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4097A - 通信裝置、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裝置、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4097A
TW201714097A TW105132650A TW105132650A TW201714097A TW 201714097 A TW201714097 A TW 201714097A TW 105132650 A TW105132650 A TW 105132650A TW 105132650 A TW105132650 A TW 105132650A TW 201714097 A TW201714097 A TW 2017140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ignal
error
transmi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0993B (zh
Inventor
Hiroo Takahashi
Takashi Yokokawa
Tatsuya Sugioka
Naohiro Koshisak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14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4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9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04L1/0063Single parity che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47Transmission e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6Broadcast or multicas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2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using shared medium, e.g. bus or 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16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Stereo-Broadcasting Method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Bu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可更確實地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 從屬裝置之錯誤檢測部係當主控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從屬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該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本技術例如可應用於匯流排IF。

Description

通信裝置、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通信裝置、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尤其係關於一種可更確實地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
先前,作為於安裝有複數個器件之板內經由匯流排之器件間之通信所使用之匯流排IF(Interface:介面),例如,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內置積體電路)被廣泛使用。又,近年來,謀求實現I2C之高速化,作為下一代之標準而進行I3C(Improved Inter Integrated Circuit:改進之內置積體電路)之規定。 例如,於專利文獻1,揭示有一種藉由I2C而將主處理器與子系統控制器相互連接之數位資料處理系統。又,於專利文獻2,揭示有一種實現層狀地配置於標準I2C協定之上部之通信協定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9944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2-17526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設想有於在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器件間收發之信號產生錯誤時,無法檢測錯誤之產生而繼續通信之器件之情形,該器件誤檢測通信之啟動或停止等。於該情形,該器件亦存在無法通信之可能性,而難以進行確實之通信。 本揭示係鑑於此種狀況而完成者,可更確實地進行通信。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揭示之一態樣之通信裝置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且包含: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本揭示之一態樣之通信方法或程式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通信方法,或由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電腦執行之程式,且上述通信裝置包含: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是否於該信號有錯誤發生;且該通信方法或程式包含以下步驟: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本揭示之一態樣之通信系統係供複數台通信裝置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系統,且上述通信裝置各者包含: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是否於該信號有錯誤發生;且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於本揭示之一態樣中,於通信裝置包含: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錯誤檢測部,其係當收發部收發信號時,藉由與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是否於該信號有錯誤發生。又,於具有經由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且,第2通信裝置之錯誤檢測部係當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揭示之一態樣,可更確實地進行通信。
以下,對應用本技術之具體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進行詳細說明。 <匯流排IF之構成例> 圖1係顯示應用本技術之匯流排IF之一實施形態之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1所示之匯流排IF11係主控裝置12與3台從屬裝置13-1至13-3經由2條信號線14-1及14-2連接而構成。又,於匯流排IF11中,規定有通信速度不同之複數個傳輸方式,且主控裝置12可切換該等傳輸方式。例如,於匯流排IF11中,根據資料之傳送速率,規定有以通常之傳送速率發送資料之SDR(Standard Data Rate:標準資料速率)、與以較SDR高之傳送速率發送資料之HDR(High Data Rate:高資料速率)。 主控裝置12具有匯流排IF11之控制之主導權,且經由信號線14-1及14-2與從屬裝置13-1至13-3進行通信。 如圖示般,主控裝置12係具備收發部21、錯誤檢測部22及錯誤對策部23而構成。 收發部21係經由匯流排IF11,與從屬裝置13-1至13-3進行信號之收發。 錯誤檢測部22係當收發部21收發信號時,藉由與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收發之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例如,錯誤檢測部22係將產生於收發部21接收之信號之特定部位之錯誤,藉由該特定部位各者之錯誤檢測方法而檢測。又,錯誤檢測部22係藉由監視信號線14-1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因收發部21發送之信號衝突而產生之錯誤。 錯誤對策部23進行用以於從屬裝置13中可檢測錯誤之錯誤對策。即,錯誤對策部23係如後述般,例如,禁止於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第1字元使用特定之位址,或以自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包含2個字元之方式設定可藉由1位元同位進行同位檢查之範圍。 從屬裝置13-1至13-3可按照主控裝置12之控制,經由信號線14-1及14-2與主控裝置12進行通信。另,從屬裝置13-1至13-3分別相同地構成,以下,於不需要區分其等之情形,簡稱為從屬裝置13,且關於構成從屬裝置13之各區塊亦相同。 如圖示般,從屬裝置13係具備收發部31及錯誤檢測部32而構成。 收發部31經由匯流排IF11與主控裝置12之收發部21進行信號之收發。 錯誤檢測部32係當收發部31收發信號時,藉由與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收發之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例如,錯誤檢測部32係將產生於收發部31接收之信號之特定部位之錯誤,藉由該特定部位各者之錯誤檢測方法而檢測。又,錯誤檢測部32係藉由監視信號線14-1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因收發部31發送之信號衝突而產生之錯誤。 信號線14-1及14-2係用於於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之間傳輸信號。例如,經由信號線14-1,每次1位元地逐次傳輸串列資料(SDA:Serial Data),且經由信號線14-2,傳輸特定之頻率之串列時脈(SCL:Serial Clock)。 於如此構成之匯流排IF11中,主控裝置12可將從屬裝置13-1至13-3全部作為對象而一同傳輸資料,或按位址指定從屬裝置13-1至13-3各者而單獨地傳輸資料。 且,如上述般,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可以SDR與HDR切換傳輸方式而收發資料。 例如,圖2中顯示於匯流排IF11中將傳輸方式自SDR切換為HDR而傳輸資料之一例。 首先,主控裝置12經由匯流排IF11對從屬裝置13-1至13-3輸出啟動條件(S或Sr),宣告通信之開始。例如,於匯流排IF11中未進行通信之待機狀態下SDA及SCL共同採用H位準,且主控裝置12藉由以SCL為H位準之狀態使SDA自H位準變化為L位準,而輸出啟動條件。另,通信開始時之傳輸方式設定為SDR。 然後,主控裝置12於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發送通知將從屬裝置13-1至13-3全部作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I3C保留位元組(I3C Reserved byte)),接著,進行使用ACK(Acknowledge:確認)之接收成功確認。