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6087A - 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 Google Patents

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6087A
TW201726087A TW105140671A TW105140671A TW201726087A TW 201726087 A TW201726087 A TW 201726087A TW 105140671 A TW105140671 A TW 105140671A TW 105140671 A TW105140671 A TW 105140671A TW 201726087 A TW201726087 A TW 2017260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lded
lateral direction
longitudinal direction
disposable diaper
elas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4004B (zh
Inventor
Kyota Saito
Harutai Naknan
Jurairat Boonthanom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2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6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4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40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6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in the form of pants or brie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007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 A61F13/49009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 A61F13/49017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the elastic means being located at the crotch reg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4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 A61F13/49406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the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being at the crotch region
    • A61F13/49413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the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being at the crotch region the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being an upstanding barri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2013/49088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characterized by the leg ope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在於提供當穿用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時,既可使穿用者的腳容易通過腳圍開口,且在穿用後,腳圍開口能夠發揮良好的防漏性的技術。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為,一種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係具有相互地正交的縱方向與橫方向。其具備:具有長度方向,且在前述長度方向的預定位置對折並使前述長度方向沿著前述縱方向而進行配置的吸收性本體;重疊於前述吸收性本體之前述長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之非肌膚側面並接合的腹部側腰圍部;及重疊於前述吸收性本體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之非肌膚側面並接合的背部側腰圍部。前述吸收性本體係具有:用來吸收液體的吸收性芯材;和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朝前述橫方向外側突出的薄片狀襟翼部。前述襟翼部係分別在前述長度方向的前述一側及前述另一方側具有固定成朝前述橫方向折疊為Z字狀的狀態之Z字狀折疊部分。在前述腹部側腰圍部及前述背部側腰圍部中,於位在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之部分,分別固定有前述襟翼部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

Description

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本發明係關於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以往以來,3片式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被使用著。該紙尿布1’係在如圖1所示的展開狀態,具備:具有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且用來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本體10’;重疊於吸收性本體10’之前述長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並接合之腹部側腰圍部31’;及重疊於吸收性本體10’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並接合之背部側腰圍部41’。又,吸收性本體10’係具有:用來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芯材11c’;和較前述吸收性芯材11c’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薄片狀襟翼部10f’。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61052號公報
在此,作為提升在該短褲型紙尿布1’的腳圍開口LH’之防漏性的方法,可考量將構成腳圍開口LH’的前述襟翼部10f’的尺寸作成為如圖1中的2點鏈線所示朝橫方向外側變大。
但,當將襟翼部10f’的尺寸作成為朝橫方向外側變大時,腳圍開口LH’會變小,當穿用者穿用紙尿布1’時,不易使腳通過腳圍開口LH’。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以往的問題而開發完成的發明,其目的係在於提供當穿用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時,既可使穿用者的腳容易通過腳圍開口,且在穿用後,腳圍開口能夠發揮良好的防漏性的技術。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之主要發明為,一種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係具有相互地正交的縱方向與橫方向,其特徵為具備:具有長度方向,且在前述長度方向的預定位置對折並使前述長度方向沿著前述縱方向而進行配置的吸收性本體;重疊於前述吸收性本體之前述長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之非肌膚側面並接合的腹部側腰圍部;及重疊於前述吸收性本體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之非肌膚側面並接合的背部側腰圍部, 前述吸收性本體係具有:用來吸收液體的吸收性芯材;和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朝前述橫方向外側突出的薄片狀襟翼部,前述襟翼部係分別在前述長度方向的前述一側及前述另一方側具有固定成朝前述橫方向折疊為Z字狀的狀態之Z字狀折疊部分,在前述腹部側腰圍部及前述背部側腰圍部中,於位在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之部分,分別固定有前述襟翼部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
關於本發明的其他特徵,依據本說明書及圖面的記載可更明確。
若依據本發明,當穿用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時,既可使穿用者的腳容易通過腳圍開口,且在穿用後,腳圍開口能夠發揮良好的防漏性。
1‧‧‧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10‧‧‧吸收性本體
10ea‧‧‧端部
10eb‧‧‧端部
10f‧‧‧襟翼部
10fM‧‧‧中間部分
10fMe‧‧‧前端部
10fMZ1‧‧‧中間部分內折部
10fMZ2‧‧‧中間部分外折部
10fZ‧‧‧Z字狀折疊部分
10fZ1‧‧‧內折部
10fZ2‧‧‧外折部
10fZ2p1‧‧‧非固定部分
10fZ2e‧‧‧前端部
10fZ2p‧‧‧突出的部分
10fZ2p1‧‧‧預定部分
10fZ2p2‧‧‧鄰接的部分
10fZ2p3‧‧‧鄰接的部分
10fZ2p4‧‧‧預定部分
10fZ2p5‧‧‧鄰接的部分
10fZ2p6‧‧‧鄰接的部分
10fZ2pa‧‧‧部分
10fZk‧‧‧重疊部分
10fZp1‧‧‧預定部分
10fZp2‧‧‧鄰接的部分
10fZp3‧‧‧鄰接的部分
10fe‧‧‧前端部
10fk‧‧‧部分
10fp‧‧‧部分
11‧‧‧吸收體
11c‧‧‧吸收性芯材
11cea‧‧‧端部
11ceb‧‧‧端部
11cew‧‧‧最外端
11ck‧‧‧頸縮部
11e‧‧‧端部
13‧‧‧頂面薄片
13e‧‧‧端部
15‧‧‧背面薄片
15LSG‧‧‧薄片狀構件
15LSGew‧‧‧外端部
15LSGp‧‧‧延伸存在部分
15LSGpe‧‧‧端部
15a‧‧‧防漏薄片(不透液性薄片)
15b‧‧‧外裝薄片
15pw‧‧‧突出的部分
15p‧‧‧突出的部分(已被折返的部分)
15p1‧‧‧部分
15p2‧‧‧部分
15t‧‧‧薄片狀部分
16‧‧‧彈性構件
17‧‧‧第1種的彈性構件
18‧‧‧第2種的彈性構件(第1彈性構件)
19‧‧‧第3種的彈性構件(第2彈性構件)
19v‧‧‧有效部分
19iv‧‧‧端部(無效部分)
20‧‧‧第4種的彈性構件(第3彈性構件)
20a‧‧‧第4種的彈性構件(第3彈性構件、內折部用彈性構件)
20b‧‧‧第4種的彈性構件(第3彈性構件、外折部用彈性構件)
20v‧‧‧有效部分
20iv‧‧‧端部(無效部分)
31‧‧‧腹部側腰圍部
31e‧‧‧端部
32‧‧‧不織布
33‧‧‧不織布
35‧‧‧腹部側彈性構件
35c‧‧‧連續彈性構件
35n‧‧‧非連續彈性構件
35nL‧‧‧左側彈性構件
35nLeL‧‧‧左端部
35nLeR‧‧‧右端部
35nR‧‧‧右側彈性構件
35nReL‧‧‧左端部
35nReR‧‧‧右端部
35v‧‧‧有效部分
35iv‧‧‧端部(無效部分)
41‧‧‧背部側腰圍部
41e‧‧‧端部
41ext‧‧‧突出部
42‧‧‧不織布
43‧‧‧不織布
45‧‧‧背部側彈性構件
45c‧‧‧連續彈性構件
45n‧‧‧非連續彈性構件
45nL‧‧‧左側彈性構件
45nLeL‧‧‧左端部
45nLeR‧‧‧右端部
45nR‧‧‧右側彈性構件
45nReL‧‧‧左端部
45nReR‧‧‧右端部
45v‧‧‧有效部分
45iv‧‧‧端部(無效部分)
45ve‧‧‧左端部
BH‧‧‧腰圍開口
LH‧‧‧腳圍開口
P1‧‧‧第1折彎位置
P2‧‧‧第2折彎位置
P3‧‧‧折彎位置
CL1‧‧‧中央位置
CL1w‧‧‧中央位置
CL10‧‧‧預定位置
LSG‧‧‧立體皺褶部
HMA1‧‧‧接著劑
HMA2‧‧‧接著劑
HMA3‧‧‧接著劑
HMA4‧‧‧接著劑(支點)
HMA4-1‧‧‧接著劑
HMA4-2‧‧‧接著劑
HMA5‧‧‧接著劑
LSGe‧‧‧前端部
Pc19‧‧‧交叉位置
圖1係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的問題點之說明圖。
圖2係從腹部側觀看作為本實施形態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之一例的3片式用紙尿布1的概略斜視圖。
圖3A係從肌膚側觀看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之概略平 面圖。
圖3B係圖3A中的B-B斷面圖。
圖3C係圖3A中的C-C斷面圖。
