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5785A - 飾品扣件之解扣具 - Google Patents

飾品扣件之解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5785A
TW201505785A TW103119330A TW103119330A TW201505785A TW 201505785 A TW201505785 A TW 201505785A TW 103119330 A TW103119330 A TW 103119330A TW 103119330 A TW103119330 A TW 103119330A TW 201505785 A TW201505785 A TW 2015057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holding
handle
holding portion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9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7941B (zh
Inventor
Masako Kimur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Landcar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Landcar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Landcare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05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5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7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79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2Ja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3/00Hook or eye fasteners
    • A44B13/02Hook or eye fasteners with spring closure of hoo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15/00Other forms of jewellery
    • A44C15/003Jewellery holding or retaining articles, e.g. eyegla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5/00Household implement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wearing apparel; Dress, hat or umbrella holders
    • A47G25/90Devices for domestic use for assisting in putting-on or pulling-off clothing, e.g. stockings or trousers
    • A47G25/901Devices for domestic use for assisting in putting-on or pulling-off clothing, e.g. stockings or trousers for brace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6Joints
    • B25B7/08Joints with fixed fulcr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ornment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Knives (AREA)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可容易解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 本發明之解扣具,係用於具有使捲繞於身體之一部分使用之線狀飾品之一部分穿過之切口部、封閉該切口部之封閉構件、用以進行該封閉構件之開閉操作而連結於該封閉構件之可動把手、以及使該線狀飾品之另一部分穿過之固定把手的環狀飾品扣件,其具備保持固定把手之第1保持部、保持可動把手之第2保持部、將該第2保持部以可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於該第1保持部之連結部、以及將第2保持部相對第1保持部彈壓向既定方向之彈壓構件。此解扣具,使保持於該第2保持部之該可動把手與保持於該第1保持部之該固定把手接近,以使該環狀飾品扣件成開狀態。

Description

飾品扣件之解扣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容易解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
環形扣件、問號形扣件等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係使用鑷子狀之小型的金屬或木製者。
飾品之扣止小五金(扣件)部分,由於非常小因此不僅不易以指尖把持,且為了解開而指尖需要較大的力量。因此,例如留有長指甲之女性、尤其是指尖較無力量之高齡者不易操作,非常不不便。本發明即係為解決上述習知各種問題點而為。
本發明第1態樣,提供一種飾品扣件之解扣具,係用於具有使捲繞於身體之一部分使用之線狀飾品之一部分穿過之切口部、封閉該切口部之封閉構件、用以進行該封閉構件之開閉操作而連結於該封閉構件之可動把手、以及使該線狀飾品之另一部分穿過之固定把手的環狀飾品扣件,其具備:保持固定把手之第1保持部;保持可動把手之第2保持部;將該第2保持部以可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於該第1保持部之連結部;以及將第2保持部相對第1保持部彈壓向既定方向之彈壓構件;使保持於該第2 保持部之該可動把手與保持於該第1保持部之該固定把手接近,以使該環狀飾品扣件成開狀態。
根據本發明之解扣具,可在無需直接操作環狀飾品扣件之微小可動把手及固定把手的情形下,僅需操作解扣具使解扣具之第1保持部與第2保持部接近,即能容易的使環狀之飾品扣件成為開狀態。
本發明之解扣具中,前述既定方向可以是前述第1保持部與前述第2保持部彼此接近之方向。根據此種解扣具,使用者只要使環狀之飾品扣件成開狀態後,即能在不需施力之情形下維持開狀態,從而輕鬆的進行飾品之穿戴。
