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7153A - 淨水器專用水龍頭 - Google Patents

淨水器專用水龍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7153A
TW201447153A TW103103128A TW103103128A TW201447153A TW 201447153 A TW201447153 A TW 201447153A TW 103103128 A TW103103128 A TW 103103128A TW 103103128 A TW103103128 A TW 103103128A TW 201447153 A TW201447153 A TW 2014471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rified water
raw water
disk
fixed dis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3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hru Hayakawa
Takayuki Hayakawa
Miho Ota
Original Assignee
Mizsei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zsei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zsei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47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15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1/042Arrangements on taps for wash-basins or baths for connecting to the wa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contamination of drinking-water pipes, e.g. means for aerating self-closing flush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02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16K3/04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30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B01D35/04Plug, tap, or cock filters filtering el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faucet
    • B01D35/046Plug, tap, or cock filters filtering el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faucet the filtering element being mounted in the faucet plu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2201/00Details, device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C2201/30Diverter valves in faucets or ta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2201/00Details, device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C2201/40Arrangement of water treatment devices in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充分地確保用於釋放原水及/或淨化水之殘留壓力的時間,且完全地防止淨化水在淨化水之完全停止時之同時自淨水器主體的排水口產生滴落。在切換閥筒匣(cartridge)100中,在旋轉限制部170的第1角度位置,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係將原水流入口125H與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加以連通,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將淨化水流出口128H與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H加以連通,在中間角度位置,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係將原水流入口125H與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之連通加以解除,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將淨化水流出口128H與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加以連通,在第2角度位置,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係將原水流入口125H與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之連通之解除狀態加以維持,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將淨化水流出口128H與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連通加以解除。

Description

淨水器專用水龍頭
本發明係關於固定地設置於廚房之洗滌槽等之設置面的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特別是關於下述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該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具備有使用陶瓷盤的切換閥機構,且使整體結構緊密化,另一方面具有確實地防止在止水時,淨化水從排水口滴落的功能(以下稱為「止水時滴落防止功能」。)。
[習知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
習知,作為對來自供水源的原水(自來水)進行過濾和淨化,而排出淨化水的淨水器,有槽下型淨水器。該槽下型淨水器係在洗滌槽下的空間,設置具有淨化水功能的淨水器主體,而藉由配管將淨水器主體連接於設置在洗滌槽上的既定部位的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不具有淨化水的功能,將來自上述淨水器主體的淨化水排出的水龍頭),以淨水器主體內部的淨水筒匣對來自供水源的原水進行淨化,然後,供給至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從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排水口排出。另外,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一般考慮於將來自供水源的原水直接供給至淨水器主體之情形,因供水壓力之變化等原因,過大的負荷施加於淨水器主體的淨水筒匣等之可能性,一旦將來自供水源的原水供給至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內部的原水流路(而非淨水器主體),經由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內部流 路,或迂回流過該內部流路時,原水之供水壓力係以對淨水器專用水龍頭成為適當之供水壓力之方式進行壓力調整或壓力控制(在必要之情形時,進行恒定流量化),將經壓力調整或壓力控制後之原水從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供給至淨水器主體,在淨水器主體內部,將原水淨化為淨化水後,將該淨化水供給至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內部,並從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排水管的前端的排水口排出。
[配管結構和流路結構]
因此,在槽下型的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上連接有一次側(上游側)原水管,二次側(下游側)原水管,與淨水管之3條管(管路),該一次側(上游側)原水管將來自供水源的原水供給至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內部,該二次側(下游側)原水管將來自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原水供給至淨水器主體,該淨水管將來自淨水器主體的淨化水供給至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內部。另外,在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內部,設置有藉由把手的旋轉操作,進行閥開閉動作及流路切換動作的切換閥機構,並且對應於包含上述3條管的配管結構,設置有形成一次側原水管的下游端開口與上述切換閥機構之間的流路的一次側(上游側)原水流路;形成切換閥機構和二次側原水管的上游端開口之間的流路的二次側(下游側)原水流路;形成淨化水管的下游端開口和切換閥機構之間的流路的一次側(上游側)淨化水流路;及,形成切換閥機構和排水管的上游端開口之間的流路的二次側(下游側)淨化水流路之共計4條的流路。
[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
於此,在進行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導水動作的時候,在第1方向 對把手進行旋轉操作,藉由切換閥機構,將上述一次側原水流路和二次側原水流路連通,並且將一次側淨化水流路和二次側淨化水流路連通。另一方面,在進行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止水動作的時候,具有下述之止水結構,即在與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2方向,對把手進行旋轉操作,藉由切換閥機構,隔絕上述一次側原水流路和二次側原水流路的連通,在較二次側原水流路之更上游側,停止來自一次側原水管的原水(即,來自一次側原水管的原水不經由二次側原水流路,而在淨水器主體中流動)之止水結構(所謂的「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與下述之止水結構,即,隔絕一次側淨化水流路和二次側淨化水流路的連通,在較二次側淨化水流路之更上游側,停止來自一次側原水管的原水(即,來自一次側原水管的原水雖經由二次側原水流路而在淨水器主體中流動,但是不在淨化水排出用的排水管中流動)之止水結構(所謂的「前端停止式止水結構」)。但是,在前端停止式止水結構中,由於不但在導水時,而且還在止水時(即,平時),對淨水器主體,施加有原水的供水壓力,故因必須考慮淨水器主體的耐壓結構等的理由,所以一般多採用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
[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之課題]
一方面,對於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的情況,被指摘有下述之不良狀況,即,在從淨化水排出模式,切換至淨化水止水模式時,藉由切換閥機構,隔絕一次側原水流路和二次側原水流路的連通,在較二次側原水流路之更上游側,停止來自一次側原水管的原水,但於此時,在較切換閥機構之下游側(在與淨水器主體內部的二次側原水流路,二次側原水管,淨水器主體的內部流路,淨化水管,一次側淨化水流路, 切換閥機構,二次側淨化水流路及排水管連通之一連串的流路內部,特別是在淨水器主體內部的流路周邊的流路內)殘留或滯留之滯留水(原水和淨化水)中,產生淨水器主體內部的導水阻力等所造成之殘留壓力,因該殘留壓力,較止水位置之下游側的滯留水會從排水管的前端的排水口滴落。
於是,在採用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時,必須要求防止在止水時位於較止水位置之下游側的滯留水從排水管的前端的排水口滴落的不良狀況。在包含採用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之淨化水功能的水龍頭或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中,作為提出防止該不良狀況的發明,具有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案登錄第2521538號公報)中所記載之設計,以及在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4-076557號公報)中所記載的發明。
專利文獻1的目的在於提供在從淨化水排出狀態,關閉水龍頭時,可短時間地停止來自龍頭的滴水的複合水龍頭(參照第2頁左欄的「設計所欲解決之課題」)。該設計為下述之水龍頭,該水龍頭包括第1閥構件和第2閥構件,該第1閥構件具有與自來供水龍頭連接的第1入口;與淨水器的入口側管連接的第1出口;與淨水器的出口側配管連接的第2入口;與排出口的配管連接的第2出口,該第2閥構件係在接觸於該第1閥構件之狀態下被安裝,於與第1閥構件的接觸面側,形成有對向之一對凹部,且上述第1閥構件係按照第1入口和第2入口對向,且第1出口和第2出口對向的方式而設置,上述第2閥構件係按照下述方式構成,該方式為:在止水位置,一邊之凹部面對第1出口,另一邊之凹部面對第2出口,在淨水器動作位置,一邊之凹部將第1入口和第1出口連通,並且另一邊之凹部將第2入口和第2出口連通,在自來水排出位置,一邊之凹部將第1入口和第2 出口連通,且另一邊之凹部將第2入口和第1出口連通;將上述第2閥構件的2個凹部的長度設為非對稱,當將第2閥構件從淨水器動作位置,移動至止水位置時,藉由早於關閉第2入口而關閉第1入口,由此消除上述課題(參照第2頁左欄之「用於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此外,專利文獻2之課題在於提供在不損害作為本體停止式淨水器之優點的情況下,而可減輕或阻止殘留水的排出之本體停止式淨水器用水龍頭(參照「摘要」的「課題」)。在該發明中,水龍頭F1包括:原水流路21,其兩端與原水配管P1連接;淨化水流路22,該淨化水流路22的一端與淨化水配管P2連接,而在其另一端,設置有排水口;原水流路開閉閥31;淨化水流路開閉閥32。原水流路開閉閥31和淨化水流路開閉閥32係按照下述方式構成,該方式為:其具有兼用之開閉操作構件302,若對該構件302進行關閉操作,則首先原水流路開閉閥31將原水流路21關閉,置有僅可將伴隨於此而產生之殘留水壓力之過剩量釋放的時間,其後,淨化水流路開閉閥32將淨化水流路22關閉(參照「摘要」之「解決手段」及「摘要附圖」。另外,上述說明中的符號表示專利文獻2之「摘要」中的符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案登錄第252153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4-076557號公報
[陶瓷盤閥]
於此,近年,作為水龍頭之切換閥機構,由於可使機構整體緊密等之優點,因而提出使用下述之切換閥機構,該切換閥機構使用陶瓷盤(精密陶瓷製之可動盤及固定盤的組合),在上述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均揭示採用陶瓷盤的切換閥機構。
[專利文獻1的揭示內容]
首先,根據專利文獻1的揭示內容而對專利文獻1進行說明(在關於下述專利文獻1的說明中的符號全部表示專利文獻1之「實施例」中的符號。)。水龍頭1係按照下述方式構成,在水龍頭主體14上安裝有第1閥構件10和第2閥構件13,該第1閥構件10具有與自來水配管2連接之第1入口3;與淨水器的入口側配管4連接之第1出口5;與淨水器的出口側配管6連接之第2入口7;及,與排出口的配管8連接之第2出口9,該第2閥構件13在接觸於第1閥構件10之狀態下被安裝,且在與第1閥構件10的接觸面側,形成有對向之一對凹部11,12(參照第2頁右欄第22~29行)。另外,第1閥構件10係如其圖3所示,於塑膠或陶瓷製之圓盤狀的主體10a中,形成有第1入口3,第1出口5,第2入口7,第2出口9之4個孔(參照第2頁右欄第22~29行)。另外,第2閥構件13按照下述方式構成,該方式為:如其圖4所示,於包含塑膠或陶瓷之圓盤狀的主體13a的一面側,形成長圓形之一對凹部11,12(參照第3頁左欄第11~13行)。另外,如其圖4所示,相較一邊之凹部11,另一邊之凹部12的下部延長,而2個凹部11,12的長度為非對稱,另一邊之凹部12的長度長於一邊之凹部11。由此,當將第2閥構件10從淨水器動作位置,移動至止水位置時,早 於關閉第2入口7而將第1入口3關閉(以上參照第3頁左欄第18~24行)。接著,根據專利文獻1,在該設計之淨水器複合水龍頭中,若將第2閥構件13從淨水器動作位置,移動至止水位置,由於向淨水器C之自來水的供給,與來自水龍頭的淨化水之排出的兩者係幾乎同時地停止,故可不對淨水器C的容器,施加較高的自來水壓力,而關閉排出口的配管進而止水。藉此,可防止在從排出淨化水之狀態停止水後,暫時,水從水龍頭滴落的不良狀況。另外,由於形成下述的結構,即,將第2閥構件13的2個凹部11、12的長度設為非對稱,當將第2閥構件13從淨水器動作位置,移動至止水位置時,早於關閉第2入口7而將第1入口3關閉,因此可消除關閉水龍頭時之淨水器內的殘留壓力(以上參照第3頁右欄第19~30行。)。
