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6513A - 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6513A
TW201516513A TW102138877A TW102138877A TW201516513A TW 201516513 A TW201516513 A TW 201516513A TW 102138877 A TW102138877 A TW 102138877A TW 102138877 A TW102138877 A TW 102138877A TW 201516513 A TW201516513 A TW 2015165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frame
optical device
frame body
protrusion
lens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1946B (zh
Inventor
Tsung-Li Chen
Sheng-Chieh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38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1946B/zh
Priority to US14/524,051 priority patent/US9258469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16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6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1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19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裝置,其包括:一基座、一影像感測單元、一外框體、一內框體以及一透鏡組。影像感測單元設於該基座,外框體連接於該基座,並具有一平面,內框體具有一突起,且可相對於該基座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透鏡組係設於該內框體並具有一光軸。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突起抵接於該平面且該透鏡組的該光軸通過該影像感測單元,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一退避空間。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光學裝置之構件的穩定方法。

Description

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以突起的構造增加構件間承靠的穩定度的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對於現有的攝影裝置而言,當相機被開啟使用時,相機的鏡頭會伸出機身,以接收外界光線小。如此可翻轉的透鏡組通常設計成可在一工作位置與一退避位置之間移並穩定地成像於影像感測元件,當相機被關閉時,鏡頭的各透鏡組會彼此疊合而使鏡頭縮回機身中。由於相機越來越輕薄化,整體結構的要求也越來越精巧,因此鏡頭的透鏡組有設計成可翻轉的結構,使各透鏡組疊合後的總體積更小,當相機開啟時,該透鏡組翻轉移動至該工作位置時,光線通過該透鏡組而成像於影像感測元件,當相機關閉時,該透鏡組再度翻轉移動至退避位置,以便於各元件收納於機身,上述構造請參閱相關的中華民國專利公開案TW201232027以及TW2013160691。
當透鏡組自退避位置復歸至工作位置時,承載透鏡的內框體可抵接於一外框體,以便達到定位的目的,使通過透鏡組的光線成像於影像感測元件。請參閱第1圖,其表示一習知的光學鏡頭,在該光學鏡頭內部, 設有一旋轉爪10,其嚙合於設於一內框體20上的驅動爪22,內框體20承載一透鏡組(未圖示),且可旋轉地設於一外框體30上,旋轉爪10旋轉使內框體20在一工作位置以及一退避位置之間移動,第1圖表示的是內框體20位於一工作位置,內框體20具有一第一定位面24,外框體30具有一對應於第一定位面24的第二定位面34,當內框體20自退避位置復歸移動至如第1圖所示的工作位置時,內框體20的第一定位面24抵接於外框體30的第二定位面34以達到定位的目的。
請參閱第2~4圖,在上述習知的構造中,由於第一定位面24與第二定位面34皆為平面,兩平面的接觸位置會因為實際加工形狀與組裝的公差配合而造成第一定位面24與第二定位面34的接觸點可能在上端處(如第2圖所示)、在下端處(如第3圖所示)或者是呈現位置不確定(如第4圖所示)的情況,而導致內框體20復歸後的位置對應於構件的加工情況而產生不穩定的現象,因而生產出的各鏡頭的光學特性呈現不穩定的情況。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其中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光學裝置,在內框體上設置一突起,當內框體抵接於外框體時,利用該突起抵接於外框體,如此接觸位置皆位於該突起上,因此接觸位置的變化不大可以解決復歸後的位置不穩定的問題。