本發明之解扣具中,前述第2保持部可具有朝向前述第1保持部突出之突出部,藉由前述彈壓構件之前述可動把手與前述固定把手之接近,可以前述突出部按壓前述可動把手之位於與前述固定把手相反側之部分來進行。藉由此種解扣具,可將由彈壓構件或使用者所施予之使第1保持部與第2保持部彼此接近之力,以良好效率轉換成使可動把手與固定把手接近之力,從而能以較少之力量使環狀之飾品扣件成為開狀態。
本發明之解扣具中,可進一步具備固定在前述第1保持部之第1握把、與固定在前述第2保持部之第2握把,前述連結部可以是配置在前述第1保持部與前述第1握把之間、且前述第2保持部與前述第2握把之間,將前述第2保持部以可樞動之方式連結於前述第1保持部之旋動軸,前述第2保持部係於前述旋動軸中心樞動以接近前述第1保持部。又,本發明之解扣具中,前述第2保持部之突出部可以是板狀,前述第2保持部可具有形成在前述板狀突出部之凹孔,第1保持部可具有可撓性構件,該 可撓性構件可具有保持前述固定把手之凹孔。根據此種解扣具,可將由彈壓構件或使用者所施予之使第1保持部與第2保持部彼此接近之力,以良好效率轉換成使可動把手與固定把手接近之力,且將開狀態之環狀飾品扣件以較佳狀態保持供飾品之穿戴。
前述第1保持部具有收容區劃在環形扣件之固定把手與封閉構件間之不存在可動把手的半環部、或收容問號形扣件之封閉構件與可動把手之樞動軸之底座的收容孔。透過具有此種構成之解扣具,使用者可更容易的以第1保持部進行固定把手之保持。
本發明之解扣具中,將手鐲戴於手腕之使用者把持之把持棒,可連結於前述第1握把或前述第2握把中之任一方。據此,使用者可把持前述把持棒,將以前述第1保持部與前述第2保持部保持而成開狀態之環狀飾品扣件,配置在穿戴手鐲之手腕近旁。根據此種解扣具,使用者能容易地進行僅能使用單手將手鐲穿戴於手腕的動作。
本發明第2態樣,提供一種一種項鍊扣件之解扣具,其解扣具本體係將下部可動翼片與上部可動翼片以彈簧構成為開閉自如,於前述下部可動翼片之前端安裝有彈性體,於前述彈性體朝向前端形成有下部凹孔與凹狀槽,於前述上部可動翼片之前端外周緣對應前述下部凹孔形成有上部凹孔。根據第2態樣之解扣具,亦能獲得與第1態樣之解扣具相同的效果。
本發明由於係以上述方式構成,因此能容易地解開扣件。
100、300、500‧‧‧解扣具
1‧‧‧解扣具本體
2、32、52‧‧‧下部可動翼片
2a、32a、52a‧‧‧保持端部
2b、32b、52b‧‧‧柄
3、33、53‧‧‧上部可動翼片
3a、33a、53a‧‧‧保持端部
3b、33b、53b‧‧‧柄
31、51‧‧‧保持孔
4、43‧‧‧彈性體
5‧‧‧凹狀槽
58‧‧‧把持棒
6‧‧‧下部凹孔
7、37、57‧‧‧上部凹孔
8‧‧‧扣件
9‧‧‧可動軸
10‧‧‧可動把手
11‧‧‧固定把手
12‧‧‧彈簧
13、34、54‧‧‧旋動軸
14‧‧‧外周緣
15‧‧‧連接片
圖1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解扣具整體的立體圖。
圖2係解扣具之下部可動翼片的俯視圖。
圖3係解扣具之上部可動翼片的仰視圖。
圖4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解扣具的側視圖。
圖5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解扣具的前視圖。
圖6係說明以解扣具保持扣件之狀態的圖。
圖7係圖3之A-A線剖面圖,顯示上部可動翼片之剖面。
圖8係問號形扣件的概略圖。
圖9(a)~圖9(i)係分別顯示下部可動翼片之保持端部之變形例的前視圖。
圖10(a)~圖10(i)係分別顯示上部可動翼片之保持端部之變形例的前視圖。
圖11係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解扣具的立體圖。
圖12(a)係顯示環形扣件與圓環之連結的說明圖,圖12(b)則係顯示問號形扣件與圓環之連結的說明圖。
圖13(a)、(b)係顯示以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解扣具解開環形扣件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14係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解扣具的立體圖。
<第1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用法。第1實施形態之開放部100之解扣具本體1, 係將下側之下部可動翼片2與上側之上部可動翼片3,以將對應突設之連接片15以可動自如之方式軸裝於旋動軸13而形成。於下部可動翼片2之前端一部分安裝有彈性體4。於彈性體4形成有長邊方向之凹狀槽5,並於前端形成有下部凹孔6(圖2)。於設在上部可動翼片3前端之外周緣14,在與下部凹孔6相對應之位置形成有上部凹孔7(圖3)。開放下部可動翼片2與上部可動翼片3,以使扣件8之可動把手10與固定把手11開放,並勾住扣件8之可動把手10與固定把手11,以將可動軸9操作於開放方向。
依據圖式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如圖所示,項鍊扣件之解扣具本體1,具有將相對之下部可動翼片2與上部可動翼片3以各自之連接片15軸裝於旋動軸13而連結成開閉自如之構成。於旋動軸13之外周捲有復元用彈簧12。下部可動翼片2於長邊方向(圖1之左右方向)之一方具有保持端部2a、另一方具有柄(握把)2b,於保持端部2a與柄2b之間配置有旋動軸13、彈簧12。上部可動翼片3係與下部可動翼片2不同之另一構件,於長邊方向一方具有保持端部3a、另一方具有柄(握把)3b,於保持端部3a與柄3b之間配置有旋動軸13、彈簧12。彈簧12係向著保持端部2a與保持端部3a接近之方向,彈壓下部可動翼片2、上部可動翼片3。又,以下之說明中,將與下部可動翼片2之長邊方向正交、與旋動軸13平行之方向設為解扣具100之左右方向,將從保持端部2a側觀察柄2b側之左側、右側分別設為解扣具100之左側、右側。又,將與下部可動翼片2之長邊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之方向設為解扣具100之上下方向。
於下部可動翼片2,在保持端部2a近旁裝有以橡膠等形成之彈性體(可撓構件)4。在彈性體4之上面,於長邊方向形成有凹狀槽5, 於彈性體4之保持端部2a側端部形成有下部凹孔6。於上部可動翼片3,在保持端部3a之與外周緣14之下部凹孔6相對應之位置形成有上部凹孔7。
圖6所示之扣件(扣件)8,於內部具有可動軸(封閉構件)9、於其一部分具有可動把手10。此外,於扣件8,在與可動把手10對向之位置安裝有固定把手11。
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之效果彙整如下。