例如,從屬裝置13-1至13-3各者若完成廣播指令之接收則作為接收完成通知返回ACK(例如,1位元之0)。因此,主控裝置12藉由ACK返回,確認成功接收廣播指令。 其後,主控裝置12於自訊框之開頭起第2字元,對從屬裝置13-1至13-3發送指示將傳輸方式切換為HDR之共通指令碼(I3C模態廣播CCC (ENTHDR)(I3C Modal Broadcast CCC(ENTHDR))),接著發送1位元同位(T)。該1位元同位係於從屬裝置13-1至13-3中,用於檢測共通指令碼之錯誤。 如此,於發送指示將傳輸方式切換為HDR之共通指令碼後,主控裝置12以HDR開始資料之傳輸,發送HDR指令或HDR資料等。且,主控裝置12於結束利用HDR之傳輸時,發送指示自HDR脫出之HDR結束指令(HDR退出(HDR Exit))。 其後,主控裝置12經由匯流排IF11對從屬裝置13-1至13-3輸出停止條件(P),宣告通信結束。例如,主控裝置12藉由以SCL為H位準之狀態將SDA自L位準變化為H位準,而將匯流排IF11設為停止條件。另,於匯流排IF11中,於SDR時,於宣告通信之開始或結束時以外,規定SCL為H位準時,SDA不變化。 然而,於從屬裝置13-1至13-3中,若任一台皆無法正常接收共通指令碼,則該從屬裝置13無法辨識傳輸方式遷移為HDR。因此,設想無法辨識傳輸方式遷移為HDR之從屬裝置13錯誤解釋以HDR傳輸之資料之情形,有對匯流排IF11帶來不良影響之情況,而成為無法進行安全通信之狀態。 即,假設於特定之從屬裝置13中,於訊框之開頭之2字元(0x7E + R/W + CCC[ENTHDR])產生有1位元錯誤之情形,僅該從屬裝置13繼續SDR。因此,設想該從屬裝置13誤檢測啟動條件(S或Sr)或停止條件(P),而難以進行確實之通信。 因此,以下,提出一種特別重要之於訊框之開頭之2字元中有錯誤發生之情形時檢測該錯誤之方法,且新提出一種主控裝置12或從屬裝置13於訊框之開頭之2字元檢測出錯誤時,為了安全地恢復而應採取之方法。再者,對於於訊框之開頭之2字元以外之場所產生之錯誤,亦提出錯誤檢測之方法。又,假設於從屬裝置13不顯示任何反應之情形時,作為主控裝置12使從屬裝置13恢復之一方法,提出發送HDR結束指令(HDR退出)及停止條件(P)之方法。另,於本實施形態中,以僅產生1位元錯誤為前提進行說明。 另,以下亦適當地將從屬裝置13不進行第1字元之錯誤之檢測,僅以第2字元之同位檢查進行錯誤之檢測之錯誤檢測方法稱為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 <從屬裝置側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 從屬裝置13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係於以SDR傳輸信號之模式中,檢測產生於訊框開頭之2字元(9 bit(位元)×2)之錯誤之方法。 例如,參照圖2,如上述般,於將傳輸方式自SDR切換為HDR而傳輸資料時,主控裝置12將匯流排IF11設為啟動條件後,發送廣播指令。此時,於匯流排IF11中,於訊框開頭之第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係如圖2所示,定義表示廣播指令之7位元(0x7E)及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顯示寫入(R/W=0)。 因此,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部32確認應於訊框開頭之第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0x7E+R/W=0:111_1110_0)中之任意1位元反轉之位元串是否配置於該第1字元。且,於確認此種位元串配置於第1字元之情形,錯誤檢測部32可檢測訊框開頭之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又,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部32係針對訊框開頭之第2字元,可藉由使用接著共通指令碼(I3C模態廣播CCC(I3C Modal Broadcast CCC))發送之1位元同位(T)進行同位檢查,而檢測錯誤之產生。 如此,從屬裝置13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係如下所述之檢測方法:針對訊框開頭之第1字元,接收到相對於位元串(0x7E+R/W=0:111_1110_0)可取得1位元錯誤之8種組合之位元串(0x3E+R/W=0:011_1110_0)、位元串(0x5E+R/W=0:101_1110_0)、位元串(0x6E+R/W=0:110_1110_0)、位元串(0x76+R/W=0:111_0110_0)、位元串(0x7A+R/W=0:111_1010_0)、位元串(0x7C+R/W=0:111_1100_0)、位元串(0x7F+R/W=0:111_1111_0)及位元串(0x7E+R/W=1:011_1110_1)時,且,針對訊框開頭之第2字元,按照同位檢查結果,檢測錯誤之產生。 另,以下亦適當地將從屬裝置13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中,藉由接收表示於訊框開頭之第1字元發送之廣播指令之7位元(0x7E)之任意1位元反轉之7種位元串(0x3E、0x5E、0x6E、0x76、0x7A、0x7C、0x7F)之錯誤檢測方法稱為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a)。 此時,主控裝置12之錯誤對策部23為了實現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S0a),而禁止將該等7種位元串(0x3E、0x5E、0x6E、0x76、0x7A、0x7C、0x7F)作為動態分配之位址使用。 又,以下亦適當地將從屬裝置13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中,藉由接收於訊框開頭之第1字元之最後發送之1位元(R/W=0)反轉之位元串(0x7E+R/W=1:011_1110_1)之錯誤檢測方法稱為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 此處,位元串(0x7E+R/W=1:011_1110_1)係如參照圖6後述般,定義僅使用於設定動態分配之位址(DAA:Dynamic Address Assignment(動態位址分配))之情形。因此,於確定動態分配之位址前,檢測出位元串(0x7E+R/W=1:011_1110_1)之情形,亦可視為錯誤。 如以上般,於從屬裝置13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中,與上述之錯誤檢測(S0)相比,亦可檢測出產生於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之錯誤。 <從屬裝置側之第2錯誤檢測方法> 從屬裝置13之第2錯誤檢測方法係與第1錯誤檢測方法相同,於以SDR傳輸信號之模式中,檢測產生於訊框開頭之2字元(9 bit×2)之錯誤之方法。 例如,如參照圖2上述般,接著於訊框開頭之第2字元發送之共通指令碼(I3C模態廣播CCC)發送1位元同位(T)。先前,藉由該1位元同位(T)進行同位檢查之範圍以僅包含共通指令碼(I3C模態廣播CCC)之方式設定。 因此,主控裝置12之錯誤對策部23以於藉由接著在訊框開頭之第2字元發送之共通指令碼發送之1位元同位進行同位檢查之範圍,包含有廣播指令及共通指令碼之2個字元之位元串之方式進行設定。 藉此,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部32可藉由使用接著自訊框開頭起第2字元之共通指令碼發送之1位元同位,進行對於自該訊框之開頭起2個字元之位元串之同位檢查之第2錯誤檢測方法,檢測產生於廣播指令及共通指令碼之錯誤。 如以上般,於從屬裝置13之第2錯誤檢測方法中,與上述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相比,可避免限制可使用之位址(例如、0x3E、0x5E、0x6E、0x76)。 另,以下亦適當地將從屬裝置13之第2錯誤檢測方法稱為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 <從屬裝置側之第3錯誤檢測方法> 從屬裝置13之第3錯誤檢測方法係如下所述之方法:於SDR(CCC)中以DAA傳輸信號之模式中,於確定動態分配之位址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檢測產生於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Sr)後之最初之1字元(0x7E + R/W=1)之錯誤。 例如,於經由匯流排IF11之通信中,於檢測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之最初之1字元(0x7E + R/W=1)係如參照圖6後述般,只會出現於該處。 因此,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部32確認於檢測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最初發送之1字元中,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而發送之位元串(0x7E + R/W=1)。而若確認於該再次啟動後之最初之1字元中配置有位元串(0x7E + R/W=1)之情形時,錯誤檢測部32可確定未發生錯誤。另一方面,確認於該1字元中未配置位元串(0x7E + R/W=1),即配置有該位元串以外的位元串之情形時,可視為該再次啟動後之最初之1字元有錯誤發生。 如以上般,於從屬裝置13之第3錯誤檢測方法中,可檢測於先前之方法所未能檢測之、於檢測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之最初之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另,以下亦適當地將從屬裝置13之第3錯誤檢測方法稱為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3a)。 <從屬裝置側之第4錯誤檢測方法> 從屬裝置13之第4錯誤檢測方法係如下所述之方法:於以SDR(CCC)傳輸信號之模式中,於對複數台從屬裝置13發送共通指令碼(CCC :Common Command Code)之交易確定後,檢測自主控裝置12發送來之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即,於發送共通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決定收發根據標準而預先規定之格式之資料。因此,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部32確認於發送共通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規定之格式不同,若收發部31接收到不同格式之資料之情形時,可確定有錯誤發生。 例如,錯誤檢測部32於共通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無關於寫入資料之系統之命令(參照後述之圖4),當讀取/寫入為表示讀取之1之情形時,若接收到與規定之格式不同之格式之資料,則可檢測為有錯誤發生。 同樣地,錯誤檢測部32係無關於讀取資料之系統之命令,當讀取/寫入為表示寫入之0之情形時,若接收到與規定之格式不同之格式之資料,則亦可檢測為有錯誤發生。又,錯誤檢測部32當相對於接收2字元之命令而接收到3字元時,亦可檢測為有錯誤發生。 另,以下亦適當地將從屬裝置13之第4錯誤檢測方法稱為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5a)。 <從屬裝置側之第5錯誤檢測方法> 從屬裝置13之第5錯誤檢測方法係藉由於自從屬裝置13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之信號與信號線14-1上之信號是否一致而檢測錯誤之方法。 例如,於匯流排IF11中,標準上對應於插入處理。且,於進行插入處理時,來自主控裝置12之發送信號與來自從屬裝置13之插入請求同時產生之情形,於信號線14-1上信號衝突。為了應對此種信號之衝突,定義有仲裁。即,謀求於該期間,比較自己發送之信號與流動於匯流排上之信號,且監視匯流排權之得失。 此處,例如,主控裝置12傳送專用之寫入(Private Write),與此相對,於從屬裝置13側產生接收錯誤而錯誤辨識為專用之讀取(Private Read)。於該情形,主控裝置12發送之寫入資料(Write Data)與從屬裝置13發送之讀取資料(Read Data)於信號線14-1上信號衝突。藉此,難以進行正確之通信。 因此,於從屬裝置13之第5錯誤檢測方法中,錯誤檢測部32於自從屬裝置13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即,除上述之仲裁部分外亦包含其以外)監視該發送之信號與信號線14-1上之信號是否一致。藉此,錯誤檢測部32可檢測由資料之衝突所致之錯誤之產生。 <從屬裝置側之第6錯誤檢測方法> 從屬裝置13之第6錯誤檢測方法係藉由於自從屬裝置13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送出之信號與信號線14-1上之信號是否一致及流動於信號線14-1之電流而檢測錯誤之方法。 此處,於該電流之監視係使用後述之圖15所示之衝突檢測電路74。且,錯誤檢測部32係於自從屬裝置13發送信號之時序,基於電流值而始終(即,除上述之仲裁部分外亦包含其以外)監視該發送之信號與信號線14-1上之信號是否一致。藉此,錯誤檢測部32可檢測由資料之衝突所致之錯誤之產生。 例如,於從屬裝置13之第5錯誤檢測方法中,於發送信號之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中,僅一者可檢測衝突,兩者檢測衝突較為困難。例如,設想於信號線14-1之電位處於中間附近之情形,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之任一者均檢測失敗。 因此,如後述之圖15所示之衝突檢測電路74般,藉由始終監視是否流動有類比地超過設想之電流,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之兩者可檢測衝突。 另,以下亦適當地將從屬裝置13之第5及第6錯誤檢測方法稱為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a)。 <主控裝置側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 主控裝置12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與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第4錯誤檢測方法相同,係如下所述之方法: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部22於以SDR(CCC)傳輸信號之模式中,於確定對複數台從屬裝置13發送共通指令碼(CCC :Common Command Code)之交易後,檢測產生於自從屬裝置13發送來之資料之錯誤。 即,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部22確認於確定發送共通指令碼之交易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規定之格式不同,且於收發部21接收到不同格式之資料之情形,可確定有錯誤發生。 另,以下亦適當地將主控裝置12之第1錯誤檢測方法稱為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方法(M0a)。 <主控裝置側之第2及第3錯誤檢測方法> 主控裝置12之第2及第3錯誤檢測方法與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第5及第6錯誤檢測方法相同,係藉由始終監視信號線14-1上之信號而檢測錯誤之方法。 即,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部22係藉由於自主控裝置12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即,除上述之仲裁部分外亦包含其以外)監視該送出之信號與信號線14-1上之信號是否一致而檢測錯誤。又,藉由使用後述之圖15所示之衝突檢測電路74,始終監視流動於信號線14-1之電流而檢測錯誤。 另,以下亦適當地將主控裝置12之第2及第3錯誤檢測方法稱為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方法(M30a)。 根據如以上之錯誤檢測方法,藉由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檢測錯誤,於匯流排IF11中,例如,可確實地進行傳輸方式之切換,可更確實地進行通信。藉此,可進行更安全之通信。 <錯誤檢測後之恢復方法> 以下,針對如上述般檢測出錯誤之後,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恢復之方法進行說明。 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可根據錯誤之狀態適應性地進行其後之動作,而使通信確實地恢復。 例如,於以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出錯誤之情形,考慮到無法通信,檢測出錯誤之從屬裝置13無視一切通信直至檢測HDR結束指令(HDR退出)。藉此,可避免於傳輸方式為HDR時誤檢測停止條件(P),其後,可重啟通信。 又,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中,不進行第2字元之處理。即,於發送動態分配之位址而非發送0x7E之情形,雖錯誤檢測率具有限定性,但可進行一定程度之錯誤檢測。於該情形,因傳輸方式為SDR,故檢測出錯誤之從屬裝置13無視一切通信直至檢測停止條件(P)。藉此,可僅無視產生錯誤之訊框,而重啟通信。 又,於以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3a)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5a)檢測出錯誤之情形,因傳輸方式為SDR,故檢測出錯誤之從屬裝置13無視一切通信直至檢測停止條件(P)。藉此,可僅無視產生錯誤之訊框,而重啟通信。 另,於傳輸方式為SDR時,以藉由同位檢查檢測產生於寫入資料之錯誤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及於確定動態分配之位址後藉由同位檢查檢測產生於分配位址之錯誤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2)檢測出錯誤之情形,亦同樣地,檢測出錯誤之從屬裝置13無視一切通信直至檢測停止條件(P)。 又,於以HDR-DDR傳輸信號之模式中,以藉由同位檢查檢測產生於指令字元之錯誤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0)、藉由同位檢查或循環冗餘檢查(CRC)檢測產生於資料字元之錯誤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1)檢測出錯誤之情形,因處於HDR狀態,故檢測出錯誤之從屬裝置13無視一切通信直至檢測HDR結束指令(HDR退出)。藉此,可僅無視產生錯誤之訊框,而重啟通信。 又,於以HDR-TSL/TSP傳輸信號之模式中,以藉由記號「2」連續進行2次(HDR重啟(HDR Restart)或HDR退出(HDR Exit)除外)檢測產生於指令字元之錯誤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20)、藉由同位檢查或記號「2」連續進行2次(HDR重啟或HDR退出除外)檢測產生於資料字元之錯誤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21)檢測出錯誤之情形,亦同樣地,因處於HDR狀態,故檢測出錯誤之從屬裝置13無視一切通信直至檢測HDR結束指令(HDR退出)。藉此,可僅無視產生錯誤之訊框,而重啟通信。 又,於以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30a)檢測出錯誤之情形,由於因信號衝突,電流大量消耗,故檢測出錯誤之從屬裝置13立即中止信號之發送,且無視一切通信直至檢測停止條件(P)(HDR中檢測HDR退出)。藉此,可僅無視產生錯誤之訊框,而重啟通信。 又,於以上述之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方法(M0a)檢測出錯誤之情形,因傳輸方式為SDR,故檢測出錯誤之主控裝置12中止發送,且於停止條件(P)之發送後,自最初重新進行通信。藉此,可僅無視產生錯誤之訊框,而重啟通信。 又,於以上述之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方法(M30a)檢測出錯誤之情形,由於因信號衝突,電流大量消耗,故檢測出錯誤之主控裝置12立即中止信號之發送,且於發送停止條件(P)(HDR中發送HDR退出)後,自最初重新進行通信。藉此,可僅無視產生錯誤之訊框,而重啟通信。 <各種通信各者之錯誤檢測方法> 以下針對圖3至圖14所示之應用於各種通信各者之錯誤檢測方法進行說明。 圖3中顯示對複數台從屬裝置13一同進行寫入資料之通信(I3C廣播CCC寫入(I3C Broadcast CCC Write))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 又,產生於於1位元同位後發送之資料(可選寫入資料(Optional Write Data))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5a)檢測。 圖4中顯示對每個從屬裝置13以位址指定而進行寫入資料之通信(I3C定向CCC寫入(I3C Directed CCC Write))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 又,產生於以虛線圍繞之部分之整體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5a)檢測。再者,產生於再次啟動(Sr)後之最初之1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之對於第1字元之處理檢測。又,產生於資料(可選寫入資料)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藉由同位檢查檢測。 圖5中顯示對每個從屬裝置13以位址指定而進行讀取資料之通信(I3C定向CCC讀取(I3C Directed CCC Read))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 又,產生於以虛線圍繞之部分之整體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5a)及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方法(M0a)檢測。再者,產生於再次啟動(Sr)後之最初之1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之對於第1字元之處理檢測。 圖6中顯示進行藉由CCC(ENTDAA)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 又,產生於以虛線圍繞之部分之整體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5a)及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方法(M0a)檢測。