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0122A -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0122A
TW201520122A TW102142708A TW102142708A TW201520122A TW 201520122 A TW201520122 A TW 201520122A TW 102142708 A TW102142708 A TW 102142708A TW 102142708 A TW102142708 A TW 102142708A TW 201520122 A TW201520122 A TW 2015201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ing
hole
ring
column
bicy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2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ayne-Ian Moore
Original Assignee
Ashim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hima Ltd filed Critical Ashima Ltd
Priority to TW102142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20122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20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0122A/zh

Links

Landscapes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其包括:一外環筒,其具有一貫穿之組裝孔,並於組裝孔孔壁環設有導斜面;及一按壓組件,其包括有環盤、內環柱及彈簧,環盤係組設於內環柱一端並設有鎖孔,而內環柱的另一端由組裝孔未設有導斜面的一端穿入,並相對外環筒位移,內環柱具有貫穿之穿孔,且穿孔與外環筒之組裝孔、環盤之鎖孔相連通,另外內環柱的外周側,且在與環盤相組設的相反端進一步設有複數透孔連通穿孔,又於各穿孔內各設有滾珠,且各滾珠在內環柱相對外環筒位移時受導斜面推抵而於透孔內位移,而彈簧係套設於內環柱,並介於滾珠與環盤間。

Description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本發明一種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其為應用在自行車相關領域,主要技術特徵在於提供使用者能以快速、簡便的方式調整自行車之剎車、變速等相關鋼索的行程,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發明。
在這自行車運動興盛的年代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至少一台的自行車,自行車運動的好處不勝枚舉,像是強健體魄、瀏覽風景、陶冶心性以及增進朋友或家人間的情感,由此可見,自行車是屬於每個人可用的一種運動器材。然而,騎乘自行車想要有前述眾多的好處前,最重要的就是行前檢查,不論在胎壓的飽和度、龍頭校正、剎車線與變速線的鬆緊度,以及騎乘者身上所配掛的安全裝置等,其中又以剎車線的調整及設置為提供騎乘者最大的安全性。
其中,市面上常見的用來提供騎乘時的安全的剎車裝置,大部分是以碟片、卡鉗、剎車鋼索、來令片、剎車塊等相關元件組成,透過騎乘者在龍頭的握把處按壓剎車把手,使剎車鋼索受到牽引而進一步連動剎車塊朝輪胎的兩側進行夾抵磨擦,最後達到剎車減速之目的,又一般在騎乘前的檢查上,剎車鋼索的調整是確保騎乘者安全最重要的步驟,剎車鋼索的鬆緊程度會影響剎車時的 作用力,剎車鋼索調整越緊繃,剎車時的作用力就越強,容易因急煞而使騎乘者受到前進的力量與急煞的力量相抵銷後,導致無法承受力量而向前飛傾,造成騎乘者的受傷甚至死亡;但剎車鋼索調整越鬆弛,會導致剎車的作用時間過長,且會持續滑行並無法確實在時限內靜止,最後造成碰撞的危險性,除此之外,除了剎車線的鬆緊度得騎乘者注意外,變速裝置的鋼索也是需注意的一環。
