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6055A - 使用磁性形狀記憶致動器之光學影像穩定的技術 - Google Patents

使用磁性形狀記憶致動器之光學影像穩定的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6055A
TW201626055A TW104127380A TW104127380A TW201626055A TW 201626055 A TW201626055 A TW 201626055A TW 104127380 A TW104127380 A TW 104127380A TW 104127380 A TW104127380 A TW 104127380A TW 201626055 A TW201626055 A TW 2016260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actuator
housing
msm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7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9043B (zh
Inventor
麥可 歐里拉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6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0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030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characterised by unspecified or heterogeneous hardness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gnetic hardness transitions
    • H01F1/0306Metals or alloys, e.g. LAVES phase alloys of the MgCu2-type
    • H01F1/0308Metals or alloys, e.g. LAVES phase alloys of the MgCu2-type with magnetic shape memory [MSM], i.e. with lattice transformations driven by a magnetic field, e.g. Heusle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各種實施例大體上係針對使用MSM致動器以於在一影像擷取裝置中實施OIS中使組件之電力消耗及/或數量最小化的技術。一設備可包括:樞轉地安裝於一殼體之一末段內的一攝影機,該攝影機包括一影像擷取元件,該影像擷取元件用以沿該影像擷取元件之一視線擷取一物件的一影像;細長形狀之一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一軸線樞轉,該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殼體之一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中,該相對薄且細長部分耦接至該末段並自該末段延伸;及一抵消移動組件,其操作該致動器以在一抵消移動中圍繞該軸線樞轉該攝影機以提供OIS給該攝影機。描述並主張其他實施例。

Description

使用磁性形狀記憶致動器之光學影像穩定的技術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磁性形狀記憶致動器之光學影像穩定的技術。
發明背景
隨著將攝影機併入於攜帶型電子裝置中變得常見,將光學影像穩定(OIS)包括於彼等裝置中以改良利用彼等攝影機擷取的影像之品質已開始變得常見。然而,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悉,添加諸如OIS、自動色彩校正、自動光層級控制等之此等特徵常常在使用此等裝置擷取影像期間增加自通常為有限電力源(例如,電池)之電源消耗的電力之數量。
借助於實例,OIS之包括常常需要添加多個音圈馬達(VCM)致動器以回應於自實體地支撐攜帶型電子裝置之人之一部分上的不穩定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而圍繞攝影機之至少一部分移動以擷取影像。多個VCM致動器通常用以抵消自此不穩定且非自影像水平移動之故意移動等產生的相對較小水平及垂直移動。令人遺憾的是,儘管VCM致 動器的確能夠實現攝影機之至少一部分的相對較小移動以抵消自攜帶型電子裝置之實體支撐中之不穩定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但VCM致動器之此使用確實具有缺點。
除非連續地有電力提供,否則VCM致動器沒有能力將物件固持於所選擇位置中,以使得藉由VCM致動器移動至所選擇位置或固持在彼處的物件能夠在不再提供電力後自由移動。因此,OIS之一些實施包括使用彈簧以輔助VCM致動器將攝影機之至少一部分固持在VCM致動器已用以將其移動至的位置處。令人遺憾的是,除不合需要地增加用於實施OIS的部件之數量及重量以外,每一機械彈簧亦具有一共振頻率,在共振頻率處可引起彈簧開始振動,以使得可仍需要電力頻繁地施加至VCM致動器以抵消此振動。
另外,偵測藉由VCM致動器移動的物件之位置通常需要單獨感測器組件。為了OIS之實施,此通常導致需要添加兩個或兩個以上感測器組件以偵測藉由VCM致動器四處移動的攝影機之至少一部分之當前位置,藉此再次不合需要地增加用於實施OIS的部件之數量及重量。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擷取影像之設備,其包含:一攝影機,其樞轉地安裝於一殼體之一末段內,該攝影機包含一影像擷取元件以沿該影像擷取元件之一視線擷取一物件的一影像;細長形狀之一第一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 繞一第一軸線在一第一方向上樞轉,該第一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殼體的一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中,該相對薄且細長部分耦接至該末段並自該末段延伸;以及一抵消移動組件,其操作該第一致動器以在一抵消移動中在該第一方向上樞轉該攝影機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給該攝影機。
110H、110V、113H、113V、114、115H、115V、116‧‧‧軸線
111‧‧‧視線
130‧‧‧資料
300‧‧‧擷取裝置/計算裝置
305‧‧‧電源
310‧‧‧攝影機
311‧‧‧影像擷取元件
312‧‧‧自動對焦部分
313‧‧‧透鏡
315‧‧‧運動感測器
317‧‧‧後面部分
320‧‧‧控制器
331‧‧‧影像資料
335‧‧‧感測器資料
337‧‧‧組態資料
340‧‧‧控制常式
341‧‧‧擷取組件
345‧‧‧運動偵測組件
346‧‧‧位置偵測組件
347‧‧‧抵消移動組件
348‧‧‧使用者介面(UI)組件
349‧‧‧通訊組件
350、950‧‧‧處理器組件
360、960‧‧‧儲存器
370、370A、370U、370V、370D、370L、370R、370H、370V、‧‧‧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
371‧‧‧線圈
372‧‧‧磁性回應性材料
375‧‧‧磁性形狀記憶體(MSM)驅動器
376‧‧‧感測器組件
377‧‧‧驅動器組件
380、980‧‧‧顯示器
390‧‧‧介面
400‧‧‧殼體
401‧‧‧前表面
402、408‧‧‧薄片狀部分
403‧‧‧前面部分
404R、404L‧‧‧前末段
405R‧‧‧右鏡腿
405L‧‧‧左鏡腿
406R、406L‧‧‧耳承
407‧‧‧支撐部分
410‧‧‧銷
411‧‧‧萬向支架環
413‧‧‧框架
414‧‧‧突出物
416‧‧‧槽
417‧‧‧樞轉接合點
418‧‧‧孔徑
470、470LR、477‧‧‧鏈接件
600‧‧‧遠端裝置/計算裝置
920‧‧‧鍵盤
925‧‧‧印表機
959‧‧‧耦接件
961‧‧‧依電性儲存器
962‧‧‧非依電性儲存器
963‧‧‧可卸除式媒體儲存器
965a、965b、965c‧‧‧儲存控制器
969‧‧‧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985‧‧‧顯示介面
995a、995b、995c‧‧‧介面控制器
999‧‧‧網路
1000‧‧‧影像擷取系統
2100‧‧‧邏輯流程
2110~2170‧‧‧區塊
3000‧‧‧處理架構
D、U、R、L‧‧‧箭頭
圖1說明影像擷取系統之實例實施例。
圖2說明影像擷取系統之替代實例實施例。
圖3A及圖3B共同說明根據實施例的擷取裝置之殼體及其他組件之實例實體組態。
圖4說明根據實施例的擷取裝置之殼體及其他組件之替代實例實體組態。
圖5A及圖5B共同說明根據實施例的用以提供OIS之實例光學元件組態。
圖6說明根據實施例的擷取裝置之實例部分。
圖7A及圖7B共同說明根據實施例的用以提供OIS之實例致動器組件組態。
圖8A及圖8B共同說明用以樞轉攝影機的致動器及其他組件之實例實體組態。
圖9A及圖9B共同說明用以樞轉攝影機的致動器及其他組件之另一實例實體組態。
圖10A及圖10B共同說明用以移動透鏡的致動器及其他組件之實例實體組態。
圖11A、圖11B、圖11C、圖11D及圖11E共同說明經由使用由根據實施例之多個致動器施加的相對力而移動透鏡之各種實例。
圖12說明用以移動透鏡的致動器之另一實例實體組態。
圖13說明用以移動透鏡的致動器之再一實例實體組態。
圖14說明根據實施例的邏輯流程。
圖15說明根據實施例的處理架構。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各種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使用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以最小化影像擷取裝置中實施光學影像穩定(OIS)的組件之電力消耗及/或數量的技術。每一MSM致動器包括由於對磁場的分子層級回應而改變尺寸及/或形狀的材料之一部分。尺寸及/或形狀之此改變通常相對較小(例如,5%至15%),但可相對快速地發生且可用以施加大量機械力。經配置以施加相對機械力之多個MSM致動器可併入至併入攝影機的攜帶型電子裝置中以圍繞攝影機之至少一部分移動以實施OIS。藉由攝影機擷取的影像的移動之分析及/或自一或多個感測器接收的移動之指示可用以偵測運動,該運動包括在利用其攝影機擷取影像時自實體地支撐個人電子裝置中之不穩定產生的攜帶型電子裝置之相對較小移動。多個MSM致動器中之一或多者的電特性之量測結 果可用以判定由多個MSM致動器四處移動的攝影機之部分的當前位置。接著可選擇性地將電力提供給多個MSM致動器以實現攝影機之彼部分的相對較小抵消移動以抵消自此不穩定支撐產生的攜帶型電子裝置之相對較小移動以提供OIS。又,為節省來自可為擷取裝置之有限電源(例如,電池)的電源的電力,電力可在此等抵消移動經判定為不需要時停止提供給MSM致動器。
為偵測自攜帶型電子裝置之不穩定支撐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提供OIS所針對的彼擷取裝置之完全相同的攝影機可用以隨時間復發地擷取影像且彼等擷取之影像可經比較以識別自賦予給攜帶型電子裝置之運動產生的在其間之差異。或者或另外,一或多個運動感測器(例如,一或多個加速度計及/或陀螺儀)可併入至攜帶型電子裝置中並經操作以偵測攜帶型電子裝置之運動。不管偵測攜帶型電子裝置之運動所藉以的方式,任一此所偵測運動的速度及範圍可經分析以區分自此不穩定支撐產生的相關聯相對較小移動與性質上可為更故意的其他移動(諸如,在運動視訊之擷取期間實現水平移動運動或其他視覺效果的攜帶型電子裝置之轉動或另一移動,等)。
用以操作併入至個人電子裝置中之多個MSM致動器的驅動器電路可經操作以使用與多個MSM致動器中的每一者之線圈相關聯的電量測結果以判定由MSM致動器四處移動攝影機之至少一部分所至的當前位置以提供OIS。在一些實施例中,此等量測結果可被視為施加至多個MSM致 動器中之一或多者以在四處移動攝影機之彼部分的電力。可在導出抵消移動時考慮彼部分之當前位置以用以抵消與攜帶型電子裝置之不穩定支撐相關聯的相對較小移動。借助於實例,在攝影機的至少一部分已在特定方向上移動直至或相對接近於移動之限制的情況下,及在抵消移動將需要在彼特定方向上之進一步移動的情況下,抵消移動之移動距離可減少或可不執行抵消移動。
在導出抵消移動後,可進行關於多個MSM致動器中之哪一或哪些者用以實現抵消移動及/或多個MSM致動器的一或多者中之每一者經操作以實現抵消移動所藉以的方式的判定。此外,可在判定使用多個MSM致動器中之哪一或哪些者及/或其用以實現抵消移動的方式時考慮由多個MSM致動器四處移動的攝影機之無論任何部分之當前位置。至少在選擇使用多個MSM致動器之一或多者中之哪個時,可考慮多個MSM致動器中的每一者經組配以施加力所在的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對MSM致動器可用以以樞轉方式移動攝影機之全部或實質上全部以樞轉攝影機之影像擷取元件之視線以提供OIS。此樞轉移動可經組配以模擬眼窩內人眼球之運動以將攝影機之視線樞轉一相對較小角度以抵消經判定以自攜帶型電子裝置之不穩定支撐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樞轉可經啟用以在兩個角尺寸中發生,每一角尺寸係在該對MSM致動器中之一者控制下發生。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機可藉由至少部分安裝在萬向支架之內 部空間內而實體地耦接至攜帶型電子裝置之殼體內部之一部分以在兩對MSM致動器之控制下實現攝影機之樞轉移動。在其他實施例中,攝影機可藉由經由通用接頭安裝至其而實體地耦接至殼體內部之一部分以在兩對MSM致動器之控制下實現攝影機之樞轉移動。
在MSM致動器之該等對中的每一者內,兩個MSM致動器中之每一者可經選定及/或經組配以在與另一者相對之方向上施加力。該等對中之至少一者的兩個MSM致動器可彼此剛性地耦接以形成可被稱作藉由單一鏈接件耦接至攝影機之「推抵推抵」雙重致動器的致動器。在兩個相對方向中之任一者上的力可取決於利用電力驅動兩個MSM致動器中之哪一者而經由彼單一鏈接件施加在攝影機上。或者或另外,該等對中之至少一另一對中的兩個MSM致動器可以每一者可間接經由攝影機施加與另一者相對的力的方式經由兩個MSM致動器中之每一者的單獨鏈接件間接地耦接至攝影機。不管每一對內之MSM致動器可彼此相對起作用所藉以的準確方式,全部四個MSM致動器可有大體上細長實體組態。另外,全部四個MSM致動器可經配置以縱向延伸至殼體之細長部分內,在其中個人電子裝置為護目鏡或併入至護目鏡(例如,眼鏡、讀取眼鏡智慧型眼鏡等)中之實施例中,殼體之細長部分界定護目鏡之鏡腿的至少一前末段,與護目鏡之鏡腿的至少一前末段整體地形成或以其他方式實體地耦接至護目鏡之鏡腿的至少一前末段。
在其他實施例中,三個一組MSM致動器可用以獨立於攝影機之至少影像擷取元件而移動攝影機之至少一透鏡以提供OIS。換言之,攝影機之至少一組件可相對於攝影機之至少一其他組件而移動。更特定言之,透鏡可藉由MSM致動器在與影像擷取元件之視線交叉的平面內二維地移動以使用折射來將遵循視線之光彎曲相對較小角度以抵消經判定以自攜帶型電子裝置之不穩定支撐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可在攜帶型電子裝置之殼體內以防止至少影像擷取元件相對於殼體移動的方式支撐攝影機之至少影像擷取元件。至少透鏡可藉由至少一滑動樞轉點支撐,該至少一滑動樞轉點自透鏡之中心偏心,實現至少透鏡以相對於(多個)方向(MSM致動器中之一或多者在該(等)方向上施加力)之非垂直角度滑動移動,且實現至少透鏡圍繞滑動樞轉點樞轉。MSM致動器中之兩者可經選定及/或經組配以施加力以用引起至少透鏡在一遠離至少透鏡之靜止位置的方向上的滑動及/或樞轉移動的方式移動至少透鏡。MSM致動器中的第三者可經選定及/或經組配以相對於由其他兩個MSM致動器施加的力而施加力以將至少透鏡朝向靜止位置往回移動。
滑動樞轉點可以延伸至細長槽中或穿過細長槽的突出物(例如,細長銷)而實施。銷可在MSM致動器中之兩者的控制下實現至少透鏡在沿槽之長度的任一點處的樞轉。槽可經形成穿過使得突出物能夠穿過其而突出的一段薄片金屬或其他合適之薄片材料。或者或另外,槽可經實 施為形成於突出物能夠突出至其中的一段金屬或其他合適材料之表面中的凹槽。在一些實施例中,突出物可藉由至少透鏡攜載,與至少透鏡整體地形成或以其他方式實體地耦接至至少透鏡,且槽可形成於與攜帶型電子裝置之殼體內部之一部分整體地形成或以其他方式耦接至其的一段材料中或穿過該段材料。在其他實施例中,突出物可藉由殼體內部之一部分攜載,與殼體內部之一部分整體地形成或以其他方式實體地耦接至殼體內部之一部分,且槽可形成於與至少透鏡整體地形成或以其他方式耦接至至少透鏡的一段材料中或穿過該段材料。換言之,在不同實施例中,其可為經引起以藉由MSM致動器相對於殼體移動以實現此等滑動及樞轉移動的突出物或槽。
一般參考本文中所使用之符號及術語,可在執行於電腦或電腦網路上之程式程序方面呈現接下來之詳細描述之部分。由熟習此項技術者使用此等程序描述及表示以將其工作之主旨最有效地傳達至其他熟習此項技術者。此處且大體上將程序構想為產生所要結果之操作的自相容序列。此等操作為需要物理量之物理操縱的彼等操作。雖然未必,但此等量通常呈能夠儲存、傳送、組合、比較及以其他方式操縱之電信號、磁性信號或光學信號之形式。主要出於常用之原因,已證明有時將此等信號指代為位元、值、元素、符號、字元、術語、編號或其類似者係便利的。然而,應注意,所有此等及類似術語與適當物理量相關聯,且僅僅為應用於彼等量之便利標記。
另外,常常以通常與由人類操作者所執行之心理操作相關聯的術語(諸如,相加或比較)提及此等操縱。然而,在形成一或多個實施例之部分的本文中所描述之操作中之任一者中,並無人類操作者之此能力係必要的或在大多數情況下係合乎需要的。實情為,此等操作為機器操作。用於執行各種實施例之操作的有用機器包括如藉由儲存於其內的根據本文中之教示寫入的電腦程式選擇性地啟動或組態的通用數位電腦及/或包括經特別建構用於所需目的的設備。各種實施例亦關於用於執行此等操作之設備或系統。此等設備可經特別建構用於所需目的或可包括通用電腦。自給出之描述將瞭解多種此等機器之所需結構。
現參考圖式,其中貫穿圖式類似參考編號用於指類似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之目的,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實施例之透徹理解。然而,可顯而易見的是,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新穎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結構及裝置以便促進對其之描述。意圖為涵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全部修改、等效物及替代物。
圖1及圖2各說明併入擷取裝置300及遠端裝置600中之一或多者的影像擷取系統1000之實施例的方塊圖。如圖1及圖2兩者中所描繪,擷取裝置300及遠端裝置600可交換可由擷取裝置300之攝影機310擷取的影像資料331。可使得攝影機310由多個MSM致動器370相對於擷取裝置300之殼體400的至少一部分移動以作為提供OIS之部分從而改 良由攝影機310擷取並作為影像資料331儲存的影像之品質。多個MSM致動器370可經操作以回應於經判定以由擷取裝置300之不穩實體支撐而產生(諸如可由於用一或兩個手以物理方式支撐擷取裝置300的人使用攝影機310擷取影像而發生)的相對較小移動而由MSM驅動器375在控制常式340的控制下如此進行。
