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2111A - 散熱衣 - Google Patents

散熱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2111A
TW201542111A TW103115829A TW103115829A TW201542111A TW 201542111 A TW201542111 A TW 201542111A TW 103115829 A TW103115829 A TW 103115829A TW 103115829 A TW103115829 A TW 103115829A TW 201542111 A TW201542111 A TW 2015421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sink
duct
fans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5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7797B (zh
Inventor
Meng-Hua Yu
Original Assignee
Meng-Hua Y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g-Hua Yu filed Critical Meng-Hua Yu
Priority to TW103115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42111A/zh
Priority to US14/532,609 priority patent/US20150313294A1/en
Priority to EP14194761.4A priority patent/EP2939554A1/en
Priority to JP2015038001A priority patent/JP2015212447A/ja
Publication of TW201542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2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7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77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2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with controlled temperature
    • A41D13/0053Cooled ga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散熱衣,包含由一左半部及一右半部組成的一前面部、一後面部及介於該前面部與該後面部之間的兩個側面部,該左半部、右半部及後面部各別形成一位於表布與裡布之間的第一縱向通道,兩個側面部分別形成一位於表布與裡布之間的第二縱向通道,且表布與裡布之間還形成一與第一縱向通道及第二縱向通道的上端相連通的橫向通道;第一縱向通道內設有一第一導風管,且第二縱向通道內設有一第二導風管,其用以將外部氣流導引至橫向通道,使經由橫向通道流至第一縱向通道中的第一導風管,並由第一導風管的一下端開口流出。

Description

散熱衣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散熱衣,特別是指一種具有排氣通道的散熱衣。
通常為了使工作場所不致過於悶熱,人們會在工作場所內裝設冷氣以降低室溫,但由於冷氣用電量大且會排放大量熱氣造成地球暖化,因此為了減少能源消耗並減緩地球暖化,美國第US7272946號專利提出一種能夠散熱以使人體感到舒適且低耗電的散熱衣。該散熱衣具有一裡布及一表布,並且衣服的前面及背面的上方設有一進氣口,下方設有一出氣口,風扇可裝設在進氣口朝進氣口內吹入空氣,或裝設在出氣口將衣服內的空氣吸出,藉此排除衣服內的熱氣,達到散熱的效果。
但是這種散熱衣背面上方的進氣口、下方的出氣口以及前面下方的出氣口容易因穿著的人的後面部、腰部或腹部貼近一物體時被擋住,而無法讓空氣順利流通,以致影響散熱的效果。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讓空氣順 利進入衣服內流通並排出,以產生良好散熱效果的散熱衣。
於是,本發明一種散熱衣,包括一衣本體、三個第一導風管、二個第二導風管、兩個風扇及一控制器。該衣本體具有一表布與一裡布,並包含由一左半部及一右半部組成的一前面部、一後面部及介於該前面部與該後面部之間的兩個側面部,以及一連接該前面部、該後面部及該兩個側面部的下端部,該左半部、該右半部及該後面部各別形成一位於該表布與該裡布之間的第一縱向通道,且該兩個側面部分別形成一位於該表布與該裡布之間的第二縱向通道,該表布與該裡布之間還形成一橫向通道,其與該等第一縱向通道與該等第二縱向通道的上端相連通;該等第一導風管分別對應設於各該第一縱向通道;該等第二導風管分別對應設於各該第二縱向通道;該兩個風扇設於該下端部,並各別對應於各該第二縱向通道內的該第二導風管的一下端開口,以吹送一氣流進入各該第二導風管,並由各該第二導風管將該氣流導引至該橫向通道,使經由該橫向通道流至各該第一縱向通道中的各該第一導風管,並由各該第一導風管的一下端開口流出;該控制器設於該下端部,並與該等風扇電耦接,以控制該等風扇的轉速。
