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8588A - 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使用該打線電極之觸控螢幕面板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使用該打線電極之觸控螢幕面板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8588A
TW201508588A TW103128125A TW103128125A TW201508588A TW 201508588 A TW201508588 A TW 201508588A TW 103128125 A TW103128125 A TW 103128125A TW 103128125 A TW103128125 A TW 103128125A TW 201508588 A TW201508588 A TW 2015085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screen
screen panel
wir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8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6450B (zh
Inventor
Tae-Il Kim
Jung-Ho Yun
Original Assignee
Mirae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raenan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raenano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08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8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6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64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種可降低信號線中產生的電阻且減少斷線之發生的打線電極,及一種觸控螢幕面板以及一種該打線電極及該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方法。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包括:接觸單元,其電氣連接至產生觸控信號的電極圖案之一末端;結合單元,其經配置來藉由接觸外部驅動電路來傳輸於電極圖案中偵測的觸控信號;以及信號線單元,其由連接至接觸單元的複數個第一信號線及連接於複數個第一信號線與結合單元之間的複數個第二信號線構造,以連接接觸單元及結合單元。

Description

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使用該打線電極之觸控螢幕面板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2013年8月29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3-0103489號及2014年6月3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4-0067614號的優先權及權益,該等韓國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將觸控螢幕面板之信號偵測圖案中偵測的使用者之觸控信號傳輸至外部驅動電路的打線電極、使用該打線電極之觸控螢幕面板以及該打線電極及該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方法,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可降低信號線中產生的電阻且減少斷線之發生的打線電極及觸控螢幕面板以及該打線電極及該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方法。
一般而言,觸控螢幕面板為輸入裝置,該輸入裝置可藉由人手或物件選擇諸如影像顯示設備的螢幕上 展示之指令來輸入使用者的命令。為此,將該觸控螢幕面板提供於影像顯示設備之前面上,以將直接接觸人手或物件的接觸位置轉換成電信號。因此,在接觸位置處所選擇的指令作為輸入信號經接收。
因為此類觸控螢幕面板連接至諸如鍵盤及滑鼠的影像顯示設備以替換分開的操作輸入設備,所以使用範圍已逐漸擴大。
實施觸控螢幕面板之類型分為電阻類型、電容類型、電磁類型等。在該等類型中,兩種最常使用的類型為電阻類型及電容類型。
電阻類型為構成包覆有電極的兩個基板,且當由手指或筆施加壓力時,基板在施加壓力的部分處彼此附接以辨識該位置的類型。然而,電阻類型之使用已由於操作之不便及位置辨識之不準確性而逐漸減少。
電容類型使用如下原理:當人手或物件接觸時,藉由偵測由信號偵測圖案連同另一周邊信號偵測圖案或接地電極一起形成的電容之變化來偵測人體中產生的靜電,以便進而將接觸位置轉換成電信號。目前,電容類型觸控螢幕面板具有以下優點:極佳的耐久性、良好的滲透性及組成觸控螢幕面板之主要部分的快速反應時間。
在電容類型觸控螢幕面板中,用於偵測使用者之手指的接觸位置的信號偵測圖案佔據大部分螢幕,且用於藉由信號偵測圖案將觸控信號傳送至用於驅動安裝了觸控螢幕面板的電子設備的外部驅動電路的打線電極定位 於螢幕之邊緣處。
圖1為描述相關技術中的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之連接結構的結構圖。
如圖1中所例示,在相關技術中的觸控螢幕面板中,用於偵測使用者之觸控信號的電極圖案3提供於基板1之中心處,且包括將於電極圖案3中偵測的觸控信號傳輸至外部驅動電路(未例示)的打線電極5。此類打線電極5經形成,以使電信號之傳輸可能藉由於基底上形成凹紋區域且將傳導材料填充於該凹紋區域中來進行。然而,提供於相關技術中的觸控螢幕面板中的打線電極具有以下問題。
存在電阻之差異由於諸如黏結、填充或印刷的處理條件的限制而根據打線電極之長度變化的問題。在短路或斷線發生於打線電極之某些區段中的狀況下,存在電信號之傳輸為不可能的問題。斷線主要由於以下原因而發生:歸因於觸控螢幕面板之使用期間的靜電的傳導材料之損耗或在製造觸控螢幕面板時未將傳導材料填充於凹紋區域中。
已進行本發明以試圖提供一種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其中用於將偵測圖案中所偵測的信號傳送至偵測感測器之打線電極係由複數個信號線形成,以使根據該複數個成形信號線之長度來控制該等信號線之線寬度。
亦已進行本發明以試圖提供一種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其中用於將於偵測圖案中偵測的信號傳送至偵測感測器之打線電極係由複數個信號線形成,以使該複數個形成的信號線以預定間隔彼此連接。
亦已進行本發明以試圖提供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及該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可有效防止打線電極之斷線。
本發明之一示範性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該打線電極包括:接觸單元,其電氣連接至產生觸控信號的電極圖案之一末端;結合單元,其經配置來藉由接觸外部驅動電路來傳送於該電極圖案中偵測的該觸控信號;以及信號線單元,其由連接至該接觸單元的複數個第一信號線及連接於該複數個第一信號線與該結合單元之間的複數個第二信號線構造,以連接該接觸單元及該結合單元。
