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1705A - 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 - Google Patents

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1705A
TW201721705A TW105126421A TW105126421A TW201721705A TW 201721705 A TW201721705 A TW 201721705A TW 105126421 A TW105126421 A TW 105126421A TW 105126421 A TW105126421 A TW 105126421A TW 201721705 A TW201721705 A TW 2017217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ion beam
image data
image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6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8901B (zh
Inventor
Tomokazu Kozakai
Fumio Aramaki
Osamu Matsuda
Kensuke Shiina
Kazuo Aita
Anto Yasak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Tech Scienc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Tech Science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Tech Science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21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1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8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89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2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 G01N23/225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using electron or ion
    • G01N23/2251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using electron or ion using incident electron beams, e.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2Optical or photographic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 H01J37/222Image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147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or deflecting the discharge along a desired path
    • H01J37/1472Deflecting along given lines
    • H01J37/1474Scann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0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the objects or the material; Means for adjusting diaphragms or lenses associated with th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52Tubes for spot-analysing by electron or ion beams; Microanalysers
    • H01J37/256Tubes for spot-analysing by electron or ion beams; Microanalysers using scannin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 H01J37/28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with scannin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0Positioning, supporting, modifying or maintaining the physical state of objects being observed or trea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0Positioning, supporting, modifying or maintaining the physical state of objects being observed or treated
    • H01J2237/202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0Positioning, supporting, modifying or maintaining the physical state of objects being observed or treated
    • H01J2237/206Modifying objects while observing
    • H01J2237/2067Surface alt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2Treatment of data
    • H01J2237/226Image re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03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ing method
    • H01J2237/2806Secondary charged part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13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H01J2237/2817Pattern inspection

Landscapes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在畫像取得方法中容易取得減少基板之帶電之影響的畫像。為一種畫像取得方法,其係藉由對在絕緣性基板上具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的導電部之試料照射離子束,而取得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該畫像取得方法包含:第1動作(步驟S1),其係進行在與邊緣部傾斜交叉之第1方向中藉由離子束進行的等寬掃描,和朝向與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掃掠,對較畫像取得區域寬的平行四邊形狀之掃描區域照射離子束;第2動作(步驟S1),其係藉由檢測出二次帶電粒子而生成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第3動作(步驟S3),其係藉由對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進行運算處理,生成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及第4動作(步驟S4),其係顯示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

Description

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
本發眀係關於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
以對在絕緣物上存在導電物的對象物(試料)進行離子束掃描掃掠,而觀察試料或進行加工的應用例多。例如,有被用於半導體裝置等之製造的光罩之修正。
光罩係在玻璃等之透明絕緣性基板上形成金屬等之導電性材料的光罩圖案。光罩係將光遮蔽成光罩圖案形狀。光罩圖案具有分佈排列成縱橫之帶狀的線與間隔或小的矩形的孤立圖案等。如此一來,光罩圖案之形狀幾乎為具有縱橫之圖案邊緣的形狀。光罩之修正係於在光罩之圖案存在缺陷等之情況下,並非再次重新製作高價的光罩全面,而係從經濟性及時間性的觀點來看僅修正缺陷等。
在光罩之修正中,對光罩之圖案邊緣,於平行或正方之方向進行離子束掃描掃掠。
就以類似技術而言,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著針對X射線光罩,進行電子束掃描掃掠而進行畫像之取得或檢查 (觀察)的X射線光罩檢查裝置。在該X射線光罩檢查裝置中,也記載著在與線狀之圖案邊緣正交之方向上進行電子束掃描,或在與矩形狀之光罩圖案平行或正交之方向上進行電子束掃描掃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3-307728號公報
但是,在以往之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中具有下述般之問題。
於藉由離子束對在絕緣物上存在導電部的試料進行觀察或加工之情況下,有無法正確地把握藉由離子束所取得之畫像之形狀或大小。此係在離子束之掃描掃掠區域中之絕緣部由於掃描掃掠而引起帶電之一個原因。由於包圍觀察對象之導電部的絕緣部之面積越大,帶電量越多,被掃描掃掠之離子束受到帶電電荷之影響,故如缺陷等之微小的導電部,越容易取得變形的畫像,或完全無法取得畫像。
圖14(a)、(b)係表示在絕緣物上存在導電部之試料之一例及以往技術中之離子束的掃描方向的俯視圖。在圖14(a)中,在觀察視野內,於作為絕緣物之 玻璃板131上,以在圖示橫方向間隔開之方式形成有在圖示縱方向延伸的複數金屬線路迴轉130Y(導電物)。在並行的金屬線圖案130Y之間,玻璃板131之露出部在縱方向延伸。在相鄰之金屬線圖案130Y之間,存在具有小於金屬線圖案130Y之線寬之外形的孤立金屬圖案132(導電部)。例如,孤立金屬圖案132即使為正常的圖案亦可,即使為光罩之缺陷等亦可。即使在任何的情況下,為了對圖案進行檢查或修正,必須正確取得與金屬線圖案130Y、孤立金屬圖案132之外形對應的畫像。
圖14(b)表示其他部位之觀察視野的樣子。圖14(b)僅有圖案在圖示橫方向延伸之點與圖14(a)不同。即是,在觀察視野內形成在橫方向延伸之兩條金屬線圖案130X,在金屬線圖案130X之間的玻璃板131上,形成孤立金屬圖案132。
為了取得各個觀察視野之畫像,進行離子束之掃描掃掠。離子束之掃描方向係從圖示之左側朝向右側的橫方向(參照圖示細箭號)。離子束之掃掠方向係從圖示之上側朝向下側之縱方向。