較佳地,該散熱衣還包括一設於該左半部與該右半部之間的第一連接件,以及一設於該左半部、該右半部、該後面部、該兩個側面部的下緣與該下端部的上緣之間的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可將該左半部與該右半部 連接或分離,該第二連接件可將該下端部與該左半部、該右半部、該後面部、該兩個側面部連接或分離。
較佳地,該第一連接件及該第二連接件為拉鍊或魔術氈。
較佳地,該散熱衣還包括兩個各別設於各該風扇上的致冷晶片,且該控制器與該兩個致冷晶片電耦接,以提供電源給該兩個致冷晶片並控制其一貼近該風扇的冷端產生的溫度。
較佳地,該散熱衣還包括一設置在該下端部的散熱鮨片,其與該致冷晶片的一熱端接觸以進行散熱。
較佳地,該散熱衣還包括一遙控器,其可遙控該控制器使控制該等風扇及該等致冷晶片的作動。
較佳地,該散熱衣的形成該等第一縱向通道與該等第二縱向通道的該表布與該裡布相對的表面上還形成有複數個間隔塊。
較佳地,在該橫向通道中靠近各該第二縱向通道上端的兩側還分別設有一第三導風管。
較佳地,該等第一導風管、該等第二導風管及該等第三導風管是由多個可拆離地拼接的中空管件連結組成。
或者,較佳地,該等第一導風管、該等第二導風管及該等第三導風管是一可撓性導風件,其包含一概呈U形的導風道及多個形成於該導風道底面相對兩側的翼部,且該等翼部被縫設在該裡布上,使該導風道的底面貼近該 裡布,且該導風道的一開口朝向該表布並被該表布遮蓋,而於該導風道與該表布之間形成一導風管路。
較佳地,該散熱衣還包括兩個分別固定在各該風扇的卡扣件,其可與一外部風管的一接頭卡接,使該外部風管將來自一冷源的冷氣傳送至各該風扇,經由各該風扇將該冷源的冷氣送入相對應的各該第二導風管中。
本發明藉由在散熱衣的兩側及中間內部設置以橫向通道相連通的第一縱向通道及第二縱向通道,並在第一及第二縱向通道中分別置入第一導風管及第二導風管,並由第二導風管將風扇送入的氣流導引至橫向通道,使吸收人體胸部、背部及腋下產生的熱氣後,再將熱氣經由第一導風管排放至散熱衣外部,使散熱衣發揮良好的散熱效果,且散熱衣還能藉由搭配致冷晶片、散熱鮨片、外部風管或設置在橫向通道內的第三導風管,進一步提升其散熱效率。
1‧‧‧衣本體
2、2’‧‧‧第一導風管
3、3’‧‧‧第一導風管
4‧‧‧風扇
5‧‧‧控制器
6、6’‧‧‧第三導風管
7‧‧‧中空管件
8‧‧‧可撓性導風件
9‧‧‧卡扣件
10‧‧‧間隔件
11‧‧‧表布
12‧‧‧裡布
13‧‧‧前面部
14‧‧‧後面部
15‧‧‧側面部
16‧‧‧下端部
17‧‧‧第一縱向通道
18‧‧‧第二縱向通道
19‧‧‧橫向通道
21‧‧‧下端開口
31‧‧‧下端開口
41‧‧‧入風口
42‧‧‧出風道
43‧‧‧螺孔
50‧‧‧致冷晶片
51‧‧‧散熱鮨片
52‧‧‧電源
71‧‧‧管體
72‧‧‧連結部
73‧‧‧凸耳
74‧‧‧凹洞
81‧‧‧導風道
82‧‧‧翼片
83‧‧‧開口
84‧‧‧導風管路
91‧‧‧扣接環
92‧‧‧螺孔
93‧‧‧彈片
100‧‧‧遙控器
131‧‧‧左半部
132‧‧‧右半部
133‧‧‧第一連接件
161‧‧‧第二連接件
162‧‧‧操作鍵
200‧‧‧外接風管
201‧‧‧接頭
202‧‧‧凹槽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發明散熱衣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構造示意圖;圖2顯示第一實施例散熱衣具有一表布及一裡布的示意圖,其中還顯示表布與裡布相對的表面上設有間隔塊;圖3是第一實施例散熱衣的主要電路方塊圖;圖4是第一實施例散熱衣的前面部的構造示意圖; 圖5是第一實施例散熱衣的後面部的構造示意圖;圖6是第一實施例散熱衣的側面部的構造示意圖;圖7是第一實施例散熱衣的中空管件的構造示意圖;圖8是第一實施例散熱衣的卡扣件與一外接風管的接頭的構造示意圖;圖9顯示第一實施例散熱衣的卡扣件與外接風管的接頭相卡接;圖10顯示外接風管的接頭脫離第一實施例散熱衣的卡扣件;圖11是本發明散熱衣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平面構造示意圖;圖12是第二實施例散熱衣的可撓性導風件的構造示意圖;及圖13是第二實施例的可撓性導風件縫設在散熱衣的裡布的示意圖。
參見圖1至圖3所示,是本發明散熱衣的一較佳實施例,其至少包括一衣本體1、三個第一導風管2、二個第二導風管3兩個風扇4及一個控制器5。衣本體1具有一表布11與一裡布12,並包含由一左半部131及一右半部132組成的一前面部13、一後面部14及介於前面部13與後面部14之間的兩個側面部15,以及一連接前面部13、後面部14及該兩個側面部15的下端部16。其中裡布12通常採用吸濕排汗布料。且如圖1顯示的衣本體1介於表 布11與裡布12之間的內部結構,左半部131、右半部132及後面部14各別形成一位於表布11與裡布12之間的第一縱向通道17,且兩個側面部15分別形成一位於表布11與裡布12之間的第二縱向通道18,且表布11與裡布12之間還形成一橫向通道19,其與該等第一縱向通道17及該等第二縱向通道18的上端相連通。
