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1063A - 線圈裝置 - Google Patents

線圈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1063A
TW201711063A TW105117007A TW105117007A TW201711063A TW 201711063 A TW201711063 A TW 201711063A TW 105117007 A TW105117007 A TW 105117007A TW 105117007 A TW105117007 A TW 105117007A TW 201711063 A TW201711063 A TW 2017110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end surface
main body
core
c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7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4192B (zh
Inventor
井上雅文
髙橋康臣
今西恒次
吉森平
Original Assignee
Sht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t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Sht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1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1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1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01F17/062Toroidal core with turns of coil around 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27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of signal type inductors or transformers with electronic circuits, e.g. mounting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6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10Composite arrangements of magnetic circuits
    • H01F3/14Constrictions; Gaps, e.g. air-g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27/065Mounting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將線圈零件裝設在殼體而構成的線圈裝置。本發明的線圈裝置係包含:鐵芯,係將模製鐵芯20以橫切外周面與內周面的方式,在相互朝向模製鐵芯之內周方向接近的第1切斷部與第2切斷部切斷而獲得本體30及節段40,並於本體所形成的缺口部31配置節段,該模製鐵芯包含由磁性材料所構成之環狀的磁性體及被覆前述磁性體之絕緣性的樹脂被覆部,樹脂被覆部22係朝向外周側及/或側方突設有本體側鍔部25及節段側鍔部27;線圈51,係捲繞於前述鐵芯;及殼體70,係載置前述鐵芯;其中,前述殼體具有供前述本體側鍔部及前述節段側鍔部插入的凹部72。

Description

線圈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電源電路、反向器(inverter)等交流機器中的整流電路、雜訊防止電路、共振電路等所具備之線圈裝置使用之鐵芯、及使用該鐵芯的線圈裝置。(註:用於線圈等電感零件之芯件(core)一般稱為磁芯或鐵芯,係由磁性材料製成,本文中稱為鐵芯,但並不表示僅由鐵製成)。
各種交流機器之電路所搭載之線圈裝置係將於環狀的鐵芯捲繞線圈之線圈零件裝設於殼體而構成。
為了容易地進行繞線,係形成於一部分形成有空隙的鐵芯,並從該空隙插入已預先繞線的空芯線圈,其後,以磁性或非磁性的填充材來回填空隙(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之第10圖)。
相對於以上技術,申請人提出有:將預先形成環狀的鐵芯在其2個位置進行切斷以切出節段(segment),並將該節段嵌入剩餘之C字形狀的本體所形成的缺陷部,且使各個端面彼此抵接而成的無間隙鐵芯(參照專利文件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3509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244043號公報
申請人針對專利文獻2的線圈零件,想到將其裝設於殼體來製作線圈裝置,並將所獲得的線圈裝置安裝於基板,形成為線圈裝置處理性能優異的零件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線圈零件裝設在殼體而構成的線圈裝置。
