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4287A -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4287A
TW201924287A TW107134421A TW107134421A TW201924287A TW 201924287 A TW201924287 A TW 201924287A TW 107134421 A TW107134421 A TW 107134421A TW 107134421 A TW107134421 A TW 107134421A TW 201924287 A TW201924287 A TW 2019242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ccess point
data
operation mod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4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7550B (zh
Inventor
細淵英治
桑原哲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7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75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第1基站(28)之動作模式自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第2動作模式;自第1基站(28)對第2基站(30)發送第1信號;根據第1信號將資料自第2基站(30)發送至第1基站(28);使第1基站(28)之記憶部(44)記憶第1基站(28)自第2基站(30)接收之資料;將第1基站(28)之動作模式自第2動作模式切換為第1動作模式;存取點(26)對第1基站(28)發送第2信號;及根據第2信號,於第1動作模式下動作之第1基站(28)將記憶部(44)之資料發送至存取點(26)。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利用無線網路進行通信之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例如於自動倉庫等中,為了搬送貨物而使用沿著軌道行駛之搬送車。於搬送車,搭載有用於自沿著軌道鋪設之供電線藉由電磁感應現象而以非接觸之方式受電之受電單元。搬送車一面經由該受電單元接受來自供電線之電力供給,一面沿著軌道行駛。
流動於供電線之電流非常大,故有配置於供電線之接縫部分之端子台發熱而溫度非常高之情形。因此,於端子台,配置有包含用於檢測該端子台之溫度之溫度感測器之感測器裝置。
又,例如於自動倉庫等中,存取點與作為基站之感測器裝置構建連接於無線網路之通信系統。於存取點要取得來自感測器裝置之溫度資料時,將指令資料發送至感測器裝置。藉此,感測器裝置根據來自存取點之指令資料,將溫度資料發送至存取點。再者,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相關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7-150509號公報
例如有因存取點與感測器裝置之間存在障礙物而導致存取點與感測器裝置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於此種情形時,感測器裝置無法接收來自存取點之指令資料。其結果產生如下課題,即,存取點無法取得來自感測器裝置之溫度資料。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課題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存取點可確實地取得來自第2基站之資料之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通信方法係具備分別連接於無線網路之存取點、第1基站及第2基站之通信系統之通信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a)將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作為子台而動作之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作為代理母台而動作之第2動作模式;(b)自於上述第2動作模式下動作之上述第1基站對上述第2基站發送第1信號,該第1信號係用於要求發送上述第2基站保存之資料;(c)根據上述第1信號,將上述資料自上述第2基站發送至上述第1基站;(d)使上述第1基站之記憶部記憶上述第1基站自上述第2基站接收之上述資料;(e)於上述第1基站自上述第2基站接收上述資料之後,將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上述第2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1動作模式;(f)上述第1基站之上述記憶部記憶上述資料之後,上述存取點對上述第1基站發送第2信號,該第2信號係用於要求發送上述資料;及(g)根據上述第2信號,於上述第1動作模式下動作之上述第1基站將記憶於上述記憶部之上述資料發送至上述存取點。
根據本態樣,第1基站藉由作為代理母台而動作,以可自第2基站取得第2基站保存之資料。藉此,例如即便為存取點與第2基站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存取點亦可經由第1基站而確實地取得來自第2基站之資料。又,由於將自第2基站發送之資料記憶於第1基站之記憶部,故於自存取點對第1基站發送第2信號之時點,第1基站可將記憶於記憶部之資料發送至存取點。藉此,存取點可於所需之時點取得來自第2基站之資料。再者,於上述步驟(a)~(g)中,關於未寫明順序之步驟,進行該步驟之順序並未特別限定。此情形對於下述各步驟亦相同。
例如,上述通信方法亦可構成為,進而包含以下步驟:(h)根據上述存取點與上述第2基站之間之通信狀況,上述存取點對上述第1基站發送第3信號,該第3信號係用於指示自上述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2動作模式;於上述(a)中,根據上述第3信號,將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上述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2動作模式。
根據本態樣,第1基站可根據存取點與第2基站之間之通信狀況而將動作模式自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第2動作模式。
例如,上述通信方法亦可構成為,進而包含以下步驟:(i)判定上述存取點與上述第2基站之通信之電波強度是否為臨限值以下;於上述(h)中,於判定上述電波強度為上述臨限值以下之情形時,上述存取點對上述第1基站發送上述第3信號。
根據本態樣,於存取點與第2基站之通信之電波強度為臨限值以下之情形時,第1基站可將動作模式自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第2動作模式。
例如亦可構成為,上述第2基站包含感測器,上述資料包含藉由上述第2基站之上述感測器檢測之資料。
根據本態樣,可將第2基站用作感測器基站。
例如亦可構成為,上述感測器包含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機械感測器、電流感測器及流量感測器中之至少任一者之1個以上之感測器。