圖3D係圖3A中的D-D斷面圖。
圖3E係圖3A中的E-E斷面圖。
圖4係用來將吸收性本體10接合於腹部側腰圍部31及背部側腰圍部41之接著劑HMA1的塗佈區域之說明圖。
圖5係圖4之V-V斷面圖。
圖6係接著劑HMA1的塗佈區域之其他例的說明圖。
圖7係顯示襟翼部10f的中間部分10fM遮斷停止了朝橫方向外側越過立體皺褶部LSG而漏出的排泄物之樣子的概略斷面圖。
圖8A至圖8D係從背面薄片15形成立體皺褶部LSG及襟翼部10f的Z字狀折疊部分10fZ之順序的說明圖。
圖9係接著劑HMA2、HMA3的塗佈範圍之說明圖,從肌膚側觀看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之概略平面圖。
圖10係用來說明第1至第3種的彈性構件17、18、19的展開狀態之紙尿布1的概略平面圖。
圖11係從肌膚側觀看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的腹部側腰圍部31之概略放大平面圖。
圖12係用來說明第4種的彈性構件20的展開狀態之紙尿布1的概略平面圖。
圖13係從肌膚側觀看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的腹部側 腰圍部31之概略放大平面圖。
圖14係放大顯示背部側腰圍部41的概略平面圖。
圖15是用來覆蓋臀部的突出部41ext、41ext的說明圖。
圖16A係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變形例之說明圖,從肌膚側觀看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之概略平面圖。
圖16B係圖16A中的B-B斷面圖。
依據本說明書及圖面的記載,至少可使以下的事項更明確。
一種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係具有相互地正交的縱方向與橫方向,其特徵為具備:具有長度方向,且在前述長度方向的預定位置對折並使前述長度方向沿著前述縱方向而進行配置的吸收性本體;重疊於前述吸收性本體之前述長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之非肌膚側面並接合的腹部側腰圍部;及重疊於前述吸收性本體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之非肌膚側面並接合的背部側腰圍部,前述吸收性本體係具有:用來吸收液體的吸收性芯材;和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朝前述橫方向外側突出的薄片狀襟翼部,前述襟翼部係分別在前述長度方向的前述一側及前述 另一方側具有固定成朝前述橫方向折疊為Z字狀的狀態之Z字狀折疊部分,在前述腹部側腰圍部及前述背部側腰圍部中,於位在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之部分,分別固定有前述襟翼部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構成該紙尿布的腳圍開口之前述襟翼部是在較吸收性芯材更靠近橫方向外側的位置且長度方向的兩側分別具有Z字狀折疊部分。因此,既可實質上廣大地確保襟翼部的橫方向之尺寸,又可抑制依據從Z字狀折疊部分對襟翼部所賦予的摺印造成腳圍開口變小。又,藉此,當穿用者穿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時,既可使穿用者的腳容易通過腳圍開口,且在穿用後,依據實質上朝橫方向大的襟翼部,可有效地掩埋腳圍開口與腳之間的間隙,其結果,腳圍開口能夠發揮良好的防漏性。
又,襟翼部的Z字狀折疊部分係位於較腹部側腰圍部更靠近肌膚側的位置,所以,該Z字狀折疊部分可藉由腹部側腰圍部朝穿用者的肌膚側按壓,又可朝該肌膚側迅速地突出。例如,該Z字狀折疊部分可朝凹陷的形狀之鼠蹊部側迅速地突出並進入,藉此,可有效地掩埋與鼠蹊部的肌膚之間的間隙。又,此事亦有助於前述腳圍開口的防漏性之優良化。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中包含前述橫方向的外緣部之預 定部分,亦即包含前述與前述腹部側腰圍部重疊的部分中之前述長度方向的最內側的部分之前述預定部分係為未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非固定部分,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前述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係具有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前述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係具有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Z字狀折疊部分的前述非固定部分係可自腹部側腰圍部分離。因此,這樣可將腳圍開口實質上作成較大,其結果,可使穿用者的腳更容易通過腳圍開口。
又,在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及在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之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係分別具有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因此,可將Z字狀折疊部分穩固地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係具有:在前述橫方向的第1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內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延伸之內折部;和在前述內折部之第2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外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2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延伸之外折部, 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前述內折部與前述外折部係以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並且,前述襟翼部之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的部分與前述內折部是以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前述外折部係具有較前述內折部更朝前述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可與穿用者的鼠蹊部相對向之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係具有內折部與外折部重疊而形成之重疊部分,該重疊部分總體變厚。因此,藉由該重疊部分進入到凹陷的形狀之鼠蹊部,可有效地掩埋與鼠蹊部的肌膚之間的間隙。藉此,在鼠蹊部亦可發揮良好的防漏性。
前述外折部係具有較內折部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亦即,外折部係具有較前述重疊部分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但此突出的部分係外折部單獨存在的部分。因此,該突出的部分係可依據其較低的彎曲剛性柔軟地變形,能夠發揮對穿用者的肌膚之優良的合身性。藉此,該突出的部分可作為將以前述重疊部分無法使其停止而從鼠蹊部漏出的排泄物停止之堰發揮功能,此作用能有效地有助於防漏性的優良化。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前述外折部分之前述突出的部分中包含前述橫方向的外緣部之預定部分,亦即包含與前述腹部側腰圍部重疊的部分中之前述長度方向的最內側的部分之前述預定部分係 為未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非固定部分,在前述外折部分之前述突出的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前述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係具有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前述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係具有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外折部的前述非固定部分係可自腹部側腰圍部分離。因此,這樣可將腳圍開口實質上作成較大。
又,該非固定部分可從腹部側腰圍部迅速地起立,其結果,可作為用來使排泄物的洩漏停止之堰有效地發揮功能。
且,在外折部之前述突出的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及在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非固定部分的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係分別具有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因此,可將Z字狀折疊部分穩固地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在前述長度方向的前述兩端部彼此之間的位置,具有前述橫方向的尺寸較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前述長度方向兩端部小之頸縮部,具有用來對前述吸收性本體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長度方向的第1彈性構件, 當在前述預定位置將前述吸收性本體朝前述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前述吸收性本體對折之展開狀態,從肌膚側觀看前述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之情況時,在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前述兩端部,前述第1彈性構件係重疊於前述吸收性芯材,並且在前述頸縮部,前述第1彈性構件係未重疊於前述吸收性芯材而是位於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的位置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能夠在穿用者已經穿用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防止吸收性本體過度地垂下。亦即,在吸收性本體中前述頸縮部存在的部分及其附近部分最容易下垂,但,若依據前述結構,第1彈性構件係位於較接近頸縮部的位置。因此,可經由襟翼部對頸縮部有效地賦予收縮力。又,藉此,依據該收縮力可將縮頸部提起而接近穿用者的肌膚,能夠防止吸收性本體過度地下垂。其結果,可抑制在穿用者與吸收性本體之間產生間隙,整體可提高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的防漏性。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具有被設在前述襟翼部的肌膚側面之支點所支承且可從前述肌膚側面起立之立體皺褶部,在前述襟翼部之前述支點與前述吸收性芯材的橫方向最外端之間的部分,具有用來對前述襟翼部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長度方向的第2彈性構件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第2 彈性構件係位於前述支點與吸收性芯材的橫方向的最外端之間,藉此,該第2彈性構件係位於較接近吸收性芯材的位置。因此,可經由襟翼部對吸收性芯材有效地賦予收縮力。藉此,即使在穿用者穿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後,吸收性芯材吸收排泄物而變重之情況,亦可依據前述收縮力,將吸收性芯材提起而接近穿用者的肌膚。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吸收性本體過度下垂。其結果,可抑制在穿用者與吸收性本體之間產生間隙,整體可提高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的防漏性。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前述第2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之無效部分,具有對前述腹部側腰圍部賦予前述橫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橫方向的複數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並且,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之無效部分,當在前述預定位置將前述吸收性本體朝前述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前述吸收性本體對折之展開狀態,從肌膚側觀看前述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之情況時,前述複數個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之前述有效部分和前述第2彈性構件的前述有效部分交叉之交叉位置係與在前述襟翼部接合有前述腹 部側腰圍部之區域重疊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腹部側彈性構件之有效部分和第2彈性構件的有效部分交叉之交叉位置係與在襟翼部接合有腹部側腰圍部之區域重疊。