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0404A - 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 - Google Patents

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0404A
TW201630404A TW104144219A TW104144219A TW201630404A TW 201630404 A TW201630404 A TW 201630404A TW 104144219 A TW104144219 A TW 104144219A TW 104144219 A TW104144219 A TW 104144219A TW 201630404 A TW201630404 A TW 2016304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camera module
vent
outer casing
cover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4806B (zh
Inventor
安在煜
朴濟京
黃善慜
Original Assignee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0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0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8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6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exterior to a vehicle by using sensor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H04N7/185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from a mobile camera, e.g. for remote control

Abstract

實施例提供一種攝影機模組,其包括:一透鏡單元;耦接至該透鏡單元之一耦接單元;耦接至該耦接單元之一外殼,該外殼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一印刷電路板且具有形成於其中的一通風口;及一膜片,其由一透氣材料形成且經組態以封閉形成於該外殼中之該通風口以便防止外部外來物質進入該外殼。

Description

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5年1月15日在韓國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5-0007359號之優先權,申請案如本文中所完全闡述在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實施例係關於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
本文中所描述之內容僅提供與實施例相關之背景資訊且不構成相關技術。
可將具有各種使用用途之攝影機模組安裝至載具。舉例而言,可將能夠在停放載具時提供後向景象之攝影機模組安裝至載具的後部部分。
另外,攝影機模組亦可用於載具之黑盒中,此使用新近變得對澄清(例如)當交通事故發生時的事故之細節及事故之原因極有用。另外,攝影機模組日益被用作辨識裝置以清晰地且容易地抓取載具之駕駛員或乘客難以看到的盲點中之情境。
近年來,所謂的智慧型汽車之製造在增加,且相關聯技術之開發在增加,智慧型汽車即配備有(例如)在載具在駕駛中時搶先偵測前方及後方碰撞以防止此等碰撞之可能性的碰撞警告系統及允許安裝於載具中之控制器無視駕駛員之駕駛而直接避免載具之間的碰撞的防撞系統之載具。
使用攝影機模組作為此等智慧型汽車中之外部情境辨識手段在增加中,且相對應地,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之生產及技術開發在增 加中。
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可包括印刷電路板(PCB)。攝影機模組之內部(印刷電路板容納於其中)需要藉由向外耗散由印刷電路板產生之熱來冷卻。另外,有必要藉由排出存在於攝影機模組內之濕氣來防止(例如)因濕氣所致的攝影機模組之失靈及故障。
因此,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一載具之攝影機模組,其具有能夠冷卻該攝影機模組之內部及移除存在於該攝影機模組中之濕氣之一組態。
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攝影機模組包括:一透鏡單元;耦接至該透鏡單元之一耦接單元;耦接至該耦接單元之一外殼,該外殼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一印刷電路板且具有形成於其中的一通風口;及一膜片,其由一透氣材料形成且經組態以封閉形成於該外殼中之該通風口以便防止外來物質進入該外殼。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攝影機模組包括:一透鏡單元;耦接至該透鏡單元之一耦接單元;耦接至該耦接單元之一外殼,該外殼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一印刷電路板且具有形成於其中的一通風口;一膜片,其由一透氣材料形成且經組態以封閉形成於該外殼中之該通風口以便防止外部外來物質進入該外殼;及一蓋部件,其經組態以封閉該膜片,該膜片封閉該通風口。
