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3526A - 無線電力傳送裝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電力傳送裝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3526A
TW201503526A TW103110553A TW103110553A TW201503526A TW 201503526 A TW201503526 A TW 201503526A TW 103110553 A TW103110553 A TW 103110553A TW 103110553 A TW103110553 A TW 103110553A TW 201503526 A TW201503526 A TW 2015035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supply
resonator
power receiving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0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2110B (zh
Inventor
Takezo Hatanaka
Hisashi Tsuda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03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3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2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21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5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additional energy repeaters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一面維持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藉由調整供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及/或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而控制供給之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作為自具備供電共振器22之供電模組2對具備受電共振器32之受電模組3使磁場改變而供給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藉由調整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而控制向被供電機器10供給之電力。

Description

無線電力傳送裝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之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近年來,筆記型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平板型PC、數位相機、行動電話、行動式遊戲機、耳機型音樂播放器、無線式頭戴型耳機、助聽器、記錄器等人可行動使用之行動式之電子機器正快速普及。而且,該等行動式之電子機器之大部分中搭載有充電電池,需要定期充電。為了簡化對該電子機器之充電電池之充電作業,藉由於供電裝置與搭載於電子機器之受電裝置之間利用無線傳送電力之供電技術(改變磁場而進行電力傳送之無線電力傳送技術)來對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機器正不斷增加。
例如,作為無線電力傳送技術,可列舉利用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間之共振及電磁感應而進行電力傳送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或藉由利用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具備之共振器(線圈)間之共振現象(磁場共振態)使磁場耦合而進行電力傳送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使用如上所述之無線電力傳送技術設計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時,為減少無線電力傳送時之電力損耗,要求提高受電裝置接收之電 力相對於供給至供電裝置之電力之比率即電力傳送效率。
而且,於使用如上所述之無線電力傳送技術之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中,已知藉由使供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與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一致,可謀求電力傳送效率之最大化,其通常係求出電力傳送效率之最大化而以使供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與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方式設計。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62476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0-239769號公報
然而,為使供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與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一致,而必須將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或電容器等之電容決定為特定值。
另一方面,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或電容器等之電容亦為決定向供電目標之充電電池等被供電機器供電之電力等的參數,因此,較理想為能夠調整線圈或電容器等之電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一面維持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調整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或電容器等之電容、即供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及/或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藉由調整供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及/或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而可控制供給之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一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 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係自具備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具備受電共振器之受電模組使磁場改變而供給電力,且該供給電力控制方法藉由調整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定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控制上述供給之電力。
根據上述方法,藉由改變供電共振器及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可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調整供給之電力。
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一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係自具備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具備受電共振器之受電模組使磁場改變而供給電力,且該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將使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或上述供電共振器與上述受電共振器之間之耦合係數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於包含該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調整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藉此,設定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控制上述供給之電力。
根據上述方法,可將使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的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或供電共振器與受電共振器之間之耦合係數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受電模組接收之電力相對於供給至供電模組之電力之比率)之基準值,並以該基準值為基準設定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於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改變供電共振器及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而且,藉由改變供 電共振器及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能夠一面維持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如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係利用共振現象,自至少具備供電線圈及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至少具備受電共振器及受電線圈之受電模組供給電力。
根據上述方法,即便為利用共振現象自具備供電線圈及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具備受電共振器及受電線圈之受電模組供給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亦可將使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的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或供電共振器與受電共振器之間之耦合係數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並以該基準值為基準設定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於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改變供電共振器及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而且,藉由改變供電共振器及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能夠一面維持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如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以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及高於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分別具有波峰之雙峰性之特性的方式,設定構成上述供電模組及上述受電模組之可變之參數,將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上述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藉此, 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基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之特性經調整。
