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9871A - 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9871A
TW201739871A TW106109579A TW106109579A TW201739871A TW 201739871 A TW201739871 A TW 201739871A TW 106109579 A TW106109579 A TW 106109579A TW 106109579 A TW106109579 A TW 106109579A TW 201739871 A TW201739871 A TW 2017398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electronic device
adhesive
layer
ta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3930B (zh
Inventor
Toru Sano
Jirou Sugiyama
Masami Aoyama
Kunihiko Ishiguro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39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9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3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39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Dic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為提供於將接著劑層預備硬化時,可抑制於半導體、接著劑層及半導體晶片之層合體產生翹曲,且可抑制覆晶連接時於接著劑層產生孔隙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其解決手段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其特徵為具有:具有基材薄膜與黏著劑層之黏著膠帶;層合於黏著劑層之與基材薄膜相反側而設置的金屬層;與設置於金屬層之與黏著劑層相反側,用以將金屬層接著於電子裝置之背面的接著劑層,且接著劑層,於100℃加熱3小時後於25℃之儲存模數為10GPa以下,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硬化率為10~100%。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本發明係關於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特別是關於具有金屬層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近年來,行動電話或筆記型PC等之電子機器,要求更加薄型化/小型化。因而,為了將搭載於電子機器之半導體封裝等之電子裝置封裝薄型化/小型化,係使電子裝置或電路基板之電極數增加,進而亦使節距變窄。如此之電子裝置封裝中,例如係有覆晶(FC;Flip Chip)構裝封裝。
於覆晶構裝封裝中,如上所述,電極數目增加或者窄節距化,因此發熱量增加係成為問題。因而,作為覆晶構裝封裝之散熱構造,提出有於電子裝置背面隔著接著劑層而設置金屬層(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又,於覆晶構裝封裝中,可能有電子裝置之線膨脹率與電路基板之線膨脹率大幅相異的情況。此時,於電子裝置封裝之製造過程中,中間製品被加熱及冷卻時,電子裝置與電路基板之間會產生膨脹量及收縮量的差 異。因為該差異,電子裝置封裝中會產生翹曲。作為抑制如此之翹曲的構造,亦提出於電子裝置之背面隔著接著劑層而設置金屬層(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進一步地,於覆晶構裝封裝中,亦提出於電子裝置之背面隔著接著劑層而設置金屬層,且使用該金屬層作為雷射標記用之保護層(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又,專利文獻3中,亦揭示於基材上層合有黏著劑層之黏著膠帶的黏著劑層上,設置有金屬層及接著劑層的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薄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23502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548784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5419226號公報
使用如專利文獻3記載之黏著膠帶一體型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薄膜時,係於接著劑層上貼合半導體晶圓之背面,切割半導體晶圓而單片化為晶片狀,將經單片化之半導體晶片於背面附著有接著劑層及金屬層的狀態下由黏著膠帶拾取,覆晶連接於基板。具體而言,係使半導體晶片,接觸於將形成於半導體晶片之電路面側的凸塊沈 積於基板的連接墊之接合用的焊錫等之導電材,一邊按壓一邊使凸塊及導電材熔融,藉以確保半導體晶片與基板之電性導通,將半導體晶片固定於被黏著體。
使凸塊及導電材熔融時,將接著劑層於高溫一口氣加熱時,會有因接著劑層中所含的水分或揮發成分之突沸,而於接著劑層中產生孔隙的問題。為了抑制該孔隙產生,可考量於覆晶連接前,於接著劑層中所含的水分或揮發成分不產生突沸的溫度,於金屬層、接著劑層及半導體晶片之層合體的狀態將接著劑層預備硬化。
但是,進行接著劑層之預備硬化時,藉由此時之熱,由於半導體晶片與金屬層之線膨脹係數的差距,會有於金屬層、接著劑層及半導體晶片之層合體產生翹曲,變得無法順利連接半導體晶片之凸塊與基板側之導電材的問題。
因而,本發明之課題為提供於將接著劑層預備硬化時,可抑制於半導體、接著劑層及半導體晶片之層合體產生翹曲,且可抑制覆晶連接時於接著劑層產生孔隙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為了解決以上課題,本發明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其特徵為具有:具有基材薄膜與黏著劑層之黏著膠帶、層合於前述黏著劑層之與前述基材薄膜相反側而設置的金屬層、與設置於前述金屬層之與前述黏著劑層相反 側,用以將前述金屬層接著於電子裝置之背面的接著劑層,前述接著劑層,於100℃加熱3小時後於25℃之儲存模數為10GPa以下,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硬化率為10~100%。
上述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前述金屬層較佳為含有銅或鋁。
又,上述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前述接著劑層較佳為含有(A)環氧樹脂、(B)硬化劑、(C)丙烯酸樹脂或苯氧樹脂、及(D)經表面處理之無機填充材。
又,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前述黏著劑層較佳為含有包含CH2=CHCOOR(式中,R為碳數4~18之烷基)表示之丙烯酸酯、含羥基之單體、與分子內具有自由基反應性碳-碳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所構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
依照本發明,於將接著劑層預備硬化時,可抑制於半導體、接著劑層及半導體晶片之層合體產生翹曲,且可抑制覆晶連接時於接著劑層產生孔隙。
10‧‧‧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11‧‧‧基材薄膜
12‧‧‧黏著劑層
13‧‧‧黏著膠帶
14‧‧‧金屬層
15‧‧‧接著劑層
[圖1]示意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之構造的截面圖。
[圖2]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之使用方法的截面圖。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圖1為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的截面圖。該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具有由基材薄膜11與設置於基材薄膜11上之黏著劑層12所成之黏著膠帶13,於黏著劑層12上,設置有金屬層14、與設置於金屬層14上之接著劑層15。接著劑層15亦可隔著用以使與金屬層14之密著性成為良好的底塗層等,而間接地設置於金屬層14上。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作為電子裝置,係以半導體晶片為例來說明。
接著劑層15,較佳為與鄰接於金屬層14之面相反側的面被分隔件(剝離襯墊)保護(未圖示)。分隔件於至供實用為止係具有作為保護接著劑層15之保護材的功能。又,分隔件於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之製造過程中,可使用作為將金屬層14貼合於黏著膠帶13之黏著劑層12時的支持基材。
