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2911A - 容器本體、容器、及容器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容器本體、容器、及容器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2911A
TW201532911A TW103139296A TW103139296A TW201532911A TW 201532911 A TW201532911 A TW 201532911A TW 103139296 A TW103139296 A TW 103139296A TW 103139296 A TW103139296 A TW 103139296A TW 201532911 A TW201532911 A TW 2015329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flange portion
container body
fla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9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hiro Ishiguro
Hideaki Sugiyama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32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291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65D77/202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 B65D77/2032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 B65D77/2044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 B65D77/204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whereby part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has been weakened, e.g. perforated or precut
    • B65D77/2052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whereby part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has been weakened, e.g. perforated or precut the container being weake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65D77/202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 B65D77/2032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 B65D77/2044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 B65D77/204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whereby part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has been weakened, e.g. perforated or prec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於容器本體(2)之設置有裙體部分(26)之凸緣部(25),利用環狀之第1熱封部(23)安裝蓋體(3),並且於自裙體部分(26)延伸設置之平坦端部(27)遍及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利用第2熱封部(29)安裝蓋體(3)。若自對應於平坦端部(27)之蓋體(3)之開封開始部(3A)開封則自平坦端部(27)開始層間剝離,自第2熱封部(29)遍及第1熱封部(23)至切口(28)為止進行層間剝離而開封。為了外觀性或強度、操作性等目的而設置裙體部分(26),即便為設置有1個切口(28)之構成,亦可獲得層間剝離。不需要第1熱封部(23)之外周側之精度,可容易地安裝蓋體(3)。

Description

容器本體、容器、及容器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容器本體之凸緣部具有切入槽之容器本體、容器及容器之製造方法。
先前,例如作為食品等之容器,眾所周知有如下構成:於包括多層片材之容器本體之凸緣部,將頂部薄膜熱融合並牢固地密封,於開封時藉由構成容器本體之多層片材之層間剝離而可容易地開封(例如,參照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2-251363號)。
該容器係使凸緣與頂部薄膜之接著力大於構成容器本體之多層片材中之內外層之層間接著力。進而,於凸緣部中之較頂部薄膜熱融合之位置靠容器本體之開口部側設置有切入槽。而且,於頂部薄膜之開封時,容器本體之內層與頂部薄膜一併自外層起層間剝離至切入槽之位置為止,藉此將容器開封。
作為此種容器,亦如文獻1所記載般,眾所周知有如下構成:考慮外觀性、操作性、容器本體之強度等,而凸緣部之周緣朝向下方彎曲形成,於雙重之切入槽之間將頂部薄膜熱融合。
然而,例如於食品之容器之情形時,雙重之切入槽之間隔為數mm左右,為了於此之間切入槽不重合地將頂部薄膜熱融合,必須高精度地定位而熱融合。因此,存在需要可高精度地熱融合之製造裝置等之不良情況,業者期望更簡易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蓋體之安裝容易之容器本體、容器及容器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容器本體之特徵在於,其具備收納凹部及凸緣部,且為藉由將蓋體安裝於上述凸緣部而將上述開口部封閉之多層構造者,上述收納凹部具有收納被包裝物之開口部,上述凸緣部具有自上述開口部之外周緣延伸而形成之平坦部分、及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容器本體底部之方向彎曲形成的裙體部分;且上述容器本體具有:平坦端部,其自上述裙體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外側延伸設置;及切入槽,其位於上述凸緣部中之較安裝上述蓋體之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部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體之面之一層切斷;上述安裝區域具有:第1安裝區域,其環狀地設置於上述凸緣部;第2安裝區域,其遍及上述平坦端部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而設置。
