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3799A -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3799A
TW201503799A TW103105336A TW103105336A TW201503799A TW 201503799 A TW201503799 A TW 201503799A TW 103105336 A TW103105336 A TW 103105336A TW 103105336 A TW103105336 A TW 103105336A TW 201503799 A TW201503799 A TW 2015037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nic device
handheld electronic
sheath
f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5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9366B (zh
Inventor
Ming-Tsung Li
Shih-Ha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03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3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9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9366B/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包含一個基板、一個定位件及一個風扇模組;該基板設有貫穿內表面及外表面的至少一個導風口,該基板另設有一個防遮蔽結構,使該導風口至該基板的環周緣之間保有供氣流流通的風道,以維持該導風口與外界相連通;該定位件設於該基板的環周緣,該定位件與該基板共同形成一個容置空間;該風扇模組設於該容置空間中。據此,本發明的護套可有效解決以往護套會使手持式電子裝置之散熱效果變差的問題。

Description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尤其是一種兼具有散熱功能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
請參照第1圖,為中華民國公告第M452536號「手機保護殼」專利所揭示的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9,該現有的護套9是在一個支撐板的內、外表面分別結合一個內保護層及一個外裝飾層。據此,該現有的護套9套設於一手持式電子裝置外時,可由其支撐板與內保護層共同提供保護功能,保護可攜式電子裝置在一般使用狀態下能免於刮傷,以及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不慎摔落或遭到撞擊時,降低發生螢幕裂損及機殼變形等情況的機會;同時,該現有的護套9還可藉其外裝飾層呈現出多元風格的圖樣,使該現有的護套9能兼具有裝飾的效果,以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意願。其中,該現有的護套9還可以設有數個貫穿的圓孔91,以搭配其外裝飾層形成立體觸感,從而提升產品價值感。
此外,其它如中華民國公告第M451861號「保護套」、第M453334號「手機保護殼之改良結構」、第M453329號「手機保護套結構」及第M453300號「具音效優化之可攜電子裝置的保護殼體」等專利案,亦分別揭示了各式各樣現有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整體而言,該些現有的護套只是在保護及裝飾的功效之外,另增添如可放置卡片、優化音效、立體支撐以便閱讀等額外的附加功能。
然而,為提升市場競爭力,現今手持式電子裝置追求高效能的趨勢發展,卻導致手持式電子裝置運作時的發熱溫度不斷提高,再加上產品輕薄化的需求,更壓縮了各電子元件的散熱空間,常造成手持式電子裝置在運作時發生過熱的情況;此時,若手持式電子裝置外還包覆有護套,將更降低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散熱效率,從而容易產生效能不穩定的狀況,影響電子產品的可靠度,且造成功能特性下降,無法發揮甚至於當機。
因此,無論使用前述任何一個現有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都會對手持式電子裝置運作時的散熱效率造成影響,但不使用又無法提供保護以降低受損機率,從而造成了使用者的兩難。另一方面,就前述現有的護套9而言,即便該數個圓孔91也可以作為氣流流動的通道,使手持式電子裝置運作時所產生的高溫氣流能穿過該數個圓孔91而溢散至外界,但當手持式電子裝置被置放於平面(例如桌面)上時,該數個圓孔91將完全被封閉而喪失散熱功能。