本發明之線圈裝置,係包含:鐵芯,係將模製鐵芯以橫切外周面與內周面的方式,在相互朝向模製鐵芯之內周方向接近的第1切斷部與第2切斷部切斷,而獲得:本體,具有在前述第1切斷部切斷而得的本體側第1端面及在前述第2切斷部切斷而得的本體側第2端面;以及節段,具有在前述第1切斷部切斷而得的節段側第1端面及在前述第2切斷部切斷而得的節段側第2端面;該模製鐵芯係包含由磁性材料所構成之環狀的磁性體以及被覆前述磁性體之絕緣性的樹脂被覆部,在前述本體之前述本體側第1端面與前述本體側第2端面之 間所形成的缺口部,以前述本體側第1端面與前述節段側第1端面、及前述本體側第2端面與前述節段側第2端面分別相對向之方式,配置前述節段,前述樹脂被覆部係從前述本體側第2端面側的端緣朝向外周側及/或側方突設有本體側鍔部,且從前述節段側第2端面側的端面朝向外周側及/或側方突設有節段側鍔部;線圈,係捲繞於前述鐵芯;及殼體,係載置前述鐵芯;其中,前述殼體具有供前述本體側鍔部及前述節段側鍔部插入的凹部。
前述本體側鍔部及前述節段側鍔部係可相互對合而插入前述殼體的前述凹部。
前述本體側第2端面與前述節段側第2端面之間,分別插入有第2樹脂板;於前述凹部突設有將前述本體側鍔部與前述節段側鍔部以存在有間隙的方式予以保持的間隔保持構件。
前述殼體之前述凹部係形成有使前述本體側鍔部與前述節段側鍔部朝接近的方向推壓的推壓片。
於前述本體側鍔部及/或前述節段側鍔部,在對向面的相反側形成有被卡止部;於前述殼體之前述凹部,形成有卡止前述被卡止部的卡止部。
於前述殼體之前述凹部的內側面,凹設有導引前述本體側鍔部與前述節段側鍔部之側面的導引件。
於前述殼體的外側面,形成有保持前述線圈之拉出線的保持手段。
依據本發明的線圈裝置,線圈零件係僅將本體側鍔部及節段側鍔部插入殼體的凹部就能簡便地製作,而所獲得的線圈裝置可容易地處理。
10‧‧‧附間隙鐵芯
11‧‧‧間隙
13‧‧‧無間隙鐵芯
20‧‧‧模製鐵芯
21‧‧‧磁性體
22‧‧‧樹脂被覆部
23‧‧‧鍔部
24‧‧‧孔
25‧‧‧本體側鍔部
25a‧‧‧溝
25b‧‧‧凹條
25c‧‧‧凸條
26A‧‧‧第1切斷部
26B‧‧‧第2切斷部
27‧‧‧節段側鍔部
28‧‧‧連結構件
28a‧‧‧凸軸
28b‧‧‧軸孔
29‧‧‧肋
29a‧‧‧嵌合孔
30‧‧‧本體
31‧‧‧缺口部
32‧‧‧本體側第1端面
33‧‧‧本體側第2端面
40‧‧‧節段
42‧‧‧節段側第1端面
43‧‧‧節段側第2端面
50‧‧‧線圈零件
51‧‧‧空芯線圈
52‧‧‧拉出線
55‧‧‧線圈裝置
60‧‧‧附件
61‧‧‧樹脂板
63‧‧‧凸座
70‧‧‧殼體
71‧‧‧基座
72‧‧‧凹部
73‧‧‧導引件
74‧‧‧推壓片
75‧‧‧卡止片
76‧‧‧間隔保持構件
77‧‧‧保持手段
77a‧‧‧插入部
77b‧‧‧承接部
第1圖係本發明之附間隙鐵芯的側面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附間隙鐵芯的立體圖。
第3圖係磁性體的立體圖。
第4圖係切斷前之模製鐵芯的側面圖。
第5圖係切斷前之模製鐵芯的底面圖。
第6圖係切斷前之模製鐵芯的立體圖。
第7圖係從第6圖的相反側所見之切斷前之模製鐵芯的立體圖。
第8圖係顯示連結模製鐵芯之步驟的立體圖。
第9圖係顯示連結後之模製鐵芯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10圖係顯示模製鐵芯之切斷步驟的側面圖。
第11圖係顯示模製鐵芯經切斷成本體與節段後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12圖係顯示安裝於節段之附件的立體圖。
第13圖係顯示將附件安裝於節段之步驟的立體圖。
第14圖係將安裝有附件的節段裝設於本體而得的附 間隙鐵芯的立體圖。
第15圖係附間隙鐵芯之樹脂被覆部的剖面圖。
第16圖係不同的實施形態之附件的立體圖。
第17圖顯示將第16圖之附件安裝於節段之步驟的立體圖。
第18圖係將安裝有第16圖之附件的節段裝設於本體而得之附間隙鐵芯的立體圖。
第19圖係顯示將空芯線圈插入本體之步驟的立體圖。
第20圖係顯示將安裝有附件之節段插入已插入有空芯線圈之本體之步驟的立體圖。
第21圖係將空芯線圈嵌入附間隙鐵芯而得之鐵芯零件的立體圖。
第22圖係供裝設鐵芯零件之殼體的立體圖。
第23圖係殼體的俯視圖。
第24圖係殼體的側面圖。
第25圖係顯示將鐵芯零件安裝於殼體之步驟的立體圖。
第26圖係顯示將鐵芯零件安裝於殼體後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27圖係本發明之鐵芯裝置的立體圖。
第28圖係無間隙鐵芯用的模製鐵芯的側面圖。
第29圖係無間隙鐵芯用的模製鐵芯的立體圖。
第30圖係安裝於無間隙鐵芯用的節段之附件的立體圖。
第31圖係顯示將第30圖之附件安裝於節段之步驟的立體圖。
第32圖係安裝無間隙鐵芯之殼體的立體圖。
第33圖係將由無間隙鐵芯所構成的鐵芯零件安裝於殼體所獲得的鐵芯裝置的剖面圖。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附間隙鐵芯10,並且說明使用該附間隙鐵芯10的線圈零件50及將該線圈零件安裝於殼體70而得的線圈裝置55之一實施形態。