該等第一導風管2分別對應設於各該第一縱向通道17,且該等第二導風管3分別對應設於各該第二縱向通道18。兩個風扇4設於下端部16,例如固定在下端部16的表布11與裡布12之間,並各別對應於各該第二縱向通道18內的第二導風管3的一下端開口31,且其一入風口41外露在表布11上,以將外界的一氣流吹送進入各該第二導風管3,並由各該第二導風管3將氣流導引至橫向通道19,使經過橫向通道19後,再流至各該第一縱向通道17中的各該第一導風管2,並由各該第一導風管2的一下端開口21流出。
藉此,當人體穿著散熱衣1時,如圖1及圖4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橫向通道19會經過人體最易排出熱氣或濕氣(汗水)的胸部、背部及腋下部位。因此,裡布12吸收的人體排出的熱氣或濕氣(汗水)會滲透進入橫向通道19中,並藉由風扇4經第二導風管3送入橫向通道19的氣流,將橫向通道19中的熱氣或濕氣帶走,並流向各該第一導風管2,經由第一導風管2的下端開口21排出,而達到使人體散熱的效果。且由於第二縱向通道18與風扇4 是設置在散熱衣1的左右兩側,因此即使穿著的人的背部、腰部或腹部貼近一物體時,風扇4的入風口41並不會被擋住,使空氣仍然可以順利進入第二導風管3,且由於第一導風管2的下端開口21朝下,因此空氣亦能夠順利地從第一導風管2的下端開口21排出,而不會影響散熱的效果。
且較佳地,如圖1所示,為了讓進入橫向通道19的氣流能針對人體的胸部、背部及腋下等特定部位加強散熱,本實施例還可在橫向通道19中靠近各該第二縱向通道上端的兩側還分別容置一第三導風管6,它可讓進入橫向通道19的氣流集中在相對於人體的胸部、背部及腋下等特定部位,以加強對人體的胸部、背部及腋下等部位進行散熱。
又本實施例的該等第一導風管2、第二導風管3及第三導風管6如圖1及圖7所示,是由多個可拆離地拼接的中空管件7連結組成。中空管件7主要包括一管體71及設於管體71兩側的一連結部72。連結部72的一端具有一凸耳73,另一端具有一與凸耳73相匹配的凹洞74。因此,中空管件7可藉由連結部72相互串聯組接成具有不同長度的第一導風管2、第二導風管3及第三導風管6。
本實施例的控制器5設於下端部16,例如固定在下端部16的表布11與裡布12之間,並與該等風扇4電耦接,以控制該等風扇4的轉速。且下端部16還設有一電源52,例如可充電電池,用以供電給該等風扇4及控制器5。
再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散熱衣1還具有一設於左半部131與右半部132之間的第一連接件133,以及一設於左半部131、右半部132、後面部14、兩個側面部15的下緣與下端部16的上緣之間的第二連接件161,且第一連接件133可將左半部131與右半部132連接或分離,以方便使用者穿脫散熱衣1,第二連接件161可將下端部16與左半部131、右半部132、後面部14及兩個側面部15連接或分離,藉此,當散熱衣1需要清潔時,能夠將設置風扇4、控制器5及電源52等電路的下端部16從散熱衣1上拆卸下來,以方便散熱衣1的清洗。且較佳地,第一連接件133及第二連接件161可以是拉鍊、魔術氈或其它可以達到相同功能的連接元件。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散熱效果,如圖1所示,還可在各個風扇4的一出風道42的外壁面設置一受控制器5控制的致冷晶片50。致冷晶片50的一冷端(圖未示)貼近風扇4的出風道42的外壁面,以將流經出風道42的氣流降溫(變冷)再經由入第二導風管3進入橫向通道19中。且當致冷晶片50的冷端的溫度越低,致冷晶片50的一熱端(圖未示)的溫度就會越高,所以,若能將致冷晶片50的熱端的溫度下降,其冷端的溫度就可以更低。
因此,為了提高致冷晶片5的效能,如圖1及所示,本實施例還可在致冷晶片50的熱端再設置一散熱鮨片51,以對熱端進行散熱,使熱端降溫,則冷端即能降到更低溫,使散熱衣1能產生更好的散熱效果。
而且,為了讓散熱衣1的裡布11與表布12不會相互貼合而堵住第一、第二縱向通道17、18及橫向通道19,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還在表布11與裡布12相對的表面,特別是該等第一、第二縱向通道17、18與橫向通道19處的表布11與裡布12相對的表面上,形成複數間隔塊10。
再者,下端部16除了還設有一操作鍵162,供使用者啟動控制器5,該操作鍵162可區分有兩個操控面版(圖未示),以調控風扇4轉速以及致冷晶片50的致冷功率,此兩者模式的混合控制,可讓散熱衣1能視使用環境自由調整至使用者喜愛的散熱溫度,誠能讓散熱衣1擴大使用溫度區間的選擇,另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控制器5還可被一遙控器100,例如具有遙控功能的手機或者萬用遙控器等遙控。
