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1502A -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二) - Google Patents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1502A
TW201601502A TW104114930A TW104114930A TW201601502A TW 201601502 A TW201601502 A TW 201601502A TW 104114930 A TW104114930 A TW 104114930A TW 104114930 A TW104114930 A TW 104114930A TW 201601502 A TW201601502 A TW 2016015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grant
tti
downlink
upl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4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6349B (zh
Inventor
紀庭芳
史密約翰愛德華
索瑞亞嘉約瑟夫畢那米拉
布桑納嘉
加爾彼得
戈羅波夫艾雷斯尤利耶威屈
穆卡維利克瑞許納奇藍
安格彼得
霍爾麥克亞歷山大
庫普洛廷
Original Assignee
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1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1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6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63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L5/26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案的各態樣提供了將頻帶間載波與分時雙工(TDD)載波進行配對。若配對頻帶是分頻雙工(FDD)頻帶,則基地台和行動設備可以在FDD載波上傳送和接收附加的細控制通道以實現全雙工操作。若配對頻帶是TDD頻帶,則可以使用共軛或逆載波,從而達成全雙工或者對全雙工的緊密近似。經由引入配對通道和快速控制通道,可以高效地且有效地為TDD載波達成快速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切換。亦要求保護和描述了其他態樣、實施例和特徵。

Description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二) 優先權請求】
本專利申請案請求於2014年5月19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的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000,454號、於2014年5月19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用於利用細控制進行針對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同步多工和多工存取的裝置和方法)」的臨時專利申請案第 62/000,443號、以及於2014年12月11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題為「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的非臨時專利申請案第14/567,993號的優先權和權益,該等申請案的全部內容經由援引納入於此。
本案的各態樣大體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特定言之係關於對頻帶間分時雙工(TDD)載波進行配對以達成全雙工通訊。
無線通訊網路被廣泛部署以提供諸如電話、視訊、資料、訊息接發、廣播等各種通訊服務。通常為多工網路的此類網路藉由共享可用的網路資源來支援多個使用者的通訊。
在此類無線網路內,可以提供各種資料服務,包括語音、視訊和電子郵件。近來,無線通訊網路正被用於甚至更寬範圍的服務,包括關鍵任務應用和遠端控制應用(諸如其中即時回饋是必需的遠端手術)。在此類應用中,非常低的等待時間對於實現適當高的服務品質而言是關鍵的。亦即,從通訊設備傳送資訊並且在該通訊設備處接收到回應的時間 可能需要極其快速、在毫秒數量級上。
隨著對行動寬頻存取的需求持續增長,研究和開發持續推進無線通訊技術以便不僅滿足增長的對行動寬頻存取的需求,而且提高並增強使用者體驗。
以下提供本案的一或多個態樣的簡要概述以提供對該等態樣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本案的所有構想到的特徵的詳盡綜覽,並且既非意欲標識出本案的所有態樣的關鍵性或決定性要素亦非試圖界定本案內容的任何或所有態樣的範圍。其唯一目的是以簡化形式提供本案的一或多個態樣的一些概念作為稍後提供的更詳細描述之序言。
本案的各個態樣提供了將頻帶間載波與分時雙工(TDD)載波進行配對。若配對頻帶是分頻雙工(FDD)頻帶,則基地台和行動設備可以在FDD載波上傳送和接收附加的細控制通道以實現全雙工操作。若配對頻帶是TDD頻帶,則可以使用共軛或逆載波,從而達成全雙工或者對全雙工的緊密近似。經由引入配對通道和快速控制通道,可以高效地且有效地為TDD載波達成快速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切換。
在一個態樣中,本案提供了用於利用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頻帶間載波進行配對的演算法來實現無線通訊的方法、裝置和具有代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這裡,下級實體可以利用第一傳輸時間區間(TTI)在第一載波上與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第一載波是分時雙工(TDD)載波。此外,下級實體可以利用不同於第一TTI且與第一TTI至少部 分交疊的第二TTI在與第一載波配對、但在頻率上與第一載波分開的第二載波上無線地通訊。
本發明的該等和其他態樣將在閱覽以下詳細描述後得到更全面的理解。在結合附圖研讀了下文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之後,本發明的其他態樣、特徵和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藝人士將是明顯的。儘管本發明的特徵在以下可能是針對一些實施例和附圖來論述的,但本發明的所有實施例可包括本文所論述的有利特徵的一或多個。換言之,儘管可能論述了一或多個實施例具有某些有利特徵,但亦可以根據本文論述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使用此類特徵中的一或多個。以類似方式,儘管示例性實施例在下文可能是作為設備、系統或方法實施例進行論述的,但是應該理解,此類示例性實施例可以在各種設備、系統和方法中實現。
102‧‧‧排程實體
104‧‧‧下級實體
106‧‧‧下行鏈路資料
108‧‧‧細控制通道
110‧‧‧上行鏈路資料
112‧‧‧細控制通道
114‧‧‧細回饋通道
202‧‧‧匯流排
204‧‧‧處理器
205‧‧‧記憶體
206‧‧‧電腦可讀取媒體
208‧‧‧匯流排介面
210‧‧‧收發機
212‧‧‧使用者介面
214‧‧‧處理系統
241‧‧‧資源指派和TTI控制電路系統
242‧‧‧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電路系統
243‧‧‧細回饋接收和處理電路系統
251‧‧‧資源指派和TTI控制
252‧‧‧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
253‧‧‧細回饋接收和處理
302‧‧‧匯流排
304‧‧‧處理器
305‧‧‧記憶體
306‧‧‧電腦可讀取媒體
308‧‧‧匯流排介面
310‧‧‧收發機
312‧‧‧使用者介面
314‧‧‧處理系統
341‧‧‧上行鏈路傳輸快速暫停電路系統
342‧‧‧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電路系統
343‧‧‧資料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系統
344‧‧‧TDD控制電路系統
345‧‧‧FDD控制電路系統
351‧‧‧上行鏈路傳輸快速暫停軟體
352‧‧‧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軟體
353‧‧‧資料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軟體
354‧‧‧TDD控制軟體
355‧‧‧FDD控制軟體
402‧‧‧「一般」使用者
404‧‧‧LoLat使用者
406‧‧‧細控制通道
407‧‧‧細回饋通道
408‧‧‧上行鏈路准予修改
409‧‧‧LoLat排程請求
501‧‧‧排程實體
502‧‧‧一般使用者
504‧‧‧LoLat使用者
506‧‧‧細回饋通道
507‧‧‧LoLat排程請求
508‧‧‧細控制通道
509‧‧‧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
510‧‧‧LoLat准予通道
511‧‧‧第二資源指派或准予
512‧‧‧一般上行鏈路資料
514‧‧‧LoLat上行鏈路資料
700‧‧‧示例性程序
702‧‧‧框
704‧‧‧框
706‧‧‧框
708‧‧‧框
710‧‧‧框
712‧‧‧框
714‧‧‧框
716‧‧‧框
718‧‧‧框
802‧‧‧一般使用者
804‧‧‧LoLat使用者
806‧‧‧保護時間
808‧‧‧LoLat准予通道
809‧‧‧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
810‧‧‧LoLat准予
820‧‧‧對時頻資源的指派或准予
822‧‧‧一般上行鏈路資料
1000‧‧‧示例性程序
1002‧‧‧框
1004‧‧‧框
1006‧‧‧框
1008‧‧‧框
1010‧‧‧框
1012‧‧‧框
1014‧‧‧框
1016‧‧‧框
1018‧‧‧框
1101‧‧‧排程實體
1102‧‧‧一般使用者
1104‧‧‧LoLat使用者
1106‧‧‧間隙或保護時間
1108‧‧‧LoLat准予通道
1110‧‧‧LoLat准予
1112‧‧‧細控制通道
1114‧‧‧下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
1116‧‧‧細回饋通道
1118‧‧‧LoLat排程請求
1120‧‧‧對時頻資源的第一指派或准予
1122‧‧‧一般下行鏈路資料
1124‧‧‧LoLat上行鏈路傳輸
1300‧‧‧示例性程序
1302‧‧‧框
1304‧‧‧框
1306‧‧‧框
1308‧‧‧框
1310‧‧‧框
1312‧‧‧框
1314‧‧‧框
1316‧‧‧框
1318‧‧‧框
1601‧‧‧排程實體
1602‧‧‧一般使用者
1604‧‧‧LoLat使用者
1606‧‧‧細控制通道
1608‧‧‧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
1612‧‧‧對時頻資源的第二資源指派或准予
1614‧‧‧細回饋通道
1616‧‧‧LoLat排程請求
1620‧‧‧第一資源指派
1622‧‧‧一般上行鏈路資料
1624‧‧‧LoLat上行鏈路資料
1800‧‧‧示例性程序
1802‧‧‧框
1804‧‧‧框
1806‧‧‧框
1808‧‧‧框
1810‧‧‧框
1812‧‧‧框
1814‧‧‧框
1816‧‧‧框
1818‧‧‧框
1901‧‧‧排程實體
1902‧‧‧一般使用者
1904‧‧‧LoLat使用者
1906‧‧‧合適的間隙或保護時間
1910‧‧‧LoLat准予通道
1912‧‧‧LoLat下行鏈路准予
1920‧‧‧對時頻資源的第一指派或准予
1922‧‧‧一般上行鏈路資料
1924‧‧‧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
1926‧‧‧LoLat下行鏈路資料
2100‧‧‧示例性程序
2102‧‧‧框
2104‧‧‧框
2106‧‧‧框
2108‧‧‧框
2110‧‧‧框
2112‧‧‧框
2114‧‧‧框
2116‧‧‧框
2118‧‧‧框
2202‧‧‧一般使用者
2204‧‧‧LoLat使用者
2206‧‧‧間隙或保護時間
2208‧‧‧細回饋通道
2210‧‧‧LoLat排程請求
2212‧‧‧LoLat准予通道
2214‧‧‧第二指派或准予
2216‧‧‧細控制通道
2218‧‧‧下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
2220‧‧‧第一資源指派
2222‧‧‧一般下行鏈路資料
2400‧‧‧示例性程序
2402‧‧‧框
2404‧‧‧框
2406‧‧‧框
2408‧‧‧框
2410‧‧‧框
2412‧‧‧框
2414‧‧‧框
2416‧‧‧框
2418‧‧‧框
2500‧‧‧示例程序
2502‧‧‧框
2504‧‧‧框
2600‧‧‧示例性程序
2602‧‧‧框
2604‧‧‧框
圖1是根據一些實施例概念地圖示排程實體與一或多個下級實體通訊的示例的方塊圖。
圖2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採用處理系統的排程實體的硬體實現的示例的方塊圖。
圖3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採用處理系統的下級實體的硬體實現的示例的方塊圖。
圖4是根據一個示例圖示全雙工系統中的用於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同步多工存取通道結構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一個示例圖示其中分時雙工(TDD)載波 與分頻雙工(FDD)載波配對以用於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同步多工存取通道結構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撥叫流程圖。
圖7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從排程實體的角度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8是根據一個示例圖示其中TDD載波與FDD載波配對以用於將低等待時間下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同步多工存取通道結構的示意圖。
圖9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下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撥叫流程圖。
圖10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從排程實體的角度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下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11是根據一個示例圖示其中TDD載波與FDD載波配對以用於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下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同步多工存取通道結構的示意圖。
圖12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下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撥叫流程圖。
圖13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從排程實體的角度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下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14是根據一個示例圖示分時雙工載波的逆(共軛)配對的示意圖。
圖15是根據另一示例圖示分時雙工載波的逆(共軛)配對的示意圖。
圖16是根據一個示例圖示具有配對TDD載波用於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同步多工存取通道結構的示意圖。
圖17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撥叫流程圖。
圖18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從排程實體的角度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19是根據一個示例圖示具有配對TDD載波用於將低等待時間下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同步多工存取通道結構的示意圖。
圖20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下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撥叫流程圖。
圖21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從排程實體的角度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下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上行鏈路資 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22是根據一個示例圖示具有配對TDD載波用於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下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同步多工存取通道結構的示意圖。
圖23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下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撥叫流程圖。
圖24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從排程實體的角度圖示利用細控制通道來將低等待時間上行鏈路資料與一般下行鏈路資料進行多工處理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25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利用與第二載波配對的TDD載波並且多工長TTI和短TTI的無線通訊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26是根據一些實施例圖示將一對TDD載波用於全雙工通訊的無線通訊的示例的流程圖。
以下結合附圖闡述的詳細描述意欲作為各種配置的描述,而無意表示可實踐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僅有配置。本詳細描述包括具體細節以提供對各種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將顯而易見的是,沒有該等具體細節亦可實踐該等概念。在一些實例中,以方塊圖形式示出眾所周知的結構和元件以便避免淡化此類概念。
本案中通篇提供的各種概念可跨種類繁多的電信系統、網路架構和通訊標準來實現。例如,第三代夥伴專案( 3GPP)是為涉及進化型封包系統(EPS)的網路(常常被稱為長期進化(LTE)網路)定義若干無線通訊標準的標準體。LTE網路可以在傳送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提供50ms數量級上的端到端等待時間,其中特定封包的空中等待時間在10ms的範圍內。當前已知的LTE功能藉由使用1ms的傳輸時間區間(TTI)來為特定的回饋訊號傳遞(亦即,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訊號傳遞)提供至少約8ms的往返時間(RTT)。(這裡,TTI對應於可被解碼的資訊單元的最小歷時。)對於分時雙工(TDD)LTE配置,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具有相對固定的配置,該配置要花費約10ms來作出改變。一般而言,LTE提供了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其中所有服務和封包依賴於該等相同的等待時間範圍。
LTE網路的進化版本(諸如第五代(5G)網路)可以提供許多不同類型的服務或應用,包括但不限於web瀏覽、視訊流送、VoIP、關鍵任務應用、多躍點網路、具有即時回饋的遠端操作(例如,遠端手術)等。這裡,該等不同的服務集可以受益於具有彼此顯著不同的多個等待時間目標。然而,以上描述的LTE網路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態樣可能使得多工具有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訊務變得非常困難。
支援此類相異等待時間目標的系統的頻譜相容性可能是具有挑戰性的。例如,對一般/低等待時間訊務的時間多工可能違反低等待時間封包的要求。此外,為低等待時間訊務保留的頻域資源將限制峰值速率和中繼效率。因此,對於下一代網路而言,需要新的方式來支援多工各種類型、種類 和類別的訊務和服務的能力,包括但不限於具有顯著不同的等待時間特性的訊務。
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揭示提供將頻帶間載波與分時雙工(TDD)載波進行配對的裝置、方法和電腦指令。若配對頻帶是分頻雙工(FDD)頻帶,則基地台和行動設備可以在FDD載波上傳送和接收附加的細控制通道以實現全雙工操作。若配對頻帶是另一TDD頻帶,則可以使用共軛或逆載波,從而達成全雙工通訊。經由引入配對通道和快速控制通道,可以高效地且有效地為TDD載波達成快速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切換,從而實現各種類型、種類和類別的訊務和服務的多工。
現在參照圖1,提供圖示參與無線通訊的排程實體102和複數個下級實體104的方塊圖,該無線通訊利用細控制通道108/112和細回饋通道114,這將在以下進一步詳細描述。當然,圖1中圖示的通道未必是可在排程實體102與下級實體104之間利用的全部通道,並且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認識到,除了所圖示的彼等通道之外亦可以利用其他通道,諸如其他控制和回饋通道。如圖1中所圖示的,排程實體102可以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104廣播下行鏈路資料106。根據本案的各態樣,術語「下行鏈路」可以代表在排程實體102處啟始的點對多點傳輸。寬泛而言,排程實體102是負責排程無線通訊網路中的訊務(包括下行鏈路傳輸以及在一些示例中從一或多個下級實體到排程實體102的上行鏈路資料110)的節點或設備。(描述該方案的另一方式可以是使用術語「廣播通道多工 」。)根據本案的各態樣,術語「上行鏈路」可以代表在下級實體104處啟始的點對點傳輸。寬泛而言,下級實體104是從無線通訊網路中的另一實體(諸如排程實體102)接收排程控制資訊(包括但不限於排程准予、同步或時序資訊)或者其他控制資訊的節點或設備。
在本案的另一態樣中,排程實體102可以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104廣播細控制通道108及/或112。如本文以下描述的,細控制通道108/112的使用可以使得能夠用利用第二短傳輸時間區間(TTI)的其他資料(例如,低等待時間(LoLat)封包)來修改/删餘使用第一長TTI傳送的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資料。
此外,下級實體104可以向排程實體102傳送細回饋通道114。在一些實例中,細回饋通道可以包括使排程實體用利用第二短TTI的LoLat封包來修改/删餘第一長TTI的請求。這裡,回應於在細回饋通道114上傳送的請求,排程實體102可以在細控制通道112中傳送資訊,該資訊可以排程用利用第二短TTI的LoLat封包來修改/删餘第一長TTI。
圖2是圖示採用處理系統214的排程實體102的硬體實現的示例的概念圖。根據本案的各態樣,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組合可用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204的處理系統214來實現。
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裝置200可以是任何合適的無線電收發機裝置,並且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由基地台(BS)、基地收發機站(BTS)、無線電基地台、無線電收發機、收發機 功能、基本服務集(BSS)、擴展服務集(ESS)、存取點(AP)、B節點、進化型B節點(eNB)、網狀節點、中繼器或其他某個合適的術語來實施。在本文內,基地台可被稱為排程實體,從而指示基地台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提供排程資訊。
在其他實例中,裝置200可以由無線使用者裝備(UE)來實施。UE的實例包括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通信期啟動協定(SIP)電話、膝上型電腦、筆記本、小筆電、智慧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GPS)設備、多媒體設備、視訊設備、數位音訊播放機(例如,MP3播放機)、相機、遊戲控制台、娛樂設備、車載元件、可穿戴計算設備(例如,智慧手錶、健康或健身追蹤器等)、電器、感測器、自動售貨機,或任何其他類似的功能設備。UE亦可被本領域技藝人士稱為行動站(MS)、用戶站、行動單元、用戶單元、無線單元、遠端單元、行動設備、無線設備、無線通訊設備、遠端設備、行動用戶站、存取終端(AT)、行動終端、無線終端、遠端終端機、手持機、終端、使用者代理、行動服務客戶端、客戶端,或其他某個合適的術語。在本文內,UE可被稱為排程實體或下級實體。亦即,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無線UE可以作為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提供排程資訊的排程實體來操作,或者可以作為下級實體根據由排程實體提供的排程資訊來操作。
處理器204的各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s)、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s)、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s)、狀態機、閘控邏輯、個別的硬體電 路、以及其他配置成執行本案中通篇描述的各種功能的合適硬體。亦即,在裝置200中利用的處理器204可用於實現以下描述和在圖5-26中圖示的任一或多個程序。
在這一實例中,處理系統214可被實現成具有由匯流排202大體表示的匯流排架構。取決於處理系統214的具體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202可包括任何數目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器。匯流排202將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大體由處理器204表示)、記憶體205和電腦可讀取媒體(大體由電腦可讀取媒體206表示)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202亦可連結各種其他電路,諸如時序源、周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該等電路在本領域中是眾所周知的,且因此將不再進一步描述。匯流排介面208提供匯流排202與收發機210之間的介面。收發機210提供用於經由傳輸媒體與各種其他裝置通訊的手段。取決於該裝置的本質,亦可提供使用者介面212(例如,按鍵板、顯示器、揚聲器、話筒、操縱桿)。
在本案的一些態樣中,處理器204可以包括資源指派和TTI控制電路系統241,其被配置成產生、排程和修改對時頻資源的資源指派或准予。資源指派和TTI控制電路系統241可被進一步配置成決定用於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傳輸的TTI,例如,資料傳輸應當利用第一長TTI還是第二短TTI。資源指派和TTI控制電路系統241可以協同資源指派和TTI控制軟體251來操作。處理器204可以進一步包括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電路系統242,其被配置成產生和傳送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資料和控制通道以及上行鏈路回饋通道和下行鏈路控 制通道,包括但不限於細控制通道、細回饋通道、LoLat准予通道、准予修改通道和指派通道。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電路系統242可以協同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軟體252來操作。處理器204可以進一步包括細回饋接收和處理電路系統243,其被配置成接收上行鏈路回饋通道上的排程請求,該排程請求被配置成請求用於上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的時頻資源的准予。細回饋接收和處理電路系統243可以協同細回饋接收和處理軟體253來操作。處理器204可以進一步包括資料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系統244,其被配置成從一或多個下級實體接收上行鏈路資料通道上的使用者資料並且處理該使用者資料。資料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系統244可以協同資料通道接收和處理軟體254來操作。處理器204可以進一步包括TDD控制電路系統245和FDD控制電路系統246,TDD控制電路系統245和FDD控制電路系統246被配置成分別控制一或多個TDD或FDD載波上的無線通訊(例如,資料及/或控制通道的傳送及/或接收)。TDD控制電路系統可以協同TDD控制軟體255來操作。FDD控制電路系統可以協同FDD控制軟體256來操作。
處理器204負責管理匯流排202和一般處理,包括對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206上的軟體的執行。軟體在由處理器204執行時使處理系統214執行以下針對任何特定裝置描述的各種功能。電腦可讀取媒體206亦可被用於儲存由處理器204在執行軟體時操縱的資料。
處理系統中的一或多個處理器204可以執行軟體。軟體應當被寬泛地解釋成意為指令、指令集、代碼、程式碼片 段、程式碼、程式、副程式、軟體模組、應用、軟體應用、套裝軟體、常式、子常式、物件、可執行件、執行的執行緒、規程、函數等,無論其是用軟體、韌體、仲介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術語來述及皆是如此。軟體可常駐在電腦可讀取媒體206上。電腦可讀取媒體206可以是非瞬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作為實例,非瞬態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磁存放裝置(例如,硬碟、軟碟、磁條)、光碟(例如,壓縮光碟(CD)或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智慧卡、快閃記憶體設備(例如,記憶卡、記憶棒,或鍵式磁碟)、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ROM(PROM)、可抹除PROM(EPROM)、電可抹除PROM(EEPROM)、暫存器、可移動磁碟、以及任何其他用於儲存可由電腦存取和讀取的軟體及/或指令的合適媒體。作為實例,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可包括載波、傳輸線和任何其他用於傳送可由電腦存取和讀取的軟體及/或指令的合適媒體。電腦可讀取媒體206可以常駐在處理系統214中、在處理系統214外部,或跨包括該處理系統214在內的多個實體分佈。電腦可讀取媒體206可以實施在電腦程式產品中。作為實例,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封裝材料中的電腦可讀取媒體。本領域技藝人士將認識到如何取決於具體應用和加諸於整體系統上的整體設計約束來最佳地實現本案中通篇提供的所描述的功能。