再者,產生於再次啟動(Sr)後之最初之1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3a)檢測。產生於分配位址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2)檢測。 圖7中顯示自啟動條件開始,進行傳送專用之寫入之通信(以啟動條件開始I3C專用寫入傳輸(I3C Private Write Transfer Initiated with START Condition))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1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之對於第1字元之處理檢測。 又,產生於接著再次啟動(Sr)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再者,產生於資料(寫入資料-N(Write Data - N))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藉由同位檢查檢測。 圖8中顯示進行傳送專用之寫入之通信(I3C專用寫入傳輸(I3C Private Write Transfer))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1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再者,產生於資料(寫入資料-N)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藉由同位檢查檢測。 圖9中顯示自啟動條件開始,進行傳送專用之讀取之通信(以啟動條件開始I3C專用寫入傳輸(I3C Private Write Transfer Initiated with START Condition))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1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之對於第1字元之處理檢測。又,產生於再次啟動(Sr)後之最初之1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之對於第1字元之處理檢測。 圖10中顯示進行傳送專用之讀取之通信(I3C專用寫入傳輸(I3C Private Write Transfer))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1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之對於第1字元之處理檢測。 圖11中顯示以HDR-DDR模式進行寫入資料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 又,可藉由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0),藉由同位檢查而檢測產生於指令字元之錯誤。又,可藉由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1),藉由同位檢查或循環冗餘檢查(CRC)而檢測產生於資料字元之錯誤。 圖12中顯示以HDR-DDR模式進行讀取資料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 又,可藉由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10),藉由同位檢查而檢測產生於指令字元之錯誤。且,可藉由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方法(M11),藉由同位檢查或循環冗餘檢查(CRC)而檢測產生於資料字元之錯誤。 圖13中顯示以HDR-TSL/TSP進行寫入資料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 又,可藉由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20),藉由記號「2」連續進行2次而檢測產生於指令字元之錯誤。即,於以HDR-TSL及HDR-TSP使用之三進制編碼(Ternary Encoding)中,記號「2」連續進行2次之情形,因僅存在HDR重啟與HDR退出,可確定錯誤。又,可藉由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21),藉由同位檢查或記號「2」連續進行2次(HDR重啟或HDR退出除外)而檢測產生於資料字元之錯誤。 圖14中顯示以HDR-TSL/TSP進行讀取資料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 於此種通信中,產生於接著啟動條件發送之訊框之2字元之錯誤可藉由上述之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b)及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0c)檢測。 又,可藉由從屬裝置13之錯誤檢測方法(S20),藉由記號「2」連續進行2次而檢測指令字元中發生之錯誤。又,可藉由主控裝置12之錯誤檢測方法(M21),藉由同位檢查或記號「2」連續進行2次(HDR重啟或HDR退出除外)而檢測資料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接著,圖15係針對從屬裝置13之第6錯誤檢測方法及主控裝置12之第3錯誤檢測方法中所使用之衝突檢測電路進行說明之圖。 例如,圖1所示之主控裝置12之收發部21及從屬裝置13之收發部31各自具備接收電路51與發送電路52而構成。即,圖15中顯示於收發部21及收發部31中之一者成為發送信號之側時之發送電路52、及另一者成為接收信號之側時之接收電路51。 接收電路51具有電流源電路61,且電流源電路61係由PMOS電晶體62、NMOS電晶體63及電阻64組合而構成。於電流源電路61中,藉由經由PMOS電晶體62自汲極電源VDD 流入至電阻64之電流I,而對連接於端子65之信號線14-1傳輸串列資料(SDA)。 於發送電路52中,傳輸串列資料(SDA)之信號線14-1連接於端子71,且傳輸串列時脈(SCL)之信號線14-2連接於端子72。又,發送電路52具有靜電保護元件(ESD)73、衝突檢測電路74、反相器電路75、及放大部76,且反相器電路75係由PMOS電晶體77及NMOS電晶體78組合而構成。 例如,經由端子71輸入至發送電路52之電流I係經由用以保護電路免於靜電所致之高電壓之靜電保護元件73,而供給至衝突檢測電路74。又,經由端子72輸入至發送電路52之串列時脈(SCL)係藉由放大部76放大至特定之電壓,而供給至衝突檢測電路74。又,自衝突檢測電路74輸出之電流I係經由反相器電路75之NMOS電晶體78,流入至接地位準。 衝突檢測電路74係由比較器81及82、正反器電路83及84、以及電阻85組合而構成。 如圖15所示,於比較器81之正側之輸入端子與比較器82之負側之輸入端子之連接點,連接有靜電保護元件73,且於該連接點,連接電阻85之一端。又,電阻85之另一端連接於反相器電路75。 對比較器81之負側之輸入端子供給參照信號Vref1,且比較器81之輸出端子連接於正反器電路83。又,對正反器電路83供給串列時脈(SCL),且自正反器電路83輸出之信號成為輸出信號Out1。 同樣地,對比較器82之正側之輸入端子供給參照信號Vref2,且比較器81之輸出端子連接於正反器電路84。又,對正反器電路84供給串列時脈(SCL),且自正反器電路84輸出之信號成為輸出信號Out2。 衝突檢測電路74係如此般構成,藉由錯誤檢測部22及錯誤檢測部32分別監視輸出信號Out1,可高精度地進行衝突檢測。 另,於上述之數位方式之衝突檢測方法中,有必要確認主控裝置12及從屬裝置13之檢測結果,與此相對,於使用衝突檢測電路74之衝突檢測方法中,主控裝置12與從屬裝置13各者可單獨地檢測衝突。 參照圖16所示之通常時及衝突時之電流之變化之例,針對衝突檢測電路74之動作進行說明。 例如設想通常使用4 mA之驅動器,且電阻64及電阻85之電阻值Rd設定為20 Ω左右。此時,若產生衝突,則80 mV以上之電壓產生於傳輸串列資料(SDA)之信號線14-1。 另一方面,因若未產生衝突,則信號線14-1之電壓大致為0 V,故參照信號Vref1設定為40 mV左右而進行藉由比較器81之比較。且,正反器電路83將比較器81之比較結果以串列時脈(SCL)閂鎖,輸出信號Out1成為Hi位準。 此處,因知曉期待值為自己自身之輸出(該情形為Low(低)位準),故於輸出信號Out1非為期待值之情形,可確定衝突檢測。 接著,圖17中顯示輸出HDR結束指令(HDR退出)及停止條件(P)時之串列資料(SDA)及串列時脈(SCL)。 例如,於即使主控裝置12對從屬裝置13實施讀取存取等亦無反應,進行多次重發亦無反應之情形,可判斷為因某種錯誤,從屬裝置13處於待機HDR結束指令(HDR退出)之檢測或停止條件(P)之檢測之狀態。於該情形,主控裝置12將如圖17所示之包含HDR結束指令(HDR退出)及停止條件(P)之信號發送至從屬裝置13。 此處,定義HDR結束指令(HDR退出)及停止條件(P)之發送通常於HDR信號之最後發送。即使不於如此之HDR信號之最後,亦藉由於從屬裝置13無反應之情形發送,可使從屬裝置13正常動作。 另,主控裝置12發送包含HDR結束指令(HDR退出)及停止條件(P)之信號即可,例如,亦可發送啟動條件(S)、HDR結束指令(HDR退出)及停止條件(P)。或,主控裝置12亦可發送啟動條件(S)、廣播指令(0x7E+R/W(=0))、ACK、HDR結束指令(HDR退出)及停止條件(P)。藉此,可使從屬裝置13確實地恢復。 接著,圖18係說明於從屬裝置13中進行之錯誤檢測處理中之錯誤檢測方法(S0b)之流程圖。 例如,若從屬裝置13啟動則處理開始,於步驟S11中,收發部31待機處理直至主控裝置12輸出啟動條件(S或Sr),且檢測該啟動條件。且,若收發部31檢測啟動條件(S或Sr),則處理進入步驟S12。 於步驟S12中,錯誤檢測部32確認收發部31接收到之訊框開頭之第1字元。 於步驟S13中,錯誤檢測部32根據步驟S12之確認之結果,判定第1字元所包含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R/W)之值為1及0之何者。 於步驟S13中,於錯誤檢測部32判定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R/W)之值為顯示資料之讀取之1之情形,處理進入步驟S14。即,於該情形,如上述般,於訊框開頭之第1字元檢測出錯誤。 於步驟S14中,從屬裝置13進行通常處理直至收發部31檢測停止條件(P)。另,於該情形,為專用讀取(Private Read)(無0x7E)。 另一方面,於步驟S13中,於錯誤檢測部32判定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R/W)之值為顯示資料之寫入之0之情形,處理進入步驟S15。 於步驟S15中,錯誤檢測部32判定於第1字元之ACK之後,收發部31是否接收重複啟動(Sr)。 於步驟S15中,於錯誤檢測部32判定於第1字元之ACK後,收發部31未接收重複啟動(Sr)之情形,處理進入步驟S16。 於步驟S16中,錯誤檢測部32確認自訊框開頭起第2字元,且於步驟S17中,判定該第2字元是否為共通指令碼(CCC)。 於步驟S17中,於錯誤檢測部32判定第2字元非為共通指令碼之情形,處理進入步驟S18,且從屬裝置13進行通常處理直至收發部31檢測停止條件(P)。另,於該情形,為專用寫入(Private Write)(無0x7E)。 另一方面,於步驟S17中,於錯誤檢測部32判定第2字元為共通指令碼之情形,處理進入步驟S19。於步驟S19中,錯誤檢測部32反復進行重複啟動(Sr)之後之第1字元之確認,且進行通常處理直至收發部31檢測停止條件(P)。 另一方面,於步驟S15中,於錯誤檢測部32判定於第1字元之ACK之後,收發部31接收重複啟動(Sr)之情形,處理進入步驟S20。 於步驟S20中,錯誤檢測部32確認緊接於收發部31接收之重複啟動(Sr)之第1字元。 於步驟S21中,錯誤檢測部32根據步驟S12之確認之結果,判定第1字元所包含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R/W)之值為1及0之何者。 