根據上述方法,使相對於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雙峰性之特性之後,藉由將供給至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低於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可具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增大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而變小之特性。
藉此,基於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由此可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如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以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及高於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分別具有波峰之雙峰性之特性的方式,設定構成上述供電模組及上述受電模組之可變之參數,將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上述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藉此,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基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之特性經調整。
根據上述方法,使相對於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雙峰性之特性之後,藉由將供給至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低於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可具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增大受 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而變大之特性。
藉此,基於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由此可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如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以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及高於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分別具有波峰之雙峰性之特性的方式,設定構成上述供電模組及上述受電模組之可變之參數,將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上述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高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藉此,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基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之特性經調整。
根據上述方法,使相對於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雙峰性之特性之後,藉由將供給至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高於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可具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增大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而變大之特性。
藉此,基於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的特性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由此可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如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以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 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及高於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分別具有波峰之雙峰性之特性的方式,設定構成上述供電模組及上述受電模組之可變之參數,將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上述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高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藉此,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基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之特性經調整。
根據上述方法,使相對於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雙峰性之特性之後,藉由將供給至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高於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可具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增大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而變小之特性。
藉此,基於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由此可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如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具備電容器,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係藉由改變各自之上述電容器之電容而調整。
根據上述方法,可藉由改變電容器之電容而調整供電共振器及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
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一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藉由上述記載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而經調整。
根據上述構成,不設置新的機器便可實現藉由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所進行的進行無線電力傳送時供給之電力之調 整。即,不增加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零件件數便可控制供電之電力。
又,用於解決上述問題之本發明係一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係自具備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具備受電共振器之受電模組使磁場改變而供給電力,且該製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即,將使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或上述供電共振器與上述受電共振器之間之耦合係數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於包含該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調整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藉此,設定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控制上述供給之電力。
根據上述方法,可製造不設置新的機器便可藉由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調整進行無線電力傳送時供給之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即,可製造不增加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零件件數便可控制供電之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
可提供一種能夠一面維持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調整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或電容器等之電容、即供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及/或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藉由調整供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及/或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之共振頻率而可控制供給之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
1‧‧‧無線電力傳送裝置
2‧‧‧供電模組
3‧‧‧受電模組
6‧‧‧交流電源
7‧‧‧穩定電路
8‧‧‧充電電路
9‧‧‧充電電池
10‧‧‧被供電機器
21‧‧‧供電線圈
22‧‧‧供電共振器
31‧‧‧受電線圈
32‧‧‧受電共振器
51‧‧‧虛線
52‧‧‧實線
200‧‧‧無線式頭戴型耳機
200a‧‧‧耳機揚聲器部
201‧‧‧充電器
C1‧‧‧電容器
C2‧‧‧電容器
C3‧‧‧電容器
C4‧‧‧電容器
d12‧‧‧距離
d23‧‧‧距離
d34‧‧‧距離
f‧‧‧共振頻率
I1‧‧‧電流
I2‧‧‧電流
I3‧‧‧電流
I4‧‧‧電流
Iin‧‧‧電流
L1‧‧‧線圈
L2‧‧‧線圈
L3‧‧‧線圈
L4‧‧‧線圈
M12‧‧‧互感
M23‧‧‧互感
M34‧‧‧互感
R1‧‧‧電阻器
R2‧‧‧電阻器
R3‧‧‧電阻器
R4‧‧‧電阻器
RL‧‧‧阻抗
S21‧‧‧傳送特性
Vin‧‧‧電壓
ZL‧‧‧阻抗
Zin‧‧‧輸入阻抗
圖1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概略說明圖。
圖2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等效電路之說明圖。
圖3係表示相對於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S21』之關係的曲線圖。
圖4係表示實施例1之測定結果之表。
圖5(A)係實施例1之相對於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傳送特性『S21』之圖表。(B)係實施例1之相對於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輸入阻抗Zin之圖表。
圖6係表示實施例2之測定結果之表。
圖7(A)係實施例2之相對於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傳送特性『S21』之圖表。(B)係實施例2之相對於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輸入阻抗Zin之圖表。
圖8係說明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9係說明包含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無線式頭戴型耳機及充電器之設計方法的流程圖。
以下,對本發明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
在對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及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之前,首先對利用供給電力控制方法或製造方法而設計、製造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進行說明。
(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構成)
