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8325A - 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組件的驅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組件的驅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8325A
TW201718325A TW105130456A TW105130456A TW201718325A TW 201718325 A TW201718325 A TW 201718325A TW 105130456 A TW105130456 A TW 105130456A TW 105130456 A TW105130456 A TW 105130456A TW 201718325 A TW201718325 A TW 2017183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unit
configuration
antenna
operato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0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9505B (zh
Inventor
卓欽 比爾渥斯
索斯登 哈米什
亞歷山大 林克
曼森 普露瑪
史文 鮑曼
渥爾夫倫 法蘭克
克里斯 希爾頓
Original Assignee
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8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8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9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95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26Handlebar 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2Rear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一自行車之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係配置或可配置於該自行車之把手上,且用來以無線方式驅動該自行車之至少一個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該驅動裝置包含:一操作者控制配置,其具有至少一個可手動地操作之操作者控制元件,且經設計以對該操作者控制元件之操作作出回應且輸出表示該操作之電氣信號;至少一個電子電路配置,其包含一無線電通訊電路、一控制電路及至少一個天線,該控制電路係連接或可連接至該操作者控制配置,而該至少一個天線係連接或可連接至該無線電通訊電路或整合於該通訊電路中,其中該控制電路經設計以基於該操作者控制配置所接收之電氣信號且藉助於該無線電通訊電路及該天線,來將無線控制命令傳輸至該自行車之該至少一個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或一命令單元,而該命令單元係藉由纜線或以一無線方式來連接或可連接至該組件。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組件的驅動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個組件的驅動裝置。
此種類型之一驅動裝置或操作設備可為自EP 2 719 616 A2或DE 10 2013 016 777 A1已知之種類的一機電移位系統之部分,且可根據此等公開案中所揭示之方法及協定而操作。
發明概要
本發明之標的物為一種用於一自行車之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係配置或可配置於該自行車之把手上,且用來以無線方式驅動該自行車之至少一個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該驅動裝置包含:一操作者控制配置,其具有至少一個可手動地操作之操作者控制元件,且經設計以對該操作者控制元件之操作作出回應且輸出表示該操作之電氣信號;至少一個電子電路配置,其包含一無線電通訊電路、一控制電路及至少一個天線,該控制電路係連接或可連接至該操作者控制配置,而該至少一個天線係連接或可連接至該無線電通訊電 路或整合至該通訊電路中,其中該控制電路經設計以基於該操作者控制配置所接收之電氣信號且藉助於該無線電通訊電路及該天線,將無線控制命令傳輸至該自行車之該至少一個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或一命令單元,而該命令單元係藉由纜線或以一無線方式來連接或可連接至該組件。
具有一無線電通訊電路之該驅動裝置的發明性設計對控制命令之習知有線傳輸具有有可能免於佈設用於電氣信號傳輸之傳輸線的有利影響。此產生在把手上配置驅動裝置之顯著較大的自由。可免除可能損壞之連接纜線,且載具框架並不需要(例如)在管內部中具有用於佈設連接纜線之任何配件。
下文之文字涉及根據本發明之一驅動裝置的各自獨立地具有發明性特性之較佳設計選項。
根據一第一較佳改進,其使得集中於一個空間區域而配置或沿著較佳非線性延伸線延伸之該電子電路配置具有一印刷電路板配置,包含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具有可撓性設計之至少一個印刷電路板或藉助於較佳為可撓性之導體而連接之多個印刷電路板。該電子電路配置在一空間區域中之該集中式配置以及沿著一延伸線延伸且沿著該延伸線以分佈方式配置至某一程度的該電子電路配置實現該驅動裝置在一自行車把手上或中之一空間節省配置。亦可以此方式達成對於騎自行車者或潛在騎自行車者或購買者有吸引力之外觀及騎自行車者之良好人體工學。在此上 下文中,其可適當地使得該電子電路配置鄰近於該把手之一末端而配置或可至少部分地鄰近於該把手之一末端配置。
大體想法為該驅動裝置包含連接或可連接至彼此之多個單元。特定言之,根據本發明之該驅動裝置之特徵可在於多個單元,該多個單元以一無線方式或藉助於一纜線配置而連接或可連接,且各自配置或可配置為該把手上或中之一單獨組件。
根據一第一變化形式,該驅動裝置包含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之一操作者控制單元、具有至少該控制電路及(若需要)該無線電通訊電路之一控制單元,及具有該天線之一天線單元。
根據一第二變化形式,該驅動裝置包含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之一操作者控制單元,及具有該控制電路、該無線電通訊電路及該天線之一控制單元。
根據一第三變化形式,該驅動裝置包含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及該控制電路之一第一單元及具有該天線之一第二單元,其中該第一單元或該第二單元亦具有該無線電通訊電路。
根據一第四變化形式,該驅動裝置包含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及該天線之一操作者控制單元,及具有該控制電路之一控制單元,該操作者控制單元或該控制單元亦具有該無線電通訊電路。
作為一發展形式,提議設計一握把單元,使 得其與該操作者控制單元或/及與該天線單元整合,其中該操作者控制單元較佳地設置於該握把單元之更接近該把手之中心的一區域中,且該天線單元較佳地設置於該握把單元之一握把區域外部,一騎自行車者意欲藉助於該握把區域握緊該握把單元。一/該握把單元可有利地設計成具有一整合式纜線配置或對於用於連接所提及之該等組件中之多者的一單獨纜線配置具有一導引件。
總體而言,此就特定改進而言為自行車組件開發者產生大量自由度,以便滿足設計相關、人體工學及其他要求。
作為一替代方案,該驅動裝置之特徵可在於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該控制電路、該無線電通訊電路及該天線,且形成配置或可配置於該把手上或該把手中之一組件之一單元。在此情況下,該驅動裝置可有利地具有用於將該單元緊固至一握把單元,較佳地緊固至該握把單元的遠離該把手之該中心的一末端的緊固構件。
尤其較佳實施例及設計變化形式之特徵在於在下文之文字中所提及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
根據一個第一設計方法,其使得該電子電路配置容納或可至少部分地容納於該把手之一中空區段內。根據一第二設計方法,其使得該電子電路配置係配置或可配置成使得其至少在若干區域中至少部分地圍繞該把手之一外周界而延伸。
亦有可能組合該等兩個設計方法。因此,亦 提議該電子電路配置係容納或可至少部分地容納於該把手之一中空區段內,且配置或可配置成使得其至少在若干區域中至少部分地圍繞該把手之一外周界而延伸。
作為一發展形式,在此上下文中提議該天線或至少一個天線容納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或在該把手之一末端處突出至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之外,或鄰近於此末端而配置。此提議與該第一設計方法結合特別有意義。
由於該電子電路配置或該天線在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或大體而言該自行車之一中空組件(可能亦為自行車框架之一區段(例如,頭部管(亦稱為轉向管(steerer tube或steering tube))))中之該至少部分配置,習知地未使用之安裝空間用於容納該等重要功能組件。此組件在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或框架)中良好地受保護免於環境影響,且因此避免在該把手之外部上提供任何貯槽的需要。因此,大體而言,考慮該自行車或框架之中空組件及區域用於容納相關組件,詳言之電子組件。舉例而言,此種類型之中空組件為把手、把手閥桿、(例如)三項全能運動自行車之把手附接件、叉閥桿以及大體而言如已陳述之自行車框架中的中空區段。
主要(但非排他地)結合該第二設計方法,較佳地,該天線或至少一個天線配置或可配置於該把手之一外側上,使得其沿該把手之該中心方向相對於該把手之一握把而偏移。對於該第二設計方法,進一步提議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具有可撓性設計之該印刷電路板或藉助於可撓性 導體連接之該等印刷電路板延伸或可配置以便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圍繞該把手之該外周界而延伸。因此有效率地使用可用安裝空間。