了解剎車鋼索的重要性後,現今的自行車在提供騎乘者調整剎車鋼索的結構上,大部分是以螺轉迫鎖的方式進行,請參閱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I322114「自行車平衡式煞車夾器」,其特徵係包含:左擺動臂與右擺動臂與從動元件;其中自行車夾器的左擺動臂右肩部適當位置處設一圓銷,然後將套有扭轉彈簧的從動元件之承接軸抵接在左擺動臂圓弧面上,從動元件之翼部即可置放於左擺動臂上兩鎖孔中間的區間部上,使得位於從動元件上的鎖孔能與左擺動臂的兩鎖孔彼此相對合,扭轉彈簧的彈簧夾臂,恰可抵住自行車夾器的左擺動臂;右擺動臂頂端設一橢圓形通孔,並將其樞接於左擺動臂上之圓銷,從動元件之另一翼部即可置放於右擺動臂上兩鎖孔中間的區間部上而使得位於從動元件上的鎖孔能與右擺動臂上兩鎖孔彼此相對合,扭轉彈簧的另一彈簧夾臂,將其壓合後置入可抵住右擺動臂,以螺栓將自行車夾器的左擺動臂與從動元件及右擺動臂三者加以鎖固組合後即可完成本發明。
上述的「自行車平衡式煞車夾器」即為現今市面上常見的剎車夾器,而在提供剎車線調整的部分係利用了調整鈕及左擺動臂的設置,透過調整鈕相對左擺動臂螺轉並前後調整,以改變剎車線的鬆緊度,但透過螺鎖的方式進行剎車線的調整,會因長時間 的螺轉而讓調整鈕的螺紋逐漸磨耗變平,最後則變成調整鈕無法與左擺動臂相互螺合,且造成剎車線無法確實受到調整鈕的夾抵而呈現鬆弛狀態,進而影響騎乘者在騎乘時的安全性。因此,相關業者必須再進一步思考,該如何改良現今調整剎車線的裝置所帶來的缺失,藉以符合社會大眾的需求。
有鑑於上述「自行車平衡式煞車夾器」所描述上的缺失,本發明人利用許多時間投入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且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並歷經多次實驗與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即為改善上述所說明之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之使用。
本發明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騎乘者能以方便、快速、簡易的方式來調整自行車之剎車、變速等鋼索的鬆緊度,其改善先前技術所具有的缺失,其為透過螺鎖夾抵的方式將鋼索予以固定,長時間的螺轉調整會造成螺紋的磨耗變平,使得鋼索無法受到夾固而造成鬆脫,進一步危害到騎乘者的安全等缺失。
為此,本發明為了要改善上述眾多的缺失,並達成前述對本發明所說明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種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係用來提供自行車之剎車鋼索、變速鋼索所穿設,其包括:一外環筒,其具有一貫穿外環筒之組裝孔,並於該組裝孔一端之孔壁環設有一朝中心傾斜之導斜面;及一按壓組件,其包括有一環盤、一內環柱及一彈簧,該環盤係組設於內環柱的一端,並於中心位置設有一鎖孔,而該內環柱的另一端則由組裝孔未設有導斜面的一端穿入,並相對外環筒位移,又該內環柱具有一貫穿兩端之穿孔,且 該穿孔係與外環筒之組裝孔、環盤之鎖孔相連通,另外該內環柱的外周側,且在與環盤相組設的相反端進一步設有複數透孔連通穿孔,又於各穿孔內各設有一滾珠,且各滾珠在內環柱相對外環筒位移時受導斜面的推抵而於透孔內位移,而該彈簧係套設於內環柱,並介於滾珠與環盤間。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內環柱進一步包括有一頭段及一身段,該頭段的一端與身段相連接,且其外周環設有一外螺紋,而該環盤之鎖孔孔壁對應外螺紋則設有一內螺紋相互螺鎖咬合。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內環柱之身段係插設於外環筒之組裝孔內,且該身段連接頭段的相反端進一步於外周側且對應組裝孔之導斜面係具有一斜抵面,該斜抵面於內環柱朝頭段所設置之相反方向位移時貼抵於導斜面,且該導斜面推抵滾珠朝內環柱之穿孔位移。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進一步在該內環柱的外周側係套設有一環扣,且該環扣位於彈簧與環盤之間,而該外環筒之組裝孔孔壁對應環扣則向內凹設有一環槽,該環扣係嵌卡於環槽內以固定內環柱與外環筒的組裝。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內環柱之外周側並介於透孔與環盤間進一步環繞形成有一凸部,而該彈簧的一端貼抵於凸部,另一端則與環扣相卡抵。
綜合上述對本發明的各項技術特徵描述下,其優點在於騎乘者只需將剎車鋼索、變速鋼索等自行車上的相關鋼索穿射入內環柱的穿孔,並透過按壓的方式,將外環筒朝環盤設置方向按壓, 而內環柱的位移使斜抵面逐漸貼抵於導斜面,並讓導斜面推抵滾珠朝鋼索方向位移,而內環柱上的各滾珠逐漸朝鋼索緊靠並夾抵;反之,騎乘者欲想調整剎車或變速的鬆緊度時,只需將外環筒推遠離環盤,讓各滾珠解除夾固鋼索的狀態,如此即可自由調整鋼索的長短,以改變剎車或變速的鬆緊度,透過如此的調整方式以達到快速、簡易且方便的目的。因此本發明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10‧‧‧剎車裝置
