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2930A - 因子viii多肽調配物 - Google Patents

因子viii多肽調配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2930A
TW201842930A TW107113370A TW107113370A TW201842930A TW 201842930 A TW201842930 A TW 201842930A TW 107113370 A TW107113370 A TW 107113370A TW 107113370 A TW107113370 A TW 107113370A TW 201842930 A TW201842930 A TW 2018429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sorbate
fviii
polypeptid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viii polypept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3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0325B (zh
Inventor
凱文 麥隆尼
丹尼爾 蓋吉
亞瑪 艾杜法塔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生物化學醫療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077157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84293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生物化學醫療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生物化學醫療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2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2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0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03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36Blood coagulation or fibrinolysis factors
    • A61K38/37Factors VII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4Antihaemorrhagics; Procoagulants; Haemostatic agents; Antifibrinoly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45Blood coagulation or fibrinolysis factors
    • C07K14/755Factors VIII, e.g. factor VIII C (AHF), factor VIII Ag (VW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3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MHC-molecules, e.g. HLA-molec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30Non-immunoglobulin-derived peptide or protein having an immunoglobulin constant or Fc region, or a fragment thereof, attached thereto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例如FVIII-Fc的因子VIII多肽之調配物,及使用該調配物之方法。該FVIII多肽可為重組FVIII蛋白、短效FVIII蛋白或長效FVIII蛋白。包含F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可用於血友病之個別預防、每週預防、陣發性(按需)治療或圍手術期管理。

Description

因子VIII多肽調配物 對以電子方式提交之序列表的參考
ASCII正文檔案(名稱:21594360000_sequence_listing.txt;大小:61,339位元組;且創建日期:2013年10月30日)中以電子方式提交之序列表之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用於止血病症之治療劑的領域。
A型血友病是一種由因子VIII(FVIII)基因之突變及/或缺失導致FVIII活性不足所引起的X-性聯出血病症(Peyvandi,F.等人Haemophilia 12:82-89(2006)。該疾病之特徵在於自發性流血及創傷後過量出血。隨時間流逝,常開始於童年早期之向肌肉及關節中之反復出血會導致血友病性關節病及不可逆之關節損傷。此損傷具有進行性且可導致關節靈活性嚴重受限、肌肉萎縮及慢性疼痛 (Rodriguez-Merchan,E.C.,Semin.Thromb.Hemost.29:87-96(2003),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A2域對於因子VIII分子之促凝試劑活性為必需的。研究顯示,豬因子VIII之促凝血活性為人類因子VIII之促凝血活性的六倍(Lollar,P.及E.T.Parker,J.Biol.Chem.266:12481-12486(1991)),且人類因子VIII與豬因子VIII之間的凝血活性之差異似乎係基於人類與豬A2域中一或多個殘基之間的胺基酸序列之差異(Lollar,P.等人,J.Biol.Chem.267:23652-23657(1992)),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對A型血友病之治療係藉由以使FVIII活性恢復至正常程度之1%至5%以防止自發性出血為目標之替代療法來達成(Mannucci,P.M.等人,N.Engl.J.Med.344:1773-1779(2001),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存在血漿源性及重組FVIII產品可用於按需治療出血事件或藉由預防性治療來預防出血事件發生。
死亡率降低、關節損傷之預防及生活品質提高已成為歸因於開發血漿源性FVIII及重組FVIII之重要成就。保護延長以防止出血將代表治療A型血友病患者之另一關鍵進步。
本發明包含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a)FVIII多肽;(b)一或多種選自蔗糖、海藻糖、棉子糖、精 胺酸或其混合物之穩定劑;(c)氯化鈉(NaCl);(d)L-組胺酸;(e)氯化鈣;及(f)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一個實施例中,甘露醇、甘胺酸、丙胺酸或羥乙基澱粉不包括在該醫藥組合物中。在另一實施例中,NaCl為唯一增積劑。在其他實施例中,FVIII多肽為長效多肽或短效多肽。
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w/v)至約2.5%(w/v)蔗糖、約1.3%(w/v)蔗糖至約2.0%(w/v)蔗糖、約1.33%(w/v)蔗糖或約2.0%(w/v)蔗糖、約10mg/ml至約25mg/ml蔗糖、約13mg/ml至約20mg/ml蔗糖、約13.3mg/ml蔗糖、或約20.0mg/ml蔗糖。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50mM至約250mM NaCl、約175mM至約225mM NaCl、約200mM至約210mM NaCl、約205mM NaCl、約8.8mg/ml至約14.6mg/ml NaCl、約10mg/ml至約13mg/ml NaCl、約12.0mg/ml NaCl、約250mM至約350mM NaCl、約275mM至約325mM NaCl、約308mM NaCl、約14.6mg/ml至約20.5mg/ml NaCl、約16mg/ml至約19mg/ml NaCl或約18.0mg/ml NaCl。
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mM至約15mM L-組胺酸、約6.64mM L-組胺酸至約9.8mM L-組胺酸、約0.75mg/ml至約2.25mg/ml L-組胺酸或約1.03mg/ml L-組胺酸至約1.55mg/ml L-組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mM至約10mM氯化鈣、約 5.4mM氯化鈣至約8mM氯化鈣、約0.75mg/ml至約1.5mg/ml二水合氯化鈣或約0.8mg/ml二水合氯化鈣至約1.18mg/ml二水合氯化鈣。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008%(w/v)至約0.025%(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或約0.02%(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約0.08mg/ml至約0.25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約0.13% 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或約0.2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rFVIIIFc多肽,其包含第一子單元與第二子單元,該第一子單元包含與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578至少90%或95%一致之胺基酸序列,該第二子單元包含與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至少90%至95%一致之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其中rFVIIIFc多肽包含第一子單元與第二子單元,該第一子單元包含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578,該第二子單元包含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
在某些實施例中,FVIII多肽係以約50IU/ml至約2500IU/ml之濃度存在於醫藥組合物中,例如83IU/ml、167IU/ml、250IU/ml、333IU/ml、500IU/ml、667IU/ml、1000IU/ml、1333IU/ml、1667IU/ml或2000 IU/ml FVIII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FVIII多肽係以約100IU/ml至約4000IU/ml之濃度存在於醫藥組合物中,例如150IU/ml、287.5IU/ml、431.25IU/ml、575IU/ml、862.5IU/ml、1150IU/ml、1725IU/ml、2300IU/ml、2875IU/ml或3450IU/ml FVIII多肽。
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50IU/ml至約2500IU/ml長效FVIII多肽;(b)約1%(w/v)至約2.5%(w/v)蔗糖;(c)約150mM至約250mM NaCl;(d)約5mM至約15mM L-組胺酸;(e)約5mM至約10mM氯化鈣;及(f)約0.008%(w/v)至約0.025%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75mM至約225mM NaCl或約200mM至約210mM NaCl。
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83IU/ml、約167IU/ml、約250IU/ml、約333IU/ml、約500IU/ml、約667IU/ml、約1000IU/ml、約1333IU/ml、約1667IU/ml或約2000IU/ml FVIII多肽;(b)約1.33%(w/v)蔗糖;(c)約205mM NaCl;(d)約6.64mM L-組胺酸;(e)約5.4mM氯化鈣;及(f)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100IU/ml至約4000IU/ml長效FVIII多肽;(b)約1%(w/v)至約2.5%(w/v)蔗糖;(c)約250mM至約350mM NaCl;(d)約5mM至約15mM L-組胺酸;(e)約5mM至 約10mM氯化鈣;及(f)約0.008%(w/v)至約0.025%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275mM至約325mM NaCl。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150IU/ml、約287.5IU/ml、約431.25IU/ml、約575IU/ml、約862.5IU/ml、約1150IU/ml、約1725IU/ml、約2300IU/ml、約2875IU/ml或約3450IU/ml FVIII多肽;(b)約2.0%(w/v)蔗糖;(c)約308mM NaCl;(d)約9.8mM L-組胺酸;(e)約8mM氯化鈣;及(f)約0.020%(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50IU/ml至約2500IU/ml FVIII多肽;(b)約10mg/ml至約25mg/ml蔗糖;(c)約8.8mg/ml至約14.6mg/ml NaCl;(d)約0.75mg/ml至約2.25mg/ml L-組胺酸;(e)約0.75mg/ml至約1.5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約0.08mg/ml至約0.25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83IU/ml、約167IU/ml、約250IU/ml、約333IU/ml、約500IU/ml、約667IU/ml、約1000IU/ml、約1333IU/ml、約1667IU/ml或約2000IU/ml FVIII多肽;(b)約13.3mg/ml蔗糖;(c)約12.0mg/ml NaCl;(d)約1.03mg/ml L-組胺酸;(e)約0.8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100IU/ml至約4000IU/ml FVIII多肽;(b)約10mg/ml至 約25mg/ml蔗糖;(c)約14.6mg/ml至約20.5mg/ml NaCl;(d)約0.75mg/ml至約2.25mg/ml L-組胺酸;(e)約0.75mg/ml至約1.5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約0.08mg/ml至約0.25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150IU/ml、約287.5IU/ml、約431.25IU/ml、約575IU/ml、約862.5IU/ml、約1150IU/ml、約1725IU/ml、約2300IU/ml、約2875IU/ml或約3450IU/ml FVIII多肽;(b)約20.0mg/ml蔗糖;(c)約18.0mg/ml NaCl;(d)約1.55mg/ml L-組胺酸;(e)約1.18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約0.2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一種包含以下之醫藥套組:(a)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FVIII多肽,(ii)一或多種選自蔗糖、海藻糖、棉子糖、精胺酸或其混合物之穩定劑;(iii)氯化鈉(NaCl);(iv)L-組胺酸;(v)氯化鈣;及(vi)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b)第二容器,其包含欲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之注射用無菌水。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套組包含:(a)第一容器,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250IU、約500IU、約750IU、約1000IU、約1500IU、約2000IU、約3000IU、約4000IU、約5000IU或約6000IU FVIII多肽,(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氯化鈉;(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0mg二水合氯化鈣;及(v)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及(b)第二容器,其包含當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的注射用無菌水:(i)分別約83IU/ml、約167IU/ml、約250IU/ml、約333IU/ml、約500IU/ml、約667IU/ml、約1000IU/ml、約1333IU/ml、約1667IU/ml或約2000IU/ml FVIII多肽;(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套組包含:(a)第一容器,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250IU、約500IU、約750IU、約1000IU、約1500IU、約2000IU、約3000IU、約4000IU、約5000IU或約6000IU FVIII多肽,(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氯化鈉;(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0mg二水合氯化鈣;及(v)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b)第二容器,其包含當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的注射用無菌水:(i)分別約83IU/ml、約167IU/ml、約250IU/ml、約333IU/ml、約500IU/ml、約667IU/ml、約1000IU/ml、約1333IU/ml、約1667IU/ml或約2000IU/ml FVIII多肽;(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本發明亦包括一種減少或減輕出血事件或治 療或預防出血病狀之方法,其包含投與包含F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
圖1展示順序PK子群(分組1)給藥及PK取樣之設計的詳情。
圖2展示rFVIIIFc經證明其消除半衰期及平均滯留時間相較於野生型因子VIII(短效FVIII多肽)長近似50%(P<0.001)。
本發明提供一種例如FVIII-Fc的因子VIII多肽之調配物,及使用該調配物之方法。
I.定義
必須注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規定,否則如本說明書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之單數形式「一(a/an)」及「該」包括複數個參考物。因此,術語「一(a或an)」以及術語「一或多個」及「至少一個(種)」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術語「約」在本文中用於意謂近似、大致、大約或左右。當術語「約」與數值範圍聯合使用時,其藉由使邊界擴展高於及低於所列舉數值來修飾該範圍。一般而言,術語「約」在本文中藉由向上或向下(較高或較低) 變化10%來修飾高於或低於所述值之數值。
此外,「及/或」在本文中使用時將視為對兩個指定特徵或組分中之每一者具有或不具有另一者之具體揭露內容。因此,如本文中諸如「A及/或B」之片語中所使用之術語「及/或」意指包括「A及B」、「A或B」、「A」(單獨)及「B」(單獨)。同樣,如諸如「A、B及/或C」之片語中所使用之術語「及/或」意指涵蓋以下實施例中之每一者:A、B及C;A、B或C;A或C;A或B;B或C;A及C;A及B;B及C;A(單獨);B(單獨);及C(單獨)。
應理解,當在本文中用語言「包含」描述實施例時,亦提供以「由...組成」及/或「基本上由...組成」之術語描述的其他類似實施例。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使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皆具有與本揭露內容所屬技術之一般技藝人士通常所理解相同的含義。舉例而言,Concise Dictionary of Biomedicine and Molecular Biology,Juo,Pei-Show,第2版,2002,CRC出版社;The Dictionary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第3版,1999,Academic出版社;及Oxford Dictionar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Revised,2000,牛津大學出版社,為技藝人士提供本揭露內容中所使用的許多術語之一般解釋。
單位、前綴及符號皆以其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e Unites,(SI))可接受之形式表示。數字範 圍包括定義該範圍之數字。除非另外指明,否則胺基酸序列係以胺基至羧基定向自左至右書寫。本文提供之標題不限制本揭露內容之各種態樣或實施例,其可藉由參考整個說明書得出。因此,即將在下文定義之術語藉由參考說明書全文而得到更充分地定義。胺基酸在本文中藉由其通常已知的三個字母符號或藉由IUPAC-IUB生物化學命名委員會所推薦之單字母符號來參考。同樣,核苷酸藉由其通常接受的單字母代碼來參考。
術語「多肽」、「肽」及「蛋白質」可互換使用且係指包含共價連接胺基酸殘基之聚合化合物。
術語「多核苷酸」及「核酸」可互換使用且係指包含共價連接核苷酸殘基之聚合化合物。多核苷酸可為單鏈或雙鏈DNA、cDNA、RNA、載體、質體、噬菌體或病毒。多核苷酸包括表10中之多核苷酸,其編碼表11之多肽(參見表10)。多核苷酸亦包括表10之多核苷酸之片段,例如編碼表11之多肽片段之彼等片段,諸如因子VIII、Fc、訊號序列、前肽及表11之多肽之其他片段。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投與」意謂經由醫藥學上可接受途徑向受試者禁止或給予包含本發明因子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投與途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例如經由中心靜脈通路之靜脈內途徑,例如靜脈內注射及靜脈內輸注。其他投與途徑包括皮下、肌肉內、經口、經鼻及經肺投與。本發明之優勢包括:方案順應性提高;突破出血減少;對關節出血之預防提高;關節損傷得以預防;發病 率降低;死亡率降低;對出血之預防長久;血栓事件減少;及生活品質提高。
術語「長效」及「持久」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在一個實施例中,術語「長效」或「持久」指示由投與「長效」FVIII多肽所致之FVIII活性比野生型FVIII(例如ADVATE®或血漿源性FVIII(「pdFVIII」))之FVIII活性長。「較長」FVIII活性可藉由此項技術中之任何已知方法量測,例如aPTT分析、顯色分析、ROTEM®、TGA等等。在一個實施例中,「較長」FVIII活性可藉由T1/2β(活性)展示。在另一實施例中,「較長」FVIII活性可藉由血漿中存在之FVIII抗原含量例如藉由T1/2β(抗原)展示。在其他實施例中,相較於野生型FVIII多肽,亦即由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457組成之多肽,亦即SQ BDD FVIII(REFACTO®)或由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351組成之多肽(ADVATE®),長效或持久FVIII多肽在凝血級聯中作用更長,例如活性持續更長時期。
術語「短效」及「短期」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術語「短效」及「短期」指示由投與「短效」FVIII所致之FVIII活性與野生型FVIII(例如ADVATE®(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351)、REFACTO®(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457)或血漿源性FVIII(「pdFVIII」))之FVIII活性類似或相同,或比長效FVIII多肽之FVIII活性短。「較短」FVIII活性可藉由此項技術中之任何已知方法量測,例如aPTT分析、顯色分析、ROTEM®、TGA 等等。示範性短效FVIII多肽包括但不限於野生型成熟FVIII多肽(ADVATE®、RECOMBINATE®或HELIXATE®);或B域缺失FVIII多肽,諸如SQ BDD FVIII(REFACTO®及XYNTHA®);或含有21個來自B域之胺基酸(亦即SFSQNSRHPSQNPPVLKRHQR,SEQ ID NO:17)的FVIII多肽(例如NOVOEIGHT®)。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嵌合多肽」意謂其內包括至少兩個來自不同來源之多肽(或其部分,諸如子序列或肽)的多肽。嵌合多肽可包括來自不同來源,諸如不同基因、不同cDNA或不同動物或其他物種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或七個以上多肽或其部分。嵌合多肽可包括一或多個接合不同多肽或其部分之連接子。因此,在單一嵌合多肽內,多肽或其部分可直接接合或其可經由連接子間接接合或以直接與間接兩種方式接合。嵌合多肽可包括有助於蛋白質純化或偵測之其他肽(諸如訊號序列)及序列(諸如6His及FLAG)。此外,嵌合多肽可在N端及/或C端具有胺基酸或肽添加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為長效FVIII多肽。本發明之示範性嵌合多肽為因子VIII-FcRn BP嵌合多肽,例如因子VIII-Fc嵌合多肽,諸如FVIIIFc,SEQ ID NO:2或6(表11),有或無其訊號序列及前肽。
如本文所用之「雜交」多肽及蛋白意謂嵌合多肽與第二多肽之組合。雜交物中之嵌合多肽與第二多肽可經由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諸如電荷-電荷或疏水性相 互作用)彼此締合。雜交物中之嵌合多肽及第二多肽可經由二硫鍵或其他共價鍵彼此締合。雜交物描述於WO 2004/101740及WO 2006/074199中,該等案中之每一者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亦參見美國專利第7,404,956號及第7,348,004號,該等案中之每一者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第二多肽可為同一嵌合多肽之第二複本或其可為不相同的嵌合多肽。參見例如表11。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多肽為包含FcRn結合搭配物之多肽。FcRn結合搭配物結合至FcRn且保護含有分子之FcRn結合搭配物以避免分解代謝,因此延長血漿半衰期。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為嵌合因子VIII-Fc多肽且第二多肽基本上由Fc組成,例如由融合至人類IgG1之二聚物Fc區之重組B域缺失人類FVIII(BDD-rFVIII)之單分子組成的rFVIIIFc重組融合蛋白,無介入連接子序列。該雜交多肽在本文中係指FVIIIFc單體Fc融合蛋白、FVIIIFc單體雜交物、單體FVIIIFc雜交物及FVIIIFc單體-二聚物。參見表11A。實例提供該雜交多肽之臨床前及臨床資料。
雜交物之第二多肽可包含或基本上由與表11A(ii)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至少90%或95%一致或與表11A(ii)中所示有訊號序列之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之胺基酸1至247)至少90%或95%一致的序列組成。第二多肽可包含或基本上由與表11A(ii)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一致或與表11A(ii)中所示有訊號序列之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之胺基酸1至247)一致的序列組成。