大體想法為該天線由該電子電路配置之一/該印刷電路板配置支撐,其中該印刷電路板配置係容納或可至少部分地容納於該把手之一中空區段內,或配置或可配置成使得其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圍繞該把手之一外周界而延伸。可設置容納該電子電路配置及(若需要)該天線且至少在若干區域中插入或可插入至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或安裝或可安裝於該把手之該外周界上之一外殼。
關於如該第一設計方法之目標而將該外殼至少部分地容納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想法為該外殼容納或可完全容納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或具有容納或可容納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的一內部外殼區段,且具有突出超出該把手之一末端的一外部外殼區段,其中該外部外殼區段較佳地具有比內部外殼區段大之一外徑。
由於設置了突出超出該把手之一末端的一外部外殼區段,該外部外殼區段可配備有一保護性端帽,以使得保護此外部外殼區段免於(例如)由於在騎自行車期間所停放自行車翻倒或碰撞而受影響。替代僅滿足一保護性功能之一保護性端帽,可設置可設計為一保護性端帽且至少部分地覆蓋該外部外殼區段之一操作者控制單元,該操作者控制單元形成該操作者控制配置且具有(例如)作為操作者控制元件之一操作者控制按鈕。當該外殼完全容納 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時,亦可在該把手之一末端處考慮此種類型之一操作者控制單元。
關於如該第二設計方法之目標而設計待安裝於該把手之該外周界上的該外殼,作為一發展形式,提議該外殼具有圍繞該把手延伸之一環狀或套管狀外殼區段。
該外殼可適當地具有用於至少一個可替換電池之一貯槽,可藉助於該至少一個可替換電池將電能供應至該電子電路配置。該電池亦可為一可再充電電池。可藉由打開一外殼封閉件或藉由將多個單獨外殼區段斷開連接來近接該貯槽。放置在一起或可放置在一起以形成該外殼之兩個外殼半殼在此上下文中視為特別有利。
具有彼此連接之多個單元的一尤其較佳實施例之特徵在於該控制單元具有該外殼,且藉助於至少一個插塞連接器配置連接或可連接至該單獨操作者控制單元或/及該單獨天線單元。在此情況下,有利地,其使得該控制單元藉助於該插塞連接器配置及一纜線配置連接或可連接至該操作者控制單元,該纜線配置導引穿過一/該握把單元。
根據一有利替代性改進,其使得該操作者控制單元插入或可插入至該控制單元中之一貯槽中或/及該中空把手之一末端區段中,以便建立該操作者控制單元藉助於該插塞連接器配置至該控制單元之連接。
根據另一有利可能性,其使得該操作者控制 單元整合於一/該握把單元中,或在該把手之該中心方向上鄰近於該握把單元而配置或可配置於該把手上,且該控制單元藉助於該插塞連接器配置及導引穿過該握把單元之一纜線配置連接或可連接至該操作者控制配置。
大體想法為該操作者控制單元或一/該握把單元具有該天線,或與該控制單元及該操作者控制單元分離之一/該握把單元具有該天線。
根據該第二設計方法之另一尤其較佳實施例之特徵在於該驅動裝置之該電子電路配置或該印刷電路板配置圍繞該把手之該外周界按至少180度、較佳至少240度、極其較佳至少300度之一圓周角度延伸。根據該第二設計方法,進一步有利地,其使得該外殼在一第一圓周角度區域中具有該至少一個操作者控制元件,且在相對於該第一圓周角度區域偏移之一第二圓周角度區域中具有用於該至少一個電池之該貯槽。
在本發明之範疇內亦有可能的是,該驅動裝置包含固持於該把手之外部上且含有該電子電路配置及該天線之一外殼。在此情況下可適當地使用將該外殼固定於該把手上且較佳地以一環狀方式圍繞該把手之一緊固設備。該外殼在該把手之該中心方向上自該緊固設備側向地突出。一尤其較佳改進之特徵在於該緊固設備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
在不限定一般本質之情況下,本發明亦提供以下標的:
1.一種用於一自行車之操作設備,其用於 以電氣方式及詳言之以無線方式操作與該自行車相關聯之組件,詳言之移位組件、彈簧組件及其類似者,其中該操作設備具有:用於傳輸及/或接收無線電波之一無線電構件;一操作構件,詳言之一開關,其藉助於一電導體連接至該無線電構件來操作該無線電構件;及一天線,其連接至該無線電構件,其特徵在於該天線至少在若干區段中配置於一把手之一中空區段內,該把手配置於該自行車上。
2.如標的1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天線完全配置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內。
3.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天線與把手管電絕緣。
4.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構件至少在若干區段中配置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內。
5.如標的1至3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構件完全配置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內。
6.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天線呈來自包含以下各者之群的一天線形式:扁平天線、群組天線、線性天線、磁性天線或反射器天線。
7.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天線呈連接至該無線電構件之一晶片天線的形 式,其中該晶片天線較佳地與該無線電構件一起配置於一通用印刷電路板上。
8.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天線呈大約沿著該把手的寬度之1/8、較佳大約沿著該把手的寬度之¼、更佳大約沿著該把手的寬度之½、且尤其較佳大約沿著該把手之完整寬度而延伸的一電線天線形式。
9.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構件在一UHF(超高頻率)頻帶中,較佳在大約0.3GHz與3GHz之間的範圍內、且尤其較佳在大約2.4GHz與2.5GHz之間的範圍內操作,或在於該無線電構件在一SHF(超高頻率)頻帶中,在大約3GHz與30GHz之間的範圍內、較佳在大約3.4GHz與3.6GHz之間的範圍內、更佳地在大約5GHz與6GHz之間的範圍內、且尤其較佳地在大約5.7GHz與5.9GHz之間的範圍內操作。
10.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電導體之一第一區段配置於該把手外部,且該電導體之一第二區段配置於該把手內。
11.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設置了一第二操作構件,且該第二操作構件藉助於一第二電導體電連接至一無線電模組,其中該第二電導體之一第一區段配置於該把手外部,且該第二電導體之一第二區段配置於該把手內。
12.如標的11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連接至該第一操作構件之該第一電導體連接至一第一無線電構件,且連接至該第二操作構件之該第二電導體連接至一第二無線電構件。
13.如標的11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連接至該第一操作構件之該第一電導體與連接至該第二操作構件之該第二電導體連接至同一無線電構件。
14.如標的10至13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用於保護該電導體免遭機械損壞的一保護設備設置於該電導體之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間的接面處。
15.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電導體形成該天線。
16.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操作設備進一步具有一握把,其中該操作構件配置於該握把上,且詳言之至少在若干區段中在該握把上一體成型。
17.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天線具有相對於該把手之中心軸線按一界定角度(α)而延行之一中心軸線,其中此角度(α)較佳大約45°,更佳大約60°至75°,且尤其較佳大約90°。
18.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天線具有以一偏斜方式相對於該把手之該中心軸線延行之一中心軸線。
19.如標的1至18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 徵在於該天線具有相對於該把手之該中心軸線大約平行地,且較佳地大約同軸地延行之一中心軸線。
20.如標的1至19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天線具有一繞組,詳言之一螺旋繞組,其中該繞組之外徑大約對應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的內徑。
21.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電導體穿過設置於該把手中之一孔而佈線。
22.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把手具有一第一電觸點,且該握把具有一第二電觸點,其中該等兩個觸點相對於彼此而配置,其方式為使得當該握把大致地在完整周界上方推按至該把手上時,該等兩個觸點至少在若干區段中與彼此導電接觸。
23.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一第一觸點,第一觸點設置於該把手上、藉助於一電導體,詳言之藉助於一帶狀纜線連接至該無線電構件。
24.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操作構件至少在若干區段中配置於該握把上,且可以一旋轉及/或平移方式移動。
25.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操作設備,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模組具有至少在若干區段中配置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內的一電源供應器。
26.一種自行車,其具有如前述標的中任一項之一操作設備。
