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4490A - 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以及電解電容器 - Google Patents

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以及電解電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4490A
TW201804490A TW106121579A TW106121579A TW201804490A TW 201804490 A TW201804490 A TW 201804490A TW 106121579 A TW106121579 A TW 106121579A TW 106121579 A TW106121579 A TW 106121579A TW 201804490 A TW201804490 A TW 2018044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ic capacitor
rod
lead terminal
terminal
shap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2894B (zh
Inventor
山崎學
荒木治人
中村壯志
Original Assignee
湖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湖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湖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4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4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2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2894B/zh

Link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由化學生成覆膜的龜裂所引起的漏電流而提高電解電容器的良率的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
本發明的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具備:連接片端子(10),其通過對外表面被第1化學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屬棒進行衝壓加工而成形;以及引線(20),其與連接片端子的一端連接。連接片端子在一端側具有棒狀部(11),而且在另一端側具有扁平部(12)。扁平部中的在軸線方向上與棒狀部相隔規定長度以上的二次化學生成區域(121)的外表面被第2化學生成覆膜被覆。扁平部中的棒狀部與二次化學生成區域之間的中間區域(122)的外表面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

Description

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以及電解電容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以及電解電容器。
眾所周知,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具備由鋁等金屬棒形成的連接片端子和與連接片端子的一端連接的引線。
為了抑制電流的洩漏,通過化學生成處理在連接片端子的原料的金屬棒的外表面形成有化學生成覆膜。
連接片端子在一端側具有棒狀部,而且在另一端側具有扁平部。
扁平部是通過將金屬棒的一部分衝壓加工成平板狀而形成,而這時,存在化學生成覆膜產生龜裂的情況。
因此,將連接片端子浸漬于化學生成液中來進行二次化學生成處理,修復化學生成覆膜的龜裂。
這時,若化學生成液附著於連接片端子與引線的連接部或引線上,則有連接部等發生腐蝕之虞,因此,僅對扁平部中的在軸線方向上 與棒狀部相隔規定長度以上的區域(以下,稱為“二次化學生成區域”)實施二次化學生成處理。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6-97012號公報
扁平部中的二次化學生成區域與棒狀部之間的區域(以下,稱為“中間區域”)是衝壓加工下的塑性變形較大的部位,因此格外容易在化學生成覆膜上產生龜裂。
雖然不對該中間區域進行二次化學生成處理,但在電容器元件的電解質為液體的情況下,化學生成覆膜上產生的龜裂大多都會被電解質修復。