如圖1所示,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包括具備供電線圈21及供電共振器22之供電模組2、以及具備受電線圈31及受電共振器32之受電模組3。而且,於供電模組2之供電線圈21連接有具備將供給至供電模組2之電力之驅動頻率設定為特定值之振盪電路的交流電源6,且於受電模組3之受電線圈31經由將接受到之交流電力整流化之穩定電路7及防 止過充電之充電電路8而連接有充電電池9。再者,成為電力之供電目標之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及充電電池9係相當於被供電機器10。
供電線圈21發揮將自交流電源6獲得之電力藉由電磁感應而供給至供電共振器22之作用。如圖2所示,該供電線圈21構成為以電阻器R1、線圈L1、及電容器C1為要素之RLC電路。再者,線圈L1部分係使用銅線材(具絕緣被膜),並將線圈徑設定為15mm。又,將構成供電線圈21之電路元件所具有之合計阻抗設為Z1,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構成供電線圈21之以電阻器R1、線圈L1、及電容器C1為要素之RLC電路(電路元件)所具有的合計之阻抗設為Z1。又,將流至供電線圈21之電流設為I1。再者,電流I1係與輸入至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電流Iin同義。
受電線圈31發揮如下作用:藉由電磁感應而接收作為磁場能量自供電共振器22傳送至受電共振器32之電力,並經由穩定電路7及充電電路8而供給至充電電池9。該受電線圈31係與供電線圈21同樣地,如圖2所示,構成為以電阻器R4、線圈L4、及電容器C4為要素之RLC電路。再者,線圈L4部分係使用銅線材(具絕緣被膜),並設定為線圈徑15mm。又,將構成受電線圈31之電路元件所具有之合計阻抗設為Z4,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構成受電線圈31之以電阻器R4、線圈L4、及電容器C4為要素之RLC電路(電路元件)所具有之合計阻抗設為Z4。又,於圖2中,將連接於受電線圈31之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及充電電池9(被供電機器10)之負荷阻抗設為ZL。又,將流至受電線圈31之電流設為I4。再者,將被供電機器10之合計阻抗設為ZL,但為方便起見,亦可置換為RL
如圖2所示,供電共振器22構成為以電阻器R2、線圈L2、及電容器C2為要素之RLC電路。又,如圖2所示,受電共振器32構成為以電阻器R3、線圈L3、及電容器C3為要素之RLC電路。而且,供電共振器 22及受電共振器32分別成為共振電路,發揮產生磁場共振態之作用。此處,所謂磁場共振態(共振現象),係指2個以上之線圈共振。又,將構成供電共振器22之電路元件所具有之合計阻抗設為Z2,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構成供電共振器22之以電阻器R2、線圈L2、及電容器C2為要素之RLC電路(電路元件)所具有之合計阻抗設為Z2。又,將構成受電共振器32之電路元件所具有之合計阻抗設為Z3,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構成受電共振器32之以電阻器R3、線圈L3、及電容器C3為要素之RLC電路(電路元件)所具有之合計阻抗設為Z3。又,將流至供電共振器22之電流設為I2,將流至受電共振器32之電流設為I3
又,於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中之作為共振電路之RLC電路中,若將電感設為L,並將電容器電容設為C,則由(式1)規定之f成為共振頻率。
又,供電共振器22係使用由銅線材(具絕緣被膜)構成之線圈徑15mm之螺線管型之線圈。又,受電共振器32係使用由銅線材(具絕緣被膜)構成之線圈徑15mm之螺線管型之線圈。再者,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只要為使用線圈之共振器則可為螺旋型或螺線管型等之線圈。
又,將供電線圈21與供電共振器22之間之距離設為d12,將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距離設為d23,將受電共振器32與受電線圈31之間之距離設為d34(參照圖1)。
又,如圖2所示,將供電線圈21之線圈L1與供電共振器22之線圈 L2之間之互感設為M12,將供電共振器22之線圈L2與受電共振器32之線圈L3之間之互感設為M23,將受電共振器32之線圈L3與受電線圈31之線圈L4之間之互感設為M34。又,於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中,將線圈L1與線圈L2之間之耦合係數表述為k12,將線圈L2與線圈L3之間之耦合係數表述為k23,將線圈L3與線圈L4之間之耦合係數表述為為k34
再者,供電線圈21之RLC電路之R1、L1、C1、供電共振器22之RLC電路之R2、L2、C2、受電共振器32之RLC電路之R3、L3、C3、受電線圈31之RLC電路之R4、L4、C4之電阻值、電感、電容器電容、及耦合係數k12、k23、k34較理想為於設計、製造階段等作為可變更之參數,以滿足後述之(式3)之關係式的方式設定。
根據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於使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共振之情形時,可於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產生磁場共振態。若於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共振之狀態下產生磁場共振態,則可將電力作為磁場能量自供電共振器22傳送至受電共振器32。
(供給電力控制方法)
基於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構成,對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之電力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若表示根據上述構成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包含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及充電電池9)之電路圖則如圖1之下圖所示。其係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全體置換為一個輸入阻抗Zin而表示者。據此可知,為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若交流電源6設為通常使用之定電壓電源,則電壓Vin保持為固定,因此,必須控制電流Iin之值。
而且,若將該電流Iin以基於電壓Vin及輸入阻抗Zin之關係式表示則如(式2)所示。
根據(式2)可知,若增大輸入阻抗Zin之值,則可減小電流Iin之值,若減小輸入阻抗Zin之值,則可增大電流Iin之值。
因此,若為更詳細地表示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而利用等效電路表示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構成,則如圖2所示。而且,根據圖2之等效電路,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可如(式3)般表述。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供電線圈21、供電共振器22、受電共振器32、及受電線圈31之阻抗Z1、Z2、Z3、Z4、ZL分別可如(式4)般表述。
其次,若將(式4)導入(式3),則成為(式5)。
於是,可知將上述(式5)中的供電線圈21之RLC電路之R1、L1、C1、供電共振器22之RLC電路之R2、L2、C2、受電共振器32之RLC電路之R3、L3、C3、受電線圈31之RLC電路之R4、L4、C4之電阻值、電感、電容器電容、及耦合係數k12、k23、k34於設計、製造階段等作為可變更之參數,調整根據上述(式5)之關係式導出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便可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於如上所述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中,已知藉由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可謀求無線電力傳送之電力傳送效率之最大化,其通常係求出電力傳送效率之最大化而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 共振頻率一致。此處,所謂電力傳送效率,係指受電模組3接收之電力相對於供給至供電模組2之電力之比率。
於是,為了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必須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設定為特定值(參照式1)。此意味著設計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時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受到限制。又,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亦為決定向供電目標之充電電池9等被供電機器10供電之電力的參數,因此,較理想為能夠調整線圈之電感或電容器電容。
(利用共振頻率之電力控制)
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了能夠一面維持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的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調整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而可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的相對於供給至供電模組2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S21』、或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耦合係數k23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進而,設定包含該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於包含該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變更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藉此,可調整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而且,藉由調整供電共振器22及/或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面維持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之值而控制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以下,將改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情形時的供給 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之控制方法作為實施例1而進行說明,又,將改變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情形時的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之控制方法作為實施例2而進行說明。
(實施例1)
實施例1中使用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將R1、R2、R3、R4之值分別設定為0.5Ω、0.5Ω、0.5Ω、0.5Ω。又,將L1、L2、L3、L4之值分別設定為4.5μH、4.5μH、4.5μH、4.5μH。又,將耦合係數k12、k34分別設定為0.189、0.189。又,將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設定(固定)為1.003MHz。繼而,將上述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連接於網路分析儀(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安捷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E5061B),而測定改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情形時的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耦合係數k23、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的傳送特性『S21』(詳細情況將於下文進行敍述)與輸入阻抗Zin、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的傳送特性『S21』(詳細情況將於下文進行敍述)與輸入阻抗Zin
又,於本測定實驗中,係以相對於供給至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電力之驅動頻率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傳送特性『S21』為具有雙峰性之性質者而進行測定。