[專利文獻1的課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淨水器用複合水龍頭係如上所述,按照下述方式構成,該方式為:陶瓷製之圓盤狀之第1閥構件10(相當於固定盤)和第2閥構件13(相當於可動盤)在相互接觸之狀態下,安裝於水龍頭主體14。即,觀察其圖1,第1閥構件10及第2閥構件13係分別作為單獨之零件,經由(介設於第1閥構件10及第2閥構件13的外周面與上述安裝部位的內周面之間的密封構件等的)既定之手段密嵌於水龍頭主體14之既定的安裝部位(從水龍頭主體14的側面,在側方突出之圓筒匣狀的安裝部位)的內部空間,藉此,相對於上述安裝部位被直接地插接保持。於此,如第1及第2閥構件10,13般之陶瓷盤係消耗品,在經過一定期間後,因磨耗等,而成為不能發揮所期望的功能之狀態,但即使於該情形,在專利文獻1的淨水器用複合水龍 頭中,由於將第1及第2閥構件10,13直接地插接保持於安裝部位,故基本上,難以僅更換第1及第2閥構件10,13,若成為第1及第2閥構件10,13處於消耗而不適當使用的狀態,則基本上,必須要更換淨水器用複合水龍頭整體,在經濟性之方面具有較大的改善餘地(在本發明中,藉由筒匣化而導致有經濟性)。
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在第2閥構件13係以2個凹部11、12中之另一邊之凹部12較一邊之凹部11(如圖4所示)長出若干的長度(以下,為了便於說明,稱為「差別部分」)的方式形成,藉此,在從圖6之淨水器動作狀態,朝圖7的止水狀態,進行閥切換動作時,一邊之凹部11到達不與(與自來水配管2連通之)第1入口3面對的位置,而在凹部11之第1入口3側之端緣與第1入口3的周緣的重複部分完全地消失的時間點(以下,為了便於說明,稱為「第1止水角度位置」),另一邊之凹部12之第2入口7側之端緣的一部分(與一邊之凹部11的長度之差別部分)係尚未與(與淨水器之出口側配管6連通)第2入口7之一部分重複面對而連通,淨水器內的淨化水從第1閥構件10的第2入口7,經由第2閥構件13的第2凹部12,朝向第1閥構件10的第2出口9流動,從第2出口9朝排出口的配管8流動,而從配管8的前端排出,成為釋放第2淨水器內的殘留壓力之狀態。接著,第2閥構件13係從圖7所示之止水狀態,朝向圖8所示之自來水排出狀態而進一步旋轉,在另一邊之凹部12之第2入口7側之端緣的一部分(上述差別部分)和第2入口7之重複部分完全地消失之時間點(以下,為了便於說明,稱為「第2止水角度位置」),首先,完全地停止淨水器內的淨化水。
於是,在專利文獻1中,在從上述第1止水角度位置到 第2止水角度位置,旋轉作為可動盤之第2閥構件13的期間(即,僅上述差別部分之角度部分或長度部分)的極短之時間中,將來自淨水器的淨化水的殘留壓力釋放。於此,從圖6之淨水器動作狀態,到圖7之止水狀態(第1止水角度位置)的旋轉角度為45度(參照第3頁左欄第44~48行),但從圖7之止水狀態(第1止水角度位置),到圖8之自來水排出狀態之旋轉角度亦為45度(參照第3頁右欄第11~18行)。於是,為了充分地確保從第2止水角度位置,到圖8之自來水排出狀態之旋轉角度,從上述第1止水角度位置,到第2止水角度位置之旋轉角度不得不成為相較上述45度之足夠小之旋轉角度(即,與上述差別部分相對應之若干的角度),在該較小之旋轉角度的時間內(特別是在藉由把手部件19而導致第2閥構件13之旋轉速度較快之情形時),具有無法充分地釋放來自淨水器之淨化水的殘留壓力的可能性。因此,在專利文獻1中,如上所述,若將第2閥構件13從淨水器動作位置,移動至止水位置,則朝向淨水器C之自來水的供給,與來自水龍頭之淨化水的排出之兩者係成為「幾乎同時地停止」。
另一方面,為了增大從上述第1止水角度位置,到第2止水角度位置的旋轉角度,必須要進一步增大第2閥構件13之第2凹部12的長度(圓弧角度),但是,如圖4所示,第2閥構件13之第1凹部11之端緣與第2凹部12之對向端緣之間隙間隔具有界限,實質上難以大幅度地增大第2凹部12之上述差別部分的長度,在專利文獻1之淨水器用複合水龍頭中,從上述第1止水角度位置,到第2止水角度位置的旋轉角度基本上不得不成為較小之旋轉角度,在充分地釋放來自淨水器之淨化水的殘留壓力之方面,具有大幅度地改善的餘地。
[專利文獻2之揭示內容]
接著,根據專利文獻2之揭示內容而對專利文獻2進行說明(在相關於下述專利文獻2的說明中之符號全部表示專利文獻2之「實施形態」中的符號。)。如其圖21及圖22所示,在專利文獻2之切換閥機構中,作為原水流路開閉閥使用固定盤653及可動盤654,作為淨化水流路開閉閥使用固定盤663及可動盤664,該等之固定盤653及可動盤654以及固定盤663及可動盤664亦可視為專利文獻1之「包含塑膠或陶瓷」之陶瓷盤。同樣的固定盤653及可動盤654以及固定盤663及可動盤664也可在圖23及圖26之實施形態中使用。
[專利文獻2之課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2中,作為切換閥機構,必須為具有固定盤653及可動盤654之原水流路開閉閥單元650,與具有固定盤663及可動盤664之淨化水流路開閉閥單元660,另外,必須要有為使該等之原水流路開閉閥單元650之可動盤654及淨化水流路開閉閥單元660之可動盤664同步地旋轉用之驅動齒輪機構(608等),整體的結構變得複雜,並且零件數量亦變得非常多,在成本方面,具有大幅度地改善的餘地。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由於原水流路開閉閥單元650係必須要有用於收納固定盤653及可動盤654之筒匣狀外殼651,另外淨化水流路開閉閥單元660,必須要有用於收納固定盤663及可動盤664之筒匣狀外殼661,故同樣在該方面,零件數量增加,在成本方面,具有大幅度地改善的餘地(單元化或筒匣化之場合的零件數量之削減)。
[對配管結構及流路結構之複雜化之應對處理及流路直徑之確保的要 求]
於此,如上述,在槽下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中,連接有一次側原水管,二次側原水管,及淨化水管之3條管,配管結構變得複雜。另外,在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內部,對應於包含上述3條管的配管結構,設置有一次側(上游側)原水流路,二次側(下游側)原水流路,一次側(上游側)淨化水流路,以及形成在切換閥機構和排水管之上游端開口之間之流路的二次側(下游側)淨化水流路之共計4條流路,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內部的流路結構亦變得複雜。另外,由於該配管結構及流路結構之複雜化,在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內部空間中,確保共計4條之流路用之充分的空間係非容易。另外,針對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內部的共計4條之流路之各自流路,為了確保必要之流量,必須要將各流路的直徑設為足夠大之直徑,但是特別是在因外觀設計之要求,而欲使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外觀細長化或緊密化的情形時,確保內部之流路的直徑的空間受到限制,對於如何地確保必須要求共計4條之各流路用之空間的方面,殘留有較大的課題(單元化或筒匣化之情形時之流路直徑之確保)。
於是,本發明的課題在於針對採用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而提供下述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其可充分地確保用於釋放因切換閥機構而導致之較原水止水位置之下游側的原水及/或淨化水的殘留壓力的時間,且可在與淨化水之完全停止時之同時,完全地防止淨化水從淨水器主體的排水口滴落的情況。另外,本發明之課題還在於提供下述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其中,將切換閥筒匣設為無外罩型,藉此可削減切換閥機構之整體的零件數量,並且簡化整體的結 構,而削減製造成本,並且反而活用零件數量的削減,增大切換閥機構的各流路的直徑,藉此可充分地確保原水及淨化水的流量。
本發明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為下述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其具備有:水龍頭主體,其具有閥收納部;陶瓷閥型之切換閥筒匣,其以裝卸自如之方式安裝於上述水龍頭主體之上述閥收納部;閥機構操作構件,其驅動連接於上述切換閥筒匣而以動作自如之方式確實對該切換閥筒匣進行閥切換動作。上述切換閥筒匣係具備有保持部、固定盤、可動盤、驅動部及旋轉限制部。固定盤係為相對於上述保持部以無法相對旋轉之方式加以固定之精密陶瓷製者。另外,可動盤係為相對於上述固定盤而加以對向配置,並且以相對於上述固定盤而於正反旋轉方向呈相對旋轉自如之方式安裝於上述保持部之精密陶瓷製者。進而,驅動部係具有旋轉驅動部,而該旋轉驅動部係將上述可動盤與上述閥機構操作構件之間加以驅動連接,對應於上述閥機構操作構件的動作,旋轉於正反旋轉方向,且在對應於上述可動盤之正反旋轉方向而旋轉驅動自如。另外,旋轉驅動部係較佳為,由驅動軸與驅動部側卡合部所構成,而該驅動部側卡合部係由驅動連接部所形成,而該驅動連接部將上述驅動軸和可動盤加以驅動連接,而將驅動軸之旋轉驅動力傳遞給可動盤。另外,上述旋轉限制部(較佳為,介設於上述可動盤與上述驅動部之間,並且)相對於上述保持部,以無法相對旋轉之方式加以固定。旋轉限制部係將上述旋轉驅動部之正旋轉方向之可旋轉範圍(較佳為,藉由與該旋轉驅動部之驅動連接部之一側產生抵接卡合),限制在既定之第1角度位置,並且將上述旋轉驅動部之反旋轉方向之可旋轉範圍(較佳為,藉由與該旋轉驅動部之驅動連接部 之另一側產生抵接卡合),限制在既定之第2角度位置,而將藉由上述旋轉驅動部而產生之上述可動盤之旋轉角度範圍,限制在上述第1角度位置與上述第2角度位置之間之既定之角度範圍。進而,上述固定盤係在同一半徑位置上,於圓周方向以既定之角度間隔加以配置原水流入用之原水流入口、原水流出用之原水流出口、淨化水流入用之淨化水流入口、及淨化水流出用之淨化水流出口,並且形成有圓弧槽狀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與圓弧槽狀之淨化水流出口延長凹部,而該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係在上述圓周方向上,從上述原水流出口至上述原水流入口之近前之角度位置為止,延伸在既定之第1角度範圍,而該淨化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係在圓周方向上,從上述淨化水流入口至上述淨化水流出口之近前之角度位置為止,延伸在既定之第2角度範圍。另外,上述可動盤係於密接面即為上述固定盤之對向面上形成有原水口連接凹部與淨化水口連接凹部,而該原水口連接凹部係在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的同一半徑位置上,於圓周方向上以既定之第3角度範圍而延伸呈圓弧槽狀,且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以自如之方式加以連通,而該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係在與上述固定盤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的同一半徑位置上,於圓周方向上以既定之第4角度範圍而延伸呈圓弧槽狀,且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淨化水流出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以自如之方式加以連通。另外,切換閥筒匣係以用於進行以下之動作之方式而加以設定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之第1角度範圍及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之第2角度範圍,以及上述可動盤之上述原水口連接凹部之第3角度範圍及上述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之第4角度範圍:在上述旋轉限制部之上述第1角度位置,上述可動盤之原水口 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加以連通,並且上述可動盤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淨化水流出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加以連通;在上述旋轉限制部之上述第1角度位置與上述第2角度位置之間之中間角度位置,上述可動盤之原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之連通加以解除,並且上述可動盤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淨化水流出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加以連通;以及在上述旋轉限制部之上述第2角度位置,上述可動盤之原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之連通之解除狀態加以維持,並且上述可動盤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淨化水流出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之連通加以解除。
本發明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係藉由使用陶瓷盤於切換閥機構,因此,使整體結構緊密化,並且使切換閥機構設為筒匣化之切換閥筒匣,而可進行陶瓷盤之消耗時之零件更換,並且可使其更換容易。另外,藉由使切換閥筒匣為無外罩型之結構,省略在習知之切換閥筒匣中作為必需之組成零件之陶瓷盤收納用之外罩或外殼,而削減切換閥筒匣本身之零件數量,削減成本,與此同時,藉由自切換閥筒匣省略外罩或外殼,可使原水用之一對流路及淨化水用之一對流路的直徑成為足夠大,而可確保流過各流路之原水及淨化水的流量為足夠大。進而,本發明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亦考慮到從導水時往止水時之把手操作之人體工學之觀點,在對於使用者之操作感最佳,並且對於閥切換動作來說最適合之旋轉角度之範圍內,於原水之停止與淨 化水之流通,在終止水時可確實地防止淨化水從排水口滴落的情況。進而,本發明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係於切換閥機構中之從原水停止時(原水停止時之可動盤旋轉角度位置),至淨化水停止時(淨化水停止時之可動盤旋轉角度位置)之角度範圍或時間內,可充分地確保淨化水之殘留壓力釋放用之暫時的淨化水流通時間,而可完全地釋放滯留於從淨水器主體到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流路中之滯留水的殘留壓力,完全地防止在淨化水停止時,淨化水從淨水器主體的排水口滴落的情況。
10‧‧‧水龍頭主體
10‧‧‧基部
11‧‧‧筒匣部
12‧‧‧底壁
13‧‧‧插接部
14H,16H,17H‧‧‧配管接合孔
14T‧‧‧固定用孔
15‧‧‧隔壁
15C‧‧‧原水流入孔
15P‧‧‧原水流入通路
16C‧‧‧原水流出孔
16P‧‧‧原水流出通路
17C‧‧‧淨化水流入口
17P‧‧‧淨化水流入通路
18‧‧‧隔壁
18C‧‧‧淨化水流出孔
20‧‧‧水龍頭主體;管保持部
21‧‧‧筒匣部
21P‧‧‧插接孔
22‧‧‧插接部
30‧‧‧排水管
31‧‧‧管部
32‧‧‧插接部
32P‧‧‧流水孔
33‧‧‧整水部
40‧‧‧閥收納部
41‧‧‧縮徑部
42‧‧‧嵌合部
42a‧‧‧雌螺紋
50‧‧‧止接部
51‧‧‧卡合部
52‧‧‧雄螺紋部
60‧‧‧把手(閥機構操作構件)
61‧‧‧旋轉部
62‧‧‧持握部
63‧‧‧蓋
64‧‧‧卡合部
65‧‧‧雄螺紋
100‧‧‧切換閥筒匣
110‧‧‧保持部
111‧‧‧基部
112,113‧‧‧支持棒
112‧‧‧支持部
113‧‧‧卡扣部
113T‧‧‧雌螺紋
114‧‧‧卡合突部
115‧‧‧原水流入口
115H‧‧‧原水流入孔
116‧‧‧原水流出口
116H‧‧‧原水流出孔
117‧‧‧淨化水流入口
117H‧‧‧淨化水流入孔
118‧‧‧淨化水流出口
118H‧‧‧淨化水流出孔
119‧‧‧定位突部
120‧‧‧固定盤
121‧‧‧基部
122‧‧‧支持棒插通孔
122a‧‧‧卡扣孔
122b‧‧‧卡合孔
123,124‧‧‧密接部
125H‧‧‧原水流入口
126H‧‧‧原水流出口
126L‧‧‧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
127H‧‧‧淨化水流入口
127L‧‧‧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
128H‧‧‧淨化水流出口
130‧‧‧可動盤
131‧‧‧基部
132‧‧‧支持棒插通孔
133‧‧‧嵌合凹部
135L‧‧‧原水口連接凹部
137L‧‧‧淨化水口連接凹部
140‧‧‧襯墊
141‧‧‧基部
145‧‧‧原水流入口用孔
146‧‧‧原水流出口用孔
147‧‧‧淨化水流入口用孔
148‧‧‧淨化水流出口用孔
149‧‧‧定位突部用孔
150‧‧‧驅動部
151‧‧‧基部
152‧‧‧驅動連接部
153‧‧‧段差部
154‧‧‧驅動軸
154T‧‧‧雌螺紋
160‧‧‧嵌合環
161‧‧‧基部
162‧‧‧嵌合孔
163‧‧‧卡合凹部
164‧‧‧掛勾突條
170‧‧‧旋轉限制部
171‧‧‧基部
172‧‧‧段差部
172F‧‧‧卡扣孔
172H‧‧‧小孔
173‧‧‧卡合限制部
173‧‧‧限制突片
173R‧‧‧限制面
174‧‧‧卡扣爪(片)
174C‧‧‧爪部
200‧‧‧切換閥筒匣
220‧‧‧固定盤
221‧‧‧基部
222‧‧‧支持棒插通孔
223‧‧‧密接部
225H‧‧‧原水流入口
226H‧‧‧原水流出口
226L‧‧‧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
227H‧‧‧淨化水流入口
227L‧‧‧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
228H‧‧‧淨化水流出口
VS‧‧‧內部空間
RW‧‧‧原水
PW‧‧‧淨化水
α1,α2,α3,α4‧‧‧圓弧角度
β1‧‧‧第1圓弧角度
β2‧‧‧第2圓弧角度
β3‧‧‧第3圓弧角度
β4‧‧‧第4圓弧角度
圖1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內部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的前視圖。
圖3(a)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的俯視圖。
圖3(b)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的仰視圖。
圖4為表示從上方側觀看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的分解立體圖。
