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9173A -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 Google Patents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9173A
TW201809173A TW106125034A TW106125034A TW201809173A TW 201809173 A TW201809173 A TW 201809173A TW 106125034 A TW106125034 A TW 106125034A TW 106125034 A TW106125034 A TW 106125034A TW 201809173 A TW201809173 A TW 2018091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thermosetting composition
polymerizable double
weight
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5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3941B (zh
Inventor
渡辺尚樹
近藤学
堀田佑策
木村佑希
岡本優紀
Original Assignee
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9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9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9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4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uring agents used
    • C08G59/50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C09D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D159/00 - C09D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03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73/1007Preparatory processes from tetra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and diam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所述熱硬化性組成物包含聚酯醯胺酸(A)、環氧化合物(B)及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所述組成物的特徵在於,所述聚酯醯胺酸(A)為以下述式(1)及式(2)的關係成立的比率包含X莫耳的四羧酸二酐、Y莫耳的二胺及Z莫耳的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原料的反應產物,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為每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根據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可以形成優選地用於電子零件、且平坦性及耐劃傷性優異的硬化膜。 0.2≦Z/Y≦8.0·······(1) 0.2≦(Y+Z)/X≦5.0···(2)

Description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以用於形成電子零件中的絕緣材料、半導體裝置中的鈍化膜、緩衝塗膜、層間絕緣膜、平坦化膜、液晶顯示元件中的層間絕緣膜、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用保護膜等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由該熱硬化性組成物形成的透明膜,及具有該膜的電子零件。
在液晶顯示元件等元件的製造步驟中,有時進行有機溶劑、酸、鹼溶液等的各種化學品處理,或者在通過濺射(sputtering)將配線電極成膜時,將表面局部地在高溫下加熱。因此,有時出於防止各種元件的表面的劣化、損傷、變質的目的而設置表面保護膜。對這些保護膜要求可以耐受所述般的製造步驟中的各種處理的各特性。具體而言,要求耐熱性、耐溶劑性·耐酸性·耐鹼性等耐化學品性、耐水性、對玻璃等基底基板的密接性、透明性、耐劃傷性、塗布性、平坦性、耐光性等。在隨著對顯示元件所要求的可靠性的要求特性提高,對顯示元件構件所要求的耐熱性提高的過程中,提倡耐熱性良好的包含聚酯醯胺酸及環氧化合物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專利文獻1)。進而,隨著近年來對經高精細化、薄型化的液晶顯示元件所要求的平坦性提高,提倡耐熱性良好、及平坦性良好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專利文獻2)。
隨著近年來顯示元件的省功耗化,有時使用具有包含紅色(R)、綠色(G)、藍色(B)及白色(W)的像素的彩色濾光片。W部位為在支撐基板上無R、G、B等的光致抗蝕劑層的部位,因此與不具有包含W的像素的彩色濾光片相比,具有包含W的像素的彩色濾光片的表面階差變大。若表面階差大則顯示品質降低,因此對熱硬化性材料而言,進一步的平坦性提高成為課題。
又,隨著近年來顯示元件的大型化,容易在各製造步驟中產生面內不均。例如,在大型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中,在配向膜的摩擦時,容易產生摩擦輥相對於彩色濾光片基板的接觸壓的面內不均。因此,在接觸壓高的部位有時保護膜產生劃傷。若保護膜產生劃傷則顯示品質降低,因此對熱硬化性組成物而言,耐劃傷性提高成為課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5-10526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8-156546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提供平坦性及耐劃傷性優異的硬化膜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及由該熱硬化性組成物形成的硬化膜,進而提供一種具有該硬化膜的電子零件。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發現,利用如下硬化膜可達成所述目的,從而完成了本發明,所述硬化膜是使包含作為四羧酸二酐、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反應產物的聚酯醯胺酸、環氧化合物、以及每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的組成物硬化而獲得。 本發明包含以下的構成。
[1] 一種熱硬化性組成物,其包含聚酯醯胺酸(A)、環氧化合物(B)及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所述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特徵在於: 所述聚酯醯胺酸(A)是以下述式(1)及式(2)的關係成立的比率含有X莫耳的四羧酸二酐、Y莫耳的二胺及Z莫耳的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原料的反應物, 0.2≦Z/Y≦8.0 ·······(1) 0.2≦(Y+Z)/X≦5.0 ···(2) 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為每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的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
[2] 根據[1]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聚酯醯胺酸(A)包含下述式(3)所表示的結構單元及下述式(4)所表示的結構單元。在式(3)及式(4)中,R1 是自四羧酸二酐除去兩個-CO-O-CO-而成的殘基,R2 是自二胺除去兩個-NH2 而成的殘基,R3 是自多元羥基化合物除去兩個-OH而成的殘基。
[3] 根據[1]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包含每一分子中具有三個以上的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
[4] 根據[3]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每一分子中具有三個以上的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為選自由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及含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
[5] 根據[1]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為選自由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及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以及含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
[6] 根據[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相對於聚酯醯胺酸(A)100重量份,環氧化合物(B)的含量為20重量份~400重量份,相對於聚酯醯胺酸(A)100重量份,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的含量為1重量份~400重量份。
