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1128A - 連接器鎖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鎖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1128A
TW201841128A TW106145756A TW106145756A TW201841128A TW 201841128 A TW201841128 A TW 201841128A TW 106145756 A TW106145756 A TW 106145756A TW 106145756 A TW106145756 A TW 106145756A TW 201841128 A TW201841128 A TW 2018411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onnector
cylinder
side connecto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5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4351B (zh
Inventor
瀬川志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瀧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瀧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瀧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1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1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4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43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鎖定裝置L,在該連接器鎖定裝置L中,係以筒鎖1之被覆部101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並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之特殊螺絲3鎖固於螺紋部S,藉此將被覆部101與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予以固定,藉由筒鎖1之鑰匙12的旋轉操作,以鎖定帽蓋4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的開口210予以關閉,且藉由將鑰匙12從鑰匙孔110抽拔出而將筒鎖1上鎖,而將鎖定帽蓋4鎖定。該連接器鎖定裝置係可將電腦、控制機器等電子機器的連接器簡單地閉塞鎖定。

Description

連接器鎖定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連接器鎖定裝置,用於防止從裝設在電腦或控制機器等電子機器的連接器洩漏各種資料、或對連接器胡亂操作。
現今電腦快速地普及,在電腦內部大量地記錄、累積有各式各樣的資訊。另一方面,現況是,為了將這些資訊盜出而不斷發生對於電腦進行不當存取、及資訊洩漏的情形。
近年來,在對於電腦進行的不當存取之中所造成的問題之一,就是由於對於USB埠進行的不當存取造成的資訊洩漏。眾所周知,USB埠只要連接USB記憶體等外部記憶裝置,即可簡單地複製電腦內部的資料,因此必須有用以阻止對於USB埠進行存取的措施。
因此,本案發明者已由JP-2016-122502-A提出一種USB埠鎖定裝置,其係將插入殼插入於USB埠而將其阻塞,並將設在插入殼的鎖定爪卡合於USB埠外框之任意面的狹縫而藉此鎖定,以防止資訊洩漏。
然而,近年來又得知,也有各種資料從電腦、 控制機器等電子機器背面之稱為「D-Sub(D-Subminiature)」(D類微型)的連接器及稱為「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數位視訊介面)的連接器被取出的情形發生。這些連接器係在其兩端並排設置有螺紋部而裝設在電腦或控制機器的殼體者,其形式為:將纜線側的連接器連接於其機器側的連接器,並將並排設置在其纜線側的連接器的兩端之安裝螺絲分別鎖固在機器側的連接器兩端的螺紋部,藉此將機器側的連接器與纜線側的連接器之連接予以固定。由於此為與USB埠不同的構造,故無法對應上述的鎖定裝置。
至目前為止,一般認為將此種連接器予以阻塞鎖定的連接器鎖定裝置並不存在。因此,並沒有累積與該種連接器鎖定裝置具有關聯性之技術,且沒有應記載之先前技術文獻。
如上所述,在沒有對應於電腦、控制機器等之「D-Sub」、「DVI」等連接器的連接器鎖定裝置之狀態下,會使得電腦或控制機器等同毫無防備,如此會使電腦、控制機器遭受不當使用,有可能使各種資料被不當取得。