黏著膠帶13、金屬層14及接著劑層15,亦可配合使用步驟或裝置而預先被切斷(預切、precut)為特定形狀。進一步地,本發明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可為半導體晶圓W每1枚被切斷的形態、亦可為將形成有複數個半導體晶圓W每1枚被切斷者之長形之薄片捲 繞為輥狀的形態。以下說明各構成要素。
<基材薄膜11>
基材薄膜11,只要係以往公知者則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但使用放射線硬化性之材料作為後述黏著劑層12時,較佳為使用具有放射線透過性者。
例如,作為其材料,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丁烯-1、聚-4-甲基戊烯-1、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離子聚合物等之α-烯烴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此等之混合物、聚胺基甲酸酯、苯乙烯-乙烯-丁烯或戊烯系共聚物、聚醯胺-多元醇共聚物等之熱可塑性彈性體、及此等之混合物。又,基材薄膜11亦可為混合由此等之群中選出之2種以上的材料者,此等亦可為單層或經複層化者。
基材薄膜11之厚度並無特殊限定,可適當設定,較佳為50~200μm。
為了提高基材薄膜11與黏著劑層12之密著性,亦可對基材薄膜11之表面實施鉻酸處理、臭氧暴露、火焰暴露、高壓電撃暴露、離子化放射線處理等之化學或物理性表面處理。
又,本實施形態中,係於基材薄膜11之上直接設置黏著劑層12,但亦可隔著用以提高密著性之底塗層、或用以提高切割時之切削性的錨定層、應力緩和層、 抗靜電層等而間接地設置。
<黏著劑層12>
黏著劑層12所使用之樹脂,並無特殊限定,可使用黏著劑所使用之公知的氯化聚丙烯樹脂、丙烯酸樹脂、聚酯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環氧樹脂等,較佳為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為基底聚合物之丙烯酸系黏著劑。
丙烯酸系聚合物,可列舉例如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基酯、乙基酯、丙基酯、異丙基酯、丁基酯、異丁基酯、s-丁基酯、t-丁基酯、戊基酯、異戊基酯、己基酯、庚基酯、辛基酯、2-乙基己基酯、異辛基酯、壬基酯、癸基酯、異癸基酯、十一烷基酯、十二烷基酯、十三烷基酯、十四烷基酯、十六烷基酯、十八烷基酯、二十烷基酯等之烷基的碳數1~30、特別是碳數4~18之直鏈狀或分支鏈狀的烷基酯等)及(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環戊基酯、環己基酯等)之1種或2種以上作為單體成分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等。再者,(甲基)丙烯酸酯係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本發明之(甲基)均為相同之意義。
丙烯酸系聚合物,亦能夠以凝集力、耐熱性等之改質為目的,依需要含有可與前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環烷基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成分所對應的單位。如此之單體成分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依康酸、馬來酸、 富馬酸、巴豆酸等之含羧基之單體;馬來酸酐、依康酸酐等之酸酐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甲基環己基)甲酯等之含羥基之單體;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醯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醯氧基萘磺酸等之含磺酸基之單體;2-羥基乙基丙烯醯基磷酸酯等之含磷酸基之單體;丙烯醯胺、丙烯腈等。此等可共聚合之單體成分,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此等可共聚合之單體的使用量,較佳為全部單體成分之40重量%以下。
進一步地,丙烯酸系聚合物因為會被交聯,因此亦可依需要含有多官能性單體等作為共聚合用單體成分。如此之多官能性單體,可列舉例如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環氧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多官能性單體亦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由黏著特性等之觀點,較佳為全部單體成分之30重量%以下。
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配製,例如可對1種或2種以上之成分單體的混合物應用溶液聚合方式或乳化聚合方式、塊狀聚合方式或懸浮聚合方式等之適當方式來進行。黏著劑層12,由防止晶圓污染等的觀點,較佳為抑制低分子量物質之含有的組成,由該觀點,係以重量平均分子量30萬以上、特別是40萬~300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為主成分者較佳,由此,黏著劑亦能夠以內部交聯方式或外部交聯方式等而成為適當的交聯形態。
又,為了控制黏著劑層12之交聯密度,提高拾取性,可採用例如使用多官能異氰酸酯系化合物、多官能環氧系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金屬鹽系化合物、金屬鉗合系化合物、胺基樹脂系化合物、或過氧化物等之適當的外部交聯劑進行交聯處理之方式;或混合具有2個以上碳-碳雙鍵之低分子化合物,藉由能量線照射等進行交聯處理之方式等之適當方式。使用外部交聯劑時,其使用量係依與欲交聯之基底聚合物的平衡、進而依作為黏著劑之使用用途而適當決定。一般而言,相對於前述基底聚合物100重量份而言,較佳摻合10重量份左右以下、更佳摻合0.1重量份~10重量份。再者,由防止劣化等之觀點而言,於黏著劑中,亦可依需要,於前述成分以外,使用各種增黏劑、老化防止劑等之添加劑。
構成黏著劑層12之黏著劑,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為適宜。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可例示於前述黏著劑中,摻合了放射線硬化性之單體成分或放射線硬化性之寡 聚物成分的添加型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
所摻合之放射線硬化性的單體成分,可列舉例如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單羥基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此等單體成分可使用1種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
又,放射線硬化性之寡聚物成分可列舉胺基甲酸酯系、聚醚系、聚酯系、聚碳酸酯系、聚丁二烯系等各種寡聚物,其分子量以100~30000左右之範圍者為適當。放射線硬化性之單體成分或寡聚物成分的摻合量,可依前述黏著劑層之種類,適當決定可使黏著劑層之黏著力降低的量。一般而言,相對於構成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等之基底聚合物100重量份而言,例如為5重量份~500重量份、較佳為70重量份~150重量份左右。
又,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除了前述添加型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以外,亦可列舉使用於聚合物側鏈或主鏈中或主鏈末端具有具有碳-碳雙鍵者作為基底聚合物的內在型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內在型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不需含有低分子成分的寡聚物成分等,或者含量不多,因此寡聚物成分等不會隨著時間經過而於黏著劑中移動,可形成安定之層構造的黏著劑層,故較佳。
具有碳-碳雙鍵之基底聚合物,可無特別限制 地使用具有碳-碳雙鍵、且具有黏著性者。如此之基底聚合物,較佳為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為基本骨架者。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基本骨架,可列舉前述例示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碳-碳雙鍵對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導入法並無特殊限制,可採用各種方法,但於分子設計上將碳-碳雙鍵導入聚合物側鏈較為容易。例如,可列舉預先使具有官能基的單體與丙烯酸系聚合物共聚合後,使具有可與該官能基反應之官能基及碳-碳雙鍵的化合物,在維持碳-碳雙鍵之放射線硬化性之下進行縮合或加成反應之方法。