於步驟S21中,於錯誤檢測部32判定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R/W)之值為顯示資料之寫入之0之情形,處理進入步驟S22。 於步驟S22中,錯誤檢測部32進行第2字元之確認,且進行通常處理直至收發部31檢測停止條件(P)。另,於該情形,為專用寫入(存在0x7E)。 另一方面,於步驟S21中,於錯誤檢測部32判定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R/W)之值為顯示資料之讀取之1之情形,處理進入步驟S23。 於步驟S23中,從屬裝置13進行通常處理直至收發部31檢測停止條件(P)。另,於該情形,為專用讀取(存在0x7E)。 另,本技術並未限定於按照I2C之標準之匯流排IF11,可應用於按照其他標準之匯流排IF11。又,於圖1所示之匯流排IF11中,雖顯示連接有從屬裝置13-1至13-3之構成例,但從屬裝置13例如亦可為1台或2台,或3台以上。再者,例如,匯流排IF11亦可組合訂正產生於共通指令碼之錯誤之錯誤訂正符號之發送、與使用同位檢查結果之接收成功之確認之兩者而使用。 另,參照上述流程圖說明之各處理係不必沿著記載為流程圖之順序以時間序列進行處理,亦包含並行或個別地執行之處理(例如並行處理或因目標物而異之處理)者。又,程式可為藉由1個CPU處理者,亦可為藉由複數個CPU分散處理者。 又,上述之一系列處理係可藉由硬體執行,亦可藉由軟體執行。於藉由軟體執行一系列處理之情形時,將構成該軟體之程式自記錄有程式之程式記錄媒體安裝於由專用之硬體組裝之電腦、或可藉由安裝各種程式而執行各種功能之例如通用之個人電腦等。 <硬體之構成例> 圖19係顯示藉由程式執行上述之一系列處理之電腦之硬體之構成例之方塊圖。 於電腦中,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101、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1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103及EEPROM(Electron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104係藉由匯流排105而相互連接。於匯流排105,進而連接有輸入輸出介面106,且輸入輸出介面106連接於外部(例如圖1之信號線14-1及14-2)。 於如以上般構成之電腦中,CPU101係將例如記憶於ROM102及EEPROM104之程式,經由匯流排105裝載於RAM103而執行,藉此進行上述之一系列處理。又,電腦(CPU101)執行之程式除預先寫入於ROM102外,亦可經由輸入輸出介面106自外部安裝於EEPROM104或進行更新。 另,本技術亦可採取如以下之構成。 (1)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2) 如上述(1)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1通信裝置係以於藉由接著上述訊框之第2字元發送之同位位元之錯誤檢測之對象中包含自該訊框之開頭起2個字元之方式,設定上述同位位元。 (3) 如上述(2)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使用接著自上述訊框之開頭起第2字元發送之同位位元,對自該訊框之開頭起2個字元之位元串進行同位檢查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2個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動態位址之分配確定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發送之最初之1字元中,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對複數台上述其他通信裝置發送共通之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預先規定之格式不同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於自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通信裝置,其進而包含監視自上述通信裝置流入至輸出信號之信號線之電流之電流監視電路;且 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於自上述通信裝置自身發送信號之時序,基於利用上述電流監視電路始終監視之電流而確認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8) 一種通信方法,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通信方法,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9) 一種程式,其係由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電腦執行之程式,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程式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10) 一種通信系統,其係供複數台通信裝置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系統,且 上述通信裝置各者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另,本實施形態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於不脫離本揭示之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
11‧‧‧匯流排IF 12‧‧‧主控裝置 13-1‧‧‧從屬裝置 13-2‧‧‧從屬裝置 13-3‧‧‧從屬裝置 14-1‧‧‧信號線 14-2‧‧‧信號線 21‧‧‧收發部 22‧‧‧錯誤檢測部 23‧‧‧錯誤對策部 31-1‧‧‧收發部 31-2‧‧‧收發部 31-3‧‧‧收發部 32-2‧‧‧錯誤檢測部 32-3‧‧‧錯誤檢測部 51‧‧‧接收電路 52‧‧‧發送電路 61‧‧‧電流源電路 62‧‧‧PMOS電晶體 63‧‧‧NMOS電晶體 64‧‧‧電阻 65‧‧‧端子 71‧‧‧端子 72‧‧‧端子 73‧‧‧靜電保護元件 74‧‧‧衝突檢測電路 75‧‧‧反相器電路 76‧‧‧放大部 77‧‧‧PMOS電晶體 78‧‧‧NMOS電晶體 81‧‧‧比較器 82‧‧‧比較器 83‧‧‧正反器電路 84‧‧‧正反器電路 85‧‧‧電阻 101‧‧‧CPU 102‧‧‧ROM 103‧‧‧RAM 104‧‧‧EEPROM 105‧‧‧匯流排 106‧‧‧輸入輸出介面 I‧‧‧電流 M0a‧‧‧錯誤檢測方法 M11‧‧‧錯誤檢測方法 M21‧‧‧錯誤檢測方法 Out1‧‧‧輸出信號 Out2‧‧‧輸出信號 Rd‧‧‧電阻值 S0b‧‧‧錯誤檢測方法 S0c‧‧‧錯誤檢測方法 S1‧‧‧錯誤檢測方法 S2‧‧‧錯誤檢測方法 S3a‧‧‧錯誤檢測方法 S5a‧‧‧錯誤檢測方法 S10‧‧‧錯誤檢測方法 S11‧‧‧錯誤檢測方法 S11~S23‧‧‧步驟 S20‧‧‧錯誤檢測方法 S21‧‧‧錯誤檢測方法 SCL‧‧‧串列時脈 SDA‧‧‧串列資料 VDD‧‧‧汲極電源 Vref1‧‧‧參照信號 Vref2‧‧‧參照信號
圖1係顯示應用本技術之匯流排IF之一實施形態之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2係顯示將傳輸方式自SDR切換為HDR而傳輸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3係顯示對複數台從屬裝置一同進行寫入資料之CCC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4係顯示對每個從屬裝置以位址指定而進行寫入資料之CCC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5係顯示對每個從屬裝置以位址指定而進行讀取資料之CCC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6係顯示進行利用CCC(ENTDAA)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7係顯示自啟動條件開始,進行傳送專用之寫入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8係顯示進行傳送專用之寫入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9係顯示自啟動條件開始,進行傳送專用之讀取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10係顯示進行傳送專用之讀取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11係顯示以HDR-DDR模式進行寫入資料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12係顯示以HDR-DDR模式進行讀取資料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13係顯示以HDR-TSL/TSP進行寫入資料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14係顯示以HDR-TSL/TSP進行讀取資料之通信時之錯誤檢測方法之圖。 圖15係針對衝突檢測電路進行說明之圖。 圖16係顯示通常時及衝突時之電流之變化之例之圖。 圖17係說明HDR結束指令及停止條件之發送之圖。 圖18係說明於從屬裝置中進行之錯誤檢測處理之流程圖。 圖19係顯示應用本技術之電腦之一實施形態之構成例之方塊圖。
11‧‧‧匯流排IF
12‧‧‧主控裝置
13-1‧‧‧從屬裝置
13-2‧‧‧從屬裝置
13-3‧‧‧從屬裝置
14-1‧‧‧信號線
14-2‧‧‧信號線
21‧‧‧收發部
22‧‧‧錯誤檢測部
23‧‧‧錯誤對策部
31-1‧‧‧收發部
31-2‧‧‧收發部
31-3‧‧‧收發部
32-2‧‧‧錯誤檢測部
32-3‧‧‧錯誤檢測部
SCL‧‧‧串列時脈
SDA‧‧‧串列資料

Claims (45)

  1.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2. 一種通信方法,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通信方法,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3. 一種程式,其係由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電腦執行之程式,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程式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4. 一種通信系統,其係供複數台通信裝置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系統,且 上述通信裝置各者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5.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第1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且 上述信號之收發係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至少1台以上之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之間進行; 當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發送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通知以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數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之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之錯誤檢測部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6. 如請求項5之通信裝置,其進而包含: 錯誤檢測部,其係以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檢測上述信號有錯誤發生之方式設定。
