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9280U -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 Google Patents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9280U
TWM549280U TW106208207U TW106208207U TWM549280U TW M549280 U TWM549280 U TW M549280U TW 106208207 U TW106208207 U TW 106208207U TW 106208207 U TW106208207 U TW 106208207U TW M549280 U TWM549280 U TW M5492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quick
spiral
spiral portion
driv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8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monari Ichikawa
Original Assignee
Bib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b Crea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b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08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9280U/zh
Publication of TWM549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9280U/zh

Link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Description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本創作係與鏈條拆裝工具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按,鏈條為一種在機械中常見之傳動工具,透過鏈條的連結而可使軸與軸之間進行傳動。在自行車領域中,係以鏈條套設在輪軸與曲柄的轉軸所設之齒盤,當曲柄因踩踏動作而帶動輪軸轉動時,即可透過鏈條傳動而帶動輪軸旋轉,進而讓自行車之車輪在路面行駛。
而在自行車鏈條斷掉之場合中,一般都會先利用打鏈器將斷掉的鏈節拆除,再換上一快扣鏈條,而如第9圖所示,為習用之快扣鏈條91結構,主要係於鏈條9扣合的兩端設有二外鏈板92於對稱的兩側,各外鏈板92分別具有一銷件93與一穿孔94,且穿孔94具有一大徑段941與一小徑段942。
實務組裝時,係先將該二外鏈板92之銷件93分別穿過該鏈條9兩端之滾子95,再將各外鏈板92之銷件93置入另一外鏈板92之穿孔94的大徑段941中,使快扣鏈條91可先銜接於鏈條之兩端(此時快扣鏈條尚未完成扣合),接著再用力踩踏自行車之曲柄踏板(圖中未示),令該二外鏈板92之銷件93可因鏈條9被拉緊所產生之作用力,而由大徑段941嵌入至小徑段942中,以完成鏈條9兩端之扣合。
惟,上述以踩踏方式連結快扣鏈條之實務組裝方式僅能適用於自行車十速以下之變速齒盤,而現行以十一速為主流之變速齒盤,因鄰近齒盤間之距離較小會降低踩踏所產生之作用力,並無法使快扣鏈條順利完成扣合動作,而必須藉由額外的鏈條扣合工具(例如鉗具);然而目前市面上用於連結快扣鏈條之工具普遍存有體積大、不便於隨身攜帶之問題,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簡易且便於攜帶之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即為本創作之重點所在。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其具有可確實完成快扣鏈條之連結工作,且具有簡易而便於攜帶之功效。
為達前述之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包含有:包含有一驅動部以及一自該驅動部沿一軸向呈螺旋狀圈繞之螺旋部,該螺旋部具有一與該驅動部相接之基部端以及一相反該基部端之自由端,該螺旋部之外徑由該自由端向基部端漸增,且該基部端之外徑等於快扣鏈條扣合後鏈條兩端滾子間的距離。
較佳地,該螺旋部呈立柱狀,並於該螺旋部之外周面上外凸形成有沿該軸向以螺旋狀圈繞之螺旋段。
較佳地,該螺旋部由一線體以螺旋方式沿該軸向圈繞構成。
較佳地,該驅動部呈塊狀,並於該驅動部之外周形成有至少二呈相對設置之夾掣面。
較佳地,該驅動部呈塊狀,且該驅動部於相反該螺旋部之一端開設有一組設孔,並於該組設孔之內緣形成有至少二呈相對設置之夾掣面。
較佳地,該驅動部具有一可對應容納該螺旋部之容置空間,且該螺旋部係以其基部端樞接於該驅動部,使該螺旋部可樞擺容納於該容置空間內或旋出該容置空間外。
而本創作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請參閱本案之第1~4圖所示,為本創作所提供之一種快扣鏈條連結工具10的第一實施例,其主要包含有一驅動部11以及一自該驅動部11沿一軸向呈螺旋狀圈繞之螺旋部21,其中:
該驅動部11,呈六角塊狀,並於該驅動部11之外周形成有至少二呈相對設置之第一夾掣面12,且該驅動部11於相反該螺旋部21一端之端面上開設有一組設孔13,並於該組設孔13之內緣形成有至少二呈相對設置之第二夾掣面14。
該螺旋部21,呈立柱狀而具有一與該驅動部11一體相接之基部端22以及一朝相反該基部端22方向延伸之自由端23,該螺旋部21之外徑由該自由端23向基部端22漸增,且該基部端22之外徑d2等於該快扣鏈條91扣合後鏈條9兩端滾子95間的距離D2,並於該螺旋部21之外周面上外凸形成有沿該軸向以螺旋狀圈繞且橫斷面概呈梯形之螺旋段24。