本發明之另一示範性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包括:基板;複數個電極圖案,其形成於該基板上以產生觸控信號;以及根據本發明的複數個打線電極,其分別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極圖案。
本發明之又一示範性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括:藉由將傳導材料填充於形成於基板上的凹紋圖案中來形成複數個電極圖案;以及形成連接至該基板上之該複數個電極圖案中每一者的打線電極。
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用於將於偵測圖案中偵測的信號傳送至偵測感測器之打線電極係由複數個信號線形成,以使根據該複數個形成的信號線之長度來控制線寬度或該複數個信號線以預定間隔彼此連接,且因此,可能降低信號線中產生的電阻。
亦可能藉由根據複數個信號線之長度控制線寬度來減少根據每一通道之長度發生的電阻偏差。
因為複數個信號線係形成為以預定間隔彼此連接,所以即使一個信號線短路,亦可能最小化斷線之發生。
前述概述僅為例示性的且不欲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除以上所述例示性態樣、實施例以及特徵之外,其他態樣、實施例及特徵將藉由參考圖式及以下詳細描述而變得顯而易見。
A‧‧‧區段
B‧‧‧區域
C‧‧‧區域
D‧‧‧距離
d‧‧‧分開距離
L‧‧‧間隔/寬度
I‧‧‧寬度
l1‧‧‧長度
l2‧‧‧長度
l3‧‧‧長度
P‧‧‧突出部
W‧‧‧線寬度
w1‧‧‧線寬度
w2‧‧‧線寬度
w3‧‧‧線寬度
1‧‧‧基板
3‧‧‧電極圖案
5‧‧‧打線電極
100‧‧‧基板
200‧‧‧電極圖案
300‧‧‧打線電極
320‧‧‧接觸單元
322‧‧‧接觸線
324‧‧‧電橋
340‧‧‧結合單元
360‧‧‧信號線單元
360a‧‧‧信號線單元
360b‧‧‧信號線單元
360c‧‧‧信號線單元
362‧‧‧第一信號線
363‧‧‧突出末端
364‧‧‧第二信號線
364a‧‧‧信號線
364b‧‧‧信號線
366‧‧‧電橋
400‧‧‧電阻量測端子
420‧‧‧端子線
440‧‧‧電橋
460‧‧‧尖銳梢端/梢端
500‧‧‧接地電極
600‧‧‧放電電極
620‧‧‧尖銳梢端/梢端
圖1為相關技術中的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連接結構圖。
圖2A及圖2B為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的結構圖,該觸控螢幕面板包括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
圖3A至圖6B例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第一示範性實施例。
圖7例示本發明之電橋。
圖8例示本發明之電阻量測端子。
圖9A及圖9B例示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製程中的填充傳導材料的步驟。
圖10例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第二示範性實施例。
圖11及圖12為圖10之部分放大圖。
圖13A及圖13B為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之另一製造方法的示意圖。
應理解的是,隨附圖式不必按比例繪製,從而呈現例示本發明之基本原理的各種特徵之稍微簡化的表示。本文揭示的本發明之特定設計特徵(包括例如特定尺寸、方位、位置及形狀)將部分由特定預期應用及使用環境決定。
在諸圖中,元件符號在圖式之若干圖中始終代表本發明之相同部分或等效部分。
在下文中,將參考隨附圖式更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及觸控螢幕面板。
當描述本發明之構成元件時,具有相同名稱的構成元件可根據圖式指定不同的元件符號,且甚至可在不同圖式中指定相同的元件符號。然而,即使在此狀況下,對應的構成元件根據示範性實施例具有不同功能,或在不同示範性實施例中不具有相同功能,且每一構成元件之功能應基於對應示範性實施例中對每一構成元件的描述來決 定。
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結構,其中用於將於偵測圖案中偵測的信號傳送至偵測感測器之打線電極係由複數個信號線形成,以使根據該複數個形成的信號線之長度來控制該等信號線之線寬度或該複數個信號線以預定間隔彼此連接。
本發明亦提出一種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結構,該結構可有效防止電極圖案及打線電極之斷線。
圖2A及圖2B為例示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之整體組態的結構圖,該觸控螢幕面板包括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
如圖2A及圖2B中所例示,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包括基底或基板100、電極圖案200及打線電極300,且可進一步包括電阻量測端子400。
可不限材料地使用作為形成有電極圖案200及打線電極300的基底之一區域的基板100,諸如透明薄膜、玻璃基板、塑膠基板等。具體而言,基板100可形成為透明薄膜,且該透明薄膜可藉由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醯亞胺(PI)、丙烯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或玻璃中之至少一種來形成。
電極圖案200為提供於基板100上以偵測使用者之觸控信號的構成元件。
作為將自電極圖案200偵測的觸控信號傳送 至外部驅動電路之偵測感測器(未例示)的構成元件的打線電極300連接至形成於基板100上的電極圖案200。
打線電極300經配置來包括:接觸單元320,其與電極圖案200電氣連接;結合單元340,其藉由接觸外部驅動電路(未例示)來傳輸於電極圖案200中偵測的觸控信號;以及信號線單元360,其連接接觸單元320及結合單元340。
接觸單元320(接觸電極圖案200之一末端的襯墊)與電極圖案200電氣連接且可由能夠傳輸電信號的傳導材料製成。
結合單元340可形成於基板100之一末端上,以便將電信號傳送至外部驅動電路。結合單元340之線寬度可係形成為大於信號線單元360之線寬度。結合單元340之線寬度大於信號線單元360之線寬度,以使外部驅動電路可穩定地連接至結合單元340。亦即,對應於結合單元340的傳導連接線係形成於外部驅動電路中,且相較具有類似於信號線單元360的微小線寬度的狀況而言,在傳導連接線及結合單元340具有略微較大的線寬度的狀況下,更穩定的電氣連接係可能的。
信號線單元360係由傳導材料製成,以使電信號可經由連接接觸單元320及結合單元340的線在接觸單元320與結合單元340之間傳輸。
參考圖2A及圖2B,信號線單元360可分為連接至接觸單元320的第一信號線362及連接於第一信號 線362與結合單元340之間的第二信號線364。第一信號線362連接至接觸單元320,以將電信號傳送至觸控螢幕面板之邊緣的附近處,且第二信號線364連接至第一信號線362,以將電信號沿觸控螢幕面板之邊緣傳送至結合單元340。如此,信號線單元360完全安置於觸控螢幕面板之邊緣處的理由在於:在電子設備包括觸控螢幕面板的狀況下,稱為遮光屏的外殼之一部分通常覆蓋觸控螢幕面板之邊緣且隨後信號線單元360經定位於該遮光屏下方,以確保觸控螢幕盡可能大。