本發明係用以解決此種習知問題者,其目的在於將此種連接器簡單地閉塞鎖定,而且鎖定後的解除鎖定困難,以實現可靠度高的安全性。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連接器鎖定 裝置之要旨為:一種連接器鎖定裝置,係對於下述連接器形式之機器側連接器將其與纜線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閉塞而鎖定者,該連接器形式為:將前述纜線側連接器連接於在兩端並排設置有螺紋部且裝設在電子機器之殼體的前述機器側連接器,且將並排設置在前述纜線側連接器兩端的安裝螺絲分別鎖固到前述機器側連接器兩端的前述螺紋部,藉此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與前述纜線側連接器的連接予以固定;該連接器鎖定裝置具備:筒鎖(cylinder lock),係具備外筒與在其內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收容的內筒,在後端具有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覆蓋閉塞的被覆部,而在前端具有鑰匙孔,藉由將鑰匙對於前述鑰匙孔進行插拔來上鎖、解鎖,並且藉由插入於前述鑰匙孔之前述鑰匙的旋轉操作而被旋轉驅動;特殊螺絲插通部,係以與前述筒鎖之軸線方向平行的方式於前述筒鎖之前述外筒的外周面並列設置成大致筒狀,在後端具有與前述螺紋部相連通而將前述螺紋部予以覆蓋閉塞的被覆部,而在前端具有開口;特殊螺絲,係插通收容於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內,且可鎖固於前述螺紋部;及鎖定帽蓋,與前述筒鎖的前端側連動地連結,且設置成可藉由前述鑰匙的旋轉操作而繞著前述筒鎖的軸線在前 述特殊螺絲插通部之前端開口上的鎖定位置與從前述開口上離開的解除鎖定位置之間轉動,而可將前述開口打開關閉;其中在防止前述機器側連接器之不當使用時,係以前述筒鎖之前述被覆部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並將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內之前述特殊螺絲鎖固於前述螺紋部,藉此將前述被覆部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予以固定;並且將前述鑰匙插入於前述筒鎖的前述鑰匙孔並進行旋轉操作,藉此以前述鎖定帽蓋將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的前述開口予以關閉,且藉由將前述鑰匙從前述鑰匙孔抽拔出而將前述筒鎖上鎖,而將前述鎖定帽蓋予以鎖定而將前述筒鎖之前述被覆部鎖定於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在要使用前述機器側連接器時,係將前述鑰匙插入至前述鑰匙孔而將前述筒鎖解鎖,藉此解除前述鎖定帽蓋之鎖定、以及前述筒鎖之前述被覆部對於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之鎖定,並藉由前述鑰匙的旋轉操作,將前述鎖定帽蓋從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之前述開口移開而將前述開口打開;並且藉由將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內之前述特殊螺絲從前述螺紋部拆下,而解除前述筒鎖之前述被覆部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的固定。
再者,該連接器鎖定裝置較佳為在各部採用如下構成。
(1)筒鎖的外筒與特殊螺絲插通部係一體地形成為鎖定體。
(2)筒鎖之外筒後端的被覆部係形成為可將機器側連接器的一部分包容在內的大致圓筒形狀,且在前述被覆部之外周的一部分設有用以使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剩餘部分穿出至前述被覆部之外的連接器穿通部。
(3)筒鎖係構成為盤簧式(disc tumbler)的筒鎖。
(4)鎖定帽蓋係包含:帽蓋旋轉部,係分割筒鎖之外筒的前端側而形成為環形狀;及帽蓋部,係在前述帽蓋旋轉部之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為凸出狀,並且形成為與特殊螺絲插通部之具有開口的前端面大致相同形狀;並且,藉由使形成在前述帽蓋旋轉部之前述環形狀之內周面或前述筒鎖之內筒的外周面任一者的卡合凹部卡合於形成在另一者的卡扣凸部,使前述帽蓋旋轉部41係可在前述外筒之前端側與前述內筒一體地旋轉。
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鎖定裝置,藉由上述構成,在防止機器側連接器之不當使用時,係以筒鎖之被覆部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並將特殊螺絲插通部內之特殊螺絲鎖固於螺紋部,藉此將筒鎖之被覆部與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予以固定,並且藉由筒鎖的鑰匙的旋轉操作,以鎖定帽蓋將特殊螺絲插通部的開口予以關閉,將鑰匙從鑰匙孔抽拔出而將筒鎖上鎖。藉此,將鎖 定帽蓋鎖定並將筒鎖之被覆部鎖定於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在要使用機器側連接器時,係將鑰匙插入至鑰匙孔而將筒鎖解鎖,藉此解除鎖定帽蓋之鎖定、以及筒鎖之被覆部對於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之鎖定,並藉由鑰匙的旋轉操作,將鎖定帽蓋從特殊螺絲插通部之開口移開而將開口打開,並且藉由將特殊螺絲插通部內之特殊螺絲從螺紋部拆下,而解除筒鎖之被覆部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的固定。藉此,可達成下述本發明獨有的特殊效果:可將包含電腦、控制機器等各種電子機器的「D-Sub」、「DVI」等連接器簡單地閉塞鎖定,而且使鎖定後的解除鎖定困難,而可實現可靠度高的安全性,還可簡單地進行此連接器鎖定裝置的拆下。