  7. 如請求項5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1通信裝置為主控裝置,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為從屬裝置。
  8.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第2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按照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於與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檢測上述信號有錯誤發生;且 於上述第1通信裝置開始通信後,上述第1通信裝置發送來之訊框之開頭之第1字元中,與廣播指令同時發送來之、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若為表示資料之讀取之情形時,上述錯誤檢測部檢測上述第1字元有錯誤發生。
  9. 如請求項8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廣播指令係自上述第1通信裝置通知將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全部作為對象而一同發送指令。
  10. 如請求項9之通信裝置,其中 於上述第1字元,接著上述廣播指令而包含表示資料之讀取或寫入之要求之1位元。
  11. 如請求項10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訊框之字元長度為9位元。
  12. 如請求項11之通信裝置,其中 於上述第1字元中包含ACK(acknowledge:確認)位元。
  13. 如請求項8之通信裝置,其中 於上述第1字元不包含啟動條件位元。
  14. 如請求項8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廣播指令以7位元構成。
  15. 如請求項8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廣播指令為0x7E。
  16.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開始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發送之最初之1字元中,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17. 一種通信方法,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通信方法,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開始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發送之最初之1字元中,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18. 一種程式,其係由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電腦執行之程式,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程式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開始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發送之最初之1字元中,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19. 一種通信系統,其係供複數台通信裝置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系統,且 上述通信裝置各者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開始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發送之最初之1字元,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20.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第1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且 上述信號之收發係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至少1台以上之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之間進行; 藉由確認於開始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發送之最初之1字元中,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之錯誤檢測方法,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之錯誤檢測部檢測上述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21. 如請求項20之通信裝置,其進而包含: 錯誤檢測部,其係以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檢測上述信號有錯誤發生之方式設定。
  22. 如請求項20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1通信裝置為主控裝置,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為從屬裝置。
  23.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第2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按照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於與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檢測上述信號有錯誤發生;且 藉由確認於開始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發送之最初之1字元,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之錯誤檢測方法,上述錯誤檢測部檢測上述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24.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對複數台上述其他通信裝置發送共通之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預先規定之格式不同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25. 一種通信方法,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通信方法,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對複數台上述其他通信裝置發送共通之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預先規定之格式不同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26. 一種程式,其係由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電腦執行之程式,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程式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對複數台上述其他通信裝置發送共通之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預先規定之格式不同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27. 一種通信系統,其係供複數台通信裝置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系統,且 上述通信裝置各者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對複數台上述其他通信裝置發送共通之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預先規定之格式不同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28.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第1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且 上述信號之收發係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至少1台以上之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之間進行; 藉由確認於對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共通之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預先規定之格式不同之錯誤檢測方法,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之錯誤檢測部檢測上述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29. 如請求項28之通信裝置,其進而包含: 錯誤檢測部,其係以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檢測上述信號有錯誤發生之方式設定。
  30. 如請求項28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1通信裝置為主控裝置,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為從屬裝置。