如此等標的之發明性操作設備可為根據本 發明之一驅動裝置的部分,或可形成該驅動裝置。
此種類型之一驅動裝置或操作設備可為自EP 2 719 616 A2或DE 10 2013 016 777 A1已知之種類的一機電移位系統之部分,且可根據此等公開案中所揭示之方法及協定而操作。特定言之,如本發明之驅動裝置或操作設備可充當根據EP 2 719 616 A2之揭示內容的一左側或右側移位單元(「左移位單元」、「右移位單元」),且因此經設計以控制至少一個機電齒輪移位裝置之移位狀態或在不同齒輪之間(例如在一自行車之一機電變速器系統的一前機電變速器與一後機電變速器之間)移位。
原理上可由如本發明之一驅動裝置或操作設備控制之一移位機構的實例由描述前移位機構之DE 10 2013 017 154 A1及描述後移位機構之DE 10 2013 015 946 A1提供。此種類型之前移位機構及此種類型之後移位機構可藉助於無線電通訊電路與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裝置配對,以便將驅動裝置耦接至特定移位機構。作為實例,該驅動裝置之該電子電路配置及該移位機構之一電子電路配置可各自設計成具有一成對操作元件,以便將該驅動裝置及該移位機構指派至彼此。
亦可使得該驅動裝置及該移位機構以及,可能是一插入式命令單元(若已設置),經設計成用於雙向無線信號傳輸,以使得分別驅動之組件可回報數個確認信號或其類似者。
由於在此處關注點為該驅動裝置係配置或 可配置於一自行車的一把手之上或之中,且由於參考該把手之一中空區段或該把手之外周界或該把手之一末端,應注意,意欲極其廣泛地理解術語「把手」。該術語主要意欲意謂自行車組件,該自行車組件亦可稱為手固持器且連接至自行車之車輪叉部,且可旋轉地與該車輪叉一起安裝,且用以(主要在行進緩慢時)控制該自行車,且以各種形式慣用(例如)為一所謂標準把手、MTB把手、競速把手、計時賽把手、BMX把手、特技把手、自行車馬球把手、鳴音器把手及組合把手。參考Bielefelder Verlagsanstalt GmbH & Co KG於1997年第一版技術書「Smolik,Etzel:Das große Fahrradlexikon;Technik,Praxis,Material von A bis Z」[The Big Bicycle Encyclopaedia;Engineering,Practice,Material from A to Z]中之相對應關鍵字及把手子類型,上文已提及其中一些。然而,術語「把手」亦意欲涵蓋所謂「把手配接器」及「把手附接件」,特定言之(例如)延伸部或附接件,其旋擰或夾持至實際把手,用於增大騎自行車者之握把選項的數目且允許特殊位置。實例包括所謂「副把手」及所謂「三項全能運動把手」或「三項全能托架」(三項全能把手)。
最後,容納於框架之頭部管中的車輪叉閥桿(亦稱為車輪叉閥桿管)及將把手連接至車輪叉閥桿之前閥桿與諸如前閥桿端帽及夾片之相關聯組件一起亦意欲由術語「把手」涵蓋。
然而,不管對在此處形成基礎之術語「把手」 的此極其廣泛理解,狹義上之把手及所提及把手配接器及把手附接件(其充當手固持器且用於藉助於騎自行車者之手及/或臂支撐騎自行車者之重量之一部分且用於各種改進中)主要視為與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裝置的較佳改進有關。在不限定一般本質之情況下,參考US 7,207,237 B2、DE 20 2013 004 765 U1、EP 2 703 275 A2、EP 2 253 531 B1及EP 1 582 452 B1中所揭示之把手及把手配接器及/或把手附接件。
關於完全適合於配置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裝置或該驅動裝置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前閥桿,在不限定一般本質之情況下,參考US 2010/0127030 A1。
10、110、310、410、510、610、710、810、910、1110、1210、1310、1410‧‧‧把手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1212、1312、1412‧‧‧握把
14、114、314、514、814、914、1314‧‧‧握把單元
14a‧‧‧套管狀固持器元件
14b‧‧‧管狀橡膠握把元件
16、116、316、416、516、60、660、1316‧‧‧操作者控制桿配置
18、64、118、318、464、564、718、818、918、1018、1118、1218‧‧‧操作者控制桿
20‧‧‧套管本體
22、24、122、124、222、322、324、422、722、724、1022‧‧‧緊固設備
26、726、826、926、1026、1126、1226、1326‧‧‧驅動單元
28、228、733‧‧‧覆蓋物
30、729、1430、1530‧‧‧外殼
30a、30b‧‧‧半殼
40‧‧‧電氣連接纜線
42‧‧‧電氣插塞連接器
44‧‧‧電氣插塞連接器貯槽
46‧‧‧插入開口
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可替換電池
52、152、252、352、452、552、652、752、755、852、952、1052‧‧‧印刷電路板
56‧‧‧按鈕
58、158、258、458、558、658‧‧‧天線
60、660‧‧‧操作者控制單元
62‧‧‧整合式插塞連接器
170、370‧‧‧覆蓋端帽
172‧‧‧切口
274‧‧‧特殊固持器配置
414‧‧‧握把元件
713、731‧‧‧夾持舌
719‧‧‧操作者控制桿元件
727‧‧‧安裝通路開口
733‧‧‧電池隔室蓋板
753‧‧‧可撓性導體
820‧‧‧套管元件
1111‧‧‧區段
1280‧‧‧外殼突起
1418‧‧‧操作元件
1419、1419a、1419b、1519a、1519b‧‧‧接觸表面
1420、1520‧‧‧夾持件
1422‧‧‧夾持螺桿
1424‧‧‧導引件
1426‧‧‧槽孔
1432‧‧‧電池隔室
1435‧‧‧突起
1440‧‧‧配接器
1446‧‧‧開口
1460、1560‧‧‧電接觸開關
1470‧‧‧制動桿
1490、1590‧‧‧旋轉軸線
1518‧‧‧操作部件
下文將參考多個例示性實施例,參考附圖解釋本發明及上文所提及之設計方法及設計選項。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包含配置於自行車把手上之握把單元的驅動裝置之一實例。
圖2展示呈分解說明形式之握把單元,其具有待適配於把手且具有整合式操作者控制桿之套管狀固持器元件及單獨地說明且安放於根據圖1之固持器元件的外周界上之套管狀橡膠握把元件。
圖3展示呈分解說明形式之把手,其具有在最後裝配狀態中形成根據圖1之配置的夾持環、自固持器元件及橡膠握把元件形成之握把單元、待至少部分地容納於把手之內部中的相關聯電子單元、另一夾持環及覆蓋端 帽。
圖4為根據圖1之配置的橫截面圖。
圖5藉由電子單元之分解說明展示根據圖3之不具有握把單元的配置。
圖6在子圖6a及子圖6b中展示根據本發明之替代性驅動裝置,該替代性驅動裝置在把手之末端上使用與正常把手握把有關之同一電子單元及單獨操作者控制單元。圖6a展示根據圖5之分解說明。圖6b展示在不具有相關聯把手握把之情況下插塞至一起且插入至把手管中之狀態下的電子單元及操作者控制單元。
圖7至圖13示意性地展示其他設計變化形式。
圖1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裝置的另一實例,該驅動裝置展現配置於自行車把手上且以環狀方式圍繞把手且具有整合式操作者控制桿之單元。
圖15展示根據圖14之配置的分解圖,其具有把手、夾持環、具有整合式操作者控制桿之所提及單元、及單獨握把元件。
圖16在分解說明中自另一檢視方向展示圖15之組件,該組件在組件高度簡化之狀態中。
圖17示意性地展示具有操作者控制桿的單元之印刷電路板配置。
圖18至圖23展示其他設計變化形式及例示性實施例。
圖2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控制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其藉助於夾持件及配接器與制動桿一起安裝至自行車把手。
圖25a展示圖24之具有夾持件及配接器的在並不安裝至把手之狀態中的控制裝置。
圖25b展示圖25a之不具有夾持件的控制裝置。
圖25c展示圖25b之不具有操作元件的控制裝置。
圖25d僅展示控制裝置之操作元件。
圖26展示具有替代性夾持件設計用於安裝於把手上的根據本發明之控制裝置的另一實施例。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在圖1至圖5中以各種視圖說明用於自行車的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裝置的第一尤其較佳例示性實施例。該等圖展示配備有根據圖1之握把12的把手10,在當前情況下自騎乘自行車之騎自行車者的視角具有右側握把。
握把12之一重要構成部分為圖2中所說明之握把單元14,握把單元14由套管狀固持器元件14a及在外部上由此固持器元件支撐之套管狀橡膠握把元件14b形成。
套管狀固持器元件14a在其遠離把手末端之末端區域中配備有電氣操作者控制配置16(在此處為操作 者控制桿配置16),該操作者控制桿配置具有可在周界方向上樞轉之操作者控制桿18,且藉由操作者控制桿18,騎自行車者可向自行車之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例如,自行車之機電變速器系統)傳輸控制命令。操作者控制桿18亦可以不同方式經組配有(例如)滿足人體工學要求之自由端,且在自由端上,(例如)騎自行車者可使用其拇指以便在相反操作方向上操作操作者控制桿18。另外或作為一替代方案,該桿可亦可在其他方向上樞轉。作為一替代方案,可設置按鈕操作者控制。
套管狀固持器元件14a之套管本體20(該套管本體仍將配備有電氣操作者控制桿配置)可與橡膠握把元件14b藉由共擠壓產生,自展示於圖2中之兩部分組配偏離。
圖3展示根據圖1之配置的分解說明。該圖展示將握把單元14固定至把手之兩個夾持環22及24、及待插入至把手之內部中的電子單元26、及藉由夾持環24固定至套管狀固持器元件14a之末端區域的覆蓋端帽28,該末端區域與把手末端相關聯。
如圖4之截面視圖中所展示,電子單元26藉助於具有較大直徑之區段突出至把手管10之末端之外,且由覆蓋端帽28覆蓋且保護。電子單元26具有包含兩個半殼30a及30b之外殼30,兩個半殼容納包含無線電通訊電路及天線之電子電路配置。就此而言,另外參考圖5。
電氣操作者控制桿配置16藉助於佈線穿過 套管狀固持器元件14a之纜線導引件且在電氣插塞連接器42中終止之電氣連接纜線40來連接至電子單元26。為此目的,電氣插塞連接器42插入至外殼30之內部中的電氣插塞連接器貯槽44中,由於此原因,外殼設計成在具有較大直徑之末端區域具有插入開口46。