[7] 一種硬化膜,其是使根據[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而獲得。
[8]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具有根據[7]項所述的硬化膜作為透明保護膜。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為平坦性及耐劃傷性特別優異的材料,在作為彩色液晶顯示元件的彩色濾光片保護膜而使用的情況下,可以使顯示品質提高。特別是有效用作利用染色法、顏料分散法、電沉積法及印刷法而製造的彩色濾光片的保護膜。又,也可以作為各種光學材料的保護膜及透明絕緣膜而使用。
本說明書中,本發明的硬化膜的階差越小,則硬化膜及用以形成所述硬化膜的熱硬化性組成物越表現出「平坦性優異」。
本說明書,有時為了表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的一者或兩者而表述為「(甲基)丙烯酸酯」。同樣地,有時為了表示「丙烯醯氧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的一者或兩者而表述為「(甲基)丙烯醯氧基」。
1. 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 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為含有作為包含四羧酸二酐、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原料的反應產物的聚酯醯胺酸、環氧化合物、以及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的組成物,且其特徵在於:相對於聚酯醯胺酸100重量份,環氧化合物為20重量份~400重量份,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為1重量份~400重量份。
1-1. 聚酯醯胺酸(A) 聚酯醯胺酸為包含四羧酸二酐、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原料的反應產物。更詳細而言,所述聚酯醯胺酸為以下述式(1)及式(2)的關係成立的比率包含X莫耳的四羧酸二酐、Y莫耳的二胺及Z莫耳的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原料的反應產物。 0.2≦Z/Y≦8.0 ·······(1) 0.2≦(Y+Z)/X≦5.0 ···(2)
聚酯醯胺酸(A)較佳為具有下述式(3)所表示的結構單元及式(4)所表示的結構單元。
在式(3)及式(4)中,R1 是自四羧酸二酐除去兩個-CO-O-CO-而成的殘基,較佳為碳數2~30的有機基。R2 是自二胺除去兩個-NH2 而成的殘基,較佳為碳數2~30的有機基。R3 是自多元羥基化合物除去兩個-OH而成的殘基,較佳為碳數2~20的有機基。
聚酯醯胺酸(A)的合成中至少需要溶劑,可使該溶劑直接殘留而製成考慮到操作性等的液狀或凝膠狀的熱硬化性組成物,或者也可以將該溶劑除去而製成考慮到搬運性等的固體狀的組成物。又,聚酯醯胺酸(A)的合成視需要也可以包含選自單羥基化合物及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中的一種以上的化合物作為原料,特別佳為包含單羥基化合物。又,聚酯醯胺酸(A)的合成也可以在不損及本發明的目的的範圍內,視需要包含所述以外的其他化合物作為原料。
1-1-1. 四羧酸二酐 在本發明中,作為用以獲得聚酯醯胺酸(A)的材料,使用四羧酸二酐。較佳的四羧酸二酐的具體例為: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2',3,3'-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碸四羧酸二酐、2,2',3,3'-二苯基碸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基碸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醚四羧酸二酐、2,2',3,3'-二苯基醚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基醚四羧酸二酐、2,2-[雙(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乙二醇雙(脫水偏苯三酸酯)(商品名;TMEG-100,新日本理化股份有限公司)、環丁烷四羧酸二酐、甲基環丁烷四羧酸二酐、環戊烷四羧酸二酐、環己烷四羧酸二酐、乙烷四羧酸二酐、及丁烷四羧酸二酐。可以使用這些中的一種以上。
這些四羧酸二酐中,更佳為賦予良好透明性的3,3',4,4'-二苯基碸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醚四羧酸二酐、2,2-[雙(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及乙二醇雙(脫水偏苯三酸酯),進而佳為3,3',4,4'-二苯基碸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醚四羧酸二酐及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
1-1-2. 二胺 在本發明中,作為用以獲得聚酯醯胺酸(A)的材料,使用二胺。較佳的二胺的具體例為:4,4'-二胺基二苯基碸、3,3'-二胺基二苯基碸、3,4'-二胺基二苯基碸、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碸、雙[4-(3-胺基苯氧基)苯基]碸、雙[3-(4-胺基苯氧基)苯基]碸、[4-(4-胺基苯氧基)苯基][3-(4-胺基苯氧基)苯基]碸、[4-(3-胺基苯氧基)苯基][3-(4-胺基苯氧基)苯基]碸、及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可以使用這些中的一種以上。
這些二胺中,更佳為賦予良好透明性的3,3'-二胺基二苯基碸及雙[4-(3-胺基苯氧基)苯基]碸,進而佳為3,3'-二胺基二苯基碸。
1-1-3. 多元羥基化合物 在本發明中,作為用以獲得聚酯醯胺酸(A)的材料,使用多元羥基化合物。較佳的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具體例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下的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下的聚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2,4-戊二醇、1,2,5-戊三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2,5-己二醇、1,2,6-己三醇、1,2-庚二醇、1,7-庚二醇、1,2,7-庚三醇、1,2-辛二醇、1,8-辛二醇、3,6-辛二醇、1,2,8-辛三醇、1,2-壬二醇、1,9-壬二醇、1,2,9-壬三醇、1,2-癸二醇、1,10-癸二醇、1,2,10-癸三醇、1,2-十二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異氰脲酸三(2-羥基乙基)酯、雙酚A(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雙酚S(雙(4-羥基苯基)碸)、雙酚F(雙(4-羥基苯基)甲烷)、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可以使用這些中的一種以上。
這些多元羥基化合物中,更佳為在溶劑中的溶解性良好的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及異氰脲酸三(2-羥基乙基)酯,進而佳為1,4-丁二醇、1,5-戊二醇及1,6-己二醇。
1-1-4. 單羥基化合物 在本發明中,作為用以獲得聚酯醯胺酸(A)的材料,可以使用單羥基化合物。通過使用單羥基化合物,熱硬化性組成物的保存穩定性提高。較佳的單羥基化合物的具體例為:甲醇、乙醇、1-丙醇、異丙醇、烯丙醇、苄醇、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甲醚、二丙二醇單乙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甲醚、苯酚、龍腦(borneol)、麥芽醇(maltol)、芳樟醇(linalool)、松油醇(terpineol)、二甲基苄基甲醇(dimethyl benzyl carbinol)、及3-乙基-3-羥基甲基氧雜環丁烷。可以使用這些中的一種以上。
這些單羥基化合物中,更佳為異丙醇、烯丙醇、苄醇、丙二醇單乙醚、或3-乙基-3-羥基甲基氧雜環丁烷。若考慮將使用這些單羥基化合物而形成的聚酯醯胺酸(A)與環氧化合物、及環氧硬化劑混合的情況下的相容性,或熱硬化性組成物在彩色濾光片上的塗布性,則單羥基化合物進而佳為使用苄醇。
相對於四羧酸二酐、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合計量100重量份,較佳為含有0重量份~300重量份的單羥基化合物而進行反應。更佳為5重量份~200重量份。
1-1-5. 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又,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聚酯醯胺酸(A)也可以在所述原料中添加具有三個以上酸酐基的化合物而合成。添加具有三個以上酸酐基的化合物而合成的聚酯醯胺酸(A)的透明性的提高受到期待,因此較佳。具有三個以上酸酐基的化合物的例子為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關於構成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的各成分的比率,苯乙烯/馬來酸酐的莫耳比為0.5~4,較佳為1~3。苯乙烯/馬來酸酐的莫耳比更佳為1或2,進而佳為1。
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的具體例為SMA3000P、SMA2000P、及SMA1000P(均為商品名;川原油化股份有限公司)。這些中特別佳為耐熱性及耐鹼性良好的SMA1000P。