在圖14(a)之視野範圍之情況下,在孤立金屬圖案132上掃描之離子束,在與金屬線圖案130Y之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掃描。因此,在玻璃板131上,僅以孤立金屬圖案132和金屬線圖案130Y之間的橫方向之距離A1、A2之長度,離子束照射絕緣部。
在圖14(b)之視野範圍之情況下,在孤立金屬圖案 132上掃描之離子束,沿著金屬線圖案130X之延伸方向掃描。因此,在玻璃板131上,僅以孤立金屬圖案132和視野範圍之左右端之間的橫方向之距離B1、B2之長度,離子束照射絕緣部。
在兩圖中,由於離子束照射絕緣部之長度係(A1+A2)<(B1+B2),故圖14(b)之一方的玻璃板131之帶電量變多。因此,在圖14(a)之例中,對於可以明確地取得孤立金屬圖案132之畫像,在圖14(b)之例中,引起孤立金屬圖案132之畫像變形或位置偏移。在帶電量顯著,或孤立金屬圖案132小之情況下,也有完全無法取得孤立金屬圖案132之畫像的情形。
如此一來,當在絕緣部上存在導電性之孤立圖案之區域進行離子束掃描掃掠時,藉由包圍孤立圖案之絕緣部之擴散狀態和離子束之掃描方向,可以取得的孤立圖案出現大的差異。當無法正確地辨識有無孤立圖案或孤立圖案之形狀時,有藉由離子束裝置進行的檢查或加工產生障礙之問題。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般之問題而創作出,其目的在於提供在使用離子束取得形成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之導電部的絕緣性基板之畫像之情況下,可以容易取得減少絕緣性基板之帶電之影響的畫像之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第1態樣之畫像取得方法係藉由對在絕緣性基板上具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之導電部的試料照射離子束,而取得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該畫像取得方法包含:第1動作,其係進行在與上述邊緣部傾斜交叉之第1方向中藉由上述離子束進行的等寬掃描,和朝向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掃掠,對較上述畫像取得區域寬的平行四邊形狀之掃描區域照射上述離子束; 第2動作,其係檢測出藉由照射上述離子束所產生的二次帶電粒子而生成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第3動作,其係藉由對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進行運算處理,生成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及第4動作,其係顯示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
在上述畫像取得方法中,即使上述第1動作改變上述等寬掃描之掃描方向及上述掃掠之掃掠方向之至少一方,同時以在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中之上述離子束之照射量之總量成為以一次掃掠取得畫像之時所需之照射量之方式,設定上述離子束之輸出,進行複數次,上述第2動作係於進行複數次之上述第1動作之後,每次進行,在上述第3動作中,藉由合成根據在進行複數次之上述第2動作中被生成的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中之畫像資料的畫像資料,而生成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亦可。
在上述畫像取得方法中,即使於在上述第3動作中合成根據在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中之畫像資料的畫 像資料之前,進行第5動作和第6動作亦可,第5動作係檢測出進行上述複數次之第2動作中,至少在最後之第2動作所生成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相對於在最初之第2動作中所生成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第6動作,其係根據在上述第5動作中被檢測出之上述位置偏移量,補正在上述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亦可。
本發明之第2態樣之離子束裝置具備:離子束鏡筒,其係產生用於形成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之導電部的絕緣性基板上之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取得的離子束,而照射至上述絕緣性基板上;移動台,其係將上述絕緣性基板支撐成至少能夠在與上述離子束鏡筒之光學軸交叉之平面內移動;離子束照射控制部,其係進行上述離子束在與上述邊緣部傾斜交叉之第1方向中的等寬掃描,和朝向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掃掠,以照射較上述畫像取得區域寬的平行四邊形狀之掃描區域之方式,控制上述離子束鏡筒;檢測器,其係於上述離子束被照射之時,檢測出從上述絕緣性基板產生之二次帶電粒子;畫像資料生成部,其係根據上述檢測器之檢測輸出而生成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記憶部,其係記憶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運算處理部,其係藉由對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進行運算處理,生成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及顯示部,其係顯示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
在上述離子束裝置中,即使上述離子束照射 控制部改變上述等寬掃描之掃描方向及上述掃掠之掃掠方向之至少一方,同時以在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中之上述離子束之照射量之總量成為以一次掃掠取得畫像之時所需之照射量之方式,設定上述離子束之輸出,而對上述離子束鏡筒進行複數次上述離子束之照射,上述運算處理部係每次進行複數次上述離子束之照射,合成根據藉由上述畫像資料生成部之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的畫像資料,依此生成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亦可。
在上述離子束裝置中,即使上述運算處理部檢測出上述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中,至少在最後所生成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相對於在最初所生成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根據上述位置偏移量,補正在上述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中之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亦可。
若藉由本發明之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時,可以達到下述般之效果:在使用離子束取得形成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之導電部的絕緣性基板之畫像之情況下,可以容易取得減少絕緣性基板之帶電之影響的畫像。
10、40‧‧‧離子束裝置
11、41‧‧‧離子束鏡筒
12‧‧‧光學軸
13‧‧‧試料室
14‧‧‧光罩(試料)
15‧‧‧試料台(移動台)
16‧‧‧蝕刻氣體供給部
17‧‧‧沉積氣體供給部
18、48‧‧‧檢測器
19‧‧‧螢幕(顯示部)
20、50‧‧‧控制部
21‧‧‧離子束照射控制部
23‧‧‧畫像資料生成部
24‧‧‧記憶部
25‧‧‧運算處理部
26‧‧‧顯示控制部
30、24‧‧‧金屬線圖案(導電圖案、導電部)
30a‧‧‧邊緣部
31‧‧‧玻璃板(絕緣部、絕緣性基板)
32‧‧‧孤立圖案(導電圖案、導電部)
44‧‧‧試料
D‧‧‧位置偏移量
GP‧‧‧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
Gs1、Gs2、Gs7、Gs8、Gs11、Gsi‧‧‧掃描區域畫像資料(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
gs1、gs8、gs11、gs14‧‧‧掃描區域畫像資料
P‧‧‧畫像取得區域
SA1、SA2、SA3、SA4、SB1、SB2‧‧‧掃描區域
Sp1、Sp2、Sp3、Sp4、Sp5、Sp6、Sp7、Sp8、Sp11、Sp12、Sp13、Sp14‧‧‧掃描圖形
θ‧‧‧交叉角
圖1為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之構 成之一例的示意性的系統構成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之控制部之主要的功能構成之方塊圖。
圖3為表示藉由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的畫像取得區域和掃描區域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5為表示藉由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進行畫像取得之基板之例的示意性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圖形之例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區域之例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圖形之重疊方式的示意圖。
圖9為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掃掠之作用的示意圖。
圖10為表示位置偏移之畫像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11為表示比較例之掃描圖形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變形例(第1變形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圖形之例的示意圖。
圖13為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示意性的系統構成圖。
圖14係表示在絕緣物上存在導電部之試料之一例及 以往技術中之離子束的掃描方向的俯視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型態,參照圖面而進行說明。在所有的圖面中,即使實施型態不同之情況下,對相同或相當之構件賦予相同之符號,省略共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針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進行說明。
