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1768A - 電線用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線用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1768A
TW201541768A TW104111564A TW104111564A TW201541768A TW 201541768 A TW201541768 A TW 201541768A TW 104111564 A TW104111564 A TW 104111564A TW 104111564 A TW104111564 A TW 104111564A TW 201541768 A TW201541768 A TW 2015417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ing
plate portion
wire
electric wir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1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9544B (zh
Inventor
Kiyoshi Asai
Original Assignee
Smk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Kk filed Critical Smk Kk
Publication of TW201541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1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544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電線用連接器,其目的在於,提供能小型化/低矮化的電線用連接器。在壓接端子(10),設有平板狀的接觸板部(11),以及從接觸板部(11)的兩端緣彎曲、互相隔開間隔對向的一對壓接板部(12、12),在壓接板部(12),形成在與接觸板部相反側的端緣開口的縫隙狀的壓接槽(14),在殼體(20),設有插入包覆電線(2)的電線插入部(21、21、……),以及在插座側表面部開口、與電線插入部(21)連通的一對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將各壓接板部(12、12)插入到各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在使得接觸板部露出到殼體(20)的插座側表面部的狀態,使得壓接端子(10)保持在殼體(20),且使得插入到電線插入部(21)的包覆電線(2)的芯線(2a)夾持在壓接槽內。

Description

電線用連接器
本發明主要關於使用於基板對電線、電線對電線的連接的壓接方式之電線用連接器。
以往,為了基板對電線、電線對電線之連接,使用壓接端子的壓接方式之電線用連接器得到廣泛使用。
該壓接方式之電線用連接器包括插頭,上述插頭包括連接包覆電線的導電金屬製之多個壓接端子,以及保持壓接端子的絕緣樹脂製的殼體,藉由使得該插頭與插座連結,壓接端子之端子連接部與插座之連接端子接觸,使得兩者成為電連接。
壓接端子包括形成在一方的端緣開口的縫隙狀的壓接槽之壓接板部,藉由從與電線軸向交叉方向向壓接槽內壓入包覆電線,用形成在壓接槽內側之壓接刃扎破外周包覆,同時,將包覆電線之芯線夾持在壓接槽內,成為使得壓接端子和包覆電線接觸。
如此的壓接端子也有為了使得與包覆電線的連接確實,設有在電線軸向隔開間隔的一對壓接板部,相對包覆電線在二處壓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又,在如此的壓接端子100,如圖9所示,設有跨越在一對壓接板部101、101的前端緣間的形狀之連結片102,在連結片102形成跨越在兩壓接槽103、103之間之壓接刃槽104,如此的壓接端子也為人們所公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如此的壓接端子場合,與對方的連接端子接觸之端子連接部106,當使得壓接端子與包覆電線壓接時,因從包覆電線受到力,擔心包含壓接板部101、101的壓接部分變形,因此,有時因其變形或損傷,損害與對方連接端子的接觸穩定性,所以,上述端子連接部106配置在不受該壓接部分的變形或損傷影響的部分。
又,在圖9所示般的壓接端子100中,其結構上,在由兩壓接板部101、101及連結片102構成的壓接部分的上方、即連結片102的相反側,不能設置用壓接夾具推壓的推壓部105,因此,將推壓部105配置在與壓接部分不同的位置。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8578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9-23478號公報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以往技術中,構成為用壓接夾具推壓的部分及與對方的連接端子接觸之端子連接部配置在與包含兩壓接板部之壓接部分不同的部分,因此,在殼體需要確保保持包含兩壓接板部之壓接部分的空間,此外,還需要確保配置端子連接部及推壓部的空間,由此,成為阻害連接器小型化/低矮化的主要原因。
於是,本發明就是鑒於這種以往技術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其目的在於,提供能小型化/低矮化之電線用連接器。