圖5為表示從下方側觀看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的分解立體圖。
圖6為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陶瓷盤,圖6(a)為固定盤之俯視圖,圖6(b)為可動盤之仰視圖。
圖7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整體的結構的剖視圖,且表示切換閥筒匣之排水時位置的流路結構。
圖8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閥保持部之內部結構的剖視圖,且表示切換閥筒匣之排水時位置的流路結構。
圖9為以示意方式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的陶瓷盤(固定盤及可動盤)之排水時位置的流路結構的分解立體圖,圖9(a)為原水之流路結構,圖9(b)為淨化水之流路結構。
圖10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整體之結構的剖視圖,且表示切換閥筒匣之止水中途時位置的流路結構。
圖11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閥保持部之內部結構的剖視圖,且表示切換閥筒匣之止水中途時位置的流路結構。
圖12為以示意方式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陶瓷盤(固定盤及可動盤)之止水中途時位置的流路結構的分解立體圖,圖12(a)為原水之流路結構,圖12(b)為淨化水之流路結構。
圖13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整體之結構的剖視圖,且表示切換閥筒匣之止水時位置的流路結構。
圖14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閥保持部之內部結構的剖視圖,且表示切換閥筒匣之止水時位置的流路結構。
圖15為以示意方式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陶瓷盤(固定盤及可動盤)之止水時位置的流路結構的分解立體圖,圖15(a)為原水之流路結構,圖15(b)為淨化水之流 路結構。
圖16為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陶瓷盤(固定盤及可動盤),圖16(a)為可動盤之俯視圖及仰視圖,圖16(b)為固定盤之俯視圖及仰視圖。
圖17為表示將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陶瓷盤分解之俯視圖(並且將固定盤及可動盤並列設置),圖17(a)為表示排水時位置,圖17(b)為表示止水中途時位置,圖17(c)為表示止水時位置。
圖18為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陶瓷盤(將固定盤及可動盤重合之狀態)的流路結構的俯視圖,圖18(a)為表示排水時位置,圖18(b)為表示止水中途時位置,圖18(c)為表示止水時位置。
圖19為表示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陶瓷盤(固定盤及可動盤)之殘留壓力釋放時的流路結構之關係的俯視圖,圖19(a)為表示原水完全停止時,圖19(b)為表示淨化水完全停止時,圖19(c)為表示殘留壓力釋放角度範圍。
圖20為表示從上方側觀看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分解立體圖。
圖21為表示從下方側觀看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切換閥筒匣之分解立體圖。
以下對用於實施本發明之形態(以下稱為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外,通過各實施形態,對同一構件,要素或部分賦予同一符號,而省略對其之說明。於此,本發明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概括地說, 為下述之(槽下型)淨水器用水龍頭,其包括水龍頭主體;切換閥機構,其內裝於水龍頭主體;以及,把手,其安裝於水龍頭主體,且對上述切換閥機構進行閥操作。另外,上述水龍頭主體包括原水流入之原水流入口;(原水流路,其將從上述原水流入口流入之原水導引流動至上述切換閥機構;)原水流出口,該原水流出口將從上述原水流入口流入之原水送出至外部之淨水器主體而供給水;淨化水流入口,來自外部之淨水器主體的淨化水流入該淨化水流入口;淨化水流出口(排水口),該淨化水流出口將從上述淨化水流入口流入之淨化水排出。進而,上述閥機構藉由上述把手的閥操作,在形成將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連通之第1流路,並且又形成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出口(排水口)連通之第2流路之第1閥操作狀態(排水狀態);將上述第1流路關閉,僅形成上述第2流路之第2閥操作狀態(原水停止狀態);及,將上述第1及第2流路關閉之第3閥操作狀態(原水‧淨化水停止狀態)之間隨意切換,藉由從上述第1閥操作狀態之把手位置,進行旋轉操作(約45度),而成為上述第2閥操作狀態,藉由從上述第2閥操作狀態之把手位置,進一步進行旋轉操作(約45度),而成為上述第3閥操作狀態。如此,本發明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從第1閥操作狀態(排水狀態),經過第2閥操作狀態(原水停止狀態),至第3閥操作狀態(原水‧淨化水排出狀態),階段式地止水,藉此,可釋放止水時之原水流出口與淨化水流出口之間的壓力,且防止因水壓而造成之淨水器的破損,或從淨化水流出口(排出口)漏水等情況。以下,對實施形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形態1] [水龍頭主體]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為不具有原水排出功能,僅具有淨化水排出功能之水龍頭,如圖1所示,包括作為從設置面立起之整體的大致圓筒匣狀之水龍頭主體10,20。水龍頭主體為包含基部10及管保持部20之2件分割結構(2件結構),如圖6所示,相對於基部10,將保持部20藉由嵌合等方式可隨意裝卸地連結而配置為同心狀(同軸狀),以水密封之方式形成一體。詳細而言,基部10包括具有大致圓錐台形狀或酒瓶形狀之外形的筒匣部11。更詳細而言,筒匣部11如圖7所示,呈將截面設為圓形,並且朝向上端,其直徑以曲線方式縮小的筒匣狀。筒匣部11之內部空間之下端藉由圓盤狀之底壁12而被遮擋,在底壁12之下面,呈同心狀一體地形成有圓盤狀之插接部13。在插接部13之外周側之既定角度位置,形成有共計3個之配管接合孔14H,16H,17H。該等之3個配管接合孔14H,16H,17H用於藉由螺旋轉入之方式,接合且以可隨意裝卸之方式固定於槽下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用之通常的3條配管的前端,分別呈具有與配管之外徑相對應之內徑之小直徑螺栓孔狀。具體而言,在配管接合孔14H中,接合有原水流入用之一次側原水管之前端(下游端),在配管接合孔16H中,接合有原水流出用之二次側原水管之基端(上游端),在配管接合孔17H中,接合有淨化水流入用之淨化水管之前端(下游端)。另外,在插接部13之外周側之既定角度位置,形成有1個螺栓孔狀之固定用孔14T。3個配管接合孔14H,16H,17H與1個固定用孔14T可在插接部13之外周側之同一圓周上(即,距插接部13之中心,為同一距離之位置),以既定角度間隔(例如,90度間隔)形成。接著,將插接部13嵌合於設置在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設置部位(例如,洗滌槽之頂板之既 定位置)的圓形凹部狀之安裝部(圖示省略),在插接部13之固定用孔14T螺旋轉入螺栓,而進行緊固,藉此,經由插接部13,將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安裝而固定於設置部位。
如圖7所示,管保持部20具有筒匣部21,該筒匣部21具有於基部10之大致錐台形狀平滑地連續之大致錐台形狀的外形。在筒匣部21之下端部,一體形成具有其外徑較小於管保持部之下端之外徑的外境之圓筒匣狀的插接部22。接著,藉由將插接部22,經由O型環而插接於形成在基部10之上端的圓形開口內,以水密封方式將基部10與管保持部20形成一體。另外,排水管30包括彎曲圓筒匣狀之管部31;一體地固定於管部31的基端上,而呈同心狀延伸(直徑較小於管部31的)之長型之圓筒匣狀之插接部32;及,整水部33,該整水部33安裝於管部31之前端開口(排水口)的內部。將排水管30之插接部32插入於管保持部20之筒匣部21之插接孔21P而密嵌,並且於插接部32之下端部外周面與對應筒匣部21之插接孔21P之位置之間,安裝O型環,藉此,在管保持部20,以水密封方式將排水管30形成一體。藉此,來自基部10之內部空間之淨化水通過插接部32之流水孔32P,從管部31前端之排水口排出。
[切換閥機構的收納保持結構]
對作為本發明之主要特徵之一個的切換閥機構之切換閥筒匣100的收納保持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在基部10之筒匣部11之高度方向中央部之既定角度部位(側部),一體形成或一體地固定有用於收納保持作為切換閥機構之切換閥筒匣100的閥保持部40。詳細而言,閥保持部40係一體地形成縮徑部41及嵌合部42。更詳細而言,縮徑 部41係具有大致短錐台形狀之外型而自筒匣部11於側方大致正交而突出,將斷面設為圓形,並且呈朝向前端以曲線方式縮徑之筒匣狀。嵌合部42係呈其直徑比縮徑部41之前端開口稍小之圓筒匣狀,從縮徑部41之前端,呈圓心狀地突出。在嵌合部42之內周面,螺紋刻劃有雌螺紋42a。另外,如圖6及圖7所示,在閥保持部40之內部空間VS中,從嵌合部42之前端開口,收納且保持有切換閥筒匣100。
另一方面,如圖7所示,在基部10之筒匣部11之內部空間,以垂直立起方式形成有流路形成用之隔壁15。隔壁15係以將筒匣部11之內部空間與上述閥保持部40之基端開口之整體對向之方式延伸設置。接著,若從閥保持部40之前端開口,將切換閥筒匣100插入於內部而收納,則切換閥筒匣100之前端(後述之襯墊140之露出面)抵接於隔壁15之對向之面而密接,限制而阻止切換閥筒匣100之進一步的往插入方向之移動。另外,切換閥筒匣100之收納保持結構進而包括止接部50。止接部50係包含六角環狀之卡合部51,及與卡合部51呈同心狀地形成一體之圓形環狀之雄螺紋部52,在將切換閥筒匣100插入於閥保持部40而收納之狀態下,將止接部50之雄螺紋部52螺旋轉入於嵌合部42之雌螺紋42a而緊固,藉此,止接部50之內端面(雄螺紋部52之前端面)抵接於切換閥筒匣100之基端面,而在其與上述隔壁15之間,以不能朝軸方向移動之方式將切換閥筒匣100保持於閥保持部40內之既定位置。
[水龍頭主體內的流路結構]
如圖8所示,水龍頭主體內之上述隔壁15係於其水平截面方向,將筒匣部11之內部空間分為3個部分,即,將筒匣部11之內部空間 分成為:與上述配管接合孔14H對向而連通之作為小空間之原水流入通路15P;與配管接合孔16H對向而連通之作為小空間之原水流出通路16P;與配管接合孔17H對向而連通之作為小空間之淨化水流入通路17P。另外,如圖7所示,在筒匣部11之內部空間中,於自隔壁15之上端部之稍下方之位置,隔壁18係呈水平狀地延伸設置,在自隔壁15之上端部之稍下方之位置,遮擋隔壁15之上述原水流入通路15P之上端。進而,於隔壁15之上部之既定位置,形成有將上述原水流入通路15P與上述閥收納部40內之切換閥筒匣100之原水流入通路(準確而言,後述之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連通之原水流入孔15C。另外,於隔壁15之較上述隔壁18之更上側之既定位置,形成有將上述閥收納部40內之切換閥筒匣100之淨化水流出通路(準確而言,後述之保持部110之淨化水流出口118)連通之淨化水流出孔18C。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在隔壁15中,於較上述原水流出通路16P及淨化水流入通路17P更靠閥收納部40側之部分,分別形成有將原水流出通路16P與上述閥收納部40內之切換閥筒匣100之原水流出通路(準確而言,後述之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出口116)連通之原水流出孔16C,並且形成有將淨化水流入通路17P與上述閥收納部40內之切換閥筒匣100之淨化水流入通路(準確而言,後述之保持部110之淨化水流入口117)連通之淨化水流入孔17C。
[把手60]
如圖1所示,於閥收納部40之嵌合部42,以可在正反旋轉方向隨意旋轉之方式安裝有把手60。詳細而言,把手60係包含圓筒匣狀之旋轉部61,持握部62,與蓋63,該持握部62係以正交於旋轉部之外周 面之既定角度位置而延伸之方式一體地形成,該蓋63係安裝於旋轉部61之一端(外端)開口。另外,如圖7及圖8所示,在閥收納部40內收納保持有切換閥筒匣100之狀態,切換閥筒匣100之基端側之(於圖2~圖5中詳細示出)四角柱狀之驅動軸154係從螺旋接著於嵌合部42之止接部50的前端,以既定長度突出。於把手60之內底面之中央部,一體形成有呈同心狀之圓形突起狀之卡合部64,並且在卡合部64之中央,形成有呈其輪廓與驅動軸154之外形輪廓(正方形)相同之截面正方形狀之卡合孔(圖示省略)。另外,若將把手60安裝於閥收納部40,則從閥收納部40突出之驅動軸154之前端部與卡合部64之卡合孔密嵌卡合,而以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插接。另外,如圖3及圖4所示,於驅動軸154之前端面之中央,以於軸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雌螺紋154T,在將驅動軸154卡合保持於把手60之卡合部64之狀態,經由形成於卡合部64之中心之連通孔,將雄螺紋65螺旋轉入於驅動軸154之雌螺紋154T,藉此,將把手60經由驅動軸154,以不能防止抽離且可隨意旋轉之方式固定於閥收納部40。另外,此時,把手60之蓋63係從旋轉部61取下,將把手60螺旋接著於驅動軸154,然後,將蓋63安裝於旋轉部61,自外部遮擋雄螺紋65等。上述把手60係在本實施形態中,驅動連接於上述切換閥筒匣100,而構成應使該切換閥筒匣100進行閥切換動作之可隨意動作之閥機構操作構件。另外,伴隨作為該閥機構操作構件之把手60之旋轉操作,經由驅動軸154,切換閥筒匣100進行既定之切換閥操作。另外,本發明之閥機構操作構件亦可採用上述之把手60以外的結構。
[切換閥筒匣]
接著對切換閥筒匣100之詳細結構進行說明,如圖4~圖5所示,切換閥筒匣100係包含保持部110,固定盤120,可動盤130,襯墊140,驅動部150,嵌合環160及旋轉限制部170,而將該等之切換閥機構零件形成一體且筒匣化。另外,本實施形態之切換閥筒匣100係採用包括將礬土(氧化鋁)等之精密陶瓷材料進行烘烤,且進行陶瓷化處理而獲得之精密陶瓷製之固定盤及可動盤,即所謂之陶瓷閥型之切換閥機構,但是,省略如習知之陶瓷閥型之切換閥筒匣般,將固定盤及可動盤等之機構零件收納於內部之外罩或外殼等之框體,作為框體省略型(無外罩型)之切換閥筒匣而構成。於此,習知之外罩具有將固定盤及可動盤等之機構零件以水密封之方式收納於內部之水密封收納結構,並且形成一體地設置用於將可動盤相對於固定盤之旋轉範圍限制在既定角度範圍之限制部(旋轉限制部),為了具體實現無外罩型之切換閥筒匣,必須設置取代習知之外罩所具有之水密封收納結構之(特別是在固定盤與可動盤之間的)水密封結構,與取代習知之外罩所具有之旋轉限制部之旋轉限制結構。本實施形態之切換閥筒匣儘管為無外罩型,仍作為具有該水密封結構及旋轉限制結構之特徵之切換閥筒匣而實現,形成基於完全不同於習知之切換閥筒匣之構思及構思實現手段的結構,而發揮與習知之切換閥筒匣大大不同之特有的作用效果。於是,本發明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係即使將切換閥筒匣設為無外罩型之結構,仍與習知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具有較大之差異,另外,作為具有該特徵之無外罩型切換閥筒匣的發明,為亦可適用於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以外之水龍頭的發明。下面對設為如此般之無外罩型的切換閥筒匣之詳細結構進行說明。
[保持部]
保持部110係可較佳為包含黃銅等之耐腐蝕性之金屬製的一體成形體,如圖4所示,具有呈既定直徑之圓板狀的基部111。於基部111之一側面(朝切換閥筒匣100之閥收納部40之安裝狀態中的把手60側之側面)的中央,支持棒112,113於軸方向立設而一體形成或一體地固接。支持棒係包含呈既定直徑之圓柱狀的支持部112,與從支持部112之前端而呈同心狀延伸之一體形成於支持部112之卡扣部113。卡扣部113係呈圓角四角柱狀,該圓角四角柱狀係對具有大致與支持部112之截面之圓形內接之正方形狀之截面的4個角部進行去角,相對於支持部112,卡扣部113以呈同心狀之方式於軸方向延伸設置。另外,於卡扣部113之前端面之中央,雌螺紋113T以於軸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進而,於支持部112之基端部之外周面,在其圓周方向,於180度之角度中,分別形成有既定厚度之呈矩形小板狀的一對卡合突部114。
如圖5所示,於基部111之另一側面之外周部附近位置,在其圓周方向,隔開一定角度(於圖示之例為90度)之間隔,形成有(作為共計4個流水口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係從基部111之中心,於半徑方向,設置於間隔同一距離之位置。即,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係在基部111之外周部附近位置,設置於同一圓周上。另外,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為(亦可為不同之直徑,但)具有同一既定直徑之小圓筒匣狀,分別成為具有與(於圖6及圖7所示之)上述水龍頭主體內部之原水流入孔15C,原水流出孔16C,淨化水流入 孔17C及淨化水流出孔18C之內徑大致相同之直徑或較其稍小之外徑之小圓筒匣狀。進而,於基部111之另一側面之外周部附近位置,定位突部119以自基部之另一側面正交而突出之方式一體地形成。定位突部119係呈小直徑之大致圓柱狀,而既可設置於配置有例如上述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之同一圓周上,亦可設置於不同之位置。
