖圖示的最底側的表面)。第11圖圖示說明一範例,其中AR光學系統10包含覆蓋層50,且覆蓋層的頂表面52為彎曲的,而波導層40為實質平面的。
在一範例中,一或更多個彎曲表面可經配置以提供校正性成像。第12圖圖示說明一個範例具體實施例,其中基板20的底表面24包含局部彎曲部分24C,局部彎曲部分24C經設計以對使用者350提供校正性成像(見第13A圖,在下文介紹並論述)。
此外,AR光學系統10可經配置為波導層40放置在基板20的底表面24上,且為了說明,本文所揭示的範例配置圖示波導層於基板頂表面上。此外,AR光學系統10內的任何表面(或其部分)可被配置為校正性表面。在範例中,AR光學系統10可具有多個校正性表面。類似的,除了在第8圖至第12圖中為了說明而圖示的範例之外,可利用各種曲度(例如凹與凸)的結合。
在其中AR光學系統10的波導結構100具有相當強的曲度的配置中,導引模態120可不再為真正的束縛模態,而是更恰當地描述為洩漏性諧振模態。洩漏性諧振模態不會大量改變波導結構100的作業,且事實上可藉由將一範圍的輸入(耦合)角度q耦合至每一模態(相對於分立地耦合角度至每一模態)來改良角度解析度。
在其他範例中,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的光柵週期L可為不固定的(例如啁啾式(chirped)),以應付波導結構100中的任何曲度,並維持對入射光150的正確耦合角度q並維持對輸出光150'的輸出角度q'。輸入與輸出光柵的光柵高度h可為不固定的,以分別改變輸入光150被耦合於波導結構100以及輸出光150'被耦合出波導結構的比率。AR 系統
第13A圖為AR系統300的範例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包含本文所揭示的AR光學系統10。作為範例且為了容易說明,圖示AR光學系統10的平面配置。AR系統300包含顯示設備310,顯示設備310藉由耦合光學系統320光學耦合至AR光學系統10的輸入光柵30A。在一範例中,顯示設備300為微型顯示器,例如微型顯示晶片。在一範例中,耦合光學系統320包含一或更多個光學元件,諸如鏡片、反射鏡、分束器等等。耦合光學系統320可包含微型光學元件以最小化尺寸與重量。
AR系統300被圖示為相對於使用者350並相對於真實物件400放置,真實物件400位於鄰接AR光學系統10的前區域FR處,且作為範例被圖示為一棵樹。真實物件400亦可被視為使用者透過AR光學系統10正觀看的場景。顯示設備310被圖示為提供顯示影像312,顯示影像312作為範例被繪製為一隻鳥。構成相關聯於顯示影像312的顯示光的光150,藉由耦合光學系統320,在一輸入(耦合)角度q範圍上(∆q)(例如在輸入視野上)被引導至AR光學系統10的輸入光柵30A。輸入(顯示)光150被由輸入FOV內所選耦合角度q(如前述)光學耦合入波導結構100,以產生多個(N個)導引模態120。N個導引模態120隨後在波導結構100內行進至輸出光柵30B,且輸入與輸出光柵30A與30B提供相位匹配,將N個導引模態120轉換成對應的輸出光150'(在對應於導引模態數N的分立輸出角度q'下)。在輸出角度q'為分立的同時,輸出光150'被在輸出光柵30B的長度上實質上連續地耦合輸出。
輸出光150'被引導至使用者350的一隻或兩隻眼睛352。類似的,使用者的一隻或兩隻眼睛接收來自物件400直接通過輸出光柵30B的光250(亦參見第6A圖)。使用者350的一隻或兩隻眼睛352因此在眼部的視網膜354上形成擴增影像500,其中擴增影像包含物件400的真實影像400'與顯示影像312的虛擬影像312'。
在一範例中,AR系統300可可選地包含至少一個校正性透鏡600,校正性透鏡600可操作地放置在使用者350的眼部352與AR光學系統10之間,以提供校正性成像(例如在使用者的眼睛具有像差的情況下)。在一範例中,校正性透鏡600構成一或更多個習知的眼鏡鏡片。如前述,亦可由為彎曲的波導結構100的一或更多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來提供校正性成像。
第13B圖為範例AR眼鏡650的示意圖,併入本文所揭示的AR系統10並可由使用者350穿戴。AR眼鏡包含鏡片652與鏡腳654。在所圖示的範例中,每一鏡片352包含輸出光柵30B。輸入光柵30A位於鏡片352的各別外側部分。每一鏡片352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前述的波導結構100。顯示設備(例如微型顯示器)310與耦合光學系統320可由每一鏡腳654支撐(為了容易說明,僅圖示一個顯示器與耦合光學系統)。
第14圖類似於第13A圖,並圖示說明AR系統300的範例具體實施例,其中由成像光學系統700替換使用者350(亦即成像光學系統替換使用者的眼部352)。成像光學系統700包含成像透鏡702與成像感測器704,擴增影像500被形成在成像感測器704上。在一範例中,成像光學系統700包含數位攝影機。在一範例中,成像感測器704被可操作地耦合至影像處理電子裝置710(例如諸如相關聯於數位攝影機)。在一範例中,使用者的眼部352構成成像光學系統700的範例,且使用者的腦部執行必要的擴增影像500的影像處理。
在本發明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顯然瞭解到,可對本文所說明的揭示內容的較佳具體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而不脫離如界定於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揭示內容的精神與範圍。因此,本揭示內容涵蓋修改與變異,只要此種修改與變異位於附加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範圍之內。
10‧‧‧AR光學系統
20‧‧‧基板
20L‧‧‧低折射率層
21‧‧‧主體
22‧‧‧頂表面
22’‧‧‧基板頂表面
24‧‧‧底表面
30A‧‧‧第一光柵
30B‧‧‧第二光柵
32A‧‧‧第一光柵元件
32B‧‧‧第二光柵元件
40‧‧‧波導層
41‧‧‧主體
42‧‧‧頂表面
44‧‧‧底表面
50‧‧‧覆蓋層
52‧‧‧頂表面
54‧‧‧底表面
60‧‧‧周圍環境
100‧‧‧波導結構
120‧‧‧導引模態
120-1~120-3‧‧‧導引模態
150‧‧‧輸入光
150-1~150-3‧‧‧導引模態
150’‧‧‧輸出光
150’-1~150’-3‧‧‧導引模態
300‧‧‧AR系統
310‧‧‧顯示設備
312‧‧‧顯示影像
312’‧‧‧虛擬影像
320‧‧‧耦合光學系統
350‧‧‧使用者
352‧‧‧眼部
354‧‧‧視網膜
400‧‧‧物件
400’‧‧‧真實影像
500‧‧‧擴增影像
600‧‧‧校正性透鏡
650‧‧‧AR眼鏡
652‧‧‧鏡片
654‧‧‧鏡腳
700‧‧‧成像光學系統
702‧‧‧成像透鏡
704‧‧‧成像感測器
