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2865A - 計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計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2865A
TW201632865A TW105103775A TW105103775A TW201632865A TW 201632865 A TW201632865 A TW 201632865A TW 105103775 A TW105103775 A TW 105103775A TW 105103775 A TW105103775 A TW 105103775A TW 201632865 A TW201632865 A TW 2016328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device
allergen
spr sensor
sensor unit
samp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3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rukazu Ihara
Hajime Nishio
Yoshiharu Hatakeyama
Chiharu Yano
Junko Nakano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32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86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5Specular reflectivity
    • G01N21/552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 G01N21/553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and using surface plasmons
    • G01N21/554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and using surface plasmons detecting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f nanostructured metals, e.g. localis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4/00Hydrolases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i.e. peptidases (3.4)
    • C12Y304/22Cysteine endopeptidases (3.4.22)
    • C12Y304/22065Peptidase 1 (mite) (3.4.22.65)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1Refractivity; Phase-affecting properties, e.g. optical path leng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6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 G01N33/543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involving physiochemical end-point determination, e.g. wave-guides, FETS, grat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enzymes or isoenzym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90Enzymes; Proenzymes
    • G01N2333/914Hydrolases (3)
    • G01N2333/9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G01N2333/95Proteinases, i.e. endopeptidases (3.4.21-3.4.99)
    • G01N2333/964Proteinases, i.e. endopeptidases (3.4.21-3.4.99)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 G01N2333/96402Proteinases, i.e. endopeptidases (3.4.21-3.4.99)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from non-mammals
    • G01N2333/96405Proteinases, i.e. endopeptidases (3.4.21-3.4.99)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from non-mammals in general
    • G01N2333/96408Proteinases, i.e. endopeptidases (3.4.21-3.4.99)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from non-mammals in general with EC number
    • G01N2333/96413Cysteine endopeptidases (3.4.22)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Measuring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計測裝置,其為小型且可攜帶、操作又簡便,並且能夠以高靈敏度/高精密度來定量被檢查物的量。本發明計測裝置具備:SPR感測器單元(SPR sensor cell)、光源與受光元件。SPR感測器單元具有多個光波導。多個光波導中至少1個係與固定有針對被檢查物之識別物質的金屬層一起構成檢測部,而多個光波導中另外的至少1個係與不含識別物質的金屬層一起構成參照部。

Description

計測裝置
本發明關於計測裝置。更詳細地說,本發明關於使用表面電漿共振與光波導來計測被檢查物之量的計測裝置。
已知一種計測裝置,其利用表面電漿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現象來計測被檢查物的量。這般的計測裝置,例如可使用於:樣本濃度的測定、免疫反應的檢測等種種化學分析及生化分析。就這般之化學分析及生化分析之應用的一例而言,可舉:過敏原的探測及/或過敏原量的定量。尤其幼兒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的主要過敏原被認為係源自於在室內塵埃(居家塵粒)所含之蟎者。因此,對這般的過敏患者而言,定量環境中蟎過敏原量係極為重要的。
