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0286A - 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0286A
TW201730286A TW105139619A TW105139619A TW201730286A TW 201730286 A TW201730286 A TW 201730286A TW 105139619 A TW105139619 A TW 105139619A TW 105139619 A TW105139619 A TW 105139619A TW 201730286 A TW201730286 A TW 2017302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rrosion
paste
layer
sheet
anticorro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9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6849B (zh
Inventor
安藤洋平
笠松丈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0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0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6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68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FNON-MECHANICAL REMOVAL OF METALLIC MATERIAL FROM SURFACE;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INVOLVING AT LEAST ONE PROCESS PROVIDED FOR IN CLASS C23 AND AT LEAST ONE PROCESS COVERED BY SUBCLASS C21D OR C22F OR CLASS C25
    • C23F11/00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applying inhibitors to the surface in danger of corrosion or adding them to the corrosive ag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8/00Protection of pipes or pipe fittings against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 F16L58/02Protection of pipes or pipe fittings against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by means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coatings
    • F16L58/04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rotection Of Pipes Against Damage, Friction, And Corros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含有氧化蠟及防銹劑之防蝕糊等。

Description

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
先前,於各種設備等中,利用金屬製管作為氣體管或自來水管、用以搬送油等液體原料之配管等。 於建設於海邊之設備等中,為了保護該金屬製管等金屬製構件不受腐蝕,而形成覆蓋該金屬製構件之防蝕結構體。 作為一般之防蝕結構體之形成方法,已知有使用於帶狀之基材片材上擔載有防蝕複合物之防蝕帶之方法,藉由捲繞於上述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上之上述防蝕帶而形成防蝕層之方法已廣為人知(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 又,作為用於形成此種防蝕結構體之防蝕帶,已知有使含有基油之防蝕複合物擔載於帶狀之基材(不織布等)上而成者,作為上述基油,已知有防銹效果優異之礦脂。 於使用此種防蝕帶,例如於較長之金屬製管之表面上形成防蝕結構體之情形時,不論將該防蝕帶重疊捲繞還是縱向捲繞於金屬製管上,均容易於防蝕層與金屬製管表面之間形成間隙。 因此,先前採用如下方法:形成具有與金屬製構件相接之第1防蝕層、及積層於該第1防蝕層上之第2防蝕層的2層以上之積層結構的防蝕結構體,藉由防蝕帶而形成第2防蝕層,並且藉由被稱為底塗材料等之防蝕糊而形成成為該防蝕帶之底層之第1防蝕層,防止於與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間形成間隙。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04432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如今期望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因此,鑒於上述需求,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之防蝕糊、及防蝕結構體。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係一種含有氧化蠟及防銹劑之防蝕糊。 此處,本發明之防蝕糊之一態樣係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為1~3000 Pa,酸值為1~100 KOHmg/g。 又,作為本發明之防蝕糊之另一態樣,含有酸值為30~600 KOHmg/g、羥基值為50~600 KOHmg/g之鞣酸作為上述防銹劑,上述氧化蠟之酸值為1~300 KOHmg/g。 進而,本發明之防蝕糊之另一態樣進而含有軟化劑。 又,本發明之防蝕糊之另一態樣進而含有填充劑。 又,本發明係一種防蝕結構體,其具有2層以上之層,且具備: 防蝕糊層A,其係與金屬製構件之表面相接,且由上述防蝕糊所形成;及 防蝕片材層B,其係由具有基材及含浸於該基材中之防蝕複合物、且積層於上述防蝕糊層A上之防蝕片材所形成。 