圖3是圖示採用處理系統314的示例性下級實體104的硬體實現的示例的概念圖。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組合可用包括一或多 個處理器304的處理系統414來實現。
處理系統314可以與圖2中圖示的處理系統214基本相同,包括匯流排介面308、匯流排302、記憶體305、處理器304和電腦可讀取媒體306。此外,下級實體304可以包括與以上圖2中描述的使用者介面和收發機基本相似的使用者介面312和收發機310。在下級實體104中利用的處理器304可用於實現以下描述且在圖5-26中圖示的任一或多個程序。
在本案的一些態樣中,處理器304可以包括上行鏈路傳輸快速暫停電路系統341,其被配置成例如藉由將零輸入驅動至收發機310內的功率放大器,或者在另一示例中能夠快速地關閉收發機310中的功率放大器來快速地暫停上行鏈路傳輸。上行鏈路傳輸快速暫停電路系統341可以協同上行鏈路傳輸快速暫停軟體351來操作。處理器304可以進一步包括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電路系統342,其被配置成產生並且在資料通道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以及產生並且在控制和回饋通道上傳送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和回饋資訊。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電路系統342可以協同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送軟體352來操作。處理器304可以進一步包括資料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系統343,其被配置成接收和處理資料通道上的下行鏈路資料,並且接收和處理一或多個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控制資訊。在一些實例中,所接收到的下行鏈路資料及/或控制資訊可被臨時儲存在記憶體305內的資料緩衝器中。資料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系統343可以協同資料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軟體353來操作。處理器304可以進一步 包括TDD控制電路系統344和FDD控制電路系統345,TDD控制電路系統344和FDD控制電路系統345被配置成分別控制一或多個TDD或FDD載波上的無線通訊(例如,資料及/或控制通道的傳送及/或接收)。TDD控制電路系統可以協同TDD控制軟體354來操作。FDD控制電路系統可以協同FDD控制軟體355來操作。
如以下描述的,本案的一些態樣提供了利用與第二載波配對的TDD載波並且在配對載波上多工長TTI和短TTI的無線通訊。本案的進一步態樣提供了將一對TDD載波用於全雙工通訊的無線通訊。
當然,該等示例僅被提供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某些概念。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理解,該等示例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其他示例可以落在本案和所附請求項的範圍內。
全雙工系統中的細控制通道
本案的一些態樣提供對具有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不同種類服務和訊務的同步多工。例如,可以藉由利用以下描述的某個「細控制通道」來實現多工。此細控制通道可以提供快速訊號傳遞以實現具有短TTI的資料與具有長TTI的其他資料的多工。作為一個實例,可以使具有短TTI的、高優先順序低等待時間(LoLat)資料能夠中斷具有長TTI的一般訊務。圖4是圖示包括「細」控制通道的同步多工存取通道結構的示例的示意圖,該「細」控制通道可以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來實現。如圖4中所圖示的,該通道結構可以適用於上行鏈路 資料傳輸,亦即,從下級實體104至排程實體102的傳輸。當然,此種通道結構不限於此類方案,而是可以推廣為適用於接收設備正在其中排程訊務的任何鏈路。
在該圖示中,橫軸(t)表示時間,而縱軸(f)大體表示頻率(未按比例繪製)。用於空中介面的各個使用者的通道資源佔據通道內的給定區域,如在不同的塊中概述的。例如,一些時頻資源可被「一般」使用者402利用,該等使用者對於其通訊具有較不嚴格的等待時間要求。在該圖示中,作為一個實例,標記為使用者A、B、C、D、E和F的六個一般使用者402各自被排程由其分別標記的塊所指示的時頻資源。當然,在各個實例中,任何數目的使用者可被排程對資源的使用。此外,儘管在該圖示中全部時頻資源被示為指派給一般使用者,但是在各個實例中,一些或者甚至全部時頻資源可以是未指派的,或者被指派用於另一目的而非用於一般使用者資料。
在本案的上下文中,一般使用者402可以是從排程實體102接收資源指派的下級實體104,其中該資源指派指示下級實體104利用長傳輸時間區間(TTI)。此類一般使用者402可以更能容忍其通訊中的等待時間,並且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更多地針對容量進行最佳化。因此,該等使用者可以將此類較長的TTI用於可以比可能要求低等待時間(LoLat)通訊的其他使用者或其他類型的通訊容忍更多等待時間的封包。寬泛而言,長TTI可以是比以下進一步詳細描述的短TTI更長的任何TTI。在一些實例中,長TTI可以是具有複數個資料符號 或時槽的歷時的TTI。長TTI的一些非限定性示例可以具有100μs、240μs或1ms的歷時。當然,可以在本案的範圍內利用長TTI的任何合適的歷時。
此外,如圖4中所圖示的,除了由一般使用者402使用的上行鏈路資料訊務通道之外,亦可以利用上行鏈路方向上的「細」回饋通道407,如所圖示的。這裡,細回饋通道407可以與以上描述和圖1中圖示的細回饋通道114相同。在本案內,細回饋通道可以位於由上行鏈路訊務傳輸利用的頻率次頻帶(諸如以上針對一般使用者A-F 402描述的所分配的時頻資源)以外(例如,以上)的一或多個頻率次頻帶中。細回饋通道407在頻率方向上的寬度可被減小或最小化以便減少或最小化由細回饋通道407利用的管理負擔量。
此外,如圖4中所圖示的,除了上行鏈路訊務和回饋通道之外,亦可以在下行鏈路方向上利用細控制通道406,如所圖示的。這裡,細控制通道406可以與以上描述和圖1中圖示的細控制通道108/112中的一者或兩者相同。在本案內,細控制通道可以位於由上行鏈路訊務和回饋傳輸利用的頻率次頻帶(諸如以上針對一般使用者A-F 402描述的所分配的時頻資源和細回饋通道407)以外的一或多個頻率次頻帶中。例如,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細控制通道406可以在與上行鏈路訊務和回饋通道不同的頻帶中。細控制通道406在頻率方向上的寬度可被減小或最小化以便減少或最小化由控制通道406利用的管理負擔量。在進一步態樣中,與廣播細控制通道406的排程實體102處於通訊的所有活躍使用者(例如下級實 體104,包括但不必限於一般使用者402)可以監視(並且在一些示例中緩衝)本文示出的細控制通道406。
如圖4中所圖示的,細控制通道406的每個時槽、符號或單元可以對應於短TTI的歷時。亦即,在一些實例中,短TTI可以對應於單個符號的時間歷時。短TTI的一些非限定性示例可以具有10μs、20μs、100μs的歷時,或者比長TTI短的任何其他合適的歷時。在一些實例中,長TTI可以表示短TTI的整數倍。在一些實例中,可以在長TTI和短TTI兩者內利用共用符號歷時,或者在一些實例中,可以在長TTI和短TTI內利用不同的符號歷時。在長TTI或短TTI內攜帶的資訊符號的歷時亦可以採取任何合適的歷時,一個示例為每個符號為10μs歷時。在其中採納正交分頻多工的實例中,可以將附加的1μs循環字首添加至符號歷時。
在本案的一態樣中,此細控制通道406可以實現利用短TTI的LoLat使用者404的訊務與利用長TTI的一般使用者402的訊務的動態多工。亦即,複數個一般使用者402可以利用現有的時頻資源指派來傳送上行鏈路通訊。這裡,任何合適的控制通道(包括但不必限於細控制通道406)可被用於向網路中的各個實體准予資源,以使得彼等下級實體104可以根據其相應的指派利用長TTI來傳送上行鏈路資料。
這裡,可以是以下情形:網路中的下級實體希望傳送LoLat資料。這裡,為了維持複數個下級實體之間的正交性,中央排程實體可被用於排程由每個下級實體進行的上行鏈路傳輸,並且該等下級實體一般不會在未接收到所指派的用 於此類傳輸的時頻資源的情況下隨機地傳送上行鏈路資料。因此,當下級實體決定其具有希望以較低等待時間傳送的訊務(例如,高優先順序訊務)時,該下級實體可以在細回饋通道407上傳送LoLat排程請求409。LoLat排程請求409被圖示為佔據單個短TTI,但是這不必總是如此,並且各種LoLat排程請求可以佔據任何合適數目的短TTI或符號長度。LoLat排程請求409的內容可以包括關於傳送實體希望傳送的LoLat資料的資訊,諸如舉例而言長度、資料類型、優先順序、等待時間,或者與LoLat資料有關的任何其他合適的資訊。
回應於LoLat排程請求409,LoLat排程請求409的接收端(例如,排程實體)可以相應地決定要准予排程調整。以此方式,排程實體可以使得資源可供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進行其LoLat傳輸。因此,排程實體可以在細控制通道406上向其一般使用者402傳送上行鏈路准予修改408。上行鏈路准予修改408可以通知一般使用者402其准予正被修改,並且先前分配的長TTI時頻資源將被删餘,以及該等資源將不被一般使用者402使用。這裡,對一般使用者402的資源進行删餘可以在一些示例中意味著一般使用者402在與重新指派的短TTI相關聯的時間期間停止傳送。在其他實例中,在可以使用一或多個通道多工手段(包括但不限於分頻多工和分碼多工)的情況下,對一般使用者402的資源進行删餘可以意味著一般使用者402停止使用經删餘的資源,但是可以利用與准予給LoLat使用者404的資源不同的另一頻率或另一攪頻碼來繼續傳送上行鏈路資料,以維持正交性。如以上所描述的,細控 制通道406可以是由與排程實體處於通訊的所有下級實體監視的點對多點廣播通道。以此方式,其先前准予的時頻資源經由上行鏈路准予修改408被删餘的任何一或多個使用者可被通知或指令不要利用現在分配給LoLat使用者404的特定時頻資源來傳送其上行鏈路傳輸。
在進一步態樣中,上行鏈路准予修改408可以不僅包括針對一般使用者402的准予修改資訊,而且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進一步包括針對作出請求的LoLat使用者404的、指示經删餘的時頻資源已被分配給LoLat使用者404的准予資訊。在本案的範圍內的另一實例中,針對作出請求的LoLat使用者404的准予資訊可以在分開的上行鏈路准予通道(未圖示)上攜帶。亦即,細控制通道可以在一些示例中不包括給LoLat使用者404的准予資訊,此資訊在可由作出請求的LoLat使用者404讀取的任何合適的下行鏈路通道上傳送。在任何情形中,針對作出請求的LoLat使用者404的准予資訊可以包括標識LoLat使用者404、標識一或多個時頻資源、調制和編碼方案、傳輸方案的資訊,或者與用於作出請求的LoLat使用者404的經准予資源有關的任何其他合適的資訊。
在圖10的圖示中,LoLat使用者404傳送LoLat排程請求409,但是所有下級實體(包括一般使用者402)接收上行鏈路准予修改408。這裡,在本案的進一步態樣中,一般使用者402可被配置成使得他們能夠相對快速地解碼上行鏈路准予修改408,使得他們能夠立即在重新分配的短TTI期間停止傳送(例如,對其傳輸進行删餘)。以此方式,可快速地使得 時頻資源可供LoLat使用者404用以傳送其LoLat符號。
圖4圖示的示例適用於全雙工方案,其中下行鏈路通道(諸如細控制通道406)可以在與上行鏈路通道(諸如上行鏈路資料通道)相同的時間被利用。在此方案中,由於啟用了兩個方向上的同時通訊,因而所有活躍使用者可以監視(並且在一些示例中緩衝)本文示出的細控制通道406。然而,在半雙工方案中,諸如在分時雙工(TDD)通道結構中,對具有不同TTI的資料的多工需要附加考量。
TDD系統中的細控制通道--配對載波
細控制通道(諸如以上描述的細控制通道406)已被標識為許多潛在用途的啟用特徵。例如,藉由利用細控制通道,可以向通訊系統提供低等待時間資料率控制、協調式多點(CoMP)解決方案以及改進的對未授權頻帶的存取。當然,該等僅是可以在使用細控制通道的情況下啟用的特徵的一些實例,並且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理解,藉由細控制通道可以啟用其他特徵。由使用細控制通道所提供的一個相關特徵為伺機傳送/接收切換,其中一個方向上的細控制通道可被用於快速地修改另一方向上的資料通訊。
分時雙工(TDD)是公知的雙工技術,該雙工技術藉由應用分時多工來將在不同方向上行進的信號彼此分開的方式提供各設備之間的雙向通訊。作為一實例,通道資源可被劃分成時槽,其中一些時槽被分配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並且其他時槽被分配用於下行鏈路傳輸。在此TDD方案中,僅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傳輸(而不是這兩者)可以在該TDD頻 帶內的任何特定的時槽期間發生。該TDD方案的一個缺陷在於,其僅是半雙工方案,因為在任何給定時刻僅一個方向上的通訊是可能的。由於其半雙工本質,因而在正在進行中的傳送/接收中途期間用快速控制通道進行伺機傳送/接收切換(如以上關於圖4在引入細控制通道的情況下所描述的)一般而言是不可能的。亦即,再次參照圖4,若特定使用者(例如,使用者D)在上行鏈路准予修改408被傳送時正傳送其上行鏈路,則該使用者將不會接收到上行鏈路准予修改408,並且由此將不會得知該准予修改,從而禁止對其上行鏈路傳輸進行删餘以便為LoLat使用者404騰出空間。
一個例外(其中單獨TDD就可以是足夠的)可以是在下行鏈路通訊上多工有不同TTI的資源的情形(例如,下行鏈路/下行鏈路多工,其中第一TTI的一個下行鏈路傳輸可以被第二TTI的另一下行鏈路傳輸中斷),這可以在沒有全雙工操作的情況下達成。亦即,在此種情形中,細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的傳輸將在相同的下行鏈路方向上,並且由此在一個方向(或半雙工)配置中,發射器可以繼續傳送並且接收器可以繼續接收。
因此,為了在上行鏈路/上行鏈路多工、下行鏈路/上行鏈路多工,或者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多工的情形中提供來自細控制通道的改進功能,甚至在TDD頻譜上啟用全雙工操作和功能將是合乎期望的。
再次參照圖4,對上行鏈路資料(亦即,來自下級實體的傳輸)的細控制的該實例包括雙向全雙工通訊,包括上 行鏈路方向上的一般使用者資料402和細回饋通道407以及下行鏈路方向上的細控制通道406。這裡,可以看到細控制通道406可以在每個短TTI期間進行傳送,並且此外若傳送設備(例如,下級實體)希望中斷和傳送LoLat資料404,則在與下行鏈路方向上的細控制通道傳輸之一相同的時間,LoLat使用者404可以在上行鏈路方向上傳送LoLat排程請求409。(另外,所插入的LoLat封包可以是下行鏈路封包,或者來自被中斷的上行鏈路封包的任何其他變型。)
在嚴格TDD系統中,此方案將是不可能的,因為設備不可以自主地(在不通知鏈路的另一側的情況下)用一個方向上的傳輸來中斷另一方向上的傳輸。類似地,若UE正在進行上行鏈路傳輸,則在該TDD系統是嚴格TDD系統的情況下,UE將不知曉接收設備修改准予的任何嘗試,因為在傳送上行鏈路時UE將根本不會在下行鏈路上接收任何東西。
因此,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提供納入TDD載波與第二載波的配對的通道結構,其中該TDD載波和第二載波可以在彼此不同的頻帶中(頻帶間載波)。當配對載波提供與TDD載波的通訊方向相逆、共軛或互補的通訊方向時,可以至少在一些時槽中藉由同時利用一個載波中的上行鏈路通訊方向和另一載波中的下行鏈路通訊方向來達成全雙工通訊。
在一些實例中,配對(第二)載波可以在能夠進行全雙工通訊的分頻雙工(FDD)頻帶中。亦即,若配對載波是FDD載波,則配對載波可以包括複數個載波,諸如上行鏈路分量載波和下行鏈路分量載波。因此,若配對載波在FDD 頻帶中,則鏈路兩端(排程和下級)可以同時在FDD載波上傳送和接收細控制通道。
在其他實例中,配對載波可以在TDD頻帶中。在此種情形中,在本案的一態樣中,兩個配對TDD載波可以實現共軛或逆雙工,從而達成全雙工。此共軛雙工大體規定:在載波之一中的一些或全部時槽或訊框期間,當彼等訊框被配置成用於一個方向上的通訊時,則在同一時間,配對載波中的對應時槽或訊框被配置成用於另一方向上的通訊。以此方式,藉由實現配對載波和快速(細)控制通道,可以用高效且有效的方式為TDD載波達成快速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切換和多工以及其他功能。
下行鏈路/下行鏈路多工
在本案的一態樣中,如以上所描述的,針對在TDD載波上傳送的資料的下行鏈路/下行鏈路多工(例如,啟用長TTI與短TTI之間的快速和動態切換)不必利用配對載波。亦即,因為可以在與TDD載波上的下行鏈路資料相同的方向上並且在相同的時間攜帶細控制通道,所以可以由正利用單個TDD載波來傳送下行鏈路的排程實體在執行中完成TTI的動態切換。
FDD-TDD載波配對
在本案的一些態樣中,TDD載波可以與位於分頻雙工(FDD)頻帶中的第二載波配對,其中FDD載波可以包括提供FDD頻帶中的全雙工通訊的配對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分量載波。如以下進一步詳細描述的,藉由此種配對,可以在FDD 載波上的控制通道的幫助下在TDD載波上的資料通道上達成動態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切換。
FDD-TDD載波配對:在一般UL上多工LoLat UL
圖5圖示了將TDD載波與FDD載波配對從而提供在TDD載波上將LoLat上行鏈路傳輸與一般上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下級實體的傳輸)多工的一個實例。在所圖示的實例中,TDD載波以與圖4中的TDD載波大致相同的方式來圖示,其中上行鏈路資源被分配給由橫跨長TTI的較大塊表示的不同使用者。這裡,如以下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下級實體(例如,UE)可以請求並且被准予用於LoLat傳輸的資源,該LoLat傳輸可以與來自其他使用者的「一般」上行鏈路傳輸多工。在該圖的頂部,分配了FDD頻帶上的資源,包括上行鏈路分量載波和下行鏈路分量載波。
在所圖示的實例中,在FDD分量載波上攜帶用於控制TDD上行鏈路資料的控制通道。亦即,FDD頻帶在其上行鏈路分量載波中包括細回饋通道506,下級實體可以利用該細回饋通道506來傳送資訊(諸如低等待時間(LoLat)排程請求507)。FDD頻帶進一步在其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中包括細控制通道508,該細控制通道508可以攜帶修改與TDD載波上的下級實體上行鏈路傳輸相對應的上行鏈路資源准予的上行鏈路准予修改資訊509。另外,FDD頻帶在其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中包括LoLat准予通道510,LoLat准予通道510可以攜帶給請求要在TDD載波上的LoLat上行鏈路傳輸中利用的LoLat排程的下級實體的准予資訊511。
除了所圖示的通道之外,可以藉由利用任何合適的下行鏈路准予通道(不必是所圖示的通道之一)來針對TDD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例如,使用者A-F)准予與長TTI相對應的時頻資源。由於該等上行鏈路傳輸正在進行中,因而若標示為LoLat使用者504的特定下級實體希望請求用於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資源,則該下級實體可以在FDD上行鏈路分量載波上的細回饋通道506上傳送LoLat排程請求507。這裡,LoLat排程請求507可以利用短TTI,但是這不必總是如此。作為回應,若排程實體希望准予所請求的LoLat資源,則排程實體102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在細控制通道508上傳送上行鏈路准予修改509並且在LoLat准予通道511上傳送LoLat准予511。這裡,細控制通道508上的上行鏈路准予修改509可被配置成向正利用現有的上行鏈路時頻資源准予的所有下級實體通知其被准予的資源中的一些或全部正被修改或移除以便為LoLat傳輸讓路。此外,LoLat准予通道510上的LoLat准予511可被配置成向傳送LoLat排程請求的下級實體(亦即,LoLat使用者504)通知其被准予的時頻資源。在該圖示中,LoLat准予511被示為佔據比UL准予修改509更寬的頻寬。這表示儘管UL准予修改509可以簡單地是表示正從一般使用者502重新分配走的頻率資源和數個短TTI的幾個位元,但是LoLat准予511可以包括更精確的與LoLat資源指派有關的資訊(諸如使用者ID、指派資訊、調制和編碼方案等)。因此,LoLat使用者504可以在TDD載波上傳送其LoLat上行鏈路傳輸,而其他「一般」使用者502(諸如 使用者D、E和F)可以停止其上行鏈路傳輸,從而導致TDD載波上的一般上行鏈路傳輸與LoLat上行鏈路傳輸之間的正交多工存取方案。
在此實例中,其上行鏈路資源被删餘的一般使用者502(例如,下級實體104)可以受益於具有快速解碼上行鏈路准予修改509的能力。亦即,從在一般使用者502處接收到上行鏈路准予修改509直至該使用者停止其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間可以非常短。為了容適快速反應時間,下級實體104可以被配置成例如藉由將零輸入驅動至收發機310內的功率放大器或者在另一示例中能夠快速地關閉功率放大器來快速暫停其上行鏈路傳輸。此外,LoLat使用者504亦可以僅具有從接收其LoLat上行鏈路准予511至其傳送LoLat上行鏈路資料的短暫時間。因此,對LoLat准予511的快速處理和利用所排程時頻資源的傳輸將是有益的並且減少了等待時間。
圖6是圖示可以根據一個示例發生的示例性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規程以利用與用於控制資訊的FDD分量載波配對的TDD資料載波來多工具有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上行鏈路資料的撥叫流程圖。在此圖示中,時間在向下方向上前進,並且所圖示的實體之間的通訊信號用各個實體下的線之間的箭頭來標示。如所圖示的,排程實體501與多個下級實體104(包括一般使用者502和LoLat使用者504)處於通訊。每個實體501、502和504被配置成用於在TDD載波和FDD載波上通訊。各個TDD和FDD載波被示意性地用從每個相應實體向下延伸的兩個垂直線來圖示。
以下結合圖7中圖示的流程圖來描述圖6。亦即,圖7是圖示根據本案一些態樣的用於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的示例性程序700的流程圖。程序700是從排程實體501的角度來描述的,並且可以相應地如結合圖6所描述的一般在以上結合圖1及/或2描述的排程實體102處操作。在本案的範圍內的其他實例中,程序700可以由通用處理器、如以上描述且在圖2中圖示的處理系統214,或者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適的裝置來操作。圖7中示出的步驟或框的具體次序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該等步驟或框可以按任何合適的次序發生,其中一些實例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步驟或框同時發生。
在框702,排程實體501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一指派或准予510。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的任何合適的控制通道可被用於第一資源指派,諸如下行鏈路指派通道。這裡,第一資源指派510可被配置成指示哪個或哪些時頻資源被指派給相應的下級實體以用於上行鏈路資料的一般傳輸,亦即,利用長TTI的傳輸。根據第一資源指派510,在框704,排程實體501可以從至少一個下級實體(例如,下級實體502和504)接收TDD上行鏈路載波上利用長TTI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512。這裡,參照圖5,此一般上行鏈路資料512可以對應於來自一般使用者502的傳輸。如圖6中用虛線箭頭所圖示的,取決於第一資源指派510的內容以及第二下級實體504是否被配置成利用長TTI來傳送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可視情 況是從第二下級實體504傳送的。
在各種實例中,當一般上行鏈路資料512可以繼續從下級實體傳送時,框702和704可以重複或反覆運算複數次。然而,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可能出現下級實體504(亦即,LoLat使用者504)可能希望向排程實體501傳送LoLat資料。因此,在框706,排程實體501可以在FDD上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從LoLat使用者504(亦即,第二下級實體504)接收細回饋通道506上的LoLat排程請求507。LoLat排程請求507可以包括標識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504的資訊,並且包括與期望傳送的LoLat資料有關的任何相關資訊。
在框708,排程實體501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在細控制通道508上傳送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509。這裡,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509可以指令具有被准予的用於長TTI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一般使用者(諸如第一下級實體502)在至少一個所指定的短TTI期間對其上行鏈路傳輸進行删餘。進一步在框710,排程實體501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在LoLat准予通道510上向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亦即,LoLat使用者504)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二資源指派或准予511。這裡,第二資源指派511可以包括標識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504的資訊,以及標識TDD上行鏈路載波上被准予用於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資訊。在一些實例中,框708處的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509的傳輸和框710處的第二資源指派511的傳輸可以同時發生。亦即,該等傳輸可以例如利用不同的時頻資源來多工。在其他實例中,根據特定實現 的細節,該等傳輸可以是在不同的時間。
框712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502和LoLat使用者504)處的操作。亦即,回應於上行鏈路准予修改509,一般使用者(亦即,第一下級實體502)可以對其先前排程的利用長TTI的上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删餘。此外,回應於第二資源指派511,LoLat使用者(亦即,第二下級實體504)可以利用TDD載波上所指派的時頻資源來傳送LoLat上行鏈路資料514。
在框714,排程實體501可以在TDD載波上接收從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504利用短TTI傳送的LoLat上行鏈路資料514。
框716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502以及在一些示例中LoLat使用者504)處的操作。亦即,一般下級實體可以在LoLat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已完成時恢復其在TDD上行鏈路載波上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相應地,在框718,排程實體502可以恢復從一或多個下級實體接收TDD上行鏈路載波上利用長TTI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
藉由利用將用於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TDD載波與用於控制通道傳輸的FDD載波配對的以上方案,細控制通道508可以使排程實體能夠多工來自一組下級實體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具有不同TTI的至少兩種不同的資料類型或類別。
FDD-TDD載波配對:在一般UL上多工LoLat DL
圖8圖示了將TDD載波與FDD載波配對從而提供在TDD載波上將LoLat下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排程實體的傳 輸)與一般上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下級實體的傳輸)多工的另一實例。在所圖示的實例中,TDD載波以與圖4中的TDD載波大致相同的方式來圖示,其中上行鏈路資源連同利用長TTI來傳送「一般」上行鏈路資料的複數個使用者(下級實體)一起示出。這裡,如將在以下進一步詳細描述的,排程實體可以修改對時頻資源的排程指派或准予,從而用TDD載波上的下行鏈路傳輸來中斷TDD載波上正在進行中的上行鏈路傳輸。
在所圖示的實例中,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攜帶用於控制在TDD載波上攜帶的使用者資料的控制通道。亦即,FDD頻帶在其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中包括LoLat准予通道808,下級實體可以在LoLat准予通道808中接收資訊(諸如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
在此實例中,因為FDD載波與TDD載波配對,所以下級實體可以始終在FDD載波上在下行鏈路方向上接收控制通道,即使正在TDD載波上進行上行鏈路傳輸時亦是如此。此外,在本案的一態樣中,若特定下級實體當前不在TDD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則該特定使用者可以被配置成始終監聽TDD載波上的下行鏈路資料。
除了所圖示的通道之外,可以藉由利用任何合適的下行鏈路准予通道(不必是所圖示的通道之一)來針對TDD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例如,使用者A-F)准予與長TTI相對應的時頻資源。
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在一般使用者802在TDD載波上 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期間,排程實體可以決定要在TDD載波上傳送LoLat下行鏈路資料。亦即,在任何時間,與排程實體處於通訊中的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LoLat使用者804)可能突然需要與網路進行LoLat通訊,其中該通訊需要比由一般使用者利用長TTI進行的通訊所導致的相對較長等待時間更嚴格的等待時間要求。由此,在本案的一態樣中,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的LoLat准予通道808的可用性可實現可對資料訊務利用短TTI的期望低等待時間通訊的一或多個下級實體(下文稱為LoLat使用者804)的訊務與對資料訊務利用長TTI的一般使用者802的訊務的動態多工。
相應地,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的LoLat准予通道808上,在任何給定的時間,排程實體可以廣播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可以按任何合適的方式來結構化。作為一個實例,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可以包括標識正被准予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一或多個LoLat使用者的資訊、標識正被分配給該使用者的時頻資源的資訊、以及關於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和解碼的任何其他合適的資訊。