此等官能基之組合的例子,可列舉羧酸基與環氧基、羧酸基與氮丙啶基、羥基與異氰酸酯基等。就反應追蹤的容易性而言,此等官能基之組合當中尤以羥基與異氰酸酯基之組合為適宜。又,藉由此等官能基之組合,只要是會生成前述具有碳-碳雙鍵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的組合,則官能基不管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與前述化合物之何側均可,於前述較佳之組合中,以丙烯酸系聚合物具有羥基、前述化合物具有異氰酸酯基的情況為適宜。此時,具有碳-碳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醯基異氰酸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m-異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異氰酸酯等。又,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使用使前述例示的含羥基之單體或2-羥基乙基乙烯基醚、4-羥基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單乙烯基醚等之醚系化合物等共聚合者。
內在型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可單獨使用 前述具有碳-碳雙鍵之基底聚合物(特別是丙烯酸系聚合物),然亦可摻合前述放射線硬化性之單體成分或寡聚物成分等之光聚合性化合物至不使特性惡化之程度。該光聚合性化合物之摻合量,通常相對於基底聚合物100重量份而言係30重量份以下之範圍內、較佳為0~10重量份之範圍內。
藉由紫外線等來硬化時,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中較佳為含有光聚合起始劑。
上述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尤特別以含有以CH2=CHCOOR(式中,R為碳數4~18之烷基)表示之丙烯酸酯、含羥基之單體、與分子內具有自由基反應性碳-碳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而構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A為佳。
丙烯酸烷基酯之烷基的碳數未達4時,可能有極性高,剝離力變得過大,使拾取性降低的情況。另一方面,丙烯酸烷基酯之烷基的碳數超過18時,黏著劑層12之玻璃轉移溫度變得過高,於常溫之接著特性降低,其結果,於切割時可能有產生金屬層15之剝離的情況。
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A,亦可依需要含有其他單體成分所對應之單位。
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可使用具有自由基反應性碳-碳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亦即,丙烯酸聚合物,較佳為具有對於前述丙烯酸酯或含羥基之單體等之單體組成物所成的聚合物,使含有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進行加成反應而得的構成。因此,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 於其分子構造內,具有自由基反應性碳-碳雙鍵。藉此,可成為藉由活性能量線(紫外線等)之照射而硬化的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層(紫外線硬化型黏著劑層等),且可降低金屬層15與黏著劑層12之剝離力。
含有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醯基異氰酸酯、丙烯醯基異氰酸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m-異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異氰酸酯等。含有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又,於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為了調整活性能量線照射前之黏著力、或活性能量線照射後之黏著力,亦可適當使用外部交聯劑。作為外部交聯方法之具體的手段,可列舉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環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三聚氰胺系交聯劑等之所謂的交聯劑來進行反應的方法。使用外部交聯劑時,其使用量,係依與欲交聯之基底聚合物的平衡、進而依作為黏著劑之使用用途而適當決定。外部交聯劑之使用量,一般而言,相對於前述基底聚合物100重量份而言,係2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0.1重量份~10重量份)。進一步地,亦可依需要,於前述成分以外,對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摻合以往公知之各種增黏劑、老化防止劑、發泡劑等之添加劑。
黏著劑層12之厚度並無特殊限制,可適當決定,一般而言為5~200μm左右。又,黏著劑層12可由單層構成亦可由複數層構成。
<金屬層14>
構成金屬層14之金屬並無特殊限定,例如,選自由不鏽鋼、鋁、鐵、鈦、錫、鎳及銅所成之群的至少1種,就散熱性、電子裝置封裝之翹曲防止的觀點較佳。此等之中,就熱傳導性高,可得到散熱效果之觀點而言,尤以含有銅為特佳。又,由防止電子裝置封裝8之翹曲的觀點而言,特佳為含有鋁。
金屬層14之厚度,可考慮散熱性、電子裝置封裝之翹曲防止性、及加工性等來適當決定,通常為2~200μm之範圍。金屬層14為200μm以下時,捲繞加工容易,為50μm以下時,就可有助於電子裝置封裝之薄型化的觀點而言較佳。另一方面,由散熱性之觀點,最低亦以2μm以上為必要。
如此之金屬層14,可使用金屬箔,金屬箔可為電解箔亦可為壓延箔。
<接著劑層15>
接著劑層15,為將接著劑預先薄膜化者。
接著劑層15,至少係由熱硬化性樹脂形成,較佳為至少由熱硬化性樹脂與熱可塑性樹脂形成。
熱可塑性樹脂,可列舉例如天然橡膠、丁基橡膠、異戊二烯橡膠、氯丁二烯橡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 丁二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熱可塑性聚醯亞胺樹脂、6-耐綸或6,6-耐綸等之聚醯胺樹脂、苯氧樹脂、丙烯酸樹脂、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之飽和聚酯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或氟樹脂等。熱可塑性樹脂可單獨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此等熱可塑性樹脂當中,就離子性雜質少,應力緩和性優良的觀點,且就丙烯酸樹脂兼具可撓性與強度而為高韌性的觀點而言,苯氧樹脂由於在各個觀點可容易確保半導體元件之信賴性,故為特佳。
丙烯酸樹脂,並無特殊限定,可列舉以具有碳數30以下(較佳為碳數1~18、更佳為碳數6~10、特佳為碳數8或9)之直鏈或分支之烷基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酯的1種或2種以上作為成分之聚合物等。亦即,本發明中,丙烯酸樹脂係為亦包含甲基丙烯酸樹脂之廣義的意義。前述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n-丁基、t-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己基、庚基、2-乙基己基、辛基、異辛基、壬基、異壬基、癸基、異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月桂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硬脂基、十八烷基等。
又,用以形成丙烯酸樹脂之其他單體(烷基之碳數為30以下之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以外之單體),並無特殊限定,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依康酸、馬來酸、富馬酸或巴豆酸等之含羧基之單體;馬來酸酐或依康酸酐等 之酸酐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月桂酯或丙烯酸(4-羥基甲基環己基)-甲酯等之含羥基之單體;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醯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或(甲基)丙烯醯氧基萘磺酸等之含磺酸基之單體;或2-羥基乙基丙烯醯基磷酸酯等之含磷酸基之單體等。再者,(甲基)丙烯酸係指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本發明之(甲基)均為相同之意義。
又,熱硬化性樹脂除了可列舉環氧樹脂、酚樹脂以外,可列舉胺基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矽氧樹脂、熱硬化性聚醯亞胺樹脂等。熱硬化性樹脂可單獨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作為熱硬化性樹脂,特別以會腐蝕半導體元件之離子性雜質等含量少的環氧樹脂為適宜。又,作為環氧樹脂之硬化劑,可適合使用酚樹脂。