就利用SPR現象來計測蟎過敏原量的裝置而言,提案有一種蟎過敏原計測裝置,其使用了計測共振角的稜鏡型SPR(專利文獻1)。惟,依據於專利文獻1記載的計測裝置的話,有需要計測超微小的共振角變化(0.0072°~0.0000288°),就結果而言,變得需要大型且精密的驅動裝 置。因此,於專利文獻1記載的計測裝置,係以設置在測定環境經精密地調節的研究設施為前提。換言之,於專利文獻1記載的計測裝置,不適於在一般房屋般的通常環境(例如高溫多濕、灰塵多的狀態)簡便地計測蟎過敏原量,並且,亦未設想攜帶。進一步,於專利文獻1記載的計測裝置,為了組裝樣本盒(sample case)(感測晶片(sensor chip)),在稜鏡與樣本盒之間有需要塗布匹配油,操作係非常地繁瑣。加之,從居家塵粒所萃取的過敏原量非常地少,並且其水溶液量亦少,因此,在利用僅1次的反射之稜鏡型計測裝置來說,靈敏度往往不足,對於抗過敏原抗體的固定化量還有光源及受光元件要求高精密度。
就利用了SPR現象之計測裝置的代表例而言,係針對蟎過敏原量的計測裝置進行了說明,但上述般課題不限於蟎過敏原量的定量,為在利用SPR現象來計測及/或定量被檢查物之量的計測裝置共通的課題。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48180號公報
發明概要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習知課題而作者,以其目的來說在於提供:小型且可攜帶、操作又簡便,且能夠高靈敏度/高精密度來定量被檢查物之量的計測裝置。
依據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計測裝置,具備SPR感測器單元、光源與受光元件。SPR感測器單元具有多個光波導,該多個光波導中至少1個係與固定有針對被檢查物之識別物質的金屬層一起構成檢測部,而該多個光波導中另外的至少1個係與不含該識別物質的金屬層一起構成參照部。
在1個實施形態來說,上述計測裝置更具備跨上述多個光波導而延伸的展開部。在1個實施形態來說,上述展開部具有多孔性材料。
在1個實施形態中來說,上述檢測部具有:內包層、至少一部分被設成與該內包層鄰接的核心層、以及被覆該核心層的金屬層,且該金屬層上固定有前述識別物質。
在1個實施形態中來說,上述SPR感測器單元以可插拔方式安裝。
在1個實施形態中來說,上述識別物質為抗過敏原抗體;且上述計測裝置係透過與該抗過敏原抗體的抗原抗體反應來計測過敏原量。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話,利用SPR現象的計測裝置係在SPR感測器單元設多個光波導,且將該光波導中至少1個做成固定有針對被檢查物的識別物質的檢測部,並將另外的至少1個做成不含該識別物質的參照部,藉此可實現小型且可攜帶、操作又簡便,並且能夠以高靈敏度/高精密度來定量被檢查物之量的計測裝置。依據本發明實施形 態的計測裝置,不具專業知識者(例如,主婦)可在家庭環境中簡便地使用。
10‧‧‧光波導本體
11‧‧‧內包層
12‧‧‧核心層
12a‧‧‧光入射口
12b‧‧‧光出射口
13‧‧‧金屬層
13a‧‧‧檢測部
13b‧‧‧參照部
14‧‧‧基板
15‧‧‧展開部
20‧‧‧樣本配置部
21‧‧‧上包層
30‧‧‧上板
31‧‧‧壓入部
32‧‧‧卡合槽
33‧‧‧第1貫通孔
34‧‧‧第2貫通孔
40‧‧‧下板
41‧‧‧單元本體配置部
42‧‧‧側壁
43‧‧‧卡合爪
45‧‧‧開口部
100‧‧‧SPR感測器單元
110‧‧‧單元本體
120‧‧‧保持體
151‧‧‧緩衝液
152‧‧‧本體部
153‧‧‧折疊部
154‧‧‧第1密封部
155‧‧‧第2密封部
156‧‧‧蓋
200‧‧‧計測裝置
210‧‧‧單元安裝部
220‧‧‧光源
221a‧‧‧光源側光連接件
221b‧‧‧受光元件側光連接件
222a‧‧‧光源側纖維塊體
222b‧‧‧受光元件側纖維塊體
223a‧‧‧光源側光纖固定裝置
223b‧‧‧受光元件側光纖固定裝置
230‧‧‧受光元件
240‧‧‧光纖
240a‧‧‧光源側光纖
240b‧‧‧受光元件側光纖
A1-A1‧‧‧線
A2-A2‧‧‧線
圖1為說明依據本發明1個實施形態之計測裝置的概略立體圖。
圖2為從上方所見圖1之計測裝置的主要部分概略透視圖。
圖3為說明於本發明1個實施形態所使用之SPR感測器單元的概略立體圖。
圖4為圖3之SPR感測器單元的概略平面圖。
圖5為圖3之SPR感測器單元的概略分解立體圖。
圖6為圖3之SPR感測器單元依據上板之A1-A1線的概略截面圖。
圖7為圖3之SPR感測器單元依據下板之A2-A2線的概略截面圖。
圖8為說明在依據本發明1個實施形態之計測裝置使用時所使用之樣本液調製/滴下構件的概略圖。
圖9係顯示在實施例1的計測裝置中樣本液滴下前之穿透率的圖表。
圖10係比較並顯示在實施例1的計測裝置中樣本液滴下後檢測部及參照部之穿透率變化的圖表。
圖11係顯示在實施例1的計測裝置中樣本液滴下後檢測部及參照部之穿透率變化的差的圖表。
圖12係比較並顯示在實施例2的計測裝置中樣本液滴 下後檢測部及參照部之穿透率變化的圖表。
圖13係顯示在實施例2的計測裝置中樣本液滴下後檢測部及參照部之穿透率變化的差的圖表。
圖14係顯示在比較例1的計測裝置中樣本液滴下後檢測部之穿透率變化的圖表。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A.計測裝置
圖1為依據本發明1個實施形態之計測裝置的概略立體圖;圖2為從上方所見圖1之計測裝置的概略透視圖;圖3為在依據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計測裝置所使用之SPR感測器(SPR sensor)之一例的概略立體圖;圖4為從上方所見圖3之SPR感測器單元的概略平面圖;圖5為圖3之SPR感測器單元的概略分解立體圖;圖6為圖3之SPR感測器單元依據上板的A1-A1線的概略截面圖;圖7為圖3之SPR感測器單元依據下板的A2-A2線的概略截面圖。再者,為了容易看,在圖式中之各構成構件被示意化,且尺寸及/或縮尺被記載為與實際不同。
計測裝置200具備:SPR感測器單元100、光源220與受光元件(光計測器)230。SPR感測器單元100代表性的是,以可插拔方式安裝於單元安裝部210並組入計測裝置200。SPR感測器單元100代表性的是,在平面視中在與光波導的波導方向(核心層1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插入單元安裝部210。在1個實施形態中來說,當SPR感測器單元 100被安裝在單元安裝部210的指定位置時,單元安裝部210係設置在與光源220、光源側光纖240a、SPR感測器單元100的光波導(實質上係核心層12)、受光元件側光纖240b以及受光元件230成一軸上或者係設置在成平行於該軸之軸上的位置。更具體而言,在計測裝置200中,就1個實施形態而言,如圖示例般,光源220、光源側光纖240a及SPR感測器單元100的光波導(實質上係核心層12),被配置於在光源側係成一軸上的位置,且SPR感測器單元100之分支的2個光波導(實質上係核心層12)及2個受光元件230,分別被配置於在受光元件側係成一軸上的位置。藉由作成這般的結構,能夠將在光波導內之光的衰減量抑制為最小限度,因而能夠獲得對SPR的計測係充分的光量。就結果而言,能夠以高靈敏度/高精密度來計測被檢查物(例如,過敏原)的量。
就光源220而言,可採用任意的妥適的光源。就光源的具體例而言,可舉:白色光源、單色光光源、發光二極體。較佳為發光二極體。藉由使用發光二極體作為光源,能夠實現長壽命、低成本以及免維護。受光元件(光計測器)230被連接至任意妥適的運算處理裝置,使得能夠對數據進行積存、顯示及加工。就受光元件230而言,可採用任意妥適的受光元件。較佳為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因使用光電二極體作為受光元件,會實現優良的受光靈敏度,而能夠擴大計測範圍。