如所描繪,此等計算裝置300及600經由網路999交換輸送資料(例如,影像資料331)的信號。然而,此等計算裝置中之一或多者可經由網路999彼此及/或與又其他計算裝置(未圖示)交換與擷取之影像、影像之擷取及/或用於擷取影像的OIS之供應全然不相關的其他資料。在各種實施例中,網路999可為可能限於在單一建築物或其他相對受限區域內延伸的單一網路、可能延伸相當大距離的經連接網路之組合,及/或可包括網際網路。因此,網路999可係基於可交換信號所藉以的多種通訊技術(或組合)中之任一種,通訊技術包括(但不限於)使用電及/或光學傳導纜線之有線技術,及使用紅外線、射頻或其他形式無線傳輸的無線技術。在替代實施例中,擷取裝置300及遠端裝置600可以完全不同方式耦接。在另其他實施例中,影像資料331可經由可卸除式媒體(例如,快閃記憶體卡、光碟、磁碟等)在此等計算裝置當中輸送。
如圖1及圖2兩者中所描繪,在各種實施例中,擷取裝置300可併入處理器組件350、儲存器360、電源305、控制器320、顯示器380及將擷取裝置300耦接至網路999的 介面390中之一或多者。擷取裝置300亦可包括攝影機310、運動感測器315、多個MSM致動器370及MSM驅動器375中的一或多者。儲存器360可儲存影像資料331、感測器資料335、組態資料337及控制常式340中的一或多者。
簡單轉至圖1,攝影機310可併入影像擷取元件311及透鏡313,但可不併入自動對焦機構。另外,多個MSM致動器370可包括個別MSM致動器370D、370L、370R及370U中之一或多者,其中MSM致動器370D及370U可各經配置以與另一者相對地施加力以樞轉攝影機310,且其中MSM致動器370L及370R可類似地配置。亦如所描繪,擷取裝置300可以其中其大部分組件併入至單一殼體中的單段形式或以其中其至少大部分組件分佈在可藉由電及/或光學傳導纜線耦接以在其間交換信號的兩個以物理方式分離之殼體當中的兩段形式實施。
如將更詳細地解釋,擷取裝置300可經實施為以至少最緊密接近一或兩個眼及/或跨越一或兩個眼之視野延伸的方式戴於人之頭上的護目鏡(例如,諸如眼鏡、讀取眼鏡、智慧型眼鏡等之護目鏡)。若擷取裝置以單一段形式實施為護目鏡,則至少單個殼體可耦接至護目鏡之框架、併入至護目鏡之框架中或以其他方式由護目鏡之框架攜載。若擷取裝置以兩段形式實施為護目鏡,則至少攝影機310、運動感測器315及MSM致動器370可併入至兩個殼體中的一者(其耦接至護目鏡之框架、併入至護目鏡之框架中或以其他方式由護目鏡之框架攜載)中,而該等組件中之其他者併 入至另一殼體(其可經成形及/或定大小以在口袋中攜載、夾持至腰帶等)中。在此等護目鏡實施中,多個MSM致動器370可自其耦接件延伸至樞轉安裝之攝影機310並延伸至界定護目鏡之鏡腿的殼體之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中。然而,應注意儘管擷取裝置300之護目鏡實施在本文中經特別描繪及論述,但其中殼體可具有與眼無關的完全不同實體組態,但其中攝影機310樞轉地安裝且其中樞轉攝影機310之多個致動器370延伸至彼殼體之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中的其他實施例係可能的。
圖3A及圖3B共同更詳細地描繪圖1之擷取裝置300的實體組態之實例實施例。轉向圖3A,擷取裝置300之殼體400的至少一部分可採取護目鏡之形狀或另外整合至護目鏡中,護目鏡待圍繞人頭之在其眼中之一或兩者及/或其耳朵中之一或兩者附近的一部分穿戴。殼體可包括一可由人可看到所藉以的透明材料至少部分組成的前面部分403(例如,提供經遮蔽視野及/或校正性視野的一個或一對透鏡)、一左鏡腿405L及一右鏡腿405R。鏡腿405L及405R中之每一者可分別包括嚙合耳垂之一部分的耳承406L及406R,及前末段404L及404R,前面部分403之相對左及右末端可在前末段404L及404R處經由鉸鏈或其他可摺疊或剛性連接接合。前面部分403以及前末段404L及404R之部分可界定一或多個前表面401,由於在人戴所描繪護目鏡形式之擷取裝置300時變為自人向前面向的表面而稱為前表面401。
轉向圖3B,至少攝影機310、感測器315及MSM致動器370可併入至殼體400之鏡腿中的一者之至少前末段(諸如如圖3B中特寫透視圖中所描繪的左鏡腿405L之前末段404L)中。如所描繪,攝影機310之影像擷取元件311的視線111可自在前末段404L內之攝影機310的位置向前延伸並穿過可形成前表面401之一部分的前末段404L之薄片狀部分402延伸。薄片狀部分402可為透明的或可具有一至少在視線111之位置處穿過其形成的孔徑(未圖示)以使得光自待獲得影像所針對之物件能夠到達攝影機310。亦如所描繪,多個MSM致動器370可鄰近朝向耳承406L延伸的攝影機310之一部分而定位以使MSM致動器370中的每一者能夠嚙合攝影機310之彼部分。多個MSM致動器370中之每一者可各具有一大體上細長形狀並可位於左鏡腿405L內以在前末段404L與耳承406L(例如,後面末段)之間延伸並連接前末段404L及耳承406L的殼體400之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之內部內縱向延伸。
然而,應再次注意,儘管攝影機310樞轉地位於其中之前末段404L及在前末段404L與耳承406L之間的殼體400之相對薄且細長部分本文中經描繪及描述為護目鏡之部分,但其中攝影機310可樞轉地位於不界定護目鏡之一部分且另外並不與護目鏡之一部分相關聯的殼體400之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之末段內的其他實施例係可能的。借助於實例,殼體400之此相對薄且細長部分可採取用於醫療及/或工業應用的其中攝影機310樞轉地位於插入至體腔、壁內 之空隙、待檢查的具有葉片之噴氣式引擎的一部分等中的殼體400之彼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之末段內的相對薄且細長探針的形式。在此等其他應用中,所擷取影像之品質可容易對操作者之手的不穩定敏感。
如將更詳細地解釋,多個MSM致動器370可引起攝影機310圍繞兩個軸線(諸如描繪之軸線110H及110V)樞轉。在一些實施例中,MSM致動器370可回應於藉由對由攝影機310隨時間擷取的多個影像之分析偵測的運動之特定類型而如此操作。在其他實施例中,MSM致動器370可回應於藉由運動感測器315偵測的沿兩個其他軸線(諸如描繪之軸線115H及115V)的運動之特定類型而操作以引起此樞轉。如所描繪,儘管軸線110H及110V延伸的方向可平行於軸線115H及115V延伸的方向,但其中此並非該情況的實施例係可能的。
在擷取裝置300藉由操作者穿戴或以其他方式攜載或支撐以使得前表面401在一大體水平之方向(其中前面部分403之大體細長形狀以及鏡腿405L及405R之兩者皆大體上水平地延伸)上面向時,軸線110V可進入垂直定向且軸線110H可進入一平行於前表面401而延伸的水平定向。在軸線110H及110V在此等定向中的情況下,經提供給攝影機310的樞轉運動之範圍使得攝影機310之影像擷取元件311之視線111能夠圍繞軸線110V向左(遵循彎曲「L」箭頭)或向右(遵循彎曲「R」箭頭)樞轉至一角度,並能夠圍繞軸線110H樞轉至較高抬升角度(遵循「向上」之彎曲「U」箭頭) 或較低抬升角度(遵循「向下」之彎曲「D」箭頭。
簡單往回轉向圖2,攝影機310可併入影像擷取元件311及自動對焦部分312,但攝影機310之透鏡313(不管是攝影機310之必要組件)可以物理方式與攝影機310之剩餘部分分隔以使得其可相對於至少擷取元件311可移動(不同於透鏡313整合於其中的圖1之攝影機310)。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悉,自動對焦部分312可包括沿影像擷取元件311之視線111移動以基於至待擷取影像所針對的物件之距離的指示調節焦點的另一透鏡。因此,自可擷取影像所針對之物件通過透鏡313的光亦可在到達影像擷取元件311之前通過攝影機310內之一或多個額外透鏡。另外,多個MSM致動器370可包括個別MSM致動器370A、370H及370V中之一或多者,個別MSM致動器370A、370H及370V可經配置使得此等三個MSM致動器中的每一者至少部分與由其他兩個中之每一者施加的力相對地施加力。
圖4更詳細地描繪圖2之擷取裝置300的實體組態之實例實施例。如所描繪,擷取裝置300之殼體400可採取諸如通常由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PDA等採取的大體矩形形狀。因此,殼體400可界定實質上平坦前表面401,由於在人戴擷取裝置300並將擷取裝置300固持於一或兩個手中以使用攝影機310擷取影像時變為自人向前面向的表面而稱為前表面401。
至少攝影機310、透鏡313、感測器315及MSM致動器370可併入至殼體400中。如所描繪,攝影機310之影像 擷取元件311的視線111可自在殼體400內之攝影機310的位置向前延伸並穿過殼體之可形成前表面401之一部分的薄片狀部分402而延伸。薄片狀部分402可為透明的或可具有一至少在視線111之位置處穿過其形成的孔徑(未圖示)以使得光自待獲得影像所針對之物件能夠到達透鏡313且接著到達攝影機310。亦如所描繪,多個MSM致動器370可環繞透鏡313之周邊定位以使得每一者能夠自不同方向嚙合透鏡313之(或可固持透鏡313d的框架之)邊緣。再次,MSM致動器370中的每一者可具有一大體細長形狀,且可以可為遠離透鏡313之周邊延伸的放射圖案之方式環繞透鏡313之周邊而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MSM致動器370可圍繞透鏡313而定位以使得其縱向尺寸皆在單一平面內延伸,且該單一平面可平行於界定前表面401之至少一部分的殼體之一部分。
如將更詳細地解釋,多個MSM致動器370可引起透鏡313以可為滑動運動的方式在藉由兩個軸線(諸如描繪之軸線113H及113V)界定的平面內四處移動。彼平面可以一垂直於視線111之角度與視線111交叉而延伸及/或彼平面可平行於界定前表面401之至少一部分的殼體之一部分。在擷取裝置300被攜載或支撐以使得前表面401在一大體水平之方向中面向時,軸線113V可進入垂直定向且軸線113H可進入水平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MSM致動器370可回應於藉由對由攝影機310隨時間擷取的多個影像之分析偵測的運動之特定類型而如此操作。在其他實施例中,MSM致動器 370可回應於藉由運動感測器315偵測的沿兩個軸線(諸如描繪之軸線115H及115V)的運動之特定類型而操作以引起此滑動運動。如所描繪,儘管軸線113H及113V延伸的方向可平行於軸線115H及115V延伸的方向,但其中此並非該情況的實施例係可能的。
經提供給透鏡313之滑動運動之範圍使得攝影機310之影像擷取元件311的視線111能夠在遵循視線111之路徑的光束通過透鏡313時藉由折射在兩個角度尺寸中之方向範圍內彎曲。因此,自攝影機310內之影像擷取元件311發出的視線111可以有效樞轉自透鏡313延伸並進一步遠離攝影機310的視線111之部分的方式在透鏡313內彎曲。圖5A及圖5B共同描繪由透鏡313相對於攝影機310之此移動所引起的此樞轉之實例。如再次描繪,攝影機310可包括具有視線111之影像擷取元件311。然而,如先前論述,攝影機310可包括一或多個額外組件,諸如圖2中描繪之自動對焦部分312。
轉向圖5A,透鏡313經定向以在透鏡313之中心處以在透鏡之材料與環境空氣之間的兩個轉變處垂直於視線111的入射角與攝影機310內的影像擷取元件311之視線111交叉。因此,遵循視線111之光束並未以引起視線樞轉的方式折射,且因此此光束在通過透鏡之後在相同方向上繼續。然而,且轉向圖5B,當透鏡313在垂直於在攝影機310與透鏡313之間延伸的視線111之部分的方向上移動相對較小距離時,視線111之彼部分經引起以用並不垂直於視線 111之彼部分的入射角與透鏡相會。此導致透鏡313內之視線111彎曲以使得視線111之自透鏡313之相對側延伸的部分遠離方向樞轉繼之以在攝影機310與透鏡313之間延伸的視線111之部分。因此,遵循視線111之該等部分中之一者的光束藉由透鏡之材料與環境空氣之間的兩個轉變折射以使得其路徑被改變以在自透鏡313出現後遵循視線之另一部分之不同路徑。返回至圖4,透鏡313之折射及移動的此使用使得視線111之一部分能夠向左(遵循彎曲「L」箭頭)或向右(遵循彎曲「R」箭頭)水平地樞轉至一角度,及/或垂直地樞轉至一較高抬升角度(遵循「向上」彎曲「U」箭頭)或一較低抬升角度(遵循「向下」彎曲「D」箭頭)。因此,不管藉由在圖3對圖4之擷取裝置300之實施例中的多個MSM致動器370機械地移動之物的差異,使得視線111能夠在兩個不同尺寸中之方向範圍內樞轉之結果相當類似。
返回至圖1及圖2,控制常式340併入可在其作用為擷取裝置300之主處理器組件的處理器組件350上操作以實施用以執行各種功能之邏輯的一序列指令。在執行控制常式340時,處理器組件350可操作攝影機310之至少影像擷取元件311以擷取影像,且可將表示所擷取影像之數位資料作為影像資料331儲存於儲存器360中。如此擷取之影像可為個別靜態影像或可為以規則時間間隔擷取以形成運動視訊的一序列影像。不管所擷取影像之類型,處理器組件350可進一步操作介面390以經由網路999傳輸影像資料331之至少一部分至遠端裝置600。
在包括控制器320及/或顯示器380中之一或兩者的實施例中,處理器組件350可監視控制器320及/或操作顯示器380以提供使用者介面,擷取裝置300之操作者藉由該使用者介面可控制影像之擷取及/或影像資料331之至少部分與遠端裝置600之交換。借助於實例,控制器320可包括擷取裝置300之操作者可控制影像之擷取之各種態樣(例如,光層級、焦點設定、計時器之使用、圖框速率等)所藉以的可人工操作之切換器、按鈕、旋鈕、觸控板等。藉助於另一實例,處理器組件350可操作顯示器380以直觀地呈現用於擷取影像及/或交換影像資料331之至少一部分的各種態樣的設定之選單,且可針對其手動操作之指示監視控制器320以導航選單及/或選擇選單中呈現的一或多個選單項目。
不管所擷取影像是否為靜態影像且不管操作擷取裝置300所藉以的方式,如先前論述,在影像擷取期間以物理方式支撐擷取裝置300中的不穩定可降級所擷取影像之品質。此不穩定可引起擷取裝置300在各種方向上之相對較小移動,其可引起個別擷取之影像中的模糊及/或擷取之運動視訊中的非所要可見震動。為解決此問題,處理器組件350可操作多個MSM致動器370以提供OIS。圖6描繪回應於偵測到可被認為與支撐擷取裝置300中之不穩定一致的相對較小移動而經由多個MSM致動器370之操作的OIS之此供應的實例實施例。如所描繪,控制常式340可併入擷取組件341、運動偵測組件345、位置偵測組件346、抵消移動 組件347、使用者介面(UI)組件348及通訊組件349中之一或多者。在執行控制常式340中,處理器組件350可執行組件341、345、346、347、348及349中之一或多者。
影像擷取組件341可操作攝影機310之至少影像擷取元件311以擷取影像。影像擷取元件311可為擷取影像的多種類型裝置中之任一者,包括且不限於電荷耦合裝置(CCD)。影像擷取元件311可使用感光元件之一或多個二維柵格以擷取影像,以使得每一影像可由組織成二維柵格的像素組成。再次,影像擷取元件311可經操作以擷取個別靜態影像及/或可經操作以以一復發時間間隔擷取一系列影像以形成運動視訊。
運動偵測組件345可操作攝影機310之至少影像擷取元件311及/或可操作運動感測器315以偵測可被認為自擷取裝置300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擷取裝置300之運動。更特定言之,在一些實施例中,運動偵測組件345可與擷取組件341合作以擷取一系列影像以用於偵測運動。在擷取組件341已進行擷取一系列影像作為擷取運動視訊之一部分的情況下,彼等相同擷取影像之複本可作為運動資料335儲存以供運動偵測組件345使用。然而,在擷取組件341並未已進行擷取一系列影像的情況下,運動偵測組件345可與擷取組件341合作以引起擷取一系列影像以特別用於供運動偵測組件345用作運動資料335。不管什麼觸發擷取組件341擷取由運動資料335組成的一系列影像,運動偵測組件345可比較彼系列擷取影像中之影像中的多者以判定可被認為 自彼等影像之擷取期間擷取裝置300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之出現是否存在。
或者或另外,在擷取裝置300併入一或多個運動感測器315之實施例中,運動偵測組件345可針對可被認為自擷取裝置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之偵測的指示監視運動感測器315。運動偵測組件345可至少在擷取組件341進行操作至少影像擷取元件311以擷取影像時的時間期間執行運動感測器315之此監視。一或多個運動感測器315可為基於多種技術中之任一者的多種類型運動感測裝置中之任一者。借助於實例,運動感測器315可包括一或多個加速度計及/或陀螺儀,以偵測線性加速度,偵測在重力方向上的改變及/或偵測旋轉移動。或者或另外,運動感測器315中之一或多者可基於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
不管是運動感測器315中之一或兩者抑或是影像之擷取用以偵測運動,運動偵測組件345可至少在使用攝影機310擷取影像期間分析所偵測運動以判定所偵測運動是否包括可被認為是自以物理方式支撐擷取裝置300中之不穩定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在執行此分析中,偵測組件345可自組態資料337中擷取運動之一或多個參數的指示以用於判定所偵測運動是否包括此等相對較小移動。如可在組態資料337中指示的此等參數可包括最小量值、最大量值及/或加速度之量值範圍、加速度方向的變化程度、在加速度出現之間的時間間隔及/或加速度變化等之指示。如先前論述,可認為需要區分自擷取裝置300之不穩支撐產生的運動 與自擷取裝置300之故意移動產生的運動以實現所擷取影像中之可見移動,諸如水平移動。在判定所偵測運動自擷取裝置300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後,運動偵測組件345可將此運動之一或多個態樣之指示(例如,經判定為自此不穩支撐產生的相對較小移動的加速度之方向及/或量值之指示)發信給抵消移動組件347。
抵消移動組件347可使用自運動偵測組件345接收的關於經判定為自擷取裝置300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運動之此等指示來導出作為提供OIS之一部分的一或多個抵消移動。再次,在不同實施例中,提供OIS可需要操作多個MSM致動器370以移動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在導出一或多個抵消移動後,抵消移動組件347可選擇MSM致動器370中之一或多者來使用以實現彼等抵消移動。如此進行,抵消移動組件347可使用來自組態資料337的關於幾何結構之指示及/或來自組態資料337的多個MSM致動器370彼此機械地耦接及/或耦接至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所藉以的方式之其他態樣。抵消移動組件347可接著操作MSM驅動器375以驅動電力至MSM致動器370中之所選擇一或多者以產生引起抵消移動的磁場。如先前論述,MSM致動器370中之每一者可併入一段材料,該段材料在分子層級處回應於磁場之存在而以可用於提供機械移動的方式改變形狀及/或至少一尺寸。
圖7A及圖7B共同描繪MSM致動器370中的一者經由MSM驅動器375實現抵消移動的此操作之實例。如所描 繪,MSM致動器370中的一者之實例可包括產生一磁場之一或多個線圈371及藉由改變形狀及/或至少一尺寸對彼磁場作出回應的至少一段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如熟習MSM致動器之技術者所熟悉,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可由多種摻合物及/或其他材料組成,在多種摻合物及/或其他材料中,至少一分子子集在曝露於磁場時經定向以協作提供經選擇及/或經組配之機械回應(例如,經選擇或經組配之形狀改變及/或至少一尺寸改變)。亦如所描繪,MSM驅動器375可併入一用以利用電力驅動一或多個線圈371以引起一或多個線圈371產生磁場的驅動器組件377。
