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8049A - 藥劑包裝裝置 - Google Patents

藥劑包裝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8049A
TW201708049A TW105121013A TW105121013A TW201708049A TW 201708049 A TW201708049 A TW 201708049A TW 105121013 A TW105121013 A TW 105121013A TW 105121013 A TW105121013 A TW 105121013A TW 201708049 A TW201708049 A TW 2017080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material
packaging
holding
unit
mov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1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菊池秀幸
佐藤輝明
山林尚史
Original Assignee
高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8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804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3/00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9/0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e.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in flat, folded, or tubula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Subdividing filled flexible tubes to form packages
    • B65B9/02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etween opposed webs
    • B65B9/04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etween opposed webs one or both webs being formed with pockets for the reception of the articles, or of the quantities of materi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技術內容]具備:朝包材的搬運方向不能移動且將包材可挾持及解放地構成的固定挾持部、及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可前進及後退地設置且將包材可挾持及解放地構成的可動挾持部,反覆:前述固定挾持部將包材解放,且在前述可動挾持部將包材挾持的狀態下,使前述可動挾持部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前進的動作;及前述固定挾持部將包材挾持,且在前述可動挾持部將包材解放的狀態下,使前述可動挾持部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後退的動作。

Description

藥劑包裝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將藥劑包裝的藥劑包裝裝置。
作為藥劑的包裝體之一,是使用塑封包裝體。在專利文獻1中,使用具有複數收納凹部的樹脂製的托盤,將塑封包裝體作成。在托盤的各收納凹部中,依據處方被分配藥劑。且蓋薄片是被貼附在托盤的開放面中。在這種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托盤的設置和蓋薄片的貼附等的手動作業因為是必要,所以具有藥劑師等的負擔大的問題。
在此可取代前述托盤,使用長條薄片狀的包材。此情況,藥劑包裝裝置,是具備將長條薄片狀的包材搬運的包材搬運部,由藉由包材搬運部被搬運的包材將藥劑包裝。在這種藥劑包裝裝置中,可以將如前述的手動作業削減,將有關於藥劑的包裝的作業自動化。
但是在使用如前述的長條薄片狀的包材的藥 劑包裝裝置中,有必要將包材穩定地搬運。無法將包材穩定地搬運的話,在包材會發生皺褶等。但是,為了將包材穩定地搬運,具有包材搬運部的組裝時嚴格的調整是成為必要的問題。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2/070643號
在此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將包材搬運部的組裝調整作業容易化的藥劑包裝裝置。
本發明的構成的一例的藥劑包裝裝置,是具備將長條薄片狀的包材搬運的包材搬運部,由藉由該包材搬運部被搬運的包材將藥劑包裝,前述包材搬運部,是具備:移送包材的包材移送部、及將包材間歇地移送的方式將前述包材移送部控制的搬運控制部,前述包材移送部,具備:沿著包材的搬運方向不能移動地設置,可將包材成為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構成的固定挾持部;及使該固定挾持部成為將包材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驅動 前述固定挾持部的第1驅動部;及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及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可移動地被設置,可將包材成為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構成的可動挾持部;及使該可動挾持部成為將包材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驅動前述可動挾持部的第2驅動部;及使該可動挾持部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及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的方式,驅動前述可動挾持部的第3驅動部;前述搬運控制部,是反覆:在前述可動挾持部將包材挾持,且前述固定挾持部將包材解放的狀態下,使前述可動挾持部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的動作;及在前述固定挾持部將包材挾持,且前述可動挾持部將包材解放的狀態下,使前述可動挾持部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的動作;將前述第1驅動部及前述第2驅動部控制,並且將前述第3驅動部控制。
且前述固定挾持部,是具備將包材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前述第1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被轉動驅動,使前述一對的挾持片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被配置於與前述至少一方的挾持片相同側,且從包材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及前述一對的挾持片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的 搬運方向的上游側也可以。
且前述固定挾持部,是具備將包材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一方,是對於包材相面對的受部,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另一方,是具有將包材挾持地設在前述受部相反側且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的抵接部,藉由將該抵接部與包材抵接而將包材朝向前述受部推壓的推壓部,前述抵接部,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前述第1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被轉動驅動而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被配置於與前述抵接部相同側,且從包材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及前述抵接部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也可以。