710‧‧‧影像處理電子裝置
包含附加圖式以期進一步瞭解本說明,該等圖式被併入本說明書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圖式圖示說明一或更多個具體實施例,並與實施方式一起用於解釋各種具體實施例的原理與作業。因此,在連同附加圖式一起閱讀下文的實施方式時,將可更加瞭解本揭示內容,在附加圖式中:
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範例波導式AR光學系統的立面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的範例AR光學系統的截面圖。
第3圖為範例AR光學系統的截面圖,此AR光學系統類似於第2圖的AR光學系統,並進一步包含覆蓋層(cap layer)。
第4圖為範例AR光學系統的截面圖,此AR光學系統類似於第2圖的AR光學系統,並進一步包含低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緊鄰於波導層的底表面。
第5圖為AR光學系統的範例波導結構的一部分的示意圖,圖示說明主要行進在波導層內的多重導引模態。
第6A圖類似於第2圖,並圖示說明本文所揭示的AR光學系統的基本作業原理。
第6B圖為輸入光的特寫圖,圖示輸入角範圍,以及輸入角範圍內的三個範例輸入角。
第6C圖為輸出光的特寫圖,圖示輸出角範圍,以及輸出角範圍內的三個範例輸出角。
第7A圖至第7D圖為本文所揭示的AR光學系統的輸入光柵與輸出光柵的範例配置的俯視圖。
第8圖至第12圖為包含至少一個曲面的範例AR光學系統的示意截面圖。
第13A圖為由使用者使用的AR系統的範例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包含本文所揭示的AR光學系統,其中使用者的眼部構成成像光學系統。
第13B圖為範例AR眼鏡的示意圖,併入本文所揭示的AR系統並可由使用者穿戴。
第14圖類似於第13A圖,並圖示說明一範例,其中AR系統包含成像光學系統,成像光學系統包含成像透鏡與成像感測器,而非如第13A圖圖示的使用者眼部。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Claims (34)

  1. 一種擴增實境光學系統,用於在一操作波長下使用在一擴增實境系統中,該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包含: 一基板,該基板具有在該操作波長下的一折射率nS 、一頂表面以及一底表面; 一輸入光柵與一輸出光柵,該輸入光柵與該輸出光柵之每一者被形成在該基板的該頂表面中或該基板的該頂表面上,並彼此橫向間隔開; 一波導層,該波導層具有一主體、一頂表面、一底表面與一厚度1 µm ≤ THG ≤ 100 µm,且該波導層的該底表面被支撐在該基板的該頂表面上,使得該等輸入與輸出光柵延伸入該波導層中,且其中該波導層在該操作波長下具有一折射率nG ≥ nS 並支援多個導引模態;以及 其中該等輸入與輸出光柵提供相位匹配,使得投射到該輸入光柵上的輸入光被耦合入該波導層並在該等導引模態中行進至該輸出光柵,且被該輸出光柵耦合輸出該波導層作為輸出光。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系統,其中在該操作波長下,該基板折射率nS ≤ 1.5且該波導折射率nG ≥ 2。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擴增實境系統,其中該多個導引模態的數量為500至1000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波導層具有一厚度THG於範圍25 µm ≤ THG ≤ 50 µm中。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波導層具有一厚度THG於範圍30 µm ≤ THG ≤ 40 µm中。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波導層包含一聚合物,且該基板包含一玻璃。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基板包含一玻璃材料,且其中該波導包含一氧化物材料與一氟化物材料之至少一者。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基板包含一玻璃材料,其中該等輸入與輸出光柵包含一聚合物,且其中該波導層包含一氧化物材料或包含一氧化物材料與一氟化物材料之一結合者。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基板包含一聚合物材料,且該波導層包含一氧化物材料或包含一氧化物材料與一氟化物材料之一結合者。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聚合物材料包含一熱塑性塑膠。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波導層包含矽。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波導層與該基板之每一者為平面的。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波導層與該基板之至少一者具有一彎曲表面。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該擴增實境光學系統進一步包含一覆蓋層,該覆蓋層設置在該波導層的該頂表面上,其中該覆蓋層具有一折射率nC < nG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輸入光柵包含線性輸入光柵元件,且其中該輸出光柵包含線性輸出光柵元件。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輸入光柵包含二維輸入光柵元件,且其中該輸出光柵包含二維輸出光柵元件。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輸出光具有一視野於一範圍50˚ ≤ FOV ≤ 70˚中。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輸入光為多色的。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輸入光為單色的。
  2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基板包含一低折射率層,該低折射率層界定該基板頂表面,其中該低折射率層具有一折射率nL < nS