電子單元26之基本組件為由能量儲存區50(在此實例之情況下為兩個紐扣型電池50)形成之電源供應器,支撐包含無線電通訊電路及天線之電子電路配置的印刷電路板52,連同電氣插塞連接器貯槽44及在所謂自行車之驅動裝置與相關聯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的「成對」意義上起相互指派之作用的「成對」按鈕56。在圖5中,天線由58標識。如自圖5結合圖4清晰可見,天線配置於電子單元之具有放大直徑的末端區域(配置於把手外部)中,以實現至待驅動的自行車之組件的良好無線電通訊連接。為此目的,覆蓋端帽28自對無線電波高度可透之材料(例如,塑膠材料)產生。
亦可在無握把單元14之情況下,例如結合操作者控制單元60,使用電子單元26,操作者控制單元60獨立於握把、可設計成具有整合式插塞連接器62且可即刻自外部插入至插入開口46中以便與插塞連接器貯槽44建立電氣連接,此產生展示於圖6b中之配置。個別組件以對應於圖5之說明展示於圖6a中。操作者控制元件64,例如,操作者控制按鈕64,設置於操作者控制單元60之自由端處,有可能藉助於該操作者控制元件傳輸用於自行車之待 驅動的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之控制命令。
根據圖6之配置通常進一步配備有把手握把,把手握把接著較佳地不僅覆蓋把手10之末端區域,而且覆蓋電子單元26之具有放大直徑之區段及操作者控制單元60之具有相同直徑的鄰近區段。
圖7至圖13示意性地展示其他例示性實施例及設計變化形式。在各情況下使用如同圖1至圖6之相同參考符號分別增大100,且在各情況下僅解釋上文已描述之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或特殊特徵的差異。
根據展示於圖7中之變化形式,由其印刷電路板152及電池150表示之電子單元在中空把手110之末端區域中完全容納於該把手之內部。中空空間由覆蓋端帽170與外部隔絕。以短劃線說明首先在印刷電路板152與電池150之間,其次在印刷電路板152與操作者控制配置116(在此處為包含操作者控制桿118之把手握把112的操作者控制桿配置116)之間的電連接。印刷電路板152支撐包含無線電通訊電路及天線158之電子控制電路。
自印刷電路板152至操作者控制桿配置116之連接線佈線至把手管之外且穿過纜線導引配置佈線至操作者控制桿配置116,纜線導引配置整合於握把中。如圖8中所說明,出於無線電波自把手管改良之退出的目的,及在雙向無線電連接之情況下,出於改良之無線電波進入至把手之內部中的目的,可將把手110設計成在其末端區域中具有徑向地開放之切口172。然而,給定充足之傳輸功 率,藉助於把手管之開放末端的無線電耦接係足夠的,為此目的,覆蓋端帽170當然應自對無線電波可透之材料產生。
圖8亦不同於圖7,其差別在於說明將握把單元114固定至把手之夾持環124。因此,根據圖7及圖8之配置可經設計使得電子單元為替換或封圍覆蓋端帽之把手末端覆蓋物的一體構成部分。
圖9展示電子單元藉助於特殊固持器配置274固持於把手之內部中的設計變化形式。天線配置於把手外部。在此區域中,電子單元由覆蓋物228保護。
根據圖9之配置亦可經設計使得電子單元為封圍覆蓋物228之把手末端覆蓋物的一體構成部分。
根據圖10之設計變化形式不同於根據圖7或圖8之解決方案,差別在於容納於把手之內部中的電子單元並不在印刷電路板352上具有天線,而是藉助於以短劃線所說明之連接線連接至在外部配置於夾持環324之區域中的天線。為此目的,夾持環自對無線電波可透之材料產生。天線可亦設置於不同位置處,詳言之整合於握把單元314中。
電子單元可有利地為可封圍對應於覆蓋端帽370及相關聯電子單元之區段的把手末端蓋板之一體構成部分。
圖11展示在此方向上移動之另一實例。在此設計變化形式中,天線458整合於電氣操作者控制配置416 中。以短劃線所說明之連接線配置因此將電氣操作者控制配置之天線元件及信號傳輸器元件兩者連接至由印刷電路板452及能量儲存區450表示之電子單元。此電氣連接配置佈線至把手管末端之外且穿過握把元件414之導引件佈線至操作者控制配置416。
就其本身而言,電子單元可為把手末端蓋板之一體構成部分。
根據圖12,連接線自電子單元穿過把手管510中之各別通路開口,首先佈線至操作者控制配置516其次至天線558,電子單元示意性地由印刷電路板552及能量儲存區550表示,天線558配置於把手之外周界上。把手可預先配備有具有相對應地一體設計之連接元件。亦在此變化形式中,當電子單元為把手末端覆蓋物之一體構成部分時係有利的。
圖13示意性地展示沿根據圖6之解決方案的方向移動的設計變化形式,但其中電子單元在把手末端處完全容納於把手及相關聯單獨操作者控制單元660之內部中,(例如)根據圖6與電子單元直接連接,或藉助於連接線配置與該電子單元連接。此種種類之解決方案特別有利於競速托架或三項全能運動把手。把手可設計成具有根據圖8之切口172的徑向地開放之切口,以實現天線658之改良之無線電波耦接。操作者控制單元660應儘可能由對無線電波可透之材料(亦即,(例如)適合之塑料)組成。
在圖14至圖17中以各種視圖說明用於自行 車的根據本發明之驅動裝置的第二尤其較佳例示性實施例。只要是有利的,將在各情況下繼續將如同先前圖之按100增大的相同參考符號用於相對應或類似組件。
該圖展示根據圖14之配備有握把712的把手710,在當前情況下,自騎乘自行車之騎自行車者的視角具有右側握把。設計為一體單元且滿足先前例示性實施例之電子單元的功能及電氣操作者控制配置之功能兩者的驅動單元726(在當前情況中為電氣操作者控制桿配置)獨立於由適合之握把單元或適合之握把元件形成的握把717而設置。
如圖15中更清晰地展示,驅動單元726具有環狀或套管狀設計,具有驅動單元726藉以安裝於把手上之安裝通路開口727,以使得驅動單元之環狀外殼729中含有的組件圍繞把手710之外周界而延伸。夾持環722(其牢固地將驅動單元726之夾持舌731夾持於把手710之外周界上)用以將驅動單元固定至把手。
在本發明例示性實施例中,驅動裝置之所有相關組件整合於驅動單元726中,包括至少一個天線。
操作者控制桿718清晰地展示於諸圖中。可在周界方向上操作操作者控制桿。然而,操作者控制桿亦可在另一方向上操作。作為一替代方案,考慮用於按鈕操作之按鈕配置。
圖16展示根據圖14之配置的分解圖。該圖亦展示用以藉由將夾持舌713牢固地夾持至把手710之外周 界的來緊固握把712的另一夾持環724。夾持環722及724各自具有同樣以分解形式單獨予以說明之相關聯夾持螺桿。
以分解形式單獨地說明驅動單元726之各種構成部分。除了外殼729及電池隔室蓋板733以外,該圖亦展示提供操作者控制桿718之操作者控制桿元件719,以及電池750及示意性說明之印刷電路板配置752。該印刷電路板配置在周界方向上圍繞把手按相當大之圓周角度延伸,且支撐所有必需電子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天線。
圖17展示適合之印刷電路板配置752的更具體說明性表示,包含藉助於可撓性導體753彼此連接之多個印刷電路板755。作為一替代方案,可使用至少在若干區域中或完全地可撓之印刷電路板或至少在若干區域中或完全地可撓之多個印刷電路板,該等印刷電路板在驅動單元安裝於把手上之狀態中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圍繞把手之外周界而延伸。
根據圖16而設置關閉驅動單元726之電池貯槽的電池隔室蓋板733,該電池貯槽容納電池150且展示於圖中之蓋板下方。作為一替代方案,驅動單元可設計成具有整合式可再充電電池,在驅動單元之外周界上具有充電接觸件以便能夠視需要為整合式可再充電電池充電。可再充電電池亦可容易地耦接至來自保持在把手上之驅動單元的外殼之其餘部分的相關聯外殼區段,用於在不同位置處單獨充電且接著重新耦接至保持在把手上之外殼區段,以 便建立必需電連接。
圖18至圖22示意性地展示其他例示性實施例及設計變化形式。在各情況下使用如同圖14至圖17之相同參考符號分別增大100,且在各情況下,僅解釋上文已描述之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或特殊特徵的差異。
亦根據圖18,驅動單元826具有環狀設計,具有電子配置,該電子配置在安裝狀態中圍繞把手之外周界按相當大之圓周角度延伸,且包含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可撓之印刷電路板配置852,且支撐所需電子組件,包括用於電池850之至少一個天線及接觸件。根據圖18,環狀驅動單元826安放於握把812之套管元件820上。操作者控制桿818定位於與電子電路配置相同之軸向區域中。
圖19對應於根據圖18之配置。然而,包含操作者控制桿918之電子電路配置及整合式操作者控制桿配置(通常為整合式操作者控制配置)相對於彼此軸向地偏移,以便將環狀驅動單元926設計為徑向地特別緊密。
圖20展示一設計變化形式,其中電子電路配置並不圍繞支撐驅動單元1026之把手的外周界分佈,而是在周界方向上集中於距操作者控制元件(主要是操作者控制桿1018)某一距離之空間區域中。
如同根據圖14至圖20之其他實施例,電子裝置及天線在驅動單元中配置於把手外部,驅動單元亦以根據圖21環狀方式圍繞把手。
驅動單元1126大體上對應於驅動單元 826,但由於把手管1110之設計具有供配置驅動單元1126之具有較小直徑的區段1111而具有較小徑向尺寸。以此方式,驅動單元之緊密型及/或人體工學組配係可能的。為了將驅動單元安裝或配置於把手上,驅動單元可具有圍繞安裝開口延伸之兩個外殼區段,可出於增大開口之大小的目的偏轉,且可在安裝狀態中固定至彼此,或可具有兩個單獨外殼半殼。
根據圖22設置同樣地安裝於把手1110上之環狀驅動單元1226,該驅動單元設計成具有至少一個操作者控制元件(在當前情況中,至少一個操作者控制桿1218),及以軸向及徑向方式遠離驅動單元之環區段而延伸之外殼突起1280,且在外殼突起1280中包含天線及電源供應器(在當前情況中,電池或電池配置)之電子電路配置配置且連接至藉助於以短劃線所說明之線連接而整合於環區段中的電氣操作者控制配置(在當前情況中,操作者控制桿配置1218)。
圖23說明替代性優化,其中替代至驅動單元之環區段的外殼突起,設置獨立於操作者控制配置(可能是操作者控制桿配置1316)而配置且可緊固至把手之驅動單元1326,該驅動單元含有電子驅動配置之所有組件及構成部分,包括電池及天線,以及藉助於以短劃線所說明的線連接而連接之操作者控制配置1316,且可設計為與握把分離且安裝於把手(若需要,類似於圖22)或可整合於握把1312或該握把之握把單元1314中上之環單元,如圖23中 所說明。
圖24、圖25及圖26展示根據本發明之控制裝置的兩個其他實例。兩個控制裝置亦皆滿足電子單元之功能以及先前實施例之電氣操作者控制配置的功能原理。
所展示控制裝置包括可手動地操作之操作元件1418、1518及配置於外殼1430、1530中且因此在此處並不可見之電子電路配置。已結合先前實例詳細地描述電子電路配置。操作元件1418、1518以可旋轉方式安裝於外殼1430、1530上。外殼1430、1530收納電子電路配置且在外部配置於把手上。
控制裝置之在圖24、圖25及圖26中所展示的實施例主要鑒於其至把手之附接而不同,稍後將論述此。控制裝置之功能原理對於兩個實施例相同,且因此將參考圖24及圖25僅藉助於一個實施例而予以描述。