以國際單位(IU)表示因子VIII凝血活性。一個IU之因子VIII活性近似對應於一毫升正常人類血漿中因子VIII之量。若干分析可用於量測因子VIII活性,其包括一級凝結分析(活性部分凝血激酶時間;aPTT)、凝血酶產生時間(TGA)及旋轉血栓彈性分析儀(ROTEM®)。
如本文中結合根據本發明之調配物所用之術語「凍乾物」表示藉由此項技術中本身已知之冷凍乾燥方法製造之調配物。藉由在真空下在昇華之後冷凍且在高溫下解吸殘餘水來移除溶劑(例如水)。在醫藥領域中,凍乾物通常具有約0.1%至5%(w/w)之殘餘水分且以粉末或穩定實體餅狀物之形式存在。凍乾物之特徵在於在添加復原介質之後快速溶解。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復原調配物」表示經凍乾且藉由添加稀釋劑經再溶解之調配物。稀釋劑可含有但不限於注射用水(WFI)、抑菌性注射用水(BWFI)、氯化鈉溶液(例如0.9%(w/v)NaCl)、葡萄糖溶液(例如5%葡萄糖)、含有界面活性劑之溶液(例如0.01%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pH緩衝溶液(例如磷酸鹽緩衝溶液)及其組合。
如本文所用之「給藥間隔」意謂在向受試者投與的多次劑量之間流逝之時間量。因此,給藥間隔可指 示為範圍。使用嵌合FVIII-FcRn BP(例如嵌合FVIII-Fc)之本發明方法之給藥間隔可比在無FcRn BP例如Fc部分(亦即由該FVIII組成之多肽)之情況下等量(以IU/kg為單位)因子VIII所需之給藥間隔長至少約1.5至8倍。投與例如本發明之因子VIII-Fc嵌合多肽(或雜交物)時,給藥間隔比在無FcRn BP例如Fc部分(亦即由因子VIII組成之多肽)之情況下等量因子VIII所需之給藥間隔長至少約1.5倍。給藥間隔可比在無例如Fc部分(或由因子VIII組成之多肽)之情況下等量因子VIII所需之給藥間隔長約1.5至8倍。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給藥頻率」係指在給定時間內投與FVIII多肽劑量之頻率。給藥頻率可指示為每個給定時間之劑量數,例如一週一次或兩週內一次。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預防一或多次出血事件」或「預防性治療」意謂經歷一定時程以多劑量向受試者投與FVIII多肽以提高受試者血漿中因子FVIII活性程度。在一個實施例中,「預防一或多次出血事件」指示使用FVIII多肽防止或抑制一或多個自發性或不可控制之出血或出血事件之發生,或降低一或多個自發性或不可控制之出血或出血事件之頻率。在另一實施例中,增大之FVIII活性程度足以降低自發性出血之發生率或在未預見損傷之情況下預防出血。預防性治療降低或防止出血事件,例如在按需要治療下所述之出血事件。如在「給藥間隔」下所論述,預防性治療可經個別化例如以抵消患者間 之可變性。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約每週兩次」意謂近似數值,且「約每週兩次」可包括一週兩次,例如三日內第一劑量且三日內第二劑量、三日內第一劑量且四日內第二劑量、四日內第一劑量且三日內第二劑量、四日內第一劑量且四日內第二劑量。術語「約每週兩次」亦可包括每三日、每四日或每五日。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約一週一次」意謂近似數值,且「約一週一次」可包括每七日±兩日,亦即每五日至每九日。因此,「一週一次」之給藥頻率可為每五日、每六日、每七日、每八日或每九日。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個別化預防」或「預防性及個別化」意謂使用FVIII多肽用於個別化給藥及/或給藥間隔或頻率以防止或抑制一或多個自發性及/或不可控制出血或出血事件之發生,或降低一或多個自發性及/或不可控制出血或出血事件之頻率。預防之上下文中之「個別化」在本申請案通篇係與「定製」同義使用。舉例而言,「個別化預防」亦意謂「定製預防」,且「預防性及個別化」亦意謂「預防性及定製」。在一個實施例中,「個別化間隔」包括每3日±2日,亦即每日至每5日。因此,「個別化間隔預防」之給藥頻率可為每日、每2日、每3日、每4日或每5日。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按需治療」意謂意欲經短時程進行且對諸如出血事件之現存情況或諸如計劃之手 術之察覺之出短期需要反應的治療。「按需治療」與「陣發性」治療互換使用。可需要按需治療之病狀包括出血事件、關節積血、肌肉出血、口腔出血、失血、向肌肉中失血、口腔失血、創傷、頭部創傷、胃腸出血、顱內失血、腹內失血、胸內失血、骨折、中樞神經系統出血、咽後間隙中出血、腹膜後隙中出血或髂腰肌鞘中出血。亦包括除該等病狀以外之出血事件。受試者可需要手術預防、圍手術期管理或手術治療。該等手術包括小手術、大手術、拔牙、扁桃體切除術、其他牙手術/胸面部手術、腹股溝疝切開術、滑膜切除術、全膝置換、其他關節置換、顱骨切開術、骨縫術、創傷手術、顱內手術、腹內手術或胸內手術。亦包括除該等手術以外之手術。
可需要按需治療之其他病狀包括少量失血、關節積血、淺表肌肉失血、軟組織失血、中度失血、伴隨解剖之肌肉內或軟組織失血、黏膜失血、血尿症、大量失血、咽部失血、咽後部失血、腹膜後腔失血、中樞神經系統失血、擦傷、割傷、刮傷、關節失血、鼻出血、口腔出血、牙齦出血、顱內出血、腹膜內出血、少量自發性失血、大創傷後出血、中度皮膚擦傷或向關節、肌肉、內部器官或腦中之自發性失血。按需治療之其他原因包括需要手術或拔牙之圍手術期管理、大手術、大面積口腔手術、泌尿手術、疝氣手術、諸如置換膝、髖或其他主要關節之矯形手術。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治療」意謂改善或減輕 包括但不限於B型血友病之出血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出血疾病或病症包括預防出血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在由FVIII缺乏(例如低基線FVIII活性)造成之出血疾病或病症中,術語「治療」意謂FVIII替代療法。藉由向受試者投與包含F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受試者可達成及/或維持FVIII活性之血漿谷底含量在約1IU/dl或高於1IU/dl。在其他實施例中,「治療」意謂降低出血疾病或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例如自發性或不可控制之出血事件之頻率。然而,「治療」無需為治癒。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圍手術期管理」意謂在例如外科手術之手術程序之前、同時或之後使用包含F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一或多次出血事件之「圍手術期管理」之用途包括在手術之前(亦即手術前)、期間(亦即手術中)或之後(亦即手術後)進行手術預防以預防一或多次出血或出血事件,或在手術之前、期間及之後減輕或抑制自發性及/或不可控制之出血事件。
如本文所用之「基線」為在投與劑量之前受試者中之最低量測血漿因子VIII含量。FVIII血漿含量可在給藥之前之兩個時間點量測:在篩檢就診時及在給藥之前即刻。或者,(a)治療前FVIII活性<1%、不具有可偵測FVIII抗原且具有無意義基因型之患者之基線可定義為0%,(b)治療前FVIII活性<1%且具有可偵測FVIII抗原之患者之基線可設置為0.5%,(c)治療前FVIII活性在1-2% 之間的患者之基線為Cmin(在整個PK研究期間之最低活性),及(d)治療前FVIII活性2%之患者之基線可設置為2%。高於給藥前基線之活性可視為先前治療之殘餘藥物,且可在rFVIIIFc給藥之後衰減至基線且自PK資料減去。
如本文所用之「T1/2β」或「T1/2 β」「βHL」為與消除期相關聯之半衰期,t1/2β=(ln2)/與終末期相關聯之消除速率常數。T1/2 β可藉由FVIII活性或藉由血漿中之FVIII抗原含量進行量測。基於活性之T1/2 β顯示為T1/2 β(活性),且基於FVIII抗原含量之T1/2 β可顯示為T1/2 β(抗原)。T1/2 β(活性)與T1/2β(抗原)均可顯示為範圍或幾何平均值。
如本文所用之「谷底」為在投與一定劑量之本發明嵌合多肽或另一FVIII分子之後及在投與下一劑量(若存在)之前所達到之最低血漿FVIII活性程度。谷底在本文中可與「臨限值」互換使用。自經量測之FVIII含量減去基線FVIII含量來計算谷底含量。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年度化出血率」(「ABR」)係指在外推至1年之限定時間段期間,受試者所經歷之出血事件(包括自發性及創傷性出血)之數目。舉例而言,六個月內兩次出血將指示ABR為四。中值ABR提供所有經觀測ABR之中間值,指示半數受試者之個別ABR小於或等於中值且半數之ABR大於或等於中值。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四分位數間距」 (「IQR」)係指統計分佈之量度,其等於上四分位數與下四分位數之間的差。不同於(總)範圍,四分位數間距為穩健統計,區分點(breakdown point)為25%,且因此通常比總範圍較佳。就對稱分佈(其中中值等於中線,第一與第三四分位數之平均值)而言,半數IQR等於中值絕對偏差(MAD)。中值為中心趨勢之對應量度。
如本文所用之「受試者」意謂人類。如本文所用之受試者包括以下個體:已知發生過至少一次不受控制之出血事件;已診斷有與不受控制之出血事件相關之疾病或病症例如出血疾病或病症,例如A型血友病;易患不受控制之出血事件例如血友病;或其任何組合。受試者亦可包括在某一活動例如手術、運動活動或任何劇烈活動之前處於一或多個不可控制出血事件之危險中的個體。受試者之基線FVIII活性可小於1%、小於0.5%、小於2%、小於2.5%、小於3%或小於4%。受試者亦包括兒童。兒童受試者之年齡為出生至20歲、較佳為出生至18歲、出生至16歲、出生至15歲、出生至12歲、出生至11歲、出生至6歲、出生至5歲、出生至2歲或2至11歲。
如本文所用之「治療劑量」、「劑量」、「有效劑量」或「給藥量」意謂在投與包含F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之受試者中達成FVIII活性之血漿谷底含量為至少約1IU/dl或高於1IU/dl之劑量。出於本發明之目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劑量」係指在整個投與包含F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期間,FVIII活性之血漿谷底含量 維持至少約1IU/dl或高於1IU/dl、至少約2IU/dl或高於2IU/dl、至少約3IU/dl或高於3IU/dl、至少約4IU/dl或高於4IU/dl、或至少約5IU/dl或高於5IU/dl之劑量。在另一實施例中,「劑量」使出血或出血病症之頻率降低或減小。在其他實施例中,「劑量」使進行中、不可控制之出血或出血事件停止。在其他實施例中,「劑量」在易患自發性出血或出血事件之受試者中預防該等自發性出血或出血事件。「劑量」或「治療劑量」不需治癒血友病。
術語「目標關節」定義為發生重複出血(在連續6個月時期內向同一關節3次出血事件之頻率)之重要關節(例如髖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膝關節及踝關節)。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出血事件」採取出血事件之標準定義。出血事件開始於第一出血徵象,且結束於最後一次治療出血之72小時之後,在此期間將位於同一位置之任何出血症狀或相距小於或等於72小時之注射認為係同一出血事件。同一位置處,將前一次注射之後超過72小時之治療出血事件之任何注射視為治療新出血事件之第一次注射。不管自最後一次出血之時間,將位於不同位置之任何出血視為單獨出血事件。此定義已由標準及規範小組委員會,國際血栓暨出血學會FVIII/FIX小組委員會提出建議,且由血友病之PedNet多中心研究使用。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年度化出血率」(ABR)係 指對各患者使用下式來年度化計算之出血事件數目:
如本文所用之「變異體」係指不同於原始多核苷酸或多肽,但保留其必需性質(例如因子VIII凝血活性或Fc(FcRn結合))活性之多核苷酸或多肽。一般而言,變異體總體密切類似,且在許多區中與原始多核苷酸或多肽相同。變異體包括原始多肽之多肽及多核苷酸片段、缺失、插入及修飾型式。
II.醫藥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調配為醫藥組合物之FVIII多肽。醫藥組合物可經調配以向人類投與。該FVIII多肽可為短效FVIII多肽或長效FVIII多肽。醫藥組合物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例如離子交換劑、氧化鋁、硬脂酸鋁、卵磷脂、血清蛋白(諸如人類血清白蛋白)、緩衝物質(諸如磷酸鹽)、甘胺酸、山梨酸、山梨酸鉀、飽和植物脂肪酸之偏甘油酯混合物、水、鹽或電解質(諸如硫酸魚精蛋白、磷酸氫二鈉、磷酸氫鉀、氯化鈉、鋅鹽、膠態二氧化矽、三矽酸鎂)、聚乙烯吡咯啶酮、纖維素基物質、聚乙二醇、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丙烯酸酯、蠟、聚乙烯-聚氧化丙烯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及羊毛脂。本發明之各種調配方法在此項技術中為熟知的。
在本文提供之某些調配物中,將FVIII多肽調配成用於靜脈內(IV)投與之無菌、無防腐劑、非致熱、經 凍乾、白色至灰白色粉末至餅狀物。調配物可於單次使用小瓶中提供。
在某些實施例中,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調配物係於單次使用小瓶中提供,該小瓶經製造以在用適量稀釋劑復原之後含有約83IU/ml、167IU/ml、250IU/ml、333IU/ml、500IU/ml、667IU/ml、1000IU/ml、1333IU/ml、1667IU/ml或2000IU/ml長效FVIII多肽。在添加稀釋劑至約3ml之最終體積之某些實施例中,單次使用小瓶可標稱地含有約250、約500、約750、約1000、約1500、約2000、約3000、約4000、約5000或約6000國際單位(IU)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
在某些實施例中,除活性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之外,調配物包括:蔗糖(其可充當穩定劑或增積劑)、氯化鈉(其可充當增積劑)、L-組胺酸(其可充當緩衝劑)、氯化鈣及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其可充當穩定劑)。調配物係與包含無菌氯化鈉溶液之稀釋劑一起提供。在某些實施例中,稀釋劑係於預填充注射器中提供。
因此,本文提供一種包含特定量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以IU為單位),以及賦形劑蔗糖、NaCl、L-組胺酸、氯化鈣及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之醫藥組合物。本文提供之組合物包含各種濃度之不同賦形劑,且濃度可用各種方式表 示。舉例而言,給定賦形劑之濃度可表現為莫耳濃度(例如M或mM)、重量/體積百分比(例如每100ml稀釋劑之公克數)或每毫升之毫克數(mg/ml)。本文提供之調配物可在一定精確程度下含有特定量之各種賦形劑,該精確程度係在近似範圍內,例如濃度僅表現至一個有效數字(例如約0.1%(w/v)),或更精確地,例如多達2、3、4、5或6個有效數字(例如約3.88mg/ml,其精確度多達三個有效數字)。必要之精確程度可視例如給定管制機關之要求或製造方法而變化。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經復原之調配物,其可以凍乾物之形式提供,視情況伴有稀釋劑。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0IU/ml至約2500IU/ml rFVIIIFc,例如83IU/ml、167IU/ml、250IU/ml、333IU/ml、500IU/ml、667IU/ml、1000IU/ml、1333IU/ml、1667IU/ml或2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在某些實施例中,在包含約13.3mg/ml或約1.33%(w/v)蔗糖、約12.0mg/ml或約205mM NaCl、約1.03mg/ml或約6.64mM L-組胺酸、約0.80mg/ml或約5.4mM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3mg/ml或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之調配物中,醫藥組合物包含83IU/ml、167IU/ml、250IU/ml、333IU/ml、500IU/ml、667IU/ml、1000IU/ml、1333IU/ml、1667IU/ml或2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 rFVIIIFc)。
在某些實施例中,預凍乾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00IU/ml至約4000IU/ml rFVIIIFc,例如150IU/ml、287.5IU/ml、431.25IU/ml、575IU/ml、862.5IU/ml、1150IU/ml、1725IU/ml、2300IU/ml、2875IU/ml或345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在某些實施例中,在包含約20.0mg/ml或約2.0%(w/v)蔗糖、約18.0mg/ml或約308mM NaCl、約1.55mg/ml或約9.8mM L-組胺酸、約1.18mg/ml或約8.0mM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2mg/ml或約0.02%(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之調配物中,醫藥組合物包含150IU/ml、287.5IU/ml、431.25IU/ml、575IU/ml、862.5IU/ml、1150IU/ml、1725IU/ml、2300IU/ml、2875IU/ml或345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量之蔗糖。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w/v)至約2.5%(w/v)蔗糖,較佳約1.3%(w/v)至約2%蔗糖(w/v),例如約1.33%(w/v)蔗糖或約2.0%(w/v)蔗糖。在某些相關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0mg/ml至約25mg/ml蔗糖,較佳約13mg/ml至約20mg/ml蔗糖,例如約13.3mg/ml蔗糖或約20.0mg/ml蔗糖。在其他實施例中,在此等濃度下可使用諸如海藻糖、棉子糖及/或精胺酸之穩定劑替代蔗糖或與蔗糖組合。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50mM至約250mM NaCl、約175mM至約225mM NaCl及約200mM至約210mM NaCl,例如約205mM NaCl。在某些相關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8.8mg/ml至約14.6mg/ml NaCl、約10mg/ml NaCl至約13mg/ml,例如約12.0mg/ml NaCl。在某些實施例中,NaCl係在所要濃度下於復原包含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之凍乾物之稀釋劑溶液中提供。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組合物不包括增積劑,諸如甘露醇、甘胺酸、丙胺酸及/或羥乙基澱粉。在其他實施例中,NaCl為唯一增積劑。
在某些實施例中,預凍乾醫藥組合物包含約250mM至約350mM NaCl、約275mM至約325mM NaCl,例如約308mM NaCl。在某些相關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4.6mg/ml至約20.5mg/ml NaCl、約16mg/ml至約19mg/ml,例如約18.0mg/ml NaCl。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量之L-組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mM至約15mM L-組胺酸,例如約6.64mM L-組胺酸或約9.8mM L-組胺酸。在某些相關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75mg/ml至約2.25mg/ml L-組胺酸,例如約1.03mg/ml L-組胺酸或約1.55mg/ml L-組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L-組胺酸係作為凍乾物之一部分提供,其在用適量稀釋劑復原後在所需濃度下提供L-組胺酸。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量之氯化鈣。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mM至約10mM氯化鈣,例如約5.4mM氯化鈣或約8mM氯化鈣。在某些相關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75mg/ml至約1.5mg/ml二水合氯化鈣,例如約0.8mg/ml二水合氯化鈣或約1.18mg/ml二水合氯化鈣。在某些實施例中,氯化鈣係作為凍乾物之一部分提供,其在用適量稀釋劑復原後在所需濃度下提供氯化鈣。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量之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某些相關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008%(w/v)至約0.025%(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例如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或約0.02%(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某些相關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08mg/ml至約0.25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例如約0.13% 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或約0.2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某些實施例中,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係作為凍乾物之一部分提供,其在用適量稀釋劑復原後在所需濃度下提供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0IU/ml至約25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w/v)至約2.5%(w/v)蔗糖;約150mM至約250mM NaCl;約5mM至約15mM L-組胺酸;約5mM至約10mM氯化鈣;及約0.008%(w/v)至約0.025%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係以凍乾物及稀釋劑之形式提供。在某些實施例中,凍乾物之量提供約3ml具有所要濃度之所要成分的醫藥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0IU/ml至約25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0mg/ml至約25mg/ml蔗糖;約8.8mg/ml至約14.6mg/ml NaCl;約0.75mg/ml至約2.25mg/ml L-組胺酸;約0.75mg/ml至約1.5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08mg/ml至約0.25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某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係以凍乾物及稀釋劑之形式提供。在某些實施例中,凍乾物之量提供約3ml具有所要濃度之所要成分之醫藥組合物。
示範性組合物提供於實例中之表1及表2中。
舉例而言,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8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胺酸;約5.4mM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1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 6.64mM L-組胺酸;約5.4mM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25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胺酸;約5.4mM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33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胺酸;約5.4mM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5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胺酸;約5.4mM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6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胺酸;約5.4mM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1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 胺酸;約5.4mM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亦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133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胺酸;約5.4mM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16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胺酸;約5.4mM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其他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2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w/v)蔗糖;約205mM NaCl;約6.64mM L-組胺酸;約5.4mM氯化鈣,及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8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167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 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25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33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5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6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進一步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1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 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本揭露內容亦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133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16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在其他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約2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約13.3mg/ml蔗糖;約12.0mg/ml NaCl;約1.03mg/ml L-組胺酸;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約0.1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本揭露內容亦提供醫藥套組之組件。該套組包括一或多個容器及可選附件。如本文所提供之套組有助於向有需要之受試者投與有效量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在某些實施例中,套組有助於經由靜脈內輸注投與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在某些實施例中,套組有助於經由靜脈內輸注自身投與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 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或餅狀物,其中該粉末或餅狀物包含(i)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蔗糖(及/或海藻糖、棉子糖或精胺酸);(iii)NaCl;(iv)L-組胺酸;(v)二水合氯化鈣;及(vi)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欲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之注射用無菌水。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充分稀釋劑以產生約3ml具有如本文所揭露之所要性質之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調配物。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容器為與柱塞相關聯之預填充注射器以允許向第一容器中添加稀釋劑,將該第一容器之內含物復原且往回轉移至注射器中。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套組進一步提供用於將注射器附接至該第一容器之配接器。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套組進一步提供針及輸注管,欲將其附接至含有經復原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調配物之注射器以允許靜脈內輸注調配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調配物係以約200IU至約4000IU之總量提供,例如約250IU、約500IU、約750IU、約1000IU、約1500IU、約2000IU、約3000IU、約4000IU、約5000IU或約6000IU。