相對於四羧酸二酐、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合計量100重量份,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較佳為含有0重量份~500重量份。更佳為10重量份~300重量份。
1-1-6. 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 在聚酯醯胺酸(A)的合成中,也可以在不損及本發明的目的的範圍內,視需要包含所述以外的其他原料作為原料,此種其他原料的例子為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是用以與聚酯醯胺酸(A)的末端的酸酐基反應而在末端導入矽烷基。若使用含有聚酯醯胺酸(A)的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則可改善所獲得的硬化膜的耐酸性,所述聚酯醯胺酸(A)是通過添加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進行反應而獲得。進而,在以所述單體的構成進行反應的情況下,也可以添加單羥基化合物及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此兩者而進行反應。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較佳的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的具體例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4-胺基丁基三甲氧基矽烷、4-胺基丁基三乙氧基矽烷、4-胺基丁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對胺基苯基三甲氧基矽烷、對胺基苯基三乙氧基矽烷、對胺基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對胺基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間胺基苯基三甲氧基矽烷、及間胺基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可以使用這些中的一種以上。
這些中更佳為硬化膜的耐酸性變良好的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及對胺基苯基三甲氧基矽烷,就耐酸性、相容性的觀點而言,進而佳為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相對於四羧酸二酐、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合計量100重量份,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較佳為含有0重量份~300重量份。更佳為5重量份~200重量份。
1-1-7. 聚酯醯胺酸(A)的合成反應中所使用的溶劑 用以獲得聚酯醯胺酸(A)的合成反應中所使用的溶劑(以後,有時稱為「反應溶劑」)的具體例為: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甲基乙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乳酸乙酯、環己酮、N-甲基-2-吡咯烷酮、及N,N-二甲基乙醯胺。這些中較佳為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及二乙二醇甲基乙醚。
1-1-8. 聚酯醯胺酸(A)的合成方法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聚酯醯胺酸(A)較佳為通過在所述溶劑中使四羧酸二酐X莫耳、二胺Y莫耳、及多元羥基化合物Z莫耳反應而合成,此時將X、Y及Z確定為在這些間下述式(1)及式(2)的關係成立的比例。若為該範圍,則聚酯醯胺酸(A)在溶劑中的溶解性高,因此組成物的塗布性得到提高,結果可獲得平坦性優異的硬化膜。 0.2≦Z/Y≦8.0 ·······(1) 0.2≦(Y+Z)/X≦5.0 ···(2) 式(1)較佳為0.7≦Z/Y≦7.0,更佳為1.0≦Z/Y≦5.0。又,式(2)較佳為0.5≦(Y+Z)/X≦4.0,更佳為0.6≦(Y+Z)/X≦2.0。
可認為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聚酯醯胺酸(A)是在所述反應條件下,相對於(Y+Z)而過剩使用X的條件下,比在末端具有胺基或羥基的分子更過剩地生成在末端具有酸酐基(-CO-O-CO-)的分子。在以此種單體的構成進行反應的情況下,為了與分子末端的酸酐基反應而對末端進行酯化,視需要可以添加所述的單羥基化合物。通過添加單羥基化合物進行反應而獲得的聚酯醯胺酸(A)可改善與環氧化合物及環氧硬化劑的相容性,且可改善包含這些化合物的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塗布性。
若相對於四羧酸二酐、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合計100重量份而使用100重量份以上的反應溶劑,則反應順利地進行,因此較佳。反應以在40℃~200℃下反應0.2小時~20小時為宜。
反應原料在反應系統中的添加順序並無特別限定。即,也可以使用以下的任意方法:將四羧酸二酐、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同時加入至反應溶劑中的方法;使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溶解於反應溶劑中之後,添加四羧酸二酐的方法;使四羧酸二酐與多元羥基化合物預先反應後,在其反應產物中添加二胺的方法;或者使四羧酸二酐及二胺預先反應後,在其反應產物中添加多元羥基化合物的方法等。
在使所述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反應的情況下,在四羧酸二酐、以及二胺及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反應結束後,將反應後的溶液冷卻至40℃以下後,添加具有一個胺基的胺基矽烷化合物,在10℃~40℃下反應0.1小時~6小時為宜。又,可以在反應的任意時間點添加單羥基化合物。
如上所述而合成的聚酯醯胺酸(A)包含式(3)所表示的結構單元及式(4)所表示的結構單元,且其末端為源自作為原料的四羧酸二酐、二胺或多元羥基化合物的酸酐基、胺基或羥基,或者這些化合物以外的添加物構成其末端。通過包含此種構成,硬化性變良好。
所獲得的聚酯醯胺酸(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200,000,更佳為3,000~50,000。若處於這些範圍,則平坦性及耐熱性變良好。
本說明書中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利用膠體滲透層析(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法(管柱溫度:35℃、流速:1 ml/min)而求出的聚苯乙烯換算的值。標準的聚苯乙烯使用分子量為645~132900的聚苯乙烯(例如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的聚苯乙烯校準套組(calibration kit)PL2010-0102),管柱使用PLgel MIXED-D(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可使用四氫呋喃(Tetrahydrofuran,THF)作為流動相而進行測定。再者,本說明書中的市售品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是目錄(catalogue)記載值。
1-2. 環氧化合物(B)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環氧化合物(B)為每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的環氧基的化合物。環氧化合物(B)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兩種以上。
環氧化合物(B)的例子為:雙酚A型環氧化合物、雙酚F型環氧化合物、縮水甘油醚型環氧化合物、縮水甘油酯型環氧化合物、雙酚型環氧化合物、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雙酚A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脂肪族聚縮水甘油醚化合物、環式脂肪族環氧化合物、具有環氧基的單體的聚合物、具有環氧基的單體與其他單體的共聚物、及具有矽氧烷鍵結部位的環氧化合物。
雙酚A型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jER 828、jER 1004、jER 1009(均為商品名;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雙酚F型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jER 806、jER 4005P(均為商品名;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縮水甘油醚型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特克莫(TECHMORE)VG3101L(商品名;普林泰科(Printec)股份有限公司),EHPE-3150(商品名;大賽璐(Daicel)股份有限公司),EPPN-501H、EPPN-502H(均為商品名;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及jER 1032H60(商品名;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縮水甘油酯型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丹納考爾(Denacol)EX-721(商品名;長瀨化成(Nagase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及1,2-環己烷二羧酸二縮水甘油酯(商品名;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雙酚型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jER