根據本態樣,可將第2基站用作溫度感測器等各種感測器基站。
又,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通信系統係具備分別連接於無線網路之存取點、第1基站及第2基站者,上述第1基站具有:控制部,其將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於作為子台而動作之第1動作模式、與作為代理母台而動作之第2動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第1通信部,其於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上述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2動作模式之情形時,對上述第2基站發送第1信號,該第1信號係用於要求發送上述第2基站保存之資料;及記憶部,其記憶自上述第2基站發送之上述資料;上述第2基站具有第2通信部,該第2通信部根據自上述第1基站發送之上述第1信號,將上述資料發送至上述第1基站,上述存取點具有第3通信部,該第3通信部於將上述資料記憶於上述第1基站之上述記憶部之後,對上述第1基站發送用於要求發送上述資料之第2信號,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上述第2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1動作模式之後,上述第1基站之上述第1通信部根據自上述存取點發送之上述第2信號,將記憶於上述記憶部之上述資料發送至上述存取點。
根據本態樣,藉由第1基站作為代理母台而動作,使 第1基站可自第2基站取得第2基站保存之資料。藉此,例如即便為存取點與第2基站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存取點亦可經由第1基站而確實地取得來自第2基站之資料。又,由於自第2基站發送之資料記憶於第1基站之記憶部,故於自存取點對第1基站發送第2信號之時點,第1基站可將記憶於記憶部之資料發送至存取點。藉此,存取點可於所需之時點取得來自第2基站之資料。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通信方法等,存取點可確實地取得來自第2基站之資料。
2、2A‧‧‧通信系統
4‧‧‧搬送車系統
6‧‧‧軌道
8‧‧‧搬送車
10‧‧‧電力供給裝置
12‧‧‧供電路徑
14‧‧‧供電線
16‧‧‧端子盒
18‧‧‧端子台
20a‧‧‧第1溫度感測器
20b‧‧‧第2溫度感測器
20c‧‧‧第3溫度感測器
20d‧‧‧第4溫度感測器
22‧‧‧檢測基板
24‧‧‧管理裝置
26‧‧‧存取點
28、28A‧‧‧第1基站
30、30A‧‧‧第2基站
32‧‧‧無線網路
34、38、42、48‧‧‧通信部
36、40、44、50‧‧‧記憶部
37、41、46、52‧‧‧控制部
54‧‧‧障礙物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應用例即搬送車系統之構成之圖。
圖2係表示圖1之端子盒之內部構成之圖。
圖3係表示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構成之概念圖。
圖4係表示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5係表示管理表之一例之圖。
圖6係表示存取點與第1基站及第2基站之各者之間之通信狀況良好之情形時的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動作之時序圖。
圖7係表示自管理裝置發送至存取點之指令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8係表示自第1基站發送至存取點之應答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9係表示存取點與第2基站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時的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構成之概念圖。
圖10係表示存取點與第2基站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 時的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之動作之時序圖。
圖11係表示自管理裝置發送至存取點之指令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12係表示自第1基站發送至存取點之應答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13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通信系統之構成之方塊圖。
以下,使用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再者,以下說明之實施形態均為表示包含性之例或具體性之例。以下實施形態中所示之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素、構成要素之配置位置及連接形態、步驟、步驟之順序等為一例,其主旨並非限定本發明。又,於以下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中,對於未記載於獨立請求項之構成要素,作為任意之構成要素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 [1.搬送車系統之構成]
首先,一面參照圖1及圖2,一面對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應用例即搬送車系統4之構成進行說明。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應用例即搬送車系統4之構成之圖。圖2係表示圖1之端子盒16之內部構成之圖。
如圖1所示,搬送車系統4例如係用於在自動倉庫等中藉由沿著設置於頂壁之軌道6而行駛之搬送車8搬送貨物之系統。
軌道6例如以從自動倉庫等之頂壁垂吊之狀態設置。搬送車8可經由沿著軌道6鋪設之供電路徑12而藉由電磁感應現象而以非接觸之方式接受自電力供給裝置10供給之電力。藉 此,搬送車8可一面接受來自供電路徑12之電力供給,一面沿著軌道6行駛。
如圖2所示,供電路徑12具有一對具有複數個接縫部分之供電線14。如圖1及圖2所示,於複數個接縫部分之各者配置有端子盒16。於端子盒16之內部,配置有端子台18、第1溫度感測器20a、第2溫度感測器20b、第3溫度感測器20c、第4溫度感測器20d、及檢測基板22。再者,為方便說明,於圖1中僅圖示有2個端子盒16,但亦可配置3個以上(例如100個)之端子盒16。
端子台18將一對供電線14之接縫部分相互電性連接。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分別檢測電性連接於端子台18之4條供電線14之溫度,且產生表示所檢測之溫度之溫度資料(資料之一例)。檢測基板22取得來自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之溫度資料。又,檢測基板22具有用於將溫度資料等以無線之方式進行發送接收之無線通信功能。
[2.通信系統之構成]