此處,作為本發明之防蝕結構體之一態樣,上述基材具有聚酯不織布。 又,於本發明之防蝕結構體之另一態樣中,上述基材之基重為50~300 g/m2 , 上述防蝕複合物之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為1~30000 Pa,滴點為30℃~200℃, 含浸於上述基材中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量為300~5000 g/m2 。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防蝕結構體之另一態樣,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降伏值與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上述防蝕糊之降伏值相比高5 Pa以上。 又,本發明之防蝕結構體之另一態樣進而具備於較上述防蝕片材層B更靠外側由塑膠片材所形成之保護層C。 進而,作為具備上述保護層C之防蝕結構體之一態樣,上述保護層C之厚度之最小值為0.025 mm以上,上述保護層C之厚度之最大值為3 mm以下,上述塑膠片材之拉伸彈性模數為1×102 ~9×1010 Pa。 又,作為具備上述保護層C之防蝕結構體之另一態樣,上述塑膠片材係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胺基甲酸酯或合成橡膠所形成。 進而,本發明之防蝕結構體之另一態樣進而具備配置於上述防蝕糊層A與上述防蝕片材層B之間、且由防蝕膠黏劑所形成之防蝕膠黏劑層D。 又,作為本發明之防蝕結構體之另一態樣,上述防蝕膠黏劑之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為1~500000 Pa。 進而,本發明係一種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其係於上述金屬製構件之表面塗佈上述防蝕糊而形成上述防蝕糊層A,於上述防蝕糊層A上積層上述防蝕片材而形成上述防蝕片材層B,藉此製作上述防蝕結構體。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首先,對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係附著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而使用。 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含有基油。作為該基油,可列舉礦脂。 進而,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含有氧化蠟及防銹劑。 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之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較佳為1~3000 Pa,更佳為3~2000 Pa,進而更佳為5~1000 Pa。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降伏值為3000 Pa以下,而成為容易較薄地塗佈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者。其結果為,有可抑制防蝕糊之使用量之優點。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降伏值為1 Pa以上,有糊不易發生滴液之優點。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之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降伏值可依據JIS K5701-1:2000「平版油墨-第1部:試驗方法」之「利用擴張儀(spread meter)之方法」進行測定。將負載板之重量設為5 kg,將自「負載板與試樣相接時」至「測定擴張之直徑時」為止之時間設為60秒。 進而,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之酸值較佳為1~100 KOHmg/g,更佳為3~50 KOHmg/g,進而更佳為5~30 KOHmg/g。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酸值為1 KOHmg/g以上,有可將存在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水分置換至防蝕糊內部之優點。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酸值為100 KOHmg/g以下,有可抑制自周圍之環境引入水分之優點。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之酸值可藉由JIS K0070-1992「化學製品之酸值、皂化值、酯值、碘值、羥基值及非皂化物之試驗方法」之「電位差滴定法」進行測定。 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之羥基值較佳為1~100 KOHmg/g,更佳為3~50 KOHmg/g,進而更佳為5~30 KOHmg/g。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羥基值為1 KOHmg/g以上,有可將存在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水分置換至糊內部之優點。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羥基值為100 KOHmg/g以下,有可抑制自周圍之環境引入水分之優點。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之羥基值可藉由JIS K0070-1992「化學製品之酸值、皂化值、酯值、碘值、羥基值及非皂化物之試驗方法」之「電位差滴定法」進行測定。 作為上述氧化蠟,可列舉氧化礦脂等。 氧化蠟具有羧酸,氧化蠟具有羧基及羥基,羥基之水置換性優異。因此,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具有氧化蠟,有水分不易與金屬製構件相接之優點。 又,於在水分附著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狀態(例如,露水附著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狀態、或金屬製構件存在於水中之狀態等)下使防蝕糊附著於該表面之情形時,先前之防蝕糊因該水分而難以附著,但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由於氧化蠟之水置換性優異,故而有容易附著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優點。 