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9479A - 凝膠片 - Google Patents

凝膠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9479A
TW201819479A TW106121416A TW106121416A TW201819479A TW 201819479 A TW201819479 A TW 201819479A TW 106121416 A TW106121416 A TW 106121416A TW 106121416 A TW106121416 A TW 106121416A TW 201819479 A TW201819479 A TW 2018194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l sheet
layer
gel
weight
me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3755B (zh
Inventor
加藤一希
飯諒
羽鳥貴顕
吉川和宏
中山善幾
Original Assignee
積水化成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269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9982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933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3531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積水化成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積水化成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9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9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3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37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51Means for maintaining electrode contact with the body
    • A61B5/257Means for maintaining electrode contact with the body using adhesive means, e.g. adhesive pads or tapes
    • A61B5/259Means for maintaining electrode contact with the body using adhesive means, e.g. adhesive pads or tapes using conductive adhesive means, e.g.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92Patch electrodes
    • A61N1/0496Patch 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specific chemical compositions, e.g. hydrogel compositions, adhes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20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continuous direct curr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12Manufacturing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sensors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125Manufacturing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sensors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14Coupling media or elements to improve sensor contact with skin or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20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continuous direct currents
    • A61N1/205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continuous direct currents for promoting a biological proces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黏著性無變異的包含中間基材之凝膠片。
本發明之凝膠片1係包含凝膠材10、及被埋入至凝膠材10中的中間基材20,其特徵在於:將凝膠片1的厚度設為T,將中間基材20的振幅設為S時,滿足下述數式(1):S/T≦0.4 (1)的關係。

Description

凝膠片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凝膠片。
凝膠片係能夠適合使用作為貼附在生物體之手術膠帶(Surgical Tape)、各種醫療用機器類的固定用帶、貼附在生物體之生物體電極墊片、心電圖用電極、建材及電子材料等的工業用黏著膠帶等。作為增強和改善裁斷時的保形性等之目的,多半將中間基材埋入在該等凝膠片。
例如專利文獻1,係揭示一種含有作為凝膠骨架形成成分的羧酸系高分子、作為交聯成分的難水溶性多價金屬、水、及棕櫚酸維生素C磷酸的鹼金屬鹽之水凝膠(hydrogel),並記載從賦予強度等觀點而言,該水凝膠係能夠包含中間基材。又,係記載作為中間基材者,能夠應用由聚酯等合成樹脂纖維所形成的不織布、以及翠可特(tricot)等編織物、形成織物等等片狀物之意旨。
又,具有黏著性之水凝膠,亦能夠適合使用作為被貼附在生物體之經皮吸收製劑或構成化妝品敷料等之黏著性水凝膠片。又,因為水凝膠係藉由含有如無機 鹽的電解質而能夠賦予導電性,所以亦能夠適合使用作為構成生物體用或工業計量用等電極墊片之黏著性導電性水凝膠片。具有黏著性的導電性水凝膠片之生物體用電極墊片,能夠使用在心電圖等測定生物體電性之生物體用測定機器、及如對生物體施加電壓而得到治療效果之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之各種醫療用機器。
例如專利文獻2係記載一種含有將高分子基質形成材聚合而成之高分子基質、水、及多元醇之黏著性水凝膠、以及一種其特徵在於使用該黏著性水凝膠而成之電極墊片。
對生物體施加電流之生物體用電治療器,先前係為了施加交流電流或脈衝電流而使用。相對於此,近年來開發了用以施加直流電流之生物體用電治療器(專利文獻3及4)。相較於對生物體施加交流電流時,藉由對生物體施加直流電流,能夠使生物體內的細胞或粒腺體(mitochondria)等細胞內胞器的活動有效率地活性化(專利文獻4)。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際公開第2012/124216號(請求項1、0046)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584459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11-235387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3-202194號公報
以往的凝膠片,係使中間基材存在於凝膠片內且只有著眼於裁斷時等的凝膠片操作性。另一方面,以往包含中間基材之凝膠片,係有皮膚的黏著性會有變異的問題之情況。在黏著性存在變異時,例如使用作為電極用凝膠墊片時,會產生所得到的墊片包含黏著性良好的墊片和無黏著力而會從皮膚剝落的墊片等不良。
因此,本發明係鑒於上述課題,其目的係提供一種黏著性無變異之包含中間基材之凝膠片。
又,因為由水凝膠所構成之凝膠片係兼備黏著性及導電性,所以在各種生物體用或工業計量用機器被使用作為電極墊片的構成構件。但是,將凝膠片應用在特定機器作為電極墊片時,係存在若干問題。例如在如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之機器,使用包含以往的凝膠片之電極墊片而對被黏著體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時,在凝膠片的內部有產生電解之可能性。此時,在凝膠片的負極側,可能會伴隨著氫氧化物離子的生成而pH上升。又,在凝膠片的正極側,可能會伴隨著氧氣的生成而產生氣泡且導電性低落。為了抑制電解的進行而使凝膠片中的電解質(例如無機鹽)的含量降低時,凝膠片的導電性有低落之可能性。另一方面,為了使導電性提升而使凝膠片中的無機鹽含量增加時,有促進電解進行之可能性。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由導電性水凝膠所構成的凝膠片,其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或導電性低落。
本發明者等進行專心研討之結果,發現上述的黏著性變異係由於中間基材在凝膠片的內部稍微地產生起伏而產生,藉由將該起伏程度調控在特定範圍內,能夠抑制黏著性變異而完成了本發明。
又,本發明者等係將由無機鹽含量為不同的預定範圍之2層水凝膠所構成的凝膠片層交替地層積,而製造具有至少2層凝膠片層之導電性積層水凝膠的凝膠片。本發明者等發現在此種構成的凝膠片,將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配置在正極側,而且將含有少於該凝膠片層所含有的無機鹽之量的無機鹽及至少1種酸之凝膠片層配置負極側,且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時,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本發明者等係基於前述見解而完成了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的要旨係如以下。
(1)一種凝膠片,係包含凝膠材、及被埋入前述凝膠材中的中間基材之凝膠片,將前述凝膠片的厚度設為T,將前述中間基材的振幅設為S時,前述凝膠片滿足下述數式(1):S/T≦0.4 (1)。
(2)如前述(1)所述之凝膠片,其中滿足下述數式(2):S/T≦0.2 (2)。
(3)如前述(1)或(2)所述之凝膠片,其中凝膠材係由將凝膠片A層與凝膠片B層交替地層積而成之至少2層凝膠片層所構成。
(4)如前述(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中間基材係選自由半透膜、離子交換膜、精密過濾膜、超濾膜及奈米過濾膜所組成群組之膜。
(5)如前述(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中間基材為不織布。
(6)如前述(3)所述之凝膠片,其中相對前述凝膠片A層的總重量,凝膠片A層係含有總含量X重量%的至少1種無機鹽,而且相對前述凝膠片B層的總重量,凝膠片B層係含有總含量Y重量%的至少1種無機鹽,但是,Y小於X,前述凝膠片B層含有至少1種酸。
(7)如前述(6)所述之凝膠片,其中至少1種酸含有有機酸。
(8)如前述(6)或(7)所述之凝膠片,其中X及Y滿足下述數式(3):0≦Y<X≦15 (3)。
(9)如前述(6)至(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相對於凝膠片B層的總重量,將前述凝膠片B層的水含量設為α重量%時,Y及α滿足下述數式(4):0≦Y/α≦0.03 (4)。
(10)如前述(6)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將凝膠片A層的厚度設為a(mm),將凝膠片B層的厚度設為b(mm)時,a及b滿足下述數式(5)及(6): b/a≧1 (5)
0.6≦a+b≦3.0 (6)。
(11)一種電極墊片,係具有如前述(6)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凝膠片、及電連接於前述凝膠片的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之電極。
(12)一種生物體用電極墊片,係具有如前述(6)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凝膠片、及電連接於前述凝膠片的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之電極,在前述凝膠片之未被連接至前述電極之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係使用作為對生物體之接觸部。
(13)一種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係具有如前述(12)所述之生物體用電極墊片、及被連接至前述生物體用電極墊片的電極之電源部,前述生物體用電極墊片的凝膠片A層係被配置在正極側,而凝膠片B層係被配置在負極側。
(14)如前述(12)所述之生物體用電極墊片,係直流電流之施加用者。
(15)如前述(13)所述之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係直流電流之施加用者。
本說明書,係包含成為本申請案的優先權基礎之日本國專利申請號碼2016-126983號、2016-193371號的揭示內容。
依照本發明,藉由將中間基材的振幅S對凝膠片厚度T之比例調控在0.4以內,能夠得到黏著性的 變異減少且黏著力均勻的凝膠片。該凝膠片係能夠適合使用作為皮膚貼附用水凝膠片。
又,依照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或導電性低落之凝膠片。
前述以外的課題、構成及效果,係能夠藉由以下實施形態的說明而清楚明白。
1、101‧‧‧凝膠片
10‧‧‧凝膠材
11、11a、11b、11c‧‧‧凝膠片A層
12、12a、12b、12c‧‧‧凝膠片B層
20‧‧‧中間基材
13、13a、13b、13c、13ab、13bc‧‧‧膜
14‧‧‧支撐基材
21‧‧‧電極
301‧‧‧電極墊片
T‧‧‧凝膠片的厚度
S‧‧‧中間基材的振幅