其次,一面參照圖1及圖3~圖5,一面對通信系統2之構成進行說明。圖3係表示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構成之概念圖。圖4係表示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構成之方塊圖。圖5係表示管理表之一例之圖。
如圖1、圖3及圖4所示,通信系統2具備管理裝置24、存取點26、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存取點26、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例如由依據IEEE802.11系列之無線網路32而連接。無線網路32例如由2.4GHz頻段或5GHz頻段之 WiFi(註冊商標)構建。又,管理裝置24及存取點26例如連接於由使用有纜線之有線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所構建之有線網路。再者,本實施形態中,為方便說明,對通信系統2具備2個基站(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情形進行說明,但亦可具備3個以上之基站。
管理裝置24係用於管理存取點26、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且監控來自各端子盒16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各者之溫度資料之電腦。如圖4所示,管理裝置24具有通信部34、記憶部36、及控制部37。通信部34與存取點26之間進行有線通信。記憶部36記憶用於管理自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取得之溫度資料等之管理表等。
管理表例如係如圖5所示之資料表。於圖5所示之例中,於管理表之第1行,儲存有與第1基站28相關之資料。具體而言,於管理表之第1行儲存有:a)表示第1基站28之位置之位置資訊「0001」;b)第1基站28之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存取控制)位址「xx:xx:xx:xx:xx:01」;c)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之間之電波強度「-60(dbm)」;d)自第1基站28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分別取得之溫度資料1~4「62(℃)」;及e)溫度資料之取得日期時間「2017/3/17 10:00 30」。
又,於管理表之第2行,儲存有與第2基站30相關之資料。具體而言,於管理表之第2行儲存有:a)表示第2基站30之位置之位置資訊「0002」;b)第2基站30之MAC位址「xx:xx:xx:xx:xx:02」;c)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電波強度「-65(dbm)」;d)自第2基站30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 分別取得之溫度資料1~4「60(℃)」;及e)資料之取得日期時間「2017/3/17 10:00 31」。
再者,於圖5所示之管理表中,電波強度為0dbm~-99dbm之範圍內之數值,溫度資料1~4為0℃~100℃之範圍內之數值。為方便說明,於圖5所示之例中,對管理表包含關於2個基站(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資料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於通信系統2具備3個以上之基站之情形時,管理表亦可包含3個以上之關於基站之資料。
控制部37管理記憶於記憶部36中之管理表。又,控制部37根據記憶於記憶部36中之管理表而產生用於發送至存取點26之各種指令資料。又,控制部37對第1基站28或第2基站30嘗試發送指令資料時,於自第1基站28或第2基站30返回有應答資料之情形時判定為能夠通信,於未返回應答資料之情形時判定為無法通信。藉此,控制部37判定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之間之通信狀況。
存取點26作為無線LAN之存取點(AP)發揮功能。如圖4所示,存取點26具有通信部38(第3通信部之一例)、記憶部40、及控制部41。通信部38與管理裝置24之間進行有線通信,且與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之間進行無線通信。記憶部40記憶自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取得之溫度資料等。控制部41產生用於發送至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之各種指令資料、及用於發送至管理裝置24之各種應答資料等。
第1基站28係作為無線LAN之基站(ST)發揮功能之所謂感測器裝置。具體而言,第1基站28係圖1所示之搬送車系 統4之端子盒16。如圖4所示,第1基站28具有通信部42(第1通信部之一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記憶部44、及控制部46。通信部42與存取點26及第2基站30之間進行無線通信。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如上所述產生溫度資料。記憶部44記憶來自第1基站28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之溫度資料等。控制部46產生用於發送至第2基站30之各種指令資料、及用於發送至存取點26之各種應答資料等。又,控制部46將第1基站28之動作模式於作為基站(子台之一例)而動作之第1動作模式、與作為代理存取點(代理母台之一例)而動作之第2動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第2基站30係作為無線LAN之基站發揮功能之所謂感測器裝置。具體而言,與第1基站28同樣地,第2基站30係圖1所示之搬送車系統4之端子盒16。如圖4所示,第2基站30具有通信部48(第2通信部之一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記憶部50、及控制部52。通信部48與存取點26及第1基站28之間進行無線通信。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如上所述產生溫度資料。記憶部50記憶來自第2基站30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之溫度資料等。控制部52產生用於發送至第1基站28之各種指令資料、及用於發送至存取點26之各種應答資料等。又,控制部52將第2基站30之動作模式於作為基站而動作之第1動作模式、與作為代理存取點而動作之第2動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3.通信系統之動作] [3-1.動作例1]
其次,一面參照圖3及圖6~圖8,一面對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之間之通信狀況良好之情形時的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動作進行說明。
圖6係表示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之間之通信狀況良好之情形時的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動作之時序圖。圖7係表示自管理裝置24發送至存取點26之指令資料CD1之一例之圖。圖8係表示自第1基站28發送至存取點26之應答資料RD1之一例之圖。
