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3753A - 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3753A
TW201513753A TW102134807A TW102134807A TW201513753A TW 201513753 A TW201513753 A TW 201513753A TW 102134807 A TW102134807 A TW 102134807A TW 102134807 A TW102134807 A TW 102134807A TW 201513753 A TW201513753 A TW 2015137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layer
photosensitive dielectric
manufacturing
photosensi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4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zyy-Jang Tseng
Dyi-Chung Hu
Ying-Chih Chan
Original Assignee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TW102134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1375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3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3753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電路板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線路基材。形成非感光介電層於線路基材上。形成感光介電層於非感光介電層上。圖案化感光介電層,以於感光介電層中形成凹刻圖案。凹刻圖案暴露出部份之非感光介電層。蝕刻非感光介電層,以至少於非感光介電層中形成連接孔,其中連接孔暴露出線路基材之線路。於凹刻圖案與連接孔中填入至少一導電層。

Description

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展,高密度化與多層化的配線技術為電路板的發展主流,因此電路板的製程大多以增層技術來增加電路板上的配線線路。目前電路板的增層方式大多為在電路板上形成一層介電層,之後增層線路便可製作於介電層上。然而因製作完成的增層線路會暴露在介電層上,因此對於線寬較小的線路而言,當受到材料之間的應力影響時,可能產生增層線路無法站立於介電層上,而導致線路倒塌以致失效的情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路板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應瞭解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
(1)提供線路基材。
(2)形成非感光介電層於線路基材上。
(3)形成感光介電層於非感光介電層上。
(4)圖案化感光介電層,以於感光介電層中形成凹刻圖案。凹刻圖案暴露出部份之非感光介電層。
(5)蝕刻至少非感光介電層,以至少於非感光介電層中形成連接孔,其中連接孔暴露出線路基材之線路。
(6)於凹刻圖案與連接孔中填入至少一導電層。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感光介電層的材質為苯環丁烯(BCB,Benzocylobuthene)、聚苯噁唑(PBO,polybenzoxazole)、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聚亞醯胺(PI,Poly-imide)、聚乙烯醚(Poly(phenylene ether))、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芳香尼龍(Aramide)或上述之任意組合。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非感光介電層的材質為雙順丁醯二酸醯亞胺/三氮阱(BT,Bismaleimide triazine)、酚甲烷(BPA,Bisphenol A)、環氧樹脂(Epoxy)、玻璃纖維、二氧化矽或上述之任意組合。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圖案化感光介電層的方法為曝光顯影法。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蝕刻非感光介電層的方法為雷射燒蝕、電漿蝕刻、機械加工或上述之任意組合。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製造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7)去除導電層溢出凹刻圖案與連接孔的部份,以形 成增層線路與焊墊。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步驟(5)包含:(5.1)一併蝕刻感光介電層與非感光介電層,以形成貫穿感光介電層與非感光介電層之連接孔。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步驟(5)包含:(5.2)透過凹刻圖案,蝕刻非感光介電層,使得連接孔位於凹刻圖案的下方。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步驟(2)包含:(2.1)將非感光介電層壓合於線路基材上。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步驟(3)包含:(3.1)將感光介電層壓合於非感光介電層上。
上述之製造方法因形成感光介電層於非感光介電層上,之後再於感光介電層中形成增層線路,因此增層線路可內埋於感光介電層,以防止增層線路倒塌的情況發生。再加上在增層製程完成後,感光介電層不需額外去除,因此可節省製程成本與時間。
100‧‧‧線路基材
110‧‧‧核心板