圖24展示處於安裝至自行車把手1410之狀態中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在握把1412附近在自行車把手1410的右側上定位於行進方向上。藉由操作配置之可手動地操作之操作元件1418,以無線方式控制機電後變速器(未展示)。取決於操作元件1418之移動方向,執行至較高或較低齒輪中的移位。在所展示實例中,僅用以控制後變速器之一個操作配置為必需的。現代自行車驅動器常常包含單個前鏈環及具有大量鏈輪之後多鏈輪總成。單個鏈環結合具有十個、十一個或十二個鏈輪之多鏈輪總成涵蓋廣泛範圍之齒輪比,且已證實自身有用。又,另一增大之數 目個(十三或十四個)鏈輪將為可設想的。由於單個鏈環,並不需要前變速器,且因此無其他操作配置。
當然,控制機電前變速器或另一自行車組件之額外控制裝置必要時可置放至仍自由之左把手處。額外控制裝置將遵循相同原理。
現將參考圖24及圖25a至圖25c更準確地解釋控制裝置之功能原理。操作元件1418由拇指及/或手指移動。移動為操作元件1418圍繞旋轉軸線1490之旋轉移動。操作元件1418相對於靜止外殼1430圍繞1490旋轉。當駕駛員將壓力施加至操作元件1418之第一接觸表面1419a時,操作元件1418自其中立位置在第一移動方向上圍繞旋轉軸線1490順時針旋轉。相應地,當駕駛員將壓力施加至第二接觸表面1419b時,操作元件1418在第二方向上圍繞旋轉軸線1490逆時針旋轉。操作元件1418經形成以使得對於駕駛員移動操作元件1418存在多個選項。接觸表面1419形成於突起及/或凹痕上。壓力可施加至此突起之前側或後側,且引起在第一移動方向或第二移動方向上的移動。
外殼1430包含兩個外殼半部且收納兩個電子電路配置,包括天線及電池。當然,外殼亦可由兩個以上部分構成。可替換電池之電池隔室1432以電池隔室蓋板密封(電池及電池隔室蓋板並未展示)。電池以電能為電子電路配置供電。外殼1430亦包括用於兩個電接觸開關1460之保持器。電接觸開關1460收納於外殼1430中,以使得在 一側上,其可由操作元件1418之開關接觸表面1418a、1418b啟動,且在另一側上,其在外殼1430內部與電子電路配置連接。電接觸開關1460之一末端面朝操作元件1418,且電接觸開關1460之另一末端面朝電子電路配置。
可設想使操作元件1418可複製的,以使得其可在人體工學上適應於駕駛員之需要。駕駛員可接著就形狀、大小、材料及/或表面紋理而言自多種以不同方式經設計之控制元件作出選擇。將易於實施操作元件藉助於旋轉軸線至外殼之可釋放耦接。
藉由使操作元件1418自其中立位置移動,啟動第一電接觸開關1460a或第二電接觸開關1460b,且結果,將控制命令自控制裝置發送至待控制組件,待控制組件為後變速器。電接觸開關1460以傳導方式連接至電子電路配置,電子電路配置配置於外殼內。在操作元件1418之第一移動方向(順時針)中,第一電接觸開關1460a由操作元件1418之背側上的第一開關操作表面1418a啟動,操作元件1418按壓第一電接觸開關1460a。回應於此,產生第一信號且將其發送至待控制之後變速器,以移位於下一較低齒輪中。在操作元件1418之第二移動方向(逆時針)中,第二電接觸開關1460b由操作元件1418之背側上的第二開關致動表面1418b啟動,操作元件1418按壓第二電接觸開關1460b。作為回應,產生第二信號且將其發送至後變速器以移位於至一較高齒輪。若操作元件1418固持於作用中位置中,則一個以上齒間距連續地移位。
操作元件1418之配置及其與電接觸開關1460之相互作用可在圖25a至圖25c中最佳地所見。為了較佳理解,圖25c展示不具有操作元件1418之控制裝置,以使得電接觸開關1460可見。
兩個電接觸開關1460經彈簧負載,且將操作元件1418推動返回至其中立位置。在致動之後,電接觸開關自身產生觸覺反饋,且將觸覺反饋傳輸至操作部件。電接觸開關1460設計為彈扣動作開關彈扣動作開關為有利的,此係因為其產生電接觸及觸覺反饋兩者。其他組件並非必需的。此外,彈扣動作開關之力位移特性可經調適以允許藉助於駕駛員之拇指或食指啟動,且仍產生充足觸覺反饋。在所說明實例中,使用具有不同特性之兩個電接觸開關。第一電接觸開關1460a包含比第二電觸點開關1460b弱之彈簧元件。此意謂駕駛員必須在操作元件1418用於移位之一個移動方向上比在另一移動方向上施加較少力。通常,以食指操作第一接觸件表面1419a,且以拇指操作第二接觸件表面1419b。藉由拇指可比藉由食指易於施加壓力。為了產生類似移位感覺,第二接觸件表面1419b(拇指)與第二電觸點開關1460b相互作用,第二電觸點開關1460b具有比第一電接觸開關1460a強之彈簧元件。此亦由兩個電接觸開關1460之不同大小可見。彈扣動作開關足夠緊密以舒適地操作且佔據極少空間。
或者,彈扣盤(彈扣片)可用作電接觸開關。
電子電路配置與天線一起容納於固持於把 手1410之外周界上的外殼1430中。外殼1430藉助於環狀地環繞之緊固裝置固定至把手1410。緊固裝置設計為單獨夾持件1420。或者,緊固件可形成為外殼之一體部分(見圖14及以下)。
圖24展示裝配於把手1410上之控制裝置。控制裝置藉由夾持件1420或夾持環固定至把手1410。夾持件1420或夾持環包圍把手1410且可以防轉矩方式安裝至把手1410。夾持件1420允許沿著把手軸線之平移定位及相對於制動桿之旋轉對準兩者。控制裝置及制動桿定位至彼此,以使得無碰撞及人體工學處置為可能的。
類似地,在此實施例中,如同圖14至圖23中之實施例,所有組件配置於把手1410之外部。控制裝置形成定位於把手1410外部之單元,使其可易於近接且易於安裝。把手外部之配置具有待傳輸之(無線電)信號可易於轉移之優點。儘管如此,但外殼1430中之電子電路配置的配置提供免受塵土及濕氣之足夠保護。
電子電路配置包含電路板總成。天線配置為電路板總成上之模組。為了最佳地可能傳輸,包括外殼1430之天線經定向以使得儘可能遠之信號可傳輸至受控自行車組件,而不受障礙。為了不擾亂無線電信號之傳輸,外殼1430自非金屬材料形成。在所展示實施例中,機電後變速器配置於後輪上,以使得外殼經配置以指向後方,且沿自行車之行進方向向下可見。舉例而言,天線可偏斜於把手軸線而定向。
上文相對於圖24及圖25所述之內容同等地適用於圖26中所展示之實施例。兩個實施例主要就其附接至把手的性質而不同。
在圖24及圖25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夾持件1420固持把手1410上之控制裝置且同時負責制動桿1470之附接。圖24展示控制裝置及制動桿1470,其接近握把1412而安裝至把手1410。
托架或夾持件1420藉助於把手1410上之夾持螺桿1422而固定。控制裝置及制動桿1470可藉助於夾持件1420定位且固定於把手1410之周界及/或縱向方向上。在控制裝置之夾持件1420與外殼1430之間,配置有配接器1440。控制裝置可藉助於配接器1440沿著夾持件1420上之導引件1424移動且定位於把手1410之周界方向上。配接器1440接著固定於夾持件1420上之理想位置中(例如,藉由待插入於配接器1440中之開口1446中的螺桿),且安裝於夾持件1420之導引件1424中的槽孔1426中。控制裝置在周界方向上在圍繞把手之縱軸約20度的角程中之可調性為足夠的。
除制動桿1470在把手1410之周界方向上沿著夾持件1420之導引件1424的位置以外,且獨立於該位置,可因此定位控制裝置。除了把手1410之周界方向上的調整以外,此配接器解決方案亦允許大體上沿著把手之縱軸的線性調整。約10mm至20mm之線性位移允許適應於大部分騎乘者之人體工學。為了線性調整,外殼1430包含 突起1435。配接器1440具有圍繞突出部1435嚙合之兩個臂。可藉由夾持突出部1435設定配接器1440之臂。理想上,藉由穿過配接器1440中之開口1446建立沿圓周固定之同一螺桿,此版本允許外殼1430相對於配接器1440及夾持件1420以線性方式持續移動。
或者,可在外殼之突出部中穿過數個孔洞或棘輪實現逐步地線性調整。
因此,在圖24及圖25之實施例中,將控制裝置定位於周界及/或臂1410之縱向方向上為可能的。在具有夾持件1420之情況下,制動桿1470同時附接至把手1410。由於配接器1440,控制裝置及制動桿1470之定位獨立於彼此而為可能的。
或者,具有控制裝置相對於夾持件之線性及周界定位的配接器解決方案將為可設想的,即使在無附接至夾持件之制動桿的情況下亦如此。
甚至控制裝置相對於夾持件之僅僅線性位移將為可能的。
或者,可設置兩個單獨座架。例如,用於附接制動桿之夾持件及用於附接控制裝置之另一夾持件。
圖26展示控制裝置之另一個實施例,其可藉助於夾持件1520安裝於把手上。此夾持件1520固定至外殼1530,且不允許在把手之線性及/或周界方向上相對於夾持件1520調整控制裝置。然而,當夾持件1520自身沿著把手移動或圍繞其旋轉時,夾持件1520允許控制裝置在周界 方向上且沿著把手軸線定位。所展示夾持件1520並不經設計用於附接制動桿。制動桿可能需自夾持件1520單獨地安裝且定位至把手。
或者,夾持件可在控制裝置之外殼附接至夾持件的區域中包含曲柄。夾持件之曲柄沿把手之中間方向或朝向把手延伸。在此偏移之情況下,控制裝置相對於夾持件偏移地附接。舉例而言,夾持件朝向握把之曲柄使控制裝置更接近握把而移動,使其對於騎乘者更可近接,而不必使夾持件朝向把手移動。因此可能存在待橋接之某段距離,而不必使夾持件沿著把手線性地移動。當存在極少空間或夾持件與把手上之其他組件碰撞發生時,此尤其重要。
或者,控制裝置相對於夾持件之線性位移將為可設想的,其中外殼具有可嚙合於夾持件上之導引件中且相對於其移動的突起。此將使得能夠快速適應於騎乘者之人體工學,而不必鬆開夾持件。
或者,夾持件與外殼或外殼之至少一部分可一體成型。因此,極少組件為必需的,且裝配成本將較低。
控制裝置之功能原理以其他方式對應於展示於圖24及圖25中之變化形式。外殼1530包括電子裝置及電池,且亦收納電接觸開關1560。操作元件1518可圍繞外殼1530之旋轉軸線1590旋轉。藉由推按操作部件1518的兩個接觸表面1519a、1519b中之一者,操作部件1518與兩個電接觸開關1560中之一者相互作用,且將控制命令發 送至待控制之組件。
10‧‧‧把手
12‧‧‧握把
18‧‧‧操作者控制桿

Claims (32)

  1. 一種用於一自行車之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係配置或可配置於該自行車之把手上,且用來以無線方式驅動該自行車之至少一個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該驅動裝置包含:一操作者控制配置,其具有至少一個可手動地操作之操作者控制元件,且經設計以對該操作者控制元件之操作作出回應且輸出表示該操作之電氣信號;至少一個電子電路配置,其包含一無線電通訊電路、一控制電路及至少一個天線,該控制電路係連接或可連接至該操作者控制配置,而該至少一個天線係連接或可連接至該無線電通訊電路或整合至該通訊電路中,其中該控制電路經設計以基於該操作者控制配置所接收之電氣信號且藉助於該無線電通訊電路及該天線,來將無線控制命令傳輸至該自行車之該至少一個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或一命令單元,而該命令單元係藉由纜線或以一無線方式來連接或可連接至該組件。