且前述固定挾持部,是進一步具備將前述抵接部朝對於包材抵接的方向推迫的推迫部也可以。
且在前述抵接部中,設有防止朝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滑動的滑止構件也可以。
且前述包材移送部,是進一步具備:對於前述抵接部位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從對於包材與前述抵接部相同側,容許推壓並搬運的導引部也可以。
且進一步具備將藉由前述包材移送部被移送的包材切斷的切斷部,前述固定挾持部,是對於前述可動挾持部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下游側,且對於前述切 斷部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也可以。
且前述可動挾持部,是具備將包材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前述第2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被轉動驅動,前述一對的挾持片是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被配置於與前述至少一方的挾持片相同側,且從包材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及前述一對的挾持片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也可以。
且前述可動挾持部,是具備將包材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一方,是對於包材相面對的受部,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另一方,是具有將包材挾持地設在前述受部相反側且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的抵接部,藉由將該抵接部與包材抵接而將包材朝向前述受部推壓的推壓部,前述抵接部,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前述第2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被轉動驅動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被配置於與前述抵接部相同側,且從包材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及前述抵接部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也可以。
且前述可動挾持部,是進一步具備將前述抵接部朝對於包材抵接的方向推迫的推迫部也可以。
且在前述抵接部中,設有防止朝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滑動的滑止構件也可以。
且前述包材移送部,是進一步具備:對於前述抵接部位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從對於包材與前述抵接部相同側,容許推壓並搬運的導引部也可以。
1‧‧‧藥劑包裝裝置
10‧‧‧包材搬運部
10X‧‧‧搬運控制部
11‧‧‧包裝用薄片保持部
111‧‧‧保持軸
112,162‧‧‧浮動輥
12‧‧‧包材移送部,包裝用薄片供給部
121‧‧‧滾子
13‧‧‧凹部形成部
131‧‧‧熱板
132‧‧‧承接部
133‧‧‧成形模具
133a‧‧‧母模具
133b‧‧‧公模具
133c‧‧‧推板
14‧‧‧藥劑供給部
141‧‧‧貯留部
15‧‧‧藥劑投入部
16‧‧‧蓋薄片保持部
161‧‧‧保持軸
17‧‧‧包材移送部,蓋薄片供給部
171‧‧‧滾子
18‧‧‧蓋薄片黏著部
181‧‧‧熱板
182‧‧‧承接部
19‧‧‧切斷部
191‧‧‧切斷刃
20‧‧‧印刷部
3‧‧‧包材,包裝用薄片
3a‧‧‧滾子狀體
31‧‧‧凹部
4‧‧‧包材,蓋薄片
4a‧‧‧滾子狀體
4f‧‧‧上面
5‧‧‧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
51‧‧‧固定部
52‧‧‧可動部
511‧‧‧固定挾持部
512‧‧‧第1驅動部
513,524‧‧‧轉動軸
514‧‧‧固定部側導引部
521‧‧‧可動挾持部
522‧‧‧第2驅動部
523‧‧‧第3驅動部
525‧‧‧可動部側導引部
525‧‧‧導引部
5111‧‧‧挾持片,受部
5112‧‧‧挾持片,推壓部
5112a‧‧‧抵接部
5112b‧‧‧滑止構件
5113‧‧‧推迫部
5211‧‧‧挾持片,受部
5212‧‧‧挾持片,推壓部
5212a‧‧‧抵接部
5212b‧‧‧滑止構件
5213‧‧‧推迫部
M‧‧‧藥劑
P‧‧‧藥劑包裝體
[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藥劑包裝裝置的構成的概略的圖。
[第2圖]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立體圖。
[第3圖]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俯視圖。
[第4圖A]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縱剖面圖,顯示初期狀態。
[第4圖B]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縱剖面圖,顯示可動部開始前進的狀態。
[第5圖A]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縱剖面圖,顯示可動部完成前進的狀態。
[第5圖B]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縱剖面圖,顯示固定部的抵接部與包材抵 接的狀態。
[第6圖A]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縱剖面圖,顯示可動部開始後退的狀態。
[第6圖B]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縱剖面圖,顯示可動部完成後退的狀態。
[第7圖A]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動作的流程圖,顯示移送動作。
[第7圖B]顯示同藥劑包裝裝置中的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的動作的流程圖,顯示復歸動作。
接著,依據本發明,舉一實施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藥劑包裝裝置1,是藉由包材搬運部10被搬運,藉由使用長條薄片狀的包材也就是包裝用薄片3及蓋薄片4將藥劑M自動地包裝,形成藥劑包裝體P的裝置。
此藥劑包裝裝置1,是如第1圖所示,具備包裝用薄片保持部11、包裝用薄片供給部12、凹部形成部13、藥劑供給部14、藥劑投入部15、蓋薄片保持部16、蓋薄片供給部17、蓋薄片黏著部18、切斷部19、印刷部20。各部是藉由無圖示的控制部被控制。
且包材搬運部10是具備:移送包材(包裝用薄片3、蓋薄片4)的包材移送部(在本實施例中為包裝用薄片供給部12及蓋薄片供給部17中的挾持機構5)、 及將包材移送部控制的搬運控制部10X。此搬運控制部10X,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前述控制部的一部分構成。
包裝用薄片保持部11是將平坦的包裝用薄片3保持。包裝用薄片保持部11,是具備將後述的滾子狀體3a保持的保持軸111。此保持軸111,是藉由馬達被驅動。包裝用薄片3,是樹脂薄片。本實施例的包裝用薄片3,是使用例如熱可塑性的樹脂薄片。此包裝用薄片3是長條帶狀,在被捲取的滾子狀體3a的狀態下,可拉出地被保持於包裝用薄片保持部11。包裝用薄片3的寬度方向尺寸,是可形成1個凹部31的尺寸。且,本實施例的包裝用薄片3是透明。因此,在包裝後的狀態下容易從外部目視確認被收納於凹部31的藥劑M。又在本實施例中,雖使用透明的包裝用薄片3,但是包裝用薄片3,不一定必要為透明。包裝用薄片3,是例如半透明也可以,或是不透明也可以。
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可以使用平坦的包裝用薄片3,所以可以將呈滾子狀被捲取的狀態的包裝用薄片3由包裝用薄片保持部11保持。即,藥劑包裝裝置1,是在包裝用薄片保持部11中,可以將可形成多數的藥劑包裝體P的分量的包裝用薄片3一次地保持。因此,不必要如習知將具有收納凹部的托盤1枚1枚地由手一次一次地組裝。因此,藥劑包裝裝置的操作者可從繁雜的作業被解放。又,在前述「平坦」中,包含不會對於由後述的凹部形成部13所產生的凹部31的形成成為障礙的形成有凹凸 和模樣的形態。
