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3722A - 清掃用片材 - Google Patents

清掃用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3722A
TW201623722A TW104140371A TW104140371A TW201623722A TW 201623722 A TW201623722 A TW 201623722A TW 104140371 A TW104140371 A TW 104140371A TW 104140371 A TW104140371 A TW 104140371A TW 201623722 A TW201623722 A TW 2016237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ber
cleaning sheet
fibers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0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6232B (zh
Inventor
Masayuki Osaki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23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3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6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62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A47L13/17Cloths; Pads; Sponges containing clean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59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the fibres being within layered we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清掃用片材(1)係於液體保持層(4)之單面積層氣流成網層(5)而構成。氣流成網層(5)包含纖度為10~150dtex之粗徑纖維(2)、及纖度為0.5~5detx之細徑纖維。於氣流成網層(5)之表面存在複數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具有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研磨性或刮除性。於液體保持層(4)之面中與和氣流成網層(5)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亦存在複數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其存在數少於存在於氣流成網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之存在數。

Description

清掃用片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清掃用片材。
本申請人首先提出一種清掃用片材,其包含纖維長度為2~15mm且纖度為10~150dtex之熱塑性纖維10~90質量%、及纖維素系纖維10~90質量%,於表面存在較多上述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具有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研磨性或刮除性(專利文獻1)。該清掃用片材具有如下特點:具有對污垢之充分研磨性或刮除性。
作為具有對污垢之研磨性之其他清掃物品,於專利文獻2中提出有一種研磨清掃物品,其包含基材、水溶性黏合劑、及藉由該水溶性黏合劑而可剝離地固定於該基材之複數個研磨粒子。關於該研磨清掃物品,若研磨粒子與溶劑接觸,則該粒子會自基材剝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6188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表2008-529589號公報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清掃用片材係由於僅該片材之一面成為污垢之刮除面,故而具有單一之刮除性能者。因此,無法根據污垢之黏附程度而改變刮除性能。又,於片材之使用時,對於與刮除面為相反側之面即平坦面伸手輔助進行刮除操作時,若伸手碰觸之面平坦,則有 手於該面上無意識地滑過,變得不易進行刮除操作之情形。
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研磨清掃物品係藉由該物品與溶劑接觸而使水溶性黏合劑溶解,從而研磨粒子自該物品剝離,並欲利用剝離之該研磨粒子之硬度來去除污垢者,且必須使用研磨粒子。因此,無法期待藉由片材單獨之污垢之刮除性能。又,關於同一文獻所記載之研磨清掃物品,於其乾燥狀態下,研磨粒子不自該物品釋出,故變得必須於濕式下使用。即便於在濕式下使用之情形時,於水溶性黏合劑溶解於溶劑後研磨粒子亦發生剝離,故而該研磨粒子發生剝離前需要耗費一段時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清掃用片材,其係具有包含纖維素系纖維及纖度0.5~5dtex且纖維長度2~15mm之熱熔合性纖維之液體保持層、及積層於其單面之氣流成網層者,並且上述氣流成網層包含熱塑性纖維,且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經熔合或接著,上述氣流成網層包含纖度為10~150dtex且纖維長度為2~15mm之粗徑熱塑性纖維、及纖度為0.5~5dtex且纖維長度為2~15mm之細徑熱塑性纖維,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存在複數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具有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研磨性或刮除性,並且於上述液體保持層之面中與和上述氣流成網層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亦存在複數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其存在數少於存在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
1‧‧‧清掃用片材
2‧‧‧粗徑纖維
2A‧‧‧粗徑纖維之前端部
3‧‧‧親水性纖維
4‧‧‧液體保持層
5‧‧‧氣流成網層
5A‧‧‧表面區域
6‧‧‧研磨粒子
7‧‧‧凸部
8‧‧‧凹部
9‧‧‧使粗徑纖維之交點接著之接著劑或熔合部位
10‧‧‧製造裝置
11‧‧‧第1頭部
12‧‧‧第2頭部
13‧‧‧環形輸送帶
14‧‧‧毛刷輥
21‧‧‧第1吸入箱
22‧‧‧第2吸入箱
C‧‧‧清掃對象面
D‧‧‧污垢
D‧‧‧一方向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片材之一實施形態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圖1所示之清掃用片材之剖面構造之模式圖。
圖3係將圖2所示之剖面構造之主要部分放大表示之模式圖。
圖4係表示圖1所示之清掃用片材之污垢去除機構之模式圖。
圖5係表示可較佳地用於製造圖1所示之清掃用片材之裝置之模式圖。
圖6(a)係表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片材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剖面構造之模式圖,圖6(b)係將圖6(a)所示之剖面構造之主要部分放大表示之模式圖。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基於其較佳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圖1及圖2所示之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片材1為可較佳地用於硬質表面之清掃者。清掃用片材1為乾式型者,實質上不含清洗液等液體成分。所謂實質上不含,係指液體成分於清掃用片材1中所占之比率為3質量%以下。清掃用片材1具有液體保持層4、及氣流成網層5。即,清掃用片材1具有包含液體保持層4及氣流成網層5之二層構造。因此,於液體保持層4與氣流成網5之間未介置其他層。然而,其不妨礙於液體保持層4與氣流成網層5之間介置其他層,亦可根據清掃用片材1之具體用途等,於液體保持層4與氣流成網層5之間介置其他層。液體保持層4及氣流成網層5被積層而一體化。作為一體化之方法,例如可採用熔合、使用接著劑之接著、縫合等各種方法。