YX4000、jER YX4000H、jER YL6121H(均為商品名;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及NC-3000、NC-3000-L、NC-3000-H、NC-3100(均為商品名;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EPPN-201(商品名;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及jER 152、jER 154(均為商品名;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EOCN-102S、EOCN-103S、EOCN-104S、EOCN-1020(均為商品名;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等;雙酚A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jER 157S65、jER 157S70(均為商品名;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環式脂肪族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賽羅西德(Celloxide)2021P、賽羅西德(Celloxide)3000(均為商品名;大賽璐(Daicel)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矽氧烷鍵結部位的環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體例為1,3-雙[2-(3,4-環氧環己基)乙基]四甲基二矽氧烷(商品名;捷萊斯特股份有限公司(Gelest Incorporated)),TSL9906(商品名;邁圖高新材料(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股份有限公司),考特奧斯陸(COATOSIL)MP-200(商品名;邁圖高新材料(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股份有限公司),空珀塞朗(Conpoceran)SQ506(商品名;荒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ES-1023(商品名;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再者,特克莫(TECHMORE)VG3101L(商品名;普林泰科(Printec)股份有限公司)為2-[4-(2,3-環氧丙氧基)苯基]-2-[4-[1,1-雙[4-(2,3-環氧丙氧基)苯基]乙基]苯基]丙烷、及1,3-雙[4-[1-[4-(2,3-環氧丙氧基)苯基]-1-[4-[1-[4-(2,3-環氧丙氧基)苯基]-1-甲基乙基]苯基]乙基]苯氧基]-2-丙醇的混合物;EHPE-3150(商品名;大賽璐(Daicel)股份有限公司)為2,2-雙(羥基甲基)-1-丁醇的1,2-環氧基-4-(2-環氧乙烷基(oxiranyl))環己烷加成物;賽羅西德(Celloxide)2021P(商品名;大賽璐(Daicel)股份有限公司)為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賽羅西德(Celloxide)3000(商品名;大賽璐(Daicel)股份有限公司)為1-甲基-4-(2-甲基環氧乙烷基)-7-氧雜雙環[4.1.0]庚烷;考特奧斯陸(COATOSIL)MP-200(商品名;邁圖高新材料(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股份有限公司)為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的聚合物。
環氧化合物(B)可以單獨使用所述化合物,也可以混合使用兩種以上。
1-3. 環氧化合物(B)相對於聚酯醯胺酸(A)的比例 相對於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聚酯醯胺酸(A)100重量份,環氧化合物(B)的總量的比例為20重量份~400重量份。若環氧化合物(B)的總量的比例為該範圍,則平坦性、耐熱性、耐化學品性、密接性的平衡良好。環氧化合物(B)的總量較佳為50重量份~300重量份的範圍。
1-4. 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只要在每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的聚合性雙鍵,則並無特別限定。
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中每一分子中具有兩個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的具體例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四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化環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性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硬脂酸改性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化環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雙[(甲基)丙烯醯氧基新戊二醇]己二酸酯、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性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性雙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S二(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性雙酚S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酸二環戊基酯、環氧乙烷改性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環氧乙烷改性磷酸二(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鄰苯二甲酸二(甲基)丙烯酸酯、四溴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及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
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中每一分子中具有三個以上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的具體例為: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烷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三(甲基)丙烯酸酯、表氯醇改性丙三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性磷酸三(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環氧乙烷改性磷酸三(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性三[(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脲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甘油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及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 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可以單獨使用所述化合物,也可以混合使用兩種以上。
在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100重量%中,就耐劃傷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50重量%以上的每一分子中具有三個以上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