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25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8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5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1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75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25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1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33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15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5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該容器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2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6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3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1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4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133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5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16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6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2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25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8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5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1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75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25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1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33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15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5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2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6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3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1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4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1333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 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5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1667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醫藥套組,其包含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6000IU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 NaCl;(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mg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第二容器,其包含在與該第一容器之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約2000IU/ml 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醫藥套組之第 一容器為包含橡皮塞之玻璃小瓶。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醫藥套組之第二容器為與柱塞相關聯之注射器主體。在某些實施例中,注射器為含有稀釋劑之預填充注射器。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醫藥套組進一步包含將玻璃小瓶連接至注射器主體之配接器。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醫藥套組進一步包含適於靜脈內輸注之輸注管,該輸注管與欲連接至注射器之針相關聯。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經由使用如本文所提供之一個醫藥套組達成FVIII多肽(例如長效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rFVIIIFc)之所要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個以上醫藥套組達成所要劑量。本文提供一種組合或匯合含於兩個或兩個以上如本文提供之醫藥套組中之調配物以達成所要劑量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之FVIII多肽為短效FVIII多肽。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之FVIII多肽為長效FVIII多肽。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之長效FVIII多肽包含因子VIII部分及非因子VIII部分,例如異源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異源部分能夠延長FVIII多肽之活體內或活體外半衰期。示範性非因子VIII部分包括但不限於Fc、白蛋白、PAS序列、運鐵蛋白、CTP(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之28胺基酸C端肽(CTP)及其4 O-聚醣)、聚乙二醇(PEG)、羥乙基澱粉(HES)、白蛋白結合多肽、白蛋白結合小分子或其任何組合。本發明之示範性長 效多肽包括例如因子VIII-Fc多肽、因子VIII-白蛋白多肽、因子VIII-PAS多肽、因子VIII-運鐵蛋白多肽、因子VIII-CTP多肽、因子VIII-PEG多肽、因子VIII-HES多肽、因子VIII-白蛋白結合多肽之多肽或因子VIII-白蛋白結合小分子多肽。
因子VIII(長效FVIII多肽之因子VIII部分或短效FVIII多肽之FVIII)可與表11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因子VIII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457;及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351)至少60%、70%、80%、90%、95%、96%、97%、98%、99%或100%一致,其中因子VIII部分具有因子VIII活性。因子VIII(嵌合多肽之因子VIII部分)可與表11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因子VIII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457;及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351)一致。
因子VIII(長效FVIII多肽之因子VIII部分或短效FVIII多肽之FVIII)可與表11中所示有訊號序列之因子VIII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1至1457;及SEQ ID NO:6之胺基酸1至2351)至少60%、70%、80%、90%、95%、96%、97%、98%、99%或100%一致,其中因子VIII部分具有因子VIII活性。因子VIII(長效FVIII多肽或短效FVIII多肽之因子VIII部分)可與表11中所示有訊號序列之因子VIII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1至1457及SEQ ID NO:6之胺基酸1至2351)一致。
長效多肽可包含與表11A(i)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因子VIII及Fc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至少60%、70%、80%、90%、95%、96%、97%、98%、99%或100%一致或與表11A(i)中所示有訊號序列之因子VIII及Fc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1至1684)至少60%、70%、80%、90%、95%、96%、97%、98%、99%或100%的序列,其中序列具有因子VIII活性。因子VIII活性可藉由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時間(aPTT)分析、顯色分析或其他已知方法量測。長效FVIII多肽可包含與表11A(i)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因子VIII及Fc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一致或與表11A(i)中所示有訊號序列之因子VIII及Fc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1至1684)一致的序列。
如上文所論述,示範性長效多肽亦包括融合至一個或多個白蛋白多肽、白蛋白結合多肽或白蛋白結合小分子之因子VIII。在一個實施例中,白蛋白為人類白蛋白。可將白蛋白或白蛋白結合蛋白融合至FVIII之N端或FVIII之C端或插於FVIII之兩個胺基酸之間。可用於本發明之白蛋白之實例例如其片段為已知。例如美國專利第7,592,010號;美國專利第6,686,179號;及Schulte,Thrombosis Res.124增刊.2:S6-S8(2009),其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白蛋白結合多肽可包含(但不限於)可結合白蛋白之細菌白蛋白結合域、白蛋白結合肽或白蛋白結合抗體 片段。如Kraulis等人,FEBS Lett.378:190-194(1996)及Linhult等人,Protein Sci.11:206-213(2002)所揭露之來自鏈球菌蛋白G之域3為細菌白蛋白結合域之實例。白蛋白結合肽之實例包括一系列具有核心序列DICLPRWGCLW(SEQ ID NO:7)之肽。參見例如Dennis等人,J.Biol.Chem.2002,277:35035-35043(2002)。白蛋白結合抗體片段之實例揭露於Muller及Kontermann,Curr.Opin.Mol.Ther.9:319-326(2007);Rooverset等人,Cancer Immunol.Immunother.56:303-317(2007);及Holt等人,Prot.Eng.Design Sci.,21:283-288(2008)中,該等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之長效FVIII多肽包含至少一個可結合至白蛋白之非多肽小分子、變異體或衍生物之連接位點。此等白蛋白結合部分之實例為如由Trusselet等人,Bioconjugate Chem.20:2286-2292(2009)揭露之2-(3-順丁烯二醯亞胺基丙醯胺基)-6-(4-(4-碘苯基)丁醯胺基)己酸酯(「Albu」標籤)。
如上文所論述,示範性長效多肽亦包括融合至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其片段、變異體或衍生物之β子單元之至少一個C-端肽(CTP)的因子VIII。可將CTP融合至因子VIII,FVIII之N端或FVIII之C端或插於FVIII之兩個胺基酸之間。已知融合至重組蛋白或插入重組蛋白中之一個或多個CTP肽提高該蛋白之活體內半衰期。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5,712,122號,其以全文引用之 方式併入本文中。示範性CTP肽包括DPRFQDSSSSKAPPPSLPSPSRLPGPSDTPIL(SEQ ID NO:8)或SSSSKAPPPSLPSPSRLPGPSDTPILPQ(SEQ ID NO:9)。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US 2009/0087411 A1號,其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上文所論述,示範性長效FVIII多肽亦包括融合至至少一個PAS序列或其片段、變異體或衍生物之因子VIII。可將PAS序列融合至FVIII之N端或FVIII之C端或插於FVIII之兩個胺基酸之間。如本文所用之PAS肽或PAS序列意謂主要包含丙胺酸及絲胺酸殘基或主要包含丙胺酸、絲胺酸及脯胺酸殘基之胺基酸序列,該胺基酸序列在生理條件下形成無規捲曲構形。因此,PAS序列為包含以下、基本上由以下組成、或由以下組成之可用作嵌合蛋白中之異源部分之一部分的構築嵌段、胺基酸聚合物或序列基因盒:丙胺酸、絲胺酸及脯胺酸。當除丙胺酸、絲胺酸及脯胺酸以外之殘基作為次要組分添加於PAS序列中時,胺基酸聚合物亦可形成無規捲曲構形。「次要組分」意謂除丙胺酸、絲胺酸及脯胺酸以外之胺基酸可在某種程度上添加於PAS序列中,例如胺基酸之至多約12%,亦即PAS序列之100個胺基酸中有約12個彼等胺基酸;至多約10%;至多約9%;至多約8%;約6%;約5%;約4%;約3%;亦即約2%或約1%。不同於丙胺酸、絲胺酸及脯胺酸之胺基酸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rg、Asn、Asp、Cys、Gln、Glu、Gly、His、Ile、Leu、 Lys、Met、Phe、Thr、Trp、Tyr及Val。在生理條件下,PAS肽形成無規捲曲構形且藉此可介導本發明重組蛋白之活體內及/或活體外穩定性增強,且具有促凝血活性。
PAS肽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ASPAAPAPASPAAPAPSAPA(SEQ ID NO:10)、AAPASPAPAAPSAPAPAAPS(SEQ ID NO:11)、APSSPSPSAPSSPSPASPSS(SEQ ID NO:12)、APSSPSPSAPSSPSPASPS(SEQ ID NO:13)、SSPSAPSPSSPASPSPSSPA(SEQ ID NO:14)、AASPAAPSAPPAAASPAAPSAPPA(SEQ ID NO:15)、ASAAAPAAASAAASAPSAAA(SEQ ID NO:16)或其任何變異體、衍生物、片段或組合。PAS序列之其他實例根據例如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0/0292130 A1號及PCT申請公開案第WO 2008/155134 A1號可知。歐洲頒與專利EP2173890。
如上文所論述,示範性長效FVIII多肽亦包括融合至至少一個運鐵蛋白肽或其片段、變異體或衍生物之因子VIII。可將至少一個運鐵蛋白肽融合至FVIII之N端或FVIII之C端或插於FVIII之兩個胺基酸之間。可將任何運鐵蛋白融合至或插入至本發明之重組FVIII蛋白中。舉例而言,野生型人類Tf(Tf)為一種具有679個胺基酸之約75KDa(未考慮糖基化)之蛋白質,具有似乎由基因複製產生之兩個主要域N(約330個胺基酸)及C(約340個胺基酸)。參見基因庫(GenBank)登錄號NM001063、 XM002793、M12530、XM039845、XM 039847及S95936(www.ncbi.nlm.nih.gov),其全部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運鐵蛋白經由運鐵蛋白受體(TfR)介導之胞吞作用來轉運鐵。在鐵釋放至內體區室中且Tf-TfR複合物再循環至細胞表面之後,Tf釋放回細胞外間隙以進行下一鐵轉運循環。Tf具有超過14-17日之長半衰期(Li等人,Trends Pharmacol.Sci.23:206-209(2002))。已對運鐵融合蛋白之半衰期延長進行研究,目標為癌症治療之遞送、經口遞送及胰島素原之持續活化(Brandsma等人.,Biotechnol.Adv.,29:230-238(2011);Bai等人,Proc.Natl.Acad.Sci.USA 102:7292-7296(2005);Kim等人,J.Pharmacol.Exp.Ther.,334:682-692(2010);Wang等人,J.Controlled Release 155:386-392(2011))。
如上文所論述,示範性長效FVIII多肽亦包括融合至至少一個聚乙二醇(PEG)部分之因子VIII。
聚乙二醇化FVIII可指FVIII與至少一個聚乙二醇(PEG)分子之間形成的結合物。多種分子量及平均分子量範圍內的PEG可購得。PEG平均分子量範圍之典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約200、約300、約400、約600、約1000、約1300-1600、約1450、約2000、約3000、約3000-3750、約3350、約3000-7000、約3500-4500、約5000-7000、約7000-9000、約8000、約10000、約8500-11500、約16000-24000、約35000、約40000、約60000 及約80000道爾頓。此等平均分子量僅作為實例提供且不意欲以任何方式具有限制性。
本發明可用之長效FVIII多肽可經聚乙二醇化以包括單個或多個(例如2-4個)PEG部分。聚乙二醇化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聚乙二醇化反應進行。製備聚乙二醇化蛋白質產物之方法將通常包括(i)使多肽與聚乙二醇(諸如PEG之反應性酯或醛衍生物)在可使本發明之肽連接於一或多個PEG基團之條件下反應;及(ii)獲得反應產物。一般而言,反應之最佳反應條件將基於已知參數及所需結果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存在許多可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用之PEG連接方法,例如Malik F等人,Exp.Hematol.20:1028-35(1992);Francis,Focus on Growth Factors 3(2):4-10(1992);歐洲專利公開案第EP0401384號、第EP0154316號及第EP0401384號;及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案第WO92/16221號及第WO95/34326號。作為非限制性實例,FVIII變異體可在FVIII之一或多個插入位點中含有半胱胺酸取代,且半胱胺酸可進一步結合於PEG聚合物。參見Mei等人,Blood 116:270-279(2010)及美國專利第7,632,921號,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上文所論述,示範性長效FVIII多肽亦包括融合至至少一個羥乙基澱粉(HES)聚合物之因子VIII。HES為自然產生之支鏈澱粉之衍生物並由體內之α-澱粉酶降解。HES展現有利生物性質且在臨床上用作血容量補充 劑並用於血液稀釋療法中。參見例如Sommermeyer等人,Krankenhauspharmazie 8:271-278(1987);及Weidler等人,Arzneim.-Forschung/Drug Res.41:494-498(1991)。
HES主要藉由分子量分佈及取代度表徵。HES之平均分子量(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至300kD、2至200kD、3至100kD或4至70kD。對於羥乙基,羥乙基澱粉可進一步展現0.1至3、0.1至2、0.1至0.9或0.1至0.8之莫耳取代度,以及2至20之範圍內的C2:C6取代比率。平均分子量為約130kD之HES為來自Fresenius之VOLUVEN®。VOLUVEN®為一種例如用於容量置換之人工膠體,容量置換用於血容量過低(hypovolaemia)之治療及預防之治療適應症中。存在許多可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用之HES連接方法,例如上述相同PEG連接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FVIII部分之長效FVIII多肽具有超過由同一FVIII部分組成的無非FVIII部分之多肽的增加半衰期(t1/2)。具有增加t1/2之長效FVIII多肽可在本文中指長效FVIII。長效嵌合因子VIII多肽包括例如融合至Fc之因子VIII(包括例如以諸如FVIIIFc單體二聚物雜合物之雜合物形式之嵌合因子VIII多肽;參見例如表11A;及美國專利第7,404,956號及第7,348,004號)及融合至白蛋白之因子VIII。
除非另外指出,否則如本文所用之因子VIII多肽為在凝血中起正常作用之功能性因子VIII多肽。因此,術語因子VIII包括功能性變異體多肽。因子VIII蛋 白可為人類、豬、犬及鼠因子VIII蛋白。已知全長多肽及多核苷酸序列,亦已知許多功能性片段、突變體及修飾形式。人類因子VIII序列之實例以子序列之形式展示於SEQ ID NOs:2或6(表11)中。因子VIII多肽包括例如全長因子VIII、全長因子VIII減去N端Met、成熟因子VIII(減去訊號序列)、在N端具有另一Met之成熟因子VIII及/或B域全部或部分缺失之因子VIII。因子VIII變異體包括B域缺失,無論部分或全部缺失。