1‧‧‧筒鎖
2‧‧‧特殊螺絲插通部(B鎖定體)
3‧‧‧特殊螺絲
4‧‧‧鎖定帽蓋
10‧‧‧外筒(B鎖定體)
11‧‧‧內筒
12‧‧‧鑰匙
20‧‧‧被覆部
21‧‧‧頭部保持部
22‧‧‧螺絲孔
23‧‧‧螺絲穿通孔
30‧‧‧頭部
31‧‧‧螺絲軸
40‧‧‧卡合凹部
41‧‧‧帽蓋旋轉部
42‧‧‧帽蓋部
101‧‧‧被覆部
102‧‧‧卡合溝
103‧‧‧DVI穿通部(連接器穿通部)
110‧‧‧鑰匙孔
111‧‧‧碟盤
112‧‧‧卡扣凸部
210‧‧‧開口
C‧‧‧連接器本體
K1‧‧‧纜線側的連接器
K2‧‧‧纜線側的連接器
L‧‧‧連接器鎖定裝置
P‧‧‧電腦
S‧‧‧螺紋部
S0‧‧‧安裝螺絲
S1‧‧‧安裝螺絲
S2‧‧‧安裝螺絲
第1圖係將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鎖定裝置的構成與裝設於電腦等之機器側的連接器及纜線側的連接器的構成一起顯示的圖,(a)是從連接器鎖定裝置的鑰匙孔側所觀看之立體圖,(b)是從與連接器鎖定裝置的鑰匙孔之相反側所觀看之立體圖,(c)是連接器鎖定裝置的分解立體圖,(d)是機器側的連接器及纜線側的連接器的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鎖定裝置及使用於此裝置之鑰匙的構成的圖,(a)是連接器鎖定裝置之前端的端面圖,(b)是連接器鎖定裝置的俯視剖面圖,(c)是鑰匙的俯視圖。
第3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鎖定裝置中,特別是鎖定體的構成的圖,(a)是前端的端面圖,(b)是俯視圖,(c)是俯視剖面圖,(d)是右側視圖,(e)是左側視圖,(f)是後端的端面圖。
第4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鎖定裝置中特別是特殊螺絲的構成的立體圖。
第5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鎖定裝置中特別是鎖定帽蓋的構成的圖,(a)及(b)是立體圖,(c)是前視圖,(d)是側視剖面圖,(e)是側視圖,(f)是後視圖。
第6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鎖定裝置之使用例的圖,具體而言係顯示以連接器鎖定裝置將DVI予以覆蓋閉塞並鎖定之狀態。
使用圖式,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的形態。
首先,使用第1圖(d),說明作為裝設於電腦之機器側的連接器之D-Sub、DVI。
如第1圖(d)所示,D-Sub是裝設在電腦P之殼體的例如背面部的公側連接器,其構成為包含內建排列有複數個接觸子之大致D字形柱狀的連接器本體C、及使連接器本體C的背面部分朝長邊方向延伸而成的安裝部(未圖示),且在安裝部的長邊方向兩端設有:在頭部具有螺紋部(母螺紋)S的安裝螺絲S0。該D-Sub係使連接器本體C從殼體的內側穿通於殼體之大致矩形狀的嵌合孔而突出到外側,且將安裝部抵接於殼體的內側,而使安裝部兩 端的安裝螺絲S0穿通於殼體的螺絲插通孔,並在殼體的內側鎖入於螺帽(未圖示),藉此安裝於殼體。如此,對於裝設於機器側的D-Sub插接(plug in)作為母側連接器之纜線側的連接器K1,藉此透過此等D-Sub與纜線側連接器K1連接電腦P與外部機器(圖示省略)。然後,將並排設置在纜線側連接器K1兩端的安裝螺絲S1分別鎖固到D-Sub兩端的螺紋部S(安裝螺絲S0頭部的螺紋部S),藉此將D-Sub與纜線側連接器K1的連接予以固定。藉此方式,即使纜線非預期地受到拉扯,也不會有D-Sub與纜線側連接器K1產生接觸不良、或纜線側連接器K1從D-Sub脫落等情形發生。
DVI是用以連接電腦與顯示器之介面規格的其中之一,如第1圖(d)所示,與D-Sub大致相同,對於DVI插接纜線側連接器K2,藉此隔介DVI與纜線側連接器K2連接電腦P與顯示器(未圖示),並將並排設置在纜線側連接器K2兩端的安裝螺絲S2分別鎖固到DVI兩端的螺紋部S,藉此將DVI與纜線側連接器的連接予以固定。
以下,使用第1圖至第5圖說明連接器鎖定裝置。
如第1圖、第2圖所示,連接器鎖定裝置L係用以將機器側的連接器(D-Sub或DVI,以下相同)中之與纜線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閉塞並鎖定者,其構成為具備:筒鎖1,係具備外筒10與在其內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收容的內筒11,且在後端具有將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的 全部或一部分予以覆蓋閉塞的被覆部101,而在前端具有鑰匙孔110,並且藉由將鑰匙12對於鑰匙孔110進行插拔來上鎖解鎖,並藉由插入於鑰匙孔110之鑰匙12的旋轉操作而(使內筒11在外筒10內)旋轉驅動;特殊螺絲插通部2,係以與筒鎖1之軸線方向平行的方式於筒鎖1之外筒10的外周面並列設置成大致筒狀,在後端具有與螺紋部S相連通而將螺紋部S予以覆蓋閉塞的被覆部20,而在前端具有開口210;特殊螺絲3,係插通收容於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且可鎖固於螺紋部S;及鎖定帽蓋4,係與筒鎖1的前端側連動地連結,且設置成可藉由鑰匙12的旋轉操作而繞著筒鎖1的軸線在特殊螺絲插通部2之前端開口210上的鎖定位置與從該開口210上分離的解除鎖定位置之間轉動,而可將開口210打開關閉。