然而,在電解質為固體的情況下,龜裂難以被修復,從而導致電流從龜裂中漏出、電解電容器的良率降低。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情況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由化學生成覆膜的龜裂所引起的漏電流而提高電解電容器的良率的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第1發明為一種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其具備:連接片端子,其通過對外表面被第1化學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屬棒進行衝壓加工而成形;以及引線,其與所述連接片端子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片端子在一端側具有棒狀部,而且在另一端側具有扁平部,所述 扁平部中的在軸線方向上與所述棒狀部相隔規定長度以上的二次化學生成區域的外表面被第2化學生成覆膜被覆,所述扁平部中的所述棒狀部與所述二次化學生成區域之間的中間區域的外表面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
此外,第2發明為一種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所述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具備:連接片端子,其在一端側具有棒狀部,而且在另一端側具有扁平部;以及引線,其與所述連接片端子的一端連接;該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是準備外表面被第1化學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屬棒,對所述金屬棒進行衝壓加工而使所述連接片端子成形,利用第2化學生成覆膜來被覆所述扁平部中的在軸線方向上與所述棒狀部相隔規定長度以上的二次化學生成區域的外表面,利用絕緣性樹脂覆膜來被覆所述扁平部中的所述棒狀部與所述二次化學生成區域之間的中間區域的外表面。
此外,第3發明為一種電解電容器,其具備電容器元件,所述電容器元件是通過將安裝有引線端子的陽極箔和安裝有引線端子的陰極箔以在它們之間隔有隔膜的狀態加以捲繞而形成,所述陽極箔側的引線端子和所述陰極箔側的引線端子中的至少一方由第1發明的引線端子構成。
根據本發明,能夠抑制由化學生成覆膜的龜裂所引起的漏電流而提高電解電容器的良率。
1‧‧‧引線端子
10‧‧‧連接片端子
11‧‧‧棒狀部
12‧‧‧扁平部
121‧‧‧二次化學生成區域
122‧‧‧中間區域
13‧‧‧加強筋
20‧‧‧引線
40‧‧‧電容器元件
41‧‧‧陽極箔
42‧‧‧陰極箔
43‧‧‧隔膜
50‧‧‧封口體
60‧‧‧封裝殼
100‧‧‧電解電容器。
圖1為本發明的引線端子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引線端子的連接片端子的放大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電解電容器的電容器元件的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的電解電容器的縱向剖視圖。
下面,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引線端子1具備連接片端子10和引線20,所述連接片端子10由金屬棒形成,所述金屬棒由鋁等構成,所述引線20與所述連接片端子10的一端連接。
所述金屬棒預先進行了化學生成處理,從而使得外表面被化學生成覆膜(以下,將該化學生成覆膜稱為“第1化學生成覆膜”)被覆。
連接片端子10是通過對所述金屬棒進行衝壓加工而成形,在一端側具有棒狀部11,而且在另一端側具有扁平部12。
圖2中,施加於棒狀部11的外周面的實線影線表示第1化學生成覆膜。
在棒狀部11的一端通過焊接等而連接有引線20。引線20例如由在鐵絲的外周面設置有銅層的CP線形成。
扁平部12是通過將所述金屬棒的一部分衝壓加工成平板狀、並且沿厚度方向切割其外周而形成。再者,也可在對金屬棒進行衝壓加工而形成扁平部12之後連接引線20。
扁平部12中的在軸線方向上與棒狀部11相隔規定長度L1以上的區域(以下,將該區域稱為“二次化學生成區域”)121的外表面被化 學生成覆膜(以下,將該化學生成覆膜稱為“第2化學生成覆膜”)被覆。圖2中,虛線影線表示第2化學生成覆膜,在其下方(內側)形成有第1化學生成覆膜。
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有跨在棒狀部11與扁平部12之間的加強筋13。