圖1為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示意性的系統構成圖。
圖1所示之本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10係對在由玻璃板等之絕緣材料所構成之基板上具有金屬圖案之試料,照射離子束而進行金屬圖案之加工。作為離子束裝置10所進行的加工之例,可以舉出例如製造半導體元件等之時所使用之光罩的修正。離子束裝置10係藉由例如濺鍍蝕刻、氣體輔助蝕刻或氣體輔助沉積而修正光罩之缺陷。為了進行如此之修正,離子束裝置10可以根據本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取得試料之表面的畫像。
離子束裝置10係可以從所取得之畫像檢測出金屬圖案之缺陷,且對缺陷施予修正。
離子束裝置10具備試料室13、試料台15 (移動台)、離子束鏡筒11、檢測器18、蝕刻氣體供給部16、沉積氣體供給部17、螢幕19(顯示部)及控制部20。
試料室13係將藉由離子束裝置10進行修正之光罩14(試料)收容在內部。試料室13連接省略圖示之真空排氣裝置,可以改變內部之真空度。
在試料室13之內部配置以能夠移動之方式保持光罩14之試料台15。在試料室13中,於與試料台15相向之位置,配置朝向試料台15而照射離子束之離子束鏡筒11。在本實施型態中,離子束鏡筒11被配置成離子束光學系統之光學軸12與垂直軸平行。
試料台15在與來自離子束鏡筒11之離子束的照射方向交叉之平面內具有載置面。在試料台15之載置面載置光罩14。試料台15係以至少能夠在與離子束之照射方向交叉之平面內移動之方式支撐被載置之光罩14。
在圖1所示之離子束裝置10中,作為一例,試料台15可以沿著與水平面內之互相正交之2軸(以下,視為X軸、Y軸)而獨立移動。
與X軸及Y軸正交之方向稱為Z軸。試料台15之Z軸在本實施型態中,與離子束光學系統之光學軸同軸。但是,為了使圖1之Z軸易於觀看,顯示在從光軸軸偏移的位置上。
試料台15即使具有沿著X軸、Y軸之平移運 動以外之移動自由度亦可。
本實施型態中之試料平台15係由5軸移動機構所構成,且該5軸移動機構係由省略圖示之XYZ軸台、傾斜台及旋轉台之組合所構成。XYX軸平台係在上述X軸、Y軸、Z軸之各軸方向平移移動。傾斜台係在上述X軸或Y軸周圍傾動。旋轉台係在上述Z軸周圍旋轉。
在本實施型態中之試料台15以能夠通訊之方式與後述控制部20連接。試料台15係藉由操作者經省略圖示之輸入部或螢幕19而被輸入的動作指令而進行動作。而且,試料台15即使因應後述控制部20依所需而生成的動作指令而進行動作亦可。
離子束鏡筒11係產生離子束,且朝向試料台15上之光罩14照射離子束。
本實施型態中之離子束裝置10也進行光罩之修正。
離子束鏡筒11具備產生離子之離子源、匯聚在離子源產生之離子的透鏡、在試料面上掃描掃掠離子束之偏轉器、使離子束之一部分通過之光圈等。但是,在圖1中,省略該些眾知之內部構造之圖示。
離子源之種類若為將離子匯聚成微細之直徑而可以形成離子束之離子源即可,不加以限定。由於離子束之匯聚性越佳,越取得圖像分解能優良的畫像,故為理想。
作為可以較佳地使用於離子束鏡筒11之離子源之例,例如可舉出氣體電場電離型離子源、液體金屬離子源、電漿離子源等。
偏轉器係在與使離子匯聚之離子束光學系之光軸軸正交之面內使離子束偏轉。因此,可以在掃描平面(與透鏡之光軸交叉之平面)內的任意方向,掃描離子束,並且掃掠。
離子束鏡筒11以能夠通訊之方式與後述控制部20連接。離子束鏡筒11根據來自控制部20之控制訊號,設定離子束電流值、離子束之掃描方向或速度及掃掠方向或速度。離子束鏡筒11係隨著該些設定值而進行離子束之掃描掃掠動作。
檢測器18檢測出藉由來自離子束鏡筒11之離子束被照射至試料而產生的二次帶電粒子。在本實施型態中,檢測器18所檢測出的二次帶電粒子係二次離子及二次電子之至少一方。
檢測器18係在試料室13內被配置在試料台15之斜上方。
檢測器18以能夠通訊之方式與後述控制部20連接。檢測器18送出至檢測輸出控制部20。
蝕刻氣體供給部16係於進行光罩14上之金屬圖案等之導電部之選擇性除去修正之情況下,促進藉由離子束照射之蝕刻,且供給選擇性除去試料上之特定處的氣體(蝕刻氣體)。
作為蝕刻氣體之例,可以舉出例如碘等之鹵系的氣體。
蝕刻氣體供給部16以能夠通訊之方式與後述控制部 20連接。蝕刻氣體供給部16係根據來自控制部20之控制訊號而供給蝕刻氣體。
沉積氣體供給部17係於進行光罩14上之金屬圖案之形成或修復缺損之修正之情況下,供給藉由離子束照射在試料上之特定位置形成堆積膜之氣體(沉積氣體)。作為沉積氣體之例,可以舉出例如碳系氣體、矽烷系氣體、含有鎢等之金屬的碳系化合物氣體等。
藉由從沉積氣體供給部17對光罩14上之修正處,一面噴吹沉積氣體,一面照射氮等之離子束,可以在光罩14上形成例如碳、氧化矽、鉑或鎢等之膜。依此缺陷被修正的光罩即使被曝光也不會轉印缺陷,可以正常地轉印圖案。
螢幕19以能夠通訊之方式與後述控制部20連接。螢幕19係根據從控制部20被送出之畫像資訊顯示畫像。
從後述之控制部20被送出之畫像資訊,包含根據藉由後述之本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而從檢測器18之檢測輸出所取得之光罩14之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的畫像。
作為螢幕19顯示之其他畫像的例,可舉出輸入使離子束鏡筒11、試料台15等之離子束裝置10之裝置部分動作的操作條件的畫面(操作輸入畫面),和離子束裝置10之動作狀態的畫面。
控制部20控制離子束裝置10之各部裝置部 分之動作。
控制部20係進行與光罩14之修正動作(以下,單稱為修正動作)有關之控制,和與藉由離子束之光罩14的畫像取得動作(以下,單稱為畫像取得動作)有關之控制。
例如,控制部20係藉由控制離子束鏡筒11及蝕刻氣體供給部16之動作,進行藉由離子束的除去修正。依此,比起不導入蝕刻氣體之情況,能夠選擇性地僅除去光罩圖案之高速加工或期待的材料。
例如,控制部20係藉由控制離子束鏡筒11及沉積氣體供給部17之動作,進行藉由離子束的沉積修正。
藉由對光罩14,一面從沉積氣體供給部17噴吹鉑、鎢等之有機金屬氣體等,一面照射離子束,可以堆積氣體成分之元素。例如,可以對金屬圖案之缺口部,一面從沉積氣體供給部17噴吹芘、萘、菲等之碳氣體或四甲基環四矽氧烷(TMCTS)等之矽烷系氣體,一面照射離子束,以碳膜或矽氧化膜掩埋缺口部。
於修正動作及畫像取得動作中之任一情況下,控制部20進行螢幕19之顯示控制。控制部20在螢幕19顯示操作輸入畫面,且受理操作者經由操作輸入畫面對離子束裝置10的操作輸入。
控制部20藉由控制離子束鏡筒11、檢測器18及螢幕19之動作,進行畫像取得動作。畫像取得動作根據後述之本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
在以下中,針對與畫像取得動作有關係之控制部20之主要功能構成,參照圖2進行簡單說明。
針對與各功能構成之動作有關之詳細,在後述之離子束裝置10之全體動作中進行說明。
圖2為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之控制部之主要的功能構成之方塊圖。
如圖2所示般,控制部20具備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畫像資料生成部23、記憶部24、運算處理部25及顯示控制部26。
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控制藉由離子束鏡筒11之離子束照射動作,同時與離子束之照射動作同步,控制離子束裝置10內之各裝置部分的動作。
因此,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以能夠通訊之方式與離子束鏡筒11、畫像資料生成部23及運算處理部25連接。
在畫像取得動作中,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設定離子束之掃描區域。
圖3為表示藉由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的畫像取得區域和掃描區域之一例的示意圖。
如圖3所示般,畫像取得區域P係在光罩14顯示於螢幕19上之矩形狀之區域。畫像取得區域P係以點Pa、Pb、Pc、Pd為頂點的矩形。點Pa、Pb、Pc、Pd係在圖示順時鐘方向上依此順序被配置。以下,將與點Pa和點Pb之間之邊(或點Pd和點Pc之間的邊)平行的軸線稱為x 軸,將與點Pd和點Pa之間之邊(或點Pc和點Pb之間的邊)平行之軸線稱為y軸。
x軸、y軸係與離子束鏡筒11之2軸之偏轉方向對應。
離子束之掃描區域SA1係以點Sa1、點Pb、點Sc1、點Pd為頂點之平行四邊形。點Sa1係在通過點Pd、點Pa之直線的延長線上,與點Pa相鄰之點。點Sc1係在通過點Pb、點Pc之直線的延長線上,與點Pc相鄰之點。
點Pd和點Sc1之間的邊(或點Sa1和點Pb之間的邊)與y軸所構成夾角,從y軸測量為+θ(但是,0°<θ<90°)。在此,夾角之符號係圖示逆時鐘方向為正,圖示順時鐘方向為負。
畫像取得區域P即使為正方形亦可即使為長方形亦可。畫像取得區域P在正方形之情況下,夾角θ成為例如45°。
在畫像取得區域P為長方形之情況下,掃描區域SA1之外形即使為平行四邊形之一種的菱形亦可。
掃描區域SA1中之離子束之掃描方向係如圖示箭號所示般,從點Sa1朝向點Pb的方向。因此,離子束之各掃描線係傾斜地與x軸及y軸交叉。
由於各掃描線與點Sa1和點Pb之間的邊平行,故各掃描線之長度(掃描寬)相等。
在掃描區域SA1中之離子束之掃掠方向係沿著y軸的方向。例如,即使從點Sa1朝向點Pd之方向亦可,即 使為其相反方向亦可。
將在上述掃描區域SA1內從點Sa1朝向點Pb之方向進行掃描之掃描圖形稱為掃描圖形Sp1。
如後述般,在本實施型態中,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除掃描區域SA1以外,進一步設定三個掃描區域。在各掃描區域中,藉由使離子束之掃描方向反轉,除掃描圖形Sp1之外,可取得後述之7種類的掃描圖形。
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藉由8種類之掃描圖形控制離子束之掃描掃掠動作。
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控制決定在各掃描圖形中之離子束之輸出的離子束電流值。在本實施型態中,離子束電流值可以經由離子束裝置10之操作畫面,因應光罩14之種類,操作者根據適當的離子照射量(摻雜量)而設定成適當值。離子束電流值可以因應掃描圖形之種類或數量而適當設定。
相對於各掃描圖形之離子束電流設定成下述般。原本在不受帶電之影響的區域,用以取得良好之畫像的離子束照射量D(摻雜量。每單位面積之離子數),係操作者經驗性地予以掌握。當對複數之各掃描圖形的各個同樣設定D時,朝向掃描掃掠區域之離子束照射量過剩。因此,以相對於各掃描圖形之離子束照射量d,成為上述D除以掃描圖形之數量N(在本實施型態中N=8)之方式,設定離子束電流量、掃掠次數。
在本實施型態中,在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記憶有能 夠設定之掃描圖形,和因應光罩14之種類的電流值I。
在本實施型態中,在預設中使用的掃描圖形之個數N為8。
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在各掃描圖形中,係以從起點朝向終點進行離子束掃描之方式控制偏轉器,當一個掃描到達終點時,遮沒離子束掃描。遮沒係指進行偏轉控制以使在從一個掃描線之掃描結束至下一個掃描線之掃描開始之期間,離子束不會到達至試料。
遮沒後,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從最初之起點位置朝掃掠方向僅移動一些的新的起點,以與最初之掃描線平行並且相同的掃描寬,進行離子束之掃描。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藉由重複如此之控制,迫使對一個區域全域進行離子束之掃描掃掠動作。