如第2圖(b)所示,筒鎖1具備外筒10與在其內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收容的內筒11,且在外筒10的後端形成有可被覆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被覆部101,外筒10的前端有開口而使設在內筒12之鑰匙孔110露出。
此實施形態中,筒鎖1係構成為盤簧(disc tumbler)式的筒鎖。如第3圖所示,筒鎖1的外筒10係藉由塑膠形成為大致圓筒狀以作為鎖定體B,且在其內周面形成有可與內筒11卡合的卡合溝102。該外筒10一端的被覆部101係形成為可將機器側連接器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容在內的大致圓筒形狀。內筒11係藉由鋅合金壓鑄而如第 2圖(b)所示形成為大致圓筒狀,在內筒11的內部排列有複數個碟盤111,該等複數個碟盤111係由彈簧(未圖示)常態地賦予勢能而可朝外筒10之內周面的方向突出。以此方式,內筒11係可轉動地被收容在外筒10的內部,而在內筒11中沒有鑰匙12(參照第2圖(c))從鑰匙孔110插入時(亦即在鑰匙12脫離的狀態下),內筒11內的碟盤111會藉由彈簧而朝外筒10側彈出並卡合於卡合溝102,此即造成阻礙而成為內筒11不能旋轉的上鎖狀態。當從此狀態對鑰匙孔110插入鑰匙12時,碟盤111會從外筒10側被拉入至內筒11的內部而成為內筒11能旋轉的解鎖狀態,以便藉由鑰匙12的旋轉操作使內筒11在外筒10內被旋轉驅動。此時,內筒11係設為可在外筒10內轉動90°。
再者,該筒鎖1的外筒10係與特殊螺絲插通部2一起藉由塑膠一體地形成為鎖定體B。此點於後敘述。
如第3圖所示,特殊螺絲插通部2係沿著筒鎖1之外筒10的外周面形成為兩端有開口的大致筒狀。此實施形態中,特殊螺絲插通部2係作為鎖定體B的一部分而與外筒10的外周面形成一體,且形成為比機器側連接器之螺紋部S的外徑更大且與外筒10相同長度的大致圓筒狀。特殊螺絲插通部2之內周面的後端係作為被覆部20而形成為可外嵌且可連通於機器側連接器之螺紋部S之中徑的大致圓筒形狀,前端係呈圓形而設為開口210,且前端側之預定範圍係作為頭部保持部21,以可嵌合後述之特 殊螺絲3的頭部30的方式,形成為與頭部30大致相同長度且直徑比頭部30的直徑略大之大徑的大致圓筒形狀。後端側的被覆部20與前端側的頭部保持部21之間的中間部係以可供特殊螺絲3之螺絲軸31插通的方式,形成為包含螺絲孔22及螺絲穿通孔23之小徑的大致圓筒狀,該螺絲孔22係後端側的一部分,該螺絲穿通孔23係前端側的剩餘部分。
如第4圖所示,特殊螺絲3係形成為包含頭部30與螺絲軸31,且整體可插通於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而螺絲軸31可螺合於機器側連接器的螺紋部S。此時,特殊螺絲3係構成為包含:圓筒狀的頭部30,係可嵌合於特殊螺絲插通部2之內周面前端側的頭部保持部21;及螺絲軸31,係從頭部30的前端面中心突出且在從前端到預定之長度範圍的外周面具有螺紋部。特殊螺絲3整體係插通於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且頭部30被保持於頭部保持部21,螺絲軸31係穿通中間部之螺絲穿通孔23及螺絲孔22,而將螺絲軸31之前端側突出配置於被覆部20內。
如第5圖所示,鎖定帽蓋4係構成為包含:帽蓋旋轉部41,係分割筒鎖1之外筒10的前端側而形成為環形狀;及帽蓋部42,係在帽蓋旋轉部41之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為凸出狀,並且形成為與特殊螺絲插通部2之具有開口210的前端面大致相同之形狀。藉由使形成在帽蓋旋轉部41之環形狀之內周面的卡合凹部40卡合於形成在筒鎖1之內筒11之外周面之前端側的卡扣凸部112(參 照第2圖(b)),帽蓋旋轉部41係可在外筒10之前端側與內筒11一體地旋轉。藉由此卡合凹部40與卡扣凸部112的卡合,鎖定帽蓋4係在筒鎖1的前端側連動地連結於內筒11。藉由插入筒鎖1之鑰匙孔110之鑰匙12的旋轉操作,帽蓋旋轉部41會與內筒11一起繞著筒鎖1的軸線旋轉,帽蓋部42係在特殊螺絲插通部2之前端開口210上的鎖定位置與從開口210上分離的解除鎖定位置之間轉動,而可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的開口210打開關閉。
如此,在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中,在防止機器側連接器之不當使用時,係以筒鎖1之被覆部101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並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之特殊螺絲3鎖固於機器側連接器之一方的螺紋部S,藉此將被覆部101與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予以固定。接著,將鑰匙12插入於筒鎖1的鑰匙孔110並進行旋轉操作,藉此以鎖定帽蓋4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的開口210關閉,且藉由將鑰匙12從鑰匙孔110抽拔出而將筒鎖1上鎖,而將鎖定帽蓋4鎖定並將筒鎖1之被覆部101鎖定於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