P‧‧‧被黏著體表面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凝膠片的第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凝膠片的第二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凝膠片的第三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使用本發明的凝膠片之電極墊的第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使用本發明的凝膠片之電極墊的第二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態樣的凝膠片之另外的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態樣的凝膠片之另外的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8圖係顯示使用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的電極墊 片之另外的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9圖係顯示使用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的電極墊片之另外的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以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凝膠片的第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該凝膠片1係概略地由凝膠材10、及被埋入凝膠材10之中間基材20所構成。而且,其特徵在於將凝膠片1的厚度設為T,將中間基材20的振幅設為S時,滿足下述數式(1):S/T≦0.4 (1)的關係。以滿足S/T≦0.3為佳,較佳為滿足下述數式(2):S/T≦0.2 (2)。藉由滿足該範圍,凝膠片1之黏著力的變異變成非常小,使其黏著在被黏著體時,能夠防止容易地剝落。又,在此所謂振幅S,係指觀察凝膠片1的剖面時,在凝膠片1的內部稍微起伏之中間基材20的波高,具體而言,係指觀察在寬度50mm的凝膠片之相當於中央及兩端共3處之寬度3mm部分的剖面,計量從在觀察部分之凝膠片的一面起至中間基材為止之最大及最小距離,而且算出其差且針對3處所得到的差之平均值。又,因為中間基材係具有某種程度的厚度,所以在計量從凝膠片的一面起至中間基材為止的距離時,係設為計量至中間基材的厚度方向之中央部為 止之距離。
凝膠材10係具有黏著性即可,能夠由各種凝膠所構成而沒有特別限定,以含有水之水凝膠為特佳。水凝膠係具有優異的柔軟性、保水性等,能夠使用在涉及醫療.醫藥、食品、土木、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運動關聯等多方面領域。
作為前述水凝膠者,能夠應用以往已知的各種水凝膠。例如能夠適合使用含有高分子基質、水、及多元醇之水凝膠。
作為一個例子,高分子基質係能夠由具有1個烯性不飽和基的單官能單體與交聯性單體之共聚物所形成,但是不被此限定。
作為單官能單體者,係以(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甲基)丙烯酸酯等的水溶性單體為佳。
作為該(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的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羥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戊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己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庚氧 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辛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含有胺基的陽離子性丙烯醯胺系化合物;4-丙烯醯基嗎啉、第三丁基丙烯醯胺磺酸等含有磺酸基的陰離子性單官能單體或其鹽;及該等衍生物等。其中,能夠適合使用選自由(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4-丙烯醯基嗎啉、第三丁基丙烯醯胺磺酸及其鹽所組成群組之至少1種等,但是不被此限定。
作為前述(甲基)丙烯酸酯的具體例,可舉出烷基的碳數為1至18之(甲基)丙烯酸烷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正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正硬脂酸酯等(甲基)丙烯酸烷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酯 等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等含有烷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等(芳基亦可經由醚鍵而鍵結在羥烷基)(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一(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一(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及聚乙二醇酯-聚丙二醇酯共聚物等一(甲基)丙烯酸聚烷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具有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等具有雜環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上述單官能單體係除了上述(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以外,亦可按照必要而使用(甲基)丙烯酸或其鹽、(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吡咯啶酮、乙烯基乙醯胺、乙烯基甲醯胺等乙烯基醯胺系單官能單體;烯丙醇等非離子性單官能單體、苯乙烯系單體等。該等單官能單體係可各自單獨使用,或者亦可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又,在本說明書,(甲基)丙烯基係意味著丙烯基或甲基丙烯基,(甲基)丙烯酸酯係意味著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在水凝膠之源自上述單官能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係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以15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範圍為佳,以15重量份至35重量份為較佳。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源自上述單官能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太少時,有水凝膠的保形性變為不 充分、或太柔軟或容易扭斷之可能性。又,因為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源自上述單官能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太多時,有水凝膠變硬且損害柔軟性之可能性,能夠考慮該等平衡而適當地設定。
作為前述交聯性單體者,係以使用在分子內具備2個以上具有聚合性的雙鍵之單體為佳。具體而言,可舉出亞甲雙(甲基)丙烯醯胺、伸乙雙(甲基)丙烯醯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醯胺或(甲基)丙烯酸酯、四烯丙氧基乙烷、氯化二烯丙銨等,該等能夠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又,作為上述在分子內具備2個以上具有聚合性的雙鍵之交聯性單體者,亦能夠使用在日本專利第2803886號公報所記載之具有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或乙烯基且分子量為400以上的多官能化合物之聚甘油衍生物。
相對於高分子基質總量,交聯性單體的添加量係以0.02重量%至1.5重量%的範圍內為佳。添加量太少時,交聯密度變低且缺乏形狀安定性之同時,有凝聚力低落、凝膠材本身的保持力低落且黏著力變低之情形。而且,在剝離時,凝膠材的一部分殘留在被黏著體等且凝膠片的操作性變差。又,交聯性單體的添加量太多時,黏著力變弱之同時,有變成硬而脆的凝膠之可能性。又,在此所謂高分子基質,係指使上述單官能單體與交聯性單體聚合交聯而成之基質。
又,在水凝膠之水的含量係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以10至60重量份為佳,以15至30重量份為較佳。水含量太少時,相對於水凝膠的平衡水分量,含水量變少,致使水凝膠的吸濕性變強且水凝膠有產生經時性變質(例如膨潤)之情形。又,水含量太多時,相對於水凝膠的平衡水分量,含水量變多,有因乾燥而產生水凝膠的收縮和物性變化之情形。
作為多元醇者,係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乙二醇、三乙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二醇;甘油、新戊四醇、山梨糖醇等三元以上的多元醇類;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甘油等多元醇縮合物;聚氧伸乙基甘油等多元醇改性物等。
多元醇之中,以使用在水凝膠的使用溫度區域(例如在室內使用時為20℃左右)為液狀之多元醇為佳、具體而言,係以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甘油及甘油等為佳。
在水凝膠之上述多元醇的量係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以20至70重量份的範圍內為佳,以25至65重量份的範圍內為較佳。上述多元醇的含量太少時,因為所得到的水凝膠缺乏保濕力、可塑性,水分蒸發變成顯著且水凝膠缺乏經時安定性之同時,亦缺乏柔軟性,有無法得到充分的黏著性之情形。又,因為上述多元醇的含量太多時,超過高分子基質能夠保持的多元醇之量,由於多元醇從水凝膠表面滲出致使物性產生變動 而有無法得到充分的黏著性之情形,能夠考慮該等平衡而適當地設定。
又,凝膠材10係能夠按照必要而含有電解質,藉此,能夠對凝膠材賦予導電性。
在對凝膠材賦予導電性時,相對於前述凝膠材100重量份,在凝膠材之上述電解質的含量係以0.05至10重量份為佳,以0.1至6重量份為較佳。電解質的含量太少時,阻抗(impedance)變高且導電性無法稱為良好。又,隨著電解質含量增加而阻抗降低,但是電解質的含量太多時,阻抗已不繼續降低且在成本上亦浪費。
作為上述電解質者,係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舉鹵化鈉(例如氯化鈉)、鹵化鋰、鹵化鉀等鹵化鹼金屬;鹵化鎂、鹵化鈣等鹵化鹼土金屬;其它金屬鹵化物等。又,亦能夠適合使用各種金屬的次氯酸鹽、亞氯酸鹽、氯酸鹽、過氯酸鹽、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磷酸鹽作為上述電解質。又,銨鹽、各種錯鹽等無機鹽類;乙酸、苯甲酸、乳酸等一元有機羧酸的鹽;酒石酸等多元有機羧酸的鹽;鄰苯二甲酸、琥珀酸、己二酸、檸檬酸等多元羧酸的一價或二價以上的鹽;磺酸、胺基酸等有機酸的金屬鹽;有機銨鹽等亦適合作為上述電解質。
又,為了調整pH之目的,亦可在凝膠材10適當地添加氫氧化鈉等鹼。
而且,凝膠材10亦可按照必要而含有其它添加劑。作為其它添加劑者,例如能夠舉出防鏽劑、抗黴 劑、抗氧化劑、消泡劑、安定劑、界面活性劑、著色劑等。
凝膠材10,係能夠將上述的各材料與聚合起始劑、溶劑等進行溶解或均勻分散,而且藉由進行加熱或紫外線照射等而聚合交聯來得到。聚合起始劑可為熱聚合起始劑,亦可為光聚合起始劑。又,聚合起始劑的含量係沒有特別限定,相對於將聚合起始劑從聚合前的組成物(單體調配液)除去後之物100重量份,以0.01重量份以上為佳,以1重量份以下為佳。而且,藉由紫外線照射而聚合時,紫外線的累計照射量係依照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等而不同,例如以1000mJ/cm2至10000mJ/cm2的範圍內為佳,以2000mJ/cm2至10000mJ/cm2的範圍內為較佳。
被埋入至凝膠材10中之中間基材20,係為了凝膠片的增強、裁斷時的保形性的改善等而使用,作為具體的態樣,能夠由不織布或織布所構成。不織布及織布的材質,係能夠使用纖維素、絹、麻等天然纖維,聚酯、耐綸、嫘縈、聚乙烯、聚丙烯、聚胺甲酸酯等合成纖維,或該等的混紡,亦可按照必要而使用黏結劑,而且,亦可按照必要而進行著色。或者作為中間基材20者,亦能夠使用選自由半透膜、離子交換膜、精密過濾膜、超濾膜及奈米過濾膜所組成群組之膜等。
上述不織布的製造方法係沒有特別限定,可舉出乾式法、濕式法、紡黏(spunbonded)法、熔噴(melt blowing)法、氣流鋪置(air laid)法、化學黏結法、熱黏結法、針穿孔法、水流交絡法。按照單位面積重量和材質而採用 適合的製法,而且為了調控中間基材的位置以無單位面積重量不均者為佳。針對織布,亦能夠適當地選擇平織、翠可特經編組織、拉舍爾經編(Raschel knitting)等而沒有特別限定。
又,上述織布或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係只要能夠得到作為中間基材的預定物性之單位面積重量,就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以10至40g/m2為佳,以10至28g/m2為較佳。上述織布或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太小時,無法謀求凝膠片的增強等,或是由於單位面積重量不均變大,致使在凝膠片製造時液體的滲透性依照位置而變化,因此,中間基材的位置有變動之可能性。又,因為單位面積重量太大時,中間基材20變硬,有損害凝膠片1對皮膚的追隨性等之可能性和對導通性造成不良影響之可能性,能夠考慮該等平衡而適當地設定。
中間基材20的厚度太厚時,液體的滲透性變差且對導通性有造成不良影響之情形,相反地太薄時,因為單位面積重量太小時,同樣地無法謀求所得到凝膠片的增強等且中間基材的位置有變動之可能性,能夠考慮該等而適當地設定。以0.05mm至2.0mm的範圍內為佳。又,以0.05mm至0.5mm為較佳,以0.08mm至0.3mm為特佳。
凝膠片1的厚度太厚時,因為剪切應力低落而不佳,太薄時,因為凝集力低落,有破壞凝膠面之可能性,能夠考慮該等而適當地選擇適當的厚度。較佳為0.2mm至2.0mm的範圍內。特別是以0.3mm至1.2mm為佳,以 0.3mm至1.0mm為較佳。
就凝膠片1的製造方法而言,係依照凝膠材的組成、中間基材的材質、厚度等細小條件而不同且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適合地採用以下的製法:以中間基材的振幅成為最小限度的方式且施加一定以上的張力之狀態,將中間基材保持在空中,而且使單體調配液流入該中間基材的上側及下側,藉由光照射等而聚合成為片狀之方法;製造2片表面成為平滑的片狀凝膠材之後,以該等凝膠材挾持保持在施加一定以上張力的狀態之中間基材,而且進行複合化之方法;或是製造表面為平滑的片狀凝膠材,將在施加一定以上張力的狀態之中間基材載置在該凝膠材上,而且將單體調配液流入該中間基材上,藉由光照射等而進一步使其聚合之方法等。又,前述的製造製程係連續地聚合時,亦可在捲物化之後將片取出。
能夠按照必要而在凝膠片1的一面設置基膜,而且亦能夠在設置有基膜之面的背面,設置頂膜。
作為上述基膜者,例如能夠使用由聚酯、聚烯烴、聚苯乙烯、聚胺甲酸酯等樹脂所構成之樹脂膜、紙、貼合有前述樹脂膜之紙等。
該等基膜之與凝膠片1接觸之面,係以施行離型處理為佳。就離型處理的方法而言,可舉出矽酮塗佈等,特別是以藉由熱或紫外線使其交聯、硬化反應之烘烤型矽酮塗佈為佳。作為施行離型處理之膜者,係以雙軸延伸而成之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OPP(延伸聚丙烯) 膜等為特佳。
作為上述頂膜者,基本上亦能夠使用與基膜相同材質者,在設置有頂膜之狀態,從其上面進行照射紫外線照射等而使其聚合時,為了不妨礙光聚合,以選擇不遮斷光線的材質之膜為佳。