進而,如圖4所示,於基部111,其直徑與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之內徑相同之圓柱狀之貫通孔分別從上述基部111之一側面,將內部於厚度方向(為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之各個軸方向,且與基部111之中心軸平行之方向)貫通,而在基部111之另一側面打開(與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之內徑相同直徑之)圓形之開口,形成原水流入孔115H,原水流出孔116H,淨化水流入孔117H及淨化水流出孔118H。即,保持部110係包括自基部111之另一側面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之開口,朝基部111之一側面之原水流入孔115H,原水流出孔116H,淨化水流入孔117H及淨化水流出孔118H之開口連通之圓柱狀之流水孔。另外,保持部110係如後所述,以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固定固定盤120,將可動盤130相對於固定盤120而對向配置,並且以成為相對於固定盤120可於正反方向相對隨意旋轉之方式安裝,發揮與習知之外罩型之切換閥筒匣之外罩相同之盤保持機能,但不同於習知之外罩型之切換閥筒匣之外罩,為不包圍固定盤120或可動盤130等之周圍的非框體型之構件。
[襯墊]
如圖5所示,襯墊140由一般的密封構件用之橡膠材料或樹脂材料等而一體地形成,包括其具有與上述保持部110之基部111之外徑相同之外徑之薄的圓盤狀之基部141。於基部141,分別形成有其直徑與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之外徑大致相同之圓形孔之原水流入口用孔145,原水流出口用孔146,淨化水流入口用孔147及淨化水流出口用孔148。另外,於基部141,形成有其直徑與保持部110之定位突部119之外徑大致相同之小圓形孔之定位突部用孔149。原水流入口用孔145,原水流出口用孔146,淨化水流入口用孔147及淨化水流出口用孔148以及定位突部用孔149係分別在基部141之外周側,形成於與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以及定位突部119對向及對齊的位置。另外,將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以及定位突部119分別插通於襯墊140之原水流入口用孔145,原水流出口用孔146,淨化水流入口用孔147及淨化水流出口用孔148以及定位突部用孔149,藉此,將襯墊140安裝於保持部110之另一側面,維持保持部110之另一側面側之水密封。另外,切換閥筒匣100係在可藉由襯墊140以外之構件,維持保持部110之另一側面側之水密封的場合(例如,在與保持部110對向之對方側構件,設置有水密封確保用之結構等之場合),亦可省略襯墊140。
[固定盤]
固定盤120係自與一般的陶瓷閥之陶瓷盤相同之陶瓷材料(礬土等),藉由成形及燒結而一體地形成,如圖4及圖5所示,包括具有與上述保持部110之基部111之外徑相同之外徑之呈圓板狀之基部121。於基部121之中央,支持棒插通孔122係於軸方向貫通而形成。支持棒插通孔122係包含卡扣孔122a與一對卡合孔122b,該卡扣孔122a係與保持部110之支持棒之卡扣部113相對應,該一對卡合孔122b與保持部110之一對卡合突部114相對應。詳細而言,固定盤120之支持棒插通孔122之卡扣孔122a係呈其直徑與保持部110之卡扣部113之外徑相同之截面圓形,且在軸方向之整體延伸之圓柱狀。另外,固定盤120之支持棒插通孔122之一對卡合孔122b係在其圓周方向,以間隔180度之角度,形成於上述卡扣孔122a之外周,具有與保持部110之卡扣突部114之矩形小板狀之橫截面形狀相同之橫截面形狀。接著,藉由使保持部110之支持棒112,113插通於固定盤120之支持棒插通孔122,在支持部112以浮插狀態插通於支持棒插通孔122之卡扣孔122a後,卡扣部113嵌合於支持棒插通孔122之卡扣孔122a(較佳為於密嵌狀態嵌合),並且保持部110之一對卡合突部114係密嵌於支持棒插通孔122之對應之一對卡扣孔122b,藉此,將固定盤120在相對於保持部110(藉由卡合突部114與卡合孔122b之卡合)而不能相對旋轉之狀態下被安裝。
如圖5所示,於基部121之另一側面(與保持部110對向之對向面)之外周部附近之既定位置,於其圓周方向,隔開一定角度之間隔,而分別形成有(作為共計4個流水口之)原水流入口125H,原水流出口126H,淨化水流入口127H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固定盤120之共計4個之原水流入口125H,原水流出口126H,淨化水流入口127H 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係分別在與保持部110之4個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相同之半徑方向位置(即,從基部121之中心,於半徑方向,間隔同一距離),於其圓周方向,隔開相同之一定角度間隔(在圖示之例中,各自之中心之間為90度之間隔)而形成。另外,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係設置於夾持基部121之中心,而相互對向之位置(即,隔開180度之間隔),分別以其內徑與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之內徑(即,原水流入孔115H及淨化水流出孔118H之直徑)相同之截面圓形狀,於厚度方向自固定盤120之另一側面,朝一側面貫通。因此,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係分別在固定盤120之厚度方向之一側面及另一側面,形成打開同一直徑之圓形的開口之圓柱狀的孔。進而,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及淨化水流入口127H係設置於夾持基部121之中心,而相互對向之位置(即,隔開180度之間隔),分別以其內徑與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出口116及淨化水流入口117之內徑(即,原水流出孔116H及淨化水流入孔117H之直徑)相同之截面圓形狀,於厚度方向自固定盤120之另一側面,朝一側面貫通。因此,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及淨化水流入口127H係分別在固定盤120之厚度方向之一側面,形成打開同一直徑之圓形的開口之圓柱狀的孔,但一方面,在固定盤120之厚度方向之另一側面,形成有後述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原水流出口126H及淨化水流入口127H係分別設置於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圓弧方向一端緣部,而在其一端緣部開口,因此,其結果為,原水流出口126H及淨化水流入口127H係在固定盤120之厚度方 向之另一側面,於基部121之厚度方向之中途(與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厚度或深度對應之中間位置)形成打開同一直徑之圓形的開口之圓柱狀的孔。
另一方面,如圖6(a)所示,於基部121之一側面之外周部附近之既定位置,在其圓周方向,隔開一定角度之間隔,分別形成有(作為共計2個之固定盤側流水口延長凹部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係分別具有既定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α1,α2)及寬度,而形成為沿基部之圓周方向延長之圓弧長孔狀。另外,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係分別於與基部121之厚度方向一側面之原水流入口125H,原水流出口126H,淨化水流入口127H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開口位置相同之半徑方向位置(即,從基部121之中心,於半徑方向,間隔同一距離),在其圓周方向,隔開一定角度間隔(於圖示之例中,各個之中心之間為180度之間隔)而形成。進而,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係形成為相互相同之圓弧長度,並且形成為與原水流出口126H及淨化水流入口127H之直徑相同之寬度尺寸。詳細而言,如圖6(a)所示,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係具有從與原水流出口126H完全重合之位置,延伸至原水流入口125H之附近位置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α1),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具有從與淨化水流入口127H完全重合之位置,延伸至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附近位置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α2),該等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為相同(α1=α2)。另外,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圓弧長度α1,α2係較 佳為,於基部121之圓周方向,為約75度~約85度之角度範圍內之既定之圓弧角度(更佳為,約80度左右之圓弧角度),且設為同一之圓弧角度(α1=α2)。於此情形時,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對向端緣間之圓弧角度α3,α4為在基部121之圓周方向,約105度~約95度之角度範圍內之既定之圓弧角度(更佳為,約100度左右之圓弧角度),且設為同一之圓弧角度(α3=α4)。如此般,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係在固定盤120之圓周方向,呈從原水流出口126H,延伸至原水流入口125H之前之角度位置的圓弧槽狀,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係在固定盤120之圓周方向,呈從淨化水流入口127H,延伸至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前之角度位置的圓弧槽狀。
更詳細而言,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之一邊之端緣(淨化水流出口128H側之截面半圓形狀之端緣)係完全地與原水流出口126H之另一側面側之圓形之開口端緣之一半(淨化水流出口128H側之截面半圓形狀之開口端緣)重合,並且另一邊之端緣係設置於從原水流入口125H之端緣,接近至若干距離(例如,較原水流入口125H之半徑小之距離)之位置。同樣地,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一邊之端緣(原水流入口125H側之截面半圓形狀之端緣)係與淨化水流入口127H之另一側面側之圓形之開口端緣之一半(原水流入口125H側之截面半圓形狀之開口端緣)完全重合,並且另一邊之端緣設置於從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端緣,接近至若干距離(例如,較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半徑小之距離)之位置。另外,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係對稱地設置於夾持基部121之中心而相互對向之位置(即,各個之中心之間隔 開180度之間隔)。另外,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係分別成為以基部121之厚度之數分之1左右的厚度(例如,約1/2左右之厚度),從基部121之一側面,朝向另一側面側而下凹之圓弧長孔狀之凹部槽。
藉此,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及淨化水流入口127H係分別在固定盤120之厚度方向一側面,打開呈上述既定直徑之圓形之開口,並且在固定盤120之厚度方向之另一側面側,形成在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底面,打開呈上述既定直徑之圓形的開口之圓柱狀之孔,而具有下述之軸長,該軸長係較上述原水流入口125H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貫通長度小了如下之量,即,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即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厚度量。例如,在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延長凹部127L之厚度設為基部121之厚度之約1/2之情形時,原水流出口126H及淨化水流入口127H成為原水流入口125H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約1/2之軸長。
在固定盤120之一側面,從原水流入口125H之開口周緣部,跨至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之開口周緣部,以若干之厚度,形成有呈既定寬度之(例如,以基部121之厚度之約1/10以下之厚度,較原水流入口125H之半徑小之寬度之)邊緣凸部狀之密接部123,同樣地,從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開口周緣部,跨至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開口周緣部,以(與上述密接部123相同之)若干之厚度,形成有呈既定寬度之邊緣凸部狀之密接部124。密接部123及密接部124係分別延伸設置至基部121之支持棒插通孔122之開口周緣。又,密接部123及密接部124之表面(與可動盤130之抵接側之面)係分別藉由 研磨加工(例如,精研加工),形成為高平滑度之平坦面,而(在與可動盤130之密接面之間)發揮較高之水密性及氣密性。例如,固定盤120之密接部123及密接部124之表面係分別形成為既定之表面粗糙度(Ra 0.2μm以下)及平面度(0.3μm以下)之高平滑度之平坦面。
[可動盤]
可動盤130藉由與固定盤120相同之材料及形成法,即,由與一般的陶瓷閥之陶瓷盤相同之陶瓷材料(礬土等),藉由成形及燒結而一體地形成,如圖4及圖5所示,包括呈具有與上述固定盤120之基部121之外徑相同之外徑之圓板狀之基部131。於基部131之中央,支持棒插通孔132在軸方向貫通而形成。支持棒插通孔132係為其直徑與固定盤120之支持棒插通孔122之卡扣孔122a相同之貫通孔,而呈其直徑與保持部110之卡扣部113之外徑相同之截面圓形,且於軸方向之整體延伸之圓柱狀。另外,將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相互對齊而重合,在對齊設置於同軸上之支持棒插通孔122及支持棒插通孔132中,插通有保持部110之支持部112,並且藉由保持部110之卡扣部113,卡扣固定盤120之卡合孔122b,藉此,固定盤120在相對於保持部110而密接之狀態以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對齊設置,並且在可動盤130之支持棒插通孔132中,嵌合有保持部110之支持部112(較佳為,以密嵌狀態嵌合),藉此,可動盤130(相對於保持部110,在不能相對旋轉之狀態安裝之)相對於固定盤120,以密接狀態對齊設置,並且可在正反旋轉方向(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相對隨意旋轉。另外,此時,保持部110之支持部112之前端側之既定長度部分,係以從可動盤130之一側面突出之方式設定為支持部112之長度尺寸(即,以較重合於保 持部110上之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之厚度之總計長了上述既定長度之方式設定)。
如圖4所示,於基部131之一側面(與固定盤120之對向面相反側之面),在夾持基部131之中心而相互對向之位置(即,隔開180度之間隔),一對嵌合凹部133係以對稱地設置之方式形成。一對嵌合凹部133係呈同一形狀之凹部狀,分別成為於基部131之另一側面之外周緣,以既定角度範圍延伸之既定厚度之圓弧平板狀之凹部狀空間。
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於基部131之另一側面之外周部附近之既定位置,在其圓周方向,隔開一定角度之間隔,分別形成有(作為共計2個之可動盤側流水路用凹部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如圖6(b)所示,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分別形成為具有不同之既定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及同一寬度之圓弧長孔狀。另外,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形成為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寬度相同之寬度尺寸。另一方面,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具有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α1)相同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β1)(α1=β1),但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具有大於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α2)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β2)(α2<β2)。