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對後述之畫像資料生成部23通知在各掃描圖形中的最初之掃描線的掃描開始,和最後之掃描線的掃描結束的時序。
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當畫像取得區域P之畫像取得用的全部掃描圖形中之掃描掃掠結束時,對後述之運算處理部25通知全部的掃描掃掠結束。
畫像資料生成部23係與能夠通訊之方式與檢測器18、後述之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及記憶部24連接。
畫像資料生成部23係從檢測器18接收檢測輸出。在畫像資料生成部23,從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被通知一個 掃描圖形之掃描開始及掃描結束之時序。畫像資料生成部23係根據從一個掃描圖形之掃描開始至掃描結束之檢測輸出而生成畫像資料。因此,畫像資料生成部23生成複數之掃描圖形之各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以下,稱為掃描區域畫像資料)。
畫像資料生成部23係將所生成之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保存於記憶部24。
運算處理部25係以能夠通訊之方式與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記憶部24及顯示控制部26連接。
運算處理部25係當從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通知全部之掃描掃掠結束時,開始生成畫像取得區域P之畫像資料。
運算處理部25係解析與被保存於記憶部24之一個畫像取得區域P有關之一連串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檢測出掃描區域畫像資料間之位置偏移量。運算處理部25係因應所需修正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中之位置偏移量。
運算處理部25係因應所需合成補正位置偏移量之後的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且從被合成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抽出畫像取得區域P中之畫像資料(以下,稱為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
運算處理部25係將被抽出之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送出至顯示控制部26。
顯示控制部26係在畫像取得動作中,將從運算處理部25被送出之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顯示於螢幕 19上。
控制部20之裝置構成係由CPU、記憶體、輸入輸出介面、外部記憶裝置等組成之電腦所構成,藉由上述,實行生成上述般之控制訊號之適當的控制程式。
接著,針對離子束裝置10之動作,以與本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有關之動作為中心進行說明。
圖4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之流程的流程圖。
依此,為了藉由離子束裝置10,取得光罩14之畫像,實行圖4所示之步驟S1~S4。
步驟S1係包含在觀察位置配置作為試料之光罩14的步驟。
操作者係在試料台15上配置光罩14。操作者從螢幕19進行操作輸入,對離子束鏡筒11進行光罩14之位置對準。
在此,針對光罩14之配置例進行說明。
圖5為表示藉由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進行畫像取得之基板之例的示意性俯視圖。但是,圖5係表示光罩14之表面中,畫像取得區域P內之表面的樣子。
如圖5所示般,在光罩14之表面,因應光罩14之用途而形成各種之光罩圖案。
如圖5所示般,在光罩14之一部分,在玻璃板31(絕緣部、絕緣性基板)上,藉由互相平行之複數之金屬 線圖案30(導電圖案、導電部)形成線與間隔的圖案。金屬線圖案30為導電部,被金屬線圖案30夾持的區域係玻璃板31露出的絕緣部(間隔)。
在各金屬線圖案30之線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形成有在與絕緣部之境界部直線狀延伸的邊緣部30a。
在絕緣部上,形成從各金屬線圖案30間隔開之孤立圖案32(導電圖案、導電部)。孤立圖案32係正常的圖案或不刻意形成的缺陷。
在取得包含如圖5所示之金屬線圖案30的畫像之情況下,以邊緣部30a與畫像取得區域P之x軸或y軸平行之方式,配置光罩14。在圖5(a)中,作為一例,邊緣部30a被配置成與y軸平行。
金屬線圖案30雖然在圖案設計上,有其他部位彎曲90°或45°的情況,但是在此情況下,事先知道彎曲的部位及彎曲的方向。金屬線圖案30之延伸方向具有相對於光罩14之外形或是被形成在光罩14內之對準標記等事先知道的位置關係。
首先,操作者將光罩14之外形或對準標記相對於試料台15之XY平面上之配置基準,對準適當方向,而將光罩14載置於試料台15。之後,操作者係將試料台15朝Z軸方向調整旋轉,以使事先知道的離子束偏轉方向之x軸或y軸之方向一致。
之後,操作者驅動試料台15,進行Z軸方向之位置調整,以使光罩14之表面位於事先知道的離子束鏡筒11 的焦點面上。或是,將離子束之焦點對準光罩面。
之後,操作者係在XY平面內移動試料台15,使應觀察光罩14之部位移動至離子束之觀察位置的正下方。
如此一來,如圖5(a)所示般,光罩14被配置在觀察位置上。
在用於半導體製造的光罩中,由於大部分為具有直角部之矩形所構成的金屬線圖案30,故若使一部分之金屬線圖案30位置對準成與y軸平行時,在與此正交之方向上延伸之其他金屬線圖案被位置對準成與x軸平行。
在以下之動作說明中,除非特別另有說明,否則以進行圖5(a)所示之畫像取得區域P內之畫像取得的例進行說明。
當步驟S1結束時,如圖4所示般,進行步驟S2。
本步驟係包含改變掃描圖形而取得複數每一個掃描區域的畫像資料之步驟。
於說明本步驟之具體動作之前,針對在本實施型態中所使用的掃描圖形進行說明。
圖6(a)、(b)、(c)、圖7(a)、(b)、(c)、(d)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圖形之例的示意圖。
圖6(a)所示之掃描圖形Sp2係在上述掃描圖形Sp1(參照圖3)中,僅有離子束之掃描方向被反轉 之點不同。在掃描圖形Sp2中之掃描方向係從點Pb朝向點Sa1的方向。
圖6(b)所示之掃描圖形Sp3係相當於掃描圖形Sp1反轉至圖示左右(x軸方向)的掃描圖形。
掃描圖形Sp3之掃描區域SA2係以點Pa、點Sb2、點Pc、點Sd2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點Sb2係在通過點Pc、點Pb之直線的延長線上,與點Pb相鄰之點。點Sd2係在通過點Pa、點Pd之直線的延長線上,與點Pd相鄰之點。
點Pa和點Sb2之間的邊(或點Sa2和點Pc之間的邊)與y軸所構成夾角,從y軸測量為-θ。
離子束之掃描方向如圖示箭號所示般,從點Sb2朝向點Pd的方向。
圖6(c)所示之掃描圖形Sp4係在掃描圖形Sp3中,僅有離子束之掃描方向被反轉之點不同。
掃描圖形Sp4係相當於使掃描圖形Sp2向圖示左右(x軸方向)反轉的掃描圖形。
圖7(a)所示之掃描圖形Sp5係相當於掃描圖形Sp4朝圖示逆時鐘方向旋轉90°的掃描圖形。
掃描圖形Sp5之掃描區域SA3係以點Sa3、點Pb、點Sc3、點Pd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點Sa3係在通過點Pa、點Pb之直線的延長線上,與點Pa相鄰之點。點Sc3係在通過點Pb、點Pc之直線的延長線上,與點Pc相鄰之點。
點Sa3和點Pb之間的邊(或點Pb和點Sc3之間的邊)與y軸所構成夾角,從y軸測量為+θ。
離子束之掃描方向如圖示箭號所示般,從點Pb朝向點Sa3的方向。
圖7(b)所示之掃描圖形Sp6係在掃描圖形Sp5中,僅有離子束之掃描方向被反轉之點不同。
圖7(c)所示之掃描圖形Sp7係相當於掃描圖形Sp6反轉至圖示上下(y軸方向)的掃描圖形。
掃描圖形Sp7之掃描區域SA4係以點Pa、點Sb4、點Pc、點Sd4平行四邊形。點Sd4係在通過點Pc、點Pd之直線的延長線上,與點Pd相鄰之點。點Sb4係在通過點Pa、點Pb之直線的延長線上,與點Pb相鄰之點。
點Sa3和點Pd之間的邊(或點Pb和點Sc3之間的邊)與y軸所構成夾角,從y軸測量為-θ。
離子束之掃描方向如圖示箭號所示般,從點Sb4朝向點Pa的方向。
圖7(d)所示之掃描圖形Sp8係在掃描圖形Sp7中,僅有離子束之掃描方向被反轉之點不同。
在此,針對各掃描圖形之重疊方式進行說明。
圖8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圖形之重疊方式的示意圖。
如圖8所示般,由於掃描圖形Sp1、…、Sp8覆蓋所有畫像取得區域P,故畫像取得區域P合計重疊8 種掃描圖形。在圖中之框內所記載的各數字表示掃描圖形之重疊數。在畫像取得區域P的外側,於4處形成4種重疊的三角形狀之區域(例如,以點Pa、點Pb、點m1為頂點的三角形等),在8處形成2種重疊的三角形狀之區域(例如,以點Sa1、點Pa、點m1為頂點的三角形等)。
如此一來,在本實施型態中,畫像取得區域P藉由離子束在多方向針對最大8種之掃描圖形被多工掃描掃掠。但是,由於畫像取得區域P外,離子束之掃描掃掠之重疊少,故藉由離子束照射所致的試料面之損傷少。
在步驟S2中,並不特別限定掃描圖形Sp1、…、Sp8之掃描掃掠之實行順序。在以下中,作為一例,依照掃描圖形Sp1、…、Sp8之順序實行掃描掃掠。
本步驟係操作者經由螢幕19指定畫像取得區域,而進行開始畫像取得的操作輸入,控制部20係藉由受理該操作輸入而開始。
在該操作輸入中,操作者即使指定圖案和離子束掃描的交叉角、掃描圖形之種類、個數、離子束電流值亦可。
若無操作者之指定時,控制部20之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以預設進行使用掃描圖形Sp1、…、Sp8的設定。再者,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自動設定各掃描掃掠中之離子束電流值。
首先,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對離子束鏡筒 11送出根據掃描圖形Sp1的動作指令。同時,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對畫像資料生成部23通知掃描掃掠之開始。
離子束鏡筒11係根據掃描圖形Sp1在光罩14上進行離子束掃描掃掠。
在此,作為離子束之掃描方向的第1方向係在掃描區域SA1中從點Sa1朝向點Pb的方向。離子束之掃掠方向的第2方向為y軸方向。第2方向與第1方向傾斜交叉。
當離子束被照射至光罩14時,從照射部放射二次帶電粒子例如二次電子。
檢測器18係當檢測出二次帶電粒子時,將檢測輸出逐漸送出至畫像資料生成部23。
被通知掃描掃掠之開始的畫像資料生成部23係根據從檢測器18被送出的檢測輸出而開始畫像資料之生成。
離子束係在成為對象的區域被掃描掃掠。
當在照射區域具有絕緣部時,絕緣部帶電。但是,所帶電的電荷之一部分係在遮沒中通過相鄰接的導電部而擴散等進而減少。當遮沒時間長時,帶電量變少,但是以無意義長和期待之區域的觀察或加工時間變長較不理想。相反的,當遮沒時間短時,在跟前的帶電不減少之前,由於下一個離子束掃描,使得帶電被重疊,增加帶電量。再者,每一個離子束掃描,有遮沒時間不均勻之情況,或離子束掃描時間在每個掃描線不同之情況下,在畫像形成區域全體,帶電不均勻,在所取得的畫像產生斑紋。因此, 以對特定區域設定適當之一定的掃描時間和適當之一定的遮沒期間而成為等寬掃描之方式,進行離子束控制為重要。
