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8344A - 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8344A
TW201828344A TW106102375A TW106102375A TW201828344A TW 201828344 A TW201828344 A TW 201828344A TW 106102375 A TW106102375 A TW 106102375A TW 106102375 A TW106102375 A TW 106102375A TW 201828344 A TW201828344 A TW 2018283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pressing
soft rubber
burr
rubbe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2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0072B (zh
Inventor
林家盛
陳旭宏
陳信志
廖健秦
賴佩君
Original Assignee
凌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凌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凌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2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007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0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007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8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344A/zh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準備一基座、一設置於該基座頂面的軟性膠材、一下壓裝置、一鍍膜裝置,及一輸送裝置,該軟性膠材具有一厚度,該下壓裝置包括至少一壓桿,將至少一個元件固定於該軟性膠材的頂面;(B)藉由該輸送裝置將該基座輸送進入該鍍膜裝置內,並於該軟性膠材與該元件上形成一連續鍍膜層;(C)藉由該輸送裝置將該基座輸送離開該鍍膜裝置,並將該基座輸送至該下壓裝置的下方,該下壓裝置的該壓桿會以一定的下壓力量朝下移動,並於接觸該元件後向下壓動一下壓深度;及(D)將該元件自該軟性膠材取下。

Description

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去除毛邊的方法,特別是指一種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
在一般鍍膜的製程中,為了防止被鍍物在製程過程中產生移位,通常會使用膠材將被鍍物與承載治具固定,以及非鍍膜區的部分,再進行後續鍍膜的步驟,然而,由於鍍膜後該被鍍物與膠材之間是一連續膜層,要將被鍍物與膠材分離時容易因膠材本身的黏性,而造成分離的位置產生不平整的斷面,即鍍層毛邊,或者是部分的膜層直接從被鍍物表面剝離,造成欠鍍的現象。
為了改善鍍層毛邊的現象,習知的一種改善方法是使用黏性較低的膠材來固定被鍍物,然而因膠材黏性不足可能會產生如被鍍物移位或是非鍍膜區的部分產生溢鍍。習知的另一種改善方法是在被鍍物與膠材分離後,於被鍍物與膠材分離的位置上以毛刷、滾輪、塑膠片…等,以刷動的方式去除毛邊,然而此種方式可能會刮傷被鍍物或者是鍍層表面,或是去除後的毛邊因靜電關係或其他原因而重覆沾黏至被鍍物的其他地方,而導致需再次去除毛邊或是需要再增加額外的處理程序。上述的習知改善方法均可能會造成成品不良,如此一來,不僅導致製程的良率下降,而且花費更多時間及製造成本。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節省人力、時間及設備成本,並可提升良率的鍍膜後之毛邊去除方法。
於是,本發明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準備一基座、一設置於該基座頂面的軟性膠材、一下壓裝置、一鍍膜裝置,及一用於運送該基座的輸送裝置,該軟性膠材具有一厚度,該下壓裝置包括至少一壓桿,將至少一個元件固定於該軟性膠材的頂面。(B)藉由該輸送裝置將該基座輸送進入該鍍膜裝置內,並於該軟性膠材與該元件上形成一連續鍍膜層。(C)藉由該輸送裝置將該基座輸送離開該鍍膜裝置,並將該基座輸送至該下壓裝置的下方,該下壓裝置的該壓桿會以一定的下壓力量朝下移動,並於接觸該元件後向下壓動一下壓深度,接著再朝上移動至未接觸該元件的位置,如此重覆數次,該下壓深度小於該軟性膠材的厚度。(D)將該元件自該軟性膠材取下。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利用該下壓裝置的該壓桿壓動該元件,由於該軟性膠材具有彈性,固定於該軟性膠材的該元件會被向下壓動,重覆壓動數次後,該連續鍍膜層鄰近該元件外周側與該軟性膠材接觸位置的部分會受一剪切力而形成平整的斷面,將該元件自該軟性膠材取下後,該元件表面的鍍膜層不會有毛邊,因此不需額外再進行破壞性的去毛邊作業,可大幅提升良率並且降低人力、時間與設備成本。