因此,經由腹部側腰圍部及襟翼部,可將腹部側彈性構件的收縮力迅速地傳達至第2彈性構件的有效部分。藉此,該腹部側彈性構件的收縮力也可有效地有助於第2彈性構件的收縮力經由襟翼部將吸收性本體朝肌膚側提起,能夠有效地防止吸收性本體下垂。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用來對前述襟翼部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第3彈性構件係掛設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及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且沿著前述長度方向設置,前述第3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之無效部分,具有對前述腹部側腰圍部賦予前述橫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橫方向的複數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並且,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之無效部分,當在前述預定位置將前述吸收性本體朝前述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前述吸收性本體對折之展開狀態,從肌膚側觀 看前述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之情況時,在前述襟翼部接合有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區域,前述複數個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之前述有效部分和前述第3彈性構件的前述有效部分係未交叉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當穿用者為了穿用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而將該紙尿布的腹部側腰圍部及背部側腰圍部朝橫方向的兩側拉引時,該拉引力會傳達至腹部側腰圍部的腹部側彈性構件,但,此時,在前述襟翼部接合有腹部側腰圍部之區域,複數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之有效部分和第3彈性構件的有效部分係未交叉。因此,該拉引力的傳達,在相互的有效部分未交叉之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與前述第3彈性構件之間並未進行,藉此,即使在前述拉引力作用之情況,亦可抑制襟翼部之Z字狀折疊部分的附近部分朝橫方向外側擴張。藉此,可防止因該附近部分朝橫方向外側擴張造成腳圍開口實質變小之情況產生,其結果,當穿用者穿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時,腳圍開口變得容易維持容易讓穿用者的腳通過之狀態。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具有用來對前述背部側腰圍部賦予前述橫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橫方向的複數個背部側彈性構件,前述背部側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且無法 賦予前述收縮力之無效部分,當在前述預定位置將前述吸收性本體朝前述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前述吸收性本體對折之展開狀態,從肌膚側觀看前述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之情況時,前述複數個前述背部側彈性構件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背部側彈性構件之前述有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是位於在前述背部側腰圍部接合有前述襟翼部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之區域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背部側彈性構件的有效部分之至少一部分是位於在背部側腰圍部接合有襟翼部的Z字狀折疊部分之區域。因此,當穿用者為了穿用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而將該紙尿布的腹部側腰圍部及背部側腰圍部朝橫方向兩側拉引時,該拉引力係經由背部側彈性構件的前述有效部分傳達至Z字狀折疊部分,藉此,襟翼部中之Z字狀折疊部分的附近部分朝橫方向外側擴張。其結果,能以該擴張的部分覆蓋穿用者的臀部。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係具有:在前述橫方向的第1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內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延伸之內折部;和在前述內折部之第2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外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2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延伸之外折部,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前述內折部與前述外折部係 以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並且,前述襟翼部之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的部分與前述內折部是以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前述襟翼部係具有不透液性薄片,並且前述不透液性薄片係配置成朝前述內折部及前述外折部向前述橫方向延伸存在,並且前述外折部的前述橫方向的前端部作成為未配置有前述不透液性薄片的非配置部分,在前述非配置部分,設有:用來對該非配置部分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長度方向的第5彈性構件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藉由襟翼部的不透液性薄片,提高了內折部及外折部之防漏性。因此,腳圍開口可發揮更良好的防漏性。
又,在外折部的前端部,未配置有前述不透液性薄片,因此,能夠防止因該不透液性薄片的存在造成前述前端部之肌膚觸感惡化。
且,該前端部可藉由前述第5彈性構件的收縮力,密接於穿用者的腳,此作用亦可有效地有助於腳圍開口的防漏性之優良化。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具有被設定於前述襟翼部的肌膚側面之支點所支承且可從前述肌膚側面起立之立體皺褶部,前述襟翼部係在前述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與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之間的位置,具有未 固定成折疊狀態之中間部分,在前述中間部分未被折疊而朝前述橫方向擴張之狀態,從前述支點到前述中間部分的前述橫方向的前端部為止之長度的最大值係較從前述支點到前述立體皺褶部的前述橫方向的前端部為止的長度之最大值大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立體皺褶部係較襟翼部的前述中間部分之橫方向前端部更靠近橫方向內側的位置。又,比起從前述支點到前述立體皺褶部的前述橫方向的前端部為止的長度之最大值,從前述支點到前述中間部分的橫方向的前端部為止之長度的最大值較大。因此,能以前述中間部分的前端部遮斷停止朝橫方向外側越過立體皺褶而漏出的排泄物,藉此,腳圍開口能發揮更良好的防漏性。
在該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係具有:在前述橫方向的第1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內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延伸之內折部;和在前述內折部之第2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外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2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延伸之外折部,前述襟翼部係在前述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與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之間的位置,具有未固定成折疊狀態之中間部分,將在前述中間部分中位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內折部與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內折部之間的部分定義為中間部分內 折部,將在前述中間部分中位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外折部與前述另一方側的外折部之間的部分定義為中間部分外折部之情況,用來對前述中間部分內折部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1條或複數條內折部用彈性構件,係掛設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內折部及前述另一方側的內折部且沿著前述長度方向設置,用來對前述中間部分外折部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1條或複數條外折部用彈性構件,係掛設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外折部及前述另一方側的外折部且沿著前述長度方向設置,藉由前述內折部用彈性構件對前述中間部分內折部所賦予之在前述橫方向的每單位長度的前述長度方向之收縮力之大小(N/cm),係較藉由前述外折部用彈性構件對前述中間部分外折部賦予之在前述橫方向的每單位長度的前述長度方向之收縮力(N/cm)大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當穿用時襟翼部的前述中間部分起立之際,比起中間部分外折部,中間部分內折部朝長度方向大幅地收縮,因此,形成為中間部分外折部朝稍外側傾倒的狀態。此作用和可朝橫方向外側擴張之Z彎折構造相輔相成,能藉由中間部分外折部以面擴張的狀態抵接於穿用者的身體。
===本實施形態===
圖2係從腹部側觀看作為本實施形態的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之一例的3片式用紙尿布1的概略斜視圖。又,圖3A係從肌膚側觀看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之概略平面圖。且,圖3B係圖3A中的B-B斷面圖,圖3C係圖3A中的C-C斷面圖、圖3D係圖3A中的D-D斷面圖,圖3E係圖3A中的E-E斷面圖。
在圖2所示的短褲型狀態,此紙尿布1係具有相互正交之作為三方向的縱方向、橫方向及前後方向。又,在以下的說明,將此短褲型的狀態之縱方向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分別稱為〔腰圍開口側〕及〔胯下側〕,又將前後方向的前側及後側分別稱為〔腹部側〕及〔背部側〕。
另外,在圖3A至圖3C的展開狀態,紙尿布1係具有相互正交之作為三方向的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及厚度方向。又,在以下的說明,將此展開狀態之長度方向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分別稱為〔腹部側〕及〔背部側〕,又將厚度方向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分別稱為〔肌膚側〕及〔非肌膚側〕。
再者,展開狀態之前述寬度方向係與短褲型狀態之前述橫方向相同的方向。因此,在以下的說明,將寬度方向亦稱為〔橫方向〕,並且將橫方向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分別稱為〔左側〕及〔右側〕。又,展開狀態的長度方向係沿著短褲型的狀態之縱方向,並且展開狀態的厚度方向係沿著短褲型的狀態之前後方向。