同時,在TDD載波上,排程實體可以根據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來向LoLat使用者804廣播LoLat下行鏈路資料。亦即,在一些實例中,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和LoLat下行鏈路資料可以在相同時間(亦即,在相同的短TTI期間)傳送。然而,這不必如此,並且在其他實例中,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和LoLat下行鏈路資料可以在完全非交疊的短TTI期間傳送,或者如圖8中所圖示的,單個短TTI可被用於LoLat下行鏈 路准予810,該單個短TTI可以與在TDD載波上傳送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任何數目個(包括0個)短TTI交疊。
亦即,LoLat使用者804(亦即,在LoLat准予810中定址的下級實體)可被配置成接收和緩衝TDD載波上的訊框,即使該使用者不在活躍地接收TDD載波上的一般下行鏈路資料的情況下亦是如此。在處理LoLat下行鏈路准予(這可以在每個長TTI結束時發生)之際,若在LoLat准予通道808上接收到對應的LoLat准予810,則該LoLat使用者804可以相應地解碼在TDD載波上傳送的LoLat下行鏈路資料。
在排程實體處,在TDD載波上的LoLat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前,該排程實體正在從一般使用者802接收一般上行鏈路傳輸。在LoLat傳輸時,為了容適LoLat資料在TDD載波上的下行鏈路傳輸,排程實體可以停止在TDD載波上接收任何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並且可以開始在TDD載波上傳送下行鏈路LoLat資料。這裡,一般使用者802可能繼續在TDD載波上傳送其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因為其可能尚未接收到關於排程實體在相應的短TTI期間將不會監聽其在TDD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任何提前警告或指示。在TDD載波上完成了LoLat下行鏈路傳輸之後,排程實體可以切換回來並且打開其接收器以在TDD載波上接收正在進行中的進一步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在本案的一些態樣中,被LoLat下行鏈路傳輸中斷的一般使用者802可能不具有關於其其實際上被中斷了並且其上行鏈路傳輸被臨時忽略了的任何指示。亦即,排程實體不 必通知一般使用者802其上行鏈路傳輸正被中斷/忽略以容適LoLat下行鏈路傳輸。
此方案的一個潛在影響可能是在排程實體在TDD載波上傳送其LoLat下行鏈路傳輸時由該排程實體對其他相鄰排程實體(例如,在兩個高功率基地台彼此相鄰的情況下)造成的某種程度的細胞服務區間干擾。此外,可能發生使用者間干擾,其中可能繼續在TDD載波上傳送其上行鏈路資料的一般使用者802可能影響LoLat使用者804的接收效能。
因此,在本案的進一步態樣中,一般使用者802可以具有在TDD載波上傳送其一般上行鏈路資料期間監視FDD下行鏈路載波(包括LoLat准予通道808上的傳輸)的能力。這裡,在一些實例中,FDD下行鏈路載波可以進一步包括針對一般使用者802的控制資訊,該控制資訊可以向彼等使用者指示其在TDD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正被中斷以用於LoLat使用者。以此方式,可以使一般使用者802能夠停止其在TDD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從而減少或防止一般使用者802對LoLat使用者804在TDD載波上接收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潛在擁堵。在本案的進一步態樣中,可以在LoLat下行鏈路傳輸結束之後、在一般使用者802恢復其在TDD載波上傳送一般上行鏈路資料之前利用保護時間806。在一些實例中,可以消除保護時間806。
圖9是圖示可以根據一個示例發生的示例性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規程以利用與用於控制資訊的FDD分量載波配對的TDD資料載波來多工具有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上行鏈路 和下行鏈路資料的撥叫流程圖。在該圖示中,時間在向下方向上前進,並且所圖示的實體之間的通訊信號用各個實體下的線之間的箭頭來標示。如所圖示的,排程實體801與複數個下級實體104(包括一般使用者802和LoLat使用者804)處於通訊中。每個實體801、802和804被配置成用於在TDD載波和FDD載波上通訊。各個TDD和FDD載波被示意性地用從每個相應實體向下延伸的兩個垂直線來圖示。
以下結合圖10中圖示的流程圖來描述圖9。亦即,圖10是圖示根據本案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與用於控制資訊的FDD分量載波配對的TDD資料載波來進行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的示例性程序1000的流程圖。程序1000是從排程實體801的角度來描述的,並且可以相應地如結合圖9所描述的一般在以上結合圖1及/或2描述的排程實體102處操作。在本案的範圍內的其他實例中,程序1000可以由通用處理器、如以上描述且在圖2中圖示的處理系統214,或者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適的裝置來操作。圖10中示出的步驟或框的具體次序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該等步驟或框可以按任何合適的次序發生,其中一些實例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步驟或框同時發生。
在框1002,排程實體801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一指派或准予820。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的任何合適的控制通道可被用於第一資源指派,諸如下行鏈路指派通道。這裡,第一資源指派820可被配置成指示哪個或哪些時頻資源被指派給相應 的下級實體以用於上行鏈路資料的一般傳輸,亦即,利用長TTI的傳輸。根據第一資源指派820,在框1004,排程實體801可以在TDD上行鏈路載波上從至少一個下級實體(例如,下級實體802和804)接收利用長TTI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822。這裡,參照圖8,此一般上行鏈路資料822可以對應於來自一般使用者802的傳輸。如圖9中用虛線箭頭所圖示的,取決於第一資源指派820的內容以及第二下級實體804是否被配置成利用長TTI來傳送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可視情況是從第二下級實體804傳送的。
在各種實例中,當一般上行鏈路資料822可以繼續從下級實體傳送時,框1002和1004可以重複或反覆運算複數次。然而,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可能出現排程實體801可能希望向特定的下級實體(亦即,LoLat使用者804)傳送LoLat資料。相應地,在框1006,排程實體801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在LoLat准予通道808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例如,LoLat使用者804)傳送對時頻資源的指派或准予820。這裡,資源指派810可以指示LoLat使用者804從排程實體801接收利用至少一個短TTI的LoLat下行鏈路資料。具體而言,資源指派810可以包括標識特定的下級實體804的資訊、以及標識TDD載波上被准予用於LoLat下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資訊。
在框1008,排程實體801可視情況(如由虛線框1008指示地)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在任何合適的通道上傳送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809。這裡,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 809可以指令具有被准予的用於長TTI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一般使用者(諸如第一下級實體802)在至少一個所指定的短TTI(亦即,與LoLat准予810相對應的短TTI)期間對其上行鏈路傳輸進行删餘。
框1010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802和LoLat使用者804)處的操作。亦即,回應於上行鏈路准予修改809,一般使用者(例如,第一下級實體802)可視情況對其先前排程的利用長TTI的上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删餘。删餘是可任選的步驟、可在被配置成在TDD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監視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的控制通道的下級實體上操作。
在框1012,根據資源指派810,排程實體801可以在TDD載波上傳送LoLat下行鏈路資料824。在一些實例中,LoLat准予810和LoLat下行鏈路資料824的傳輸可以在相同時間(亦即,在相同的短TTI期間)發生。然而,這不必如此,並且在其他實例中,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和LoLat下行鏈路資料可以在完全非交疊的短TTI期間傳送,或者如圖8中所圖示的,單個短TTI可被用於LoLat下行鏈路准予810,該單個短TTI可以與在TDD載波上傳送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任何數目個(包括0個)短TTI交疊。
框1014和1016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802以及在一些示例中LoLat使用者804)處的操作。亦即,在框1014,一般下級實體可視情況在被排程的LoLat下行鏈路傳輸824結束之後等待合適的間隙或保護時間806。此保護 時間806可以例如補償任何傳播延遲或其他空中介面延遲,從而允許在恢復TDD載波上的任何上行鏈路傳輸之前全部完成至服務區域中的所有使用者的LoLat下行鏈路傳輸。在框1016,一般下級實體(亦即,一般使用者802)可以在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傳輸已完成時(並且可視情況在保護時間806之後)恢復其在TDD載波上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相應地,在框1018,排程實體802可以恢復從一或多個下級實體接收TDD載波上的利用長TTI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
藉由利用將用於資料傳輸的TDD載波與用於控制通道傳輸的FDD載波配對的以上方案,細LoLat准予通道808可以使排程實體能夠快速且動態地控制TDD載波上來自一組下級實體的具有至少兩種不同的資料類型或類別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資料的多工。
FDD-TDD載波配對:在一般DL上多工LoLat UL
圖11圖示了將TDD載波與FDD載波配對從而提供將LoLat上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下級實體的傳輸)與一般下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排程實體的傳輸)多工的又一實例。在所圖示的實例中,TDD載波以與圖8中的TDD載波大致相同的方式來圖示,其中下行鏈路資源連同利用長TTI來向複數個使用者(下級實體)傳送「一般」下行鏈路資料的排程實體一起示出。這裡,如將在以下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在下級實體的請求下,排程實體可以修改對時頻資源的排程指派或准予,從而中斷TDD載波上的正在進行中的下行鏈路傳輸以實現TDD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例如,LoLat資料傳輸)。
在所圖示的實例中,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攜帶用於控制在TDD載波上攜帶的資料的控制通道。亦即,FDD頻帶在其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中包括其中下級實體可以接收資訊(諸如LoLat上行鏈路准予1110)的LoLat准予通道1108,該LoLat准予通道1108可以攜帶給請求LoLat排程的LoLat使用者1104的准予資訊以用於傳送LoLat上行鏈路傳輸。FDD頻帶進一步在其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中包括細控制通道1112,該細控制通道1112可以攜帶修改與一般使用者1102在TDD載波上的下行鏈路資料接收相對應的下行鏈路時頻資源准予的下行鏈路准予修改1114。
在該圖示中,LoLat准予1110被示為佔據比DL准予修改1114更寬的頻寬。這表示儘管DL准予修改1114可以簡單地是表示正從一般使用者1102重新分配走的頻率資源和數個短TTI的幾個位元,但是LoLat准予1110可以包括更精確的與LoLat資源指派有關的資訊(諸如使用者ID、指派資訊、調制和編碼方案等)。
此外,在FDD上行鏈路分量載波上攜帶用於使下級實體能夠快速地向排程實體發送資訊的控制通道。亦即,FDD頻帶在其上行鏈路分量載波中包括細回饋通道1116,排程實體可以在細回饋通道1116中從下級實體接收回饋資訊(諸如LoLat排程請求1118)。
除了所圖示的通道之外,可以藉由利用任何合適的下行鏈路准予通道(不必是所圖示的通道之一)來針對TDD載波上的下行鏈路傳輸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例如,使用者 A-F)准予與長TTI相對應的時頻資源。由於該等下行鏈路傳輸正在進行中,因而若標示為LoLat使用者1104的特定下級實體希望請求用於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資源,則該下級實體可以在FDD上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在細回饋通道1116上傳送LoLat排程請求1118。這裡,LoLat排程請求1118可以利用短TTI,但是這不必總是如此。作為回應,若排程實體希望准予所請求的LoLat資源,則排程實體102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傳送LoLat准予1110,該LoLat准予1110向傳送LoLat使用者排程請求1118的LoLat使用者1104通知其被准予的資源。在用於使LoLat使用者能夠接收和處理LoLat准予1110並且準備其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合適延遲之後,排程實體可以進一步在細控制通道1112上傳送下行鏈路准予修改,該下行鏈路准予修改向正在TDD載波上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般使用者1102通知其被准予的資源中的一些或全部正被修改或移除以便為LoLat傳輸讓路。
因為資料載波是TDD載波,所以在LoLat使用者1104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期間,删餘、停止或暫停利用長TTI進行的至一般使用者1102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在此時間期間,LoLat使用者1104可以在TDD載波上傳送其LoLat上行鏈路傳輸,從而導致TDD載波上的一般下行鏈路傳輸與LoLat上行鏈路傳輸之間的正交多工存取方案。
在一些實例中,就在LoLat上行鏈路傳輸被排程開始的時間之前,排程實體可以暫停其在TDD載波上的一般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亦即,在TDD載波上多工LoLat上行鏈路傳輸 和一般下行鏈路傳輸時可以視情況利用間隙或保護時間1106。這裡,此保護時間1106可以例如補償任何傳播延遲或其他空中介面延遲,從而允許在TDD載波上開始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間之前全部完成至服務區域中的所有使用者的一般下行鏈路傳輸。
在該圖示中,下行鏈路准予修改被圖示為與修改下行鏈路資源同時出現。可避免對准予修改的提前時序的需要,因為下行鏈路准予修改和下行鏈路資料可被進行接收的一般UE緩衝和後處理,如以上所描述的。
圖12是圖示可以根據一個示例發生的示例性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規程以利用與用於控制資訊的FDD分量載波配對的TDD資料載波來多工具有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資料的撥叫流程圖。在該圖示中,時間在向下方向上前進,並且所圖示的實體之間的通訊信號用各個實體下的線之間的箭頭來標示。如所圖示的,排程實體1101與多個下級實體104(包括一般使用者1102和LoLat使用者1104)處於通訊中。每個實體1101、1102和1104被配置成用於在TDD載波和FDD載波上通訊。各個TDD和FDD載波被示意性地用從每個相應實體向下延伸的兩個垂直線來圖示。
以下結合圖13中圖示的流程圖來描述圖12。亦即,圖13是圖示根據本案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與用於控制資訊的FDD分量載波配對的TDD資料載波來進行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的示例性程序1300的流程圖。程序1300是從排程實體1101的角度來描述的,並且可以相應地如結合圖12所描述的一般 在以上結合圖1及/或2描述的排程實體102處操作。在本案的範圍內的其他實例中,程序1300可以由通用處理器、如以上描述且在圖2中圖示的處理系統214,或者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適的手段來操作。圖13中示出的步驟或框的具體次序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該等步驟或框可以按任何合適的次序發生,其中一些實例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步驟或框同時發生。
在框1302,排程實體1101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一指派或准予1120。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的任何合適的控制通道可被用於第一資源指派,諸如下行鏈路指派通道。這裡,第一資源指派1120可被配置成指示哪個或哪些時頻資源被指派給相應的下級實體以用於接收下行鏈路資料的一般傳輸,亦即,利用長TTI的傳輸。根據第一資源指派1120,在框1304,排程實體1101可以利用長TTI在TDD下行鏈路載波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例如,下級實體1102和1104)傳送一般下行鏈路資料1122。這裡,參照圖11,此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122可以對應於去往一般使用者1102的下行鏈路傳輸。如圖12中用虛線箭頭所圖示的,取決於第一資源指派1120的內容以及第二下級實體1104是否被配置成接收利用長TTI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一般下行鏈路資料可視情況被傳送給第二下級實體1104。
在各種實例中,當一般下行鏈路資料1122可以繼續傳送給下級實體時,框1302和1304可以重複或反覆運算複數 次。然而,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可能出現下級實體1104(亦即,LoLat使用者1104)可能希望向排程實體1101傳送LoLat上行鏈路資料。因此,在框1306,排程實體1101可以在FDD上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從LoLat使用者1104(亦即,第二下級實體1104)接收細回饋通道1116上的LoLat排程請求1118。LoLat排程請求1118可以包括標識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1104的資訊,並且包括與期望傳送的LoLat資料有關的任何相關資訊。
在框1308,排程實體1101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在LoLat准予通道1108上向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1104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二指派或准予1110。這裡,第二資源指派1110可以包括標識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1104的資訊、以及標識TDD上行鏈路載波上被准予用於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資訊。
在可任選的框1310,就在LoLat上行鏈路傳輸被排程開始的時間之前,排程實體1101可以暫停其在TDD載波上的一般下行鏈路資料傳輸1122。亦即,在TDD載波上多工LoLat上行鏈路傳輸1124和一般下行鏈路傳輸1122時可以視情況利用間隙或保護時間1106。
在框1312,排程實體1101可以在FDD下行鏈路分量載波上在細控制通道1112上傳送下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1114。這裡,下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1114可以指令具有被准予的用於長TTI下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一般使用者(諸如第一下級實體1102)在至少一個所指定的短TTI期間忽略任何上行鏈路傳輸。亦即,由於該TTI期間的傳輸將是來自LoLat使用 者1104的LoLat上行鏈路傳輸而不是針對一般使用者1102的,因而該資料可能不可被一般使用者1102解碼並且在對相應長TTI的後處理期間可被一般使用者1102忽略。
框1314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LoLat使用者1104)處的操作。亦即,回應於第二資源指派1110,LoLat使用者(亦即,第二下級實體1104)可以利用TDD載波上所指派的時頻資源來傳送LoLat上行鏈路資料1124。
在一些實例中,框1312處的下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1114的傳輸和框1314處的LoLat上行鏈路資料1124在TDD載波上的傳輸(以及TDD載波上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相應暫停,不包括可被添加的任何保護時間)可以同時發生。亦即,該等傳輸可以例如利用不同的時頻資源來多工。在其他實例中,根據特定實現的細節,該等傳輸可以是在不同的時間。亦即,一般使用者1102可被配置成緩衝或緩存細控制通道1112和TDD載波的內容,以使得可以在由一般使用者1102進行的後處理期間執行對所指定的短TTI期間的資料的忽略。
在框1316,排程實體1101可以在TDD載波上接收從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1104利用短TTI傳送的LoLat上行鏈路資料1124。在框1318,排程實體1101可以恢復利用長TTI在TDD載波上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1102)傳送一般下行鏈路資料1122。
藉由利用將用於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TDD載波與用於控制通道傳輸的FDD載波配對的以上方案,細控制通道1112可以使排程實體能夠多工一組下級實體的具有至少兩種不同 的資料類型或類別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資料。
TDD-TDD載波配對
在本案的進一步態樣中,不是將FDD載波與TDD載波配對,而是可以按能夠實現全雙工通訊的方式將兩個TDD載波彼此配對。圖14圖示了兩個TDD分量載波(CC)的配對的一個實例。在此圖示中,第一CC(分量載波1或CC1)與第二CC(分量載波2或CC2)配對。橫軸表示時間,而縱軸表示頻率(未按比例繪製)。CC1和CC2兩者皆是TDD載波,其中在每個相應載波上,用U指示的上行鏈路時槽與用D指示的下行鏈路時槽進行時間多工。另外,一些時槽被標識為特殊時槽並且用S來指示,如以下進一步描述的。在本文中,時槽可以對應於任何合適的時間歷時,並且可以對應於其他命名,諸如傳輸時間區間(TTI)、子訊框、訊框、符號歷時等。
若僅CC1能被通訊設備使用,則看到在任何單個時間僅存在下行鏈路、上行鏈路或特殊時槽。該圖圖示兩種不同類型的訊框,標識為配置A和配置B。在被標識為配置A的第一訊框中,存在相同數目的上行鏈路時槽U和下行鏈路時槽D,連同被標識為特殊時槽S的兩個時槽。在被標識為配置B的第二訊框中,大多數時槽是下行鏈路時槽D,且有一個上行鏈路時槽U和一個特殊時槽S。第三訊框被示為另一配置A訊框。該等配置僅是一個實例,該示例對應於TD-LTE標準中定義的一些現有配置。
在任何時刻,例如,在被標識為配置B的第二訊框期間,若通訊設備需要在上行鏈路上發送回饋,則該通訊設備 可能不被給予此種機會,因為該通訊設備面對長時間的唯下行鏈路時槽。這裡,回饋將需要被緩存,至少直至在第三訊框的第三時槽中提供下一機會。
因此,在本案的一態樣中,第一TDD分量載波CC1可以與第二TDD分量載波CC2配對。這裡,CC2可以實現相對於CC1的相逆、共軛或互補的傳送/接收組織。在本案中,術語「逆」、「互補」和「共軛」可互換地使用,其一般代表其中CC1中的至少一些下行鏈路時槽D與CC2中的上行鏈路時槽U配對並且CC1中的至少一些上行鏈路時槽U與CC2中的下行鏈路時槽D配對的配置。所圖示的配置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在本案的範圍內可以利用其他配置,其中的一些配置可以跨兩個分量載波配對所有時槽,並且其他配置可以包括一些未配對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時槽。
如圖所示的,配置A訊框與配置-A訊框配對,其中配置-A表示配置A的逆(或共軛)。類似地,配置B訊框與配置-B訊框配對。
所圖示的示例中的用S指示的特殊時槽可被用於下行鏈路至上行鏈路切換。亦即,參照由下級實體104進行的通訊,在利用TDD載波時(其中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傳輸兩者的時序均由排程實體102驅動),在從下行鏈路時槽D轉換到上行鏈路時槽U時可能存在對一定的時間間隙的需要。亦即,在從排程實體102至下級實體104的下行鏈路時槽D的傳輸與從下級實體104至排程實體102的上行鏈路時槽U的傳輸之間存在一定的傳播延遲。為了計及該等傳播延遲,特殊時槽S在下 行鏈路時槽D的結束與上行鏈路時槽U的開始之間插入間隙,從而排程實體102和下級實體104可以維持同步。這裡,該間隙可以對應於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通訊均不發生的時間。特殊時槽S中的間隙的長度可以根據細胞服務區的大小來配置。
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一個分量載波中的特殊時槽S可以與其配對分量載波上的任何合適時槽配對,包括下行鏈路時槽D、上行鏈路時槽U,或另一特殊時槽S。在一些實例中,諸如圖14中所圖示的實例中,一個分量載波(CC1)之每一者特殊時槽S可被映射(例如,在時間上對準)至其配對分量載波(CC2)中的相應下行鏈路時槽。然而,這僅是一個示例並且本質上不意欲限定。
在另一實例中,特殊時槽S可以視需要被插入到相逆或配對分量載波CC2中、插入在從下行鏈路時槽至上行鏈路時槽的轉換之間。
在一些實例中,配對分量載波可以是頻帶間載波。亦即,分量載波CC1和CC2中的每一者可以位於與其配對分量載波不同的頻帶中。藉由將分量載波置於不同頻帶中,設備(諸如排程實體102和下級實體104)處的RF功能可被改善,從而減少相應載波之間的干擾並且降敏。然而,這不是要求,並且在本案的範圍內可以利用頻帶內分量載波;然而,在此類情形中選取在頻率中儘可能遠離的分量載波可以是有益的。
作為一個實例,圖14中的圖圖示具有基本上相同頻寬的兩個配對TDD分量載波。亦即,每個分量載波在垂直的 頻率維度中具有相同的寬度。這裡,若相同頻寬的兩個TDD分量載波彼此配對,則可能失去一般TDD載波的益處之一。亦即,一般TDD具有以下優點:取決於訊務的特性,可以決定多少時槽可被用於下行鏈路訊務,以及多少時槽可被用於上行鏈路訊務,從而實現動態指派並且提供對可用資源的最高效使用。若配對分量載波具有相同頻寬,則在一個分量載波中的一個方向上的所有時槽與其配對分量載波中的另一方向上的時槽配對的情況下,將失去此靈活性。亦即,在此類配置中,兩個分量載波上的下行鏈路時槽的總和將等於兩個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時槽的總和。
圖15圖示了根據本案的進一步態樣的分量載波的共軛配對,該共軛配對被配置成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時槽分配中提供一定程度的靈活性。
期望全雙工的原因未必是為了訊務通道的受益。確切而言,如以上所描述的,全雙工通訊可以是期望的,因為其可以例如藉由啟用針對動態通訊修改的細回饋和細准予來提供附加控制。
相應地,如圖14中所圖示的,具有寬頻寬(例如,100MHz)的第一TDD分量載波CC1可以與具有窄頻寬(例如,10MHz)的第二TDD分量載波CC2配對。兩個分量載波的頻寬之間的比值不必是這裡提供的10:1比值,而是在本案的範圍內可以利用任何合適的比值。該比值的選擇可以根據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上攜帶的訊務的特性(諸如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訊務之間的不對稱程度)來作出。例如,在下行鏈路 側顯著更繁重的訊務可以藉由在較寬頻寬分量載波上部署較大數目的下行鏈路時槽來容適。
在一些實例中,可以根據期望或需要的頻寬來選擇TDD分量載波中的一者或兩者的頻寬;並且在一些實例中,可以由排程實體或下級實體來配置TDD分量載波中的一者或兩者的頻寬。
TDD-TDD載波配對:在一般UL上多工LoLat UL
圖16圖示了將第一TDD分量載波與第二TDD分配載波配對從而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將LoLat上行鏈路傳輸與一般上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下級實體的傳輸)多工的一個實例。在所圖示的實例中,主TDD分量載波以與圖5中的TDD載波大致相同的方式來圖示,其中上行鏈路資源被分配給由橫跨長TTI的較大塊表示的不同使用者。這裡,如以下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下級實體(例如,UE)可以請求並且被准予用於LoLat傳輸的資源,該LoLat傳輸可以與來自其他使用者的一般上行鏈路傳輸進行多工處理。在該圖的底部,第二TDD分量載波上的資源被分配以供使用。
在所圖示的實例中,在副TDD分量載波上攜帶用於控制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控制通道。亦即,副TDD分量載波包括細控制通道1606,該細控制通道1606可以攜帶修改與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下級實體(亦即,一般使用者1602)上行鏈路傳輸相對應的上行鏈路資源准予的上行鏈路准予修改資訊1608。另外,副TDD分量載波包括LoLat准予通道1610,LoLat准予通道1610可以攜帶給請求要在主 TDD分量載波上的LoLat上行鏈路傳輸中利用的LoLat排程的下級實體(亦即,LoLat使用者1604)的准予資訊1612。
此外,除了資料載波之外,主TDD分量載波包括細回饋通道1614,下級實體(亦即,LoLat使用者1604)可以利用該細回饋通道1614來傳送資訊(諸如LoLat排程請求1616)。