  2. 如請求項1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集中於一個空間區域而配置、或沿著較佳非線性延伸線而延伸之該電子電路配置具有一印刷電路板配置,該印刷電路板配置包含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具有可撓性設計之至少一個印刷電路板,或藉助於較佳為可撓性之數個導體而連接之多個印刷電路板。
  3. 如請求項1或2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 子電路配置至少部分地鄰近於該把手之一末端而配置或可配置。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以一無線方式或藉助於一纜線配置來連接或可連接、且各自配置或可配置為在該把手上或該把手中之一單獨組件的多個單元,該等單元包含:i)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一控制單元及一天線單元的一操作者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具有至少該控制電路及(若需要)該無線電通訊電路,該天線單元具有該天線;或ii)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及一控制單元的一操作者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具有該控制電路、該無線電通訊電路及該天線;或iii)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及該控制電路的一第一單元,及具有該天線的一第二單元,其中該第一單元或該第二單元亦具有該無線電通訊電路;或iv)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及該天線的一操作者控制單元,及具有該控制電路的一控制單元,其中該操作者控制單元或該控制單元亦具有該無線電通訊電路。
  5. 如請求項4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一握把單元經設計使得其與該操作者控制單元或/及該天線單元整合,其中該操作者控制單元較佳地設置於該握把單元中之更接近該把手之中心的一區域中,且該天線單元較 佳地設置於該握把單元之一握把區域的外部,而一騎自行車者意欲藉助於該握把區域握緊該握把單元。
  6. 如請求項4或5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一/該握把單元具有一/該纜線配置,或用於該纜線配置之一導引件。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該控制電路、該無線電通訊電路及該天線的一單元,且該單元形成了係配置或可配置於該把手上或該把手中之一組件。
  8. 如請求項7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用於將該單元緊固至一握把單元、較佳地將該單元緊固至該握把單元中之更遠離該把手之該中心的一末端的緊固構件。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子電路配置係容納或可至少部分地容納於該把手之一中空區段內,或/及配置或可配置成使得其至少在若干區域中至少部分地圍繞該把手之一外周界而延伸。
  10. 如請求項9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天線或至少一個天線係容納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或在該把手之一末端處突出至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之外,或配置成鄰近於此末端。
  11. 如請求項9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天線或至少一個天線配置或可配置於該把手之一外側上,使得其在該把手之該中心方向上相對於該把手之一握把 而偏移。
  12. 如請求項9或11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具有可撓性設計之該印刷電路板或藉助於可撓性導體連接之該等印刷電路板,可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圍繞該把手之該外周界而延伸、或可被配置以便延伸。
  13.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天線藉由該電子電路配置之一/該印刷電路板配置而被支撐,其中該印刷電路板配置係容納或可至少部分地容納於該把手之一中空區段內,或配置或可配置成使得其至少在若干區域中圍繞該把手之一外周界而延伸。
  14. 如請求項9至13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容納該電子電路配置及(若需要)該天線的一外殼,且該外殼至少在若干區域中係插入或可插入至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或安裝或可安裝於該把手之該外周界上。
  15. 如請求項14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外殼係容納或可完全容納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或具有係容納或可容納於該把手之該中空區段中的一內部外殼區段,且具有突出該把手之一末端之外的一外部外殼區段,其中該外部外殼區段較佳具有比該內部外殼區段大之一外徑。
  16. 如請求項14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 外殼具有圍繞該把手延伸之一環狀或套管狀外殼區段。
  17. 如請求項15或16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外殼具有用於至少一個可替換電池之一貯槽,而藉助於該至少一個可替換電池,可將電能供應至該電子電路配置。
  18. 如請求項17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可藉由打開一外殼封閉件或藉由將多個單獨之外殼區段自彼此斷開連接,來近接該貯槽。
  19. 如請求項18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放置在一起或可放置在一起以形成該外殼之兩個外殼半殼。
  20. 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至少如請求項4及請求項15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控制單元具有該外殼,且藉助於至少一個插塞連接器配置而連接或可連接至單獨之該操作者控制單元或/及單獨之該天線單元。
  21. 如請求項20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控制單元藉助於該插塞連接器配置及一纜線配置而連接或可連接至該操作者控制單元,該纜線配置係導引穿過一/該握把單元。
  22. 如請求項20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操作者控制單元係插入或可插入至該控制單元中之一貯槽中,或/及該中空把手之一末端區段中,以便藉助於該插塞連接器配置來建立該操作者控制單元至該控制單元 之連接。
  23. 如請求項20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操作者控制單元係整合於一/該握把單元中,或在該把手之該中心方向上鄰近於該握把單元而配置或可配置於該把手上,且該控制單元藉助於該插塞連接器配置及導引穿過該握把單元之一纜線配置而連接或可連接至該操作者控制配置。
  24. 如請求項20至23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操作者控制單元或一/該握把單元具有該天線。
  25. 如請求項20至22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與該控制單元及該操作者控制單元分離之一/該握把單元具有天線。
  26. 如請求項1至25中任一項、至少如請求項9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子電路配置或其印刷電路板配置圍繞該把手之該外周界按至少180度、較佳至少240度、極其較佳至少300度之一圓周角度來延伸。
  27. 如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至少如請求項9以及請求項16及17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外殼在一第一圓周角度區域中具有該至少一個操作者控制元件,且在相對於該第一圓周角度區域偏移之一第二圓周角度區域中具有用於該至少一個電池之該貯槽。
  28.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係固持於該把手之外部上、且含有該電子電路 配置及該天線的一外殼。
  29. 如請求項28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將該外殼固定於該把手上、且較佳以一環狀方式圍繞該把手的一緊固設備。
  30. 如請求項29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外殼在該把手之該中心方向上自該緊固設備側向地突出。
  31. 如請求項29或30之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緊固設備具有該操作者控制配置。
  32. 一種自行車,其配備有至少一個如請求項1至31中任一項之驅動裝置,及可藉助於該驅動裝置予以驅動之至少一個電子、電氣、機電或電液組件。
TW105130456A 2015-09-22 2016-09-21 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組件的驅動裝置 TWI709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18173.1 2015-09-22
DE102015218173 2015-09-22
DE102016010801.0A DE102016010801A1 (de) 2015-09-22 2016-09-09 Ansteuereinrichtung zum drahtlosen Ansteuern wenigstens einer Komponente eines Fahrrads