本發明之容器本體之裙體部分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容器本體底面之方向彎曲形成。此處,彎曲形成之角度只要為向容器底面之方向彎曲,則並不特別限定。又,所謂該平坦部分,係指相對於安裝於本案發明之容器本體之蓋材之對向面實質上平坦之情況,容許不阻礙安裝蓋材之範圍之傾斜。藉由本發明之容器本體之裙體部分係彎曲形成,而即便於將若溫度降低則容積減少之物填充於容器時,亦可抑制於內容物之填充後凸緣部翹曲。
本發明中,於容器本體之設置有裙體部分之凸緣部,於環狀之第1安裝區域安裝蓋體,並且於自裙體部分延伸設置之平坦端部於遍及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之第2安裝區域安裝蓋體,藉此若自平坦端部開封則自平坦端部開始層間剝離,自第2安裝區域遍及第1安裝區域至切入槽為止進行層間剝離而開封。因此,於以外觀性或強度、操作性等之目的而設置裙體部分之容器本體中,即便為於較安裝區域靠開口 部側設置1個切入槽之構成,亦可獲得層間剝離。因此,無須於安裝區域之外周側設置其他切入槽。因此,藉由將安裝區域之外周側擴展至凸緣部之外周緣為止可提高安裝區域之安裝強度,可以高強度密封,同時藉由將一個切入槽排除,則伴隨形成切入槽而於製造時進行之精度調整之作業減少。
此處,本發明中,所謂彎曲係指折彎之狀態,亦包含以摺線有稜角地折彎之狀態或以無摺線彎曲之方式折彎之狀態。又,本發明中,所謂環狀,除了圓形狀以外,亦包含具有複數個角部之多邊形狀。
而且,本發明中,較佳為,構成為上述平坦端部於上述裙體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外側延伸而形成。
該發明中,平坦端部與凸緣部面向安裝蓋體之面相同之上表面,蓋體之安裝可自上方以一個動作進行,從而可提高製造效率。
而且,本發明中,較佳為,構成為上述平坦端部相對於上述開口部之開口面所成之角未達60°,更具體而言使開口面之位置為0°時,以平坦端部向上方延伸所成之角為+60°至平坦端部向下方延伸所成之角為-60°而形成。
此係因為,該發明中,存在若平坦端部相對於開口部之開口面所成之角為+60°以上,則難以開封,若為-60°以上則難以密封之虞。
又,本發明中,較佳為,上述裙體部分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周緣傾斜地延伸形成。
該發明中,蓋體安裝於凸緣部之第1安裝區域與以平坦端部安裝之第2安裝區域隔開,即便未安裝蓋體之區域介置間隔,亦可防止於蓋體與裙體部分之間產生間隙而外觀受損。
進而,本發明中,較佳為,構成為上述第2安裝區域與上述第1安裝區域連續形成。
該發明中,開封時自平坦端部開始之層間剝離係自安裝於裙體部分之區域至與凸緣部之第1安裝區域連續進行,故而可順利地進行層間剝離,從而可提供順暢之開封感。尤其,於裙體部分自平坦部分之周緣傾斜地延伸而形成之構成中,與裙體部分之安裝變得容易,可容易地製造獲得順暢之開封感之構成。
本發明之容器本體之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凹部及凸緣部,且為藉由將蓋安裝於上述第1凸緣部分而將上述開口之至少一部分封閉之積層構造者,上述凸緣部具有:第1平坦部分,其自上述凹部之開口之緣延伸而形成;及裙體部分,其自上述第1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上述凹部之底部側之方向彎曲形成;上述凸緣部具有:第2平坦部分,其自上述裙體部分之外周緣相對於上述凹部朝向外側延伸設置;及槽,其位於上述第1凸緣部分中之較安裝上述蓋之環狀之第1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之緣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之面之一層切斷;遍及上述第2平坦部分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有安裝上述蓋之第2安裝區域。
本發明之容器本體之裙體部分自上述第1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凹部之底面側之方向彎曲形成。此處,彎曲形成之角度只要為向凹部之底面側之方向彎曲,則並不特別限定。又,所謂該第1平坦部分,係指相對於安裝於本案發明之容器本體之蓋之對向面實質上平坦之情況,容許不阻礙安裝蓋之範圍之傾斜。藉由本發明之容器本體之裙體部分係彎曲形成,而即便於將若溫度降低則容積減少之物填充於容器時,亦可抑制於內容物之填充後凸緣部翹曲。
本發明中,於容器本體之設置有裙體部分之凸緣部,於環狀之第1安裝區域安裝蓋,並且於自裙體部分延伸設置之第2平坦部分於遍及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之第2安裝區域安裝蓋,藉此若自第2平坦部分開封則自第2平坦部分開始層間剝離,自第2安裝區域遍及第1安裝區 域至槽為止進行層間剝離而開封。
因此,於以外觀性或強度、操作性等之目的而設置裙體部分之容器本體中,即便為於較安裝區域靠凹部之開口側設置1個槽之構成,亦可獲得層間剝離。因此,無須於安裝區域之外周側設置其他槽。因此,藉由將安裝區域之外周側擴展至凸緣部之外周緣為止可提高安裝區域之安裝強度,可以高強度密封,同時藉由將一個槽排除,則伴隨形成槽而於製造時進行之精度調整之作業減少。
本發明之容器之特徵在於具備:本發明之容器本體;及蓋,其安裝於上述容器本體之凸緣部且將上述開口封閉;上述容器本體係使構成上述容器本體之積層構造之至少一者之層間接著力較上述凸緣部與上述蓋之接著力小地形成。
該發明中,由於使用即便為具有裙體部分且設置1個槽之構成亦可獲得層間剝離之本發明之容器本體,故而可提高安裝區域之安裝強度,可以高強度密封,且可將一個槽排除,則伴隨形成槽而於製造時進行之精度調整之作業減少。