20‧‧‧鋼索
1‧‧‧外環筒
11‧‧‧第一端部
12‧‧‧第二端部
13‧‧‧組裝孔
131‧‧‧導斜面
132‧‧‧環槽
2‧‧‧按壓組件
21‧‧‧環盤
211‧‧‧鎖孔
2111‧‧‧內螺紋
22‧‧‧內環柱
221‧‧‧穿孔
222‧‧‧透孔
223‧‧‧頭段
2231‧‧‧外螺紋
224‧‧‧身段
225‧‧‧凸部
23‧‧‧彈簧
24‧‧‧斜抵面
3‧‧‧滾珠
4‧‧‧環扣
第一圖係本發明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之剖面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另一剖面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以裝設在剎車裝置上為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穿設有剎車鋼索之剖面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穿設有剎車鋼索之另一視角剖面示意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裝設於剎車把手示意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裝設於後變速器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係有關一種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關於其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所能達成之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於後。
下述係以較佳實施型態說明,且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 形式上之限制,參閱第一圖至第五圖所示,本發明一種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係用來提供自行車之剎車鋼索、變速鋼索所穿設,而本發明係以裝設在剎車裝置10為實施例予以說明,其包括:一呈圓筒狀之外環筒1,該外環筒1包括有一第一端部11及一第二端部12,另具有一組裝孔13由第一端部11貫穿至第二端部12,並於該組裝孔13一端之孔壁環設有一導斜面131,該導斜面131係由孔壁朝第一端部11傾斜並呈環錐面設計,又組裝孔13的孔徑由第二端部12至第一端部11為由大漸小為設計;及一按壓組件2,其包括有一環盤21、一內環柱22及一彈簧23,該環盤21係組設於內環柱22的一端,並於中心位置開設有一鎖孔211,而該內環柱22的另一端則由組裝孔13之第二端部12穿入,並相對外環筒1位移,又該內環柱22具有一貫穿兩端之穿孔221,該穿孔221係與組裝孔13、鎖孔211呈同向設置,且該穿孔221係與外環筒1之組裝孔13、環盤21之鎖孔211相連通,另外該內環柱22的外周側,且在與環盤21相組設的相反端進一步設有複數透孔222連通穿孔221,又於各穿孔221內各設有一滾珠3,各滾珠3在內環柱22相對外環筒1位移時受導斜面131的推抵而於透孔222內位移,而該彈簧23係套設於內環柱22,並介於滾珠3與環盤21間。
騎乘者在行前檢查時,當外環筒1尚未朝環盤21方向按壓時,設置在內環柱22的透孔222內之滾珠3未受到導斜面131的推抵,使得自行車上的剎車之鋼索或變速鋼索即可受到騎乘者的調整而位移,以改變鋼索20的長度,進一步調整剎車或變速時的鬆緊度;反之,當騎乘者調整完鋼索20的長度並確定後,只需將外環筒1朝環盤21方向按壓,使外環筒1的導斜面131朝各滾珠3靠近,並逐漸推抵各滾珠3,讓各滾珠3朝鋼索20方向位移,又當導斜面131靠抵到各滾 珠3後,會因組裝孔13所設置的型態而使各滾珠3完全緊密夾抵鋼索20,而本發明係以三顆滾珠3為主要實施例,並以三角範圍夾抵住鋼索20,如此即可固定鋼索20的長度,避免鋼索20自行滑動,透過本發明利用按壓的方式來調整自行車上剎車鋼索或變速鋼索的長短來改變剎車與變速時的鬆緊度,不僅達到省時省力外,在操作上也更為簡便、輕易上手等優點,相較於習知技術所具有的缺失,本發明更具有一定的進步性,請參閱第三、四圖與六、七圖所示,並以第二、五圖為參考輔助。
理解本發明主要的技術特徵所在後,現於下繼續詳細說明其他的技術特徵,在環盤21與內環柱22的組裝方式上,本發明係以螺鎖為主要實施技術,但並非用以限定環盤21與內環柱22的組裝方式,因此,該內環柱22進一步包括有一頭段223及一身段224,該頭段223係與身段224相連接,且各透孔222係設置於身段224連接頭段223的相反端,而該頭段223進一步於外周側環設有一外螺紋2231,而該環盤21為了與內環柱22之頭段223相接合,在該環盤21之鎖孔211孔壁係環設有一內螺紋2111,該內螺紋2111與頭段223的外螺紋2231相互螺合,以達到內環柱22與環盤21間的組裝,請參閱第二圖所示。