DE102016010801.0 2016-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325A true TW201718325A (zh) 2017-06-01
TWI709505B TWI709505B (zh) 2020-11-11

Family

ID=58224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0456A TWI709505B (zh) 2015-09-22 2016-09-21 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組件的驅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421521B2 (zh)
CN (1) CN107010156B (zh)
DE (1) DE102016010801A1 (zh)
TW (1) TWI7095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574B (zh) * 2018-06-29 2019-11-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變速驅動裝置與包含其之自行車頭
TWI701181B (zh) * 2019-06-27 2020-08-11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TWI764947B (zh) * 2017-10-16 2022-05-21 劉子巨 自行車握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10801A1 (de) * 2015-09-22 2017-03-23 Sram Deutschland Gmbh Ansteuereinrichtung zum drahtlosen Ansteuern wenigstens einer Komponente eines Fahrrads
JP2017095036A (ja) * 2015-11-27 2017-06-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コンポーネント固定構造および自転車用コンポーネント組立体
JP2018001883A (ja) * 2016-06-28 2018-01-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バーエンド
TWI648194B (zh) * 2018-03-02 2019-01-21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剎車變速組件
FR3082179B1 (fr) * 2018-06-08 2021-02-12 Velco Guidon connecte pour vehicule
US10807675B2 (en) 2018-06-15 2020-10-20 Sram, Llc Integrated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10513311B1 (en) 2018-06-15 2019-12-24 Sram, Llc Integrated bicycle control device
AT522195A1 (de) * 2019-02-25 2020-09-15 Schoene Sachen Liebe Leute Gmbh Sendevorrichtung
WO2020178488A1 (fr) * 2019-03-01 2020-09-10 Vel'co Guidon connecté pour véhicule
US11548586B2 (en) * 2019-11-13 2023-01-10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472510B2 (en) 2019-11-13 2022-10-18 Shimano Inc. Electric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425472B2 (en) 2019-11-13 2022-08-23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210188393A1 (en) * 2019-12-18 2021-06-24 Sram, Llc Bicycle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DE102020202715B4 (de) 2020-03-03 2022-10-06 Flyer Ag Bedieneinheit, Bedieneinheitenset und Elektrofahrrad
US11390356B2 (en) 2020-05-01 2022-07-19 Shimano Inc. Electric connector device and electric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273885B2 (en) 2020-07-16 2022-03-15 Lane B Presson High-rise bicycle stem
US11897573B2 (en) 2020-08-26 2024-02-13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597466B2 (en) 2020-08-26 2023-03-07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FR3116260B1 (fr) * 2020-11-13 2022-11-04 Velco Guidon connecté pour véhicule
US11814130B2 (en) 2021-03-25 2023-11-14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220371681A1 (en) * 2021-05-22 2022-11-24 Sram, Llc Assignable pairing order
US11964730B2 (en) 2021-05-22 2024-04-23 Sram, Llc Controller indication
TWM622617U (zh) 2021-10-05 2022-01-21 新加坡商歐愛斯歐普羅私人有限公司 自行車握把結構
DE102022100679A1 (de) * 2022-01-13 2023-07-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enker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Lenker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3108A (en) * 1991-02-19 1992-01-21 Guest John R Warn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JP2003254115A (ja) * 2002-02-26 2003-09-10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ロットル開度センサ
JP2004256047A (ja) * 2003-02-27 2004-09-16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距離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距離表示装置
US7204169B2 (en) * 2003-04-10 2007-04-17 Ross Mitchell Gear shifting mechanism
US7207237B2 (en) 2003-06-12 2007-04-24 Xyz Aero, Inc. Dual clamp bicycle stem face plate
US7350436B2 (en) 2004-03-29 2008-04-01 Shimano, Inc. Electrical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US20050275561A1 (en) * 2004-05-25 2005-12-15 Kolda Clint D Enclos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senso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including an emitter for emitting an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signal
EP2081815A1 (de) 2006-07-13 2009-07-29 Shanghai Trade Gmbh Koppelvorrichtung zum anbringen eines zubehörteils oder einer gepäckaufnahmeeinheit im frontbereich eines fahrrades
ITMI20080632A1 (it) * 2008-04-10 2009-10-11 Domino Spa Dispositivo di comando del gas elettronico perfezionato per motocicli, motociclette, motoslitte e similari veicoli
US7760078B2 (en) * 2008-06-20 2010-07-20 Shimano Inc. Wireless bicyc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192037B1 (en) * 2008-12-01 2012-08-08 Magneti Marelli S.p.A. Throttle control integrating an angular position sensor
US7900946B2 (en) * 2009-03-31 2011-03-08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ing control apparatus
US8297143B2 (en) 2009-05-19 2012-10-30 Shimano Inc. Electrical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WO2011065224A1 (ja) * 2009-11-30 2011-06-03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装置