環氧樹脂並無特殊限定,例如可使用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雙酚S型環氧樹脂、溴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氫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AF型環氧樹脂、聯苯型環氧樹脂、萘型環氧樹脂、茀型環氧樹脂、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鄰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參羥基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四苯酚基乙烷型環氧樹脂等之二官能環氧樹脂或多官能環氧樹脂;或乙內醯脲型 環氧樹脂、參縮水甘油基三聚異氰酸酯型環氧樹脂或縮水甘油胺型環氧樹脂等之環氧樹脂。
作為環氧樹脂,於例示當中,特佳為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聯苯型環氧樹脂、參羥基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四苯酚基乙烷型環氧樹脂。其係因此等環氧樹脂富有與作為硬化劑之酚樹脂的反應性,耐熱性等優良之故。
進一步地,酚樹脂為作為環氧樹脂之硬化劑而作用者,可列舉例如酚酚醛清漆樹脂、酚芳烷基樹脂、甲酚酚醛清漆樹脂、tert-丁基酚酚醛清漆樹脂、壬基酚酚醛清漆樹脂等之酚醛清漆型酚樹脂;可溶酚醛型酚樹脂、聚對氧苯乙烯等之聚氧苯乙烯等。酚樹脂可單獨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此等酚樹脂當中,特佳為酚酚醛清漆樹脂、酚芳烷基樹脂。其係因可提高半導體裝置之連接信賴性之故。
環氧樹脂與酚樹脂之摻合比例,例如,以環氧樹脂成分中之環氧基每1當量而言,酚樹脂中之羥基成為0.5當量~2.0當量的方式摻合為適宜。更適宜者為0.8當量~1.2當量。亦即,係因為兩者之摻合比例在前述範圍之外時,未進行充分的硬化反應,環氧樹脂硬化物之特性容易劣化之故。
又,亦可使用環氧樹脂與酚樹脂之熱硬化促進觸媒。熱硬化促進觸媒並無特殊限制,可由公知之熱硬化促進觸媒當中適當選擇來使用。熱硬化促進觸媒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作為熱硬化促進觸媒,例如可使 用胺系硬化促進劑、磷系硬化促進劑、咪唑系硬化促進劑、硼系硬化促進劑、磷-硼系硬化促進劑等。
作為環氧樹脂之硬化劑,如上所述,較佳為使用酚樹脂,但亦可使用咪唑類、胺類、酸酐類等之公知之硬化劑。
接著劑層15,對半導體晶圓之背面(電路非形成面)具有接著性(密著性)是重要的。因而,為了將接著劑層15預先交聯至某種程度,亦可預先添加會與聚合物之分子鏈末端之官能基等反應的多官能性化合物作為交聯劑。藉此,可提昇於高溫下之接著特性,實現耐熱性的改善。
交聯劑並無特殊限制,可使用公知之交聯劑。具體而言,除了可列舉例如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過氧化物系交聯劑以外,尚可列舉尿素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鉗合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等。作為交聯劑,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或環氧系交聯劑較適宜。又,前述交聯劑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
再者,本發明中,亦可藉由電子束或紫外線等之照射,來取代使用交聯劑或與交聯劑同時使用,以實施交聯處理。
接著劑層15中,可依需要適當摻合其他添加劑。其他添加劑可列舉例如填充劑(填料)、難燃劑、矽烷 偶合劑、離子捕捉劑,此外可列舉增量劑、老化防止劑、抗氧化劑、界面活性劑等。
作為填充劑,係無機填充劑、有機填充劑均可,無機填充劑較適宜。藉由無機填充劑等之填充劑的摻合,可於接著劑層15實現熱傳導性之提高、彈性率之調節等。無機填充劑可列舉例如二氧化矽、黏土、石膏、碳酸鈣、硫酸鋇、氧化鋁、氧化鈹、碳化矽、氮化鋁、氮化矽等之陶瓷類;鋁、銅、銀、金、鎳、鉻、鉛、錫、鋅、鈀、焊錫等之金屬、或合金類、其他碳等所成之各種無機粉末等。填充劑可單獨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作為填充劑,其中尤以二氧化矽或氧化鋁為適宜;作為二氧化矽特別以熔融二氧化矽為適宜。再者,無機填充劑之平均粒徑較佳為0.001μm~80μm之範圍內。無機填充劑之平均粒徑,例如可藉由雷射繞射型粒度分布測定裝置測定。
填充劑(特別是無機填充劑)之摻合量,相對於有機樹脂成分而言,較佳為98重量%以下(0重量%~98重量%),特別是二氧化矽的情況時適宜為0重量%~70重量%、熱傳導或導電等之功能性無機填充劑的情況時適宜為10重量%~98重量%。
又,難燃劑可列舉例如三氧化銻、五氧化銻、溴化環氧樹脂等。難燃劑可單獨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矽烷偶合劑可列舉例如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等。矽烷偶合劑可單獨 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離子捕捉劑可列舉例如水滑石類、氫氧化鉍等。離子捕捉劑可單獨或合併使用2種以上。
接著劑層15,由接著性與信賴性之觀點而言,特佳為含有(A)環氧樹脂、(B)硬化劑、(C)丙烯酸樹脂或苯氧樹脂、及(D)經表面處理之無機填充材。
藉由使用(A)環氧樹脂,可得到高的接著性、耐水性、耐熱性。環氧樹脂可使用上述公知之環氧樹脂。(B)硬化劑可使用上述公知之硬化劑。
(C)丙烯酸樹脂係兼具可撓性與強度而為高韌性。較佳之丙烯酸樹脂,為Tg(玻璃轉移溫度)為-50℃~50℃,且使具有環氧基、縮水甘油基、醇性羥基、酚性羥基或羧基作為交聯性官能基之單體聚合而得的含有交聯性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進一步地,若含有丙烯腈等而顯示橡膠特性時,可得更高韌性。
又,關於(C)苯氧樹脂,苯氧樹脂係分子鏈長,與環氧樹脂構造類似,於高交聯密度之組成物中作為可撓性材料而作用,會賦予高韌性,因此雖為高強度但可得到強韌的組成物。較佳之苯氧樹脂,為主骨架為雙酚A型者,其他可列舉雙酚F型苯氧樹脂、雙酚A/F混合型苯氧樹脂或溴化苯氧樹脂等市售之苯氧樹脂作為較佳者。
(D)經表面處理之無機填充材,可列舉經偶合劑表面處理之無機填充劑。無機填充材,可使用上述公知之無機填充劑,較佳為二氧化矽、氧化鋁。藉由經偶合劑表面處理,無機填充劑之分散性成為良好。因此,流動性 優良,故可提高與金屬層之接著力。又,可使無機填充劑成為高填充,因此可降低吸水率,提高耐濕性。
例如以矽烷偶合劑所進行之無機填充材之表面處理,係藉由公知方法,使無機填充材分散於矽烷偶合劑溶液中,藉以使無機填充劑之表面所存在的羥基與矽烷偶合劑之烷氧基等之水解基被水解而得的矽醇基反應,於無機填充劑之表面生成Si-O-Si鍵結來進行。
接著劑層15之厚度並無特殊限制,通常由操作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μm以上、更佳為5μm以上,為了有助於半導體封裝之薄型化,較佳為100μm以下、更佳為50μm以下。又,接著劑層15可由單層構成亦可由複數層構成。
接著劑層15,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於25℃的儲存模數為10GPa以下。儲存模數為將接著劑層於100℃加熱3小時,充分冷卻後,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由0℃起以昇溫速度5℃/分、頻率1Hz開始測定,達到25℃之時間點的值。
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於25℃的儲存模數為10GPa以下時,藉由於金屬層14、接著劑層15及半導體晶片C之層合體的狀態將接著劑層15預備硬化時的熱,由於半導體晶片C與金屬層14之線膨脹係數之差距所產生之層合體的翹曲,於冷卻後不會仍然保持,因此可抑制於預備硬化後之層合體產生翹曲。又,若接著劑層硬化達到於100℃加熱3小時後於25℃的儲存模數成為 10GPa以下,則可抑制於進行覆晶連接時產生孔隙。
儲存模數能夠以聚合物之分子量等調整,一般而言分子量越低,則成為越低儲存模數。又,亦可藉由摻合可塑劑或填料等來調整儲存模數。進一步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亦可藉由交聯劑,而廣範圍地調整儲存模數。
接著劑層15,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硬化率為10~100%。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接著劑層15之硬化率若為10~100%,可抑制於覆晶連接時於接著劑層15產生孔隙。硬化率可使用示差掃描熱量計(DSC)如下般求得。首先,使用示差掃描熱量計(DSC),由接著劑層15之硬化前樣品測定總發熱量(H0),且由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硬化物樣品測定殘留發熱量(Ht)。然後藉由下式(4)算出硬化率。
硬化率(%)=(H0-Ht)/H0×100 (4)
H0:總發熱量
Ht:殘留發熱量
又,接著劑層15,於B階(未硬化狀態或半硬化狀態)下,與金屬層14之剝離力(23℃、剝離角度180度、線速300mm/分)較佳為0.3N以上。剝離力未達0.3N時,於半導體晶圓W之切割時,會有於半導體晶圓W或半導體晶片C與接著劑層15之間或於接著劑層15與金屬層14之間產生剝離,而於半導體晶片C產生崩裂(破損)之虞。