於圖3所示之狀態下,不存在障礙物,故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之間良好地進行通信。再者,於圖6所示之動作例中,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動作模式均維持為第1動作模式,第1基站28與第2基站30之間未進行通信。
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判定為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能夠通信,且產生指令資料CD1。指令資料CD1係用於要求第1基站28發送藉由第1基站28之第1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之資料。於圖7所示之例中,指令資料CD1包含:a)指令資料CD1之發送源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協定)位址即管理裝置24之IP位址「zz.zz.zz.zz」;b)指令資料CD1之發送目的地IP位址即廣播之IP位址「255.255.255.255」;c)指令種類「1」;d)資料長度「10」;e)指令資料CD1之發送目的地即第1基站28之MAC位址「xx:xx:xx:xx:xx:01」;及f)自管理裝置24臨時分配給第1基站28之臨時IP位址「yy.yy.yy.yy」。
如圖6所示,管理裝置24之通信部34將指令資料CD1發送至存取點26(S101)。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接收自管理裝置24發送之指令資料CD1(S102)。
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以廣播之方式發送所接收之指令資料CD1(S103)。由於指令資料CD1中包含之MAC位址與自身之MAC位址一致,故第1基站28之通信部42將自存取點26發送之指令資料CD1作為發往自身之指令資料而接收(S104)。再者,由於指令資料CD1中包含之MAC位址不與自身之MAC位址一致,故第2基站30之通信部48不接收自存取點26發送之指令資料CD1。
第1基站28之控制部46根據所接收之指令資料CD1而產生應答資料RD1。應答資料RD1係用於對存取點26回答藉由第1基站28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等之資料。於圖8所示之例中,應答資料RD1包含:a)應答資料RD1之發送源IP位址即第1基站28之臨時IP位址「yy.yy.yy.yy」;b)應答資料RD1之發送目的地IP位址即管理裝置24之IP位址「zz.zz.zz.zz」;c)指令種類「1」;d)資料長度「7」;e)表示第1基站28之位置之位置資訊「0001」;f)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之間之電波強度「70(-70dbm)」;及g)藉由第1基站28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50(℃)」。
第1基站28之通信部42將指令資料CD1中包含之臨時IP位址「yy.yy.yy.yy」作為自身之IP位址,將應答資料RD1發送至存取點26(S105)。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接收自第1基站28發送之應答資料RD1(S106)。
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將所接收之應答資料RD1發送至管理裝置24(S107)。管理裝置24之通信部34接收自存取點26發送之應答資料RD1(S108)。藉此,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根據所接收之應答資料RD1而更新記憶部36中記憶之管理表之與第1基站28相關之資料。
其後,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判定為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能夠通信,產生指令資料CD2。指令資料CD2係用於要求第2基站30發送藉由第2基站30之第1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之資料。再者,指令資料CD2相當於例如將圖7所示之指令資料CD1之MAC位址替換為第2基站30之MAC位址「xx:xx:xx:xx:xx:02」者。
如圖6所示,管理裝置24之通信部34將藉由控制部37產生之指令資料CD2發送至存取點26(S109)。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接收自管理裝置24發送之指令資料CD2(S110)。
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以廣播之方式發送所接收之指令資料CD2(S111)。由於指令資料CD2中包含之MAC位址與自身之MAC位址一致,故第2基站30之通信部48將自存取點26發送之指令資料CD2作為發往自身之指令資料而接收(S112)。再者,由於指令資料CD2中包含之MAC位址不與自身之MAC位址一致,故第1基站28之通信部42不接收自存取點26發送之指令資料CD2。
第2基站30之控制部52根據所接收之指令資料CD2而產生應答資料RD2。應答資料RD2係用於對存取點26回答藉由第2基站30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 度資料等之資料。再者,應答資料RD2相當於例如圖8所示之應答資料RD1中,a)將位置資訊替換為表示第2基站30之位置之位置資訊「0002」者;b)將電波強度替換為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電波強度「60(-60dbm)」者;c)將溫度資料替換為藉由第2基站30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60(℃)」者。
第2基站30之通信部48將指令資料CD2中包含之臨時IP位址「yy.yy.yy.yy」作為自身之IP位址,將應答資料RD2發送至存取點26(S113)。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接收自第2基站30發送之應答資料RD2(S114)。
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將所接收之應答資料RD2發送至管理裝置24(S115)。管理裝置24之通信部34接收來自存取點26之應答資料RD2(S116)。藉此,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根據所接收之應答資料RD2而更新記憶部36中記憶之管理表之與第2基站30相關之資料。
[3-2.動作例2]
其次,一面參照圖9~圖12,一面對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時的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動作進行說明。