在使用機器側連接器時,係將鑰匙12插入至鑰匙孔110而將筒鎖1解鎖,藉此解除鎖定帽蓋4之鎖定、以及筒鎖1之被覆部101對於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之鎖定,並藉由鑰匙12的旋轉操作,將鎖定帽蓋4從特殊螺絲插通部2之開口210移開而將開口210打開。接著,藉由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之特殊螺絲3從螺紋部S拆 下,以解除筒鎖1之被覆部101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的固定。
第6圖中,例示將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使用於DVI時的使用例。此例中,在連接器鎖定裝置L之鎖定體B的外筒10係形成為比DVI之長邊方向的尺寸稍小且比短手方向的尺寸稍大之內徑的大致圓筒形,且為了使此外筒10後端之被覆部101可將DVI的一部分包容在內且使DVI的剩餘部分穿出至(釋放到)被覆部101之外,而將被覆部101之外周部的一部分(與特殊螺絲插通部2為相反側之面的一部分)切挖成大致ㄈ字形,以設置DVI穿通部(連接器穿通部)103(參照第3圖)。
藉由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來防止DVI的不當使用時,首先,如第6圖(1)所示,將筒鎖1的被覆部101及特殊螺絲插通部2的被覆部20分別與DVI的連接面及一方的螺紋部S對合,將各被覆部101、20被覆於DVI的連接面及一方的螺紋部S之上。此時,DVI的一部分(從DVI之長邊方向一端到整體的3分之2左右)由被覆部101所覆蓋閉塞,而DVI的剩餘部分係穿通被覆部101的DVI穿通部103而穿出到被覆部101之外。接著,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之特殊螺絲3鎖入DVI之一方的螺紋部S,而將筒鎖1與DVI的連接面予以固定。接著,如第6圖(2)所示,將鑰匙12插入至筒鎖1的鑰匙孔110並旋轉90°,使鎖定帽蓋4與內筒11一起轉動,將帽蓋部42由從特殊螺絲插通部2之開口210分離的解除鎖定位置轉動至開口 210上的鎖定位置,以將開口210阻塞,亦即將開口210蓋住。然後,如第6圖(3)所示,藉由將鑰匙12從鑰匙孔110抽拔出而將筒鎖1上鎖,藉由此上鎖而將鎖定帽蓋4鎖定,並將筒鎖1鎖定於DVI的連接面。藉由此鎖定,如第6圖(4)所示,由於鎖定帽蓋4的帽蓋部42無法從鎖定位置轉動至解除鎖定位置,故無法將鎖固於DVI之一方的螺紋部S的特殊螺絲3卸下,且筒鎖1的被覆部101係將DVI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而完全地固定。因此,無法對此DVI插入纜線側連接器,所以無法藉由纜線的連接來取出電腦P內的各種資料、或對DVI胡亂操作。
而且,在使用DVI時,首先,將鑰匙12插入筒鎖1的鑰匙孔110而將筒鎖1解鎖,以解除鎖定帽蓋4之鎖定、以及筒鎖1之被覆部101對於DVI的連接面之鎖定。接著,對鑰匙12進行90°旋轉操作,將鎖定帽蓋4從特殊螺絲插通部2的開口210移開而將開口210打開。然後,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的特殊螺絲3從螺紋部S拆下,並解除筒鎖1知被覆部101與DVI之連接面的固定,而將連接器鎖定裝置L從DVI之連接面拆下。藉此,可將纜線側連接器連接於DVI。
再者,在將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使用於D-Sub時也大致相同。
如以上說明,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係構成為具備:筒鎖1,係在後端具有將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覆蓋閉塞的被覆部101;特殊螺絲插 通部2,係於筒鎖1之外筒10的外周面並列設置成大致筒狀,在後端具有被覆部20;特殊螺絲3,係插通收容於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且可鎖固於機器側連接器的螺紋部S;及鎖定帽蓋4,係與筒鎖1的前端側連動地連結,且可藉由鑰匙12的旋轉操作繞著筒鎖1的軸線轉動,而可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的開口210打開關閉。在防止機器側連接器的不當使用時,係以筒鎖1的被覆部101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並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的特殊螺絲3鎖固於螺紋部S,藉此將被覆部101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固定,並將鑰匙12插入至筒鎖1的鑰匙孔110而旋轉操作,藉此以鎖定帽蓋4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的開口210關閉,並將鑰匙12從鑰匙孔110抽拔出而將筒鎖1上鎖而將鎖定帽蓋4鎖定,以將筒鎖1的被覆部101鎖定於機器側之連接器的連接面。藉由此構成,可將電腦、控制機器等各種電子機器的「D-Sub」、「DVI」等連接器簡單地閉塞鎖定,而且鎖定後的解除鎖定困難,可實現可靠度高的安全性。而且,在使用機器側連接器時,將鑰匙12插入筒鎖1之鑰匙孔110而將筒鎖1解鎖,藉此解除鎖定帽蓋4之鎖定、以及筒鎖1之被覆部101對於機器側之連接器的連接面之鎖定,並藉由鑰匙12的旋轉操作,將鎖定帽蓋4從特殊螺絲插通部2之開口210移開而將開口210打開,將特殊螺絲插通部2內之特殊螺絲3從螺紋部S拆下,藉此解除筒鎖1之被覆部101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的固定。藉由此構成,亦可簡單地進行此連接器鎖定裝 置L的拆下。