為了解決如上所述以往的問題,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電線用連接器包括設有連接包覆電線的導電金屬性的壓接端子和保持該壓接端子的絕緣樹脂製的殼體的插頭,藉由將該插頭與插座連結,使得上述壓接端子與保持在上述插座的連接端子接觸,上述電線用連接器的特徵在於:在上述壓接端子,設有平板狀的接觸板部,以及從該接觸板部之兩端緣彎曲、互相隔開間隔對向的一對壓接板部,在該壓接板部,形成在與上述接觸板部相反側之端緣開口的縫隙狀的壓接槽;在上述殼體,設有插入上述包覆電線之電線插入部,以及在插座側表面部開口、與上述電線插入部連通的一對壓接板部插入孔;將上述各壓接板部插入到上述各壓接板部插入孔,在使得上述接觸板部露出到上述殼體的插座側表面部的狀態,使得上述壓接端子保持在上述殼體,且使得插入到上述電線插入部之上述包覆電線之芯線夾持在上述壓接槽內。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構成中,其特徵在於:上述接觸板部一體地設有從其表面朝與上述壓接板部的相反側膨起形狀的膨出部。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的構成中,其特徵在於:上述殼體設有與上述電線插入部的電線插入方向縱深側部連通、且在殼體表面部開口的插入確認用窗。
下面說明本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關於之電線用連接器,如上所述,包括設有連接包覆電線的導電金屬性的壓接端子和保持該壓接端子的絕緣樹脂製的殼體的插頭,藉由將該插頭與插座連結,使得上述壓接端子與保持在上述插座的連接端子接觸;在上述壓接端子,設有平板狀的接觸板部,以及從該接觸板部之兩端緣彎曲、互相隔開間隔對向的一對壓接板部,在該壓接板部,形成在與上述接觸板部相反側之端緣開口的縫隙狀的壓接槽;在上述殼體,設有插入上述包覆電線之電線插入部,以及在插座側表面部開口、與上述電線插入部連通的一對壓接板部插入孔;將上述各壓接板部插入到上述各壓接板部插入孔,在使得上述接觸板部露出到上述殼體的插座側表面部的狀態,使得上述壓接端子保持在上述殼體,且使得插入到上述電線插入部之上述包覆電線之芯線夾持在上述壓接槽內。因此,使得跨越兩壓接板部之接觸板部兼用作壓接作業用的夾具推壓部和與對方連接端子的接觸部,沒有必要將與對方連接端子之接觸部和壓接部分作為另一個設置,因此,由此能使得連接器整體小型化。
又,在本發明中,上述接觸板部一體地設有從其表面朝與上述 壓接板部的相反側膨起形狀的膨出部,因此,該膨出部起著作為接點的功能,且接觸板部的彈性慣性矩增加,能防止伴隨壓接/壓入作業的變形。
再有,在本發明中,上述殼體設有與上述電線插入部之電線插入方向縱深側部連通、且在殼體表面部開口之插入確認用窗,因此,能使得壓接端子與包覆電線確實連接。
1‧‧‧電線用連接器
2‧‧‧包覆電線
3‧‧‧插頭
4‧‧‧插頭嵌合部
5‧‧‧插座
10‧‧‧壓接端子
11‧‧‧接觸板部
12‧‧‧壓接板部
13‧‧‧膨出部
14‧‧‧壓接槽
15‧‧‧夾持片
16‧‧‧錐形部
20‧‧‧殼體
21‧‧‧電線插入部
22、23‧‧‧壓接板部插入孔
24‧‧‧後壁部
25‧‧‧端子收納部
26‧‧‧側壁
27‧‧‧插入確認用窗
28‧‧‧導向凸部
30‧‧‧導向槽
31‧‧‧插座殼體
32‧‧‧底板部
33‧‧‧側壁部
34‧‧‧後壁部
40‧‧‧對方連接端子
41‧‧‧彈性接觸片
42‧‧‧固定片
43‧‧‧基板連接片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電線用連接器一例之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圖1的電線用連接器之縱截面圖。
圖3是表示圖1的電線用連接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4(a)是表示圖3中的插頭之底面圖,(b)是其縱截面圖。
圖5是圖4的插頭之分解立體圖。
圖6(a)是表示圖4中的壓接端子一例之放大正面圖,(b)是其放大底面圖,(c)是其放大縱截面圖。
圖7(a)是表示圖4中的殼體之正面圖,(b)是其背面圖,(c)是其底面圖,(d)是其縱截面圖。
圖8(a)是表示圖3中的插座之正面圖,(b)是其平面圖,(c)是其縱截面圖。
圖9是表示以往的電線用連接器使用的壓接端子一例之立體圖。
下面,根據圖1~圖8所示之實施例說明本發明涉及的電線用連接器1之實施形態。圖中符號1是電線用連接器,符號2是包覆電線。
單線或股線由導電性材料構成,芯線2a由單線或股線構成,包覆電線2之芯線2a的外周由外周包覆部2b絕緣包覆。
該電線用連接器1包括連接包覆電線2、2的插頭3,以及具有插頭3嵌入的插頭嵌合部4之插座5,藉由將插頭3嵌入插頭嵌合部4,插頭3和插座5互相電連接,包覆電線2通過連接器1成為與安裝基板等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謂連接器縱深方向是指與電線軸平行的方向,所謂連接器寬度方向是指與連接器縱深方向交叉的水準方向,所謂連接器高度方向是指與連接器寬度方向交叉的垂直方向。
插頭3如圖3~圖5所示,包括連接各包覆電線2的導電金屬製的壓接端子10、10、……,以及保持包覆電線2之前端部和各壓接端子10、10、……之絕緣樹脂製的殼體20。
壓接端子10、10、……如圖6所示,藉由對導電性金屬板材進行壓力加工形成為一體,其包括平板狀的接觸板部11以及一對壓接板部12、12,上述一對壓接板部12、12是從接觸板部11的電線軸向(連接器縱深方向)的兩端緣彎曲,互相隔開間隔對向,接觸板部11和兩壓接板部12、12在側視圖中呈“”字狀。