再者,參見圖1及圖8至圖10所示,本實施例的散熱衣1還可進一步包括兩個分別固定在各該風扇4的卡扣件9,其具有一扣接環91以及形成在扣接環91外壁面的兩個相對的螺孔92,且卡扣件9的螺孔92能與風扇4的設於入風口41外側緣的螺孔43對應螺鎖,而將卡扣件9鎖固在風扇4上,並使其扣接環91的開口對準風扇4的入風口41。且扣接環91的內壁面設有一彈片93,因此,當一外部風管200的一接頭201剛伸入扣接環91時,會壓縮彈片93,而當接頭201完全伸入扣接環91時,扣接環91內壁面的彈片93回彈並卡入接頭201外壁面的一凹槽202 中,使接頭201與扣接環91緊密卡接。藉此,一外部冷源,例如冷氣空調設備即可透過外部風管200將產生的冷氣輸送到各該風扇4,再經由各該風扇4將冷氣送入相對應的各該第二導風管3中,使將冷氣導引至橫向通道19,以對人體進行散熱。藉此,更進一步地提升散熱衣1的散熱效果。
而當要將外部風管200與卡扣件9脫離時,如圖10所示,只要將外部風管200的接頭201旋轉,使卡扣件9的彈片93離開接頭201的凹槽202,即可將接頭201從卡扣件9上脫離。
又參見圖11所示,是本發明散熱衣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其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主要不同處在於:該等第一導風管2’、第二導風管3’及第三導風管6’是採用圖12所示的一體成型的一可撓性導風件8,其包含一概呈U形的導風道81及多個形成於導風道8底面相對兩側的翼部82。且如圖13所示,可撓性導風件8的翼部82被縫設固定在散熱衣1的裡布11上,使導風道81的底面貼近裡布11,且導風道81的開口83朝向表布12並被表布12遮蓋,而於導風道81與表布12之間形成一導風管路84。
藉此,如圖11所示,同樣地,第二導風管3’能夠將風扇4送入的氣流導引至橫向通道19,再由橫向通道19中的第三導風管6’將氣流適當導引至特定位置,使加強對人體的胸部、背部及腋下等部位進行散熱後,將橫向通道19中的熱氣或濕氣帶走,並經由第一導風管2’排出 ,而達到使人體有效散熱的效果。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例藉由在散熱衣1的兩側及中間的內部設置以橫向通道19相連通的第一縱向通道17及第二縱向通道18,並在第一及第二縱向通道17、18中分別置入第一導風管2、2’及第二導風管3、3’,並由第二導風管3、3’將風扇4送入的氣流導引至橫向通道19,使吸收人體胸部、背部及腋下產生的熱氣後,再將熱氣經由第一導風管2、2’排放至散熱衣外部,散熱衣1發揮良好的散熱效果;並且散熱衣1還能藉由搭配致冷晶片50、散熱鮨片51、外部風管200或設置在橫向通道19內的第三導風管6、6’,進一步提升其散熱效果,確實達到本發明的目的及功效。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衣本體
2‧‧‧第一導風管
3‧‧‧第一導風管
4‧‧‧風扇
5‧‧‧控制器
6‧‧‧第三導風管
13‧‧‧前面部
14‧‧‧後面部
15‧‧‧側面部
16‧‧‧下端部
17‧‧‧第一縱向通道
18‧‧‧第二縱向通道
19‧‧‧橫向通道
21‧‧‧下端開口
31‧‧‧下端開口
41‧‧‧入風口
42‧‧‧出風道
43‧‧‧螺孔
50‧‧‧致冷晶片
51‧‧‧散熱鮨片
52‧‧‧電源
131‧‧‧左半部
132‧‧‧右半部
133‧‧‧第一連接件
161‧‧‧第二連接件
162‧‧‧操作鍵

Claims (11)

  1. 一種散熱衣,包括:一衣本體,具有一表布與一裡布,並包含由一左半部及一右半部組成的一前面部、一後面部及介於該前面部與該後面部之間的兩個側面部,以及一連接該前面部、該後面部及該兩個側面部的下端部,該左半部、該右半部及該後面部各別形成一位於該表布與該裡布之間的第一縱向通道,且該兩個側面部分別形成一位於該表布與該裡布之間的第二縱向通道,該表布與該裡布之間還形成一橫向通道,其與該等第一縱向通道與該等第二縱向通道的上端相連通;三個第一導風管,分別對應設於各該第一縱向通道;兩個第二導風管,分別對應設於各該第二縱向通道;兩個風扇,設於該下端部並各別對應於各該第二縱向通道內的該第二導風管的一下端開口,以吹送一氣流進入各該第二導風管,並由各該第二導風管將該氣流導引至該橫向通道,使經由該橫向通道流至各該第一縱向通道中的各該第一導風管,並由各該第一導風管的一下端開口流出;及一控制器,設於該下端部,並與該等風扇電耦接,以控制該等風扇的轉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衣,還包括一設於該左半部與該 右半部之間的第一連接件,以及一設於該左半部、該右半部、該後面部、該兩個側面部的下緣與該下端部的上緣之間的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可將該左半部與該右半部連接或分離,該第二連接件可將該下端部與該左半部、該右半部、該後面部、該兩個側面部連接或分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散熱衣,其中該第一連接件及該第二連接件為拉鍊或魔術氈。