因此,於畫像取得區域為矩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情況下,具有傾斜於矩形之1邊的斜邊,和與上述1邊鄰接的2邊的平行四邊形成為最佳形狀。
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當根據掃描圖形Sp1的掃描掃掠結束時,對畫像資料生成部23通知掃描掃掠之結束。
被通知掃描掃掠之結束的畫像資料生成部23結束畫像資料之生成。被生成之畫像資料係藉由掃描圖形Sp1的掃描區域SA1之範圍的畫像資料。以下,將該畫像資料稱為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畫像資料生成部23係將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記憶於記憶部24。
如此一來,藉由第一次之掃描掃掠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之取得結束。
於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被保存之後,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除了將掃描圖形Sp1代替於掃描圖形Sp2之點,進行與上述相同的控制。
在本實施型態中,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當根據一個掃描圖形的掃描掃掠結束,且藉由畫像資料生成部23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的保存結束時,立即進行下一個掃描掃掠用的控制。
藉由重複如此之動作時,根據掃描圖形Sp8的掃描掠 結束時,在記憶部24保存有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
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係當掃描圖形Sp8之掃描掃掠結束時,對運算處理部25通知全部的掃描掃掠結束。
以上,步驟S2結束。
於步驟S1之實行後,金屬線圖案30之邊緣部30a被位置對準成與y軸平行。
因此,根據步驟S2中之各掃描圖形的各掃描掃掠動作,包含使用離子束,進行在與邊緣部30a傾斜交叉的第1方向中的等寬掃描,和朝向與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掃掠,對較畫像取得區域P寬的平行四邊形狀之掃描區域照射離子束的第1動作。
另外,對一個掃描圖形的掃掠即使為一次亦可即使為複數次亦可。
而且,該些之第1動作係以改變等寬掃描之掃描方向及掃掠之掃掠方向之至少一方,同時在畫像取得區域P中之離子束之照射量的總量成為為了取得相對於幾乎相同面積之區域的適當畫像的操作者或控制部事先知道的照射量之方式,設定上述離子束之電流、掃掠次數而進行。
第2動作係於進行複數次之第1動作之後,每次被進行。
再者,在步驟S2中包含藉由檢測出由於照射離子束而產生的二次帶電粒子進行生成掃描區域畫像Gs1的第2動作。
在此,針對步驟S3說明之前,針對步驟S2中之掃描掃掠之作用進行說明。
圖9(a)、(b)為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掃掠之作用的示意圖。
在步驟S2中之各掃描掃掠係根據掃描圖形Sp1、…、Sp8而進行。如圖9(a)中以實線之箭號表示掃描方向般,在畫像取得區域P中,任何的情況之掃描方向也以夾角±θ與y軸傾斜交叉。因此,也以夾角±θ與在作為第1方向之y軸方向延伸的邊緣部30a傾斜交叉。
掃描孤立圖案32的離子束係橫斷相鄰之一方之金屬線圖案30之邊緣部30a後,通過作為絕緣部之玻璃板31之表面,而到達至孤立圖案32。通過孤立圖案32之離子束離開孤立圖案32而通過玻璃板31之表面,橫斷相鄰之另一方金屬線圖案30之邊緣部30a而到達至金屬線圖案30。
光罩14之絕緣部當受到離子束之掃描時帶電。雖然因應遮沒時間,帶電電荷減少,但是某程度的電荷殘留。
為了使難以受到離子束難留之帶電電荷之影響,必須在離子束通過導電部之前後僅量使通過絕緣部之距離變短。
於圖9(a)之情況下,可以使通過孤立圖案32之掃描線中之絕緣部之通過長度成為最小,係沿著x軸之掃描方向(參照圖示之虛線的箭號)。
對此,如圖示之二點鏈線之箭號所示般,在沿著y軸之掃描方向中,通過孤立圖案32之掃描線除了通過作為導電部之孤立圖案32以外,在絕緣部上掃描。在孤立圖案32微小圖案之情況下,絕緣部之通過長度與畫像取得區域P之y軸方向之寬度略相同。
因此,絕緣部之帶電電荷之影響變大,孤立圖案32之畫像變形,或無法確認。
在本實施型態中,由於邊緣部30a和掃描線之夾角為±45°,故絕緣部之通過長度係掃描方向為x軸方向之情況下的1.4倍程度。
例如,將金屬線圖案30之線間隔設為w,將畫像取得區域P之各邊之長度設為W(但是,W>w),將孤立圖案32之各邊之大小設為△(但是,△<w)。在圖示虛線之掃描方向中,由於通過絕緣部之距離為w-△,故在本實施型態之各掃描方向中,通過絕緣部之距離為1.4×(w-△)。對此,在圖示二點鏈線之掃描方向中,通過絕緣部之距離成為W-△。因此,若為1.4×w<W,本實施型態之掃描之一方,通過絕緣部之距離大幅度地變小。該條件可以可以藉由適當地設定相對於金屬線圖案30之畫像取得區域P之大小而滿足。
如此一來,如本實施型態般,藉由使離子束在對y軸傾斜方向上掃描,比起掃描方向為y軸方向之情況下,可以減少帶電電荷之影響。
本實施型態之掃描圖形係以在一個光罩14混 合在y軸方向延伸之導電部和在x軸方向延伸之導電部的情況下尤其為佳。
圖9(b)係表示以在x軸方向延伸之金屬線圖案34(導電圖案、導電部)存在之情況作為畫像取得區域P的例。
在此情況下,以與上述相同之理由,在掃描方向為x軸方向之時(參照圖示虛線箭號)帶電電荷之影響成為最大。例如,當相對於圖9(a)中之金屬線圖案30使掃描方向最佳化而x軸方向選擇掃描方向時,在圖9(b)般之畫像取得區域P中,無法取得良好的畫像。因此,產生必須對每一個畫像取得區域P,調查導電部之圖案之方向,而因應此,變更掃描方向。
但是,若藉由本實施型態時,即使在圖9(a)、(b)中之任一情況下,帶電電荷之影響少,並且降至相同程度。因此,省略詳細調查導電部之圖案之方向而設定掃描方向之步驟,可以容易取得良好的畫像。其結果,可以縮短畫像觀察所需之作業時間。
而且,在本實施型態中,一個掃描圖形中之離子束照射量,設成原本以一次掃描掃掠取得畫像之時所需的離子束照射量D的1/N。
如此一來,當照射之離子束電流值(或是摻雜量)變少時,由於二次帶電粒子之檢測量下降,故畫像之對比度某程度下降。
但是,由於根據一個掃描之掃描掃掠中的帶電量下 降,故在絕緣部中藉由帶電電荷對離子束的影響也下降。
即是,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即使為低對比度,亦成為更忠實地再現導電部之配置的畫像資料。
於步驟S2之後,進行步驟S3。本步驟係包含合成根據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之畫像資料之動作的步驟。
本步驟係當從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被通知全部之掃描掃掠結束時,藉由運算處理部25開始。
運算處理部25即使在本步驟中,依序進行位置偏移檢測動作(第5動作)、位置偏移量補正動作(第6動作)及畫像合成動作(第3動作)亦可。
在位置偏移量檢測動作中,運算處理部25至少檢測出在步驟S2中被進行之最後的掃描掃掠所生成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8對最初的掃描掃掠所生成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的位置偏移量。
如上述般,在本實施型態中,每一次之掃描掃掠之帶電電荷低。但是,由於重複掃描掃掠,故在光罩14之表面逐漸蓄積帶電電荷。因此,藉由帶電電荷之蓄積量,有在畫像取得區域P進行掃描掃掠之離子束全體受到帶電電荷之影響而彎曲之虞。其結果,有所生成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之位置在xy平面內漂移(位置偏移)之情形。再者,有由於試料台之漂移等之機械性微動使得取得畫像偏移之情形。
圖10為表示位置偏移之畫像之一例的示意圖。
例如,在圖10所示之畫像例中,相對於以二點鏈線表示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8全體僅以距離d在x軸之正方向(圖示右側)平行移動。
如此之畫像之位置偏移為一例,位置偏移量(大小和方向)係因光罩14之帶電量、光罩14之光罩圖案、離子束之照射量等不同而有所差異。
運算處理部25藉由與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之比較,檢測出相對性之位置偏移量。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型態中,特定表示掃描區域畫像資料彼此之相同位置的特徵部分之位置,且檢測出在xy平面中之畫像的位置偏移量。
作為用於位置偏移量之檢測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之特徵部分,可舉出能視為不具有缺陷之邊緣部、角部等。本實施型態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由於帶電電荷之影響少,故形狀再現狀高。但是,即使藉由對缺陷部分之形狀進行特徵抽出,檢測出位置偏移量亦可。
另外,即使不僅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之一部分的特徵部分,藉由畫像取得區域P內之畫像全體之畫像匹配檢測出畫像之位置偏移量亦可。
藉由最後之掃描掃掠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8,和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之畫像比較而被檢測出之位置偏移量,係位置偏移量之大小成為最大的可能性高。在以下中,將該位置偏移量稱為全體之位置偏移量。
運算處理部25檢測出之位置偏移量並不限定於全體之位置偏移量。
例如即使藉由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8,和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2、…、Gs7中之一個以上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和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之畫像比較,檢測出複數之位置偏移量亦可。
以下,將藉由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2、…、Gs7中之一個以上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和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的畫像比較之位置偏移量稱為部分位置偏移量。
在本實施型態中,運算處理部25以一例而言僅檢測出全體之位置偏移量。作為畫像資料之特報部分,從能夠視為正常之邊緣部之位置偏移求出位置偏移量。例如,圖10之情況下,檢測出在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中之邊緣部30a之x軸正方向中的移動量d以作為全體之位置偏移量。