如以上的凝膠片,係藉由包含經調控振幅之中間基材而黏著力無變異,因此能夠適合使用在被要求具有均勻的黏著性之用途。例如能夠使用作為創傷被覆材、生物體用黏著材或生物體電極等被貼附在皮膚之水凝膠片。此外,藉由含浸藥劑亦能夠適合使用作為經皮吸收劑的基材,而且就工業用途而言,亦能夠適合使用作為工業計量用電極材和工業用黏著材、建材用途例如設置在地盤或岩盤表面而用以在電性上進行地質調査之無分極電極、被使用在廢棄物處理場之遮水片的破損檢測用等導電材、在混凝土結構物的電氣防蝕方法作為設置在混凝土結構物與作為陽極的金屬之間之導電黏著材料等。
其次,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凝膠片的第二及第三實施形態。本發明的第二及第三實施形態係有關於具有至少2層凝膠片層之凝膠片。將本發明之凝膠片的第二及第三實施形態各自顯示在第2圖及第3圖。
如第2圖顯示,本態樣之凝膠片101係具有各自例如由水凝膠所構成的凝膠片A層11及凝膠片B層12之至少2層凝膠片層。在本態樣之凝膠片101,藉由將凝膠片A層11配置在凝膠片B層12的上面,凝膠片A層 11與凝膠片B層12係使其以交替地層積之方式配置。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係各自存在2層以上時,2層以上的凝膠片A層,係在本說明書所揭示的特徵之範圍內,可具有互相相同的尺寸及/或組成,亦可具有互相不同的尺寸及/或組成。又,2層以上的凝膠片B層,係在本說明書所揭示的特徵之範圍內,可具有互相相同的尺寸及/或組成,亦可具有互相不同的尺寸及/或組成。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凝膠片A層係含有預定含量的至少1種無機鹽。又,凝膠片B層係含有預定含量之至少1種無機鹽或不含有無機鹽。藉由凝膠片A層為含有預定含量的至少1種無機鹽,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就全體而言,能夠具有導電性。
相對於凝膠片A層的總重量,將在凝膠片A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的總含量設為X重量%,相對於凝膠片B層的總重量,將在凝膠片B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的總含量設為Y重量%時,Y為小於X。亦即,相較於在凝膠片A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的總含量X,在凝膠片B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的總含量Y為較少。本發明者等係發現在Y為小於X之本態樣的凝膠片,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正極側,將在以下說明之含有至少1種酸之凝膠片B層配置在負極側,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時,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認為此種效果係起因於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在含有少量的無機鹽、或 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B層,係實質上抑制電解進行且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產生氣泡;另一方面,藉由使凝膠片A層含有多量的無機鹽,實質上維持導電性。因此,將本態樣之凝膠片應用在例如電極墊片及使用該電極墊片之各種機器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地避免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而穩定地使用該電極墊片及機器。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X及Y係以滿足下述數式(3):0≦Y<X≦15 (3)為佳。
在凝膠片B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的總含量,係0以上即可。亦即,凝膠片B層亦可不含有無機鹽。另一方面,因為在凝膠片A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的總含量係超過0的範圍,所以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就全體而言,能夠具有導電性。Y超過X的範圍時,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正極側且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時,係在凝膠片B層進行電解且有造成pH上升及/或產生氣泡之可能性。X係以2至15重量%的範圍為佳,以2至8重量%的範圍為較佳。以Y小於X,而且0以上且小於15重量%的範圍為佳,以0以上且小於8重量%的範圍為較佳。X小於2重量%時,有無法顯現充分的導電性之可能性。又,X超過15重量%時,即便增加無機鹽的含量亦有無法得到充分效果的上升之可能性。因此,X及Y為滿足數式(3)時,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 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
在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係沒有限定,例如能夠舉出鹵化鈉(例如氯化鈉)、鹵化鋰及鹵化鉀等鹵化鹼金屬;鹵化鎂及鹵化鈣等鹵化鹼土金屬;以及其它金屬鹵化物等。又,各種金屬的次氯酸鹽、亞氯酸鹽、氯酸鹽、過氯酸鹽、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或磷酸鹽亦能夠適合使用作為無機鹽。又,銨鹽或各種錯鹽等無機鹽類亦能夠適合使用作為無機鹽。可將該等無機鹽各自單獨使用,亦可將2種以上的無機鹽組合而使用作為在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在凝膠片A層所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的種類及總含量、以及在凝膠片B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的種類及總含量係沒有限定,例如能夠藉由將預定重量的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之試料取出,使用ICP發光光譜分析、原子吸光分析或離子層析法等分析手段定量在該試料中所含有之至少1種無機鹽來決定。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凝膠片B層係含有至少1種酸。作為至少1種酸者,能夠舉出有機酸及無機酸、以及該等的混合物。至少1種酸係以含有有機酸為佳,以有機酸為較佳。作為有機酸者,能夠舉出甲酸、乙酸、丙酸、酪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苯二甲酸、草酸、乳酸、酒石酸、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琥珀酸、檸檬 酸、蘋果酸、戊二酸、己二酸、胺基酸、抗壞血酸、苯甲酸、柳酸及聚丙烯酸等。在凝膠片B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酸,係相對於凝膠片B層的總重量,以10重量%以下為佳,以0.01至10重量%的範圍為較佳,以0.1至2重量%的範圍為更佳。藉由凝膠片B層係含有至少1種酸,能夠使凝膠片B層的pH成為前述的較佳範圍。藉此,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
為了抑制pH變動之目的,凝膠片A層亦可含有殼聚糖(chitosan)、弱鹼性胺基酸或陽離子性聚合物等弱鹼性物質。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在凝膠片A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酸的種類及含量、以及在凝膠片B層所含有之至少1種酸的種類及含量係沒有限定,例如能夠藉由將預定重量的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的試料取出,將在該試料中所含有之至少1種酸,有機酸時係使用高速液體層析法(HPLC)、氣體層析法(GC)、液體層析法/質量分析(GC/MS)、離子層析法/質量分析(IC/MS)或氣體層析法/質量分析(GC/MS)等分析手段,無機酸時係使用ICP發光分光譜分析、原子吸光分析或離子層析法等分析手段進行定量來決定。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中,係能夠使用水凝膠作為構成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之凝膠材。水凝膠係能夠應用在該技術領域眾所周知的各種水凝膠。在本說明 書,「水凝膠」係意味著含有具三維網狀結構之高分子基質、及在該網狀結構中所存在的水分子之凝膠形態的膨潤體。水凝膠係通常含有高分子基質、水及多元醇。
構成水凝膠之高分子基質係沒有限定,例如能夠由具有1個烯性不飽和基之單官能單體、與交聯性單體之共聚物所形成。
作為單官能單體者,係以(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酯等水溶性單體為佳。在本說明書,「(甲基)丙烯基」係意味著丙烯基或甲基丙烯基,「(甲基)丙烯酸酯」係意味著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的具體例,能夠舉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羥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戊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己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庚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辛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丁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含有胺基 的陽離子性丙烯醯胺系化合物;4-丙烯醯基嗎啉及第三丁基丙烯醯胺磺酸等含有磺酸基的陰離子性單官能單體或其鹽;以及該等之衍生物等。作為(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者係沒有限定,以由(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4-丙烯醯基嗎啉及第三丁基丙烯醯胺磺酸、以及該等的鹽所組成群組選擇之至少1種化合物為佳。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的具體例,能夠舉出烷基的碳數為1至18之(甲基)丙烯酸烷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一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及(甲基)丙烯酸正硬脂酸酯等(甲基)丙烯酸烷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及(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酯等脂環式(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等含有烷氧基的 (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等(芳基亦可經由醚鍵而鍵結羥烷基)(甲基)丙烯酸羥烷基;一(甲基)丙烯酸甘油;一(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及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共聚物等一(甲基)丙烯酸聚烷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芐酯等具有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等具有雜環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前述單官能單體,係除了前述例示的(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以外,亦可按照必要而使用(甲基)丙烯酸或其鹽、(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吡咯啶酮、乙烯基乙醯胺或乙烯基甲醯胺等乙烯基醯胺系單官能單體;烯丙醇類等非離子性單官能單體、或苯乙烯系單體等。該等單官能單體係各自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單體而使用。
在構成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之水凝膠,源自前述單官能單體之結構單元的含量係沒有限定,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以10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範圍為佳,以10重量份至35重量份的範圍為較佳。源自前述單官能單體之結構單元的含量小於前述下限值時,水凝膠有保形性變為不充分、過於柔軟、或容易扭斷之可能性。又,源自前述單官能單體之結構單元的含量超過前述上限值時,水凝膠有變硬、損害柔軟性之可能性。因此,源自前述單官能單體之結構單元的含量為前述範圍內時,能夠保持預定形狀且具有預定柔軟性。
作為交聯性單體者,係以在分子內具備2個以上具有聚合性的雙鍵之單體為佳。交聯性單體的具體例,能夠舉出亞甲雙(甲基)丙烯醯胺、伸乙基雙(甲基)丙烯醯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醯胺或(甲基)丙烯酸酯、四烯丙氧基乙烷、以及二烯丙基氯化銨等。該等交聯性單體係各自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2種以上的單體而使用。或者,作為在分子內具備2個以上具有聚合性的雙鍵之交聯性單體者,亦能夠使用在日本專利第2803886號公報所記載之具有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或乙烯基且具有400以上的分子量的多官能化合物之聚甘油衍生物。
在構成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之水凝膠,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前述交聯性單體量係以0.0005至0.5重量份的範圍為佳,以0.001至0.2重量份的範圍為較佳,以0.001至0.1重量份的範圍為更佳。前述交聯性單體的添加量小於前述下限值時,交聯密度變低且缺乏形狀安定性之同時,有凝聚力低落、水凝膠本身的保持力低落且黏著力變低之可能性。而且,使其接觸生物體(例如皮膚等)的被黏著體之後,在從被黏著體剝離時,水凝膠的一部分有殘留在被黏著體之可能性。此時,本態樣之凝膠片的操作性變差。又,前述交聯性單體的添加量超過前述上限值時,有黏著力變弱且成為硬而脆的凝膠之可能性。又,在前述定義之高分子基質,係意味著藉由使前述 單官能單體與交聯性單體進行聚合交聯而形成之基質。