  4. 如請求項1、2或3所述的散熱衣,還包括兩個各別設於各該風扇上的致冷晶片,且該控制器與該兩個致冷晶片電耦接,以提供電源給該兩個致冷晶片並控制其一貼近該風扇的冷端產生的溫度。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散熱衣,還包括一設置在該下端部的散熱鮨片,其與該致冷晶片的一熱端接觸以進行散熱。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散熱衣,還包括一遙控器,其可遙控該控制器使控制該等風扇及該等致冷晶片的作動。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散熱衣,其中形成該等第一縱向通道與該等第二縱向通道的該表布與該裡布相對的表面上還形成有複數個間隔塊。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衣,其中在該橫向通道中靠近各該第二縱向通道上端的兩側還分別設有一第三導風管。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散熱衣,其中該等第一導風管、該等第二導風管及該等第三導風管是由多個可拆離地拼接的中空管件連結組成。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衣,還包括兩個分別固定在各該風扇的卡扣件,其可與一外部風管的一接頭卡接,使該外部風管將來自一冷源的冷氣傳送至各該風扇,經由各該風扇將該冷源的冷氣送入相對應的各該第二導風管中。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衣,其中該等第一導風管、該等第二導風管及該等第三導風管是一可撓性導風件,其包含一概呈U形的導風道及多個形成於該導風道底面相對兩側的翼部,且該等翼部被縫設在該裡布上,使該導風道的底面貼近該裡布,且該導風道的一開口朝向該表布並被該表布遮蓋,而於該導風道與該表布之間形成一導風管路。
TW103115829A 2014-05-02 2014-05-02 散熱衣 TW201542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5829A TW201542111A (zh) 2014-05-02 2014-05-02 散熱衣
US14/532,609 US20150313294A1 (en) 2014-05-02 2014-11-04 Heat-dissipating garment
EP14194761.4A EP2939554A1 (en) 2014-05-02 2014-11-25 Heat-dissipating garment
JP2015038001A JP2015212447A (ja) 2014-05-02 2015-02-27 放熱機能付き衣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5829A TW201542111A (zh) 2014-05-02 2014-05-02 散熱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2111A true TW201542111A (zh) 2015-11-16
TWI517797B TWI517797B (zh) 2016-01-21

Family

ID=5210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5829A TW201542111A (zh) 2014-05-02 2014-05-02 散熱衣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13294A1 (zh)
EP (1) EP2939554A1 (zh)
JP (1) JP2015212447A (zh)
TW (1) TW20154211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3575B (zh) * 2012-01-10 2016-04-13 日曜发明画廊股份有限公司 穿着衣具
JP6502033B2 (ja) * 2014-07-17 2019-04-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衣服
US9743219B2 (en) * 2014-12-29 2017-08-22 Google Inc. Low-power wireless cont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CN108523382A (zh) * 2018-04-09 2018-09-14 管桐 一种多功能背包
JP6823038B2 (ja) * 2018-11-20 2021-01-27 株式会社デサント 衣料
KR20200059143A (ko) 2018-11-20 2020-05-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데상트 의료