圖9係表示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時的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構成之概念圖。圖10係表示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時的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之動作之時序圖。圖11係表示自管理裝 置24發送至存取點26之指令資料CD3之一例之圖。圖12係表示自第1基站28發送至存取點26之應答資料RD4之一例之圖。
於圖9所示之狀態下,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存在有障礙物54,故自存取點26以廣播之方式發送之指令資料並未由第2基站30接收。因此,來自第2基站30之應答資料並未返回至存取點26。另一方面,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之間良好地進行通信。再者,於圖10所示之動作例中,第2基站30之動作模式維持為第1動作模式。
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判定為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無法進行通信,產生指令資料CD3(第3信號之一例)及指令資料CD4。指令資料CD3係用於指示第1基站28將第1基站28之動作模式自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第2動作模式之資料。於圖11所示之例中,指令資料CD3包含:a)指令資料CD3之發送源IP位址即管理裝置24之IP位址「zz.zz.zz.zz」;b)指令資料CD3之發送目的地IP位址即自管理裝置24臨時分配給第1基站28之臨時IP位址「yy.yy.yy.yy」;及c)指令種類「0x01」。
指令資料CD4係用於要求第1基站28取得藉由第2基站30之第1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之資料。再者,指令資料CD4相當於例如將圖7所示之指令資料CD1之指令種類替換為「0x21」者。
如圖10所示,管理裝置24之通信部34將指令資料CD3及CD4發送至存取點26(S201)。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接收自管理裝置24發送之指令資料CD3及CD4(S202)。
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以廣播之方式發送所接收之指 令資料CD3及CD4(S203)。第1基站28之通信部42接收自存取點26發送之指令資料CD3及CD4(S204)。
第1基站28之控制部46根據所接收之指令資料CD3,將第1基站28之動作模式自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第2動作模式(S205)。藉此,第1基站28作為存取點26之代理存取點而動作。又,第1基站28之控制部46根據所接收之指令資料CD4而產生指令資料CD5(第1信號之一例)。
指令資料CD5係用於要求第2基站30發送藉由第2基站30之第1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之資料。再者,指令資料CD5相當於例如圖7所示之指令資料CD1中,a)將指令種類替換為「0x21」者;b)將MAC位址替換為第2基站30之MAC位址「xx:xx:xx:xx:xx:02」者;c)將臨時IP位址替換為自第1基站28臨時分配給第2基站30之臨時IP位址「ww.ww.ww.ww」者。
第1基站28之通信部42將指令資料CD4中包含之臨時IP位址「yy.yy.yy.yy」作為自身之IP位址,以廣播之方式發送指令資料CD5(S206)。第2基站30之通信部48接收自第1基站28發送之指令資料CD5(S207)。
第2基站30之控制部52根據所接收之指令資料CD5而產生應答資料RD3。應答資料RD3係用於對第1基站28回答藉由第2基站30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等之資料。應答資料RD3相當於上述應答資料RD2中,a)將發送源IP位址替換為「ww.ww.ww.ww」者;b)將發送目的地IP位址替換為「yy.yy.yy.yy」者;及c)將指令種類替換為「0x21」 者。
第2基站30之通信部48將指令資料CD5中包含之臨時IP位址「ww.ww.ww.ww」作為自身之IP位址,將應答資料RD3發送至第1基站28(S208)。第1基站28之通信部42接收自第2基站30發送之應答資料RD3(S209)。
第1基站28之控制部46將所接收之應答資料RD3中包含之溫度資料等記憶於記憶部44(S210)。又,第1基站28之控制部46以接收到應答資料RD3為觸發,將第1基站28之動作模式自第2動作模式切換為第1動作模式(S211)。藉此,第1基站28再次作為基站而動作。
存取點26之控制部41於欲取得來自第2基站30之溫度資料之時點,產生指令資料CD6(第2信號之一例)。指令資料CD6係用於要求第1基站28發送記憶於記憶部44之來自第2基站30之溫度資料等之資料。再者,指令資料CD6相當於例如將圖7所示之指令資料CD1之指令種類替換為「0x81」者。
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以廣播之方式發送指令資料CD6(S212)。再者,於步驟S210中將溫度資料等記憶於記憶部44之後、且於步驟S211中切換第1基站28之動作模式之前之時點,通信部38有可能發送指令資料CD6。因此,通信部38反覆發送指令資料CD6,直至可接收來自第1基站28之應答資料RD4(於下文敍述)為止。
第1基站28之通信部42接收自存取點26發送之指令資料CD6(S213)。第1基站28之控制部46根據所接收之指令資料CD6而產生應答資料RD4。
應答資料RD4係用於對存取點26回答記憶於記憶部44之來自第2基站30之溫度資料等之資料。於圖12所示之例中,應答資料RD4包含:a)發送源IP位址即第1基站28之臨時IP位址「yy.yy.yy.yy」;b)發送目的地IP位址即管理裝置24之IP位址「zz.zz.zz.zz」;c)指令種類「0x81」;d)資料長度「20」;e)表示第1基站28之位置之位置資訊「0001」;f)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之間之電波強度「70(-70dbm)」;g)表示第2基站30之位置之位置資訊「0002」;h)第2基站30之MAC位址「xx:xx:xx:xx:xx:02」;i)臨時分配給第2基站30之臨時IP位址「ww.ww.ww.ww」;j)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電波強度「60(-60dbm)」;及k)藉由第2基站30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60(℃)」。
第1基站28之通信部42將指令資料CD6中包含之臨時IP位址「yy.yy.yy.yy」作為自身之IP位址,將應答資料RD4發送至存取點26(S214)。存取點26之通信部38接收自第1基站28發送之應答資料RD4(S215),且將所接收之應答資料RD4發送至管理裝置24(S216)。管理裝置24之通信部34接收自存取點26發送之應答資料RD4(S217)。藉此,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根據所接收之應答資料RD4,更新記憶於記憶部36中之管理表之與第2基站30相關之資料。