進而,由於氧化蠟於室溫附近使防蝕糊軟化,故而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有容易塗佈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優點。 又,氧化蠟之酸值較佳為1~300 KOHmg/g,更佳為3~150 KOHmg/g,進而更佳為5~100 KOHmg/g。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氧化蠟之酸值為1 KOHmg/g以上,有可將存在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水分置換至防蝕糊內部之優點。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氧化蠟之酸值為300 KOHmg/g以下,有可抑制自周圍之環境引入水分之優點。 又,氧化蠟之羥基值較佳為1~300 KOHmg/g,更佳為3~150 KOHmg/g,進而更佳為5~100 KOHmg/g。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氧化蠟之羥基值為1 KOHmg/g以上,有可將存在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之水分置換至防蝕糊內部之優點。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由氧化蠟之羥基值為300 KOHmg/g以下,有可抑制自周圍之環境引入水分之優點。 作為上述防銹劑,可列舉:無機系防銹劑、有機系防銹劑。 作為無機系防銹劑,例如可列舉:鉻酸鹽、亞硝酸鹽、矽酸鹽、多磷酸鹽等。 作為有機系防銹劑,例如可列舉:鞣酸、羧酸(油酸、二聚酸、環烷酸等)、羧酸金屬皂(羊毛脂Ca、環烷酸Zn、氧化蠟Ca、氧化蠟Ba等)、磺酸鹽(磺酸Na、磺酸Ca、磺酸Ba等)、胺鹽、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反應所獲得之酯、山梨醇酐單異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單油酸酯等)等。 作為上述防銹劑,較佳為鞣酸、多磷酸,尤佳為鞣酸。 上述鞣酸之酸值較佳為30~600 KOHmg/g,更佳為40~500 KOHmg/g,進而更佳為100~400 KOHmg/g。 上述鞣酸之羥基值較佳為50~600 KOHmg/g,更佳為100~500 KOHmg/g,進而更佳為150~400 KOHmg/g。 作為無機系防銹劑及有機系防銹劑所例示之防銹劑均對金屬之吸附力高,藉由防銹劑而於金屬製構件之表面形成保護層。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含有較佳為0.1~30質量%、更佳為0.5~20質量%、進而更佳為1~10質量%之防銹劑。 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較佳為含有填充劑。 作為上述填充劑,例如可列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滑石、二氧化矽、黏土、碳酸鈣、膨潤土、雲母、雲母狀氧化鐵、金屬粉末等。 進而,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較佳為含有軟化劑。 作為上述軟化劑,可列舉分子量低於上述基油之有機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礦物油(石蠟油)、凡士林(白凡士林等)等。 其次,對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具有2層以上之層。 又,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具備:防蝕糊層A,其係與金屬製構件之表面相接,且由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所形成;及防蝕片材層B,其係由具有基材、及含浸於該基材中之防蝕複合物之防蝕片材所形成。 進而,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進而具備於較上述防蝕片材層B更靠外側(與防蝕糊層A側相反之一側)由塑膠片材所形成之保護層C。 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進而具備配置於上述防蝕糊層A與上述防蝕片材層B之間、且由防蝕膠黏劑所形成之防蝕膠黏劑層D。 上述金屬製構件可用作輸送流體物之管線。上述金屬製構件具備複數個具有凸緣部之圓筒狀之管,且管彼此經凸緣部連接而成。鄰接之管之凸緣部彼此係由螺栓及螺母進行固定。即,上述金屬製構件成為圓筒狀,又,藉由凸緣部、螺栓、螺母等而於外表面形成有凹凸。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藉由具有上述防蝕糊層A,可填埋防蝕片材層B與金屬製構件之間之間隙,可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上述防蝕糊層A係藉由較薄地塗佈於圓筒狀之金屬製構件之整個外側表面而形成。上述防蝕糊層A之外表面因上述金屬製構件之凹凸而形成有凹凸。 形成上述防蝕片材層B之防蝕片材係形成為帶狀。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藉由具有上述防蝕片材層B,可抑制物體撞擊等而防蝕結構體剝離,其結果為,可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藉由具有上述保護層C,可抑制防蝕糊或防蝕片材之防蝕複合物溶出,其結果為,可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又,於將上述金屬製構件用於經直射日光照射之場所之情形時,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藉由具有上述保護層C,可抑制防蝕糊層A及防蝕片材層B因紫外線而劣化,其結果為,可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進而,於上述金屬製構件配置於土中而使用之情形時,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中,對於防蝕糊層A及防蝕片材層B而言,即便土之碎石等因土壓而被按壓於防蝕結構體1,亦藉由具有上述保護層C,而可抑制防蝕糊層A及防蝕片材層B因碎石等而發生損傷,其結果為,可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上述防蝕膠黏劑層D係為了減小防蝕糊層A之凹凸,而藉由在防蝕糊層A之凹部中填充防蝕膠黏劑而形成。