且,在圖3A中的C-C斷面、D-D斷面及E-E斷面的紙尿布1之形狀,分別對該紙尿布1的橫方向的中央位置CL1w形成為線對稱形狀,亦即左右對稱形狀。因此,在圖3C、圖3D及圖3E中,分別僅顯示紙尿布1的橫方向之中央位置CL1w的右半部之部分。又,在以下的說明,針對適宜呈現的各種部分之左右對稱形狀的部分,如左右為例,會有僅說明關於右側的部分,針對左側的部分未進行說明之情況。
由於此紙尿布1為所謂3片式,因此,在圖3A的展開狀態,具有:作為第1構件,用來吸收排泄物之吸收性本體10;作為第2構件,橫長帶狀的腹部側腰圍部31;及作為第3構件,橫長帶狀之背部側腰圍部41。詳細而言,在腹部側腰圍部31與背部側腰圍部41在長度方向上隔著間隔平行地排列的狀態下,在該等腰圍部31、41之間掛設吸收性本體10,並且該吸收性本體10的長度方向之各端部10ea、10eb分別接合固定於最靠近的各腰圍部31、41,其外觀形狀在平面視角呈略H形狀。
又,從此略H形狀的展開狀態,以吸收性本體10的長度方向之預定位置CL10(相當於紙尿布1在長度方向上之中央位置CL1的位置)作為折疊位置將該吸收性本體10對折,並且,在此對折的狀態下相互對向的這些腰圍部31、41彼此在橫方向的各端部31e、41e以熔接等接合時,該等腰圍部31、41彼此相連成環狀,藉此,形成為形成有如圖2所示的腰圍開口BH及一對腳圍開口 LH、LH之短褲型狀態的紙尿布1。
順便一提,如前述可得知,〔展開狀態〕係指在圖2的短褲型狀態之紙尿布1的橫方向的各端部31e、41e,消除了腰圍部31、41彼此的接合,並且在前述預定位置CL10(CL1)將吸收性本體10朝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吸收性本體10的對折之狀態(亦即圖3A的狀態)。
又,在以下的說明,關於展開狀態及短褲型狀態的任一者,假設為未存在有用來對紙尿布1賦予伸縮性的後述之彈性構件16,17,18,19,20,35,45的收縮力者而將紙尿布1展開後的狀態稱為〔模式(Pattern paper)狀態〕。又,將外力未作用於紙尿布1的狀態,亦即該紙尿布1藉由前述彈性構件16,17,18,19,20,35,45的收縮力收縮後的狀態稱為〔自然狀態〕。順便一提,在圖3A至圖3D,以模式狀態顯示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
在圖3A及圖3B的展開狀態,吸收性本體10在平面視角呈略長方形狀。又,吸收性本體10的長度方向係配置成沿著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之長度方向。再者,紙尿布1的長度方向與吸收性本體10的長度方向係相互地朝向相同方向,因此,在以下的說明,未特別進行區分而皆稱為〔長度方向〕。
吸收性本體10具有:吸收體11;從肌膚側覆蓋該吸收體11而設置的頂面薄片13;及從非肌膚側覆蓋 該吸收體11而設置之背面薄片15。
吸收體11係具有:液體吸收性的吸收性芯材11c;和被覆該吸收性芯材11c的外周面之未圖示的芯材繞包薄片。吸收性芯材11c係將預定的液體吸收性材料成形為預定形狀的一例之平面視角略呈沙漏時鐘形狀的成形體。亦即,吸收性芯材11c係在長度方向兩端部11cea、11ceb彼此之間的位置,具有橫方向的尺寸較該吸收性芯材11c的長度方向兩端部11cea、11ceb小之頸縮部11ck。再者,作為液體吸收性材料,可舉出例如紙漿纖維等的液體吸收性纖維、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謂的SAP)等的液體吸收性粒狀物等。又,芯材繞包薄片,能夠使用例如薄紙、不織布等的透液性薄片,但亦可不具有芯材繞包薄片。且,吸收性芯材11c的形狀不限於前述平面視角略沙漏時鐘形狀,亦可為其他形狀。
頂面薄片13為從吸收體11朝長度方向及橫方向突出之平面尺寸的不織布等之透液性薄片。又,如圖3B及圖3C所示,該頂面薄片13係覆蓋吸收體11的肌膚側面,且該頂面薄片13的橫方向之各端部13e係在吸收體11的非肌膚側之位置捲入到橫方向內側,藉此,覆蓋吸收體11的非肌膚側面之橫方向的各端部11e且藉由未圖示的接著劑等加以固定。
另外,背面薄片15也如圖3A至圖3C所示,為從吸收體11朝長度方向及橫方向突出之平面尺寸的薄片,在此,使用具有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等的不透液 性防漏薄片15a和接合於防漏薄片15a的非肌膚側之不織布製的外裝薄片15b之雙層構造的薄片15(圖3B及圖3C)。又,如圖3C所示,在背面薄片15的肌膚側面之橫方向的中央部,載置有被頂面薄片13所覆蓋的吸收體11,且以未圖示的接著劑等接合,藉此大致形成吸收性本體10。
又,如圖3A及圖3C所示,該背面薄片15係比起吸收性芯材11c更朝橫方向的兩側大幅度地突出,藉此,各突出的部分15pw分別形成構成腳圍開口LH的薄片狀襟翼部10f,關於此襟翼部容後敘述。又,該背面薄片15係為了防止橫漏用,亦形成有立體皺褶部LSG,關於此立體皺褶部LSG也容後敘述。
如圖3A所示,腹部側腰圍部31係以不織布等的柔軟薄片作為材料之平面視角呈略矩形狀之橫長的薄片構件。在這個例子中,如圖3B及圖3C所示,藉由將不織布32、33接合成兩片重疊,形成腹部側腰圍部31。又,如圖3A所示,腹部側腰圍部31的橫方向的中央部重疊於吸收性本體10之長度方向的腹部側端部10ea之非肌膚側面後再以接著劑HMA1(參照圖4中的點狀花紋的區域)加以接合。
又,如圖3A至圖3C所示,在腹部側腰圍部31之兩片的不織布32、33彼此之間,沿著橫方向之橡膠線等的複數條彈性構件35,35...排列並插設於紙尿布1的長度方向,且在朝橫方向伸長的狀態下接合固定於該不織 布32、33。藉此,對腹部側腰圍部31賦予橫方向之伸縮力。亦即,在腹部側腰圍部31被賦予橫方向之伸縮性。又,在這個例子,如圖3A所示關於在腹部側腰圍部31中與吸收體11重疊的一部分(例如橫方向的中央部),為了防止吸收體11產生皺紋,將彈性構件35作成為非連續,藉此,對此部分未賦予有伸縮性。亦即,關於在腹部側腰圍部31位於腰圍開口BH側的彈性構件35,35...,作成為連續形成在橫方向的全長範圍之連續彈性構件35c,35c...,但關於在該腹部側腰圍部31位於胯下側的彈性構件35,35...,作成為在橫方向的中央部呈非連續之非連續彈性構件35n,35n...。更詳細而言,後者的非連續彈性構件35n係具有較橫方向的中央之非連續位置更左側的左側彈性構件35nL;和位於較該非連續位置更右側的右側彈性構件35nR。又,左側彈性構件35nL的左端部35nLeL係位於腹部側腰圍部31的左側的端部31e,並且其右端部35nLeR係位於吸收性芯材11c的左端部。又,右側彈性構件35nR的右端部35nReR係位於腹部側腰圍部31的右側的端部31e,並且其左端部35nReL係位於吸收性芯材11c的右端部。但,不限於此。
如該圖3A所示,背部側腰圍部41係以不織布等的柔軟薄片作為材料之平面視角呈略矩形狀之橫長的薄片構件。在這個例子中,如圖3B及圖3C所示,藉由將不織布42、43接合成兩片重疊,形成背部側腰圍部41。又,如圖3A所示,背部側腰圍部41的橫方向的中央 部重疊於吸收性本體10之長度方向的背部側端部10eb之非肌膚側面後再以接著劑HMA1(參照圖4中的點狀花紋的區域)加以接合。
又,如圖3A至圖3C所示,在背部側腰圍部41之兩片的不織布42、43彼此之間,沿著橫方向之橡膠線等的複數條彈性構件45,45...排列並插設於紙尿布1的長度方向,且在朝橫方向伸長的狀態下接合固定於該不織布42、43。藉此,對背部側腰圍部41賦予橫方向之伸縮力。亦即,在背部側腰圍部41被賦予橫方向之伸縮性。又,在這個例子,如圖3A所示關於在背部側腰圍部41中與吸收體11重疊的一部分(例如橫方向的中央部),為了防止吸收體11產生皺紋,將彈性構件45,45...作成為非連續,藉此,對此部分未賦予有伸縮性。亦即,關於在背部側腰圍部41位於腰圍開口BH側的彈性構件45,45...,作成為連續形成在橫方向的全長範圍之連續彈性構件45c,45c...,但關於在該背部側腰圍部41位於胯下側的彈性構件45n,45n...,作成為在橫方向的中央部呈非連續之非連續彈性構件45n,45n...。更詳細而言,後者的非連續彈性構件45n係具有較橫方向的中央之非連續位置更左側的左側彈性構件45nL;和位於較該非連續位置更右側的右側彈性構件45nR。又,左側彈性構件45nL的左端部45nLeL係位於背部側腰圍部的左側的端部41e,並且其右端部45nLeR係位於吸收性本體10的左端部。又,右側彈性構件45nR的右端部45nReR係位於背部側腰圍部 41的右側的端部41e,並且其左端部45nReL係位於吸收性本體10的右端部。但,不限於此。
以上,說明了關於紙尿布1的主要構成零件10、31、41,但在本實施形態設計成:當穿用如圖2的短褲型狀態的紙尿布1時,既可使穿用者的腳容易通過腳圍開口LH,且在穿用後,腳圍開口LH能夠發揮良好的防漏性。以下說明關於此設計。
如圖3A所示,吸收性本體10係在橫方向的兩側分別具有襟翼部10f、10f。襟翼部10f係構成腳圍開口LH。又,該襟翼部10f係以在背面薄片15中較吸收性芯材11c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所形成,因此,形成為柔軟且可變形之薄片狀。
又,如圖3A、圖3C及圖3D所示,襟翼部10f係分別在長度方向的腹部側及背部側,具有固定成朝橫方向折疊為Z字狀的狀態之Z字狀折疊部分10fZ、10fZ。又,在腹部側腰圍部31及背部側腰圍部41中,於位在較吸收性芯材11c更靠近橫方向外側之部分,以接著劑HMA1分別固定有腹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及背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
因此,既可實質上廣大地確保在將襟翼部10f朝橫方向擴展後的襟翼部10f之橫方向的尺寸,又可抑制依據長度方向的背部側及腹部側各Z字狀折疊部分10fZ,10fZ會對襟翼部10f賦予之摺印造成腳圍開口LH過度變小的情況。
亦即,在圖3A的襟翼部10f中位於腹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與背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之間的部分10fM(以下稱為中間部分10fM)係為在襟翼部10f未固定成Z字狀折疊狀態之部分10fM,但,在該中間部分10fM,從位於其兩側的前述各Z字狀折疊部分10fZ、10fZ賦予稍許的摺印,藉此,可抑制腳圍開口LH過度變小。因此,當穿用者穿用該紙尿布1時,容易使穿用者的腳通過腳圍開口LH。另外,該中間部分10fM係藉由解除其折疊狀態,能夠如圖3E中的2點虛線所示,朝橫方向擴張,藉此,可增大該中間部分10fM的橫方向尺寸。因此當穿用者穿用該紙尿布1後,可依據該大的襟翼部10f,可有效地掩埋腳圍開口LH與腳之間的間隙,其結果,腳圍開口LH能夠發揮良好的防漏性。
又,如上述般,藉由襟翼部10f的尺寸實質上增大,可充分地確保襟翼部10f自吸收性芯材11c起立的高度(圖3E),並且在穿用者的臀部位置,能夠確保襟翼部10f的寬廣度,藉此,可確實地覆蓋臀部。又,可依據確保這些起立高度及確保在臀部之寬廣度,能夠增大形成於被吸收性本體10的左右襟翼部10f、10f彼此所包圍的區域之排泄物收容空間,能夠大大地確保該空間。又,此事亦有助於前述防漏性之優良化。
再者,在這個例子,各Z字狀折疊部分10fZ係以下述的方式形成。首先,如圖3C及圖3D所示,在背面薄片15從吸收性芯材11c朝橫方向突出的部分係在 橫方向第1折彎位置P1,朝橫方向內側且肌膚側折返,藉此,形成較該第1折彎位置P1更朝橫方向內側延伸的內折部10fZ1。又,內折部10fZ1係在位於較吸收性芯材11c更靠近橫方向外側的第2折彎位置P2,朝橫方向外側且肌膚側折返,藉此,形成較該第2折彎位置P2更朝橫方向外側延伸的外折部10fZ2。又,內折部10fZ1與外折部10fZ2係藉由接著劑HMA2在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又,襟翼部10f之較第1折彎位置P1更靠近橫方向內側的部分10fk與內折部10fZ1係藉由接著劑HMA3在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藉此,內折部10fZ1與外折部10fZ2固定成折疊為Z字狀的狀態。
又,若依據這樣的Z字狀折疊部分10fZ,亦可有效地防止排泄物自穿用者的鼠蹊部漏出。亦即,如圖3C所示,首先,腹部側的Z字狀折疊部分10fZ係位於較腹部側腰圍部31更靠近肌膚側的位置。因此,Z字狀折疊部分10fZ可藉由腹部側腰圍部31朝穿用者的肌膚側按壓,又可朝該肌膚側迅速地突出。又,該Z字狀折疊部分10fZ具有內折部10fZ1與外折部10fZ2重疊而形成之重疊部分10fZk,此重疊部分10fZk總體變厚。又,此Z字狀折疊部分10fZ為可與穿用者的鼠蹊部相對向之部分(圖3A)。因此,藉由該重疊部分10fZk進入到凹陷的形狀之鼠蹊部,可有效地掩埋與鼠蹊部的肌膚之間的間隙,藉此,即使在鼠蹊部亦可發揮良好的防漏性。
又,如圖3C所示,在這個例子,外折部 10fZ2係具有較內折部10fZ1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10fZ2p。亦即,外折部10fZ2係具有較前述重疊部分10fZk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10fZ2p,但此突出的部分10fZ2p係外折部10fZ2單獨存在的部分。因此,該突出的部分10fZ2p係可依據其較低的彎曲剛性柔軟地變形,能夠發揮對穿用者的肌膚之優良的合身性。藉此,該突出的部分10fZ2p可作為將以前述重疊部分10fZk無法使其停止而從鼠蹊部漏出的排泄物停止之堰發揮功能,此作用能有效地有助於防漏性的優良化。
且,藉由將此Z字狀折疊部分10fZ設於長度方向的腹部側,在朝胯下寬度(橫方向尺寸)變窄之穿用者的鼠蹊部之位置,可作成為使襟翼部10f的寬度(橫方向尺寸)變窄的狀態,藉此,可適當地抵接於該鼠蹊部。又,此事亦有效地有助於前述防漏性之優良化。