在構成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之水凝膠,水的含量係沒有限定,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以10至60重量份的範圍為佳,以15至50重量份的範圍為較佳,以15至40重量份的範圍為特佳。水的含量小於前述下限值時,相對於水凝膠的平衡水分量,含水量變少,致使水凝膠的吸濕性變強且水凝膠有經時性變質(例如膨潤)之可能性。又,水含量超過前述上限值時,相對於水凝膠的平衡水分量,含水量變多,有因乾燥而產生水凝膠的收縮和物性變化之可能性。因此,水含量為前述範圍內時,能夠實質上抑制如水凝膠的吸濕或收縮之物性變化。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相對於凝膠片B層的總重量,將凝膠片B層的水含量設為α重量%時,Y及α係以滿足下述數式(4):0≦Y/α≦0.03 (4)為佳。Y/α係以0.02以下為佳,以0.01以下為較佳。Y/α超過0.03時,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正極側且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時,有在凝膠片B層進行電解且造成pH上升及/或產生氣泡之可能性。因此,Y及α為滿足前述數式(4)時,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在凝膠片A層所含有的水含量、以及在凝膠片B層所含有的水含量係沒有限定,例如能夠藉由將預定重量的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 的試料取出,使該試料乾燥而測定乾燥重量且算出初期重量與乾燥重量之差;或使用卡耳-費雪(Karl Fisher’s)水分測定裝置且使用容量滴定法或電量滴定法進行測定來決定。
作為多元醇者,係沒有限定,例如能夠舉出乙二醇、三乙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丙二醇及丁二醇等二醇;甘油、新戊四醇及山梨糖醇等三元以上的多元醇類;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甘油等多元醇縮合物;以及聚氧伸乙基甘油等多元醇改性物等。前述多元醇之中,以使用在水凝膠的使用溫度區域(例如在室內使用時為20℃左右)為液狀之多元醇為佳。作為多元醇者,例如以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甘油或甘油等為佳。
在構成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之水凝膠,前述多元醇的含量係沒有限定,相對於水凝膠100重量份,以20至70重量份的範圍內為佳,以20至65重量份的範圍內為較佳。前述多元醇的含量小於前述下限值時,因為所得到的水凝膠缺乏保濕力、可塑性且水分的蒸發變為顯著,水凝膠缺乏經時安定性之同時,亦缺乏柔軟性,所以有無法得到充分的黏著性之可能性。又,前述多元醇的含量超過前述上限值時,超過高分子基質能夠保持之多元醇的量,因多元醇從水凝膠表面滲出致使物性產生變動而有無法得到充分的黏著性之可能性。因此,多元醇的含量為前述範圍內時,能夠實質上抑制如水凝膠的黏著 性低落之物性變化、或如多元醇滲出之物性變動。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的pH,係通常為弱酸性至中性的範圍,例如3至8的範圍。凝膠片A層的pH係以3至8的範圍為佳,以4至7的範圍為較佳。凝膠片B層的pH係以3至8的範圍為佳,以4至7的範圍為較佳。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特別是凝膠片B層的pH為前述範圍時,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係依照需要亦可含有其它添加劑。作為其它添加劑者,例如能夠舉出緩衝劑、防鏽劑、防黴劑、抗氧化劑、消泡劑、安定劑、界面活性劑及著色劑等。其它添加劑係以如有機電解質鹽的緩衝劑為佳。凝膠片A層及/或凝膠片B層係含有緩衝劑時,能夠對凝膠片A層及/或凝膠片B層賦予緩衝能力。藉由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係含有其它添加劑,能夠對本態樣之凝膠賦予各種特性。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將凝膠片A層的厚度設為a(mm),將水凝膠片B層的厚度設為b(mm)時,a及b係以滿足下述數式(5)及(6):b/a≧1 (5)
0.6≦a+b≦3.0 (6)為佳。b/a小於1時,或a+b小於0.6時,在本態樣之凝膠片中,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正極側且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時,有在凝膠片B層進行電解且有造成pH上升及/或產 生氣泡之可能性。又,a+b為超過3.0時,依照厚度而有無法得到顯著的效果之可能性。而且,例如將本態樣之凝膠片應用在電極墊片時,有作業性低落之可能性。因此,a及b為滿足前述數式(5)及(6)時,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又,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的厚度係沒有限定,例如能夠藉由使用測微計等測定來決定。又,在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的外表面配置有如以下說明之頂膜及/或基膜時,係將該頂膜及/或基膜除去,藉由前述手段而測定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的厚度即可。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的數目係各自為1層以上即可,其上限係沒有特別限定。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的數目,係例如各自為1至3層的範圍。例如第3圖的第三實施形態所顯示,凝膠片101係能夠具有3層的凝膠片A層11a、11b、11c及3層的凝膠片B層12a、12b、12c之合計6層的凝膠片層。本實施形態時,藉由在凝膠片B層12a的上面配置凝膠片A層11a,在凝膠片A層11a的上面配置凝膠片B層12b,在凝膠片B層12b的上面配置凝膠片A層11b,在凝膠片A層11b的上面配置凝膠片B層12c,在凝膠片B層12c的上面配置凝膠片A層11c,而能夠以凝膠片A層11a、11b、11c與凝膠片B層12a、12b、12c為交替地層積之方式配置。
又,在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將中間基材埋入至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之間。將凝膠片的厚度設為 T,將中間基材的振幅設為S時,如在第一實施形態所敘述,滿足下述數式(1):S/T≦0.4 (1)的關係。
具體而言,係如第2圖顯示,本態樣之凝膠片101係在凝膠片A層11與凝膠片B層12之間,進一步配置作為中間基材之膜13。本態樣之凝膠片係具有2層以上的凝膠片A層及2層以上的凝膠片B層時,膜係以各自被配置在凝膠片A層與凝膠片B層之間為佳。例如第3圖顯示,本態樣之凝膠片101係具有3層的凝膠片A層11a、11b、11c及3層的凝膠片B層12a、12b、12c之合計6層的凝膠片層,在各自的凝膠片A層11a、11b、11c與3層的凝膠片B層12a、12b、12c之間,能夠進一步配置膜13a、13b、13c、13ab、13bc。本實施形態時,藉由在凝膠片B層12a的上面配置凝膠片A層11a,在凝膠片A層11a的上面配置凝膠片B層12b,在凝膠片B層12b的上面配置凝膠片A層11b,在凝膠片A層11b的上面配置凝膠片B層12c,在凝膠片B層12c的上面配置凝膠片A層11c,使凝膠片A層11a、11b、11c與凝膠片B層12a、12b、12c係交替地層積,而且在凝膠片A層11a與凝膠片B層12a之間能夠配置膜13a,在凝膠片A層11b與凝膠片B層12b之間能夠配置膜13b,在凝膠片A層11c與凝膠片B層12c之間能夠配置膜13c,在凝膠片A層11a與凝膠片B層12b之間能夠配置膜13ab,在凝膠片A層11b與凝膠片B層 12c之間能夠配置膜13bc。
膜係通常選自由半透膜、離子交換膜、精密過濾膜、超濾膜及奈米過濾膜所組成群組。膜係沒有限定,例如以選自由賽璐玢(cellophane)、及乙酸纖維素等半透膜、以及陽離子交換膜及陰離子交換膜等離子交換膜所組成群組為佳,以賽璐玢或陰離子交換膜等為較佳,以賽璐玢為更佳。本實施形態時,藉由膜而能夠實質上抑制物質在凝膠片A層與凝膠片B層之間移動。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凝膠片時,能夠更長期間持續顯現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之抑制效果。
膜的表面積,係配置膜之凝膠片A層與凝膠片B層的積層面之凝膠片A層的表面積的80%以上為佳,以90%以上為較佳,以大略100%為更佳。膜的表面積為前述範圍時,實質上抑制凝膠片A層與凝膠片B層之間的物質移動。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凝膠片時,能夠更長期間持續顯現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之抑制效果。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為了凝膠片的增強及/或裁斷時的保形性的改善等,作為中間基材者,亦可使用由在該技術領域被使用的材料所構成的中間基材,來代替上述膜。例如能夠由在第一實施形態所敘述的不織布或織布所構成。此種中間基材的材質,係能夠從在該技術領域通常被使用作為水凝膠的中間基材之物適當地選擇。就被使用作為中間基材之不織布或織布的材質而言,例如能夠舉出纖維素、絹及麻等天然纖維、聚酯、耐綸、嫘縈、聚 乙烯、聚丙烯及聚胺甲酸酯等合成纖維、以及該等的混紡。中間基材係能夠按照必要而含有黏結劑。又,中間基材係能夠按照必要而著色。藉由凝膠片A層及/或凝膠片B層具有中間基材,能夠使本態樣之凝膠片的強度及/或裁斷時的保形性提升。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在凝膠片A層的外表面係能夠依照需要而配置頂膜。又,在凝膠片B層的外表面,係能夠依照需要而配置基膜。頂膜及基膜係以大略全面範圍被覆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的外表面之方式配置為佳。在本態樣之凝膠片,藉由配置頂膜及基膜,能夠保護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的外表面至使用時為止避免污染及/或乾燥等。
作為基膜者,例如能夠使用由聚酯、聚烯烴、聚苯乙烯或聚胺甲酸酯等樹脂所構成之樹脂膜、紙、或貼合前述樹脂膜而成之紙等。在基膜,與凝膠片B層的外表面接觸側的表面,係經離型處理為佳。就離型處理的方法而言,例如可舉出矽酮塗佈等。就離型處理的方法而言,特別是以藉由熱或紫外線使其交聯及硬化反應之烘烤型的矽酮塗佈為佳。作為被離型處理之基膜者,係以經雙軸延伸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或延伸聚丙烯(OPP)膜等為特佳。
作為頂膜者,係能夠應用與在前述已例示的基膜同樣的材質。例如在凝膠片A層的外表面配置頂膜,從頂膜的上方進行紫外線照射等而使構成凝膠片之單 體聚合時,以選擇不遮斷光線的材質之膜作為頂膜為佳。藉由使用此種材質的頂膜,能夠不妨礙光聚合而完成單體聚合。
在本態樣之凝膠片,使單體聚合之方法係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舉出氧化還原聚合、自由基聚合及放射線聚合等。自由基聚合時,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係能夠使含有單體之前述各材料及聚合起始劑溶解或均勻分散溶劑等之中,藉由對所得到的單體調配液進行加熱或紫外線照射等而使含有單體的材料進行聚合交聯來得到。聚合起始劑可為光聚合起始劑或熱聚合起始劑的任一種,例如厚度為從數毫米起至數微米的片時,以藉由使用光聚合起始劑的紫外線之自由基聚合為佳。作為光聚合起始劑者,例如能夠舉出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羥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2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N-嗎啉基)丙烷-1-酮、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苯基乙醛酸甲酯、1,2-辛烷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醯基肟)]、及三芳基六氟磷酸鋶。作為熱聚合起始劑者,例如能夠舉出偶氮雙異丁腈及過氧化苯甲醯基。又,聚合起始劑的含量係沒有限定,例如相對於從聚合前的單體調配液將聚合起始劑除去後之物100重量份,以0.01重量份以上為佳,以1重量份以下為佳。藉由紫外線照射使其聚合時,紫外線的累計照射量,係依照聚合起 始劑的含量等而不同,例如以1,000mJ/cm2至10,000mJ/cm2的範圍內為佳,以2,000mJ/cm2至10,000mJ/cm2的範圍內為較佳。能夠使用前述方法,來得到具有具備所需要的性質的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B層之本態樣的凝膠片。
又,針對本發明之凝膠片的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之上述說明,係能夠相互替換而應用。例如構成在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的任一實施形態的凝膠片之凝膠材的組成、中間基材的構成及其它有關之說明,在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之另外的一實施形態亦同樣地適用。
本發明之另外的一態樣,係有關於一種電極墊片,其具有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電連接至凝膠片的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之電極。本態樣之電極墊片,係能夠應用在各種的機器,例如生物體用測定機器或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之醫療用機器、或如地盤或岩盤的表面檢査用測定機器、廢棄物處理場等漏水片的破損檢測用機器之工業計量用機器的電極部。在本態樣之電極墊片,較佳一實施形態係能夠應用在如生物體用測定機器或生物體用電治療器的醫療用機器之生物體用電極墊片。
本態樣之電極墊片係以直流電流的施加用為佳。如前述已說明,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因此,本態樣之電極墊片係能夠長期間持續穩定地使用作為直流電流的施加用。