如圖6(b)所示,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係於基部131之圓周方向,以第1圓弧角度β1,沿基部131之圓周方向延伸設置,並且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於基部131之圓周方向(較 大於上述第1圓弧角度β1之)以第2圓弧角度β2,沿基部131之圓周方向延伸設置。另外,作為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與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一邊之對向端緣間之角度範圍的圓弧角度(較短距離側之對向端緣間之角度範圍)係於基部131之圓周方向,設為第3圓弧角度β3。較佳為,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第1圓弧角度β1設為在約75度~約85度之角度範圍內之既定之圓弧角度(更佳為,約80度左右之圓弧角度),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第2圓弧角度β2設為於基部131之圓周方向,在約125度~約115度之角度範圍內之既定之圓弧角度(更佳為,約120度之圓弧角度)。另外,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一邊之對向端緣間之第3圓弧角度β3係(較佳為,較小於第1圓弧角度β1之角度範圍之)設為在約55度~約65度之角度範圍內之既定之圓弧角度(更佳為,約60度左右之角度範圍)。此外,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與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另一邊之對向端緣間之第4圓弧角度β4係(較佳為,第1圓弧角度β1與第2圓弧角度β2之中間左右之角度範圍之)設為在約95度~約105度之範圍內之既定之圓弧角度(更佳為,約100度左右之圓弧角度)。如此般,可動盤130係於作為與固定盤120之對向面之密接面,形成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該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呈在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相同之半徑位置,於圓周方向,在既定之角度範圍延伸之圓弧槽狀,其可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與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隨意連通;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該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呈在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相同之半徑位置,於圓周方向,在既定之角度範圍延伸之圓弧槽狀,其可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 口128H與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隨意連通。
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分別以在將可動盤130對齊而重合於固定盤120之狀態,位於與固定盤120之基部121之厚度方向一側面之原水流入口125H,原水流出口126H,淨化水流入口127H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開口位置(以及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相同之半徑方向位置之方式從基部131之中心,在半徑方向隔開同一距離,於其圓周方向,隔開上述既定角度間隔而形成。即,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以及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呈從基部121及基部131之中心,具有同一半徑(在與基部121及基部131之圓周方向同心之圓上),以各個之圓弧角度α1,α2,β1,β2延伸之同一彎曲率之圓弧槽狀,並且呈具有同一寬度之圓弧槽狀。因此,在將可動盤130對齊而重合於固定盤120,將可動盤130相對於固定盤120而相對旋轉時,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分別在圓周方向,於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相同之同心圓上移動,對應於其旋轉角度位置,可選擇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及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全部重複之完全重複位置,與一部分重複之一部分重複位置,以及完全不重複之非重複位置。另外,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分別以基部131之厚度之數分之1左右之厚度(例如,約1/2左右之厚度),形成從基部131之另一側面,朝向一側面側而下凹之圓弧長孔狀之凹部槽。另外,可動盤130之基部131之另一側面係不形成如固定盤120之一側面般呈邊緣凸 部狀之部分,其整體係由研磨加工(例如,精研加工)形成為高平滑度之平坦面,(在與固定盤120之密接面之間)發揮較高之水密性及氣密性,在固定盤120與可動盤130之相互密接面之間,維持水密封,而完全地隔絕來自該密接面間之向外部之漏水(即,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之相互密接面之平滑度係設定為,在相互的密接面之間,維持水密封,而完全地隔絕來自該密接面間之向外部之漏水之平滑度以上之平滑度)。例如,構成可動盤130之密接面之另一側面之表面係形成為既定之表面粗糙度(Ra 0.2μm以下)及平面度(0.3μm以下)之高平滑度之平坦面。
[驅動部]
驅動部150較佳為可為一體成形體,其包含既定之合成樹脂。如圖4及圖5所示,包括呈既定直徑之圓板狀之基部151。基部151之直徑係設為較小於上述可動盤130之基部131之直徑之既定直徑。另外,在基部151的外周緣,於夾持基部151之中心而相互對向之位置(即,隔開180度之間隔),呈朝軸方向之突片狀或突出平板狀之一對驅動連接部152係以相互對稱配置之方式形成。一對驅動連接部152係從基部151之另一側面(與可動盤130之對向面),朝基部151之厚度方向突出,並且在既定之圓弧角度範圍內,呈與在基部131之圓周方向延伸之同一形狀之彎曲矩形平板狀。另外,驅動部150係在之間夾持後述之旋轉限制部170,對向配置於上述可動盤130上,此時,一對驅動連接部152之前端部係分別密嵌於可動盤130之一對嵌合凹部133之圓弧平板狀之凹部狀空間。即,各驅動連接部152之至少前端部係呈與可動盤130之嵌合凹部133之寬度相同寬度之板狀,為與可動盤130 之嵌合凹部133相同之截面形狀,並且在其寬度方向,僅在與可動盤130之嵌合凹部133之延伸設置角度範圍相同之角度範圍,沿基部151的外周(以相同彎曲率)彎曲而延伸。另外,如圖2所示,從驅動連接部152之相對基部151之另一側面之突出尺寸係設定為,在之間夾持旋轉限制部170,將驅動部150對向配置於可動盤130,並且於驅動連接部172之前端係抵接於可動盤130之嵌合凹部133之底面時,以在驅動部150與旋轉限制部170之對向面間,形成有些微之間隙之尺寸(即,為較大於旋轉限制部170之圓盤狀部分之厚度之尺寸,如後述之,於可動盤130上,在與隔開間隔而保持之旋轉限制部170之基部171之一側面之間形成些微之間隙之尺寸)。
另一方面,於基部151之一側面,從基部151之外周緣,隔開些微之間隙間隔,一體地形成圓盤狀之段差部153,並且於段差部153之表面之中央,在軸方向立設而一體形成或一體地固定有驅動軸154。詳細而言,驅動軸154之基端部係形成於其直徑較作為段差部153之外形之圓形稍小之圓盤狀部分,其主要部分呈大致內接於上述圓盤狀部分之圓形之具有正方形狀之截面之四角柱狀,以相對於段差部153而呈同心狀之方式於軸方向延伸設置。另外,於驅動軸154之前端面之中央,雌螺紋154T以於軸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如此,將驅動部150之驅動連接部152隨意嵌合於(以及隨意裝卸於)可動盤130之嵌合凹部133,以不能相互相對旋轉之方式將驅動部150與可動盤130連接,並且可藉由驅動部150,於正反旋轉方向使可動盤130隨意旋轉。即,在本實施形態中,驅動部150藉由驅動連接部152,將驅動軸154驅動連接於可動盤130上,由此,將可動盤130與上述把手60之間驅動連接。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驅動部150之驅動軸154及驅動連 接部152係構成對應於把手60之朝正反旋轉方向之旋轉動作(於正反旋轉方向,使驅動軸154旋轉,經由驅動連接部152),在相對應之正反旋轉方向,旋轉驅動可動盤130之旋轉驅動部。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驅動連接部152係不但具有將驅動軸154驅動連接於可動盤130,且將驅動軸154之旋轉驅動力傳遞給可動盤130之構件或部分,還用作下述之驅動部側卡合部,該驅動部側卡合部與後述之旋轉限制部170之卡合限制部173抵接及卡合,而限制及阻止驅動軸154之進一步之旋轉,將可動盤130之旋轉角度範圍限制或規定於既定之角度範圍內。
[嵌合環]
嵌合環160較佳為可包含既定之合成樹脂之一體成形體,如圖4及圖5所示,包括呈既定直徑之圓板狀之基部161。基部161之直徑為與上述可動盤130之基部131之直徑相同程度(較佳為相同)之既定直徑。另外,於基部161之中心部,貫通形成有其直徑與上述驅動部150之段差部153之外徑相同之圓形嵌合孔162。進而,在基部161之外周緣,於夾持基部161之中心而相互對向之位置(即,隔開180度之間隔),一對卡合凹部163以對稱配置之方式形成。基部161之一對卡合凹部163係分別呈同一形狀之缺口狀,另外,基部161之外周緣為呈以既定之角度範圍延伸之截面大致矩形狀之缺口狀之貫通凹部。進而此外,於基部161之一側面側之卡合凹部163之端緣部,在其寬度方向之整體範圍內,突片狀之掛勾突條164係以於外方,以些許之距離伸出之方式一體地形成。於是,卡合凹部163為貫通凹部,該貫通凹部在基部161之厚度方向,呈同一截面形狀(大致矩形截面形狀)延伸至掛勾突 條164之位置,並且在掛勾突條164部分,以該掛勾突條164之突出尺寸部分,呈較小之截面形狀而延伸。另外,嵌合環160在之間夾持驅動部150,而嵌合旋轉限制部170,成一體地連接(關於其詳細內容,於旋轉限制部170之說明時詳細描述)。
[旋轉限制部]
旋轉限制部170係較佳為可包含既定之合成樹脂之一體成形體,如圖4和圖5所示,包括呈既定直徑之圓板狀之基部171。基部171之直徑為與上述驅動部150之基部151之直徑相同程度(較佳為相同)之既定直徑。另外,如圖4所示,於基部171之一側面(與驅動部150之對向側面)之中心部,呈小直徑之圓形孔狀之小孔172H係從基部171之一側面,於軸方向以既定長度(至基部171之厚度之中途)形成。另外,如圖5所示,於基部171之另一側面,自基部171之外周緣,隔開些微之間隙間隔,而一體地形成圓盤狀之段差部172。進而,於段差部172之另一側面(與可動盤130之對向側面)之中心部,呈四角柱狀之卡扣孔172F係從段差部172之另一側面,於軸方向(朝向基部171之一側面)以既定長度形成(較佳為,形成至上述小孔172H之前端位置,而與小孔172H連通)。段差部172之卡扣孔172F係呈與上述保持部110之卡扣部113之截面形狀相同之截面形狀之矩形狀,可隨意密嵌(以及可隨意裝卸)在卡扣部113之前端部之既定長度範圍。藉此,可將保持部110之卡扣部113隨意嵌合(以及隨意裝卸)於旋轉限制部170之卡扣孔172F,而可以不能相互相對旋轉之方式將保持部110與旋轉限制部170隨意連接。另外,保持部110之卡扣部113之軸長係如上所述,在於保持部110上重合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之狀態下,卡扣部113 之前端部之既定長度範圍係設定為自相對可動盤130之另一側面突出之長度,但該既定長度範圍係設定為較段差部172之卡扣孔172F之軸長,大了既定長度之長度,藉此,在將段差部172之卡扣孔172F插接於保持部110之卡扣部113之前端部時,在旋轉限制部170之基部171之另一側面與可動盤130之基部131之一側面之間,形成(相當於卡扣部113之突出長度與卡扣孔172F之軸長之差異的)既定尺寸之間隙。
在段差部172之外周緣中,於夾持段差部172的中心而相互對向之位置(即,隔開180度之間隔),以相互對稱配置之方式形成呈朝徑向之突片狀或突出平板狀之一對限制突片173。一對限制突片173係呈從段差部172之外周面而在直徑方向突出,並且在既定之圓弧角度範圍內,於段差部172之圓周方向延伸之同一形狀之圓弧平板狀。另外,一對限制突片173係從段差部172之另一側面,至基部171之一側面而延伸設置,形成為具有基部171與段差部172之合計厚度之圓弧平板狀(或大致扇形平板狀)。進而,限制突片173之圓弧方向兩側面係分別成為與驅動部150之驅動連接部152之對應之寬度方向側面抵接,而阻止驅動部150之進一步的旋轉之限制面173R。另一方面,於與基部171之一側面同一平面之限制突片173之一側面,在其外周緣部之中間範圍,大致平板狀之卡扣爪174分別在限制突片173之厚度方向突出,而一體地形成。卡扣爪174係分別對稱設置於夾持基部171之中心,而相互對向之位置(即,隔開180度之間隔),並且沿限制突片173之外周緣,在既定角度範圍(小於限制突片173之角度範圍),呈圓弧狀彎曲而延伸設置。另外,於兩卡扣爪174之前端部之對向側面,鉤爪狀之爪部174C係分別於內側方向(朝向基部171之中心的方向)突出,而一體地形成。
旋轉限制部170係於之間夾持驅動部150,與嵌合環160嵌合,而一體地連接。詳細而言,如圖2所示,卡扣爪174自基部171之一側面之突出尺寸(圖2中之上下方向之尺寸)係設定為與驅動部150之基部151之厚度與嵌合環160之厚度之合計厚度相同之尺寸,或較為稍小之尺寸。另外,從卡扣爪174之基端位置(與基部171之一側面一致之位置),至爪部174C之下面(圖2中之上下方向之下面)的尺寸係設定為與驅動部150之基部151之厚度和從嵌合環160之另一側面,至掛勾突條164之上面(圖2中之上下方向之上面)的距離相同。藉此,若於之間夾持驅動部150,將旋轉限制部170對向配置於嵌合環160,將旋轉限制部170之卡扣爪174超過驅動部150之基部151之外周面,而插入於嵌合環160之卡合凹部163,則旋轉限制部170之卡扣爪174彈性變形,藉此,爪部174C彈性地越過嵌合環160之掛勾突條164,而掛鉤於該掛勾突條164,旋轉限制部170於之間夾持驅動部150,而與嵌合環160嵌合,成一體地連接。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旋轉限制部170之限制突片173係作為下述之旋轉限制部側卡合部,其在藉由驅動部150之旋轉驅動部(驅動軸154及驅動連接部152),於正反旋轉方向旋轉驅動可動盤130時,與包含驅動連接部152之驅動部側限制部抵接及卡合,而限制及阻止旋轉驅動部(驅動軸154及驅動連接部152)之進一步之旋轉,將可動盤130之旋轉角度範圍限制或規定於既定之角度範圍內。即,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驅動部150之驅動連接部152及旋轉限制部170之限制突片174,構成將可動盤130之旋轉角度範圍限制或規定於既定之角度範圍內的旋轉範圍限制手段。如此,旋轉限制部170係介設於可動盤130與驅動部150之間,並且相對於保持部110,以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固定,將(包含驅動軸154及驅動 連接部152之)旋轉驅動部之正旋轉方向之可旋轉範圍與該旋轉驅動部之驅動連接部152之一邊側抵接卡合,藉此限制在既定之第1角度位置(上述止水時位置),並且使旋轉驅動部之反旋轉方向之可旋轉範圍與該旋轉驅動部之驅動連接部152之另一邊側抵接卡合,藉此限制在既定之第2角度位置(上述排水時位置),將藉由旋轉驅動部之可動盤130之旋轉角度範圍限制在上述第1角度位置與上述第2角度位置之間之既定的角度範圍(例如,90度之範圍)。
[切換閥筒匣的組裝]
如上所述構成之切換閥筒匣100係可如下所述組裝,而形成一體,且形成筒匣。首先,為了將固定盤120相對於保持部110安裝,將保持部110之支持棒112,113插通於固定盤120之支持棒插通孔122,將支持部112以浮插狀態插通支持棒插通孔122之卡扣孔122a,將卡扣部113嵌合於支持棒插通孔122之卡扣孔122a中,並且將卡合突部114密嵌於支持棒插通孔122之對應的卡合孔122b中,藉此,首先,將固定盤120相對於保持部110而對齊,以密接狀態重合,以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安裝。接著,為了在重合於保持部110上之固定盤120上安裝可動盤130,相對於固定盤120,對齊而重合可動盤130,在將保持部110之支持部112插通而嵌合於支持棒插通孔132,將可動盤130(相對於保持部110,以不能相對旋轉之狀態安裝的)相對於固定盤120,以密接狀態對齊設置。藉此,(相對於保持部110及固定盤120,不受到朝旋轉方向之限制的)可動盤130可相對於固定盤120,於正反旋轉方向相對隨意旋轉。另外,此時,保持部110之支持部112之前端側之既定長度部分係自可動盤130之一側面突出。
接著,在以重合方式安裝於固定盤120之可動盤130上安裝旋轉限制部170。即,在從可動盤130之一側面突出之保持部110之支持部112之前端部,嵌合旋轉限制部170之卡扣孔172F,以相互不能相對旋轉的方式將保持部110與旋轉限制部170連接。此時,於旋轉限制部170之基部171之另一側面與可動盤130之基部131之一側面之間,形成相當於卡扣部113之自可動盤130之突出長度與旋轉限制部170之卡扣孔172F之軸長之差異的既定尺寸之間隙,旋轉限制部170係相對於可動盤130,以隔開該間隙間隔而對向配置。其原因在於,相對於可動盤130可相對固定盤120(即,相對於以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保持固定盤120之保持部110)而相對隨意旋轉之情況,由於旋轉限制部170經由卡扣部113與卡扣孔172F之卡扣,相對於保持部110以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被固定,故於驅動部150之旋轉操作時,旋轉限制部170係接觸於可動盤130,而不阻礙可動盤之旋轉動作。另外,此時,旋轉限制部170之小孔172H係與插接於卡扣孔172F之卡扣部113之前端面中央之雌螺紋113T對齊而對向。然後,在旋轉限制部170之小孔172H中(未圖示)插通螺釘等之雄螺紋,將其螺釘部螺旋轉入卡扣部113之雌螺紋113T中,藉此,將旋轉限制部170相對於保持部110,以(亦包含朝軸方向之脫離)不能脫離之方式固接。藉此,可在保持部110與旋轉限制部170之間,以不能朝軸方向之移動‧離開之方式組裝固定盤120與可動盤130,(以容許固定盤120與可動盤130之相對旋轉之方式)而形成一體。