第1圖及第2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附間隙鐵芯10之俯視圖及立體圖。附間隙鐵芯10係由一部分形成有缺口部31(第1圖中以箭頭表示的範圍)的本體30、及嵌合於本體30之缺口部31的節段40所構成。
如第1圖所示,節段40與經切出節段40後的本體30的缺口部31,係分別為抵接面朝向本體30之內周面而接近的形狀,即大致扇形。本體30的缺口部31具有成為端面之本體側第1端面32與本體側第2端面33,節段40具有成為端面之節段側第1端面42與節段側第2端面43。
並且,節段40係以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對向且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對向的方式,插入至本體30的缺口部31,。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分別都不抵接,而係存在有間隙11、 11並且相對向。
上述構成的附間隙鐵芯10係能夠藉由以下的要領來製作。
首先,製作包含磁性體21的模製鐵芯20。模製鐵芯20係將如第3圖所示之由磁性材料所構成之磁性體21的周圍表面,如第4圖至第7圖所示,以絕緣性的樹脂被覆部22被覆而得者。
在第3圖中,係將磁性體21的剖面形成大致矩形,惟磁性體21的剖面形狀也可成為圓形、橢圓形等。
再者,模製鐵芯20的形狀係可採用環形(toroidal)形狀(圓環狀)、橢圓環狀、長圓環狀、矩形環狀、或淚滴狀等。第4圖至第7圖係顯示環形形狀的模製鐵芯20。
磁性體21所採用的磁性材料係可例示有鐵系、鐵-矽系、鐵-鋁-矽系、鐵-鎳系的材料、鐵系、Co系的非晶質材料等。磁性體21係可為:將磁性材料所構成的粉末經加壓成型而成的壓粉成型體;將磁性材料所構成的粉末經燒結而成的肥粒鐵(ferrite)鐵芯的成型體;將磁性材料所構成的薄板經積層或捲繞而成的積層鐵芯。
上述各種的磁性材料之中,以採用壓粉成型體來作為磁性體21為合適。此乃由於壓粉成型體之尺寸精度高且設計自由度亦高之故。
另一方面,當使用切斷刀具(砂輪)來切斷由壓粉成型體形成的磁性體21,切斷刀具抵切磁性體時,會 有周面破損的情形。因此,藉由絕緣性樹脂來將由壓粉成型體形成的磁性體21埋入成型,而如第4圖至第7圖所示,於磁性體21的周圍表面形成樹脂被覆部22的狀態來獲得模製鐵芯20而為適合。藉此,能夠防止切斷時磁性體時21破損的情形。此外,模製鐵芯20亦可藉由樹脂粉體被覆工法來製作。
樹脂被覆部22係在相當於上述之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的位置,形成有朝向外周側及/或側方突出的鍔部23。鍔部23係於切斷模製鐵芯20時,成為對於切斷裝置之輔助具的定位及固定的保持部,並且規定切斷位置。而且,如後所述,係將線圈零件50排列而概括地切斷時,用以將線圈零件50彼此連結。
鍔部23係切斷成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本體側鍔部25係於插入空芯線圈51時,作為對輔助具的定位件及空芯線圈51的擋止件。又,節段側鍔部27係於將節段40裝設到本體30時,成為空芯線圈51的擋止件。再者,將線圈零件50裝設於殼體70時,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係能夠用於對殼體70的定位及固定。
更詳細地,鍔部23係自樹脂被覆部22朝外周側突出,並且朝側方突出。鍔部23的外周側係在本體側鍔部25之側形成有本體側被卡止部。圖示之本體側被卡止部係形成於本體側鍔部25之寬度方向的溝25a。
再者,於鍔部23的側方且在本體側鍔部25 之側,於一方形成有凹條25b而另一方形成有凸條25c以作為本體側卡止部。該等本體側卡止部係於概括地切斷線圈零件50時,與相鄰的線圈零件50的本體側卡止部卡合而具有定位及阻止旋轉的作用。
於樹脂被覆部22的內側,以與前述之本體側鍔部25相反側亦即與本體側第2端面33連續的方式,突設有延伸於模製鐵芯20之內周側的連結構件28。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連結構件28係在將線圈零件50彼此排列並概括地切斷時,與相鄰的線圈零件50卡合而具有線圈零件50之定位的作用。例如,連結構件28可在延伸於模製鐵芯20之中心的前端,於一方的面形成為凸軸28a(參照第7圖),於另一方的面形成為凸軸28a所要嵌合的軸孔28b。
再者,於樹脂被覆部22的側面形成有複數個孔24。此乃對應於埋入成型時用以將模製鐵芯20定位在模具內之嵌入銷而形成。該等孔24的一部分係能夠利用於後述之附件60的裝設。
再者,如第4圖至第6圖所示,於樹脂被覆部22之一方的側面突設有複數個肋29。在圖中係自樹脂被覆部22突設有3個肋29。該等肋29係如後述第8圖及第9圖所示,在概括地切斷模製鐵芯20時,具有確保模製鐵芯20彼此之間隔之間隔件的作用。
此外,肋29係以在本體30側與節段40側至少各形成1個為較佳。圖中所示,肋29係在本體30形 成2個而在節段40形成1個。
肋29係僅利用於概括地切斷模製鐵芯20時,在切斷之後,對於線圈零件50的製作、構成等就不再須要。因此,切斷模製鐵芯20之後必須去除肋。所以,肋29係以將肋29的周圍形成為厚度較薄,僅用手指輕輕地朝斜方向推壓就能夠切除的構成為較佳。
又,如第7圖所示,在樹脂被覆部22且在與肋29相反側之面,設置有與肋29嵌合的嵌合孔29a。藉此,概括地切斷模製鐵芯20時,將相鄰的模製鐵芯20的肋29嵌合於嵌合孔29a,不僅可確保模製鐵芯20彼此的間隔,且能夠將模製鐵芯20彼此定位。