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1可填埋防蝕片材層B與防蝕糊層A之間之間隙,可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上述防蝕膠黏劑含有基油。作為基油,可列舉礦脂。 又,上述防蝕膠黏劑可進而含有填充劑。作為上述填充劑,較佳為可吸附油分之材料,作為可吸附油分之材料,可列舉:泥炭沼、矽藻土、膨潤土等。就容易形成防蝕膠黏劑層之觀點而言,上述防蝕膠黏劑較佳為含有矽藻土或原棉。其原因在於矽藻土及原棉容易因較弱之壓力而發生塑性變形,故而容易於防蝕糊層A之凹部中填充防蝕膠黏劑。 又,上述防蝕膠黏劑可含有例如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滑石、二氧化矽、黏土、碳酸鈣、雲母、雲母狀氧化鐵、金屬粉末等作為其他填充劑。 進而,上述防蝕膠黏劑可進而含有防銹劑。 作為上述防銹劑,可列舉:無機系防銹劑、有機系防銹劑。 作為無機系防銹劑,例如可列舉:鉻酸鹽、亞硝酸鹽、矽酸鹽、多磷酸鹽等。 作為有機系防銹劑,例如可列舉:鞣酸、羧酸(油酸、二聚酸、環烷酸等)、羧酸金屬皂(羊毛脂Ca、環烷酸Zn、氧化蠟Ca、氧化蠟Ba等)、磺酸鹽(磺酸Na、磺酸Ca、磺酸Ba等)、胺鹽、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進行反應所獲得之酯、山梨醇酐單異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單油酸酯等)等。 又,上述防蝕膠黏劑之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較佳為1~500000 Pa,更佳為10~100000 Pa,進而更佳為30~30000 Pa。防蝕膠黏劑藉由上述降伏值為1 Pa以上,有不易發生滴液之優點。又,防蝕膠黏劑藉由上述降伏值為500000 Pa以下,有容易形成防蝕膠黏劑層D之優點。 再者,防蝕膠黏劑之黏度意指形成防蝕膠黏劑層D時之黏度。 上述防蝕片材層B係藉由將防蝕片材捲繞於防蝕糊層A及防蝕膠黏劑層D之上而形成。 作為上述防蝕片材層B中之上述基材,較佳為不織布,尤佳為聚酯不織布。 為了抑制纖維彼此變得混亂,上述不織布較佳為對被稱為纖維網等之使纖維堆積而成之片材體藉由拉伸強度強於該片材體之紗(以下,亦稱為「補強紗」)進行補強而成的不織布。 又,作為經補強紗補強之不織布,更佳為補強紗以沿長度方向形成接縫之方式縫入至片材體之不織布,換言之,更佳為藉由經紗進行補強之不織布。藉由不織布如此般構成,可於將帶狀之防蝕片材捲繞於圓筒狀之金屬製構件上時,抑制防蝕片材因補強紗而伸長。其結果為,可於施加較大張力之狀態下將防蝕片材捲繞於金屬製構件上。又,可抑制於使捲繞力鬆弛時防蝕片材發生收縮,其結果為,捲繞之作業性變得良好。該不織布更佳為將上述補強紗於寬度方向上設置固定間隔並列配置而成。 進而,作為經補強紗補強之不織布,較佳為長度方向上之相對於固定應力之伸長率高於寬度方向之不織布。 又,作為經補強紗補強之不織布,更佳為於寬度方向上未經補強之不織布,換言之,較佳為未進行利用緯紗之補強之不織布。於將帶狀之防蝕片材捲繞於圓筒狀之金屬製構件上時,防蝕片材之寬度變窄,但若存在緯紗,則緯紗會阻礙防蝕片材之寬度方向之收縮,防蝕片材容易產生捲曲,若不存在緯紗則不易產生捲曲。因此,若不存在緯紗,則防蝕片材容易追隨於金屬製構件之形狀,容易於形成於金屬製構件上之防蝕糊層A與防蝕片材層B之間產生間隙。因此,就提高防蝕性能之觀點而言,作為上述不織布,較佳為未進行利用緯紗之補強之不織布。 又,上述基材之基重較佳為30~500 g/m2 ,更佳為40~400 g/m2 ,進而更佳為50~300 g/m2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基材之基重為30 g/m2 以上,有質地容易均一化之優點。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基材之基重為500 g/m2 以下,有防蝕片材不會變得過硬,於將防蝕片材捲繞於施工部位時處理性變得良好之優點。 上述防蝕片材層B中之上述防蝕複合物含有基油。作為該基油,可列舉礦脂。 又,上述防蝕複合物可進而含有填充劑。作為上述填充劑,例如可列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滑石、二氧化矽、黏土、碳酸鈣、膨潤土、雲母、雲母狀氧化鐵、金屬粉末等。 進而,上述防蝕複合物可進而含有防銹劑。 作為上述防銹劑,可列舉:無機系防銹劑、有機系防銹劑。 作為無機系防銹劑,例如可列舉:鉻酸鹽、亞硝酸鹽、矽酸鹽、多磷酸鹽等。 作為有機系防銹劑,例如可列舉:鞣酸、羧酸(油酸、二聚酸、環烷酸等)、羧酸金屬皂(羊毛脂Ca、環烷酸Zn、氧化蠟Ca、氧化蠟Ba等)、磺酸鹽(磺酸Na、磺酸Ca、磺酸Ba等)、胺鹽、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進行反應所獲得之酯、山梨醇酐單異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單油酸酯等)等。 又,上述防蝕複合物之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較佳為1~30000 Pa,更佳為5~20000 Pa,進而更佳為10~15000 Pa。防蝕複合物藉由上述降伏值為1 Pa以上,有不易發生滴液之優點。又,防蝕複合物藉由上述降伏值為30000 Pa以下,有容易形成防蝕片材層B之優點。 又,就容易塗佈防蝕糊,且防止防蝕複合物之滴液之觀點而言,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降伏值與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上述防蝕糊之降伏值相比,較佳為高5 Pa以上,更佳為高10 Pa以上,進而較佳為高20 Pa以上。 再者,防蝕複合物之黏度意指形成防蝕片材層B時之黏度。 進而,上述防蝕複合物之滴點較佳為30℃~200℃,更佳為40℃~150℃,進而更佳為50℃~100℃。防蝕複合物藉由上述滴點為30℃以上,有不易發生滴液之優點。又,防蝕複合物藉由上述滴點為200℃以下,有容易形成防蝕片材層B之優點。 