如圖1所示,本發明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的一實施例,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S100:配合參閱圖2至4,準備一基座1、一設置於該基座1頂面的軟性膠材2、一下壓裝置3、一鍍膜裝置4、一取料裝置5,及一用於輸送該基座1的輸送裝置6,該軟性膠材2的厚度為0.7-0.8 mm,且該軟性膠材2頂面具有粘膠層,並包括多數貫穿頂、底面的通孔21,該下壓裝置3包括多數壓桿31,該取料裝置5包括多數頂針51,該輸送裝置6包括一設置於該下壓裝置3的第一輸送單元61,及一設置於該鍍膜裝置4的第二輸送單元62,將多數元件8分別對應於該等通孔21的位置而以黏貼的方式固定於該軟性膠材2的頂面,置放該等元件8是利用一置料機(圖未示)來進行,該等元件8排列成數橫排。
步驟S200:該下壓裝置3的該等壓桿31向下壓動該等元件8一次,以使該等元件8更穩固地黏貼固定於該軟性膠材2,在本實施例中,該等壓桿31是以一次壓動其中一橫排的下壓方式來壓動該等元件8。
步驟S300:配合參閱圖2、5,藉由該輸送裝置6的第二輸送單元62將該基座1輸送進入該鍍膜裝置4內,並於該軟性膠材2與該等元件8上形成一連續鍍膜層9,在本實施例中,該連續鍍膜層9的厚度為3-10 μm。
步驟S400:配合參閱圖2,藉由該輸送裝置6的第二輸送單元62將該基座1輸送離開該鍍膜裝置4,並藉由該輸送裝置6的第一輸送單元61將該基座1輸送至該下壓裝置3的下方,配合參閱圖6至圖9,該下壓裝置3的每一壓桿31以一定的下壓力量朝下移動,並於接觸其中一元件8後向下壓動一下壓深度D,並停止2秒後,接著再朝上移動至未接觸該元件8的位置,該下壓深度D會小於該軟性膠材2的厚度,在本實施例中,該下壓深度D為0.55-0.65 mm,每一壓桿31會重覆壓動其中一元件10次,但並不以此為限,重覆壓動的次數可依鍍膜厚度以及所需產品之品質來做調整。
步驟S500:配合參閱圖10,利用該取料裝置5的該等頂針51朝上穿過該軟性膠材2的通孔21後,向上推動該等元件8並使該等元件8與該軟性膠材2分離,再將該等元件8自該軟性膠材2取下。
經由該下壓裝置3的該等壓桿31重覆向下壓動該等元件8後,該連續鍍膜層9鄰近該等元件8外周側與該軟性膠材2接觸的部分會因為剪切力作用而斷裂,且斷裂面是平整的(見圖6、7),不會形成毛邊,以該取料裝置5將該等元件8自該軟性膠材2取下後,也不會使該等元件8表面上的鍍膜剝離,後續也不需再進行如用毛刷刷動等破壞性的方式來去除毛邊,除了能縮短製程時間外,更能提升產品的良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不需進行破壞性的去除毛邊製程,不會刮傷鍍膜層及元件,可大幅提升良率並且降低人力、時間及設備成本,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基座
2‧‧‧軟性膠材
21‧‧‧通孔
3‧‧‧下壓裝置
31‧‧‧壓桿
4‧‧‧鍍膜裝置
5‧‧‧取料裝置
51‧‧‧頂針
6‧‧‧輸送裝置
61‧‧‧第一輸送單元
62‧‧‧第二輸送單元
8‧‧‧元件
9‧‧‧連續鍍膜層
D‧‧‧下壓深度
S100‧‧‧步驟
S200‧‧‧步驟
S300‧‧‧步驟
S400‧‧‧步驟
S500‧‧‧步驟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發明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的一實施例的一流程圖;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基座、一軟性膠材、一下壓裝置、一鍍膜裝置、一取料裝置及一輸送裝置的一側視示意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該基座、該軟性膠材、該下壓裝置及該取料裝置的前視示意圖;  圖4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數元件排列固定於該軟性膠材;  圖5是該實施例的一作動示意圖;  圖6是該實施例的另一作動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一局部放大圖;  圖8是該實施例的又一作動示意圖;  圖9是圖8的一局部放大圖;及  圖10是一作動示意圖,說明該取料裝置的頂針向上頂推使數個元件分離該軟性膠材。

Claims (9)