在又一實施例中,一攝影機模組包括:一透鏡單元;耦接至該透鏡單元之一耦接單元;一外殼,其耦接至該耦接單元且具有形成於其中的一通風口;一印刷電路板,其容納於該外殼內且具有安裝於該印刷電路板上之一影像感測器;一膜片,其由一透氣材料形成且經組態以封閉形成於該外殼中之該通風口以便防止外部外來物質進入該外殼;及一蓋部件,其經組態以封閉該膜片,該膜片封閉該通風口。
100‧‧‧透鏡單元
200‧‧‧耦接單元
300‧‧‧外殼
301‧‧‧通風口
310‧‧‧安裝結構
311‧‧‧第一部件
312‧‧‧開口
313‧‧‧第二部件
320‧‧‧後退凹槽
400‧‧‧印刷電路板
400-1‧‧‧第一板
410‧‧‧影像感測器
500‧‧‧膜片
501‧‧‧黏接部分
510‧‧‧第一膜
520‧‧‧黏接層
530‧‧‧第二膜
600‧‧‧蓋部件
610‧‧‧貫穿孔
700‧‧‧插口
800‧‧‧聯結器
C‧‧‧通風口的中心
L‧‧‧距離
L1‧‧‧範圍
W1‧‧‧第一距離
可參看以下圖式詳細地描述配置及實施例,在該等圖式中類似參考數字指類似元件且其中: 圖1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的透視圖;圖2A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的分解透視圖;圖2B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之組態的視圖;圖3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膜片之組態的視圖;圖4及圖5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膜片之形狀的視圖;圖6為根據一個實施例說明膜片相對於攝影機模組之安裝的視圖;圖7A及圖7B為根據另一實施例說明膜片相對於攝影機模組之安裝的視圖;圖8為根據一個實施例說明蓋部件相對於攝影機模組之安裝的視圖;圖9為根據一個實施例說明膜片及蓋部件相對於攝影機模組之安裝的視圖;圖10A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之部分組態的側視圖;且圖10B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之組成元件之配置的視圖。
在下文中,將參看隨附圖式描述實施例。在圖式中,相同或相似元件由相同參考數字指示,即使該等元件描繪於不同圖式中。在以下描述中,當併入本文中的已知功能及組態之詳細描述可使揭示內容之標的物相當不明確時,將省略該詳細描述。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誇示、縮小或簡化圖式中之某些特徵以易於描述,且圖式及其元件並不始終以恰當比率展示。
圖1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的透視圖。圖2A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的分解透視圖。圖2B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之組態的視圖。
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可包括透鏡單元100、耦接單元200、外殼300、印刷電路板400、膜片500及插口700。
透鏡單元100為用來將含有外部物件之影像之該引入至攝影機模組中的區域。舉例而言,透鏡單元100可為具備至少一個透鏡之鏡筒。此時,鏡筒可組態為單件式透鏡,但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對準之複數 個透鏡。
在該實施例中,透鏡單元100可旋擰至耦接單元200。具體言之,耦接單元200可經形成而具有陰螺絲螺紋且透鏡單元100可經形成而具有陽螺絲螺紋,以使得透鏡單元100及耦接單元200能夠旋擰在一起。
然而,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實施例,且透鏡單元100可經由(例如)形狀配合或干涉配合而耦接至耦接單元200。在此情形下,可提供密封裝置以防止濕氣、灰塵及其他外來物質經由透鏡單元100與耦接單元200之間的間隙進入攝影機模組。
另外,為了達成透鏡單元100與耦接單元200之間的密封,可將黏合劑施加至透鏡單元100及耦接單元200彼此耦接所在之區域,以便透鏡單元100及耦接單元200彼此固定。
耦接單元200可在其前部部分處耦接至透鏡單元200且在其後部部分處耦接至外殼300。透鏡單元100係安裝在耦接單元200的前部部分中。為此目的,耦接單元200的前部部分可經形成而具有一孔,透鏡單元100安裝至該孔中。耦接單元200可在其後部部分處耦接至外殼300。舉例而言,耦接單元200及外殼300之耦接可藉由聯結器800(諸如螺釘或螺栓)來實施,如圖2A及圖2B中所例示性說明。
聯結器800可用來將耦接單元200及外殼300彼此耦接。舉例而言,為了緊固聯結器800,如圖2A中所例示性說明,外殼300可經形成而具有孔,且耦接單元200可在對應於外殼300中之孔的區域處經形成而具有凹槽。
在該實施例中,由於外殼300具有形成於其中之孔,因此用於聯結器800的後退凹槽320可形成於外殼300中,以便允許聯結器800經由耦接單元200及外殼300容易地緊固。然而,可採用外殼300與耦接單元200之間的使用聯結器800之任何其他耦接組態,或在外殼300及耦接單元200不使用聯結器800而彼此耦接的情況下,可省略後退凹槽320。
舉例而言,在聯結器800在與以上實施例之方向相反的方向緊固的情況下,亦即,在耦接單元200經形成而具有孔且外殼300經形成而具有凹槽,以使得聯結器800自耦接單元200之孔朝著外殼300之凹槽 緊固的情況下,不需要形成後退凹槽320。