基於上述原因,現有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確實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可兼具有輔助散熱的功能,以提升手持式電子裝置運作時的散熱效率。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即便裝設有該護套之手持式電子裝置被置放於平面上,仍可有效發揮該護套之輔助散熱功能。
為達到前述目的,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包含有: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包含:一個基板,具有相對的一個內表面及一個外表面,該基板設有貫穿該內表面及外表面的至少一個導風口,該基板另設有一個防遮蔽結構,使該導風口至該基板的環周緣之 間保有供氣流流通的風道,以維持該基板的導風口與外界相連通;一個定位件,設於該基板的環周緣,以與該基板共同形成一個容置空間;及一個風扇模組,設於該容置空間中。
其中,該容置空間可分為一個電子裝置容室及一個風扇容室,該定位件的內表面設有一個肩部,該肩部的延伸平面至該定位件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之間形成所述電子裝置容室,該風扇模組容置於該風扇容室中,且該風扇容室與該電子裝置容室在該風扇模組的軸向上相疊。
其中,該風扇模組包含一個散熱風扇,該散熱風扇結合固定在該基板的內表面。又,該風扇模組還可以另包含一個控制器及一個電池,該控制器及電池均結合固定在該基板的內表面,該控制器電連接該散熱風扇及該電池。
其中,該散熱風扇可以設於與該基板的導風口相對或鄰近該導風口的位置。
其中,該定位件設有至少一個引流口,使該風扇容室與外界連通。
其中,該散熱風扇可以為一個離心式風扇,該散熱風扇的軸向上具有一個主進風口,該主進風口朝向該基板的導風口,該散熱風扇的徑向上具有一個出風口,該出風口朝向該定位件的引流口。
其中,該電池較佳是充電式電池。
該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另可設有一個隔片,該隔片抵接於該肩部以遮蓋該風扇模組。
其中,該散熱風扇的軸向上另具有一個輔助進風口,該隔片設有至少一個穿孔,該穿孔與該散熱風扇的輔助進風口軸向相對。
其中,該基板的內表面朝向該容置空間,該基板的外表面設有至少一個支撐凸部以構成所述防遮蔽結構,該基板的外表面至該支撐凸 部的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之間則構成所述風道。
或者,該基板呈波浪狀,於設置該散熱風扇處呈相對內凹的形態,以由該基板的相對外凸處形成所述防遮蔽結構。
其中,該基板具有相鄰接的至少一個內凹部及至少一個外凸部,使該基板呈波浪狀,該內凹部的切平面至該外凸部的切平面之間構成所述風道。
其中,該內凹部的數量可以為一個,該外凸部的數量可以為二個,該內凹部位於該二個外凸部之間,且該內凹部延伸貫穿至該基板的相對兩側。
其中,該基板的內表面在對應於該內凹部的頂部處可以設為平面形態,以供該散熱風扇結合。
或者,該基板可以呈凸弧狀而具有一個最凸出部,以由該最凸出部構成所述防遮蔽結構,該基板的導風口設於該最凸出部以外的部位,該最凸出部的切平面至該最凸出部兩側的基板環周緣之間構成所述風道。
其中,該基板由內表面朝外表面凸出,該基板的內表面從該最凸出部至該定位件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的最短距離,大於該內表面從側端至該定位件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的最短距離,且該內表面側端至最凸出部的該最短距離是呈漸增的趨勢。
其中,該基板的最凸出部可以位於該基板的中央,該基板的導風口數量為數個,該數個導風口分別設於該最凸出部的兩側。
據由前述結構,該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不但可兼具有輔助散熱的功能,以提升手持式電子裝置運作時的散熱效率,更可在裝設有該護套之手持式電子裝置被置放於平面上時,仍有效發揮其輔助散熱的功能。
〔本發明〕
1‧‧‧基板
1a‧‧‧內表面
1b‧‧‧外表面
11‧‧‧導風口
12‧‧‧支撐凸部
2‧‧‧定位件
21‧‧‧環牆部
22‧‧‧輔助定位部
23‧‧‧肩部
24‧‧‧引流口
3‧‧‧風扇模組
31‧‧‧散熱風扇
311‧‧‧主進風口
312‧‧‧輔助進風口
313‧‧‧出風口
32‧‧‧控制器
33‧‧‧電池
4‧‧‧隔片
41‧‧‧穿孔
5‧‧‧基板
5a‧‧‧內表面
5b‧‧‧外表面
51‧‧‧導風口
52‧‧‧內凹部
53‧‧‧外凸部
6‧‧‧基板
6a‧‧‧內表面
6b‧‧‧外表面
61‧‧‧導風口
62‧‧‧最凸出部
W‧‧‧風道
S‧‧‧容置空間
S1‧‧‧電子裝置容室
S2‧‧‧風扇容室
E‧‧‧手持式電子裝置
P‧‧‧平面
〔習用〕
9‧‧‧護套
91‧‧‧圓孔
第1圖:一種現有的手持式電子裝置護套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第4圖:第3圖4-4剖線的剖面結構與組裝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
第6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7圖:第6圖7-7剖線的剖面結構與組裝示意圖。