轉向圖7A,MSM致動器370中之所描繪實例者可具有一其中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具有一可藉由變得更長對磁場之存在作出回應的大體細長形狀的類型。因此,圖7A可描繪在經由線圈371施加磁場之前的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實體組態,且圖7B可描繪在施加此磁場期間或之後的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實體組態。實際上,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細長形狀可意欲增強此線性機械回應以增加距離,磁性回應性材料372沿其縱向尺寸延長該距離。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藉由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作出的此回應可用於針對另一物件施加力。然而,應注意其中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可沿此縱向尺寸縮短而非伸長的其他實施例係可能的。因此,在此等其他實施例中,圖7B可描繪在經由線圈371施加磁場之前的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實體組態,且圖7A可描繪在施加此磁場期間或之後的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 實體組態。
如熟習MSM致動器之技術者所熟悉,藉由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回應於磁場而引起的形狀改變及/或尺寸改變之程度可藉由控制施加至磁性回應性材料372的磁場之至少強度及/或持續時間而可控制。因此,在需要引起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僅部分改變形狀及/或部分改變至少一尺寸之情況下,線圈371可經操作以產生比可另外經產生的磁場更小強度及/或持續更短持續時間的磁場以實現形狀及/或至少一尺寸的更完整改變。因此,抵消移動組件347可藉由改變施加至線圈371的電力之數量以改變所施加磁場的強度及/或藉由改變施加電力至線圈371之持續時間以改變所施加磁場之持續時間而改變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之移動的程度。
亦如熟習MSM致動器之技術者所熟悉,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機械回應可不會藉由撤離引起機械回應之磁場及/或藉由反向電流經過一或多個線圈之流動以產生具有與引起機械回應之磁場反向的極的另一磁場而可逆。換言之,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可不具有恢復至在施加磁場之前其具有的形狀及/或尺寸的特性,及/或可不可能藉由施加相反極性之磁場而引起此反向。實際上,使用另一組件施加力至磁性回應性材料372(至少在線圈371未經操作以產生磁場時)以反向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對於來自線圈371之磁場的機械回應可能係必要的。
因此,在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已藉由使其形狀及/ 或一或多個尺寸改變對磁場作出回應後,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可在不再施加磁場之後維持其改變的形狀及/或改變的尺寸,且外力可需要被施加以引起磁性回應性材料372返回至在彼磁場施加之前其具有的形狀及/或尺寸。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此特性可利用在實施OIS中所需要的一或多個MSM致動器370,自在電力經施加以引起MSM致動器370移動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至新的位置之後,MSM致動器370甚至在不再施加電力之後可繼續將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固持於彼新的位置中。此可比必須被連續地提供電力以將物件固持於特定位置中的其他類型之致動器節省大量電力。
為使得多個MSM致動器370能夠將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如此維持於一或兩者已藉由MSM致動器370中之一或多者移動至的位置處,MSM致動器370可需要經選擇以需要一充分高量值之力來反向其對於磁場之施加的機械回應以使得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之至少僅僅重量不足以施加彼量值。然而,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增加彼需要的量值往往會需要增加所使用的MSM致動器370之實體大小及/或電力消耗。相應地,在MSM致動器370中的一者用以與MSM致動器370中之另一者相對施加力以反向由磁場所引起的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形狀及/或尺寸的改變之情況下,施加彼反作用力的MSM致動器370中的一者亦可需要大小及/或其消耗的電力之數量的增加。
返回至圖6,位置偵測組件346可操作MSM驅動 器375以使用電壓、電流、電阻、電容及/或電感之電量測結果來判定MSM致動器370中的每一者之當前狀態以便判定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之當前位置。再次參看圖7A及圖7B,當藉由施加磁場引起磁性回應性材料372改變形狀及/或一或多個尺寸時,磁性回應性材料372之形狀及/或位置的所得改變可改變一或多個線圈371之一或多個電特性。如所描繪,MSM驅動器375可併入一可耦接至用以驅動電力至一或多個線圈371之完全相同導體的感測器組件376,且可能夠藉此偵測一或多個線圈371之電特性的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驅動器組件377經操作以驅動電力至一或多個線圈371時,感測器組件376可量測電特性。更特定言之,當驅動器組件377驅動電力至一或多個線圈371時,感測器組件376可量測所得電壓及電流,及/或可量測一或多個線圈371之電感、電容或電阻中之一或多者。在其他實施例中,在驅動器組件377未經操作以驅動電力至一或多個線圈371時感測器組件376可量測電特性。更特定言之,驅動器組件376自身可引起電流流經一或多個線圈371,且在如此進行的同時可量測所得電壓及電流,及/或可量測一或多個線圈371之電感、電容或電阻中之一或多者。感測器組件376可提供所量測值之指示至位置偵測組件346。
返回至圖6,藉由感測器組件376獲得的此等量測結果之值(當一或多個線圈371被驅動或未被驅動時)可隨磁性回應性材料372改變形狀及/或改變其尺寸中之一或多者 所至的程度而變化,以使得此等改變之程度可藉由將此等量測結果中之一或多者之值與此等改變之不同程度相關而判定。在使用此等相關性來判定MSM致動器370中之每一者內的磁性回應性材料372的形狀及/或一或多個尺寸的改變之當前程度後,位置偵測組件346可使用磁性回應性材料372的此改變之程度來判定攝影機310之當前樞轉定向及/或透鏡313之當前位置。更精確地,位置偵測組件346可使MSM致動器370中的每一者內之磁性回應性材料372的改變之程度與攝影機310之不同樞轉角度及/或透鏡313之不同位置互相關聯。位置偵測組件346可自組態資料337擷取此等各種相關性之指示。位置偵測組件346可接著將攝影機310之當前位置(例如,其當前樞轉角)及/或透鏡313之當前位置的指示發信給抵消移動組件347。
抵消移動組件347可使用自位置偵測組件346接收的關於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的當前位置之此等指示導出MSM致動器370中之選定者待被驅動至的程度以實現導出之抵消移動。更特定言之,若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已在特定方向上移動至一些程度,則在達到在彼方向上的移動之實體限制之前仍可能存在在相同方向上之相對有限的移動程度。回應於此等限制,抵消移動組件347可減少MSM致動器370中之選定者可被電力驅動至的程度以引起在彼方向上之進一步移動以避免遇到彼限制或朝向彼限制減少在彼方向上之移動速度。實際上,抵消移動組件347可基於自位置偵測組件346接收的關於攝影機310及/或透鏡 313之當前位置的此等指示調節抵消移動之執行。抵消移動組件347可自組態資料337中擷取關於在一或多個方向上可能的實體移動之程度的此等限制之指示。
為最小化其中抵消移動必須被限制或由於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已移動接近於移動之特定方向的限制而根本未實施的情形,抵消移動組件347可對其中相對缺乏對於藉由朝向中心位置移動攝影機310及/或透鏡313抵消移動的需要的情形作出回應。更特定言之,在預定最小時間段在不需要實現抵消移動的情況下已過去之情況下,抵消移動組件347可使用MSM致動器370中之一或多者來樞轉攝影機310及/或移動透鏡313至中心位置。此中心位置可為其中影像擷取元件311之視線111經樞轉至一至少實質上接近於可能樞轉角之範圍之中心的角度的位置。抵消移動組件347可以引起朝向中心位置之此移動緩慢進行的方式操作一或多個MSM致動器370以便藉由實際上引入OIS經實施以抵消的該種運動而不引入所擷取影像之品質的降級。
通訊組件349可操作介面390以經由如已描述之網路999傳輸並接收信號。其中傳輸及/或接收的信號可為經由網路999輸送影像資料331至遠端裝置600的信號。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通訊組件349經選擇以可以經選擇以實施介面390的任何類型介面技術操作。
UI組件348(若存在)可針對控制器320之操作之指示(若存在)監視控制器320以輸送影像之擷取的各種態樣之選擇及/或規格的指示。其中此等態樣可為是否使用剛剛 描述的OIS功能性之指示。如此進行,UI組件348可操作顯示器380(若存在)以直觀地呈現具有可藉由使用者經由控制器320之此操作選擇的一或多個選單項目之選單。
在各種實施例中,處理器組件350可包括多種可在市面上購得的處理器中之任一者。又,此等處理器組件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多個處理器、多線緒處理器、多核心處理器(無論多個核心是共存於相同晶粒上抑或是分離晶粒上)及/或多個以物理方式分離處理器以某一方式連結所藉以的某一其他種類之多處理器架構。
在各種實施例中,儲存器360可基於多種資訊儲存技術中的任一種,可能包括需要不間斷的電力供應之依電性技術,且可能包括需要使用可或可不為可卸除式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的技術。因此,此等儲存器中的每一者可包括多種類型儲存裝置(或類型之組合)中之任一者,包括(但不限於)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動態RAM(DRAM)、雙資料速率DRAM(DDR DRAM)、同步DRAM(SDRAM)、靜態RAM(SRAM)、可規劃ROM(PROM)、可擦除可規劃ROM(EPROM)、電可擦除可規劃ROM(EEPROM)、快閃記憶體、聚合物記憶體、(例如,鐵電聚合物記憶體)、雙向記憶體、相變或鐵電記憶體、矽-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矽(SONOS)記憶體、磁性或光學卡、一或多個個別鐵磁性碟機,或組織成一或多個陣列之多個儲存裝置(例如,組織成獨立碟片陣列之冗餘陣列或RAID陣列的多個鐵磁性碟機)。應注意儘管此等儲存器中的每一 者經描繪為單一區塊,但此等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可基於不同儲存技術的多個儲存裝置。因此,例如,此等描繪之儲存器中的每一者中之一或多者可表示以下各物之組合:光碟機或快閃記憶體讀卡器,程式及/或資料可藉由光碟機或快閃記憶體讀卡器在某一形式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上儲存並輸送;鐵磁性磁碟機,其用以局部地持續相對延長時間段儲存程式及/或資料;及一或多個依電性固態記憶體裝置(例如,SRAM或DRAM),其使得能夠對程式及/或資料進行相對快速存取。亦應注意此等儲存器中的每一者可由基於相同儲存技術之多個儲存組件組成,但多個儲存組件可由於在使用中的專門化而被單獨地維持(例如,一些DRAM裝置用作主要儲存器而其他DRAM裝置用作圖形控制器之不同圖框緩衝器)。
在各種實施例中,介面390可使用如已描述的使得此等計算裝置能夠耦接至其他裝置的多種發信技術中之任一種。此等介面中的每一者包括提供必需功能性中之至少一些以實現此耦接的電路。然而,此等介面中的每一者亦可以藉由處理器組件之對應者執行的指令序列至少部分地實施(例如,實施協定堆迭或其他特徵)。在使用電及/或光學傳導纜線之情況下,此等介面可使用符合多種工業標準中之任一者的發信及/或協定,包括(但不限於)RS-232C、RS-422、USB、乙太網路(IEEE-802.3)或IEEE-1394。在需要使用無線信號傳輸之情況下,此等介面可使用發信及/或符合多種工業標準中之任一者的協定,包括(但不限 於)IEEE 802.11a、802.11b、802.11g、802.16、802.20(通常被稱作「行動寬頻帶無線存取」);藍芽;紫蜂;或蜂巢式無線電電話服務,諸如具有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之GSM(GSM/GPRS)、CDMA/1xRTT、全球演進之增強資料速率(EDGE)、僅演進型資料/最佳化(EV-DO)、資料及語音之演進(EV-DV)、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4G LTE等。
圖8A及圖8B共同更詳細地描繪前末段404L內的攝影機310及圖3A至圖3B之擷取裝置300的左鏡腿405L之細長部分內的多個MSM致動器370之實體組態之實例實施例。圖8B比圖8A描繪形成左鏡腿405L的殼體400之更多結構。參看圖8A及圖8B兩者,攝影機310再次描繪為位於左鏡腿405L之前末段404L內,其中視線111自攝影機310內的影像擷取元件311並經由前末段404L之薄片狀部分402自其向外延伸。因此,再次,視線111通過藉由薄片狀部分402至少部分界定的前表面401,且再次薄片狀部分402可為透明的或孔徑(未圖示)可至少在視線111通過的其位置處穿過其而形成。亦如所描繪,多個MSM致動器370可鄰近攝影機310之後面部分317位於左鏡腿405L內以使得其細長形狀自其並朝向在前末段404L與耳承406L之間延伸的左鏡腿405L之細長部分內部內的耳承406L延伸。
如所描繪,攝影機310藉由一對銷410安裝於萬向支架環411之內部內,且萬向支架環411又藉由另一對銷410安裝至前末段404L之內部的支撐部分407。如所描繪,銷410 之位置可與兩個軸線110H及110V重合以使得攝影機310能夠在此處旋轉此等兩個軸線。應注意儘管相對簡單圓柱形銷410之使用經描繪以提供此樞轉安裝,但其中可使用其他形式樞轉安裝(諸如球或套筒軸承等)替代至少銷410的其他實施例是可能的。
亦如所描繪,多個MSM致動器370(特定言之,MSM致動器370D、370L、370R及370U)中的每一者可經由獨立鏈接件470機械耦接至攝影機310(例如,攝影機310之後面部分317)。由於攝影機310經安裝以便實現圍繞兩個軸線樞轉,因此鏈接件470中之每一者可以亦實現圍繞兩個軸線樞轉的方式(諸如球插口接合或其他形式之通用接合)耦接至攝影機310之後面部分317。MSM致動器370中的每一者各自亦可藉由獨立鏈接件477安裝至界定在前末段404L與耳承406L之間延伸的左鏡腿405L之部分的殼體400之內部的另一支撐部分407。再次,假定攝影機310樞轉,鏈接件477中的每一者可藉由多種類型中的任一種之另一通用接合耦接至殼體400之內部之彼支撐部分407。
在其中供應電力至MSM致動器370D、370L、370R及370U中的每一者導致按壓在攝影機310之一部分上的機械力之施加的實施例中,此等MSM致動器中的每一者之所描繪相對位置實現攝影機310(及因此視線111)在任一角度方向上的圍繞軸線110H及110V中之每一者的樞轉移動待由供應電力至此等四個MSM致動器中的僅一者而實現。更特定言之,且假定擷取裝置300以軸線110H經水平地定向 以自使用者之視角自左至右延伸的方式戴於使用者之頭上,視線111之向下樞轉(遵循標記為「D」之彎曲箭頭)可由提供電力至MSM致動器370D以引起MSM致動器370D經由其相關聯鏈接件470按壓後面部分317以引起攝影機310圍繞軸線110H樞轉而實現。相應地,視線111之向上樞轉(遵循標記為「U」之彎曲箭頭)可由提供電力至MSM致動器370U以引起MSM致動器370U經由其相關聯鏈接件470按壓後面部分317以引起攝影機310圍繞軸線110H反向樞轉而實現。另外,且假定軸線110v經垂直地定向,視線111之向左樞轉(遵循標記為「L」之彎曲箭頭)可由提供電力至MSM致動器370L以引起MSM致動器370L經由其相關聯鏈接件470按壓後面部分317以引起攝影機310在一方向上圍繞軸線110V樞轉而實現。相應地,視線111之向右樞轉(遵循標記為「R」之彎曲箭頭)可由提供電力至MSM致動器370R以引起MSM致動器370R經由其相關聯鏈接件470按壓後面部分317以引起攝影機310圍繞軸線110V在另一方向上樞轉而實現。
轉向圖8B,已省去MSM致動器370L及370R以允許更容易地瞭解MSM致動器370U及370D經由攝影機310針對彼此間接施加機械力所藉以的方式。換言之,在MSM致動器370中之每一者伸長以針對攝影機310之後面部分317施加力的實施例中,攝影機310經安裝以圍繞軸線110H樞轉的事實導致MSM致動器370U或370D中的一者伸長以針對後面部分317施加力必定引起此等兩個致動器中之另一者壓縮的情形。借助於實例,當來自電源305之電力施加至 MSM致動器370U時,MSM致動器370U之磁性回應性材料372可伸長至少一尺寸,從而引起MSM致動器370U經由其相關聯鏈接件470對後面部分317施加實體力,藉此引起攝影機310圍繞軸線110H樞轉,以使得視線111向上樞轉至較高抬升。由於攝影機310圍繞軸線110H之此樞轉,後面部分317經引起以經由其相關聯鏈接件470按壓MSM致動器370D,藉此引起MSM致動器370D之磁性回應性材料372的至少一尺寸之縮短。
圖9A及圖9B共同更詳細地描繪前末段404L內的攝影機310及圖3A至圖3B之擷取裝置300的左鏡腿405L之細長部分內的多個MSM致動器370之另一實體組態之實例實施例。圖9A及圖9B中所描繪內容在許多方面相當類似於圖8A及圖8B中所描繪內容。然而,MSM致動器370L及370R耦接至圖9A至圖9B中的攝影機310之後面部分317並對圖9A至圖9B中的攝影機310之後面部分317施加力所藉以的方式確實不同於其在圖8A至圖8B中如此進行所藉以的方式。更精確地,雖然MSM致動器370L及370R各自經由圖8A至圖8B中之獨立鏈接件470個別地耦接至攝影機310,但MSM致動器370L及370R皆經由圖9A至圖9B中之相同單一鏈接件470LR耦接至攝影機310。
轉向圖9B,已省去MSM致動器370U及370D以允許更容易地瞭解MSM致動器370L及370R在推動推動雙重致動器組態中直接針對彼此施加機械力所藉以的方式。在致力於減少視覺雜訊的過程中亦省去MSM致動器370L及 370R耦接至界定左鏡腿405L的殼體400之部分之內部所藉以的方式之任何描述。如可見,鏈接件470LR之一部分在MSM致動器370L與370R之間延伸以產生在其之間的耦接,且鏈接件470LR之另一部分自此等兩個致動器之間並朝向攝影機310之後面部分317延伸。換言之,在MSM致動器370中之每一者伸長以施加用以樞轉攝影機310之力的實施例中,MSM致動器370L及370R直接耦接以針對彼此施加力的事實導致MSM致動器370L或370R中之一者伸長以樞轉攝影機310必定引起壓縮此等兩個致動器中之另一者的情形。當MSM致動器370U及370D中的一者伸長且藉此引起另一者縮短時,整個鏈接件470LR在一經選擇以引起攝影機310圍繞軸線110V樞轉的位置處推抵或拉動後面部分317。