在另一實施例中,在耦接單元200及外殼300經由形狀配合或干涉配合而非使用聯結器800彼此耦接的情況下,不再需要聯結器800,且因此不需要形成後退凹槽320。
外殼300耦接至耦接單元200,且經組態以容納攝影機模組之大部分組成元件,以便使該等組成元件相對於外部氣密密封。因而,外殼300可用來防止容納於其中的攝影機模組之組成元件的因外部衝擊所致之損壞及失靈及防止外部濕氣、灰塵及其他外來物質進入攝影機模組。
如上所述,外殼300可經形成而具有用於聯結器800的後退凹槽320以便允許聯結器800經由耦接單元200及外殼300容易地緊固。然而,如上所述,可採用外殼300與耦接單元200之間的使用聯結器800之任何其他耦接組態,或在外殼300及耦接單元200不使用聯結器800而彼此耦接的情況下,可省略後退凹槽320。
外殼300可在其後部形成具有突起部分。突起部分用以在安裝用於攝影機模組之電連接的外部纜線的情況下將區域氣密密封。
插口700可圍繞外殼300之突起部分耦接且用來結合突起部分將外部纜線安裝區域氣密密封。插口700在此實施例中旋擰至突起部分,但揭示內容不限於此,且諸如使用黏合劑之耦接的各種其他耦接方法可為可能的。同時,在另一實施例中,攝影機模組可不包括插口,且用於外部連接之纜線可直接連接至攝影機模組。
同時,外殼300可具有形成於其中之通風口301。通風口301使得外殼300的內部與外部之間能夠通風,且亦允許外殼300內部之濕氣被排出外殼300外。
將在下文描述之膜片500可安裝在通風口301中以封閉通風口301。因此,在外殼300中,通風口301之中心位置可大致上與膜片500之中心位置一致。將參考隨附圖式在下文詳細地描述此情況。
印刷電路板400可容納於外殼300內部,且可用來將包括於傳遞通過透鏡單元100之光中的物件影像轉換成電信號及將電信號傳輸至外部裝置。
如圖2B中所例示性說明,印刷電路板400可容納於(例如)外殼300的前部區域中,以便允許傳遞通過透鏡單元100之光被引入至印刷電路板400的前部中。此時,印刷電路板400可經由(例如)旋擰而耦接至耦接單元200且可容納於外殼300的前部區域中。
另外,印刷電路板400可接收供應自外部電源之電力。可提供複數個印刷電路板400,且詳言之,最接近透鏡單元100之第一板400-1可在其前表面上具備影像感測器410。
影像感測器410為包括於傳遞通過透鏡單元100之光中的物件影像形成所在的區域。形成於影像感測器410上之影像可藉由印刷電路板400轉換成電信號以藉此傳輸至外部裝置。
膜片500可用來封閉形成於外殼300中之通風口301,以便防止外部外來物質進入外殼300。
另外,膜片500可具有排出功能以允許外殼300內部之空氣被排出外殼300外,以便耗散由印刷電路板400產生之熱,儘管膜片500封閉通風口301。因此,膜片500可由透氣材料形成。
另外,當膜片500由透氣材料形成時,外殼300內之壓力及外殼300外之壓力可維持相同。因此,由於外殼300外之壓力總體上為大氣壓,因此外殼300內之壓力亦可維持在大氣壓下。
以此方式,有可能防止(例如)容納於外殼300中之元件(諸如印刷電路板400)之失靈或損壞,失靈或損壞可在外殼300內之壓力高於或低於大氣壓時出現。
另外,膜片500可具有排水功能以允許存在於外殼300內之濕氣經由通風口301向外排出,儘管膜片500封閉通風口301,且另外具有防水功能以防止外部液體(諸如水)進入外殼300。
為實現上文所述的膜片500之功能,膜片500必需由允許不含濕氣之乾燥空氣或汽化至一定程度之含有濕氣之潮濕空氣通過,但不允許水滴或類似者通過的材料形成。
為此目的,膜片500可由(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形成。此係因為PTFE滿足膜片500之所需功能。
圖3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膜片500之組態的視圖。圖4及圖5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膜片500之形狀的視圖。
如圖3中所例示性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膜片500可包括第一膜510、黏接層520及第二膜530。
第一膜510可由PTFE形成。如上所述,PTFE具有如下特性:使汽化至一定程度之含有濕氣之潮濕空氣通過,但阻擋具有100%相對濕度之非汽化水滴或其他液體通過。另外,PTFE具有阻擋外來物質(諸如,具有比潮濕空氣大之顆粒大小之灰塵)通過的特性。
因此,第一膜510可有效地防止具有比潮濕空氣大之顆粒大小之外部外來物質進入外殼300。另外,第一膜510可充當通路,存在於外殼300內之水蒸汽係經由其向外排出。
黏接層520可安置於第一膜510之對置側上且可黏合至第一膜510的對置表面。此處,黏接層520可具有通風多孔結構。
因此,黏接層520可使潮濕空氣通過,但不可使外來物質中之至少一些(諸如,具有比潮濕空氣大之顆粒大小之灰塵)通過。因此,黏接層520可用來防止外來物質中之至少一些進入外殼300。
為實現上文所述之功能,以實例說明,黏接層520可由含有矽組份之黏合劑形成。
第二膜530可分別安置於第一膜510的對置側處且可與第一膜510隔開,以便經由黏接層520耦接至第一膜510。類似黏接層520,第二膜530可具有通風多孔結構。
因而,第二膜530可使潮濕空氣通過,但不可使外來物質中之至少一些(諸如,具有比潮濕空氣大之顆粒大小之灰塵)通過。因此,第二膜530可用來結合黏接層520防止外來物質中之至少一些進入外殼300。
為了實施上文所述之功能,第二膜530可由(例如)含有矽及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ET)之材料形成。
如圖4及圖5中所例示性說明,當自正面觀察時,膜片500可具有圓形形狀、三角形形狀、正方形形狀或多邊形形狀。
此時,膜片500可具有大於通風口301之面積的面積,以便完全封閉通風口301。另外,膜片500之中心可與排氣孔301之中心一致或極接近於其而定位,以便保證膜片500在完全封閉通風口301同時具有較小面積。