在信號線單元360中,將要複數個信號線可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聯地形成。例如,在信號線單元360中,三個第一信號線362係並聯地形成,且兩個第二信號線364可並聯連接至第一信號線362。
在此,第一信號線之數目及第二信號線之數目彼此不同,但不必限於此,且若需要,該等數目可不同地形成。
在接觸單元320中,複數個接觸線322可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聯地形成為平行於電極圖案200之接觸表面。可形成以每一預定間隔連接於接觸線322之間的電橋324。
構成接觸單元320之接觸線322可係形成為垂直於第一信號線362。
在此狀況下,第一信號線362係形成為連接至形成於接觸單元320中的電橋324,且第一信號線362 及接觸單元320之電橋324可定位於相同線上,亦即,以諸如一線的形狀形成。當電橋324及第一信號線362定位於相同線上時,降低電阻,且因此,自電極圖案200偵測的信號之流動相較於電橋324及第一信號線362定位於不同線上時的流動變得更平穩。
電橋324之數目可與第一信號線362之數目相同,但不必限於此,且若需要,電橋之數目可小於或大於第一信號線362之數目。
電阻量測端子400係形成於並未連接電極圖案200之打線電極300的末端處,且該電阻量測端子用於偵測電極是否斷線或電阻是否增加。
詳細而言,當將AC信號施加至結合單元340時,可藉由使用於電阻量測端子400中量測的電壓來決定連接至結合單元340或信號線單元360的電極圖案200是否斷線及短路。若於電阻量測端子400中量測的電壓低於預定正常值,則可決定電極圖案200短路,且若所量測電壓高於正常值,則可決定電極圖案200之間發生短路。
圖3A及圖3B例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第一示範性實施例。
如圖3A及圖3B中所例示,打線電極300之複數個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
例如,如圖3A中所例示,連接至接觸單元320的三個第一信號線362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 聯地形成,且連接至結合單元340的兩個第二信號線364可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聯地形成。
圖3B例示一結構,其中複數個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聯連接至接觸單元320,其中複數個接觸線322並聯地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平行於電極圖案200之接觸表面,且形成以每一預定距離連接於接觸線322之間的電橋324。
在此狀況下,複數個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中每一者之線寬度w可形成為100μm或更少,且第一信號線與第二信號線之間的分開距離d可如以下方程式1。
圖4A及圖4B例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修改實施例。
如圖4A及圖4B中所例示,在打線電極300中,複數個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且因為電阻根據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之長度改變,所以可相對控制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中每一者之線寬度。此與相對控制具有不同長度的信號線單元360之線寬度的狀況相同。
例如,如圖4A中所例示,具有最短長度的信號線單元360a之線寬度可形成為最小,具有第二最短長 度的信號線單元360b之線寬度可形成為第二最小且具有第三最短長度的信號線單元360c之線寬度可形成為第三最小。
換言之,具有長度l1的信號線單元360a之線寬度為w1,具有長度l2的信號線單元360b之線寬度為w2,具有長度l3的信號線單元360c之線寬度為w3,且當長度之相對關係為l1<l2<l3時,線寬度之相對關係為w1<w2<w3。
亦即,當信號線單元360之長度減小時,信號線單元360之線寬度係形成為較小,且當信號線單元360之長度增加時,信號線單元360之線寬度係形成為較大,且因此,可減小信號線單元360之間的電阻偏差。
在此,描述通道之間的電阻偏差係藉由控制每一信號線單元之線寬度來控制的實例,但不限於此,且若需要,較佳具有如下任何結構:其中信號線單元360之間的電阻偏差可藉由控制信號線單元之大小、信號線單元之間的分開距離、第一信號線及第二信號線之數目等來控制。
如圖4B中所例示,在接觸單元320中,複數個接觸線322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聯地形成,且可形成以每一預定間隔連接於該等線之間電橋324。
圖5A至圖5C例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其他修改實施例。
參考圖5A,在打線電極300中,複數個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且可形成以每一預定間隔連接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的電橋結構。
例如,複數個第一信號線362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複數個第二信號線364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且可形成以每一預定間隔連接於第二信號線364之間的電橋366。
相反,複數個第一信號線362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可形成以每一預定間隔連接於第一信號線362之間的電橋366,且複數個第二信號線364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
參考圖5B,在打線電極300以圖5A中所例示的圖案形成的狀況下,當短路C在第二信號線364之一些區段A中發生時,不使用發生短路的信號線364a,但可使用未發生短路的信號線364b。
如此,在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中,電橋366係形成於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中,且因此,可最小化斷線之發生。
圖5C例示一圖案,其中打線電極300之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且形成以每一預定間隔連接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的電橋366。
亦即,第一信號線362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 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形成以每一預定間隔連接於第一信號線362之間的電橋366,第二信號線364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彼此並聯連接,且形成以每一預定間隔連接於第二信號線364之間的電橋366。