光源220係透過光源側光連接件221a被連接至光源側光纖240a。光源側光纖240a係透過光源側纖維塊體 222a被連接至SPR感測器單元100之核心層12的光入射口12a。在核心層12的光出射口12b來說,透過受光元件側纖維塊體222b連接了受光元件側光纖240b。受光元件側光纖240b係透過受光元件側光連接件221b被連接至受光元件230。光源側光纖240a係藉光源側光纖固定裝置223a被固定,而受光元件側光纖240b係藉受光元件側光纖固定裝置223b被固定。
SPR感測器單元100具有光波導,被導入光波導的光中特定波長的光會在金屬層使表面電漿共振產生並使其之光强度衰減,藉此探測樣本的狀態及/或其之變化。在本發明實施形態來說,SPR感測器單元100具有多個(在圖示例來說2個)光波導(實質上係核心層12、12),且該多個光波導中至少1個係與固定有針對被檢查物之識別物質的金屬層一起構成檢測部13a,且另外的至少1個係與不含該識別物質的金屬層一起構成參照部13b。為這般的結構的話,能夠從參照部13b之光強度的變化來決定光源雜訊、環境雜訊等,因此藉由利用參照部13b之光強度的變化來校正檢測部13a之光強度的變化,能夠更精密地計測(定量)被檢查物的量。例如,藉由預先作成顯示在參照部13b之光強度與在檢測部13a之光強度的差,與被檢查物量的相對關係的基準線,能夠計測已排除了光源雜訊、環境雜訊等之正確的被檢查物的量。在本說明書來說,所謂識別物質係稱對於被檢查物會顯示專一性反應、鍵結、吸附、響應等的物質。再者,針對SPR感測器單元詳細的結構,於後述之B項進行 說明。
藉由採用上述般的結構,計測裝置200實現小型化。具體而言,上述發光二極體及光電二極體係能以元件單體使用,且光量及檢測精密度亦能夠維持充分的等級。進一步,因上述般的一軸配置,能夠良好地確保在光波導傳播的光量。因此,能夠兼顧小型化與高靈敏度/高精密度的計測。就結果而言,計測裝置(實質上係計測裝置本體:未安裝SPR感測器單元者)可設置在家庭環境,且在1個實施形態來說係可攜帶的。計測裝置本體能夠係,縱例如為50mm~300mm左右、横例如為50mm~250mm左右、高度例如為20mm~80mm左右的尺寸。
計測裝置200只要在能夠利用SPR現象下,能夠計測(定量)任意妥適的被檢查物的量。就被檢查物的具體例而言,可舉:過敏原(識別物質:使產生與過敏原之抗原抗體反應的抗過敏原抗體)。在1個實施形態來說,計測裝置200可使用於過敏原的定量。此狀況時,在SPR感測器單元100的檢測部13a來說,固定(代表性的是担載)有抗過敏原抗體。就過敏原的代表例而言,可舉:蟎過敏原。當計測裝置200使用於蟎過敏原的定量時,抗蟎過敏原抗體可被担載於檢測部13a。
B. SPR感測器單元
B-1. SPR感測器單元的整體結構
SPR感測器單元100具備:光波導本體10與樣本配置部20(以下,有將光波導本體10與樣本配置部20併稱為單元本 體110的狀況)。實用上來說,SPR感測器單元100進一步包含將單元本體110予以夾持固定的保持體120。
SPR感測器單元100藉由採用光波導,一面維持被檢查物(例如過敏原)量以高靈敏度/高精密度的定量,一面實現了可攜帶的小型化。具體而言如以下。就習知的SPR感測器而言,在使光入射檢測部位之際,有需要使光以妥適的角度入射。因此,對準機構部變得複雜(例如,由馬達等所致之入射光的自動角度調節)而需要空間,不得不大型化。另一方面,為光波導時,藉由妥適地設計構成光波導之核心/包層的折射率差,即使不顧慮入射角度,傳播的光也自然會收斂於所期待的角度範圍。進一步,如本發明實施形態般,即便係當使光入射於檢測部與參照部這樣2個以上的部位時,只要使光波導(實質上係核心層)分支即可,入射的光僅來自一處即可,因而能夠避免大型化。因此,SPR感測器單元100能夠為:縱例如為30mm~100mm左右、横例如為15mm~50mm左右、厚度例如為0.5mm~10mm左右的尺寸。其結果,不具專業知識者(例如,主婦)可在家庭環境中簡便地(即,不需要熟練度地)使用。
B-2.光波導本體
B-2-1.光波導本體的整體結構
光波導本體10具有:內包層11、至少一部分被設成與內包層11鄰接的核心層12、被覆內包層及核心層之一部分的金屬層13,以及被配置於內包層之底面側的基板14。在圖示例來說,核心層12係被埋設使得上表面在內包層11露 出。被導入核心層12的光中特定波長的光,會在金屬層13使表面電漿共振產生。藉著起因於金屬層上的樣本(包含被檢查物的樣本)及該樣本的狀態變化而其光強度衰減,而能夠探測金屬層表面之樣本的狀態及/或其變化。
如上述,依據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話,在SPR感測器單元100來說,設有多個光波導。具體而言,藉著多個核心層12、12‧‧‧形成為被內包層11所圍繞,而設多個光波導,而光在各別的核心層部分傳播。在圖示例來說,藉由經分支為2個的核心層12、12被設為埋設於內包層11,而形成2個光波導,其中的1個,設成覆蓋核心層12的一部分,並且與固定有針對被檢查物之識別物質的金屬層13一起構成檢測部13a,另外的1個係設成覆蓋核心層12的一部分,另外並與未固定有識別物質的金屬層13一起構成參照部13b。如上述般,所謂識別物質係稱對於被檢查物會顯示專一性反應、鍵結、吸附、響應等的物質。例如,在被檢查物為過敏原時來說,識別物質係使與該過敏原的抗原抗體反應發生的抗過敏原抗體。當被檢查物為過敏原時,在檢測部13a來說,測定樣本中的過敏原係藉由與已固定於金屬層的抗過敏原抗體接觸而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從起因於該抗原抗體反應的光強度變化(代表性的是衰減),能夠定量樣本中的過敏原量。另一方面,在參照部13a來說,如上述般,因為能夠從光強度的變化決定光源雜訊、環境雜訊等,藉由以參照部13b之光強度的變化來校正檢測部13a之光強度的變化,能夠更精密地定量過敏原量。例如,藉由預先 作成表示在參照部13b之光強度與在檢測部13a之光強度的差,和過敏原量之相對關係的基準線,能夠計測已排除了光源雜訊、環境雜訊等之正確的過敏原量。再者,在圖示例來說,係顯示核心層經分支為2個的形態,但例如亦可並列設置彼此實質上平行地延伸的多個核心層,亦可組合分支的核心層與並列設置的核心層。
在圖示例來說係說明設有2個光波導(實質上係核心層)的實施形態,但亦可設3個以上(例如3~8,較佳為3~6,更佳為3~5的)光波導。此狀況時,能夠作成多個檢測部及/或參照部。例如當設5個光波導時,可將檢測部作成4個並將參照部作成1個,亦可將檢測部作成3個並將參照部作成2個,亦可將檢測部作成2個並將參照部作成3個,亦可將檢測部作成1個並將參照部作成4個。例如當將檢測部作成4個並將參照部作成1個時,被固定於檢測部的識別物質,可在4個檢測部全部相同,亦可在3個檢測部相同,亦可在2個檢測部相同,亦可在4個檢測部全部相異。例如當設5個光波導來計測(定量)蟎過敏原量時,藉由將1個光波導作成參照部,並在4個光波導(檢測部)固定針對DerfI、DerfII、DerpI及DerpII的抗體,能夠將DerfI、DerfII、DerpI及DerpII的量全部予以精密地定量。就結果而言,能夠決定居家塵粒中蟎過敏原量與致敏之閾值及/或誘發哮喘發作之閾值的關係。
因應需要,亦可在內包層11及核心層12的上表面設保護層(未圖示)。保護層代表性的是設為被覆內包層11 及核心層12之上表面全部。
在1個實施形態中來說,如圖示例般,設有跨多個光波導(更具體而言係檢測部與參照部)而延伸的展開部15。
B-2-2.內包層
內包層11被形成為具有指定厚度之平面視大致矩形的平板狀。內包層的厚度(距離核心層上表面的厚度),例如為5μm~400μm。
內包層11可形成自具有折射率低於後述核心層折射率的任意妥適的材料。就具體例而言,可舉:氟樹脂、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醯胺樹脂、矽酮樹脂、丙烯酸樹脂及該等的改性體(例如,茀改性體、氘改性體,為氟樹脂以外時氟改性體)。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該等較佳可摻合感光劑來作為感光性材料使用。