如圖5中所例示性說明,膜片500可在其一個表面之邊緣區域處形成具有黏接部分501。除黏接部分501外的膜片500之中央部分可封閉通風口301,且黏接部分501可黏附至外殼300之內部或外部表面以將膜片500耦接至外殼300。
黏接部分501之面積及形狀可考慮到(例如)膜片500之面積、通風口301之面積、黏合劑之性質及膜片500相對於外殼300之耦接強度而適當地選擇。
另外,黏合劑可為各種類型之黏合劑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黏合劑可為熱固性環氧樹脂、紫外線定形環氧樹脂、丙烯酸系樹脂或矽。
同時,黏合劑可為經由熱融合而黏結之聚合物。另外,替代使用單獨黏合劑,黏接部分501可經由熱融合而直接耦接至外殼300。
圖6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膜片500相對於攝影機模組之安裝的視圖。
膜片500用以封閉通風口301,且因此可在通風口301形成所在的攝影機模組之位置處安裝及定位。
如圖1、圖2A及圖2B中所例示性說明,通風口301可形成於外殼300之側部分中。另外,如圖6中所例示性說明,通風口301可形成於外殼300之底部部分或後部部分中。另外,儘管未說明,但通風口301可形成於外殼300之頂部部分中。
當然,複數個通風口301可分別地形成於外殼300之側部分、頂部部分、底部部分及後部部分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中,且兩個或兩個以上通風口301可形成於外殼300之側部分、頂部部分、底部部分及後部部分中之任一者中。
通風口301之位置及數目可考慮到(例如)攝影機模組之大 小及結構及空氣經由通風口301及膜片500之流入及流出而適當地選擇。
詳言之,考慮到諸如灰塵之外來物質可因重力所致而落下的事實,在通風口301形成於外殼300之底部部分中的情況下,與通風口301形成於外殼300之側部分、頂部部分或後部部分中的情況相比,接近通風口301及膜片500的諸如灰塵之外來物質之量可有利地減少。
圖7A及圖7B為說明根據另一實施例的膜片500相對於攝影機模組之安裝的視圖。
在圖7A及圖7B中,在通風口301形成於外殼300之側表面中的情況下,膜片500(該膜片在自正面觀察時具有三角形形狀)係在外殼300之側表面處安裝及定位,以便封閉通風口301。
此時,膜片500可經定向,以使得三角形之任何一個頂點在攝影機模組之向下方向上面向且面對頂點之側面在攝影機模組之向上方向上面向。
在此情形下,使用者可容易地辨識頂點指示之方向為攝影機模組之向下方向且膜片500定位所在之區域為攝影機模組之側表面。
因此,不需要單獨標記攝影機模組的外部之上部、下部及橫向側面,以上文所述之定向將三角形膜片500定位在攝影機模組上可有利地使使用者容易操縱攝影機模組,同時將攝影機模組之上部、下部及橫向側面彼此區分。
圖8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蓋部件600相對於攝影機模組之安裝的視圖。如圖8中所例示性說明,該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可包括蓋部件600。
蓋部件600可用來封閉膜片500,該膜片500封閉通風口301。因此,蓋部件600可用來防止對膜片500之損害,即使(例如)將高壓水或空氣注入至膜片500。此時,蓋部件600可具有板形狀。
大體而言,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可經設計以在載具在駕駛中時經受苛刻的外部環境條件及藉由(例如)水及空氣施加之壓力。
因此,蓋部件600可用來保護對外部壓力之抵抗相對較弱之膜片500,以保證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在苛刻的環境條件下平穩地操作而 不損壞。
同時,蓋部件600可在與膜片500對置之區域中形成具有貫穿孔610以實現通風。外殼300的內部與外部之間的通風經由貫穿孔610進行,貫穿孔允許空氣被引入至外殼300中或排出外殼外。
形成於蓋部件600中之貫穿孔610之位置及數目可考慮到(例如)允許攝影機模組經受外部環境之設計條件以及通風口301或膜片500之面積而適當地選擇。
此時,蓋部件600可由高耐腐蝕材料形成,以便即使曝露於(例如)水中亦不易生銹。因此,蓋部件600可由(例如)不鏽鋼(SUS)形成。
同時,外殼300可包括安裝結構310以將蓋部件600耦接至外殼300,以便允許蓋部件600封閉膜片500。安裝結構310可包括一對第一部件311、開口312及第二部件313。
該等第一部件311可彼此平行以便支撐蓋部件600的對置側部分。開口312可充當用於插入蓋部件600之入口。第二部件313可與開口312對置地定位且可用來支撐蓋部件600的前部部分。
因此,蓋部件600可穿過開口312而進入安裝結構310,且接著在第一部件311上滑動,直至蓋部件600的前部部分達到第二部件313,藉此安裝在安裝結構310中。蓋部件600可與安裝結構310可分離,或可經由將黏合劑施加至第一部件311及第二部件313而固定至安裝結構310。
圖9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膜片500及蓋部件600相對於攝影機模組之安裝的視圖。當將蓋部件600安裝至外殼300時,蓋部件600及膜片500可經組態以避免其間之干擾。
因此,如圖9中所例示性說明,膜片500可定位於通風口301內以封閉通風口301,且蓋部件600可定位於通風口301外以封閉膜片500及通風口301兩者。
具體言之,膜片500可耦接至外殼300的內部表面且安裝結構310可形成於外殼300的外部表面上,以使得蓋部件600安裝在安裝結 構310中。在此組態的情況下,蓋部件600及膜片500可分別耦接至外殼300且安置於外殼上而無干擾。