在位置偏移量補正動作中,運算處理部25係根據在位置偏移量動作中被檢測出之位置偏移量,因應所需補正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之位置偏移量。在本實施型態中,由於成為位置偏移量之基準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之位置偏移量視為0,故不進行補正。
在位置偏移量檢測動作中,僅於檢測出全體之位置偏移量之時,運算處理部25係將全體之檢測量當作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配分每一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的位置偏移量之補正。配分之方式即使以比例 配分亦可,即使在知道位置偏移之變化特性之情況下,因應位置偏移之變化特性而非線形地進行配分亦可。
在位置偏移量檢測動作中,於檢測出一個以上之部分位置偏移量之情況下,運算處理部25係藉由使用全體之位置偏移量,和部分位置偏移量的插補運算,算出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
在本實施型態中,使全體之位置偏移量d等分,而補正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2、…、Gs7之位置偏移量。具體而言,運算處理部25係使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i(i=1、…、8)僅以(i-1)d/7在x軸負方向移動。移動後之各畫像資料以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表示。
運算處理部25係將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保存在記憶部24。
另外,上述說明中,雖然注目於掃描畫像區域(畫像取得區域P)之偏移量,但是並不限定於此,即使事先決定畫像取得區域P附近之特徵性的形狀(參照圖案),每次進行各掃描圖形之掃描掃掠,也取得參照圖案之畫像,且從該參照圖案之偏移量掌握畫像取得區域之偏移量亦可。
以上,位置偏移量檢測動作及位置偏移量補正動作結束。
之後,運算處理部25進行畫像合成(畫像之重疊累計)動作。
在畫像合成動作中,運算處理部25係合成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被捕正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分別係根據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的畫像資料。
運算處理部25係從被記憶於記憶部24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分別讀出畫像取得區域P之範圍之畫像資料,而進行加在一起的運算處理。依此,運算處理部25係生成畫像取得區域P之尺寸之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
運算處理部25係將所生成之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保存在記憶部24。
以上,畫像合成動作結束,步驟S3結束。
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由於在藉由離子束照射量D/8的離子束之照射中被取得,故各個的訊號強度成為約1/8,各個的SN比低。
但是,在本實施型態中,如上述般,藉由光罩14之帶電之影響所致的形狀變形等減少。因此,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係與位置資訊有關的係較以高強度進行一次掃描掃掠而取得的畫像更正確的畫像資料。
而且,在本實施型態中,即使在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gs8中位置偏移量被補正之點,關於位置資訊也被加算更正確的畫像資料。
藉由該些掃描區域畫像資料被加算,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取得與以高強度進行一次掃描掃掠而取得的畫 像相同之訊號強度,成為鮮明的畫像。
被合成的掃描區域畫像gs1、…、gs8由於在複數掃描方向被取得,故在出現由於帶電電荷所致的雜訊之情況下,出現方式藉由掃描方向而不同。其結果,由於不會被加算成正確的畫像資料般,故在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中成為低強度之畫像資料。因此,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之SN比跟各個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相比變大。
以上,說明藉由掃描區域畫像資料間之間之加算的合成運算之例,以作為運算處理部25對掃描區域畫像資料施予的運算處理。運算處理部25即使於合成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之前,對掃描區域畫像資料進行其他運算處理亦可。例如,運算處理部25即使進行畫像強調處理、平均化處理、雜訊除去處理等之運算處理亦可。
於步驟S3之後,進行步驟S4。本步驟係包含顯示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之動作(第4動作)的步驟。
運算處理部25係將保存在記憶部24之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送出至顯示控制部26。顯示控制部26係將根據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之畫像顯示於螢幕19上。
以上,步驟S4結束。
操作者可以藉由被顯示於螢幕19之畫像,判斷有無畫像取得區域P內之缺陷,因應所需,開始進行修正動作。
於步驟S4之結束後,操作者使用試料台15,使光罩14在XY平面內移動,依此可以與上述相同取得在光罩14之其他之部位中的畫像。
但是,有知道在光罩14之畫像取得區域P之大小範圍中,不具有導電部之邊緣部在掃描方向對齊之部位。在此情況下,操作者可以省略上述步驟S1,且從步驟S2開始。
例如,使用於半導體製造之光罩之光罩圖案之邊緣部幾乎為在互相正交之方向上延伸之情況。因此,例如在步驟S1中,若將邊緣部之方向對準y軸時,由於在與該些正交之其他光罩圖案之部位,邊緣部之方向對準x軸方向,故不需要再次藉由Z軸方向旋轉的位置調整。
因此,由於即使不重複步驟S1亦可,故可以取得迅速的畫像取得。
如上述說明般,在本實施型態中,由於在光罩14中與直線狀之邊緣部傾斜交叉之方向進行掃描,再者,掃描方向不同進形複數次掃掠,累計以各個掃描圖形所取得的畫像資料,故於通過孤立圖案32之時,可以減少在長的絕緣部進行離子束掃描之情形,故可以減少帶電之影響,其結果取得良好的畫像。
即是,藉由在與直線狀之邊緣部傾斜交叉之方向進行掃描,即使在某掃描圖形中,絕緣部之掃描長度些許變長之情況下,由於在不同的掃描圖形中,有絕緣部之掃描長度壓倒性變短之情形,故藉由以累計(重疊)該些複數之 掃描圖形所取得之畫像,可以取得大幅度減少帶電影響的畫像。
再者,由於對各掃描圖形的離子照射量少,故針對一個掃描圖形之畫像成為帶電之影響少,且斑紋少之畫像,藉由複數累計該些畫像,可以取得畫像取得區域之良質的畫像。
若藉由離子束裝置10及使用此之本實施型態之畫像取得方法時,在使用離子束取得形成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之導電部的絕緣性基板之畫像之情況下,可以容易取得減少絕緣性基板之帶電之影響的畫像。
而且,在本實施型態中,由於在各掃描圖形中的離子束之掃描寬(掃描時間)在掃條圖案內互相相等,故每一掃描線之離子束之照射量成為一定。藉由每掃描線之帶電量成為一定,可以抑制光罩14之帶電斑的影響。
針對如此之點,參照圖11進行說明。
圖11為表示比較例之掃描圖形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11所示之比較例之掃描圖形Spr係與掃描圖形Sp1同樣之掃描方向、掃掠方向,僅在畫像取得區域P之內部掃描的掃描圖形。
該掃描掃掠方法中,離子束之掃描寬(掃描時間)依地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而言,通過點Pb、Pd之掃描線之掃描寬最長,越通過更接近於點Pa、Pc之部位的掃描線,掃描線變得越短。
當根據如此之掃描圖形Spr進行掃描掃掠時,每一掃描線之遮沒時間不同,帶電量依地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畫像取得區域之點Pa、點Pc附近和點Pb、點Pd附近產生畫像之明亮之差(斑)。依帶電量之分布也有畫像歪斜的情形。
對此,在本實施型態之掃描圖形中,由於進行等寬掃描,故遮沒時間為一定,可取得藉由掃描地點之畫像明度均勻的畫像。
[第1變形例]
接著,針對本實施型態之變形例(第1變形例)之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進行說明。
本變形例係在上述第1實施型態中,變更掃描圖形之例,僅被記憶於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之掃描圖形不同。以下,以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不同之點為中心進行說明。
圖12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型態之變形例(第1變形例)畫像取得方法中之掃描圖形之例的示意圖。
如圖12所示般,本變形例之掃描圖形Sp11係在與畫像取得區域P外接的矩形狀之掃描區域SB1進行掃描掃掠。
掃描區域SB1係以點Sm1、點Sm2、點Sm3、點Sm4為頂點的長方形。點Sm4和點Sm1之間的邊通過點Pa,從y軸傾斜-θ傾斜之線段。點Sm1和點Sm2之間的邊係與點Sm4和點Sa1之間的邊正交,而通過點Pb的線 段。點Sm2和點Sm3之間的邊係與點Sm4和點Sm1之間的邊平行,而通過點Pc的線段。點Sm3和點Sm4之間的邊係與點Sm1和點Sm2之間的邊平行,而通過點Pd的線段。
在掃描圖形Sp11中之離子束之掃描方向(參照實線箭號)係從點Sm4朝向點Sm1的方向。
在掃描圖形Sp11中之離子束之掃掠方向係與掃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從點Sm1朝向點Sm2的方向或其相反方向。
在掃描圖形Sp11中之各掃描線之寬度與點Sm4和點Sm1之間的邊之長度相等。
在本變形例中之其他掃描圖形Sp12、Sp13、Sp14之圖示雖然省略,但是藉由掃描方向之反轉,和與y軸有關的對稱移動可取得。
例如,掃描圖形Sp12在掃描區域SB1中,掃描方向被反轉。
例如,掃描圖形Sp13係相當於使掃描圖形Sp11向圖示左右(x軸方向)反轉的掃描圖形。掃描圖形Sp13係藉由與y軸有關之對稱移動而可取得。
例如,掃描圖形Sp14係掃描區域Sp13之掃描方向被反轉。
於畫像取得區域P為正方向,θ=45°之情況下,掃描區域SB1係長方形之一種的正方形。掃描區域SB2與掃描區域SB1一致。此時,掃描圖形Sp11、Sp13 之掃描方向係從點Sm4朝向點Sm1之方向,掃描圖形Sp12、Sp14之掃描方向係從點Sm2朝向點Sm1的方向。
若藉由本變形例時,使用掃描圖形Sp11、…、Sp14取代上述掃描圖形Sp1、…、Sp8而進行掃描掃掠之外,其他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相同,可以取得畫像取得區域P之畫像。
以下,針對本變形例之畫像取得方法,以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不同之點為中心進行說明。
本變形例之步驟S1係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之步驟S1相同的步驟。