包裝用薄片供給部12,是將來自前述包裝用薄片保持部11的包裝用薄片3朝長度方向供給。包裝用薄片3的供給,是朝包裝用薄片供給部12,第2圖所示,作為包材移送部的挾持機構5是藉由將包裝用薄片3挾持,間歇地朝下游側被移送。又,在本實施例中第1圖的滾子121沒有被驅動,只有進行包裝用薄片3的支撐。為了調整藉由包裝用薄片供給部12被移送的包裝用薄片3的張力,在包裝用薄片保持部11及包裝用薄片供給部12之間,設有作為張力賦予部的浮動輥112。浮動輥112,是朝上下可移動,藉由自重將包裝用薄片3從上方推壓。
前述包裝用薄片3的供給,是藉由後述的成形模具133在包裝用薄片3形成凹部31時停止。因此,前述供給是間歇地被供給。藉由此包裝用薄片供給部12,因為可以將自動地被供給的包裝用薄片3成形且將藥劑M投入,所以可以容易地包裝。
凹部形成部13,是在藉由前述包裝用薄片供給部被供給的前述包裝用薄片3,在長度方向隔有規定間隔地形成複數凹部31…31。凹部形成部13,是具備熱板131、承接部132、成形模具133。
熱板131及承接部132,是將被搬運的包裝用薄片3挾持地相面對,各相面對的面是平面。對於包裝用薄片3,熱板131是位於下方,承接部132是位於上方。 對於包裝用薄片3的熱板131及承接部132的配置是相反也可以。加熱器是被內藏在熱板131中。承接部132是由樹脂所構成,本實施例是橡膠製。又,承接部132,是加熱器是被內臟的另一個熱板也可以。熱板131及承接部132,是藉由電動馬達被驅動,可對於包裝用薄片3接近、遠離。將熱板131及承接部132驅動用的驅動源,不限定於電動馬達。熱板131及承接部132的驅動源,是可以將熱板131及承接部132對於包裝用薄片3接近、遠離即可。熱板131及承接部132的驅動源,是例如氣壓缸也可以,或是油壓缸也可以。在加熱器被通電使熱板131被加熱的狀態下,藉由熱板131及承接部132將包裝用薄片3挾持的方式接近,使包裝用薄片3軟化。
熱板131及承接部132,是在長度方向形成2包分(凹部31是2個分)的尺寸。另一方面,由成形模具133在每1包分(凹部31是1個分)將凹部31成形,使包裝用薄片3間歇地移動。伴隨此間歇地移動,包裝用薄片3是被2次加熱之後被供給至成形模具133。因此,因為第1次的加熱是成為「預備加熱」,第2次的加熱是成為「正式加熱」,所以為了凹部31的形成,可以將包裝用薄片3充分地軟化。熱板131及承接部132,不一定必要在長度方向形成2包分(凹部31是2個分)的尺寸。藉由1次的加熱可使包裝用薄片3充分地軟化的話,將熱板131及承接部132,在長度方向形成1包分(凹部31是1個分)的尺寸也可以。無法由2次的加熱使包裝 用薄片3充分地軟化的話,將熱板131及承接部132,在長度方向形成3包分(凹部31是3個分)以上的尺寸也可以。
成形模具133是位於熱板131及承接部132的薄片搬運方向下游側。成形模具133是具備:對於被搬運的包裝用薄片3位於下方的母模具133a、同位於上方的公模具133b及推板133c。使母模具133a及公模具133b可以形成具有所期的徑及尺寸的凹部31的方式,形成對應凹部31的形狀。在本實施例所形成的凹部31,是橫剖面形狀為圓形,如圖示,徑尺寸是隨著朝向下方縮小的形狀。在母模具133a中的凹狀的成形面中形成有複數吸引孔(無圖示)。
母模具133a、公模具133b、推板133c,是藉由電動馬達被驅動,可對於包裝用薄片3接近、遠離。將母模具133a、公模具133b、推板133c驅動用的驅動源,不限定於電動馬達。母模具133a、公模具133b、推板133c的驅動源,是可以將母模具133a、公模具133b、推板133c對於包裝用薄片3接近、遠離即可。母模具133a、公模具133b、推板133c的驅動源,是例如氣壓缸也可以,或是油壓缸也可以。
對於母模具133a,公模具133b及推板133c,是將藉由熱板131被軟化的包裝用薄片3挾持的方式接近。由母模具133a及推板133c挾持包裝用薄片3的狀態下,藉由從前述複數吸引孔吸引空氣,在包裝用薄片 3形成朝下方凹陷的凹部31。在此狀態下,藉由進一步對於母模具133a將公模具133b嵌合,就可確實地形成所期的形狀的凹部31。公模具133b,是不一定必要設置。可以藉由從母模具133a的前述複數吸引孔吸引空氣形成所期的形狀的凹部31的話,省略公模具133b也可以。
又,本實施例的成形模具133雖是被設置1組,且一次(母模具133a及公模具133b的上下動1週期)形成一個凹部31地構成,但是藉由沿著包裝用薄片3的長度方向,或是在包裝用薄片3的寬度方向(第1圖的表背方向)將複數組的成形模具133並列,一次形成複數凹部31…31也可以。
藥劑供給部14,是將藥劑M暫時地貯留,將該藥劑M,對應處方資料(例如1次的一服用分)朝藥劑投入部15供給。前述藥劑供給部14是具有將藥劑M暫時地貯留的貯留部141,可以藉由控制部(無圖示)的控制從貯留部141選擇性地供給藥劑M。此貯留部141,是錠劑用,可以例示收納卡匣、和複數凹部被配置成矩陣狀的分配槽。且,貯留部141,是散劑用,可以例示具備縱剖面V字狀的凹部的槽部、和形成圓盤狀且對應處方資料將散劑鏟取地構成的散劑分配裝置。但是,藥劑供給部14不限定於這些例示的形態,可以由各種的形態實施。此貯留部141,是例如,可由:將藥劑M依種類貯留的複數種類的貯留部,或是將藥劑M依1次的服用分貯留的複數服用分的貯留部構成。此情況,藥劑供給部14,可 以在為了適合供給藥劑M的狀態下,將藥劑M依種類或是依服用分貯留。藉由依種類的貯留部將藥劑M依種類貯留的情況時,可以容易地將藥劑M的補充。且,藉由依服用分的貯留部將藥劑M依服用分貯留的情況時,可以直接由貯留的狀態朝藥劑投入部15供給。
又,本實施例的藥劑供給部14,可以處理各種的劑形的藥劑。例如,可舉例錠劑、膠囊劑、散劑。且,在本實施例中雖只有處理固體的藥劑的構成,但是依據情況處理液體和凝膠狀的藥劑也可以。
藥劑投入部15,是藉由前述凹部形成部13而朝形成於包裝用薄片3的各凹部31將藥劑M投入。本實施例的藥劑投入部15,是如圖示由朝上漸廣形狀的料斗地構成,位於前述藥劑供給部14的下方。又,處理液體的藥劑的情況,藥劑投入部15是形成例如噴嘴狀等適合注出的形狀。
蓋薄片保持部16是將平坦的蓋薄片4保持。蓋薄片保持部16,是具備將後述的滾子狀體4a保持的保持軸161。此保持軸161,是藉由馬達被驅動。本實施例的蓋薄片4是使用樹脂薄片。此蓋薄片4是長條帶狀,在捲取的滾子狀體4a的狀態下,可拉出地被保持於蓋薄片保持部16。蓋薄片4,是具有可以將形成於包裝用薄片3的凹部31的開口覆蓋的寬度。本實施例的蓋薄片4的寬度,是與包裝用薄片3的寬度相同。又,蓋薄片4,是使用紙也可以。在此紙中,被塗抹樹脂也可以。
蓋薄片供給部17,是將閉鎖前述凹部31的開口用的蓋薄片4,對於形成有前述凹部31…31且在各凹部31被投入藥劑M的狀態的前述包裝用薄片3供給。蓋薄片供給部17,是將蓋薄片4供給至包裝用薄片3的上面。在本實施例中,蓋薄片供給部17,是對於包裝用薄片3將蓋薄片4從上方供給。蓋薄片供給部17,是對於包裝用薄片3將蓋薄片4,從側方供給也可以,或是從下方供給也可以。蓋薄片供給部17,是將來自前述蓋薄片保持部16的蓋薄片4朝長度方向供給。蓋薄片4的供給,是在蓋薄片供給部17(在本實施例中與包裝用薄片供給部12相同部分),第2圖所示,作為包材移送部的挾持機構5是藉由將蓋薄片4挾持,間歇地朝下游側被移送。又,在本實施例中第1圖的複數滾子171…171沒有被驅動,只有進行蓋薄片4的支撐。因為藉由蓋薄片供給部17調整被移送的蓋薄片4的張力,所以在蓋薄片保持部16及蓋薄片供給部17之間,設有作為張力賦予部的浮動輥162。浮動輥162,是朝上下可移動,藉由自重將蓋薄片4從上方推壓。
在本實施例中,包裝用薄片3及蓋薄片4,是藉由共通的挾持機構5被移送。前述供給,是藉由後述的蓋薄片黏著部18將蓋薄片4黏著在包裝用薄片3時停止。因此,前述供給是間歇地被供給。此間歇的蓋薄片4的供給,是與包裝用薄片3的供給同步。
蓋薄片黏著部18,是將藉由前述蓋薄片供給 部17被供給的前述蓋薄片4,藉由該蓋薄片4將前述凹部31的開口覆蓋而在閉鎖的狀態下黏著在前述包裝用薄片3。蓋薄片黏著部18,是具備熱板181、承接部182。熱板181及承接部182,是將:被搬運的蓋薄片4、及未形成有包裝用薄片3的凹部31部分挾持地相面對,各相面對的面是平面。對於蓋薄片4,熱板181是位於上方,承接部182是位於下方。加熱器是被內藏在熱板181中。承接部182是由樹脂所構成,本實施例是橡膠製。又,承接部182,是加熱器被內藏的另一個熱板也可以。熱板181及承接部182,是藉由電動馬達被驅動,可對於蓋薄片4及包裝用薄片3接近、遠離。將熱板181及承接部182驅動用的驅動源,不限定於電動馬達。熱板181及承接部182的驅動源,是可以將熱板181及承接部182對於蓋薄片4及包裝用薄片3接近、遠離即可。熱板181及承接部182的驅動源,是例如氣壓缸也可以,或是油壓缸也可以。又,未圖示,是在承接部182中,使此承接部182及凹部31不干涉的方式,形成有凹部31嵌入的凹處。在本實施例中,在承接部182的中央,圓形的孔貫通作為凹處,承接部182朝上方移動時不會與凹部31干涉。熱板181是在被加熱的狀態下藉由熱板181及承接部182將蓋薄片4及包裝用薄片3挾持,對於包裝用薄片3被蓋薄片4黏著(熱壓密封)而形成藥劑包裝體P。藉由此黏著,使被投入凹部31的藥劑M不會從凹部31漏出。又,蓋薄片黏著部18,是使在蓋薄片4及包裝用薄片3之間存 在黏著劑,進行蓋薄片4及包裝用薄片3的黏著也可以。
切斷部19,是將已黏著前述蓋薄片4的前述包裝用薄片3,將兩薄片3、4一起由1次或是複數次的服用分切斷。本實施例的切斷部19,是具備:將包裝用薄片3挾持地位於上方及下方,且使刃尖重疊的方式可移動的切斷刃191、191。由此,被分離成患者容易服用的單位藥劑包裝體P。因此,可以獲得被匯集成1次或是複數次的服用單位的藥劑包裝體P。
