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5450A - 機車 - Google Patents

機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5450A
TW201625450A TW104100296A TW104100296A TW201625450A TW 201625450 A TW201625450 A TW 201625450A TW 104100296 A TW104100296 A TW 104100296A TW 104100296 A TW104100296 A TW 104100296A TW 201625450 A TW201625450 A TW 2016254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frame unit
frame
upper bracket
fram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0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6974B (zh
Inventor
feng-zhi Cai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Priority to TW104100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6974B/zh
Priority to ES16150199T priority patent/ES2772199T3/es
Priority to EP16150199.4A priority patent/EP3042835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625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5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6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69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02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 B62K19/04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the material being wholly or mainly metallic, e.g. of high elasticity
    • B62K19/12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the material being wholly or mainly metallic, e.g. of high elasticity having cast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機車,包含一前車架裝置、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的後車架裝置、一引擎,及一後避震器。該後車架裝置包括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且一體成型的第一框架單元,及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且一體成型的第二框架單元。該第一框架單元向內凹折界定出一容置區段。該後避震器設置於該後車架裝置之該第一框架單元上,並容置於該容置區段內。透過前述一體成型的配置可使構件數減少並降低焊道數量及製造工序,使該後車架裝置的尺寸穩定性提高並減少重量。而該容置區段可將該後避震器收容於其中,以縮短整體車身的寬度,可節省空間及提高配置彈性。