圖4係用來將吸收性本體10接合於腹部側腰圍部31及背部側腰圍部41之接著劑HMA1的塗佈區域之說明圖。在該圖4中,將接著劑HMA1的塗佈區域以2點鏈線包圍且對該區域賦予點狀花紋而加以顯示。又,圖5係圖4之V-V斷面圖。
如該圖4所示,在吸收性本體10的腹部側端部10ea以接著劑HMA1接合於腹部側腰圍部31的肌膚側面之際,腹部側的Z字狀折疊部分10fZ之大半的部分是以接著劑HMA1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31的肌膚側面。但,在這個例子,關於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一部分未被固 定。亦即,包含外折部10fZ2之前述突出的部分10fZ2p的橫方向的外緣部之預定部分10fZ2p1,也就是包含與腹部側腰圍部31重疊的部分中之長度方向的最內側的部分之前述預定部分10fZ2p1係形成為未塗佈有接著劑HMA1之部分,亦即未以接著劑HMA1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31之非固定部分10fZ2p1。
因此,如圖5所示,該非固定部分10fZ2p1可從腹部側腰圍部31分離,這樣可將腳圍開口LH實質上作成較大。此事亦可有效地有助於使腳容易通過腳圍開口LH。又,此非固定部分10fZ2p1係如圖5中2點鏈線所示,可自腹部側腰圍部31迅速地起立。因此,可作為用來使排泄物的洩漏停止之堰有效地發揮功能。
又,如圖4所示,在前述突出的部分10fZ2p中與非固定部分10fZ2p1的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10fZ2p2、及在Z字狀折疊部分10fZ中與非固定部分10fZ2p1的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10fZ2p3係分別具有以接著劑HMA1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31之固定部分。因此,可將Z字狀折疊部分10fZ穩固地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31。
另外,如該圖4所示,關於位於背部側腰圍部41上的背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未設有如前述這樣的非固定部分10fZ2p1。亦即,包含外折部10fZ2之前述突出的部分10fZ2p的橫方向的外緣部之預定部分10fZ2p4,也就是包含與背部側腰圍部41重疊的部分中之 長度方向的最內側的部分之前述預定部分10fZ2p4係具有以接著劑HMA1固定於背部側腰圍部41之固定部分。藉此,容易維持襟翼部10f朝橫方向擴張之狀態,能以該襟翼部10f穩固地覆蓋穿用者的臀部。
但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作成為與前述腹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相同。亦即,如圖6所示,將前述預定部分10fZ2p4作成為未固定於背部側腰圍部41之非固定部分10fZ2p4。又,在該情況,亦可作成為在前述突出的部分10fZ2p中與非固定部分10fZ2p4的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10fZ2p5、及在Z字狀折疊部分10fZ中與非固定部分10fZ2p4的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10fZ2p6係分別具有以接著劑HMA1固定於背部側腰圍部41之固定部分。若作成這樣的結構,可依據前者的非固定部分10fZ2p4,將腳圍開口LH實質地增大,並且能依據後者的固定部分,將Z字狀折疊部分10fZ穩固地固定於背部側腰圍部41。
又,如圖3A、圖3C、圖3D及圖3E所示,在這個例子,在襟翼部10f的肌膚側面,沿著長度方向形成有可自該肌膚側面起立的立體皺褶部LSG。立體皺褶部LSG係以沿著長度方向的薄片狀構件15LSG作為本體,全體位於較Z字狀折疊部分10fZ更靠近橫方向內側的位置。又,如圖3C所示,前述薄片狀構件15LSG的橫方向之外端部15LSGew係以接著劑HMA4固定於襟翼部10f的肌膚側面,藉此,在該薄片狀構件15LSG,從接著劑HMA4朝橫方向內側延伸的延伸存在部分15LSGp以前述 接著劑HMA4為支點可自襟翼部10f的肌膚側面起立。再者,在這個例子,該延伸存在部分15LSGp係朝橫方向內側延伸存在直到重疊於吸收性芯材11c之位置。又,用來起立的力係藉由橡膠線等的彈性構件16予以賦予。亦即,於在延伸存在部分15LSGp中位於橫方向內側的前端部,彈性構件16是沿著長度方向在朝長度方向伸長的狀態下被固定著,藉此,對延伸存在部分15LSGp賦予長度方向的收縮力。又,依據該收縮力,延伸存在部分15LSGp形成複數個皺褶,且朝長度方向收縮,其結果,該延伸存在部分15LSGp作為立體皺褶部LSG,自襟翼部10f的肌膚側面起立。
再者,如圖3A、圖3C及圖3D所示,該延伸存在部分15LSGp之長度方向的各端部15LSGpe、15LSGpe係分別以敷設的狀態固定於頂面薄片13的肌膚側面。亦即,這些各端部15LSGpe、15LSGpe係重疊於頂面薄片13的肌膚側面,並且,以接著劑HMA5接合於該肌膚側面。藉此,延伸存在部分15LSGp被維持成全體朝橫方向內側延伸的狀態。
又,在這個例子,如圖3C所示,成為前述支點的接著劑HMA4之橫方向的設定位置係設定於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第1折彎位置P1與第2折彎位置P2之間,但,不限於此。例如,亦可設定於較第2折彎位置P2更靠近橫方向內側的位置。
且,襟翼部10f之前述中間部分10fM係如前 述般,未固定成Z字狀折疊狀態的部分,因此,如圖3E所示,從已被折疊的狀態解除而可朝橫方向擴張,但,在此理想為:在該中間部分10fM朝橫方向擴張的狀態,從前述支點HMA4至前述中間部分10fM的橫方向的前端部10fMe為止的長度之最大值L10fM是較從該支點HMA4至立體皺褶部LSG的橫方向的前端部LSGe為止的長度之最大值LLSG大。因此,如圖7所示,能以前述中間部分10fM遮斷停止朝橫方向外側越過立體皺褶LSG而漏出的排泄物,藉此,腳圍開口LH能發揮更良好的防漏性。
又,在這個例子,此立體皺褶部LSG也與襟翼部10f同樣地以背面薄片15所形成。亦即,形成為前述立體皺褶部LSG的本體之薄片狀構件15LSG(圖3A)係由背面薄片15的一部分所形成。
圖8A至圖8D係從該背面薄片15形成立體皺褶部LSG及襟翼部10f的Z字狀折疊部分10fZ之順序的說明圖。如前述般,背面薄片15係具有:外裝薄片15b;和接合於外裝薄片15b的肌膚側面之防漏薄片15a。又,外裝薄片15b係具有從防漏薄片15a朝橫方向兩側突出之平面尺寸。因此,如圖8A及圖8B所示,首先,在外裝薄片15b中較防漏薄片15a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15p係以未存在有防漏薄片15a的位置作為折彎位置P3朝橫方向內側且肌膚側折返。又,如圖8B所示,被折返的部分15p以橫方向的複數個位置之各接著劑HMA4、HMA4-1,HMA4-2固定於防漏薄片15a的肌膚側面。再者,在 此,該複數個位置的各接著劑HMA4、HMA4-1,HMA4-2中,位於橫方向最內側的位置之接著劑HMA4係為成為前述立體皺褶部LSG的支點之接著劑HMA4。因此,在前述已被折返的部分15p中,位於較前述接著劑HMA4更靠近橫方向內側的位置之部分15p1係成為立體皺褶部LSG。
另外,如圖8B所示,已被折返的部分15p中,位於較前述接著劑HMA4更靠近橫方向外側的位置之部分15p2係與和該部分15p2重疊的防漏薄片15a及位於防漏薄片15a的非肌膚側之外裝薄片15b的兩者一同形成三層構造之薄片狀部分15t。亦即,該薄片狀部分15t係以各外裝薄片15b(15p2)、15b夾著防漏薄片15a的兩面而形成三層構造。又,此三層構造之薄片狀部分15t係如圖8C及圖8D所示,朝橫方向合彎成Z字狀,形成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10fZ。亦即,如圖8C所示,藉由該三層構造的薄片狀部分15t在前述第1折彎位置P1朝橫方向內側且肌膚側折返,形成前述內折部10fZ1,且,如圖8D所示,藉由內折部10fZ1在前述第2折彎位置P2朝橫方向外側且肌膚側折返,形成前述外折部10fZ2。又,再藉由前述接著劑HMA2、HMA3,固定於此折返狀態,藉此形成Z字狀折疊部分10fZ。
圖9係設在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接著劑HMA2及接著劑HMA3之塗佈範圍說明圖,從肌膚側觀看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之概略平面圖。
如該圖9所示,接著劑HMA2及接著劑HMA3均是塗佈成比起橫方向,長度方向較長之平面視角呈略矩形狀。又,前者的接著劑HMA2係如前述般,在Z字狀折疊部分10fZ將內折部10fZ1與外折部10fZ2接合的接著劑HMA2(圖3C、圖3D),但,由於Z字狀折疊部分10fZ、10fZ分別設置於長度方向的兩側亦即腹部側及背部側,故,該接著劑HMA2、HMA2也分別設置於腹部側及背部側。另外,後者的接著劑HMA3係襟翼部10f中之較第1折彎位置P1更靠近橫方向內側的部分10fk與內折部10fZ1接合的接著劑HMA3(圖3C、圖3D),但,關於該接著劑HMA3,也由於Z字狀折疊部分10fZ、10fZ分別設置於腹部側及背部側,故,接著劑HMA3也分別設置於腹部側及背部側。再者,在以下的說明,將位於長度方向的腹部側之接著劑HMA2及接著劑HMA3分別稱為〔接著劑HMA2a〕及〔接著劑HMA3a〕,位於長度方向的背部側之接著劑HMA2及接著劑HMA3分別稱為〔接著劑HMA2b〕及〔接著劑HMA3b〕。
在此,腹部側為與穿用者的鼠蹊部相對向之側,該鼠蹊部為凹狀,從腹部朝胯下向橫方向變窄之部分。因此,比起將較吸收性芯材11c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且在腹部側腰圍部31被折疊的襟翼部10f朝橫方向擴張,在將其折疊而產生厚度的狀態下抵接於穿用者的身體能夠獲得更高的合身性。另外,背部側為與臀部相對向之側,由於臀部呈凸狀,故,將襟翼部10f朝橫方向擴張而 使襟翼部10f增高,可更有效地覆蓋臀部。
因此,在這個例子,如圖9所示,關於接著劑HMA2、HMA3,均是將腹部側的接著劑HMA2a(HMA3a)的長度方向之長度作成為較背部側的接著劑HMA2b(HMA3b)的長度方向之長度長。藉此,在腹部側,藉由將長度方向的長度作成較長,可將在已被折疊的狀態沿著穿用者的身體之範圍增長,而能提高對鼠蹊部的合身性,另外,在背部側,藉由將長度方向的長度作成較短,容易使襟翼部10f朝橫方向擴張,能提高對臀部之被覆性。
另外,如該圖9所示,當此接著劑HMA2、HMA3彼此的長度方向之長度,以位於腹部側的接著劑HMA2a、HMA3a彼此進行比較時,比起前者的接著劑HMA2a,後者的接著劑HMA3a設置成較長。因此,既可容易維持折疊狀態,且亦能以高度的合身性,對鼠蹊部進行抵接。亦即,藉由將接著劑HMA3a相對地作成較長,使得襟翼部10f中在較吸收性芯材11c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變得容易維持在腹部側腰圍部31上被折疊的狀態。另外,藉由將接著劑HMA2a相對地作成較短,使得在外折部10fZ2中位於較接著劑HMA2a更靠近橫方向外側的位置之部分10fZ2pa(圖5)變得容易起立,藉此,可提高對鼠蹊部之合身性。
又,在本實施形態,為了對吸收性本體10或其襟翼部10f賦予長度方向的收縮力,4種的彈性構件 17,18,19,20排列設置於橫方向上(圖3C)。以下,說明關於這4種的彈性構件17,18,19,20。再者,彈性構件17,18,19,20中的任一者皆是在朝長度方向伸長的狀態下以接著劑(未圖示)固定於吸收性本體10或其襟翼部10f,藉此,對吸收性本體10或其襟翼部10f賦予收縮力。又,在這個例子,使用橡膠線作為這4種的彈性構件17,18,19,20,但不限於此。
首先,第1種彈性構件17係在從肌膚側觀看如圖3C的展開狀態之紙尿布1的情況,在襟翼部10f以與立體皺褶部LSG的支點HMA4重疊的方式,將相互的橫方向之位置一致而配置。因此,此彈性構件17係可對立體皺褶部LSG的支點HMA4賦予長度方向的收縮力,藉此,支點HMA4可將吸收性本體10提起成接近穿用者的肌膚。
再者,在這個例子,該第1種彈性構件17係插入存在於背面薄片15的外裝薄片15b與防漏薄片15a之間,但不限於此。亦即,亦可藉由接著劑(未圖示)固定於背面薄片15的肌膚側面或非肌膚側面。再者,關於此結構,以下的第2至第4種的彈性構件18、19、20也相同。
又,在這個例子,前述支點HMA4的位置係設定於較吸收性芯材11c更靠近橫方向外側的位置,亦即,該支點HMA4係從穿用者的腹股溝朝橫方向外側適度地分離。藉此,立體皺褶部LSG係從橫方向的更外側抵 接於穿用者的肌膚。其結果,有效地防止在位於橫方向內側的情況容易引起之立體皺褶部LSG的壓潰,其結果,變得容易將立體皺褶部LSG維持成起立狀態。
其次,第2種的彈性構件18(相當於第1彈性構件)係從肌膚側觀看在如圖10(圖3C至圖3E)的展開狀態且模式狀態的紙尿布1之情況,配置成:在吸收性芯材11c的長度方向兩端部11cea,11ceb,與該吸收性芯材11c重疊,但在位於兩端部11cea,11ceb彼此之間的該吸收性芯材11c的頸縮部11ck,則未與該吸收性芯材11c重疊。因此,在穿用者已經穿用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1,能夠防止吸收性本體10過度地垂下。亦即,在吸收性本體10中前述頸縮部11ck存在的部分及其附近部分最容易下垂,但,若依據前述結構,第2種的彈性構件18係位於較接近頸縮部11ck的位置。因此,可經由襟翼部10f對頸縮部11ck有效地賦予收縮力。又,藉此,依據該收縮力可將頸縮部11ck提起而接近穿用者的肌膚,能夠防止吸收性本體10過度地下垂。其結果,可抑制在穿用者與吸收性本體10之間產生間隙,整體可提高紙尿布1的防漏性。