在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中,就平坦性及耐劃傷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及含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可以使用如下述般的市售品。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的具體例為亞羅尼斯(Aronix)M-215(商品名;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及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的具體例為亞羅尼斯(Aronix)M-313(30重量%~40重量%)及亞羅尼斯(Aronix)M-315(3重量%~13重量%,以下略記為「M-315」)(均為商品名;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括號內的含有率為混合物中的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的含有率的目錄記載值);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具體例為亞羅尼斯(Aronix)M-309(商品名;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及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的混合物的具體例為亞羅尼斯(Aronix)M-306(65重量%~70重量%)、亞羅尼斯(Aronix)M-305(55重量%~63重量%)、亞羅尼斯(Aronix)M-303(30重量%~60重量%)、亞羅尼斯(Aronix)M-452(25重量%~40重量%)、及亞羅尼斯(Aronix)M-450(未滿10重量%)(均為商品名;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括號內的含有率為混合物中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含有率的目錄記載值);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的混合物的具體例為亞羅尼斯(Aronix)M-403(50重量%~60重量%)、亞羅尼斯(Aronix)M-400(40重量%~50重量%)、亞羅尼斯(Aronix)M-402(30重量%~40重量%,以下略記為「M-402」)、亞羅尼斯(Aronix)M-404(30重量%~40重量%)、亞羅尼斯(Aronix)M-406(25重量%~35重量%)、及亞羅尼斯(Aronix)M-405(10重量%~20重量%)(均為商品名;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括號內的含有率為混合物中的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的含有率的目錄記載值);含羧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的具體例為亞羅尼斯(Aronix)M-510及亞羅尼斯(Aronix)M-520(以下略記為「M-520」)(均為商品名;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
1-5. 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相對於聚酯醯胺酸(A)的比例 相對於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聚酯醯胺酸(A)100重量份,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的總量的比例為1重量份~400重量份。若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的總量的比例為該範圍,則平坦性、耐熱性、耐劃傷性的平衡良好。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的總量較佳為1重量份~300重量份的範圍。
1-6. 其他成分 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可以添加各種添加劑以提高塗布均勻性、粘接性。添加劑主要可列舉:環氧硬化劑,溶劑,陰離子系、陽離子系、非離子系、氟系或矽系的流平劑·表面活性劑,矽烷偶聯劑等密接性提升劑,受阻酚系、受阻胺系、磷系、硫系化合物等抗氧化劑。
1-6-1. 環氧硬化劑(D) 在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為了使平坦性、耐化學品性提高,也可以使用環氧硬化劑(D)。作為環氧硬化劑(D),存在有酸酐系硬化劑、胺系硬化劑、酚系硬化劑、咪唑系硬化劑、催化劑型硬化劑、及鋶鹽、苯並噻唑鎓鹽、銨鹽、鏻鹽等感熱性酸產生劑等,就避免硬化膜的著色及硬化膜的耐熱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酸酐系硬化劑或咪唑系硬化劑。
所述酸酐系硬化劑的具體例為:馬來酸酐、四氫鄰苯二甲酸酐、六氫鄰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氫鄰苯二甲酸酐、六氫偏苯三酸酐等脂肪族二羧酸酐;鄰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等芳香族多元羧酸酐;以及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這些酸酐系硬化劑中,較佳為耐熱性與對溶劑的溶解性的平衡良好的偏苯三酸酐及六氫偏苯三酸酐。
所述咪唑系硬化劑的具體例為:2-十一烷基咪唑、2-十七烷基咪唑、2-苯基咪唑、2-苯基-4-甲基咪唑、2,3-二氫-1H-吡咯並[1,2-a]苯並咪唑、1-氰基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鎓偏苯三酸鹽。這些咪唑系硬化劑中,較佳為硬化性與對溶劑的溶解性的平衡良好的2-十一烷基咪唑。
在使用環氧硬化劑(D)的情況下,相對於環氧化合物(B)100重量份,環氧硬化劑(D)的比例為0.1重量份~60重量份。關於環氧硬化劑(D)為酸酐系硬化劑的情況下的添加量,更詳細而言,較佳為以相對於環氧基而環氧硬化劑中的羧酸酐基或羧基成為0.1倍當量~1.5倍當量的方式進行添加。此時,羧酸酐基以2價進行計算。若以成為0.15倍當量~0.8倍當量的方式添加羧酸酐基或羧基,則耐化學品性進一步提高,因此更佳。
1-6-2. 溶劑(E) 在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也可以使用溶劑(E)。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所任意添加的溶劑(E)較佳為可溶解聚酯醯胺酸(A)、環氧化合物(B)、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環氧硬化劑(D)等的溶劑。該溶劑(E)的具體例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異丁醇、第三丁醇、丙酮、2-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丙酯、丙酸丁酯、乳酸乙酯、羥基乙酸甲酯、羥基乙酸乙酯、羥基乙酸丁酯、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3-氧基丙酸甲酯、3-羥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2-羥基丙酸甲酯、2-羥基丙酸丙酯、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羥基-2-甲基丙酸甲酯、2-羥基-2-甲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醯乙酸甲酯、乙醯乙酸乙酯、2-氧代丁酸甲酯、2-氧代丁酸乙酯、4-羥基-4-甲基-2-戊酮、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4-丁二醇、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異丙醚、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環戊酮、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基乙醚、四氫呋喃、乙腈、二噁烷、甲苯、二甲苯、γ-丁內酯、或N,N-二甲基乙醯胺、及環己酮、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下的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下的聚丙二醇。溶劑可以是這些溶劑的一種,也可以是這些溶劑的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相對於熱硬化性組成物總量,溶劑(E)的含量較佳為65重量%~95重量%。更佳為70重量%~90重量%。
1-6-3. 表面活性劑 在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也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劑以提高塗布均勻性。表面活性劑的具體例為:波利弗洛(Polyflow)No.45、波利弗洛(Polyflow)KL-245、波利弗洛(Polyflow)No.75、波利弗洛(Polyflow)No.90、波利弗洛(Polyflow)No.95(以上均為商品名;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61、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62、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63、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64、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66、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70、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80、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81、迪斯帕畢克(Disperbyk)182、BYK300、BYK306、BYK310、BYK320、BYK330、BYK342、BYK346、BYK361N、BYK-UV3500、BYK-UV3570(以上均為商品名;日本畢克化學(BYK Chemie Japan)股份有限公司)、KP-341、KP-358、KP-368、KF-96-50CS、KF-50-100CS(以上均為商品名;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沙福隆(Surflon)SC-101、沙福隆(Surflon)KH-40、沙福隆(Surflon)S611(以上均為商品名;AGC清美化學(AGC Seimi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福吉特(Ftergent)222F、福吉特(Ftergent)208G、福吉特(Ftergent)251、福吉特(Ftergent)710FL、福吉特(Ftergent)710FM、福吉特(Ftergent)710FS、福吉特(Ftergent)601AD、福吉特(Ftergent)602A、福吉特(Ftergent)650A、FTX-218(以上均為商品名;尼奧斯(Neos)股份有限公司)、艾福拓(EFTOP)EF-351、艾福拓(EFTOP)EF-352、艾福拓(EFTOP)EF-601、艾福拓(EFTOP)EF-801、艾福拓(EFTOP)EF-802(以上均為商品名;三菱材料(Mitsubishi