  21. 一種擴增實境系統,該擴增實境系統用於觀看一物件或一場景,該擴增實境系統包含: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且該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具有一前區域與一後區域; 一顯示設備,該顯示設備設置在該後區域中,且該顯示設備產生該輸入光;以及 一耦合光學系統,該耦合光學系統相對於該顯示設備可操作地設置,並經配置以在一輸入視野上將該輸入光引導至該擴增實境光學系統的該輸入光柵。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擴增實境系統,該擴增實境系統進一步包含一成像光學系統,該成像光學系統可操作地設置在該後區域中,以在一輸出視野上接收來自該輸出光柵的該輸出光。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擴增實境系統,其中來自該物件或該場景的光被透過該輸出光柵從該前區域傳送至該後區域並傳送至該成像光學系統,且其中該成像光學系統結合該輸出光以及來自該物件或該場景的該光,以形成一擴增影像。
  24.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擴增實境系統,其中該成像光學系統包含一使用者的至少一隻眼睛。
  25.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擴增實境系統,其中該輸出視野位於從50˚至70˚的範圍中。
  26.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擴增實境系統,其中該輸入光為多色的。
  27. 一種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包含: 一波導結構,該波導結構包含一波導層,該波導層具有折射率nG 與一厚度THG於範圍1 µm ≤ THG ≤ 100 µm內,該波導結構被支撐在一基板上,該基板具有一折射率nS ,其中nG – nS ≥ 0.5,且其中該波導結構支援多個導引模態;以及 一輸入光柵與一輸出光柵,該輸入光柵與該輸出光柵之每一者位於該波導層內,其中該等輸入與輸出光柵提供相位匹配並與彼此橫向間隔開。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波導層包含一聚合物材料,且該基板包含一玻璃材料。
  29.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等輸入與輸出光柵經配置以在一可見操作波長帶上操作。
  30.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擴增實境光學系統,其中該波導層與該基板之至少一者為平面的。
  31. 一種用於在觀看一物件或一場景時形成一擴增實境影像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在一輸入視野上將來自一顯示影像的顯示光引導至一波導結構的一輸入光柵,以形成在該波導結構中行進的多個導引模態; 使用該波導結構的一輸出光柵在一輸出視野上將該多個導引模態耦合輸出,其中該輸出光柵被與該輸入光柵相位匹配並與該輸入光柵間隔開; 由一成像光學系統透過該輸出光柵觀看該物件或該場景,同時由該成像光學系統接收來自該輸出光柵的該輸出光;以及 由該成像光學系統形成一擴增影像,該擴增影像結合該顯示影像以及該物件或該場景的一影像。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輸出視野位於從50˚至70˚的範圍中。
  33.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成像光學系統包含一使用者的至少一隻眼睛。
  34.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波導結構被併入擴增實境眼鏡中。
TW107135979A 2017-10-13 2018-10-12 用於擴增實境系統的波導式光學系統與方法 TWI802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72109P 2017-10-13 2017-10-13
US62/572,109 2017-10-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8447A true TW201928447A (zh) 2019-07-16
TWI802601B TWI802601B (zh) 2023-05-21

Family

ID=6396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5979A TWI802601B (zh) 2017-10-13 2018-10-12 用於擴增實境系統的波導式光學系統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9667B2 (zh)
EP (1) EP3695269A1 (zh)
JP (1) JP7121116B2 (zh)
KR (1) KR20200069335A (zh)
CN (1) CN111226157B (zh)
TW (1) TWI802601B (zh)
WO (1) WO20190751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4355B (zh) * 2021-02-28 2023-12-01 大陸商南昌三極光電有限公司 一種光學系統及混合實境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6332B2 (en) 2009-04-27 2023-08-15 Digilens Inc. Diffractive projection apparatus
WO2016020630A2 (en) 2014-08-08 2016-02-11 Milan Momcilo Popovich Waveguide laser illuminator incorporating a despeckler
US9933684B2 (en) * 2012-11-16 2018-04-03 Rockwell Collins, Inc. Transparent waveguide display providing upper and lower fields of view having a specific light output aperture configuration
US10241330B2 (en) 2014-09-19 2019-03-26 Digile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nput images for holographic waveguide displays