內包層11在上述樹脂之外亦可包含粒子。藉由使粒子分散於內包層中,可獲得充分的S/N比。就該粒子而言,可使用能夠使內包層表面的反射率增大及/或使在內包層之光穿透性降低的任意妥適的粒子。當在內包層中分散有粒子時,內包層在波長650nm之光穿透率,例如可為95%以下。因內包層包含粒子,能夠將在對核心層的光耦合之際所要求的精密度抑制得低。
就上述粒子的形成材料而言,例如,可舉:金屬或者無機氧化物。又,粒子的平均粒徑(φ),例如為10nm~5μm。在內包層中粒子的填充率,例如為1%~50%。
B-2-3.核心層
核心層12被形成為從光入射口12a側在與SPR感測器單元的插拔方向及厚度方向兩者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角柱形狀,在圖示例來說,在該方向之指定的位置分支為2個。核心層12被埋設為會從內包層11露出上表面。再者,核心層12的延伸的方向係光波導的波導方向。
核心層12係被配置為其上表面係與內包層11的上表面成為相同平面。因核心層的上表面配置為與內包層的上表面成為成為相同平面,能夠效率佳地將金屬層僅配置於核心層的上側。進一步,核心層,其延伸的方向的兩端面被配置為與內包層該方向的兩端面成為相同平面,且分別作為光入射口12a及光出射口12b發揮功能。
核心層12較佳係包含鹵素。因核心層含有鹵素,能夠使核心層的折射率降低。其結果,能夠格外地使檢測靈敏度提升。依據這般實施形態之SPR感測器單元,一面實現可在家庭環境使用的小型化,一面能夠具有對於定量化被檢查物(例如過敏原)量係充分的檢測靈敏度。就鹵素而言,可舉:氟、氯、溴以及碘。較佳為氟。係因為調整核心層的折射率來作成所期望的折射率係容易的。進一步,藉由使用氟,因為能夠抑制被檢查物(例如過敏原)往核心層的附著,能夠提高計測精密度。
就使核心層含有鹵素的手段而言,可採用任意妥適的手段。具體而言,使用含鹵素的材料來形成核心層即可。就能夠形成核心層之含鹵素的材料而言,例如可舉: 含鹵素原子的樹脂、含鹵素化合物的樹脂組成物。就含鹵素原子的樹脂的具體例而言,可舉: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氟化環氧樹脂、氟化聚醯亞胺樹脂、氟化聚醯胺樹脂、氟化丙烯酸樹脂、氟化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氟化矽氧烷樹脂等含氟原子的樹脂;氯乙烯樹脂、氯乙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烯烴樹脂等含氯原子的樹脂;以及該等的改性體。較佳為含氟原子的樹脂。藉由使用含氟原子的樹脂,降低核心層的折射率並使靈敏度提升,且能夠抑制伴隨的S/N比的降低。更詳細地係如以下。如上述,藉由使用氟,降低核心層的折射率,能夠使靈敏度提升。另一方面,要是降低核心層的折射率而使靈敏度提升,則SPR吸收峰會位移至長波長側(近紅外區域)。在近紅外區域來說存在C-H振動吸收,而在激發波長的光強度的降低因該吸收而發生。其結果,有S/N比降低,或者有受波導模式之影響的狀況。藉由使重於氫原子的氟原子鍵結至碳,能夠使振動吸收位移至長波長側,能夠抑制光強度的降低,因而能夠抑制S/N比的降低。進一步,如上述,藉由使用氟,能夠抑制被檢查物(例如過敏原)往核心層的附著,因此能夠提高計測精密度時,上述例示之含氟原子的樹脂抑制被檢查物往核心層的附著效果係顯著的。就含鹵素化合物的樹脂組成物而言,可舉包含鹵素化合物,與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醯胺樹脂、矽酮樹脂、丙烯酸樹脂及/或胺基甲酸酯樹脂的樹脂組成物。就鹵素化合物的具體例而言,可舉:六溴苯、六氯苯、五溴苯、五氯苯、五溴酚、五氯 酚、六溴聯苯、十溴聯苯、氯四溴丁烷、四溴丁烷、六溴環十二烷、全氯五環癸烷(perchloropentacyclodecane)、十溴二苯基醚、八溴二苯基醚、六溴二苯基醚、乙烯雙-四溴酞醯亞胺、四氯雙酚A、四溴雙酚A、溴化聚苯乙烯、鹵化聚碳酸酯、鹵化環氧化合物、溴化聚苯醚、聚氯苯乙烯、氯化石蠟、四溴苯二甲酸酐、四氯苯二甲酸酐。上述含鹵素的材料(形成核心層的材料),較佳係可摻合感光劑來作成感光性材料來使用。
核心層12(實質上係形成核心層的材料)的鹵素含有率,較佳為35重量%以上,更佳為40重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0重量%以上。鹵素含有率為這般的範圍的話,可獲得具有所期望之折射率的核心層,就結果而言,例如可獲得SPR感測器單元,其具有可在家庭環境中實現過敏原量的定量的檢測靈敏度。進一步,因為可獲得具有所期望的被檢查物附著抑制效果的核心層,計測精密度亦可提高。另一方面,鹵素含有率的上限較佳為78重量%。上限要是超過78重量%,則核心層發生液狀化或氣化,有變得無法維持核心層之形狀的狀況。
核心層12的折射率,較佳為1.43以下,更佳為1.41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39以下。藉由令核心層的折射率為1.43以下,能夠格外地使檢測靈敏度提升,例如能夠實現可在家庭環境中實現過敏原量之定量的檢測靈敏度。核心層之折射率的下限較佳為1.33。核心層之折射率為1.33以上的話,即便係水溶液系的樣本(水的折射率:1.33)亦可激發 SPR,並且能夠使用通用的材料。再者,在本說明書中,折射率係意味在波長830nm的折射率。
核心層12的折射率高於內包層11的折射率。核心層之折射率與內包層之折射率的差,較佳為0.010以上,更佳為0.020以上。核心層之折射率與內包層之折射率的差係這般範圍的話,能夠將檢測部的光波導作成所謂的多模式。因此,能夠增多穿透光波導的光的量,就結果而言,能夠使S/N比提升。進一步,藉由作成多模式,因為各種各樣的光被導波至檢測部,且在該各種各樣的光發生因SPR所致之衰減,而能夠使靈敏度提升。
核心層12的厚度,例如為5μm~200μm,較佳為20μm~200μm。又,核心層的寬度,例如為5μm~200μm,較佳為20μm~200μm。係這般厚度及/或寬度的話,能夠將光波導作成所謂的多模式。
B-2-4.金屬層
如於圖4及圖5所示,金屬層13被形成為均勻地被覆核心層12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因應需要可於核心層與金屬層之間設易接著層(未圖示)。藉由形成易接著層,能夠使核心層與金屬層牢固地固著。
就形成金屬層13的材料而言,可舉:金、銀、鉑、銅、鋁及該等的合金。金屬層可為單一層,亦可具有2層以上的積層結構。金屬層的厚度(當具有積層結構時係全部層的合計厚度),較佳為20nm~70nm,更佳為30nm~60nm。
B-2-5.展開部
如上述般,在SPR感測器單元來說,亦可設跨多個光波導(實質上係從檢測部13a至參照部13b為止)而延伸的展開部15。展開部15例如,能夠以紙(例如,紙層析用濾紙)或者多孔質薄膜(例如,不織布、多孔質樹脂薄膜)等多孔性材料所構成。藉由設展開部,能夠使液狀的樣本均勻地到達多個光波導(實質上係檢測部及參照部),並且此際能夠除去樣本中的雜質/異物等。在圖示例來說,展開部15係跨檢測部及參照部的整個寬度而設,但在可發揮上述效果的範圍,例如,其終端亦可被配置於檢測部及/或參照部表面的任意處。又,展開部亦可與圖示例相異,被設為覆蓋檢測部及參照部的整面。展開部例如,可藉由使用接著劑等來將上述材料固定於所期望之處而設。