此處,所謂傳送特性『S21』,係表示於網路分析儀連接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而測量之信號,以分貝表示,數值越大則表示電力傳送效率越高。而且,相對於供給至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電力之驅動頻率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傳送特性『S21』,根據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磁場所致之連接程度(磁場耦合)之強度,而分為具有單峰性之性質者與具有雙峰性之性質者。而且,所謂單峰性,係指相對於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S21』之波峰為一個且此波峰於共振頻 帶(f0)出現(參照圖3之虛線51)。另一方面,所謂雙峰性,係指相對於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S21』之波峰有兩個,且此兩個波峰於低於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fL)與高於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fH)出現(參照圖3之實線52)。若更詳細地定義雙峰性,則係指於上述網路分析儀連接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而測量之反射特性『S11』具有兩個波峰的狀態。因此,即便相對於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S21』之波峰看似為一個,但測量之反射特性『S11』具有兩個波峰之情形時,亦為具有雙峰性之性質者。
於具有上述單峰性之性質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中,如圖3之虛線51所示,驅動頻率在共振頻率f0時其傳送特性『S21』最大化(電力傳送效率最大化)。
另一方面,於具有雙峰性之性質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中,如圖3之實線52所示,傳送特性『S21』係於低於共振頻率f0之驅動頻帶(fL)與高於共振頻率f0之驅動頻帶(fH)最大化。
再者,一般而言,若供電共振器與受電共振器之間之距離相同,則雙峰性之傳送特性『S21』之最大值(在fL或fH之傳送特性『S21』之值),成為比單峰性之傳送特性『S21』之最大值(在f0之傳送特性『S21』之值)更低的值(參照圖3之曲線圖)。
具體而言,將供給至供電模組2之交流電力之驅動頻率設定為雙峰性之低頻側之波峰附近之頻率fL的情形時(同相共振模式),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為同相位且成為共振狀態,流向供電共振器22之電流之朝向與流向受電共振器32之電流之朝向成為相同朝向。其結果為,如圖3之曲線圖所示,雖然未達到以電力傳送效率之最大化為目的之一般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傳送特性『S21』(虛線51),但即便於使驅動頻率與供電模組2具備之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模組3具備之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不一致的情形時,亦可將傳送特性 『S21』之值設為相對較高之值。此處,將流向供電模組2之線圈(供電共振器22)之電流之朝向與流向受電模組3之線圈(受電共振器32)之電流之朝向成為相同朝向的共振狀態稱為同相共振模式。
又,於上述同相共振模式中,產生於供電共振器22之外周側之磁場與產生於受電共振器32之外周側之磁場相互抵消,藉此,於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外周側,磁場所致之影響減小,從而可形成具有較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外周側以外之磁場強度(例如,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內周側之磁場強度)更小之磁場強度的磁場空間。而且,於該磁場空間收納有期望減小磁場影響之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或充電電池9等之情形時,可減少或防止對於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或充電電池9等發生由磁場引起之渦電流,從而能夠抑制發熱所致之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將供給至供電模組2之交流電力之驅動頻率設定為雙峰性之高頻側之波峰附近之頻率fH的情形時(逆相共振模式),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為逆相位且成為共振狀態,流向供電共振器22之電流之朝向與流向受電共振器32之電流之朝向成為相反朝向。其結果為,如圖3之曲線圖所示,雖然未達到以電力傳送效率之最大化為目的之一般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傳送特性『S21』(虛線51),但即便於使驅動頻率與供電模組2具備之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模組3具備之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不一致的情形時,亦可將傳送特性『S21』之值設為相對較高之值。此處,將流向供電模組2之線圈(供電共振器22)之電流之朝向與流向受電模組3之線圈(受電共振器32)之電流之朝向成為相反朝向的共振狀態稱為逆相共振模式。
又,於上述逆相共振模式中,產生於供電共振器22之內周側之磁場與產生於受電共振器32之內周側之磁場相互抵消,藉此,於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內周側,磁場所致之影響減小,從而可形 成具有較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內周側以外之磁場強度(例如,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外周側之磁場強度)更小之磁場強度的磁場空間。而且,於該磁場空間收納有期望減小磁場影響之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或充電電池9等之情形時,可減小或防止對於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或充電電池9等發生由磁場引起之渦電流,從而能夠抑制發熱所致之負面影響。又,藉由該逆相共振模式而形成之磁場空間係形成於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內周側,故而藉由於該空間中組入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或充電電池9等電子零件,而可提高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自身之精簡化、設計自由度。
再者,於本實施例中,以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傳送特性『S21』具有雙峰性之性質之方式,設定供電線圈21之RLC電路之R1、L1、C1、供電共振器22之RLC電路之R2、L2、C2、受電共振器32之RLC電路之R3、L3、C3、受電線圈31之RLC電路之R4、L4、C4之電阻值、電感、電容器電容、及耦合係數k12、k23、k34等構成供電模組2及受電模組3之可變更之參數。
以上述方式,測定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定為1.003MHz之後改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S21』與輸入阻抗Zin、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S21』與輸入阻抗Zin。又,耦合係數k23係於相對於供給至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傳送特性『S21』具有雙峰性之性質之情形時,根據(式6)而求出。再者,耦合係數k23係表示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耦合之強度之指標。
基於上述,將實施例1之測定結果示於圖4。又,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定為1.003MHz之後改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橫軸)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S21』(縱軸:◆記號)、及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S21』(縱軸:■記號)圖表化為圖5(A)。又,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定為1.003MHz之後改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橫軸)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之輸入阻抗Zin(縱軸:◆記號)、及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之輸入阻抗Zin(縱軸:■記號)圖表化為圖5(B)。
(將傳送特性『S21』設定為基準值之情形:同相共振模式)
首先,對將傳送特性『S21』設定為基準值且設為同相共振模式之情形進行說明。首先,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為1.003MHz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參照圖4之S21(dB)@ fL)之值即-5.76dB設為基準值。再者,根據圖4及圖5(A)可知,於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為1.003MHz之情形時,傳送特性之值最高,電力傳送效率最佳。
繼而,設定包含-5.76dB之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該理想之傳送特性之值係可根據被供電機器10之規格等自由設定之值)。此係設定容許之電力傳送效率之範圍。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向充電 電池9供電時之電力傳送效率不存在問題之值,將-6.10dB設為下限值。由此,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係設定為-6.10~-5.76dB。
而且,若將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設定為-6.10~-5.76dB,則參照圖4之「S21(dB)@ fL」之項目與「受電共振器(MHz)」之項目,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之可變範圍係決定為0.978~1.076MHz之範圍。藉此,可在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控制於0.978~1.076MHz之範圍內之範圍內,調整受電共振器3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
又,若如上述般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並將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固定為1.003MHz,然後增大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則如圖4之「|Zin|(Ω)@ fL」之項目及圖5(B)之◆記號所示,可知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大之特性。
因此,可知基於如上述般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隨著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的特性,於0.978~1.076MHz之範圍內調整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便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而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例如,與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為0.978MHz之情形相比,設為1.076MHz之情形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大,電流Iin之值變小,而可減少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將傳送特性『S21』設定為基準值之情形:逆相共振模式)