藉由清掃用片材1具有包含液體保持層4及氣流成網層5之二層構造,從而清掃用片材1其一面由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構成,另一面由氣流成網層5之表面構成。
液體保持層4為可實現水分之吸收保持之層。另一方面,氣流成網層5係具有對污垢之刮除性能之層。於該含義上,以下說明中,將氣流成網層亦稱為「刮除層」。液體保持層4為包含纖維素系纖維及纖 度0.5~5dtex且纖維長度2~15mm之熱熔合性纖維者。氣流成網層5為包含熱塑性纖維,且藉由氣流法所形成之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經由黏合劑接著之層。
清掃用片材1中,亦可於刮除層5之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例如,亦可如圖1所示般藉由於刮除層5之表面實施菱形格子狀之加熱壓花加工,而形成菱形格子狀之凹部8。凹部8包含密度高於其周圍之熔合部。由該菱形格子狀之凹部8包圍之區域成為包含凸部7之非壓紋區域。非壓紋區域包含密度低於凹部之非熔合部。凹部8藉由應用加熱壓紋加工所產生之熱及壓力,而較包含凸部7之非壓紋區域更壓密化。即,凹部8較非壓紋區域密度更高。該加熱壓紋加工除了用於在刮除層5之表面形成凹凸以外,亦可用於將刮除層5與液體保持層4接合。
凹部8之圖案形狀不限定於菱形格子狀,可採用線狀、點狀、特定花樣之任意形狀。凹部8之總面積相對於清掃用片材1之清掃面之面積,較佳為5%以上,尤佳為10%以上。又,較佳為50%以下,尤佳為40%以下。具體而言,凹部8之總面積相對於清掃用片材1之清掃面之面積,較佳為5%以上且50%以下,進而較佳為10%以上且40%以下(以下將該值稱作凹部8之面積率)。藉由將凹部8之面積率設定在該範圍內,可順利地同時實現清掃時之表面強度及清掃性。
清掃用片材1亦可具有打孔線(未圖示)。藉由沿著打孔線將清掃用片材1裁斷,可將清掃用片材1細分化而裁切為容易使用之大小。只要可將清掃用片材1細分化為容易使用之大小或形狀,則打孔線之圖案形狀並無特別限制。
作為構成清掃用片材1之一層之刮除層5包含作為上述熱塑性纖維之一種之粗徑熱塑性纖維(以下亦稱為「粗徑纖維」)2。於本發明中,粗徑纖維2係指纖度為10dtex以上且150dtex以下之纖維。纖度如 此大之纖維由於纖維之剛性變高,故而成為對污垢之刮除性充分高者。就該觀點而言,粗徑纖維2之纖度較佳為10dtex以上,尤佳為20dtex以上,特佳為30dtex以上。又,較佳為150dtex以下,尤佳為130dtex以下,特佳為120dtex以下。具體而言,粗徑纖維2之纖度如上所述,較佳為10dtex以上且150dtex以下,進而較佳為20dtex以上且130dtex以下,進而更佳為30dtex以上且120dtex以下。藉由採用該範圍之纖度之粗徑纖維2,清掃用片材1成為例如黏附於鍋或煎鍋之污垢、廚房環境或涉水環境之黏附污垢之刮除性更優異者。關於清掃片材1,於刮除層5之表面存在複數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表現出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研磨性或刮除性。
粗徑纖維2亦較佳為短纖維。藉此,粗徑纖維2變得不易彎曲,藉此,剛性亦得到提高。又,如下所述,藉由使用短纖維作為粗徑纖維2,可藉由氣流法順利地形成刮除層5。就該等觀點而言,粗徑纖維2之纖維長度較佳為2mm以上,進而較佳為3mm以上,進而更佳為4mm以上。又,較佳為15mm以下,進而較佳為8mm以下,進而更佳為6mm以下。具體而言,粗徑纖維2之纖維長度較佳為2mm以上且15mm以下,進而較佳為3mm以上且8mm以下,進而更佳為4mm以上且6mm以下。藉由採用該範圍之纖維長度,可充分地提高粗徑纖維2之剛性。又,可有效地防止粗徑纖維2自刮除層5之脫落。進而,可藉由氣流法順利地形成刮除層5。
就表現出對污垢之充分之刮除性能之觀點而言,粗徑纖維2較佳為於清掃用片材1中含有10質量%以上。藉由粗徑纖維2於清掃用片材1中所占之比率為30質量%以上,尤其為50質量%以上,刮除性能得以進一步提高。粗徑纖維2於清掃用片材1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90質量%以下。具體而言,粗徑纖維2於清掃用片材1中所占之比率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30質量%以上且90質量% 以下,進而尤佳為5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作為粗徑纖維2,例如可使用將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烴系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系樹脂、聚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等丙烯酸系樹脂、聚氯乙烯等乙烯系樹脂、尼龍等聚醯胺系樹脂、各種金屬、玻璃、礦物等作為原料之纖維。於使用樹脂製之粗徑纖維2之情形時,其樹脂硬度較佳為以洛氏硬度計為R40~R150之範圍。尤其就提高污垢之刮除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R80~R150之樹脂。亦可使用包含上述各種原料之中2種樹脂之組合之複合纖維(芯鞘型複合纖維或並列型複合纖維)。尤其作為粗徑纖維2,較佳為對清掃對象面(不鏽鋼、磁磚、琺瑯、人工大理石等)無損傷性並且刮除性優異之丙烯酸系纖維、聚酯系纖維、氯乙烯系纖維、聚醯胺纖維及聚烯烴系纖維。進而,就防止纖維之脫落之方面而言,亦較佳為使用熱熔合性纖維。作為熱熔合性纖維,例如較佳為使用包含熔點不同之低熔點樹脂及高熔點纖維,且該低熔點樹脂形成纖維表面之至少一部分的熱熔合性複合纖維。作為低熔點樹脂/高熔點樹脂之組合,可例示: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乙烯.丁烯-1結晶性共聚物、高密度聚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龍-6/尼龍-66、低熔點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
熱熔合性複合纖維之形態只要為並列型、鞘芯型、偏心鞘芯型、三層以上之多層型、中空並列型、中鞘芯型、異形鞘芯型、海島型等,且低熔點樹脂形成纖維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之構造即可。上述熱熔合性複合纖維之中較佳者為將選自高密度聚乙烯、線狀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丁烯-1結晶性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聚間苯二甲酸乙二酯之共聚合聚酯等低熔點聚酯中之任一種熱塑性樹脂作為低熔點樹脂、且將聚丙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作為高熔點樹脂之並列型、鞘芯型、偏心鞘芯型之複合纖維。尤其就污垢之刮除性變得良好 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低熔點聚酯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複合纖維。
作為粗徑纖維2,亦可使用具有捲縮性者。藉此,可提高清掃用片材1之厚度感(蓬鬆性),可獲得良好之擦拭感。作為捲縮形態,有螺旋型、鋸齒型、U字型等,該等均可被較佳地使用。
粗徑纖維2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於清掃用片材1包含2種以上纖維之情形時,較佳為以合計滿足上述含量之方式包含滿足上述纖維長度及纖度之粗徑纖維。
於刮除層5中,作為熱塑性纖維之一種,亦包含纖度小於粗徑纖維2之細徑熱塑性纖維(未圖示。以下亦稱為「細徑纖維」)。作為細徑纖維,以纖度小於粗徑纖維2作為條件,較佳為使用纖度為0.5dtex以上、尤佳為1dtex以上者。又,較佳為使用纖度為5dtex以下、尤佳為3dtex以下者。具體而言,較佳為使用纖度為0.5dtex以上且5dtex以下,尤佳為1dtex以上且3dtex以下之纖維。細徑纖維於刮除層5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1質量%以上,尤佳為5質量%以上,且較佳為50質量%以下,尤佳為30質量%以下。具體而言,細徑纖維於刮除層5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1質量%以上且50質量%以下,尤其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且30質量%以下。於刮除層5中,除粗徑纖維2以外亦含有細徑纖維,藉此可維持刮除層5之研磨性或刮除性並且減小其基重。