除了所圖示的通道之外,可以藉由利用任何合適的下行鏈路准予通道(不必是所圖示的通道之一)來針對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例如,使用者A-F)准予與長TTI相對應的時頻資源。由於該等上行鏈路傳輸正在進行中,因而若標示為LoLat使用者1604的特定下級實體希望請求用於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資源,則該下級實體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在細回饋通道1614上傳送LoLat排程請求1616。這裡,LoLat排程請求1616可以利用短TTI,但是這不必總是如此。作為回應,若排程實體希望准予所請求的LoLat資源,則排程實體102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在細控制通道1606上傳送上行鏈路准予修改1608和在LoLat准予通道1610上傳送LoLat准予1612。這裡,細控制通道1606上的上行鏈路准予修改1608可被配置成向正在利用主TDD分量載波上被准予的上行鏈路時頻資源的所有下級實體通知其被准予的資源中的一些或全部正被修改或移除以便為LoLat傳輸讓路。此外,LoLat准予通道1610上的LoLat准予1612可被配置成向傳送LoLat排程請求的下級實體(亦即,LoLat使用者1604)通知其被准予的時頻資源。在該圖示中,LoLat准予 1612被示為佔據比UL准予修改1608更寬的頻寬。這表示儘管UL准予修改1608可以簡單地是表示正從一般使用者1602重新分配走的頻率資源和數個短TTI的幾個位元,但是LoLat准予1612可以包括更精確的與LoLat資源指派有關的資訊(諸如使用者ID、指派資訊、調制和編碼方案等)。因此,LoLat使用者1604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其LoLat上行鏈路傳輸,而其他一般使用者1602(諸如使用者D、E和F)可以停止其上行鏈路傳輸,從而導致TDD載波上的一般上行鏈路傳輸與LoLat上行鏈路傳輸之間的正交多工存取方案。
在此實例中,其上行鏈路資源被删餘的一般使用者1602(例如,下級實體104)可以受益於具有快速解碼上行鏈路准予修改1608的能力。亦即,從在一般使用者1602處接收到上行鏈路准予修改1608直至該使用者停止其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間可以非常短。為了容適快速反應時間,下級實體104可以被配置成例如藉由將零輸入驅動至收發機310內的功率放大器或者在另一示例中能夠快速地關閉功率放大器來快速暫停其上行鏈路傳輸。此外,LoLat使用者1604亦可以僅具有從接收其LoLat上行鏈路准予1612至其傳送LoLat上行鏈路資料的短暫時間。因此,對LoLat准予1612的快速處理和利用所排程時頻資源的傳輸將是有益的並且減少了等待時間。
圖17是圖示可以根據一個示例發生的示例性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規程以利用與副TDD分量載波配對的主TDD分量載波來多工具有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上行鏈路資料的撥叫流程圖。在該圖示中,時間在向下方向上前進,並且所圖示 的實體之間的通訊信號用各個實體下的線之間的箭頭來標示。如所圖示的,排程實體1601與複數個下級實體104(包括一般使用者1602和LoLat使用者1604)處於通訊中。每個實體1601、1602和1604被配置成用於在主TDD分量載波和副TDD分量載波上通訊。各個主和副TDD分量載波被示意性地用從每個相應實體向下延伸的兩個垂直線來圖示。
以下結合圖18中圖示的流程圖來描述圖17。亦即,圖18是圖示根據本案一些態樣的用於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的示例性程序1800的流程圖。程序1800是從排程實體1601的角度來描述的,並且可以相應地如結合圖17所描述的一般在以上結合圖1及/或2描述的排程實體102處操作。在本案的範圍內的其他實例中,程序1800可以由通用處理器、如以上描述且在圖2中圖示的處理系統214,或者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適的裝置來操作。圖18中示出的步驟或框的具體次序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該等步驟或框可以按任何合適的次序發生,其中一些實例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步驟或框同時發生。
在框1802,排程實體1601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一指派或准予1620。任何合適的控制通道可被用於第一資源指派,諸如下行鏈路指派通道。這裡,第一資源指派1620可被配置成指示哪個或哪些時頻資源被指派給相應的下級實體以用於上行鏈路資料的一般傳輸,亦即,利用長TTI的傳輸。根據第一資源指派1620,在框1804,排程實體1601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從 至少一個下級實體(例如,下級實體1602和1604)接收利用長TTI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622。這裡,參照圖16,此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622可以對應於來自一般使用者1602的傳輸。如圖17中用虛線箭頭所圖示的,取決於第一資源指派1620的內容以及第二下級實體1604是否被配置成利用長TTI來傳送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可視情況是從第二下級實體1604傳送的。
在各種實例中,框1802和1804可以重複或反覆運算複數次,因為可以繼續從下級實體傳送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622。然而,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可能發生下級實體1604(亦即,LoLat使用者1604)可能希望向排程實體1601傳送LoLat資料。因此,在框1806,排程實體1601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從LoLat使用者1604(亦即,第二下級實體1604)接收細回饋通道1614上的LoLat排程請求1616。LoLat排程請求1616可以包括標識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1604的資訊,並且包括與期望傳送的LoLat資料有關的任何相關資訊。
在框1808,排程實體1601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在細控制通道1606上傳送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1608。這裡,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1608可以指令具有被准予的用於長TTI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一般使用者(諸如第一下級實體1602)在至少一個所指定的短TTI期間對其上行鏈路傳輸進行删餘。進一步在框1810,排程實體1601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在LoLat准予通道1610上向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亦即,LoLat使用者1604)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二資源指派或准予 1612。這裡,第二資源指派1612可以包括標識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1604的資訊、以及標識主TDD分量載波上被准予用於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資訊。在一些實例中,框1808處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1608的傳輸和框1810處第二資源指派1612的傳輸可以同時發生。亦即,該等傳輸可以例如利用不同的時頻資源來多工。在其他實例中,根據特定實現的細節,該等傳輸可以是在不同的時間。
框1812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1602和LoLat使用者1604)處的操作。亦即,回應於上行鏈路准予修改1608,一般使用者(亦即,第一下級實體1602)可以對其先前排程的利用長TTI的上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删餘。此外,回應於第二資源指派1612,LoLat使用者(亦即,第二下級實體1604)可以利用主TDD分量載波上所指派的時頻資源來傳送LoLat上行鏈路資料1624。
在框1814,排程實體1601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接收從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1604利用短TTI傳送的LoLat上行鏈路資料1624。
框1816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1602以及在一些示例中LoLat使用者1604)處的操作。亦即,一般下級實體可以在LoLat上行鏈路資料1624的傳輸已完成時恢復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相應地,在框1818,排程實體1602可以恢復從一或多個下級實體接收主TDD分量載波上利用長TTI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622。
藉由利用將用於上行鏈路資料傳輸和上行鏈路回饋傳輸的主TDD載波與用於控制通道傳輸的副TDD分量載波配對的以上方案,細控制通道1606可以使排程實體能夠多工來自一組下級實體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具有不同TTI的至少兩種不同資料類型或類別。
TDD-TDD載波配對:在一般UL上多工LoLat DL
圖19圖示了TDD-TDD分量載波配對從而提供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將LoLat下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排程實體的傳輸)與一般上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下級實體的傳輸)多工的另一實例。在所圖示的實例中,主TDD分量載波以與圖4中的TDD載波大致相同的方式來圖示,其中上行鏈路資源連同利用長TTI來傳送「一般」上行鏈路資料的複數個使用者(下級實體)一起示出。這裡,如將在以下進一步詳細描述的,排程實體可以修改對時頻資源的排程指派或准予,從而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下行鏈路傳輸來中斷主TDD分量載波上正在進行中的上行鏈路傳輸。
在所圖示的實例中,在副TDD分量載波上攜帶用於控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攜帶的使用者資料的控制通道。亦即,副TDD分量載波包括LoLat准予通道1910,下級實體可以在LoLat准予通道1910中接收資訊(諸如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
在此實例中,因為副TDD分量載波與主TDD分量載波配對(例如,利用以上描述的共軛配對),所以下級實體可以始終(或者在大多數時間)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在下行鏈 路方向上接收控制通道,即使正在主TDD分量載波上進行上行鏈路傳輸時亦是如此。此外,在本案的一態樣中,若特定下級實體當前不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則該特定使用者可以被配置成始終監聽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下行鏈路資料。
除了所圖示的通道之外,可以藉由利用任何合適的下行鏈路准予通道(不必是所圖示的通道之一)來針對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例如,使用者A-F)准予與長TTI相對應的時頻資源。
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在一般使用者1902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期間,排程實體可以決定要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LoLat下行鏈路資料。亦即,在任何時間,與排程實體處於通訊中的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LoLat使用者1904)可能突然需要與網路進行LoLat通訊,其中該通訊需要比由一般使用者利用長TTI進行的通訊所導致的相對較長等待時間更嚴格的等待時間要求。由此,在本案的一態樣中,副TDD分量載波上LoLat准予通道1910的可用性可實現可對資料訊務利用短TTI的期望低等待時間通訊的一或多個下級實體(下文稱為LoLat使用者1904)的訊務與對資料訊務利用長TTI的一般使用者1902的訊務的動態多工。
相應地,在副TDD分量載波上的LoLat准予通道1910上,在任何給定的時間,排程實體可以廣播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可以按任何合適的方式來結構化。作為一個實例,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可以包括標識 正被准予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一或多個LoLat使用者的資訊、標識正被分配給該使用者的時頻資源的資訊、以及關於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和解碼的任何其他合適的資訊。
在相同時間,在主TDD分量載波上,排程實體可以根據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來向LoLat使用者1904廣播LoLat下行鏈路資料。亦即,在一些實例中,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和LoLat下行鏈路資料可以在相同時間(亦即,在相同的短TTI期間)傳送。然而,這不必如此,並且在其他實例中,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和LoLat下行鏈路資料可以在完全非交疊的短TTI期間傳送,或者如圖19中所圖示的,單個短TTI可被用於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該單個短TTI可以與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任何數目個(包括0個)短TTI交疊。
亦即,LoLat使用者1904(亦即,在LoLat准予1912中定址的下級實體)可被配置成接收和緩衝主TDD分量載波上的訊框,即使該使用者不在活躍地接收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一般下行鏈路資料的情況下亦是如此。在處理LoLat下行鏈路准予(這可以在每個長TTI結束時發生)之際,若在LoLat准予通道1910上接收到相應的LoLat准予1912,則該LoLat使用者1904可以相應地解碼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的LoLat下行鏈路資料。
在排程實體處,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LoLat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前,該排程實體正在從一般使用者1902接收一般上行鏈路傳輸。在LoLat傳輸時,為了容適LoLat資料在主 TDD分量載波上的下行鏈路傳輸,排程實體可以停止在主TDD分量載波上接收任何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並且可以開始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下行鏈路LoLat資料。這裡,一般使用者1902可能繼續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其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因為其可能尚未接收到關於排程實體在相應的短TTI期間將不會監聽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任何提前警告或指示。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完成了LoLat下行鏈路傳輸之後,排程實體可以切換回來並且打開其接收器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接收正在進行中的進一步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在本案的一些態樣中,被LoLat下行鏈路傳輸中斷的一般使用者1902可能不具有關於其實際上被中斷並且其上行鏈路傳輸被臨時忽略的任何指示。亦即,排程實體不必通知一般使用者1902其上行鏈路傳輸正被中斷/忽略以容適LoLat下行鏈路傳輸。
此方案的一個潛在影響可能是在排程實體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其LoLat下行鏈路傳輸時由排程實體對其他相鄰排程實體(例如,在兩個高功率基地台彼此相鄰的情況下)造成的某種程度的細胞服務區間干擾。此外,可能發生使用者間干擾,其中可能繼續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其上行鏈路資料的一般使用者1902可能影響LoLat使用者1904的接收效能。
因此,在本案的進一步態樣中,一般使用者1902可以具有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其一般上行鏈路資料期間監 視副TDD分量載波(包括LoLat准予通道1910上的傳輸)的能力。這裡,在一些實例中,副TDD分量載波可以進一步包括針對一般使用者1902的控制資訊,該控制資訊可以向彼等使用者指示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正被中斷以用於LoLat使用者。以此方式,可以使一般使用者1902能夠停止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從而減少或防止一般使用者1902對LoLat使用者1904在主TDD分量載波上接收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潛在擁堵。在本案的進一步態樣中,可以在LoLat下行鏈路傳輸結束之後、在一般使用者1902恢復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一般上行鏈路資料之前利用保護時間1906。在一些實例中,可以消除保護時間1906。
圖20是圖示可以根據一個示例發生的示例性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規程以利用配對的一組主和副TDD載波來多工具有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資料的撥叫流程圖。在該圖示中,時間在向下方向上前進,並且所圖示的實體之間的通訊信號用各個實體下的線之間的箭頭來標示。如所圖示的,排程實體1901與複數個下級實體104(包括一般使用者1902和LoLat使用者1904)處於通訊中。每個實體1901、1902和1904被配置成用於在主和副TDD分量載波上通訊。各個主和副TDD分量載波被示意性地用從每個相應實體向下延伸的兩個垂直線來圖示。
以下結合圖21中圖示的流程圖來描述圖20。亦即,圖21是圖示根據本案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配對的一組主和副TDD載波來進行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的示例性程序2100的流 程圖。程序2100是從排程實體1901的角度來描述的,並且可以相應地如結合圖20所描述的一般在以上結合圖1及/或2描述的排程實體102處操作。在本案的範圍內的其他實例中,程序2100可以由通用處理器、如以上描述且在圖2中圖示的處理系統214,或者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適的裝置來操作。圖21中示出的步驟或框的具體次序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該等步驟或框可以按任何合適的次序發生,其中一些實例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步驟或框同時發生。
在框2102,排程實體1901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一指派或准予1920。副TDD分量載波上的任何合適的控制通道可被用於第一資源指派1920,諸如下行鏈路指派通道。這裡,第一資源指派1920可被配置成指示哪個或哪些時頻資源被指派給相應的下級實體以用於上行鏈路資料的一般傳輸,亦即,利用長TTI的傳輸。根據第一資源指派1920,在框2104,排程實體1901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從至少一個下級實體(例如,下級實體1902和1904)接收利用長TTI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922。這裡,參照圖19,此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922可以對應於來自一般使用者1902的傳輸。如圖20中用虛線箭頭所圖示的,取決於第一資源指派1920的內容以及第二下級實體1904是否被配置成利用長TTI來傳送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922可視情況是從第二下級實體1904傳送的。
在各種實例中,框2102和2104可以重複或反覆運算 複數次,因為可以繼續從下級實體傳送一般上行鏈路資料1922。然而,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可能出現排程實體1901可能希望向特定的下級實體(亦即,LoLat使用者1904)傳送LoLat資料。相應地,在框2106,排程實體1901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在LoLat准予通道1910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例如,LoLat使用者1904)傳送對時頻資源的指派或准予1912。這裡,資源指派1912可以指示LoLat使用者1904從排程實體1901接收利用至少一個短TTI的LoLat下行鏈路資料。具體而言,資源指派1912可以包括標識特定的下級實體1904的資訊、以及標識主TDD分量載波上被准予用於LoLat下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資訊。
在框2108,排程實體1901可視情況(如由虛線框2108指示地)例如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在任何合適的通道上傳送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1924。這裡,上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1924可以指令具有被准予的用於長TTI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一般使用者(諸如第一下級實體1902)在至少一個所指定的短TTI(亦即,與LoLat准予1912相對應的短TTI)期間對其上行鏈路傳輸進行删餘。
框2110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1902和LoLat使用者1904)處的操作。亦即,回應於上行鏈路准予修改1924,一般使用者(例如,第一下級實體1902)可視情況對其先前排程的利用長TTI的上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删餘。删餘是可任選的步驟、可在被配置成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監視副TDD分量載波上的控制通道 的下級實體上操作。
在框2112,根據資源指派1912,排程實體1901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LoLat下行鏈路資料1926。在一些實例中,LoLat准予1912和LoLat下行鏈路資料1926的傳輸可以在相同時間(亦即,在相同的短TTI期間)發生。然而,不一定如此,並且在其他實例中,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和LoLat下行鏈路資料可以在完全非交疊的短TTI期間傳送,或者如圖19中所圖示的,單個短TTI可被用於LoLat下行鏈路准予1912,該單個短TTI可以與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任何數目個(包括0個)短TTI交疊。
框2114和2116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1902以及在一些示例中LoLat使用者1904)處的操作。亦即,在框2114,一般下級實體可視情況在所排程的LoLat下行鏈路傳輸1926結束之後等待合適的間隙或保護時間1906。此保護時間1906可以例如補償任何傳播延遲或其他空中介面延遲,從而允許在恢復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任何上行鏈路傳輸之前全部完成至服務區域中的所有使用者的LoLat下行鏈路傳輸。在框2116,一般下級實體(亦即,一般使用者1902)可以在LoLat下行鏈路資料的傳輸已完成時(並且可視情況在保護時間1906之後)恢復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相應地,在框2118,排程實體1902可以恢復從一或多個下級實體接收主TDD分量載波上利用長TTI的一般上行鏈路資料。
藉由利用將主和副TDD分量載波配對的以上方案, 細LoLat准予通道1912可以使排程實體能夠快速且動態地控制主TDD分量載波上來自一組下級實體的具有至少兩種不同的資料類型或類別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資料的多工。
TDD-TDD載波配對:在一般DL上多工LoLat UL
圖22圖示了將主和副TDD分量載波配對從而提供將LoLat上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下級實體的傳輸)與一般下行鏈路傳輸(亦即,來自排程實體的傳輸)多工的又一實例。在所圖示的實例中,主TDD分量載波以與圖8中的TDD載波大致相同的方式來圖示,其中下行鏈路資源連同利用長TTI來向複數個使用者(下級實體)傳送一般下行鏈路資料的排程實體一起示出。這裡,如將在以下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在下級實體的請求下,排程實體可以修改對時頻資源的排程指派或准予,從而中斷主TDD分量載波上正在進行中的下行鏈路傳輸以實現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例如,LoLat資料傳輸)。
在所圖示的實例中,可在主及/或副TDD分量載波中的一者或兩者上攜帶用於控制主TDD分量載波上攜帶的資料的控制通道。例如,如所圖示的,主TDD分量載波包括其中下級實體可以接收資訊(諸如LoLat上行鏈路准予2214)的LoLat准予通道2212,該LoLat准予通道2212可以攜帶給請求LoLat排程的LoLat使用者2204的准予資訊以用於傳送LoLat上行鏈路傳輸。主TDD分量載波進一步包括細控制通道2216,該細控制通道2216可以攜帶修改與一般使用者2202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下行鏈路資料接收相對應的下行鏈路時頻資源 准予的下行鏈路准予修改2218。
在該圖示中,LoLat准予2214被示為佔據比DL准予修改2218更寬的頻寬。這表示儘管DL准予修改2218可以簡單地是表示正從一般使用者2202重新分配走的頻率資源和數個短TTI的幾個位元,但是LoLat准予2214可以包括更精確的與LoLat資源指派有關的資訊(諸如使用者ID、指派資訊、調制和編碼方案等)。
此外,在副TDD分量載波上攜帶用於使下級實體能夠快速地向排程實體發送資訊的控制通道。亦即,副TDD分量載波包括細回饋通道2208,排程實體可以在細回體通道2208中從下級實體接收回饋資訊(諸如LoLat排程請求2210)。
除了所圖示的通道之外,可以藉由利用任何合適的下行鏈路准予通道(不必是所圖示的通道之一)來針對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下行鏈路傳輸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例如,使用者A-F)准予與長TTI相對應的時頻資源。由於該等下行鏈路傳輸正在進行中,因而若標示為LoLat使用者2204的特定下級實體希望請求用於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資源,則該下級實體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在細回饋通道2208上傳送LoLat排程請求2210。這裡,LoLat排程請求2210可以利用短TTI,但是這不必總是如此。作為回應,若排程實體希望准予所請求的LoLat資源,則排程實體102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LoLat准予2214,該LoLat准予2214向傳送了LoLat使用者排程請求2210的LoLat使用者2204通知其被准予的資源。在用於 使LoLat使用者能夠接收和處理LoLat准予2214並且準備其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合適延遲之後,排程實體可以進一步在細控制通道2216上傳送下行鏈路准予修改2218,該下行鏈路准予修改2218向正在主TDD分量載波上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般使用者2202通知其被准予的資源中的一些或全部正被修改或移除以便為LoLat傳輸讓路。
因為資料載波是TDD載波,所以在LoLat使用者2204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期間,删餘、停止或暫停利用長TTI進行的至一般使用者2202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在此時間期間,LoLat使用者2204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傳送其LoLat上行鏈路傳輸,從而導致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一般下行鏈路傳輸與LoLat上行鏈路傳輸之間的正交多工存取方案。
在一些實例中,就在LoLat上行鏈路傳輸被排程開始的時間之前,排程實體可以暫停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一般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亦即,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多工LoLat上行鏈路傳輸和一般下行鏈路傳輸時可以可視情況利用間隙或保護時間2206。這裡,此保護時間2206可以例如補償任何傳播延遲或其他空中介面延遲,從而允許在主TDD分量載波上開始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間之前全部完成至服務區域中的所有使用者的一般下行鏈路傳輸。
在該圖示中,下行鏈路准予修改2218被圖示為與修改下行鏈路資源同時出現。可避免對准予修改的提前時序的需要,因為下行鏈路准予修改2218和下行鏈路資料可被進行接收的一般使用者2202緩衝和後處理,如以上所描述的。