由於解扣具本體1係由上部可動翼片3與下部可動翼片2構成,因此扣件部分小,即使指尖力量較弱之人及高齡者亦易於操作。又,由於係使用上下之可動翼片與彈簧12,因此即使沒有力氣亦能容易的夾住。再者,於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使用了橡膠等之彈性體4,因此在夾持時不會產生滑脫。又,設於彈性體4之下部凹孔6與凹狀槽5,具有能確實牢固的夾持相對之可動把手9與固定把手10的效果。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係在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保持扣件8之可動把手10、且於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保持扣件8之固定把手11的狀態下,藉由彈簧12之彈壓力使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與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接近,具以使扣件8之可動把手10與固定把手11接近。據此,扣件8之可動軸9即移動,使扣件8開放。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使用者僅需操作解扣具100之下部可動翼片2之柄2b及上部可動翼片3之柄3b,即能進行扣件8之開閉。換言之,使用者可在無須以手指直接操作微小部分之扣件8之可動把手10及固定把手11的情形下,進行扣件8之開閉。又,為操作保持端部2a而與保持端部2a一體形成之下部可動翼片2之柄2b,係與上部可動翼片3及上 部可動翼片3之柄3b對向延伸,可在維持與上部可動翼片3及柄3b對向之狀態下相對上部可動翼片3及柄3b移動,據以使保持端部2a相對保持端部3a接近、分離。進一步言之,下部可動翼片2之柄2b不會往上部可動翼片3之長邊方向直線移動,因此,保持端部2a相對保持端部3a不是直線移動而是繞旋動軸13樞動,以接近或離開保持端部3a。同樣的,為操作保持端部3a而與保持端部3a一體形成之上部可動翼片3之柄3b,係與下部可動翼片2及下部可動翼片2之柄2b對向延伸,可在維持與下部可動翼片2及柄2b對向之狀態下相對下部可動翼片2及柄2b移動,據以使保持端部3a相對保持端部2a接近、分離。進一步言之,上部可動翼片3之柄3b不會往下部可動翼片2之長邊方向直線移動,因此保持端部3a相對保持端部2a不是直線移動而是繞旋動軸13樞動,以接近或離開保持端部2a。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在使用者不對下部可動翼片2及上部可動翼片3施力之期間,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及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會因彈簧12之彈壓力而維持在接近之位置,據以使扣件8維持開放狀態。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使用者在使扣件8開放後,可在無需施力之情形下維持扣件8之開放狀態。為穿戴項鍊等飾品而解開扣件8之使用者,接著,須將扣件8與設在和項鍊之扣件8相異位置(例如相反側之端部)的部分(例如環部(未圖示))加以連結,以使項鍊成為閉環狀態。為此,被要求進行一在微小扣件8之開放部連結一同樣是微小環部等極端需要集中精神的作業。依據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使用者無需為了維持扣件8之開放狀態而付出過多勞力,僅需將注意力集中在將項鍊之環部等插通於扣件8之開放部之作業即可。
於本實施形態之下部可動翼片2,如圖1、圖2所示,在保持端部2a近旁安裝有彈性體4,於彈性體4之保持端部2a側之端部,形成有於深度方向切斷之剖面呈略半圓形之下部凹孔6(圖5)。下部可動翼片2係在將扣件8之固定把手11嵌入彈性體4之下部凹孔6的狀態下,保持固定把手11。因此,本實施形態之下部可動翼片2可抑制固定把手11往左右方向之滑動,安定的進行保持。又,保持端部2a及彈性體4並非線狀構件,而係以面接觸方式保持固定把手11。
於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之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如圖1、圖3所示,形成有從周緣部立起而朝向下部可動翼片2突出之外周緣14(突出部),於外周緣14之一部分形成有於深度方向切斷之剖面呈略半圓形之上部凹孔7(圖5)。如圖7所示,上部可動翼片3以上部凹孔7之上端部7a按壓扣件8之可動把手10,使可動把手10滑向固定把手11。此時,上部凹孔7之上端部7a則按壓可動把手10之位在與固定把手11相反側之側面。如此,彈簧12之彈壓力即有效率地轉換成使可動把手10接近固定把手11之按壓力。又,上部可動翼片3,在可動把手10嵌入上部凹孔7的狀態下按壓可動把手10。如此,可動把手10往左右方向之滑動即受到抑制。又,保持端部3a並非線狀構件,不是在圍繞可動把手10之情形下按壓可動把手10。
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可藉由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抑制扣件8之固定把手11往左右方向之滑動,以安定地進行保持,且藉由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抑制扣件8之可動把手10往左右方向之滑動,以安定地進行保持。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可在扣件 8相對解扣具100呈立起的狀態(扣件8沿解扣具100之上下方向配置的狀態、或扣件8之環部8C之中心軸X1、X4(圖12)配置在與保持端部2a相對保持端部3a接近、分離之既定方向略正交之方向的狀態、或扣件8之環部8C之中心軸X1、X4(圖12)配置成與解扣具100之旋動軸13略平行的狀態)下保持扣件8,以開放扣件8。
又,圖6中之扣件8雖為環形扣件,但扣件8當然亦可以是圖8所示之問號形扣件。問號形扣件亦與環形扣件同樣的,具有可動軸9、可動把手10、固定把手11。開放問號形扣件時,係使可動把手10接近固定把手11、使可動軸9往圖8中之上方移動。又,於環形扣件之固定把手11(圖6)、問號形扣件之固定把手11(圖8)形成有用以連結環形扣件或問號形扣件與飾品本體之圓環。除此之外,扣件8可以是具有可動軸9、可動把手10、固定把手11,與環形扣件、問號形扣件具有同等作用之任意零件。本實施形態中,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不是保持扣件8之環部8C、而僅是保持固定把手11。因此,本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在扣件8為環形扣件時,無論環形扣件之環部8C為何種尺寸,皆能僅保持固定把手11,非常合適於保持扣件8。此外,保持端部2a,在扣件8係與一般環形扣件厚度不同之問號形扣件之情形時,亦非常適於進行保持,進而無論問號形扣件為何種尺寸,皆能僅保持固定把手11,非常合適於保持扣件8。
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將保持端部2a形成為除了保持固定把手11、亦保持環部8C。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可以有各種變形。例如,可於彈性體4之保持端部2a側之端部,於左右方向形成3個下部凹孔6(圖9(f))、亦可形成2個或3個以上之下部凹 孔6。此外,形成於彈性體4之下部凹孔6,可以是從左右方向之兩端部朝向中央部傾斜之略V字形的切口(圖9(g))。又,作為彈性體4之下部凹孔6,可於左右方向形成複數個略V字形切口,其數量可以是2個以上之任意數量(圖9(h))。