細徑纖維較佳為與粗徑纖維2同樣為短纖維。於該情形時,細徑纖維之纖維長度較佳為2mm以上,進而較佳為3mm以上,進而更佳為4mm以上。又,較佳為15mm以下,進而較佳為8mm以下,進而更佳為6mm以下。具體而言,細徑纖維之纖維長度較佳為2mm以上且15mm以下,進而較佳為3mm以上且8mm以下,進而更佳為4mm以上且6mm以下。又,細徑纖維較佳為由與粗徑纖維2同種或不同種之熱塑性樹脂構成。尤佳為細徑纖維由熱熔合性纖維構成。
於刮除層5中,其構成纖維之交點被接合。詳細而言,使粗徑纖維2彼此之交點、細徑纖維彼此之交點、及粗徑纖維2與細徑纖維之交點接合。並且,複數根粗徑纖維2立起,其前端部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所謂粗徑纖維2立起,係指若將粗徑纖維2之長度方向(與纖維剖面正交之方向)相對於刮除層5之面內方向設為0度(纖維不發生傾斜而橫置),則該面內方向與粗徑纖維2之長度方向所形成之角度傾斜較佳為30度以上、進而較佳為45度以上。藉由粗徑纖維2立起,於刮除層5之表面,可自表面側俯視觀察到粗徑纖維2之一端。關於刮除層5所含之粗徑纖維2,於該粗徑纖維2之中,較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80%以上之根數者立起。尤其藉由粗徑纖維2彼此之纖維交點接合,且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從而對刮除層5賦予充分之研磨性或刮除性。於該情形時,無需使構成刮除層5之全部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只要為表現目標程度之充分刮除性能之程度即可。
為了使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較有利為藉由氣流法形成刮除層5。具體而言,使包含短纖維之粗徑纖維2及包含短纖維之細徑纖維藉由氣流法堆積而形成纖維網,並將該纖維網之纖維之交點接合,藉此,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容易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作為將纖維之交點接合之方法,例如可使用利用接著劑之接著、或熱熔合。
刮除層5之基重較佳為20g/m2以上,尤佳為30g/m2以上,且較佳為200g/m2以下,尤佳為150g/m2以下。具體而言,刮除層5之基重較佳為20g/m2以上且200g/m2以下,進而較佳為30g/m2以上且150g/m2以下。藉由將刮除層5之基重設定為該範圍,清掃用片材1對廚房環境或涉水環境之黏附污垢之污垢去除性進一步提高,故而較佳。
刮除層5於構成其之纖維彼此之間具有空間。該空間包含由粗徑 纖維2彼此形成之空間、由細徑纖維彼此形成之空間、及由粗徑纖維及細徑纖維形成之空間。尤其由粗徑纖維2彼此形成之空間即便受到外力,亦容易維持。如圖3所示,於該空間中可存在複數個研磨粒子6。研磨粒子6存在於該空間,即便研磨粒子6與纖維接觸,亦可不利用接著劑等進行固定而存在。再者,圖3中,符號9表示使粗徑纖維2之交點接著之接著劑或熔合部位。研磨粒子6藉由與粗徑纖維2之刮除性能之協同效應,而可用於提高刮除層5之研磨性能。研磨粒子6較佳為可自刮除層5脫離地存在於上述空間。所謂研磨粒子6可脫離地存在,係指研磨粒子6以如下態樣存在於刮除層5中,即於不使清掃用片材1濕潤之原本之狀態下對清掃用片材1施加由振動或彎折等產生之外力時,研磨粒子6之至少一部分會自清掃用片材1之刮除層5脫落。因此,研磨粒子6與例如先前於背景技術之項所述之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技術不同,並未成為經接合劑固著於纖維之狀態。尤其於如下方面與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技術不同:研磨粒子係於乾燥狀態下因振動等外力而簡單地脫落,並非接觸水或水溶液後才發生脫落。對用以使研磨粒子6以此種態樣存在於刮除層5中之具體方法稍後進行說明。
於清掃用片材1中,利用以下方法測得之研磨粒子6之脫落量(g/m2)相對於脫落前之研磨粒子6之量(g/m2),較佳為0.1%以上,進而較佳為0.3%以上,又,較佳為3.0%以下,進而較佳為2.0%以下。具體而言,研磨粒子6之脫落量(g/m2)相對於脫落前之研磨粒子6之量(g/m2),較佳為0.1%以上且3.0%以下,進而較佳為0.3%以上且2.0%以下。
[研磨粒子之脫落量]
研磨粒子6自刮除層5之脫落之程度可利用如下方法進行測定。將清掃用片材1切出10cm×7cm之長方形,獲得試片。使該試片於20℃±5℃之環境下,以7cm之短邊側作為上側,用兩手固持並沿著10 cm之長度方向割裂,將此時之割裂速度設為5cm/秒。將由割裂而脫落之物質回收,測定其質量(g),將其換算為1m2,設為研磨粒子6之脫落量(g/m2)。
研磨粒子6較佳為均勻地存在於刮除層5之厚度方向之整個區域。然而,較有利為於包含刮除層5之最表面之表面區域5A實質上不存在研磨粒子6。該表面區域5A係由構成刮除層5之複數根粗徑纖維2之各前端部2A之集合體所構成之表面厚度方向之區域。尤其有利為於構成刮除層5之粗徑纖維2之中,前端部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於包含該前端部之前端區域2A實質上未附著研磨粒子6。所謂實質上未附著,係指於將粗徑纖維2之前端區域放大(50±5倍)時,選擇5根粗徑纖維,於該粗徑纖維之前端部所觀察到之研磨粒子6之個數相對於位於刮除層5之厚度方向之中央部之對該所選之粗徑纖維2所觀察到之研磨粒子6之個數為10%以下。所謂厚度方向中央部,係指於將刮除層5於其厚度方向上三等分時之中央部分。由於研磨粒子6以此種態樣存在,故而於藉由刮除層5去除清掃對象面之污垢時,研磨粒子6被迅速且大量地釋出至該清掃對象面。其結果是,可容易地進行將污垢迅速且確實地去除。若連同刮除層5之最表面均存在研磨粒子6,則於清掃對象面濕潤之情形時,存在於刮除層5之最表面之研磨粒子6會濕潤,變得不易自刮除層5脫落。其結果是,研磨粒子6難以被迅速地供給至清掃對象面。前端區域係設為距前端部為粗徑纖維2之直徑之5倍以內之深度之區域。
研磨粒子6相對於刮除層5之質量,較佳為存在150質量%以上,尤佳為存在200質量%以上。又,相對於刮除層5之質量,較佳為存在900質量%以下,尤佳為存在750質量%以下。具體而言,研磨粒子6相對於刮除層5之質量,較佳為存在150質量%以上且90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存在200質量%以上且750質量%以下。藉由研磨粒子6以該範 圍之比率存在於刮除層5中,利用與粗徑纖維2之刮除性之協同效應,使刮除層5之研磨性能進一步提高。
作為研磨粒子6,較佳為使用水不溶性粒子。關於研磨粒子6,就研磨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其莫氏硬度為3以上且7以下。作為此種研磨粒子6,例如可列舉碳酸鈣、沸石、二氧化矽(矽石粉)等。該等研磨粒子6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使用。研磨粒子6其平均粒徑較佳為5μm以上,尤佳為10μm以上。又,較佳為50μm以下,尤佳為40μm以下。具體而言,研磨粒子6之平均粒徑較佳為5μm以上且5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研磨粒子較佳為具有此種平均粒徑且粒徑具有分佈。藉由使用該範圍之硬度及平均粒徑之研磨粒子6,可有效地防止清掃對象面受損,並且獲得充分之研磨效果。
研磨粒子6之平均粒徑係藉由電阻試驗法(庫爾特計數器法)進行測定。
於刮除層5中,除含上述研磨粒子6以外,亦可含有其他清潔成分。例如,為了提高對污垢之清洗效果,可使用各種界面活性劑。具體而言,可使用烷基苯磺酸等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或聚氧乙烯烷基醚等非離子界面活性。進而,為了提高沖洗效果,亦可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順丁烯二酸之聚合物或該等之鹽、以及順丁烯二酸與其他乙烯系單體之共聚物或該等之鹽等。
研磨粒子6例如可藉由以下所述之方法存在於刮除層5中。首先,準備賦予研磨粒子6前之狀態之清掃用片材。所謂賦予,係指進行塗佈以使研磨粒子存在於刮除層。擔載研磨粒子6前之狀態之清掃用片材1之具體製造方法稍後說明。除該準備以外,另外準備含有研磨粒子6之漿料。作為漿料之液體介質,使用水較為簡便。漿料之具體例例如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2006-104264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特開 2006-104265號公報。就研磨粒子6之分散之方面而言,亦可使漿料中含有微量之界面活性劑。於該情形時,較佳為以相對於漿料之質量較佳為2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質量%以下之量含有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亦可含有於漿料中,更佳為不含有。藉由於漿料中含有微量或不含有界面活性劑,而於塗佈漿料並進行乾燥後,研磨粒子6可剝離地保持於纖維間而並未固著於刮除層5之纖維。所謂未固著,係指研磨粒子6並未藉由接著或熔合而固定於纖維,且即便不使用水溶液等溶劑,若施加振動等,則研磨粒子6之全部或一部分亦自刮除層5脫落。