圖23是圖示可以根據一個示例發生的示例性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規程以利用配對的一組主和副TDD分量載波來多工具有不同等待時間目標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資料的撥叫流程圖。在該圖示中,時間在向下方向上前進,並且所圖示的實體之間的通訊信號用各個實體下的線之間的箭頭來標示。如所圖示的,排程實體2201與複數個下級實體104(包括一般使用者2202和LoLat使用者2204)處於通訊中。每個實體2201、2202和2204被配置成用於在主和副TDD分量載波上通訊。各個主和副TDD分量載波被示意性地用從每個相應實體向下延伸的兩個垂直線來圖示。
以下結合圖24中圖示的流程圖來描述圖23。亦即,圖24是圖示根據本案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配對的一組主和副TDD載波來進行資源指派和重新指派的示例性程序2400的流程圖。程序2400是從排程實體2201的角度來描述的,並且可以相應地如結合圖23所描述的一般在以上結合圖1及/或2描述的排程實體102處操作。在本案的範圍內的其他實例中,程序2400可以由通用處理器、如以上描述且在圖2中圖示的處理系統214,或者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適的手段來操作。圖24中示出的步驟或框的具體次序在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在本案的各個態樣中,該等步驟或框可以按任何合適的次序發生,其中一些實例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步驟或框同時發生。
在框2402,排程實體2201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傳送對時頻資源的第一指派或准予2220 。副TDD分量載波上(或者,在一些實例中,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任何合適的控制通道可被用於第一資源指派2220,諸如下行鏈路指派通道。這裡,第一資源指派2220可被配置成指示哪個或哪些時頻資源被指派給相應的下級實體以用於接收下行鏈路資料的一般傳輸,亦即,利用長TTI的傳輸。根據第一資源指派2220,在框2404,排程實體2201可以利用長TTI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向至少一個下級實體(例如,下級實體2202和2204)傳送一般下行鏈路資料2222。這裡,參照圖22,此一般上行鏈路資料2222可以對應於去往一般使用者2202的下行鏈路傳輸。如圖23中用虛線箭頭所圖示的,取決於第一資源指派2220的內容以及第二下級實體2204是否被配置成接收利用長TTI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一般下行鏈路資料2222可視情況被傳送給第二下級實體2204。
在各種實例中,當一般下行鏈路資料2222可以繼續傳送給下級實體時,框2402和2404可以重複或反覆運算複數次。然而,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可能出現下級實體2204(亦即,LoLat使用者2204)可能希望向排程實體2201傳送LoLat上行鏈路資料。因此,在框2406,排程實體2201可以在副TDD分量載波上從LoLat使用者2204(亦即,第二下級實體2204)接收細回饋通道2208上的LoLat排程請求2210。LoLat排程請求2210可以包括標識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2204的資訊,並且包括與期望傳送的LoLat資料有關的任何相關資訊。
在框2408,排程實體2201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在LoLat准予通道2212上向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2204傳送對 時頻資源的第二指派或准予2214。這裡,第二資源指派2214可以包括標識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2204的資訊、以及標識TDD上行鏈路載波上被准予用於LoLat上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資訊。
在可任選的框2410,就在LoLat上行鏈路傳輸2224被排程開始的時間之前,排程實體2201可以暫停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一般下行鏈路資料傳輸2222。亦即,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多工LoLat上行鏈路傳輸2224和一般下行鏈路傳輸2222時可以視情況利用間隙或保護時間2206。
在框2412,排程實體2201可以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在細控制通道2216上傳送下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2218。這裡,下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2218可以指令具有被准予的用於長TTI下行鏈路傳輸的時頻資源的一般使用者(諸如第一下級實體2202)在至少一個所指定的短TTI期間忽略任何上行鏈路傳輸。亦即,由於該TTI期間的傳輸將是來自LoLat使用者2204的的LoLat上行鏈路傳輸2224而不是針對一般使用者2202的,因而該資料可能不可被一般使用者2202解碼並且在對相應長TTI的後處理期間可被一般使用者2202忽略。
框2414表示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LoLat使用者2204)處的操作。亦即,回應於第二資源指派2214,LoLat使用者(亦即,第二下級實體2204)可以利用主TDD分量載波上所指派的時頻資源來傳送LoLat上行鏈路資料2224。
在一些實例中,框2412處的下行鏈路排程准予修改2218的傳輸和框2414處的LoLat上行鏈路資料2224在主TDD 分量載波上的傳輸(以及主TDD分量載波上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的相應暫停,不包括可被添加的任何保護時間)可以同時發生。儘管這可能違反正交性,但是一般使用者可以被適當地配置成在後處理期間忽略與分配給LoLat使用者2204的時頻資源(如下行鏈路准予修改2218中所指示的)相對應的資訊。在其他實例中,根據特定實現的細節,該等傳輸可以是在不同的時間。亦即,一般使用者2202可被配置成緩衝或緩存細控制通道2216和主TDD分量載波的內容,以使得可以在由一般使用者2202進行的後處理期間執行對所指定的短TTI期間的資料的忽略。
在框2416,排程實體2201可以接收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利用短TTI從作出請求的下級實體2204傳送的LoLat上行鏈路資料2224。在框2418,排程實體2201可以恢復利用長TTI在主TDD分量載波上向一或多個下級實體(諸如一般使用者2202)傳送一般下行鏈路資料2222。
藉由利用將主和副TDD分量載波配對的以上方案,細控制通道2216和細回饋通道2208可以使排程實體能夠多工一組下級實體的具有至少兩種不同的資料類型或類別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資料。
現在參照圖25,提供瞭圖示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利用與第二載波配對的TDD載波並且多工長TTI和短TTI的無線通訊的示例程序2500的流程圖。在各種實例中,程序2500可以由圖1和2中圖示的排程實體102;圖5、8、11、16、19和22中分別圖示的排程實體501、801、1101、1601、1901,或2201 ;包括處理器204的處理系統214;或者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適的手段來實現。
在框2502,排程實體102可以利用第一(例如,長)TTI在TDD載波上與一或多個下級實體104無線地通訊。這裡,無線地通訊可以包括在一或多個通訊通道上傳送及/或接收資料及/或控制資訊,如以上所描述的。此外,在框2504,排程實體102可以利用與長TTI至少部分交疊的第二(例如,短)TTI並且利用與第一載波配對、但在頻率上與第一載波分開的第二載波來無線地通訊。這裡,第二配對載波可以是FDD載波或TDD載波。
現在參照圖26,提供圖示根據本案的一些態樣將一對TDD載波用於全雙工通訊的無線通訊的示例性程序2600的流程圖。在各種實例中,程序2600可以由圖1和2中圖示的排程實體102;圖5、8、11、16、19和22中分別圖示的排程實體501、801、1101、1601、1901,或2201;包括處理器204的處理系統214;或者用於執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適的手段來實現。
在框2602,排程實體102可以在第一TDD載波上無線地通訊。這裡,無線地通訊可以包括在一或多個通訊通道上傳送及/或接收資料及/或控制資訊,如以上所描述的。此外,在框2604,排程實體102可以在與第一TDD載波配對、但在頻率上與第一TDD載波分開的第二TDD載波上無線地通訊。這裡,第一TDD載波中的至少一部分時槽的方向與第二TDD載波中的在時間上對準的時槽的方向可以是互補的。亦即,第 一TDD載波中的至少一個上行鏈路時槽可以與第二TDD載波中的下行鏈路時槽在時間上對準。
如本領域技藝人士將容易領會的一般,貫穿本案描述的各種態樣可擴展到任何合適的電信系統、網路架構和通訊標準。作為實例,各態樣可被應用於UMTS系統,諸如W-CDMA、TD-SCDMA和TD-CDMA。各個態樣亦可應用於採用長期進化(LTE)(在FDD、TDD或這兩種模式下)、進階LTE(LTE-A)(在FDD、TDD或這兩種模式下)、CDMA2000、進化資料最佳化(EV-DO)、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超寬頻(UWB)、藍芽的系統及/或其他合適的系統,包括由待定義的廣域網標準所描述的彼等系統。所採用的實際的電信標準、網路架構及/或通訊標準將取決於具體應用以及加諸於系統的整體設計約束。
在本案內,措辭「示例性」用於表示「用作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實現或態樣不必被解釋為優於或勝過本案的其他態樣。同樣,術語「態樣」不要求本案的所有態樣皆包括所論述的特徵、優點或操作模式。術語「耦合」在本文中被用於指兩個物件之間的直接或間接耦合。例如,若物件A實體地接觸物件B,且物件B接觸物件C,則物件A和C可仍被認為是彼此耦合的--即便其並非彼此直接實體接觸。例如,第一晶粒可以在封裝中耦合至第二晶粒,即便第一晶粒從不直接與第二晶粒實體接觸。術語「電路」和「電路系統」被寬泛地使用,並且意欲包括電 裝置和導體的硬體實現以及資訊和指令的軟體實現兩者,該等電裝置和導體在被連接和配置時使得能執行本案中描述的功能而不限於電子電路的類型,並且該等資訊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能執行本案中描述的功能。
圖1-26中圖示的元件、步驟、特徵及/或功能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可以被重新安排及/或組合成單個元件、步驟、特徵或功能,或者可以實施在若干元件、步驟,或功能中。亦可添加附加的元件、組件、步驟,及/或功能而不會脫離本文中所揭示的新穎特徵。圖1-26中所圖示的裝置、設備及/或元件可以被配置成執行本文所描述的一或多個方法、特徵,或步驟。本文中描述的新穎演算法亦可以高效地實現在軟體中及/或嵌入在硬體中。
應該理解,所揭示的方法中各步驟的具體次序或階層是示例性程序的說明。基於設計偏好,應該理解,可以重新編排該等方法中各步驟的具體次序或階層。所附方法請求項以示例次序呈現各種步驟的要素,且並不意味著被限定於所呈現的具體次序或階層,除非在本文中有特別敘述。
提供之前的描述是為了使本領域任何技藝人士均能夠實踐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種態樣。對該等態樣的各種改動將容易為本領域技藝人士所明白,並且在本文中所定義的普適原理可被應用於其他態樣。因此,請求項並非意欲被限定於本文中所示出的各態樣,而是應被授予與請求項的語言相一致的全部範圍,其中對要素的單數形式的引述並非意欲表示「有且僅有一個」--除非特別如此聲明,而是意欲表示「一 或多個」。除非特別另外聲明,否則術語「一些/某個」指的是一或多個。引述一列項目中的「至少一個」的短語是指該等項目的任何組合,包括單個成員。作為實例,「a、b或c中的至少一個」意欲涵蓋:a;b;c;a和b;a和c;b和c;及a、b和c。本案通篇描述的各種態樣的要素為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當前或今後所知的所有結構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經由引述被明確納入於此,且意欲被請求項所涵蓋。此外,本文中所揭示的任何內容皆並非意欲貢獻給公眾,無論此種揭示是否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被顯式地敘述。請求項的任何要素皆不應當在專利法的規定下來解釋,除非該要素是使用措辭「用於......的手段」來明確敘述的或者在方法請求項情形中該要素是使用措辭「用於......的步驟」來敘述的。
102‧‧‧排程實體
104‧‧‧下級實體
106‧‧‧下行鏈路資料
108‧‧‧細控制通道
110‧‧‧上行鏈路資料
112‧‧‧細控制通道
114‧‧‧細回饋通道

Claims (88)

  1. 一種能在一下級實體處操作的無線通訊方法,包括:利用一第一傳輸時間區間(TTI)在一第一載波上與一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該第一載波是一分時雙工(TDD)載波;及利用不同於該第一TTI且與該第一TTI至少部分交疊的一第二TTI在與該第一載波配對、但在頻率上與該第一載波分開的一第二載波上與該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TTI在歷時上短於該第一TTI。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載波包括用於控制該第一載波上的資料傳輸的至少一個控制通道。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載波是一分頻雙工(FDD)載波。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該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TDD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 源;及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來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根據該准予修改來將一零輸入驅動至與一收發機相關聯的一功率放大器以暫停上行鏈路傳輸。
  7. 如請求項4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及在該TDD載波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下行鏈路資料。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下行鏈路准予和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該下行鏈路資料是彼此同時地接收的。
  9. 如請求項4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TDD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接收並緩衝該FDD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
  10. 如請求項4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下行鏈路資料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在該TDD載波上對利用該第一TTI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修改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包括在至少一個第二TTI期間暫停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載波是具有與該第一載波的一共軛配對的一TDD載波,其中該第一載波中的至少一部分時槽的方向與該第二載波中在時間上對準的時槽的一方向是互補的。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一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在該第二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第一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 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來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
  14. 如請求項12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二載波上接收一准予修改,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修改該上行鏈路資料之步驟包括暫停該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
  16. 如請求項12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一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及在該第一載波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下行鏈路資料。
  17.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下行鏈路准予和該下行鏈路資料是彼此同時地接收的。
  18. 如請求項12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利用該第一TTI在該第一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接收並緩衝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來自一排程實體的 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
  19. 如請求項12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一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第一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在該第一載波上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准予修改和該下行鏈路資料是彼此同時地接收的。
  21. 如請求項12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下行鏈路資料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在該第二載波上對利用該第一TTI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該修改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之步驟包括在至少一個第二TTI期間暫停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23. 一種配置成用於無線通訊的下級實體,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通訊地耦合至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的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及通訊地耦合至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的一收發機,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利用一第一傳輸時間區間(TTI)在一第一載波上與一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該第一載波是一分時雙工(TDD)載波;及利用該收發機利用不同於該第一TTI且與該第一TTI至少部分交疊的一第二TTI在與該第一載波配對、但在頻率上與該第一載波分開的一第二載波上與該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
  24. 如請求項23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第二TTI在歷時上短於該第一TTI。
  25. 如請求項23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第二載波包括用於控制該第一載波上的資料傳輸的至少一個控制通道。
  26. 如請求項23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第二載波是一分頻雙工(FDD)載波。
  27. 如請求項26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該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利用該收發機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TDD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利用該收發機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來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
  28. 如請求項26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根據該准予修改將一零輸入驅動至與該收發機相關聯的一功率放大器以暫停上行鏈路傳輸。
  29. 如請求項26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及利用該收發機在該TDD載波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 用該第二TTI的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下行鏈路資料。
  30. 如請求項29之下級實體,其中該下行鏈路准予和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該下行鏈路資料是彼此同時地接收的。
  31. 如請求項26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及在該TDD載波上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時緩衝該下行鏈路准予。
  32. 如請求項26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下行鏈路資料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在該TDD載波上對利用該第一TTI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33. 如請求項32之下級實體,其中被配置成修改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在至少一個第二TTI期間暫停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34. 如請求項23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第二載波是具有與該第一載波的一共軛配對的一TDD載波,其中該第一載波中的至少一部分時槽的方向與該第二載波中在時間上對準的時槽的一方向是互補的。
  35. 如請求項34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第一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一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利用該收發機在該第二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第一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利用該收發機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來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
  36. 如請求項34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第二載波上接收一准予修改,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
  37. 如請求項36之下級實體,其中被配置成修改該上行鏈路 資料的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暫停該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
  38. 如請求項34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一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及利用該收發機在該第一載波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下行鏈路資料。
  39. 如請求項38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彼此同時地接收該下行鏈路准予和該下行鏈路資料。
  40. 如請求項34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一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及在利用該第一TTI在該第一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緩衝該下行鏈路准予。
  41. 如請求項34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一排程 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利用該收發機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第一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利用該收發機以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來利用該第二TTI在該第一載波上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
  42. 如請求項41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彼此同時地接收該准予修改和該下行鏈路資料。
  43. 如請求項34之下級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利用該收發機在該第一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下行鏈路資料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利用該收發機以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在該第二載波上對利用該第一TTI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44. 如請求項43之下級實體,其中被配置成修改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被進一步配置成在至少一個第二TTI期間暫停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45. 一種配置成用於無線通訊的下級實體,包括: 用於利用一第一傳輸時間區間(TTI)在一第一載波上與一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的手段,該第一載波是一分時雙工(TDD)載波;及用於利用不同於該第一TTI且與該第一TTI至少部分交疊的第二TTI在與該第一載波配對、但在頻率上與該第一載波分開的第二載波上與該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的手段。
  46. 如請求項45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第二TTI在歷時上短於該第一TTI。
  47. 如請求項45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第二載波包括用於控制該第一載波上的資料傳輸的至少一個控制通道。
  48. 如請求項45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第二載波是一分頻雙工(FDD)載波。
  49. 如請求項48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該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的手段;用於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的手段,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TDD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用於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來向該排程實 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的手段。
  50. 如請求項48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手段,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用於根據該准予修改來將一零輸入驅動至與一收發機相關聯的一功率放大器以暫停上行鏈路傳輸的手段。
  51. 如請求項48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手段;及用於在該TDD載波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下行鏈路資料的手段。
  52. 如請求項51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用於接收該下行鏈路准予的手段和該用於接收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手段被配置成彼此同時地接收該下行鏈路准予和該下行鏈路資料。
  53. 如請求項48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TDD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接收並緩衝該FDD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手段。