KR20200096717A (ko) 2019-02-05 2020-08-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데상트 의료
US11950643B2 (en) * 2019-05-25 2024-04-09 Jason Robarts Cooling apparatus
US20220408856A1 (en) * 2019-09-26 2022-12-29 Toray Industries, Inc. Garment
TWI741508B (zh) * 2020-02-26 2021-10-01 石岡大樹 胸部用防彈板型冷卻器及使用其的冷卻衣
US20220240602A1 (en) * 2021-02-01 2022-08-04 Kody Karschnik Personal air distribution cooling device positioned near and around the users wai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2759A4 (en) 2002-07-10 2007-08-15 Seft Dev Lab Co Ltd CLOTHES NOW BODY AT FRESH
US7735149B2 (en) * 2003-04-01 2010-06-15 Clemson University Microclimate regulating garment and composite structure
DE102006060990B4 (de) * 2006-12-20 2010-01-07 Entrak Energie- Und Antriebstechnik Gmbh & Co. Kg Kleidungsstück zur Personenklimatisierung
US20110005236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Tong-Bou Chang Air-conditioning clothes used in car
US9488447B2 (en) * 2012-09-13 2016-11-08 Billy A. Shelton Personal cooling device for use with body arm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39554A1 (en) 2015-11-04
TWI517797B (zh) 2016-01-21
JP2015212447A (ja) 2015-11-26
US20150313294A1 (en) 2015-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42111A (zh) 散熱衣
CN204930447U (zh) 散热衣
US11549697B2 (en) Air cleaner includ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
US11051626B2 (en) Foothold includ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
TW201723392A (zh) 冷卻具及使用該冷卻具之人體用送風裝置
CN205947179U (zh) 散热衣及其风扇装置
WO2023103544A1 (zh) 一种风冷降温衣
TWM499080U (zh) 散熱衣
CN210382733U (zh) 可穿戴设备
US20220082307A1 (en) Air-conditioned garment having semiconductor cooling system
WO2020233617A1 (zh) 可穿戴设备
JP2018059493A (ja) 衣服内換気用送風機
TWI584748B (zh) Heat sink and its fan device
TWI639395B (zh) Smart air conditioning helmet
CN113142700A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18033471U (zh) 调温机构外置的便携式挂脖空调
CN203897335U (zh) 散热衣
TWM636422U (zh) 可穿戴空氣調節裝置
CN105286122A (zh) 散热衣
CN112197352A (zh) 便携式制冷循环设备、制冷组件及其壳体和制造方法
TWI763588B (zh) 電子圍巾
KR200497305Y1 (ko) 의복 부착형 통기 모듈
JP3245838U (ja) 冷却器及び前記冷却器を使用した冷却服
CN215837276U (zh) 半导体制冷的空调服
CN114617318A (zh) 一种半导体水冷空调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