又,藉由變更切斷刃191的形狀,在包裝用薄片3及蓋薄片4形成車縫線也可以。如此藉由形成車縫線,因為可以依據患者的方便將藥劑包裝體P適宜地切斷,所以服用和藥劑包裝體P的保管時患者的使用方便性良好。又,車縫線以外,輔助由患者進行的藥劑包裝體P的切斷,使剛性比其他的部分更小,或形成板厚較薄的脆弱部也可以。
印刷部20,是將對應前述處方資料的資訊,印刷在前述蓋薄片4。藉由此印刷部20,因為可以將印刷由一連的過程完成,所以可以簡單地形成可交給患者的狀態的藥劑包裝體P。印刷內容,可舉例:患者氏名、有關於服用的日期、星期幾、服用時間(食後、食前、食間等)。在本實施例中,對於黏著在包裝用薄片3之前的蓋薄片4進行印刷。因此,印刷部20是位於包裝用薄片3的搬運線的上方。又,對於已黏著在包裝用薄片3之後的蓋薄片4進行印刷也可以。印刷方式,可以例示使用印刷 帶熱複寫的方式,但是可採用噴墨式等各種的方式。
接著,說明挾持機構5。如第2圖所示,挾持機構5是具備:位於薄片搬運方向(圖示右上方向)下游側的固定部51、及位於薄片搬運方向上流側的可動部52。
固定部51,是具備固定挾持部511、第1驅動部512。固定挾持部511,是朝由被上下重疊的狀態的包裝用薄片3及蓋薄片4所構成的包材3、4的搬運方向不能移動,可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地構成。第1驅動部512,是使固定挾持部511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的方式驅動固定挾持部511。
固定挾持部511,是對於可動挾持部521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下游側,且,對於切斷部19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正上游的位置,是指切斷部19的上游側,與包材3、4抵接的要素(不屬於固定部51)是除了固定挾持部511以外皆不不存在的位置。藉由這種配置,在挾持機構5及切斷部19之間,不必要為了確實地將包材3、4的切斷而另外設置導引包材3、4的構件。因此可以將包材搬運部10的構成簡化。
可動部52,是具備可動挾持部521、第2驅動部522、第3驅動部523。可動挾持部521,是可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前進(朝薄片搬運方向下游側的移動)及後退(朝薄片搬運方向上流側的移動)地設置,可 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地構成。第2驅動部522,是使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的方式驅動可動挾持部521。第3驅動部523,是使可動挾持部521是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前進及後退的方式驅動可動挾持部521。
各挾持驅動部512、522是具備旋轉馬達,發生的旋轉力是藉由朝各挾持部511、521(在本實施例中為推壓部5112、5212)被傳達,各挾持驅動部512、522是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構成各挾持驅動部512、522的驅動源,不限定於旋轉馬達。此驅動源,是電磁電磁線圈也可以。且,第3驅動部523是具備旋轉馬達,發生的旋轉力是被轉換成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的朝前後方向的驅動力且被傳達至可動部52的方式構成也可以。構成第3驅動部523的驅動源,不限定於旋轉馬達。此驅動源,是直動馬達也可以,或是壓缸也可以。
固定挾持部511、可動挾持部521是分別具備將包材3、4從上下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固定挾持部511中的5111、5112、可動挾持部521中的5211、5212、以下符號省略)。即,此一對的挾持片,是將包材3、4挾持由上下構成一對。如第3圖及第4圖A所示,本實施例的各挾持部511、521,是被配置於包材3、4中的寬度方向兩端緣部的上下。一對的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在本實施例中為後述的推壓部5112、5212),是在預先決定的軸線(本實施例中繞後述的轉動軸513、524的 軸心)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各挾持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轉動驅動,使前述一對的挾持片對於包材3、4抵接及分離。在本實施例中,各挾持部511、521,是與包材3、4中的寬度方向兩端緣部抵接。因此,可以不與凹部31干涉地抵接。
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包材3、4所具有的面(在本實施例中蓋薄片4的上面4f)平行,且與包材3、4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且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包材3、4被配置於與前述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相同側(在本實施例中上側),且從包材3、4被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3、4及一對的挾持片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
如此藉由預先決定的軸線被配置,在一對的挾持片對於包材3、4抵接的狀態下,包材3、4朝搬運方向的上游側被拉引時,一對的挾持片是對於包材3、4推壓。因此,伴隨藉由浮動輥112、162朝包材3、4被賦予的張力,一對的挾持片是對於包材3、4推壓。因此可以藉由前述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將包材3、4朝向前述挾持片之中另一方確實地推壓,藉此可以將包材3、4確實地挾持。
在本實施例中,位於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下方的挾持片,是對於包材3、4的下面相面對的受部5111、5211。且,位於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上方的者,是將包材3、4挾持地設在前述受部5111、5211相反側的 推壓部5112、5212。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包裝用薄片3是位於下方,蓋薄片4是位於上方的方式重疊,所以受部5111、5211是與包裝用薄片3抵接,推壓部5112、5212是與蓋薄片4抵接。
各挾持部511、521中的受部5111、5211是朝上下方向不能移動。因此,受部5111、5211是對於包材3、4在將一定的距離中被固定於挾持機構5內。另一方面,推壓部5112、5212,是具有對於包材3、4(在本實施例中為蓋薄片4)抵接及分離的各抵接部5112a、5212a。藉由將各抵接部5112a、5212a與包材3、4抵接而將包材3、4朝向受部5111、5211推壓。
朝包材3、4中的寬度方向(與搬運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轉動軸513、524是貫通各推壓部5112、5212。在固定部51的轉動軸513中,在第2圖中的正面側的軸端連接有第1驅動部512。在相同的可動部52的轉動軸524中,在軸端連接有第2驅動部522。又,如前述各挾持驅動部512、522雖是具備旋轉馬達,但是朝各轉動軸513、524的旋轉馬達的連接是直接連接也可以,透過齒輪等的傳達機構連接也可以。
抵接部5112a、5212a,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各挾持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轉動驅動對於包材3、4朝上下方向移動(轉動),進行抵接及分離。抵接部5112a、5212a是與包材3、4抵接的話,由受部5111、5211及推壓部5112、5212 的抵接部5112a、5212a使包材3、4被挾持。另一方面,抵接部5112a、5212a是從包材3、4分離的話,使由受部5111、5211及推壓部5112、5212的抵接部5112a、5212a所產生的挾持被解放。
本實施例中的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各轉動軸513、524的軸心。在本實施例中,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包材3、4被配置於與前述抵接部5112a、5212a相同側(在本實施例中為包材3、4的上方),且從包材3、4被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3、4(在本實施例中為蓋薄片4)及抵接部5112a、5212a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
