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2824A - 均溫板及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均溫板及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2824A
TW201632824A TW104100620A TW104100620A TW201632824A TW 201632824 A TW201632824 A TW 201632824A TW 104100620 A TW104100620 A TW 104100620A TW 104100620 A TW104100620 A TW 104100620A TW 201632824 A TW201632824 A TW 2016328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groove
grooves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0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8556B (zh
Inventor
胡先欽
沈芾雲
雷聰
何明展
Original Assignee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2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8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8556B/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均溫板,其包括底板與蓋合於底板上的蓋板,底板與蓋板之間形成有封閉的腔室,該腔室內填充有工作流體,該蓋板朝向底板的表面開設有多個第一溝槽,該底板朝向蓋板的表面開設有多個第二溝槽,該多個第二溝槽相互交錯設置形成為網格狀,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的槽壁均形成有毛細結構。所述的均溫板具有良好的均溫散熱效果。本發明還提供該種均溫板的製作方法。

Description

均溫板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均溫板及其製作方法。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電子元件的功率與效能日益提升,連帶地在操作時也產生更多的熱量,倘若這些熱量未能及時散逸出去而累積於該電子元件的內部,將會導致該電子元件的溫度升高且影響其效能,甚至嚴重者將導致該電子元件故障或損壞。
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導熱效能較佳的均溫板,以有效解決電子元件的散熱問題。
另外,還有必要提供一種上述均溫板的製作方法。
一種均溫板,其包括底板與蓋合於底板上的蓋板,底板與蓋板之間形成有封閉的腔室,該腔室內填充有工作流體,該蓋板朝向底板的表面開設有多個第一溝槽,該底板朝向蓋板的表面開設有多個第二溝槽,該多個第二溝槽相互交錯設置形成為網格狀,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的槽壁均形成有毛細結構。
一種均溫板的製作方法,包括步驟:
提供一蓋板,對該蓋板進行處理使蓋板一表面形成多個第一溝槽,並對蓋板具有第一溝槽的表面進行粗化處理,以使第一溝槽的槽壁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結構;
提供一底板,對該底板進行處理使底板一表面形成多個第二溝槽,該多個第二溝槽相互交錯設置形成為網格狀,並對底板具有第二溝槽的表面進行粗化處理以使第二溝槽的槽壁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結構;
注入工作流體於底板的第二溝槽內;
將蓋板蓋合於該底板上形成腔室,其中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對設置;
對該蓋板與底板形成的腔室進行封閉作業。
本發明藉由對均溫板的底板與蓋板的結構的優化設計,保證工作流體的循環回流順暢,從而使該均溫板具有良好的均溫散熱效果。
圖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均溫板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均溫板的底板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均溫板的蓋板平面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均溫板的底板的加工流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均溫板的蓋板的加工流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均溫板的加工流程示意圖。
請參閱圖1,本發明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均溫板10包括底板11與蓋合於底板11上的蓋板13,底板11與蓋板13之間形成有封閉的腔室15,該腔室15內填充有工作流體17。該工作流體17可為水或本領域常用的可作為均溫板的工作流體的其他流體。該腔室15可為真空腔室、內部氣壓低於一個大氣壓或接近真空的腔室。該腔室15的內部氣壓越低,則工作流體17的沸點越低,越利於液態的工作流體17轉變成氣態的從而達到導熱效果。
