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7719A - 一种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7719A
CN106027719A CN201610274250.3A CN201610274250A CN106027719A CN 106027719 A CN106027719 A CN 106027719A CN 201610274250 A CN201610274250 A CN 201610274250A CN 106027719 A CN106027719 A CN 106027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containment vessel
shell body
inner housing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42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742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7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7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Air circulating in closed loop within enclosure wherein heat is removed through heat-exchang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09Thermal management, e.g. fa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其中,所述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风扇。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利用风扇和透气孔对终端散热,避免终端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运行异常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科技发展速度飞快,科技产品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了很多乐趣。
每种终端都有工作温度区间和最佳运行温度,其中,手机的工作温度区间通常为零下20度至零上60摄氏度,最佳使用温度在22摄氏度左右,如果超过工作温度区间,手机运行会出现问题,例如液晶偏转等。例如,苹果手机官方明确说明,苹果手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为零度至零上35度,最佳使用温度为22摄氏度。
手机在高频运转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发热现象,而且,在物理构造方面,手机一般紧密性要高,内部空间狭小,导致手机的散热性较差,而且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由于经常是握住手机,也会导致手机温度偏高,不利于手机的运行。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用液体对手机进行降温的方法,但是,由于大多数手机都做不到绝对的防水,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有效的对终端散热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壳,利用风扇和透气孔对终端散热,用以避免终端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运行异常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其中,
所述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均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风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向所述风扇供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电池为扣式电池。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电池的数目为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内壳体的透气孔为网格镂空状的透气孔,外壳体的透气孔为圆形的透气孔。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若所述风扇的数目为至少三个;
至少三个所述风扇按照矩阵方式平铺在所述腔体内,同一行内的风扇串联,串联后的每行风扇之间并联。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风扇开启和关闭的开关。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每行风扇对应设置一个开关。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内壳体的侧面和/或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置有透气孔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为分体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壳中,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均设置有透气孔,且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风扇,可以利用风扇和透气孔对终端进行散热,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运行异常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仰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横切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内壳体
11—内壳体的透气孔
2—外壳体
21—外壳体的透气孔
3—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透视结构图,该保护壳可以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保护壳的内壳体1设置有透气孔11,外壳体2设置有透气孔21;保护壳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3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风扇3。
例如,如图1所示,其中,内壳体1的透气孔11可以为网格镂空状的透气孔,外壳体2的透气孔21可以为圆形的透气孔。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壳体1的透气孔11的数目可以为至少一个,外壳体2的透气孔21数目可以为至少一个,图1中透气孔11和透气孔21的形状、数目以及位置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仅限于图1中的形状、数目及位置。
其中,保护壳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电池(图中未示出),该电池用于向风扇3供电。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节省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的空间,该电池优选为体型较小的扣式电池,如纽扣电池等,该电池的数目为至少一个。进一步的,该电池为与保护壳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以便于当该电池没电时,将该电池从保护壳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内拆卸下来,对该电池进行更换和维护。
进一步的,为了节省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的空间,风扇3优选为微型的风扇。
需要注意的是,该风扇3与保护壳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以便于当该风扇3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将该风扇3从保护壳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内拆卸下来,对该风扇3进行更换和维护。
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横切面结构图,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风扇3的数目为至少三个,该至少三个风扇3可以按照矩阵方式平铺在所述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内,同一行内的风扇3串联,串联后的每行风扇3之间并联。
同理,该至少三个风扇3在按照矩阵方式平铺在所述内壳体1和外壳体2形成的腔体内时,也可以设置为同一列内的风扇3为串联,串联后的每列风扇3之间为并联。
例如,可以设置3行风扇3,每行风扇3的数目为4至6个,或者,3列风扇3,每列风扇3的数目为4至6个。例如,当设置3行风扇3,每行风扇3的数目为4个时,其中,同一行内的4个风扇3之间为串联,每一行内的风扇3与其他行的风扇3之间为并联;又例如,当设置3列风扇3,每列风扇3的数目为6个时,其中,同一列内的6个风扇3之间为串联,每一列内的风扇3与其他列的风扇3之间为并联。
进一步的,该保护壳还包括用于控制风扇3开启和关闭的开关(图中未示出),进而通过该开关对散热程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每行风扇3都对应设置一个开关,由于同一行内的风扇3为串联,因此,用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行风扇3的开启和关闭。
同理,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每列风扇3都对应设置一个开关,由于同一列内的风扇3之间为串联,因此,用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列风扇3的开启和关闭。
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在保护壳内设置一个总开关,用于对所有风扇3的开关进行控制。
优选地,内壳体1的透气孔11设置在侧面,和/或,外壳体2的透气孔21设置在侧面。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2可以为分体式,也即,内壳体1和外壳体2可以分离,也可以扣合,以便于对腔体内的风扇3和电池的更换和维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壳中,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均设置有透气孔,且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风扇,可以利用风扇和透气孔对终端进行散热,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运行异常问题。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壳,在每行设置用于控制风扇开启和关闭的风扇,提高了对保护壳的散热程度的可控性。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壳中,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为分体式,方便对腔体内的风扇和电池的更换和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其中,
所述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均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壳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向所述风扇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扣式电池。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数目为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透气孔为网格镂空状的透气孔,外壳体的透气孔为圆形的透气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风扇的数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风扇按照矩阵方式平铺在所述腔体内,同一行内的风扇串联,串联后的每行风扇之间并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风扇开启和关闭的开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每行风扇对应设置一个开关。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的侧面和/或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置有透气孔。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为分体式。
CN201610274250.3A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保护壳 Pending CN106027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4250.3A CN106027719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4250.3A CN106027719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719A true CN106027719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8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4250.3A Pending CN106027719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77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6005A (zh) * 2021-01-19 2022-07-2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560A (zh) * 2013-07-12 2015-01-14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护套
US20150017905A1 (en) * 2013-07-11 2015-01-15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Protective cover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530341A (zh) * 2016-01-16 2016-04-27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多功能手机散热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7905A1 (en) * 2013-07-11 2015-01-15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Protective cover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284560A (zh) * 2013-07-12 2015-01-14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护套
CN105530341A (zh) * 2016-01-16 2016-04-27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多功能手机散热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6005A (zh) * 2021-01-19 2022-07-2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7719A (zh) 一种保护壳
CN207009505U (zh) 一种无人机动力电池冬季作业恒温装置
CN204243803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8638849U (zh) 一种智能监控节能控制柜
CN206835485U (zh) 一种易组装拆卸的网络设备箱
CN205159467U (zh) 一种可用于极低温环境的手机背夹电池装置
CN205356445U (zh) 一种新型的手机壳
CN206893765U (zh) 电池组
CN207939066U (zh) 一种电气柜内温度调控装置
CN203872104U (zh) 一种风机节电装置
CN207200516U (zh) 一种用于棉纺织机的电机保护装置
CN206559800U (zh) 一种视频控制箱
CN207765593U (zh) 锂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205597006U (zh) 多功能家用面包发酵箱
CN208038443U (zh) 一种植物真菌检测试剂盒
CN20886272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源适配器
CN201904387U (zh) 拼装式控温电池柜
CN207124223U (zh) 一种可控温供电装置以及电动车
CN202443361U (zh) 微型云箱及数据中心
CN208235815U (zh) 一种消防天窗组件
CN214777869U (zh) 一种保护罩
CN207022220U (zh) 一种用于连接手机和无线蓝牙鼠标的便捷式装置
CN215071276U (zh) 一种自动化配电箱
CN207560084U (zh) 一种手机高效散热主板上盖
CN202496169U (zh) 一种用于高温扩散炉电器设备的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