使用切斷刀具,如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在上述構成之模製鐵芯20的2處進行切斷而切斷成本體30與節段40。模製鐵芯20的切斷也可一個一個地實施,惟,排列並連結複數個模製鐵芯20而概括地切斷,能夠盡可能地提升作業效率。
此情形下,首先將模製鐵芯20彼此連結。更詳細而言,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排列複數個模製鐵芯20,使模製鐵芯20之鍔部23的凹條25b與相鄰之模製鐵芯20之鍔部23的凸條25c相卡合,並且使連結構件28之凸軸28a與軸孔28b相嵌合。此時,肋29抵接於相鄰的模製鐵芯20的側面,而確保該等模製鐵芯的間隔。此外,在樹脂被覆部22形成有嵌合孔29a的情形時,將肋29嵌合於相鄰之模製鐵芯20之嵌合孔29a,亦可助益於模製鐵 芯20彼此之定位。
圖中所示,為了使說明易於瞭解,係排列並連結2個模製鐵芯20,惟若為複數個則不限定為2個。可適當地連結5至10個模製鐵芯20並概括地切斷。
對於已排列的模製鐵芯20將切斷刀具插入,如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切斷模製鐵芯20。切斷係以藉由切斷而使模製鐵芯20被分斷成本體30與節段40的方式,在第1切斷部26A與第2切斷部26B的2處進行。第2切斷部26B係於鍔部實施。對第1切斷部26A與第2切斷部26B的切斷可同時實施,也可在進行其中一處的切斷之後,再進行另一處的切斷。較佳者係第1切斷部26A與第2切斷部26B所形成的角度為90°以下,圖中的實施形態係以該等切斷部所形成的角度為80°的方式來實施。此外,第10圖及第11圖中省略了肋29的圖示,惟在切斷了模製鐵芯20時,節段40於切斷結束時會有掉落之虞。因此,較佳者係在切斷時,特別是在進行第2次的切斷時,以輔助具等來把持肋29以防止其掉落。
模製鐵芯20的切斷係能藉由旋轉的切斷刀具等來進行。可例示以經金屬結合的鑽石砂輪作為切斷刀具。切斷模製鐵芯20時,切斷所耗掉的部分不可能為零而進行切斷,必須有對應於切斷刀具之厚度的切斷所耗掉的部分。亦即,相對於切斷模製鐵芯20而切出節段40後的本體30的缺口部31,節段40係縮小了達切斷所耗掉的部分。該切斷所耗掉的部分相當於間隙11。因此,只要是採 用具有與間隙11的寬度相配合之刀具厚度的切斷刀具即可。較佳者是切斷刀具係可適當地使用0.5mm至1.2mm的刀具厚度或刀具厚度比0.7mm還薄者。
此外,間隙11、11的寬度可設為相同,但是也可設為不同。此情形下,只要配合間隙寬度而在第1切斷部26A與第2切斷部26B使用刀具厚度不同的切斷刀具即可。
再者,於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之間,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之間設置間隙11的情形,與將端面直接對接的構成相比較,即使端面的面粗度較差,也可使對於電感的影響較小。因此,可加快切斷刀具對模製鐵芯20的切斷速度,而具有能夠提升切斷作業之效率的優點。
藉由切斷,模製鐵芯20被分斷成具有經切出節段40後之缺口部31的本體30、及大致扇形狀的節段40。
如第11圖所示,經切出節段40後的本體30具有在第1切斷部26A切斷後的本體側第1端面32、及在第2切斷部26B切斷後的本體側第2端面33,於本體側第1端面32與本體側第2端面33之間,係形成具有經切出的節段40與切斷所耗掉的部分之間隔的缺口部31之大致C字狀的構件。缺口部31係本體側第1端面32與本體側第2端面33係朝向內周方向接近,本體側第1端面32與本體側第2端面33所形成的角度係與朝向模製鐵芯20 之內周側中,第1切斷部26A與第2切斷部26B所形成的角度相同。
再者,同樣地如第11圖所示,節段40亦具有在第1切斷部26A切斷後的節段側第1端面42、及在第2切斷部26B切斷後的節段側第2端面43,節段側第1端面42與節段側第2端面43係朝向內周方向接近的大致扇形狀的構件。節段40之節段側第1端面42與節段側第2端面43所形成的角度係與朝向模製鐵芯20之內周側中,第1切斷部26A與第2切斷部26B所形成的角度相同。
切斷模製鐵芯20之後,切除已不再須要的肋29。肋29係因其周緣形成為厚度較薄而僅用手指輕輕地朝斜方向推壓就能夠切除。於前述第1圖及第2圖中顯示經切除肋29後的本體30與節段40。
如此一來,相對於所獲得的本體30,將節段40插入該缺口部31,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能夠獲得切斷所耗掉的部分成為間隙11的附間隙鐵芯10。
附間隙鐵芯10係在本體30與節段40之間插入非磁性的間隔件而能夠確保間隙11。
例如,第12圖、第13圖等所示,間隔件係將與節段40之節段側第1端面42及節段側第2端面43抵接的2片樹脂板61、61,沿著節段40之內周側與側方連結成附件60的形狀,藉此,能夠與節段40一體化,而能使其處理容易。此時,雖於圖中省略,惟可於附件60的內側面預先突設用以嵌入節段40之埋入銷所造成之孔24的 凸座,以將凸座嵌入孔24而能夠容易地將附件60裝設於節段40。
第14圖係將從內周側安裝附件60後的節段40裝設於本體30的立體圖。第15圖顯示樹脂被覆部22的剖面圖。參照第15圖可得知本體30與節段40的端面彼此間的對向位置,隔有樹脂板61、61。