其次,對將傳送特性『S21』設定為基準值且設為逆相共振模式之情形進行說明。首先,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為1.003MHz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 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參照圖4之S21(dB)@ fH)之值即-8.99dB設為基準值。
繼而,設定包含-8.99dB之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該理想之傳送特性之值係可根據被供電機器10之規格等自由設定之值)。此係設定容許之電力傳送效率之範圍。於本實施形態中,例如,作為向充電電池9供電時之電力傳送效率不存在問題之值,將-9.42dB設為下限值。由此,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係設定為-9.42~-8.99dB。
而且,若將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設定為-9.42~-8.99dB,則參照圖4之「S21(dB)@ fH」之項目與「受電共振器(MHz)」之項目,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之可變範圍係決定為0.978~1.034MHz之範圍。藉此,可在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控制於0.978~1.034MHz之範圍內之範圍內,調整受電共振器3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
又,若如上述般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並將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固定為1.003MHz,然後增大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則如圖4之「|Zin|(Ω)@ fH」之項目及圖5(B)之■記號所示,可知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小之特性。
因此,可知基於如上述般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隨著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於0.978~1.034MHz之範圍內調整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便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而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例如,與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為0.978MHz之情形相比,設為1.034MHz之情形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小,電流Iin之值 變大,而可增大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將耦合係數k23設定為基準值之情形)
其次,對將耦合係數k23設定為基準值之情形進行說明。首先,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為1.003MHz之情形時的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耦合係數k23(參照圖4之耦合係數k23)之值即0.189設為基準值。
繼而,設定包含0.189之基準值之理想之耦合係數k23之範圍(該理想之耦合係數k23之值係可根據被供電機器10之規格等自由設定之值)。此係設定容許之電力傳送效率之範圍。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對充電電池9供電時之電力傳送效率不存在問題之值,針對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耦合係數k23之範圍,而將0.187設為下限值,並將0.194設為上限值。
而且,若將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耦合係數k23之範圍設定為0.187~0.194,則參照圖4之「耦合係數k23」之項目與「受電共振器(MHz)」之項目,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之可變範圍係決定為0.957~1.034MHz之範圍。藉此,可在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控制於0.957~1.034MHz之範圍內之範圍內,調整受電共振器3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
又,若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並將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固定為1.003MHz,然後增大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則如圖4之「|Zin|(Ω)@ fL」之項目及圖5(B)之◆記號所示,可知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大之特性。
因此,可知基於如上述般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隨著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的特性,於0.957~1.034MHz之範圍內調整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便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而控制自 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例如,與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為0.957MHz之情形相比,設為1.034MHz之情形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大,電流Iin之值變小,而可減少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另一方面,若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並將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固定為1.003MHz,然後增大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則如圖4之「|Zin|(Ω)@ fH」之項目及圖5(B)之■記號所示,可知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小之特性。
因此,可知基於如上述般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隨著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於0.957~1.034MHz之範圍內調整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便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而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例如,與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為0.957MHz之情形相比,設為1.034MHz之情形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小,電流Iin之值變大,而可增大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再者,如上述般將相對於供給至供電模組2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S21』、或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耦合係數k23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但將哪一者設為基準值可於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設計階段自由地選擇。
(實施例2)
本實施例2中使用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係與實施例1中所使用者相同。於本實施例2中,將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設定(固定)為1.003MHz。繼而,與實施例1同樣地,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連接於網路分析儀,而測定改變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之情形時的 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耦合係數k23、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S21』與輸入阻抗Zin、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S21』與輸入阻抗Zin
將實施例2之測定結果示於圖6。又,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定(固定)為1.003MHz之後改變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橫軸)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S21』(縱軸:◆記號)、及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S21』(縱軸:■記號)圖表化為圖7(A)。又,將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定為1.003MHz之後改變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橫軸)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之輸入阻抗Zin(縱軸:◆記號)、及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之輸入阻抗Zin(縱軸:■記號)圖表化為圖7(B)。
(將傳送特性『S21』設定為基準值之情形:同相共振模式)
首先,對將傳送特性『S21』設定為基準值且設為同相共振模式之情形進行說明。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為1.003MHz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參照圖6之S21(dB)@ fL)之值即-5.93dB設為基準值。再者,根據圖6及圖7(A)可知,於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為1.003MHz之情形時,傳送特性之值最高,電力傳送效率最佳。
繼而,設定包含-5.93dB之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該理想之傳送特性之值係可根據被供電機器10之規格等自由設定之值)。此係設定容許之電力傳送效率之範圍。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向充電電池9供電時之電力傳送效率不存在問題之值,將-6.34dB設為下限 值。由此,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係設定為-6.34~-5.93dB。
而且,若將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設定為-6.34~-5.93dB,則參照圖6之「S21(dB)@ fL」之項目與「供電共振器(MHz)」之項目,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之可變範圍係決定為0.957~1.056MHz之範圍。藉此,可在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控制於0.957~1.056MHz之範圍內之範圍內,調整供電共振器2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
又,若如上述般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並將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固定為1.003MHz,然後增大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則如圖6之「|Zin|(Ω)@ fL」之項目及圖7(B)之◆記號所示,可知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小之特性。