賦予研磨粒子6前之狀態之清掃用片材之中,將漿料塗佈於刮除層5。於塗佈時例如可使用模嘴塗佈機、凹版輥式塗佈機。藉由該塗佈,於刮除層5形成含有研磨粒子6之濕潤狀態之塗膜。於該塗膜處於濕潤狀態之期間,將表面平滑之構件抵壓至刮除層5。藉由該抵壓,於由構成刮除層5之粗徑纖維2所形成之空間內填充漿料,並且將漿料自刮除層5之表面區域5A去除。其結果是,於包含刮除層5之最表面之表面區域5A實質上不存在研磨粒子6。藉此,前端部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於包含該前端部之前端區域2A實質上未附著研磨粒子6。於本發明中,如上所述,前端區域係設為距前端部為粗徑纖維之直徑之5倍以內之區域(圖3中,以符號2A表示之區域)。
作為用於上述抵壓之構件,例如可使用合成樹脂製之膜、金屬板、天然纖維線、合成纖維線等。該等之中,尤佳為合成樹脂製之膜。
藉由上述抵壓,使研磨粒子6實質上不存在於包含刮除層5之最表面之表面區域5A,然後使塗膜乾燥。於塗膜之乾燥後,利用擦拭構件擦拭刮除層5之表面。藉由該擦拭,使研磨粒子6更不存在於包含刮除層5之最表面之表面區域5A。作為擦拭構件,例如可使用各種不 織布或織布等纖維片材、使用合成樹脂纖維之刷、使用天然纖維之刷等。
其次,就清掃用片材1之液體保持層4進行說明。液體保持層4係可實現水之吸收保持之層。為了實現該目的,較佳為液體保持層3包含親水性纖維3而構成。作為親水性纖維,例如可較佳地使用纖維素系纖維。作為其例,可列舉紙漿纖維、棉纖維、嫘縈纖維等,尤佳為使用紙漿纖維。作為纖維素系纖維,就防止親水性纖維3之脫落、及表現適度之片材強度之方面而言,尤佳為使用源自針葉樹之紙漿纖維。
液體保持層4所含之親水性纖維3之纖維長度可根據該液體保持層4之製造方法而選擇適當之長度。於液體保持層4例如藉由氣流法製造之情形時,親水性纖維3之纖維長度較佳為0.1mm以上且15mm以下,尤佳為0.3mm以上且10mm以下。於氣流法之情形時,使纖維之交點熔合或藉由接著而接合。於接著之情形時,可使用任意黏合劑。作為黏合劑之具體例,可列舉丙烯腈-丁二烯橡膠。
親水性纖維3於清掃用片材1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上。又,較佳為90質量%以下。具體而言,就污液之吸收性之方面而言,親水性纖維3於清掃用片材1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尤佳為2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於液體保持層4中,較佳為包含纖度為0.5dtex以上且5dtex以下、尤其為1dtex以上且3dtex以下,且纖維長度2mm以上且15mm以下、尤其為3mm以上且8mm以下之熱熔合性纖維作為親水性纖維3以外之纖維。熱熔合性纖維於液體保持層4中較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尤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且80質量%以下。作為熱熔合性纖維,例如可使用低熔點之聚烯烴系纖維、聚酯系纖維、如上所述之包含低熔點樹脂及高熔點樹脂且該低熔點樹脂形成纖維表面 之一部分之複合纖維等。
液體保持層4之基重較佳為30g/m2以上,尤佳為40g/m2以上,且較佳為100g/m2以下,尤佳為80g/m2以下。具體而言,液體保持層4之基重較佳為30g/m2以上且100g/m2以下,進而較佳為40g/m2以上且80g/m2以下。藉由將液體保持層4之基重設定為該範圍,可充分地進行污液之吸收保持。又,包含刮除層5及液體保持層4之清掃用片材1之總基重較佳為50g/m2以上且300g/m2以下。
清掃片材1中,於液體保持層4之面中與和刮除層5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4a亦存在複數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表現出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研磨性或刮除性。即,清掃片材1其各面具有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研磨性或刮除性。然而,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之個數與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之個數不同。詳細而言,若將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之個數與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存在數加以比較,則較佳為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存在數少於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關於對污垢之刮除性能,只要粗徑纖維2之種類相同,則取決於其前端部之個數,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刮除層5之刮除性能與液體保持層4之刮除性能不同。詳細而言,刮除層5之刮除性能高於液體保持層4之刮除性能。藉此,根據污垢之黏附程度,將刮除層5或液體保持層4中之適當之層之表面用於清掃。又,於與刮除污垢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亦存在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藉由起因於該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產生之摩擦力而發揮防止手滑之功能,因此刮除之操作性提高。就使該等有利之效果變得更顯著之觀點而言,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存在數較佳為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之0.1%以上,進而較佳為0.3%以上,進而更佳為0.5%以上。又,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 維2之存在數較佳為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之20%以下,進而較佳為15%以下,進而更佳為10%以下。具體而言,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存在數較佳為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之0.1%以上且20%以下,進而較佳為0.3%以上且15%以下,進而更佳為0.5%以上且10%以下。
刮除層5及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係藉由如下方法進行測定。將清掃用片材1切出10cm×1cm之長方形,獲得試片。將該試片之10cm之邊側之切斷面作為正面,自正面使清掃用片材1表面側傾斜10度,自該傾斜方向藉由放大鏡等機構觀察清掃用片材表面。計測自所觀察之清掃用片材1之表面以25度以上之角度立起之粗徑纖維之根數。將該計測結果除以10,將所得值設為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根/cm2)。於無法切出所規定之大小之試片之情形時,亦可製成任意大小之試片,並算出表面積,然後根據利用相同之方法計測之結果算出每單位面積之根數,將其設為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根/cm2)。
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之根數為用以表現出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充分研磨性或刮除性所需之充分之根數,較佳為20根/cm2以上,進而較佳為50根/cm2以上,進而更佳為100根/cm2以上,尤佳為120根/cm2,又,為4000根/cm2以下,進而較佳為2000根/cm2,進而更佳為1000根/cm2,尤佳為600根/cm2以下。具體而言,為20根/cm2~4000根/cm2,進而較佳為50根/cm2~2000根/cm2,進而更佳為100根/cm2~1000根/cm2,尤佳為120根/cm2~600根/cm2