第8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9圖:第8圖9-9剖線的剖面結構與組裝示意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本發明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掌上型遊戲機、音樂撥放器、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機等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尤適用於手機,以下茲舉手機護套為例進行說明,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2、3圖,為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本發明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大致上包含一基板1、一定位件2及一風扇模組3,該定位件2設於該基板1的環周緣,使該護套得以結合一手持式電子裝置,該風扇模組3則設於該基板1的內側,該風扇模組3運作時,可導引氣流進、出該基板1,以輔助該手持式電子裝置散熱。其中,該基板1及該定位件2可以由如橡膠、矽膠或樹脂等彈性較佳的材質製成,也可以由如金屬或塑膠等較硬的材質製成,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該基板1具有相對的一內表面1a及一外表面1b,該基板1主要對應至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背板,該護套結合於手持式電子裝置時,該基板1的內表面1a朝向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背板。該基板1設有貫穿該內表面1a及外表面1b的至少一導風口11,使該基板1與手持式電子裝置之間的空間能與外界相連通,該導風口11的數量、大小及形狀均不特別限制,在能提供足夠導風效果的前提之下,可任意變更導風口11的形態設計以提升該護套的裝飾效果。此外,該基板1還可以依照手持式電子裝置的相機、喇叭或功能鍵等設計開設對應的開孔,為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故該基板1不應受本發明圖式所揭露之結構形態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該護套的基板1另設有一防遮蔽結構,使該導風口11至該基板1的環周緣之間保有供氣流流通的風道W(如第5圖所示),以維持該基板1的導風口11與外界相連通,避免裝設有該護套之手持式電子裝置被置放於平面(例如桌面)上時,導致該導風口11被遮蔽而喪失散熱功能。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板1可選擇在其外表面1b設置至少一支撐凸部12以構成所述防遮蔽結構,藉該數個支撐凸部12提供墊高該基板1的效果,使該基板1的外表面1b至該支撐凸部12的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與該護套所置放的平面重疊)之間能構成所述風道W。
更詳言之,請配合參照第5圖,該支撐凸部12可以是額外透過黏合、螺合、鉚接甚至銲接等方式結合至該基板1的柱體,也可以是與該基板1一體成型製造所形成的凸出結構。另,該支撐凸部12的數量為一個或二個時,該基板1與該平面P之間將形成一夾角,使該手持式電子裝置與護套呈傾斜地置放於該平面P上;該支撐凸部12的數量為三個或三個以上時,該基板1與該平面P之間則可以呈相互平行的形態,使該手持式電子裝置與護套可平放於該平面P上;其中,該支撐凸部12的數量較佳選擇為三個,以提供更為平穩的支撐效果。
該定位件2設於該基板1的環周緣,主要用以與該手持式電子裝置相結合。舉例而言,當該定位件2是由如矽膠等彈性較佳的材質製成時,該定位件2可以是形成在該基板1環周緣的一環牆,且該環牆的內周面與該基板1的內表面1a相延接,並於該定位件2的自由端處形成內勾形態以加強其結合於手持式電子裝置的穩固性;當該定位件2是由如金屬或塑膠等較硬的材質製成時,該定位件2可以是排列在該基板1環周緣的數個爪片,且該數個爪片的內周面與該基板1的內表面1a相延接,或是如本實施例圖式所示,將該定位件2設為形成在該基板1環周緣的一環牆部21,且該環牆部21的內周面與該基板1的內表面1a相延接,並於該定位件2的自由端處設置數個輔助定位部22,使該定位件2可由該環牆部21包覆在手持式電子裝置的側緣,以及由該數個輔助定位部22卡掣至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正面,使該護套得以穩固結合於手持式電子裝置。