此外,將附件60裝設於節段40之外周側時,由於節段側鍔部27成為阻礙,因此,如第16圖至第18圖所示,附件60係將抵接於節段側第1端面42之樹脂板61以覆蓋節段40之外周側及側方的方式形成一體,而節段側第2端面43只要另外接著樹脂板,或是利用後述之殼體70之間隔保持構件76來確保間隙11即可。
再者,如第16圖至第18圖所示,附件60的側面設成凸座63嵌入節段40之埋入銷所造成的孔24的構成時,能夠容易地將附件60裝設至節段40。再者,自節段側第1端面42更延伸且其內面形成凸座63,而成為凸座63嵌入本體30之埋入銷所造成的孔24的構成時,能夠容易地將節段40裝設至本體30。
節段40從本體30切出之後,本體30與節段40係具備有相同磁特性等。因此,與以另外的構件來形成節段的情形相比較,能夠發揮極穩定的磁特性等。
再者,由於將自模製鐵芯20切出的節段40設置回到本體30之缺口部31,所以能不須要以另外的構件來形成節段的步驟,加上原材料的損失也幾乎為零,而 能夠盡可能地提高製造效率。
再者,間隙11的寬度係能夠以切斷刀具的厚度來調節。
以下說明利用上述附間隙鐵芯10之線圈零件50的製造方法。
首先,自模製鐵芯20切出節段40之後(第11圖),從本體30之本體側第1端面32插入已預先捲繞好的空芯線圈51。第19圖顯示於本體30插入有空芯線圈51的狀態。
此外,將空芯線圈51插入本體30時,使用線圈插入裝置的情形下,將連結構件28之凸軸28a(參照第7圖)與軸孔28b定位於裝置,並利用輔助具夾著本體側鍔部25,而能夠將本體30固定成不能旋轉。然後,以此狀態插入空芯線圈51。由於本體側鍔部25係自本體30突出,所以成為空芯線圈51的擋止件。
將空芯線圈51插入本體30之後,如第20圖及第21圖所示,將裝設有附件60之節段40插入本體部30的缺口部31並固定,製作線圈零件50。此外,第20圖及第21圖係裝設有第12圖至第15圖所示之附件60之節段40的插入例。可對於附件60,於與本體側第1端面32及本體側第2端面33相對向之樹脂板61、61(間隔件)分別預先塗佈接著劑,而將節段40固定於本體30。
不使用附件60的情形下,只要是於節段40之節段側第1端面42與節段側第2端面43分別接著並固定樹脂板61、61作為間隔件,而將節段40插入本體30的 缺口部31即可。
如上述方式,本體30與節段40係形成環狀,如第21圖所示,成為捲繞有空芯線圈51的線圈零件50。
所製作的線圈零件50係裝設到用以安裝至基板等的殼體70而成為第27圖所示的線圈裝置55。
第22圖至第24圖顯示安裝線圈零件50的殼體70。殼體70係以配合線圈零件50之外周形狀形成愈朝中央愈低的基座71作為基體而構成。
基座71的中央具有側面朝上方突出的立壁,該等立壁的內面形成有可裝設線圈零件50之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的鍔部固定部。在本實施形態中,鍔部固定部係凹部72。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係插入該凹部72而被固定。
於凹部72之兩側凹設有導引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之側面的導引件73,並且於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之相對向面,突設有分別將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向內推壓的推壓片74、74。圖示之推壓片74、74係與本體側鍔部25及節段側鍔部27之插入方向平行的2條突條。
再者,於凹部72之內面突設有與形成在本體側鍔部25之本體側被卡止部卡合的殼體側卡止部。本體側被卡止部為溝25a時,殼體側卡止部係可設成以嵌合於溝25a的方式突出的卡止片75。
再者,由於構成間隙11而會於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之間產生間隙。並且,於凹部72突設有嵌合於該間隙並維持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之間隔的間隔保持構件76。
再者,殼體70中,於基座71的側面突設有保持空芯鐵芯51之拉出線52、52(參照第27圖)的保持手段77、77。各保持手段77分別具有向內彎曲且具有彈性的插入部77a、77a、及在與該插入部77a、77a之前端之間通過拉出線並保持拉出線52的承接部77b。從插入部77a、77a彼此之間插入拉出線52時,插入部77a、77a會彈性變形而容許拉出線52的通過,已通過的拉出線52係被夾嵌在插入部77a、77a之前端與承接部77b之間而被保持。
如第25圖所示,將線圈零件50裝設於上述構成的殼體70,藉此,如第26圖所示,完成線圈裝置55。線圈零件50係將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插入作為鍔定固定部的凹部72而被安裝於殼體70。更詳細的說明,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係將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的兩側透過導引件73壓入而嵌入凹部72,被推壓片74、74推壓而插入。再者,本體側鍔部25與節段側鍔部27之間夾嵌有自凹部72之底面突設的間隔保持構件76。