圖10A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之部分組態的側視圖。圖10B為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之攝影機模組之組成元件之配置的視圖。容納於外殼300中之印刷電路板400可包括電氣電路及各種裝置,且因此在攝影機模組之操作期間可產生熱。
熱可遍及整個印刷電路板400產生,且詳言之,影像感測器410安裝所在之第一板400-1可產生比組成印刷電路板400之其他板多的熱。
因此,儘管將通風膜片500用於冷卻容納印刷電路板400之外殼300之內部,但需要能夠防止膜片500由於印刷電路板400所產生之熱而熔融或損壞之結構。
為此目的,膜片500可與印刷電路板400隔開至少1mm。亦即,膜片500及印刷電路板400可彼此隔開至少1mm,該距離為恆定的,不管膜片500之區域及量測距離所在之印刷電路板400如何。
此時,膜片500與印刷電路板400之間的距離的上限可根據攝影機模組、膜片500及印刷電路板400之大小適當地判定。
同時,傳遞通過通風口301及膜片500且進入外殼300之光可干涉被引入至影像感測器410及透鏡單元100中之光,或可在外殼300內部導致漫反射。
光干涉及漫反射之發生可使藉由攝影機模組擷取之影像之品質惡化,且因此需要能夠防止光干涉及漫反射發生之結構。
因此,印刷電路板400可由複數個板組成,影像感測器410可設置於最接近透鏡單元100之第一板400-1的前表面上,且通風口301之中心C可基於影像感測器410的前表面至外殼300的後表面之距離L之中點而接近於外殼300的後表面定位。
亦即,參看圖10A,通風口301之中心C可位於外殼300的後表面與影像感測器410的前表面至外殼300的後表面之距離L之中點之間的範圍L1內。
然而,明顯地,通風口301之中心C之位置可由於通風口301之直徑及膜片500之形狀及截面積而在範圍L1內進一步幾何學上受限。
亦即,例如,當膜片500具有圓形形狀時,通風口301之中心C可相對於外殼300的後表面位於對應於膜片500之半徑的範圍內。
當通風口301之中心C定位在上文所述之位置時,傳遞通過通風口301及封閉通風口301之膜片500且進入外殼300之光在離開透鏡單元100及影像感測器410之相對較遠距離中分散,此可防止或減少光干涉及漫反射之發生。
同時,通風口301之中心C可定位如下。亦即,通風口301之中心可存在於自影像感測器410的前表面至外殼300的後部15mm至35mm之範圍內。
換言之,如圖10A中所例示性說明,通風口301之中心C可位於對應於第一距離W1(自影像感測器410的前表面至外殼300的後部量測)之範圍內。
當通風口301之中心C定位在上文所述之位置時,傳遞通過通風口301及封閉通風口301之膜片500且進入外殼300之光在離開透鏡單元100及影像感測器410之相對較遠距離中分散,此可防止或減少光干涉及漫反射之發生。
根據一個實施例之通風口301之位置已在上文詳細地描述。膜片500可經定位以使得膜片之中心與通風口301之中心C一致或極接近於通風口之中心,藉此安置於外殼300上以便完全封閉通風口301。因而,膜片500在外殼300上之位置可藉由通風口301之位置來判定。
在該實施例中,膜片500可將存在於攝影機模組之外殼300內之濕氣排出至外殼300外部且可防止外部外來物質(諸如灰塵及水滴)經由通風口301進入外殼300。
另外,由於膜片500可使外殼300之內部通風以便與外殼300的外部連通,因此(例如)由外殼300內之印刷電路板400產生之熱可使用空氣作為媒質經由對流而排出至外殼300外部,此可實現外殼300之內部的有效冷卻。
儘管實施例已參考其許多說明性實施例加以描述,但應理解,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設計將屬於本發明原理之精神及範疇內的眾多其他修改及實施例。更特定而言,可能存在屬於揭示內容、圖式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主題組合配置之組成部分及/或配置的各種變化及修改。除組成部分及/或配置之變化及修改之外,替代性使用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將為顯而易見的。
100‧‧‧透鏡單元
200‧‧‧耦接單元
300‧‧‧外殼
301‧‧‧通風口
320‧‧‧後退凹槽
400‧‧‧印刷電路板
400-1‧‧‧第一板
410‧‧‧影像感測器
500‧‧‧膜片
700‧‧‧插口
800‧‧‧聯結器

Claims (20)

  1. 一種攝影機模組,其包含:一透鏡單元;耦接至該透鏡單元之一耦接單元;耦接至該耦接單元之一外殼,該外殼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一印刷電路板且具有形成於其中之一通風口;及一膜片,其由一透氣材料形成且經組態以封閉形成於該外殼中之該通風口以便防止外部外來物質進入該外殼。
  2. 如請求項1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膜片包括:一第一膜;一對黏接層,分別安置於該第一膜之對置側上;及一對第二膜,分別安置於該第一膜之對置側上且與該第一膜隔開,該等第二膜經由該等黏接層耦接至該第一膜。
  3. 如請求項2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第一膜由聚四氟乙烯(PTFE)形成。
  4. 如請求項2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等第二膜及該等黏接層具有一通風多孔結構。
  5. 如請求項1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膜片形成為一圓形形狀、一三角形形狀、一正方形形狀及一多邊形形狀中之至少一個形狀。
  6. 如請求項1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膜片在其一個表面之一邊緣區域處經形成而具有一黏接部分。