US8584549B2 (en) * 2010-06-15 2013-11-19 Cts Corporation Throttle twist grip controller with ring potentiometer assembly
US8655561B2 (en) * 2010-06-23 2014-02-18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system having a value generating unit
US9399499B2 (en) * 2011-06-29 2016-07-26 Shimano Inc. Bicycle battery holder
US8869649B2 (en) * 2011-07-12 2014-10-28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US8402664B1 (en) * 2011-10-28 2013-03-26 Shimano Inc.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CN103569292A (zh) * 2012-08-10 2014-02-12 陕西浩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刹车系统
DE202012008121U1 (de) 2012-08-27 2013-11-28 Rti Sports Vertrieb Von Sportartikeln Gmbh Fahrradgriff
US9394030B2 (en) 2012-09-27 2016-07-19 Sram, Llc Rear derailleur
US8909424B2 (en) 2012-10-11 2014-12-09 Sram, Llc Electronic shif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DE202013002491U1 (de) 2013-03-15 2014-06-17 Rti Sports Vertrieb Von Sportartikeln Gmbh Fahrradgriff-System
DE202013004765U1 (de) 2013-05-22 2013-06-04 Jochen Klieber Aerolenker
JP2014231330A (ja) 2013-05-30 2014-12-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操作装置
ITMI20130895A1 (it) * 2013-05-31 2014-12-01 Campagnolo Srl Sistema elettronico di bicicletta
DE102013017154A1 (de) 2013-10-16 2015-04-16 Minebea Co., Ltd. Fluiddynamisches Lagersystem
CN103523148A (zh) * 2013-10-29 2014-01-22 陈伟 蓝牙电动车
CN104773257A (zh) * 2014-01-10 2015-07-15 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控制手把
US10505588B2 (en) * 2014-04-24 2019-12-10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102016010801A1 (de) * 2015-09-22 2017-03-23 Sram Deutschland Gmbh Ansteuereinrichtung zum drahtlosen Ansteuern wenigstens einer Komponente eines Fahrrads
US10112678B2 (en) * 2016-08-26 2018-10-30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JP2018001883A (ja) * 2016-06-28 2018-01-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バーエンド
US10053178B2 (en) * 2016-10-12 2018-08-21 Omata, Inc. Gauge type bicycle computer
US10807670B2 (en) * 2017-04-21 2020-10-20 Sram, Llc Bicycle suspension component and analysis device
US10442488B2 (en) * 2017-06-29 2019-10-15 Shimano Inc. Bicycle electrical component
US10689059B2 (en) * 2018-04-11 2020-06-23 Sram, Llc Control devices for operating bicycle components
DE102018118460A1 (de) * 2018-07-31 2020-02-06 Shimano Inc. Hydraulikvorrichtung
US20200262512A1 (en) * 2019-02-15 2020-08-20 Sram, Llc Bicycle control system
TWI697431B (zh) * 2019-05-08 2020-07-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車頭
US11066122B2 (en) * 2019-05-30 2021-07-20 Shimano Inc.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control device
US11066121B1 (en) * 2020-05-29 2021-07-20 Sram, Llc Handlebar integrated master cylinder assembl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947B (zh) * 2017-10-16 2022-05-21 劉子巨 自行車握把
TWI676574B (zh) * 2018-06-29 2019-11-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變速驅動裝置與包含其之自行車頭
CN110654499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驱动装置与包括该变速驱动装置的自行车头
CN112977711A (zh) * 2018-06-29 2021-06-18 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头
CN112977711B (zh) * 2018-06-29 2022-12-20 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头
TWI701181B (zh) * 2019-06-27 2020-08-11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US10981628B2 (en) 2019-06-27 2021-04-20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52970B2 (en) 2021-07-06
US10421521B2 (en) 2019-09-24
US20170080993A1 (en) 2017-03-23
US20210284285A1 (en) 2021-09-16
TWI709505B (zh) 2020-11-11
US11383793B2 (en) 2022-07-12
CN107010156A (zh) 2017-08-04
CN107010156B (zh) 2021-07-30
DE102016010801A1 (de) 2017-03-23
US20190382082A1 (en)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9505B (zh) 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組件的驅動裝置
US11610474B2 (en) Integrated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10513311B1 (en) Integrated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11845512B2 (en) Control assembly for a wireless electromechanical bicycle shifting system
TWI722345B (zh) 用於自行車變速器之電子換檔控制裝置
US10960955B2 (en) Bicycle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JP696523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および電気自転車
TWI663094B (zh) Operating device
CN106467159B (zh) 自行车电气控制装置
TWI803432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728071B (zh) 用於使電氣自行車組件變速的裝置
US11827306B2 (en) Operat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switch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628904B2 (en) Grip for a bike
US20160152299A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CN110654499B (zh) 变速驱动装置与包括该变速驱动装置的自行车头
US20140190303A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TW202321099A (zh) 用於人力驅動車之前管頭組合(headset)總成之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