圖10A及圖10B共同更詳細地描繪圖4之擷取裝置300之殼體400內的透鏡313及多個MSM致動器370的實體組態之實例實施例。圖10A及圖10B中之每一者描繪提供用於在與攝影機310內的影像擷取元件311之視線111交叉的平面內四處移動透鏡313的組件之結構支撐的殼體400之不同部分。參看圖10A及圖10B兩者,透鏡313再次經描繪為安置於界定前表面401之至少一部分的殼體400之薄片狀部分402與攝影機310之間。因此,再次,視線111通過藉由薄片狀部分402至少部分界定的前表面401,且再次,薄片狀部分402可為透明的或孔徑(未圖示)可至少在視線111通過的其位置處穿過其而形成。亦如所描繪,多個MSM致動器370可遠離透鏡313在放射式定向上定位。
如所描繪,透鏡313可置放於構成前表面401之一部分的薄片狀部分402與可與薄片狀部分402平行延伸的另一薄片狀部分408之間,可安置於透鏡313與攝影機310之間,且可與薄片狀部分402合作以將透鏡313之移動約束於藉由軸線113H及113V界定之平面內。亦如所描繪,透鏡313可攜載於可嚙合薄片狀部分402及408之表面的框架413內作為將透鏡313之移動約束於彼平面內的一部分。另外,框架413可攜載一沿軸線114延伸至槽416並延伸至槽416中或穿過槽416的突出物414,該槽416全部穿過薄片狀部分408而形成(如所描繪)或形成為薄片狀部分408之表面中的凹槽(未圖示)。槽416可具有一可在一界定軸線116之直線中延伸的大體細長形狀且寬度可僅足以准許突出物414之至少一部分穿過其或其中。突出物414及槽416可協作以限制透鏡313在由軸線113H及113V界定的平面內之移動的範圍。
在透鏡313可在由軸線113H及113V界定之平面內相對於殼體400之內部可移動的同時,攝影機310可以其不相對於殼體400移動的方式安裝在殼體400內。如所描繪,攝影機310可在一引起自攝影機310內之影像擷取元件311發出的視線111之部分與藉由槽416界定的軸線116交叉的位置處安裝於殼體400內,以使得透鏡313之中心與視線111之彼部分的對準亦可需要沿軸線116對準透鏡313之中心。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機310可藉由安裝至至少薄片狀材料408而如此安裝。並非不同於薄片狀部分402,薄片狀部分408亦可為透明的或孔徑418可至少在視線111通過的其位 置處穿過其而形成(如所描繪)。因此,位於透鏡313任一側的薄片狀部分402及408中之每一者可由透明材料形成及/或可具有一至少在影像擷取元件311之視線111通過的位置處穿過其而形成的孔徑作為使得自在殼體400外部之物件發出的光能夠到達影像擷取元件311以使得彼物件之影像能夠被擷取之一部分。
亦如所描繪,多個MSM致動器370(特定言之,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中之每一者可經由獨立鏈接件470機械耦接至框架413之周邊的一部分。由於透鏡313(如攜載於框架413內)能夠在藉由軸線113H及113V界定的平面內四處移動(如藉由突出物414與槽416之合作而約束),鏈接件470中的每一者可以實現在彼平面內(諸如描繪之樞轉接合點417)樞轉的方式耦接至框架413。MSM致動器370中之每一者亦可各藉由獨立鏈接件477安裝至殼體400之內部之其他支撐部分407,且鏈接件477中之一者與支撐部分407的彼等耦接中之每一者亦可包括樞轉接合。
應注意儘管透鏡313經描繪及論述為攜載於框架413內,但其中透鏡313並未攜載於任何形式之框架內以使得透鏡313藉由MSM致動器370更直接地嚙合(例如,藉由其鏈接件470直接嚙合)及/或以使得透鏡313直接攜載突出物414的其他實施例係可能的。亦應注意儘管框架413(或透鏡313)經描繪及/或論述為攜載突出物414而槽416經形成穿過薄片狀部分408之表面或至該表面中,但其中薄片狀部分408攜載突出物414且槽416經形成穿過框架413(或透鏡313) 之表面或至該表面中的其他實施例係可能的。
在其中電力至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中之每一者的供應導致按壓框架413之周邊之一部分的機械力之施加的實施例中,此等MSM致動器中之每一者的描繪之相對位置使得透鏡313在藉由軸線113H及113V界定的平面內的移動能夠由電力至此等三個MSM致動器中之一者或兩者的供應而實現。更特定言之,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之所描繪安置實現透鏡313沿由槽416界定並由藉由槽416強加於突出物414上的此移動之限制而約束的軸線116的移動。此等致動器之此所描繪安置亦可實現透鏡313在突出物414在槽416內之位置處離開軸線116而樞轉移動。槽416與突出物414之間的互動實現透鏡313在藉由軸線113H及113V界定的平面內的廣泛範圍之移動,同時仍對彼移動強加充分約束以使得透鏡313能保持在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中,以使得透鏡313在彼平面內的移動可藉由此等三個致動器有效地控制。在槽416與突出物414之間沒有此互動的情況下,可需要三個以上MSM致動器370來有效控制透鏡313在彼平面內的移動。因此,槽416與突出物414之間的此互動實現所需MSM致動器之數量的最小化程度。
如進一步描繪,MSM致動器370A可經組配及/或經選擇以在一實質上與軸線116對準的方向上對框架413施加力,以使得MSM致動器370A對框架413施加的大部分力可沿軸線116。對比而言,MSM致動器370H及370V可經組 配及/或經選擇以在實質上未與軸線116對準之方向上對框架413施加力。然而,MSM致動器370H及370V亦可經組配及/或經選擇以在使得MSM致動器370H及370V能夠協作以在一實質上與軸線116對準但與MSM致動器370A能夠施加的力相對之方向上施加組合力的方向上施加其力。因此,MSM致動器370H及370V可經共同操作以沿軸線116施加與MSM致動器370A能夠沿軸線116施加的力相對的組合力,藉此實現框架413在任一方向上沿軸線116移動。然而,MSM致動器370H及370V經選擇及/或經組配以施加其力所藉以的方向亦部分在相對於軸線116交叉定向之相對方向上彼此相對。因此,框架413可經引起以不僅沿軸線413移動,而且離開軸線413樞轉,其中此樞轉沿槽416環繞突出物414之位置而出現。如所描繪,MSM致動器370H及370V中的每一者施加力所藉以的方向可至少實質上平行於軸線113H及113V,且軸線116及MSM致動器370A施加力所藉以的方向可至少實質上處於相對於軸線113H及113V的45度角度。然而,其中可使用軸線及此等MSM致動器370之力之方向的其他相對定向的其他實施例係可能的。圖11A、圖11B、圖11C、圖11D及圖11E各描繪可由在圖10A至圖10B之實體組態中的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之此操作實現的透鏡313之移動的實例。
圖11A描繪透鏡313在移動範圍內的實例中心位置,其中突出物414可位於槽416內之恰好遠離槽416之任一末端的位置處。此中心位置可為透鏡313之中心沿軸線116 定位並與在攝影機310與透鏡313之間延伸的視線111之部分對準所在的位置。此中心位置可藉由平衡藉由MSM致動器370H及370V施加的組合力與藉由MSM致動器370A施加的力以將突出物414定位於一至少相對接近於沿槽416之長度之中間位置的位置處而達成。藉由MSM致動器370H及370V施加的力之平衡亦可用以將透鏡313之中心定位成至少相對接近於軸線116,而非在遠離軸線116樞轉之位置處。為參看圖11B至圖11E中的每一者起見,圖11A之透鏡313及框架413之中心位置係以虛線描繪以提供在圖11B至圖11E中之每一者中透鏡313及框架413已遠離彼中心位置移動所藉以的方式之更清楚呈現。
圖11B描繪透鏡313沿軸線116之實例移動,其中透鏡313之中心保持沿軸線116,但不再與在攝影機310與透鏡313之間延伸的視線111之部分對準。如所描繪,透鏡313沿軸線116之此移動必定需要沿軸線113H及113V之兩者移動。假定槽416係相對於軸線113H及113V中之每一者以45度角定向,如所描繪,如圖11B中所描繪透鏡313沿軸線116的此移動可需要藉由MSM致動器370H及370V對框架413施加相等機械力。
圖11C描繪用以使得透鏡313之中心在沿軸線113V之一個方向上儘可能遠地移動的透鏡313沿軸線116及離開軸線116的實例移動。如所描繪,透鏡313之中心在沿軸線113V之彼方向上的此移動必定包括突出物414由於槽416沿軸線116相對於軸線113H及113V中之每一者的成角 度之定向而沿軸線113H及113V兩者的某一移動。然而,透鏡313圍繞槽416內的突出物414之位置離開軸線116的樞轉最終導致透鏡之中心僅沿軸線113V的淨移動,以使得不存在透鏡313之中心沿軸線113H的此淨移動。給定MSM致動器370H及370V中的每一者耦接至框架413之周邊所在的圖10A至圖10B中的所描繪位置,除由MSM致動器370V對框架413施加力以外,亦可需要由MSM致動器370H對框架413施加某一力以實現缺乏透鏡313之中心沿軸線113H的此淨移動。因此,可需要由MSM致動器370H及370V施加力上的合作以移動透鏡313至圖11C中描繪之位置。
圖11D描繪透鏡313沿軸線116在與圖11B中描繪之實例移動相對之方向上的實例移動。在圖11D中描繪之實例移動中,透鏡313之中心保持沿軸線116,但不再與在攝影機310與透鏡313之間延伸的視線111之部分對準。如所描繪,透鏡313沿軸線116之此移動必定需要沿軸線113H及113V中之兩者的移動。再次假定槽416係相對於軸線113H及113V中之每一者以45度角定向,且MSM致動器370A至少實質上與軸線116對準,如所描繪,如圖11D中所描繪透鏡313沿軸線116的此移動可需要僅由MSM致動器370A對框架413施加機械力。
圖11E描繪用以使得透鏡313之中心在沿軸線113V之與圖11C中描繪之方向相對的方向上儘可能遠地移動的透鏡313沿軸線116及離開軸線116的實例移動。在圖11E中描繪的實例移動中,透鏡313之中心在沿軸線113V之 彼相對方向上的此移動必定包括突出物414由於槽416沿軸線116相對於軸線113H及113V中之每一者的成角度之定向而沿軸線113H及113V兩者(在與突出物414沿圖11C中之軸線113H及113V兩者移動的彼等方向相對的方向上)的某一移動。然而,再次,透鏡313離開軸線116圍繞槽416內的突出物414之位置的樞轉最終引起透鏡之中心僅沿軸線113V之淨移動,使得不存在透鏡313之中心沿軸線113H的此淨移動。給定MSM致動器370H及370V中的每一者耦接至框架413之周邊所在的圖10A至圖10B中的描繪位置,除由MSM致動器370A對框架413施加力以外,亦可需要由MSM致動器370H對框架413施加某一力,以實現缺乏透鏡313之中心沿軸線113H的此淨移動。因此,可需要由MSM致動器370H及370A施加力上的合作以移動透鏡313至圖11E中描繪之位置。
儘管未特定展示,透鏡313之中心沿軸線113H在任一方向上的淨移動亦係可能的。更廣泛而言,透鏡313之中心可經引起以經由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中之任一者或兩者的合作操作自圖11A之實例中心位置在自彼中心位置之任何方向上移動至新的位置。在使用此等MSM致動器中之兩者的情況下,可經由以不同電壓及/或不同電流供應電力至此等MSM致動器中之不同者及/或經由持續不同持續時間供應電力至此等MSM致動器中之不同者而控制移動之方向。
返回至圖10A至圖10B,以及亦返回參看圖4,假 定藉由軸線113H及113V界定的平面以一垂直於視線111之角度與視線111交叉,透鏡313在彼平面內的此移動實現以兩個角度尺寸中之任一者樞轉視線111之部分,該視線111之部分遠離攝影機310並超出透鏡313延伸至在透鏡313與攝影機310之間延伸的視線111之部分之路徑中並離開該路徑。因此,經由三個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之操作,延伸超出透鏡313的視線111之部分可作為提供擷取裝置300中之OIS的一部分水平地及/或垂直地樞轉。
借助於實例,假定在垂直地定向軸線113V且水平地定向軸線113H以自使用擷取裝置300擷取影像的使用者之視角自左至右延伸所藉以的定向中以物理方式支撐擷取裝置300,自攝影機310延伸超出透鏡313的視線111之部分的向上樞轉(遵循圖4中標記為「U」之彎曲箭頭)可由引起類似於圖11C中描繪之移動的透鏡313之移動而實現。再次,為實現沿軸線113V之此移動,電力可提供給至少MSM致動器370V以引起至少MSM致動器370V經由其相關聯鏈接件470按壓框架413以引起框架413向上沿軸線113V移動(遵循沿圖4中之軸線113V的標記為「U」的方向)。另外,為實現缺乏沿軸線113H之此淨移動,與MSM致動器370v相比,更小數量之電力可提供給MSM致動器370H,及/或電力可持續比提供給MSM 370V之持續時間更小的持續時間提供給MSM致動器370H以引起藉由MSM致動器370H對框架413的更多限制的力的施加。因此,可需要在藉由MSM致動器370H及370V施加力中的合作以相對於在攝影機310與透 鏡313之間延伸的視線111之部分向上移動透鏡313以引起自攝影機310延伸超出透鏡313的視線111之另一部分的樞轉。
圖12及圖13各更詳細地描繪圖4之擷取裝置300之殼體400內的透鏡313及多個MSM致動器370的另一實體組態之實例實施例。圖12及圖13中之每一者中所描繪內容在許多方面相當類似於圖10A及圖10B中所描繪內容。然而,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中之一或多者在圖12及圖13中之每一者中耦接至框架413並施加力於框架413上所藉以的方式確實不同於其圖10A至圖10B中如此進行所藉以的方式。為了在描繪此等差異中的視覺清楚,已在圖12及圖13中的每一者中省去此等三個MSM致動器370中之每一者可耦接至的其他組件,包括殼體400之內部之部分。
轉向圖12,MSM致動器370H及370V以不同方式圍繞框架413之周邊而定位並與圖10A至圖10B中所描繪相比在不同位置處耦接至框架413。MSM致動器370H及370V在圖12中各經定向以沿著框架413之周邊的不同部分延伸,而非MSM致動器370H及370V經定向以用可稱為放射圖案之方式自透鏡313之中心遠離框架413之周邊而延伸。以此方式,框架413與三個MSM致動器370之組合佔據薄片狀部分402與408之間的較小區域。MSM致動器370H及370V各利用大體「L形」型式鏈接件470耦接至框架413,該等鏈接件470將致動器370H及370V中之每一者的尺寸上伸長機械回應之方向有效再導向成拉動框架413而非按壓其的力。此等 拉力部分針對彼此且部分以組合形式針對能夠藉由MSM致動器370A針對框架413施加的推抵力起作用。
轉向圖13,全部三個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以不同方式圍繞框架413之周邊而定位,且MSM致動器370H及370V與圖10A至圖10B中所描繪相比在不同位置處耦接至框架413。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在圖13中各經定向以沿著框架413之周邊的不同部分延伸,而非此等三個MSM致動器經定向以用可稱為放射圖案之方式自透鏡313之中心遠離框架413之周邊而延伸。以此方式,框架413與三個MSM致動器370之組合佔據薄片狀部分402與408之間的較小區域。MSM致動器370H及370V各利用大體「L形」型式鏈接件470耦接至框架413,該等鏈接件470將致動器370H及370V中之每一者的尺寸上伸長機械回應之方向有效再導向成拉動框架413而非按壓其的力。MSM致動器370A各利用另一型式之鏈接件470耦接至框架413,該鏈接件470在其長度中包括鉸合「彎管」且亦將致動器370a的尺寸上伸長機械回應之方向有效再導向成拉動框架413而非按壓其的力。與圖10A至圖10B中所描繪內容之另一差異為此等三個MSM致動器370H、370V及370A中的每一者之拉動力在與圖10A至圖10B中之其對應物MSM致動器之方向相對的方向上施加於框架413上。又,藉由MSM致動器370H及370V施加的力仍部分針對彼此並仍部分以組合形式針對藉由MSM致動器370A施加的力起作用。
圖14說明邏輯流程2100之一個實施例。邏輯流程 2100可表示藉由本文所描述之一或多個實施例執行的一些或全部操作。更特定言之,邏輯流程2100可說明藉由處理器組件350在執行至少控制常式340時執行及/或藉由擷取裝置300之其他組件執行的操作。
在2110處,在擷取影像之支撐中提供OIS的擷取裝置之處理器組件(例如,擷取裝置300之處理器組件350)可等待已偵測到擷取裝置之運動之指示。如已論述,擷取裝置之運動的偵測可藉由使用提供OIS所針對的完全相同的攝影機(例如,攝影機310)以擷取一系列影像及接著比較彼等影像以識別由擷取裝置之運動引起的其中之差異而實現。然而,亦如已論述,擷取裝置之運動的偵測亦可藉由針對所偵測加速度、擷取裝置之所偵測旋轉等之指示監視一或多個運動感測器(例如,運動感測器315)而實現。
在2120處,處理器組件可分析所偵測運動以判定所偵測運動是否包括具有與由擷取裝置之不穩實體支撐所引起的移動一致之特性的移動。如已論述,此不穩實體支撐可自以不穩方式將擷取裝置固持於一或兩個手中的擷取裝置之操作者產生。若擷取裝置在影像之擷取期間有意地移動(例如,引起影像水平移動的移動),則自此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移動對比將預期偵測到之相對較大移動可為相對較小移動。在判定此等相對較小移動是否存在於所偵測運動中,處理器組件可比較所偵測運動之特性與一或多個預定臨限值。若在2120處判定運動不包括具有與自擷取裝置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移動一致之特性的移動,則在2110 處處理器組件可返回以等待所偵測運動之指示。
然而,若在2120處判定運動包括具有與自擷取裝置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移動一致之特性的移動,則處理器組件可在2130處導出抵消移動以賦予給攝影機之組件以抵消自此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移動以提供OIS。如已詳細論述,用以提供OIS之此抵消移動可需要在擷取裝置與以可模擬眼球之視線之樞轉以抵消身體移動的方式擷取的影像之物件之間延伸的視線之至少部分的樞轉。再次,視線之部分的此樞轉可藉由樞轉擷取裝置之殼體內的整個攝影機及/或藉由移動一與攝影機的影像擷取元件之視線(例如,影像擷取元件311之視線111)交叉的平面內的攝影機之透鏡(例如,透鏡313)以經由折射引起遵循視線之光之樞轉而實現。
在2140處,處理器組件選擇一或多個MSM致動器以實現攝影機之至少一部分的抵消移動。如先前論述,處理器組件可使用指示擷取裝置內的MSM致動器(例如,多個MSM致動器370)中之每一者的各種特性的組態資訊,包括致動器對於電力供應之回應以在每一方向內產生各經定向及/或施加力的磁場的特性,藉由鏈接件及/或擷取裝置之殼體之結構組件對移動之範圍強加的實體限制,等。
在2150處,處理器組件可分析MSM致動器中之一或多者的電特性以判定藉由MSM致動器移動的攝影機或攝影機之組件的當前位置。如先前已論述,MSM致動器內的線圈之一或多個電特性可由於磁性回應性材料之形狀及 /或尺寸中之一或多者回應於磁場施加而改變而改變。處理器組件可在提供電力至MSM致動器以產生磁場之情形期間或之間量測此等電特性,可使量測結果與磁性回應性材料之形狀及/或至少一尺寸的改變之程度互相關聯,且可進一步使此改變之程度與藉由MSM致動器移動的攝影機或攝影機組件當前位置互相關聯。
假定攝影機或攝影機之當前位置待移動以實現抵消移動,在2160處,處理器組件可判定較早在2130處導出的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對移動範圍之實體限制。如先前已論述,擷取裝置之MSM致動器、各種鏈接件及/或其他結構組件的實體組態可將實體限制強加於在任何特定方向上可能的移動之範圍。若在2160處判定實現抵消移動將不超過此實體限制,則處理器組件可在2170處在返回以在2110處等待進一步運動之指示之前執行抵消移動。