因此,可知基於如上述般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隨著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於0.957~1.056MHz之範圍內調整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便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而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例如,與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為0.957MHz之情形相比,設為1.056MHz之情形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小,電流Iin之值變大,而可增大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將傳送特性『S21』設定為基準值之情形:逆相共振模式)
其次,對將傳送特性『S21』設定為基準值且設為逆相共振模式之情形進行說明。首先,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為1.003MHz之情形時的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時之傳送特性(參照圖6之 S21(dB)@ fH)之值即-9.46dB設為基準值。
繼而,設定包含-9.46dB之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該理想之傳送特性之值係可根據被供電機器10之規格等自由設定之值)。此係設定容許之電力傳送效率之範圍。於本實施形態中,例如,作為對向充電電池9供電時之電力傳送效率不存在問題之值,將-9.76dB設為下限值。由此,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係設定為-9.76~-9.46dB。
而且,若將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傳送特性之範圍設定為-9.76~-9.46dB,則參照圖6之「S21(dB)@ fH」之項目與「供電共振器(MHz)」之項目,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之可變範圍係決定為0.978~1.056MHz之範圍。藉此,可在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控制於0.978~1.056MHz之範圍內之範圍內,調整供電共振器2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
又,若如上述般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並將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固定為1.003MHz,然後增大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則如圖6之「|Zin|(Ω)@ fH」之項目及圖7(B)之■記號所示,可知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大之特性。
因此,可知基於如上述般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隨著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的特性,於0.978~1.056MHz之範圍內調整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便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而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例如,與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為0.978MHz之情形相比,設為1.056MHz之情形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大,電流Iin之值變小,而可減少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將耦合係數k23設定為基準值之情形)
其次,對將耦合係數k23設定為基準值之情形進行說明。首先,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為1.003MHz之情形時的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耦合係數k23(參照圖6之耦合係數k23)之值即0.188設為基準值。
繼而,設定包含0.188之基準值之理想之耦合係數k23之範圍(該理想之耦合係數k23之值係可根據被供電機器10之規格等自由設定之值)。此係設定容許之電力傳送效率之範圍。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向充電電池9供電時之電力傳送效率不存在問題之值,針對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耦合係數k23之範圍,而將0.187設為下限值,並將0.194設為上限值。
而且,若將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耦合係數k23之範圍設定為0.187~0.194,則參照圖6之「耦合係數k23」之項目與「供電共振器(MHz)」之項目,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之可變範圍係決定為0.957~1.056MHz之範圍。藉此,可在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控制於0.957~1.056MHz之範圍內之範圍內,調整供電共振器2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電容器電容。
又,若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同相共振模式,並將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固定為1.003MHz,然後增大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則如圖6之「|Zin|(Ω)@ fL」之項目及圖7(B)之◆記號所示,可知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小之特性。
因此,可知基於如上述般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隨著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於0.957~1.056MHz之範圍內調整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便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而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例如,與將供電共 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為0.957MHz之情形相比,設為1.056MHz之情形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小,電流Iin之值變大,而可增大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另一方面,若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設定為雙峰性之逆相共振模式,並將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固定為1.003MHz,然後增大供電共振器22之共振頻率,則如圖6之「|Zin|(Ω)@ fH」之項目及圖7(B)之■記號所示,可知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大之特性。
因此,可知基於如上述般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隨著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的特性,於0.957~1.056MHz之範圍內調整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便可調整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改變電流Iin之值,而控制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例如,與將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為0.957MHz之情形相比,設為1.056MHz之情形時,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變大,電流Iin之值變小,而可減少自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供給至被供電機器10之電力。
如以上說明所述,根據上述方法,藉由改變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可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而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根據上述方法,可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的相對於供給至供電模組2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或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耦合係數k23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並以該基準值為基準設定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於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改變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而且,藉由改變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至少一者所 具有之共振頻率,能夠一面維持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而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根據上述方法,即便為利用共振現象自具備供電線圈21及供電共振器22之供電模組2對具備受電共振器32及受電線圈31之受電模組3供給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亦可將使供電共振器2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的相對於供給至供電模組2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或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耦合係數k23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並以該基準值為基準設定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於包含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改變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而且,藉由改變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能夠一面維持電力傳送效率,一面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而調整供給之電力。
又,根據上述方法,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可藉由改變各自具備之電容器之電容而進行調整。
再者,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亦可藉由改變各自具備之線圈之電感而進行調整。
(製造方法)
其次,參照圖8及圖9,對作為製造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一步驟之設計方法(設計步驟)進行說明。於本說明中,作為搭載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行動機器係以具備耳機揚聲器部200a之無線式頭戴型耳機200、及充電器201為例而進行說明(參照圖8)。