其次,第3種彈性構件19(相當於第2彈性構件)係在從肌膚側觀看如圖10(圖3C至圖3E)的展開狀態且模式狀態之紙尿布1的情況,配置為:設在襟翼部10f之立體皺褶部LSG的支點HMA4與吸收性芯材11c的橫方向最外端11cew之間的部分10fp。因此,此第3 種的彈性構件19係位於較接近吸收性芯材11c的位置,故,可經由襟翼部10f對該吸收性芯材11c有效地賦予收縮力。藉此,即使在穿用者穿用該短褲型狀態的紙尿布1後,吸收性芯材11c吸收排泄物而變重之情況,亦可依據前述收縮力,將吸收性芯材11c提起而接近穿用者的肌膚。
又,參照該圖10朝長度方向方向觀看該第3種的彈性構件19之情況,該第3種的彈性構件19係具有:可賦予收縮力的有效部分19v;和位於有效部分19v的長度方向的兩側且不能賦予收縮力的無效部分19iv、19iv。亦即,第3種的彈性構件19的長度方向的各端部19iv,19iv係未藉由接著劑等固定於襟翼部10f,並且處於朝長度方向收縮成自然長度之狀態,藉此,形成為不能對襟翼部10f賦予收縮力之無效部分19iv,19iv。
另外,如前述般,圖11的腹部側腰圍部31係具有用來對該腹部側腰圍部31賦予橫方向的收縮力之複數個腹部側彈性構件35,35...。又,該等腹部側彈性構件35,35...中的非連續彈性構件35n之左側彈性構件35nL及右側彈性構件35nR係分別具有:可賦予收縮力的有效部分35v;和位於有效部分35v的橫方向的兩側且不能賦予收縮力的無效部分35iv、35iv。亦即,關於左側彈性構件35nL及右側彈性構件35nR中的任一者,橫方向的各端部35iv,35iv係未藉由接著劑等固定於襟翼部10f,並且處於朝長度方向收縮成自然長度之狀態,藉 此,形成為不能對襟翼部10f賦予收縮力之無效部分35iv。
又,這些左側彈性構件35nL及右側彈性構件35nR係相互地形成左右顛倒而形成相反的關係。除此以外,其餘大致相同。因此,如前述般,在以下的說明中,僅以右側彈性構件35nR作為兩者的代表進行說明。
在此,期望為在從肌膚側觀看該圖11的展開狀態之紙尿布1的情況,排列於紙尿布1的長度方向之複數個右側彈性構件35nR,35nR...中之至少其中一個的右側彈性構件35nR的有效部分35v和第3種的彈性構件19的有效部分19v交叉之交叉位置Pc19,係與襟翼部10f中以接著劑HMA1接合有腹部側腰圍部31之區域(圖11中為點狀花紋的區域)重疊。例如,在這個例子,從胯下側算起合計2條右側彈性構件35nR的有效部分35v形成為該狀態。
因此,經由腹部側腰圍部31及襟翼部10f,可將右側彈性構件35nR的收縮力迅速地傳達至第3彈性構件19的有效部分19v。因此,該右側彈性構件35nR的收縮力也可有效地有助於第3種的彈性構件19的收縮力經由襟翼部10f將吸收性本體10朝肌膚側提起,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吸收性本體10下垂。
圖12係第4種的彈性構件20(相當於第3彈性構件)之說明圖。第4種的彈性構件20係掛設於腹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及背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且 沿著長度方向設置於襟翼部10f。又,在這個例子,如圖3C及圖3D所示,該第4種的彈性構件20係4條設在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外折部10fZ2,1條設在內折部10fZ1。又,如圖12所示,該第4種的彈性構件20係具有:可賦予收縮力的有效部分20v;和位於有效部分20v的長度方向的兩側且不能賦予收縮力的無效部分20iv、20iv。亦即,該第4種的彈性構件20的長度方向的各端部20iv,20iv係未藉由接著劑等固定於Z字狀折疊部分10fZ,並且處於朝長度方向收縮成自然長度之狀態,藉此,形成為不能對襟翼部10f賦予收縮力之無效部分20iv。
另外,如圖13所示,腹部側腰圍部31的非連續彈性構件35n之右側彈性構件35nR也具有:可賦予收縮力的有效部分35v;和位於有效部分35v的橫方向的兩側且不能賦予收縮力的無效部分35iv、35iv。
在此,期望為在從肌膚側觀看該圖13的展開狀態且模式狀態之紙尿布1的情況,在襟翼部10f以接著劑HMA1接合有腹部側腰圍部31的區域(圖13中為點狀花紋的區域),排列於紙尿布1的長度方向之複數個右側彈性構件35nR,35nR...中之至少其中一個的右側彈性構件35nR的有效部分35v和第4種的彈性構件20的有效部分20v係未交叉。例如,在這個例子,第4種的彈性構件20之有效部分20v係位於較在長度方向的胯下側之總共7條的各右側彈性構件35nR,35nR...的配置位置更靠近長 度方向的內側,藉此,第4種的彈性構件20之有效部分20v未與總共7條的右側彈性構件35nR,35nR...中的任一者之有效部分35v,35v...交叉。
如此,襟翼部10f係當穿用者穿用該短褲型狀態的紙尿布1時,變得容易維持可讓穿用者的腳通過腳圍開口LH之狀態。亦即,在穿用者為了穿用短褲型狀態的紙尿布1而將該紙尿布1朝腹部側腰圍部31及背部側腰圍部41橫方向兩側拉引時,該拉引力亦會傳達至腹部側腰圍部31的右側彈性構件35nR,但,此時,在襟翼部10f中接合有腹部側腰圍部31之區域(圖13中點狀花紋的區域),相互的有效部分35v,20v彼此未交叉,因此,在右側彈性構件35nR與第4種的彈性構件20之間,不易進行力的傳達,藉此,前述的拉引力幾乎不會從右側彈性構件35nR傳達至第4種的彈性構件20。因此,可抑制因前述拉引力造成襟翼部10f的中間部分10fM之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附近部分朝橫方向外側擴展的情況。藉此,可防止因該附近部分朝橫方向外側擴張造成腳圍開口LH實質變小之情況產生,其結果,當穿用者穿用短褲型狀態的紙尿布1時,腳圍開口LH變得容易維持成容易讓穿用者的腳通過之狀態。
又,在這個例子,依據前述圖8A至圖8D的形成順序,以背面薄片15形成Z字狀折疊部分10fZ,故,如圖3C所示,背面薄片15的防漏薄片15a(相當於不透液性薄片)係配設成對內折部10fZ1及外折部10fZ2 朝橫方向延伸存在。藉此,內折部10fZ1及外折部10fZ2的防漏性提高。又,伴隨此,在位於腹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及背部側Z字狀折疊部分10fZ之間的前述中間部分10fM,也如圖3E所示,防漏薄片15a延伸存在至直到與前述橫方向的相同位置。因此,關於該中間部分10fM,亦與前述外折部10fZ2及內折部10fZ1同樣地,防漏性被提高。
但,在這個例子,如圖3C所示,外折部10fZ2之橫方向的前端部10fZ2e係作成為未設置有防漏薄片15a的非配置部分,並且在該非配置部分,設有前述第4種的彈性構件20(相當於第5彈性構件)。關於此事,圖3E中的前述中間部分10fM也相同。因此,可防止因防漏薄片15a的存在造成襟翼部10f的前端部10fe之肌膚觸感惡化。又,該前端部10fe可藉由第4種的彈性構件20的收縮力,密接於穿用者的腳,此作用亦可有效地有助於腳圍開口LH的防漏性之優良化。
又,如上述般,依據設在內折部10fZ1的前述第4種的彈性構件20a(20)(相當於內折部用彈性構件),在襟翼部10f的中間部分10fM(圖3A)中位於長度方向的各內折部10fZ1、10fZ1彼此之間的部分10fMZ1(圖3E)(以下稱為中間部分內折部10fMZ1)被賦予長度方向的收縮力,同樣地,依據設在外折部10fZ2之前述第4種的彈性構件20b(20)(相當於外折部用彈性構件),在該中間部分10fM中位於長度方向的各外折部 10fZ2、10fZ2彼此之間的部分10fMZ2(圖3E)(以下稱為中間部分外折部10fMZ2)被賦予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但,在此,期望為在將朝長度方向伸長直到皺紋消失為止的伸長狀態設定為100%的伸長狀態之情況,在70%的伸長狀態,對前者的中間部分內折部10fMZ1賦予的橫方向上之每單位長度之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大小(N/cm)係較對後者的中間部分外折部10fMZ2賦予的橫方向上之每單位長度之長度方向的收縮力(N/cm)大。
如此,如圖3E所示,當穿用時襟翼部10f的中間部分10fM起立之際,比起中間部分外折部10fMZ2,中間部分內折部10fMZ1朝長度方向大幅地收縮,因此,形成為中間部分外折部10fMZ2朝稍外側傾倒的狀態。此作用和可朝橫方向外側擴張之Z彎折構造相輔相成,能藉由中間部分外折部10fMZ2以面擴張的狀態抵接於穿用者的身體。
順便一提,該中間部分內折部10fMZ1及中間部分外折部10fMZ2的前述收縮力(N/cm)係藉由以下的方式進行測定。
首先,將襟翼部10f的中間部分10fM(圖3A)在第1折疊位置P1(圖3E)沿著長度方向切斷,並且將襟翼部10f的中間部分10fM從長度方向的背部側及腹部側的各Z字狀折疊部分10fZ,10fZ切離,藉此,作成為該中間部分10fM(圖3E)之橫方向的前端側部分從紙尿布1切離的狀態。又,再藉由將此已被切離的前端側部分在第2 折返位置P2(圖3C)沿著長度方向切斷,從該前端側部分產生前述中間部分內折部10fMZ1的樣品及前述中間部分外折部10fMZ2的樣品。
然後,針對各樣品,以長度方向的各端部10mm作為抓取部,各抓取部以外的部分作為殘餘部分之情況,預先測定將該殘餘部分朝長度方向及橫方向擴張至無皺紋的狀態(100%的伸長狀態)下時的長度方向的尺寸L1(mm)及橫方向的尺寸L2(mm)。
然後,使拉引試驗機(例如,島津製作所社製的精密萬能試驗機AGS-X等)所具備的上下各夾頭把持樣品的各抓取部,將上下的各夾頭彼此之間的間隔擴大,藉此,作成為將收縮狀態的樣品以100(mm/min)之拉引速度朝長度方向伸長直到前述L1的85%長度,然後,將各夾頭彼此的間隔縮窄成L1的70%長度之狀態。又,記錄此縮窄狀態時的收縮力(N),使用L2的尺寸(mm)將該收縮力(N)換算成橫方向上每單位長度(10mm)的收縮力,將此換算後的收縮力(N/cm)作為前述橫方向上每單位長度之長度方向的收縮力(N/cm)。
圖14係放大顯示背部側腰圍部41的概略平面圖。再者,圖14係以模式狀態顯示短褲型狀態之紙尿布1。
如前述般,背部側腰圍部41係具有用來對該背部側腰圍部41賦予橫方向的收縮力之複數個背部側彈性構件45。又,該等背部側彈性構件45,45...中的非連續彈性構 件45n之左側彈性構件45nL及右側彈性構件45nR係分別具有:可賦予收縮力的有效部分45v;和位於有效部分45v的橫方向的兩側且不能賦予收縮力的無效部分45iv、45iv。亦即,關於左側彈性構件45nL及右側彈性構件45nR中的任一者,橫方向的各端部45iv,45iv係未藉由接著劑等固定於襟翼部10f,並且處於朝長度方向收縮成自然長度之狀態,藉此,形成為不能對襟翼部10f賦予收縮力之無效部分45iv。
又,這些左側彈性構件45nL及右側彈性構件45nR係相互地形成左右顛倒而形成相反的關係,除此以外的點大致相互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說明中,僅以右側彈性構件45nR作為兩者的代表進行說明。
在此,期望為個右側彈性構件45nR,45nR...中之至少其中一個的右側彈性構件45nR的有效部分45v之至少一部分係位於背部側腰圍部41中以接著劑HMA1接合有襟翼部10f的Z字狀折疊部分10fZ之區域(圖14中為點狀花紋的區域,以下亦稱為接合區域)。又,在這個例子,總共4條的右側彈性構件45nR,45nR...中所有的右側彈性構件45nR,45nR...,各有效部分45v之左端部45ve係位於前述接合領域。因此,當穿用者為了穿用短褲型狀態的紙尿布1而將該紙尿布1的腹部側腰圍部31及背部側腰圍部41朝橫方向兩側拉引時,該拉引力係經由前述右側彈性構件45nR的有效部分45v傳達至Z字狀折疊部分10fZ,藉此,襟翼部10f的中間部分10fM之 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附近部分朝橫方向外側擴張。其結果,能以該擴張的部分迅速地覆蓋穿用者的臀部。因此,在背部側腰圍部41之胯下側的部分,不需要設置如圖15這種用來覆蓋臀部的突出部41ext、41ext。
圖16A及圖16B係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變形例之說明圖。圖16A係從肌膚側觀看展開狀態的紙尿布1之示意平面圖,圖16B係圖16A中的B-B斷面圖。
在前述實施形態,如圖4及圖5所示,Z字狀折疊部分10fZ的外折部10fZ2係具有較內折部10fZ1更朝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10fZ2p。又,藉由在此突出的部分10fZ2p設置未以接著劑HMA1固定在腹部側腰圍部31的非固定部分10fZ2p1,將腳圍開口實質上作成較大,但,在此變形例,如圖16B所示,不具有前述突出的部分10fZ2p。亦即,在此變形例,外折部10fZ2係較內折部10fZ1朝橫方向內側若干凹入,亦即未朝外側突出。
但,即使為這樣變形例之情況,以下述的方式設置非固定部分10fZp1的話,則可與前述實施形態同樣地達到將腳圍開口LH實質作成較大之效果。
亦即,如圖16A及圖16B所示,將Z字狀折疊部分10fZ中包含橫方向的外緣部之預定部分10fZp1,亦即包含與腹部側腰圍部31重疊的部分中之長度方向的最內側的部分10fZp1之前述預定部分10fZp1係為未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31之非固定部分10fZp1。因此,由於該非固定部分10fZp1可從腹部側腰圍部31分離,故,這樣可將腳 圍開口LH實質上作成較大。