本實施形態之滴點可藉由DIN51801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關於上述防蝕片材,含浸於上述基材中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量較佳為300~5000 g/m2 ,更佳為400~4000 g/m2 ,進而更佳為500~3000 g/m2 。上述防蝕片材藉由含浸於上述基材中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量為300 g/m2 以上,有可提高防蝕性能之優點。又,上述防蝕片材藉由含浸於上述基材中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量為5000 g/m2 以下,有防蝕片材不會變得過硬,於將防蝕片材捲繞於施工部位時處理性變得良好之優點。 再者,「含浸於上述基材中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量」意指對於片狀之基材之一面之面積的含浸於整個基材中之防蝕複合物的量。 又,上述防蝕片材之厚度較佳為0.2~5 mm,更佳為0.3~4 mm,進而更佳為0.5~3 mm。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防蝕片材之厚度為0.2 mm以上,有可提高防蝕性能之優點。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防蝕片材之厚度為5 mm以下,有容易將防蝕片材捲繞於防蝕糊層A上之優點、及可抑制於將防蝕片材捲繞於防蝕糊層A上時產生隆起之優點。 就提昇防蝕性能之觀點而言,上述防蝕片材層B較佳為對防蝕片材重疊大於0%。又,較佳為重疊小於80%,更佳為小於55%。上述防蝕片材層B藉由重疊大於0%,有可無間隙地對帶進行施工,防蝕壽命變長之優點。上述防蝕片材層B藉由重疊小於80%,有可確保厚度之優點。 再者,所謂重疊意指重合部分之寬度相對於防蝕片材之寬度的比。 上述保護層C係藉由將帶狀之塑膠片材捲繞於防蝕片材層B上而形成。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具有保護層C,可抑制防蝕片材層B產生損傷,其結果為,有容易保持防蝕性能之優點。 作為形成上述塑膠片材之材料,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胺基甲酸酯、合成橡膠等,就施工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乙烯、聚氯乙烯。 塑膠片材可於表面具備黏著劑層。作為形成該黏著劑層之黏著劑,可列舉:橡膠系黏著劑、丙烯酸系黏著劑等。 上述塑膠片材之厚度較佳為0.020~3 mm,更佳為0.05~2.5 mm,進而更佳為0.1~2 mm。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塑膠片材之厚度為0.020 mm以上,可保護防蝕糊層A及防蝕片材層B不受外力影響。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塑膠片材之厚度為3 mm以下,有容易將塑膠片材捲繞於防蝕片材B上之優點、及可抑制於將塑膠片材捲繞於防蝕片材B上時產生隆起之優點。 上述保護層之厚度之最小值較佳為0.025 mm以上,更佳為0.05 mm以上,進而更佳為0.1 mm以上。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保護層之厚度之最小值為0.025 mm以上,可保護防蝕糊層A及防蝕片材層B不受外力影響。 上述保護層之厚度之最大值較佳為3 mm以下,更佳為2.5 mm以下,進而更佳為2 mm以下。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保護層之厚度之最大值為3 mm以下,有可保護防蝕糊層A及防蝕片材層B不受外力影響,並且提昇施工性之優點。 上述塑膠片材之25℃下之拉伸彈性模數較佳為1×102 ~9×1010 Pa,更佳為1×103 ~9×109 Pa,進而更佳為1×104 ~9×108 。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拉伸彈性模數為1×102 Pa以上,有容易保持由防蝕片材層B所得之防蝕性能之優點。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藉由上述拉伸彈性模數為9×1010 Pa以下,有將保護層C捲繞於防蝕片材層B之上時之作業性提昇之優點。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拉伸彈性模數可依據JIS K7161-1:2014,於以下之條件下進行測定。 拉伸速度:300 mm/min 標線間距離:100 mm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之拉伸彈性模數Et(MPa)可藉由下述式求出。 Et=(σ2-σ1)/(ε2-ε1) σ1:應變ε1=0.05%下之應力(MPa) σ2:應變ε2=0.25%下之應力(MPa) 其中,應力係設為將0.05%、0.25%之應變下之測定值F1、F2除以保護層之剖面積(mm2 )所獲得的值。 作為形成上述保護層之塑膠片材,例如可使用如下所述之片材(帶等)。 <參考例1> 厚度0.3 mm之EVA(Ethylene-vinyl acetate,乙烯-乙酸乙烯酯)基材膜單層之保護片材 拉伸彈性模數:50 MPa <參考例2> 於厚度0.2 mm之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基材膜上以厚度0.2 mm塗佈橡膠系黏著劑而成之保護帶(厚度:0.4 mm) 拉伸彈性模數:5.2 MPa <參考例3> 於厚度0.3 mm之LLPE(linear low polyethylen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基材膜上以厚度0.2 mm塗佈橡膠系黏著劑而成之保護帶(厚度:0.5 mm) 拉伸彈性模數:150 MPa 其次,對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係製作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的方法。 如圖1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中,首先,於金屬製構件10之表面塗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藉此形成防蝕糊層A。 其次,為了減小防蝕糊層A之凹凸,於防蝕糊層A之凹部中填充防蝕膠黏劑,藉此形成防蝕膠黏劑層D。 具體而言,於經連接之凸緣11之間之間隙中填充防蝕膠黏劑。又,藉由防蝕膠黏劑將固定凸緣11彼此之接合之螺栓12及螺母13覆蓋。然後,為了減小防蝕糊層A之凹凸,於防蝕糊層A之凹部中填充防蝕膠黏劑,藉此形成防蝕膠黏劑層D。 