搬運控制部10X,是將接著的二個動作反覆的方式,將第1驅動部512及前述第2驅動部522控制,並且將第3驅動部523控制。
一個動作也就是移送動作,是從第4圖B所示的狀態至第5圖A所示的狀態的動作,可動挾持部521是將包材3、4挾持(第7圖A的步驟S11),且在固定挾持部511將包材3、4解放的(同步驟S12)狀態下,前述可動挾持部是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朝第4圖B所示的方向D52f前進(同步驟S13)動作。因為只有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挾持前進,所以包材3、4是朝搬運方向下游側被移送。又,第4圖A所示的狀態是初期狀態。
另一個動作也就是復歸動作,是從第5圖B 所示的狀態經過第6圖A所示的狀態至第6圖B所示的狀態的動作,固定挾持部511是將包材3、4挾持(第7圖B的步驟S21),且在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解放的(同步驟S22)狀態下,可動挾持部521是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朝第6圖A所示的方向D52b後退(同步驟S23)動作。在包材3、4被挾持於固定挾持部511的狀態下,可動挾持部521因為是在將包材3、4解放的狀態下後退,所以包材3、4不朝前後方向移動。
藉由這二個動作,可以將包材3、4間歇地朝搬運方向下游側移送。又,每一間歇的時間間隔,是對應前述移送動作及復歸動作所需要的時間。
在此,移送包材用的其他的構成,是使用朝上下方向配置的一對的滾子。在此構成中,藉由時常與包材抵接的一對的滾子而將包材挾持。且將一對的滾子的至少一方旋轉驅動,藉此移送包材。這種其他的構成的情況,對於一對的滾子,有必要將位置及姿勢嚴格地調整。所以朝包材的抵接是時常。對於此本實施例的情況,與前述其他的構成的情況相比(相對地),挾持機構5的各部(特別是對於一對的挾持片5111‧5112、5211‧5212),位置及姿勢的調整精度未被要求。對於包材3、4成為不是時常間歇地抵接。因此包材搬運部10、尤其是,作為包材移送部的挾持機構5的組裝調整作業可以容易化。
固定挾持部511、可動挾持部521之中至少一 方,是具備將抵接部5112a、5212a朝對於包材3、4抵接的方向推迫的推迫部也可以。在本實施例中,未圖示形狀,但是在各推壓部5112、5212,設有具有彈簧的推迫部5113、5213。此推迫部5113、5213,是位於轉動軸513、524的第2圖中的背面側的軸端部。因為推迫部5113、5213是將抵接部5112a、5212a時常推迫,所以各挾持部511、521是被保持於第4圖A所示的狀態(初期狀態)。因此,不會非期望地將包材3、4解放。且,各挾持驅動部512、522即使旋轉馬達是非勵磁的情況因為推迫部也將抵接部5112a、5212a時常推迫,所以抵接部5112a、5212a是與包材3、4時常抵接。因此,在藥劑包裝裝置1未運轉時可以防止包材3、4從挾持機構5脫落,在下次運轉時不必要將包材3、4再度重新通過挾持機構5。
且在抵接部5112a、5212a中,可以設置防止朝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滑動的滑止構件5112b、5212b(第4圖B、第6圖A參照)。藉由此滑止構件5112b、5212b,抵接部5112a、5212a可以將包材3、4確實地挾持。滑止構件5112b、5212b,可以例示:由比構成抵接部5112a、5212a的材料的摩擦係數更大的材料所構成的構件,或是在表面(設在抵接部5112a、5212a時相面對於包材3、4的面)具有凹凸的構件。又,不設置與抵接部5112a、5212a別體的滑止構件5112b、5212b,在相面對於抵接部5112a、5212a中的包材3、4的面直接形成凹 凸也可以。
固定部51是具備固定部側導引部514,可動部52是具備可動部側導引部525。各導引部514、525,是對於各抵接部5112a、5212a位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正上游的位置,是指各抵接部5112a、5212a的上游側,與包材3、4抵接的要素(不屬於固定部51、可動部52)是除了各導引部514、525以外皆不存在的位置。各導引部514、525,是從對於包材3、4與抵接部5112a、5212a相同側(在本實施例中為上側),容許推壓且包材3、4的搬運。
固定部側導引部514,是沿著包材3、4的搬運方向延伸,上游側及下游側端部是形成翹曲向上的棒狀(雪橇狀)。可動部側導引部525,是與可動部52的轉動軸524同心地形成使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兩端部的徑尺寸被擴大的滾子狀。如第3圖所示,各導引部514、525,是在包材3、4(在本實施例中為蓋薄片4),從平面看和與凹部31重疊的部分之中寬度方向兩端緣部抵接。
藉由設置各導引部514、525,抵接部5112a、5212a將包材3、4解放時,藉由各導引部514、525推壓隨著上昇的抵接部5112a、5212a而上昇的包材3、4,就可以將抵接部5112a、5212a從包材3、4確實地分離。因此可以將包材3、4圓滑地移送。
依據如以上構成的本實施例的藥劑包裝裝置1 的話,包裝用薄片的供給、複數凹部的形成、藥劑的投入可以自動地進行。因此,可以容易進行塑封包裝。
最後,總結前述實施例(包含變形的形態)的構成及作用。前述實施例的藥劑包裝裝置1,是具備將長條薄片狀的包材3、4搬運的包材搬運部10,由藉由該包材搬運部10被搬運的包材3、4將藥劑M包裝,前述包材搬運部10,是具備:移送包材3、4的包材移送部、及將包材3、4間歇地移送的方式將前述包材移送部控制的搬運控制部10X,前述包材移送部,具備:沿著包材3、4的搬運方向不能移動地設置,可將包材3、4成為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構成的固定挾持部511;及使前述固定挾持部511將包材3、4成為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驅動前述固定挾持部511的第1驅動部512;及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及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可移動地被設置,可將包材3、4成為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構成的可動挾持部521;及使前述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成為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驅動前述可動挾持部521的第2驅動部522;及使前述可動挾持部521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及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的方式驅動前述可動挾持部521的第3驅動部523;前述搬運控制部10X,是反覆:在前述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挾持,且前述固定挾持部511將包材3、4解放的狀態下,使前述可動挾持部521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朝 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的動作;及在前述固定挾持部511將包材3、4挾持,且前述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解放的狀態下,使前述可動挾持部521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的動作的方式,將前述第1驅動部512及前述第2驅動部522控制,並且將前述第3驅動部523控制。
依據前述構成的一例的話,長條薄片狀的包材3、4,是藉由包材搬運部10被搬運。且,由藉由包材搬運部10被搬運的包材3、4,使藥劑M被包裝。包材3、4,是藉由包材移送部被移送。包材移送部,是使此包材移送部將包材3、4間歇地移送的方式,藉由搬運控制部10X被控制。