然而,若在2160處判定實現抵消移動將超過此實體限制,則處理器組件2162可在於2170處實現抵消移動之前在2162處改變抵消移動以避免超出實體限制。如已論述,抵消移動之移動範圍可減少以避免遇到實體限制。然而,亦如已論述,待在實現抵消移動中移動的攝影機及/或攝影機組件之當前位置可已充分接近於處理器組件可完全避免實現抵消移動的實體限制。實際上,抵消移動可經改變以使得根本不存在移動。
圖15說明適於實施如先前所描述之各種實施例的例示性處理架構3000之實施例。更特定言之,處理架構 3000(或其變體)可經實施為計算裝置300或600中之一或多者的一部分及/或實施為控制器600之一部分。應注意處理架構3000之組件被給予其中最後兩個數位對應於較早描繪及描述為計算裝置300及600之一部分的至少一些組件的參考編號之最後兩個數位的參考編號。此經進行以輔助將每一者之組件相關。
處理架構3000包括通常用於數位處理的各種元件,包括(但不限於)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多核心處理器、共處理器、記憶體單元、晶片組、控制器、周邊設備、介面、振盪器、時序裝置、視訊卡、音訊卡、多媒體輸入/輸出(I/O)組件、電力供應器等。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系統」及「組件」意欲指實施數位處理的計算裝置之實體,彼實體為硬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中軟體,其實例係由此描繪之例示性處理架構提供。舉例而言,組件可為(但不限於)在處理器組件上執行之處理程序、處理器組件自身、可使用光學及/或磁性儲存媒體之儲存裝置(例如,硬碟驅動機、成陣列之多個儲存驅動機等)、軟體物件、可執行指令序列、執行線緒、程式及/或整個計算裝置(例如,整個電腦)。借助於說明,執行於伺服器上之應用程式及伺服器兩者可為組件。一或多個組件可駐留在處理程序和/或執行線緒內,且組件可侷限於一個計算裝置上及/或分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計算裝置之間。另外,組件可藉由各種類型之通訊媒體以通訊方式耦接至彼此以協調操作。協調可涉及資訊之單向或雙向交換。舉例而言,組件可傳達經由通 訊媒體傳達的呈信號形式之資訊。資訊可經實施為經分配給一或多個信號線之信號。訊息(包括命令、狀態、位址或資料訊息)可為此等信號中的一者或可為多個此等信號,且可經由多種連接及/或介面中之任一者串行或實質上並行地傳輸。
如所描繪,在實施處理架構3000中,計算裝置包括至少一處理器組件950、儲存器960、至其他裝置之介面990及耦接件959。如將解釋,取決於實施處理架構3000的計算裝置之各種態樣(包括其預期使用及/或使用之狀況),此計算裝置可進一步包括額外組件,諸如但不限於顯示介面985。
耦接件959包括一或多個匯流排、點對點互連件、收發器、緩衝器、交叉式切換器及/或以通訊方式將至少處理器組件950耦接至儲存器960的其他導體及/或邏輯。耦接件959可進一步將處理器組件950耦接至介面990、音訊子系統970及顯示介面985中之一或多者(取決於亦呈現此等及/或其他組件中之哪個)。在處理器組件950藉由耦接件959如此耦接的情況下,處理器組件950能夠執行上文針對實施處理架構3000的上述計算裝置中之無論哪一(些)詳細描述的任務中之各種任務。耦接件959可以多種技術中之任一者或光學及/或電輸送信號所藉以的技術之組合實施。另外,耦接件959之至少部分可使用時序及/或符合多種工業標準中之任一者的協定,包括(但不限於)加速圖形埠(AGP)、CardBus、擴展工業標準架構(E-ISA)、微通道架構(MCA)、 NuBus、周邊組件互連(擴展)(PCI-X)、PCI高速(PCI-E)、個人電腦記憶卡國際協會(PCMCIA)匯流排、HyperTransportTM、快速路徑及其類似者。
如先前論述,處理器組件950(對應於處理器組件550及650)可包括多種可在市面上購得處理器中之任一者,使用多種技術中之任一者並以以若干方式中之任一者物理組合的一或多個核心實施。
如先前論述,儲存器960(對應於儲存器560及660)可由基於多種技術中之任一者或技術之組合的一或多個不同儲存裝置組成。更特定言之,如所描繪,儲存器960可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依電性儲存器961(例如,基於一或多種形式RAM技術之固態儲存器)、非依電性儲存器962(例如,不需要恆定供應電力以保存其內容的固態鐵磁性或其他儲存器),及可卸除式媒體儲存器963(例如,可在計算裝置之間輸送資訊所藉以的可卸除式光碟或固態記憶卡儲存器)。儲存器960之如可能包括多種不同類型儲存器的此描述承認計算裝置中的一種以上類型儲存裝置之常見使用,其中一種類型提供實現藉由處理器組件950更快速操控資料的相對快速讀取及寫入能力(但可能使用不斷地需要電力之「依電性」技術)而另一種類型提供相對高密度非依電性儲存器(但可能提供相對緩慢讀取及寫入能力)。
給出使用不同技術的不同儲存裝置之常常不同特性,此等不同儲存裝置經由經由不同介面耦接至其不同儲存裝置的不同儲存控制器耦接至計算裝置之其他部分亦 係常見的。借助於實例,在依電性儲存器961經呈現並基於RAM技術之情況下,依電性儲存器961可經由提供至可能使用列及行定址之依電性儲存器961之適當介面的儲存控制器965a以通訊方式耦接至耦接件959,且其中儲存控制器965a可執行列再新及/或其他維護任務以輔助保持儲存於依電性儲存器961內的資訊。藉助於另一實例,在非依電性儲存器962經呈現並包括一或多個鐵磁性及/或固態碟機之情況下,非依電性儲存器962可經由一提供適當介面至可能使用資訊區塊及/或柱及分區之定址的非依電性儲存器962的儲存控制器965b以通訊方式耦接至耦接件959。藉助於再一實例,在可卸除式媒體儲存器963經呈現並包括使用一或多片機器可讀儲存媒體969之一或多個光學及/或固態碟機的情況下,可卸除式媒體儲存器963可經由一提供適當介面至可能使用資訊區塊之定址的可卸除式媒體儲存器963的儲存控制器965c以通訊方式耦接至耦接件959,且其中儲存控制器965c可以專用於延長機器可讀儲存媒體969之壽命的方式協調讀取、擦除及寫入操作。
取決於各自基於的技術,依電性儲存器961或非依電性儲存器962中之一者或另一者可包括一呈上面可儲存包括可由處理器組件950執行的一序列指令之常式的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之形式的製品。借助於實例,在非依電性儲存器962包括鐵磁性類碟機(例如,所謂的「硬碟機」)之情況下,每一此磁碟機通常使用一或多個旋轉盤,磁性反應顆粒之塗層沈積於旋轉盤上且以各種圖案在旋轉盤上磁 性定向以用等效於諸如軟碟之儲存媒體的方式儲存資訊(諸如一序列指令)。藉助於另一實例,非依電性儲存器962可由固態儲存裝置之存儲單元組成以用等效於緊湊型快閃記憶卡的方式儲存資訊(諸如指令序列)。再次,在不同時間處在計算裝置中使用不同類型儲存裝置以儲存可執行常式及/或資料係常見的。
因此,包括待由處理器組件950執行的一序列指令之常式可初始地儲存於機器可讀儲存媒體969上,且可卸除式媒體儲存器963可隨後用於複製彼常式至非依電性儲存器962以用於更長時期儲存而不需要機器可讀儲存媒體969之繼續存在及/或複製至依電性儲存器961以在執行彼常式時實現由處理器組件950進行的更快速存取。
如先前論述,介面990(可能對應於介面590)可使用可用以以通訊方式耦接計算裝置至一或多個其他裝置的對應於多種通訊技術中之任一者的多種發信技術中之任一者。此外,有線或無線發信之各種形式中之一或兩者可用以使得處理器組件950能夠可能經由網路(例如,網路999)或互連網路集合而與輸入/輸出裝置(例如,描繪之實例鍵盤920或印表機925)及/或其他計算裝置互動。在常常必須由任一計算裝置支援的多種類型之發信及/或協定的常常極大不同特徵的識別中,介面990經描繪為包括多個不同介面控制器995a、995b及995c。介面控制器995a可使用多種類型有線數位串列介面或射頻無線介面中的任一者以自使用者輸入裝置(諸如描繪之鍵盤920)接收串行傳輸之訊息。介面 控制器995b可使用多種基於電纜線或無線發信、時序及/或協定中的任一者以經由描繪之網路999(可能由一或多個鏈路組成的網路、較小網路或可能網際網路)存取其他計算裝置。介面995c可使用多種導電纜線中的任一者,從而能夠使用串列或並列信號傳輸以輸送資料至描繪之印表機925。可經由介面990之一或多個介面控制器以通訊方式耦接的裝置之其他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一用以監視人之聲音以接受藉由彼等人經由語音或其可發出的其他聲音發信的命令及/或資料的麥克風、遙控器、觸控筆、卡讀取器、指紋讀取器、虛擬現實互動手套、圖形輸入平板電腦、操縱桿、其他鍵盤、視網膜掃描器、觸控螢幕之觸碰輸入組件、軌跡球、各種感測器、監視人之移動以接受藉由彼等人經由示意動作及/或面部表情發信的命令及/或資料的攝影機或攝影機陣列、雷射印表機、噴墨印表機、機械式機器人、碾磨機等。
在計算裝置以通訊方式耦接至(或可能實際上併入)顯示器(例如,描繪之實例顯示器980)的情況下,實施處理架構3000之此計算裝置亦可包括顯示介面985。儘管介面之更一般化類型可用於以通訊方式耦接至顯示器,但在顯示器上直觀地顯示各種形式內容常常需要的稍微特定額外處理,以及使用的基於電纜線介面之稍微特定性質常常供應所需的不同顯示介面。可藉由在顯示器980之通訊耦接中之顯示介面985使用的有線及/或無線發信技術可利用發信及/或符合多種工業標準中之任一者的協定,包括(但不限於) 多種類比視訊介面、數位視訊介面(DVI)、顯示埠等中的任一者。
更一般而言,本文中描述及描繪的計算裝置之各種元件可包括各種硬體元件、軟體元件或兩者之組合。硬體元件之實例可包括裝置、邏輯裝置、組件、處理器、微處理器、電路、處理器組件、電路元件(例如,電晶體、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等)、積體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場可規劃閘陣列(FPGA)、記憶體單元、邏輯閘、暫存器、半導體裝置、晶片、微晶片、晶片組等等。軟體元件之實例可包括軟體組件、程式、應用程式(application)、電腦程式、應用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系統程式、軟體開發程式、機器程式、作業系統軟體、中間軟體、韌體、軟體模組、常式、次常式、函式、方法、程序、軟體介面、應用程式介面(API)、指令集、計算程式碼、電腦程式碼、程式碼區段、電腦程式碼區段、字、值、符號或其任何組合。然而,是否使用硬體元件及/或軟體元件實施實施例之判定可根據任何數目之因素而變化,諸如所要之計算速率、功率位準、耐熱性、處理循環預算、輸入資料速率、輸出資料速率、記憶體資源、資料匯流排速度及其他設計或效能約束,如給定實施所需要。
可使用表述「一個實施例」或「一實施例」連同其衍生詞描述一些實施例。此等術語意謂結合實施例所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包括於至少一實施例中。短語 「在一實施例中」在本說明書中之各種地方的出現未必皆指代同一實施例。另外,可使用表述「耦接」及「連接」連同其衍生詞描述一些實施例。此等術語未必意欲為彼此之同義語。舉例而言,可使用術語「連接」及/或「耦接」描述一些實施例,以指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彼此直接實體或電接觸。然而,術語「耦接」亦可意謂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並不彼此直接接觸,但仍彼此合作或互動。此外,可組合來自不同實施例之態樣或元件。
應強調,提供本發明之摘要以允許讀者快速確定技術揭示內容之本質。應遵守以下理解:摘要將不會用於解釋或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或含義。另外,在前述【實施方式】中,可見出於精簡本發明之目的在單一實施例中將各種特徵分組在一起。不應將此揭示方法解釋為反映以下意圖:所主張之實施例要求比每一申請專利範圍項中明確所述更多的特徵。實情為,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反映,本發明標的物在於單一所揭示實施例之特徵的不到全部。因此,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在此併入【實施方式】中,其中每一請求項就其自身而言作為單獨實施例。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包括」及「其中(in which)」分別用作各別術語「包含」及「其中(wherein)」之平易英文等效詞。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僅僅用作標記,且並不意欲對其物件強加數值要求。
上文已描述之內容包括所揭示架構之實例。當然,不可能描述組件及/或方法之每一可設想組合,但一般熟習 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許多另外組合及排列係可能的。因此,新穎架構意欲涵蓋屬於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內的所有此等更改、修改及變化。詳細之揭示內容現在提供關於另外實施例之實例。下文提供之實例並不意欲為限制性的。
在實例1中,一用以擷取影像之設備包括:一樞轉地安裝於一殼體之一末段內的攝影機,該攝影機包括一用以沿該影像擷取元件之一視線擷取一物件之一影像的影像擷取元件;一耦接至該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一致動器,其施加一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一第一軸線在一第一方向上樞轉,該第一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耦接至該末段並自該末段延伸的該殼體之一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中;及一抵消移動組件,其操作該第一致動器以在一抵消移動中在該第一方向上樞轉該攝影機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給該攝影機。
在實例2中,實例2包括實例1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用以偵測該殼體之運動並判定該運動是否自該殼體之不穩定實體支撐產生的運動偵測組件,該抵消移動組件基於該判定導出該抵消移動。
在實例3中,實例3包括實例1至2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可由該運動偵測組件操作以偵測該運動的運動感測器。
在實例4中,實例4包括實例1至3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用以操作該攝影機以擷取該物件之該 影像的擷取組件,該運動偵測組件與該影像擷取組件合作以擷取一系列影像且該運動偵測組件比較該系列影像以偵測該運動。
在實例5中,實例5包括實例1至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運動偵測組件可比較該運動之一特性與一臨限值以判定該運動是否自該殼體之不穩定實體支撐產生。
在實例6中,實例6包括實例1至5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耦接至該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二致動器,其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該第一軸線在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上樞轉,該第二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可延伸至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中,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可各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可包括護目鏡之一鏡腿且該鏡腿可包括在該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該末段及在該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在實例7中,實例7包括實例1至6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鏈接件,其將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彼此耦接並將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耦接至該攝影機以基於經由該鏈接件施加該第一機械力及該第二機械力中之哪個而交替地推抵及拉動該攝影機,該第一致動器安置於該攝影機與該第二致動器之間,且與該第一致動器相比,該第二致動器自該末段遠離該攝影機延伸更遠延伸並延伸至該細長部分中。
在實例8中,實例8包括實例1至7中的任一者之主 題,該抵消移動組件可操作該第二致動器以在另一抵消移動中在該第二方向上樞轉該攝影機以提供OIS。
在實例9中,實例9包括實例1至8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耦接至該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二致動器,其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一第二軸線在一第二方向上樞轉,該第二軸線可與該第一軸線交叉,該第二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可延伸至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中,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可各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可包括護目鏡之一鏡腿且該鏡腿可包括在該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該末段及在該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在實例10中,實例10包括實例1至9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萬向支架,該攝影機藉由該萬向支架安裝於該末段內以圍繞該第一軸及該第二軸樞轉以水平地及垂直地樞轉該視線。
在實例11中,實例11包括實例1至10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抵消移動組件可基於該所偵測運動導出該抵消移動且可自延伸至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中的多個細長形狀之致動器當中選擇該第一致動器以基於一幾何結構實現該抵消移動,該多個致動器中之每一致動器藉由該幾何結構耦接至該攝影機,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可包括護目鏡之一鏡腿且該鏡腿可包括在該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該末段及在該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在實例12中,實例12包括實例1至11中的任一者 之主題,該第一致動器可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且該設備可包括一位置偵測組件,其獲得該第一致動器之一線圈的一電特性之一量測結果,使該量測結果與該第一致動器之磁性回應性材料之變化的一程度互相關聯,並使該變化程度與該攝影機之一當前位置互相關聯。