接續上述之說明,本發明內環柱22的身段224係插設於外環筒1的組裝孔13內,且為了使內環柱22在外環筒1之組裝孔13內位移順暢,因此在該內環柱22之身段224連接頭段223的相反端進一步在外周側設有一斜抵面24,且該斜抵面24的傾斜方向係與導斜面131為相互對應,並於內環柱22朝環盤21所在的相反方向位移時,斜抵面24會逐漸靠近並貼抵於導斜面131,藉此讓導斜面131能順利的 推抵各滾珠3夾抵鋼索20,請參閱第二、三、五、六圖所示,而本發明將導斜面131與斜抵面24以傾斜的方式設置,其主要是讓外環筒1能順暢的相對內環柱22位移,但並非用以限定為傾斜設計,亦可為階梯狀漸縮設計(圖未示)。
另外,本發明為了讓內環柱22與外環筒1之間的位移能夠穩固,以及彈簧23的套設,因此在該內環柱22的外周側進一步套設有一環扣4,而該環扣4鎖設置的位置係介於彈簧23與環盤21之間,又該外環筒1為了讓環扣4能穩固裝設,在組裝孔13孔壁對應環扣4的設置則向內凹設有一環槽132,該環扣4係嵌卡於環槽132內予以固定,且該環扣4的另一個主要特徵在於限制彈簧23的設置,避免彈簧23在受壓蓄力後的回復彈脫離開外環筒1內,請參閱第二、三、六圖所示。
根據上述環扣4所提供彈簧23的限位外,在內環柱22的設計上,並搭配環扣4也具有提供彈簧23限位所用,在該內環柱22之外周側並介於透孔222與環盤21之間,進一步環繞形成有一凸部225,該內環柱22具有凸部225的部分之截面積大於內環柱22其他部位的截面積,因此,該彈簧23的一端係貼抵於凸部225,另一端則受環扣4的卡抵,使彈簧23能在外環筒1相對內環柱22位移作動時,蓄力後不會恣意彈托離開外環筒1內,請參閱第三、六圖所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係可裝設於自行車上,且位於任何有關於鋼線、控制線、剎車線的元件部位,例如第五圖所示,將本發明裝設於剎車裝置10的頂端,或是第八圖所示裝設於剎車把手處,亦或第九圖所示裝設於後變速器上,且本發明係可於上述自行車的各部元件為一體成型設計。
透過上述對本發明的說明,騎乘者不論是將外環筒1朝環盤21所在方向按壓,或是將環盤21朝外環筒1方向帶動內環柱22而按壓,其主要皆是讓騎乘者能夠快速、簡易、省時省力的方式來調整自行車上的剎車鋼索或變速鋼索的長度,以達到改變騎乘時剎車裝置或變速裝置的控制鬆緊度,進一步保護騎乘者在騎乘上的安全性。
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發明精神下所做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發明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發明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外環筒
2‧‧‧按壓組件
21‧‧‧環盤

Claims (5)

  1. 一種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係用來提供自行車之剎車鋼索、變速鋼索所穿設,其包括:一外環筒,其具有一貫穿外環筒之組裝孔,並於該組裝孔一端之孔壁環設有一朝中心傾斜之導斜面;及一按壓組件,其包括有一環盤、一內環柱及一彈簧,該環盤係組設於內環柱的一端,並於中心位置設有一鎖孔,而該內環柱的另一端則由組裝孔未設有導斜面的一端穿入,並相對外環筒位移,又該內環柱具有一貫穿兩端之穿孔,且該穿孔係與外環筒之組裝孔、環盤之鎖孔相連通,另外該內環柱的外周側,且在與環盤相組設的相反端進一步設有複數透孔連通穿孔,又於各穿孔內各設有一滾珠,且各滾珠在內環柱相對外環筒位移時受導斜面的推抵而於透孔內位移,而該彈簧係套設於內環柱,並介於滾珠與環盤間。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內環柱進一步包括有一頭段及一身段,該頭段的一端與身段相連接,且其外周環設有一外螺紋,而該環盤之鎖孔孔壁對應外螺紋則設有一內螺紋相互螺鎖咬合。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內環柱之身段係插設於外環筒之組裝孔內,且該身段連接頭段的相反端進一步於外周側且對應組裝孔之導斜面係具有一斜抵面,該斜抵面於內環柱朝頭段所設置之相反方向位移時貼抵於導斜面,且該導斜面推抵滾珠朝內環柱之穿孔位移。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其中,進一步在該內環柱的外周側係套設有一環 扣,且該環扣位於彈簧與環盤之間,而該外環筒之組裝孔孔壁對應環扣則向內凹設有一環槽,該環扣係嵌卡於環槽內以固定內環柱與外環筒的組裝。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內環柱之外周側並介於透孔與環盤間進一步環繞形成有一凸部,而該彈簧的一端貼抵於凸部,另一端則與環扣相卡抵。