包材移送部,是具備固定挾持部511及可動挾持部521。固定挾持部511,是朝包材3、4的搬運方向不能移動,可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地構成。固定挾持部511,是藉由第1驅動部512被驅動。第1驅動部512,是使固定挾持部511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的方式驅動固定挾持部511。可動挾持部521,是可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前進(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及後退(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地設置,可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地構成。可動挾持部521,是藉由第2驅動部522被驅動,並且藉由第3驅動部523被驅動。第2驅動部522,是使可動挾持部521是將包材3、4挾持及解放的方式驅動可動挾持部521。第2驅動部522,是使可動挾持 部521對於基台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前進(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及後退(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的方式驅動可動挾持部521。
搬運控制部10X,是反覆接著的二個動作的方式,將第1驅動部512及第2驅動部522控制,並且將第3驅動部523控制。一個動作,是在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挾持,且固定挾持部511將包材3、4解放的狀態下,使可動挾持部521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前進(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的動作。另一個動作,是在固定挾持部511將包材3、4挾持,且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解放的狀態下,使可動挾持部521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後退(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的動作。藉由反覆這些的動作,就可以將包材3、4間歇地移送。
移送包材3、4用的其他的構成,也可使用一對的滾子。藉由一對的滾子將包材3、4挾持。且將一對的滾子的至少一方旋轉驅動,藉此移送包材3、4。這種其他的構成的情況,對於一對的滾子,有必要將位置及姿勢嚴格地調整。對於此,本發明的情況,與前述其他的構成的情況相比,對於包材移送部的各部,位置及姿勢的調整精度未被要求。因此包材搬運部10、特別是包材移送部的組裝調整作業可以容易化。
且前述固定挾持部511、前述可動挾持部521是分別具備將包材3、4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 地被設置,藉由各挾持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轉動驅動,前述一對的挾持片是對於包材3、4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3、4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3、4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3、4被配置於與前述至少一方的挾持片相同側,且從包材3、4被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3、4及前述一對的挾持片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也可以。
依據前述構成的一例的話,固定挾持部511、可動挾持部521是分別具備將包材3、4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一對的挾持片,是對於包材3、4抵接及分離。一對的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各挾持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轉動驅動而對於包材3、4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包材3、4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3、4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包材3、4被配置於與前述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相同側。且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從包材3、4分離配置,且對於包材3、4及前述至少一方的挾持片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因此,在一對的挾持片對於包材3、4抵接的狀態下,包材3、4朝搬運方向的上游側被拉引時,一對的挾持片是推壓包材3、4。因此可以藉由前述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將包材3、4朝向前述挾持片之中另一方確實地推壓,藉此可以將包材3、 4確實地挾持。
且前述固定挾持部511、前述可動挾持部521是分別具備將包材3、4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一方,是對於包材3、4相面對的受部5111、5211,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另一方,是具有將包材3、4挾持設在與前述受部5111、5211相反側且對於包材3、4抵接及分離的抵接部5112a、5212a,藉由將該抵接部5112a、5212a與包材3、4抵接而將包材3、4朝向前述受部5111、5211推壓的推壓部5112、5212,前述抵接部5112a、5212a,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各挾持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轉動驅動而對於包材3、4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3、4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3、4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3、4被配置於與前述抵接部5112a、5212a相同側,且從包材3、4被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3、4及前述抵接部5112a、5212a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也可以。
依據前述構成的一例的話,一對的挾持片,是具備受部5111、5211及推壓部5112、5212。受部5111、5211,是對於包材3、4相面對。推壓部5112、5212,是具有抵接部5112a、5212a。抵接部5112a、5212a,是對於包材3、4設在受部5111、5211相反側,對於包材3、4抵接及分離。推壓部5112、5212,是藉由 將抵接部5112a、5212a與包材3、4抵接而將包材3、4朝向受部5111、5211推壓。藉由將抵接部5112a、5212a與包材3、4抵接且藉由推壓部5112、5212將包材3、4朝向受部5111、5211推壓,就可以將包材3、4挾持。且藉由將抵接部5112a、5212a從包材3、4分離,就可以將包材3、4解放。
抵接部5112a、5212a,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各挾持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轉動驅動而對於包材3、4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包材3、4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3、4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包材3、4被配置於與抵接部5112a、5212a相同側。且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從包材3、4分離配置,且對於包材3、4及抵接部5112a、5212a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因此,在抵接部5112a、5212a對於包材3、4抵接的狀態下,包材3、4朝搬運方向的上游側被拉引時,抵接部5112a、5212a是對於包材3、4推壓。因此可以藉由推壓部5112、5212將包材3、4朝向受部5111、5211確實地推壓,藉此可以將包材3、4確實地挾持。
且前述固定挾持部511、前述可動挾持部521之中至少一方,是進一步具備將前述抵接部5112a、5212a朝對於包材3、4抵接的方向推迫的推迫部5113、5213也可以。