該定位件2可與該基板1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S,並使該基板1的內表面1a朝向該容置空間S,以供容置該風扇模組3及手持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定位件2可以透過任一種結合方式與該基板1相結合,或是與該基板1一體成型製造,本發明均不加以限制。更詳言之,請配合參照第4圖,該定位件2與該基板1所共同形成的容置空間S,又可以分為一電子裝置容室S1及一風扇容室S2;在本實施例中,該定位件2可選擇在其內表面設置一肩部23,以於該肩部23的延伸平面至該定位件2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之間形成所述電子裝置容室S1,可供容置手持式電子裝置,並由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背板抵靠於該肩部23;該風扇容室S2可供容置該風扇模組3,且該風扇容室S2與該電子裝置容室S1在該風扇模組3的軸向上相疊。該定位件2另設有至少一引流口24,使該風扇容室S2能與外界連通;即,該定位件2呈環牆型態時,該引流口24可以為貫穿該定位件2內、外表面的通孔。
承上,本實施例中的風扇模組3可包含一散熱風扇31、一控制器32及一電池33,該散熱風扇31、控制器32及電池33均可結合固定在該基板1的內表面1a,且結合方式不限,該控制器32電連接該散熱風扇31及該電池33,以於有散熱需求時,由該電池33提供電力以驅動該散熱風扇31運作。其中,該散熱風扇31較佳設置於與該導風口11相對或鄰近該導風口11的位置,以提升散熱效率。另,該散熱風扇31可選擇為一離心式風扇,且較佳為一雙面進風式的離心式風扇;該散熱風扇31之軸向上具有一主進風口311及一輔助進風口312,且該主進風口311較佳朝向該基板1的導風口11,該散熱風扇31之徑向上具有一出風口313,且該出風口313較佳朝向該定位件2的引流口24。該電池33可以是一次電池或充電式電池,且較佳選用充電式電池,以便使用者可從護套外對其充電,故而免於反覆拆組護套以提升使用便利性。
又,該風扇容室S2除可供容置該風扇模組3之外,還可再容置其他電子裝置(例如備用電源、喇叭或閃光燈等等)以提供不同的附加功能;舉例而言,當該風扇容室S2另容置有一備用電源時,該備用電源可以電性連接容置於該電子裝置容室S1中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電池,以對該手持式電子裝置的電池充電;或者,該備用電源也可以同時電性連接該風扇模組3的電池33,以對該電池33充電。再者,該備用電源可以形成可拆卸的形式,以方便使用者自該風扇容室S2中將其取出充電,並且於該手持式電子裝置的電池或該風扇模組3的電池33的電源消耗殆盡時,再將該備用電源置入該風扇容室S2以對該手持式電子裝置或該風扇模組3供電。據此,該備用電源具有行動電源的功能,且該備用電源可以容置於該風扇容室S2當中,省去使用習用行動電源時必須額外佔用空間的困擾。
該護套還可以設有一隔片4以保護該風扇模組3免於受損,該隔片4可抵接於該肩部23以遮蓋該風扇模組3(尤以遮蓋該風扇模組3 的控制器32為主),據以避免使用者在安裝該護套時,不慎按壓到該風扇模組3而造成毀損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當該護套設有該隔片4時,是由該隔片4抵接於該肩部23,手持式電子裝置則貼合於該隔片4的另一面而不與該肩部23接觸。其中,當該隔片4連該風扇模組3的散熱風扇31也一併遮蓋時,該隔片4可設有至少一穿孔41,該穿孔41與該散熱風扇31的輔助進風口312軸向相對,以共同達到輔助進風的效果。
請參照第5圖,據由前述結構,本發明之護套可結合於一手持式電子裝置E,並於該風扇模組3的散熱風扇31運作時,導引該容置空間S內的氣流通過該定位件2的引流口24排出至外界,使該容置空間S形成負壓,從而導引外界氣流通過該基板1的導風口11流入該容置空間S;如此一來,該護套外部的低溫空氣可流入該容置空間S中,以將該手持式電子裝置E運作時所產生的高溫氣流從該容置空間S中排出,以提升該手持式電子裝置E的散熱效率;是以,使用本發明之護套,不僅能對手持式電子裝置E提供保護的功能,更能提升手持式電子裝置E的散熱效率,使手持式電子裝置E運作時不會發生過熱的情況。此外,即便將裝設有該護套之手持式電子裝置E置放於平面P上,該護套仍可藉由該基板1的防遮蔽結構(即設置於該基板1外表面1b的支撐凸部12)提供墊高的效果,使該基板1的外表面1b與該平面P之間能留有與外界相通的空間,形成所述風道W以供氣流流通;如此一來,該基板1的導風口11便不會被遮蔽,使該風扇模組3的散熱風扇31得以維持順暢地導引氣流進、出該容置空間S,故該手持式電子裝置E的散熱效率不會受到影響,使該護套能有效發揮其輔助散熱的功能。
請參照第6、7圖,為本發明護套的第二較佳實施例,該實施例大致上同於前述第一實施例,其差異主要在於基板5的形態;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基板5概呈波浪狀,於設置散熱風扇31處呈相對內凹的形態, 以由該基板5的相對外凸處形成所述防遮蔽結構,以確保該基板5的導風口51不會被遮蔽。
更詳言之,該基板5設有貫穿內表面5a及外表面5b的至少一導風口51,該基板5具有相鄰接的至少一內凹部52及至少一外凸部53,使該基板5能概呈波浪狀,並於該內凹部52的切平面(tangent plane)至該外凸部53的切平面之間構成所述風道W;該內凹部52及外凸部53的數量不特別限制,使手持式電子裝置與護套能呈傾斜或平放於平面P上。在本實施例中,該基板5可具有一內凹部52及二外凸部53,該內凹部52位於該二外凸部53之間,且該內凹部52延伸貫穿至該基板5的相對兩側;另,該基板5的內表面5a在對應於該內凹部52的頂部處較佳可設為平面形態,使該風扇模組3的散熱風扇31能較穩固地結合定位於該基板5的內表面5a。據此,該護套同樣可提升手持式電子裝置運作時的散熱效率,以及在裝設有該護套之手持式電子裝置被置放於平面P上時,藉由該基板5的防遮蔽結構(即設置於該基板5的內凹部52與外凸部53)提供墊高的效果,使該基板5的外表面5b與該平面P之間能留有與外界相通的空間(即前述的風道W),令該風扇模組3的散熱風扇31得以維持順暢地導引氣流,使該護套能有效發揮其輔助散熱的功能。