上述實施形態中,凹狀槽5並非必須,彈性體4可以是僅有下部凹孔6、而不具有凹狀槽5之構造。又,彈性體4亦可以是不具有凹狀槽5與下部凹孔6雙方之構造(圖9(i))。
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不在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安裝彈性體4。此場合,例如,可於保持端部2a形成於深度方向之剖面呈略半球狀之3個下部凹孔6,亦可以是形成2個以下或4個以上之下部凹孔6(圖9(a))。此外,形成於保持端部2a之下部凹孔6,可以是從左右方向之兩端部向中央部傾斜之略V字形之切口(圖9(b)),亦可以是配置於左右方向之複數個略V字形切口(圖9(c))。又,保持端部2a亦可不具有下部凹孔6、而僅具有從保持端部2a立起之外周緣14(圖9(d))。
上述實施形態中,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可以有各種變形。例如,可於保持端部3a,於左右方向形成3個上部凹孔7(圖10(a))、亦可形成2個或4個以上之上部凹孔7。又,形成在保持端部3a之上部凹孔7,可以是從左右方向之兩端部向中央部傾斜之略V字形切口(圖10(b))。此外,作為形成在保持端部3a之上部凹孔7,可以是於左右方向形成複數個略V字形切口,其數量可以是2個以上之任意數(圖10(c))。又,保持端部3a亦可以不具有上部凹孔7(圖10(d))。
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於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安 裝彈性體43。此場合,例如彈性體43可在左右方向之中央部,具有於深度方向切斷之剖面呈略半圓形之上部凹孔7(圖10(e)),亦可於左右方向具有3個上部凹孔7(圖10(f))、2個或4個以上之上部凹孔7。又,彈性體43具有之上部凹孔7,可以是從左右方向之兩端部向中央部傾斜之略V字形之切口(圖10(g))、亦可以是於左右方向配置之複數個略V字形切口(圖10(h))。此外,彈性體43可不具有上部凹孔7。
上述各種變形例之保持端部2a,可透過與保持端部3a之組合,獲得各種效果。例如,藉由具有在左右方向形成有3個下部凹孔6之彈性體4之保持端部2a(圖9(f))、與在左右方向形成有3個上部凹孔之保持端部3a(圖10(a))的使用,以保持端部2a、3a進行之扣件8之保持將會更為容易。由於分別存在3個下部凹孔6、上部凹孔7,因此,使用者即使不將扣件8配置在解扣具100之左右方向中心近旁,亦能更容易地進行下部凹孔6與固定把手11之卡合、及上部凹孔7與可動把手10之卡合。又,在將保持端部2a置換為於保持端部2a直接形成3個下部凹孔6之態樣(圖9(a))、以及於保持端部2a或彈性體4形成複數個V字形切口之態樣(圖9(c)、圖9(h)),及/或將保持端部3a置換為於彈性體43形成3個上部凹孔7之態樣(圖10(f))、以及於保持端部3a或彈性體43形成複數個V字形切口之態樣(圖10(c)、圖10(h))的情形時,同樣地亦能獲得亦於進行扣件8之保持的效果。
作為另一例,可透過具有形成有V字形切口之彈性體4之保持端部2a(圖9(g))、與作為上部凹孔7形成有V字形切口之保持端部3a(圖10(b))的使用,使以保持端部2a、3a進行之扣件8之保持更為容 易。由於下部凹孔6為V字形切口,因此於左右方向之任意位置配置在下部凹孔6近旁之扣件8之固定把手11,在與下部凹孔6抵接後,於下部凹孔6之表面滑動被導向左右方向之中央部。同樣的,由於上部凹孔7為V字形切口,因此於左右方向之任意位置配置在上部凹孔7近旁之扣件8之可動把手10,在與上部凹孔7抵接後,於上部凹孔7之表面滑動被導向左右方向之中央部。是以,使用者僅需將扣件8配置在左右方向之任意位置,即能於左右方向之中央部(V字形切口最深的部分),合適地開放扣件8、且維持開放狀態。又,在將保持端部2a置換為於保持端部2a直接形成有V字形切口之下部凹孔6的態樣(圖9(b))、及/或將保持端部3a置換為於彈性體43形成有V字形切口之上部凹孔7的態樣(圖10(g))時,同樣的亦能獲得易於保持扣件8之效果。除此之外,保持端部2a與保持端部3a,可以是圖9、圖10所示之變形例之任意組合。
又,作為彈性體4、43,可使用矽、橡膠等任意之可撓性構件。此可撓性構件,以具有在開放扣件8時可動把手10及固定把手11不會陷入程度之硬度,且具備能抑制所保持之可動把手10、固定把手11之左右方向之滑動程度之靜摩擦係數者較佳。
上述實施形態中,彈簧12雖係配置在旋動軸13周圍之扭轉彈簧,但彈簧12不限於此,可以是板彈簧等之任意構造。又,彈簧12亦可以是安裝在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與連接片15之間、以及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與連接片15之間之拉伸彈簧,也可以是安裝在下部可動翼片2之柄2b與上部可動翼片3之柄3b之間之壓縮彈簧。藉由此等彈簧12,皆可將下部可動翼片2、上部可動翼片3彈壓向保持端部2a與保持端 部3a接近之方向。
上述實施形態中,彈簧12雖係將保持端部2a與保持端部3a彈壓向接近方向,但彈簧12亦可以是將保持端部2a與保持端部3a彈壓向彼此分離之方向。藉由此種解扣具100,使用者亦可僅需操作解扣具100之柄2b及柄3b,以進行扣件8之開閉。換言之,使用者無需直接以手指操作微小部分之扣件8之可動把手10及固定把手11,即能進行扣件8之開閉。
上述實施形態中,不於下部可動翼片2設置彈性體4之情形時,最好是能對下部可動翼片2之保持端部2a施以研磨處理,以防止扣件8之固定把手11因與保持端部2a之接觸而產生之損傷。同樣的,不於上部可動翼片3設置彈性體43之情形時,最好是能對上部可動翼片3之保持端部3a施以研磨處理,以防止扣件8之可動把手10因與保持端部3a之接觸而產生之損傷。
上述實施形態中,可於上部可動翼片3之上面具有顯示上部凹孔7之位置的記號。使用者可目視該記號,以容易地進行扣件8之可動把手10與上部凹孔7之卡合。此外,藉由將上部可動翼片3之至少保持端部3a近旁做成透明,亦能容易地進行扣件8之可動把手10與上部凹孔7之卡合。
<第2實施形態>
其次,使用圖11~圖13,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之主要不同點在於,下部可動翼片32之保持端部32a具備保持扣件8之保持孔31。
如圖11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具有延伸於長 邊方向(圖11之左右方向)之下部可動翼片32、與同樣延伸於長邊方向之上部可動翼片33,下部可動翼片32與上部可動翼片33係透過旋動軸34連結成一體。下部可動翼片32及上部可動翼片33可繞旋動軸34樞動。