  54. 如請求項48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手段,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下行鏈路資料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用於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在該TDD載波上對利用該第一TTI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手段。
  55. 如請求項54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用於修改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手段被配置成在至少一個第二TTI期間暫停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56. 如請求項45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第二載波是具有與該第一載波的一共軛配對的一TDD載波,其中該第一載波中的至少一部分時槽的方向與該第二載波中在時間上對準的時槽的一方向是互補的。
  57. 如請求項56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第一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一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的手段;用於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在該第二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的手段,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第一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 用於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來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的手段。
  58. 如請求項56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第二載波上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手段,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用於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手段。
  59. 如請求項58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用於修改該上行鏈路資料的手段被配置成暫停該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
  60. 如請求項56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一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手段;及用於在該第一載波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下行鏈路資料的手段。
  61. 如請求項60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用於接收該下行鏈路准予的手段和該用於接收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手段被配置成彼此同時地接收該下行鏈路准予和該下行鏈路資料。
  62. 如請求項56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 用於在利用該第一TTI在該第一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接收並緩衝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來自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手段。
  63. 如請求項56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一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的手段;用於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的手段,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第一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用於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在該第一載波上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的手段。
  64. 如請求項63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用於接收該准予修改的手段和該用於接收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手段被配置成彼此同時地接收該准予修改和該下行鏈路資料。
  65. 如請求項56之下級實體,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第一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手段,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下行鏈路資料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用於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在該第二載波上對利用該第一TTI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手段。
  66. 如請求項65之下級實體,其中該用於修改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手段被配置成在至少一個第二TTI期間暫停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67. 一種配置成用於無線通訊的一下級實體上的儲存電腦可執行代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利用一第一傳輸時間區間(TTI)在一第一載波上與一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的指令,該第一載波是一分時雙工(TDD)載波;及用於使一電腦利用不同於該第一TTI且與該第一TTI至少部分交疊的一第二TTI在與該第一載波配對、但在頻率上與該第一載波分開的一第二載波上與該排程實體無線地通訊的指令。
  68. 如請求項67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二TTI在歷時上短於該第一TTI。
  69. 如請求項67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二載波包括用於控制該第一載波上的資料傳輸的至少一個控制通道。
  70. 如請求項69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二載波是一分頻雙工(FDD)載波。
  71. 如請求項70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 用於使一電腦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該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的指令;用於使一電腦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的指令,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TDD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用於使一電腦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來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的指令。
  72. 如請求項70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指令,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用於使一電腦根據該准予修改來將一零輸入驅動至與一收發機相關聯的一功率放大器以暫停上行鏈路傳輸的指令。
  73. 如請求項70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FDD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指令;及用於使一電腦在該T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利用該第二TTI的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一下行鏈路資料的指令。
  74. 如請求項73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用於使一電腦接 收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指令和該用於使一電腦接收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下行鏈路資料的指令被配置成彼此同時地接收該下行鏈路准予和該下行鏈路資料。
  75. 如請求項70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TDD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接收並緩衝該FDD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來自該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指令。
  76. 如請求項70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FDD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指令,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下行鏈路資料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用於使一電腦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在該TDD載波上對利用該第一TTI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指令。
  77. 如請求項76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用於使一電腦修改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指令被進一步配置成在至少一個第二TTI期間暫停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78. 如請求項67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第二載波是具有與該第一載波的一共軛配對的一TDD載波,其中該第一載波中的至少一部分時槽的方向與該第二載波中在時間上對準的時槽的一方向是互補的。
  79. 如請求項78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第一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一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的指令;用於使一電腦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在該第二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的指令,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第一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用於使一電腦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來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的指令。
  80. 如請求項78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第二載波上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指令,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用於使一電腦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該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指令。
  81. 如請求項80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用於使一電腦修改該上行鏈路資料的指令被進一步配置成用於暫停該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
  82. 如請求項78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接收來自 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指令;及用於使一電腦在該第一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利用該第二TTI的與該下行鏈路准予相對應的下行鏈路資料的指令。
  83. 如請求項82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用於使一電腦接收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指令和該用於使一電腦接收下行鏈路資料的指令被配置成彼此同時地接收該下行鏈路准予和該下行鏈路資料。
  84. 如請求項78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利用該第一TTI在該第一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資料時接收並緩衝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准予通道上來自一排程實體的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下行鏈路准予的指令。
  85. 如請求項78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第二載波上的一回饋通道上向排程實體傳送一排程請求的指令;用於使一電腦回應於該排程請求而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上行鏈路准予的指令,該上行鏈路准予被配置成標識該第一載波上被准予以用於利用該第二TTI的一上行鏈路資料傳輸的資源;及用於使一電腦根據該上行鏈路准予利用該第二TTI在該第一載波上向該排程實體傳送該上行鏈路資料的指令。
  86. 如請求項85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用於使一電腦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指令和該用於使一電腦接收下行鏈路資料的指令被配置成彼此同時地接收該准予修改和該下行鏈路資料。
  87. 如請求項78之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括:用於使一電腦在該第一載波上從該排程實體接收一准予修改的指令,該准予修改被配置成修改用於利用該第一TTI的下行鏈路資料的一現有資源准予;及用於使一電腦根據該准予修改來修改在該第二載波上對利用該第一TTI的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指令。
  88. 如請求項87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用於使一電腦修改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的指令被進一步配置成在至少一個第二TTI期間暫停對該下行鏈路資料的接收。
TW104114930A 2014-05-19 2015-05-11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 TWI716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00454P 2014-05-19 2014-05-19
US201462000443P 2014-05-19 2014-05-19
US62/000,454 2014-05-19
US62/000,443 2014-05-19
US14/567,993 2014-12-11
US14/567,993 US11019620B2 (en) 2014-05-19 2014-12-11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1502A true TW201601502A (zh) 2016-01-01
TWI716349B TWI716349B (zh) 2021-01-21

Family

ID=5453940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4930A TWI716349B (zh) 2014-05-19 2015-05-11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
TW104114929A TWI713347B (zh) 2014-05-19 2015-05-11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
TW104114928A TWI652928B (zh) 2014-05-19 2015-05-11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4929A TWI713347B (zh) 2014-05-19 2015-05-11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來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及其應用於不同傳輸時間區間的多工
TW104114928A TWI652928B (zh) 2014-05-19 2015-05-11 用於針對分時雙工傳送和接收切換對載波進行頻帶間配對的裝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3)

Country Link
US (5) US11019620B2 (zh)
EP (4) EP3146778B1 (zh)
JP (3) JP6640744B2 (zh)
KR (4) KR102433716B1 (zh)
CN (5) CN106576027B (zh)
AU (2) AU2015264614B9 (zh)
CA (3) CA3167724C (zh)
CL (2) CL2016002930A1 (zh)
DK (1) DK3146784T3 (zh)
ES (2) ES2834492T3 (zh)
HU (1) HUE050679T2 (zh)
IL (2) IL248831A0 (zh)
MX (2) MX368700B (zh)
MY (1) MY188551A (zh)
PH (2) PH12016502225A1 (zh)
PT (1) PT3146784T (zh)
RU (2) RU2693295C2 (zh)
SA (2) SA516380305B1 (zh)
SG (2) SG11201608352YA (zh)
SI (1) SI3146784T1 (zh)
TW (3) TWI716349B (zh)
WO (3) WO2015179145A1 (zh)
ZA (2) ZA201608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9620B2 (en) * 2014-05-19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US11432305B2 (en) 2014-05-19 2022-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
US9775151B2 (en) * 2014-07-21 2017-09-26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DD communications
US11324022B1 (en) 2014-10-06 2022-05-03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 carrier on which to schedule communications of a type of bearer traffic
US10560245B2 (en) 2014-10-21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low latency,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807766B1 (en) * 2015-01-30 2017-10-3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onent carrier selection based on content type
US10673673B2 (en) * 2015-02-03 2020-06-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ynchronization for carrier without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29066B2 (en) 2015-02-24 2017-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EP3793294A1 (en) 2015-03-06 2021-03-17 NEC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for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JP6662371B2 (ja) * 2015-03-06 2020-03-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局、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US10075970B2 (en) * 2015-03-15 201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ssion critical data support in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936519B2 (en) 2015-03-15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342012B2 (en) 2015-03-15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800392B1 (en) * 2015-04-16 2017-10-24 Sprint Spectrum L.P. Selecting between TDD-FDD carrier aggregation approaches based on type of communication
US9992790B2 (en) 2015-07-2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WO2017023352A1 (en) * 2015-08-06 2017-02-09 Intel IP Corporation Performing mission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at a user equipment (ue)
KR101949751B1 (ko) 2015-12-06 2019-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tti 구조를 이용하여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93245B (zh) * 2015-12-30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RU2702725C1 (ru) * 2016-01-06 2019-10-09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06982456B (zh) * 2016-01-15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WO2017124232A1 (en) * 2016-01-18 2017-07-27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Uci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subframe types
BR112018013519A2 (pt) * 2016-01-21 2018-12-0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implementados em um dispositivo sem fio e em um nó de rede, dispositivo sem fio, e, nó de rede.
EP3410802A4 (en) * 2016-01-27 2019-07-31 Ntt Docomo, Inc. USER UNIT,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US10165564B2 (en) 2016-01-28 2018-12-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ociation timing
JP2019054314A (ja) * 2016-02-02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517104B2 (en) 2016-02-02 201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networks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CN107040347B (zh) * 2016-02-03 2021-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34336A1 (en) * 2016-02-04 2017-08-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ackwards compatible arrangement
BR112018068950B1 (pt) * 2016-03-30 2023-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processar informações, dispositivo terminal, dispositivo de rede, e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BR112018067470A2 (pt) * 2016-03-31 2019-01-02 Sony Corp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dispositivo de estação base,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EP3425987A4 (en) * 2016-03-31 2019-03-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US10674531B2 (en) 2016-04-01 2020-06-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llision handling between legacy TTI and short TTI
US10420079B2 (en) * 2016-04-01 2019-09-17 Hfi Innovation Inc. Efficient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728893B2 (en) 2016-04-04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within a subframe or slot for MMW scheduling
WO2017183912A1 (en) * 2016-04-19 2017-10-26 Lg Electronics Inc. Way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ttis
US11690051B2 (en) * 2016-04-29 2023-06-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55991B (zh) * 2016-05-12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156017B (zh) * 2016-05-12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终端
JP6722301B2 (ja) * 2016-05-13 2020-07-1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に対する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の設定
CN109076541B (zh) * 2016-05-13 2023-01-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tdd中引入短tti的子框架选择
JP6679764B2 (ja) 2016-06-17 2020-04-1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下りリンク信号受信方法及び使用者器機と、下りリンク信号送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US10912149B2 (en) * 2016-07-22 2021-02-0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419264B2 (en) 2016-07-27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the co-existence network of sidelink and mission critical mobile devices