另一方面,就表現出與手之間之充分之摩擦力、或輕柔地去除黏附之污垢之觀點而言,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之根數較佳為0.1根/cm2以上,進而較佳為1根/cm2以上,進而更 佳為5根/cm2以上,尤佳為10根/cm2以上。又,為100根/cm2以下,進而較佳為60根/cm2以下,進而更佳為50根/cm2以下,尤佳為40根/cm2以下。具體而言,為0.1根/cm2以上且100根/cm2以下,進而較佳為1根/cm2以上且60根/cm2以下,進而更佳為5根/cm2以上且50根/cm2以下,尤佳為10根/cm2以上且40根/cm2以下。
著眼於1根粗徑纖維2時,該粗徑纖維2其一前端部可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且另一前端部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或者,粗徑纖維2亦可其一前端部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且另一前端部存在於刮除層5之內部或液體保持層4之內部。或者,粗徑纖維2亦可其一前端部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且另一前端部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內部或刮除層5之內部。因此,粗徑纖維2其一部分不僅存在於刮除層5,亦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中。
清掃用片材1如上述般於使用前之狀態下為乾式型。於使用時,可保持乾式狀態,或者亦可使之濕潤而使用。於使之濕潤而使用之情形時,可依照如下順序進行清掃:事先利用水使清掃對象面、例如硬質表面濕潤,利用刮除層5清掃濕潤狀態之硬質表面,繼而,利用液體保持層4擦拭濕潤狀態之該硬質表面之水分、即含有污垢之污液。由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亦具有對污垢之刮除性能,故而於擦拭污液之同時亦可進一步進行硬質表面之清掃。
關於清掃用片材1之污垢去除機構,例如使之濕潤而使用之情形如下所述。事先利用水使硬質表面濕潤,將清掃用片材1之刮除層5側之面抵壓至濕潤狀態之硬質表面,並進行擦拭。藉此,如圖4所示,研磨粒子6自刮除層5釋出,供給至清掃對象面C。釋出之研磨粒子6、及大量存在於刮除層5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C之污垢D進行研磨或刮除。藉由該等作用,將污垢D自清掃對象面C去除。經去除之污垢D溶入或分散於水中,與水一併吸收至液 體保持層4。如此,清掃對象面C成為潔淨之狀態。
清掃用片材1中,較佳為垂直厚度方向之通氣度TVD小於面內方向之通氣度TMD。又,較佳為液體保持層4之垂直厚度方向之通氣度TVD小於刮除層5之垂直厚度方向之通氣度TVD。藉此,研磨粒子6被保持於刮除層5之纖維間,研磨粒子6不會浸透至液體保持層4側而留在刮除層5內,於清掃時即便不添加水等液體介質,研磨粒子6亦容易釋出至清掃對象面。藉由如此控制通氣度,防止研磨粒6子之浸透,藉此,較佳為於清掃用片材1之厚度方向上,研磨粒子6相對較多地存在於靠近刮除層5之背面側(液體保持層4)之位置,且於表面側(清掃面側)相對較少或不存在。為了控制垂直方向與面內方向之通氣度比,例如只要控制構成纖維之立起程度即可。藉由使構成纖維立起,垂直方向之通氣度增加,面內方向之通氣度變低。
為了將上述比率TMD/TVD之值設定在上述範圍內,例如只要適當地調整利用氣流法形成刮除層5時之氣流之條件、或所使用之粗徑纖維2之長度及纖度等,進而如上所述般控制刮除層5之粗徑纖維2之立起程度、或粗徑纖維2之纖維存在密度即可。
關於清掃用片材1,例如可將其複數片有規則地積層而製成積層體,將該積層體收容於包裝材內,從而製成清掃用片材包裝體。包裝材較佳為具備用以將清掃用片材1自該包裝材內取出之開口部、及將該開口部封閉之可再密封之封閉構件。於上述積層體中,例如以使清掃用片材1之液體保持層4之側朝上之方式有規則地堆積複數片清掃用片材1。較佳為將該狀態之積層體以液體保持層4之側朝向開口部側之方式收納於包裝材內。藉由採用此種收納態樣,於用手指捏住清掃用片材1而將其自包裝材內取出時,手指所受之刺激感(立起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刺激手指之感覺)減輕,故而較佳。其原因在於:於用手指捏住清掃用片材1而將其自包裝材內取出時,指腹僅與粗徑纖維2之前端 之存在數相對較少之層即液體保持層4接觸,有時賦予刺紮之刺激感之刮除層5不易與指腹接觸。為了容易判別出液體保持層側,較佳為明示刮除側,或事先標好印記。
就內容物之保護之方面而言,上述包裝材較佳為內封於在周緣部設有開孔或掛鉤之其他包裝材之其他包裝體。其他包裝體之開孔或掛鉤之設置目的在於可懸掛其他包裝體。關於該其他包裝體,就於將其在店面陳列之情形時可藉由開孔或掛鉤容易地懸掛之方面而言較為有利。又,該其他包裝體亦可成為可再密封。
上述包裝材亦可不使用其他包裝材而直接於周緣部設置開孔或掛鉤。又,包裝材亦可成為可再密封。
作為清掃用片材1之另一包裝態樣,可列舉清掃用片材1於包裝材內收納1片而個別包裝之清掃用片材之個別包裝體。關於該個別包裝體,亦可為了易於開封而契入切割線或打孔線。較佳為於個別包裝材之周緣部設有開孔或掛鉤。開孔或掛鉤之設置目的在於可懸掛個別包裝體。關於該個別包裝體,就於將其在店面陳列之情形時可藉由開孔或掛鉤容易地懸掛之方面而言較為有利。進而,呈行狀排列複數個個別包裝體,利用開孔或掛鉤可將第1個之個別包裝體懸掛,第2個之後以可將5個至10個由接縫線或打孔線分離之狀態掛於店鋪中,進行分離等從而販賣。
作為清掃用片材1之又一包裝形態,可列舉將形成於長條狀之清掃用片材1以捲為輥狀之狀態收納於包裝材內之清掃用片材之包裝體。關於該包裝體,藉由每隔清掃片材之一定長度實施整個寬度方向上之切割線或打孔線等切斷輔助加工,從而使之更容易使用。
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片材1可依據日本專利特開2003-61885號公報所記載之方法,利用如下方法進行製造。
<方法1>
使包含纖維素系纖維且藉由氣流法所形成之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藉由黏合劑接著,形成液體保持層4。又,除進行液體保持層4之形成以外,使包含粗徑纖維及細徑纖維且藉由氣流法所形成之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藉由黏合劑接著,形成包含氣流成網層之刮除層5。並且,於液體保持層4之單面,使刮除層5積層一體化。
<方法2>
於包含纖維素系纖維且藉由氣流法所形成之纖維網之單面,積層包含粗徑纖維及細徑纖維且藉由氣流法所形成之纖維網,使各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及兩纖維網間熔合或藉由黏合劑接著,形成液體保持層4及刮除層,且使液體保持層4與刮除層5一體化。
關於以上之方法1及方法2,為了使粗徑纖維之前端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例如只要採用如下製造條件即可。即,於包含纖維素系纖維且藉由氣流法形成纖維網時,包含少量粗徑纖維,並將粗徑纖維調配於液體保持層4內。
亦可採用以下之方法2A作為上述方法2之變化例。
<方法2A>
使包含纖維素系纖維、細徑纖維及粗徑纖維且藉由氣流法所形成之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藉由黏合劑接著,形成液體保持層4。又,除進行液體保持層4之形成以外,使包含粗徑纖維及細徑纖維且藉由氣流法所形成之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藉由黏合劑接著,形成包含氣流成網層之刮除層5。並且,於液體保持層4之單面,使刮除層5積層一體化。該方法可使用例如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10進行。
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10具有於一方向D上環繞之環形輸送帶13。輸送帶13由具有通氣性之素材構成。輸送帶13例如由金屬製之網狀帶 構成。於輸送帶13之上方,沿著輸送帶13之環繞方向D設置有纖維供給用之第1頭部11及第2頭部12。第1頭部11相較於第2頭部12設置於上游側。於各頭部11、12,自進料器(未圖示)分別供給第1纖維及第2纖維。第1纖維包含纖維系纖維、細徑纖維及粗徑纖維。第2纖維包含粗徑纖維及細徑纖維,且不含纖維素系纖維。又,於各頭部11、12,自空氣供給源(未圖示)供給空氣。供給至各頭部11、12之空氣用以使第1纖維及第2纖維堆積於輸送帶13之上表面。進而,各頭部11、12分別具備複數個毛刷輥14。毛刷輥14包含於輥本體之周面設立有梳齒者。梳齒朝輥本體之sh周面之法線方向立起。毛刷輥14用以使分別供給至各頭部11、12之第1纖維及第2纖維分散。
製造裝置10中,於環繞之輸送帶13之內部之位置,以與各頭部11、12對向之方式設置有第1吸入箱21及第2吸入箱22。第1吸入箱21及第2吸入箱22之使用目的在於:於將第1纖維及第2纖維搬送至空氣並自各頭部11、12散佈時進行吸引,使該等纖維確實地堆積於輸送帶13上。