再者,在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中,筒鎖1之外筒10後端的被覆部101亦可形成為可將機器側連接器的一部分包容在內的大致圓筒形狀,且在此被覆部101之外周的一部分設有用以使機器側連接器的剩餘部分穿出至被覆部101之外的連接器穿通部103。此時,即使在機器側的連接器較大的情況時,特別是在長邊方向的長度較大的情況時,也無需使筒鎖1一端的被覆部101的大小配合其連接器整體的大小,而可使連接器鎖定裝置L整體的大小與筒鎖1後端的被覆部110一起小型化。
另外,在該連接器鎖定裝置L中,亦可在筒鎖1之外筒10的外周面並列設置1個特殊螺絲插通部2,並於該特殊插通部2插通1支特殊螺絲3,而以筒鎖1後端的被覆部101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並將1個特殊螺絲3鎖固於機器側連接器之一方的螺紋部S,而以鎖定帽蓋4的帽蓋部42將該特殊螺絲插通部2的開口210予以蓋住。然而,亦可形成為:在筒鎖之外筒10的外周面對稱地並列設置2個特殊螺絲插通部,並在該等特殊插通部分別插通各1支特殊螺絲,且以筒鎖一端的被覆部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將2個特殊螺絲分別鎖固於機器側連接器兩端的螺紋部,將此等特殊螺絲插通部的各開口以鎖定帽蓋的帽蓋部(此時為從帽蓋旋轉部對稱地延伸之2個帽蓋部)蓋住。即使如此,亦可發揮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作用效果,且可獲得連接器 鎖定裝置之更確實的鎖定狀態。
再者,在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中,雖將筒鎖1的外筒10及其後端的被覆部101形成為大致圓筒形,但亦可分別形成為角筒形,或是形成為與機器側連接器的外周形狀配合的筒狀。即使如此,亦可發揮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作用效果,特別是,在形成為與機器側連接器的外周形狀配合的筒狀時,還可謀求設計效果的提升。
再者,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中,雖將筒鎖1構成為盤簧式的筒鎖,但亦可構成為銷簧(pin tumbler)式等其他形式的筒鎖。即使如此,亦可發揮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作用效果。
再者,在此連接器鎖定裝置L中,鎖定帽蓋4係包含帽蓋旋轉部41與帽蓋部42,且在帽蓋旋轉部41的內周面形成有卡合凹部40,在筒鎖1之內筒11之外周面的前端側形成有卡扣凸部112,並藉由該等卡合凹部40與卡扣凸部112的卡合而在筒鎖1之外筒10的前端側使帽蓋旋轉部41連動地連結於內筒11。然而,亦可與其相反,在帽蓋旋轉部之內周面形成卡扣凸部,且在筒鎖之內筒之外周面的前端側形成卡合凹部,並藉由該等卡扣凸部與卡合凹部的卡合而在筒鎖之外筒的前端側使帽蓋旋轉部連動地連結於內筒。即使如此,亦可發揮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作用效果。

Claims (5)

  1. 一種連接器鎖定裝置,係對於下述連接器形式之機器側連接器將其與纜線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閉塞而鎖定者,該連接器形式為:將前述纜線側連接器連接於在兩端並排設置有螺紋部且裝設在電子機器之殼體的前述機器側連接器,且將並排設置在前述纜線側連接器兩端的安裝螺絲分別鎖固到前述機器側連接器兩端的前述螺紋部,藉此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與前述纜線側連接器的連接予以固定;該連接器鎖定裝置具備:筒鎖,係具備外筒與在其內部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收容的內筒,在後端具有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覆蓋閉塞的被覆部,而在前端具有鑰匙孔,藉由將鑰匙對於前述鑰匙孔進行插拔來上鎖、解鎖,並且藉由插入於前述鑰匙孔之前述鑰匙的旋轉操作而被旋轉驅動;特殊螺絲插通部,係以與前述筒鎖之軸線方向平行的方式於前述筒鎖之前述外筒的外周面並列設置成大致筒狀,在後端具有與前述螺紋部相連通而將前述螺紋部予以覆蓋閉塞的被覆部,而在前端具有開口;特殊螺絲,係插通收容於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內,且可鎖固於前述螺紋部;及鎖定帽蓋,與前述筒鎖的前端側連動地連結,且設置成可藉由前述鑰匙的旋轉操作而繞著前述筒鎖的 