請參照第8、9圖,為本發明護套的第三較佳實施例,該實施例大致上同於前述第一實施例,其差異主要在於基板6的形態;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基板6是呈凸弧狀以構成所述防遮蔽結構,使該護套可概呈船形,並將導風口61設於船舷處(即該基板6最凸出處以外的部位),藉以達到避免導風口61被遮蔽的效果。
更詳言之,該基板6設有貫穿內表面6a及外表面6b的至少一導風口61,該基板6由內表面6a朝外表面6b凸出並具有一最凸出部62,使該基板6的內表面6a從該最凸出部62至該定位件2自由端緣的延伸平 面的最短距離,大於該內表面6a從側端至該定位件2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的最短距離,且該內表面6a側端至該最凸出部62的該最短距離是呈漸增的趨勢;即,該護套置放於平面P上時,是由該基板6的最凸出部62與平面P接觸,以於該最凸出部62的切平面至該最凸出部62兩側的基板6環周緣之間構成所述風道W,使該基板6在該最凸出部62兩側的部位不與平面P接觸。較佳地,該基板6的最凸出部62可選擇位於該基板6的中央,該基板6的導風口61數量為數個,該數個導風口61分別設於該最凸出部62的兩側。據此,該護套同樣可提升手持式電子裝置運作時的散熱效率,以及在裝設有該護套之手持式電子裝置被置放於平面P上時,藉由該基板6的防遮蔽結構(即設置於該基板6的最凸出部62)與平面P接觸,使基板6的導風口61維持不被遮蔽,令該風扇模組3的散熱風扇31得以維持順暢地導引氣流,使該護套能有效發揮其輔助散熱的功能。
綜上所述,本發明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可藉由增設風扇模組,使該護套除了保護及裝飾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兼具有輔助散熱的功能,以提升手持式電子裝置運作時的散熱效率。
本發明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即便將裝設有該護套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置放於平面上,仍可藉其防遮蔽結構確保導風口不會被遮蔽,令風扇模組的散熱風扇得以維持順暢地導引氣流,使該護套能有效發揮其輔助散熱的功能。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基板
1a‧‧‧內表面
1b‧‧‧外表面
11‧‧‧導風口
12‧‧‧支撐凸部
2‧‧‧定位件
21‧‧‧環牆部
22‧‧‧輔助定位部
23‧‧‧肩部
24‧‧‧引流口
3‧‧‧風扇模組
31‧‧‧散熱風扇
311‧‧‧主進風口
312‧‧‧輔助進風口
313‧‧‧出風口
32‧‧‧控制器
33‧‧‧電池
4‧‧‧隔片
41‧‧‧穿孔
S‧‧‧容置空間
S1‧‧‧電子裝置容室
S2‧‧‧風扇容室

Claims (18)

  1. 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包含:一個基板,具有相對的一個內表面及一個外表面,該基板設有貫穿該內表面及外表面的至少一個導風口,該基板另設有一個防遮蔽結構,使該導風口至該基板的環周緣之間保有供氣流流通的風道,以維持該基板的導風口與外界相連通;一個定位件,設於該基板的環周緣,以與該基板共同形成一個容置空間;及一個風扇模組,設於該容置空間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容置空間分為一個電子裝置容室及一個風扇容室,該定位件的內表面設有一個肩部,該肩部的延伸平面至該定位件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之間形成所述電子裝置容室,該風扇模組容置於該風扇容室中,且該風扇容室與該電子裝置容室在該風扇模組的軸向上相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風扇模組包含一個散熱風扇,該散熱風扇結合固定在該基板的內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風扇模組另包含一個控制器及一個電池,該控制器及電池均結合固定在該基板的內表面,該控制器電連接該散熱風扇及該電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散熱風扇設於與該基板的導風口相對或鄰近該導風口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定位件設有至少一個引流口,使該風扇容室與外界連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散熱風扇為一個離心式風扇,該散熱風扇的軸向上具有一個主進風口,該主進風口朝向該基板的導風口,該散熱風扇的徑向上具有一個出風口,該出風口朝向該定位件的引流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電池是充電式電池。