在本變形例之步驟S2中,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進行使用掃描圖形Sp11、…、Sp14而進行4種掃描掃掠的控制。此時,離子束照射量設定成D/4。
在此,D係可以以一次之掃描掃掠在掃描區域SB1之範圍取得良好之畫像的離子照射量。
在本變形例中,離子束之掃描方向和掃掠方向互相正交。因此,在各掃描圖形中之掃描掃掠之控制與在離子束裝置中,與眾知進行光柵旋轉之情況的掃描掃掠動作略相同。
在本變形例之步驟S2中,在4種掃描圖形的掃描掃掠之結果,與掃描圖形Sp11、…、Sp14對應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1、…、Gs14被保存於記憶部24。
在本變形例之步驟S3中,使用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1、…Gs14,僅有進行上述位置偏移量檢測動 作、位置偏移量補正動作及畫像合成動作之點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不同。
即是,生成根據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1、…、Gs14之位置偏移量而被補正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1、…、gs14。運算處理部25合成掃描區域畫像資料gs11、…、gs14,而生成畫像取得區域P之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GP。
本變形例之步驟S4係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之步驟S4相同的步驟。
本變形例係成為掃描區域之外形由平行四邊形中之正方形或長方形所構成之例。
關於畫像取得區域P之內部,掃描圖形僅4種,金屬線圖案30對邊緣部30a的掃描方向係相同傾斜的4方向。
因此,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完全一樣,於通過孤立圖案32之時,可以減少離子束通過絕緣部之距離。
其結果,在使用離子束取得形成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之導電部的絕緣性基板之畫像之情況下,可以容易取得減少絕緣性基板之帶電之影響的畫像。
在上述第1實施型態之掃描圖形中,畫像取得區域P之外側之掃描區域僅被形成畫像取得區域P之2邊之外側。
對此,在本變形例中,由於掃描方向和掃掠方向正交,故畫像取得區域P之外側之掃描區域分別被形成在畫 像取得區域P之各邊的外側上。在畫像取得區域P之各邊,與畫像取得區域P之內部相同,產生接受掃掠次數之離子束之掃描掃掠的區域。
例如,如圖12所示般,畫像取得區域P為正方向,θ=45°之情況下,在本變形例中,將畫像取得區域P之外側之點Sm1、點Pa、點Pb設為頂點之三角形、將點Sm2、點Pb、點Pc設為頂點之三角形、將點Sm3、點Pc、點Pb設為頂點之三角形、將點Sm4、點Pd、點Pa設為頂點之三角形為互相合同之等腰三角形。
因此,該些三角形區域,係與畫像取得區域P之內部相同接受4次之離子束之掃描掃掠。
因此,畫像取得區域P之外側與畫像取得區域P之內部相同受到照射損傷。
於被判斷畫像取得區域P外之照射損傷大之情況下,如上述第1實施型態般,使掃描方向和掃掠方向斜交,同時使用掃掠方向沿著畫像取得區域P之一邊的平行四邊形狀的掃描圖形為更佳。
[第2實施形態]
針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進行說明。
圖13為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示意性的系統構成圖。
圖13所示之本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40係藉由離子束僅進行試料44之觀察和依據離子束照射進行 的濺鍍加工的裝置。試料44雖然不限定於上述第1實施型態中之光罩,但是以絕緣部和導電部混合的試料為佳,依據離子束照射進行的濺鍍加工係指形成該試料44之剖面的加工等。
離子束裝置40係刪除上述第1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10之蝕刻氣體供給部16、及沉積氣體供給部17,具備離子束鏡筒41、檢測器48、控制器50,以取代離子束鏡筒11、檢測器18、控制部20。
以下,以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不同之點為中心進行說明。
離子束鏡筒41不進行修正動作。
檢測器48檢測出由從離子束鏡筒41被照射至試料44之離子束所引起的二次帶電粒子。
檢測器48係以檢測出例如從試料44產生之二次離子、二次電子等,以作為二次帶電粒子。
控制部50係隨著蝕刻氣體供給部16及沉積氣體供給部17之刪除,從上述第1實施型態之控制部20刪除控制該些之功能構成而被構成。
因此,雖然省略詳細之圖示,但是控制部50具備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相同之離子束照射控制部21、畫像資料生成部23、記憶部24、運算處理部25及顯示控制部26。
本實施型態之控制部50除了不執行修正動作之點之外,進行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之控制部20相同的 控制。
若藉由本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40時,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相同,可以取得試料44中之畫像取得區域P之畫像。
若藉由本實施型態之離子束裝置40時,可以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相同,實行步驟S1~S4。
因此,離子束裝置40與上述第1實施型態相同,在使用離子束取得形成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之導電部的絕緣性基板之畫像之情況下,可以容易取得減少絕緣性基板之帶電之影響的畫像。
另外,在上述各實施型態及第1變形例之說明中,以藉由複數之掃描圖形,在掃描區域內進行掃描方向或掃掠方向不同之複數離子束之照射,依此取得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之情況的例進行說明。作為掃描圖形之數量,雖然例示4種或8種,但是掃描圖形之數量並不限定於該些。
掃描圖形之數量即使為一種亦可。例如,有即使依光罩14之光罩圖案之種類不同,不取得改變離子束之掃描方向或掃描區域的複數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也能取得不受帶電電荷之影響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無須取得複數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
在此情況下,即使在第3動作中,僅藉由從一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抽出畫像取得區域內之畫像資料的運算處理,生成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亦可。
在上述第1變形例之說明中,以藉由掃描圖形Sp11、…、Sp14進行每個一次的合計4次之掃描掃掠之情況之例進行說明。但是,即使藉由相同掃描圖形進行複數次之掃描掃掠而生成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亦可。在此情況下,由於針對各掃描圖形,設為相同掃描掃掠次數能取得良好之畫像,故為佳。
例如,在上述第1變形例中,針對掃描圖形Sp11、…、Sp14,進行每個兩次的掃描掃掠,根據合計8個掃描區域畫像資料,進行畫像處理,而生成畫像取得區域畫像資料亦可。但是,在此情況下,設定成在一次掃描掃掠中之離子束照射量成為D/8。
在上述各實施型態及第1變形例之說明中,掃描圖形之掃描區域之外形以畫像取得區域之邊或頂點相接之情況的例進行說明。但是,掃描區域之外形即使不與畫像取得區域相接,為在內側包含畫像取得區域的形狀亦可。
在上述各實施型態及第1變形例之說明中,係以於進行畫像合成動作(第3動作)之前,進行位置偏移量檢測動作(第5動作)及位置偏移量補正動作(第6動作)之情況的例進行說明。但是,在光罩14難帶電之情況等,知道畫像資料之全體的位置偏移量少之情況等,即使省略第5動作及第6動作亦可。
在此情況下,以第3動作被合成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係根據在第2動作生成的掃描區域畫像資料本身。
以上,雖說明本發明之理想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不被該些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所限定。只要不脫離本發明之意旨的範圍內,可做構成之附加、省略、替換,及其他之變更。
本發明係不被前述之說明所限定,僅被檢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定。

Claims (6)

  1. 一種畫像取得方法,係藉由對在絕緣性基板上具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的導電部之試料照射離子束,而取得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該畫像取得方法包含:第1動作,其係進行在與上述邊緣部傾斜交叉之第1方向中藉由上述離子束進行的等寬掃描,和朝向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掃掠,對較上述畫像取得區域寬的平行四邊形狀之掃描區域照射上述離子束;第2動作,其係檢測出藉由照射上述離子束所產生的二次帶電粒子而生成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第3動作,其係藉由對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進行運算處理,生成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及第4動作,其係顯示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畫像取得方法,其中上述第1動作係改變上述等寬掃描之掃描方向及上述掃掠之掃掠方向之至少一方,同時以在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中之上述離子束之照射量之總量成為以一次掃掠取得畫像之時所需之照射量之方式,設定上述離子束之輸出,進行複數次,上述第2動作係於進行複數次之上述第1動作之後,每次進行,在上述第3動作中,藉由合成根據在進行複數次之上述第2動作中被生成的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中之畫像資料的畫像資料,而生成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畫像取得方法,其中在上述第3動作中,合成根據在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中之畫像資料的畫像資料之前,進行第5動作和第6動作,第5動作係檢測出進行上述複數次之第2動作中,至少在最後之第2動作所生成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相對於在最初之第2動作中所生成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第6動作,其係根據在上述第5動作中被檢測出之上述位置偏移量,補正在上述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