本發明之容器之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其係於具備收納凹部及凸緣部之多層構造之容器本體中,將蓋體安裝於上述凸緣部而將上述開口部封閉容器之製造方法,上述收納凹部具有收納被包裝物之開口部,上述凸緣部具有自上述開口部之外周緣延伸而形成之平坦部分、及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容器本體底部之方向彎曲形成的裙體部分;且上述容器本體使用具有平坦端部及切入槽者,上述平坦端部自上述裙體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外側延伸設置,上述切入槽位於上述凸緣部中之較安裝上述蓋體之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部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體之面之一層切斷;於構成上述容器本體之多層構造之至少一者之層間接著力小於上述凸緣部與上述蓋體之接著力之狀態下,於上述安裝區域將上述蓋體環狀地安裝於 上述凸緣部,並且遍及上述平坦端部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將上述蓋體安裝於上述平坦端部。
該發明中,使用在設置於凸緣部之裙體部分將平坦端部延伸設置而成之容器本體,將蓋體於環狀之安裝區域安裝於凸緣部,並且遍及平坦端部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將蓋體安裝於開封開始部,故而若自平坦端部開封則自平坦端部開始層間剝離,遍及安裝區域至切入槽為止進行層間剝離而開封。因此,於以外觀性或強度、操作性等之目的而設置裙體部分之容器本體中,即便為於較安裝區域靠開口部側設置1個切入槽之構成,亦可獲得層間剝離。因此,無須於安裝區域之外周側設置其他切入槽。因此,藉由將安裝區域之外周側擴展至凸緣部之外周緣為止可提高安裝區域之安裝強度,可以高強度密封,且藉由將一個切入槽排除,則伴隨形成切入槽而於製造時進行之精度調整之作業減少。
而且,本發明中,較佳為具備:本發明之容器本體;及蓋體,其安裝於上述容器本體之凸緣部且將上述開口部封閉;上述第1安裝區域係藉由環狀之密封條而形成,該環狀之密封條係於外周緣中至少與上述平坦端部對應之位置被形成為曲面狀。
該發明中,作為安裝蓋體之環狀之密封條,將外周緣之至少與平坦端部對應之位置曲面狀地形成,藉此抑制於第1安裝區域之外周緣形成樹脂滯留,防止因蓋體之開封時樹脂滯留而開封性受損,獲得順暢之開封性。
又,本發明中,較佳為,上述第1安裝區域係藉由上述密封條之外周緣之全周形成為曲面狀者而形成。
本發明之容器本體之特徵在於,其係具備收納凹部及凸緣部,且為藉由蓋體被安裝於上述凸緣部而將上述開口部封閉之多層構造者,上述收納凹部具有收納被包裝物之開口部,上述凸緣部具有自上 述開口部之外周緣延伸而形成之平坦部分、及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容器本體底部之方向彎曲形成的裙體部分;且上述容器本體為,上述凸緣部之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為上述裙體部分不彎曲形成,且具有切入槽,其位於上述凸緣部中之較安裝上述蓋體之環狀之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部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體之面之一層切斷,上述裙體部分未被彎曲形成之平坦部分之外周緣與上述環狀之安裝區域之外周緣一致。
該發明中,將平坦部分中之未彎曲形成裙體部分之至少一部分之外周緣設為平坦端部,使凸緣部中之安裝蓋體之環狀之安裝區域之外周緣與平坦端部中之平坦部分之外周緣一致,故而若自平坦端部開封則自平坦端部開始層間剝離,遍及第1安裝區域至切入槽為止進行層間剝離而開封。由於該情況,故而於以外觀性或強度、操作性等之目的而設置裙體部分之容器本體中,即便為於較安裝區域靠開口部側設置1個切入槽之構成,亦可獲得層間剝離。因此,無須於安裝區域之外周側設置其他切入槽。因此,藉由將安裝區域之外周側擴展至凸緣部之外周緣為止可提高安裝區域之安裝強度,可以高強度密封,且藉由將一個切入槽排除,則伴隨形成切入槽而於製造時進行之精度調整之作業減少。
本發明之容器本體之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凹部及凸緣部,且為藉由蓋被安裝於上述凸緣部而將上述開口之至少一部分封閉之積層構造者,上述凸緣部具有:平坦部分,其自上述凹部之開口之緣延伸而形成;及裙體部分,其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上述凹部之底部側之方向彎曲形成;且上述凸緣部為,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為上述裙體部分不彎曲形成,且具有槽,其位於上述凸緣部中之較安裝上述蓋之環狀之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之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之面之一層切斷,上述裙體部分未 被彎曲形成之平坦部分之外周緣與上述環狀之安裝區域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一致。
該發明中,將平坦部分中之未彎曲形成裙體部分之至少一部分之外周緣設為平坦端部,使凸緣部中之安裝蓋之環狀之安裝區域之外周緣與平坦端部中之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故而若自平坦端部開封則自平坦端部開始層間剝離,遍及第1安裝區域至槽為止進行層間剝離而開封。由於該情況,故而於以外觀性或強度、操作性等之目的而設置裙體部分之容器本體中,即便為於較安裝區域靠開口部側設置1個槽之構成,亦可獲得層間剝離。因此,無須於安裝區域之外周側設置其他槽。因此,藉由將安裝區域之外周側擴展至凸緣部之外周緣為止可提高安裝區域之安裝強度,可以高強度密封,且藉由將一個槽排除,則伴隨形成槽而於製造時進行之精度調整之作業減少。
1‧‧‧易開封性容器
2‧‧‧容器本體
3‧‧‧蓋體
3A‧‧‧開封開始部
21‧‧‧剝離層
22‧‧‧表下層
23‧‧‧第1熱封部
24‧‧‧收納凹部
24A‧‧‧開口部
25‧‧‧凸緣部
25A‧‧‧平坦部分
26‧‧‧裙體部分
27‧‧‧平坦端部
27A‧‧‧平坦端部
28‧‧‧切口
29‧‧‧第2熱封部
31‧‧‧密封層
32‧‧‧外層
40‧‧‧環狀密封盤
41‧‧‧前端
42‧‧‧傾斜面部
43‧‧‧曲面部
A‧‧‧交界
D‧‧‧寬度