並且,線圈零件50係由於形成在本體側鍔部25之作為本體側被卡止部的溝25a嵌入作為殼體側卡止部的卡止片75而相對於殼體70變得不會脫落。
接著,將空芯鐵芯51的拉出線52、52分別插入保持手段77、77,而如第27圖所示,可獲得線圈裝置55。
以上的實施形態說明了附間隙鐵芯10,惟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使前述的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不具有間隙而相對合的無間隙鐵芯13。亦即,即使是無間隙鐵芯13的情形,也可採用上述模製鐵芯20的切斷方法。
此時,將節段40推壓入本體30之缺口部31的內周側,而如第28圖及第29圖所示,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密接,且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密接。雖然節段40係比本體30更被往內側推入,但是在組裝成線圈零件50或線圈裝置55時,通過磁性體21內的磁通係通過最短的磁路,即磁性體21的內周側,因此,即使外周側的剖面積有減損,實質上的剖面積也不會減少,而能發揮穩定的電感特性,幾乎不會有磁特性的降低。
第30圖係顯示無間隙鐵芯13所採用的節段40的附件60。附件60係包覆節段40的側面及內面,節段側第1端面42及節段側第2端面43維持露出的狀態。該附件60係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突設有嵌入藉由埋入銷而形成在樹脂被覆部22之孔24的凸座63,將凸座63嵌入節段40的孔24,而如第31圖所示,能夠將附件60裝設於節段40。另外,將節段40裝設於本體30之際,將比 節段40延伸得更長之部分的凸座63嵌入本體30的孔24即可。
此外,將線圈零件50裝設於殼體70來製作線圈裝置55的步驟也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第33圖係顯示所製作的線圈裝置55的剖面圖。此情形下,殼體70的凹部72係如第32圖所示,由於不需要間隙,所以將寬度形成得較窄。
上述說明係用以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理解為限定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或是限縮範圍。又,本發明之各部構成不限於上述實施例,而能在申請專利範圍記載的技術範圍內作各種的形態改變。
例如,製作複數個相同形狀的模製鐵芯20時,也可不將節段40放置回到切出該節段40後的本體30,而是放置回到其他的本體30。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設成使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相對向,而使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相對向。然而,也可使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2端面43相對向,而使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1端面42相對向。
而且,上述實施形態中,係說明了在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之間、及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之間,分別設有間隙11、11而成的無間隙鐵芯10、及任一端面都對合的無間隙鐵芯10,惟間隙11也可僅形成在其中任一端面之間,而使另一 側的端面之間相對合而無間隙。
例如,藉由使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對合而無間隙,且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之間設有間隙的構成,能抑制在線圈51內發生漏磁通。其結果,由於與線圈51交鏈的磁通變小,所以能降低渦電流損失,能抑制發熱。
再者,與上述相反地,藉由使本體側第2端面33與節段側第2端面43對合而無間隙,且本體側第1端面32與節段側第1端面42之間設有間隙的構成,雖然會有初始電感變小而磁特性飽和降低的情形,但是具有可使直流重疊特性的斜率變小的優點。
50‧‧‧線圈零件
51‧‧‧空芯線圈
55‧‧‧線圈裝置
70‧‧‧殼體
77‧‧‧保持手段

Claims (7)