將本態樣之電極墊片的第一實施形態顯示 在第4圖。如第4圖顯示,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係能夠具有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101、及電連接至凝膠片的凝膠片A層11或凝膠片B層12之電極21。第4圖A係顯示具有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101、及電連接至凝膠片的凝膠片A層11之電極21之本態樣的電極墊片301的一實施形態;第4圖B係顯示具有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101、及電連接至凝膠片的凝膠片B層12之電極21之本態樣的電極墊片301的一實施形態。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係通常以密著在被黏著體的表面P的方式配置。在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未連接至凝膠片101的電極21之凝膠片A層11或凝膠片B層12,係使用作為對被黏著體表面P之接觸部。因為凝膠片A層11及凝膠片B層12係具有黏著性及柔軟性,所以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係能夠經由凝膠片A層11或凝膠片B層12的外表面而沿著被黏著體表面P的形狀而密著。
又,基於第5圖而說明本發明之電極墊片的第二實施形態。如第5圖顯示,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係具有配置在以下說明的支撐基材14表面之電極21、及以層積在電極21表面之方式配置之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101。
例如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為生物體用電極墊片的實施形態時,被黏著體的表面P係以皮膚等生物體之一部分為佳。如前述已說明,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101係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 上升及導電性低落。因此,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不會對被黏著體表面P造成實質上的影響,而能夠長期間持續穩定地使用作直流電流的施加用。
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係以依照需要進一步將支撐基材14配置在凝膠片A層11或凝膠片B層12的外表面為佳。支撐基材14係以大略全面範圍被覆凝膠片A層11或凝膠片B層12的外表面之方式配置為佳。在本態樣之電極墊片301,藉由配置支撐基材14,在將凝膠片A層11或凝膠片B層12的外表面絕緣之同時,能夠保護凝膠片A層11或凝膠片B層12的外表面避免污染及/或乾燥等。
作為支撐基材14者,係能夠使用通常的絕緣性樹脂。支撐基材14係例如以含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PET、聚胺甲酸酯或矽酮等之膜、發泡體、不織布、或橡膠等為佳。
例如在第4圖顯示之實施形態,支撐基材14在前述之中,因為具有優異的加工性及/或透濕性且與凝膠片101的貼附性亦良好,以織布或不織布為佳。在本實施形態,支撐基材14係在該等之中,以使用紡黏法所製造之聚烯烴製的不織布為特佳。支撐基材14的厚度係沒有特別限定,例如0.2至1.2mm的範圍。支撐基材14的厚度小於0.2mm時,支撐基材14變成軟弱且有損害電極墊片301的保形性之可能性。又,支撐基材14的厚度超過1.2mm時,支撐基材14變成太厚,無法小型化地形成電極墊片 301且有損害操作性之可能性。支撐基材14的單位面積重量係沒有特別限定,例如50至110g/m2的範圍。支撐基材14的單位面積重量小於50g/m2時,支撐基材14變成軟弱且有損害電極墊片301的保形性之可能性。又,支撐基材14的單位面積重量超過110g/m2時,有損害支撐基材14的可撓性且損害電極墊片301的操作性之可能性。
例如在第5圖顯示之實施形態,支撐基材14係在前述之中,以柔軟、無伸縮性且剛性強度高的樹脂膜為佳。作為此種樹脂膜者,例如能夠舉出PET、聚氯乙烯、聚乙烯及聚丙烯等樹脂膜。在本實施形態,支撐基材14係以具有10至500μm的厚度之前述樹脂膜為佳。支撐基材14係以剛性強度高且容易印刷的PET膜為特佳。
電極21係通常能夠使用預定的導電性物質而得到。作為此種導電性物質者,例如能夠舉出將鎳、鉬、不鏽鋼、銀或鉑等金屬、如銀或銀-氯化銀的金屬混合物、或碳黑或石墨等,單獨或將2種以上的前述材料混合而調製之導電性膏。電極21係例如能夠藉由將導電性膏印刷在前述已說明的支撐基材14表面而形成電極的導電層來得到。或者電極21亦可藉由將前述已說明的支撐基材14、與銀、鋁或錫等的金屬箔或含有前述已說明的導電性物質薄膜貼合來得到。
本發明之另外的一態樣,係有關於一種生物體用電治療器,其具有本發明的一態樣之生物體用電極墊片、及電連接至生物體用電極墊片之電極的電源部。在 本態樣之生物體用電治療器,通常係將生物體用電極墊片的凝膠片A層配置在正極側,及將凝膠片B層配置在負極側。
本態樣之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係以直流電流施加用為佳。如前述已說明,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因此,本態樣之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係能夠長期間持續穩定地使用作為直流電流施加用者。
如以上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係即便施加直流電流一定時間,亦能夠實質上抑制pH上升及導電性低落。因此,藉由將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凝膠片,應用為在各種機器(例如:如生物體用測定機器或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之醫療用機器,或如地盤或岩盤的表面檢査用測定機器、廢棄物處理場等的漏水片的破損檢測用機器之工業計量用機器)的電極部所使用的電極墊片之構成構件,特別是就直流電流施加用而言,能夠長期間持續穩定地使用該等機器。
第6及7圖係本發明的凝膠片之另外的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各別地,第6及7圖顯示之實施形態,係相當於將中間基材之膜13、13a、13b、13c、13ab、13bc從第2及3圖之第二及第三實施形態的凝膠片101除去後之物。第6及7圖顯示之凝膠片101的構成、及作用效果,係除了不包含中間基材之膜以外,係與上述第二及第三實施形態時同樣。
又,第8及9圖係使用本發明的凝膠片之電極墊片之另外的一實施形態之剖面圖。第8及9圖顯示之實施形態,係相當於將中間基材之膜13從第4及5圖顯示之第一及第二實施形態的電極墊片301除去後之物。第8及9圖顯示之電極墊片的構成、及作用效果係除了不包含中間基材之膜以外,係依據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形態之情況。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及比較側而進一步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係不被該等實施例限定。
(實施例1)
計量丙烯醯胺20重量份、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0.04重量份、氯化鈉2重量份、甘油60重量份且添加離子交換水而成為100重量份。相對於該混合液100重量份,添加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IR1173)0.13重量份作為光聚合起始劑,進行混合溶解而得到單體調配液。接著,將厚度0.1mm的矽酮膜重疊10片且將中央部而設置120mm×120mm×1.0mm的空間,在該空間內,將厚度0.15mm、單位面積重量18g/m2的聚酯系不織布作為中間基材,將一端係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5層上,另一端亦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5層上,而且使用接著材固定而製造模框。其次,將少量的離子交換水滴下至150mm四方的玻璃基板上,而且將切割成為150mm四方之厚度100μm且塗佈有矽酮之PET膜貼附而使其密著。然 後,將上述所製造的模框載置在PET膜的上面,將單體調配液滴下至該框內。進而將切割成為150mm四方之厚度40μm且塗佈有矽酮之PET膜覆蓋在其上面,而且將玻璃基板載置在其上面且使用夾子固定。藉由紫外線照射裝置(JATEC公司製、JU-C1500、鹵化金屬燈、輸送機速度0.4m/分鐘、總照射能量量3000mJ/cm2)使其聚合而得到凝膠片。
(實施例2)
除了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6層上,而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4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實施例3)
除了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6層上,而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3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實施例4)
除了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7層上,而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3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實施例5)
除了將在模框製造時所使用的矽酮膜設為6片,使用 厚度0.1mm、單位面積重量14g/m2的聚酯系不織布作為中間基材,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4層上,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3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實施例6)
除了使用厚度0.03mm的賽璐份作為中間基材,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6層上,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4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實施例7)
除了將在模框製造時所使用的矽酮膜設為15片,使用厚度0.67mm、單位面積重量70g/m2的聚酯系不織布作為中間基材,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5層上,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10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比較例1)
除了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8層上,而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3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比較例2)
除了將在模框製造時所使用的矽酮膜設為6片,使用厚度0.1mm、單位面積重量14g/m2的聚酯系不織布作為中間基材,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5層上,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2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比較例3)
除了將中間基材的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8層上,而將另一端載置且夾入至矽酮膜第1層上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凝膠片。
(凝膠片的黏著力評價)
將凝膠片切取成為120mm×20mm且將厚度100μm的PET膜剝下而顯現的凝膠面,貼附在背光板,而且將2kg的壓黏滾輪進行1往復使其壓黏,作為試片。測定係使用流變計(SUN科學公司製,CR-500DX),在測定條件為角度90度、速度300mm/分鐘進行。將在從測定開始點至預定剝下時點(30、40、50、60、70mm)之應力值(N/20mm)設為測定值,從3次試驗(計15點)之值依照下述式算出變動係數CV值且將該值設為凝膠片的黏著力的變異之指標。
CV值(%)=(標準變異×100)/平均值
作為測定環境,係在溫度23±5℃、濕度55%±10%的環境下實施。
(中間基材的振幅測定)
使用剃刀將凝膠片裁斷而成為50mm×20mm的大小,使用顯微鏡(KEYENCE公司製,VH-Z100R)以倍率100倍在50mm寬度之中央、兩端之3處觀察其剖面。計量在各自的觀察畫面(相當於寬度3mm左右)之從100μmPET膜側的端面至中間基材為止的最大及最小距離且算出其差,將針對3處所算出的差之平均值設為中間基材的振幅。
(凝膠片厚度的測定)
將貼附在凝膠片兩面之PET膜剝下且使用測微計進行測定。
將測定結果彙總在表1。從表1的結果能夠清楚明白,藉由將中間基材的振幅S對凝膠片厚度T之比例(S/T)調控在0.4以內,黏著性的變異(CV值)變成較小。