已知大量功能性因子VIII變異體,亦如上文及下文所論述。此外,已在血友病患者中識別出出因子VIII之數百個非功能性突變,且已確定,與取代基之性質相比,因子VIII功能之此等突變之效果更多係由於其處於因子VIII之3維結構內(Cutler等人,Hum.Mutat.19:274-8(2002)),該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此外,來自人類與其他物種之因子VIII之間的比較已識別出可能為功能所需之保守殘基(Cameron等人,Thromb.Haemost.79:317-22(1998);US 6,251,632),該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已分離出人類因子VIII基因且將其表現於哺乳動物細胞中(Toole,J.J.,等人,Nature 312:342-347(1984);Gitschier,J.,等人,Nature 312:326-330(1984);Wood,W.I.,等人,Nature 312:330-337(1984);Vehar,G.A.,等人,Nature 312:337-342(1984);WO 87/04187;WO 88/08035;WO 88/03558;美國專利第4,757,006 號),該等參考文獻中之每一者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且該胺基酸序列係自cDNA推斷。Capon等人之美國專利第4,965,199號揭露一種用於在哺乳動物宿主細胞中產生因子VIII之重組DNA方法及人類因子VIII之純化,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已報導CHO(中國倉鼠卵巢)細胞及BHK(幼小倉鼠腎細胞)中之人類因子VIII表現。已將人類因子VIII修飾以使B域之一部分或全部缺失(美國專利第4,994,371號及第4,868,112號,該等案之每一者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且已進行用人類因子V B域替換人類因子VIII B域(美國專利第5,004,803號,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編碼人類因子VIII之cDNA序列及經預計之胺基酸序列分別展示於美國申請公開案第2005/0100990號中之SEQ ID NO:1及2中,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Lollar,J.S.之美國專利第5,859,204號報導具有降低之抗原性及降低之免疫反應性之因子VIII的功能性突變,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Lollar,J.S.之美國專利第6,376,463號亦報導具有降低之免疫反應性之因子VIII的突變,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Saenko等人之美國申請公開案第2005/0100990號報導因子VIII之A2域之功能性突變,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包括B域缺失之許多功能性因子VIII分子揭露於以下專利中:均讓與Baxter的US 6,316,226及 US 6,346,513;讓與In2Gen的US 7,041,635;讓與Chiron的US 5,789,203、US 6,060,447、US 5,595,886及US 6,228,620;讓與Biovitrum的US 5,972,885及US 6,048,720,讓與Novo Nordisk的US 5,543,502及US 5,610,278;讓與Immuno Ag的US 5,171,844;讓與Transgene S.A.的US 5,112,950;讓與Genetics Institute的US 4,868,112,該等案中之每一者皆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已公開豬因子VIII序列(Toole,J.J.,等人,Proc.Natl.Acad.Sci.USA 83:5939-5942(1986)),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且已報導獲自豬脾臟cDNA庫之因子VIII之PCR擴增的完整豬cDNA序列(Healey,J.F.等人,Blood 88:4209-4214(1996),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具有所有域、所有次單元及特定胺基酸序列之雜交人類/豬因子VIII揭露於Lollar及Runge之美國專利第5,364,771號中及WO 93/20093中,該等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最近,WO 94/11503中報導豬因子VIII之A1及A2域之核苷酸及相應胺基酸序列及具有豬A1及/或A2域取代相應人類域之嵌合因子VIII,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Lollar,J.S.之美國專利第5,859,204號亦揭露豬cDNA及經推斷之胺基酸序列。美國專利第6,458,563號揭露B域缺失豬因子VIII,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本文所用之因子VIII之「B域」與此項技 術中已知之藉由內部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及凝血酶之蛋白水解裂解位點定義之B域相同,例如全長成熟人類因子VIII之殘基Ser741-Arg1648。其他人類因子VIII域由以下胺基酸殘基界定:A1,殘基Ala1-Arg372;A2,殘基Ser373-Arg740;A3,殘基Ser1690-Ile2032;C1,殘基Arg2033-Asn2172;C2,殘基Ser2173-Tyr2332。A3-C1-C2序列包括殘基Ser1690-Tyr2332。剩餘序列,殘基Glu1649-Arg1689一般係指因子VIII輕鏈活化肽。豬、小鼠及犬因子VIII之所有域(包括B域)之邊界位置亦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缺失因子VIII之B域(「B域缺失因子VIII」或「BDD FVIII」)。BDD FVIII之實例為REFACTO®(重組BDD FVIII),其具有作為表11A(i)中序列之因子VIII部分之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1至1457或胺基酸20至1457)。在另一實施例中,B域缺失因子VIII含有完整細胞內加工位點,其對應於位於B域缺失因子VIII之殘基754處之精胺酸,其對應於SEQ ID NO:2之精胺酸殘基773,或全長因子VIII之殘基1648,其對應於SEQ ID NO:6之精胺酸殘基1667。除非另外指明,否則如本文所用之不指代任何SEQ ID數值之序列殘基數值對應於無訊號肽序列(19個胺基酸)之因子VIII序列。舉例而言,歸因於19個胺基酸訊號肽序列,全長因子VIII之S743/Q1638對應於SEQ ID NO:6之S762/Q1657。在其他實施例中,B域缺失FVIII包含對應於精胺酸1645之胺基酸位之取代或突變、對應於精胺酸 1648之胺基酸位之取代或突變,或對應於全長因子VIII中精胺酸1645及精胺酸1648之胺基酸位置取代或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對應於精胺酸1645之胺基酸位取代之胺基酸為與在對應於精胺酸1648之胺基酸位取代之胺基酸不同之胺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取代或突變為除精胺酸以外之胺基酸,例如丙胺酸。
「B域缺失因子VIII」可具有以下所揭露之完全或部分缺失:美國專利第6,316,226號、第6,346,513號、第7,041,635號、第5,789,203號、第6,060,447號、第5,595,886號、第6,228,620號、第5,972,885號、第6,048,720號、第5,543,502號、第5,610,278號、第5,171,844號、第5,112,950號、第4,868,112號及第6,458,563號,該等專利皆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B域缺失因子VIII序列包含在美國專利第6,316,226號(亦在US 6,346,513中)之第4欄第4行至第5欄第28行及實例1-5處揭露之任一缺失。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B域缺失因子VIII具有在美國專利第5,789,203號之第2欄第26-51行及實例5-8處(亦在US 6,060,447、US 5,595,886及US 6,228,620中)揭露之缺失。在一些實施例中,B域缺失因子VIII具有以下文獻中描述之缺失:美國專利第5,972,885號之第1欄第25行至第2欄第40行;美國專利第6,048,720號之第6欄第1-22行及實例1;美國專利第5,543,502號之第2欄第17-46行;美國專利第5,171,844號之第4欄第 22行至第5欄第36行;美國專利第5,112,950號之第2欄第55-68行,圖2及實例1;美國專利第4,868,112號之第2欄第2行至第19欄第21行及表2;美國專利第7,041,635號之第2欄第1行至第3欄第19行、第3欄第40行至第4欄第67行、第7欄第43行至第8欄第26行、及第11欄第5行至第13欄第39行;或美國專利第6,458,563號之第4欄第25-53行。在一些實施例中,B域缺失因子VIII缺失大部分B域,但仍然含有在活體內將初級轉譯產物蛋白水解加工成兩個多肽鏈所必需的B域胺基末端序列(亦即細胞內加工位點),如WO 91/09122中所揭露,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缺失胺基酸747-1638,亦即實際上完全缺失B域下構築B域缺失因子VIII。Hoeben R.C.,等人,J.Biol.Chem.,265(13):7318-7323(1990),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B域缺失因子VIII亦可含有因子VIII之胺基酸771-1666或胺基酸868-1562之缺失。Meulien P.,等人Protein Eng.2(4):301-6(1988),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作為本發明之一部分之其他B域缺失包括例如以下之缺失:胺基酸982至1562或胺基酸760至1639(Toole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3:5939-5942(1986))、胺基酸797至1562(Eaton等人,Biochemistry 25:8343-8347(1986))、胺基酸741至1646(Kaufman(PCT公開申請案第WO 87/04187號))、胺基酸747-1560(Sarver等人,DNA 6:553-564(1987))、胺基酸 741至1648(Pasek(PCT公開申請案第88/00831號))、胺基酸816至1598或胺基酸741至1689(Lagner(Behring Inst.Mitt.(1988)第82號:16-25,EP 295597)),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B域缺失FVIII包含B域之部分缺失,亦即揭露於美國公開案第20100286067號及美國公開案第20120093840號中的具有B域之21個胺基酸(亦即SFSQNSRHPSQNPPVLKRHQR,其為SEQ ID NO:17),該等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可在任何因子VIII序列中進行各前述缺失。
在一個實施例中,將FVIII多肽之B域缺失因子VIII部分加工成由兩條金屬鍵連接(或締合)之鏈,第一條鏈包含重鏈(A1-A2-部分B)且第二條鏈包含輕鏈(A3-C1-C2)。在另一實施例中,B域缺失因子VIII部分為單鏈因子VIII。單鏈因子VIII可包含細胞內加工位點,其對應於B域缺失因子VIII之殘基754(SEQ ID NO:2之殘基773)或全長因子VIII之殘基1648(SEQ ID NO:6之殘基1657)之精胺酸。
重鏈與輕鏈之間的金屬鍵可為此項技術已知的任何金屬。舉例而言,可用於本發明之金屬金額可為二價金屬離子。可用於與重鏈及輕鏈締合之金屬包括但不限於Ca2+、Mn2+或Cu2+。Fatouros等人,Intern.J.Pharm.155(1):121-131(1997);Wakabayashi等人,JBC.279(13):12677-12684(2004)。
本文所用之FVIII多肽可包含經加工因子 VIII或單鏈因子VIII或其組合。如本文所用之「經加工因子VIII」意謂在精胺酸1648(對於全長因子VIII)或精胺酸754(對於B域缺失因子VIII)裂解之因子VIII,亦即細胞內加工位點。歸因於細胞內加工位點之裂解,經加工因子VIII包含兩條多肽鏈,第一條鏈為重鏈且第二條鏈為輕鏈。舉例而言,經加工因子VIII-Fc融合蛋白(亦即融合至Fc之重鏈及輕鏈)分別在非還原SDS-PAGE中以近似90kDa及130kDa來運作,且分別在還原SDS-PAGE中以90kDa及105kDa來運作。因此,在一個實施例中,長效多肽或短效FVIII多肽之至少約50%、約60%、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約96%、約97%、約98%、約99%或約100%因子VIII部分為經加工之因子VIII。在另一實施例中,長效多肽或短效FVIII多肽之至少約50%、約60%、約70%、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約96%、約97%、約98%、約99%或約100%因子VIII部分為經加工因子VIII。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將包含經加工因子VIII之FVIII多肽自包含單鏈因子VIII之多肽純化(或分離),且長效多肽或短效FVIII多肽之至少約75%、約80%、約85%、約90%、約95%、約96%、約97%、約98%、約99%或約100%因子VIII部分為經加工因子VIII。在一些實施例中,FVIII多肽包含約15%至25%單鏈FVIII多肽及約75%至約85%經加工FVIII多肽。
如本文所用之「單鏈因子VIII」、「SC因子 VIII」或「SCFVIII」意謂未在精胺酸位點(全長因子VIII之殘基1648(亦即SEQ ID NO:6之殘基1667)或B域缺失因子VIII之殘基754(亦即SEQ ID NO:2之殘基773)裂解之因子VIII。因此,本文所用之FVIII多肽之單鏈因子VIII包含單鏈。在一個實施例中,單鏈因子VIII含有完整細胞內加工位點。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單鏈因子VIII包含對應於精胺酸1645之胺基酸位之取代或突變、對應於精胺酸1648之胺基酸位之取代或突變,或對應於全長因子VIII之精胺酸1645及精胺酸1648之胺基酸位之取代或突變。在其他實施例中,在對應於精胺酸1645之胺基酸位取代之胺基酸為與在對應於精胺酸1648之胺基酸位取代之胺基酸不同之胺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取代或突變為除了精胺酸之胺基酸,例如異白胺酸、白胺酸、離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蘇胺酸、色胺酸、纈胺酸、丙胺酸、天冬醯胺、天冬胺酸、半胱胺酸、麩胺酸、麩醯胺、甘胺酸、脯胺酸、硒半胱胺胺酸、絲胺酸、酪胺酸、組胺酸、鳥胺酸、吡咯離胺酸或牛磺酸。單鏈VIII-Fc融合蛋白可在近似220kDa下對非還原SDS-PAGE及在近似195kDa對還原SDS-PAGE起作用。
如本文所用之FVIII多肽之因子VIII部分具有因子VIII活性。因子VIII活性可藉由此項技術中任何已知方法量測。舉例而言,該等方法中之一者可為顯色分析。顯色分析機制係基於血液凝血級聯之原理,其中活化因子VIII在活化因子IX、磷脂及鈣離子之存在下加速因 子X轉化成因子Xa。藉由使針對因子Xa具有特異性之對硝基醯苯胺(pNA)受質水解來評估因子Xa活性。在405nM下量測之對硝基苯胺之初始釋放速率與因子Xa活性成正比且因此與樣品中之因子VIII活性成正比。顯色分析由國際血栓暨止血學會(ISTH)之科學及標準化委員會(SSC)之因子VIII及因子IX小組委員會所推薦。自1994年起,顯色分析亦已成為歐洲藥典對FVIII濃縮效力(FVIII concentrate potency)之分配的參考方法。由此,在一個實施例中,當藉由顯色分析在活體外量測因子VIII活性時,相較於包含經加工之因子VIII之FVIII多肽,包含單鏈因子VIII之FVIII多肽具有因子VIII活性。
在某個實施例中,長效FVIII多肽為FVIII單體-二聚物雜交物。為獲得FVIII單體-二聚物雜交物,藉由逆轉錄酶鏈式反應(RT-PCR)使用FVIII-特異性引子自人類肝聚A RNA(Clontech)獲得人類重組B域缺失FVIII之編碼序列。FVIII序列包括FVIII之自然訊號序列。就2682bp之總缺失而言,B域缺失為絲胺酸743(S743;2287bp)至麩醯胺酸1638(Q1638;4969bp)。隨後,藉由RT-PCR使用Fc特異性引子自人類白血球cDNA庫(Clontech)獲得人類重組Fc之編碼序列。設計引子,使得B域缺失FVIII序列在無介入連接子之情況下直接融合至Fc序列之N端。在CMV啟動子之控制下,將FVIIIFcDNA序列選殖成哺乳動物雙重表現載體pBUDCE4.1(Invitrogen)。藉由RT-PCR及在表現載體pBUDCE4.1中 選殖至第二啟動子EF1α之下游獲得包括小鼠Igk訊號序列之第二一致性Fc序列。
在一個實施例中,FcRn結合搭配物可為Fc區。FcRn結合搭配物為可由FcRn受體特異性結合,隨後由FcRn結合搭配物之FcRn受體主動運輸之任何分子。因此,術語Fc包括IgG Fc之具有功能性之任何變異體。與FcRn受體結合之IgG之Fc部分的區已基於X-射線晶體衍射得以描述(Burmeister等人,Nature 372:379(1994),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Fc與FcRn之主要接觸區域接近CH2域與CH3域之接合點。Fc-FcRn接觸皆在單一Ig重鏈內。FcRn結合搭配物包括例如完整IgG、IgG之Fc片段及IgG之包括FcRn之完全結合區的其他片段。主要接觸位點包括CH2域之胺基酸殘基248、250-257、272、285、288、290-291、308-311及314,及CH3域之胺基酸殘基385-387、428及433-436。對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片段或區之胺基酸編號所進行之參考全部係基於Kabat等人1991,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美國公共衛生部(U.S.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Bethesda;MD,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已自包括人類之若干哺乳動物物種分離出FcRn受體。已知人類FcRn、大鼠FcRn及小鼠FcRn之序列(Story等人,J.Exp.Med.180:2377(1994),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Fc可包含免疫球蛋白之具有或不具免疫球蛋白之絞鏈區的CH2及CH3域。 WO 2004/101740及WO 2006/074199中提供示範性Fc變異體,該等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Fc(或嵌合多肽之Fc部分)可含有一或多個突變及突變組合。
Fc(或嵌合多肽之Fc部分)可含有賦予半衰期增加之突變,諸如M252Y、S254T、T256E及其組合,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之Oganesyan等人,Mol.Immunol.46:1750(2009)中所揭露;H433K、N434F及其組合,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之Vaccaro等人,Nat.Biotechnol.23:1283(2005)中所揭露;在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之U.S.2009/0264627 A1之第1-2頁第[0012]段及實例9與10揭露之突變體;及在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之U.S.20090163699 A1之第2頁第[0014]至[0021]段揭露之突變體。
Fc(或嵌合多肽之Fc部分)亦可包括例如以下突變:IgG之Fc區可根據充分認可之程序(諸如定點突變誘發及其類似程序)加以修飾以產生將由FcRn結合之經修飾IgG或其Fc片段或部分。此等修飾包括例如維持或甚至增強與FcRn之結合的遠離FcRn接觸位點之修飾以及在接觸位點內之修飾。舉例而言,人類IgG1 Fc(Fcy1)中之以下單一胺基酸殘基可經取代而不會顯著損失Fc對FcRn之結合親和力:P238A、S239A、K246A、K248A、D249A、M252A、T256A、E258A、T260A、D265A、S267A、H268A、E269A、D270A、E272A、L274A、 N276A、Y278A、D280A、V282A、E283A、H285A、N286A、T289A、K290A、R292A、E293A、E294A、Q295A、Y296F、N297A、S298A、Y300F、R301A、V303A、V305A、T307A、L309A、Q311A、D312A、N315A、K317A、E318A、K320A、K322A、S324A、K326A、A327Q、P329A、A330Q、A330S、P331A、P331S、E333A、K334A、T335A、S337A、K338A、K340A、Q342A、R344A、E345A、Q347A、R355A、E356A、M358A、T359A、K360A、N361A、Q362A、Y373A、S375A D376A、A378Q、E380A、E382A、S383A、N384A、Q386A、E388A、N389A、N390A、Y391F、K392A、L398A、S400A、D401A、D413A、K414A、R416A、Q418A、Q419A、N421A、V422A、S424A、E430A、N434A、T437A、Q438A、K439A、S440A、S444A及K447A,其中例如P238A代表在位置編號238處經丙胺酸取代之野生型脯胺酸。除丙胺酸外,其他胺基酸可取代上文指定位置處之野生型胺基酸。突變可逐一引入Fc中,從而產生一百個以上不同於天然Fc之FcRn結合搭配物。另外,兩個、三個或三個以上此等個別突變之組合可一起引入,從而再產生數百個FcRn結合搭配物。此等突變中之某些可對FcRn結合搭配物賦予新功能。舉例而言,一個實施例併有N297A,從而移除高度保守之N-糖基化位點。此突變之效果為降低免疫原性,從而增強FcRn結合搭配物之循環半衰期,及造成FcRn 結合搭配物不能結合至FcyRI、FcyRIIA、FcyRIIB及FcyRIIIA,而不折衷FcRn之親和力(Routledge等人1995,Transplantation 60:847,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Friend等人1999,Transplantation 68:1632,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Shields等人1995,J.Biol.Chem.276:6591,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另外,至少三種人類Fcγ受體似乎識別IgG上在下鉸鏈區內之結合位點,通常為胺基酸234-237。因此,新功能及潛在降低之免疫原性之另一實例可由於此區之突變而產生,例如藉由將人類IgG1之胺基酸233-236「ELLG」置換成來自IgG2之相應序列「PVA」(其中有一個胺基酸缺失)來產生。已顯示當已引入此等突變時,介導各種效應功能之FcyRI、FcyRII及FcyRIII將不結合於IgG1(Ward及Ghetie,Therapeutic Immunology 2:77(1995),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及Armour等人,Eur.J.Immunol.29:2613(1999),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作為由上述突變產生之新功能之另一實例,在一些情況下可提高對FcRn之親和力使其超過野生型之親和力。此親和力增大可反映「吸附」速率提高、「脫附」速率降低、或「吸附」速率提高與「脫附」速率降低兩者。咸信賦予對FcRn之親和力增大之突變包括例如T256A、T307A、E380A及N434A(Shields等人,J.Biol.Chem.276:6591(2001),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Fc(或嵌合多肽之Fc部分)可與表11中所示之Fc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1458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352至2578)至少60%、70%、80%、90%、95%、96%、97%、98%、99%或100%一致。Fc(或嵌合多肽之Fc部分)可與表11中所示之Fc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1458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352至2578)一致。
實際上,任何特定核酸分子或多肽是否與本發明之核苷酸序列或多肽至少85%、90%、95%、96%、97%、98%或99%一致可使用已知電腦程式依照慣例加以測定。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種用於確定查詢序列(參考序列或原始序列)與標的序列之間的最佳總體匹配之較佳方法(亦稱為總體序列比對)可使用基於Brutlag等人,Comp.App.Biosci.6:237-245(1990)之演算法之FASTDB電腦程式來測定,該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DNA序列均在序列比對及標的序列中。RNA序列可藉由使U轉換成T加以比較。該總體序列比對之結果係以一致性百分比形式表示。在另一實施例中,在DNA序列之FASTDB比對中用於計算一致性百分比之參數為:矩陣=單一矩陣,k-元組=4,錯配罰分=1,接合罰分=30,隨機化組長度=0,截斷計分=1,間隙罰分=5,間隙大小罰分0.05,窗口大小=500或標的核苷酸序列之長度,以較短者為準。
若標的序列由於5'或3'缺失而非由於內部缺 失而短於查詢序列,則必須對結果進行手動校正。此係因為FASTDB程式在計算一致性百分比時不考慮標的序列之5'及3'截斷。對於相對於查詢序列在5'或3'末端截斷之標的序列,藉由以查詢序列之總鹼基之百分比形式計算查詢序列之在標的序列之5'及3'的未匹配/對準之鹼基數來校正一致性百分比。核苷酸是否匹配/對準係由FASTDB序列比對結果確定。接著自藉由使用指定參數之以上FASTDB程式計算之一致性百分比減去此百分比以獲得最終一致性百分比計分。此經過校正之計分為用於本發明之目的之計分。出於手動調整一致性百分比計分之目的,僅計算標的序列之5'及3'鹼基外部之未與查詢序列匹配/對準之鹼基,如藉由FASTDB比對所示。
舉例而言,使90個鹼基之標的序列與100個鹼基之查詢序列比對以確定一致性百分比。缺失存在於標的序列之5'末端,因此FASTDB比對不顯示5'末端處前10個鹼基之匹配/對準。10個未配對鹼基代表10%序列(在5'及3'末端之未匹配鹼基之數目/查詢序列中之鹼基總數),因此自藉由FASTDB程式計算之一致性百分比計分減去10%。若剩餘90個鹼基完全匹配,則最終一致性百分比將為90%。在另一實例中,將90個鹼基之標的序列與100個鹼基之查詢序列進行比較。此次,缺失為內部缺失,因此在標的序列之5'或3'上不存在未與查詢序列匹配/對準之鹼基。在此情況下,藉由FASTDB計算之一致性百分比不經手動校正。再次,僅手動校正標的序列之未與 查詢序列匹配/對準之5'及3'鹼基。出於本發明之目的,將不進行其他手動校正。
多肽具有與本發明之查詢胺基酸序列至少例如95%「一致」之胺基酸序列意欲指標的多肽之胺基酸序列與查詢序列一致,例外之處在於對於查詢胺基酸序列之每100個胺基酸,標的多肽序列可包括多達五個胺基酸改變。換言之,為獲得胺基酸序列與查詢胺基酸序列至少95%一致之多肽,標的序列中多達5%胺基酸殘基可經插入、缺失、(插入缺失)或經另一胺基酸取代。參考序列之此等改變可存在於參考胺基酸序列之胺基或羧基末端位置,或彼等末端位置之間的任何地方、個別地分散在參考序列中之殘基之中或以一或多個連續組分散在參考序列內。
實際上,任何特定多肽是否與例如SEQ ID NO:2之胺基酸序列(個別或一起之因子VIII部分、Fc部分)或4,或已知因子VIII或Fc多肽序列至少85%、90%、95%、96%、97%、98%或99%一致可使用已知電腦程式依照慣例加以確定。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種用於確定查詢序列(參考序列或原始序列)與標的序列之間的最佳總體匹配之較佳方法(亦稱為總體序列比對)可使用基於Brutlag等人,Comp.App.Biosci.6:237-245(1990)之演算法之FASTDB電腦程式來測定,該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序列比對中,查詢序列與標的序列均為核苷酸序列或均為胺基酸序列。該總體序列比對之結果係以 一致性百分比形式表示。在另一實施例中,在FASTDB胺基酸比對中使用之參數為:矩陣=PAM 0,k-元組=2,錯配罰分=1,接合罰分=20,隨機化組長度=0,截斷計分=1,窗口大小=序列長度,間隙罰分=5,間隙大小罰分=0.05,窗口大小=500或標的胺基酸序列之長度,以較短者為準。
若標的序列由於N端或C端缺失而非由於內部缺失而短於查詢序列,則必須對結果進行手動校正。此係因為FASTDB程式在計算總體一致性百分比時不考慮標的序列之N端及C端截斷。對於相對於查詢序列在N端及C端截斷之標的序列,藉由以查詢序列之總鹼基之百分比形式計算查詢序列之在標的序列之N端及C端的未與相應標的殘基匹配/對準之鹼基之數目來校正一致性百分比。殘基是否匹配/對準係由FASTDB序列比對結果確定。接著自藉由使用指定參數之以上FASTDB程式計算之一致性百分比減去此百分比以獲得最終一致性百分比計分。此最終一致性百分比計分為用於本發明之目的之計分。出於手動調整一致性百分比計分之目的,僅考慮標的序列之未與查詢序列匹配/對準之N端及C端殘基。亦即僅查詢在標的序列之最遠N端及C端殘基外部之殘基位置。
舉例而言,使90個胺基酸殘基之標的序列與100個殘基之查詢序列比對以確定一致性百分比。缺失存在於標的序列之N端,因此FASTDB比對不顯示N端處 前10個殘基之匹配/對準。10個未配對殘基代表10%序列(在N端及C端之未匹配殘基之數目/查詢序列中之殘基總數),因此自藉由FASTDB程式計算之一致性百分比計分減去10%。若剩餘90個殘基完全匹配,則最終一致性百分比將為90%。在另一實例中,將90個殘基之標的序列與100個殘基之查詢序列進行比較。此次,缺失為內部缺失,因此在標的序列之N端或C端不存在未與查詢序列匹配/對準之殘基。在此情況下,藉由FASTDB計算之一致性百分比不經手動校正。再次,僅手動校正在標的序列之N端及C端外部之未與查詢序列匹配/對準之殘基位置,如FASTDB比對中所示。出於本發明之目的,將不進行其他手動校正。