然後,將帶狀之防蝕片材(防蝕帶)捲繞於防蝕糊層A及防蝕膠黏劑層D之上,藉此形成防蝕片材層B。 防蝕帶之長度較佳為大於凸緣11之外徑。 若一面對防蝕帶施加過高之張力一面捲繞防蝕帶,則防蝕複合物容易自基材溢出,故而於捲繞防蝕帶時,較理想為不對防蝕帶施加過高之張力。 又,於捲繞防蝕帶時,較理想為不產生皺褶或隆起。 進而,以藉由防蝕帶之防蝕複合物覆蓋防蝕帶之端部之方式使防蝕帶平整。 又,於捲繞防蝕帶後,以藉由防蝕複合物覆蓋防蝕帶之表面之凹凸或防蝕帶與防蝕片材之重疊部分的方式使防蝕帶平整。 其次,將帶狀之塑膠片材捲繞於防蝕片材層B上,藉此形成保護層C。 若一面對塑膠片材施加過高之張力一面捲繞塑膠片材,則防蝕複合物容易溢出至保護層C之外側,故而較理想為於捲繞塑膠片材時,不對塑膠片材施加過高之張力。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由於如上述般構成,故而有下述優點。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糊含有氧化蠟及防銹劑。 氧化蠟具有羧基及羥基,羥基之水置換性優異。因此,根據此種防蝕糊,可藉由氧化蠟將存在於金屬製構件表面之水分置換至糊內,可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又,根據此種防蝕糊,藉由防銹劑保護金屬製構件,故而可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進而,於金屬製構件為鐵製構件之情形時,根據此種防蝕糊,有藉由經上述氧化蠟所引入之水及上述防銹劑於上述金屬製構件之表面形成與金屬之錯合物,藉此上述金屬製構件不易生銹之優點。 因此,根據此種防蝕糊,可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 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具有2層以上之層。又,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具備:防蝕糊層A,其係與金屬製構件之表面相接,且由上述防蝕糊所形成;及防蝕片材層B,其係由具有基材及含浸於該基材中之防蝕複合物、且積層於上述防蝕糊層A上之防蝕片材所形成。 於本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中,於上述金屬製構件之表面塗佈上述防蝕糊而形成上述防蝕糊層A,於上述防蝕糊層A上積層上述防蝕片材而形成上述防蝕片材層B,藉此製作上述防蝕結構體。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提供一種可進一步抑制金屬製構件之腐蝕之防蝕糊、及防蝕結構體。 再者,本發明之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又,本發明之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作用效果。本發明之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係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 [實施例] 其次,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更具體地進行說明。 示出進行針對防蝕糊之各種評價之事例。 首先,對防蝕糊之評價方法進行說明。 (水置換性試驗) 於附著有水之鋼板(150 mm×70 mm×2 mm)上塗佈防蝕糊後,於水中保持24小時。其後,目測確認鋼板上有無紅鏽之產生,藉由以下之基準進行評價。 ○:目測未見紅鏽。 ×:目測可見紅鏽。 (鹽水噴霧試驗(錯合物化試驗)) 針對鋼板(150 mm×70 mm×2 mm)藉由JIS Z1903:2007中記載之被覆方法使用棒式塗佈機塗佈防蝕糊而獲得試片。依據JIS Z2371:2015之方法對試片噴霧鹽水2週。其後,使用顯微鏡確認錯合物(黑鏽)之產生,藉由以下之基準進行評價。 ◎:於進行觀察之部位,以面積比計75%以上成為黑鏽。 ○:於進行觀察之部位,以面積比計20%以上且未達75%成為黑鏽。 △:於進行觀察之部位,以面積比計0.5%以上且未達20%成為黑鏽。 ×:於進行觀察之部位,以面積比計未達0.5%成為黑鏽(亦包含未確認到黑鏽之情形)。 (降伏值) 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係藉由上文所述之方法進行測定。 (實施例1) 相對於作為基油之礦脂100質量份,添加作為軟化劑之白凡士林70質量份、石蠟油50質量份、作為氧化蠟之氧化礦脂110質量份。將進而添加作為填充劑之滑石140量份、作為防銹劑之合成磺酸鹽30質量份、作為防銹劑之鞣酸0.5質量份而成之複合物於120℃之溫度下使用附葉片之攪拌機以1000 rpm之速度攪拌10分鐘,獲得防蝕糊(防蝕糊中之鞣酸之含有比率:0.1質量%)。 (實施例2~9) 將防蝕糊中之鞣酸之含有比率變更為下述表1所示之比率,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防蝕糊。 (比較例1) 相對於作為基油之礦脂100質量份,添加作為軟化劑之白凡士林80質量份、石蠟油30質量份。將進而添加作為填充劑之滑石90質量份、作為防銹劑之合成磺酸鹽20質量份、作為防銹劑之鞣酸3.3質量份而成之複合物於120℃之溫度下使用附葉片之攪拌機以1000 rpm之速度攪拌10分鐘,獲得防蝕糊(防蝕糊中之鞣酸之含有比率:1.0質量%)。 (比較例2) 相對於作為基油之礦脂100質量份,添加作為軟化劑之白凡士林80質量份、石蠟油30質量份。將進而添加作為填充劑之滑石115質量份而成之複合物於120℃之溫度下使用附葉片之攪拌機以1000 rpm之速度攪拌10分鐘,獲得防蝕糊。 (比較例3) 相對於作為基油之礦脂100質量份,添加作為軟化劑之白凡士林70質量份、石蠟油50質量份、作為氧化蠟之氧化礦脂110質量份。將進而添加作為填充劑之滑石140量份量份而成之複合物於120℃之溫度下使用附葉片之攪拌機以1000 rpm之速度攪拌10分鐘,獲得防蝕糊。 [表1] (試驗例1) 對防蝕複合物及防蝕膠黏劑測定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將結果示於表2。再者,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係藉由上文所述之方法進行測定。 [表2] (試驗例2) 對防蝕糊(實施例5)、氧化礦脂及鞣酸測定酸值及羥基值。將結果示於表3。再者,酸值及羥基值係藉由上文所述之方法進行測定。 [表3] [相關申請案之相互參照] 本案係主張日本專利特願2015-237926號之優先權,藉由引用而併入至本案說明書之記載中。
1‧‧‧防蝕結構體
10‧‧‧金屬製構件