於使用製造裝置10製造清掃用片材1時,例如,首先將包含纖維素系纖維、細徑纖維及粗徑纖維之第1纖維供給至第1頭部11,利用毛刷輥14進行分散後,將該第1纖維搬送至空氣流,自第1頭部11朝下方、即朝向輸送帶13之上表面散佈。藉此,形成包含氣流成網層之纖維網之液體保持層4。繼而,於所形成之液體保持層4上形成包含含有粗徑纖維及細徑纖維之氣流成網層之纖維網的刮除層5,從而進行積層。刮除層5之形成時,將包含細徑纖維及粗徑纖維之第2纖維供給至第2頭部12,利用毛刷輥14進行分散後,將該第2纖維搬送至空氣流,自第2頭部12,朝下方、即朝向液體保持層4之上表面散佈。並且,將液體保持層4及刮除層5藉由特定方法一體化。
於使用製造裝置10製造清掃用片材1之情形時,對形成包含氣流 成網層之纖維網之液體保持層4時之第1吸入箱21之吸引程度進行調整,藉此,可控制液體保持層4之面中與和氣流成網層5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個數。詳細而言,藉由加強第1吸入箱21之吸引程度,可增多液體保持層4之面中與和氣流成網層5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個數。作為另一方法,提高粗徑纖維於第1纖維中所占之比率,亦可增多液體保持層4之面中與和氣流成網層5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個數。
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10具備2座散佈纖維之頭部,代替此情況,製造裝置10亦可具備3座以上頭部。例如製造裝置10亦可沿著輸送帶13之環繞方向D自上游側依次具備第1頭部、第2頭部及第3頭部。於該情形時,較佳為設置對應於頭部之個數之第1至第3吸入箱。於使用具有該構成之製造裝置之情形時,較佳為對第1頭部供給包含纖維素系纖維、細徑纖維及粗徑纖維之第1纖維,對第2頭部供給包含纖維素系纖維及細徑纖維之第2纖維(其中,不含粗徑纖維),對第3頭部供給包含細徑纖維及粗徑纖維之第3纖維(其中,不含纖維素系纖維)。如此製造之清掃用片材1成為具有包含第1纖維之液體保持層4、包含第3纖維之刮除層5、及位於兩層4、5間且具有兩層4、5之中間之纖維組成之中間層的構造者。於該情形時,藉由加強第1吸入箱21之吸引之程度,亦可增多液體保持層4之面中與和氣流成網層5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之粗徑纖維之前端部之個數。又,較佳為減弱第2吸入箱之吸引力使之小於第1吸入箱及第3吸入箱之吸引力。
圖6(a)及(b)中,表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片材1之另一實施形態。同一圖所示之清掃用片材1與圖1至4所示之清掃用片材相比,液體保持層4之構造不同。詳細而言,圖1至圖4所示之清掃用片材中,於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之前端部未附著研磨粒子,但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片材1中,於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 之前端部彼此之間具有空間,研磨粒子6可脫離地存在於該空間。並且,前端部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表面之粗徑纖維2成為於包含該前端部之前端區域實質上未附著研磨粒子6之狀態。研磨粒子6與粗徑纖維2接觸,不利用接著劑等固定而存在。較佳為研磨粒子6可自液體保持層4脫離地存在於上述空間。所謂研磨粒子6可脫離地存在,係指研磨粒子6以如下態樣存在於刮除層5中,即於不使清掃用片材1濕潤之原本之狀態下對清掃用片材1施加由振動或彎折等產生之外力時,研磨粒子6之至少一部分會自清掃用片材1之液體保持層4脫落。
研磨粒子6較佳為均勻地存在於液體保持層4之厚度方向之整個區域。然而,較有利為研磨粒子6實質上不存在於包含液體保持層4之最表面之表面區域。「表面區域」之定義如上所述。又,「實質上不存在」之定義亦如上所述。由於以此種態樣存在研磨粒子6,故而於藉由液體保持層4去除清掃對象面之污垢時,研磨粒子6被迅速且大量地釋出至該清掃對象面。其結果是,可容易地進行將污垢迅速且確實地去除。前端區域係設為距前端部為粗徑纖維2之直徑之5倍以內之深度區域。
關於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片材1,針對上述方面以外之並無特別說明之方面,適當應用關於圖1至圖4所示之清掃用片材所詳述之說明。
以上,對本發明基於其較佳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以上所說明之清掃用片材1為乾式型者,但亦可代替該乾式型者,使清掃用片材1浸漬於水、或含有水及界面活性劑之水性清洗劑,而製成濕式型者。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在刮除層5中施加研磨粒子6時,使用表面平滑之構件,將該構件抵壓至含有研磨粒子6之漿料之塗膜,其後,利用纖維片材對乾燥之塗膜進行擦拭操作,亦可不利用該纖維 片材進行擦拭操作。關於液體保持層4,亦為相同。
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使研磨粒子6附著於粗徑纖維2,但無需使用該研磨粒子6,根據清掃用片材1之具體用途,亦可不使用該研磨粒子6。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進而揭示以下清掃用片材。
<1>一種清掃用片材,其係具有包含纖維素系纖維及纖度0.5~5dtex且纖維長度2~15mm之熱熔合性纖維之液體保持層、及積層於其單面之氣流成網層者,並且上述氣流成網層包含熱塑性纖維,且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經熔合或接著,上述氣流成網層包含纖度為10~150dtex且纖維長度為2~15mm之粗徑熱塑性纖維、及纖度為0.5~5dtex且纖維長度為2~15mm之細徑熱塑性纖維,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存在複數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具有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研磨性或刮除性,並且於上述液體保持層之面中與和上述氣流成網層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亦存在複數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其存在數少於存在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
<2>如上述<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存在於上述液體保持層之表面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為存在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之0.1%以上且20%以下。
<3>如上述<1>或<2>之清掃用片材,其包含10質量%以上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粗 徑熱塑性纖維於清掃用片材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5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使包含上述纖維素系纖維及上述熱熔合性纖維之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接著,藉此,形成上述液體保持層,除上述液體保持層以外,使包含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及上述細徑熱塑性纖維之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接著,藉此,形成上述氣流成網層,於上述液體保持層之單面積層上述氣流成網層,且使兩層一體化。