接著劑層15之吸水率,較佳為1.5vol%以下。吸水率之測定方法如下所述。亦即,以50×50mm大小之接著劑層15(薄膜狀接著劑)為樣品,將樣品於真空乾燥機中,120℃、3小時乾燥,於乾燥器中放冷後,測定乾燥質量,作為M1。將樣品於室溫下浸漬於蒸餾水24小時後取出,將樣品表面以濾紙擦拭,迅速秤量,作為M2。吸水率係由下式(1)算出。
吸水率(vol%)=[(M2-M1)/(M1/d)]×100 (1)此處,d為薄膜之密度。
吸水率超過1.5vol%時,係有因吸水之水分而於焊接回焊時產生封裝龜裂之虞。
接著劑層15之飽和吸濕率,較佳為1.0vol%以下。飽和吸濕率之測定方法如下所述。亦即,以直徑100mm之圓形的接著劑層15(薄膜狀接著劑)為樣品,將樣品於真空乾燥機中,120℃、3小時乾燥,於乾燥器中放冷後,測定乾燥質量,作為M1。將樣品於85℃、85%RH之恆溫恆濕槽中吸濕168小時後取出,迅速秤量,作為M2。飽和吸濕率係由下式(2)算出。
飽和吸濕率(vol%)=[(M2-M1)/(M1/d)]×100 (2)此處,d為薄膜之密度。
飽和吸濕率超過1.0vol%時,係有因回焊時之吸濕而使蒸氣壓之值變高,無法得到良好的回焊特性之虞。
接著劑層15之殘存揮發成分,較佳為3.0wt%以下。殘存揮發成分之測定方法係如下所述。亦即,係以 50×50mm大小之接著劑層15(薄膜狀接著劑)為樣品,測定樣品之初期質量,作為M1,將樣品於熱風循環恆溫槽中,200℃、2小時加熱後,秤量並作為M2。殘存揮發成分係由下式(3)算出。
殘存揮發成分(wt%)=[(M2-M1)/M1]×100 (3)
殘存揮發成分超過3.0wt%時,係有因封裝時之加熱而使溶劑揮發,於接著劑層15之內部產生孔隙,產生封裝龜裂之虞。
金屬層14之線膨脹係數相對於接著劑層15之線膨脹係數的比(金屬層14之線膨脹係數/接著劑層15之線膨脹係數),較佳為0.2以上。該比未達0.2時,容易於金屬層14與接著劑層15之間產生剝離,而有於封裝時產生封裝龜裂,使信賴性降低之虞。
(分隔件)
分隔件係用以使接著劑層15之操作性成為良好,並且保護接著劑層15者。作為分隔件,可使用聚酯(PET、PBT、PEN、PBN、PTT)系、聚烯烴(PP、PE)系、共聚物(EVA、EEA、EBA)系、或取代一部分之此等材料,進一步提高了接著性或機械強度之薄膜。又,亦可為此等薄膜之層合體。
分隔件之厚度並無特殊限定,可適當設定,較佳為25~50μm。
(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
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之製造方法。首先,接著劑層15可由配製樹脂組成物,且利用形成薄膜狀之層的慣用方法來形成。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於適當之分隔件(剝離紙等)上塗佈前述樹脂組成物並乾燥(熱硬化為必要的情況等時,係依需要實施加熱處理而乾燥),以形成接著劑層15之方法等。前述樹脂組成物可為溶液亦可為分散液。接著,將所得之接著劑層15與另外準備的金屬層14貼合。作為金屬層14,只要使用市售之金屬箔即可。之後,將接著劑層15及金屬層14使用壓切刀預切為特定大小之圓形標籤形狀,去除周邊之不要部分。
接著,製作黏著膠帶13。基材薄膜11,可藉由以往公知之製膜方法而製膜。該製膜方法可例示例如壓延製膜法、於有機溶劑中之澆鑄法、於密閉系統之吹脹擠出法、T模擠出法、共擠出法、乾疊合法等。接著,於基材薄膜11上塗佈黏著劑層組成物並乾燥(依需要加熱交聯)而形成黏著劑層12。塗佈方式可列舉輥塗覆、網版塗覆、凹版塗覆等。再者,可將黏著劑層組成物直接塗佈於基材薄膜11,於基材薄膜11上形成黏著劑層12,又,亦可將黏著劑層組成物塗佈於對表面進行過剝離處理的剝離紙等,形成黏著劑層12後,將該黏著劑層12轉印於基材薄膜11。藉此,製作於基材薄膜11上形成有黏著劑層12之黏著膠帶13。
之後,以金屬層14與黏著劑層12鄰接的方式,將黏著膠帶13疊合於設置有圓形之金屬層14及接著劑層15的分隔件,依情況亦將黏著膠帶13預切為特定大小之圓形標籤形狀等,藉此製作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
<使用方法>
接著,一邊參照圖2一邊說明使用本實施形態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製造半導體裝置之方法。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至少具備:於黏著膠帶一體型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上貼附半導體晶圓W之步驟(裝配步驟);切割半導體晶圓W形成半導體晶片C之步驟(切割步驟);將金屬層14、接著劑層15及半導體晶片C之層合體,自黏著膠帶13之黏著劑層12剝離之步驟(拾取步驟);使所得到之層合體預備硬化之步驟(預備硬化步驟);與將半導體晶片C覆晶連接於被黏著體16上之步驟(覆晶連接步驟)。
[裝配步驟]
首先,將任意設置於黏著膠帶一體型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上的分隔件適當地剝離,如圖2(A)表示般,於接著劑層15貼附半導體晶圓W,將其接著保持而固定(裝配步驟)。此時接著劑層15處於未硬化狀態(包含半硬化狀態)。又,黏著膠帶一體型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 係貼附於半導體晶圓W之背面。半導體晶圓W之背面,意指與電路面相反側之面(亦稱為非電路面、非電極形成面等)。貼附方法並無特殊限定,較佳為以壓接所進行之方法。壓接通常係藉由壓接輥等之按壓手段一邊按壓來進行。
[切割步驟]
接著,如圖2(B)表示,進行半導體晶圓W之切割。藉此,將半導體晶圓W切斷為特定尺寸進行單片化(小片化),以製造半導體晶片C。切割例如係由半導體晶圓W之電路面側起遵照一般方法進行。又,本步驟中,例如可採用進行切入至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為止之稱為全切(fullcut)的切斷方式等。本步驟中所用之切割裝置並無特殊限定,可使用以往公知者。又,半導體晶圓W係藉由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以優良的密著性被接著固定,因此可抑制晶片破損或晶片飛散,並且亦可抑制半導體晶圓W之破損。再者,進行黏著膠帶一體型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的擴展時,該擴展可使用以往公知之擴展裝置來進行。
[拾取步驟]
如圖2(C)表示,進行半導體晶片C之拾取,將半導體晶片C與接著劑層15及金屬層14一起地,自黏著膠帶13剝離。拾取之方法並無特殊限定,可採用以往公知之 各種方法。例如,可列舉藉由針,將個別的半導體晶片C由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10之基材薄膜11側頂起,且將頂起之半導體晶片C以拾取裝置拾取之方法等。
[預備硬化步驟]
以接著劑層15於之後的覆晶連接步驟不會產生突沸的方式,進行將金屬層14、接著劑層15及半導體晶片C之層合體中的接著劑層15預先硬化之預備硬化。預備硬化之條件可於接著劑層15不會突沸的範圍內適當設定,較佳為於100~150℃加熱4小時~15分鐘左右。
[覆晶連接步驟]
將所拾取之半導體晶片C,如圖2(D)表示般,藉由覆晶接合方式(覆晶構裝方式)固定於基板等之被黏著體16。具體而言,係遵照一般方法,將半導體晶片C,以半導體晶片C之電路面(亦稱為表面、電路圖型形成面、電極形成面等)與被黏著體16對向之形態,固定於被黏著體16。例如,首先使助焊劑附著於形成於半導體晶片C之電路面側的作為連接部之凸塊17。接著,使半導體晶片C之凸塊17接觸於被沈積於被黏著體16之連接墊的接合用之導電材18(焊錫等),一邊按壓一邊使凸塊17及導電材18熔融,藉此可確保半導體晶片C與被黏著體16之電性導通,使半導體晶片C固定於被黏著體16(覆晶接合步驟)。此時,半導體晶片C與被黏著體16之間係形成有空隙, 其空隙間距離,一般而言為30μm~300μm左右。再者,將半導體晶片C覆晶接合(覆晶連接)於被黏著體16上後,將殘存於半導體晶片C與被黏著體16之對向面或間隙的助焊劑予以洗淨去除,於該間隙中填充密封材(密封樹脂等)進行密封。
作為被黏著體16,可使用引線框架或電路基板(配線電路基板等)等之各種基板。如此之基板的材質並無特殊限定,可列舉陶瓷基板、或塑膠基板。塑膠基板可列舉例如環氧樹脂基板、雙馬來醯亞胺三嗪基板、聚醯亞胺基板等。又,藉由以其他半導體晶片作為被黏著體16,且將上述半導體晶片C予以覆晶連接,亦可成為晶片堆疊構造(chip on chip)。
<實施例>
接著,為了使本發明之效果更加明確,係詳細地說明實施例及比較例,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等實施例。
(1)黏著膠帶之製作
作為基材薄膜,係製作以下者。
(基材薄膜a-1)
將藉由自由基聚合法所合成之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酯(質量比8:1:1)3元共聚物之鋅離子聚合物a(密度0.96g/cm3、鋅離子含量4質量%、氯含量未達1質 量%、維卡(Vicat)軟化點56℃、熔點86℃)之樹脂珠於140℃熔融,使用擠出機成形為厚度100μm之長形薄膜狀,藉以製作基材薄膜a-1。
(黏著劑層組成物b-1)
作為具有官能基之丙烯酸系共聚物(A1),係配製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所成,且丙烯酸2-乙基己酯之比率為55莫耳%、質量平均分子量75萬之共聚物。接著,以碘價成為25的方式,添加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基乙酯,配製玻璃轉移溫度-50℃、羥基價10gKOH/g、酸價5mgKOH/g之丙烯酸系共聚物(a1)。