  31.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第2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按照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於與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檢測上述信號有錯誤發生;且 藉由確認於對複數台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共通之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預先規定之格式不同之錯誤檢測方法,上述錯誤檢測部檢測上述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32.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於自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33. 一種通信方法,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通信方法,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於自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34. 一種程式,其係由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裝置之電腦執行之程式,且 上述通信裝置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該程式包含以下步驟: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於自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35. 一種通信系統,其係供複數台通信裝置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通信系統,且 上述通信裝置各者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其他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藉由與上述信號之收發相應之特定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該信號是否有錯誤發生;且 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上述通信裝置即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上述信號之收發;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於自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36.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第1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係於與至少1台以上之第2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且 上述信號之收發係於具有經由上述匯流排之通信之主導權之上述第1通信裝置、與按照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進行通信之至少1台以上之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之間進行; 藉由於自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之錯誤檢測部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37. 如請求項36之通信裝置,其進而包含: 錯誤檢測部,其係以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檢測上述信號有錯誤發生之方式設定。
  38. 如請求項36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1通信裝置為主控裝置,上述第2通信裝置各者為從屬裝置。
  39.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經由匯流排進行通信之第2通信裝置,且包含: 收發部,其按照第1通信裝置之控制,於與上述第1通信裝置之間進行信號之收發;及 錯誤檢測部,其係當上述收發部收發上述信號時,檢測上述信號有錯誤發生;且 藉由於自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上述錯誤檢測部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40. 如請求項1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1通信裝置係以於藉由接著上述訊框之第2字元發送之同位位元之錯誤檢測之對象中包含自該訊框之開頭起2個字元之方式,設定上述同位位元。
  41. 如請求項40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使用接著自上述訊框之開頭起第2字元發送之同位位元,對自該訊框之開頭起2個字元之位元串進行同位檢查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2個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42. 如請求項1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開始動態位址之分配起至檢測通信結束為止之期間不結束通信而接著使通信再次啟動後發送之最初之1字元中,是否配置有預先規定作為該1字元發送之位元串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1字元中發生之錯誤。
  43. 如請求項1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確認於對複數台上述其他通信裝置發送共通之指令碼之交易確定後發送來之資料之格式是否與預先規定之格式不同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資料中發生之錯誤。
  44. 如請求項1之通信裝置,其中 上述第2通信裝置之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於自上述第2通信裝置發送信號之時序,始終監視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45. 如請求項1之通信裝置,其進而包含: 電流監視電路,其監視自上述通信裝置流入至輸出信號之信號線之電流;且 上述錯誤檢測部係藉由於自上述通信裝置自身發送信號之時序,基於利用上述電流監視電路始終監視之電流而確認該發送出之信號與上述匯流排上之信號是否一致之錯誤檢測方法,檢測上述信號中發生之錯誤。
TW105132650A 2015-10-08 2016-10-07 第1通信裝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TWI730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0442 2015-10-08
JP2015200442 2015-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4097A true TW201714097A (zh) 2017-04-16
TWI730993B TWI730993B (zh) 2021-06-21

Family

ID=58487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650A TWI730993B (zh) 2015-10-08 2016-10-07 第1通信裝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9960981B2 (zh)
EP (1) EP3361382B1 (zh)
JP (1) JP6891810B2 (zh)
KR (1) KR20180066049A (zh)
CN (2) CN108139954B (zh)
ES (1) ES2941346T3 (zh)
SG (1) SG11201802141UA (zh)
TW (1) TWI730993B (zh)
WO (1) WO20170613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0094A (zh) * 2017-06-08 2020-01-21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程序和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1808A1 (ja) 2015-09-25 2017-03-3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放送受信装置
CN113660521A (zh) 2015-09-25 2021-11-16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US10929321B2 (en) * 2015-12-16 2021-02-23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voidance of false detection of signal level changes
KR102454973B1 (ko) * 2016-01-28 2022-10-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데이터 통신의 오류 복구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 및 이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872055B2 (en) * 2016-08-02 2020-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iple-data-rate technique for a synchronous link
TWI767997B (zh) 2017-03-23 2022-06-21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通信裝置、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
US10592441B2 (en) * 2017-05-10 2020-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s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capture during bus arbitration
JP6976728B2 (ja) 2017-06-08 2021-12-08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976729B2 (ja) 2017-06-08 2021-12-08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1030142B2 (en) * 2017-06-28 2021-06-0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ynamic control of clock signaling on a bus