  1. 一種線圈裝置,係包括:鐵芯,係將模製鐵芯以橫切外周面與內周面的方式,在相互朝向模製鐵芯之內周方向接近的第1切斷部與第2切斷部切斷,而獲得:本體,具有在前述第1切斷部切斷而得的本體側第1端面及在前述第2切斷部切斷而得的本體側第2端面;以及節段,具有在前述第1切斷部切斷而得的節段側第1端面及在前述第2切斷部切斷而得的節段側第2端面;該模製鐵芯係包含由磁性材料所構成之環狀的磁性體以及被覆前述磁性體之絕緣性的樹脂被覆部,在前述本體之前述本體側第1端面與前述本體側第2端面之間所形成的缺口部,以前述本體側第1端面與前述節段側第1端面、及前述本體側第2端面與前述節段側第2端面分別相對向之方式,配置前述節段,前述樹脂被覆部係從前述本體側第2端面側的端緣朝向外周側及/或側方突設有本體側鍔部,且從前述節段側第2端面側的端面朝向外周側及/或側方突設有節段側鍔部;線圈,係捲繞於前述鐵芯;及殼體,係載置前述鐵芯;其中,前述殼體係具有供前述本體側鍔部及前述節段側鍔部插入的凹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圈裝置,其中,前述本體側鍔部及前述節段側鍔部係相互對合而插入前述殼 體的前述凹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線圈裝置,其中,前述本體側第2端面與前述節段側第2端面之間,分別插入有第2樹脂板;於前述凹部突設有將前述本體側鍔部與前述節段側鍔部以存在有間隙的方式予以保持的間隔保持構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線圈裝置,其中,前述殼體之前述凹部係形成有使前述本體側鍔部與前述節段側鍔部朝接近的方向推壓的推壓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線圈裝置,其中,於前述本體側鍔部及/或前述節段側鍔部,在對向面的相反側形成有被卡止部;於前述殼體之前述凹部,形成有卡止前述被卡止部的卡止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線圈裝置,其中,於前述殼體之前述凹部的內側面,凹設有導引前述本體側鍔部與前述節段側鍔部之側面的導引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線圈裝置,其中,於前述殼體的外側面,形成有保持前述線圈之拉出線的保持手段。
TW105117007A 2015-06-03 2016-05-31 線圈裝置 TWI6841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3162A JP6095724B2 (ja) 2015-06-03 2015-06-03 コイル装置
JP2015-113162 2015-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063A true TW201711063A (zh) 2017-03-16
TWI684192B TWI684192B (zh) 2020-02-01

Family

ID=57441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7007A TWI684192B (zh) 2015-06-03 2016-05-31 線圈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44856A1 (zh)
EP (1) EP3306624B1 (zh)
JP (1) JP6095724B2 (zh)
KR (1) KR20180013938A (zh)
CN (1) CN107615416B (zh)
TW (1) TWI684192B (zh)
WO (1) WO20161950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5871B2 (ja) * 2015-06-03 2016-12-27 株式会社エス・エッチ・ティ コイル部品に用いられるモールドコアの切断方法
CN108806922A (zh) * 2017-12-11 2018-11-13 伊顿公司 一种电感器
TWI709021B (zh) * 2018-03-30 2020-11-01 日商京瓷股份有限公司 電感用芯、電子筆用芯體部、電子筆及輸入裝置
JP7042400B2 (ja) * 2018-11-29 2022-03-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0489A (en) * 1964-09-30 1967-09-05 Kaiser Aluminium Chem Corp Electrical transformer with cooling means
JPS5849010B2 (ja) * 1976-08-31 1983-11-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ギヤツプ付き巻鉄心
JPH04206909A (ja) * 1990-11-30 1992-07-28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トランス用カットコアの製法
JPH0745995Y2 (ja) * 1991-07-18 1995-10-18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雑音吸収具
JP3579734B2 (ja) * 1994-06-27 2004-10-20 Tdk株式会社 コアケース組立体
JPH08222455A (ja) * 1995-02-13 1996-08-30 Tokin Corp ノーマル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049997C (zh) * 1996-07-16 2000-03-01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软磁铁芯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6023023A (en) * 1996-07-19 2000-02-08 Takeuchi Industrial Co., Ltd. Noise absorbing apparatus