多核苷酸變異體可在編碼區、非編碼區或兩者中含有改變。在一個實施例中,多核苷酸變異體含有產生沉默取代、添加或缺失,但不改變所編碼多肽之性質或活性的改變。在另一實施例中,核苷酸變異體因遺傳密碼之簡併性而由沉默取代產生。在其他實施例中,以任何組合取代、缺失或添加5-10、1-5、或1-2個胺基酸之變異體。多核苷酸變異體可出於多種原因,例如為了使特定宿主之密碼子表現最佳化(使人類mRNA中之密碼子變成諸如大腸桿菌(E.coli)之細菌宿主之其他密碼子)而產生。
天然存在之變異體稱為「對偶基因變異體」且係指佔據生物體之染色體上既定基因座之基因的若干替代形式之一(Genes II,Lewin,B.編,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1985))。此等對偶基因變異體可在多核苷酸及/或多肽層面上變化且包括在本發明中。或者,非天然存在之變異體可藉由突變誘發技術或藉由直接合成來產生。
使用蛋白質工程改造及重組DNA技術之已知方法,可產生變異體以改良或改變多肽之特徵。例如,可自分泌蛋白質之N端或C端缺失一或多個胺基酸而不實質性損失生物功能。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之Ron等人,J.Biol.Chem.268:2984-2988(1993)報導甚至在缺失3、8或27個胺基端胺基酸殘基之後仍具有肝素結合活性之變異KGF蛋白。類似地,在自干擾素γ之羧基末端缺失8-10個胺基酸殘基之後,此蛋白質展現活性增高多達十倍。(Dobeli等人,J.Biotechnology 7:199-216(1988),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此外,充足證據顯示變異體常保留與天然存在之蛋白質之生物活性類似的生物活性。舉例而言,Gayle及同事(J.Biol.Chem.268:22105-22111(1993),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對人類細胞激素IL-1a進行了廣泛的突變分析。其使用隨機突變誘發來產生超過3,500種個別IL-1a突變體,每個變異體在分子總長度上具有平均2.5個胺基酸變化。檢查每個可能胺基酸位置處之多個突變。研究者發現「[大多數]分子可在對[結合或生物活性]之影響極小下進行改變」。(參見摘要。)實際上,在檢查之3,500個以上核苷酸序列中,僅23個獨特胺基酸序列產生活性顯著不同於野生型之蛋白質。
如上文所述,多肽變異體包括例如經修飾多肽。修飾包括例如乙醯化、醯化、ADP-核糖基化、醯胺化、共價連接黃素、共價連接原血紅素(heme)部分、共價連接核苷酸或核苷酸衍生物、共價連接脂質或脂質衍生物、共價連接磷脂醯肌醇、交聯、環化、二硫鍵形成、去甲基、形成共價交聯、形成半胱胺酸、形成焦麩胺酸、甲醯化、γ-羧化、糖基化、GPI錨形成、羥基化、碘化、甲基化、肉豆蔻醯化、氧化、聚乙二醇化(Mei等人,Blood 116:270-79(2010),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蛋白水解處理、磷酸化、異戊烯化、外消旋化、硒化、硫酸化、轉移-RNA介導之向蛋白質添加胺基酸(諸如精胺醯化)及泛素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任何方便位置處修飾因子VIII,例如聚乙二醇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因子VIII之表面暴露之胺基酸(例如表面暴露半胱胺酸)處將因子VIII聚乙二醇化,其可為經改造之半胱胺酸Id。在一些實施例中,經修飾因子VIII,例如經聚乙二醇化因子VIII,為長效因子VIII。
III.投藥方法
對A型血友病之治療為使FVIII活性恢復至正常程度之1%至5%以防止自發性出血為目標之替代療法(Mannucci,P.M.等人,N.Engl.J.Med.344:1773-9(2001),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亦包括投與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之方 法。本發明提供一種向有需要之人類受試者(例如人類患者)投與醫藥組合之方法,其包含在給藥間隔下向受試者投與治療劑量之醫藥組合物,該醫藥組合包含因子VIII多肽,例如長效FVIII多肽或短效FVIII多肽,例如因子VIII-Fc多肽,或該多肽之雜交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係用於減少或降低有需要之受試者之一或多次出血事件或頻率(例如出血病狀)。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係用於治療或預防有需要之受試者之出血病狀。
出血病狀可由凝血病症引起。凝血病症亦可稱為凝血病。在一個實例中,可用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治療之凝血病症為血友病。在另一實例中,可用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治療之凝血病症為A型血友病。
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出血病狀相關之出血類型係選自關節積血、肌肉出血、口腔出血、失血、向肌肉內失血、口腔失血、創傷、頭創傷、胃腸出血、顱內失血、腹內失血、胸內失血、骨折、中樞神經系統出血、咽後間隙中出血、腹膜後間隙中出血及髂腰肌鞘中出血。
在其他實施例中,罹患出血病狀之受試者需要手術治療,包括例如手術預防或圍手術期處理。在一個實例中,手術係選自小手術及大手術。示範性手術程序包括拔牙、扁桃體切除術、腹股溝疝切開術、滑膜切除術、開顱術、骨縫合術、創傷手術、顱內手術、腹內手術、胸內手術、關節置換手術(例如全膝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 換術及其類似置換手術)、心臟手術及剖腹生產術。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降低或減小患有血友病之受試者之年度化出血率(ABR)之方法,其包含向受試者投與有效量FVIII多肽。在一個實施例中,以每三日或更長之給藥間隔投與長效FVIII多肽。在另一實施例中,有效劑量在約20IU/kg與約90IU/kg之間。在其他實施例中,有效劑量為20-30IU/kg、30-40IU/kg、40-50IU/kg、50-60IU/kg、60-70IU/kg、70-80IU/kg或80-90IU/kg。在其他實施例中,有效劑量為20IU/kg、25IU/kg、30IU/kg、35IU/kg、40IU/kg、45IU/kg、50IU/kg、55IU/kg、60IU/kg、65IU/kg、70IU/kg、75IU/kg、80IU/kg、85IU/kg或90IU/kg。
在某些實施例中,就個別化(定製)預防投與FVIII多肽且導致ABR小於約5.5、小於約5.4、小於約5.3、小於約5.2、小於約5.1、小於約5.0、小於約4.9、小於約4.8、小於約4.7、小於約4.6或小於約4.5。在其他實施例中,投藥導致ABR為約4.7至0。在一些實施例中,ABR之中值為約1.6。在又其他實施例中,ABR之平均值為約2.9。在個別化預防方案之一個態樣中,有效劑量為每三至五日給以約25IU/kg至約65IU/kg。舉例而言,有效劑量為每三日給以約25IU/kg至約65IU/kg。在另一態樣中,有效劑量為每四日或每五日給以約50IU/kg至約65IU/kg。在其他態樣中,有效劑量為每三日多達65IU/kg。在其他實施例中,基於患者之藥物動力學曲線 修改FVIII多肽之有效劑量。在一個實例中,本專利初始地投與兩個劑量,第一劑量為第1日25IU/kg且第二劑量為第4日50IU/kg。若在初始兩個劑量之後藥物動力學資料展示小於1%正常FVIII活性之谷底含量,則每三日向患者投與約25IU/kg至約65IU/kg。在另一實例中,若自給藥持續五日藥物動力學資料展示高於1%正常FVIII活性之谷底含量,則每五日向患者投與約50IU/kg至約65IU/kg。若每五日投與約50IU/kg至約65IU/kg之後經八週患者經歷兩次以上自發性出血,則向患者投與以下中之一者:(1)每三日多達約65IU/kg(以達高達正常值5%的目標谷底含量),(2)每四日約50IU/kg至約65IU/kg(以達高達正常值5%的目標谷底含量),或(3)每三日約25IU/kg至約65IU/kg(以達正常值之1%至3%的目標谷底含量)。若接受每四日約50IU/kg至約65IU/kg之患者仍經歷兩次以上自發性出血,則給藥最大值可升高至每三日約65IU/kg。在一些實例中,個別化預防方案之ABR的四分位數間距(IQR)為0至4.7。
在一些實施例中,FVIII多肽之投與係用於每週預防且導致ABR小於約9.0、小於約8.9、小於約8.8、小於約8.7、小於約8.6、小於約8.5或小於約8.4。在一個實例中,投藥導致ABR在約8.4與0之間。在另一實例中,用於每週預防之ABR中值為約3.6。在其他實例中,用於每週預防之ABR平均值為約8.8。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於每週預防之有效劑量為每週一次約65IU/kg,例 如每五日、每六日、每七日、每八日或每九日。在一些實例中,用於每週預防方案之ABR的IQR為1.9至8.4。
在其他實施例中,FVIII多肽之投與為陣發性或按需治療且導致ABR小於約55、小於約54、小於約53、小於約52、小於約51、小於約50、小於約49、小於約48或小於約47。在一個實例中,投藥導致ABR在約49與0之間,例如在48.7與0之間。在另一實例中,陣發性(按需)治療之ABR中值為約33.5。在其他實例中,陣發性(按需)治療之ABR平均值為約37.23。在其他實施例中,按需治療之有效劑量為每12至24小時約10IU/kg至75IU/kg。在一些實例中,按需治療之ABR的IQR為21.1至48.7。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個別化預防、每週預防或陣發性治療之有效劑量為固定劑量或分層劑量。在一個態樣中,固定劑量為每劑量約2,000IU、每劑量約2,500IU、每劑量約3,000IU、每劑量約3,500IU或每劑量約4,000IU。
長效FVIII多肽之給藥間隔可比相等劑量之無非因子VIII部分(由因子VIII部分組成之多肽)例如無Fc部分之因子VIII所需之給藥間隔長至少約1.5至6倍、長1.5至5倍、長1.5至4倍、長1.5至3倍或長1.5至2倍。給藥間隔可比相等劑量之無非因子VIII部分(由因子VIII部分組成之多肽)例如無Fc部分之因子VIII所需之給藥間隔長至少約1.5倍、2倍、2.5倍、3倍、3.5倍、4 倍、4.5倍、5倍、5.5倍或6倍。給藥間隔可為約每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八日、九日、十日、十一日、十二日、十三日或十四日或更長時間。
本發明方法可對需要預防性治療或按需治療之受試者實施。
對於按需治療,包含F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之給藥間隔為約每24-36、24-48、24-72、24-96、24-120、24-144、24-168、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或72小時或更長時間一次。
在一個實施例中,受試者需要預防按需(陣發性)治療。在另一實施例中,按需(陣發性)治療以單一劑量解決大於80%(大於80%、大於81%、大於82%、大於83%、大於84%、大於85%、大於86%、大於87%、大於88%、大於89%、大於90%、大於91%、大於92%、大於93%、大於94%、大於95%、大於96%、大於97%、大於98%、大於99%或100%)或80-100%、80-90%、85-90%、90-100%、90-95%或95-100%出血(例如自發性出血)。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按需(陣發性)治療之後醫師將大於80%(大於81%、大於82%、大於83%、大於84%、大於85%、大於86%、大於87%、大於88%、大於89%、大於90%、大於91%、大於92%、大於93%、大於94%、大於 95%、大於96%、大於97%、大於98%或100%)或80-100%、80-90%、85-90%、90-100%、90-95%或95-100%出血(例如自發性出血)評為優或良。在其他實施例中,在按需治療之後醫師將大於5%(大於6%、大於7%、大於8%、大於9%、大於10%、大於11%、大於12%、大於13%、大於14%、大於15%、大於16%、大於17%、大於18%、大於19%、大於20%)或5-20%、5-15%、5-10%、10-20%或10-15%出血評為一般。
在其他實施例中,包含FVIII多肽之醫藥組合物係用於預防。可藉由相較於短效FVIII之較好Cmax、較好Tmax及/或較大平均滯留時間來證明預防。在一些實施例中,預防結果為在注射(例如最後一次注射)之後在約24、36、48、72或96小時(例如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96、87、88、89、90、91、92、93、94、95或96小時)內無自發性出血事件。在某些實施例中,預防結果導致在每週給藥一次(例如在65IU/kg下)之情況下年出血事件平均減少大於30%(例如大於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 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96、87、88、89或90%,例如大於50%)。
在另一實例中,同時用FIX治療受試者。因為本發明化合物能夠活化FIXa,所以其可用於在向受試者投與FIXa之前將FIXa多肽預活化。
IV.製備方法
FVIII多肽可在包含編碼FVIII多肽之載體之宿主細胞中製造。在一個實施例中,宿主細胞用一或多個包含編碼FVIII多肽及第一FcRn多肽之第一核苷酸序列、編碼第二FcRn多肽之第二核苷酸序列、及視情況編碼蛋白質轉化酶(例如PC5)之第三核苷酸序列的載體轉型。如本文所用,表現載體係指含有在引入適當宿主細胞中時,為插入編碼序列之轉錄及轉譯所必需之元件,或在RNA病毒載體之情況下,為複製及轉譯所必需之元件的任何核酸構築體。表現載體可包括質體、噬菌粒、病毒及其衍生物。
如本文所用之基因表現控制序列為有助於所可操作地連接之編碼核酸之高效轉錄及轉譯的任何調控核苷酸序列,諸如啟動子序列或啟動子-增強子組合。基因表現控制序列可例如為哺乳動物或病毒啟動子,諸如組成性或誘導性啟動子。組成性哺乳動物啟動子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基因之啟動子:次黃嘌呤磷酸核糖基轉移酶(HPRT)、 腺苷去胺酶、丙酮酸激酶、β-肌動蛋白啟動子及其他組成性啟動子。在真核細胞中組成性起作用之示範性病毒啟動子包括例如來自細胞巨大病毒(CMV)、猿猴病毒(例如SV40)、乳頭狀瘤病毒、腺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勞斯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細胞巨大病毒、莫洛尼白血病病毒(Moloney leukemia virus)之長末端重複序列(LTR)及其他反轉錄病毒之啟動子、及單純性皰疹病毒之胸苷激酶啟動子。其他組成型啟動子為一般技藝人士所知。可用作本發明之基因表現序列之啟動子亦包括誘導性啟動子。誘導性啟動子在誘導劑存在下表現。舉例而言,誘導金屬硫蛋白啟動子以促進在某些金屬離子存在下之轉錄及轉譯。其他誘導性啟動子為一般技藝人士所知。
載體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病毒載體或質體載體。質體載體已廣泛描述於此項技術中且為一般技藝人士所熟知。參見例如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Second Edition,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在過去數年中,已發現質體載體由於其不能在宿主基因組內複製且整合入宿主基因組中而特別有利於在活體內將基因傳遞至細胞。然而,具有與宿主細胞相容之啟動子之此等質體可自可操作地於質體內編碼之基因表現肽。一些可自商業供應商獲得之常用質體包括pBR322、pUC18、pUC19、各種pcDNA質體、pRC/CMV、各種pCMV質體、pSV40及pBlueScript。特 定質體之其他實例包括pcDNA3.1,目錄編號V79020;pcDNA3.1/hygro,目錄編號V87020;pcDNA4/myc-His,目錄編號V86320;及pBudCE4.1,目錄編號V53220,全部來自Invitrogen(Carlsbad,CA.)。其他質體為一般技藝人士所熟知。此外,質體可使用標準分子生物技術經定製設計以移除及/或添加特定DNA片段。
接著將一或多個表現載體轉染或共轉染入將表現多肽之適合目標細胞中。此項技術中已知之轉染技術包括但不限於磷酸鈣沈澱(Wigler等人(1978)Cell 14:725)、電穿孔(Neumann等人(1982)EMBO J 1:841)及基於微脂體之試劑。多種宿主表現載體系統可用於表現本文所述之蛋白質,該等系統包括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兩者。其包括但不限於微生物,諸如用含有適當編碼序列之重組噬菌體DNA或質體DNA表現載體轉型之細菌(例如大腸桿菌);用含有適當編碼序列之重組酵母或真菌表現載體轉型之酵母或絲狀真菌;用含有適當編碼序列之重組病毒表現載體(例如桿狀病毒)感染之昆蟲細胞系統;用重組病毒表現載體(例如花椰菜花葉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或菸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感染或用含有適當編碼序列之重組質體表現載體(例如Ti質體)轉型之植物細胞系統;或動物細胞系統,包括哺乳動物細胞(例如HEK 293、CHO、Cos、HeLa、HKB11及BHK細胞)。
在一個實施例中,宿主細胞為真核細胞。如本文所用,真核細胞係指具有胚乳原核之任何動物或植物 細胞。動物之真核細胞包括脊椎動物(例如哺乳動物)之細胞,及無脊椎動物(例如昆蟲)之細胞。植物之真核細胞特定言之可包括而不限於酵母細胞。真核細胞不同於例如細菌之原核細胞。
在某些實施例中,真核細胞為哺乳動物細胞。哺乳動物細胞為源於哺乳動物之任何細胞。哺乳動物細胞特定言之包括但不限於哺乳動物細胞株。在一個實施例中,哺乳動物細胞為人類細胞。在另一實施例中,哺乳動物細胞為HEK 293細胞,其為一種人類胚腎細胞株。HEK 293細胞可以CRL-1533自Manassas,VA之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及以293-H細胞(目錄編號11631-017)或293-F細胞(目錄編號11625-019)自Invitrogen(Carlsbad,Calif.)獲得。在一些實施例中,哺乳動物細胞為PER.C6®細胞,其為一種源於視網膜之人類細胞株。PER.C6®細胞可自Crucell(Leiden,The Netherlands)獲得。在其他實施例中,哺乳動物細胞為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CHO細胞可自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Manassas,VA.)獲得(例如CHO-K1;CCL-61)。在其他實施例中,哺乳動物細胞為幼小倉鼠腎(BHK)細胞。BHK細胞可自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Manassas,Va.)獲得(例如CRL-1632)。在一些實施例中,哺乳動物細胞為HKB11細胞,其為HEK293細胞與人類B細胞株之雜交細胞株。Mei等人,Mol.Biotechnol.34(2):165-78(2006)。
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純化步驟。在此項技術中熟知各種已知純化步驟。
實例 實例1. 產品描述
rFVIIIFc為一種由共價連接於人類免疫球蛋白G1(IgG1)之Fc區之人類凝血因子VIII(FVIII)組成的長效完全重組融合蛋白。rFVIIIFc之因子VIII部分具有一級胺基酸序列及與因子VIII之90+80kDa形式相當之轉錄後修飾(亦即B域缺失)。rFVIIIFc之Fc域含有IgG1之鉸鏈區、CH2區及CH3區。rFVIIIFc含有分子量近似為220千道爾頓之1882個胺基酸。
rFVIIIFc係藉由重組DNA技術在已得到廣泛表徵之人類胚腎(HEK)細胞株中產生。該細胞株將rFVIIIFc表現至不含有源於動物或人類來源之任何蛋白質之規定細胞培養基中。rFVIIIFc係藉由不需要使用單株抗體之一系列層析步驟純化。該過程包括清潔劑病毒滅活步驟及包括親和層析步驟及15nm病毒保留奈濾步驟之多個病毒清除步驟。細胞培養、純化及調配方法中不使用人類或動物添加劑。
rFVIIIFc係在醫藥治療組群中:抗出血劑、血液凝血因子VIII。其以供靜脈內(IV)投與之無菌無防腐劑無熱原凍乾白色至灰白色粉末至餅形式提供於單次使用小瓶中,伴隨提供於預填充注射器中之液體稀釋劑。除 rFVIIIFc之外,該醫藥組合物包含呈凍乾產物形式之蔗糖、氯化鈉、L-組胺酸及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且包含注射用無菌水。各單次使用小瓶標稱地含有250、500、750、1000、1500、2000、3000、4000、5000或6000國際單位(IU)之rFVIIIFc。當用提供之稀釋劑復原時,產品含有在下列表1或表2中所示之濃度下之以下賦形劑:蔗糖、氯化鈉、L-組胺酸、氯化鈣及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調配醫藥組合物以僅在復原之後供靜脈內投與。
各包裝含有具有塞子(丁基)及翻轉型封蓋(鋁)之粉末小瓶(1型玻璃)、於具有柱塞(丁基)、尖蓋(丁基)及無菌小瓶配接器復原裝置之預填充注射器(1型玻璃)中之3ml溶劑。
實例2. 調配方法
rFVIIIFc藥品為一種意欲靜脈內投與之注射用無菌凍乾粉末。其於無菌填充單次使用小瓶中供應,每個小瓶標稱地含有250、500、750、1000、1500、2000、3000、4000、5000及6000IU。小瓶為用20mm鐵氟龍(Teflon)塗佈之丁基橡膠凍乾塞及鋁翻轉型壓接封蓋密封之10mL USP/Ph.Eur.1型玻璃小瓶。在凍乾之前,250至6000IU小瓶之標稱填充體積目標為3mL。在凍乾之前的調配賦形劑之組成對於所有劑量強度皆相同。用無菌預填充注射器中供應之包含注射用無菌水3mL稀釋劑復 原注射用粉末。
將在凍乾之前的藥品溶液之組成呈現於表3中。將在復原之後的藥品之組成呈現於表1或表2中。(實例1)
實例3. 投藥劑量及方法/計算初始估計劑量之方法
rFVIIIFc為指示在患有A型血友病(先天性因子FVIII缺乏症)之成人及兒童(12歲)中用於例如控制及預防出血事件、常規預防以預防出血事件或降低出血事件 頻率、及圍手術期管理(手術預防)之長效抗血友病因子(重組)。
rFVIIIFc之給藥可如此實例中所述進行估計,然而亦可藉由標準測試諸如本文其他地方所述之FVIII活性分析進行測定。
預期每公斤體重1IU rFVIIIFc會使因子VIII之循環含量增加2[IU/dL]。已顯示rFVIIIFc具有長久之循環半衰期。
因為患者之藥物動力學(例如半衰期、活體內回收率)及對rFVIIIFc之臨床反應可變化,所以可使用下式估計表示為IU/dL(或正常值之%)之預期活體內因子VIII含量峰值增大或所需劑量:IU/dL(或正常值之%)=[總劑量(IU)/體重(kg)]×2(每IU/kg之IU/dL)或劑量(IU)=體重(kg)×所要因子VIII升高(IU/dL或正常值之%)×0.5(每IU/dL之IU/kg)
下表(表4)可用於指導出血事件中之給藥:
後續治療劑量及持續時間取決於個別臨床反應、因子VIII缺乏症之嚴重性及出血位置及程度。
下表(表5)可用於指導圍手術期管理(手術預防)之給藥:
就常規預防而言,推薦方案為每3-5日50IU/kg。劑量可基於患者反應在25-65IU/kg之範圍內調節。
就每週預防而言,推薦劑量為65IU/kg。
rFVIIIFc被禁忌用於已對產品或其組分顯現嚴重過敏性反應(包括過敏症)之患者中。在臨床試驗中未觀測到嚴重過敏反應;然而,已知其在使用其他因子VIII替代因子之情況下發生。
對rFVIIIFc之臨床反應可變化。若出血不受推薦劑量控制,則可測定因子VIII之血漿含量,且可投與足夠劑量之rFVIIIFc以達成滿意的臨床反應。若患者之血漿因子VIII含量無法如所預期提高或若在rFVIIIFc投與之後出血未得到控制,則應懷疑抑制劑(中和抗體)之存 在,且進行適當測試。可藉由一般技藝人士已知之適當臨床觀測及實驗室測試來監測使用rFVIIIFc之患者之因子VIII抑制劑的產生。
當獲臨床指示時,可監測患者血漿之因子VIII活性程度,例如單級凝結分析來確認足夠因子VIII含量已經達成且得以維持。可進一步監測患者血漿之因子VIII抑制劑的產生。
實例4. 半衰期延長的重組Fc融合因子VIII之3期臨床試驗(「A-LONG」研究) A-LONG研究之概述
在A-LONG研究中,登記165名年齡12歲及12歲以上之男性患者。A-LONG研究具有三個治療分組:個別化預防、每週預防及陣發性(按需)治療(分別為分組1、2及3)。在跨於治療分組之患者子群中,在研究期間,在需要大手術程序之患者之圍手術期管理中評估rFVIIIFc。
總體上,92.7%患者完成該研究。重組FVIIIFc大體上耐受良好。在自使用市售因子VIII產品轉來的所有任何患者中,未偵測出對rFVIIIFc之抑制劑且未報導過敏性狀況。研究者未對與藥物有關的嚴重不良事件進行評估。
在圍手術期管理期之外發生的最常見之不良事件(發生率5%)為鼻咽炎、關節痛、頭痛及上呼吸道感 染。
包括自發性及創傷性出血之中值(平均)年度化出血率(ABR)在個別化預防分組中為1.6(2.9),在每週預防分組中為3.6(8.8)且在陣發性治療分組中為33.6(37.2)。在個別化預防分組中,中值給藥間隔為3.5日。在研究的最後3個月期間,個別化預防分組中30%之患者達成至少5日之平均給藥間隔。
在研究期間,對經歷出血事件之所有患者評估出血之控制。總體上,98%出血事件藉由一次或兩次rFVIIIFc注射得以控制。
此外,在經歷9次大手術程序的9名患者之圍手術期管理中評估rFVIIIFc。治療醫師在100%的該等手術中將rFVIIIFc之止血功效評為優或良。
A-LONG包括對研究中所有患者之rFVIIIFc藥物動力學(PK)分析。在進行廣泛PK取樣的規程界定患者子組中,相較於ADVATE®[抗血友病因子(重組),無血漿/白蛋白方法]之12.4小時終末半衰期,rFVIIIFc之近似終末半衰期為19.0小時,與rFVIIIFc之1/2期研究中所獲得之結果一致。
關於A-LONG研究及rFVIIIFc計劃
A-LONG為全球、開放式(open-label)、多中心3期研究,其評估靜脈內注射的rFVIIIFc之功效、安全性及藥物動力學。研究經設計以評估患有A型血友病之患者 的出血控制及預防、常規預防及圍手術期管理中之rFVIIIFc。A-LONG涉及6大洲19個國家之60個血友病治療中心。
A-LONG研究具有三個治療分組。在分組1(個別化預防;n=117)中,用25-65IU/kg rFVIIIFc治療患者,間隔為每三至五日,該間隔經個別化以維持因子谷底含量足以預防出血。在分組2(每週預防;n=24)中,用65IU/kg之每週劑量治療患者。在分組3(陣發性治療;n=23)中,患者按出血時的需要接受rFVIIIFc陣發性治療。在跨於治療分組之患者子群中,對手術設置中之rFVIIIFc進行評估。
第一功效量度為分組1相較於分組3之每名患者年度化出血率及rFVIIIFc相較於rFVIII之藥物動力學(一級凝結[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時間]分析及顯色分析,該等分析根據正常人類參考值來校準,其血漿效能可追溯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安全性終點包括研究長達54週的患者之不良事件發生率及抑制劑發展(Nijmegen修改的Bethesda分析)。第二功效終點包括分組2相較於分組3之ABR、每名患者自發性出血及關節出血事件之年度化次數、解決出血之注射次數及每次注射之劑量,及研究者對以下之評估:使用出血反應量表(僅手術子群)評估的在rFVIIIFc的情況下患者對手術之反應、對治療出血事件之反應及rFVIIIFc相較於ADVATE®之藥物動力學。用基於電化學發光的抗rFVIIIFc結合抗體分析來評估非中和抗體 (NNA)。
正在進行的rFVIIIFc臨床研究包括兒童A-LONG及ASPIRE研究。兒童A-LONG為對12歲以下患有A型血友病的經先前治療之兒童的3期開放式研究,該等兒童為主動參與的患者。ASPIRE為對完成A-LONG研究或完成兒童A-LONG研究之患者的長期開放式研究。
A-LONG研究設計
設計:全球、開放式、多中心3期研究。各參與機構之研究規程獲當地機構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批准,且研究係根據國際醫藥法規協合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sation)有關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ood Clinical Practice)之指導來進行。
目標:評估靜脈內注射之重組因子VIII Fc融合蛋白(rFVIIIFc)在患有嚴重A型血友病之個體中在控制及預防出血事件、常規預防及/或圍手術期管理方面之功效及安全性。
關鍵納入標準:
a.男性
b.年齡12歲且至少40kg
c.診斷出嚴重A型血友病,其定義為<1%(<1IU/dL)內源性因子VIII(FVIII)活性