120‧‧‧介電層
130‧‧‧線路
200‧‧‧非感光介電層
210、220‧‧‧連接孔
300‧‧‧感光介電層
310‧‧‧凹刻圖案
400‧‧‧導電層
410、430‧‧‧增層線路
420‧‧‧焊墊
500‧‧‧保護層
510‧‧‧接觸孔
第1圖至第9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路板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的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 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至第9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路板的製造流程剖面圖。請先參照第1圖。製造者可先提供一線路基材100。線路基材100可為單層電路板、雙層電路板或多層電路板。以雙層電路板為例(如第1圖所繪示),線路基材100可包含核心板110、二介電層120與至少一線路130。二介電層120分別置於核心板110的相對兩主表面,而線路130可貫穿核心板110與介電層120而分別暴露於介電層120相對核心板110的一側。然而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線路基材100亦可不包含介電層120,或者是介電層120可僅置於核心板110的一主表面(即為單層電路板),皆在本發明之範疇中。
接著請參照第2圖。製造者可形成非感光介電層200於線路基材100上。製造者例如可將非感光介電層200壓合於線路基材100上,以將非感光介電層200覆蓋線路基材100的介電層120與線路130。另外雖然在第2圖中,非感光介電層200分別形成於線路基材100的相對兩側,然而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非感光介電層200亦可僅形成於線路基材100的一側,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而為了簡化敘述,在本製造方法的後續各步驟皆以線路基材100之單 一側上的製程為說明,然而實際上,本實施方式之步驟可應用於線路基材100的相對兩側。
在本實施方式中,非感光介電層200為無法以曝光顯影製程進行曝光的材質,例如為雙順丁醯二酸醯亞胺/三氮阱(BT,Bismaleimide triazine)、酚甲烷(BPA,Bisphenol A)、環氧樹脂(Epoxy)、玻璃纖維、二氧化矽或上述之任意組合。而當非感光介電層200為適當型式(如濕墨)時,非感光介電層200可以印刷法或旋轉塗佈法形成於線路基材100上。
接著請參照第3圖。製造者可形成感光介電層300於非感光介電層200上,其中製造者例如可將感光介電層300壓合於非感光介電層200上,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方式中,感光介電層300為能夠以曝光顯影製程進行曝光的材質,其材質例如為苯環丁烯(BCB,Benzocylobuthene)、聚苯噁唑(PBO,polybenzoxazole))、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聚亞醯胺(PI,Poly-imide)、聚乙烯醚(Poly(phenylene ether))、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芳香尼龍(Aramide)或上述之任意組合。
接著請參照第4圖。製造者此時可圖案化感光介電層300,以於感光介電層300中形成凹刻圖案310,且凹刻圖案310暴露出部份之非感光介電層200。詳細而言,製造者例如可利用曝光顯影法(如微影蝕刻法)曝光感光介電層300後顯影成凹刻圖案310。在此應注意的是,如上所述, 因非感光介電層200的材質係為無法以曝光顯影製程進行曝光的材質,因此就算在曝光顯影的過程中,非感光介電層200亦有照射到光線的機率,其仍然無法被光線所曝光。換言之,在曝光顯影製程中,非感光介電層200可視為感光介電層300的蝕刻終止層。因此本步驟僅針對感光介電層300進行圖案化,而圖案化所產生的凹刻圖案310之深度實質等於感光介電層300的厚度。如此一來本步驟之製程能夠明確決定凹刻圖案310之深度,以避免過度蝕刻或蝕刻不足,更使得本實施方式之電路板具有較佳的製程良率以及可靠度。
接著請參照第5圖。製造者可接著蝕刻非感光介電層200,以於非感光介電層200中形成連接孔210與/或220,其中連接孔210與/或220暴露出線路基材100之線路130。詳細而言,在一實施方式中,製造者可選擇一併圖案化感光介電層300與非感光介電層200以形成連接孔210,在此情況下,於感光介電層300中之部份連接孔210的寬度,略大於於非感光介電層200中之部份連接孔210的寬度,而此連接孔210可作為電路板之盲孔。
然而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製造者亦可透過凹刻圖案310,蝕刻非感光介電層200,使得連接孔220位於凹刻圖案310的下方。而連接孔220可與上方之部份凹刻圖案310共同形成電路板之盲孔。應注意的是,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電路板具有連接孔210與220,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電路板亦可僅具有連接孔210 或220。
在本實施方式中,蝕刻非感光介電層200的方法為雷射燒蝕、電漿蝕刻、機械加工或上述之任意組合。而當其方法為雷射燒蝕時,製造者可在此步驟後選擇清潔感光介電層300與非感光介電層200。詳細而言,因在燒蝕過程中,雷射會使得感光介電層300與非感光介電層200處於高溫狀態,導致連接孔210與/或220周遭的表面一併熔化。而當雷射燒蝕完成後,感光介電層300與非感光介電層200本身溫度降低,熔化的部份便會形成殘渣。這些殘渣若留在連接孔210與/或220內,可能會降低於連接孔210與/或220中形成之線路的可靠度,因此製造者可選擇清潔感光介電層300與非感光介電層200以將殘渣去除。
接著請參照第6圖。製造者此時可於凹刻圖案310與連接孔210與220中填入至少一導電層400。其中導電層400的材質可為銅,而填入導電層400的方法可為濺鍍、無電電鍍或上述之任意組合。其中若以無電電鍍方式填入導電層400,則可先在凹刻圖案310與連接孔210與220中生成一種子層,使得導電層400能夠附著於種子層而增進無電電鍍製程的效率。