Material)股份有限公司)、美佳法(Megafac)F-171、美佳法(Megafac)F-177、美佳法(Megafac)F-410、美佳法(Megafac)F-430、美佳法(Megafac)F-444、美佳法(Megafac)F-472SF、美佳法(Megafac)F-475、美佳法(Megafac)F-477、美佳法(Megafac)F-552、美佳法(Megafac)F-553、美佳法(Megafac)F-554、美佳法(Megafac)F-555、美佳法(Megafac)F-556、美佳法(Megafac)F-558、美佳法(Megafac)F-559、美佳法(Megafac)R-30、美佳法(Megafac)R-94、美佳法(Megafac)RS-75、美佳法(Megafac)RS-72-K、美佳法(Megafac)RS-76-NS、美佳法(Megafac)DS-21(以上均為商品名;迪愛生(DIC)股份有限公司)、迪高屯(TEGO Twin)4000、迪高屯(TEGO Twin)4100、迪高弗洛(TEGO Flow)370、迪高格萊德(TEGO Glide)420、迪高格萊德(TEGO Glide)440、迪高格萊德(TEGO Glide)450、迪高拉德(TEGO Rad)2200N、迪高拉德(TEGO Rad)2250N(以上均為商品名;日本贏創德固賽(Evonik-Degussa Japan)股份有限公司)、氟烷基苯磺酸鹽、氟烷基羧酸鹽、氟烷基聚氧乙烯醚、氟烷基碘化銨、氟烷基甜菜鹼、氟烷基磺酸鹽、二甘油四(氟烷基聚氧乙烯醚)、氟烷基三甲基銨鹽、氟烷基胺基磺酸鹽、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油烯基醚、聚氧乙烯十三烷基醚、聚氧乙烯鯨蠟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聚氧乙烯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油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基胺、山梨醇酐月桂酸酯、山梨醇酐棕櫚酸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山梨醇酐油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棕櫚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油酸酯、聚氧乙烯萘基醚、烷基苯磺酸鹽、及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鹽。較佳為使用選自這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這些表面活性劑中,若為選自BYK306、BYK342、BYK346、KP-341、KP-358、KP-368、沙福隆(Surflon)S611、福吉特(Ftergent)710FL、福吉特(Ftergent)710FM、福吉特(Ftergent)710FS、福吉特(Ftergent)650A、美佳法(Megafac)F-477、美佳法(Megafac)F-556、美佳法(Megafac)RS-72-K、美佳法(Megafac)DS-21、迪高屯(TEGO Twin)4000、氟烷基苯磺酸鹽、氟烷基羧酸鹽、氟烷基聚氧乙烯醚、氟烷基磺酸鹽、氟烷基三甲基銨鹽、及氟烷基胺基磺酸鹽中的至少一種,則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塗布均勻性變高,因此較佳。
相對於熱硬化性組成物總量,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的表面活性劑的含量較佳為0.01重量%~10重量%。
1-6-4. 密接性提升劑 就使所形成的硬化膜與基板的密接性進一步提高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可以進一步含有密接性提升劑。此種密接性提升劑的例子可以使用矽烷系、鋁系或鈦酸酯系的偶聯劑。具體而言,為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例如薩拉艾斯(Sila-Ace)S510;商品名;JNC股份有限公司)、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例如薩拉艾斯(Sila-Ace)S530;商品名;JNC股份有限公司)、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例如薩拉艾斯(Sila-Ace)S810;商品名;JNC股份有限公司)等矽烷系偶聯劑,乙醯烷氧基二異丙醇鋁等鋁系偶聯劑、及四異丙基雙(二辛基亞磷酸酯)鈦酸酯等鈦酸酯系偶聯劑。
這些密接性提升劑中,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的提升密接性的效果大,因此較佳。
相對於熱硬化性組成物總量,密接性提升劑的含量較佳為10重量%以下。另一方面,較佳為0.01重量%以上。
1-6-5. 抗氧化劑 就提高透明性、防止硬化膜暴露在高溫下的情況下的黃變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可以進一步含有抗氧化劑。
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中也可以添加受阻酚系、受阻胺系、磷系、硫系化合物等抗氧化劑。其中,就耐光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受阻酚系。具體例為:易璐佳諾斯(Irganox)1010、易璐佳諾斯(Irganox)FF、易璐佳諾斯(Irganox)1035、易璐佳諾斯(Irganox)1035FF、易璐佳諾斯(Irganox)1076、易璐佳諾斯(Irganox)1076FD、易璐佳諾斯(Irganox)1076DWJ、易璐佳諾斯(Irganox)1098、易璐佳諾斯(Irganox)1135、易璐佳諾斯(Irganox)1330、易璐佳諾斯(Irganox)1726、易璐佳諾斯(Irganox)1425WL、易璐佳諾斯(Irganox)1520L、易璐佳諾斯(Irganox)245、易璐佳諾斯(Irganox)245FF、易璐佳諾斯(Irganox)245DWJ、易璐佳諾斯(Irganox)259、易璐佳諾斯(Irganox)3114、易璐佳諾斯(Irganox)565、易璐佳諾斯(Irganox)565DD、易璐佳諾斯(Irganox)295(均為商品名;日本巴斯夫(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艾迪科斯塔波(ADK STAB)AO-20、艾迪科斯塔波(ADK STAB)AO-30、艾迪科斯塔波(ADK STAB)AO-50、艾迪科斯塔波(ADK STAB)AO-60、艾迪科斯塔波(ADK STAB)AO-70、艾迪科斯塔波(ADK STAB)AO-80(均為商品名;艾迪科(ADEKA)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更佳為易璐佳諾斯(Irganox)1010、艾迪科斯塔波(ADK STAB)AO-60。
相對於熱硬化性組成物總量,添加0.1重量份~5重量份的抗氧化劑而使用。
1-6-6. 其他添加劑 作為其他成分,可以添加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
1-7. 熱硬化性組成物的保存 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若在-30℃~25℃的範圍內保存,則組成物的經時穩定性變良好而較佳。若保存溫度為-20℃~10℃,則析出物也不存在而更佳。
2. 由熱硬化性組成物所獲得的硬化膜 本發明的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通過如下方式而獲得:將聚酯醯胺酸(A)、環氧化合物(B)及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加以混合,根據目標特性而視需要進一步選擇添加環氧硬化劑(D)、溶劑(E)、表面活性劑、密接性提升劑、抗氧化劑、及其他添加劑,將這些化合物均勻地混合溶解。
若將如上所述而製備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在無溶劑的固體狀態的情況下,溶解在溶劑中之後)塗布在基體表面上,通過例如加熱等而將溶劑除去,則可形成塗膜。對基體表面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塗布可以利用旋塗法、輥塗法、浸漬法、及狹縫塗布法等現有公知的方法形成塗膜。繼而,利用加熱板、或烘箱等將該塗膜暫時煆燒。暫時煆燒條件視各成分的種類及調配比例而不同,通常在70℃~150℃下,若使用烘箱則為5分鐘~15分鐘,若使用加熱板則為1分鐘~5分鐘。其後,為了使塗膜硬化而進行正式煆燒。正式煆燒條件視各成分的種類及調配比例而不同,通常在180℃~250℃、較佳為200℃~250℃下,若使用烘箱則為30分鐘~90分鐘,若使用加熱板則為5分鐘~30分鐘,可以通過進行加熱處理而獲得硬化膜。
如上所述而獲得的硬化膜在加熱時,1)聚酯醯胺酸的聚醯胺酸部分脫水環化而形成醯亞胺鍵,2)聚酯醯胺酸的羧酸與環氧化合物反應而高分子量化,及3)環氧化合物硬化而高分子量化,因此非常強韌,且透明性、耐熱性、耐化學品性、平坦性、密接性優異。又,就相同的理由而言,也期待耐光性、耐濺射性、耐劃傷性、塗布性優異。因此,本發明的硬化膜若作為彩色濾光片用的保護膜而使用,則有效,可以使用該彩色濾光片來製造液晶顯示元件或固體攝像元件。又,除了彩色濾光片用的保護膜以外,本發明的硬化膜若作為形成在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與透明電極間的透明絕緣膜或形成在透明電極與配向膜間的透明絕緣膜而使用,則有效。進而,本發明的硬化膜即便作為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發光體的保護膜而使用,也有效。 [實施例]