本發明的光學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包括:一基座、一影像感測單元、一外框體、一內框體以及一透鏡組。影像感測單元設於該基座,外框體連接於該基座,並具有一平面,內框體具有一突起,且可相對於該基座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透鏡組係設於該內框體並具有 一光軸。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突起抵接於該平面且該透鏡組的該光軸通過該影像感測單元,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一退避空間。
本發明的光學裝置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包括:一基座、一影像感測單元、一外框體、一內框體以及一透鏡組。影像感測單元設於該基座,外框體連接於該基座,並具有一突起,內框體具有一平面,且可相對於該基座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透鏡組係設於該內框體並具有一光軸。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突起抵接於該平面且該透鏡組的該光軸通過該影像感測單元,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一退避空間。
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該突起係呈圓弧狀。
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當該內框體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光軸係垂直於該影像感測單元。
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該光學裝置為一光學鏡頭。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光學裝置之構件穩定方法。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光學裝置之構件穩定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包括下列步驟:在該內框體上形成一突起;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突起抵接於該外框體之一平面,使該內框體穩定地定位於該第一位置;以及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該退避空間,使該內框體穩定地定位於該第二位置。
本發明的光學裝置之構件穩定方法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包括下列步驟:在該外框體上形成一突起;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 該突起抵接於該內框體之一平面,使該內框體穩定地定位於該第一位置;以及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該退避空間,使該內框體穩定地定位於該第二位置。
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
10‧‧‧旋轉爪
20‧‧‧內框體
22‧‧‧驅動爪
24‧‧‧第一定位面
30‧‧‧外框體
34‧‧‧第二定位面
120‧‧‧內框體
130‧‧‧外框體
122‧‧‧突起
132‧‧‧平面
第1圖為習知的光學鏡頭的部分剖視圖。
第2~4圖表示習知的光學鏡頭中,內框體與不同形狀的外框體抵接的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的光學鏡頭的部分剖視圖。
第6圖為第5圖中區域A的放大圖。
第7~9圖為本發明的光學鏡頭中,內框體與不同形狀的外框體抵接的示意圖。
請參閱第5圖,本發明的光學裝置係以一光學鏡頭為例作說明。本發明的光學鏡頭包括一基座(未圖示)、一影像感測元件(未圖示)、一內框體120、一外框體130以及一透鏡組(未圖示)。影像感測元件可以是電荷耦合元件(CCD),其設置於基座上,外框體130安裝於基座上,內框體120可旋轉地設於外框體130上,內框體120具有一突起122,外框體130具有一平面132,內框體120可在一工作位置(第一位置)以及一退避位置(第二位置)之間移動,透鏡組設置於內框體120上。當攝影裝置啟動時,光學鏡頭伸展,內框體120藉由旋轉爪(未圖示)的驅動自退避位置旋轉移動至工作位置,此 時透鏡組的光軸垂直於影像感測元件,因此外部的光線通過透鏡組後得以成像於影像感測元件上,當攝影裝置關閉時,內框體120旋轉移動至上述退避位置而收納於一退避空間中。
當內框體120由退避位置復歸移動至工作位置時,內框體120的突起122抵接於外框體130的平面132,如第6圖所示。即使外框體130由於加工條件而造成形狀的變異,由於內框體120是以突起122抵接於外框體130的平面132,如第7~9圖所示,接觸位置都在突起122上,可能在突起122的正中央(第7圖)、下端(第8圖)或上端(第9圖)的位置,因此接觸位置的變化不大,可以確保機構的穩定性。
突起122最好是圓弧狀的突起,其曲率及半徑可是設計的需要決定,並無任何限定。
另外,在另一實施例中,突起也可以設置於外框體的平面上,當內框體抵接承靠於外框體時,可以抵靠於突起。
本發明雖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0‧‧‧內框體
130‧‧‧外框體
122‧‧‧突起
132‧‧‧平面

Claims (10)