接著請參照第7圖。製造者可選擇去除導電層400溢出凹刻圖案310與連接孔210的部份。具體而言,位於未連接連接孔220之部份凹刻圖案310的部份導電層400可形成增層線路410,位於連接孔210之部份導電層400可形成電路板之焊墊(capture pad)420,而位於連接孔220 與位於其上方之部份凹刻圖案310的導電層400可形成增層線路430,增層線路410可藉由焊墊420與/或增層線路430而電性連接至線路130。值得一提的是,於感光介電層300中之部份焊墊420的寬度,僅略大於於非感光介電層200中之部份焊墊420的寬度,也就是說,焊墊420在感光介電層300所佔的佈線面積較一般的焊墊小,因此可增加增層線路410的佈線面積。另一方面,因增層線路410三面性嵌入感光介電層300中,即增層線路410為一種內埋式線路,因此感光介電層300可支持住增層線路410,避免增層線路410倒塌,有助於增層線路410之線寬與線距的縮小化。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去除部份導電層400的方法可為蝕刻法、刷平法、化學機械研磨法(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或上述之任意組合。如此一來即完成了電路板的製程。
而在上述的製程過後,製造者可選擇重覆第2圖至第7圖的製程,以在第7圖之電路板上再進行增層製程,然而製造者亦可選擇進行電路板的焊接製程。接著請參照第8圖。在完成第7圖的製程後,製造者可選擇先形成保護層500於感光介電層300上,並覆蓋導電層400。此保護層500可保護其下方的結構免於在焊接製程中受到破壞。
接著請參照第9圖。製造者可接著圖案化保護層500,暴露出焊墊420,以形成至少一接觸孔510。而後續製造者可選擇將其他元件藉由接觸孔510焊接於焊墊420上,以將該元件電性連接於電路板中的線路。
綜合上述,本實施方式之電路板因包含感光介電層300,因此可不需加入光阻層即可圖案化感光介電層300。如此一來不但能節省成本,也不會有移除光阻層所產生的不環保之事業廢棄物的問題。另一方面,因感光介電層300位於非感光介電層200上,因此當進行曝光顯影製程時,非感光介電層200可作為凹刻圖案310的蝕刻終止層。也就是說,對於感光介電層300而言,非感光介電層200具有決定蝕刻深度的效果,因此可增加電路板的製程良率與可靠度。再加上增層線路410形成於感光介電層300中,因此可防止增層線路410倒塌的情況發生。另外,感光介電層300與非感光介電層200可一併蝕刻化而形成連接孔210,且後續可於其中形成焊墊420。因此本實施方式之焊墊420於感光介電層300中的寬度可較一般之焊墊小,如此一來能夠有助於增加增層線路410於感光介電層300中的佈線面積。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線路基材
110‧‧‧核心板
120‧‧‧介電層
130‧‧‧線路
200‧‧‧非感光介電層
210、220‧‧‧連接孔
300‧‧‧感光介電層
310‧‧‧凹刻圖案
400‧‧‧導電層
410、430‧‧‧增層線路
420‧‧‧焊墊
500‧‧‧保護層
510‧‧‧接觸孔

Claims (11)

  1. 一種電路板的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線路基材;形成一非感光介電層於該線路基材上;形成一感光介電層於該非感光介電層上;圖案化該感光介電層,以於該感光介電層中形成一凹刻圖案,該凹刻圖案暴露出部份之該非感光介電層;蝕刻該非感光介電層,以至少於該非感光介電層中形成一連接孔,其中該連接孔暴露出該線路基材之線路;以及於該凹刻圖案與該連接孔中填入至少一導電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感光介電層的材質為苯環丁烯(BCB,Benzocylobuthene)、聚苯噁唑(PBO,polybenzoxazole)、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聚亞醯胺(PI,Poly-imide)、聚乙烯醚(Poly(phenylene ether))、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芳香尼龍(Aramide)或上述之任意組合。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非感光介電層的材質為雙順丁醯二酸醯亞胺/三氮阱(BT,Bismaleimide triazine)、酚甲烷(BPA,Bisphenol A)、環氧樹脂(Epoxy)、玻璃纖維、二氧化矽或上述之任意組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圖案化該感光介電層的方法為曝光顯影法。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蝕刻該非感光介電層的方法為雷射燒蝕、電漿蝕刻、機械加工或上述之任意組合。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更包含:去除該導電層溢出該凹刻圖案與該連接孔的部份,以形成一增層線路與一焊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蝕刻該非感光介電層之步驟包含:一併蝕刻該感光介電層與該非感光介電層,以形成貫穿該感光介電層與該非感光介電層之該連接孔。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蝕刻該非感光介電層之步驟包含:透過該凹刻圖案,蝕刻該非感光介電層,使得該連接孔位於該凹刻圖案的下方。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非感光介電層於該線路基材上之步驟包含: 將該非感光介電層壓合於該線路基材上。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感光介電層於該非感光介電層上之步驟包含:將該感光介電層壓合於該非感光介電層上。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造方法,更包含:形成一保護層於該感光介電層上,並覆蓋該導電層;以及圖案化該保護層,以形成至少一接觸孔,該接觸孔暴露出部份之該導電層。