其次,通過合成例、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加以具體的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這些實施例的任何限定。
對於每種成分,記載合成例、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中使用的化合物。
四羧酸二酐: 3,3',4,4'-二苯基醚四羧酸二酐(以下略記為「ODPA」) 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以下略記為「BT-100」) 二胺: 3,3'-二胺基二苯基碸(以下略記為「DDS」) 多元羥基化合物: 1,4-丁二醇 單羥基化合物: 苄醇 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 商品名SMA1000P,川原油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略記為「SMA1000P」 聚酯醯胺酸(A)的合成反應中使用的溶劑: 3-甲氧基丙酸甲酯(以下略記為「MMP」)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以下略記為「PGMEA」)
環氧化合物(B): B1:特克莫(TECHMORE)VG3101L(商品名;普林泰科(Printe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略記為「VG3101L」) B2:賽羅西德(Celloxide)2021P(商品名;大賽璐(Daicel)股份有限公司) B3:考特奧斯陸(COATOSIL)MP-200(商品名;邁圖高新材料(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股份有限公司) B4:聚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
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 C1:M-402(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的混合物) C2:M-315(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及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 C3:M-520(含羧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 C4:M-510(含羧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
環氧硬化劑(D): D1:偏苯三酸酐 D2:庫爾唑(Curezole)C11Z(咪唑化合物) D3:庫爾唑(Curezole)2P4MZ(咪唑化合物)
溶劑(E): MMP:3-甲氧基丙酸甲酯 PGMEA:丙二醇甲醚乙酸酯 PEG:聚乙二醇400(商品名;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PG:聚丙二醇,二醇型,400(商品名;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添加劑: 添加劑-1:作為矽烷系偶聯劑的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商品名;薩拉艾斯(Sila-Ace)S510,JN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略記為「S510」) 添加劑-2:作為受阻酚系抗氧化劑的艾迪科斯塔波(ADKSTAB)AO-60(商品名;艾迪科(ADEK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略記為「AO-60」) 添加劑-3:作為氟系表面活性劑的美佳法(Megafac)F-556(商品名;迪愛生(DI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略記為「F-556」)
首先,如以下所示般由四羧酸二酐、二胺、多元羥基化合物來合成聚酯醯胺酸溶液(合成例1及合成例2)。
[合成例1]聚酯醯胺酸溶液(A1)的合成 在帶有攪拌機的四口燒瓶中,以下述重量裝入經脫水純化的MMP、ODPA、1,4-丁二醇、苄醇,在乾燥氮氣流下、130℃下攪拌3小時。 MMP 446.96 g ODPA 183.20 g 1,4-丁二醇 31.93 g 苄醇 25.54 g
其後,將反應後的溶液冷卻至25℃,以下述重量投入3,3'-二胺基二苯基碸(以下略記為「DDS」)、MMP,在20℃~30℃下攪拌2小時後,在115℃下攪拌1小時。 DDS 29.33 g MMP 183.04 g [Z/Y=3.0、(Y+Z)/X=0.8]
將溶液冷卻至室溫,獲得淡黃色透明的聚酯醯胺酸的30重量%溶液(A1)。
對溶液的一部分進行取樣,通過GPC分析(聚苯乙烯標準)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其結果,所獲得的聚酯醯胺酸(A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200。
[合成例2]聚酯醯胺酸溶液(A2)的合成 在帶有攪拌機的四口燒瓶中,以下述重量依序裝入經脫水純化的PGMEA、BT-100、SMA1000P、1,4-丁二醇、苄醇,在乾燥氮氣流下、125℃下攪拌3小時。 PGMEA 487.50 g BT-100 33.51 g SMA1000P 159.55 g 1,4-丁二醇 10.16 g 苄醇 48.77 g
其後,將反應後的溶液冷卻至25℃,以下述重量投入DDS、PGMEA,在20℃~30℃下攪拌2小時後,在125℃下攪拌2小時。 DDS 10.50 g PGMEA 57.69 g [Z/Y=2.7、(Y+Z)/X=0.9]
將溶液冷卻至室溫,獲得淡黃色透明的聚酯醯胺酸的30重量%溶液(A2)。
對溶液的一部分進行取樣,通過GPC分析(聚苯乙烯標準)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其結果,所獲得的聚酯醯胺酸(A2)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0。
[合成例3]聚酯醯胺酸(A3)溶液(A3)的合成 在帶有攪拌機的四口燒瓶中,以下述重量依序裝入經脫水純化的PGMEA、ODPA、SMA1000P、1,4-丁二醇,在乾燥氮氣流下、125℃下攪拌3小時。 PGMEA 510.00 g ODPA 52.87 g SMA1000P 160.77 g 1,4-丁二醇 10.24 g
其後,將反應後的溶液冷卻至25℃,以下述重量投入DDS、PGMEA,在20℃~30℃下攪拌2小時後,在125℃下攪拌2小時。 DDS 10.58 g PGMEA 95.00 g [Z/Y=2.7、(Y+Z)/X=0.6]
將溶液冷卻至室溫,獲得淡黃色透明的聚酯醯胺酸的30重量%溶液(A3)。
對溶液的一部分進行取樣,通過GPC分析(聚苯乙烯標準)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其結果,所獲得的聚酯醯胺酸(A3)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5,000。
其次,使用合成例1、合成例2及合成例3中所獲得的聚酯醯胺酸的30重量%溶液(A1)、(A2)及(A3),如以下所示般製備熱硬化性組成物,由該熱硬化性組成物獲得硬化膜,並進行該硬化膜的評價。
[實施例1] 以表1-1中記載的比例(單位:g)將合成例1中所獲得的聚酯醯胺酸的30重量%溶液(A1)、VG3101L、M-402、偏苯三酸酐、S510、AO-60、F-556、MMP、及PGMEA混合溶解,利用薄膜過濾器(0.2 μm)進行過濾,獲得熱硬化性組成物。
[表1-1]
[表1-2]
[表1-3]
再者,該熱硬化性組成物中所含的溶劑的總量為聚酯醯胺酸溶液(A1)中所含的MMP、以及溶劑(E)的MMP及PGMEA的總量,該步驟中將固體成分濃度調整為約15重量%。實施例2及以後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中也同樣。
[平坦性的評價方法] 預先使用階差·表面粗糙度·微細形狀測定裝置(商品名;P-17,科磊(KLA TENCOR)股份有限公司),以300 rpm歷時10秒鐘將熱硬化性組成物旋塗於測定了表面階差的具有包含R、G、B、W的像素的無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上,在90℃的加熱板上預烘烤2分鐘。繼而,在烘箱中以230℃後烘烤30分鐘,獲得保護膜的平均膜厚為2.0 μm的帶有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其後,對所獲得的帶有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測定表面階差。根據無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及帶有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表面階差的最大值(以下略記為「最大階差」),並使用下述計算式來算出平坦化率,將結果示於表1-1中。將平坦化率為75%以上的情況評價為平坦性○,將平坦化率未滿75%的情況評價為平坦性×。再者,無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是使用最大階差為2.5 μm者。 平坦化率=(無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最大階差-帶有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最大階差)/(無硬化膜的彩色濾光片基板的最大階差)×100%
[耐劃傷性的評價方法] 以300 rpm歷時10秒鐘將熱硬化性組成物旋塗於玻璃基板上,在90℃的加熱板上預烘烤2分鐘。在烘箱中以230℃後烘烤30分鐘,獲得帶有膜厚為2.0 μm的硬化膜的玻璃基板。通過對所獲得的帶有硬化膜的玻璃基板進行JIS K-5400-1990的8.4.1鉛筆刮痕試驗,測定硬化膜的鉛筆硬度,並將結果示於表1-1中。將鉛筆硬度為3H以上的情況評價為耐劃傷性○,將鉛筆硬度為2H以下的情況評價為耐劃傷性×。
[實施例2~實施例23及比較例1] 依據實施例1的方法,以表1-1~表1-3中記載的比例(單位:g)將各成分混合溶解而獲得熱硬化性組成物。依據實施例1的方法來測定平坦化率及鉛筆硬度,並將平坦性及耐劃傷性的評價結果示於表1-1~表1-3中。