<6>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於包含上述纖維素系纖維及上述熱熔合性纖維之纖維網之單面,積層包含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及上述細徑熱塑性纖維之纖維網,並且使各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及兩纖維網間熔合或接著,藉此,形成上述液體保持層及上述氣流成網層,並且使該液體保持層與該氣流成網層一體化。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彼此之間具有空間,研磨粒子可脫離地存在於該空間,關於在上述氣流成網層之面中與和上述液體保持層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存在前端部的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於包含該前端部之前端區域實質上未附著上述研磨粒子。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具有包含上述液體保持層及上述氣流成網層之二層構造。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 流成網層於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表面具有菱形格子狀之凹部。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表面具有菱形格子狀之凹部,並且由菱形格子狀之上述凹部包圍之區域包含凸部,且成為密度低於該凹部之非熔合部,該凹部較非壓紋區域密度更高。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凹部之圖案形狀為線狀、點狀、特定花樣之任意形狀。
<13>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凹部之總面積相對於清掃用片材之清掃面之面積較佳為5%以上且50%以下,進而較佳為10%以上且40%以下。
<14>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具有打孔線。
<15>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為短纖維。
<16>如上述<1>至<15>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具有捲縮性。
<17>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細徑熱塑性纖維為短纖維。
<18>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複數根粗徑熱塑性纖維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立起,且存在其前端部。
<19>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關於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若將該粗徑熱塑性纖維之長度方向相對於氣流 成網層之面內方向設為0度,則該面內方向與該粗徑熱塑性纖維之長度方向所形成之角度較佳為傾斜30度以上,進而較佳為傾斜45度以上。
<20>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其中纖維素系纖維為親水性纖維。
<21>一種清掃用片材包裝體,其係將積層有複數片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之積層體收容於包裝材內。
<22>如上述<21>之清掃用片材包裝體,其中上述包裝材具備用以將上述清掃用片材自該包裝材內取出之開口部、及將該開口部封閉之可再密封之封閉構件。
<23>如上述<21>或<22>之清掃用片材包裝體,其中以使上述清掃用片材之上述液體保持層之側朝上之方式堆積有複數片該清掃用片材1。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以上,如詳細所述,根據本發明之清掃用片材,該片材之各面具有刮除性能且其刮除性能不同,故而可根據污垢之黏附程度而使用適當之面。又,與刮除污垢之面為相反側之面發揮防止手滑之功能,故而刮除之操作性提高。
1‧‧‧清掃用片材
2‧‧‧粗徑纖維
3‧‧‧親水性纖維
4‧‧‧液體保持層
5‧‧‧氣流成網層
5A‧‧‧表面區域
6‧‧‧研磨粒子

Claims (23)

  1. 一種清掃用片材,其係具有包含纖維素系纖維及纖度0.5~5dtex且纖維長度2~15mm之熱熔合性纖維之液體保持層、及積層於其單面之氣流成網層者,並且上述氣流成網層包含熱塑性纖維,且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經熔合或接著,上述氣流成網層包含纖度為10~150dtex且纖維長度為2~15mm之粗徑熱塑性纖維、及纖度為0.5~5dtex且纖維長度為2~15mm之細徑熱塑性纖維,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存在複數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具有對存在於清掃對象面之污垢之研磨性或刮除性,於上述液體保持層之面中與和上述氣流成網層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亦存在複數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其存在數少於存在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
  2.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存在於上述液體保持層之表面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為存在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之前端部之存在數之0.1%以上且20%以下。
  3.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包含10質量%以上之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
  4.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於清掃用片材中所占之比率為1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5.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使包含上述纖維素系纖維及上述熱熔合性纖維之纖維網中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接著, 藉此形成上述液體保持層,除上述液體保持層以外,使包含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及上述細徑熱塑性纖維之纖維網中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或接著,藉此形成上述氣流成網層,於上述液體保持層之單面積層上述氣流成網層,且使兩層一體化。
  6.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於包含上述纖維素系纖維及上述熱熔合性纖維之纖維網之單面,積層包含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及上述細徑熱塑性纖維之纖維網,並且使各纖維網之構成纖維彼此之交點及兩纖維網間熔合或接著,藉此形成上述液體保持層及上述氣流成網層,並且使該液體保持層與該氣流成網層一體化。
  7.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彼此之間具有空間,研磨粒子可脫離地存在於該空間,關於前端部存在在上述氣流成網層之面中與和上述液體保持層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的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於包含該前端部之前端區域實質上未附著上述研磨粒子。
  8.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具有包含上述液體保持層及上述氣流成網層之二層構造。
  9.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
  10.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表面具有菱形格子狀之凹部。
  11.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表面具有菱形格子狀之凹部,並且由菱形格子狀之上述凹部包圍之區域包含凸部,且成為密度 低於該凹部之非熔合部,該凹部較非壓紋區域密度更高。
  12.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凹部之圖案形狀為線狀、點狀、特定花樣之任意形狀。
  13.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氣流成網層於其表面具有凹凸構造,且凹部之總面積相對於清掃用片材之清掃面之面積為5%以上且50%以下。
  14.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具有打孔線。