因此,在斷線發生於第一信號線362或第二信號線364之一些區段中的狀況下,不使用發生斷線的信號線,但可使用未發生斷線的信號線。
在此狀況下,形成於第一信號線362之間的電橋366之間隔與形成於第二信號線364之間的電橋366之間隔可形成為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
圖6A及圖6B例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又一修改實施例。
圖6A例示電橋324及366分別於接觸單元320及第二信號線364處形成的圖案,且圖6B例示電橋324及366分別於接觸單元320以及第一信號線362及第二信號線364處形成的圖案。
圖7例示本發明之電橋。
如圖7中所例示,電橋之間的間隔L可形成於300μm至500μm的範圍中,且電橋之長度或線之間的距離D可形成於20μm至60μm的範圍中,且線之線寬度W可形成於10μm至40μm的範圍中。
可將電橋之實行態樣應用於接觸單元320或信號線單元360。
圖8例示本發明之電阻量測端子。
如圖8中所例示,在電阻量測端子400中,複數個端子線420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聯地形成,且可形成以每一預定距離連接於端子線420之間的電橋440。
在此狀況下,為了防止電阻量測端子400之間的干擾誤差,可控制電阻量測端子400之大小。亦即,電阻量測端子400可藉由預定距離彼此間隔開。
例如,電阻量測端子400之寬度I可係形成為比電極圖案200之接觸表面的寬度L小一預定長度。亦即,當電阻量測端子400之寬度I與電極圖案200之接觸表面的寬度L之間的差增加時,電阻量測端子之間的間隔增加。
在此狀況下,電阻量測端子400之寬度I與電極圖案200之接觸表面的寬度L之間的差L-I可相等地形成,且例如,可形成於50μm至150μm範圍中。電阻量測端子400之寬度的兩個末端與電極圖案200之接觸表面的寬度的兩個末端以相同距離間隔開,且電阻量測端子400及電極圖案200佈置於中心軸線上。
接著,將描述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結構,該結構除提高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效率之外,可有效防止打線電極之斷線。
打線電極之斷線主要由於以下原因而發生:在使用或製造觸控螢幕面板時的靜電,或在製造觸控螢幕 面板時,並未將傳導材料良好地填充於形成於基底中的凹紋中的不連續填充。
應理解,首先,在描述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方法之後,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該打線電極可促進製造效率之改良及打線電極之斷線的預防兩者。
圖9A及圖9B例示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製程中的填充傳導材料的步驟。一般而言,如圖9A及圖9B中所例示,電極圖案200、打線電極300、接地電極(未例示)等係藉由在具有凹紋圖案的基底移動時藉由使用滾輪、刮刀片等將傳導材料填充於凹紋圖案中來形成。然而,在凹紋圖案相對於基底之運載方向垂直或水平的狀況下,傳導材料未經很好地填充,且因此,斷線頻繁發生。在填充傳導材料之後,甚至在執行清潔時,在凹紋圖案相對於基底之運載方向垂直或水平的狀況下,凹紋圖案中的傳導材料被一起擦拭,且因此,存在填充性質被降低的問題。因此,在相關技術中採用如圖9A中所例示的在基底之前進方向的傾斜方向上佈置電極圖案200之凹紋圖案柵格的方法,以使凹紋圖案可與基底之前進方向形成預定銳角。
然而,在圖9A中所例示的位移的狀況下,傳導材料於電極圖案200中的填充為良好的,但因為大部分傳導材料安置於遮光屏區域中,所以平行於基底之外側安置的打線電極300仍安置於基底之運載方向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且因此,存在傳導材料於打線電極300中 的填充為不良的或傳導材料在清潔期間被擦拭且因此斷線發生的問題。為解決問題,圖9例示基底安置於基底之運載方向的傾斜方向上的狀況,且因為基板100佈置於斜線方向上,所以基板100之位移密度降低,且因此,存在每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下降且諸如滾輪及刮刀片之傳導材料填充手段的位移及操作複雜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改良了製程的無效率且有效防止傳導材料之斷線,且圖10例示包括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的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
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作為提供於包括基板100及電極圖案200的觸控螢幕面板上以將於電極圖案200中偵測的電信號傳送至外部驅動電路的打線電極連接至電極圖案200、包括其中『∧』及『∨』交替持續以便不平行於基板100之輪廓的圖案,且沿基板100之輪廓安置。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之大部分與基板100之輪廓相鄰,以便以鋸齒形圖案形成。圖11及圖12為圖10之部分放大圖,且分別例示圖10之放大區域B及C。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300經配置來包括:接觸單元320,其與電極圖案200電氣連接;結合單元340,其藉由接觸外部驅動電路(未例示)來傳輸於電極圖案200中偵測的觸控信號;以及信號線單元360,其包括連接接觸單元320及結合單元340的鋸齒形圖案。因為接觸單元320及結合單元 340與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彼等接觸單元及結合單元相同,所以省略重複描述。
類似於第一示範性實施例,信號線單元360可分為連接至接觸單元320的第一信號線362及連接於第一信號線362與結合單元340之間的第二信號線364。在此狀況下,第一信號線362可由不平行於基板100之輪廓的傳導柵格構成(以使當填充傳導材料時,凹紋圖案相對於基底之運載方向傾斜)。
第二信號線364經形成來包括沿基板100之輪廓的鋸齒形圖案。在此狀況下,與第一信號線362連接的第二信號線364之一末端自第一信號線362突出,以形成突出末端363。形成突出末端363的理由在於,在使用及製造觸控螢幕面板時產生靜電的狀況下,若可能則放電發生於突出末端363中(因為電荷收集於尖端中),以根據信號線單元360中的靜電放電來防止傳導材料損耗(可涉及電阻之斷線或改變來而非斷線)。可藉由使凹紋圖案充滿突出部P(突出部之上末端用來藉由突出至第二信號線上方來固定形成第二信號線的傳導材料)來防止第二信號線364偏離基板100。
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係由基板100、電極圖案200及係形成為包括沿基板100之輪廓的鋸齒形圖案的打線電極300構成,且可進一步包括電阻量測端子400、接地電極500及放電電極600。
因為基板100與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 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基板相同,所以省略重複描述。
電極圖案200經提供於基板100上以偵測使用者之觸控信號,且形成於電極圖案200上的凹紋可經形成以便不平行於基板100之輪廓(類似於第一信號線,當填充傳導材料時,凹紋圖案相對於基底之運載方向傾斜)。