由表1-1~表1-3所示的結果明確得知,實施例1~實施例23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平坦性及耐劃傷性優異。另一方面可知,作為不含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的比較例1中平坦性及耐劃傷性不良。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由本發明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獲得的硬化膜的平坦性高,耐劃傷性高,就所述方面而言,可以用作彩色濾光片、LED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等各種光學材料等的保護膜,以及形成在TFT與透明電極間及透明電極與配向膜間的絕緣膜。

Claims (8)

  1. 一種熱硬化性組成物,其包含聚酯醯胺酸(A)、環氧化合物(B)及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所述熱硬化性組成物的特徵在於: 所述聚酯醯胺酸(A)為以下述式(1)及式(2)的關係成立的比率包含X莫耳的四羧酸二酐、Y莫耳的二胺及Z莫耳的多元羥基化合物的原料的反應產物, 0.2≦Z/Y≦8.0 ·······(1) 0.2≦(Y+Z)/X≦5.0 ···(2) 所述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為在每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的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所述聚酯醯胺酸(A)包含下述式(3)所表示的結構單元及下述式(4)所表示的結構單元, 在式(3)及式(4)中,R1 為自四羧酸二酐除去兩個-CO-O-CO-而成的殘基,R2 為自二胺除去兩個-NH2 而成的殘基,R3 為自多元羥基化合物除去兩個-OH而成的殘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所述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包含每一分子中具有三個以上的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所述每一分子中具有三個以上的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為選自由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及含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所述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為選自由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二丙烯酸酯及異氰脲酸環氧乙烷改性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以及含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其中相對於所述聚酯醯胺酸(A)100重量份,所述環氧化合物(B)的含量為20重量份~400重量份,相對於所述聚酯醯胺酸(A)100重量份,所述具有聚合性雙鍵的化合物(C)的含量為1重量份~400重量份。
  7. 一種硬化膜,其是使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而獲得。
  8. 一種彩色濾光片,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硬化膜作為透明保護膜。
TW106125034A 2016-08-10 2017-07-26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TWI783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7517 2016-08-10
JP2016-157517 2016-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9173A true TW201809173A (zh) 2018-03-16
TWI783941B TWI783941B (zh) 2022-11-21

Family

ID=6120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5034A TWI783941B (zh) 2016-08-10 2017-07-26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28062A (zh)
KR (1) KR20180018326A (zh)
CN (1) CN107722685A (zh)
TW (1) TWI7839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756B (zh) * 2018-09-26 2023-09-01 日商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2633A (zh) * 2018-08-13 2019-01-15 江苏硕延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冲击性能的高分子树脂镜片及其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1375A (ja) * 2004-05-31 2007-11-08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樹脂組成物、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樹脂ワニス
JP2009276722A (ja) * 2008-05-19 2009-11-26 Chisso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着色組成物
CN102395614B (zh) * 2009-04-14 2013-10-30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固化膜形成用感光性聚酯组合物
JP2014218651A (ja) * 2013-04-08 2014-11-20 Jnc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組成物
JP6610253B2 (ja) * 2013-07-25 2019-11-27 Jnc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硬化膜付き基板および電子部品
TWI692505B (zh) * 2014-11-18 2020-05-01 日商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組成物與其用途
JP2016138264A (ja) * 2015-01-23 2016-08-04 Jnc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硬化膜付き基板および電子部品
JP6939110B2 (ja) * 2016-07-13 2021-09-22 Jnc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組成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756B (zh) * 2018-09-26 2023-09-01 日商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3941B (zh) 2022-11-21
JP2018028062A (ja) 2018-02-22
CN107722685A (zh) 2018-02-23
KR20180018326A (ko) 201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3187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元件、固體攝像元件及發光二極體發光體
TWI613230B (zh) 熱固性組成物、固化膜及具有此固化膜的電子零件
TWI692505B (zh) 感光性組成物與其用途
TWI733855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元件及觸控面板裝置
TWI614309B (zh)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元件、固體攝影元件及發光二極體發光體
TWI709590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及其用途
TWI783941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TWI782068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JP2016183258A (ja)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TWI813756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TWI809178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TWI783001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TWI809170B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TW202115148A (zh) 熱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彩色濾光片
JP2019147887A (ja) 熱硬化性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