TW102142708A 2013-11-22 2013-11-22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TW2015201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2708A TW201520122A (zh) 2013-11-22 2013-11-22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2708A TW201520122A (zh) 2013-11-22 2013-11-22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0122A true TW201520122A (zh) 2015-06-01

Family

ID=5393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2708A TW201520122A (zh) 2013-11-22 2013-11-22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201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650B (zh) * 2020-05-08 2021-10-11 弘家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煞車把手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650B (zh) * 2020-05-08 2021-10-11 弘家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煞車把手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36912A (en) Grip jacket assembly
CN107061648B (zh) 一种内置张紧机构的紧凑型皮带张紧轮
TW201520122A (zh)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US20090194374A1 (en) Quick-release device of a bicycle brake cable
TWM549280U (zh)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US20180281892A1 (en) Anti-disengagement fine-adjustable quick-detachable structure
TWM457653U (zh) 自行車輪快拆裝置
TW202134105A (zh) 龍頭及自行車
TW202030107A (zh) 握把組合
US7204789B1 (en) Pedal device for cycling apparatus
US20150158553A1 (en) Bicycle cable fastener
CN205578909U (zh) 稳固型卡箍
CN201405998Y (zh) 曲柄快拆装置
TWM562804U (zh) 快拆定位結構改良
CN215841427U (zh) 一种健身车用制动装置
TWI576271B (zh) Structure and Assembl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ydraulic Brake Calipers
TWM567214U (zh) Bicycle quick release device
US8602403B1 (en) Cam actuated clamping device
TWI627088B (zh) 腳踏車結構
TW201827258A (zh) 防脫型微調快拆結構
CN205574203U (zh) 一种自行车脚踏板
TWM562257U (zh) 自行車之煞車把手結構
TW202208232A (zh) 快拆式踏板組
TWI383916B (zh) Bicycle five-way tube bushing adjuster
TWM461587U (zh) 碟煞制動塊的間隙調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