接觸板部11形成為矩形平板狀,在其表面中央部,藉由壓力加工,一體地設有朝與壓接板部12、12相反側膨出形狀的膨出部13。
膨出部13形成為膨出橢圓半球狀的形狀,藉由形成膨出部13,增大接觸板部11的截面慣性矩,能防止伴隨壓入/壓接作業的接觸板部11的變形。
又,在接觸板部11,其長方向長度在接觸板部11的電線軸向(矩形長方向)的兩端確保平坦部分,當向殼體20壓入及向包覆電線2壓接作業時,通過壓接用夾具推壓該平坦部分。
壓接板部12、12形成在與接觸板部11相反側之端緣開口的縫隙狀的壓接槽14,被壓接槽14隔開,一對夾持片15、15呈叉狀。
並且,各壓接板部12、12藉由使得包覆電線2插入到壓接槽14內,用壓接槽14之內緣扎破外周包覆部2b,同時,藉由用兩夾持片15、15夾持芯線2a,相對包覆電線2之芯線2a壓接,維持與包覆電線2的連接。
壓接槽14形成寬度比包覆電線2之芯線2a外徑狹的縱長縫隙狀,在壓接槽14的前端開口部之兩內緣,分別形成斜向切口之錐形部16、16,藉由該兩錐形部16、16,形成互相向著前端側擴開的錐形狀的導向部。
殼體20由絕緣性樹脂形成為長方體狀,包括在前端面開口的多個電線插入部21、21、……,以及在各電線插入部21與電線插入部21連通、在殼體20之插座側表面部(底面)開口的一對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藉由將包覆電線2之前端側插入各電線插入部21、21、……,從插座側表面部側將壓接板部12、12壓入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包覆電線2和壓接端子10連接,且在接觸板部11露出到殼體20表面部的狀態下,壓接端子10、10、……保持在殼體20。
電線插入部21、21、……為與包覆電線2之外徑大致相同內徑的、在連接器縱深方向連續的圓孔狀,形成為在殼體20之前端面開口、後端側用殼體20之後壁部24閉鎖的形狀。
在殼體20之插座側表面部,互相平行地形成朝著連接器縱深方向的凹槽狀的多個端子收納部25、25、……,各壓接端子10、10、……之接觸板部11嵌入該端子收納部25、25、……。鄰接之各接觸板部11由各端子收納部25、25、……間的側壁26隔開。
在各端子收納部25、25、……之內底部,即,殼體20之插座側表面部,在連接器縱深方向,隔開所希望的間隔,一對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開口,藉由該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將壓接端子10之各壓接板部12、12壓入到電線插入部21。
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形成為在連接器高度方向橫切電線插入部21、21、……的方孔狀,互相在連接器縱深方向(電線軸向)隔開間隔平行配置,構成電線插入部21、21、……的一部分。
並且,若在將包覆電線2插入電線插入部21內的狀態下,將兩壓接板部12、12壓入到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則包覆電線2分別插入到各壓接板部12、12之壓接槽14內,包覆電線2和壓接端子10連接,互相成為制動件固定在殼體20。
又,該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之連接器寬度方向寬度與壓接板部12的寬度一致形成,插入的壓接板部12之側緣與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兩 內側面抵接,各壓接板部12之夾持片15、15支持在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的內側面,夾持包覆電線之芯線2a。
如此,藉由使得壓接板部12之兩側緣支持在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的內側面,即使壓接板部12寬度狹,也能確保包覆電線2相對芯線2a的充分的壓接力。
在該殼體20,在每個電線插入部21、21、……設有與電線插入部21、21、……之電線插入方向縱深側部連通、且在插座側表面部開口之插入確認用窗27、27、……。
插入確認用窗27、27、……與壓接板部插入孔23連續配置,形成在電線插入部21、21、……之後端面的稍稍前側,若包覆電線2插入到電線插入部21、21、……,直到前端與後壁部24碰接停止的位置,則藉由窗能視覺確認包覆電線2的外周面。
因此,在藉由插入確認用窗27確認包覆電線2的插入的狀態下,藉由將壓接端子10之兩壓接板部12、12壓入到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能確實使得壓接端子10在所希望的位置相對包覆電線2連接。
再有,在該殼體20,一體地設有從兩側面突出的、朝著連接器縱深方向之凸條狀的導向凸部28、28,使得該導向凸部28、28導向到形成在插頭嵌合部4之側壁部內側之導向槽30、30,將插頭3相對插頭嵌合部4從正面側嵌入。
插座5如圖8所示,包括具有插入插頭3之插頭嵌合部4之插座殼體31,以及具有從插頭嵌合部4的底面部突出的彈性接觸片41的多個 對方連接端子40、40、……,藉由將插頭3插入插頭嵌合部4,露出到插頭3之插座側表面部之各壓接端子10、10、……之接觸板部11和與其對應的彈性接觸片41接觸。
插座殼體31由絕緣性合成樹脂形成為一體,包括保持對方連接端子40、40、……之底板部32,在底板部32之兩側立起形狀之側壁部33、33,以及從底板部32之後端緣立起之後壁部34,形成被底板部32、兩側壁部33、33、以及後壁部34圍住、在前面側及上面側開口的插頭嵌合部4。