順便一提,在此變形例之情況,亦可與前述實施形態同樣地,與非固定部分10fZp1鄰接而具有固定部分。亦即,如圖16A所示,在Z字狀折疊部分10fZ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10fZp1的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10fZp2、及在Z字狀折疊部分10fZ中與非固定部分10fZp1的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10fZp3係分別具有以接著劑HMA1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31。因此,可將Z字狀折疊部分10fZ穩固地固定於腹部側腰圍部31。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說明了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但前述實施形態是用來容易理解本發明用之形態,並非用來限定解釋本發明者。又,本發明在不超出其技術思想範圍下,能夠加以變更、改良,並且本發明當然亦包含其等價物。例如,可進行如以下的變形。
在前述實施形態,藉由將襟翼部10f朝橫方向折疊2次的方式,形成Z字狀折疊部分10fZ,但不限於此。亦即,襟翼部10f具有被固定成Z字狀的狀態之部分的話,則含於本發明的概念中。例如,固定成被折疊為折疊次數較前述Z字狀多1次的W字狀的折疊狀態之部分,亦具有被固定成折疊為Z字狀的狀態之部分,故含於本發明的概念中。同樣地,折疊次數更多之4次以上的情況亦包含於本發明的概念中。
在前述實施形態,如圖3C所示,以背面薄片15形成襟翼部10f,但不限於此,亦能藉由與背面薄片15不同的其他薄片形成襟翼部10f。例如,可在背面薄片15的橫方向兩側分別設置用來形成襟翼部10f的其他薄片。同樣地,在前述實施形態,立體皺褶部LSG也藉由背面薄片15所形成,但不限於此。亦即,可藉由與背面薄片15不同的其他薄片形成立體皺褶部LSG。
1‧‧‧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10‧‧‧吸收性本體
10ea‧‧‧端部
10eb‧‧‧端部
10f‧‧‧襟翼部
10fM‧‧‧中間部分
10fZ‧‧‧Z字狀折疊部分
11‧‧‧吸收體
11c‧‧‧吸收性芯材
11cea‧‧‧端部
11ceb‧‧‧端部
11ck‧‧‧頸縮部
13‧‧‧頂面薄片
15‧‧‧背面薄片
15LSG‧‧‧薄片狀構件
15LSGpe‧‧‧端部
15pw‧‧‧突出的部分
31‧‧‧腹部側腰圍部
31e‧‧‧端部
35‧‧‧腹部側彈性構件
35c‧‧‧連續彈性構件
35n‧‧‧非連續彈性構件
35nL‧‧‧左側彈性構件
35nLeL‧‧‧左端部
35nLeR‧‧‧右端部
35nR‧‧‧右側彈性構件
35nReL‧‧‧左端部
35nReR‧‧‧右端部
41‧‧‧背部側腰圍部
41e‧‧‧端部
45‧‧‧背部側彈性構件
45c‧‧‧連續彈性構件
45n‧‧‧非連續彈性構件
45nL‧‧‧左側彈性構件
45nLeL‧‧‧左端部
45nLeR‧‧‧右端部
45nR‧‧‧右側彈性構件
45nReL‧‧‧左端部
45nReR‧‧‧右端部
CL1‧‧‧中央位置
CL10‧‧‧預定位置
CL1w‧‧‧中央位置
LSG‧‧‧立體皺褶部

Claims (12)

  1. 一種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係具有相互地正交的縱方向與橫方向,其特徵為具備:具有長度方向,且在前述長度方向的預定位置對折並使前述長度方向沿著前述縱方向而進行配置的吸收性本體;重疊於前述吸收性本體之前述長度方向的一方側的端部之非肌膚側面並接合的腹部側腰圍部;及重疊於前述吸收性本體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另一方側的端部之非肌膚側面並接合的背部側腰圍部,前述吸收性本體係具有:用來吸收液體的吸收性芯材;和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朝前述橫方向外側突出的薄片狀襟翼部,前述襟翼部係分別在前述長度方向的前述一側及前述另一方側具有固定成朝前述橫方向折疊為Z字狀的狀態之Z字狀折疊部分,在前述腹部側腰圍部及前述背部側腰圍部中,於位在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之部分,分別固定有前述襟翼部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中包含前述橫方向的外緣部之預定部分,亦即包含與前述腹部側腰圍部重疊的部分中之前述長度方向的最內側的部分之前述預定部分係為未固定於 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非固定部分,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前述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係具有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前述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係具有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係具有:在前述橫方向的第1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內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延伸之內折部;和在前述內折部之第2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外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2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延伸之外折部,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前述內折部與前述外折部係以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並且,前述襟翼部之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的部分與前述內折部是以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前述外折部係具有較前述內折部更朝前述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部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外折部分之前述突出的部分中包含前述橫方向的外緣部之預定部分,亦即包含與前述腹部側腰圍部重疊的 部分中之前述長度方向的最內側的部分之前述預定部分係為未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非固定部分,在前述外折部分之前述突出的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前述長度方向外側鄰接的部分係具有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中與前述非固定部分的前述橫方向內側鄰接的部分係具有固定於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固定部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在前述長度方向的前述兩端部彼此之間的位置,具有前述橫方向的尺寸較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前述長度方向兩端部小之頸縮部,具有用來對前述吸收性本體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長度方向的第1彈性構件,當在前述預定位置將前述吸收性本體朝前述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前述吸收性本體對折之展開狀態,從肌膚側觀看前述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之情況時,在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前述兩端部,前述第1彈性構件係重疊於前述吸收性芯材,並且在前述頸縮部,前述第1彈性構件係未重疊於前述吸收性芯材而是位於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 具有被設在前述襟翼部的肌膚側面之支點所支承且可從前述肌膚側面起立之立體皺褶部,在前述襟翼部之前述支點與前述吸收性芯材的橫方向最外端之間的部分,具有用來對前述襟翼部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長度方向的第2彈性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第2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之無效部分,具有對前述腹部側腰圍部賦予前述橫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橫方向的複數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並且,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的無效部分,當在前述預定位置將前述吸收性本體朝前述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前述吸收性本體對折之展開狀態,從肌膚側觀看前述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之情況時,前述複數個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之前述有效部分和前述第2彈性構件的前述有效部分交叉之交叉位置係與在前述襟翼部接合有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區域重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 用來對前述襟翼部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第3彈性構件係掛設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及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且沿著前述長度方向設置,前述第3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長度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之無效部分,具有對前述腹部側腰圍部賦予前述橫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橫方向的複數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並且,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的無效部分,當在前述預定位置將前述吸收性本體朝前述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前述吸收性本體對折之展開狀態,從肌膚側觀看前述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之情況時,在前述襟翼部接合有前述腹部側腰圍部之區域,前述複數個前述腹部側彈性構件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腹部側彈性構件之前述有效部分和前述第3彈性構件的前述有效部分係未交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具有用來對前述背部側腰圍部賦予前述橫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橫方向的複數個背部側彈性構件,前述背部側彈性構件係具有:可賦予前述收縮力的有 效部分;和位於前述有效部分之前述橫方向的兩側且無法賦予前述收縮力之無效部分,當在前述預定位置將前述吸收性本體朝前述長度方向打開而解除前述吸收性本體對折之展開狀態,從肌膚側觀看前述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之情況時,前述複數個前述背部側彈性構件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背部側彈性構件之前述有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是位於在前述背部側腰圍部接合有前述襟翼部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之區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係具有:在前述橫方向的第1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內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1折彎區域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延伸之內折部;和在前述內折部之第2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外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2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延伸之外折部,在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前述內折部與前述外折部係以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並且,前述襟翼部之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的部分與前述內折部是以相互相對向的面彼此接合,前述襟翼部係具有不透液性薄片,並且前述不透液性薄片係配置成朝前述內折部及前述外折部向前述橫方向延伸存在,並且前述外折部的前述橫方向的前端部作成為未配置有前述不透液性薄片的非配置部分, 