11 ‧‧‧凸緣
12‧‧‧螺栓
13‧‧‧螺母
A‧‧‧防蝕糊層
B‧‧‧防蝕片材層
C‧‧‧保護層
D‧‧‧防蝕膠黏劑層
圖1係一實施形態之防蝕結構體之概略剖視圖。

Claims (15)

  1. 一種防蝕糊,其含有氧化蠟及防銹劑。
  2. 如請求項1之防蝕糊,其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為1~3000 Pa,酸值為1~100 KOHmg/g。
  3. 如請求項1或2之防蝕糊,其含有酸值為30~600 KOHmg/g、羥基值為50~600 KOHmg/g之鞣酸作為上述防銹劑,上述氧化蠟之酸值為1~300 KOHmg/g。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防蝕糊,其進而含有軟化劑。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防蝕糊,其進而含有填充劑。
  6. 一種防蝕結構體,其具有2層以上之層,且具備: 防蝕糊層A,其係與金屬製構件之表面相接,且由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防蝕糊所形成;及 防蝕片材層B,其係由具有基材及含浸於該基材中之防蝕複合物、且積層於上述防蝕糊層A上之防蝕片材所形成。
  7. 如請求項6之防蝕結構體,其中上述基材具有聚酯不織布。
  8. 如請求項6或7之防蝕結構體,其中上述基材之基重為50~300 g/m2 , 上述防蝕複合物之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為1~30000 Pa,滴點為30℃~200℃, 含浸於上述基材中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量為300~5000 g/m2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之防蝕結構體,其中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上述防蝕複合物之降伏值與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上述防蝕糊之降伏值相比高5 Pa以上。
  10.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之防蝕結構體,其進而具備於較上述防蝕片材層B更靠外側由塑膠片材所形成之保護層C。
  11. 如請求項10之防蝕結構體,其中上述保護層C之厚度之最小值為0.025 mm以上,上述保護層C之厚度之最大值為3 mm以下,上述塑膠片材之拉伸彈性模數為1×102 ~9×1010 Pa。
  12. 如請求項10或11之防蝕結構體,其中上述塑膠片材係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胺基甲酸酯或合成橡膠所形成。
  13. 如請求項6至12中任一項之防蝕結構體,其進而具備配置於上述防蝕糊層A與上述防蝕片材層B之間、且由防蝕膠黏劑所形成之防蝕膠黏劑層D。
  14. 如請求項13之防蝕結構體,其中上述防蝕膠黏劑之由平行板黏度計所得之23℃下之降伏值為1~500000 Pa。
  15. 一種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其係於上述金屬製構件之表面上塗佈上述防蝕糊而形成上述防蝕糊層A,於上述防蝕糊層A上積層上述防蝕片材而形成上述防蝕片材層B,藉此製作如請求項6至14中任一項之防蝕結構體。
TW105139619A 2015-12-04 2016-12-01 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 TWI7668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7926A JP6379084B2 (ja) 2015-12-04 2015-12-04 防食ペースト、防食構造体、および、防食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15-237926 2015-1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0286A true TW201730286A (zh) 2017-09-01
TWI766849B TWI766849B (zh) 2022-06-11

Family

ID=58797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9619A TWI766849B (zh) 2015-12-04 2016-12-01 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79084B2 (zh)
CN (1) CN108368619A (zh)
TW (1) TWI766849B (zh)
WO (1) WO20170948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9240754B2 (en) * 2018-03-28 2020-12-10 Copper Care Wood Preservatives, Inc. Embedded foundation protection system
JP7054586B1 (ja) 2021-01-21 2022-04-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プライマー、及び、防食構造体
FR3126007A1 (fr) * 2021-08-06 2023-02-10 The Patent Well, Llc Pâte inhibitrice de corrosion pour utilisation dans un aéronef
CN116042095B (zh) * 2022-10-18 2023-08-29 青岛迪恩特尚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矿脂防蚀膏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51969Y2 (zh) * 1974-06-03 1978-12-12
JPS5215440A (en) * 1975-07-29 1977-02-05 Nippon Kokan Kk Methof of preventing corrosion of bolt and nut in plate structure frictionally assembled by bolt
JPS6057512B2 (ja) * 1979-06-20 1985-12-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錆及び増錆抑制用組成物