下部可動翼片32之一方端部為保持端部32a,另一方端部及其近旁為柄32b。圖11中,係於圖中左方顯示保持端部32a、於右方顯示柄32b。又,下部可動翼片32之保持端部32a與柄32b之間,區劃為頸部32c。保持端部32a為略半球形,上面32au相對頸部32c之延伸方向傾斜既定角度。
於保持端部32a之上面32au形成有保持孔31。保持孔31,具有略橢圓形之主孔31m、略矩形之縱槽31v及略矩形之橫槽31h。主孔31m呈略橢圓形,其主軸方向與下部可動翼片32之長邊方向平行。縱槽31v連接於主孔31m之頸部32c側之端部,形成於主孔31m之主軸方向。橫孔31h連接於主孔31m之頸部32c側之端部,形成於與主孔31m之主軸方向正交之方向。
主孔31m係收容扣件8之一部分的收容孔,具以保持扣件8。藉由主孔31m進行之扣件8之保持,係將扣件8之環部8C從中心軸X1、X4(圖12)方向之兩側加以支承來進行,據此,扣件8即相對解扣具300成立起狀態(扣件8沿解扣具300之上下方向配置的狀態、或扣件8之環部8C之中心軸X1、X4(圖12)配置在與保持端部32a和保持端部33a接近、分離之既定方向略正交之方向的狀態、或扣件8之環部8C之中心軸X1、X4(圖12)配置成與解扣具300之旋動軸34平行的狀態)被保持。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由於係以上述方式使用主孔31m進行扣件8之保持, 因此在開放扣件8之封閉構件9時,無需由使用者以手指保持扣件8。又,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係於主孔31m收容扣件8之環部8C來保持扣件8。因此,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無論扣件8是環形扣件或問號形扣件、或其他構造,又無論環形扣件及問號形扣件之環部8C為何種尺寸,只要能在主孔31m內相對解扣具300以立起狀態保持,即能以主孔31m非常合適地保持扣件8。又,主孔31m,在扣件8為環形扣件之情形時,係收容支承環部8C中、位在固定把手11與可動軸9間之不存在可動把手10之圓弧部半環部8Ch,當扣件8為問號形扣件時,則係收容支承環部8C中、收容可動軸9與可動把手10之樞動軸X7的底座8Cb(圖12)。又,主孔31m之形狀不限於略橢圓形,可適當地調整為能將各種形狀、尺寸之扣件8相對解扣具300以立起狀態加以支承。縱槽35v係將連結於扣件8之圓環C(圖12)之一部分保持成與扣件8平行的部分。橫槽35h則係將連結於扣件8之圓環C之一部分保持成與扣件8正交的部分。
扣件8為環形扣件時,如圖12(a)所示,多形成為固定把手11在與環形扣件之環部8C之中心軸X1正交之方向具有中心軸X2之略圓環。因此,連結於固定把手11之圓環C之中心軸X3,會與環形扣件之環部8C之中心軸X1平行。另一方面,扣件8為問號形扣件時,如圖12(b)所示,多形成為固定把手11在與問號形扣件之環部8C之中心軸X4平行之方向具有中心軸X5之略圓環。因此,連結於固定把手11之圓環C之中心軸X6,會與問號形扣件之環部8C之中心軸X4正交。因此,雖無特別限定,但保持孔31之縱槽35v適於保持連結於環形扣件之圓環C,橫槽35h適於保持連結於問號形扣件之圓環C。
上部可動翼片33之一方端部為保持端部33a,另一方端部及其近旁為柄33b。圖11中,係於圖中左方顯示保持端部33a、於右方保持柄33b。保持端部33a,具有朝向保持端部32a彎折之彎折部(薄板部)33a1,於彎折部33a1形成有上部凹孔37。
下部可動翼片32與上部可動翼片33,係被配置在旋動軸34近旁之板彈簧(未圖示),彈壓向保持端部32a與保持端部33a接近之方向。因此,使用者可把持柄32b、33b使保持端部32a與保持端部33a分離(圖13(a))、釋放柄32b、33b以使保持端部32a與保持端部33a接近(圖13(b))。又,為操作保持端部32a而與保持端部32a一體形成之下部可動翼片32之柄32b,與上部可動翼片33及上部可動翼片33之柄33b對向延伸,藉由在與上部可動翼片33及柄33b對向之狀態下,相對上部可動翼片33及柄33b移動,據以使保持端部32a相對保持端部33a接近、分離。進一步言之,下部可動翼片32之柄32b,不會於上部可動翼片33之長邊方向進行直線移動,因此,保持端部32a不會相對保持端部33a直線移動,而是繞旋動軸34樞動以接近或與保持端部33a分離。同樣的,為操作保持端部33a而與保持端部33a一體形成之上部可動翼片33之柄33b,與下部可動翼片32及下部可動翼片32之柄32b對向延伸,藉由維持與下部可動翼片32及柄32b對向之狀態,相對下部可動翼片32及柄32b移動,據以使保持端部33a相對保持端部32a接近、分離。進一步言之,上部可動翼片33之柄33b不會於於、於下部可動翼片32之長邊方向進行直線移動,因此,保持端部33a不會相對保持端部32a直線移動,而是繞旋動軸34樞動,以接近或與保持端部32a分離。
其次,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之使用方法。
開放扣件8時,首先,以手指F把持柄32b、33b以使保持端部32a與保持端部33a彼此分離,將扣件8配置於保持孔31(圖13(a))。具體而言,將環形扣件或問號形扣件之環部8C配置於主孔31m,將連結於環形扣件或問號形扣件之圓環C配置於縱槽31v或橫槽31h。此時,扣件8之固定把手11被保持在縱槽31v與橫槽31h之交叉部31x,圓環C被縱槽31v或橫槽31h保持。又,扣件8之環部8C之中心軸X1、X4則配置在與保持端部32a與保持端部33a彼此接近、分離之既定方向略正交之方向(與旋動軸34平行之方向)。又,保持孔31,亦可構成為僅保持扣件8之固定把手11或連結於固定把手11之圓環C中之一方,以開放扣件8。此外,保持孔31可僅具有主孔31m、而不具有縱槽35v、橫槽35h。此場合,固定把手11之保持,係在主孔31m之緣部以保持端部32a之上面32au進行。亦即,保持端部32a之上面32au為保持固定把手11之保持部。
接著,減弱把持柄32b、33b之力以釋放(release)柄32b、33b時,保持端部33a即接近保持端部32a,彎折部33a1之上部凹孔37卡合於扣件8之可動把手10。之後,彎折部33a1藉按壓可動把手10之位於與固定把手11相反側之部分,據以使可動把手10滑向以縱槽31v與橫槽31h之交叉部31x保持之固定把手11,開放扣件8(圖13(b))。使用者,可在此狀態下,使扣件8穿過配置在項鍊之與扣件8相異之部分(例如,相反側之端部)的圓環等後,再次把持柄32b、33b以解除扣件8之保持,即完成項鍊之裝著。
根據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可使用保持孔31容易地 保持扣件8,接著,減弱保持柄32b、33b之力量的話,即能容易地開放扣件8。因此,使用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的話,使用者除能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相同的效果,亦能獲得更容易地保持扣件8之效果。