在前述非配置部分,設有:用來對該非配置部分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沿著前述長度方向的第5彈性構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具有被設定於前述襟翼部的肌膚側面之支點所支承且可從前述肌膚側面起立之立體皺褶部,前述襟翼部係在前述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與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之間的位置,具有未固定成折疊狀態之中間部分,在前述中間部分未被折疊而朝前述橫方向擴張之狀態,從前述支點到前述中間部分的前述橫方向的前端部為止之長度的最大值係較從前述支點到前述立體皺褶部的前述橫方向的前端部為止的長度之最大值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其中,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係具有:在前述橫方向的第1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內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1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內側延伸之內折部;和在前述內折部之第2折彎位置,朝前述橫方向外側折反而朝較前述第2折彎位置更靠近前述橫方向外側延伸之外折部,前述襟翼部係在前述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與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Z字狀折疊部分之間的位置,具有未固定成折疊狀態之中間部分, 將在前述中間部分中位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內折部與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內折部之間的部分定義為中間部分內折部,並且將在前述中間部分中位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外折部與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外折部之間的部分定義為中間部分外折部之情況,用來對前述中間部分內折部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1條或複數條內折部用彈性構件,係掛設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內折部及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內折部且沿著前述長度方向設置,用來對前述中間部分外折部賦予前述長度方向的收縮力之1條或複數條外折部用彈性構件,係掛設於前述一方側的前述外折部及前述另一方側的前述外折部且沿著前述長度方向設置,藉由前述內折部用彈性構件對前述中間部分內折部所賦予之在前述橫方向的每單位長度的前述長度方向之收縮力的大小(N/cm),係較藉由前述外折部用彈性構件對前述中間部分外折部賦予之在前述橫方向的每單位長度的前述長度方向之收縮力(N/cm)大。
TW105140671A 2015-12-25 2016-12-08 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TWI614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2975A JP6116657B1 (ja) 2015-12-25 2015-12-25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6087A true TW201726087A (zh) 2017-08-01
TWI614004B TWI614004B (zh) 2018-02-11

Family

ID=58666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0671A TWI614004B (zh) 2015-12-25 2016-12-08 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357465B1 (zh)
JP (1) JP6116657B1 (zh)
CN (1) CN108430416B (zh)
TW (1) TWI614004B (zh)
WO (1) WO20171101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3428B2 (ja) 2017-09-27 2019-04-17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パンツ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JP7028894B2 (ja) * 2017-12-22 2022-03-02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7458714B2 (ja) * 2019-05-20 2024-04-0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20262210A1 (ja) * 2019-06-27 2020-12-3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802407B1 (ja) * 2020-04-30 2020-12-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13679534A (zh) * 2020-05-19 2021-11-2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13576760B (zh) * 2021-07-09 2022-07-29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乳垫
JP2023013449A (ja) * 2021-07-16 2023-01-2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7598B2 (ja) * 1992-04-21 2001-04-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オムツ
JP3734694B2 (ja) * 2000-09-01 2006-01-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057321B2 (ja) * 2002-03-25 2008-03-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おむつ
US20040002690A1 (en) * 2002-07-01 2004-01-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elasticized outer leg cuff
JP3734808B2 (ja) * 2003-06-23 2006-01-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5225637B2 (ja) 2007-09-05 2013-07-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のパンツ型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
JP5328203B2 (ja) * 2008-03-31 2013-10-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吸収性着用物品
JP5306731B2 (ja) * 2008-07-16 2013-10-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396132B2 (ja) * 2009-04-03 2014-01-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JP4966355B2 (ja) * 2009-10-08 2012-07-04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5346274B2 (ja) * 2009-12-25 2013-11-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着用物品
JP5480018B2 (ja) * 2010-05-31 2014-04-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着用物品
JP6118703B2 (ja) * 2013-10-04 2017-04-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270439B2 (ja) * 2013-11-29 2018-01-3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13347A (ja) 2017-06-29
CN108430416B (zh) 2019-04-09
JP6116657B1 (ja) 2017-04-19
EP3357465B1 (en) 2020-06-10
WO2017110150A1 (ja) 2017-06-29
EP3357465A4 (en) 2018-11-21
TWI614004B (zh) 2018-02-11
CN108430416A (zh) 2018-08-21
EP3357465A1 (en) 2018-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4004B (zh) 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US11660237B2 (en) Absorbent article
JP5868123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WO2016051938A1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KR102236503B1 (ko) 착용 물품
JP5991809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6674205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EP3318229B1 (en) Disposable diaper
JP7123777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951281B2 (ja) 使い捨ての排泄物処理用品
TW201402091A (zh) 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JP2014233501A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KR102181975B1 (ko) 일회용 팬츠형 기저귀
CN210330913U (zh)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JP6660961B2 (ja) 着用物品
TWI696454B (zh) 用後即棄式穿著用物品
TWI634879B (zh) 吸收性物品
JP6478443B2 (ja)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EP3342384B1 (en)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TW201635992A (zh) 用後即棄式紙尿褲
JP6881016B2 (ja) 成人男性用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950329B2 (ja) 吸収性物品
TWM572212U (zh) Disposable disposable diaper with skirt
TW201716044A (zh) 短褲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JP2017164071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