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另設有一隔片,該隔片抵接於該肩部以遮蓋該風扇模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散熱風扇的軸向上另具有一個輔助進風口,該隔片設有至少一個穿孔,該穿孔與該散熱風扇的輔助進風口軸向相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0項的任一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基板的內表面朝向該容置空間,該基板的外表面設有至少一個支撐凸部以構成所述防遮蔽結構,該基板的外表面至該支撐凸部的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之間則構成所述風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0項的任一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基板呈波浪狀,於設置該散熱風扇處呈相對內凹的形態,以由該基板的相對外凸處形成所述防遮蔽結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基板具有相鄰接的至少一個內凹部及至少一個外凸部,使該基板呈波浪狀,該內凹部的切平面至該外凸部的切平面之間構成所述風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內凹部的數量為一個,該外凸部的數量為二個,該內凹部位於該二個外凸部之間,且該內凹部延伸貫穿至該基板的相對兩側。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基板的內表面在對應於該內凹部的頂部處是設為平面形態,以供該散熱風扇結合。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0項的任一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基板呈凸弧狀而具有一個最凸出部,以由該最凸出部構成所述防遮蔽結構,該基板的導風口設於該最凸出部以外的部位,該最凸出部的切平面至該最凸出部兩側的基板環周緣之間構成所述風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基板由內表面朝外表面凸出,該基板的內表面從該最凸出部至該定位件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的最短距離,大於該內表面從側端至該定位件自由端緣的延伸平面的最短距離,且該內表面側端至最凸出部的該最短距離是呈漸增的趨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其中,該基板的最凸出部位於該基板的中央,該基板的導風口數量為數個,該數個導風口分別設於該最凸出部的兩側。
TW103105336A 2013-07-12 2014-02-18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 TWI499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4132.5A CN104284560B (zh) 2013-07-12 2013-07-12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护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3799A true TW201503799A (zh) 2015-01-16
TWI499366B TWI499366B (zh) 2015-09-01

Family

ID=5225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5336A TWI499366B (zh) 2013-07-12 2014-02-18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4560B (zh)
TW (1) TWI4993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7719A (zh) * 2016-04-28 2016-10-1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壳
KR101681876B1 (ko) * 2016-09-26 2016-12-01 박준영 휴대용 전자기기의 쿨링 어셈블리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7429B2 (en) * 2005-05-13 2007-08-14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Overheating and spill resistant mobile device docking cradle