再者,指令資料CD6亦可為用於要求第1基站28交付記憶於記憶部44中之來自第2基站30之溫度資料、並且發送藉由第1基站28之藉由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之資料。於該情形時,應答資料RD4進而包含存取 點26與第1基站28之間之電波強度、及藉由第1基站28之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之各者所產生之溫度資料等。
[4.效果]
其次,對藉由本實施形態之通信系統2所獲得之效果進行說明。如上所述,藉由使第1基站28作為代理存取點而動作,第1基站28可自第2基站30取得第2基站30保存之溫度資料。藉此,例如即便為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存取點26亦可經由第1基站28而確實地取得來自第2基站30之資料。
又,自第2基站30發送之應答資料RD3中包含之溫度資料記憶於第1基站28之記憶部44。藉此,於自存取點26對第1基站28發送指令資料CD6之時點,可將記憶於記憶部44之資料自第1基站28發送至存取點26。藉此,存取點26可於期望之時點取得來自第2基站30之溫度資料。
[5.變形例]
其次,一面參照圖13,一面對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通信系統2A進行說明。圖13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之通信系統2A之構成之方塊圖。
如圖13所示,於本變形例之通信系統2A中,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存取點26對應於2.4GHz頻段或5GHz頻段之WiFi之通信方式。另一方面,第1基站28A及第2基站30A之各者對應於依據IEEE802.11ah之SubGiga頻段(以920MHz作為中心波長) 之WiFi之通信方式。
存取點26以適於SubGiga頻段之訊框結構將指令資料進行訊框轉換,且將經訊框轉換之指令資料發送至第1基站28A。又,第1基站28A於作為存取點26之代理存取點而動作時,與第2基站30A之間藉由SubGiga頻段而發送接收指令資料及應答資料。
(其他變形例等)
以上,根據實施形態對本發明之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對上述實施形態實施本發明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思及的變形而獲得之形態、及將上述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任意組合而實現之其他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於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時,與上述圖10之步驟S205同樣地,將第2基站30之動作模式自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第2動作模式即可。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使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具有第1~第4溫度感測器20a~20d,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具有其他各種感測器。例如,對於以下感測器等亦可應用:a)用於需要進行濕度管理之倉庫等之濕度感測器;b)於工廠內出入庫時用於檢測物品之有無等之紅外線感測器;c)用於以如負載感測器之機械機構檢測狀態之機械感測器;d)用於電源模組之過電流保護等目的之電流感測器;或e)於工作機械中用於根據油等液體或空氣等氣 體之流動量而檢測狀態之流量感測器等。即,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亦可具有例如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機械感測器、電流感測器及流量感測器中至少1個以上之感測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第1基站28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通信方式,採用無線LAN之無線通信,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採用Bluetooth(註冊商標)等之無線通信。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無法通信時,自管理裝置24對存取點26發送指令資料CD3及CD4,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亦可根據記憶於管理表中之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電波強度,預測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將來無法通信。於該情形時,亦可於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無法通信之前,自管理裝置24對存取點26發送指令資料CD3及CD4。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使指令資料CD1等包含臨時IP位址,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對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預先賦予固有之IP位址。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通信系統2具備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但亦可進而具備第3基站。於該情形時,例如於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及第3基站之各者無法通信時,第1基站28亦可作為存取點26之代理存取點,自第2基站30及第3基站之各者取得溫度資料。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於對第1基站28或第2基站30嘗試發送指令資料之情形時,根據來自第 1基站28或第2基站30之應答資料之有無而判定通信狀況,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亦可基於管理表,根據存取點26與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各者之通信之電波強度是否為臨限值(例如-65dbm)以下而判定通信狀況。藉此,管理裝置24之控制部37例如於判定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通信之電波強度為臨限值以下之情形時,將上述指令資料CD3及指令資料CD4發送至存取點26。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通信系統2亦可具備包含第1基站28及第2基站30之多個基站。於存取點26與第2基站30之間之通信狀況並非良好之情形時,管理裝置24亦可根據管理表內之ST之位置資訊,自多個基站中特定出位於第2基站30附近之第1基站28。而且,管理裝置24亦可將指令資料CD3及CD4發送至存取點26。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通信系統例如可應用於用以在自動倉庫等中藉由沿著設置於頂壁之軌道行駛之搬送車而搬送貨物之搬送車系統等。