多孔質薄膜的孔徑,較佳為5nm~300μm,更佳為10nm~100μm,進一步更佳為25nm~50μm,特佳為100nm~20μm。當多孔質薄膜的孔徑過小時,被檢查對象物有不能在多孔質薄膜通過/被搬運的可能性。在當多孔質薄膜的孔徑過大時來說,有無法除去異物的可能性。多孔質薄膜的空孔率,較佳為25%~95%,更佳為70%~90%。進一步,多孔質薄膜的蛋白質吸附率,較佳為較低者,較佳為300μg/cm2以下,更佳為100μg/cm2以下,進一步更佳為20μg/cm2以下,尤佳為5μg/cm2以下。在當蛋白質吸附率過大時來說,被檢查對象物吸附,而有在檢測部的測定變得無法進行的可能性。
多孔質薄膜,代表性的是使用容易成形的多孔質 樹脂薄膜。就能夠構成多孔質薄膜之樹脂的具體例而言,可舉:氟系樹脂(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烯烴系樹脂(例如,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系樹脂(例如,聚苯乙烯)、乙酸乙烯酯系樹脂(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纖維素系材料(例如,纖維素混合酯)。尤其,較佳為蛋白質吸附性能低的材料,例如較佳為氟系樹脂。
多孔質薄膜,因應需要亦可受表面處理。就表面處理的具體例而言,可舉:親水化處理。
展開部15的厚度,例如為10μm~5mm,較佳為20μm~500μm,更佳為30μm~100μm,進一步更佳為50μm~90μm。係這般的厚度的話,能夠使液狀的樣本良好地到達檢測部以及參照部兩者,並且,此時能夠良好地除去樣本中的雜質/異物等。
B-2-6.其他的層以及構件
就形成易接著層的材料而言,代表性地可舉:鉻或者鈦。易接著層的厚度較佳為1nm~5nm。
如上述,因應需要亦可形成保護層。保護層,代表性的是能夠以被覆內包層11以及核心層12的上表面全部的方式,以在平面視與內包層相同形狀的薄膜的形式來形成。藉由設保護層,例如,當樣本為液狀時來說,能夠防止核心層及/或包層因樣本而膨潤。就形成保護層的材料而言,例如,可舉:二氧化矽、氧化鋁。該等材料,較佳可 調整為折射率變得低於核心層12。保護層的厚度,較佳為1nm~100nm,更佳為5nm~20nm。
基板14為內包層的支持基板。基板亦可因應需要省略。就基板的形成材料而言,可使用任意妥適的樹脂。就具體例而言,可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醯亞胺等。基板的厚度,例如為50μm~2000μm,較佳為100μm~500μm。
B-2-7.抗過敏原抗體
當計測裝置200被使用於過敏原量的計測(定量)時,在SPR感測器單元100來說,在金屬層13上來說抗過敏原抗體受到固定(代表性的是担載)而構成檢測部13a。例如,當定量蟎過敏原時來說,抗蟎過敏原抗體被担載在金屬層上。於以下針對將抗蟎過敏原抗體担載於金屬層的次序進行說明。
(1)將為官能基之羧基固定於金屬層。具體而言,使包含含羧基之硫醇(例如,7-羧基-1-庚烷硫醇)的溶液與金屬層接觸指定時間。接觸代表性的是能夠藉由溶液的滴下或者浸漬而進行。接觸時間例如為20分鐘~720分鐘,較佳為60分鐘左右。溶液濃度例如為60mM。
(2)藉由超純水洗淨金屬層,除去未固定硫醇化合物。
(3)使包含水溶性碳二醯亞胺及羥基琥珀醯亞胺的溶液與金屬層接觸。接觸代表性的是能夠藉由溶液的滴下或者浸漬而進行。藉此能夠圖謀已固定於金屬層之羧基的活 化。該溶液例如能夠作成碳二醯亞胺:羥基琥珀醯亞胺=1:1(莫耳比)。
(4)利用水來洗淨金屬層,除去附著在金屬層的溶液。
(5)使已使抗蟎過敏原抗體溶解或者分散於緩衝液的抗體液與金屬層接觸指定時間。藉此,被固定於金屬層且經活化的羧基與抗蟎過敏原抗體鍵結,而抗蟎過敏原抗體被担載於金屬層。在抗體液中抗蟎過敏原抗體濃度,例如可作成100μg/ml。接觸時間,例如可令為60分鐘左右。
(6)使包含胺基的乙醇(例如,10mM的乙醇胺)與金屬層接觸,來進行未鍵結至抗蟎過敏原抗體的羧基的阻隔,該抗蟎過敏原抗體已担載於金屬層。
藉由進行上述(1)~(6)的操作,與蟎過敏原(抗原)進行抗體抗原反應的抗蟎過敏原抗體被担載於金屬層。再者,在上述次序以外,亦可使用記載於例如:日本特開2003-156434號公報、日本特開2009-216483號公報、WO90/5303A1、美國專利第5716854號、美國專利第5922594號,以及美國專利第8012587號的方法。
抗蟎過敏原抗體係會與成為蟎過敏之原因的蟎過敏原(抗原)專一性地鍵結的蛋白質。就蟎過敏原(抗原)而言,能夠以美洲室塵蟎(Dermatophagoides farinae)之過敏抗原區的DerfI及DerfII,還有歐洲室塵蟎(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之過敏抗原區的DerpI及DerpII作為對象。DerI(DerfI及DerpI)為分子量約25K的蛋白質,具有半胱胺酸蛋白酶活性,因常被發現於蟎的排泄物而被認為或係消 化道酵素。DerII(DerfII及DerpII)為分子量約14K的蛋白質,係常見於蟎體中的蛋白質。再者,DerfI、DerfII、DerpI及DerpII的胺基酸序列在文獻等係周知的。在歐洲室塵蟎與美洲室塵蟎之對應的過敏原之間來說存在非常高的結構相似性。例如,DerfI與DerpI之間,以及,DerfII與DerpII之間的胺基酸序列,分別有78%及88%的一致。尤其,可使用DerI量(DerfI及DerpI的合計測:群1蟎過敏原量)作為蟎過敏原量的指標。具體而言,能夠將居家塵粒中的DerI量2μg/g令作致敏的閾值,將DerI量10μg/g令作誘發哮喘發作的閾值。
B-3.樣本配置部
樣本配置部20係由光波導本體10的上表面與上包層21所規定。具體而言,如於圖3~圖5所示般,上包層21被形成為平面視矩形的框架形狀,使得在光波導本體10的上表面中其外圍與光波導本體10的外圍在平面視中大致相同,由該上包層21與光波導本體10的上表面所包圍的部分被劃區為樣本配置部20。藉由將樣本配置於該劃區,金屬層(實質上係已被固定於金屬層的識別物質)與樣本(實質上係樣本中的被檢查物)相接觸而變得能夠檢測。進一步,藉由形成這般的劃區,能夠容易地將樣本配置於金屬層表面,因此能夠圖謀作業性的提升。樣本配置部的寬度係樣本能藉毛細管現象等而移動至金屬層的寬度即可。
就形成上包層21的材料而言,例如,可舉:形成上述核心層以及內包層的材料,還有矽酮橡膠、樹脂薄膜、 無機氧化物薄膜等。形成上包層的材料又,亦可係具備基材薄膜與黏著層的黏著膠帶。上包層的厚度,較佳為5μm~1000μm,更佳為25μm~200μm。上包層的折射率,較佳為低於核心層的折射率。在1個實施形態中來說,上包層的折射率係與內包層的折射率相同。
單元本體110能夠利用任意妥適的方法來製作。就製作方法的具體例而言,可舉於日本特開2012-215540號公報等記載的方法。
B-4.保持體
保持體120係由上板30以及下板40所構成,利用該上板30以及下板40來夾持單元本體110。
如於圖5~圖7所示,下板40於其上表面,設有單元本體配置部41,該單元本體配置部41係能嵌入單元本體110地凹設。另一方面,上板30於其底面,設有壓入部31,該壓入部31在平面視中係以對應於單元本體配置部41的形狀在下方向上突出。單元本體配置部41的深度係設定為較壓入部31的厚度還大單元本體110的厚度(光波導本體之厚度與上包層之厚度的合計)量。因此,將單元本體110配置於下板40的單元本體配置部41,以壓入部31從其上嵌合於單元本體配置部41的方式將上板30壓入,藉此能夠夾持固定單元本體。
在本實施形態中,上板30以及下板40具有能相互卡合的卡合部,藉由該等卡合部的卡合而將單元本體牢固地夾持固定。具體而言,如於圖5~圖7所示,下板40具有從 其上表面的周邊立起的側壁42,在該側壁42的上端來說設有多個向內側突出之向下鈎狀的卡合爪43。側壁42的高度係與上板30的厚度(未設有壓入部之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同。另一方面,在上板30來說,沿著其上表面的周邊設有對應於卡合爪43之形狀的卡合槽32。如上述,藉由壓入上板30,並且使該卡合爪43與卡合槽32卡合而能夠將單元本體110簡便地,並且牢固地夾持固定。在對應於側壁42之光入射口12a以及光出射口12b的位置來說,設有開口部45。再者,單元本體的夾持固定並不限於上板與下板的卡合,例如,亦可使用螺絲、接著劑等來夾持固定單元本體。