<I.構成凝膠片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製造例1: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計量丙烯醯胺20重量份、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0.03 重量份、氯化鈉5重量份、離子交換水28重量份、檸檬酸1重量份、檸檬酸三鈉2重量份,添加甘油且以全體成為100重量份之方式得到混合液。相對於該混合液100重量份,添加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1173)0.13重量份作為光聚合起始劑,進行混合及溶解而得到單體調配液。其次,將厚度0.3mm的矽酮橡膠片剪下而製造設置有120mm×120mm的空間之模框。將少量的離子交換水滴下至150mm四方的玻璃基板上,將切割成為150mm四方之厚度100μm之經矽酮塗佈的PET膜貼附且使其密著。將上述所製造的矽酮橡膠片之模框放置在該PET膜的上面。將單體調配液滴下至該框內。而且,使用切割成為150mm四方之厚度40μm之經矽酮塗佈的PET膜覆蓋其上面。將玻璃基板載置在PET膜的上面且使用夾子固定。使用紫外線照射裝置(JATEC公司製,JU-C1500,鹵化金屬燈,輸送機速度0.4m/分鐘,總照射能量量3,000mJ/cm2)對其照射紫外線。藉由紫外線照射使單體聚合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5重量%的氯化鈉且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2: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為0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為0.6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 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3: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4: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而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3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5: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而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9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 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6: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酒石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7: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3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8: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且將作為無機鹽之硫酸鈉變更成為5重量%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5重量%的硫酸鈉,含有酸之1 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9: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9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10: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5重量份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0.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11: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2.5重量份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2.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12: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2.5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2.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製造例13: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將檸檬酸變更成為0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藉由與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之氯化鈉且不含有作為酸的檸檬酸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II.層積有複數凝膠片層之凝膠片的製造> (實施例8)
將製造例1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與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層積,而且在其間配置作為中間基材之半透膜亦即賽璐份(二村化學公司製、FP-300),而得到總膜厚0.93mm的凝膠片。在所得到的凝膠片,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係對應凝膠片A層,而不含有無機鹽之 凝膠片層係對應凝膠片B層。本實施例的情況,係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凝膠片B層上面。
(實施例9)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製造例3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而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製造例4所製造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0)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製造例5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2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1)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製造例6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2)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製造例7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3)
將製造例1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與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層積,而且在其間配置作為中間基材之厚度0.15mm、單位面積重量18g/m2的聚酯系不織布,而得到總膜厚1.05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4)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製造例8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2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5)
將製造例1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2片、與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2片交替地層積而得到總膜厚1.83mm的凝膠片。在所得到的凝膠片,2層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係對應凝膠片A層(以下,亦記載為「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A’層」),而2層之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係對應凝膠片B層(以下,亦記載為「凝膠片B層」及「凝膠片B’層」)。將作為中間基材之半透膜亦即賽璐玢(二村化學公司製、FP-300)配置在凝膠片A層與凝膠片 B’層之間。本實施例的情況,係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凝膠片B層上面,將凝膠片B’層配置在凝膠片A層上面,而且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凝膠片B’層上面。
(實施例16)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製造例9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而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製造例5所製造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8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7)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而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製造例10所製造之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8)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製造例11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而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製造例12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19)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製造例13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3mm的凝膠片。
(實施例20)
在實施例8,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製造例4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8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3mm的凝膠片。
<III:凝膠片的評價> [III-1:施加直流時的電阻值變化]
將在2片SUS板之間,挾持切斷成為25mm四方之實施例8至20的凝膠片而成之試驗材料,各自準備2組。2組之中,將安定化直流電源(PAR18-6A、TEXIO製)的正極電連接至一方的試驗材料之凝膠片A層(實施例8至14及16至20)或凝膠片A’層(實施例15)側的SUS板,將負極電連接至另一方的試驗材料之凝膠片B層側的SUS板。在2組的試驗材料,在不與正極或負極連接之一方的凝膠片B層側的SUS板與另一方的凝膠片A層(實施例8至14及16至20)或凝膠片A’層(實施例15)側的SUS板之間係連接1kΩ的電阻。在前述電路,電阻係模擬被黏著體表面,例如生物體的皮膚。在3V的施加直流電壓、及10分鐘的施 加時間的條件下,對前述電路施加直流電流。測定電路的電阻且將電阻無變化的情況判定為○,增加的情況判定為△。
[III-2:施加直流時的pH變化]
依照III-1記載的程序,對連接實施例8至20的凝膠片的試驗材料之電路施加直流電流。施加電流後,將凝膠片從試驗材料拆下。將pH試驗紙放置在實施例8至20的凝膠片之凝膠片B層表面。使用PET膜挾持凝膠片的兩表面且保持1分鐘。隨後,將pH試驗紙取出且確認pH值。依照同樣的程序,測定直流施加前在實施例8至20的凝膠片之凝膠片B層的pH值時,任一實施例8至20的凝膠片之情況均為pH5。基於直流施加前的pH,將施加後的pH值在3至8的範圍之情況判定為○,將2以下或9以上之情況判定為△。
[III-3:凝膠片的黏著力評價]
依照III-1記載的程序,對連接實施例8至20的凝膠片的試驗材料之電路施加直流電流。施加後,將凝膠片從試驗材料拆下。針對施加前後的凝膠片,與上述實施例1至7及比較例1至3的情況同樣地進行且算出變更係數CV值,將該值設為凝膠片的黏著力變異之指標。
[III-4:評價結果]
將在實施例8至20的凝膠片之各凝膠片層的尺寸及無機鹽量、以及對該凝膠片施加直流時的評價結果顯示在表2。又,在表2之凝膠片的厚度T及中間基材的振幅S,係與上述實施例1至7及比較例1至3的情況同樣地進行而測定。
如表2所顯示,在實施例8及10至16的凝膠片,係在前述條件下施加直流電流之後,電阻值為無變化,而且凝膠片B層的pH值為無變化或5至8的範圍。相對於此,在實施例9及17至19的凝膠片,係在前述條件下施加直流電流之後,雖然電阻值為無變化,但是凝膠片B層的pH值上升至9。又,在實施例20的凝膠片,係在前述條件下施加直流電流之後,雖然凝膠片B層的pH值為停留在7,但是電阻值增加。
針對實施例8、10至12、14至16的凝膠片,在從凝膠片的製造經過7天後,依照與前述同樣的程序進行評價pH變化時,為維持pH5。從該結果,清楚明白藉由將中間基材之薄膜配置在凝膠片A層與凝膠片B層之間,能夠更長期間繼續顯現本發明的效果。
特別是由4層的凝膠片層所構成之實施例15的凝膠片,能夠進一步抑制凝膠片層間的物質移動,即便經過10天後,pH亦為5而沒有變化。
又,藉由將中間基材的振幅S對凝膠片厚度T之比例(S/T)調控在0.4以內,施加電流前的黏著性變異(CV值)係任一者均較小。
其次,作為參考例,係將複數凝膠片層層積而製造未埋入有中間基材之凝膠片,與上述實施例同樣地進行評價電阻值及施加電流後的pH。
<I:凝膠片的製造> [參考製造例1: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計量丙烯醯胺20重量份、N,N-亞甲雙丙烯醯胺0.03重量份、氯化鈉5重量份、離子交換水28重量份、檸檬酸1重量份、檸檬酸三鈉2重量份,添加甘油且以全體成為100重量份之方式得到混合液。相對於該混合液100重量份,添加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1173)0.13重量份作為光聚合起始劑,進行混合及溶解而得到單體調配液。其次,將厚度0.3mm的矽酮橡膠片剪下而製造設置有120mm×120mm的空間之模框。將少量的離子交換水滴下至150mm四方的玻璃基板上,將切割成為150mm四方之厚度100μm之經矽酮塗佈的PET膜貼附且使其密著。將上述所製造的矽酮橡膠片之模框放置在該PET膜的上面。將單體調配液滴下至該框內。而且,使用切割成為150mm四方之厚度40μm之經矽酮塗佈的PET膜覆蓋其上面。將玻璃基板載置在PET膜的上面且使用夾子固定。使用紫外線照射裝置(JATEC公司製、JU-C1500、鹵化金屬燈、輸送機速度0.4m/分鐘、總照射能量量3,000mJ/cm2)對其照射紫外線。藉由紫外線照射使單體聚合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5重量%的氯化鈉且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2: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 更成為0重量,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3: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9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4: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5: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 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6: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9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7: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2.5重量份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2.