將相對於丙烯酸系共聚物(a1)100質量份而言,添加作為聚異氰酸酯之CORONATE L(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3質量份,且添加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Esacure KIP 150(Lamberti公司製、商品名)3質量份之混合物,溶解於乙酸乙酯,攪拌而得到黏著劑層組成物b-1。
<黏著膠帶(1)>
將所配製之黏著劑層組成物b-1,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剝離襯墊上,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0μm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3分鐘後,與上述基材薄膜a-1貼合,製作於基材薄膜上形成有黏著劑層之黏著膠帶(1)。
(2)接著劑層之製作 (接著劑層組成物c-1)
將丙烯腈丁二烯橡膠(丙烯腈含量40質量%)10質量份、與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DIC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775」、環氧當量195、軟化點78℃)17質量份、液體雙酚A型環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YD-128」、Mw400、環氧當量190)40質量份、作為硬化劑之酚樹脂(明和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H-4」)32質量份,溶解於甲基乙基酮,配製接著劑層組成物溶液。
(接著劑層組成物c-2)
將丙烯酸樹脂(Nagase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Teisanresin SG-P3」、Mw85萬、Tg12℃)80質量份、與萘型環氧樹脂(DIC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HP-4700」)10質量份、作為硬化劑之酚樹脂(明和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MEH7851」)10質量份,溶解於甲基乙基酮,配製接著劑層組成物溶液。
(接著劑層組成物c-3)
將丙烯酸樹脂(Nagase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製、「Teisanresin SG-70L」、Tg-13℃)100質量份、與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 「EOCN-1020」、環氧當量198、軟化點64℃)353質量份、液體雙酚A型環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YD-128」、Mw400、環氧當量190)46質量份、作為硬化劑之咪唑(四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2PHZ-PW」)3質量份、二氧化矽填料(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SO-C2」、平均粒徑0.5μm)330質量份,溶解或分散於甲基乙基酮,配製接著劑層組成物溶液。
(接著劑層組成物c-4)
將雙酚A型苯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YP-50S」、MW6萬、Tg84℃)100質量份、與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EOCN-1020」、環氧當量198、軟化點64℃)40質量份、液體雙酚A型環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YD-128」、Mw400、環氧當量190)100質量份、作為硬化劑之咪唑(四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2PHZ-PW」)1.5質量份、二氧化矽填料(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SO-C2」、平均粒徑0.5μm)200質量份,溶解或分散於甲基乙基酮,配製接著劑層組成物溶液。
(接著劑層組成物c-5)
將丙烯腈丁二烯橡膠(丙烯腈含量40質量%)10質量 份、與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DIC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775」、環氧當量195、軟化點78℃)17質量份、液體雙酚A型環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YD-128」、Mw400、環氧當量190)40質量份、作為硬化劑之酚樹脂(明和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H-4」)25質量份,溶解於甲基乙基酮,配製接著劑層組成物溶液。
(接著劑層組成物c-6)
將雙酚A型苯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YP-50S」、Mw6萬、Tg84℃)100質量份、與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EOCN-1020」、環氧當量198、軟化點64℃)50質量份、液體雙酚A型環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YD-128」、Mw400、環氧當量190)100質量份、作為硬化劑之咪唑(四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2PHZ-PW」)1.0質量份、二氧化矽填料(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SO-C2」、平均粒徑0.5μm)200質量份,溶解或分散於甲基乙基酮,配製接著劑層組成物溶液。
(接著劑層組成物c-7)
將丙烯酸樹脂(Nagase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Teisanresin SG-708-6」、Tg6℃)100質量份、與固 形雙酚A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Epikote 1004」、軟化點97℃)280質量份、作為硬化劑之酚樹脂(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Mirex XLC-4L」、熔點62℃)306質量份、二氧化矽填料(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SO-C2」、平均粒徑0.5μm)237質量份,溶解或分散於甲基乙基酮,配製接著劑層組成物溶液。
(接著劑層組成物c-8)
將丙烯酸樹脂(Nagase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製、「Teisanresin SG-70L」、Tg-13℃)100質量份、與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EOCN-1020」、環氧當量198、軟化點64℃)260質量份、液體雙酚A型環氧樹脂(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YD-128」、Mw400、環氧當量190)46質量份、作為硬化劑之咪唑(四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2PHZ-PW」)1質量份、二氧化矽填料(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SO-C2」、平均粒徑0.5μm)330質量份,溶解或分散於甲基乙基酮,配製接著劑層組成物溶液。
<接著劑層(1)>
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分隔件上,將接著劑層組成物c-1,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5μm 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5分鐘,製作於分隔件上形成有接著劑層(1)之接著薄膜。
<接著劑層(2)>
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分隔件上,將接著劑層組成物c-2,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5μm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5分鐘,製作於分隔件上形成有接著劑層(2)之接著薄膜。
<接著劑層(3)>
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分隔件上,將接著劑層組成物c-3,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5μm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5分鐘,製作於分隔件上形成有接著劑層(3)之接著薄膜。
<接著劑層(4)>