TWI663863B (zh) * 2016-08-10 2019-06-21 諾基亞科技公司 用於上行鏈路短傳輸時間區間傳輸之傳訊技術與相關聯方法、裝置、電腦程式産品及電腦可讀媒體
WO2018030710A1 (en) 2016-08-11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87230B1 (en) * 2016-08-12 2021-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US11071136B2 (en) 2016-08-25 2021-07-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traffic
US11051208B2 (en) * 2016-08-25 2021-06-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existence of low latency and latency tolerant downlink communication
US11252717B2 (en) 2016-09-02 2022-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existence of latency tolerant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S10687252B2 (en) * 2016-09-28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group (BWG) for enhanced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5G new radio
US10484972B2 (en) * 2016-10-21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e recovery and resource reclaiming for multi-priority scheduling
US10743332B2 (en) * 2016-11-18 2020-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plementary transmission relating to an interrupted traffic flow in new radio
WO2018098623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确定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装置及基站、用户设备
EP3571882A4 (en) * 2017-01-18 2020-08-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SOURCE ALLOCATIONS
US20200015251A1 (en) * 2017-02-02 2020-01-09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GB2559383B (en) * 2017-02-03 2021-09-22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Transmission time frame struct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ES2818558T3 (es) * 2017-02-03 2021-04-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y aparatos para utilizar intervalos de tiempo de transmisión cortos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
WO2018142376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puncturing of mini-slot on slot transmissions
US10567135B2 (en) 2017-03-21 2020-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631912B (zh) * 2017-03-23 2021-09-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2409062B1 (ko) 2017-03-23 2022-06-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1595970B2 (en) * 2017-03-24 2023-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specific slot structure configuration
CN107820725B (zh) * 2017-04-01 2023-01-31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子帧时序配置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
US10548165B2 (en) * 2017-04-25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scheduling in new radio (NR) networks
US11497007B2 (en) 2017-05-05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transport block size scaling in low latency systems
CN109391442B (zh) * 2017-08-11 2020-1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444987A1 (en) * 2017-08-17 2019-02-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unctured/on-demand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flexible/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US10869322B2 (en) * 2017-09-07 2020-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ing low-latency traffic over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11700107B2 (en) 2017-11-09 2023-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plexing modes based on power configurations for transmissions
US10517045B2 (en) * 2017-11-17 201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ower control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399368B2 (en) * 2017-11-27 2022-07-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887904B2 (en) * 2018-08-10 2021-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enhancements in new radio (NR)
US10951386B2 (en) 2018-09-20 2021-03-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dication of interoperability and deployment tested time-division duplex slot formats
US11039399B2 (en) 2019-02-05 2021-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CN109995500B (zh) * 2019-03-08 2021-10-29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显示控制装置
US11888787B2 (en) * 2019-11-22 2024-0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rame structur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10216060A1 (en) * 2020-01-09 2021-07-15 Myomega Systems Gmbh Management of a reliable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via dedicated cellular network
BR112023020153A2 (pt) * 2021-03-30 2023-11-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étodos para habilitar a comutação de portadora para informações de controle de enlace ascenden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6557B1 (en) 1997-07-14 2002-10-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Transmission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and allocation apparatus
US6587444B1 (en) 1997-11-14 2003-07-01 Ericsson Inc. Fixe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duplex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2003528507A (ja) 2000-03-23 2003-09-24 シーメンス モービル コミュニケイションズ ソシエタ ペル アチオニ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手順
US6859655B2 (en) 2001-01-19 2005-02-22 Raze Technologies, Inc. TDD FDD air interface
US7751843B2 (en) 2002-07-29 2010-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interference with a multiple format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06008B1 (ko) 2003-01-04 2006-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데이터재전송 요청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ATE353174T1 (de) 2003-08-14 2007-0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Zeitüberwachung von packetwiedersendungen während eines sanften weiterreichens
WO2005088866A1 (en) 2004-03-16 2005-09-22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a device and a system for duplex communications
US7711374B2 (en) 2004-08-13 2010-05-04 Broadcom Corporation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multi-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US7693110B2 (en) 2004-09-16 2010-04-06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ignaling for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US9084199B2 (en) 2004-09-30 2015-07-14 Alcatel Lucent Utilization of overhead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8644292B2 (en) 2005-08-24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407179C2 (ru) 2005-08-24 2010-12-2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Переменные интервалы времени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системы радиосвязи
CN1921322B (zh) 2005-08-26 2010-07-21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时隙码分多址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
US7551413B2 (en) 2005-08-26 2009-06-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ient triggered protection of IC components
US9955438B2 (en) 2005-09-27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273601A (zh) * 2005-09-27 2008-09-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进行载波分配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070171932A1 (en) 2006-01-20 2007-07-26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allocation and routing of resources
CN101277167A (zh) 2006-03-20 2008-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反馈控制方法、装置及收发信机
EP1855424B1 (en) 2006-05-12 2013-07-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servation of radio resources for user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8017318A (ja) 2006-07-07 2008-01-24 Fujitsu Ltd 移動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141801A (zh) 2006-09-06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资源块映射方法及设备
CN107105489A (zh) 2006-10-03 2017-08-2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e‑utra的干扰减轻的组合式开环/闭环(基于cqi)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
US8498639B2 (en) 2007-02-09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ing
US20090023448A1 (en) 2007-02-21 200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system handover
CA2678304A1 (en) 2007-02-23 2008-08-28 Yed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Antibodi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useful for inhibiting activity of metalloproteins
ATE534257T1 (de) 2007-03-12 2011-12-15 Korea Electronics Telecomm Synchronisierung in einem paketgesteuerten mobilen kommunikationssystem
CN101299821B (zh) * 2007-04-30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上行业务的调度方法
US8116270B2 (en) 2007-06-13 2012-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54537B (zh) 2007-06-14 2017-03-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块分段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US7860036B2 (en) 2007-09-10 2010-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cluding mode information in a frame for system acquisition
KR101548026B1 (ko) 2007-09-11 2015-08-27 와이-랜, 인코포레이티드 지속 자원 할당
US9137806B2 (en) 2007-09-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employing fractional time reuse
US8155032B2 (en) 2007-11-16 2012-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scheduling for half-duplex wireless terminals
US8233458B2 (en) 2008-01-07 2012-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37566B2 (en) 2008-01-11 2017-01-03 Alcatel-Lucent Usa Inc. Realizing FDD capability by leveraging existing TDD technology
KR101507839B1 (ko) 2008-03-14 2015-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할당방법
JP5115273B2 (ja) 2008-03-28 2013-01-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マルチサービス管理装置
JP5080330B2 (ja) 2008-03-28 2012-11-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US9107239B2 (en) 2008-04-07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fine control channels using reserved resource blocks
JP5283423B2 (ja) 2008-05-02 2013-09-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US8023619B2 (en) 2008-05-08 2011-09-20 L-3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nd Detection Systems, Inc. Adaptive scanning in an imaging system
US20100027491A1 (en) 2008-07-29 2010-02-04 Alvarion Ltd. Uplink resource control
WO2010112963A1 (en) * 2008-08-11 2010-10-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undled transmissions
US9369990B2 (en) 2008-08-11 2016-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design for control and procedures
US8670376B2 (en) 2008-08-12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grant design
CN102187632B (zh) 2008-08-14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支持多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42309B1 (ko) 2008-11-06 2016-07-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US7969923B2 (en) 2008-11-14 2011-06-28 Dbsd Satellite Services G.P. Asymmetric TDD in flexible use spectrum
US8619678B2 (en) 2009-01-05 2013-12-31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device in multicarrier system
KR20100083440A (ko) 2009-01-13 2010-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전송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US8867441B2 (en) 2009-01-14 2014-10-21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apparatus for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8213310B2 (en) 2009-02-25 2012-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priority communications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697778B1 (ko) 2009-03-03 2017-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35174B (zh) * 2009-03-12 2012-10-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信号传送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US8441996B2 (en) 2009-04-02 2013-05-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rol channel in multiple carrier system
US8077670B2 (en) 2009-04-10 2011-12-13 Jianke Fa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ponse handling with aggregated component carriers
CN101868028B (zh) 2009-04-14 2016-10-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移动终端、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873698B (zh) * 2009-04-23 2012-12-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信号传送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2106171B (zh) 2009-04-27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JP5319389B2 (ja) 2009-05-13 2013-10-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
US9722751B2 (en) 2009-05-14 2017-08-01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control channel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WO2010143419A1 (ja) 2009-06-09 2010-1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信号多重制御方法
US9014082B2 (en) 2009-06-25 2015-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00329398A1 (en) 2009-06-30 2010-12-30 Rao Anil M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JP4742349B2 (ja) 2009-06-30 2011-08-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KR20110020708A (ko) 2009-08-24 2011-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구성과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98509B (zh) 2009-08-28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搜索空间、候选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US8385931B2 (en) 2009-08-31 2013-0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12006948B1 (pt) 2009-09-28 2021-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Ltd Método para estender uma região de pdcch e aparelho de ue para receber informação de dci
KR20110038994A (ko) 2009-10-09 2011-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23977B1 (ko) 2009-10-09 2016-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499772A1 (en) * 2009-10-19 2019-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diversity and multiplexing for harq-ack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1050839A1 (en) 2009-10-28 2011-05-0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setting control for transmission using contention based resources
US8547918B2 (en) 2009-11-17 2013-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for high-speed packet access systems
US9300393B2 (en) 2010-01-05 2016-03-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relay transmission
KR101298799B1 (ko) 2010-03-10 2013-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774139B2 (en) 2010-03-11 2014-07-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user device
WO2011113198A1 (en) 2010-03-17 2011-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EP3206327B1 (en) 2010-03-31 2021-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eriodic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carrier aggregation
JP5072999B2 (ja) 2010-04-05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8483156B2 (en) 2010-05-03 2013-07-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eedback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9276722B2 (en) 2010-05-05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panded search space for R-PDCCH in LTE-A
GB2480689B (en) 2010-05-28 2013-05-08 Toshiba Res Europ Lt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femtocells
US8953517B2 (en) 2010-06-23 2015-02-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code rate
US8731814B2 (en) 2010-07-02 2014-05-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modal navig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380567B2 (en) 2010-08-16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PDCCH)