d.經先前治療之患者(PTP):在書面記錄的暴露天數(ED)之前用任何當前市售FVIII產品之治療史150天, 正進行用FVIII產品每週2次之預防(僅對分組1),或在陣發性方案期間在過去12個月經歷12次出血。
e.沒有當前/先前FVIII抑制劑之可量測活性。
f.無抑制劑史,或與任何FVIII或靜脈內免疫球蛋白投與相關聯的過敏或過敏性史
g.在參與研究之前,所有受試者(或在未成年人情況下其監護人)給出知情書面同意書。
治療分組:下文描述A-LONG研究設計之詳情。
分組1(個別化預防)每3-5日(最大5-日給藥間隔)投與25-65IU/kg。在第1日用25IU/kg之初始劑量且第4日用50IU/kg治療受試者,隨後調整劑量以維持谷底因子含量足以預防出血。若受試者在8-週搖擺(rolling)時期內經歷2次中度/嚴重出血,則在第7週之後允許進一步調整劑量達到3至5IU/dL之目標谷底含量;對於輕度出血事件10至20IU/kg rFVIIIFc(目標20-40IU/dL FVIII);對於中度至重度出血事件15至30IU/kg rFVIIIFc(目標30-60IU/dL FVIII);對於重度至危及生命之出血事件40至50IU/kg rFVIIIFc(目標80-100IU/dL FVIII)。
分組2(每週預防)投與65IU/kg劑量。用65IU/kg治療受試者每週一次,無劑量或間隔調整。
分組3(陣發性[按需]治療)投與10-50IU/kg。受試者按出血時的需要接受rFVIIIFc陣發性治療。
建立圍手術期管理子群。在此子群中,在研究期間, 在需要大手術程序之患者子組的手術之前或之後投與rFVIIIFc。可將任何治療分組中之受試者登記進入手術子群中。資格條件:需要大手術;12 rFVIIIFc暴露天數,在此期間之後及在手術之前4週內抑制劑滴定度為負;以及,完成最低量的簡化PK取樣。
根據以下時程安排,所有受試者(排除順序PK子群)經歷自注射rFVIIIFc前至注射後96-小時之PK取樣:注射前、自注射開始30(±3)分鐘、3小時(±15分鐘)、72(±2)小時(第3日)及96(±2)小時(第4日)。
進行藥物動力學(PK)評估。所有分組中之所有受試者在其第一rFVIIIFc劑量之後接受初始PK評估。將分組1之受試者子組分配至規程指定的順序PK子群,以便如下比較rFVIIIFc隨時間之PK性質穩定性與重組因子VIII(rFVIII,ADVATE®[抗出血因子(重組)無血漿/白蛋白方法];octocog α)之PK性質穩定性:在分組1之治療之前,在單次劑量的ADVATE® 50IU/kg之後評估PK。隨後在單次劑量rFVIIIFc 50IU/kg之後評估此等相同受試者之PK。
在12至24週重複rFVIIIFc之PK。
設計順序PK子群(分組1)給藥及PK取樣之詳情描述於圖1中
關鍵功效結果量度(包括在初始讀數內):
a.分組1相較於分組3之年度化出血率(ABR)
b.個別化預防分組與陣發性治療分組相比。
c.解決一次出血事件所需之注射次數
d.解決出血事件所需之注射次數
e.解決出血事件所需之中值劑量
f.治療醫師使用4分制量表評估的在rFVIIIFc情況下受試者對手術的反應
PK結果量度包括:
a.初級PK評估係基於在中心實驗室藉由一級凝結分析且藉由顯色分析針對商業可獲得之血漿標準所測定的FVIII活性程度。
b. rFVIIIFc及ADVATE®之PK
c.將rFVIIIFc之PK性質與rFVIII(ADVATE®;順序PK子群)比較。所有受試者的總體研究持續時間為75週。初級功效終點為年度化出血率(ABR;分組1及分組2相較於分組3)。評估預防性劑量及間隔、治療出血事件所需之注射次數及圍手術期止血。
關鍵安全性結果量度包括:
a.抑制劑發展之發生率。若觀測到2例抑制劑形成狀況,則使用Clopper-Pearson精確方法以雙邊95%信賴區間強化該研究來偵測抑制劑之發生率。
b.在圍手術期管理期之外發生的不良事件(AE)發生率
使用患者電子日記評估治療依從性(依從性量度)。
A-LONG結果 受試者
總計165名受試者登記進入研究中。中值年齡為30歲(範圍,12-65歲)且8%為<18歲。研究之各分組中患者數為:分組1(個別化預防),n=118;分組2(每週預防),n=24;分組3(陣發性預防),n=23;且圍手術期管理子群,n=9,9次手術(8名受試者來自分組1及1名受試者來自分組2)。若各治療分組之受試者需要大手術、具有對rFVIIIFc為12的ED,且在此期間之後及在手術之前4週內具有負抑制劑滴定度,則該等受試者有資格進入手術子群。陣發性治療前之患者在研究前12個月中出血事件中值數更高,且分組2及3中更高比例的患者具有目標關節。對於預防前之患者,87%報導為每週至少三次注射。
92.7%受試者完成研究。總體而言,153名(近似93%)受試者完成研究;分組1中112/118(95%),分組2中19/24(795),且分組3中22/23(96%)。提前終止的原因為:分組1-受試者退出(n=2)、醫師決定(n=2)、其他(n=1)、死亡(n=1);分組2-受試者退出(n=2;與研究藥物有關的不良事件(AE)可促成),AE(n=2),其他(n=1);分組3-其他(n=1)。
如表6中所概述,受試者之年齡、種族及地理學代表已得到治療之全球A型血友病群體。
受試者接受中值(最小值-最大值)為30.5(<1-54)週之rFVIIFc,其中分組1、2及3之中值(最小值至最大值)分別為32.1(9,54)、28.0(<1,38)及28.9(15,32)。總體而言,111名受試者(67.7%)具有對研究藥物>50的ED。在研究期間投與總計9356次注射,對應於9170個ED(100.2個患者-暴露年)。總體而言,93.6%患者順應於預防性分組中之處方劑量及間隔。
總體而言,93.6%受試者依從與預防性治療分組中之處方劑量及處方給藥間隔。
功效
總體而言,163名受試者包括在功效分析中。一名受試者由於僅接受ADVATE®而排除(分組1);另一名受試者在功效評估之前退出(分組2)。第25及第75百分位之中值ABR(四分位數間距[IQR])為如下:分組1-個別化預防性分組:1.6(0.0,4.7);分組2-每週預防性分組:3.6(1.9,8.4);及分組3-陣發性預防性分組:33.6(21.1,48.7)。大多數出血事件為自發性出血事件。在分組1、2及3中,分別45.3%、17.4%及0%無出血事件,且13.7%、34.8%及0%有1次出血事件。
中值給藥間隔:
a.在個別化預防性分組中,在研究的最後3個月期間,中值給藥間隔為3.5日。
b.個別化預防性分組中30%之患者達成至少5日之 平均給藥間隔。
c.總體而言,目的為達成至少1至3IU/dL之FVIII谷底量(規程中允許的最大5-日給藥間隔)的個別化預防之中值給藥間隔(IQR)基於78(72-91)IU/kg之每週中值劑量(IQR)為3.5(3.2-4.4)日(表7)。
d.近似30%受試者在研究的最後3個月期間達成5日之平均給藥間隔。100%受試者在整個研究中具有2日之平均給藥間隔。
分組3陣發性方案中每次注射之中值劑量為26.5IU/kg(n=23),且每次出血事件中值總劑量為27.4IU/kg(n=23)。
出血之控制:近似98%(97.7%)出血事件藉由一次或兩次注射rFVIIIFc得以控制。87.3%出血由一次注射得以控制。1.7%需要三次注射。
圍手術期管理:總體而言,9次大手術在9名受試者(8名受試者來自分組1;1名受試者來自分組2)中進行,包括膝關節造形術(n=5)、腹腔鏡腹股溝疝氣修復(n=2)、闌尾切除術(n=1)及關節鏡檢查(n=1)。治療醫師在100%的手術中將rFVIIIFc之止血功效評為優(8/9)或良(1/9)。可用於7/9次手術的中值(最小值,最大值)估算失 血在手術期間為15.0(0,600)mL且在手術後為0.0(0,1100)mL;術後排出)。
PK
可自分組1順序PK子群之28名受試者獲得的rFVIIIFc及ADVATE®之比較PK資料概述於表7中。
a. rFVIIIFc之消除半衰期(圖2)及平均滯留時間經證明相較於ADVATE®長近似50%(P<0.001),此歸因於rFVIIIFc清除率相對於ADVATE®減小35%。
b.對rFVIIIFc而言,在50-IU/kg劑量之後達成1IU/dL FVIII活性之幾何平均時間為近似5日,相比而言,ADVATE®為近似3日(P<0.001;表7,圖2)。
c. rFVIIIFc之增量恢復在臨床上與ADVATE®相當。
d. rFVIIIFc之PK性質不存在變動,如基線與重複rFVIIIFc PK概況之間相當的PK性質所證明。
e.當分析係基於顯色FVIII分析時,獲得相似的PK結果。
f.一級及顯色凝結分析使用商業上可獲得的血漿FVIII標準來準確地且精確地量測rFVIIIFc及ADVATE®二者。
rFVIIIFc之幾何平均(95%信賴區間)終末半衰期近似為19.0小時(17.0,21.1)小時,其比ADVATE®之幾何平均終末半衰期(近似12.4(11.1,13.9)小時)長1.53 倍。
在50IU/kg rFVIIIFc之後達成1% FVIII活性之幾何平均時間(IQR)近似為5日(4.92(4.43,5.46)日)。在第14週,觀測到rFVIIIFc之相當的PK概況。如表8中所示,個別化預防之中值給藥間隔為3.5日,且每週中值劑量為78IU/kg;近似30%受試者在研究的最後3個月期間達成5日之平均給藥間隔(研究6個月的受試者)。98%的出血事件由1-2次注射得以控制。
安全性
未偵測出rFVIIIFc之抑制劑,且未報導過敏性、過敏反應或嚴重血栓事件之狀況。
rFVIIIFc一般耐受良好,且未評估出與rFVIIIFc有關之嚴重不良事件。
如表9中所概述,不管因果性,在圍手術期管理期之外發生的最常見AE(發生率5%)為鼻咽炎、關節痛(關節疼痛)、頭痛及上呼吸道感染。
12名受試者(7.3%)在圍手術期管理期之外經歷至少一次嚴重AE(SAE)。
研究者未評估出與藥物有關之SAE。
在比Bethesda分析敏感近似20倍的NNA分析下,已觀測到非中和抗體(NNA)之不顯著發生率。發現在基線處五名受試者之NNA為正,然而所有受試者在研究期間出現至少一次負評估。六名受試者(分組1研究中4名及分組2研究中2名)在研究期間變為正。然而,在幾乎所有狀況下,抗體為暫時性抗體且其滴定度低,且在所有狀況下抗體直接針對FVIII。
總體而言,14名(8.5%)受試者報導出SAE。研究者未測出與研究藥物有關的SAE,且1名以上的受試者皆未經歷所報導之SAE。在研究期間存在1例死亡,其歸因於多種物質劑量過量,且經研究者評估為與rFVIIIFc無關。
概述
個別化及每週預防性方案導致低的單數字(single-digit)中值年度化出血率。
在個別化預防分組中,中值給藥間隔為3.5日。在研究的最後3個月期間,個別化預防分組中30%之患者達成至少5日之平均給藥間隔。
98%出血事件藉由一次或兩次rFVIIIFc注射得以控制。總體上,在164名受試者之106名受試者中,治療757次出血事件(分組1=209;分組2=92;分組3=456)。87.3%需要單次注射rFVIIIFc來解決,且97.8%需要2次注射。在分組1、2及3中分別總計85.6%、80.4%及89.5%的出血事件由注射rFVIIIFc一次得以解決。
治療醫師在100%的手術中將手術期間rFVIIIFc之止血功效評為優或良。
rFVIIIFc之半衰期近似為19.0小時,相較而 言,ADVATE®為12.4小時。
無受試者發展抑制劑或經歷對rFVIIIFc之過敏性反應。
重組FVIIIFc大體上耐受良好。
A-LONG為迄今在嚴重A型血友病中所進行的對持久rFVIII的最大型、註冊式、全球、關鍵3期研究。研究展示,rFVIIIFc提供以下潛能:注射頻率顯著降低、治療負擔減小、預防患有嚴重A型血友病患者之出血的臨床結果改良。
研究設計目標:研究經設計以評估rFVIIIFc在患有嚴重A型血友病受試者中控制及預防出血事件、常規預防及圍手術期管理之功效及安全性。此外,研究經設計以估計用於預防之rFVIIIFc的有效劑量及間隔,以及在65IU/Kg之劑量下每週治療之可行性。
陣發性治療為在出血事件開始之後按需僅投與替代因子以治療出血事件。預防性治療為規律投與替代因子以預防出血事件。
開始方案為在第1天25IU/kg且在第4天50IU/kg。治療劑量及頻率可基於受試者之PK概況進行調整,且目標為使用25IU/kg與65IU/kg之間的劑量及3日至5日之治療間隔來維持谷底因子含量足以預防出血事件。
在美國超過半數的嚴重A型血友病患者仍未遵循預防性方案,部分係歸因於治療負擔。因此,吾等在 A-LONG研究中納入每週給藥方案以評估是否此方案會導致ABR比陣發性方案更低。每週方案之中值ABR為3.59(IQR 1.9,8.4),相較而言,陣發性治療為33.6(IQR 21.1,48.7)。
對所有受試者進行初始PK評估以在患有A型血友病之受試者之代表性群體中表徵rFVIIIFc之PK。
在ADVATE®(50IU/kg)之單次劑量之後,且在4日清除,繼之以rFVIIIFc(50IU/kg)之單次劑量之後,在基線處在個別化預防性分組(分組1)之受試者子組中進行更廣泛PK取樣。經72小時之時間取得ADVATE®之血液樣品。隨後經120小時之時間取得rFVIIIFc之血液樣品。在12至24週用同一PK取樣時程重複此子組之rFVIIIFc PK評估。
在圍手術期管理中,在51.4IU/kg之中值劑量下,單次注射rFVIIIFc足以將止血維持至所有大手術之結束日期/時間。中值rFVIIIFc消耗(對各參考時間段期間所有注射加以匯總)在大手術當日為80.6IU/kg,在手術後第1至3日為161.3IU/kg,且在手術後第4至14日為387.1IU/kg。對於所有9次大手術,將rFVIIIFc之圍手術期止血評為優或良。在手術後或複健期期間,無受試者報導出血事件。總體而言,在手術子群之4名(44.4%)受試者中報導7次不良事件(AE),其中6次AE為輕度或中度嚴重性,且1次AE視為嚴重的。在2個受試者中報導2個嚴重AE(腹股溝疝氣及闌尾炎)。研究者將圍手術期期 間之所有AE評定為與rFVIIIFc治療無關。
治療醫師在100%的手術中根據包括優、良、一般及不良/無之4分制量表將rFVIIIFc之止血功效評為優或良。
rFVIIIFc導致每週預防分組中之低中值ABR為3.59,且在個別化間隔預防分組中為1.60。相反,陣發性治療分組之中值ABR為33.57。
在個別化預防性分組中,在研究的最後3個月期間,在77.7IU/kg之中值劑量下,中值給藥間隔為3.5日。
rFVIIIFc之終末半衰期近似為18.97小時,且ADVATE®之終末半衰期近似為12.3小時。
97.8%出血事件藉由一次或兩次注射得以控制。
治療醫師在100%的手術中將圍手術期管理之rFVIIIFc止血功效評為優或良。
分組2為每週給藥方案。該方案經設計以研究預防性療法對患者的益處,且將該等結果與使用陣發性治療方案之患者的結果比較。分組2之中值ABR為3.59,相較而言,陣發性治療分組(分組3)為33.57。
用於解決出血所需的每次注射之中值劑量為27.4IU/kg,且所需之中值總劑量為28.2IU/kg。
不管出血類型或位置,當在出血發生之8小時內投與治療時,用於解決出血事件所需的中值注射次數 始終為1.0次。總體而言,受試者將分組1中78.8% rFVIIIFc注射、分組2中64.8%及分組3中79.7%的注射評為產生優或良的反應。分組1之3.5日之中值給藥間隔表示大部分患者可達成之給藥間隔:30%患者能夠達成至少5日之給藥間隔。一些患者能夠達成中值ABR為3.59次出血事件的每週預防方案(分組2)。
個性化預防分組之受試者接受第1日25IU/kg之初始劑量及第4日50IU/kg。研究設計允許調整給藥間隔及劑量以維持目標谷底因子含量且預防出血。吾等相信基於研究的最後6個月之中值給藥間隔及劑量最代表個別化預防方案。
87.3%出血事件由一次注射rFVIIIFc得以解決且97.8%由一或兩次注射得以解決。就需要超過1次注射來解決之96次(12.7%)出血事件而言,第一次注射與第二次注射之間的中值間隔為30.9小時。
分別針對分組1、2及3中99.4%、100%及98.1%之受試者訪視(subject visit),研究者的全球評估將受試者對其所分配之rFVIIIFc方案的反應評為優或良。
在A-LONG中,使用一級(aPTT)凝結分析及顯色分析量測凝結因子活性。所報導之半衰期係基於一級凝結分析之結果。儘管rFVIIIFc及ADVATE®之半衰期在顯色分析情況下均略微更長,然而兩種產品之比率在兩項分析之間一致。
實施例
E1.一種降低患有血友病之受試者之年度化出血率的方法,其包含以約三日或更長之給藥間隔向該受試者投與有效劑量之長效FVIII多肽。
E2.如實施例E1之方法,其中該投與對於該受試者具預防性,且經個別化從而得到小於約5.0、小於約4.9、小於約4.8、小於約4.7、小於約4.6或小於約4.5之年度化出血率。
E3.如實施例E2之方法,其中中值年度化出血率為約1.6。
E4.如實施例E1之方法,其中該投與具預防性,且每週進行從而得到小於約9.0、小於約8.9、小於約8.8、小於約8.7、小於約8.6、小於約8.5或小於約8.4之年度化出血率。
E5.如實施例E4之方法,其中該中值年度化出血率為約3.6。
E6.如實施例E1之方法,其中該投與為按需投與或陣發性投與,從而得到小於約55、小於約54、小於約53、小於約52、小於約51、小於約50、小於約49、小於約48或小於約47之年度化出血率。
E7.如實施例E6之方法,其中該中值年度化出血率為約33.6。
E8.如實施例E1至E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有效劑量在約20/IU/kg至約90IU/kg之間。
E9.如實施例E1至E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有效劑量為20-30IU/kg、30-40IU/kg、40-50IU/kg、50-60IU/kg、60-70IU/kg、70-80IU/kg或80-90IU/kg。
E10.如實施例E1至E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有效劑量為20IU/kg、25IU/kg、30IU/kg、35IU/kg、40IU/kg、45IU/kg、50IU/kg、55IU/kg、60IU/kg、65IU/kg、70IU/kg、75IU/kg、80IU/kg、85IU/kg或90IU/kg。
E11.如實施例E8至E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具預防性,且係以約25IU/kg至約65IU/kg之有效劑量下每週兩次或每三日或約50IU/kg至約65IU/kg之有效劑量每4或5日下來個別化。
E12.如實施例E11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長效FVIII多肽之第一劑量為約25IU/kg,且該長效FVIII多肽之第二劑量為約50IU/kg。
E13.如實施例E8至E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具預防性且係以每週65IU/kg之有效劑量每週投與。
E14.如實施例E8至E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每12至24小時以10IU/kg至75IU/kg之有效劑量進行的按需投與或陣發性投與。
E15.如實施例E1至E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有效劑量為跨於所有體重為標準的固定劑量。
E16.如實施例E15之方法,其中該固定劑量為每劑量約2,000IU、約2,500IU、約3,000IU、約3,500IU或約4,000IU。
E17.如實施例E1至E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有效劑量為分層劑量。
E18.如實施例E1至E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之谷底含量高於正常值1%、高於正常值2%或高於正常值3%。
E19.如實施例E1至E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之T1/2β(活性)為約7小時至約48小時、約6小時至約49小時、約5小時至約50小時。
E20.如實施例E19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之T1/2β(活性)平均值為至少約15小時、至少約16小時、至少約17小時、至少約18小時、至少約19小時、至少約20小時、至少約21小時、至少約22小時、至少約23小時、至少約24小時、至少約25小時。
E21.如實施例E20之方法,其中該T1/2β(活性)平均值為約19小時。
E22.如實施例E19或E20之方法,其中該T1/2β(活性)平均值比由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457、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351或ADVATE®組成之多肽高至少約1.5倍。
E23.如實施例E1至E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將該長效FVIII多肽之該血漿谷底含量維持高於該受 試者之基線約1%與約5%之間、約1%與約6%之間、約1%與7%之間、約1%與約8%之間、約1%與約9%之間、約1%與約10%之間、約1%與約11%之間、約1%與約12%之間、約1%與約13%之間、約1%與約14%之間、約1%與約15%之間
E24.如實施例E1至E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為包含FVIII多肽及異源部分之長效FVIII多肽。
E25.如實施例E24之方法,其中該異源部分為FcRn結合搭配物。
E26.如實施例E25之方法,其中該FcRn結合搭配物包含Fc區。
E27.如實施例E25或E26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進一步包含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
E28.如實施例E27之方法,其中該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包含第二Fc區。
E29.如實施例E27或E28之方法,其中該FcRn結合搭配物與該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締合。
E30.如實施例E29之方法,其中該締合為共價鍵。
E31.如實施例E30之方法,其中該共價鍵為雙硫鍵。
E32.如實施例E27至E3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不藉由肽鍵將該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連接至胺基酸 序列。
E33.如實施例E1至E3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為FVIII單體二聚物雜交物。
E34.如實施例E24至E3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多肽中之該FVIII多肽為人類FVIII。
E35.如實施例E24至E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多肽中之該FVIII多肽為全長FVIII或B域缺失FVIII。
E36.如實施例E24至E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FVIII多肽為單鏈。
E37.如實施例E24至E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FVIII多肽未經加工。
E38.如實施例E24至E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FVIII多肽在兩條鏈中,第一條鏈包含該FVIII多肽之重鏈且第二條鏈包含該FVIII多肽之輕鏈。
E39.如實施例E25至E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嵌合多肽中之該FcRn結合搭配物為人類Fc。
E40.如實施例E24至E3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FVIII多肽與表11A或表11B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FVIII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457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351)至少60%、70%、80%、90%、95%、95%、97%、98%、99%或100%一致。
E41.如實施例E25至E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FcRn結合搭配物與表11B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Fc 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至少60%、70%、80%、90%、95%、96%、97%、98%、99%或100%一致。
E42.如實施例E27至E4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嵌合多肽中之該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為人類Fc。
E43.如實施例E42之方法,其中該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與表11B中所示無訊號序列之Fc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至少60%、70%、80%、90%、95%、96%、97%、98%、99%或100%一致。
E44.如實施例E1至E4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凝結因子之該固定劑量係用於出血事件之圍手術期管理。
E45.如實施例E1至E4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受試者需要控制或預防出血或出血事件。
E46.如實施例E45之方法,其中該受試者需要控制或預防以下中之出血:少量失血、關節積血、淺表肌肉失血、軟組織失血、中度失血、伴隨解剖之肌肉內或軟組織失血、黏膜失血、血尿症、大量失血、咽部失血、咽後部失血、腹膜後腔失血、中樞神經系統失血、擦傷、割傷、刮傷、關節失血、鼻出血、口腔出血、牙齦出血、顱內出血、腹膜內出血、少量自發性失血、大創傷後出血、中度皮膚擦傷或向關節、肌肉、內部器官或腦中之自發性失血。
E47.如實施例E46之方法,其中該受試者需 要管理與手術或拔牙相關之出血。
E48.如實施例E47之方法,其中該受試者將經歷、正經歷或已經歷大手術。
E49.如實施例E48之方法,其中該大手術為矯形手術、大面積口腔手術、泌尿手術或疝氣手術。
E50.如實施例E49之方法,其中該矯形手術為置換膝、髖或其他主要關節。
E51.如實施例E1至E5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受試者需要長期治療。
E52.如實施例E1至E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為靜脈內投與或皮下投與。
E53.如實施例E1至E5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係以醫藥組合物之形式調配,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該長效FVIII多肽;(b)一或多種選自由蔗糖、海藻糖、棉子糖、精胺酸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的穩定劑;(c)氯化鈉(NaCl);(d)L-組胺酸;(e)氯化鈣;及(f)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54.如實施例E53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不包括甘露醇、甘胺酸、丙胺酸或羥乙基澱粉。
E55.如實施例E53或E54之方法,其中該醫 藥組合物包括作為唯一增積劑之NaCl。
E56.如實施例E53至E5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蔗糖。
E57.如實施例E56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w/v)至約2.5%(w/v)蔗糖。
E58.如實施例E57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3%(w/v)蔗糖至約2.0%(w/v)蔗糖。
E59.如實施例E58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33%(w/v)蔗糖至約2.0%(w/v)蔗糖。
E60.如實施例E56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0mg/ml至約25mg/ml蔗糖。
E61.如實施例E60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3mg/ml至約20mg/ml蔗糖。
E62.如實施例E61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3.3mg/ml蔗糖至約20.0mg/ml蔗糖。
E63.如實施例E53至E6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50mM至約250mM NaCl。
E64.如實施例E63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75mM至約225mM NaCl。
E65.如實施例E64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200mM至約210mM NaCl。