CN107873086B (zh) 2015-01-12 2020-03-20 迪吉伦斯公司 环境隔离的波导显示器
US9632226B2 (en) 2015-02-12 2017-04-25 Digilens Inc. Waveguide grating device
CN108474945B (zh) 2015-10-05 2021-10-01 迪吉伦斯公司 波导显示器
US10545346B2 (en) 2017-01-05 2020-01-28 Digilens Inc. Wearable heads up displays
US10877275B2 (en) * 2018-02-15 2020-12-29 Hitachi, Ltd. Imageguide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WO2020168348A1 (en) 2019-02-15 2020-08-20 Digile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a holographic waveguide display using integrated gratings
WO2020185954A1 (en) * 2019-03-12 2020-09-17 Magic Leap, Inc. Waveguides with high index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thereof
US11349567B2 (en) 2019-03-13 2022-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 of waveguides and lenses to improve light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in devices
US10958340B2 (en) 2019-05-09 2021-03-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channel light communications via waveguides
CN114207492A (zh) 2019-06-07 2022-03-18 迪吉伦斯公司 带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的波导及其生产方法
KR20220054386A (ko) 2019-08-29 2022-05-02 디지렌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진공 브래그 격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895701B1 (en) * 2019-09-17 2021-0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ght guide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entrances
CN112764159B (zh) * 2019-10-21 2023-06-16 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 光波导元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全息光波导显示设备
CN113325506A (zh) * 2020-02-28 2021-08-31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光波导镜片及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CN111812841B (zh) * 2020-03-06 2023-07-07 谷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全息光栅二维扩瞳波导片及其扩瞳方法
US11243350B2 (en) 2020-03-12 2022-02-08 Globalfoundries U.S. Inc. Photonic devices integrated with reflectors
FI20205642A1 (en) * 2020-06-17 2021-12-18 Dispelix Oy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element, an optical element, and a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element
US20220342219A1 (en) * 2021-04-26 2022-10-27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osing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on surfaces
JPWO2022234782A1 (zh) * 2021-05-07 2022-11-10
WO2023044394A1 (en) * 2021-09-16 2023-03-23 Magic Leap, Inc. Uv and visible light exit grating for eyepiece fabrication and operation
WO2024039622A1 (en) * 2022-08-15 2024-02-22 Applied Materials, Inc. Fabrication of high-index encapsulated grating designs
US20240126012A1 (en) * 2022-10-18 2024-04-18 Applied Materials, Inc. Total or local thickness variation for optical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208158D1 (de) * 1991-06-25 1997-04-17 Hoffmann La Roche Optisches Element zur effizienten Erzeugung kurzwelligen Laserlichtes
US5852702A (en) * 1996-02-28 1998-12-22 Minolta Co., Ltd. Thin film optical waveguide and optical deflecting device