利用本設計方法而設計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於圖8所示之無線式頭戴型耳機200及充電器201中分別係作為受電模組3(受電線圈31、受電共振器32)及供電模組2(供電線圈21、供電共振器22)而搭載。又,於圖8中,為便於說明,而將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及充電電池9 記載於受電模組3之外,但實際上係配置於螺線管狀之受電線圈31及受電共振器32之線圈內周側。即,以於無線式頭戴型耳機200中搭載受電模組3、穩定電路7、充電電路8及充電電池9、於充電器201中搭載供電模組2、且於供電模組2之供電線圈21連接有交流電源6的狀態進行使用。
(設計方法)
首先,如圖9所示,根據充電電池9之電容、及充電電池9之充電所需之充電電流,來決定受電模組3接收之受電電量(S1)。
其次,決定供電模組2與受電模組3之間之距離(S2)。該距離係將內建有受電模組3之無線式頭戴型耳機200載置於內建有供電模組2之充電器201時之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的距離d23,使用形態為充電中之狀態。更詳細而言,供電共振器22與受電共振器32之間之距離d23係考慮無線式頭戴型耳機200與充電器201之形狀、構造而決定。
又,基於無線式頭戴型耳機200之大小、形狀、構造,而決定受電模組3之受電線圈31及受電共振器32之線圈徑(S3)。
又,基於充電器201之大小、形狀、構造,而決定供電模組2之供電線圈21及供電共振器22之線圈徑(S4)。
藉由經過上述S2~S4之順序而決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供電共振器22(線圈L2)與受電共振器32(線圈L3)之間之耦合係數k23、及電力傳送效率。
根據藉由上述S1決定之受電模組3接收之受電電量、及經過S2~S4之順序而決定的電力傳送效率,來決定向供電模組2供電所需之最低限度之供電電量(S5)。
而且,基於上述受電模組3接收之受電電量、電力傳送效率、及向供電模組2供電所需之最低限度之供電電量,而決定無線電力傳送 裝置1中之輸入阻抗Zin之設計值(S6)。
而且,以成為藉由S6決定之輸入阻抗Zin之設計值之方式,決定供電線圈21與供電共振器22之間之距離d12、受電共振器32與受電線圈31之間之距離d34、供電共振器22、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等(S7)。再者,供電共振器22、受電共振器32之共振頻率係按照實施例1及實施例2中所說明之順序,利用供電共振器22及受電共振器32具備之RLC電路(共振電路)之電感及/或電容器電容調整而決定。
根據包含上述設計方法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製造方法、及經過上述設計步驟而製造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可製造不設置新的機器便可藉由設定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輸入阻抗Zin之值而調整進行無線電力傳送時供給之電力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即,可製造不增加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之零件件數便可控制供電之電力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
(其他實施形態)
於上述製造方法之說明中,係例示無線式頭戴型耳機200而進行說明,但只要為具備充電電池之機器,則亦可使用於平板型PC、數位相機、行動電話、耳機型音樂播放器、助聽器、集音器等。
又,於上述說明中,係例示藉由利用供電模組2及受電模組3具備之共振器(線圈)間之共振現象(磁場共振態)使磁場耦合而進行電力傳送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進行說明,但亦可應用於利用供電裝置及受電裝置具備之線圈間之共振及電磁感應而進行電力傳送的無線電力傳送裝置。
又,於上述說明中,係假定將無線電力傳送裝置1搭載於行動式之電子機器之情形而進行說明,但用途並不限於該等小型者,藉由對照必要電量而變更規格,例如,亦可搭載於相對大型之電動汽車(EV)之無線充電系統或更小型之醫療用之無線式胃內相機等。
以上之詳細說明中,為了能夠更容易理解本發明,而以特徵部分為中心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之詳細說明所記載之實施形態、實施例,亦可應用於其他實施形態、實施例,應儘可能廣地解釋其應用範圍。又,本說明書中使用之用語及語法係用於準確地對本發明進行說明者,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解釋者。又,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本說明書所記載之發明之概念而容易地推想出包含於本發明之概念之其他構成、系統、方法等。因此,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應理解為於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思想之範圍內包含均等構成者。又,為充分理解本發明之目的及本發明之效果,較理想為充分參考業已公開之文獻等。
1‧‧‧無線電力傳送裝置
2‧‧‧供電模組
3‧‧‧受電模組
6‧‧‧交流電源
7‧‧‧穩定電路
8‧‧‧充電電路
9‧‧‧充電電池
10‧‧‧被供電機器
21‧‧‧供電線圈
22‧‧‧供電共振器
31‧‧‧受電線圈
32‧‧‧受電共振器
C1‧‧‧電容器
C2‧‧‧電容器
C3‧‧‧電容器
C4‧‧‧電容器
d12‧‧‧距離
d23‧‧‧距離
d34‧‧‧距離
I1‧‧‧電流
I2‧‧‧電流
I3‧‧‧電流
I4‧‧‧電流
L1‧‧‧線圈
L2‧‧‧線圈
L3‧‧‧線圈
L4‧‧‧線圈
M12‧‧‧互感
M23‧‧‧互感
M34‧‧‧互感
R1‧‧‧電阻器
R2‧‧‧電阻器
R3‧‧‧電阻器
R4‧‧‧電阻器
RL‧‧‧阻抗
ZL‧‧‧阻抗
Zin‧‧‧輸入阻抗

Claims (10)

  1. 一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係自具備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具備受電共振器之受電模組使磁場改變而供給電力,且該供給電力控制方法係藉由調整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設定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控制上述供給之電力。
  2. 如請求項1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中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自具備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具備受電共振器之受電模組使磁場改變而供給電力,且該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將使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或上述供電共振器與上述受電共振器之間之耦合係數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於包含該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調整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藉此,設定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控制上述供給之電力。
  3. 如請求項1或2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中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係利用共振現象,自至少具備供電線圈及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至少具備受電共振器及受電線圈之受電模組供給電力。
  4. 如請求項3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以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及高於 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分別具有波峰之雙峰性之特性的方式,設定構成上述供電模組及上述受電模組之可變之參數,將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上述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藉此,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基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經調整。
  5. 如請求項3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以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及高於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分別具有波峰之雙峰性之特性的方式,設定構成上述供電模組及上述受電模組之可變之參數,將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上述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藉此,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基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的特性經調整。
  6. 如請求項3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以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及高於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分別具有波峰之雙峰性之特性的方式,設定構成上述供電模組及上述受電模組之可變之參數,將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上述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高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 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藉此,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基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大的特性經調整。
  7. 如請求項3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以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具有於低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及高於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分別具有波峰之雙峰性之特性的方式,設定構成上述供電模組及上述受電模組之可變之參數,將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電力之上述驅動頻率設定為與於高於上述供電模組及受電模組之上述共振頻率之驅動頻帶出現之傳送特性之峰值相對應的帶域,藉此,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基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隨著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變大而變小的特性經調整。
  8. 如請求項1之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其中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包括電容器,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係藉由改變各自之上述電容器之電容而調整。
  9. 一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藉由如請求項1之供給電力控制方法而經調整。