使用時,該均溫板10的底板11遠離蓋板13的一側(即蒸發區)貼設在一發熱元件(如中央處理器、晶片等,圖未示)上吸附該發熱元件產生的熱量,使液態的工作流體17蒸發轉換為氣態,將熱量傳導至蓋板13的一側(即冷凝區),令該氣態的工作流體17於該冷凝區冷卻後冷凝為液滴,該液滴生長後再回流至蒸發區繼續氣液循環,以有效達到均溫散熱效果。
請結合參閱圖2,該底板11朝向蓋板13的表面開設有多個第二溝槽113。該多個第二溝槽113相互交錯設置形成為網格狀。本實施例中,每一第二溝槽呈條狀。所述第二溝槽113的槽壁形成有毛細結構30,該毛細結構30是經微蝕刻製程或其他粗化製程所形成的凹凸不平/粗糙結構。本實施例中,該毛細結構30為一粗糙表面。
該多個第二溝槽113相互交錯設置可加強工作流體17的回流效果。所述工作流體17容置於該多個第二溝槽113內。
本實施例中,該底板11的第二溝槽113設計為非弧面槽(槽壁為非弧面)。
請結合參閱圖3,該蓋板13朝向底板11的表面上開設有多個第一溝槽131。每一第一溝槽131為條狀,且該多個第一溝槽131平行設置。本實施例中,每一條狀的第一溝槽131沿蓋板13的長度或寬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溝槽131的槽壁形成有毛細結構30,該毛細結構30是經微蝕刻製程或其他粗化製程所形成的凹凸不平/粗糙結構。本實施例中,該毛細結構30為一粗糙表面。
使用時該第一溝槽131可充當氣體通道將熱量傳遞至蓋板13,以達到均溫散熱效果。
本實施例中,該蓋板13的第一溝槽131設計為弧面槽(槽壁為弧面)。第一溝槽131為條狀且為弧面槽,利於氣態的工作流體17從第一溝槽131的一端導熱至另一端。
本實施例中,第一溝槽131的寬度大於第二溝槽113的寬度。優選的,每一第二溝槽113的寬度為0.05~0.5mm,每一第一溝槽131的寬度為1~3mm。
本實施例中,該底板11與蓋板13均為金屬箔。該金屬箔優選為銅箔,但不限於銅箔。金屬箔的厚度為35-140µm,以使該均溫板10具有較薄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為實現底板11與蓋板13之間的密封形成腔室15,在所述底板11與蓋板13的相結合處還可設置黏合劑19(如圖1所示)。
本發明藉由對均溫板10的底板11與蓋板13的結構的優化設計,保證工作流體17的循環回流順暢,從而使該均溫板10具有良好的均溫散熱效果。
本發明一較佳實施方式的製作上述均溫板10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提供一底板11,對該底板11進行處理使底板11一表面形成相互交錯的多個第二溝槽113,並對底板11具有第二溝槽113的表面進行粗化處理,以使第二溝槽113的槽壁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結構。
該多個第二溝槽113相互交錯設置形成為網格狀。可以理解的,形成第二溝槽113的處理方式可為蝕刻處理或機械加工處理。
該(S1)步驟具體的工藝流程可參照圖4所示。採用蝕刻處理:使用遮蔽劑20(如光阻劑)對底板11進行部分遮蔽,使需蝕刻處裸露,使不需蝕刻處被遮蔽;然後對該底板11需蝕刻處進行蝕刻處理形成相互交錯的多個第二溝槽113;去除底板11上的遮蔽物;再對第二溝槽113的槽壁進行粗化處理。如該底板11為銅箔時,粗化處理可直接採用雙氧水對該底板11進行蝕刻處理以形成凹坑。
(S2)提供一蓋板13,對該蓋板13進行處理使蓋板13一表面形成多個第一溝槽131;並對蓋板13具有第一溝槽131的表面進行粗化處理,以使第一溝槽131的槽壁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結構。
每一第一溝槽131為條狀,且該多個第一溝槽131平行設置。可以理解的,形成第一溝槽131的處理方式可為蝕刻處理或機械加工處理。
該(S2)步驟具體的工藝流程可參照圖5所示。採用蝕刻處理:使用遮蔽劑20(如光阻劑)對蓋板13進行部分遮蔽,使需蝕刻處裸露,使不需蝕刻處被遮蔽;然後對該蓋板13進行蝕刻處理形成多個平行設置的條狀的第一溝槽131;去除蓋板13上的遮蔽物;再對第一溝槽131的槽壁進行粗化處理。如該蓋板13為銅箔時,粗化處理可直接採用雙氧水對該蓋板13進行蝕刻處理以形成凹坑。
可以理解的,步驟(S1)和(S2)的順序不限於此,還可以調換。
(S3)注入工作流體17於底板11的第二溝槽113內。
該(S3)步驟請參閱圖6所示。如圖6所示,該(S3)步驟還可包括在底板11與蓋板13的相結合處設置黏合劑19的步驟。
(S4)如圖6所示,將蓋板13蓋合於該底板11上形成腔室15,其中第一溝槽131與第二溝槽113相對設置。
(S5)對該蓋板13與底板11形成的腔室15進行封閉作業。
該方法還包括對封閉後的腔室15進行抽氣作業的步驟,以使該腔室15形成為真空腔室、內部氣壓低於一個大氣壓或接近真空的腔室。
本發明藉由對均溫板10的底板11與蓋板13結構的優化設計,保證工作流體17的循環回流順暢,從而使該均溫板10具有良好的均溫散熱效果。
10‧‧‧均溫板
11‧‧‧底板
13‧‧‧蓋板
15‧‧‧腔室
17‧‧‧工作流體
113‧‧‧第二溝槽
131‧‧‧第一溝槽
30‧‧‧毛細結構
19‧‧‧黏合劑
20‧‧‧遮蔽劑
10‧‧‧均溫板
11‧‧‧底板
13‧‧‧蓋板
15‧‧‧腔室
17‧‧‧工作流體
113‧‧‧第二溝槽
131‧‧‧第一溝槽
30‧‧‧毛細結構
19‧‧‧黏合劑

Claims (12)