JPH11174270A (ja) * 1997-12-09 1999-07-02 Minolta Co Ltd 光導波路入出力装置
JPH11281829A (ja) * 1998-03-31 1999-10-15 Minolta Co Ltd 光導波路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81837A (ja) * 1998-03-31 1999-10-15 Minolta Co Ltd 光導波路デバイス
US7123794B2 (en) * 2000-03-16 2006-10-17 Lightsmyth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optical structures designed by computed interference between simulated optical signals
US6549708B2 (en) * 2000-08-21 2003-04-15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ual-side waveguide-based wavelength demultiplexer
JP2003021725A (ja) * 2001-07-10 2003-01-24 Alps Electric Co Ltd 光回路素子
JP2004085212A (ja) * 2002-08-22 2004-03-18 Toshiba Corp 光導波路型グルコースセンサ及び光導波路型グルコースセンサ測定方法
US6805490B2 (en) * 2002-09-30 2004-10-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 expansion in a display device
IL157837A (en) * 2003-09-10 2012-12-31 Yaakov Amitai Substrate-guided optical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s
JP4673714B2 (ja) * 2004-12-27 2011-04-20 株式会社東芝 光導波路型バイオケミカルセンサチ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82397B2 (ja) * 2006-02-01 2012-02-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体、及び表示装置
US7720334B1 (en) * 2006-07-07 2010-05-18 Mossberg Thomas W Laterally-confined holographic spectral filters
JP4939301B2 (ja) * 2007-05-17 2012-05-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
JP4450058B2 (ja) * 2007-11-29 2010-04-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101015406B1 (ko) * 2008-12-22 2011-02-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 결합 장치
KR20110017545A (ko) * 2009-08-14 2011-02-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 결합기
US11320571B2 (en) 2012-11-16 2022-05-03 Rockwell Collins, Inc. Transparent waveguide display providing upper and lower fields of view with uniform light extraction
TW201300834A (zh) * 2011-06-23 2013-01-01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顯示裝置,尤其是頭戴式顯示器或護目鏡
KR101660911B1 (ko) * 2013-07-30 2016-09-28 레이아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중빔 회절 격자-기반의 백라이트
WO2015045349A1 (ja) * 2013-09-27 2015-04-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用ドライフィルムとそれを用いた光導波路の製法並びに光導波路
EP3087421B1 (en) * 2013-12-23 2019-07-31 CSEM Centre Suisse d'Electronique et de Microtechnique SA - Recherche et Développement Guided mode resonance device
EP3129980B1 (en) * 2014-07-18 2021-08-25 Vuzix Corporation Near-eye display with self-emitting microdisplay engine
EP3243093A4 (en) * 2015-01-10 2018-09-19 LEIA Inc. Diffraction grating-based backlighting having controlled diffractive coupling efficiency
US9535253B2 (en) * 2015-02-09 2017-0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play system
US20160231567A1 (en) * 2015-02-09 2016-08-11 Pasi Saarikko Display System
US11086216B2 (en) 2015-02-09 2021-08-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enera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WO2016162606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Dispelix Oy Optical see-through display element and device utilizing such element