  7. 如請求項1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通風口形成於該外殼之一側部分、一頂部部分、一底部部分及一後部部分中之至少一者中,且形成於各部分中之該通風口係藉由該膜片封閉。
  8. 如請求項1之攝影機模組,其進一步包含一蓋部件,該蓋部件經組態以封閉該膜片,該膜片封閉該通風口。
  9. 如請求項8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蓋部件具有形成於與該膜片對置之一區域中之一貫穿孔以實現通風。
  10. 如請求項8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外殼包括一安裝結構,該安裝結構經組態以將該蓋部件耦接至該外殼以便允許該蓋部件封閉該膜片。
  11. 如請求項10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蓋部件形成為一板形狀,且其中該安裝結構包括:一對第一部件,該等第一部件平行於彼此配置以支撐該蓋部件之對置側部分;一開口,其形成用於插入該蓋部件之一入口;及一第二部件,其與該開口對置定位,該第二部件經組態以支撐該蓋部件之一前部部分。
  12. 如請求項8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蓋部件由不鏽鋼形成。
  13. 如請求項8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膜片位於該通風口內以封閉該通風口,且該蓋部件位於該通風口外以封閉該膜片及該通風口。
  14. 如請求項1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包括複數個印刷電路板,其中該等印刷電路板中的最接近該透鏡單元定位之一第一板在其一前表面上具備一影像感測器,且其中基於該影像感測器之該前表面至該外殼之該後表面的一距離之一中點,該通風口之一中心比該影像感測器之一前表面更接近於該外殼之一後表面而定位。
  15. 如請求項1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包括複數個印刷電路板,其中該等印刷電路板中的最接近該透鏡單元定位之一第一板在其一前表面上具備一影像感測器,且其中該通風口之一中心存在於自該影像感測器之一前表面至該外殼之一後部部分15mm至35mm的一範圍內。
  16. 如請求項1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膜片與該印刷電路板隔開至少1mm。
  17. 一種攝影機模組,其包含:一透鏡單元;耦接至該透鏡單元之一耦接單元;耦接至該耦接單元之一外殼,該外殼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一印刷電路板且具有形成於其中之一通風口;一膜片,其由一透氣材料形成且經組態以封閉形成於該外殼中之該通風口以便防止外部外來物質進入該外殼;及 一蓋部件,其經組態以封閉該膜片,該膜片封閉該通風口。
  18. 如請求項17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膜片位於該通風口內,且該蓋部件位於該通風口外。
  19. 如請求項17之攝影機模組,其中該膜片之至少一部分由PTFE形成。
  20. 一種攝影機模組,其包含:一透鏡單元;耦接至該透鏡單元之一耦接單元;一外殼,其耦接至該耦接單元且具有形成於其中之一通風口;一印刷電路板,其容納於該外殼內且具有安裝於該印刷電路板上之一影像感測器;一膜片,其由一透氣材料形成且經組態以封閉形成於該外殼中之該通風口以便防止外部外來物質進入該外殼;及一蓋部件,其經組態以封閉該膜片,該膜片封閉該通風口。
TW104144219A 2015-01-15 2015-12-29 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 TWI7048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07359 2015-01-15
KR1020150007359A KR102283424B1 (ko) 2015-01-15 2015-01-15 자동차용 카메라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0404A true TW201630404A (zh) 2016-08-16
TWI704806B TWI704806B (zh) 2020-09-11

Family

ID=55066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219A TWI704806B (zh) 2015-01-15 2015-12-29 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49508B2 (zh)
EP (1) EP3045969B1 (zh)
KR (1) KR102283424B1 (zh)
CN (1) CN105812628B (zh)
TW (1) TWI704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1332A1 (ja) * 2014-08-26 2016-03-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DE102014113992A1 (de) * 2014-09-26 2016-03-31 Connaught Electronics Ltd. Gehäuseanordnung für eine Kamera, Kamera, Fahrerassistenzsystem sowie Kraftfahrzeug