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分隔件上,將接著劑層組成物c-4,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5μm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5分鐘,製作於分隔件上形成有接著劑層(4)之接著薄膜。
<接著劑層(5)>
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分隔件上,將接著劑層組成物c-5,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5μm 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5分鐘,製作於分隔件上形成有接著劑層(5)之接著薄膜。
<接著劑層(6)>
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分隔件上,將接著劑層組成物c-6,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5μm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5分鐘,製作於分隔件上形成有接著劑層(6)之接著薄膜。
<接著劑層(7)>
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分隔件上,將接著劑層組成物c-7,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5μm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5分鐘,製作於分隔件上形成有接著劑層(7)之接著薄膜。
<接著劑層(8)>
於經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所成的分隔件上,將接著劑層組成物c-8,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5μm的方式進行塗覆,於110℃乾燥5分鐘,製作於分隔件上形成有接著劑層(8)之接著薄膜。
(3)金屬層
作為金屬層,係準備以下者。
<金屬層(1)>
F0-WS(商品名、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銅箔、厚度12μm、表面粗度Rz1.3um)
(4)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之製作 <實施例1>
將如以上方式所得之接著劑層(1)與金屬層(1),以貼合角度120°、壓力0.2MPa、速度10mm/s之條件貼合,製作單面接著薄膜。將黏著膠帶(1)預切為可貼合於環狀框架之形狀,將單面接著薄膜預切為可被覆晶圓之形狀,將前述黏著膠帶(1)之黏著劑層與前述單面接著薄膜之金屬層側,以於單面接著薄膜之周圍露出黏著劑層的方式貼合,製作實施例1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實施例2~4、比較例1~4>
除了使黏著膠帶、接著劑層組成物、金屬層之組合成為如表1記載之組合以外,係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手法,製作實施例2~4、比較例1~4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對於實施例1~4及比較例1~4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進行以下之測定及評估。其結果示於表1。
(儲存模數)
如下述般測定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所使用之接著劑層 於25℃的儲存模數。於厚度25μ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之分隔件上,以乾燥後之膜厚成為30μm的方式,塗佈各實施例及比較例所使用的接著劑層之接著劑層組成物並乾燥後,貼合於厚度25μ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分隔件上,將該接著劑層自分隔件剝離,貼合接著劑層彼此,準備厚度1mm、寬5mm、長25mm之試驗片。將所得之試驗片於100℃加熱3小時後,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UBM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製、商品名:Rheogel-E4000),將夾頭間距離設定為15mm,自0℃起以昇溫速度5℃/分、頻率1Hz開始測定,以到達25℃之時間點的值為儲存模數。測定結果示於表1。
(硬化率)
使用示差掃描熱量計(DSC)如下述般求得硬化率。首先,使用示差掃描熱量計(DSC),由接著劑層15之硬化前樣品測定總發熱量(H0),且由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硬化物樣品測定殘留發熱量(Ht)。然後藉由下式(4)算出硬化率。其結果示於表1。
硬化率(%)=(H0-Ht)/H0×100 (4)
(翹曲評估)
於厚度200μm之附凸塊矽晶圓(凸塊:銅柱(copper pillar)及焊錫、凸塊高度:約40μm)之背面貼附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的接著劑層,進行切 割,分割為7.5mm×7.5mm之評估用晶片。藉由空冷式高壓水銀燈(80W/cm、照射距離10cm)自黏著膠帶之基材薄膜側對黏著劑層照射紫外線200mJ/cm2後,對於金屬層、接著劑層及矽晶片之層合體,於100℃加熱3小時,進行接著劑層之預備硬化。對於充分冷卻之層合體10個,將層合體載置於平坦的台上,按壓其一邊,以游標卡尺測定翹曲上昇的高度,以其平均值為翹曲量。將翹曲量未達1mm者作為良品,評估為○,翹曲量為1mm以上且未達3mm者作為容許品,評估為△,翹曲量3mm以上者作為不良品,評估為×。其結果示於表1。
(孔隙評估)
準備玻璃環氧樹脂基板(玻璃環氧基材:厚度420μm、銅配線:厚度9μm、80μm節距),對於翹曲量未達3mm之上述層合體,使用覆晶黏晶機(新川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LFB-2301」)將半導體晶片之凸塊構裝於玻璃環氧樹脂基板上(構裝條件:壓接頭溫度260℃/10秒/1MPa),得到評估用之半導體裝置。
使用超音波映像診斷裝置(日立Power Solutions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FS300III」)攝影外觀影像。將該外觀影像使用影像處理軟體Adobe Photoshop(註冊商標),藉由色調修正及黑白化,識別接著劑層之孔隙部分,藉由直方圖算出孔隙部分所佔之比例。以晶片上之接著劑層面積為100%,由以下基準來評估孔隙部分所佔之 比例。
孔隙部分所佔之比例為10%以下:優良品,為◎
孔隙部分所佔之比例為超過10%且20%以下:良品,為○
孔隙部分所佔之比例為超過20%:不良品,為×
如表1所示,實施例1~4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接著劑層的儲存模數為10GPa以下,且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接著劑層的硬化率為10~100%,因此翹曲評估、孔隙評估均為良好的結果。
相對於此,比較例1及比較例4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接著劑層的硬化率未達10%,因此於孔隙評估為不良的結果。又,比較例2及比較例3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接著劑層的儲存模數大於10GPa,因此於翹曲評估為不良的結果。
10‧‧‧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11‧‧‧基材薄膜
12‧‧‧黏著劑層
13‧‧‧黏著膠帶
14‧‧‧金屬層
15‧‧‧接著劑層

Claims (4)

  1. 一種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其特徵為具有:具有基材薄膜與黏著劑層之黏著膠帶、層合於前述黏著劑層之與前述基材薄膜相反側而設置的金屬層、與設置於前述金屬層之與前述黏著劑層相反側,用以將前述金屬層接著於電子裝置之背面的接著劑層,且前述接著劑層,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儲存模數為10GPa以下,於100℃加熱3小時後之硬化率為10~100%。
  2. 如請求項1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其中前述金屬層含有銅或鋁。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其中前述接著劑層含有(A)環氧樹脂、(B)硬化劑、(C)丙烯酸樹脂或苯氧樹脂、及(D)經表面處理之無機填充材。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之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其中前述黏著劑層,含有包含CH2=CHCOOR(式中,R為碳數4~18之烷基)表示之丙烯酸酯、含羥基之單體、與分子內具有自由基反應性碳-碳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所構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