JPS5723068A (en) * 1980-07-12 1982-02-06 Fujikura Ltd Heat resistant rust preventive composition
JPS58153786A (ja) * 1982-03-08 1983-09-12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防食構造
JPS6033938A (ja) * 1983-08-05 1985-02-21 Bridgestone Corp 鋼管杭の防食構造
JPH026579A (ja) * 1988-06-27 1990-01-10 Bridgestone Corp 防蝕構造
JPH0762568A (ja) * 1993-08-26 1995-03-07 Yushiro Chem Ind Co Ltd 油中水型防錆剤
JPH0821591A (ja) * 1994-07-05 1996-01-23 Sekisui Chem Co Ltd フランジ部の防食施工方法
JP3344964B2 (ja) * 1999-03-26 2002-11-18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鋳鉄管の防食方法
JP2002339086A (ja) * 2001-05-15 2002-11-27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鋼管用防錆剤原料及びその組成物
JP2004124192A (ja) * 2002-10-03 2004-04-22 Yushiro Chem Ind Co Ltd 水性防錆剤組成物
KR100820408B1 (ko) * 2006-08-09 2008-04-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방청왁스 조성물
JP5354870B2 (ja) * 2007-05-11 2013-11-27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防食被覆材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保護カバー付き防食被覆材
CN101298536B (zh) * 2008-06-25 2010-06-09 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钢质材料用低表面处理的带锈防锈底漆及制造方法
WO2012096331A1 (ja) * 2011-01-12 2012-07-19 日本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アルミホイールの塗装方法及びアルミホイール
CN105121706B (zh) * 2013-11-13 2018-04-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腐片、及其制造方法
JP6514850B2 (ja) * 2014-03-05 2019-05-15 日本化学塗料株式会社 水性防錆塗装金属製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01310A (ja) 2017-06-08
WO2017094868A1 (ja) 2017-06-08
JP6379084B2 (ja) 2018-08-22
CN108368619A (zh) 2018-08-03
TWI766849B (zh) 2022-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30286A (zh) 防蝕糊、防蝕結構體、及防蝕結構體之製造方法
JP6390742B1 (ja) 防食構造体
NO801204L (no) Fremgangsmaate for anbringelse eller montering av et bituminoest takbelegg eller annet vanntett belegg
US11401445B2 (en) Filament reinforced tapes useful as underwater pipe wrap
TW201233750A (en) Mechanical and anticorrosive protection vinyl tape
JP2019119805A (ja) 防錆用粘着フィルム、防錆方法、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巻重体
JP2012117112A (ja) 被覆防食テー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防食施工方法
US11198798B2 (en) Self-fusing silicone tape compositions having corrosion inhibitors therein
RU90527U1 (ru) Рулонный антикоррозион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варианты)
WO2019013340A1 (ja) 防腐食構造及び防腐食工法、並びに防腐食構造用部材
TW202246056A (zh) 防腐蝕結構體
CN111073594B (zh) 一种热熔防腐胶、热熔防腐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JP3287991B2 (ja) 防食構造
JP2019019882A (ja) 防腐食構造及び防腐食工法、並びに防腐食構造用部材
JP2020067131A (ja) 電線保護管の防錆用被覆管、その防錆構造及びその防錆方法
KR102194673B1 (ko) 수중이나 해상에서의 콘크리트 및 강재 구조물의 염해 및 부식방지 코팅 방법, 그리고 그에 사용되는 수중 코팅제
DE2839085A1 (de) Korrosionsschutzummantelung fuer erdverlegte stahlrohre
JP3884349B2 (ja) Pc鋼材用シース材
EA021691B1 (ru) Антикоррозионная изоляционная лента
CN114316819A (zh) 矿脂类防腐胶带及包含其的防蚀结构体
JPH026579A (ja) 防蝕構造
RU34689U1 (ru) Антикоррозионная изоляционная лента
CN104109490A (zh) 防水片、施工方法及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