θ‧‧‧角度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容器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之局部開封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上述易開封性容器之俯視圖。
圖3係表示上述易開封性容器之側視圖。
圖4A係表示上述易開封性容器之一部分之圖2中I-I之位置之側視剖面圖。
圖4B係表示上述易開封性容器之一部分之圖2中II-II之位置之側視剖面圖。
圖5係說明上述易開封性容器之密封動作之說明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容器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之局部開封之立體圖。
圖7A係表示上述易開封性容器之一部分之平坦端部之位置之側視剖面圖。
圖7B係表示上述易開封性容器之一部分之裙體部分之位置之側視剖面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中之易開封性容器之局部開封之立體圖。
圖9係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形態中之易開封性容器之平坦端部中之側視剖面圖。
圖10係上述又一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中之裙體部中之側視剖面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形態中之易開封性容器之俯視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形態中之易開封性容器之局部開封之立體圖。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係例示圓形之容器,但並不限定於此。
{第一實施形態}
[易開封性容器之構成]
圖1~3係作為本發明之容器之易開封性容器1,該易開封性容器1具備容器本體2與蓋體3。容器本體2係將多層片材成形而成,具體而言藉由加熱而成形者,且係剝離層21及表下層22之2層按照該等之順序積層而成之積層體(參照圖4)。
此處,剝離層21係與封入至易開封性容器1之被包裝物接觸,且與蓋體3之密封劑熱封之層。詳細情況將於下文敍述,作為與蓋體3熱封之部分之作為第1安裝區域之第1熱封部23與蓋體3一併自容器本體2被剝離。
作為剝離層21,較佳地使用例如與蓋體3熱封之材料,較佳為聚烯烴系樹脂。具體而言,使用均聚丙烯(HPP)、無規聚丙烯(RPP)、嵌 段聚丙烯等聚丙烯系樹脂、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聚乙烯系樹脂、直鏈狀乙烯-α-烯烴共聚物等。
表下層22鄰接於剝離層21而構成剝離層21之下層,於易開封性容器1之開封時於與剝離層21之間被層間剝離。
作為構成表下層22之具體材料,較佳為,構成為包含選自例如烯烴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及聚酯系樹脂之群中之至少任一種。
而且,作為烯烴系樹脂,具體而言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尤其,自廣泛流通、可容易獲得且廉價同時強度高之方面考慮較佳地使用聚丙烯。
作為聚苯乙烯系樹脂,具體而言,使用通用之透明且具剛性之GP等級之聚苯乙烯、或耐衝擊性之HI等級之聚苯乙烯等,尤其,自作為容器等利用時所要求之耐衝擊性之方面考慮較佳地使用HI等級之聚苯乙烯。
作為聚酯系樹脂,具體而言,使用非晶性聚酯、結晶性聚酯等,尤其,自加工性之理由考慮較佳地使用非晶性聚酯。
尤其,作為表下層22,較佳為使用將至少一部分包含丙烯單位之聚合物(以下稱為聚丙烯系樹脂,適當表示為PP)與至少一部分包含乙烯單位之聚合物(以下稱為聚乙烯系樹脂,適當表示為PE)以PP:PE=30質量%以上且99質量%以下:1質量%以上且70質量%以下調配而成之樹脂組合物。
此處,若質量比PP/PE小於0.67則存在產生於熱封時產生樹脂滯留而產生開封不良之不良情況之虞。尤其,若質量比PP/PE少於0.429則存在產生剛性不足之虞,若質量比PP/PE多於99則存在產生柔軟性不足之虞。
而且,所謂聚丙烯系樹脂,具體而言,係指選自均聚丙烯、無規聚丙烯、嵌段聚丙烯、及該等之混合物之4種類之中之任一者。而 且,於考慮耐熱性之情形時,較佳為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無規聚丙烯之順序。又,於考慮與其他層之密封性之情形時,較佳為無規聚丙烯、嵌段聚丙烯、均聚丙烯之順序。
又,所謂聚乙烯系樹脂,具體而言,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尤其,自成形加工穩定性之理由考慮較佳地使用低密度聚乙烯。
再者,亦可於表下層22中,添加滑石等無機填料。
又,表下層22係直接鄰接於剝離層21而積層形成,但亦可於剝離層21與表下層22之間,設置有不會因接著層等之熱封而流動或難以流動之相對較薄之層。
而且,容器本體2為具有特定之深度之大致圓形之杯形狀,且具有將大致圓形狀之開口部24A開口之凹部即收納凹部24,於該開口部24A之周緣,以向外側伸出之方式配設有第1平坦部分即平坦部分25A。於平坦部分25A之外周緣,朝向容器底部之方向,具體而言,朝向鉛垂方向之斜下方彎曲形成有裙體部分26。進而,於裙體部分26之外周緣之一部分,與凸緣部25平行地於外側延伸設置有作為第2平坦部分之舌片狀之平坦端部27。而且,藉由該等平坦部分25A及裙體部分26,而構成安裝有蓋體3之凸緣部25。
此處,於平坦端部27相對於開口部24A之開口面所成之角未達60°,更具體而言使開口面之位置為0°時,以平坦端部向上方延伸所成之角為+60°至平坦端部向下方延伸所成之角為-60°之範圍,較佳為+30°~-30°之範圍而形成。
此係因為,存在若平坦端部27相對於開口部24A之開口面所成之角為+60°以上,則難以開封,若為-60°以上則難以密封之虞。再者,自形成平坦端部27之模具之形狀或模具之製造性、向平坦端部27之密封性之兩者之觀點考慮,較佳為以相對於開口面所成之角大致為0°之 方式而形成。
又,容器本體2之凸緣部25之厚度尺寸較佳為200μm以上且2000μm以下,更佳為250μm以上且1500μm以下,尤佳為30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
此處,若凸緣部25之厚度尺寸較200μm變薄則存在產生作為容器之剛性下降之不良情況之虞,若凸緣部25之厚度尺寸較2000μm變厚,則存在產生需要較多之材料而製造成本(原料費)上升之不良情況之虞,故而設定為上述範圍。
又,於凸緣部25,作為槽即切入槽之切口28設置為將凸緣部25中之至少面向安裝有蓋體3之面之一層即剝離層21切入之狀態(參照圖4)。