TW106109579A 2016-03-31 2017-03-22 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TWI643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2255 2016-03-31
JP2016-072255 2016-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9871A true TW201739871A (zh) 2017-11-16
TWI643930B TWI643930B (zh) 2018-12-11

Family

ID=5996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579A TWI643930B (zh) 2016-03-31 2017-03-22 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6775005B2 (zh)
KR (1) KR102056178B1 (zh)
CN (1) CN108076669B (zh)
MY (1) MY192601A (zh)
SG (1) SG11201802282VA (zh)
TW (1) TWI643930B (zh)
WO (1) WO20171688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3880B (zh) * 2018-08-17 2020-12-21 美屬薩摩亞商茂邦電子有限公司 具有六面式保護層之晶片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9557B (zh) * 2018-03-28 2023-04-21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樹脂組合物、密封片及密封體
WO2020251307A1 (ko) * 2019-06-13 2020-12-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전도성 필름 및 반도체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JP2021161274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粘着テープ
CN113352772B (zh) * 2020-06-24 2022-04-08 山东华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热敏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5461423A (zh) * 2020-07-30 2022-12-0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剂用组合物和膜状粘接剂、以及使用了膜状粘接剂的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CN113897163B (zh) * 2021-12-09 2022-03-11 武汉市三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粘接剂、芯片键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007B2 (ja) 1977-07-12 1984-02-28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燃料の燃焼装置
JPS5487847A (en) 1977-12-26 1979-07-12 Nissin Electric Co Ltd Oil impregnated capacitor
JP2007235022A (ja) 2006-03-03 2007-09-13 Mitsui Chemicals Inc 接着フィルム
JP5286084B2 (ja) * 2006-07-19 2013-09-1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テープ及び半導体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JP5503342B2 (ja) * 2010-03-10 2014-05-2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テープ
JP5528936B2 (ja) * 2010-07-28 2014-06-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半導体裏面用フィルム
JP5419226B2 (ja) * 2010-07-29 2014-02-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半導体裏面用フィルム及びその用途
JP2013030500A (ja) * 2011-07-26 2013-02-07 Nitto Denko Corp 半導体装置製造用の接着シート、ダイシングフィルム一体型半導体装置製造用の接着シート、及び、半導体装置製造用の接着シート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
KR20130075188A (ko) * 2011-12-27 2013-07-0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반도체용 접착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접착 필름
SG11201406941TA (en) * 2012-04-26 2014-11-2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m adhesive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film adhesive, semiconductor package using the film adhesiv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emiconductor package
JP6722584B2 (ja) * 2014-06-11 2020-07-15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貼り合せ方法及び物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3880B (zh) * 2018-08-17 2020-12-21 美屬薩摩亞商茂邦電子有限公司 具有六面式保護層之晶片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802282VA (en) 2018-04-27
JP6775005B2 (ja) 2020-10-28
KR20180067522A (ko) 2018-06-20
CN108076669A (zh) 2018-05-25
TWI643930B (zh) 2018-12-11
KR102056178B1 (ko) 2019-12-16
MY192601A (en) 2022-08-29
WO2017168820A1 (ja) 2017-10-05
JPWO2017168820A1 (ja) 2019-02-14
CN108076669B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2625B (zh) Tape for electronic device packaging
TWI643929B (zh) Tape for electronic device packaging
TWI643930B (zh) 電子裝置封裝用膠帶
TWI643931B (zh) Tape for electronic device packaging
TWI624885B (zh) Tape for electronic device packaging
WO2017168824A1 (ja) 電子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電子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用テープ
JP6852030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用テープ
JP6935379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用テープ
KR102593593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 패키지용 테이프
JP6655576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用テープ
JP2021185610A (ja) 電子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用テープ
JP2021072345A (ja) 電子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用テー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