Description

機車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機車,特別是指一種車架結構之構件數較少的機車。
參閱圖1,一般機車的車身1包含一前車架裝置11,及一連接於該前車架裝置11後方的後車架裝置12。參閱圖1及圖2,該後車架裝置12包括一右上支架121、一與該右上支架121橫向相間隔的左上支架122、一連接該右上支架121及該左上支架122後端的尾端構件123、一連接該右上支架121及該左上支架122中間部分的上橫桿124、一連接該右上支架121及該左上支架122前端的前端構件125、一連接該右上支架121並位於該右上支架121下方的右下支架126、一連接該左上支架122並位於該左上支架122下方的左下支架127、一連接該右下支架126及該左下支架127的下橫桿128,及複數分別設置於該右上支架121、該右下支架126、該左上支架122,及該左下支架127的結合端板129。
由於該後車架裝置12的構件彼此間是採焊接方式相互連接,故繁多的部件數量不僅造成該後車架裝置12的製造工序增加,亦會使焊道的數量增加,使該後車架裝 置12的尺寸穩定性降低及重量增加,亦增加後續組立工程的困難度。此外,此種後車架裝置12在裝設後避震器(圖未示)時,一般會將該後避震器配置於該右下支架126及該左下支架127之間的中央處,且一端與該後車架裝置12結合,此種設置方式不但增加配置及組立的困難度,且該後避震器還會佔用大量的空間而迫使機車的置物箱空間受到壓縮。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車身結構簡單且後避震器配置佔用空間較小的機車。
於是,本發明機車,包含一前車架裝置、一連接於該前車架裝置之後方的後車架裝置、一引擎,及一設置於該後車架裝置上的後避震器。
該後車架裝置包括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且一體成型地向後方延伸的第一框架單元,及一與該第一框架單元橫向間隔設置,且連接該前車架裝置並一體成型地與該第一框架單元同方向延伸的第二框架單元。該第一框架單元向內凹折界定出一容置區段。該引擎設置於該第一框架單元及該第二框架單元之間。該後避震器設置於該後車架裝置之該第一框架單元上,並容置於該容置區段內。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透過前述一體成型的配置可使構件數減少並降低焊道數量及製造工序,使該後車架裝置的尺寸穩定性提高並減少重量,利於車體輕量化。而該容置區段可將該後避震器收容於其中,以縮短整體車身 的寬度,且可節省空間及提高配置彈性。
2‧‧‧機車
3‧‧‧前車架裝置
4‧‧‧後車架裝置
41‧‧‧第一框架單元
411‧‧‧第一上支架
412‧‧‧第一下支架
413‧‧‧避震結合件
414‧‧‧第一引擎結合件
42‧‧‧第二框架單元
421‧‧‧第二上支架
422‧‧‧第二下支架
423‧‧‧排氣管結合件
424‧‧‧第二引擎結合件
43‧‧‧連接單元
431‧‧‧上橫桿支架
432‧‧‧下橫桿支架
433‧‧‧尾端構件
5‧‧‧引擎
6‧‧‧後避震器
7‧‧‧排氣管
8‧‧‧置物箱
9‧‧‧油箱
A‧‧‧行進方向
B‧‧‧容置區段
C‧‧‧置物空間
D‧‧‧開放槽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側視圖,說明一習知的機車車身;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該車身之後車架裝置;圖3是一左側視圖,說明本發明機車之一實施例;圖4是一右側視圖,輔助說明圖3;圖5是一立體圖,說明本實施例中的一後車架裝置;圖6是一左側視圖,輔助說明圖5;及圖7是一俯視圖,說明該後車架裝置之一容置區段。
參閱圖3及圖4,本發明機車2之一實施例包含一前車架裝置3、一連接於該前車架裝置3之後方的後車架裝置4、一沿該機車2之一行進方向A設置於該前車架裝置3及該後車架裝置4之間的引擎5、一設置於該後車架裝置4上的後避震器6、一設置於該後車架裝置4上且位於該後避震器6之相反側的排氣管7、一容置於該後車架裝置4內的置物箱8,及一後端卡置於該後車架裝置4內且位於該置物箱8前方的油箱9。
參閱圖3及圖5,該後車架裝置4包括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3且向後延伸的第一框架單元41、一與該第一框架單元41橫向間隔設置且連接該前車架裝置3並與該第 一框架單元41同方向延伸的第二框架單元42,及一連接該第一框架單元41及該第二框架單元42的連接單元43。
參閱圖3、圖5,及圖6,該第一框架單元41具有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3且向後方延伸的第一上支架411、一連接於該第一上支架411下方的第一下支架412、一設置於該第一上支架411上且連接該後避震器6之一端的避震結合件413,及一設置於該第一下支架412以連接該引擎5的第一引擎結合件414。該第一上支架411、該第一下支架412、該避震結合件413,及該第一引擎結合件414是以非鐵系材料且利用鑄造方式一體成型。該第一下支架412是向內凹折並與該第一上支架411相配合界定出一如圖7所示地向內凹設的容置區段B,而該後避震器6是如圖3所示地容置於該容置區段B內,使該後避震器6是位於該第一上支架411的下方,且不超出該第一上支架411的外側,可節省寬度方向所占之空間而使車體緊密化,並大幅減少對該置物箱8空間的壓縮。
參閱圖4及圖5,該第二框架單元42具有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3且與該第一上支架411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上支架421、一連接於該第二上支架421下方的第二下支架422、一設置於該第二下支架422以結合該排氣管7的排氣管結合件423,及一設置於該第二下支架422以連接該引擎5的第二引擎結合件424。該第二上支架421、該第二下支架422、該排氣管結合件423,及該第二引擎結合件424是以非鐵系材料且利用鑄造方式一體成型。該第一引擎結 合件414及該第二引擎結合件424是分別連接該引擎5的兩相反側,使該引擎5是沿橫向位於該第一框架單元41及該第二框架單元42之間。
參閱圖5及圖7,該連接單元43具有一個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上支架411及該第二上支架421的上橫桿支架431、一個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下支架412及該第二下支架422的下橫桿支架432,及一個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框架單元41及該第二框架單元42後端的尾端構件433。該尾端構件433的一端是同時連接該第一上支架411及該第一下支架412,另一端是同時連接該第二上支架421及第二下支架422。該連接單元43是以焊接方式連接該第一框架單元41及該第二框架單元42。
該第一上支架411、該第二上支架421、該上橫桿支架431,及該尾端構件433相配合圍繞出一置物空間C,該置物箱8(見圖3)是容置於該置物空間C內。該第一上支架411前端、該第二上支架421前端,及該上橫桿支架431界定出一位於該置物空間C前方的開放槽D,該油箱9後端(見圖3)是卡置於該開放槽D內。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框架單元41及該後避震器6是位於該機車2的左側,該第二框架單元42及該排氣管7是位於該機車2的右側,但當然該第一框架單元41及該後避震器6也可以是位於該機車2的右側,而使該第二框架單元42及該排氣管7是位於該機車2的左側,不以此為限。
藉由將該第一框架單元41及該第二框架單元 42的各構件由較輕之非鐵系材料以鑄造方式一體成型,可大幅減少焊道的數量及工序,從而增加尺寸穩定性及降低車身重量,達到車身輕量化及減少車架形狀變易量。而該容置區段B可使該後避震器6位於該第一上支架411內側而不向外凸出,從而節省車體寬度方向的空間,該開放槽D使該油箱9可貼近該後車架裝置4設置,達到車體部件緊密化。
綜上所述,透過前述一體成型的配置可使構件數減少並降低焊道數量及製造工序,使該後車架裝置4的尺寸穩定性提高並減少重量,利於車體輕量化。而該容置區段B可將該後避震器6收容於其中,以縮短整體車身的寬度,可節省空間及提高配置彈性,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4‧‧‧後車架裝置
41‧‧‧第一框架單元
411‧‧‧第一上支架
412‧‧‧第一下支架
413‧‧‧避震結合件
414‧‧‧第一引擎結合件
42‧‧‧第二框架單元
421‧‧‧第二上支架
422‧‧‧第二下支架
423‧‧‧排氣管結合件
424‧‧‧第二引擎結合件
43‧‧‧連接單元
431‧‧‧上橫桿支架
432‧‧‧下橫桿支架
433‧‧‧尾端構件

Claims (9)