  10. 一種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自具備供電共振器之供電模組對具備受電共振器之受電模組使磁場改變而供給電力,且該製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將使上述供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及上述受電共振器所具有之共振頻率一致之情形時、相對於供給至上述供電模組之 電力之驅動頻率之傳送特性之值、或上述供電共振器與上述受電共振器之間之耦合係數之值,設為規定電力傳送效率之基準值,於包含該基準值之理想之範圍內,調整上述供電共振器及上述受電共振器之至少一者所具有之共振頻率,藉此,設定該無線電力傳送裝置之輸入阻抗之值而控制上述供給之電力。
TW103110553A 2013-04-01 2014-03-20 Radio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TWI572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6255A JP2014204469A (ja) 2013-04-01 2013-04-01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供給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3526A true TW201503526A (zh) 2015-01-16
TWI572110B TWI572110B (zh) 2017-02-21

Family

ID=51658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0553A TWI572110B (zh) 2013-04-01 2014-03-20 Radio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56638A1 (zh)
EP (1) EP2985879A4 (zh)
JP (1) JP2014204469A (zh)
KR (1) KR20150139549A (zh)
CN (1) CN105122575A (zh)
SG (1) SG11201507821PA (zh)
TW (1) TWI572110B (zh)
WO (1) WO20141627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91731B2 (en) * 2012-09-05 2018-06-05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Non-contact charging device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tenna coil for data transfer and electric power transmitting antenna coil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and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using same
WO2016163092A1 (ja) * 2015-04-06 2016-10-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106329738A (zh) * 2016-09-22 2017-01-11 武汉大学 基于磁共振无线输电的固有频率调谐装置及控制方法
US10355532B2 (en) 2016-11-02 2019-07-16 Apple Inc.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KR101986362B1 (ko) * 2017-09-20 2019-06-05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고주파 전원 전달 장치
EP3648299A1 (de) * 2018-10-31 2020-05-06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Resonanter schwingkreis zum übertragen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KR20220021093A (ko) * 2020-08-13 2022-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 개의 공진기들을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12005249B2 (en) 2021-02-12 2024-06-11 Medtronic, Inc. Method for regulating TETS power transfer
KR20240018976A (ko) * 2022-08-03 2024-02-14 주식회사 반프 최적 전력전송을 위한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의 최적 공진주파수 제어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2414B2 (en) * 1999-06-21 2007-05-01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Adaptive inductive power supply
JP4624768B2 (ja) 2004-11-29 2011-02-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および被検体内導入システム
US9130407B2 (en) * 2008-05-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charging in wireless power environment
EP3544196B1 (en) * 2008-09-27 2023-09-13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US8338991B2 (en) * 2009-03-20 2012-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impedance tuning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JP5365306B2 (ja) 2009-03-31 2013-12-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2011050140A (ja) * 2009-08-26 2011-03-10 Sony Corp 非接触給電装置、非接触受電装置、非接触給電方法、非接触受電方法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5664018B2 (ja) * 2009-10-30 2015-02-04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らを利用したテーブルと卓上ランプ
JP2011151989A (ja) * 2010-01-22 2011-08-04 Sony Corp 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JP5211088B2 (ja) * 2010-02-12 2013-06-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および車両給電システム
WO2012070634A1 (en) * 2010-11-26 2012-05-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JP5725843B2 (ja) * 2010-12-21 2015-05-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システム
JP2012135127A (ja) * 2010-12-22 2012-07-12 Panasonic Corp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それに用いられる送電機器および受電機器、ならびに無線電力伝送方法
JP2012143117A (ja) * 2011-01-06 2012-07-2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US20120200150A1 (en) * 2011-02-08 2012-08-09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EP2677627B1 (en) * 2011-02-15 2018-04-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Non-contact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vehicle having the non-contact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mounted therein and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equipment
US8742627B2 (en) * 2011-03-01 2014-06-03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feeder
US9356449B2 (en) * 2011-03-01 2016-05-31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controller
JP6035711B2 (ja) * 2011-07-21 2016-1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受電装置、送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検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62766A1 (ja) 2014-10-09
JP2014204469A (ja) 2014-10-27
EP2985879A1 (en) 2016-02-17
EP2985879A4 (en) 2016-12-21
CN105122575A (zh) 2015-12-02
KR20150139549A (ko) 2015-12-11
SG11201507821PA (en) 2015-10-29
TWI572110B (zh) 2017-02-21
US20160056638A1 (en) 2016-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2110B (zh) Radio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TWI572111B (zh) Radio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heating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TWI542110B (zh) Radio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heating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6199058B2 (ja) 無線電力伝送によって電力供給される被給電機器の受電電圧制御方法、当該受電電圧制御方法によって調整された無線電力伝送装置、及び、その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68126B (zh) A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of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WO2015056539A1 (ja) 磁界空間を形成可能な無線電力伝送装置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WO2014132479A1 (ja)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供給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5108030A1 (ja)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199827A1 (ja) 無線電力伝送に用いる給電モジュール及び給電モジュールの電力供給方法
WO2014199830A1 (ja)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及び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電力供給方法
WO2014125675A1 (ja)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供給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4132480A1 (ja)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における入力インピーダンスの負荷変動応答性の調整方法、及び、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