依據前述構成的一例的話,固定挾持部511、可動挾持部521之中至少一方,是進一步具備推迫部5113、5213。推迫部5113、5213,是將抵接部5112a、5212a朝對於包材3、4抵接的方向推迫。因此不會非期望地將包材3、4解放。
且在前述抵接部5112a、5212a中,設有防止朝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滑動的滑止構件5112b、5212b也可以。
依據前述構成的一例的話,在抵接部5112a、5212a中,設有防止朝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滑動的滑止構件5112b、5212b。因此可以將包材3、4確實地挾持。
且前述包材移送部,是進一步具備:對於前述固定挾持部511及前述可動挾持部521所具備的前述各抵接部5112a、5212a位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對於包材3、4從與前述抵接部5112a、5212a相同側容許推壓並搬運的導引部514、525也可以。
依據前述構成的一例的話,位於固定挾持部511、可動挾持部521之中上游側者,是進一步具備導引部514、525。導引部514、525,是對於位於固定挾持部511、可動挾持部521之中上游側者所具備的抵接部5112a、5212a位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且對於包材3、4從與抵接部5112a、5212a相同側容許推壓並搬運。因此抵接部5112a、5212a將包材3、4解放時,可 以將抵接部5112a、5212a從包材3、4確實地分離。
固定挾持部511是將包材3、4解放,且在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挾持的狀態下,可動挾持部521是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前進(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此動作時,可以將固定挾持部511的推壓部5112、5212的抵接部5112a、5212a,從包材3、4確實地分離。固定挾持部511是將包材3、4挾持,且在可動挾持部521將包材3、4解放的狀態下,可動挾持部521是沿著包材3、4的搬運路徑後退(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此動作時,可以將可動挾持部521的推壓部5112、5212的抵接部5112a、5212a,從包材3、4確實地分離。因此可以將包材3、4圓滑地移送。
且進一步具備將藉由前述包材移送部被移送的包材3、4切斷的切斷部19,前述固定挾持部511,是對於前述可動挾持部521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下游側,且對於前述切斷部19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也可以。
依據前述構成的一例的話,藥劑包裝裝置1,是進一步具備將藉由包材移送部被移送的包材3、4切斷的切斷部19。固定挾持部511,是對於可動挾持部521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下游側,且對於切斷部19被配置於包材3、4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因此,在包材移送部及切斷部19之間,不必要為了確實地切斷而另外設置導引包材3、4的構件。因此可以將構成簡化。
本實施例,依據前述構成的一例的話,可以將包材搬運部10的組裝調整作業容易化。
以上,雖說明了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前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實質的範圍內可以加上各種的變更。
例如,在前述實施例中,一對的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在前述實施例中為推壓部5112、5212),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設置,但是不限定於如此轉動的構成,對於包材3、4所具有的面(在前述實施例中為蓋薄片4的上面4f)平行移動等的直線移動的構成也可以。
且在前述實施例中,挾持機構5雖是由:位於薄片搬運方向下游側的固定部51、及位於薄片搬運方向上流側的可動部52所構成,但是相反地,將固定部51位於薄片搬運方向上流側,將可動部52位於薄片搬運方向下游側也可以。
3‧‧‧包材,包裝用薄片
4‧‧‧包材,蓋薄片
4f‧‧‧上面
5‧‧‧包材移送部,挾持機構
19‧‧‧切斷部
31‧‧‧凹部
51‧‧‧固定部
52‧‧‧可動部
511‧‧‧固定挾持部
512‧‧‧第1驅動部
513‧‧‧轉動軸
514‧‧‧固定部側導引部
521‧‧‧可動挾持部
522‧‧‧第2驅動部
523‧‧‧第3驅動部
524‧‧‧轉動軸
525‧‧‧可動部側導引部
525‧‧‧導引部
5112‧‧‧挾持片,推壓部
5113‧‧‧推迫部
5212‧‧‧挾持片,推壓部
5213‧‧‧推迫部

Claims (12)

  1. 一種藥劑包裝裝置,是具備將長條薄片狀的包材搬運的包材搬運部,由藉由該包材搬運部被搬運的包材將藥劑包裝,其特徵為:前述包材搬運部,具備:移送包材的包材移送部、及將包材間歇地移送的方式將前述包材移送部控制的搬運控制部,前述包材移送部,具備:沿著包材的搬運方向不能移動地設置,可將包材成為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構成的固定挾持部;及使該固定挾持部成為將包材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驅動前述固定挾持部的第1驅動部;及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及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可移動地被設置,可將包材成為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構成的可動挾持部;及使前述可動挾持部成為將包材挾持狀態及解放狀態的方式,驅動前述可動挾持部的第2驅動部;及使前述可動挾持部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及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的方式,驅動前述可動挾持部的第3驅動部,前述搬運控制部,是反覆:在前述可動挾持部將包材挾持,且前述固定挾持部將包材解放的狀態下,使前述可動挾持部沿著包材的搬運路 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下游側移動的動作;及在前述固定挾持部將包材挾持,且前述可動挾持部將包材解放的狀態下,使前述可動挾持部沿著包材的搬運路徑朝前述搬運方向上流側移動的動作;將前述第1驅動部及前述第2驅動部控制,並且將前述第3驅動部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前述固定挾持部,是具備將包材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前述第1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被轉動驅動,使前述一對的挾持片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被配置於與前述至少一方的挾持片相同側,且從包材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及前述一對的挾持片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前述固定挾持部,是具備將包材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一方,是對於包材相面對的受部, 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另一方,是具有將包材挾持地設在前述受部相反側且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的抵接部,藉由將該抵接部與包材抵接而將包材朝向前述受部推壓的推壓部,前述抵接部,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前述第1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被轉動驅動而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被配置於與前述抵接部相同側,且從包材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及前述抵接部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前述固定挾持部,是進一步具備將前述抵接部朝對於包材抵接的方向推迫的推迫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在前述抵接部中,設有防止朝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滑動的滑止構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前述包材移送部,是進一步具備:對於前述抵接部位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從對於包材與前述抵接部相同側,容許推壓並搬運的導引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 