  15.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為短纖維。
  16.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具有捲縮性。
  17.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上述細徑熱塑性纖維為短纖維。
  18.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複數根粗徑熱塑性纖維於上述氣流成網層之表面立起,且存在其前端部。
  19.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關於上述粗徑熱塑性纖維,若將該粗徑熱塑性纖維之長度方向相對於氣流成網層之面內方向設為0度,則該面內方向與該粗徑熱塑性纖維之長度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傾斜30度以上。
  20.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片材,其中纖維素系纖維為親水性纖維。
  21. 一種清掃用片材包裝體,其中將積層有複數片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之清掃用片材之積層體收容於包裝材內。
  22. 如請求項21之清掃用片材包裝體,其中上述包裝材具備用以將上述清掃用片材自該包裝材內取出之開口部、及將該開口部封閉之可再密封之封閉構件。
  23. 如請求項21之清掃用片材包裝體,其中以使上述清掃用片材之 上述液體保持層之側朝上之方式堆積有複數片該清掃用片材。
TW104140371A 2014-12-22 2015-12-02 清掃用片材 TWI646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8328 2014-12-22
JP2014-258328 2014-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3722A true TW201623722A (zh) 2016-07-01
TWI646232B TWI646232B (zh) 2019-01-01

Family

ID=56150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0371A TWI646232B (zh) 2014-12-22 2015-12-02 清掃用片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198803B2 (zh)
CN (1) CN106998986B (zh)
MY (1) MY178253A (zh)
SG (1) SG11201704341QA (zh)
TW (1) TWI646232B (zh)
WO (1) WO20161040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9417B2 (ja) * 2018-03-08 2022-01-05 花王株式会社 清掃用シート
CN108893868A (zh) * 2018-09-25 2018-11-27 大连瑞源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一种粗糙熔喷无纺布及其制作方法
JP7359677B2 (ja) * 2019-12-11 2023-10-11 花王株式会社 湿式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JP7359676B2 (ja) * 2019-12-11 2023-10-11 花王株式会社 湿式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4001300A (en) * 1999-03-26 2000-10-16 Isolyser Company, Inc. Spunlaced poly(vinyl alcohol) fabrics
TWI264309B (en) * 1999-07-08 2006-10-21 Kao Corp Personal cleansing sheet
US20020106478A1 (en) * 2000-12-01 2002-08-08 Taeko Hayase Cleaning sheet
JP4169508B2 (ja) * 2000-12-01 2008-10-22 花王株式会社 清掃用シート
JP2005312711A (ja) * 2004-04-30 2005-11-10 Kao Corp 人工大理石用清掃物品
US20050266229A1 (en) * 2004-05-26 2005-12-01 Richard Porticos Nonwoven with attached foam particles
US20060240223A1 (en) * 2005-04-22 2006-10-26 Tuman Scott J Cleaning sheet and method of making
US20120227203A1 (en) * 2006-02-24 2012-09-13 The Clorax Company Textured wipes
JP2008301926A (ja) * 2007-06-06 2008-12-18 St Kk 清掃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清掃具を用いた清掃方法
US20090110890A1 (en) * 2007-10-30 2009-04-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lor changing wear indicator
JP5841463B2 (ja) * 2012-03-12 2016-01-1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汚れ拭きシート、汚れ拭きシート包装体、及び汚れ拭き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253238B2 (ja) * 2012-05-28 2017-12-27 花王株式会社 清掃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981936U (zh) * 2013-01-06 2013-06-12 杭州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夹层清洁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16851A (ja) 2016-06-30
CN106998986A (zh) 2017-08-01
MY178253A (en) 2020-10-07
SG11201704341QA (en) 2017-07-28
JP6198803B2 (ja) 2017-09-20
WO2016104061A1 (ja) 2016-06-30
TWI646232B (zh) 2019-01-01
CN106998986B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6232B (zh) 清掃用片材
JP2006526463A (ja) クリーニングパッド
US20060240223A1 (en) Cleaning sheet and method of making
JP2023100937A (ja) 異なるピッチのトウ房を有する掃除用品
JP6118290B2 (ja) 清掃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10730081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cutouts
CA3092697C (en)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sized tow tufts
EP3681364B1 (en) Cleaning article with irregularly spaced tow tufts
JP2017131676A (ja) 清掃用シート
JP2022008129A (ja) 清掃用シート
JP2004016559A (ja) 清掃用シート
CA3071720C (en) Method of making a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cutouts
JP7153492B2 (ja) 清掃用シートの積層包装体
JP2004283501A (ja) ダストシート
JP2020044099A (ja) 清掃用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85429A (ja) 清掃用不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