在實例13中,實例13包括實例1至12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抵消移動組件可判定該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該攝影機之一移動範圍的一實體限制,且可基於該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該實體限制之該判定而改變該抵消移動。
在實例14中,實例14包括實例1至13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電源,該抵消移動組件可將電力自該電源提供至該第一致動器以操作該第一致動器以施加該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在該第一方向上樞轉,且該抵消移動組件可在該抵消移動組件未操作該第一致動器以施加該第一機械力時,抑制提供電力至該第一致動器。
在實例15中,實例15包括實例1至1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顯示器,及一使用者介面組件,其操作至少該顯示器以呈現可選擇選單項目以實現藉由一操作者對擷取該影像之一態樣的控制。
在實例16中,實例16包括實例1至15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介面,其經由一網路傳輸包括該物件之該擷取之影像的影像資料至一遠端裝置。
在實例17中,一用以擷取影像之設備包括:一透鏡,其可在一與影像擷取元件之視線之一第一部分交叉延 伸的平面內移動以使用折射樞轉超出透鏡並遠離影像擷取元件延伸的視線之一第二部分;一突出物,其嚙合一界定移動之軸線的細長槽以沿軸線導引該透鏡並實現在突出物處在遠離透鏡之中心的一位置處透鏡之中心離開軸線樞轉,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其用以在平面內移動透鏡,第一致動器在一第一方向上施加一第一機械力,第二致動器在第二方向上施加一第二機械力,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交叉以使得第一及第二機械力能夠協作以沿軸線移動透鏡並使得第一及第二機械力中的一者能夠離開軸線樞轉透鏡;及一抵消移動組件,其用以操作第一及第二致動器以在抵消移動中在平面內移動透鏡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
在實例18中,實例18包括實例17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其中攜載影像擷取元件、透鏡、突出物、槽及第一及第二致動器的殼體;及一運動偵測組件,其用以偵測殼體之運動並判定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該抵消移動組件基於該判定導出抵消移動。
在實例19中,實例19包括實例17至18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可藉由運動偵測組件操作以偵測運動的運動感測器。
在實例20中,實例20包括實例17至19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包括影像擷取元件及透鏡之攝影機,OIS經提供以改良由攝影機擷取的影像;及一擷取組件,其用以操作攝影機以擷取物件之影像,運動偵測組件用以與影像擷取組件合作以擷取一系列影像且運動偵測組件用 以比較該系列影像以偵測運動。
在實例21中,實例21包括實例17至20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運動偵測組件可比較運動之特性與臨限值以判定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
在實例22中,實例22包括實例17至21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用以在平面內移動透鏡之第三致動器,該第三致動器可在一第三方向上施加機械力,該第三方向至少部分與第一及第二方向中的每一者相對以使得第三機械力能夠在一與第一及第二機械力協作以沿軸線移動透鏡所在之方向相對的方向上沿軸線移動透鏡,且第一、第二及第三致動器可各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
在實例23中,實例23包括實例17至22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抵消移動組件可操作第三致動器以在另一抵消移動中在第三方向上移動透鏡以提供OIS。
在實例24中,實例24包括實例17至23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其中攜載影像擷取元件、透鏡、突出物、槽以及第一及第二致動器的殼體,且該殼體可包括一對薄片狀部分以嚙合一其中透鏡經攜載以約束透鏡在平面內移動的框架。
在實例25中,實例25包括實例17至2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框架及該對薄片狀部分之一薄片狀部分中的一者以攜載突出物,且槽形成於框架及薄片狀部分中之另一者中。
在實例26中,實例26包括實例17至25中的任一者之主題,抵消移動組件可基於所偵測運動導出抵消移動,且選擇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可基於一幾何結構實現抵消移動,至少第一及第二致動器藉由該幾何結構耦接至透鏡。
在實例27中,實例27包括實例17至26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且該設備可包括一位置偵測組件以獲得第一致動器之線圈之電特性的量測結果,使該量測結果與第一致動器之磁性回應性材料的改變之程度互相關聯,且使該改變之程度與透鏡之當前位置互相關聯。
在實例28中,實例28包括實例17至27中的任一者之主題,抵消移動組件可判定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透鏡之移動範圍的一實體限制,且基於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實體限制之判定改變抵消移動。
在實例29中,實例29包括實例17至28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電源,抵消移動組件可提供來自電源之電力至第一致動器以操作第一致動器以施加第一機械力以沿軸線移動透鏡或離開軸線樞轉透鏡,且當抵消移動組件不操作第一致動器以施加第一機械力時抵消移動組件可抑制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
在實例30中,一用於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之計算實施方法包括:偵測擷取裝置之殼體之運動,該殼體包含一末段及一耦接至該末段並自該末段延伸的相對薄且細長部分;判定所偵測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 生;及操作一耦接至一樞轉地安裝於末段內的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一致動器以基於判定施加一第一機械力以在抵消移動中圍繞第一軸線在第一方向上樞轉攝影機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給攝影機,第一致動器之細長形狀延伸至鏡腿之細長部分中。
在實例31中,實例31包括實例30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自所偵測運動導出抵消移動。
在實例32中,實例32包括實例30至31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自延伸至殼體之細長部分中的多個細長形狀致動器中選擇第一致動器以基於多個致動器中之每一致動器耦接至攝影機所藉以的一幾何結構實現抵消移動,殼體之細長部分可包括護目鏡之鏡腿且鏡腿可包括在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末段及在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在實例33中,實例33包括實例30至32中的任一者之主題,第一致動器可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且該方法可包括獲得第一致動器之線圈之電特性的量測結果,使量測結果與第一致動器之磁性回應性材料的改變之程度互相關聯,且使改變之程度與攝影機之當前位置互相關聯。
在實例34中,實例34包括實例30至33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判定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攝影機之移動範圍的一實體限制,及基於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實體限制之判定而改變抵消移動。
在實例35中,實例35包括實例30至3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當第一致動器經操作以施加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在第一方向上樞轉時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及當第一致動器未經操作以施加第一機械力時抑制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
在實例36中,實例36包括實例30至35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操作攝影機以沿攝影機之影像擷取元件之視線擷取影像。
在實例37中,實例37包括實例30至36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分析所擷取影像以及其他所擷取影像以偵測殼體之移動。
在實例38中,實例38包括實例30至37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比較運動之特性與臨限值以判定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
在實例39中,實例39包括實例30至38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操作耦接至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二致動器以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以在一與第一方向相對之第二方向上圍繞第一軸線樞轉攝影機,第二致動器之細長形狀延伸至殼體之細長部分中,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各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殼體之細長部分可包括護目鏡之鏡腿且鏡腿可包括在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末段及在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耳承。
在實例40中,實例40包括實例30至39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操作耦接至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 二致動器以施加第二機械力以在一第二方向上圍繞第二軸線樞轉攝影機,該第二軸線與第一軸線交叉,第二致動器之細長形狀延伸至殼體之細長部分中,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各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殼體之細長部分可包括護目鏡之鏡腿且鏡腿可包括在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末段及在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耳承。
在實例41中,實例41包括實例30至40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操作至少一顯示器以呈現可選擇選單項目以實現由操作者控制擷取影像之態樣。
在實例42中,實例42包括實例30至41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經由網路傳輸包括藉由攝影機擷取的影像之影像資料至遠端裝置。
在實例43中,用於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之計算實施方法包括:偵測擷取裝置之殼體的運動,擷取裝置包括一影像擷取元件、一可在一交叉影像擷取元件的視線之第一部分延伸的平面內移動的透鏡,及一突出物,其嚙合一界定移動之軸線的細長槽以沿軸線導引透鏡並實現在突出物處在一遠離透鏡中心之位置處透鏡之中心離開軸線樞轉;判定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及操作第一及第二致動器以在平面內移動透鏡以使用折射樞轉超出透鏡並遠離影像擷取元件延伸的視線之第二部分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第一致動器在第一方向上施加一第一機械力,第二致動器在第二方向上施加一第二機械力,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交叉以使得第一及第二機械力能夠協作 以沿軸線移動透鏡並使得第一及第二機械力中的一者能夠離開軸線樞轉透鏡。
在實例44中,實例44包括實例43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自所偵測運動導出抵消移動。
在實例45中,實例45包括實例43至4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選擇第一及第二致動器以基於至少第一及第二致動器耦接至透鏡所藉以的一幾何結構實現抵消移動。
在實例46中,實例46包括實例43至45中的任一者之主題,第一致動器可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且該方法可包括獲得第一致動器之線圈之電特性的量測結果,使量測結果與第一致動器之磁性回應性材料的改變之程度互相關聯,及使改變之程度與透鏡之當前位置互相關聯。
在實例47中,實例47包括實例43至46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判定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透鏡之移動範圍的一實體限制,及基於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實體限制之判定改變抵消移動。
在實例48中,實例48包括實例43至47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當第一致動器經操作以施加第一機械力以移動透鏡時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及當第一致動器未經操作以施加第一機械力時抑制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
在實例49中,實例49包括實例43至48中的任一者 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操作影像擷取元件以沿視線之第二部分擷取影像。
在實例50中,實例50包括實例43至49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分析所擷取影像以及其他所擷取影像以偵測殼體之移動。
在實例51中,實例51包括實例43至50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比較運動之特性與臨限值以判定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
在實例52中,實例52包括實例43至51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操作一第三致動器以在平面內移動透鏡,該第三致動器在一第三方向上施加機械力,該第三方向至少部分與第一及第二方向中的每一者相對以使得第三機械力能夠在一與第一及第二機械力協作以沿軸線移動透鏡所在之方向相對的方向上沿軸線移動透鏡,且第一、第二及第三致動器可各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
在實例53中,實例53包括實例43至52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操作第三致動器以在另一抵消移動中在第三方向上移動透鏡以提供OIS。
在實例54中,實例54包括實例43至53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操作至少一顯示器以呈現可選擇選單項目以實現藉由操作者控制擷取影像之態樣。
在實例55中,實例55包括實例43至5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方法可包括經由網路傳輸包括藉由攝影機擷取 的影像之影像資料至遠端裝置。
在實例56中,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包括指令,該等指令當由計算裝置執行時引起計算裝置偵測擷取裝置之殼體的運動,該殼體包含末段及耦接末段至並遠離末段延伸的相對薄且細長部分;判定所偵測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及操作耦接至樞轉地安裝於末段內的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一致動器以基於該判定施加第一機械力以在抵消移動中在第一方向上圍繞第一軸線樞轉攝影機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給攝影機,第一致動器之細長形狀延伸至鏡腿之細長部分中。
在實例57中,實例57包括實例56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自所偵測運動導出抵消移動。
在實例58中,實例58包括實例56至57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自延伸至殼體之細長部分中的多個細長形狀致動器中選擇第一致動器以基於多個致動器中之每一致動器耦接至攝影機所藉以的一幾何結構實現抵消移動,殼體之細長部分可包括護目鏡之鏡腿且鏡腿可包括在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末段及在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在實例59中,實例59包括實例56至58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獲得第一致動器之線圈之電特性的量測結果,使量測結果與第一致動器之磁性回應性材料的改變之程度互相關聯,且使改變之程度與攝影機之當前位置互相關聯。