導向槽30在各側壁部33、33之內側面部形成為前端面側開口的凹槽狀,導向凸部28、28受該導向槽30導向,且插頭3嵌合到插頭嵌合部4。
對方連接端子40、40、……藉由對導電性金屬板材進行壓力加工形成為一體,包括細長片狀的固定片42,從固定片42之一端側折返、前端側朝斜上方傾斜之彈性接觸片41,以及配置在固定片42之另一端側的基板連接片43。
並且,該對方連接端子40、40、……之固定片42藉由鑲嵌成型與底板部32一體化,彈性接觸片41從插頭嵌合部4之底面部突出,保持在插座殼體31,使得基板連接片43露出到底面部,配置為形成在彈性接觸片41之前端的接點部41a在插頭嵌合部4內從底板部32浮起。
在如此構成的電線用連接器1中,壓接端子10、10、……設有配置為跨越兩壓接板部12、12之間之接觸板部11,使得該接觸板部11 露出到殼體20之插座側表面部,設為使得該接觸板部11與對方連接端子40、40、……接觸的結構,能設置與壓接部分成一體、與對方連接端子40、40、……接觸的部分(接點部分),因此,由此能小型化。
又,在該電線用連接器中,在壓接端子10之接觸板部11設有膨出部13,該膨出部13起著作為接點的功能,且由於接觸板部11之截面慣性矩增加,防止壓接端子10、10、……之壓接/壓入作業時之接觸板部11的變形,即使為與壓接部分、即兩壓接板部12、12成一體形成接點部的結構,也能確保穩定的連接狀態。
又,在該電線用連接器1中,各壓接板部12之夾持片15、15支持在壓接板部插入孔22、23之內側面,夾持包覆電線2之芯線2a,因此,能使得各夾持片15、15的寬度狹,各包覆電線2、2間的間隔寬度也能狹,由此,能實現連接器寬度方向的小型化。
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電線對基板用之電線用連接器1,但也能適用於電線對電線場合。
又,插座之形態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也可以是例如從上方相對插頭嵌合部嵌入插頭的結構。
再有,對方連接端子40、40、……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可以是能合適地與插頭3的露出到插座側表面部之接觸板部11接觸的形態,也可以是設有上述的懸臂彈簧狀之彈性接觸片的形態,或設有“”字彈簧狀之彈性接觸片的形態等,又,在接觸板部設有膨出部的場合,可以使得對方連接端子之接觸部形成為平板狀。
1‧‧‧電線用連接器
2‧‧‧包覆電線
2a‧‧‧芯線
3‧‧‧插頭
4‧‧‧插頭嵌合部
5‧‧‧插座
10‧‧‧壓接端子
11‧‧‧接觸板部
12‧‧‧壓接板部
14‧‧‧壓接槽
20‧‧‧殼體
21‧‧‧電線插入部
22、23‧‧‧壓接板部插入孔
41‧‧‧彈性接觸片
42‧‧‧固定片
43‧‧‧基板連接片

Claims (3)

  1. 一種電線用連接器,包括設有連接包覆電線的導電金屬性的壓接端子和保持該壓接端子的絕緣樹脂製的殼體的插頭,藉由將該插頭與插座連結,使得上述壓接端子與保持在上述插座的連接端子接觸,上述電線用連接器的特徵在於:在上述壓接端子,設有平板狀的接觸板部,以及從該接觸板部之兩端緣彎曲、互相隔開間隔對向的一對壓接板部,在該壓接板部,形成在與上述接觸板部相反側之端緣開口的縫隙狀的壓接槽;在上述殼體,設有插入上述包覆電線之電線插入部,以及在插座側表面部開口、與上述電線插入部連通的一對壓接板部插入孔;將上述各壓接板部插入到上述各壓接板部插入孔,在使得上述接觸板部露出到上述殼體的插座側表面部的狀態,使得上述壓接端子保持在上述殼體,且使得插入到上述電線插入部之上述包覆電線之芯線夾持在上述壓接槽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電線用連接器,其特徵在於:上述接觸板部一體地設有從其表面朝與上述壓接板部的相反側膨起形狀的膨出部。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電線用連接器,其特徵在於:上述殼體設有與上述電線插入部的電線插入方向縱深側部連通、且在殼體表面部開口的插入確認用窗。
TW104111564A 2014-04-17 2015-04-10 Wire connector TWI569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5430A JP2015207353A (ja) 2014-04-17 2014-04-17 電線用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1768A true TW201541768A (zh) 2015-11-01
TWI569544B TWI569544B (zh) 2017-02-01

Family

ID=54454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1564A TWI569544B (zh) 2014-04-17 2015-04-10 Wire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207353A (zh)
CN (1) CN105048139A (zh)
TW (1) TWI569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0177B2 (ja) * 2017-03-30 2020-09-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雌端子