加強筋13形成於棒狀部11中的扁平部12側的端面與扁平部12的一面之間,呈俯視大致半圓狀。
加強筋13形成於扁平部12中的棒狀部11與二次化學生成區域121之間的區域122(以下,將該區域稱為“中間區域”)內。
該中間區域122的外表面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圖2中,格子狀影線表示絕緣性樹脂覆膜,在其下方(內側)形成有第1化學生成覆膜。
絕緣性樹脂覆膜例如是通過利用公知的點塗機將熱固性絕緣性樹脂的溶液塗布於中間區域122、並利用加熱裝置進行加熱使其硬化而形成,但也能通過其他方法來形成。
在本實施方式中,絕緣性樹脂覆膜的材質為熱固性丙烯酸樹脂,但也能使用其他材質。例如,可為環氧樹脂、矽樹脂、丙烯酸樹脂、酚醛樹脂、氟樹脂、脲樹脂等,也可為UV固化性樹脂。
本實施方式的絕緣性樹脂覆膜的膜厚為30μm,但只要是能夠被覆加強筋13而有效抑制漏電流的膜厚,便無特別限定。例如,膜厚能夠在0.1~100μm的範圍內進行設定,更優選在10~50μm的範圍內進行設定。
此外,關於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的中間區域122的長度L1 (沿棒狀部11的軸線方向的長度),考慮到製造成本和生產率,優選以如下方式進行設定:在將扁平部12的相同方向上的全長設為L2時,L1
Figure TW201804490AD00001
L2/3。
本發明的電解電容器是通過以下步驟來製造3。
首先,準備多根外表面被第1化學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屬棒。
接著,對該金屬棒進行衝壓加工而使連接片端子10成形。
接著,利用第2化學生成覆膜來被覆連接片端子10的二次化學生成區域121的外表面。
繼而,利用絕緣性樹脂覆膜來被覆中間區域122的外表面。
將如此製造出來的引線端子1分別安裝在作為電容器元件的原料的陽極箔和陰極箔上,並且像如圖3所示那樣將陽極箔41和陰極箔42以在它們之間隔有隔膜43的狀態加以捲繞,形成電容器元件40。繼而,通過公知的方法在陽極箔41與陰極箔42之間形成固體電解質層(未圖示)。
將從電容器元件40的端面突出的一對引線20插通於封口體50(參考圖4)上所形成的一對通孔51中的任一方,將電容器元件40及封口體50收納於有底筒狀的封裝殼60內,對封裝殼60的開口端進行收攏加工而將封口體50固定在封裝殼60的開口端,封裝殼60的開口端被封口體50封閉。
進而,將記載有產品名、製造商名等的圓筒狀的收縮膜(未圖示)套在封裝殼60的外周並使該收縮膜熱收縮,由此,電解電容器100完成。
本發明的引線端子1中,由於中間區域122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因此,即便在連接片端子10的衝壓加工時中間區域122的第1化學生成覆膜產生龜裂,也能抑制電流從該龜裂中洩漏出來,所以電解電容器的 良率提高。
尤其是當對電解質為固體的電解電容器使用本發明的引線端子1時,與使用以往的引線端子的情況相比,良率明顯提高。
再者,在本實施方式中,棒狀部11的外周未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由於棒狀部11要插入至封口體50的通孔51,因此,若棒狀部11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則需要對絕緣性樹脂覆膜的厚度進行管理。
即,其原因在於,若絕緣性樹脂覆膜的厚度過大,則難以插入至通孔51,反過來,若絕緣性樹脂覆膜的厚度過小,則絕緣性樹脂覆膜與通孔51之間會產生間隙,從而產生電解質洩漏之虞。
在棒狀部11的外周未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的情況下,不需要這種絕緣性樹脂覆膜的厚度的管理,因此生產率提高。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是在陽極箔側的引線端子和陰極箔側的引線端子兩方形成有絕緣性樹脂覆膜,但也可僅在任一引線端子上形成絕緣性樹脂覆膜。
此外,也可在棒狀部的外周面(圖2中施加有實線影線的區域)也形成絕緣性樹脂覆膜。在該情況下,來自棒狀部的漏電流的產生也減少,因此良率進一步提高。
此外,加強筋的形狀和個數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中所展示的內容。
此外,本發明也能運用于沒有加強筋的引線端子。
此外,本發明也能運用於電解質為液體的電解電容器,並 且,也能運用於電解質由液體和固體構成的混合型電解電容器。
另外,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對上述實施方式實施各種變更。
1‧‧‧引線端子
10‧‧‧連接片端子
11‧‧‧棒狀部
12‧‧‧扁平部
121‧‧‧二次化學生成區域
122‧‧‧中間區域
13‧‧‧加強筋
L1‧‧‧長度
L2‧‧‧全長