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中,主孔31m之形狀不限於略橢圓形,可適當調整成能將各種形狀、尺寸之扣件8,以扣件8之環部8C之中心軸X1、X4配置成與保持端部32a與保持端部33a彼此接近、分離之既定方向略正交之方向(與旋動軸34平行之方向)的狀態加以保持即可。例如,主孔31m以能將環形扣件扣件8之半環部8Ch之至少2分之1從中心軸X1之兩側加以支承之形狀較佳,以能從中心軸X1之兩側支承略3分之2的形狀為更佳,且以能將延伸在問號形扣件之扣件8之底座8Cb之固定把手11與可動軸9間之邊的略全區域,從中心軸X4之兩側加以支承的形狀較佳。
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中,保持端部33a之彎折部33a1可以不具有上部凹孔37。除此之外,保持端部33a之構造不限定於具有單一上部凹孔37者,可與第1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同樣的,作成圖10(a)~圖10(i)所示之各種形態。
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中,保持端部32a能以任意材料形成,例如矽及塑膠。又,亦可於保持孔31表面塗以矽等,以對保持孔31賦予緩衝性。此外,亦可對保持孔31賦予彈性,以使其更適合保持多種形狀、尺寸之扣件8。
<第3實施形態>
其次,使用圖14,說明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 具500,其與第1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之相異點在於,具備連結在下部可動翼片52之把持棒58。
如圖14所示,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具500,具有延伸於長邊方向(圖14之左右方向)之下部可動翼片52、與同樣延伸於長邊方向之上部可動翼片53,下部可動翼片52與上部可動翼片53透過旋動軸54連結成一體。下部可動翼片52及上部可動翼片53能繞旋動軸54樞動。
下部可動翼片52之一方端部為保持端部52a,另一方端部及其近旁為柄52b。圖14中,係於圖中左方顯示保持端部52a、於右方顯示柄52b。又,下部可動翼片52之保持端部52a與柄52b之間區劃為頸部52c。保持端部52a呈略半球形,上面52au相對頸部52c之延伸方向傾斜既定角度。
於保持端部52a之上面52au形成有保持孔51。保持孔51之構成與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之保持孔31相同。又,於柄52b,與下部可動翼片52之長邊方向正交、以可裝拆之方式連結有把持棒58。把持棒58為直徑約1公分之圓柱狀。
上部可動翼片53之一方端部為保持端部53a,另一方端部及其近旁為柄53b。圖14中,係於圖中左方顯示保持端部53a、於右方顯示柄53b。保持端部53a,具有與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之保持端部33a相同之構造,具有彎折部53a1與上部凹孔57。
下部可動翼片52與上部可動翼片53,被配置在軸54近旁之板彈簧(未圖示),彈壓向保持端部52a與保持端部53a接近之方向。因此,使用者把持把持棒58、以大拇指對柄53b施以按壓力,即能使保持端 部52a與保持端部53a分離(圖14),釋放柄33b以使保持端部52a與保持端部53a接近。又,為操作保持端部52a而與保持端部52a形成為一體之下部可動翼片52之柄52b,與上部可動翼片53及上部可動翼片53之柄53b對向延伸,藉由在維持與上部可動翼片53及柄53b對向之狀態,相對上部可動翼片53及柄53b移動,即能使保持端部52a相對保持端部53a接近、分離。進一步言之,下部可動翼片52之柄52b不是往上部可動翼片53之長邊方向直線移動,因此,保持端部52a不會相對保持端部53a直線移動,而是繞旋動軸54樞動,以接近保持端部53a或與之分離。同樣的,為操作保持端部53a而與保持端部53a形成為一體之上部可動翼片53之柄53b,與下部可動翼片52及下部可動翼片52之柄52b對向延伸,藉由維持與下部可動翼片52及柄52b對向之狀態,相對下部可動翼片52及柄52b移動,使保持端部53a相對保持端部52a接近、分離。進一步言之,上部可動翼片53之柄53b,不是往下部可動翼片52之長邊方向直線移動,因此,保持端部53a不會相對保持端部52a直線移動,而是繞旋動軸54樞動,以接近保持端部52a或與之分離。
使用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具500來開放扣件8之方法,與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之方法相同。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具500之把持棒58,例如,可在將手鐲穿戴於手腕時使用。
欲將手鐲穿戴於左手腕之使用者,首先,使用保持孔51與保持端部53a,將扣件8以開狀態加以保持。接著,使用者以左手手指與手掌夾持把持棒58之前端部,將解扣具500之保持端部52a配置在左手腕之上。據此,被開放之扣件8,即透過保持端部52a、下部可動翼片52、把持 棒58,以左手安定地配置在左手腕之上。此狀態下,使用者將手鐲之配置在與扣件8相反側之端部等的環部等卡合於扣件8,即能容易地完成手鐲之穿戴。
做為另一例,把持棒58在穿戴項鍊時亦能使用。欲穿戴項鍊之使用者,藉由把持把持棒58,即能在無需將手腕舉到脖子周圍之高處的情形下,將開狀態之扣件8保持於頸部。因此,即使是在穿過環部等作業耗費相當時間之情形時,亦無需將保持解扣具500之手腕維持在高位置,因此,能減輕保持解扣具500之手腕之疲勞。
又,亦可將把持棒58之長度作成可變。例如,可使用配置成套筒狀之複數個圓筒形成把持棒58,據以獲得長度可變之把持棒58。此外,亦可將把持棒58與下部可動翼片52間之角度作成可變。使用者可藉由調整把持棒58之長度、及把持棒58與下部可變翼片52間之角度,據以在自在之位置保持開放之扣件8。又,上述實施形態中,把持棒58雖係安裝成可對下部可動翼片52裝拆,但把持棒58與下部可動翼片52亦可以是彼此無法分離。再者,把持棒58亦可以是安裝在上部可動翼片53。
亦可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使用第3實施形態之把持棒58。
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具500中,下部可變翼片32、52之保持端部32a、52a可以是對頸部32c、52c能裝拆。此場合,使用保持孔31、51之尺寸、形狀相異之複數個保持端部32a、52a,以擇一方式安裝於頸部32c、52c,即能獲得可用於各種尺寸、形狀之扣件8的解扣具300、500。
又亦可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具500中,形成連通於保持孔31、51之底槽(undercut)。將連結在以保持孔31、51保持之圓環C的項鍊等飾品本體配置於此底槽,即能避免飾品本體與上部可動翼片33、53之接觸,更適合地開放扣件8。