  1. 一種光學裝置,包括:一基座;一影像感測單元,設於該基座;一外框體,連接於該基座,具有一平面;一內框體,具有一突起,且可相對於該基座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以及一透鏡組,設於該內框體並具有一光軸,其中,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突起抵接於該平面且該透鏡組的該光軸通過該影像感測單元,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一退避空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裝置,其中該突起係呈圓弧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裝置,其中當該內框體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光軸係垂直於該影像感測單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裝置,其中該光學裝置為一光學鏡頭。
  5. 一種光學裝置,包括:一基座;一影像感測單元,設於該基座;一外框體,連接於該基座,具有一突起;一內框體,具有一平面,且可相對於該基座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以及一透鏡組,設於該內框體並具有一光軸,其中,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突起抵接於該平面且該透鏡組的該光軸通過該影像感測單 元,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一退避空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學裝置,其中該突起係呈圓弧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學裝置,其中當該內框體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光軸係垂直於該影像感測單元。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學裝置,其中該光學裝置為一光學鏡頭。
  9. 一種光學裝置之構件穩定方法,該光學裝置包括一影像感測單元、一外框體、一內框體以及一透鏡組,該透鏡組設置於該內框體,該內框體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透鏡組的光軸通過該影像感測單元,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一退避空間,該光學裝置之構件穩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該內框體上形成一突起;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突起抵接於該外框體之一平面,使該內框體穩定地定位於該第一位置;以及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該退避空間,使該內框體穩定地定位於該第二位置。
  10. 一種光學裝置之構件穩定方法,該光學裝置包括一影像感測單元、一外框體、一內框體以及一透鏡組,該透鏡組設置於該內框體,該內框體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透鏡組的光軸通過該影像感測單元,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一退避空間,該光學裝置之構件穩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在該外框體上形成一突起;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突起抵接於該內框體之一平面,使該內框體穩定地定位於該第一位置;以及當該內框體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框體被容納於該退避空間,使該內框體穩定地定位於該第二位置。
TW102138877A 2013-10-28 2013-10-28 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TWI4919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8877A TWI491946B (zh) 2013-10-28 2013-10-28 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US14/524,051 US9258469B2 (en) 2013-10-28 2014-10-27 Optical device and stabilizing method for optical elements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8877A TWI491946B (zh) 2013-10-28 2013-10-28 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6513A true TW201516513A (zh) 2015-05-01
TWI491946B TWI491946B (zh) 2015-07-11

Family

ID=5299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8877A TWI491946B (zh) 2013-10-28 2013-10-28 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258469B2 (zh)
TW (1) TWI4919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3096B (zh) * 2016-05-17 2019-05-14 浙江大学 高次曲面空间位置自动定中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4569B2 (ja) * 2005-02-16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CN101533205B (zh) * 2008-03-13 2012-10-03 Hoya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5489642B2 (ja) * 2009-10-26 2014-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5623196B2 (ja) * 2009-11-20 2014-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58469B2 (en) 2016-02-09
TWI491946B (zh) 2015-07-11
US20150116574A1 (en)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23887B2 (ja) 光学素子の保持構造、カメラ用フィルタ枠、カメラ用フィルタ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レンズ
JP5446154B2 (ja) レンズ鏡筒、光学機器
JP6801769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23088071A (ja) カメラ装置
TWI507759B (zh) 鏡頭止動結構
JP4910138B2 (ja) フォーカス調整機構を備えたレンズ鏡筒
TWI491946B (zh) 光學裝置及其構件的穩定方法
JP5215235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6072004A (ja) カメラ
JP2008064800A (ja) レンズ鏡筒、カメラ、及び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TWI606281B (zh) 調焦機構及其適用之鏡頭
TWI554820B (zh) 鏡頭機構、鏡頭蓋及應用其之鏡頭組
JP6191115B2 (ja) レンズ鏡筒
JP6229163B2 (ja) レンズ鏡筒
TW201537214A (zh) 光學裝置
TW201232027A (en) Image pickup mechanism
JP6207191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装置
TWI491949B (zh) 變焦鏡頭
JP6021634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TWI479220B (zh) 鏡頭機構
JP2011154201A (ja) 撮影装置
JP5717458B2 (ja) レンズ鏡筒
JP6221062B2 (ja) レンズ保持構造、レンズ保持構造の製造方法
TWI436094B (zh) Zoom lens
JP2005265992A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