E66.如實施例E65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205mM NaCl。
E67.如實施例E53至E62中任一項之方法, 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8.8mg/ml至約14.6mg/ml NaCl。
E68.如實施例E67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0mg/ml至約13mg/ml NaCl。
E69.如實施例E68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2.0mg/ml NaCl。
E70.如實施例E53至E6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250mM至約350mM NaCl。
E71.如實施例E70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275mM至約325mM NaCl。
E72.如實施例E71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308mM NaCl。
E73.如實施例E53至E6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4.6mg/ml至約20.5mg/ml NaCl。
E74.如實施例E73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6mg/ml至約19mg/ml NaCl。
E75.如實施例E74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8.0mg/ml NaCl。
E76.如實施例E53至E7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mM至約15mM L-組胺酸。
E77.如實施例E76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6.64mM L-組胺酸或約9.8mM L-組胺酸。
E78.如實施例E53至E75中任一項之方法, 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75mg/ml至約2.25mg/ml L-組胺酸。
E79.如實施例E78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03mg/ml L-組胺酸或約1.55mg/ml L-組胺酸。
E80.如實施例E53至E7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mM至約10mM氯化鈣。
E81.如實施例E80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5.4mM氯化鈣或約8mM氯化鈣。
E82.如實施例E53至E79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75mg/ml至約1.5mg/ml氯化鈣。
E83.如實施例E82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8mg/ml二水合氯化鈣或約1.18mg/ml二水合氯化鈣。
E84.如實施例E53至E8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008%(w/v)至約0.025%(w/v)聚山梨醇20或聚山梨醇酯80。
E85.如實施例E84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或約0.02%(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86.如實施例E53至E8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08mg/ml至約0.25mg/ml聚山梨醇20或聚山梨醇酯80。
E87.如實施例E86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0.13% 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或約0.2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88.如實施例E53至E87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rFVIIIFc多肽包含第一子單元及第二子單元,該第一子單元包含與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578至少90%或95%一致之胺基酸序列,該第二子單元包含與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至少90%至95%一致之胺基酸序列。
E89.如實施例E88之方法,其中該rFVIIIFc多肽包含第一子單元及第二子單元,該第一子單元包含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578,該第二子單元包含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
E90.如實施例E53至E8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係以約50IU/ml至約2500IU/ml之濃度存在。
E91.如實施例E90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83IU/ml、167IU/ml、250IU/ml、333IU/ml、500IU/ml、667IU/ml、1000IU/ml、1333IU/ml、1667IU/ml或2000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
E92.如實施例E53至E8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係以約100IU/ml至約4000IU/ml 之濃度存在。
E93.如實施例E92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150IU/ml、287.5IU/ml、431.25IU/ml、575IU/ml、862.5IU/ml、1150IU/ml、1725IU/ml、2300IU/ml、2875IU/ml或3450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
E94.如實施例E53至E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50IU/ml至約2500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b)約1%(w/v)至約2.5%(w/v)蔗糖;(c)約150mM至約250mM NaCl;(d)約5mM至約15mM L-組胺酸;(e)約5mM至約10mM氯化鈣;及(f)約0.008%(w/v)至約0.025%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95.如實施例E94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75mM至約225mM NaCl。
E96.如實施例E95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200mM至約210mM NaCl。
E97.如實施例E96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83IU/ml、約167IU/ml、約250IU/ml、約333IU/ml、約500IU/ml、約667IU/ml、約1000IU/ml、約1333IU/ml、約1667IU/ml或約2000IU/ml之該長效 FVIII多肽;(b)約1.33%(w/v)蔗糖;(c)約205mM NaCl;(d)約6.64mM L-組胺酸;(e)約5.4mM氯化鈣;及(f)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98.如實施例E53至E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100IU/ml至約4000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b)約1%(w/v)至約2.5%(w/v)蔗糖;(c)約250mM至約350mM NaCl;(d)約5mM至約15mM L-組胺酸;(e)約5mM至約10mM氯化鈣;及(f)約0.008%(w/v)至約0.025%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99.如實施例E98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275mM至約325mM NaCl。
E100.如實施例E99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150IU/ml、約287.5IU/ml、約431.25IU/ml、約575IU/ml、約862.5IU/ml、約1150IU/ml、約1725IU/ml、約2300IU/ml、約2875IU/ml或約3450 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b)約2.0%(w/v)蔗糖;(c)約308mM NaCl;(d)約9.8mM L-組胺酸;(e)約8mM氯化鈣;及(f)約0.020%(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101.如實施例E53至E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50IU/ml至約2500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b)約10mg/ml至約25mg/ml蔗糖;(c)約8.8mg/ml至約14.6mg/ml NaCl;(d)約0.75mg/ml至約2.25mg/ml L-組胺酸;(e)約0.75mg/ml至約1.5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約0.08mg/ml至約0.25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102.如實施例E101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0mg/ml至約13mg/ml NaCl。
E103.如實施例E102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83IU/ml、約167IU/ml、約250IU/ml、約333IU/ml、約500IU/ml、約667IU/ml、約1000IU/ml、約1333IU/ml、約1667IU/ml或約2000IU/ml之該長效 FVIII多肽;(b)約13.3mg/ml蔗糖;(c)約12.0mg/ml NaCl;(d)約1.03mg/ml L-組胺酸;(e)約0.8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104.如實施例E53至E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100IU/ml至約4000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b)約10mg/ml至約25mg/ml蔗糖;(c)約14.6mg/ml至約20.5mg/ml NaCl;(d)約0.75mg/ml至約2.25mg/ml L-組胺酸;(e)約0.75mg/ml至約1.5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約0.08mg/ml至約0.25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105.如實施例E104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約16mg/ml至約19mg/ml NaCl。
E106.如實施例E105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約150IU/ml、約287.5IU/ml、約431.25IU/ml、約575IU/ml、約862.5IU/ml、約1150IU/ml、約1725IU/ml、約2300IU/ml、約2875IU/ml或約3450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 (b)約20.0mg/ml蔗糖;(c)約18.0mg/ml NaCl;(d)約1.55mg/ml L-組胺酸;(e)約1.18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約0.2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107.如實施例E1至E5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長效FVIII多肽係以醫藥套組之形式包裝,該醫藥套組包含:(a)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該長效FVIII多肽,(ii)一或多種選自由蔗糖、海藻糖、棉子糖、精胺酸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的穩定劑;(iii)氯化鈉(NaCl);(iv)L-組胺酸;(v)氯化鈣;及(vi)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b)第二容器,其包含欲與該第一容器之該凍乾粉末組合之注射用無菌水。
E108.如實施例E107之方法,其中該醫藥套組不包括甘露醇、甘胺酸、丙胺酸或羥乙基澱粉。
E109.如實施例E107或E108之方法,其中該醫藥套組包括作為唯一增積劑之NaCl。
E110.如實施例E107至E10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套組包含: (a)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i)約250IU、約500IU、約750IU、約1000IU、約1500IU、約2000IU、約3000IU、約4000IU、約5000IU或約6000IU之該長效FVIII多肽,(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氯化鈉;(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0mg二水合氯化鈣;及(v)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b)第二容器,其包含當與該第一容器之該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分別約83IU/ml、約167IU/ml、約250IU/ml、約333IU/ml、約500IU/ml、約667IU/ml、約1000IU/ml、約1333IU/ml、或約1667IU/ml、或約2000IU/ml之該長效FVIII多肽;(ii)約1.33%(w/v)蔗糖;(iii)約205mM NaCl;(iv)約6.64mM L-組胺酸;(v)約5.4mM氯化鈣;及(vi)約0.013%(w/v)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111.如實施例E107至E10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第一容器,其包含凍乾粉末,其中該粉末包含 (i)約250IU、約500IU、約750IU、約1000IU、約1500IU、約2000IU、約3000IU、約4000IU、約5000IU或約6000IU之該長效FVIII多肽,(ii)約40mg蔗糖;(iii)約36mg氯化鈉;(iv)約3.1mg L-組胺酸;(v)約2.40mg二水合氯化鈣;及(v)約0.40mg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及(b)第二容器,其包含當與該第一容器之該凍乾粉末組合時體積足以產生包含以下之溶液之注射用無菌水:(i)分別約83IU/ml、約167IU/ml、約250IU/ml、約333IU/ml、約500IU/ml、約667IU/ml、約1000IU/ml、約1333IU/ml、約1667IU/ml或約2000IU/ml該長效FVIII多肽;(ii)約13.3mg/ml蔗糖;(iii)約12.0mg/ml NaCl;(iv)約1.03mg/ml L-組胺酸;(v)約0.80mg/ml氯化鈣;及(vi)約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E112.如實施例E107至E11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容器為包含橡膠塞之玻璃小瓶。
E113.如實施例E107至E1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容器為注射器主體,且其中該注射器主體與柱塞相關聯。
E114.如實施例E113之方法,該醫藥套組進一步包含將該玻璃小瓶連接至該注射器主體之配接器。
E115.如實施例E113或實施例E114之方法,該醫藥套組進一步包含適合用於靜脈內輸注之輸注管,該輸注管與欲連接至該注射器之針相關聯。
E116.如實施例E70-E75、E92、E93、E98-E100及E104-E10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組合物為預凍乾組合物。
前文特定實施例之描述將充分揭露本發明之一般特性,使得其他人藉由應用此項技術中之知識,在無不當實驗且不背離本發明之一般概念之情況下,可輕易地針對各種應用對該等特定實施例進行修改及/或改變。因此,基於本文呈現之教示及指導,該等改變及修改意欲在所揭露之實施例之等效物的含義及範圍內。應瞭解,本文之措辭或術語係出於描述而非限制之目的,因此本說明書之術語或措辭應由熟練技術人員根據教示及指導進行解釋。
自本文所揭露之本發明之說明書及實施之考慮,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對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為顯而易見的。意欲將說明書及實例視為僅具示範性,且本發明之真實範疇及精神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指示。
本文所述之所有專利及公開案皆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110> 美商生物化學醫療公司(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120> 因子FVIII多肽調配物
<140> TW 107113370
<141> 2014-03-14
<160> 18
<170> PatentIn 3.5版
<210> 1
<211> 505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B域缺失FVIIIFc
<400> 1
<210> 2
<211> 168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B域缺失FVIIIFc
<400> 2
<210> 3
<211> 74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c部分
<400> 3
<210> 4
<211> 24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c部分
<400> 4
<210> 5
<211> 773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全長FVIIIFc
<400> 5
<210> 6
<211> 257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全長FVIIIFc
<400> 6
<210> 7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白蛋白結合肽核心
<400> 7
<210> 8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TP肽
<400> 8
<210> 9
<211> 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TP肽
<400> 9
<210> 10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AS肽
<400> 10
<210> 11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AS肽
<400> 11
<210> 12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AS肽
<400> 12
<210> 13
<211> 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AS肽
<400> 13
<210> 14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AS肽
<400> 14
<210> 15
<211> 2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AS肽
<400> 15
<210> 16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AS肽
<400> 16
<210> 17
<211> 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因子VIII B域之片段
<400> 17
<210> 18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is標籤
<400> 18

Claims (26)

  1. 一種醫藥組合物用於製造供治療需要彼之個體的A型血友病的藥物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50IU/ml至2500IU/ml之FVIII多肽;(b)10mg/ml至25mg/ml蔗糖;(c)8.8mg/ml至14.6mg/ml氯化鈉(NaCl);(d)0.75mg/ml至2.25mg/ml L-組胺酸;(e)0.75mg/ml至1.5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0.08mg/ml至0.25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13mg/ml至20mg/ml蔗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13.3mg/ml蔗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20.0mg/ml蔗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10mg/ml至13mg/ml NaCl。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12.0mg/ml NaCl。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1.03mg/ml L-組胺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1.55mg/ml L-組胺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0.8mg/ml二水合氯化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1.18mg/ml二水合氯化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0.20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83IU/ml、167IU/ml、250IU/ml、333IU/ml、500IU/ml、667IU/ml、1000IU/ml、1333IU/ml、1667IU/ml或2000IU/ml該FVIII多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a)83IU/ml、167IU/ml、250IU/ml、333IU/ml、500IU/ml、667IU/ml、1000IU/ml、1333IU/ml、1667IU/ml或2000IU/ml之該FVIII多肽;(b)13.3mg/ml蔗糖;(c)12.0mg/ml NaCl;(d)1.03mg/ml L-組胺酸;(e)0.8mg/ml二水合氯化鈣;及(f)0.13mg/ml聚山梨醇酯20或聚山梨醇酯80。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FVIII多肽係經融合至FcRn結合搭配物。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用途,其中該FcRn結合搭配物包含Fc區。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之用途,其中該FVIII多肽進一步包含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用途,其中該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包含第二Fc區。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用途,其中該Fc區與該第二FcRn結合搭配物締合。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用途,其中該締合為共價鍵。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0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FVIII多肽包含全長FVIII或B域缺失之FVIII。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0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FVIII多肽為單鏈。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0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FVIII多肽在兩條鏈中,第一條鏈包含該FVIII多肽之重鏈且第二條鏈包含該FVIII多肽之輕鏈。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20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FVIII多肽包含第一子單元及第二子單元,該第一子單元包含與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578至少9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該第二子單元包含與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 247至少90%一致之胺基酸序列。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20項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該FVIII多肽包含第一子單元及第二子單元,該第一子單元包含與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578至少95%一致之胺基酸序列,該第二子單元包含與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至少95%一致之胺基酸序列。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用途,其中該第一子單元包含SEQ ID NO:2之胺基酸20至1684或SEQ ID NO:6之胺基酸20至2578,且該第二子單元包含SEQ ID NO:4之胺基酸21至247。
TW107113370A 2013-03-15 2014-03-14 因子viii多肽調配物 TWI690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00293P 2013-03-15 2013-03-15
US61/800,293 2013-03-15