在上板30來說,在上下方向上貫通上板30的第1貫通孔33以及第2貫通孔34,分別被設在在平面視中2個金屬層13的兩側,即,夾著2個金屬層13被設在單元插入側以及計測裝置本體側。在上板30以及下板40作為保持體120來夾持固定單元本體110而經一體化時,第1貫通孔33以及第2貫通孔34分別與樣本配置部20連通。依據該結構的話,第1貫通孔33被使用作為樣本導入部,而第2貫通孔34作為通氣孔發揮功能,因此已被導入第1貫通孔33的樣本,藉著毛細管現象在樣本配置部20流往計測裝置本體方向而接觸於金屬層13,能夠進行測定。再者,當SPR感測器單元100被安裝於單元安裝部之際,第1貫通孔33被設於會成為計測裝置本體的外側位置。藉由作成這般結構,在將SPR感測器單元安裝於單元安裝部之後能夠導入樣本,操作性能夠提升。
第1貫通孔33的內徑代表性的是2mm~10mm,在 其內部來說能夠導入10μl左右的樣本。又,第2貫通孔34的內徑代表性的是0.1mm~2mm。
就上板30以及下板40的形成材料而言,可因應目的等來使用任意妥適的材料。就形成材料的具體例而言,可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醯亞胺等。上板30的厚度(未設有壓入部之部分的厚度),例如為0.5mm~5mm,較佳為0.8mm~3mm。下板40的厚度(未設有單元本體配置部之部分的厚度),例如為0.5mm~8mm,較佳為0.5mm~5mm。
上板30以及40分別能夠以射出成形、切削成形等任意妥適的方法製作。
C.計測裝置的使用方法
以下,就計測裝置之使用方法的一例,說明蟎過敏原的定量方法。首先,將為蟎汚染檢查之對象的房屋或大廈等室內,利用例如安裝有具有可採集塵埃的過濾器網格之過濾器的打掃用具來進行塵埃的捕集。塵埃的捕集可利用打掃用具來拭取,當打掃用具為吸塵器時來說,亦可利用吸塵器來吸引清掃。例如,利用吸塵器進行吸引清掃時,室內的蟎過敏原藉由該吸引被吸引至吸塵器內,而被過濾器所捕集。從吸塵器取下過濾器,使利用過濾器捕集之指定量的塵埃溶解或者分散於指定量的緩衝液(例如,Tris酸緩衝液、TBS、MOPS、磷酸緩衝液),調製樣本液。又,例如,在旋風式吸塵器時來說,亦可將緩衝液置入已收集 於捕集容器的塵埃,或者,將收集的塵埃取出至其它容器中並置入緩衝液來調製樣本液。另一方面,如於圖1所示般,將SPR感測器單元安裝於計測裝置本體,從樣本導入部(第1貫通孔)滴下樣本液,在經過指定時間後使光從光源入射至核心層。其結果,發生表面電漿共振而光強度變化,而能夠從該光強度變化量定量蟎過敏原量。係使用了如於圖3~圖5所示般之SPR感測器單元之計測裝置的話,因為能夠從參照部13b光強度的變化決定光源雜訊、環境雜訊等,藉由以參照部13b光強度的變化來校正檢測部13a光強度的變化,能夠更精密地計測(定量)蟎過敏原的量。又,增加光波導的數量的話,如上述般能夠將DerfI、DerfII、DerpI以及DerpII的量全部非常精密地定量。就結果而言,能夠決定居家塵粒中蟎過敏原量與致敏之閾值及/或誘發哮喘發作之閾值的關係。該等一連串的操作,在家庭環境亦可實行,並且,即便係不具專業知識者(例如,主婦)亦可實行。其結果,因為在家庭環境中蟎過敏原的早期發現以及定量成為可能,而依據本發明實施形態的計測裝置,對於起因於蟎之過敏疾病的預防係極為有效的。具體而言,一邊定期地(例如,每1週)且持續地(例如,1年左右)測定蟎過敏原量,一邊進行妥適的室內清掃,藉此能夠使室內以及居家塵粒中的蟎過敏原顯著地減少,其結果,能夠顯著地改善起因於蟎之過敏疾病的預防效果。
如上述般,依據本發明實施形態的計測裝置,不具專業知識者(例如,主婦)能夠在家庭環境中使用。從這般 的觀點來看,計測裝置能夠以包含指定構件的組的形式來提供。具體而言,計測裝置組可包含:安裝著SPR感測器單元,且藉由替換該單元而能持續使用的計測裝置本體;每次過敏原量的測定會替換而使用的SPR感測器單元;以及,能夠從已採集的居家塵粒調製樣本液,並將該樣本液滴下至SPR感測器單元的樣本液調製/滴下構件。SPR感測器單元以及計測裝置本體係如於上述A項以及B項說明。樣本液調製/滴下構件,例如構成為在使用前來說能夠填充並密封指定量的上述緩衝液,並在使用時來說能夠將居家塵粒供給至該緩衝液來使溶解或者分散於該緩衝液而調製樣本液,進一步能夠將該樣本液滴下至SPR感測器單元的樣本導入部。這般的樣本液調製/滴下構件因為不需要緩衝液的計測而僅計測居家塵粒即可,而操作簡便,並且能夠更正確地調整在樣本液中居家塵粒(就結果而言,蟎過敏原)濃度。具體而言,該構件如於圖8(a)所示,具有:前端部作成錐狀且填充有緩衝液151的本體部152;設於錐形的前端部,且在使用前係被密封,而在使用時係藉由折取折疊部153來開封之第1密封部154;以及設於與第1密封部154相反之側之本體部端部,且使用前係由以可剝離方式貼附著的密封材所密封著,而在使用時藉由將密封材予以剝離而變得能供給樣本(居家塵粒)的第2密封部155。在使用時來說,首先如於圖8(b)所示般,從第2密封部155剝離密封材,經採集及計測之指定量的樣本(居家塵粒)從因該剝離而開封之部分被供給並分散或者溶解於緩衝液,調製指定濃度的樣本液。 其次,如於圖8(c)所示,藉由蓋156而封鎖已剝離了密封材之部分,使得樣本液不洩漏。最後,如於圖8(d)所示,折取折疊部153,使樣本液從藉由該折取而開封之部分滴下至計測裝置(實質上係SPR感測器單元的樣本導入口)。這般的樣本液調製/滴下構件較佳係能夠以透明樹脂所構成。因為由破裂所致之緩衝液及/或樣本液的洩漏受到防止,進一步,係因為能藉由按壓致變形且可見內部,因而滴下操作係容易的。再者,在使用有依據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計測裝置的過敏原量之定量中,樣本液的濃度(塵埃濃度、居家塵粒濃度),例如可為10μg/ml~10g/ml,較佳可為100μg/ml~1g/ml,更佳可為1mg/ml~500mg/ml。
就塵埃的採集手段而言,亦可使用拭取構件。因此,上述組亦可包含拭取構件。在1個實施形態中來說,拭取構件係具有經粗面化的或者多孔性之採集部的片狀或者平板棒狀構件。此狀況時,計測者(例如,主婦)利用拭取構件擦拭(或者刮擦)被檢體來採集樣本,使用上述樣本液調製/滴下構件來調製/滴下樣本液,藉此能夠定量蟎過敏原量。又,在另外的實施形態來說,藉由將採取了樣本之片材浸於上述緩衝液,萃取過敏原來調製樣本液(萃取液),藉由將該萃取液滴下至SPR感測器單元的樣本導入口,能夠定量蟎過敏原量。進一步,在另外的實施形態來說,能夠將SPR感測器單元使用於樣本採集。例如,藉由對SPR感測器單元的上板賦予採集(代表性的是拭取)功能,能夠使用SPR感測器單元來採集樣本。更具體而言,使如於圖5所示般的上板 的第1貫通孔(樣本導入部)突出至上方,並在突出部(上部)端部設多孔性的採集部。樣本的採集能夠以利用上板(以及下板)固定了單元本體之狀態進行,亦可僅利用上板進行了之後安裝/固定至單元本體。將萃取液(例如,上述緩衝液)滴下至包含採集有樣本的上板之SPR感測器單元的採集部,使通過多孔性的採集部,藉此萃取樣本液。被萃取出之樣本液落下而到達樣本配置部。如此進行,能夠使用利用SPR感測器單元採集到的樣本來定量蟎過敏原量。
當在家庭環境中使用依據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計測裝置來進行蟎過敏原量的定量時,該定量較佳為在指定處(較佳係多處)定期地且持續地進行。藉由利用這般的定量,能夠使更妥適的掃除方法(蟎過敏原的除去方法)明確,且藉由組合定量與妥適的掃除方法來定期地且持續地進行,能夠顯著地降低蟎過敏原量。就結果而言,能夠極為有效地預防起因於蟎的過敏疾病。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非因該等實施例而受到限定。