接著請參閱第3、4圖,藉由上述結構所構成之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於實際運用至連結快扣鏈條91時,首先係先將一快扣鏈條91兩側外鏈板92之銷件93分別穿過該鏈條9兩端之滾子95,再將各外鏈板92之銷件93置入另一外鏈板92之穿孔94的大徑段941中,使該快扣鏈條91可先約略銜接於鏈條9之兩端(因為此時該快扣鏈條91尚未完成扣合),接著如第3圖所示,再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呈立柱狀之螺旋部21的自由端23穿入鏈條9兩端的滾子95之間,此時由於該自由端23之外徑d1約等於該快扣鏈條91於銜接時鏈條9兩端滾子95間的距離D1,使該螺旋部之自由端23會直接頂撐於鏈條9兩端滾子95之相對側面上,而後使用者即可利用一開口扳手或套筒扳手(圖中未示)嵌合於該驅動部11外周之兩相對第一夾掣面12上,藉扳動該驅動部11並同步連動該螺旋部21轉動,如此一來,即可藉由該螺旋部21之外徑係由該自由端23朝該基部端22漸增,以及該螺旋部21之外周面上外凸形成有沿該軸向以螺旋狀圈繞之螺旋段24所產生之螺旋作用,而使該螺旋部21於轉動之過程中,可逐漸旋入於鏈條9兩端的滾子95之間,並藉由螺紋部21之外徑係逐漸外擴,進而使該螺旋段24可迫使/頂推鏈條9兩端之滾子95朝相反方向逐漸遠離。
最後如第4圖所示,當該螺旋部21之螺旋行程轉動到終點時,由於該螺旋部21之基部端22之外徑d2係恰等於快扣鏈條91扣合後鏈條9兩端滾子95間的距離D2,使鏈條9兩端之滾子95最終將被頂推至實際的扣合位置,即可令該快扣鏈條91之銷件93可由大徑段941嵌入至小徑段942中,以完成該快扣鏈條91之連結工作。
另請搭配第5圖所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於實際使用時,當然亦可採用以一般六角扳手31對應嵌合該驅動部11頂面組設孔13之二第二夾掣面14中,而同樣可達到同步驅動該螺旋部21轉動之目的。
接著請參閱第6圖,為本創作所提供之快扣鏈條連結工具10B的第二實施例,而其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之差異係在於:該驅動部11B之實施形態略有不同。如第6圖所示,於此第二實施例中,該驅動部11B呈盒狀而具有一可對應容納該螺旋部21之容置空間15,且該螺旋部21係以其基部端22樞接於該驅動部11B之一端,使該螺旋部21可樞擺容納於該容置空間15內或旋出該容置空間15外,並藉此使本創作所提供之第二實施例具有收納方便之優點,且於該螺旋部21旋出該容置空間15外時,該驅動部11B更可直接供使用者以手握持驅動。
另如第7、8圖所示,為本創作所提供之快扣鏈條連結工具10C的第三實施例,而其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之差異係在於:該螺旋部21C之實施形態略有不同。其如第7圖所示,同樣包含有一驅動部11以及一自該驅動部11沿一軸向呈螺旋狀圈繞之螺旋部21C,該螺旋部21C係由一斷面概呈圓形之線體以螺旋方式沿該軸向圈繞構成,該螺旋部21C具有一與該驅動部11相接之基部端22C以及一相反該基部端22C之自由端23C,於此第三實施例中,由線體螺旋圈繞構成之螺旋部21C其外徑(即其線徑)同樣由該自由端23C向基部端22C漸增,且該基部端22C之外徑d2等於快扣鏈條91扣合後鏈條9兩端滾子95間的距離D2。
而藉由上述結構所構成之本創作第三實施例於實際運用至連結快扣鏈條91時,將如第8圖所示,當使用者將本創作第三實施例螺旋部21的自由端23C穿入鏈條9兩端的滾子95之間,藉由該自由端23C之外徑d1約等於該快扣鏈條91銜接時鏈條兩端滾子間的距離D1,而使該螺旋部21C之自由端23C會直接頂撐於鏈條9兩端滾子95之相對側面上;而後,當使用者利用一開口扳手或套筒扳手(圖中未示)嵌合於該驅動部11外周之兩相對第一夾掣面12上,即可扳動該驅動部11並同步連動該螺旋部21C轉動,此時藉由該螺旋部21C之外徑係由該自由端23C朝該基部端22C漸增,以及該螺旋部21C本身所構成之螺旋狀環圈所產生之螺旋作用,即可使該螺旋部21C於轉動之過程中逐漸旋入於鏈條9兩端的滾子95之間,並迫使/頂推鏈條9兩端之滾子95朝相反方向逐漸遠離,使該快扣鏈條91之銷件93可由大徑段941嵌入至小徑段942中,而同樣可完成該快扣鏈條91之連結工作。
惟,以上實施例之揭示僅用以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故舉凡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創作之範疇。
綜上所述,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創作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因此依法提出申請。
10、10B、10C‧‧‧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11、11B‧‧‧驅動部
12‧‧‧第一夾掣面
13‧‧‧組設孔
14‧‧‧第二夾掣面
15‧‧‧容置空間
21、21C‧‧‧螺旋部
22、22C‧‧‧基部端
23、23C‧‧‧自由端
24‧‧‧螺旋段
d1、d2‧‧‧外徑
D1、D2‧‧‧距離
31‧‧‧六角扳手
9‧‧‧鏈條
91‧‧‧快扣鏈條
92‧‧‧外鏈板
93‧‧‧銷件
94‧‧‧穿孔
941‧‧‧大徑段
942‧‧‧小徑段
95‧‧‧滾子
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3、4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驅動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9圖為習用快扣鏈條之結構示意圖。
10‧‧‧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11‧‧‧驅動部
12‧‧‧第一夾掣面
13‧‧‧組設孔
14‧‧‧第二夾掣面
21‧‧‧螺旋部
22‧‧‧基部端
23‧‧‧自由端
24‧‧‧螺旋段