接著,在朝旋轉限制部170之限制突片173不與可動盤130之嵌合凹部133重合之角度位置,將可動盤130相對於旋轉限制部170而相對地旋轉配置之狀態,將驅動部150之一對驅動連接部152 嵌合插接於可動盤130之一對嵌合凹部133。此時,於驅動部150之基部151之另一側面與旋轉限制部170之基部171之一側面之間,形成些微之間隙,在驅動部150之旋轉操作時,可防止如驅動部150與旋轉限制部170接觸,阻礙其旋轉動作般之情況。藉此,以不能相互相對旋轉之方式將驅動部150與可動盤130連接,並且藉由驅動部150,可動盤130可於正反旋轉方向隨意旋轉。另外,此時,旋轉限制部170之卡扣爪174之前端側之既定長度部分係從驅動部150之基部151之一側面突出。接著,若將嵌合環160之嵌合孔162插通於驅動部150之驅動軸154,將基部161之一對嵌合凹部163與(從驅動部150之基部151突出之)旋轉限制部170之一對卡扣爪片174嵌合,則旋轉限制部170之卡扣爪174係發生彈性變形,藉此,爪部174C彈性地越過嵌合環160之掛勾突條164,而掛鉤於該掛勾突條164上,旋轉限制部170係將驅動部150夾持於之間,與嵌合環160嵌合,而一體地連接。另外,此時,由於在嵌合環160之嵌合孔162之內周緣與驅動部150之驅動軸154之間,形成間隙,故嵌合環160不妨礙驅動軸154之旋轉。另外,此時,由於嵌合環160以不能朝軸方向脫離之方式相對於旋轉限制部170連接,故在嵌合環160與旋轉限制部170之間,保持驅動部150,驅動部150相對於可動盤130,為不能進行朝軸方向之移動‧脫離。
另一方面,在保持部110之另一側面,於襯墊140之原水流入口用孔145,原水流出口用孔146,淨化水流入口用孔147及淨化水流出口用孔148以及定位突部用孔149,分別插通有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以及定位突部119,藉此,將襯墊140安裝於保持部110之另一 側面(藉由襯墊140之原材料所具有之彈性接觸的保持力等)。此時,襯墊140只要不施加有意地朝脫離方向之外力,則能以不能脫離之方式安裝於保持部110,而維持保持部110之另一側面側之水密封。
[切換閥筒匣的水龍頭主體的組裝]
如此,於保持部110之一側面側,依次地安裝固定盤120,可動盤130,旋轉限制部170,驅動部150及嵌合環160,於保持部110之另一側面安裝襯墊140,藉此完成本實施形態之切換閥筒匣100。如此組裝而形成一體之切換閥筒匣100係如圖1所示,將其襯墊140側從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閥保持部40之嵌合部42,插入而插接於內部空間VS中。此時,將切換閥筒匣100之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分別定位於閥收納部40內部之原水流入孔15C,原水流出孔16C,淨化水流入孔17C及淨化水流出孔18C,在對齊狀態,以水密封方式插接(或以水密封方式密接設置)。藉此,如圖7所示,切換閥筒匣100之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原水流出口116,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出口118分別經由閥收納部40內部之原水流入孔15C,原水流出孔16C,淨化水流入孔17C及淨化水流出孔18C,與作為水龍頭主體之基部10內之流路結構的原水流入通路15R,原水流出通路16P,淨化水流入通路17P及淨化水流出通路(與淨化水流出孔18C連續之流路部分)連通,形成連續之流路。
另外,此時,切換閥筒匣100之驅動軸154之前端側之既定長度部分係從嵌合部42之前端開口,突出於外部。接著,將止接部50外嵌於該切換閥筒匣100之驅動軸154上,將其雄螺紋部52擰 入嵌合部42之雌螺紋42a,藉此,以不能移動之方式將切換閥筒匣100固定於閥保持部40之既定位置。接著,將把手60安裝於閥收納部40,將從閥收納部40突出之驅動軸154之前端部密嵌卡合於卡合部64之卡合孔,以不能相對旋轉之方式插接於該孔中。此外,此時,把手60之蓋63係從旋轉部61取下。接著,在將驅動軸154卡合保持於把手60之卡合部64之狀態下,經由形成於卡合部64之中心之連通孔,將雄螺紋65螺旋轉入驅動軸154之雌螺紋154T,藉此,將把手60驅動連接於驅動軸154,並且以不能防止抽出,且可隨意旋轉之方式固定於閥收納部40。然後,將蓋63安裝於旋轉部61,從外部遮擋雄螺紋65等。藉此,伴隨把手60之旋轉操作,經由驅動軸154,切換閥筒匣100進行既定之切換閥操作(於可動盤130,藉由旋轉動作而產生之於與固定盤120之間之切換閥動作)。
[切換閥筒匣之切換閥動作]
上述切換閥筒匣100係對應於由上述把手60之朝正反旋轉方向之旋轉操作而導致之驅動部150之朝正反旋轉方向之旋轉操作,在正反旋轉方向使驅動連接於驅動部150之可動盤130進行旋轉動作,而進行既定之閥切換動作。詳細而言,切換閥筒匣100係使可動盤130朝正旋轉方向(止水方向),進行閉閥動作,即從圖7~圖9所示之排水時位置,經由圖10~圖12所示之止水中途時位置,朝圖13~圖15所示之止水時位置,並且與此相反,使可動盤130朝反旋轉方向(排水方向)進行開閥動作,即從圖13~圖15所示之止水時位置,經由圖10~圖12所示之止水中途時位置,朝圖7~圖9所示之排水時位置。藉此,切換閥筒匣100係在可動盤130之上述排水時位置,完全地容許在固 定盤120與可動盤130之間之相互的導水動作(即,容許以既定之導水量之導水動作),並且在可動盤130之上述止水時位置,完全地遮擋在固定盤120與可動盤130之間之相互之導水動作(即,將導水量設為0)。進而,切換閥筒匣100係在作為可動盤130從排水時位置,角度遷移至止水時位置之中途位置之止水中途時位置(較佳為,上述排水時位置與止水時位置之中間角度位置),將從固定盤120,朝可動盤130之導水動作(即,從切換閥筒匣100,朝淨水器主體之原水之供給動作)完全隔絕,另一方面,從可動盤130,朝固定盤120之導水動作(從淨水器主體,朝排水口之淨化水之供給動作)完全容許。
又,在該切換閥筒匣100之閥切換動作中,在上述可動盤130之導水位置,上述驅動部150之驅動連接部152之一邊之側面與旋轉限制部170之限制突片173之一邊之限制面173R抵接,而阻止進一步之朝反旋轉方向(排水方向)之旋轉,並且在上述可動盤130之止水位置,上述驅動部150之驅動連接部152之另一邊之側面係與旋轉限制部170之限制突片173之另一邊之限制面173R抵接,阻止進一步之朝反旋轉方向(排水方向)之旋轉,藉此,(不像習知之陶瓷閥筒匣般,設置由外罩所構成之旋轉限制結構)可動盤130係在導水位置與止水位置之間,以既定角度範圍(例如,90度之角度範圍),相對於固定盤120,於正反旋轉方向旋轉。進而,由於在該切換閥筒匣100之閥切換動作中,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之相互之抵接面係分別形成於(例如)既定之表面粗糙度(Ra 0.2μm以下)及平面度(0.3μm以下)之高平滑度之平坦面,故在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之相互之密接面間,發揮較高之水密性及氣密性,完全地阻止(導水中之)原水及淨化水從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之相互之密接面洩漏至外部之情況,藉此,可完全地維持而 確保(不像習知之陶瓷閥筒匣般,設置由外罩所構成之水密封結構)在固定盤120與可動盤130之間之水密封結構(及氣密結構)。以下,對由切換閥筒匣100而進行之閥切換動作,特別是以對於固定盤120,藉由可動盤130之相對角度位置而進行之導水動作及止水動作之關聯,進行詳細之說明。
[排水時位置]
在排水時位置,可動盤130係如圖9(a),圖17(a)及圖18(a)所示,該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圓弧方向一端部(止水方向之正旋轉方向之基端部)係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對齊,並且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圓弧方向另一端部(正旋轉方向之前端部)係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之圓弧方向一端部(與原水流出口126H相反側之基端部)對齊。藉此,來自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閥收納部40內部之原水流入孔15C之原水RW係從切換閥筒匣100之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經由原水流入孔115H,朝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流入,然後,經由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朝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流入。接著,來自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之原水RW經過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出孔116H及原水流出口116,經由閥收納部40之原水流出孔16C,朝淨水器主體流入,藉由該淨水器主體,變換為淨化水。來自淨水器主體之淨化水再次流入於閥收納部40之淨化水流入孔17C,從切換閥筒匣100之保持部110之淨化水流入口117,經過淨化水流入孔117H,朝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流入。
此時,由於可動盤130位於排水時位置,故如圖9(b), 圖17(a)及圖18(a)所示,其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圓弧方向另一端部(正旋轉方向之前端部)係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圓弧方向一端部(與淨化水流入口127H相反側之端部)對齊,且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圓弧方向中央部(正旋轉方向或反旋轉方向之基端部與前端部之中間部)係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對齊。藉此,來自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之淨化水PW係從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經過可動盤130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朝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流入,從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經過保持部110之淨化水流出孔118H及淨化水流出口118,朝閥收納部40之淨化水流出孔118C流入,最終,從筒匣部21朝排水管30流入,從排水管30之排水口(在藉由整水部33整水之狀態)排出。另外,上述排水時位置之原水RW及淨化水PW係於圖7及圖8所示之箭頭方向流動。另外,在該排水時位置,如圖17(a)所示,驅動部150之一對驅動連接部152之一邊之側面係分別與旋轉限制部170之一對限制突片173之一邊之限制面173R抵接,而阻止進一步之朝相反旋轉方向(排水方向)之旋轉。
[止水中途時位置]
在止水中途時位置,可動盤130係,如圖12(b),圖17(b)及圖18(b)所示,其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整體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對齊(即,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與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相互在圓弧方向之全長範圍內完全地對齊)。藉此,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係與可動盤130之反旋轉方向側之與固定盤120之抵接面部分(即,於正旋轉方向,較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更近前側之 部分之抵接面)對向,藉由該抵接面部分,將原水流入口125之前端開口完全地遮蔽。因此,不同於上述之排水動作時之情況,從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經過原水流入孔115H朝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流入之原水RW係與較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更朝反旋轉方向側部分之抵接面碰撞,而完全地將其流動隔絕,而不完全朝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流入。即,此時,從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朝原水流出口126H之流水量為0,不同於上述之排水動作時之情況,從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朝淨水器主體新流入之原水RW之量為0。
因此,在排水時位置,從切換閥筒匣100,經由二次側原水流路,施加於淨水器主體上之水壓(原水壓力)係在止水中途時位置為0,此時,於從切換閥筒匣100,朝淨水器主體之原水流路(之二次側原水流路)及從淨水器主體,朝切換閥筒匣100之淨化水流路(一時側淨化水流路)之內部,殘留有施加至止水中途時位置之水壓造成之(以及因淨水器主體內之導水阻力等造成之)殘留壓力。因此,在沒有來自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之原水之新流入,另一方面,因該殘留壓力,淨水器主體內部之淨化水以與該殘留壓力相對應之流量,流入於閥收納部40之淨化水流入孔17C,從切換閥筒匣100之保持部110之淨化水流入口117,經由淨化水流入孔117H,朝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流入。
此時,由於可動盤130位於止水中途時位置,故如圖12(b),圖17(b)及圖18(b)所示,其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正旋轉方向之前端側之半部(從圓弧方向中央部,至圓弧方向另一端部之部分)係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整體對齊,並 且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圓弧方向一端部係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對齊。藉此,來自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之淨化水PW係以與上述殘留壓力相對應之流量,從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經過可動盤130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朝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流入。另外,來自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淨化水PW係經過保持部110之淨化水流出孔118H及淨化水流出口118,朝閥收納部40之淨化水流出孔18C流入,最終,從筒匣部21,朝排水管30流入,以與上述殘留壓力相對應之流量,從排水管30之排水口(在藉由整水部33整水之狀態)排出。另外,上述排水時位置之淨化水PW係於圖10及圖11所示之箭頭方向流動,但如圖10中之×符號所示,阻止原水RW之流動。在該止水中途時位置,如圖17(b)所示,驅動部150之一對驅動連接部152係分別設置於旋轉限制部170之一對限制突片173之中間位置。
於此,止水中途時位置為上述排水時位置與止水時位置之中間位置,為可動盤130之排水時位置及止水時位置之間的旋轉角度範圍之中間角度位置(1/2之角度位置),而可動盤130係並非為在該止水中途時位置(藉由某限制構件,定位構件等之位置保持動作),被旋轉限制而旋轉停止者,而是為藉由驅動部150,從排水時位置,至止水時位置,連續地於正旋轉方向旋轉者。因此,在作為從上述排水時位置,到止水時位置之中途位置之止水時中途位置,來自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之原水RW並沒有因可動盤130之抵接面而瞬間隔絕,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圓弧方向一端緣係在從完全地與原水流入口125H對齊之上述排水時位置,在原水流入口125H之直徑的範圍內,逐漸減少與該原水流入口125H之重複開口範圍,至完全地使該重 複開口範圍消失之期間,即,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係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重合之期間(如此之時間為極短之時間),來自原水流入口125H之原水RW以與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和原水流入口125H之重複開口面積相對應之流量,從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經由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流入於原水流出口126H。即,隨著伴隨可動盤130之旋轉,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與原水流入口125H之重複開口面積逐漸減少之情況,該原水RW係以對應之逐漸減少的流量,流入於原水流出口126H,最終,在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與原水流入口125H之重複開口面積消失之時間點(即,圖12之止水中途時位置),完全地停止原水RW之流入,原水RW之完全止水完畢。換言之,根據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與從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至原水流出口126H之距離的相互關係,可進行如此般之原水RW之流量漸減動作。