打線電極300經配置來包括:接觸單元320,其與電極圖案200電氣連接;結合單元340,其藉由接觸外部驅動電路(未例示)來傳輸於電極圖案200中偵測的觸控信號;以及信號線單元360,其包括連接接觸單元320及結合單元340的鋸齒形圖案,如以上所述。
電阻量測端子400與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電阻量測端子相同。然而,因為電阻量測端子400可用於根據與放電電極600的連接關係來靜電放電,所以電阻量測端子400可具有尖銳梢端460。
接地電極500作為在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及操作期間用於在靜電放電期間供應接地電壓的構成元件係藉由包括鋸齒形圖案來構成(理由與打線電極係形成為包括鋸齒形圖案的理由相同)。當接地電極500形成於基板100之最外側處,亦即,形成於電極圖案200、打線電極300、電阻量測端子400以及放電電極600之外側時,就與其他構成元件的位移關係而言為有利的。
當不與電極圖案200之打線電極300連接的側末端(亦即,與電極圖案200之兩個末端的打線電極300 連接的末端)為一個末端時,放電電極600係形成於另一末端處,以使自電極圖案200感應的靜電放電。因此,可包括尖銳梢端620以使靜電放電為容易的。放電電極經安置成面向電極圖案200,或在提供電阻量測端子400的狀況下經安置成面向電阻量測端子400。當將梢端460提供於電阻量測端子400上時,當放電電極600之梢端620及電阻量測端子400之梢端460面向彼此時,就放電而言為有利的。然而,為便於製造,如圖12中所例示,可藉由切割柵格圖案之電極來使放電電極600之梢端620及電阻量測端子400之梢端460彼此失配。將簡要描述觸控螢幕面板之一示範性實施例,該觸控螢幕面板除提高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效率外,可有效防止打線電極之斷線。
圖13A及圖13B例示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之另一製造方法。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包括基板100、電極圖案200及打線電極300,且電極圖案200經填充於凹紋圖案中且打線電極300可經壓花。根據本發明的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方法包括:藉由將傳導材料填充於形成於基板上的凹紋圖案中來形成複數個電極圖案的步驟,及形成與基板上之複數個電極圖案中每一者連接的打線電極的步驟。在此狀況下,關於製程便利的是,電極圖案之形成藉由滾筒至滾筒方法來執行,在該方法中電極圖案係形成於纏繞在滾筒周圍且再次纏繞在滾筒周圍的基板上。
如以上所述,當凹紋圖案相對於基底之運載 方向垂直或水平時,傳導材料之填充在許多狀況下未經很好地執行,且因此,在電極圖案之形成中,電極圖案200係藉由將傳導材料填充於現有凹紋圖案中的方法來形成,且在打線電極之形成中,在形成電極圖案200之後,打線電極300係藉由選自網版印刷(光敏薄膜印刷)、噴射印刷、凹版印刷及光刻中之任一方法來壓花,進而解決傳導材料之填充缺陷問題。存在的優點在於,至於組態容易根據需要改變設計。亦即,形狀及組態經標準化的電極圖案200係藉由使用凹紋圖案藉由模製或模具形成,且可根據產品設計(例如,即使是相同的21吋監視器,各種型號存在,且打線電極之形狀對於每一型號彼此不同)改變的打線電極300係藉由改變設計來壓花,且因此,容易對各種需求做出回應。因為打線電極300經壓花,所以打線電極300可以線性形狀而非鋸齒形形狀形成。
在上文中,作為觸控螢幕面板之構成元件,描述包括沿基板100之輪廓形成的鋸齒形圖案的打線電極300及接地電極500,但沿基板之輪廓形成的鋸齒形圖案之電極結構可應用於藉由將傳導材料填充於凹紋中形成的所有電極。
如以上所述,在附圖及說明書中已描述且例示示範性實施例。選擇且描述示範性實施例,以便解釋本發明之某些原理及其實際應用,進而允許熟習該項技術者製作且利用本發明之各種示範性實施例以及本發明之各種替選方案及修改。如自前述描述明顯的是,本發明之某些 態樣不受本文所例示的實例之特定細節限制,且因此預期的是,熟習該項技術者將想到其他修改及應用或其等效物。然而,在考慮本說明書及隨附圖式之後,熟習該項技術者將明白本發明之建構的許多改變、修改、變化以及其他用途及應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所有此等改變、修改、變化以及其他用途及應用被視為由僅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限制的本發明涵蓋。
100‧‧‧基板
200‧‧‧電極圖案
300‧‧‧打線電極
320‧‧‧接觸單元
340‧‧‧結合單元
360‧‧‧信號線單元
400‧‧‧電阻量測端子

Claims (29)

  1. 一種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該打線電極包含:一接觸單元,其電氣連接至產生一觸控信號的一電極圖案之一末端;一結合單元,其經配置來藉由接觸一外部驅動電路來傳輸於該電極圖案中偵測的該觸控信號;以及一信號線單元,其由連接至該接觸單元的複數個第一信號線及連接於該複數個第一信號線與該結合單元之間的複數個第二信號線構造,以連接該接觸單元及該結合單元。
  2. 如請求項1之打線電極,其中,該信號線單元進一步包括電橋,該等電橋以每一預定距離安置來連接該複數個第一信號線。
  3. 如請求項1之打線電極,其中,該信號線單元進一步包括以每一預定距離安置來連接該複數個第二信號線的電橋。
  4. 如請求項1之打線電極,其中,該信號線單元進一步包括以每一預定距離安置來連接該複數個第一信號線的電橋及以每一預定距離安置來連接該複數個第二信號線的電橋。
  5. 如請求項4之打線電極,其中,連接該複數個第一信號線的該等電橋之預定間隔與連接該複數個第二信號線的該等電橋之預定間隔彼此相同。
  6. 如請求項4之打線電極,其中,連接該複數個第一信號線的該等電橋之該預定距離與連接該複數個第二信號線的該等電橋之該預定距離彼此不同。
  7. 如請求項1之打線電極,其中,該複數個第一信號線或第二信號線之一分開距離d滿足以下方程式: w為該複數個第一信號線或第二信號線中每一者的線寬度,且該第一信號線或第二信號線之線寬度係形成為100μm或更少。
  8. 如請求項1之打線電極,其中,該接觸單元連接至該電極圖案,在該接觸單元中複數個接觸線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聯地形成。
  9. 如請求項8之打線電極,其中,該接觸單元進一步包括安置於以每一預定間隔並聯地形成為彼此連接的該複數個接觸線之間的電橋。
  10. 如請求項9之打線電極,其中,該第一信號線及該電橋定位於相同線上。
  11. 如請求項1之打線電極,其中,連接至該第一信號線的該第二信號線之一末端自該第一信號線突出,以便形成一突出末端。
  12. 如請求項1之打線電極,其中,該第二信號線係藉由將傳導材料填充於具有一突出部的凹紋圖案中來形成。
  13. 一種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該打線電極提供於該觸控螢幕面板上,該觸控螢幕面板包括一基板及一電極圖案,該電極圖案形成於該基板上以將於該電極圖案中偵測的一電信號傳送至一外部驅動電路,其中,該打線電極連接至該電極圖案、沿該基板之一輪廓安置且藉由包括一鋸齒形圖案來形成。
  14. 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包含:一基板;複數個電極圖案,其形成於該基板上以產生一觸控信號;以及複數個打線電極,其分別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極圖案,其中,該打線電極為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打線電極。