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具500中,雖係使用板彈簧對保持端部32a、52a與保持端部33a、53a進行彈壓,但不限於此。於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具500中,亦可與第1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同樣的,可藉由使用扭轉彈簧、拉伸彈簧、壓縮彈簧等之各種構成,對保持端部32a、52a與保持端部33a、53a進行彈壓。
又,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解扣具300、第3實施形態之解扣具500中,板彈簧(彈壓構件)雖係將保持端部32a、52a與保持端部33a、53a彈壓向接近方向,但板彈簧等之彈壓構件亦可將保持端部32a、52a與保持端部33a、53a彈壓向彼此分離之方向。藉由此種解扣具300、500之使用,使用者僅需操作解扣具300、500之下部可動翼片32、52之柄32b、52b及上部可動翼片33、53之柄33b、53b,即能進行扣件8之開閉。換言之,使用者無需直接以手指操作微小部分之扣件8之可動把手10及固定把手11,即能進行扣件8之開閉。
上述各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300、500,可一體的裝有放大鏡、或具有可安裝放大鏡之安裝部。使用解扣具將扣件8與環部加以卡合、以穿戴飾品之作業需要雙手,因此扣件8與環部之卡合時使用放大鏡是困難的。然而,藉由此種解扣具之使用,由於僅須保持解扣具即可透過 放大鏡目視確認扣件8,因此能放大觀察扣件8及環部,容易地進行扣件8與環部之卡合。
上述各實施形態之解扣具100、300、500中,將保持端部2a、32a、52a與保持端部3a、33a、53a彈壓向接近方向之彈簧12等的彈壓構件,可具備停止彈壓的鎖止功能。藉由此種解扣具,由於可使用鎖止功能維持保持端部2a、32a、52a與保持端部3a、33a、53a分離之狀態,因此能更容易地進行使用保持端部2a、32a、52a之扣件8之固定把手11之保持、以及使用保持端部3a、33a、53a之可動把手10之保持。鎖止功能,最好是能僅對柄2b、32b、52b及柄3b、33b、53b施加按壓力即能解除之機構。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例示了可使用於環形扣件與問號形扣件之雙方的解扣具,但亦可改變解扣具之構造,使其特化為用於問號形扣件或環形扣件、或與其中任一者類似之飾品之扣件的解扣具。
只要在維持本發明之特徴的情形下,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針對在本發明之技術思想範圍內可考慮到之其他形態,亦包含在本發明範圍內。
產業上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與手指力量及指甲長度、視力等無關、任何人皆能簡單地開放項鍊等飾品之扣件的解扣具。
31‧‧‧保持孔
31h‧‧‧橫槽
31m‧‧‧主孔
31v‧‧‧縱槽
32‧‧‧下部可動翼片
32a‧‧‧保持端部
32au‧‧‧保持端部32a之上面
32b‧‧‧柄
32c‧‧‧頸部
33‧‧‧上部可動翼片
33a‧‧‧保持端部
33a1‧‧‧彎折部
33b‧‧‧柄
34‧‧‧旋動軸
37‧‧‧上部凹孔
300‧‧‧解扣具

Claims (10)

  1. 一種飾品扣件之解扣具,係用於具有使捲繞於身體之一部分使用之線狀飾品之一部分穿過之切口部、封閉該切口部之封閉構件、用以進行該封閉構件之開閉操作而連結於該封閉構件之可動把手、以及使該線狀飾品之另一部分穿過之固定把手的環狀飾品扣件,其具備:保持固定把手之第1保持部;保持可動把手之第2保持部;將該第2保持部以可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於該第1保持部之連結部;以及將第2保持部相對第1保持部彈壓向既定方向之彈壓構件;使保持於該第2保持部之該可動把手與保持於該第1保持部之該固定把手接近,以使該環狀飾品扣件成開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其中,該既定方向係該第1保持部與該第2保持部彼此接近之方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其中,該第2保持部具有向該第1保持部突出之突出部,藉由該彈壓構件之該可動把手與該固定把手之接近,係以該突出部按壓該可動把手之位於與該固定把手相反側之部分來進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其具有固定在該第1保持部之第1握把、與固定在該第2保持部之第2握把;該連結部係配置在該第1保持部與該第1握把之間且該第2保持部與該第2握把之間,將該第2保持部以可樞動之方式連結於該第1保持部的 旋動軸;該第2保持部係於該旋動軸中心樞動以接近該第1保持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其中,該突出部為板狀,該第2保持部具有形成於該板狀突出部之凹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其中,該第1保持部具有可撓性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其中,該可撓性構件具有保持該固定把手之凹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其中,該環狀之飾品扣件為環形扣件或問號形扣件,該第1保持部具有收容區劃在環形扣件之固定把手與封閉構件間之不存在可動把手的半環部、或收容問號形扣件之封閉構件與可動把手之樞動軸之底座的收容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飾品扣件之解扣具,其中,將手鐲配戴於手腕之使用者把持之把持棒係連結在該第1握把或該第2握把中之一方,使用者可把持該把持棒,將以該第1保持部與該第2保持部保持而成開狀態之環狀之飾品扣件配置在配戴手鐲之手腕近旁。
  10. 一種項鍊扣件之解扣具,其解扣具本體係將下部可動翼片與上部可動翼片以彈簧構成為開閉自如,於該下部可動翼片之前端安裝有彈性體,於該彈性體朝向前端形成有下部凹孔與凹狀槽,於該上部可動翼片之前端外周緣對應該下部凹孔形成有上部凹孔。
TW103119330A 2013-06-03 2014-06-03 飾品扣件之解扣具 TWI517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3494U JP3185676U (ja) 2013-06-03 2013-06-03 ネックレス留め金具の開放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5785A true TW201505785A (zh) 2015-02-16
TWI517941B TWI517941B (zh) 2016-01-21

Family

ID=50429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9330A TWI517941B (zh) 2013-06-03 2014-06-03 飾品扣件之解扣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89768A1 (zh)