另一方面,在該原水RW之流量漸減動作的期間,由於藉由可動盤130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及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完全地維持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連通,故沒有將來自淨化水流入口127H之淨化水PW完全阻止,而將其從排水管30之排水口排出。因此,位於從淨水器主體,至切換閥筒匣100之一次側淨化水流路及從切換閥筒匣100,至排水管30之排水口之二次側淨化水流路之內部之淨化水係對應於上述殘留壓力,從排水管30之排水口排出。即,在排水中途時位置,切換閥筒匣100係以釋放上述殘留壓力之方式進行切換閥動作,特別是,以將從切換閥筒匣100,至排水管30之排水口之二次側淨化水流路之 內部(特別是殘留於排水管30內之淨化水)之殘留壓力完全地釋放之方式(即,以完全地防止來自排水口之淨化水之洩漏或滴落之方式)進行切換閥動作。因此,在止水中途時位置,將從切換閥筒匣100,至排水管30之排水口之淨化水流路之內部之殘留壓力完全地釋放,而沒殘存有殘留壓力。此時,在上述原水RW之流量漸減動作之期間,與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和原水流入口125H之重複開口面積相對應之流量之原水RW係(在上述短時間)以上述漸減流量流入淨水器主體中,而最終止水,因此,與在瞬間隔斷原水RW之流入之情況比較,可緩和淨化水之殘留壓力之急劇的變化,圓滑地進行該殘留壓力之釋放動作。
[止水時位置]
在止水時位置,可動盤130係,如圖15(a)、圖17(c)及圖18(c)所示,其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圓弧方向一端部位於完全地與位於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之圓弧方向另一端部之原水流出口126H對齊之位置。藉此,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係依然地與可動盤130之反旋轉方向側之與固定盤120之抵接面部分對向,藉由該抵接面部分,將原水流入口125之前端開口完全地遮蔽。因此,與上述止水中途時之情況相同,從保持部110之原水流入口115,經過原水流入孔115H,朝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流入之原水RW係與較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更朝反旋轉方向側部分之抵接面碰撞,而將其流動完全地隔絕,而完全沒有朝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流入之情況,從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朝原水流出口126H之流水量係維持為0,從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出口126H朝淨水器主體新流入之原水RW之量係維持為0。另外,此時,如上所 述,從切換閥筒匣100,經由二次側原水流路,施加於淨水器主體之水壓(原水壓力)係在止水中途時位置為0,從切換閥筒匣100至排水管30之排水口之淨化水流路之殘留壓力為完全消失,淨化水PW不朝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流入。
進而,此時,由於可動盤130位於止水時位置,故如圖15(b)、圖17(c)及圖18(c)所示,其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正旋轉方向之基端側之半部(從圓弧方向一端部,至圓弧方向中央部之部分)係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整體對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位於完全地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離開之位置,與可動盤130之反旋轉方向側之與固定盤120之抵接面部分對向,藉由該抵接面部分,將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前端開口完全地遮蔽。另外,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係與可動盤130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對向,但是,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一端緣(即,淨化水流出口128H側之端緣)係藉由可動盤130與固定盤120之抵接面完全地遮蔽。藉此,(亦包含,萬一殘留壓力多少殘存於淨化水流路內,而淨化水PW流入於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之情況)完全地阻止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之淨化水PW流出至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情況。因此,完全沒有淨化水PW朝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流入的情況,從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朝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流水量係完全為0,從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朝排水管30流入之淨化水PW之量完全地為0。其結果,在止水中途時位置,殘留壓力已釋放而消失之淨化水流路內之淨化水(特別是,從切換閥筒匣100,至排水管30之流路內之淨化水)即使在萬一,於上述止水中途時位置稍微具有沒有釋放之殘留壓力之情況中,而殘 留有於淨化水流路內流動之淨化水之情況下,由於在止水時位置,完全地停止其流動,故可完全地防止淨化水從排水管30之排水口洩漏或滴落的情況。另外,分別如圖13中之×符號所示,阻止上述止水中途時位置之原水RW及淨化水PW之流動。在該止水時位置,如圖17(c)所示,驅動部150之一對驅動連接部152之另一邊之側面係分別與旋轉限制部170之一對限制突片173之另一邊之限制面173R抵接,而阻止進一步之朝正旋轉方向(止水方向)之旋轉。
於此,上述排水時位置為正旋轉方向(止水方向)之開始位置(即,為反旋轉方向(排水方向)之最終位置),止水時位置為正旋轉方向(止水方向)之最終位置(即,正旋轉方向(止水方向)之開始位置)。另外,可動盤130係於該止水時位置,藉由旋轉限制部170而進行旋轉限制,而至旋轉停止之前,藉由驅動部150而連續地在正旋轉方向旋轉,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圓弧方向一端緣係在從與淨化水流出口128H完全地對齊之上述止水中途時位置,在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直徑之範圍內,逐漸減少與該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重複開口範圍,而至將該重複開口範圍完全地消失的期間,即,在可動盤130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出口128H重合之期間(如此般之時間為極短之時間),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與淨化水流出口128H大致保持連通。由於在該時間點,淨化水流路之殘留壓力消失,故與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和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重複範圍無關,淨化水PW並未經由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連通而在淨化水流路中流動,但,即使萬一在稍微具有於上述止水中途時位置沒有釋放之殘留壓力的情形時,而在殘存有於淨化水流路內流動之淨化水之情況下,最終,在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流出口 128H之重複開口面積消失之時間點(即,圖15之止水時位置),淨化水PW之流動完全地停止,淨化水PW之完全止水完畢。換言之,根據可動盤130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與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之圓弧長度(圓弧角度),與從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至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距離之相互關係,可實現萬一在稍微具有上述止水中途時位置沒有釋放之殘留壓力之情況時,而殘留有在淨化水流路內流動之淨化水之情況時之淨化水PW之完全止水動作。
[特有作用效果1(完全止水)]
若如上所述,採用本實施形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特別是藉由採用上述結構之切換閥筒匣,儘管採用所謂之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仍可在從淨化水排水模式,切換至淨化水止水模式,而進行止水時,首先,在止水中途時位置,藉由切換閥筒匣100,隔絕一次側原水流路與二次側原水流路之連通,可在較二次側原水流路之更上游側,完全地阻止來自一次側原水管之原水,並且,殘留於或滯留於較切換閥筒匣100之更下游側(與淨水器主體內部之二次側原水流路,二次側原水管,淨水器主體之內部流路,淨化水管,一次側淨化水流路,切換閥機構,二次側淨化水流路以及排水管連成一串之流路內,特別是,淨水器主體內部之流路周邊之流路內)之滯留水(原水及淨化水)係藉由切換閥筒匣100維持導水,而從排水管30排出,藉此,可釋放因淨水器主體內部之導水阻力等造成之較切換閥筒匣100之更下游側之流路內之原水及/或淨化水之殘留壓力,而使其消失,進而,在止水時位置,藉由切換閥筒匣100,完全地阻止來自淨水器主體之淨化水流路內之淨 化水,完全地停止較切換閥筒匣100之更下游側之淨化水之流動,而可完全地防止淨化水從排水管30之前端之排水口滴落之情況。即,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無論採用所謂之本體停止式止水結構,仍可完全地防止於止水時之較止水位置之更下游側之滯留水從排水管之前端之排水口滴落之不良狀況。
[特有效果2(殘留壓力釋放動作時間之確保)]
另外,切換閥筒匣100不但在可動盤130,設置構成原水用流路之一部分之圓弧槽狀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與構成淨化水用流路之一部分之圓弧槽狀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而且亦於固定盤120,設置構成原水用流路之一部分之圓弧槽狀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與構成淨化水用流路之一部分之圓弧槽狀之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藉由將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與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連通而將固定盤120之原水流入口125H與原水流出口126H之間之原水用流路之流路長度延長,另外,藉由將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與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連通,使固定盤120之淨化水流入口127H與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間之淨化水用流路之流路長度延長。因此,切換閥筒匣100係在從排水時至止水時之上述完全止水動作中,可大幅度地延長(與如專利文獻1般,僅在固定盤側,設置圓弧狀之流路之情況比較)從完全地關閉原水流路,而完全地停止原水之流動之時間點(原水完全停止時),至完全地關閉淨化水流路,而完全地停止淨化水之流動之時間點(淨化水完全停止時)之期間之時間間隔,即,以上述止水中途時為中心之一定時間間隔,而可在從原水完全停止時至淨化水完全停止時之期間,充分地確保將二次側原水流路以及一次側及二次側淨化水 流路內之殘留壓力釋放之時間間隔(殘留壓力釋放時間)。
詳細而言,在切換閥筒匣100之閥切換動作中,在圖17(a)及圖18(a)所示之排水時位置,可動盤130係相對於固定盤120,位於(朝止水方向之)開始角度位置,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之圓弧方向一端部與原水流入口125H完全地對齊及重複,而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係將原水流入口125H與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連通,另一方面,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圓弧方向中央部係與淨化水流出口128H完全地對齊及重複,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將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與淨化水流出口128H連通,在此時間點,原水及淨化水之任一者分別在原水流路內及淨化水流路內,以通常之流量流動。接著,若從該排水時位置,於止水方向而使可動盤130旋轉,旋轉至圖19(a)之位置,則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係如圖19(a)中之二點劃線所示,移動至其圓弧方向一端緣完全不與原水流入口125H重複之位置,原水流路係在切換閥筒匣100中完全地遮蔽(即,處於一次側原水流路與二次側原水流路之間完全地隔水,原水之流動完全地停止之原水完全停止狀態)。另一方面,在此時間點,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係如圖19(a)中之二點劃線所示,將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與淨化水流出口128H連通,容許淨化水流路內之淨化水之流動。接著,若從圖19(a)之位置,進一步於止水方向使可動盤130旋轉,旋轉至圖19(b)之位置,則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係如圖19(b)中之點劃線所示,移動至其圓弧方向一端緣完全不與淨化水流出口128H重複之位置,淨化水流路係在切換閥筒匣100中完全地隔絕(即,處於一次側淨化水流路與二次側淨化水流路之間完全地隔水,淨化水之流動完全地停止之淨化水完全停止狀態)。另外,此時,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亦移動至圖19(b)中之點劃線所示之 位置。
即,若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的話,切換閥筒匣100係如圖19(c)所示,在從可動盤130之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完全地隔絕與原水流入口125H之連通,而完全地隔絕原水流路之時間點之原水完全停止時(圖19(a)之狀態),至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完全地隔絕與淨化水流出口128H之連通,而完全地隔絕淨化水流路之時間點之淨化水完全停止時(圖19(b)之狀態)之期間係處於將上述殘留壓力釋放之時間間隔及旋轉角度範圍(殘留壓力釋放角度範圍)。該殘留壓力釋放角度範圍係如圖19(c)所示,為從原水完全停止位置(圖19(a)之位置)至淨化水完全停止位置(圖19(b)之位置)之角度範圍γ,在該殘留壓力釋放角度範圍γ之間,可釋放殘留壓力,而可充分地確保殘留壓力之釋放動作用之時間間隔。該殘留壓力釋放角度範圍γ係例如,在將從可動盤130之排水時位置(圖17(a)之位置),至止水時位置(圖17(c)之位置)之止水動作時旋轉角度範圍設定為90度之場合,為約45度之角度範圍(即,為止水動作時角度範圍之約2分之1之角度範圍),為較專利文獻1之對應的角度範圍(與專利文獻1之圖7所示之凹部12之第2入口7重複之範圍之角度,且與第2入口7之直徑之數分之1左右相對應之非常小之角度範圍)大幅度地增大之角度範圍。
另外,切換閥筒匣100係包括上述流路結構之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藉此,可將可動盤130之可動角度範圍之中間角度位置作為上述止水時位置,進行原水之完全停止動作及殘留壓力之釋放動作。其結果,本實施形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為藉由該切換閥筒匣100,在把手60之旋轉操作之閥切換動作中,可進行從人體工程學之觀點來看,使用者容易對把手操作之最佳角度範圍(較佳為,90度前後 之角度範圍)之閥切換動作,並且可在使用者將把手60旋轉至該最佳角度範圍之終端角度位置之中途之位置,自然地進行殘留壓力之釋放動作,因此,使用者沒有感到殘留壓力釋放時之操作感或違和感,圓滑地完成殘留壓力之釋放動作,而可完全地防止止水時之來自排水口之淨化水之洩漏或滴落。
[特有作用效果2(可更換零件)]
另外,由於本實施形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係以採用作為切換閥機構之上述結構之一體型之切換閥筒匣100,而將切換閥筒匣100可隨意裝卸地安裝於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之閥收納部40內之方式而構成,故在作為消耗零件之切換閥筒匣100之性能伴隨著使用時間之推移而變差之情形下,可容易更換切換閥筒匣100,(與切換閥機構之更換為困難,而必須要更換淨水器專用水龍頭整體之習知產品相比較),而可將作為製品之維持成本(維護費用)抑制在較低價格。