軸線在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之前端開口上的鎖定位置與從前述開口上離開的解除鎖定位置之間轉動,而可將前述開口打開關閉;其中在防止前述機器側連接器之不當使用時,係以前述筒鎖之前述被覆部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予以覆蓋閉塞,並將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內之前述特殊螺絲鎖固於前述螺紋部,藉此將前述被覆部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面予以固定;並且將前述鑰匙插入於前述筒鎖的前述鑰匙孔並進行旋轉操作,藉此以前述鎖定帽蓋將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的前述開口予以關閉,且藉由將前述鑰匙從前述鑰匙孔抽拔出而將前述筒鎖上鎖,而將前述鎖定帽蓋鎖定而將前述筒鎖之前述被覆部鎖定於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在要使用前述機器側連接器時,係將前述鑰匙插入至前述鑰匙孔而將前述筒鎖解鎖,藉此解除前述鎖定帽蓋之鎖定、以及前述筒鎖之前述被覆部對於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之鎖定,並藉由前述鑰匙的旋轉操作,將前述鎖定帽蓋從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之前述開口移開而將前述開口打開;並且藉由將前述特殊螺絲插通部內之前述特殊螺絲從前述螺紋部拆下,而解除前述筒鎖之前述被覆部與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面的固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鎖定裝置,其中, 筒鎖的外筒與特殊螺絲插通部係一體形成為鎖定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連接器鎖定裝置,其中,筒鎖之外筒後端的被覆部係形成為可將機器側連接器的一部分包容在內的大致圓筒形狀,且在前述被覆部之外周的一部分設有用以使前述機器側連接器的剩餘部分穿出至前述被覆部之外的連接器穿通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鎖定裝置,其中,筒鎖係構成為盤簧式的筒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鎖定裝置,其中,鎖定帽蓋係包含:帽蓋旋轉部,係分割筒鎖之外筒的前端側而形成為環形狀;及帽蓋部,係在前述帽蓋旋轉部之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為凸出狀,並且形成為與特殊螺絲插通部之具有開口的前端面大致相同形狀;並且,藉由使形成在前述帽蓋旋轉部之前述環形狀之內周面或前述筒鎖之內筒的外周面任一者的卡合凹部卡合於形成在另一者的卡扣凸部,使前述帽蓋旋轉部(41)係可在前述外筒之前端側與前述內筒一體地旋轉。
TW106145756A 2017-01-10 2017-12-26 連接器鎖定裝置 TWI6943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1834A JP6760850B2 (ja) 2017-01-10 2017-01-10 コネクターロック装置
JP2017-001834 2017-0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1128A true TW201841128A (zh) 2018-11-16
TWI694351B TWI694351B (zh) 2020-05-21

Family

ID=62834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756A TWI694351B (zh) 2017-01-10 2017-12-26 連接器鎖定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60850B2 (zh)
CN (1) CN108288803B (zh)
TW (1) TWI69435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630U (zh) * 1988-10-29 1989-08-09 郑伟 可控安全电源插座
US5190465A (en) * 1991-09-19 1993-03-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Cable locking covers
US6522532B2 (en) * 2001-01-08 2003-02-18 Dell Products L.P. Cable doc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mputer
JP2002256734A (ja) * 2001-03-01 2002-09-11 Daiyuki Mori ピッキング防止カバ−
JP3089933U (ja) * 2002-05-14 2002-11-22 一弘 松村 スロットマシンの設定キー不正操作防止具
TW540622U (en) * 2002-05-31 2003-07-01 Sinox Co Ltd Securing device
TW582424U (en) * 2003-03-11 2004-04-01 Sinox Co Ltd Securing device having bypass interface
TWI232909B (en) * 2004-03-12 2005-05-21 Jin Tay Ind Co Ltd Connector lock for a 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