KR102293357B1 (ko) * 2015-01-12 2021-08-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D786331S1 (en) * 2015-09-14 2017-05-09 Jaunt Inc. Camera assembly
CN109716747B (zh) * 2016-07-29 2022-10-2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摄像机模块
CN107797114A (zh) * 2016-09-02 2018-03-13 法雷奥汽车内部控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超声波传感器
KR102362738B1 (ko) * 2016-09-23 2022-02-11 젠텍스 코포레이션 와이어 하니스 연결 특징부를 갖는 이미저
KR102647850B1 (ko) * 2016-11-21 2024-03-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101933496B1 (ko) * 2017-04-20 2019-03-18 티.비.티. 주식회사 결로 억제 기능을 갖는 카메라장치
DE102018210909A1 (de) * 2017-09-21 2019-03-21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ameramodulen und einer Kameramodulgruppe
US10277786B1 (en) * 2018-02-23 2019-04-30 Veoneer Us, Inc. Camera modul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200036872A1 (en) * 2018-07-24 2020-01-30 Gopro, Inc. Module isolation
US10627488B2 (en) 2018-08-21 2020-04-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oling sensor apparatus
FR3086768B1 (fr) 2018-09-27 2020-09-18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n capteur optique d’un systeme d’assistance a la conduit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11453366B2 (en) * 2018-11-06 2022-09-27 Motherson Innovations Company Limited Heatable device for use with a vehicle-mounted image acquisition unit
US11493831B2 (en) * 2019-09-18 2022-11-08 Gopro, Inc. Breathable membrane for lens assembly having a second lens barrel positioned within and removeable from a first lens barrel
KR20210157210A (ko) * 2020-06-19 2021-12-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2022038900A (ja) * 2020-08-27 2022-03-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撮像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2882325A (zh) * 2021-01-14 2021-06-01 宁波拉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降温除尘摄像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4830A (en) * 1977-12-15 1980-07-29 Agfa-Gevaert, A.G. Conducting battery compartment closure that also locks film door
US5070348A (en) * 1989-09-13 1991-12-03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aterproof and/or water-resistant camera
JP2003258444A (ja) * 2002-03-07 2003-09-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子機器用ケース
JP2003318557A (ja) * 2002-04-25 2003-11-07 Nitto Denko Corp 通気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気筐体
JP2003336874A (ja) * 2002-05-15 2003-11-28 Nitto Denko Corp 通気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気筐体
US7357709B2 (en) * 2004-04-12 2008-04-15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Metal vent