TW102134807A 2013-09-26 2013-09-26 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TW2015137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4807A TW201513753A (zh) 2013-09-26 2013-09-26 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4807A TW201513753A (zh) 2013-09-26 2013-09-26 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3753A true TW201513753A (zh) 2015-04-01

Family

ID=5343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4807A TW201513753A (zh) 2013-09-26 2013-09-26 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1375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8742B1 (en) 2015-08-10 2017-02-2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140768B2 (en) 2019-04-10 2021-10-05 At&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Component carrier with high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erformance
US11943877B2 (en) 2022-01-24 2024-03-26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8742B1 (en) 2015-08-10 2017-02-21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140768B2 (en) 2019-04-10 2021-10-05 At&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Component carrier with high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erformance
US11943877B2 (en) 2022-01-24 2024-03-26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9140B (zh) 內埋式封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TWI387409B (zh) 內建半導體元件之印刷布線板及其製造方法
US20090290318A1 (en)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908744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capacitance components
US20090025210A1 (en)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with concave conductive cylinder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538584B (zh) 埋入式高密度互連印刷電路板及其製作方法
US20170047230A1 (en) Fabrication method of packaging substrate
TWI479972B (zh) Multi - layer flexible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1192726A (ja) 電子装置およ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513753A (zh) 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KR101516078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인쇄회로기판 제조 방법
KR20110064216A (ko) 범프를 구비한 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530240B (zh) 電路板及其製作方法
JP7007882B2 (ja) 配線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422088A (zh) 承載板及其製作方法
JP5530955B2 (ja) 多層配線基板
JP2019197853A (ja) 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49147B (zh) 內埋元件之多層基板的製造方法
JP2006310532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01902B1 (ko) 금속 포스트를 구비한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0722615B1 (ko) 플립칩 패키지 기판의 제조방법
JP2014127634A (ja) 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TWI826060B (zh) 電路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KR101222820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587702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