此處,切口28只要為即便於剝離層21之切口28之位置中之厚度方向之一部分殘留之狀態下,於將蓋體3開封時剝離層21亦會於切口28之位置被切斷,自切口28至開口部24A側之剝離層21為止不會層間剝離之深度以上則並不特別限定。尤其,較佳為設置為到達表下層22之深度,即剝離層21之厚度尺寸以上之深度。
再者,作為本發明中之槽,可形成為剖面V字狀或剖面U字狀等各種形狀。又,槽並不限定於藉由切入而形成之情形,可藉由擠壓或切削等各種方法而形成。
而且,易開封性容器1係凸緣部25與相對於開口部24A載置於凸緣部25之蓋體3熱封且作為環狀之安裝區域之第1熱封部23位於較切口28靠外周側而形成,易開封性容器1之內部被設為密封狀態。進而,蓋體3係舌片狀地設置於外周緣之開封開始部3A遍及外周緣而安裝於容器本體2之平坦端部27且形成有作為第2安裝區域之第2熱封部29,並安裝於容器本體2。
為了將密封狀態之易開封性容器1開封,如圖1所示,若於蓋體3 之開封開始部3A中將蓋體3向上部提拉,則可將易開封性容器1簡便地開封。
於本實施形態中,蓋體3係包括呈現於易開封性容器1之外部之外層32及與容器本體2之剝離層21熱封之密封層31之積層體。
構成蓋體3之外層32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雙軸延伸尼龍膜(O-Ny)等。又,密封層31可使用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樹脂組合物。
而且,藉由將容器本體2與蓋體3熱封,使剝離層21與密封層31融合而形成熱封部23及第2熱封部29,於開封時,相對於應力而較弱之容器本體2之剝離層21自切口28於外周側與表下層22層間剝離。
[密封動作]
其次,對將蓋體3安裝於容器本體2之密封動作進行說明。
於製造易開封性容器1時,使用具備環狀密封盤之密封裝置。為了將容器本體2之凸緣部25與蓋體3融合並將易開封性容器1設為密封狀態,使蓋體3重合於容器本體2之凸緣部25,自該蓋體3之上表面擠壓密封裝置之加熱狀態之環狀密封盤,藉此實施熱封。
藉由該熱封,而舌片狀地設置於外周緣之開封開始部3A遍及外周緣而安裝於容器本體2之平坦端部27,形成第2熱封部29,並且載置於凸緣部25之蓋體3被熱封,且作為環狀之安裝區域之第1熱封部23位於較切口28靠外周側而形成,易開封性容器1之內部成為密封狀態。
又,為了將密封狀態之易開封性容器1開封,如圖1所示,於蓋體3之開封開始部3A將蓋體3向上部提拉。藉此,於多層構造之容器本體2之平坦端部27中之剝離層21與表下層22之層間剝離,剝離層21剝離至切口28之位置為止。而且,直至層間剝離至切口28之位置後僅蓋體3被剝離。因此,即便蓋體3與容器本體2之凸緣部25牢固地接著亦可實現易剝離(easy peel),從而將易開封性容器1簡便地開封。
作為密封條即環狀密封盤,可應用能夠形成第1熱封部23及第2熱封部29之任一者,例如,較佳為使用如圖5所示之環狀密封盤40。圖5所示之環狀密封盤40係相對於凸緣部25之上表面對外周緣實施R加工,且外周緣遲於環狀密封盤40之前端(圖5之前端41)而抵接於蓋體3之形狀,具體而言,經由交界A(亦為環狀密封盤40之前端41),於內周緣側,剖面為傾斜狀之傾斜面部42,又,於外周緣側,被R加工且剖面為曲面狀之曲面部43連續形成。
再者,如該圖5所示,藉由熱封部23之內周緣與切口28之位置不一致地隔開設置,而獲得高密封性,故而較佳。
其中,形成於環狀密封盤40之內周緣側之傾斜面部42中之、如圖5般相對於凸緣部25自外周緣朝向內周緣而形成之角度(θ)根據環狀密封盤40之寬度D而不同,較佳為設定為2°以上且20°以下之範圍,較佳為3°以上且15°以下之範圍。
若該傾斜面部42之角度小於2°,則存在如下之虞:即便於熱封時擠壓之情形時,亦易於在內周緣側形成樹脂滯留部,於所獲得之易開封性容器1之開封時之第1熱封部23內側阻力變大,難以順利地進行易開封性容器1之開封。另一方面,若傾斜面部42之角度超過20°,則則存在交界A之周邊不平緩而較尖,而導致於密封時或開封時蓋體3被切斷之情形,從而存在易開封性受損之虞。
此處,較佳為,相對於環狀密封盤40,該等傾斜面部42及曲面部43係以交界A相對於環狀密封盤40之剖面寬度方向靠外側(靠外周緣)之方式而形成。若交界A相對於環狀密封盤40之剖面寬度方向為外側,則與於環狀密封盤40之外周緣側形成曲面部43,於該環狀密封盤40之內周緣側形成傾斜面部42之情況相結合,確實地於熱封時自環狀密封盤40之內周緣側將前端41先與蓋體3接觸(環狀密封盤40之外周緣較前端41遲於蓋體3而接觸),從而防止於第1熱封部23之外周側緣形 成樹脂滯留部,可將蓋體3順利地開封。
[實施形態之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於容器本體2之設置有裙體部分26之凸緣部25,利用環狀之第1熱封部23安裝蓋體3,並且遍及自裙體部分26延伸設置之平坦端部27外周緣安裝蓋體3。
根據該情況,若自平坦端部27開封,則自平坦端部27之第2熱封部29開始層間剝離,自第2熱封部29遍及第1熱封部23至切口28為止進行層間剝離而開封。
因此,於以外觀性或強度、操作性等之目的而設置裙體部分26之容器本體2中,即便為於較第1熱封部23靠開口部24A側設置1個切口28之構成,亦可實施層間剝離。因此,於設置第1熱封部23時,不需要第1熱封部23之外周側之精度,可容易地安裝蓋體3,又,亦可使製造裝置為簡易者。
進而,藉由將第1熱封部23之外周側擴展至凸緣部25之外周緣為止,而第1熱封部23之密封面積增大而可提高安裝強度,從而可以高強度密封。
而且,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將平坦端部27於裙體部分26之外周緣朝向外側延伸而形成。
因此,平坦端部27與凸緣部25面向安裝有蓋體3之面相同之上表面,從而蓋體3之安裝可自上方以一個動作進行,可提高製造效率。
又,使裙體部分26自凸緣部25之周緣向斜下方傾斜地延伸形成。
根據該情況,於將蓋體3熱封時,成為蓋體3之開封開始部3A被擠壓而沿著裙體部分26之上表面之狀態。因此,即便蓋體3安裝於凸緣部25之第1熱封部23與於平坦端部27安裝之第2熱封部29隔開,且未安裝蓋體3之區域介置間隔,亦如圖4(A)所示不會於蓋體3與裙體部分 26之間產生間隙,可防止因間隙而外觀受損。
而且,藉由使裙體部分26向斜下方延伸形成,而成為裙體部分26之上表面面向上方之狀態。因此,可將蓋體3熱封至裙體部分26之外周緣為止,可增大第1熱封部23之密封寬度,可更加提高密封性。
{第二實施形態}
其次,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進行說明。