Claims (6)

  1. 一種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其特徵在於,具備:連接片端子(10),其通過對外表面被第1化學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屬棒進行衝壓加工而成形;以及引線(20),其與所述連接片端子(10)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片端子(10)在一端側具有棒狀部(11),而且在另一端側具有扁平部(12),所述扁平部(12)中的在軸線方向上與所述棒狀部(11)相隔規定長度以上的二次化學生成區域(121)的外表面被第2化學生成覆膜被覆,所述扁平部(12)中的所述棒狀部(11)與所述二次化學生成區域(121)之間的中間區域(122)的外表面被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中間區域(122)內形成有跨在所述棒狀部(11)與所述扁平部(12)之間的加強筋(13)。
  3. 一種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所述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1)具備:連接片端子(10),其在一端側具有棒狀部(11),而且在另一端側具有扁平部(12);以及引線(20),其與所述連接片端子(10)的一端連接;該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準備外表面被第1化學生成覆膜被覆的金屬棒,對所述金屬棒進行衝壓加工而使所述連接片端子(10)成形, 利用第2化學生成覆膜來被覆所述扁平部(12)中的在軸線方向上與所述棒狀部(11)相隔規定長度以上的二次化學生成區域(121)的外表面,利用絕緣性樹脂覆膜來被覆所述扁平部(12)中的所述棒狀部(11)與所述二次化學生成區域(121)之間的中間區域(122)的外表面。
  4. 一種電解電容器,其具備電容器元件(40),所述電容器元件(40)是通過將安裝有引線端子的陽極箔(41)和安裝有引線端子的陰極箔(42)以在它們之間隔有隔膜(43)的狀態加以捲繞而形成,該電解電容器(100)的特徵在於,所述陽極箔(41)側的引線端子和所述陰極箔(42)側的引線端子中的至少一方由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引線端子構成。
  5.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電解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陽極箔(41)與所述陰極箔(42)之間形成有固體電解質層。
  6. 根據請求項4或5所述的電解電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封裝殼(60),其收納所述電容器元件(40),為有底筒狀;以及封口體(50),其固定在所述封裝殼(60)的開口端,所述封口體(50)具有插入所述棒狀部(11)的通孔(51),所述棒狀部(11)的外周未被所述絕緣性樹脂覆膜被覆。
TW106121579A 2016-07-20 2017-06-28 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以及電解電容器 TWI732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2478 2016-07-20
JP2016142478 2016-07-20
JP2017-102838 2017-05-24
JP2017102838A JP6531134B2 (ja) 2016-07-20 2017-05-24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リード線端子、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リード線端子の製造方法、及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4490A true TW201804490A (zh) 2018-02-01
TWI732894B TWI732894B (zh) 2021-07-11

Family

ID=6116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579A TWI732894B (zh) 2016-07-20 2017-06-28 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以及電解電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31134B2 (zh)
TW (1) TWI7328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7271B1 (ja) * 2018-05-16 2019-06-05 ルビコン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21197471A (ja) * 2020-06-16 2021-12-27 湖北工業株式会社 リード線端子、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リード線端子の製造方法
JP2022129428A (ja) 2021-02-25 2022-09-06 Fdk株式会社 電池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2931U (zh) * 1980-01-31 1981-08-31
JPH07283079A (ja) * 1994-04-02 1995-10-27 Elna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3550232B2 (ja) * 1995-11-06 2004-08-04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タブ端子の製造方法
JP2001176753A (ja) * 1999-12-20 2001-06-29 Fujitsu Media Device Kk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1210551A (ja) * 2000-01-27 2001-08-03 Aputodeito:Kk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タブ端子
JP2001284174A (ja) * 2000-03-30 2001-10-12 Nippon Chemicon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815647A (zh) * 2005-02-06 2006-08-09 南通江海电容器有限公司 卷绕式铝电容器引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31134B2 (ja) 2019-06-12
JP2018022878A (ja) 2018-02-08
TWI732894B (zh) 2021-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1647B (zh) Coil coil and copper wire washing machine with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chanism
WO2013175902A1 (ja) 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治具
TW201804490A (zh) 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電解電容器用引線端子的製造方法以及電解電容器
JP6246822B2 (ja) 角形電池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JPWO2017115854A1 (ja)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150132636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cas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s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3125153A1 (ja) 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2235282B1 (ko) 곡면을 갖는 이차 전지 제조 방법
CN105190999A (zh) 防蚀端子、带防蚀端子的电线、及带防蚀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WO2017141296A1 (ja)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43736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inding-type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ackage structure without using a lead frame
CN107644737B (zh) 电解电容器用引线端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解电容器
JP5583546B2 (ja) 密閉型電池
JP5782225B2 (ja) 蓄電デバイス
JP6585884B2 (ja)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2009246287A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7168185B2 (ja) リード線端子及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CN210640273U (zh) 一种用于储能装置的防爆盖板以及储能装置
CN111937108B (zh) 具有改进的连接部的电解电容器
JP2016046220A (ja)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71891B2 (ja) コンデンサ用封口板
JP2016036036A (ja) 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21190535A (ja) チップ形コンデンサ
JP2017028184A (ja) 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ンデンサ
US20200350521A1 (en) Cylindrical bat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