  15. 如請求項14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當連接該複數個電極圖案及該複數個結合單元的長度減小時,該複數個信號線單元之線寬度更小。
  16. 如請求項14之觸控螢幕面板,其進一步包含:一電阻量測端子,其電氣連接至該電極圖案之另一末端。
  17. 如請求項16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電阻量測端子連接至該電極圖案之一接觸表面,在該電阻量測端子中複數個端子線以預定間隔彼此間隔開以便並聯地形成。
  18. 如請求項16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電阻量測端子之一寬度係形成為小於該電極圖案之一寬度。
  19. 如請求項16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電阻量測端子之寬度的兩個末端與該電極圖案之該接觸表面之寬度的兩個末端以相同距離間隔開。
  20. 如請求項14之觸控螢幕面板,其進一步包含:一接地電極,其具有一鋸齒形圖案。
  21. 如請求項20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接地電極安置於該基板之最外側處。
  22. 如請求項14之觸控螢幕面板,其進一步包含:一放電電極,其經安置成面向該電極圖案之另一末端。
  23. 如請求項22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放電電極包括一尖端。
  24. 如請求項14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基板之該輪廓及該打線電極並非彼此平行。
  25. 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包含:一基板;複數個電極圖案,其形成於該基板上以產生一觸控信號;以及複數個打線電極,其分別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極圖案,其中,該電極圖案係藉由將一傳導材料填充於一凹紋圖案中來形成,且該打線電極經壓花。
  26. 一種觸控螢幕面板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含: 藉由將一傳導材料填充於形成於一基板上的一凹紋圖案中來形成複數個電極圖案;以及形成連接至該基板上之該複數個電極圖案中每一者的一打線電極。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電極圖案之該形成係藉由一滾筒至滾筒方法來執行。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打線電極之該形成係藉由選自網版印刷(光敏薄膜印刷)、噴射印刷、凹版印刷及光刻中之任一方法來執行。
  29.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在該電極圖案之該形成中,該電極圖案係以一凹紋形成於該基板上,且在該打線電極之形成中,該打線電極經壓花於該基板上。
TW103128125A 2013-08-29 2014-08-15 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使用該打線電極之觸控螢幕面板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TWI646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3-0103489 2013-08-29
KR20130103489 2013-08-29
??10-2014-0067614 2014-06-03
KR1020140067614A KR102142855B1 (ko) 2013-08-29 2014-06-03 터치스크린 패널용 배선 전극, 이를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8588A true TW201508588A (zh) 2015-03-01
TWI646450B TWI646450B (zh) 2019-01-01

Family

ID=5302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8125A TWI646450B (zh) 2013-08-29 2014-08-15 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使用該打線電極之觸控螢幕面板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133395B2 (zh)
KR (1) KR102142855B1 (zh)
CN (1) CN105474142B (zh)
TW (1) TWI64645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170A (zh) * 2015-06-22 2015-09-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TWI598790B (zh) * 2016-10-20 2017-09-11 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07743610A (zh) * 2015-06-15 2018-02-27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针对加强的触摸及手势解码的传感器设计
TWI645319B (zh) * 2016-10-13 2018-12-2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nted wir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66549B1 (en) * 2014-07-11 2021-10-06 LG Innotek Co., Ltd. Electrode member and touch window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60070394A1 (en) * 2014-09-09 2016-03-10 Uni-Pixel Displays, Inc. Bezel circuit
TW201643668A (zh) * 2015-06-11 2016-12-16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結構,使用此導電結構的顯示裝置以及電容式觸控裝置
WO2016208636A1 (ja) * 2015-06-22 2016-12-2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配線体、配線基板、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KR101609992B1 (ko) * 2015-10-05 2016-04-06 주식회사 지2터치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2477813B1 (ko) * 2015-11-30 2022-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955947B2 (en) * 2016-07-29 2021-03-23 Apple Inc. RC tuning of touch electrode connections on a touch sensor panel