Claims (6)

  1. 一種通信方法,其係具備分別連接於無線網路之存取點、第1基站及第2基站之通信系統之通信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a)將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作為子台而動作之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作為代理母台而動作之第2動作模式;(b)自於上述第2動作模式下動作之上述第1基站對上述第2基站發送第1信號,該第1信號係用於要求發送上述第2基站保存之資料;(c)根據上述第1信號,將上述資料自上述第2基站發送至上述第1基站;(d)使上述第1基站之記憶部記憶上述第1基站自上述第2基站接收之上述資料;(e)於上述第1基站自上述第2基站接收上述資料之後,將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上述第2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1動作模式;(f)上述第1基站之上述記憶部記憶上述資料之後,上述存取點對上述第1基站發送第2信號,該第2信號係用於要求發送上述資料;及(g)根據上述第2信號,於上述第1動作模式下動作之上述第1基站將記憶於上述記憶部之上述資料發送至上述存取點。
  2. 如請求項1之通信方法,其進而包含以下步驟:(h)根據上述存取點與上述第2基站之間之通信狀況,上述存取點對上述第1基站發送第3信號,該第3信號係用於指示自上述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2動作模式;於上述(a)中,根據上述第3信號,將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 上述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2動作模式。
  3. 如請求項2之通信方法,其進而包含以下步驟:(i)判定上述存取點與上述第2基站之通信之電波強度是否為臨限值以下;於上述(h)中,於判定上述電波強度為上述臨限值以下之情形時,上述存取點對上述第1基站發送上述第3信號。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通信方法,其中,上述第2基站包含感測器,上述資料包含藉由上述第2基站之上述感測器檢測之資料。
  5. 如請求項4之通信方法,其中,上述感測器包含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機械感測器、電流感測器及流量感測器中之至少任一者之1個以上之感測器。
  6. 一種通信系統,其係具備分別連接於無線網路之存取點、第1基站及第2基站者,上述第1基站具有:控制部,其將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於作為子台而動作之第1動作模式、與作為代理母台而動作之第2動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第1通信部,其於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上述第1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2動作模式之情形時,對上述第2基站發送第1信號,該第1信號係用於要求發送上述第2基站保存之資料;及記憶部,其記憶自上述第2基站發送之上述資料;上述第2基站具有第2通信部,該第2通信部根據自上述第1基站發送之上述第1信號,將上述資料發送至上述第1基站, 上述存取點具有第3通信部,該第3通信部於將上述資料記憶於上述第1基站之上述記憶部之後,對上述第1基站發送用於要求發送上述資料之第2信號,上述第1基站之動作模式自上述第2動作模式切換為上述第1動作模式之後,上述第1基站之上述第1通信部根據自上述存取點發送之上述第2信號,將記憶於上述記憶部之上述資料發送至上述存取點。
TW107134421A 2017-10-10 2018-09-28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TWI757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6487 2017-10-10
JP2017-196487 2017-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287A true TW201924287A (zh) 2019-06-16
TWI757550B TWI757550B (zh) 2022-03-11

Family

ID=66100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4421A TWI757550B (zh) 2017-10-10 2018-09-28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3857B2 (zh)
JP (1) JP6813862B2 (zh)
CN (1) CN111201803A (zh)
TW (1) TWI757550B (zh)
WO (1) WO20190739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5882B2 (ja) * 2019-03-14 2022-1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EP4148699A1 (en) 2020-05-07 2023-03-15 Murata Machinery, Ltd. Wireless 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279A (ja) * 1995-07-05 1997-01-21 Tokyo Gas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690948B1 (en) * 1998-09-09 2004-02-10 Sony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terminal apparatus, data communicating method, an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58894B2 (ja) * 1998-09-09 2003-10-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JP2007150509A (ja) 2005-11-25 2007-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ピータ機能設定可能な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と無線端末、及び中継ルート探索方法