JP2000200721A (ja) * 1999-01-07 2000-07-18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コイル部品
WO2001052277A1 (en) * 2000-01-12 2001-07-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ubstantially closed core, core, and magnetic coil
US20050001709A1 (en) * 2003-07-03 2005-01-06 Pais Martin R. Inductive device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same
JP5074895B2 (ja) * 2007-11-13 2012-11-14 長野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JP4607979B2 (ja) * 2008-03-14 2011-01-05 株式会社エス・エッチ・ティ 支持台及び台付きコイル装置
CN201975251U (zh) * 2010-04-13 2011-09-14 徐其信 分体式电流互感器
WO2015171560A1 (en) * 2014-05-05 2015-11-12 Hubbell Incorporated Adjustable inductor
CN204332662U (zh) * 2014-10-30 2015-05-13 浙江正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浇注式电流互感器的新型壳体
DE102015107605B4 (de) * 2015-05-13 2018-01-25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Induktives Bauelement für Leiterplattenmontage und Wechselrichter mit einem leiterplattenmontierten induktiven Bau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25570A (ja) 2016-12-28
US20180144856A1 (en) 2018-05-24
KR20180013938A (ko) 2018-02-07
EP3306624A1 (en) 2018-04-11
EP3306624B1 (en) 2020-01-15
CN107615416B (zh) 2020-03-06
EP3306624A4 (en) 2018-12-26
TWI684192B (zh) 2020-02-01
JP6095724B2 (ja) 2017-03-15
CN107615416A (zh) 2018-01-19
WO2016195003A1 (ja)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11063A (zh) 線圈裝置
WO2012169043A1 (ja)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TWI684191B (zh) 附間隙鐵芯、使用該鐵芯之線圈零件及線圈零件之製造方法
JP2012244838A (ja)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TWI552175B (zh) 淚滴狀磁芯及使用該磁芯的線圈裝置
JP2013106406A (ja) ロータ
TWI684193B (zh) 用於線圈零件之模製鐵芯的切斷方法
JP2010123729A (ja) 非接触型電力伝送装置
CN107408451B (zh) 电感元件用树脂壳体以及电感元件
JP6039538B2 (ja) ギャップレス磁芯、これを用いたコイル装置及びコイ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309609B2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及び界磁子用コア
JP2004087668A (ja) 鉄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イル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7007634B2 (ja) モーターステーターコア
JP2016171192A (ja) 誘導機器
JP2022040935A (ja) 回転電機用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JPH0682838U (ja) 漏洩型電磁装置
JP2006129652A (ja) マグネチックコア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