JP6920798B2 (ja) * 2016-08-29 2021-08-18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表示装置
KR20180038603A (ko) * 2016-10-06 2018-04-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US10825839B2 (en) 2016-12-02 2020-11-03 Innolux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KR20180075784A (ko) 2016-12-26 2018-07-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102310733B1 (ko) * 2017-05-19 2021-10-0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전극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센서
KR102424289B1 (ko) 2017-06-01 2022-07-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CN111630584B (zh) * 2018-01-25 2022-09-27 Agc株式会社 透明显示装置和具备透明显示装置的夹层玻璃
JP6498816B2 (ja) * 2018-04-23 2019-04-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配線の製造方法
CN108762588B (zh) * 2018-05-08 2021-02-0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导电膜和电容式触摸屏
CN109343739B (zh) * 2018-10-16 2023-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20200060603A (ko) * 2018-11-21 2020-06-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721667B2 (ja) * 2018-12-19 2020-07-15 Nissha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の検査方法
JP7321112B2 (ja) * 2020-02-10 2023-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20210104281A (ko) 2020-02-17 2021-08-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감지유닛 및 입력감지유닛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210120268A (ko) * 2020-03-26 2021-10-0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US11360628B2 (en) * 2020-06-23 2022-06-1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Self-capacitive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00240A (zh) * 2020-07-17 2020-11-27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2783377B (zh) * 2021-02-25 2023-02-28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02859B1 (en) * 2002-08-09 2007-04-10 Synaptics, Inc. Capacitive sensing pattern
US20070103446A1 (en) * 2005-11-04 2007-05-10 Trendon Touch Technology Corp. Wiring of touch panel
JP2009176114A (ja) * 2008-01-25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JP2011514597A (ja) * 2008-02-28 2011-05-06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変化するシート抵抗を有する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センサ
KR101397200B1 (ko) * 2008-02-28 2014-05-20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저 가시성 도체를 구비한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CN101672660B (zh) * 2008-04-10 2013-01-02 爱特梅尔公司 电容性位置传感器
TW200945956A (en) * 2008-04-22 2009-11-01 Wintek Cor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for touch panels
CN102160019B (zh) * 2008-08-01 2014-01-29 3M创新有限公司 制备复合电极的方法
US8269744B2 (en) * 2008-09-05 2012-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154802B1 (ko) * 2008-11-15 2012-06-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입력장치
US9244573B2 (en) * 2010-03-03 2016-01-26 Miraenanotech Co., Lt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including embedded sensing electrodes
KR20120012005A (ko) 2010-07-30 2012-02-09 일진디스플레이(주) 전극 배선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전용량 터치 센서
KR101797651B1 (ko) * 2011-06-15 2017-11-15 미래나노텍(주) 터치스크린 패널용 배선 전극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터치스크린 패널
KR101856513B1 (ko) 2011-08-08 2018-05-11 주식회사 지2터치 전압변동을 이용한 정전식 터치 검출수단, 검출방법 및 터치스크린패널과, 그러한 정전식 터치스크린패널을 내장한 표시장치