[實施例1]
在本實施例來說,驗證因設參照部以及展開部所致的效果。
最初,以準據於日本特開2012-215540號公報的實施例1記載之方法的方法來製作了如於圖3~圖5所示的SPR感測器單元。光波導(實質上係核心層)係使分支作成2個,在其 中1個的核心層上的金屬層來說使担載針對DerfI的抗體來作成檢測部,另一核心層上的金屬層以原樣作成了參照部。進一步,在光波導上(實質上係跨2個金屬層)設展開部(親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製膜過濾器(membrane filter)(Omnipore,JAWP09025,默克股份有限公司製),孔徑1.0μm、膜厚85μm、空隙率80%、蛋白質吸附率4μg/cm2)。將此SPR感測器單元插入計測裝置本體的單元安裝部而安裝,獲得了如於圖1及圖2所示般的計測裝置。從剛安裝SPR感測器單元之後測定穿透率3分鐘,確認其值實質上係一定的(圖9),令該值為基準值(100%)。
其次,從室內的地毯採集塵埃,使用如於圖8所示般的構件來調製了樣本液。將該樣本液滴下至已被安裝於計測裝置本體之SPR感測器單元的樣本導入口。從剛滴下後開始測定了在檢測部以及參照部各別的穿透率12分鐘。其結果,在從樣本液滴下開始2分餘鐘,於檢測部以及參照部之任一者穿透率皆變化,且檢測部的變化率顯著大於參照部的變化率。將比較並顯示檢測部以及參照部穿透率變化的圖表顯示於圖10,將顯示檢測部與參照部穿透率變化的差的圖表顯示於圖11。
由圖10以及圖11明確的,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話,藉由利用參照部的穿透率變化來進行校正(即,藉由算出差量),因為能夠排除光源雜訊及起因於非專一性物質之影響的環境雜訊,而能夠以高靈敏度且高精密度來求得在檢測部的變化。
[實施例2]
除了未設展開部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來製作了SPR感測器單元。將比較並顯示檢測部以及參照部穿透率變化的圖表顯示於圖12,並將顯示檢測部與參照部穿透率變化之差的圖表顯示於圖13。如於圖12及圖13所示般,從滴下樣本液開始經過2分餘鐘之後來說,檢測部的變化率大於參照部,以可允許的靈敏度以及精密度的計測/定量係可能的。惟,如於圖12及圖13所示般,在從滴下樣本液開始1分鐘左右的時間來說,僅參照部的穿透率變化了,因此在該時間帶來說,檢測部與參照部穿透率變化的差產生了逆轉現象。據此,理解到:藉由如實施例1般設展開部,能夠使樣本液均勻地遍及光波導(更詳細地說,檢測部以及參照部),且變得能進行更正確的樣本液(被檢查物)與識別物質的反應。其結果,了解:藉由如實施例1般設展開部,能夠以更高靈敏度且更高精密度來求得在檢測部的變化。
[比較例1]
除了未設參照部以及展開部之任一者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來製作了SPR感測器單元。將顯示檢測部穿透率變化的圖表顯示於圖14。因為不存在參照部,因此無法校正光源雜訊及起因於非專一性物質之影響的環境雜訊,不得不僅從檢測部的穿透率變化進行計測/定量。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計測裝置能夠利用於全部可利用SPR現象之被檢查物量的計測,尤其可適宜地利用於過敏原(代 表性的是蟎過敏原)的定量。
200‧‧‧計測裝置

Claims (6)

  1. 一種計測裝置,具備SPR感測器單元、光源與受光元件;其中,該SPR感測器單元具有多個光波導,該多個光波導中至少1個係與固定有針對被檢查物之識別物質的金屬層一起構成檢測部,而該多個光波導中另外至少1個係與不含該識別物質的金屬層一起構成參照部。
  2. 如請求項1之計測裝置,其更具備跨前述多個光波導而延伸的展開部。
  3. 如請求項2之計測裝置,其中前述展開部具有多孔性材料。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計測裝置,其中前述檢測部具有:內包層、至少一部分被設成與該內包層鄰接的核心層、以及被覆該核心層的金屬層,且該金屬層上固定有前述識別物質。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計測裝置,其中前述SPR感測器單元以可插拔方式安裝。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計測裝置,其中前述識別物質為抗過敏原抗體;且該計測裝置係透過與該抗過敏原抗體的抗原抗體反應來計測過敏原量。
TW105103775A 2015-02-05 2016-02-04 計測裝置 TW2016328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0936 2015-0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865A true TW201632865A (zh) 2016-09-16

Family

ID=56564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3775A TW201632865A (zh) 2015-02-05 2016-02-04 計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24057A1 (zh)
EP (1) EP3255413A4 (zh)
JP (1) JP2016148655A (zh)
CN (1) CN107209114A (zh)
TW (1) TW201632865A (zh)
WO (1) WO20161256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09351B2 (en) * 2017-05-11 2021-12-28 Road Deutschland Gmbh Inferential fluid condition sensor and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54039A (ja) * 1986-04-16 1987-11-05 Daikin Ind Ltd 免疫検査装置
JP3764779B2 (ja) * 1996-03-30 2006-04-12 株式会社東北テクノアーチ 凸状領域を用いた分析方法
US6432364B1 (en) * 1998-07-06 2002-08-13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SPR sensor cell and immunoass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2148188A (ja) * 2000-11-13 2002-05-22 Aisin Seiki Co Ltd ダニアレルゲン計測方法、ダニアレルゲン用の被検査物、及びダニアレルゲン計測装置
JP3576093B2 (ja) * 2000-11-22 2004-10-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型spr現象測定装置
JP3586244B2 (ja) * 2002-01-16 2004-11-10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型検査装置および携帯型検査システム