圖6係表示第二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之局部開封之立體圖。圖7係表示第二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之一部分之側視剖面圖,(A)係平坦端部之位置,(B)係裙體部分之位置。再者,對於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或類似之構成標註相同符號並省略或簡化說明。
第二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1如圖6所示,係代替第一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1中之舌片狀之平坦端部27,自平坦部分25A之外周緣將裙體部分26及舌片狀之平坦端部27切下,將平坦部分25A之外周緣設為平坦端部27A者。
具體而言,易開封性容器1係凸緣部25與相對於開口部24A載置於凸緣部25之蓋體3熱封且作為環狀之安裝區域之第1熱封部23位於較切口28靠外周側而形成,易開封性容器1之內部被設為密封狀態。再者,第1熱封部23如圖5所示之實施形態般,為了獲得高密封性,而內周緣自切口28隔開位於外周側而形成。
蓋體3係以舌片狀地設置於外周緣之開封開始部3A位於容器本體2之平坦端部27A之方式而安裝於容器本體2。
平坦端部27A中,如圖7(A)所示,以第1熱封部23之外周緣定位之方式而將蓋體3熱封。再者,設置有裙體部分26之部分中,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如圖7(B)所示,於平坦部分25A環狀地形成第1熱封部23。
而且,為了將密封狀態之易開封性容器1開封,如圖6所示,若於蓋體3之開封開始部3A將蓋體3向上部提拉,則自平坦端部27A之外周緣層間剝離,而將易開封性容器1簡便地開封。
上述第二實施形態中,將平坦部分25A中之未形成裙體部分26之外周緣設為平坦端部27A,以第1熱封部23之外周緣與平坦端部27A之外周緣一致之方式而將蓋體3安裝於容器本體2。
因此,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若自平坦端部27A開封,則自平坦端部27A之外周緣開始層間剝離,第1熱封部23層間剝離至切口28為止而開封。
因此,於以外觀性或強度、操作性等之目的而設置裙體部分26之容器本體2中,即便為於較第1熱封部23靠開口部24A側設置1個切口28之構成,亦可實施層間剝離。因此,於設置第1熱封部23時,不需要第1熱封部23之外周側之精度,可容易地安裝蓋體3,又,亦可使製造裝置為簡易者。
進而,藉由將第1熱封部23之外周側擴展至凸緣部25之外周緣為止,第1熱封部23之密封面積增大而可提高安裝強度,從而可以高強度密封。
[變化例]
再者,用以實施本發明之最佳之構成等由以上之記載而揭示,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即,本發明主要係對特定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業者可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性思想及目的之範圍,對以上所述之實施形態於材質、數量、其他詳細之構成中施加各種變化。
因此,限定上述揭示之材質、層構成等之記載係為了使本發明之理解容易而例示地記載者,並不限定本發明,故而將其等材質等之限定之一部分或全部之限定除外之名稱之記載包含於本發明。
例如,作為易開封性容器1並不限定於具有圓形之開口部24A之 構成,可應用於例如圖8所示之四邊形,進而橢圓型、多邊型、葫蘆型、淚滴型、字母型等各種形狀者。
再者,於如圖8所示之四邊形之具有角部分之情形時,並不限定於在角之所有位置設置平坦端部27之情形,只要使至少任一部位為平坦端部27即可。
又,亦可將第1熱封部23之外周側遍及裙體部分26之外周緣而形成。藉由設為此種構成,而如上所述,可增大第1熱封部23之密封寬度,從而更加提高密封性。
而且,裙體部分26並不限定於傾斜地形成之情形,例如,如圖9及圖10所示,亦可彎曲形成為相對於凸緣部25正交之狀態,或使裙體部分26如圖10所示進而彎曲形成,或彎曲形成為自凸緣部25遍及裙體部分26平緩地彎曲之狀態。
再者,圖9及圖10所示之實施形態之易開封性容器1中,平坦端部27係以向外側突出之方式而形成。
又,平坦端部27亦可係以與凸緣部25平行地不突出,向斜下方傾斜之方式而形成者。再者,於該情形時,如上所述,藉由相對於水平面為未達-60°,較佳為-30°以下之角度,可將第2熱封部29與第1熱封部23一併形成,故而較佳。
而且,第1熱封部23及第2熱封部29亦可連續形成。
根據該情況,於開封時自平坦端部27之第2熱封部29開始之層間剝離自安裝於裙體部分26之區域於與凸緣部25之第1熱封部23連續進行,故而可順利地進行層間剝離,從而可提供順暢之開封感。尤其,於裙體部分26自凸緣部25之周緣傾斜地延伸而形成之構成中,裙體部分26與蓋體3之安裝變得容易,從而可容易地製造獲得順暢之開封感之構成。
又,遍及平坦端部27之外周緣之整個區域設置第2熱封部29而進 行了說明,例如,如圖11所示,亦可僅遍及開始開封之平坦端部27之前端部分之緣而設置第2熱封部29。
而且,第1熱封部23亦可自切口28隔開設置,或自切口28之位置設置。
進而,蓋體3之安裝中,並不限定於在安裝於凸緣部25之狀態下將開口密封之情形,例如,如圖12所示,亦可設為如藉由安裝設置有孔或切口等窗部之蓋而將開口之一部分封閉之構成。
又,容器本體2與蓋體3之安裝並不僅限定於熱封,可利用由超音波而進行之熔接、由接著劑或黏著劑而進行之接著等各種方法。
1‧‧‧易開封性容器
2‧‧‧容器本體
3‧‧‧蓋體
3A‧‧‧開封開始部
21‧‧‧剝離層
22‧‧‧表下層
23‧‧‧第1熱封部
24‧‧‧收納凹部
24A‧‧‧開口部
25‧‧‧凸緣部
25A‧‧‧平坦部分
26‧‧‧裙體部分
27‧‧‧平坦端部
28‧‧‧切口
29‧‧‧第2熱封部
31‧‧‧密封層
32‧‧‧外層

Claims (12)

  1. 一種容器本體,其特徵在於,其具備收納凹部及凸緣部,且為藉由將蓋體安裝於上述凸緣部而將上述開口部封閉之多層構造者,上述收納凹部具有收納被包裝物之開口部,上述凸緣部具有自上述開口部之外周緣延伸而形成之平坦部分、及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容器本體底部之方向彎曲形成的裙體部分;上述容器本體具有:平坦端部,其自上述裙體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外側延伸設置;及切入槽,其位於上述凸緣部中之較安裝上述蓋體之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部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體之面之一層切斷;上述安裝區域具有:第1安裝區域,其環狀地設置於上述凸緣部;第2安裝區域,其遍及上述平坦端部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而設置。