JP4435700B2 (ja) * 2005-01-27 2010-03-24 東名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又は情報通信機器の保護方法及びジャックセキュリティ装置
US7462045B1 (en) * 2007-09-07 2008-12-09 Aba Ufo International Corp. Connector lock for computer interface ports
DE102008057068A1 (de) * 2008-11-13 2010-05-20 JIN TAY INDUSTRIES CO., LTD., Taishan Schloss für einen USB-Stecker
EP2410625B1 (en) * 2010-07-21 2014-11-26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Tamper-proof socket outlet assembly
CN202178463U (zh) * 2011-08-01 2012-03-2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M427758U (en) * 2011-08-05 2012-04-21 Sinox Co Ltd Burglarproof lock for electrical device
CN203071282U (zh) * 2013-02-20 2013-07-17 赵忠华 一种安全电源插座
KR101559529B1 (ko) * 2013-12-17 2015-10-14 안창훈 Usb 링크락 장치
CN204179311U (zh) * 2014-08-13 2015-02-25 张虞旭驹 D-sub连接器
CN204631878U (zh) * 2015-06-06 2015-09-09 哈尔滨师范大学 防止数据被盗窃的计算机接口安全装置
JP6713355B2 (ja) * 2016-06-21 2020-06-24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Usbポートロッ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60850B2 (ja) 2020-09-23
CN108288803B (zh) 2021-03-02
CN108288803A (zh) 2018-07-17
JP2018111955A (ja) 2018-07-19
TWI694351B (zh)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42433A1 (en) Data connector plug with internal cover and locking system
US5265453A (en) Cylinder lock
US10944213B2 (en) USB combination lock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7581417B1 (en) Locking device with changeable combination of numerals for locking a connecting port on a computer
US20070037454A1 (en) Lock for serial bus connector plugs
US9646179B1 (en) Mechanical locking device for computer ports and portable storage devices
US9431748B2 (en) Electrical plug-in connector with closure device
US6012941A (en) Electric cable access prevention device
US7204721B2 (en) Connector
KR101632557B1 (ko) 레버 타입 커넥터
WO2021157355A1 (ja) 機器の盗難防止接続具
TW201841128A (zh) 連接器鎖定裝置
AU2016429210B2 (en) Security lock
JPH04505524A (ja) 電気パネル集合体
US20040093916A1 (en) Securing device adapted to secure equipment having screw holes
CN113260182A (zh) 旋转门结构及电子装置壳体
US10658792B2 (en) Electrical data connector
JP5254817B2 (ja) プラグの連結構造
KR101541258B1 (ko) Usb 포트 잠금장치
KR20180072490A (ko) 회전형 콘센트
US20210282288A1 (en) Apparatuses with linearly movable jaws
EP2169778B1 (en) Locking device with changeable combination of numerals for locking a connecting port on a computer
KR101021639B1 (ko) 디지털 도어록
JP2009272046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39844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