CA2989344C (en) * 2015-06-12 2023-09-26 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 Inc. Integrated target waveguide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optical coupling
US10146054B2 (en) * 2015-07-06 2018-12-04 Google Llc Adding prescriptive correction to eyepieces for see-through head wearable displays
CN108474945B (zh) 2015-10-05 2021-10-01 迪吉伦斯公司 波导显示器
US10241332B2 (en) * 2015-10-08 2019-03-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ducing stray light transmission in near eye display using resonant grating filter
US9915825B2 (en) * 2015-11-10 2018-03-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aveguides with embedded components to improve intensity distributions
US9989763B2 (en) 2015-12-04 2018-06-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maging using multiple different narrow bands of light having respective different emission peaks
CN105549150B (zh) * 2016-03-04 2019-05-21 东南大学 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
JP6346240B2 (ja) * 2016-11-01 2018-06-20 レイア、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Leia Inc. マルチビーム回折格子ベースの背面照明
CN106371222A (zh) * 2016-11-30 2017-02-01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透镜波导镜片和多景深三维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4355B (zh) * 2021-02-28 2023-12-01 大陸商南昌三極光電有限公司 一種光學系統及混合實境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37186A (ja) 2020-12-17
EP3695269A1 (en) 2020-08-19
JP7121116B2 (ja) 2022-08-17
CN111226157A (zh) 2020-06-02
CN111226157B (zh) 2022-06-17
WO2019075192A1 (en) 2019-04-18
TWI802601B (zh) 2023-05-21
US10929667B2 (en) 2021-02-23
KR20200069335A (ko) 2020-06-16
US20190114484A1 (en) 2019-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2601B (zh) 用於擴增實境系統的波導式光學系統與方法
KR102549713B1 (ko) 헤드 장착식 이미징 장치
US10061124B2 (en) Robust architecture for large field of view components
US8743464B1 (en) Waveguide with embedded mirrors
US9791703B1 (en) Waveguides with extended field of view
US8773599B2 (en) Near-to-eye display with diffraction grating that bends and focuses light
US10551616B2 (en) Display device system with tilted lens group to prevent ghost images
CN116107094A (zh) 集成光束转向系统
US20170299865A1 (en) Waveguides with improved intensity distributions
US20170299860A1 (en) Waveguide-Based Displays With Exit Pupil Expander
US11281010B2 (en) Curved staircase waveguide element, person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n image
KR20020083737A (ko) 착용형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JP2002277818A (ja) 着用型ディスプレーシステム
CN110036235B (zh) 具有用于再循环光的外围侧面几何形状的波导
CN113439231A (zh) 用于传输光的波导件
JP2019012259A (ja) 虚像表示装置
CN113568168B (zh) 镜片单元和包括镜片单元的ar设备
Äyräs et al. Near-to-eye display based on retinal scanning and a diffractive exit-pupil expander
US20240160023A1 (en) Protec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ar) display in near-eye display device
CN219349182U (zh) 一种光波导和近眼显示装置
CN219609272U (zh) 一种光波导和近眼显示装置
TWI841682B (zh) 用於傳輸光的波導件
JP2007256929A (ja) レンズ系
WO2006070723A1 (ja) イメージコンバイナ、及び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