  1. 一種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準備一基座、一設置於該基座頂面的軟性膠材、一下壓裝置、一鍍膜裝置,及一用於運送該基座的輸送裝置,該軟性膠材具有一厚度,該下壓裝置包括至少一壓桿,將至少一個元件固定於該軟性膠材的頂面; (B)藉由該輸送裝置將該基座輸送進入該鍍膜裝置內,並於該軟性膠材與該元件上形成一連續鍍膜層; (C)藉由該輸送裝置將該基座輸送離開該鍍膜裝置,並將該基座輸送至該下壓裝置的下方,該下壓裝置的該壓桿會以一定的下壓力量朝下移動,並於接觸該元件後向下壓動一下壓深度,接著再朝上移動至未接觸該元件的位置,如此重覆數次,該下壓深度小於該軟性膠材的厚度;及 (D)將該元件自該軟性膠材取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其中,步驟A還需準備一取料裝置,該取料裝置包括至少一頂針,該軟性膠材包括至少一貫穿頂、底面的通孔,該元件是對應於該通孔的位置而固定於該軟性膠材的頂面,步驟D是利用該取料裝置的頂針朝上穿過該軟性膠材的通孔後,向上推動該元件並使該元件與該軟性膠材分離。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其中,步驟(A)與步驟(B)之間還包含一步驟(E):該下壓裝置的該壓桿向下壓動該元件一次。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其中,步驟(C)的該下壓深度為0.55-0.65 mm,重覆次數為10次。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其中,該連續鍍膜層的厚度為3-10 μm。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其中,步驟(C)的該壓桿向下壓動該下壓深度後,會停止2秒後才朝上移動至未接觸該元件的位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其中,該軟性膠材的厚度為0.7-0.8 mm。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其中,該元件是以黏貼的方式固定於該軟性膠材的頂面。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鍍膜後之鍍膜毛邊去除方法,其中,該輸送裝置包括一設置於該下壓裝置的第一輸送單元,及一設置於該鍍膜裝置的第二輸送單元。
TW106102375A 2017-01-23 2017-01-23 Coated film burr removal method TWI600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2375A TWI600072B (zh) 2017-01-23 2017-01-23 Coated film burr removal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2375A TWI600072B (zh) 2017-01-23 2017-01-23 Coated film burr removal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0072B TWI600072B (zh) 2017-09-21
TW201828344A true TW201828344A (zh) 2018-08-01

Family

ID=6071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2375A TWI600072B (zh) 2017-01-23 2017-01-23 Coated film burr removal metho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00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9166B2 (ja) * 2000-08-31 2011-04-13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003023134A (ja) * 2001-07-09 2003-01-24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31465A (zh) * 2002-01-25 2008-07-30 捷时雅株式会社 双层层叠物及使用它的构图方法
TWI234423B (en) * 2004-06-07 2005-06-11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 Method for making a circuit board
JP4982251B2 (ja) * 2007-05-29 2012-07-25 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のめっき方法及び配線基板
JP5190695B2 (ja) * 2008-09-26 2013-04-24 住友電工プリントサーキット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72884B (zh) * 2012-07-11 2017-03-01 zhi-min Wu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lens and a pattern coating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0072B (zh) 2017-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0751B2 (en) Die bonder and bonding method
US10791779B2 (en) Polymer microwedg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102326457B1 (ko) 보호 부재의 형성 방법
JP2007266191A (ja) ウェハ処理方法
TWI600072B (zh) Coated film burr removal method
TWM544704U (zh) 鍍膜毛邊去除裝置
TWI680498B (zh) 壓印用模具
CN107124876A (zh) 印刷用橡皮布的制造方法
CN106783720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TWI708536B (zh) 移除局部蓋體的裝置及移除局部蓋體的方法
JP2005150311A (ja) チップマウント方法及び装置
TWI575615B (zh) A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TWM630297U (zh) 部分薄膜剝離結構(一)
TWI666722B (zh) 搬送具與大型搬送具與搬送方法與搬送具單元
TW200522316A (en) Method of distributing conducting adhersive to lead frame
JP5693770B2 (ja) 基板支持治具及び基板支持方法
KR101787984B1 (ko) 형광체막 제조방법
KR102492939B1 (ko) 개선된 지그, 및 이를 구비한 코팅 장치 및 코팅 방법
KR20170022524A (ko) 취성 기판의 분단 방법 및 분단 장치
TWM563131U (zh) 防止薄板掉落結構
JP6612497B2 (ja) タイル連結用の型枠及びタイルユニットの製造装置若しくはタイ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16094739A (ja) タイルユニットの製造装置及びタイ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TW201914381A (zh) 防止薄板掉落結構
JP5332976B2 (ja) タイル連結シート及びタイルユニット
TW201429692A (zh) 材料的固定方法及固定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