JP6904940B2 (ja) * 2018-11-22 2021-07-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I735119B (zh) * 2019-08-21 2021-08-0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27858D0 (en) * 1990-12-21 1991-02-13 Amp Holland Stamped and formed electrical tab
AU673730B2 (en) * 1993-07-07 1996-11-21 Whitaker Corporation, The Micro-connector and automated tool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JP3072312B2 (ja) * 1994-02-28 2000-07-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
DE19751699C2 (de) * 1997-11-21 2002-02-14 Krone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Kabeladern
JP2001185299A (ja) * 1999-12-22 2001-07-06 Kyocera Elco Kk ハーネス圧接コネクタ
JP2002184507A (ja) * 2000-12-18 2002-06-28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US6547605B2 (en) * 2001-07-20 2003-04-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lex circui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780468B1 (en) * 2009-06-18 2010-08-24 Avx Corporation Wire to board connector
TWM446433U (zh) * 2012-09-10 2013-02-01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電連接器及其端子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8139A (zh) 2015-11-11
TWI569544B (zh) 2017-02-01
JP2015207353A (ja) 2015-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1017B2 (ja) コネクタ用のメス端子
JP6011032B2 (ja) 圧接端子
TWI539700B (zh) Coaxial connector
TWI569544B (zh) Wire connector
JP2018147828A (ja) 圧着接続端子及び該圧着接続端子の接続方法
EP2693567A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a wire therewith
CN101442159A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10811803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JP7102134B2 (ja) コネクタ
JP2020187895A (ja) 圧接端子、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コネクタ
TW201222993A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ed member
TWI651905B (zh) 電線用連接器
CN108075272B (zh) 压接连接型触头和同轴连接器
JP2020071908A (ja) 圧着接続端子
JP5125941B2 (ja) 端子圧着装置
JP7332328B2 (ja) 圧接端子、圧接端子付き被覆電線、及び、圧接方法
KR100739017B1 (ko) 전기 터미널
JP4446477B2 (ja) コネクタ
WO2010004825A1 (ja)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JPH089689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687166B2 (ja)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同軸ケーブル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H067579Y2 (ja)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
JP6796619B2 (ja) 電線と端子の接続構造
US10637162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wire and the terminal
WO2021025088A1 (ja) 電気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