  2. 如請求項1之容器本體,其中上述平坦端部於上述裙體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外側延伸而形成。
  3. 如請求項2之容器本體,其中上述平坦端部以相對於上述開口部之開口面所成之角未達60°之範圍延伸而形成。
  4. 如請求項1之容器本體,其中上述裙體部分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周緣傾斜地延伸形成。
  5. 如請求項1之容器本體,其中上述第2安裝區域與上述第1安裝區域連續形成。
  6. 一種容器本體,其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凹部及凸緣部,且為藉 由將蓋安裝於上述第1凸緣部分而將上述開口之至少一部分封閉之積層構造者,上述凸緣部具有:第1平坦部分,其自上述凹部之開口之緣延伸而形成;及裙體部分,其自上述第1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上述凹部之底部側之方向彎曲形成;上述凸緣部具有:第2平坦部分,其自上述裙體部分之外周緣相對於上述凹部朝向外側延伸設置;及槽,其位於上述第1凸緣部分中之較安裝上述蓋之環狀之第1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之緣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之面之一層切斷;遍及上述第2平坦部分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有安裝上述蓋之第2安裝區域。
  7. 一種容器本體,其特徵在於,其係具備收納凹部及凸緣部,且為藉由將蓋體安裝於上述凸緣部而將上述開口部封閉之多層構造者,上述收納凹部具有收納被包裝物之開口部,上述凸緣部具有自上述開口部之外周緣延伸而形成之平坦部分、及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容器本體底部之方向彎曲形成的裙體部分;上述容器本體為:上述凸緣部之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為上述裙體部分不彎曲形成,且具有切入槽,其位於上述凸緣部中之較安裝上述蓋體之環狀之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部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體之面之一層切斷,上述裙體部分未被彎曲形成之平坦部分之外周緣與上述環狀之安裝區域之外周緣一致。
  8. 一種容器本體,其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凹部及凸緣部,且為藉 由將蓋安裝於上述凸緣部而將上述開口之至少一部分封閉之積層構造者,上述凸緣部具有:平坦部分,其自上述凹部之開口之緣延伸而形成;及裙體部分,其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上述凹部之底部側之方向彎曲形成;上述凸緣部為,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為上述裙體部分不彎曲形成,且具有槽,其位於上述凸緣部中之較安裝上述蓋之環狀之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之面之一層切斷,上述裙體部分未被彎曲形成之平坦部分之外周緣與上述環狀之安裝區域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一致。
  9. 一種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容器本體;及蓋,其安裝於上述容器本體之凸緣部且將上述開口封閉;且上述容器本體形成為構成上述容器本體之積層構造之至少一者之層間接著力小於上述凸緣部與上述蓋之接著力。
  10. 一種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於具備收納凹部及凸緣部之多層構造之容器本體中,將蓋體安裝於上述凸緣部而將上述開口部封閉容器之製造方法,上述收納凹部具有收納被包裝物之開口部,上述凸緣部具有自上述開口部之外周緣延伸而形成之平坦部分、及自上述平坦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容器本體底部之方向彎曲形成的裙體部分;上述容器本體使用具有平坦端部及切入槽者,上述平坦端部自上述裙體部分之外周緣朝向外側延伸設置,上述切入槽位於上述凸緣部中之較安裝上述蓋體之安裝區域靠上述開口部側且設置為環狀,並於該凸緣部中至少將面向安裝上述蓋體之面之 一層切斷,於構成上述容器本體之多層構造之至少一者之層間接著力小於上述凸緣部與上述蓋體之接著力之狀態下,於上述安裝區域將上述蓋體環狀地安裝於上述凸緣部,並且遍及上述平坦端部之外周緣之至少一部分將上述蓋體安裝於上述平坦端部。
  11. 一種容器,其特徵在於具備: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容器本體;及蓋體,其安裝於上述容器本體之凸緣部且將上述開口部封閉;且上述第1安裝區域係藉由環狀之密封條而形成,該環狀之密封條係於外周緣中至少與上述平坦端部對應之位置被形成為曲面狀。
  12. 如請求項8之容器,其中上述第1安裝區域係藉由上述密封條之外周緣之全周形成為曲面狀者而形成。
TW103139296A 2013-11-12 2014-11-12 容器本體、容器、及容器之製造方法 TW2015329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4206 2013-11-12
JP2014131845 2014-06-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2911A true TW201532911A (zh) 2015-09-01

Family

ID=5305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9296A TW201532911A (zh) 2013-11-12 2014-11-12 容器本體、容器、及容器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5072404A1 (zh)