  1. 一種均溫板,其包括底板與蓋合於底板上的蓋板,底板與蓋板之間形成有封閉的腔室,該腔室內填充有工作流體,其改良在於:該蓋板朝向底板的表面開設有多個第一溝槽,該底板朝向蓋板的表面開設有多個第二溝槽,該多個第二溝槽相互交錯設置形成為網格狀,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的槽壁均形成有毛細結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均溫板,其中:該毛細結構是經粗化製程所形成的凹凸不平/粗糙的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每一第一溝槽呈條狀,且所述多個第一溝槽相互平行設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每一第一溝槽的寬度為1~3mm,每一第二溝槽的寬度為0.05~0.5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均溫板,其中:該腔室為真空腔室、內部氣壓低於一個大氣壓或接近真空的腔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均溫板,其中:該底板與蓋板均為金屬箔,金屬箔的厚度為35~140µ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均溫板,其中:第一溝槽為弧面槽,第二溝槽為非弧面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均溫板,其中:底板與蓋板的結合處設置有黏合劑。
  9. 一種均溫板的製作方法,包括步驟:
    提供一蓋板,對該蓋板進行處理使蓋板一表面形成多個第一溝槽,並對蓋板具有第一溝槽的表面進行粗化處理,以使第一溝槽的槽壁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結構;
    提供一底板,對該底板進行處理使底板一表面形成多個第二溝槽,該多個第二溝槽相互交錯設置形成為網格狀,並對底板具有第二溝槽的表面進行粗化處理以使第二溝槽的槽壁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結構;
    注入工作流體於底板的第二溝槽內;
    將蓋板蓋合於該底板上形成腔室,其中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對設置;
    對該蓋板與底板形成的腔室進行封閉作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均溫板的製作方法,其中:每一第一溝槽為條狀的,且該多個第一溝槽平行設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均溫板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對封閉後的腔室進行抽氣作業的步驟,以使該腔室形成為真空腔室、內部氣壓低於一個大氣壓或接近真空的腔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均溫板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在將蓋板蓋合於該底板上形成一腔室前,在底板與蓋板之間的結合處設置黏合劑的步驟。
TW104100620A 2014-12-19 2015-01-09 均溫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598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1330.7A CN105758240A (zh) 2014-12-19 2014-12-19 均温板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824A true TW201632824A (zh) 2016-09-16
TWI598556B TWI598556B (zh) 2017-09-11

Family

ID=56339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0620A TWI598556B (zh) 2014-12-19 2015-01-09 均溫板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8240A (zh)
TW (1) TWI5985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1001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成型相变均温板及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9094B (zh) * 2017-01-23 2019-06-0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板
JP6920115B2 (ja) * 2017-07-04 2021-08-18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及びヒート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CN109119392B (zh) * 2018-08-06 2020-05-08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通过微流道散热的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96309B (zh) * 2019-11-26 2023-08-18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均温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830967B (zh) * 2020-11-09 2024-02-0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均熱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113494863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均温板及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CN113727573B (zh) * 2020-05-26 2022-08-26 广州力及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均温板元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3883936A (zh) 2020-07-03 2022-01-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均温板结构
CN111912276B (zh) * 2020-07-06 2021-12-14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均温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2679A (en) * 1982-03-22 1986-07-29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Capillary-pumped heat transfer panel and system
CN100449244C (zh) * 2002-10-28 2009-01-07 斯沃勒斯联合公司 传热系统
JP2007003164A (ja) * 2005-06-27 2007-01-11 Nakamura Mfg Co Ltd 平板状ヒートパイプまたは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ー、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US20070158050A1 (en) * 2006-01-06 2007-07-12 Julian Norley Microchannel heat sink manufactured from graphite materials
CN102466423A (zh) * 2010-11-19 2012-05-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KR20120065569A (ko) * 2010-12-13 2012-06-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박막형 히트 파이프
CN202304520U (zh) * 2011-10-09 2012-07-0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铺设多孔层的凹槽式平板热管
CN103096685B (zh) * 2011-11-02 2015-12-02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均热板毛细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CN103317137B (zh) * 2012-03-19 2016-10-19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热管制造方法及热管
CN103712496A (zh) * 2012-10-09 2014-04-09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复合式导流板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1001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成型相变均温板及加工方法
CN110421001B (zh) * 2019-08-13 2023-10-24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成型相变均温板及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8240A (zh) 2016-07-13
TWI598556B (zh) 2017-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8556B (zh) 均溫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553288B (zh) 均溫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398616B (zh) Micro - temperature plate structure improvement
TWM512883U (zh) 散熱模組、水冷式散熱模組及散熱系統
JP6527879B2 (ja) モバイル端末
JP2015200484A (ja) ベイパーチャン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27579A1 (zh) 散热屏蔽装置及终端
US20180066897A1 (en) Vapor chamber and upper casing member thereof
TWI512259B (zh) 散熱組件的製造方法
TWI702372B (zh) 均溫板散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554193B (zh) 具有隔熱裝置的散熱系統、隔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211429852U (zh) 散热板和具有散热板的电子装置
CN103839905A (zh) 具有电流体动力微泵的硅基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015814A1 (zh) 板状均温装置
US20130092353A1 (en) Vapor chamb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201350781A (zh) 高效均溫板
TWM502163U (zh) 平板熱管結構
TW201437591A (zh) 熱管結構
TW201445103A (zh) 具有導熱塊的均溫板及其製造方法
JP2019194512A (ja) 延伸毛細管層で複数のベイパーチャンバーを連絡する統合型ベイパーチャンバーモジュール
TW201437793A (zh) 散熱模組
US20120255716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641795B (zh) Plate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device
CN105890412A (zh) 板式脉动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64299A (zh) 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