JP2007288312A (ja) 2006-04-13 2007-11-01 Univ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 無線lanを用いたデータ収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JP2008153783A (ja) * 2006-12-14 2008-07-03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JP5507856B2 (ja) * 2009-02-04 2014-05-28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235777B2 (ja) * 2009-05-15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2098761B (zh) * 2009-12-10 2013-08-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JP5459152B2 (ja) 2010-09-08 2014-04-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2012156895A (ja) 2011-01-27 2012-08-16 Canon Inc 通信装置、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41045B2 (ja) * 2011-02-16 2015-07-0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JP5792661B2 (ja) * 2012-03-06 2015-10-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検針情報収集方法
CN104737270B (zh) * 2012-11-02 2017-04-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JP6367149B2 (ja) * 2015-05-29 2018-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セッテ
JP6833318B2 (ja) 2016-02-01 2021-02-24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CN106506862B (zh) * 2016-12-07 2019-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726118B2 (ja) * 2017-02-22 2020-07-2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制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73928A1 (ja) 2019-04-18
TWI757550B (zh) 2022-03-11
JPWO2019073928A1 (ja) 2020-06-18
CN111201803A (zh) 2020-05-26
US11323857B2 (en) 2022-05-03
JP6813862B2 (ja) 2021-01-13
US20200288285A1 (en)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1538B2 (en) Management of deployed drones
US797465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terranean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t least one mobile station and a fixed network by means of a radio network
CA2810224C (en) Dynamic electric power line monitoring system
US9856108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elevator system
CN110228483B (zh) 自动导引车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0701158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of cargo containers in a container security system using wireless ad-hoc networking techniques
CN206594706U (zh) 一种物流监控系统
TWI757550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US1104476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relay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WO2019138802A1 (ja) 搬送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搬送システム及び管理装置
KR20080040062A (ko) 애드혹 센서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송전선로 상태 감시 장치및 그 방법
JP2018036867A (ja) 無人走行車、無人走行車の走行システム、及び、無人走行車の制御方法
CN205263610U (zh) 一种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agv呼叫系统
WO2018043244A1 (ja) 無人走行車、無人走行車の走行システム、及び、無人走行車の制御方法
JP2015097346A (ja) ノード装置、ノード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の制御方法
KR102140316B1 (ko) 복수 개의 이오나이저의 성능을 모니터링하는 이오나이저 관리시스템
CN206442525U (zh) 一种无线化网络传输装置
KR101699218B1 (ko) 전력 전송 기능을 구비한 무선 애드혹 네트워크 시스템
WO2019131259A1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8056623A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Morita et al. Topology construc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a 2-D relay resonator array
EP4297486A1 (en) Method for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onboard a vehicle
Wei et al. Autonomou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coordina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real-time transmission in multiple emergencies’ situation
JP2021190875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Ballal et al. Wireless Data 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