KR (1) KR20160084435A (zh)
TW (1) TW201532911A (zh)
WO (1) WO20150724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746A (zh) * 2017-10-31 2020-06-12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30910A1 (en) 2015-02-13 2016-08-18 Direct Pack, Inc. Container comprising integral film lid
JP7137919B2 (ja) * 2017-10-31 2022-09-15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容器
JP7352342B2 (ja) * 2018-10-01 2023-09-28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容器
CN114834771A (zh) * 2021-02-02 2022-08-02 塞舌尔商日勤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积层剥离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51363A (ja) 1986-04-08 1987-11-02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簡易ピ−ル容器
JPH0637224B2 (ja) * 1986-09-30 1994-05-18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易開封性容器
JP2913039B2 (ja) * 1987-11-12 1999-06-28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容 器
JP3365748B2 (ja) * 1999-06-30 2003-01-1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密封容器の製造方法
JP4610357B2 (ja) * 2005-01-31 2011-01-12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易開封性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09202894A (ja) * 2008-02-27 2009-09-10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包装容器、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746A (zh) * 2017-10-31 2020-06-12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容器
CN111278746B (zh) * 2017-10-31 2022-05-13 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84435A (ko) 2016-07-13
JPWO2015072404A1 (ja) 2017-03-16
WO2015072404A1 (ja)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32911A (zh) 容器本體、容器、及容器之製造方法
US9856064B2 (en) Packaging container for liquids with frangible flap
KR101455977B1 (ko) 내열성, 개봉성 그리고 밀봉성이 우수한 용기 봉합체
JP7086670B2 (ja) 組立紙容器及び組立紙容器の製造方法
JP5958214B2 (ja) 包装袋
JP4213174B2 (ja) 包装容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6263907B2 (ja) 容器封止構造およびインナーシール材
JP6829500B2 (ja) 両面接着が可能な高周波誘導加熱容器封止体及びそれを適用したタンパー機能を有するコンパクト化粧品容器並びにそれを適用したタンパー機能のあるフリップキャップを有する容器
JP7062872B2 (ja) 樹脂製密閉容器
KR101807647B1 (ko) 양면접착이 가능한 고주파 유도가열 용기봉합체를 적용한 탬퍼기능을 갖는 콤팩트화장품용기
JP6505452B2 (ja) 包装体の製造方法、包装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受け体
JP2016188102A (ja) 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80727B2 (ja) 容器本体、容器および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09202894A (ja) 包装容器、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03226365A (ja) 易開封性包装体および易開封性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H0637224B2 (ja) 易開封性容器
JP5974468B2 (ja) 部分開封蓋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粉粒体収納用包装体
JP4719411B2 (ja) 易開封性包装体及び易開封性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2659583B2 (ja) 易開封性密封容器
JP2015093688A (ja) 容器本体、容器および容器の製造方法
JP7259240B2 (ja) 樹脂製密閉容器
JP7106854B2 (ja) 樹脂製密閉容器
JP2552176B2 (ja) 容 器
JP4464673B2 (ja) 即席食品用湯切り蓋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90050290A (ko) 포장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