CN101231541A (zh) * 2007-01-22 2008-07-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用支撑机构
CN102131358B (zh) * 2010-01-19 2013-03-2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活动式脚垫机构的电子装置机壳
TW201230939A (en) * 2010-11-08 2012-07-16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2093421U (zh) * 2011-03-30 2011-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2404482U (zh) * 2011-11-30 2012-08-2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内嵌折叠支脚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
CN202750124U (zh) * 2012-06-21 2013-02-20 潘锦辉 手机散热保护壳
CN202634519U (zh) * 2012-06-29 2012-12-26 惠州东风易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降温手机套
CN202979549U (zh) * 2012-11-19 2013-06-05 徐孝海 风扇散热手机套
CN202956707U (zh) * 2012-12-14 2013-05-29 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带降温功能的护套
CN203457473U (zh) * 2013-07-12 2014-02-26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护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4560A (zh) 2015-01-14
TWI499366B (zh) 2015-09-01
CN104284560B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9367B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
TW201434381A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
US8953321B2 (en)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small form factor desktop computer
TWI584717B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保護殼
WO2019114175A1 (zh) 无线充电器
TWI537480B (zh) 鼓風式散熱扇
US20140110083A1 (en) Heat dissipating protective cover
JP2008305284A (ja) 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
TWI499366B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護套
US924450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xposed heat dissipating mechanism
JP3202433U (ja) 全被覆式保護ケース
JP3192556U (ja) 放熱冷却保護カバー
TWI510161B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及其護套
CN203457473U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护套
TWM538689U (zh) 可攜式散熱裝置及設有該可攜式散熱裝置之手持式電子裝置
CN105682417A (zh) 手持装置散热结构
JP3182659U (ja) タブレット型端末用保護カバー
TWM463855U (zh) 電子產品之保護殼結構
CN107241878B (zh) 用于行动装置之具有散热及保护的外壳
WO201719167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215773861U (zh) 一种可外接散热器的保护套
CN213188502U (zh) 一种基于电脑用的防护装置
CN219978798U (zh) 一种可便携快拆的微型电脑
CN213426785U (zh) 一种磁吸式终端散热器
US11035378B2 (en) Fa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