  4. 一種離子束裝置,具備:離子束鏡筒,其係產生用於形成有持有直線狀之邊緣部之導電部的絕緣性基板上之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取得的離子束,而照射至上述絕緣性基板上;移動台,其係將上述絕緣性基板支撐成至少能夠在與上述離子束鏡筒之光學軸交叉之平面內移動;離子束照射控制部,其係進行上述離子束在與上述邊緣部傾斜交叉之第1方向中的等寬掃描,和朝向與上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掃掠,以照射較上述畫像取得區域寬的平行四邊形狀之掃描區域之方式,控制上述離子束鏡筒;檢測器,其係於上述離子束被照射之時,檢測出從上述絕緣性基板產生之二次帶電粒子;畫像資料生成部,其係根據上述檢測器之檢測輸出而 生成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記憶部,其係記憶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運算處理部,其係藉由對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進行運算處理,生成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及顯示部,其係顯示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離子束裝置,其中上述離子束照射控制部係改變上述等寬掃描之掃描方向及上述掃掠之掃掠方向之至少一方,同時以在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中之上述離子束之照射量之總量成為以一次掃掠取得畫像之時所需之照射量之方式,設定上述離子束之輸出,而對上述離子束鏡筒進行複數次上述離子束之照射,上述運算處理部係每次進行複數次上述離子束之照射,合成根據藉由上述畫像資料生成部之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的畫像資料,依此生成上述畫像取得區域之畫像資料。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離子束裝置,其中上述運算處理部係檢測出上述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之畫像資料中,至少在最後所生成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相對於在最初所生成之上述掃描區域中的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根據上述位置偏移量,補正在上述複數之上述掃描區域中之畫像資料之位置偏移量。
TW105126421A 2015-09-30 2016-08-18 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 TWI698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2660A JP6673661B2 (ja) 2015-09-30 2015-09-30 画像取得方法およびイオンビーム装置
JP2015-192660 201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1705A true TW201721705A (zh) 2017-06-16
TWI698901B TWI698901B (zh) 2020-07-11

Family

ID=5840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6421A TWI698901B (zh) 2015-09-30 2016-08-18 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014157B2 (zh)
JP (1) JP6673661B2 (zh)
KR (1) KR102515771B1 (zh)
TW (1) TWI698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08209A (ko) 2020-06-10 2023-01-13 에이에스엠엘 네델란즈 비.브이. 하전 입자 장치용 교체 가능 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07728A (ja) 1987-06-10 1988-12-15 Hitachi Ltd X線マスク検査装置
JP2004271270A (ja) * 2003-03-06 2004-09-30 Topcon Corp パターン検査方法及びパターン検査装置
US7554096B2 (en) * 2003-10-16 2009-06-30 Alis Corporation Ion sourc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5153212B2 (ja) * 2007-06-07 2013-02-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荷電粒子線装置
JP5147327B2 (ja) * 2007-07-31 2013-02-2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荷電粒子ビーム照射装置
WO2010070815A1 (ja) * 2008-12-15 2010-06-2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走査電子顕微鏡
US9123502B2 (en) * 2009-05-20 2015-09-01 Carl Zeiss Microscopy, Llc Scan method
US8299431B2 (en) * 2009-06-24 2012-10-30 Hermes Microvision, Inc. Method for examining a sample by using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JP2010101907A (ja) * 2010-01-14 2010-05-0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試料像形成方法及び荷電粒子線装置
US9702695B2 (en) * 2010-05-27 2017-07-1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adjustment samp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1152303A1 (ja) * 2010-05-31 2011-12-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収差補正法を備えた荷電粒子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69029A1 (en) 2018-09-20
US20170092461A1 (en) 2017-03-30
JP6673661B2 (ja) 2020-03-25
US10014157B2 (en) 2018-07-03
JP2017069017A (ja) 2017-04-06
US10276343B2 (en) 2019-04-30
TWI698901B (zh) 2020-07-11
KR102515771B1 (ko) 2023-03-30
KR20170038658A (ko) 2017-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2476B2 (en) Charged-particle beam instrument
US7791022B2 (e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length measurement function and dimension length measurement method
JP4571053B2 (ja) 荷電粒子ビーム装置
US8766185B2 (en)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JP2005249745A (ja) 試料表面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4769828B2 (ja) 荷電粒子ビーム装置
JP2014026834A (ja) 荷電粒子線応用装置
CN108573844B (zh) 聚焦离子束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7107653B2 (ja) 画像生成方法
TW201721705A (zh) 畫像取得方法及離子束裝置
JP2020512656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製造用基板上での自動限界寸法測定方法、ディスプレイ製造用大面積基板の検査方法、ディスプレイ製造用大面積基板の検査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JP4133458B2 (ja) パターン検査方法及びパターン検査装置
US8912487B2 (en)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position specification method used for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and program
TWI789863B (zh) 用於對基板作缺陷檢查量測的方法、用於對基板成像的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JP6101562B2 (ja) 集束イオンビーム装置、集束イオンビーム装置を用いた試料加工方法、及び試料加工プログラム
TW202318463A (zh) 多電子束圖像取得裝置及多電子束圖像取得方法
JP2009027190A (ja) 回路パターンの検査方法
JP4230899B2 (ja) 回路パターン検査方法
JP2003197138A (ja) 荷電ビーム装置、パターン測定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92117B2 (ja) 基板上の限界寸法測定の方法、および基板上の電子デバイスを検査し、カッティ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04271270A (ja) パターン検査方法及びパターン検査装置
JP2003297278A (ja) 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JP5548652B2 (ja) 荷電粒子ビーム装置
JPS6293934A (ja) 検査装置
JP2009016181A (ja) 試料観察装置とその補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