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8: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2.5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2.5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 %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9: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1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0.1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10: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1重量份,將離子交換水的量變更成為38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0.1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38重量%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11: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5重量份變更成為硫酸鈉0.5重量份,將離子交換水的量變更成為50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 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0.5重量%的硫酸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50重量%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12: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1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9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0.1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13: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1重量份,將且檸檬酸的量變更成為0.2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9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無機鹽之0.1重量%的氯化鈉,含有作為酸之0.2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14: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 0.9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15: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將聚丙烯酸(東亞合成公司製JURYMER-AC-10P、分子量9,000)變更為1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作為酸之1重量%的檸檬酸,而且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參考製造例16: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的製造]
在參考製造例1,除了將單體調配液中的氯化鈉量變更成為0重量份,將檸檬酸變更成為0重量份,且將矽酮橡膠片的模框厚度變更成為0.6mm以外,係依照與參考製造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相對於凝膠片層的總重量,含有28重量%的水但是不含有作為無機鹽的氯化鈉且不含有作為酸的檸檬酸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
<II.層積有複數凝膠片層之凝膠片的製造> [參考實施例1]
將參考製造例1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與參考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層積,而得到總膜厚0.9mm的凝膠片。在所得到的凝膠片,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係對應凝膠片A層,而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係對應凝膠片B層。本參考實施例的情況,係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凝膠片B層上面。
[參考實施例2]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在參考製造例3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依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2mm的凝膠片。
[參考實施例3]
將參考製造例1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2片、與參考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2片交替地層積而得到總膜厚1.8mm的凝膠片。在所得到的凝膠片,2層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凝膠片層係對應凝膠片A層(以下,亦記載為「凝膠片A層」及「凝膠片A’層」),而2層之不含有無機鹽之凝膠片層係對應凝膠片B層(以下,亦記載為「凝膠片B層」及「凝膠片B’層」)。本實施例的情況,係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凝膠片B層上面,將凝膠片B’層配置在 凝膠片A層上面,而且將凝膠片A’層配置在凝膠片B’層上面。
[參考實施例4]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5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而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9所製造之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藉由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2mm的凝膠片。
[參考實施例5]
在參考實施例3,除了將凝膠片A層及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5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且將凝膠片B層及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9所製造之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3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2.4mm的凝膠片。
[參考實施例6]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5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10所製造之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2mm的凝膠片。
[參考實施例7]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5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11所製造之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2mm的凝膠片。
[參考實施例8]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5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12所製造之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5mm的凝膠片。
[參考實施例9]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5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且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13所製造之含有少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5mm的凝膠片。
[參考實施例10]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 造例4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6mm的凝膠片。
[參考實施例11]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15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1]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5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2]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6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2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3]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分別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 考製造例5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6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5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4]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分別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4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5]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分別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4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3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2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6]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分別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3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9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 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1.5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7]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16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8]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分別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7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8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mm的凝膠片。
[參考比較例9]
在參考實施例1,除了分別將凝膠片A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2所製造之不含有無機鹽之膜厚0.6mm的凝膠片層,將凝膠片B層變更成為參考製造例1所製造之含有多量的無機鹽之膜厚0.3mm的凝膠片層以外,係依照與參考實施例1同樣的程序而得到總膜厚0.9mm的凝膠片。
<III:凝膠片的評價> [III-1:施加直流時電阻值的變化]
將在2片SUS板之間,挾持切斷成為25mm四方之參考實施例或參考比較例的凝膠片而成之試驗材料,各自準備2組。2組之中,將安定化直流電源(PAR18-6A、TEXIO製)的正極電連接至一方的試驗材料之凝膠片A層(參考實施例1、2、4及6至11、以及參考比較例1至9)或凝膠片A’層(參考實施例3及5)側的SUS板,將負極電連接至另一方的試驗材料之凝膠片B層側的SUS板。在2組的試驗材料,在不與正極或負極連接之一方的凝膠片B層側的SUS板與另一方的凝膠片A層(參考實施例1、2、4及6至11、以及參考比較例1至9)或凝膠片A’層(參考實施例3及5)側的SUS板之間係連接1kΩ的電阻。在前述電路,電阻係模擬被黏著體表面,例如生物體的皮膚。在3V的施加直流電壓、及10分鐘的施加時間的條件下,對前述電路施加直流電流。測定電路的電阻且將電阻無變化的情況判定為○,增加的情況判定為△。
[III-2:施加直流時的pH變化]
依照III-1記載的程序,對連接參考實施例或參考比較例的凝膠片的試驗材料之電路施加直流電流。施加電流後,將凝膠片從試驗材料拆下。將pH試驗紙放置在參考實施例及參考比較例的凝膠片之凝膠片B層表面。使用PET膜挾持凝膠片的兩表面且保持1分鐘。隨後,將pH試驗紙取出且確認pH值。依照同樣的程序,測定直流施加前在參考實施例及參考比較例的凝膠片之凝膠片B層的 pH值時,任一參考實施例及參考比較例的凝膠片之情況均為pH5。基於直流施加前的pH,將施加後的pH值在3至8的範圍之情況判定為○,將2以下或9以上之情況判定為×。