JP7031961B2 (ja) 2017-08-04 2022-03-08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953226B2 (ja) 2017-08-04 2021-10-27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9981382B (zh) * 2017-12-27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误码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70734A1 (ja) 2019-10-11 2021-04-15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2666489A (zh) * 2019-10-16 2021-04-16 重庆祺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Mbus主站电路的预警系统
WO2021117646A1 (ja) 2019-12-12 2021-06-17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DE112021001024T5 (de) 2020-02-13 2022-12-15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Sendevorrichtung, empfangsvorrichtung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EP3869742B1 (en) * 2020-02-20 2023-06-07 Nxp B.V. Network node
US20240088724A1 (en) * 2021-01-27 2024-03-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4138699B (zh) * 2021-11-01 202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串口通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1445A (en) * 1977-01-18 1978-05-23 Honeywell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Program switching monitor
JPS5725026A (en) 1980-07-22 1982-0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ata checking circuit
DE3780307T2 (de) * 1987-04-28 1993-02-11 Ibm Protokoll und anordnung zur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r steuereinheit und mehreren peripheren elementen.
US6611537B1 (en) * 1997-05-30 2003-08-26 Centillium Communications, Inc. Synchronous network for digital media streams
US6356984B1 (en) 1998-06-30 2002-03-12 Sun Microsystems, In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system having a data bus and a control bus
US6874052B1 (en) 2000-09-29 2005-03-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xpansion bridg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I2C bus
US6912607B2 (en) * 2002-02-06 2005-06-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certaining the status of multiple devices simultaneously over a data bus
US20030165234A1 (en) * 2002-03-04 2003-09-04 Alcatel Device having a voice communication server structure and comprising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US6973587B1 (en) * 2002-05-03 2005-12-06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ut-of-band booting of a computer
US6906618B2 (en) * 2003-06-26 2005-06-14 Abet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idirectional data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10337699B4 (de) * 2003-08-16 2006-01-1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über ein Busnetz unter Verwendung des Broadcast-Prinzip
JP4697924B2 (ja) * 2004-06-07 2011-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方法
US20060264178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Noble Gayle L Wireless diagnostic systems
US7924174B1 (en) * 2006-05-26 2011-04-12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lighting level of a lamp in a multi-zone environment
US7941570B2 (en) * 2008-02-14 2011-05-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fer within a single I/O operation
FR2963449B1 (fr) * 2010-07-27 2013-01-25 St 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Conversion d'un bus bifilaire en bus unifilaire
JP2012109889A (ja) * 2010-11-19 2012-06-07 Sony Corp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伝送システム
CN103152230B (zh) * 2011-12-06 2016-04-06 扬智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WO2015054548A1 (en) * 2013-10-09 2015-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RROR DETECTION CAPABILITY OVER CCIe PROTOCOL
US9484113B2 (en) * 2014-04-15 2016-11-01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Error-correction coding for hot-swapp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10764026B2 (en) * 2015-07-20 2020-09-01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coustic gesture recogni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70255588A1 (en) * 2016-03-07 2017-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rotocol i3c common command cod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0094A (zh) * 2017-06-08 2020-01-21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程序和通信系统
CN110720094B (zh) * 2017-06-08 2023-09-12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程序和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66049A (ko) 2018-06-18
US20190109671A1 (en) 2019-04-11
US10116542B2 (en) 2018-10-30
EP3361382A1 (en) 2018-08-15
TWI730993B (zh) 2021-06-21
CN108139954A (zh) 2018-06-08
WO2017061330A1 (ja) 2017-04-13
CN113612670B (zh) 2022-11-01
CN113612670A (zh) 2021-11-05
EP3361382B1 (en) 2023-03-01
CN108139954B (zh) 2021-09-21
JP6891810B2 (ja) 2021-06-18
SG11201802141UA (en) 2018-04-27
ES2941346T3 (es) 2023-05-22
EP3361382A4 (en) 2019-06-12
US20180198695A1 (en) 2018-07-12
JPWO2017061330A1 (ja) 2018-08-16
US9960981B2 (en) 2018-05-01
US20170104655A1 (en) 2017-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14097A (zh) 通信裝置、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
US1072102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769155B (zh) 通訊裝置、通訊方法、程式以及通訊系統
CN107852275B (zh) 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US2019014693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99762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80322084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741888A (zh) 通信器件、通信方法、程式及通信系統
JP2017207934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471613B2 (ja) 中継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107499B2 (ja)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