在實例60中,實例60包括實例56至59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判定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攝影機之移動的範圍之一實體限制並基於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實體限制之判定而改變抵消移動。
在實例61中,實例61包括實例56至60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當第一致動器經操作以施加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在第一方向上樞轉時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且當第一致動器未經操作以施加第一機械力時抑制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
在實例62中,實例62包括實例56至61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操作攝影機以沿攝影機之影像擷取元件的視線擷取影像。
在實例63中,實例63包括實例56至62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分析所擷取影像以及其他所擷取影像以偵測殼體之移動。
在實例64中,實例64包括實例56至63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比較運動之特性與臨限值以判定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
在實例65中,實例65包括實例56至6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操作耦接至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二致動器以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以在一與第一方向相對之第二方向上圍繞第一軸線樞轉攝影機,第二致動器之細長形狀延伸至殼體之細長部分中,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各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殼體之細長部分可 包括護目鏡之鏡腿且鏡腿可包括在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末段及在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耳承。
在實例66中,實例66包括實例56至65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操作耦接至攝影機的細長形狀之第二致動器以施加第二機械力以在一第二方向上圍繞第二軸線樞轉攝影機,該第二軸線與第一軸線交叉,第二致動器之細長形狀延伸至殼體之細長部分中,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各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殼體之細長部分可包括護目鏡之鏡腿且鏡腿可包括在細長部分之一個末端處的末段及在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耳承。
在實例67中,實例67包括實例56至66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操作至少一顯示器以呈現可選擇選單項目以實現藉由操作者控制擷取影像之態樣。
在實例68中,實例68包括實例56至67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經由網路傳輸包括由攝影機擷取之影像的影像資料至遠端裝置。
在實例69中,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包括指令,該等指令當由計算裝置執行時引起計算裝置:偵測擷取裝置之殼體的運動,該擷取裝置包括影像擷取元件、可在一與影像擷取元件之視線之第一部分交叉延伸的平面內移動的透鏡,及一突出物,其嚙合一界定移動之軸線的細長槽以沿軸線導引該透鏡並實現在突出物處在遠離透鏡之中心的一位置處透鏡之中心離開軸線樞轉;判定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且操作第一及第二致動器以在平 面內移動透鏡以使用折射樞轉超出透鏡並遠離影像擷取元件而延伸的視線之第二部分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第一致動器在一第一方向上施加一第一機械力,第二致動器在第二方向上施加一第二機械力,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交叉以使得第一及第二機械力能夠協作以沿軸線移動透鏡並使得第一及第二機械力中的一者能夠離開軸線樞轉透鏡。
在實例70中,實例70包括實例69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自所偵測運動導出抵消移動。
在實例71中,實例71包括實例69至70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選擇第一及第二致動器以基於至少第一及第二致動器耦接至透鏡所藉以的一幾何結構實現抵消移動。
在實例72中,實例72包括實例69至71中的任一者之主題,第一致動器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且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獲得第一致動器之線圈之電特性的量測結果,使量測結果與第一致動器之磁性回應性材料的改變之程度互相關聯,且使改變之程度與透鏡之當前位置互相關聯。
在實例73中,實例73包括實例69至72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判定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透鏡之移動範圍的一實體限制,且基於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實體限制之判定而改變抵消移動。
在實例74中,實例74包括實例69至73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當第一致動器經操作以施 加第一機械力以移動透鏡時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及當第一致動器未經操作以施加第一機械力時抑制提供電力至第一致動器。
在實例75中,實例75包括實例69至7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操作影像擷取元件以沿視線之第二部分擷取影像。
在實例76中,實例76包括實例69至75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分析所擷取影像以及其他所擷取影像以偵測殼體之移動。
在實例77中,實例77包括實例69至76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比較運動之特性與臨限值以判定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
在實例78中,實例78包括實例69至77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操作一第三致動器以在平面內移動透鏡,該第三致動器可在一第三方向上施加機械力,該第三方向至少部分與第一及第二方向中的每一者相對以使得第三機械力能夠在一與第一及第二機械力協作以沿軸線移動透鏡所在之方向相對的方向上沿軸線移動透鏡,且第一、第二及第三致動器可各包括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
在實例79中,實例79包括實例69至78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操作第三致動器以在另一抵消移動中在第三方向上移動透鏡以提供OIS。
在實例80中,實例80包括實例69至79中的任一者 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操作至少一顯示器以呈現可選擇選單項目以實現藉由操作者控制擷取影像之態樣。
在實例81中,實例81包括實例69至80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計算裝置可經引起以經由網路傳輸包括由攝影機擷取之影像的影像資料至遠端裝置。
在實例82中,用以擷取影像之設備包括一界定護目鏡之一鏡腿的殼體,該鏡腿包括一前末段、一耳承及一在該前末段與該耳承之間延伸的細長部分;一攝影機,其樞轉地安裝於該前末段內,該攝影機包括一用以沿該影像擷取元件之一視線擷取一物件之一影像的影像擷取元件;一第一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第一機械力以在一第一方向上圍繞一第一軸線樞轉該攝影機,該第一MSM致動器延伸至該鏡腿之該細長部分中;一第二MSM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以在一第二方向上圍繞一第二軸線樞轉該攝影機,該第二MSM致動器延伸至該鏡腿之該細長部分中;及一抵消移動組件,其用以操作第一及第二MSM致動器以在一抵消移動中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樞轉該攝影機以樞轉該視線以在擷取該影像期間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
在實例83中,實例83包括實例82之主題,攝影機可經樞轉地安裝於該萬向支架內以回應於第一及第二機械力之施加而圍繞第一及第二軸線樞轉。
在實例84中,實例84包括實例82至83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可操作以偵測賦予殼體之運動的 運動感測器;及一用以判定所偵測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產生的運動偵測組件,該抵消移動組件基於該判定導出該抵消移動。
在實例85中,實例85包括實例82至84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經由一網路傳輸包括影像之影像資料至一遠端裝置的介面。
在實例86中,一用以擷取影像之設備包括一包括一透鏡及一影像擷取元件之攝影機,該透鏡可在一與影像擷取元件之視線之第一部分交叉延伸的平面內移動以使用折射樞轉超出該透鏡並遠離影像擷取元件而延伸的該視線之一第二部分;一突出物,其嚙合一界定移動之軸線的細長槽以沿軸線導引該透鏡並實現在突出物處在遠離透鏡之中心的一位置處透鏡之中心離開軸線樞轉;第一及第二磁性形狀記憶(MSM)致動器,其用以在平面內移動透鏡,第一致動器在一第一方向上施加一第一機械力,第二致動器在第二方向上施加一第二機械力,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交叉以使得第一及第二機械力能夠協作以沿軸線移動透鏡並使得第一及第二機械力中的一者能夠離開軸線樞轉透鏡;及一抵消移動組件,其用以操作第一及第二MSM致動器以在抵消移動中在平面內移動透鏡以樞轉視線之第二部分以在攝影機擷取影像之操作期間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
在實例87中,實例87包括實例86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用以在平面內移動透鏡之第三MSM致動器,第三致動器在一第三方向上施加機械力,第三方向至少部分與 第一及第二方向中的每一者相對以使得第三機械力能夠在一與第一及第二機械力協作以沿軸線移動透鏡所藉以的方向相對的方向上沿軸線移動透鏡。
在實例88中,實例88包括實例86至87中的任一者之主題,該設備可包括一其中攜載攝影機、該突出物以及第一及第二MSM致動器的殼體;一運動感測器,其可操作以偵測賦予殼體之運動;及一運動偵測組件,其用以判定所偵測運動是否自殼體之不穩實體支撐而產生,該抵消移動組件基於該判定導出抵消移動。
在實例89中,實例89包括實例86至88中的任一者之主題,透鏡、框架及殼體之內部的一部分中的一者可攜載突出物,且槽可形成於透鏡、框架及殼體之內部之該部分中的另一者中。
在實例90中,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包括指令,該等指令當由計算裝置執行時引起該計算裝置執行上述操作中之任一者。
在實例91中,一用以擷取影像之設備可包括用於執行上述操作中之任一者的構件。
130‧‧‧資料
300‧‧‧擷取裝置/計算裝置
305‧‧‧電源
310‧‧‧攝影機
311‧‧‧影像擷取元件
313‧‧‧透鏡
315‧‧‧運動感測器
320‧‧‧控制器
331‧‧‧影像資料
335‧‧‧感測器資料
337‧‧‧組態資料
340‧‧‧控制常式
350‧‧‧處理器組件
360‧‧‧儲存器
370、370U、370D、370L、370R‧‧‧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
375‧‧‧磁性形狀記憶體(MSM)驅動器
380‧‧‧顯示器
390‧‧‧介面
600‧‧‧遠端裝置/計算裝置
999‧‧‧網路
1000‧‧‧影像擷取系統

Claims (25)

  1. 一種用以擷取影像之設備,其包含:一攝影機,其樞轉地安裝於一殼體之一末段內,該攝影機包含一影像擷取元件,用以沿著該影像擷取元件之一視線來擷取一物件的一影像;細長形狀的一第一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一第一軸線在一第一方向上樞轉,該第一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殼體的一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中,該殼體的該相對薄且細長部分係耦接至該末段並自該末段延伸;以及一抵消移動組件,用以操作該第一致動器使該攝影機在一抵消移動中在該第一方向上樞轉,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給該攝影機。
  2.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包含一運動偵測組件,用以偵測該殼體之運動並判定該運動是否由該殼體之不穩定實體支撐所產生,該抵消移動組件用以基於該判定而導出該抵消移動。
  3. 如請求項2之設備,其包含可由該運動偵測組件操作以偵測該運動的一運動感測器。
  4.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包含細長形狀的一第二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該軸線在與該第一方向相對之一第二方向上樞轉,該第二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殼體的該細長部分中, 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各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該殼體的該細長部分包含一護目鏡的鏡腿且該鏡腿包含在該細長部分之一末端處的該末段及在該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5. 如請求項4之設備,其包含一鏈接件,該鏈接件將該等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彼此耦接並將該等第一及第二致動器耦接至該攝影機以基於該等第一及第二機械力中經由該鏈接件施加的那一者來交替地推抵及拉動該攝影機,該第一致動器設置於該攝影機與該第二致動器之間,且該第二致動器相較於該第一致動器而更遠地延伸遠離該攝影機並自該末段延伸至該細長部分中。
  6.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包含細長形狀的一第二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一第二軸線在一第二方向上樞轉,該第二軸線與該第一軸線交叉,該第二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中,該第一致動器及該第二致動器各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包含一護目鏡之鏡腿,且該鏡腿包含在該細長部分之一末端處的該末段及在該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7.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包含:一顯示器;以及一使用者介面組件,其用操作至少該顯示器以呈現可選擇選單項目以實現由一操作者對擷取該影像之一 態樣的控制。
  8. 一種擷取影像之設備,其包含:一殼體,其界定一護目鏡之鏡腿,該鏡腿包含一前末段、一耳承、及在該前末段與該耳承之間延伸的一細長部分;一攝影機,其樞轉地安裝於該前末段內,該攝影機包含一影像擷取元件,用以沿著該影像擷取元件之一視線來擷取一物件的一影像;一第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一第一軸線在一第一方向上樞轉,該第一MSM致動器延伸至該鏡腿的該細長部分中;以及一第二MSM致動器,其耦接至該攝影機以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一第二軸線在一第二方向上樞轉,該第二MSM致動器延伸至該鏡腿之該細長部分中;以及一抵消移動組件,用以操作該等第一及第二MSM致動器以使該攝影機在一抵消移動中在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上樞轉,以樞轉該視線從而在該影像之擷取期間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
  9. 如請求項8之設備,其包含一萬向支架,該攝影機樞轉地安裝於該萬向支架內以因應該等第一及第二機械力的施加而繞該等第一及第二軸線樞轉。
  10. 如請求項8之設備,其包含: 一運動感測器,其可操作以偵測賦予給該殼體之運動;以及一運動偵測組件,其用以判定該所偵測到的運動是否由該殼體之不穩定實體支撐所產生,該抵消移動組件用以基於該判定導出該抵消移動。
  11. 如請求項8之設備,其包含一介面,該介面用以經由一網路來傳輸包含該影像之影像資料至一遠端裝置。
  12. 一種用於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之電腦實施方法,其包含:偵測一擷取裝置之一殼體的運動,該殼體包含一末段及一相對薄且細長之部分,該相對薄且細長之部分耦接至該末段並自該末段延伸;判定該所偵測運動是否由該殼體之不穩定實體支撐所產生;以及基於該判定來操作耦接至樞轉地安裝於該末段內的一攝影機之細長形狀的一第一致動器,以施加一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在一抵消移動中繞一第一軸線在一第一方向上樞轉,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給該攝影機,該第一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鏡腿的該細長部分中。