KR101399009B1 (ko) 2011-10-21 2014-05-27 주식회사 지2터치 전압변동을 이용한 정전식 터치 검출장치, 검출방법 및 터치스크린패널과, 그러한 정전식 터치스크린패널을 내장한 표시장치
JP2013152562A (ja) 2012-01-24 2013-08-08 Japan Display West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CN102645997B (zh) * 2012-02-29 2014-11-26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CN103576998B (zh) * 2012-07-20 2017-07-28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
CN202771407U (zh) * 2012-07-20 2013-03-06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
US20140209355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John Andrew Lebens Large-current micro-wire pattern
KR102100954B1 (ko) * 2012-11-02 2020-04-14 미래나노텍(주) 저항차 보상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터치 패널과 그 제조 방법
US9229553B2 (en) * 2012-11-30 2016-01-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sh patterns for touch sensor electrodes
US8895429B2 (en) * 2013-03-05 2014-11-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icro-channel structure with variable depths
US9412674B1 (en) * 2013-10-24 2016-08-09 Xilinx, Inc. Shielded wire arrangement for die testing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3610A (zh) * 2015-06-15 2018-02-27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针对加强的触摸及手势解码的传感器设计
CN104951170A (zh) * 2015-06-22 2015-09-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TWI645319B (zh) * 2016-10-13 2018-12-2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nted wiring
US10754485B2 (en) 2016-10-13 2020-08-2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Printed wiring
US11209945B2 (en) 2016-10-13 2021-12-2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Printed wiring
TWI598790B (zh) * 2016-10-20 2017-09-11 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33395B2 (en) 2018-11-20
TWI646450B (zh) 2019-01-01
KR102142855B1 (ko) 2020-08-31
CN105474142A (zh) 2016-04-06
KR20150027681A (ko) 2015-03-12
CN105474142B (zh) 2020-02-14
US10599258B2 (en) 2020-03-24
US20180373383A1 (en) 2018-12-27
US20160202833A1 (en) 2016-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08588A (zh) 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使用該打線電極之觸控螢幕面板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US20180113345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420709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電極構造、その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TWI514232B (zh) 觸控顯示面板
CN109564493B (zh) 投射式电容(pcap)触摸屏
TWI547851B (zh)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KR101096559B1 (ko) 터치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12417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00070964A (ko)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의 전극패턴구조
KR20150068064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3206197A (ja) タッチセンサー
KR101501901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용 배선 전극 및 이를 구비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KR102042865B1 (ko) 정전용량방식의 터치 패널
TW201837673A (zh) 觸控面板及佈線區域形成方法
CN104699336B (zh) 触控模组及其桥接结构的制造方法
US10503333B2 (en) Touch panel
KR101496250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M486811U (zh) 感應層電路結構
EP3702892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apparatus
JP6431020B2 (ja) タッチ入力装置
KR101506128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KR20150022384A (ko) 터치 스크린 시스템
JP2013156949A (ja) タッチパネル
KR20150120169A (ko) 터치 패널 및 제조 방법
CN104461205A (zh) 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