[特有作用效果3(流路直徑之擴大造成之流量擴大)]
進而,本實施形態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係,由於切換閥筒匣100作為省略了如習知之切換閥筒匣般之(內置有固定盤及可動盤等之流路結構零件,而用於確保水密封性之)外罩之無外罩型切換閥筒匣而構成,故可以習知之外罩的厚度部分,將切換閥筒匣之直徑擴大,而可擴大作為流路孔製零件之保持部110,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之直徑。因此,對應於保持部110,固定盤120及可動盤130之直徑之擴大,可擴大保持部110之流路孔(原水流入口115及原水流入孔115H,原水流出口116及原水流出孔116H,淨化水流入口117及淨化水流入孔 117H,淨化水流出口118及淨化水流出孔118H),以及,固定盤120之流路孔(原水流入口125,原水流出口126,淨化水流入口127及淨化水流出口128)之直徑,而且,可擴大固定盤120之流路槽(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以及可動盤130之流路槽(原水口連接凹部135L及淨化水口連接凹部137L)之寬度。藉此,擴大流路結構零件之流路孔及流路槽之直徑(與外罩型之場合相比較),而可增大該流路孔及流路槽之容許流量。其結果,特別是,於從設計性(外觀設計性)等之觀點,要求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為細長型或緊密型之情況下,亦限制該流路結構零件或切換閥機構之儲存空間,但是,本實施形態之情形係,由於對上述無外罩型之切換閥筒匣所形成之流路結構零件之流路直徑(及流路寬度)相對地增大,故儘管限制流路結構零件或切換閥機構之儲存空間,仍可充分地確保流量。
[實施形態2]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係,如圖20及圖21所示,與實施形態1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相比較,切換閥筒匣200係於固定盤220之結構方面為不同,但其它之結構為相同。詳細而言,實施形態2之切換閥筒匣200之固定盤220之基部221係於其一側面(與可動盤130之對向側面),不具有呈如實施形態1之固定盤120般之邊緣凸部狀之密接部123、124,基部221之另一側面係以成為完全的平坦面狀之密接部223之方式而形成。另外,基部221之另一側面之密接部223之表面(與可動盤130之抵接側之面)係與實施形態1之密接部123、124之表面同樣,藉由研磨加工(例如,精研加工),形成為高平滑度之平坦面,(在與可動盤130之密接面之間)發揮較高的水密封性及 氣密性。另外,於固定盤220之基部221,分別形成有支持棒插通孔222,原水流入口225H,原水流出口226H,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226L,淨化水流入口227H,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227L及淨化水流出口228H,但該等係(除了並非在邊緣凸部狀之密接部,而是在平坦面狀之密接部223開口之點)與固定盤120之基部121之支持棒插通孔122,原水流入口125H,原水流出口126H,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126L,淨化水流入口127H,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127L及淨化水流出口128H同樣之結構。另外,切換閥筒匣200之其它之結構係與切換閥筒匣100相同。
實施形態2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亦使切換閥筒匣200進行與實施形態1之切換閥筒匣100相同之閥切換動作,而發揮與實施形態1相同之特有作用及效果。
[本發明的範圍]
但是,本發明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1及實施形態2之結構,在申請專利範圍內,可以有各種之變更。另外,特別是,本發明之切換閥筒匣係如實施形態1及實施形態2般,用於淨水器專用水龍頭,而發揮上述特有之作用效果,但是,亦可作為淨水器專用水龍頭以外之水龍頭用之切換閥筒匣而具體實現。即,本發明之切換閥筒匣可以單獨元件,即掌握作為各種水龍頭用之切換閥機構之發明。進而,本發明之切換閥筒匣也可作為例如,包括不同於上述固定盤120之流路結構及/或可動盤130之流路結構之流路結構之固定盤及/或可動盤,另一方面具有上述無外罩型之結構(保持部110,驅動 部150,旋轉限制部170等)之發明而具體實現。進而另外,本發明之切換閥筒匣亦可作為例如,包括具有上述流路結構之固定盤120及/或可動盤130,另一方面卻不包括上述無外罩型之結構(保持部110,驅動部150,旋轉限制部170等)之發明而具體實現。
10‧‧‧基部
20‧‧‧管保持部
21‧‧‧筒匣部
30‧‧‧排水管
31‧‧‧管部
40‧‧‧閥保持部
41‧‧‧縮徑部
42‧‧‧嵌合部
42a‧‧‧雌螺紋
50‧‧‧止接部
51‧‧‧卡合部
52‧‧‧雄螺紋部
60‧‧‧把手
61‧‧‧旋轉部
62‧‧‧持握部
63‧‧‧蓋
100‧‧‧切換閥筒匣
120‧‧‧固定盤
130‧‧‧可動盤
150‧‧‧驅動部
154‧‧‧驅動軸
160‧‧‧嵌合環
VS‧‧‧內部空間

Claims (4)

  1. 一種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其具備有:水龍頭主體,其具有閥收納部;陶瓷閥型之切換閥筒匣(cartridge),其以裝卸自如之方式安裝於上述水龍頭主體之上述閥收納部;閥機構操作構件,其驅動連接於上述切換閥筒匣而以動作自如之方式確實對該切換閥筒匣進行閥切換動作;其特徵在於,上述切換閥筒匣係包括有:保持部;精密陶瓷製之固定盤,其相對於上述保持部,以無法相對旋轉之方式加以固定;精密陶瓷製之可動盤,其相對於上述固定盤而加以對向配置,並且以相對於上述固定盤而於正反旋轉方向呈相對旋轉自如之方式安裝於上述保持部;驅動部,其具有旋轉驅動部,而該旋轉驅動部係將上述可動盤與上述閥機構操作構件之間加以驅動連接,對應於上述閥機構操作構件之動作,旋轉於正反旋轉方向,且在對應於上述可動盤之正反旋轉方向而旋轉驅動自如;及,旋轉限制部,其相對於上述保持部以無法相對旋轉之方式加以固定,將上述旋轉驅動部之正旋轉方向之可旋轉範圍,限制在既定之第1角度位置,並且將上述旋轉驅動部之反旋轉方向之可旋轉範圍,限制在既定之第2角度位置,而將藉由上述旋轉驅動部而產生之上述可動盤之旋轉角度範圍,限制在上述第1角度位置與上述第2角度位置之間之既定之角度範圍;上述固定盤係在同一半徑位置上,於圓周方向以既定之角度間隔加以配置原水流入用之原水流入口、原水流出用之原水流出口、淨化水流入用之淨化水流入口、及淨化水流出用之淨化水 流出口,並且形成有圓弧槽狀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與圓弧槽狀之淨化水流出口延長凹部,而該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係在上述圓周方向上,從上述原水流出口至上述原水流入口之近前之角度位置為止,延伸在既定之第1角度範圍,而該淨化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係在圓周方向上,從上述淨化水流入口至上述淨化水流出口之近前之角度位置為止,延伸在既定之第2角度範圍;上述可動盤係於密接面即為與上述固定盤之對向面上形成有原水口連接凹部與淨化水口連接凹部,而該原水口連接凹部係在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的同一半徑位置上,於圓周方向上以既定之第3角度範圍而延伸呈圓弧槽狀,且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以自如之方式加以連通,而該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係在與上述固定盤之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的同一半徑位置上,於圓周方向上以既定之第4角度範圍而延伸呈圓弧槽狀,且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淨化水流出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以自如之方式加以連通;以用於進行以下之動作之方式而加以設定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之第1角度範圍及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之第2角度範圍,以及上述可動盤之上述原水口連接凹部之第3角度範圍及上述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之第4角度範圍:在上述旋轉限制部之上述第1角度位置,上述可動盤之原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加以連通,並且上述可動盤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淨化水流出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加以連通;在上述旋轉限制部之上述第1角度位置與上述第2角度位置之間 之中間角度位置,上述可動盤之原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之連通加以解除,並且上述可動盤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淨化水流出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加以連通;以及在上述旋轉限制部之上述第2角度位置,上述可動盤之原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入口與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之連通之解除狀態加以維持,並且上述可動盤之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係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淨化水流出口與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之連通加以解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其中,上述切換閥筒匣係構成為如下述之無外罩型切換閥筒匣:其藉由上述保持部,將上述固定盤以無法相對旋轉之方式加以固定,且將上述可動盤相對於上述固定盤而加以對向配置,並且相對於上述固定盤,於正反旋轉方向以相對旋轉自如之方式安裝且加以保持,另一方面不將上述固定盤及上述可動盤之周圍加以包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其中,上述切換閥筒匣之上述可動盤之上述原水口連接凹部之第3角度範圍係設定為與上述固定盤之上述原水流出口延長凹部之第1角度範圍為相同之角度範圍,上述淨化水口連接凹部之第4角度範圍係設定為大於上述淨化水流入口延長凹部之第2角度範圍之角度範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淨水器專用水龍頭,其中,上述驅動部之上述旋轉驅動部係包含有驅動連接於上述閥機構操作構件之驅動軸,及將上述驅動軸加以驅動連接於上述可動盤之驅動連接部,上述驅動連接部係將上述驅動軸加以驅動連接於上述可 動盤,而將上述驅動軸之旋轉驅動力傳遞給上述可動盤,並且與上述旋轉限制部產生卡合,而限制及阻止上述驅動軸之進一步之旋轉,而將上述可動盤之旋轉角度範圍,限制在上述第1角度位置與上述第2角度位置之間之上述既定之角度範圍。
TW103103128A 2013-01-29 2014-01-28 淨水器專用水龍頭 TW2014471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3990A JP5442880B1 (ja) 2013-01-29 2013-01-29 浄水器専用水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153A true TW201447153A (zh) 2014-12-16

Family

ID=50396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128A TW201447153A (zh) 2013-01-29 2014-01-28 淨水器專用水龍頭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42880B1 (zh)
KR (1) KR20140096975A (zh)
CN (1) CN103968096B (zh)
TW (1) TW2014471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8385B (zh) * 2015-02-25 2019-08-11 德商浮利士車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Upper valv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E040149T2 (hu) * 2015-02-25 2019-02-28 Fluehs Drehtechnik Gmbh Szelepfelsõrész
CN105351547A (zh) * 2015-09-01 2016-02-24 广州康柏能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负压漏水的净水饮用阀芯及其龙头
CN105757286B (zh) * 2016-04-29 2018-01-12 浙江艾波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控制的用于净水器中的水龙头
CN105736752B (zh) * 2016-04-29 2018-08-21 浙江艾波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有机械控制水龙头的净水器
TWI648499B (zh) * 2017-06-30 2019-01-21 陳瑞騫 出水結構具旋擺功能之水龍頭
CN107651780B (zh) * 2017-11-11 2021-08-17 孙建磊 一种带有洗手液的过滤塞
JP7479778B2 (ja) 2021-06-29 2024-05-09 トクラス株式会社 流路切替機構、及び、水栓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1538Y2 (ja) * 1990-04-17 1996-12-2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浄水器用複合水栓
JP4341234B2 (ja) * 2002-06-19 2009-10-07 株式会社カクダイ 元止め式浄水器用水栓
US20100096026A1 (en) * 2008-10-18 2010-04-22 Jui-Chien Chen Intake pipe for a drinking water tap
CN102240477B (zh) * 2011-04-02 2013-09-25 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龙头净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8385B (zh) * 2015-02-25 2019-08-11 德商浮利士車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Upper val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8096A (zh) 2014-08-06
CN103968096B (zh) 2016-08-31
JP2014145411A (ja) 2014-08-14
KR20140096975A (ko) 2014-08-06
JP5442880B1 (ja)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47153A (zh) 淨水器專用水龍頭
US9289784B2 (en) Showerhead for generating micro air bubbles
JP7163146B2 (ja) 水栓装置
JP5435289B2 (ja) 浄水装置付き吐水ヘッド及びカバー付き浄化カートリッジ
WO2021197306A1 (zh) 过滤器及其主体
CN111467866B (zh) 水龙头过滤器及其主机
CN111467867B (zh) 水龙头过滤器
JP6970987B2 (ja) 切換弁および浄水システム
KR20170050576A (ko) 유로전환밸브 및 이를 구비한 수처리장치
CN212770107U (zh) 净水器
JP4030912B2 (ja) 浄水機能付湯水混合水栓
JP4809876B2 (ja) 切替弁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切替弁装置
US20230303415A1 (en) Faucet water softener
JP4800818B2 (ja) シリンダ式弁装置
JP4842525B2 (ja) 浄水機能付きシャワーヘッド
JP4334039B2 (ja) 止水機能付シャワーヘッドを備えたシングルレバー式混合水栓
JP3774379B2 (ja) ホース収納式水栓の水切構造
JP2005172169A (ja) 複合水栓、ビルトイン型浄水器及び浄水装置
JP2000210661A (ja) 多方弁および浄水器
JP3586007B2 (ja) 切換コック
CN212504254U (zh) 过滤器及其主体
KR102534583B1 (ko) 중앙정렬형 유체여과장치
JP2570902Y2 (ja) 浄水器付給水栓
JP4473423B2 (ja) 浄水器の流路切り替え装置
JP6075711B2 (ja) 水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