JP4379598B2 (ja) * 2004-06-30 2009-12-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防水型視覚センサ
US8475554B2 (en) * 2004-12-07 2013-07-02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ermeable member, and permeable casing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JP2006350187A (ja) * 2005-06-20 2006-12-2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カメラ装置
DE202005020282U1 (de) * 2005-12-23 2007-05-03 Mobotix Ag Feuchtigkeitsgeeignetes Kameragehäuse
JP5082542B2 (ja) * 2007-03-29 2012-1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US8891007B2 (en) * 2011-03-07 2014-11-18 Digitaloptics Corporation Camera module with protective air ventilation channel
US8861951B2 (en) * 2011-12-05 2014-10-14 Flextronics Ap, Llc Two part camera module
US9491342B2 (en) * 2012-01-05 2016-11-08 Magna Electronics Inc. Camera module for vehicle vision system
US9591299B2 (en) * 2013-09-06 2017-03-07 Wirepath Home Systems, Llc Surveillance cameras with test port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83424B1 (ko) 2021-07-30
CN105812628B (zh) 2020-07-14
KR20160088098A (ko) 2016-07-25
CN105812628A (zh) 2016-07-27
US20160212308A1 (en) 2016-07-21
EP3045969A1 (en) 2016-07-20
US9749508B2 (en) 2017-08-29
EP3045969B1 (en) 2020-05-27
TWI704806B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4806B (zh) 用於載具之攝影機模組
US7268957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system
KR102427350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차량용 카메라
WO2018128083A1 (ja) ステレオカメラ
CN109716747B (zh) 摄像机模块
US9636625B2 (en) Drying device and battery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said drying device
US20130323545A1 (en) Pressure Equalizing Element, Battery having a Pressure Equalizing Element,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a Corresponding Battery
US11256060B2 (en)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620540B1 (ko) 차량용 카메라 모듈
US10848649B2 (en) Imaging device having heat radiation structure
KR102372339B1 (ko) 카메라 모듈
TWI741369B (zh) 攝像模組防塵防雨防護結構
US20160075079A1 (en) Housing with Air Chamber for Battery Moni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WM470037U (zh) 車用攝像頭裝置
TWI506352B (zh) 相機模組
KR102345685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2634926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180054107A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1943449B1 (ko) 카메라 모듈
TWM581066U (zh) Wireless camera lens structure
KR102572852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0602356A (zh) 车载相机
CN212965717U (zh) 车载摄像头
KR102280163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2509123B1 (ko) 카메라 모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