  1. 一種機車,包含:一前車架裝置;一後車架裝置,連接於該前車架裝置的後方,並包括:一第一框架單元,連接該前車架裝置且一體成型地向後方延伸,並向內凹折界定出一容置區段,及一第二框架單元,與該第一框架單元橫向間隔設置,且連接該前車架裝置並一體成型地與該第一框架單元同方向延伸;一引擎,設置於該第一框架單元及該第二框架單元之間;及一後避震器,設置於該後車架裝置之該第一框架單元上,並容置於該容置區段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機車,其中,該第一框架單元具有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且向後方延伸的第一上支架,及一與該第一上支架一體成型地連接於該第一上支架下方的第一下支架,該第一下支架向內凹折並與該第一上支架相配合界定出該容置區段,該第二框架單元具有一連接該前車架裝置且與該第一上支架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上支架,及一與該第二上支架一體成型地連接於該第二上支架下方的第二下支架。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其中,該第一上支架及該第一 下支架是以非鐵系材料且利用鑄造方式一體成型,而該第二上支架及該第二下支架也是以非鐵系材料並以鑄造方式一體成型。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機車,其中,該引擎是沿該機車之一行進方向設置於該前車架裝置及該後車架裝置之間。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其中,該第一框架單元還具有一個一體成型於該第一上支架上,且連接該後避震器之一端的避震結合件。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其中,該第一框架單元還具有一個一體成型於該第一下支架以連接該引擎的第一引擎結合件,該第二框架單元還具有一個一體成型於該第二下支架以連接該引擎的第二引擎結合件,該第一引擎結合件及該第二引擎結合件是連接於該引擎的兩相反側。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還包含一排氣管,而該第二框架單元還具有一個一體成型於該第二下支架以結合該排氣管的排氣管結合件。
  8.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其中,該後車架裝置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一框架單元與該第二框架單元的連接單元。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機車,其中,該連接單元具有一個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框架單元之該第一上支架及該第二框架單元之該第二上支架的上橫桿支架、一個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框架之該第一下支架及該第二框架之該第二下支架的下橫桿支架,及一個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框 架單元及該第二框架單元後端的尾端構件。
TW104100296A 2015-01-06 2015-01-06 locomotive TWI566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0296A TWI566974B (zh) 2015-01-06 2015-01-06 locomotive
ES16150199T ES2772199T3 (es) 2015-01-06 2016-01-05 Motocicleta
EP16150199.4A EP3042835B1 (en) 2015-01-06 2016-01-05 Motorcy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0296A TWI566974B (zh) 2015-01-06 2015-01-06 locomoti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5450A true TW201625450A (zh) 2016-07-16
TWI566974B TWI566974B (zh) 2017-01-21

Family

ID=5507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0296A TWI566974B (zh) 2015-01-06 2015-01-06 locomotiv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42835B1 (zh)
ES (1) ES2772199T3 (zh)
TW (1) TWI5669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7590A (zh) * 2020-02-13 2022-09-20 永恒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车框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95799B1 (en) * 1987-06-19 1993-05-1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frame
JP2003237668A (ja) * 2002-02-20 2003-08-27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US7644795B2 (en) * 2005-06-17 2010-01-12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JP2008260501A (ja) * 2006-06-09 2008-10-3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4980096B2 (ja) * 2007-02-28 2012-07-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レール構造
CN102358371B (zh) * 2011-08-31 2013-05-22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摩托车
CN202345854U (zh) * 2011-11-11 2012-07-25 江门市汉正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摇篮式摩托车车架后体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7590A (zh) * 2020-02-13 2022-09-20 永恒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车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42835B1 (en) 2020-01-29
EP3042835A1 (en) 2016-07-13
ES2772199T3 (es) 2020-07-07
TWI566974B (zh) 2017-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14757B2 (ja) 電動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KR100980714B1 (ko) 차량용 휠하우스 기구
US20110175401A1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Rear Portion
US8960348B2 (en) Four-wheeled vehicle
CN105730509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7433980B (zh) 车辆的悬架安装部结构
TWI566974B (zh) locomotive
JPWO2016129065A1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4877842B2 (ja) キャニスタ
JP5728521B2 (ja) 車体構造
JP2009061818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5950407B2 (ja) 車体構造
KR101484221B1 (ko) 차량용 리어 쇽 업소버 장착구조
TWI623460B (zh) Locomotive frame
CN208469954U (zh) 一种汽车厢体底面板组焊件
CN105857410A (zh) 车身的支撑结构
CN203612053U (zh) 一种罐车后车架
CN205769619U (zh) 连接件及车身纵梁及轮罩组件
CN203864792U (zh) 用于汽车副车架的边梁
TWI549855B (zh) Locomotive shock absorber configuration
CN209192038U (zh) 车架中段结构及包括其的车架
CN204150177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中部的立体顶层支撑结构
CN204606073U (zh) 竞赛越野摩托车车架
CN209492596U (zh) 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
CN211844736U (zh) 皮卡拖斗组合式电动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