  13. 如請求項12之電腦實施方法,該方法包含自該所偵測到的運動導出該抵消移動。
  14. 如請求項13之電腦實施方法,該方法包含自延伸至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中的多個細長形狀的致動器中選擇該 第一致動器,以基於該等多個致動器中之每一致動器藉以耦接至該攝影機的一幾何結構來實現該抵消移動,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包含一護目鏡的鏡腿,且該鏡腿包含在該細長部分之一末端處的該末段及在該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15. 如請求項14之電腦實施方法,該第一致動器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且該方法包含:獲得該第一致動器之一線圈的一電特性之一量測結果;使該量測結果與該第一致動器之磁性回應性材料之一變化程度互相關聯;以及使該變化程度與該攝影機之一當前位置互相關聯。
  16. 如請求項15之電腦實施方法,該方法包含:判定該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該攝影機之一移動範圍的一實體限制;以及基於該抵消移動是否將超過該實體限制的該判定而改變該抵消移動。
  17. 如請求項12之電腦實施方法,該方法包含:當該第一致動器經操作以施加該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在該第一方向上樞轉時,提供電力至該第一致動器;以及當該第一致動器未經操作以施加該第一機械力時,抑制提供電力至該第一致動器。
  18. 如請求項12之電腦實施方法,該方法包含:操作該攝影機以沿著該攝影機之該影像擷取元件的一視線擷取一影像;以及分析該擷取之影像以及其他擷取之影像以偵測該殼體的移動。
  19. 一種包含指令的至少一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在由一計算裝置執行時致使該計算裝置進行以下操作:偵測一擷取裝置之一殼體的運動,該殼體包含一末段、及耦接至該末段並遠離該末段而延伸的一相對薄且細長之部分;判定該偵測到之運動是否由該殼體之不穩定實體支撐所產生;以及基於該判定而操作耦接至樞轉地安裝於該末段內的一攝影機之細長形狀的一第一致動器,施加一第一機械力以使該攝影機在一抵消移動中繞一第一軸線在一第一方向上樞轉,以提供光學影像穩定(OIS)給該攝影機,該第一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鏡腿的該細長部分中。
  20. 如請求項19之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係致使該計算裝置進行以下操作:當該第一致動器經操作以施加該第一機械力使該攝影機在該第一方向上樞轉時,提供電力至該第一致動器;以及當該第一致動器並未經操作以施加該第一機械力 時,抑制提供電力至該第一致動器。
  21. 如請求項19之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係致使該計算裝置進行以下操作:操作該攝影機以沿著該攝影機之該影像擷取元件的一視線擷取一影像;以及分析該擷取之影像以及其他擷取之影像以偵測該殼體的移動。
  22. 如請求項19之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係致使該計算裝置比較該運動之一特性與一臨限值以判定該運動是否由該殼體之不穩定實體支撐所產生。
  23. 如請求項19之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係致使該計算裝置操作耦接至該攝影機之細長形狀的一第二致動器,以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使該攝影機繞該第一軸線在與該第一方向相對之一第二方向上樞轉,該第二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殼體的該細長部分中,該等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各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包含一護目鏡的鏡腿,且該鏡腿包含在該細長部分之一末端處的該末段、及在該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24. 如請求項19之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係致使該計算裝置操作耦接至該攝影機之細長形狀的一第二致動器以施加一第二機械力使該攝影機圍繞一第二軸線在一第二方向上樞轉,該第二軸線與該第一軸線交叉,該第二致動器之該細長形狀延伸至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中, 該等第一及第二致動器各包含一磁性形狀記憶體(MSM)致動器,該殼體之該細長部分包含一護目鏡的鏡腿,且該鏡腿包含在該細長部分之一末端處的該末段、及在該細長部分之另一末端處的一耳承。
  25. 如請求項19之至少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係致使該計算裝置經由一網路來傳輸包含由該攝影機擷取之一影像的影像資料至一遠端裝置。
TW104127380A 2014-09-26 2015-08-21 使用磁性形狀記憶致動器之光學影像穩定的技術 TWI569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497,859 US9778480B2 (en) 2014-09-26 2014-09-26 Techniques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using magnetic shape memory actuato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055A true TW201626055A (zh) 2016-07-16
TWI569043B TWI569043B (zh) 2017-02-01

Family

ID=5558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7380A TWI569043B (zh) 2014-09-26 2015-08-21 使用磁性形狀記憶致動器之光學影像穩定的技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778480B2 (zh)
EP (1) EP3198851B1 (zh)
JP (2) JP6431185B2 (zh)
KR (1) KR101821968B1 (zh)
CN (1) CN106797426B (zh)
TW (1) TWI569043B (zh)
WO (1) WO20160485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8480B2 (en) * 2014-09-26 2017-10-0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using magnetic shape memory actuators
US9602727B2 (en) * 2015-03-06 2017-03-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CN107462989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稳定方法与电子装置
US10723169B2 (en) * 2016-08-15 2020-07-28 Elemental Device Design, Llc Platform mov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DE102016219054A1 (de) 2016-09-30 2018-04-05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Stellantrieb mit Formgedächtnis-Element
US20180113462A1 (en) * 2016-10-22 2018-04-26 Gopro, Inc. Position-based soft stop for a 3-axis gimbal
CN107526173B (zh) * 2017-09-14 2023-10-31 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r眼镜
JP7013199B2 (ja) * 2017-10-23 2022-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536630B2 (en) 2018-01-05 2020-01-14 Gopr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feedback in a motion constrained image stabilization system
CN108174080B (zh) 2018-03-20 2020-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JP2020014057A (ja) * 2018-07-13 2020-01-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頭部搭載型表示装置、検査支援表示システム、表示方法及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US11002971B1 (en) * 2018-08-24 2021-05-11 Apple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mechanically adjustable optical combiner
US20220100006A1 (en) * 2018-12-14 2022-03-31 Luxottica S.R.L. Electronic eyeglas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0704A (en) * 1998-10-22 2000-10-10 Sensormatic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video surveillance cameras
JP2001249276A (ja) 2000-03-03 2001-09-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像ぶれ補正機能を有する撮影レンズ
US7806525B2 (en) * 2003-10-09 2010-10-05 Ipventure, Inc. Eyeglasses having a camera
JP2005086522A (ja) 2003-09-09 2005-03-31 Olympus Corp 装着型撮像装置
JP2005197965A (ja) * 2004-01-06 2005-07-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3952049B2 (ja) * 2004-08-12 2007-08-0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TWI384321B (zh) * 2005-01-31 2013-02-01 Hoya Corp 光學影像穩定器及控制該光學影像穩定器之方法
JP2006270763A (ja) * 2005-03-25 2006-10-05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US7642741B2 (en) * 2005-04-27 2010-01-05 Sidman Adam D Handheld platform stabilization system employing distributed rotation sensors
US20060275521A1 (en) * 2005-06-03 2006-12-07 Chau-Jong Wang Hibiscus anthocyanins for inhibiting cancers
JP4735060B2 (ja) 2005-06-06 2011-07-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および手振れ補正システム
JP5079271B2 (ja) 2006-06-28 2012-11-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手ぶれ量検出装置、手ぶ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及び手ぶれ量検出方法
US8184166B2 (en) * 2006-07-06 2012-05-2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camera motion detection based scheme for improving camera input user interface functionalities
JP2009075376A (ja) * 2007-09-21 2009-04-09 Nikon Corp 光軸調整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KR20100066678A (ko) * 2008-12-10 2010-06-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장치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JP5702735B2 (ja) * 2009-02-09 2015-04-15 ケンブリッジ メカトロニクス リミテッド 光学画像安定化
JP5223803B2 (ja) * 2009-07-21 2013-06-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20110193963A1 (en) * 2010-02-04 2011-08-11 Hunter Specialties, Inc. Eyewear for acquiring video imagery
KR101989467B1 (ko) * 2011-12-09 2019-06-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장치 및 방법
TWI541586B (zh) * 2011-12-16 2016-07-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攝像裝置
US9134503B2 (en) * 2012-07-06 2015-09-15 Apple Inc. VCM OIS actuator module
US8908021B2 (en) 2013-03-15 2014-12-09 Orcam Technologie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a continuous action
US9778480B2 (en) * 2014-09-26 2017-10-0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using magnetic shape memory actua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96279A1 (en) 2018-07-12
JP6677370B2 (ja) 2020-04-08
JP2019040202A (ja) 2019-03-14
JP2017530389A (ja) 2017-10-12
EP3198851A4 (en) 2018-05-30
KR101821968B1 (ko) 2018-01-25
WO2016048546A1 (en) 2016-03-31
CN106797426B (zh) 2019-12-17
KR20170041225A (ko) 2017-04-14
CN106797426A (zh) 2017-05-31
EP3198851B1 (en) 2022-04-06
US20160091729A1 (en) 2016-03-31
JP6431185B2 (ja) 2018-11-28
TWI569043B (zh) 2017-02-01
US9778480B2 (en) 2017-10-03
EP3198851A1 (en) 201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9043B (zh) 使用磁性形狀記憶致動器之光學影像穩定的技術
KR102185343B1 (ko) 고속 비디오 캡처 및 센서 조절
CN108700932B (zh) 能够进行眼睛追踪的可穿戴设备
CN105051808B (zh) 基于距离和用户远视配置电子装置的显示分辨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37028B (zh) 控制被显示图像的旋转的设备和方法
CN109791346B (zh) 眼镜装置模式指示
US9622654B2 (en)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corneal imaging
JP2019527377A (ja) 視線追跡に基づき自動合焦する画像捕捉システム、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US11551425B2 (en) Modifying multiple objects within a video stream
US11262833B2 (en) Reduced IMU power consumption in a wearable device
EP3198860A1 (en) Wearable mediated reality system and method
US20220244544A1 (en) Wearable device with in-eye display capability
CN115113399A (zh) 用于黄斑变性的增强现实显示
KR101492832B1 (ko) 영상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영상 표시 장치
CN10842750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40018607A (ko) 동적 트랜스코드 스로틀링을 갖는 디바이스
CN117501702A (zh) 具有动态转码节流的设备
Thukral et al. A Standard for a Next Generation Over-head Display as an Application Platform: Optimizing Bionic Vision
KR20160002614U (ko) 안경 렌즈 제작을 위해 필요한 파라미터 측정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