EP (1) EP2995214B1 (zh)
JP (1) JP3185676U (zh)
KR (1) KR101773495B1 (zh)
CN (1) CN105283096B (zh)
TW (1) TWI517941B (zh)
WO (1) WO20141965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202067A (ja) * 2016-05-10 2017-11-16 高史 石部 リングコネクタ
US10709274B2 (en) 2017-06-30 2020-07-14 Tommy H. Shouse Bracelet mount and clasp positioning device
USD885965S1 (en) 2018-07-02 2020-06-02 Tommy H. Shouse Bracelet clasp positioning device
USD951129S1 (en) 2020-06-16 2022-05-10 Venus by Maria Tash, Inc. Lobster clasp
CN114309158B (zh) * 2022-01-21 2023-08-08 广东佳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龙虾扣件自动组装的组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42997A (en) * 1956-08-28 1958-07-15 Ralph E Wentling Fastener holding pliers
JPH0195109U (zh) * 1987-12-15 1989-06-23
JP3113063B2 (ja) * 1992-06-01 2000-11-27 国際技術開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5934526A (en) * 1997-05-05 1999-08-10 Rosenbaum; Richard L.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manipulation of jewelry clasps
US6036065A (en) * 1998-01-15 2000-03-14 Wofford; Barry Jewelry installation device
JP2000245517A (ja) * 1999-03-03 2000-09-12 Mariko Ishii ネックレスチェーンの留め金部分を開閉させるピンセット
US7100474B2 (en) * 2004-02-18 2006-09-05 The Hilsinger Company Tool for adjusting rimless eyewear
CN1905817A (zh) * 2004-07-14 2007-01-31 有限会社宝石之天使 装饰品链件端用夹具
JP3113063U (ja) * 2005-05-11 2005-09-02 逸生 礒崎 ネックレス等の装飾品の連結補助具
US7712643B2 (en) * 2005-10-05 2010-05-11 Karen Papernik Jewelry fastening aid
US7536759B2 (en) * 2005-11-21 2009-05-26 Masahiro Hoshino Clasp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7784383B2 (en) * 2007-01-12 2010-08-31 Peter Salva Jewelry aid
JP4238276B2 (ja) * 2007-09-21 2009-03-18 隼人 野口 装飾品用操作具
JP2009285437A (ja) * 2008-05-30 2009-12-10 Koji Goto 腕輪留め補助具。
USD736050S1 (en) * 2014-02-17 2015-08-11 Cathy Barouch Charm ope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3096A (zh) 2016-01-27
EP2995214A4 (en) 2016-09-28
WO2014196537A1 (ja) 2014-12-11
US20160089768A1 (en) 2016-03-31
TWI517941B (zh) 2016-01-21
KR101773495B1 (ko) 2017-08-31
CN105283096B (zh) 2017-09-22
JP3185676U (ja) 2013-08-29
KR20150144785A (ko) 2015-12-28
EP2995214A1 (en) 2016-03-16
EP2995214B1 (en) 2017-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7941B (zh) 飾品扣件之解扣具
US8448307B2 (en) Hook with magnetic closure
US10709217B2 (en) Personal-ornament clasp and personal ornament using the same
US8281966B2 (en) Bracelet fastening device
CA2542561A1 (en) Clip
US7784383B2 (en) Jewelry aid
JP2022508039A (ja) 端部材
JP5725633B2 (ja) アクセサリ留具の開放具
US399655A (en) Watch-maker s and jeweler s pliers
KR101680244B1 (ko) 장신구용 결합장치
JP2016034679A (ja) 手持物品安全具
US9848677B2 (en) Jewelry clasp
KR101507279B1 (ko) 장신구 고정용 기구
EP3122522B1 (en) Jewelry tool
CN111712163B (zh) 戒指展示固定物
WO2009010848A2 (en) Closure device for ornamental article chains
KR101616686B1 (ko) 장신구 고정용 기구
KR101558126B1 (ko) 장신구 고정용 기구
JPWO2016121088A1 (ja) 留め具
JP2021126134A (ja) クラスプ
JP2007167090A (ja) 装身具用留め具
JPH0451976A (ja) スキー手袋とストックの着脱装置
JP2018129780A (ja) スマートフォンなど携帯用電子機器把持具
JP2010259700A (ja) コードキーパ
JP2015020056A (ja) ブレスレット装着用補助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