Claims (6)

  1. 一種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包含有一驅動部以及一自該驅動部沿一軸向呈螺旋狀圈繞之螺旋部,該螺旋部具有一與該驅動部相接之基部端以及一相反該基部端之自由端,該螺旋部之外徑由該自由端向基部端漸增,且該基部端之外徑等於快扣鏈條扣合後鏈條兩端滾子間的距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其中,該螺旋部呈立柱狀,並於該螺旋部之外周面上外凸形成有沿該軸向以螺旋狀圈繞之螺旋段。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其中,該螺旋部由一線體以螺旋方式沿該軸向圈繞構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其中,該驅動部呈塊狀,並於該驅動部之外周形成有至少二呈相對設置之夾掣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其中,該驅動部呈塊狀,且該驅動部於相反該螺旋部之一端開設有一組設孔,並於該組設孔之內緣形成有至少二呈相對設置之夾掣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扣鏈條連結工具,其中,該驅動部具有一可對應容納該螺旋部之容置空間,且該螺旋部係以其基部端樞接於該驅動部,使該螺旋部可樞擺容納於該容置空間內或旋出該容置空間外。
TW106208207U 2017-06-07 2017-06-07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TWM549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8207U TWM549280U (zh) 2017-06-07 2017-06-07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8207U TWM549280U (zh) 2017-06-07 2017-06-07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9280U true TWM549280U (zh) 2017-09-21

Family

ID=6076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8207U TWM549280U (zh) 2017-06-07 2017-06-07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92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86565S1 (en) 2018-03-12 2020-06-09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Multi-tool
USD886564S1 (en) 2018-03-12 2020-06-09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Multi-tool
US11623329B2 (en) 2018-03-12 2023-04-11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Multi-too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86565S1 (en) 2018-03-12 2020-06-09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Multi-tool
USD886564S1 (en) 2018-03-12 2020-06-09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Multi-tool
US11623329B2 (en) 2018-03-12 2023-04-11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Multi-too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49280U (zh) 快扣鏈條連結工具
US7975575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rotary wrench
TW201328901A (zh) 輪圈及其輻條組結構
TW201427797A (zh) 可調式套筒
TWI611875B (zh) 鏈條工具
JP5873122B2 (ja) 自転車用ハブ
TW201604074A (zh) 鏈輪組合體及利用該鏈輪組合體之鏈輪裝置
TWM495993U (zh) 鏈輪組合體及利用該鏈輪組合體之鏈輪裝置
TW201531384A (zh) 鏈條工具
TWM485775U (zh) 鏈條工具
TWM517033U (zh) 鏈條拆卸工具
TWM505986U (zh) 鏈條工具
US1388839A (en) Gear and key puller
WO2016119309A1 (zh) 旋转拆卸装置
TWI410307B (zh) 握套與包含該握套之工具桿以及其等之組裝方法
TWM527393U (zh) 自行車之無彈性件磁性花轂結構
TWM563493U (zh) 用於旋轉工具之接桿改良構造
JP2010120132A (ja) 保持工具
TWI569927B (zh) 可快速定位之煞車分泵調整器
CN210589001U (zh) 一种小空间应用扳手
CN213137142U (zh) 一种可拆卸摩擦辊机构
TWM447298U (zh) 多倍轉速起子
TW201908192A (zh) 曲柄快拆機構
TW201520122A (zh) 自行車鋼索之固定裝置
TWM459082U (zh) 束裝器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