US7212692B2 (en) * 2002-11-08 2007-05-01 Ming Yan Multiple arra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JP2007526460A (ja) * 2004-03-03 2007-09-13 バイエル・テクノロジー・サービシーズ・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細胞集団のタンパク質発現プロファイルの作成のための分析用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および方法
JP2006071300A (ja) * 2004-08-31 2006-03-16 Hitachi Ltd 生化学物質検出装置
JP2007286045A (ja) * 2006-03-20 2007-11-01 Canon Inc 検出装置、検出素子用基板、検出素子、検出素子用キット及び検出方法
JP4733744B2 (ja) * 2006-06-12 2011-07-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学分析用チップ
JP4825729B2 (ja) * 2007-05-24 2011-11-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12279A (en) * 2007-09-14 2009-03-16 Council Of Agriculture Executive Yuan Optical waveguide-type surface plasma resonance sensing device
WO2009119796A1 (ja) * 2008-03-28 2009-10-01 財団法人北九州産業学術推進機構 複合薄膜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雰囲気センサ並びに光導波路センサ
JP5621983B2 (ja) * 2008-09-01 2014-11-12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Sprセンサー
JP2011179978A (ja) * 2010-03-01 2011-09-15 Nitto Denko Corp Sprセンサセルおよびsprセンサ
JP2012021973A (ja) * 2010-06-15 2012-02-02 Nitto Denko Corp Sprセンサセルおよびsprセンサ
JP5395129B2 (ja) * 2011-03-28 2014-01-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Sprセンサセルおよびsprセンサ
JP2013238401A (ja) * 2012-05-11 2013-11-28 Canon Inc 電磁波を用いる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6029899B2 (ja) * 2012-09-07 2016-11-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Sprセンサセルおよびsprセ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9114A (zh) 2017-09-26
EP3255413A4 (en) 2018-08-01
US20180024057A1 (en) 2018-01-25
EP3255413A1 (en) 2017-12-13
JP2016148655A (ja) 2016-08-18
WO2016125696A1 (ja) 2016-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2842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бора и анализа конденсата пар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конденсата выдыхаемого воздуха,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US10866193B2 (en) Multiple analyte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multiple analytes
US20100320363A1 (en) Optical sensor for measuring emission light from an analyte
JP4607684B2 (ja) 流路ブロック、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全反射減衰を利用した測定装置
AU2014238176B2 (en) Diagnostic test device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KR20020063581A (ko) 테스트 부재 분석 시스템
JP2006242916A (ja) 全反射減衰を利用する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測定方法
CN103261875A (zh) Spr传感器单元和spr传感器
CA2547109A1 (en) Disposable reaction vessel with integrated optical elements
JP2010197248A (ja) ラテラルフロー型蛍光イムノクロマト法用の標的物質を定量的に検出する装置
TW201632865A (zh) 計測裝置
US7619723B2 (en) Refractometer
EP2307871B1 (en) Fluid providing apparatus
US20080044842A1 (en) Biological Test Strip
US20180095069A1 (en) Specimen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thereof
US20170167985A1 (en) Specimen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nalyzing specimen using the same
KR20190031695A (ko) 측면 흐름을 이용한 진단스트립
KR20150020804A (ko) 투과형 진단 키트 및 이것을 포함하는 리더기
TWI668444B (zh) 檢測裝置及檢測系統
JP3171942U (ja) イムノクロマト用キット
WO2018129169A1 (en) Magnetic biosensor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JP2016142702A (ja) 粉状物質捕集部材および該部材を用いたダニアレルゲン量の定量方法
JP2010271041A (ja) 測定デバイス及び測定装置
KR20190114625A (ko) 면역 크로마토그래피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JP2010271040A (ja) サンプリング方法、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