進一步具備將藉由前述包材移送部被移送的包材切斷的切斷部,前述固定挾持部,是對於前述可動挾持部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下游側,且對於前述切斷部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前述可動挾持部,是具備將包材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至少一方,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前述第2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被轉動驅動,前述一對的挾持片是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被配置於與前述至少一方的挾持片相同側,且從包材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及前述一對的挾持片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前述可動挾持部,是具備將包材挾持的一對的挾持片,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一方,是對於包材相面對的受部, 前述一對的挾持片之中的另一方,是具有將包材挾持地設在前述受部相反側且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的抵接部,藉由將該抵接部與包材抵接而將包材朝向前述受部推壓的推壓部,前述抵接部,是繞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可轉動地被設置,藉由前述第2驅動部繞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周圍被轉動驅動對於包材抵接及分離,前述預先決定的軸線,是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所具有的面平行,且與包材的搬運方向垂直交叉,對於前述包材移送部上的包材被配置於與前述抵接部相同側,且從包材分離地配置,且對於包材及前述抵接部的抵接位置被配置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前述可動挾持部,是進一步具備將前述抵接部朝對於包材抵接的方向推迫的推迫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在前述抵接部中,設有防止朝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滑動的滑止構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藥劑包裝裝置,其中,前述包材移送部,是進一步具備:對於前述抵接部位於包材的搬運方向的正上游,從對於包材與前述抵接部相同側,容許推壓並搬運的導引部。
TW105121013A 2015-07-02 2016-07-01 藥劑包裝裝置 TW2017080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3721A JP6572024B2 (ja) 2015-07-02 2015-07-02 薬剤包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8049A true TW201708049A (zh) 2017-03-01

Family

ID=57609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1013A TW201708049A (zh) 2015-07-02 2016-07-01 藥劑包裝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72024B2 (zh)
TW (1) TW201708049A (zh)
WO (1) WO20170029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84950B1 (ja) * 2018-06-26 2020-04-22 マルホ発條工業株式会社 ブリスタ包装機
JP7344235B2 (ja) 2021-01-27 2023-09-13 Ckd株式会社 ブリスタ包装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0643Y2 (zh) * 1979-08-06 1986-11-20
JPH0211405Y2 (zh) * 1984-12-12 1990-03-22
DE3838985C1 (zh) * 1988-11-18 1989-11-02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De
JP3039559U (ja) * 1996-12-27 1997-07-22 伊藤工業株式会社 材料送り装置
JP4664122B2 (ja) * 2005-06-07 2011-04-06 オリヒ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2つの収容室を有する2液袋包装袋を製造する製造方法および縦型充填包装機
US9090426B2 (en) * 2009-10-30 2015-07-28 Vamco International, Inc. Material feeding apparatus with gripper driving member and link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72024B2 (ja) 2019-09-04
JP2017013871A (ja) 2017-01-19
WO2017002916A1 (ja) 2017-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08047A (zh) 藥劑包裝裝置
US10864140B2 (en) Medicine feeding apparatus and medicine passing apparatus
KR101613854B1 (ko) 포장지 접속장치, 포장지 접속방법 및 포장장치
TW201708049A (zh) 藥劑包裝裝置
JP6876868B2 (ja) テープ自動装填装置及びそのテープ連結方法
JP6778779B2 (ja) 薬剤包装装置
KR20190097522A (ko) 면봉 포장 가압 이송장치
JP5983712B2 (ja) 包装紙接続装置、包装紙接続方法、及び、包装装置
JP2007261591A (ja) ポケット形成機構及びptp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WO2016152630A1 (ja) 薬剤包装装置
JP2004238026A (ja) ヒートシールユニット及び薬剤分包装置
WO2017111025A1 (ja) 薬剤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薬剤包装装置
WO2017111021A1 (ja) 凹部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薬剤供給装置、薬剤包装装置
JP2019089569A (ja) 粘着テープ切断装置および封緘製品の製造方法
WO2017111024A1 (ja) 薬剤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薬剤包装装置
WO2017111026A1 (ja) 凹部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薬剤供給装置、薬剤包装装置
WO2017111023A1 (ja) 薬剤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薬剤包装装置
JPH079644Y2 (ja) 薬袋プリンタ装置
TW201730052A (zh) 凹部形成裝置及具備此之藥劑供給裝置、藥劑包裝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