[III-3:評價結果]
將在參考實施例及參考比較例的凝膠片之各凝膠片層的尺寸及無機鹽量、以及對該凝膠片施加直流時的評價結果顯示在表3。
如表3所顯示,在參考實施例1至11的凝膠片,係在前述條件下施加直流電流之後,電阻值為無變化,而且凝膠片B層的pH值為無變化或5至8的範圍。 相對於此,在參考比較例1至3及7至9的凝膠片,係在前述條件下施加直流電流之後,雖然電阻值為無變化,但是凝膠片B層的pH值上升至9。又,在參考比較例4至6的凝膠片,係在前述條件下施加直流電流之後,雖然凝膠片B層的pH值無變化,但是電阻值增加。
針對參考實施例3及5的凝膠片,在從凝膠片的製造經過7天後,依照與前述同樣的程序進行評價pH變化時,為維持pH5。從該結果,清楚明白藉由由4層凝膠片層構成凝膠片,能夠抑制凝膠片層間的物質移動且能夠更長期間繼續顯現本發明的效果。
在本說明書所引用的全部發行物、專利及專利申請案,係藉由直接引用而納入本說明書。

Claims (15)

  1. 一種凝膠片,係包含凝膠材、及被埋入前述凝膠材中的中間基材之凝膠片,將前述凝膠片的厚度設為T,將前述中間基材的振幅設為S時,前述凝膠片滿足下述數式(1):S/T≦0.4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係滿足下述數式(2):S/T≦0.2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凝膠材係由將凝膠片A層與凝膠片B層交替地層積而成之至少2層凝膠片層所構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中間基材係選自由半透膜、離子交換膜、精密過濾膜、超濾膜及奈米過濾膜所組成群組之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中間基材為不織布。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相對前述凝膠片A層的總重量,凝膠片A層係含有總含量X重量%的至少1種無機鹽,而且相對前述凝膠片B層的總重量,凝膠片B層係含有總含量Y重量%的至少1種無機鹽,但是,Y小於X,前述凝膠片B層含有至少1種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至少1種酸含有有機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X及Y滿足下述數式(3):0≦Y<X≦15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相對於凝膠片B層的總重量,將前述凝膠片B層的水含量設為α重量%時,Y及α滿足下述數式(4):0≦Y/α≦0.03 (4)。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凝膠片,其中將凝膠片A層的厚度設為a(mm),將凝膠片B層的厚度設為b(mm)時,a及b滿足下述數式(5)及(6):b/a≧1 (5) 0.6≦a+b≦3.0 (6)。
  11. 一種電極墊片,係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凝膠片、及電連接於前述凝膠片的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之電極。
  12. 一種生物體用電極墊片,係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凝膠片、及電連接於前述凝膠片的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之電極,在前述凝膠片之未被連接至前述電極之凝膠片A層或凝膠片B層係使用作為對生物體之接觸部。
  13. 一種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係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生物體用電極墊片、及被連接至前述生物體用電極墊片的電極之電源部,且前述生物體用電極墊片的凝膠片A層係被配置在正極側,而凝膠片B層係被配 置在負極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生物體用電極墊片,係直流電流之施加用者。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生物體用電治療器,係直流之電流施加用者。
TW106121416A 2016-06-27 2017-06-27 導電性積層水凝膠片,及具有該水凝膠片之電極墊片和電治療器 TWI713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6983A JP6599823B2 (ja) 2016-06-27 2016-06-27 ゲルシート
JP2016-126983 2016-06-27
JP2016-193371 2016-09-30
JP2016193371A JP6535310B2 (ja) 2016-09-30 2016-09-30 導電性積層ハイドロゲル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9479A true TW201819479A (zh) 2018-06-01
TWI713755B TWI713755B (zh) 2020-12-21

Family

ID=6078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416A TWI713755B (zh) 2016-06-27 2017-06-27 導電性積層水凝膠片,及具有該水凝膠片之電極墊片和電治療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7991B2 (zh)
EP (1) EP3476429B1 (zh)
KR (1) KR102196805B1 (zh)
CN (1) CN109414578B (zh)
TW (1) TWI713755B (zh)
WO (1) WO20180037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7428B2 (ja) * 2018-03-30 2021-09-22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ドロゲル
WO2020189479A1 (ja) * 2019-03-19 2020-09-24 東レ株式会社 導電性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2221A (en) * 1972-09-19 1977-01-11 Gilbert Buchalter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impulses to surface using transducer coupling agent
JPS5844594B2 (ja) 1975-05-12 1983-10-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カムソウチ
US5069908A (en) * 1989-06-19 1991-12-03 Henley International, Inc. Crosslinked hydrogel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5622168A (en) * 1992-11-18 1997-04-22 John L. Essmyer Conductive hydrogels and physiological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 assemblies therefrom
US5868136A (en) * 1996-02-20 1999-02-09 Axelgaard Manufacturing Co. Ltd. Medical electrode
US6038464A (en) * 1998-02-09 2000-03-14 Axelgaard Manufacturing Co., Ltd. Medical electrode
JPH11235387A (ja) 1998-02-19 1999-08-31 Fuchu Tenpaaru:Kk 直流式電位治療器
JP3895200B2 (ja) 2002-03-19 2007-03-22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材及びシート
US6842636B2 (en) * 2002-09-27 2005-01-11 Axelgaard Manufacturing Co., Ltd. Medical electrode
EP1739149B1 (en) * 2004-04-22 2012-12-1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Gel adhesive composition
US20070088332A1 (en) 2005-08-22 2007-04-19 Transcutaneous Technologies Inc. Iontophoresis device
JP4892213B2 (ja) 2005-09-22 2012-03-07 イイダ産業株式会社 粘着性振動・衝撃吸収素材
JP2007202835A (ja) 2006-02-02 2007-08-16 Transcutaneous Technologies Inc イオントフォレーシス装置
JP5559197B2 (ja) * 2008-12-30 2014-07-23 リサーチ・ファウンデーション・オブ・ザ・シティー・ユニヴァーシティー・オブ・ニュー・ヨーク 電気刺激時の不快感を軽減するための方法、並びにそのための組成物及び装置
US8548557B2 (en) * 2010-08-12 2013-10-01 Covidien Lp Medical electrodes
JP5815019B2 (ja) * 2011-03-16 2015-11-17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ドロゲル積層電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012465A1 (en) 2011-07-18 2013-01-24 Thomas Jerome Bachinski Electrodes, electrode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5844594B2 (ja) 2011-09-30 2016-01-20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性ハイドロゲル、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粘着性ゲルシート及び電極パッド
JP6001838B2 (ja) 2011-09-30 2016-10-05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ゲルシートロー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ゲルシートロール
KR101507301B1 (ko) * 2011-10-28 2015-04-01 주식회사 제닉 점착성 하이드로겔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점착성 하이드로겔 시트의 제조방법
EP2827940A1 (en) * 2012-03-23 2015-01-28 Microarray Limited Skin dressing with electrodes and physiologically active precursor substance
JP2013202194A (ja) 2012-03-28 2013-10-07 Howa:Kk 電気治療器
JP5860323B2 (ja) 2012-03-29 2016-02-16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刺激用生体電極
US9481771B2 (en) * 2012-09-18 2016-11-01 Riken Method for adhering hydrogels
JP2014205663A (ja) * 2013-03-18 2014-10-30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皮膚貼付用炭酸ガス発生シート
EP3183387B1 (en) 2014-08-19 2019-09-25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Hokkaido University Composite comprising fabric and polyampholyte hydrog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6067653A (ja) 2014-09-30 2016-05-09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電極パッド用清掃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6429B1 (en) 2024-02-21
EP3476429A4 (en) 2020-04-01
WO2018003787A1 (ja) 2018-01-04
TWI713755B (zh) 2020-12-21
KR102196805B1 (ko) 2020-12-30
CN109414578B (zh) 2022-06-28
US11197991B2 (en) 2021-12-14
CN109414578A (zh) 2019-03-01
EP3476429A1 (en) 2019-05-01
KR20190015487A (ko) 2019-02-13
US20190217079A1 (en)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23974B1 (en) Water-rich adherent gel, composition for manufacturing water-rich adherent gel, and electrode pad
JP6209406B2 (ja) ハイドロゲル
JP6754840B2 (ja) 皮膚貼着用ゲルシート
TWI766323B (zh) 水凝膠、醫療用水凝膠及水凝膠的製造方法
TWI713755B (zh) 導電性積層水凝膠片,及具有該水凝膠片之電極墊片和電治療器
TW201942240A (zh) 水凝膠
JP6535310B2 (ja) 導電性積層ハイドロゲルシート
JP2016067653A (ja) 電極パッド用清掃具
US20210198403A1 (en) Hydrogel sheet
JP7005568B2 (ja) ゲルシート
JP6599823B2 (ja) ゲルシート
TWI693944B (zh) 水凝膠
JP2015003977A (ja) 粘着性ゲルシート、電極および粘着性ゲ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24066428A (ja) 粘着性ハイドロゲル及び粘着性ハイドロゲル製造用組成物
JP2024048322A (ja) 粘着性ハイドロゲル、積層体、及び医療用外用材
JP3208338U (ja) 電極パッド用清掃具
JP2016067478A (ja) 身体貼着用テープ又は身体貼着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