US8699386B2 (en) * 2010-08-18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timing and backhau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TDD relay in LTE-A
JP5606836B2 (ja) 2010-08-31 2014-10-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EP3203677B1 (en) 2010-09-03 2020-12-09 Sun Patent Trust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901927B1 (ko) 2010-09-28 2018-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JP5711377B2 (ja) 2010-10-01 2015-04-30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Hsdpaのアップリンク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1495502B1 (ko) * 2010-10-04 2015-02-26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감시된 트래픽 상태에 기초한 운영 계층들 사이의 트래픽 전송에 의한 네트워크 제어
US9756510B2 (en) 2010-11-09 2017-09-05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measurement reports
US8830883B2 (en) * 2010-11-16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US9451598B2 (en) 2010-12-02 2016-09-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CN103262598B (zh) * 2010-12-10 2017-02-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网络中的干扰管理的信号传输
US9148875B2 (en) 2010-12-20 2015-09-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hannelization code sharing between multiple users
CN102595600B (zh) 2011-01-1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半静态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12108688A2 (ko) 2011-02-10 2012-08-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 정보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03430467B (zh) 2011-03-11 2016-05-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638464B2 (en) 2011-04-01 2020-04-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149124B (zh) 2011-04-22 2014-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下的干扰测量方法及设备
EP2704497B1 (en) 2011-04-27 2018-12-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JP5432210B2 (ja) 2011-05-02 2014-03-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下り制御チャネル受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5285117B2 (ja) 2011-05-02 2013-09-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934350B2 (en) * 2011-05-23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flexible carrier configurations
US9351289B2 (en) 2011-06-06 2016-05-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RE48327E1 (en) 2011-06-10 2020-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S2733945T3 (es) 2011-06-15 2019-1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xtensión de señalización de control de enlace descendente físic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US9307422B2 (en) 2011-07-07 2016-04-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channel measurement through a receiving en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00244B (zh) 2011-07-15 2019-0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测量参考信息的通知方法、干扰测量方法及装置
US9014110B2 (en) 2011-07-18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abling half-duplex operation
JP5895388B2 (ja) 2011-07-22 2016-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3015517A1 (ko) 2011-07-26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제어 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2291790B (zh) 2011-08-09 2013-1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控制方法
US20130039291A1 (en) 2011-08-12 2013-02-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sign o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System
US8954074B2 (en) 2011-08-15 2015-02-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cell reselection based on a resource suspension
WO2013035974A1 (en) 2011-09-07 2013-03-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from a user equipment to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13041138A1 (en) 2011-09-21 2013-03-2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8897187B2 (en) 2011-09-23 2014-11-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8582522B2 (en) 2011-09-30 2013-11-12 Blackberry Limited Handling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s
CN103947247B (zh) 2011-09-30 2018-1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站
US9197379B2 (en) 2011-10-03 2015-1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ied PHICH
US20150085766A1 (en) 2011-10-10 2015-03-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t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9226293B2 (en) 2011-10-20 2015-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73279B2 (en) 2011-11-04 2016-10-18 Blackberry Limit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E-PDCCH
JP5809532B2 (ja) 2011-11-09 2015-11-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467990B2 (en) 2011-11-16 2016-10-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30069284A (ko) 2011-12-16 2013-06-26 주식회사 팬택 송수신 포인트, 송수신 포인트의 타이밍 설정 방법, 단말, 및 단말의 pdsch a/n 전송 방법
GB2497939B (en) 2011-12-22 2017-01-04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8797983B2 (en) 2012-01-05 2014-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ng spectrum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498709B (en) 2012-01-17 2013-12-18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a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CN108111290B (zh) 2012-01-20 2021-02-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TWI646812B (zh) 2012-01-24 2019-01-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無線傳輸/接收單元、在無線傳輸/接收單元中實施的方法以及網路節點
US9203559B2 (en) 2012-01-27 2015-12-0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inter-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UL/DL TDD configurations
US20150003272A1 (en) * 2012-01-29 2015-01-01 Alcatel Lucent Uplink overload indicator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019836B2 (en) 2012-02-03 201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data transfer flow control during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130090669A (ko) 2012-02-06 2013-08-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네크워크에서 셀간 간섭을 조정하는 중앙집중형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US9635658B2 (en) 2012-02-27 2017-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ation of control signaling transmissions to variations in respective resources
US9526091B2 (en)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651675A (zh) 2012-03-26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服务授权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479407B2 (en) 2012-04-05 2016-10-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downlink channels
US9521669B2 (en) 2012-04-16 2016-12-13 Blackberry Limited HARQ for dynamic change of the TDD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US9320062B2 (en) 2012-04-17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4335669A (zh) 2012-04-22 2015-02-04 埃勒塔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例如蜂窝通信网络中移动中继干扰缓解的设备和方法
CN104254996B (zh) * 2012-04-27 2018-08-10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系统中的tti绑定方法及其设备
KR20130125695A (ko) 2012-05-09 2013-11-19 주식회사 팬택 인터밴드 tdd 전송 방식에서 채널 셀렉션 전송을 위한 harq-ack 인덱스 매핑 및 업링크 자원 할당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21388A1 (en) 2012-05-10 2020-03-1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s for flexible subframe direction allocation
JP2013236340A (ja) 2012-05-10 2013-11-21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504057B2 (en) 2012-05-11 2016-11-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US9467993B2 (en) 2012-05-29 2016-10-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KR102136434B1 (ko) 2012-05-31 2020-07-22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디바이스간(d2d) 크로스링크 전력 제어
US9497747B2 (en) * 2012-06-22 2016-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s
JP5990049B2 (ja) 2012-07-05 2016-09-07 ユー・ディー・シー アイル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6042127B2 (ja) 2012-07-25 2016-1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WO2014018914A1 (en) 2012-07-27 2014-0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oint communications
US9167434B2 (en) 2012-08-08 2015-10-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multi-standard radio access networks
EP2888904B1 (en) 2012-08-27 2018-0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assembling uplink data
GB2505892B (en) 2012-09-12 2015-09-23 Broadcom Corp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s
US9131498B2 (en) 2012-09-12 2015-09-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tructure
GB2506153A (en) 2012-09-21 2014-03-26 Sony Corp A base station punctures OFDM reference symbols to provide fast physical-layer signaling of periods during which a terminal may enter a low power mode.
US9295048B2 (en) * 2012-09-24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ybrid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8696341B (zh) 2012-09-27 2021-04-13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50236824A1 (en) 2012-09-28 2015-08-20 Nokia Corporation Uplink downlink assignment indicator ambiguity handling for inter-band time division duplex carrier aggregation
JP6150487B2 (ja) 2012-10-09 2017-06-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L2725753T3 (pl) 2012-10-29 2019-01-31 Alcatel Lucent Urządzenie, sposób i program komputerowy do konfigurowania opóźnienia dla synchronicznego cyklu transmisji
US10003452B2 (en) 2012-11-09 2018-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on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cells
CN103873186B (zh) 2012-12-11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上行传输信道处理方法
JP6060978B2 (ja) 2012-12-19 2017-0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072021B2 (en) 2012-12-19 2015-06-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036580B2 (en) 2013-01-17 2015-05-1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a flexible subframe
JP5970396B2 (ja) 2013-03-07 2016-08-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4148962A1 (en) 2013-03-22 2014-09-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mobile devices and nodes for us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4162194A1 (en) 2013-04-01 2014-10-0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ermin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plink periods to facilitate reception of oth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361831B2 (en) 2013-04-16 2019-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US9313782B2 (en) 2013-05-08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DSCH operation
WO2014185674A1 (ko) 2013-05-11 2014-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캐리어 타입을 고려한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215656B2 (en) 2013-06-14 2015-12-15 Blackberry Limited Self-contained data transfer channel
RU2624639C1 (ru) * 2013-06-27 2017-07-05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несущей,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CN103345437B (zh) 2013-06-27 2015-12-09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客户端浏览器的图形输出接口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US10512064B1 (en) 2013-07-09 2019-12-17 Sprint Spectrum L.P. Alloc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resources in a control channel
US10212605B2 (en) 2013-07-11 2019-02-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haring operating frequency amongst wireless networks
WO2015012655A1 (en) * 2013-07-25 2015-0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50089382A1 (en)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EP3085184B1 (en) 2013-12-17 2020-05-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active allocation of uplink resources
US20150181566A1 (en) 2013-12-20 2015-06-25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upstream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706905B1 (ko) 2014-01-31 2017-02-14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가변 서브프레임 동작 동안 시스템 정보 취득에 관한 방법 및 노드
US9942881B2 (en) 2014-03-14 2018-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multi-TTI scheduling in TDD system
US9332466B2 (en) * 2014-03-20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iming advance adjustment
US11271703B2 (en) 2014-05-02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control channel capacity
US11019620B2 (en) 2014-05-19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US11432305B2 (en) 2014-05-19 2022-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
US10560245B2 (en) 2014-10-21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low latency,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379895B1 (en) 2015-11-19 2022-01-1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98937B1 (ko) 2019-07-10
TW201601511A (zh) 2016-01-01
KR20170007308A (ko) 2017-01-18
CN106464472B (zh) 2019-12-24
CN106464472A (zh) 2017-02-22
WO2015179146A1 (en) 2015-11-26
EP3419367B1 (en) 2023-06-28
US11019620B2 (en) 2021-05-25
RU2692039C2 (ru) 2019-06-19
WO2015179145A1 (en) 2015-11-26
US20150334702A1 (en) 2015-11-19
CN106416116B (zh) 2019-12-13
JP2017526198A (ja) 2017-09-07
RU2016145059A3 (zh) 2018-12-20
AU2015264615B2 (en) 2018-12-13
SG11201608352YA (en) 2016-12-29
RU2693295C2 (ru) 2019-07-02
PH12016502225A1 (en) 2017-01-09
DK3146784T3 (da) 2020-09-14
CA2946897C (en) 2023-09-12
US11832230B2 (en) 2023-11-28
MX2016014266A (es) 2017-02-06
TWI652928B (zh) 2019-03-01
HUE050679T2 (hu) 2020-12-28
KR102433714B1 (ko) 2022-08-17
AU2015264614B9 (en) 2019-12-05
TW201601512A (zh) 2016-01-01
PH12016502292A1 (en) 2017-02-13
MY188551A (en) 2021-12-21
JP2017521894A (ja) 2017-08-03
ES2834492T3 (es) 2021-06-17
TWI716349B (zh) 2021-01-21
US11153875B2 (en) 2021-10-19
JP6423450B2 (ja) 2018-11-14
EP3146785B1 (en) 2020-08-05
EP3419367A1 (en) 2018-12-26
KR20210127815A (ko) 2021-10-22
CN106576027A (zh) 2017-04-19
ZA201608002B (en) 2022-05-25
RU2016145059A (ru) 2018-06-22
CN106576027B (zh) 2019-11-29
US20150334686A1 (en) 2015-11-19
CL2016002930A1 (es) 2017-02-17
EP3146784B1 (en) 2020-08-12
EP3146785A1 (en) 2017-03-29
US20240040555A1 (en) 2024-02-01
CA2948160A1 (en) 2015-11-26
CL2016002931A1 (es) 2017-02-24
JP6640745B2 (ja) 2020-02-05
SI3146784T1 (sl) 2020-12-31
SA516380305B1 (ar) 2020-10-14
RU2016144758A3 (zh) 2018-12-06
JP2017521893A (ja) 2017-08-03
IL248831A0 (en) 2017-01-31
NZ725370A (en) 2020-11-27
CN110913489A (zh) 2020-03-24
CN110913489B (zh) 2023-12-08
CN110798301B (zh) 2022-01-14
PT3146784T (pt) 2020-11-02
EP3146784A1 (en) 2017-03-29
TWI713347B (zh) 2020-12-11
CA3167724C (en) 2024-05-21
CA3167724A1 (en) 2015-11-26
SG11201608350WA (en) 2016-12-29
CN110798301A (zh) 2020-02-14
ES2831413T3 (es) 2021-06-08
EP3146778A1 (en) 2017-03-29
KR20170008755A (ko) 2017-01-24
NZ725378A (en) 2020-11-27
AU2015264614A1 (en) 2016-11-10
US20210329636A1 (en) 2021-10-21
KR20170007307A (ko) 2017-01-18
MX368700B (es) 2019-10-11
KR102194586B1 (ko) 2020-12-23
EP3146778B1 (en) 2018-09-19
CA2948160C (en) 2023-09-05
WO2015179144A1 (en) 2015-11-26
CA2946897A1 (en) 2015-11-26
MX2016014269A (es) 2017-02-06
AU2015264614B2 (en) 2019-08-08
JP6640744B2 (ja) 2020-02-05
US20150333898A1 (en) 2015-11-19
ZA201607998B (en) 2022-05-25
AU2015264615A1 (en) 2016-11-10
IL248832A0 (en) 2017-01-31
RU2016144758A (ru) 2018-06-20
SA516380311B1 (ar) 2020-05-28
KR102433716B1 (ko) 2022-08-18
US10278178B2 (en) 2019-04-30
CN106416116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223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