US201361817085P 2013-04-29 2013-04-29
US61/817,085 2013-04-29
US201361829884P 2013-05-31 2013-05-31
US61/829,884 2013-05-31
US201361839477P 2013-06-26 2013-06-26
US61/839,477 2013-06-26
US201361863860P 2013-08-08 2013-08-08
US61/863,860 2013-08-08
US201361876927P 2013-09-12 2013-09-12
US61/876,927 2013-09-12
US201361879955P 2013-09-19 2013-09-19
US61/879,955 2013-09-19
US201361897742P 2013-10-30 2013-10-30
US61/897,742 2013-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2930A true TW201842930A (zh) 2018-12-16
TWI690325B TWI690325B (zh) 2020-04-11

Family

ID=507715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9616A TWI629993B (zh) 2013-03-15 2014-03-14 因子viii多肽調配物
TW107113370A TWI690325B (zh) 2013-03-15 2014-03-14 因子viii多肽調配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9616A TWI629993B (zh) 2013-03-15 2014-03-14 因子viii多肽調配物

Country Status (21)

Country Link
US (3) US9623088B2 (zh)
EP (3) EP3666283B1 (zh)
JP (5) JP6330026B2 (zh)
AU (3) AU2014228506A1 (zh)
CA (1) CA2899737A1 (zh)
CL (1) CL2015002720A1 (zh)
DK (1) DK2968477T3 (zh)
EA (2) EA201890671A1 (zh)
ES (2) ES2776195T3 (zh)
HK (1) HK1220617A1 (zh)
HU (1) HUE047933T2 (zh)
LT (1) LT2968477T (zh)
PH (2) PH12015501801A1 (zh)
PL (2) PL3666283T3 (zh)
PT (2) PT3666283T (zh)
RS (1) RS60003B1 (zh)
SG (2) SG10201805207QA (zh)
SI (1) SI2968477T1 (zh)
TW (2) TWI629993B (zh)
UY (1) UY35462A (zh)
WO (1) WO20141447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506868T3 (pl) * 2009-12-06 2018-06-29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Chimeryczne i hybrydowe polipeptydy czynnika krzepnięcia viii-fc oraz sposoby ich stosowania
EA037906B1 (ru) 2013-03-15 2021-06-04 Биовератив Терапьютикс Инк. Препараты полипептида фактора ix
HUE047933T2 (hu) * 2013-03-15 2020-05-28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Faktor VIII polipeptid készítmények
CN106279437B (zh) * 2016-08-19 2017-10-31 安源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高糖基化人凝血因子viii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7759697B (zh) 2016-08-19 2023-03-24 安源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制备融合蛋白的方法
MA46968A (fr) 2016-12-02 2019-10-09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Procédés d'induction de tolérance immunitaire à des facteurs de coagulation
IL308416A (en) 2016-12-02 2024-01-01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philic arthritis with the help of chimeric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s
JP7039308B2 (ja) * 2017-02-08 2022-03-22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用担体
JP7374883B2 (ja) 2017-08-09 2023-11-07 バイオベラティブ セラピューティ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核酸分子およびその使用
AU2018366110A1 (en) 2017-11-07 2020-06-04 Rani Therapeutics, Llc Clotting factor preparations for delivery into tissue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using a swallowable drug delivery device
SG11202010767SA (en) 2018-05-18 2020-11-27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hemophilia a
KR20210042128A (ko) 2018-08-09 2021-04-16 바이오버라티브 테라퓨틱스 인크. 핵산 분자 및 비바이러스 유전자 치료를 위한 이의 용도
WO2020086686A2 (en) * 2018-10-23 2020-04-30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ng factor viii function
WO2020175594A1 (ja) * 2019-02-28 2020-09-03 公立大学法人横浜市立大学 血液凝固および/または補体異常疾患の治療用組成物
SG11202111290WA (en) 2019-04-17 2021-11-29 Codiak Biosciences Inc Compositions of exosomes and aav
KR20220024628A (ko) 2019-06-19 2022-03-03 바이오버라티브 테라퓨틱스 인크. 혈우병 및 낮은 골 무기질 밀도를 치료하기 위한 재조합 인자 viii-fc
KR20230159285A (ko) * 2022-05-10 2023-11-21 주식회사 녹십자 혈장 단백질의 동결 건조를 위한 신규한 액상 제형물
TW202400238A (zh) * 2022-05-10 2024-01-01 南韓商綠十字股份有限公司 血漿蛋白之新穎液體調配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7006A (en) 1983-10-28 1988-07-12 Genetics Institute, Inc. Human factor VIII:C gene and recombinant methods for production
DE3572982D1 (en) 1984-03-06 1989-10-19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hemically modified lymphokine and production thereof
US4965199A (en) 1984-04-20 1990-10-23 Genentech, Inc.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 human factor VIII in mammalian cells using methotrexate based selection
AU5772886A (en) 1985-04-12 1986-11-05 Genetics Institute Inc. Novel procoagulant proteins
KR910006424B1 (ko) 1985-08-21 1991-08-24 인코텍스 비.브이 편성브리프(brief) 제조방법
ATE87663T1 (de) 1986-01-03 1993-04-15 Genetics Ins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aktor-viii:c-typ- proteinen.
US5595886A (en) 1986-01-27 1997-01-21 Chiron Corporation Protein complexes having Factor VIII:C activity and production thereof
US5610278A (en) 1986-06-24 1997-03-11 Novo Nordisk A/S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coagulation active complex of factor VIII fragments
US4912040A (en) 1986-11-14 1990-03-27 Genetics Institute, Inc. Euc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CA1331157C (en) 1987-04-06 1994-08-02 Randal J. Kaufman Method for producing factor viii:c-type proteins
US6060447A (en) 1987-05-19 2000-05-09 Chiron Corporation Protein complexes having Factor VIII:C activity and production thereof
IE69026B1 (en) 1987-06-12 1996-08-07 Immuno Ag Novel proteins with factor VIII activity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using genetically-engineered cell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US6346513B1 (en) 1987-06-12 2002-02-12 Baxter Trading Gmbh Proteins with factor VIII activity: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using genetically-engineered cell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DE3720246A1 (de) 1987-06-19 1988-12-29 Behringwerke Ag Faktor viii:c-aehnliches molekuel mit koagulationsaktivitaet
FR2619314B1 (fr) 1987-08-11 1990-06-15 Transgene Sa Analogue du facteur viii,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composition pharmaceutique le contenant
US4994371A (en) 1987-08-28 1991-02-19 Davie Earl W DNA preparation of Christmas factor and use of DNA sequences
US5004803A (en) 1988-11-14 1991-04-02 Genetics Institute, Inc. Production of procoagulant proteins
ATE135370T1 (de) 1988-12-22 1996-03-15 Kirin Amgen Inc Chemisch modifizierte granulocytenkolonie erregender faktor
DE69029799T2 (de) 1989-02-21 1997-05-28 Univ Washington Modifizierte formen von fortpflanzungshormonen
SE465222C5 (sv) 1989-12-15 1998-02-10 Pharmacia & Upjohn Ab Ett rekombinant, humant faktor VIII-derivat och förfarande för dess framställning
US6552170B1 (en) 1990-04-06 2003-04-22 Amgen Inc. PEGylation reagents and compounds formed therewith
ES2199935T3 (es) 1991-03-15 2004-03-01 Amgen Inc. Pegilacion de polipeptidos.
FR2686899B1 (fr) 1992-01-31 1995-09-01 Rhone Poulenc Rorer Sa Nouveaux polypeptides biologiquement actifs, leur preparation et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les contenant.
US5364771A (en) 1992-04-07 1994-11-15 Emory University Hybrid human/porcine factor VIII
US6376463B1 (en) 1992-04-07 2002-04-23 Emory University Modified factor VIII
US5859204A (en) 1992-04-07 1999-01-12 Emory University Modified factor VIII
CA2124690C (en) * 1992-10-02 2007-09-11 Thomas Osterber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oagulation factor viii formulation,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of a surfactant as stabilizer
US5563045A (en) 1992-11-13 1996-10-08 Genetics Institute, Inc. Chimeric procoagulant proteins
SE504074C2 (sv) 1993-07-05 1996-11-04 Pharmacia Ab Proteinberedning för subkutan, intramuskulär eller intradermal administrering
IL113010A (en) * 1994-03-31 1999-10-28 Pharmacia & Upjohn Ab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comprising factor viii with an activity of at least 500iu/ml and an enhancer for improved subcutaneous intramuscular or intradermal administration
SE9503380D0 (sv) 1995-09-29 1995-09-29 Pharmacia Ab Protein derivatives
US6458563B1 (en) 1996-06-26 2002-10-01 Emory University Modified factor VIII
US5763401A (en) 1996-07-12 1998-06-09 Bayer Corporation Stabilized albumin-free recombinant factor VIII preparation having a low sugar content
CA2225189C (en) 1997-03-06 2010-05-25 Queen's University At Kingston Canine factor viii gene, protein and methods of use
US6200560B1 (en) 1998-10-20 2001-03-13 Avigen, Inc.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s for expression of factor VIII by target cells
DK2130554T3 (da) * 1999-02-22 2012-12-03 Univ Connecticut Albuminfrie faktor VIII-præparater
MXPA02007733A (es) 2000-02-11 2004-09-10 Merck Patent Gmbh Mejoramiento de la vida media circulante de proteinas de fusion basadas en anticuerpos.
JP5424521B2 (ja) 2001-12-21 2014-02-26 ヒューマン ジノーム サイエンシ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ルブミン融合タンパク質
GB0207092D0 (en) 2002-03-26 2002-05-08 Sod Conseils Rech Applic Stabl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factor VIII
US7041635B2 (en) 2003-01-28 2006-05-09 In2Gen Co., Ltd. Factor VIII polypeptide
US7348004B2 (en) 2003-05-06 2008-03-25 Syntonix Pharmaceuticals, Inc. Immunoglobulin chimeric monomer-dimer hybrids
TWI353991B (en) 2003-05-06 2011-12-11 Syntonix Pharmaceuticals Inc Immunoglobulin chimeric monomer-dimer hybrids
PL2077121T3 (pl) 2003-05-06 2011-07-29 Syntonix Pharmaceuticals Inc Białka chimeryczne o strukturze czynnik krzepliwości krwi VII-FC do leczenia zaburzenia hemostatycznego
US7211559B2 (en) 2003-10-31 2007-05-01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Factor VIII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WO2005058283A2 (en) * 2003-12-19 2005-06-30 Novo Nordisk Health Care Ag Stabilised compositions of factor vii polypeptides
EP1824988B1 (en) 2004-11-12 2017-04-19 Bayer HealthCare LLC Site-directed modification of fviii
US8367805B2 (en) 2004-11-12 2013-02-05 Xencor, Inc. Fc variants with altered binding to FcRn
JP2009525986A (ja) 2006-02-03 2009-07-16 メディミューン,エルエルシー タンパク質製剤
US8048848B2 (en) 2006-02-03 2011-11-01 Prolor Biotech Ltd. Long-acting interferons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and methods thereof
WO2008077616A1 (en) 2006-12-22 2008-07-03 Csl Behring Gmbh Modified coagulation factors with prolonged in vivo half-life
DK2173890T3 (da) 2007-06-21 2011-06-27 Univ Muenchen Tech Biologisk aktive proteiner med forhøjet stabilitet in vivo og/eller in vitro
US8239182B2 (en) 2007-12-04 2012-08-07 Spansion Llc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on-chip memory model based validation
JP5647899B2 (ja) 2008-01-08 2015-01-07 ラツィオファルム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ratiopharm GmbH オリゴサッカリルトランスフェラーゼを使用するポリペプチドの複合糖質化
WO2010115866A1 (en) * 2009-04-06 2010-10-14 Novo Nordisk A/S Targeted delivery of factor viii proteins to platelets
PL2506868T3 (pl) * 2009-12-06 2018-06-29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Chimeryczne i hybrydowe polipeptydy czynnika krzepnięcia viii-fc oraz sposoby ich stosowania
PL3513804T3 (pl) * 2011-07-08 2022-07-11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Chimeryczne i hybrydowe polipeptydy czynnika VIII i sposoby ich stosowania
AU2012318292B2 (en) 2011-10-18 2015-08-20 Csl Limite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purified Factor VIII after reconstitution
CN104519912A (zh) * 2012-08-13 2015-04-15 诺和诺德A/S(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因子viii制剂
EP2914293A4 (en) * 2012-10-30 2016-04-20 Biogen Ma Inc METHOD OF USE OF FVIII POLYPEPTIDE
HUE047933T2 (hu) * 2013-03-15 2020-05-28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Faktor VIII polipeptid készítménye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5501801B1 (en) 2015-11-09
JP6330026B2 (ja) 2018-05-23
HUE047933T2 (hu) 2020-05-28
CA2899737A1 (en) 2014-09-18
TWI629993B (zh) 2018-07-21
JP6934994B2 (ja) 2021-09-15
EA030357B1 (ru) 2018-07-31
AU2021277601A1 (en) 2021-12-23
JP2023060146A (ja) 2023-04-27
EP2968477A1 (en) 2016-01-20
PT3666283T (pt) 2022-09-13
PH12015501801A1 (en) 2015-11-09
EP2968477B1 (en) 2019-12-04
JP2016516722A (ja) 2016-06-09
LT2968477T (lt) 2020-03-10
CL2015002720A1 (es) 2016-11-04
US20140308280A1 (en) 2014-10-16
JP7240457B2 (ja) 2023-03-15
US9623088B2 (en) 2017-04-18
PT2968477T (pt) 2020-03-11
EA201591439A1 (ru) 2016-03-31
EA201890671A1 (ru) 2019-01-31
JP2021181491A (ja) 2021-11-25
AU2019202656A1 (en) 2019-05-09
AU2019202656B2 (en) 2021-09-02
AU2014228506A1 (en) 2015-08-13
ES2776195T3 (es) 2020-07-29
JP2018123161A (ja) 2018-08-09
UY35462A (es) 2014-10-31
US20210069300A1 (en) 2021-03-11
ES2926798T3 (es) 2022-10-28
SG11201505924TA (en) 2015-09-29
RS60003B1 (sr) 2020-04-30
HK1220617A1 (zh) 2017-05-12
SI2968477T1 (sl) 2020-04-30
US20170281734A1 (en) 2017-10-05
SG10201805207QA (en) 2018-07-30
WO2014144795A1 (en) 2014-09-18
JP2020186268A (ja) 2020-11-19
EP4122487A1 (en) 2023-01-25
PH12019502452A1 (en) 2021-02-08
TWI690325B (zh) 2020-04-11
EP3666283B1 (en) 2022-06-08
TW201501722A (zh) 2015-01-16
PL3666283T3 (pl) 2022-10-03
US10786554B2 (en) 2020-09-29
PL2968477T3 (pl) 2020-06-15
EP3666283A1 (en) 2020-06-17
DK2968477T3 (da) 2020-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9993B (zh) 因子viii多肽調配物
JP7273487B2 (ja) 第viii因子キメラおよびハイブリッドポリペプチドならびにその使用法
US20180228879A1 (en) Factor IX Polypeptid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S2700583T3 (es) Procedimientos para reducir la inmunogenicidad contra el Factor VIII en individuos sometidos a terapia con Factor VIII
TWI810729B (zh) Fix多肽的應用
EP2908847B1 (en) Methods of using a fixed dose of a clotting factor
EP3446700A1 (en) Methods of using fviii polypeptide
TWI777994B (zh) 使用嵌合凝結因子治療血友病性關節病之方法
NZ794264A (en) Methods of treating hemophilic arthropathy using chimeric clotting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