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9630A - 包含至少一推動器或導流器且用於施配二氧化碳顆粒之裝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含至少一推動器或導流器且用於施配二氧化碳顆粒之裝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9630A
TW201429630A TW102138535A TW102138535A TW201429630A TW 201429630 A TW201429630 A TW 201429630A TW 102138535 A TW102138535 A TW 102138535A TW 102138535 A TW102138535 A TW 102138535A TW 201429630 A TW201429630 A TW 2014296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or
chute
strands
components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8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chael E Rivir
Scott Thomas Hardoerfer
Original Assignee
Cold Jet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ld Jet Llc filed Critical Cold Jet Llc
Publication of TW201429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963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9/00Other disintegrating devices or methods
    • B02C19/0056Other disintegrating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 B01J2/20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by expressing the material, e.g. through sieves and fragmenting the extruded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30B11/22Extrusion presses; Dies therefor
    • B30B11/227Means for dividing the extruded material into briqu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50Carbon dioxide
    • C01B32/55Solidify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Glanulating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由一系統將二氧化碳或任何適合材料施配至一或更多容器中。一輸送器內之一推動器產生具有一或更多所要尺寸之二氧化碳顆粒。足以維持顆粒完整性之小尺寸顆粒被產生且前進通過該輸送器,而不夠完整之顆粒被導引朝向一導流器且該導流器防止該等不夠完整顆粒被誤導引至一分離輸送通道中。

Description

包含至少一推動器或導流器且用於施配二氧化碳顆粒之裝置及使用方法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2年10月24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717,818號之優先權,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以用於所有目的。
本發明係關於產生及導引一低溫材料之固體顆粒,且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針對一種用於將一股低溫材料破碎成二氧化碳顆粒且導流該等二氧化碳顆粒之方法及裝置。
諸如用於產生固體二氧化碳顆粒之二氧化碳系統已為吾人所熟知,且與各種相關聯組成部件一起展示於美國專利4,843,770、5,018,667、5,050,805、5,071,289、5,188,151、5,249,426、5,288,028、5,301,509、5,473,903、5,520,572、6,024,304、6,042,458、6,346,035、6,695,679及6,824,450中,全部該等專利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另外,名稱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ARBON DIOXIDE PARTICLES INTO BLOCKS」之2010年10月1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394688號、名稱為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ARBON DIOXIDE PARTICLES INTO BLOCKS」之2011年10月19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276,937號、名稱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ARBON DIOXIDE PARTICLES」之2011年5月1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487837號、名稱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ZING CARBON DIOXIDE PARTICLES」之2012年1月2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589551號及名稱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CARBON DIOXIDE PARTICLES」之2012年1月30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592313號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儘管本專利具體係關於用於解釋本發明之二氧化碳,但本發明不受限於二氧化碳,而是可應用於任何適合低溫材料。因此,本文中所提及之二氧化碳不限於為二氧化碳,而應解讀為包含任何適合低溫材料。
諸如二氧化碳顆粒之固體低溫材料具有諸多用途。藉由將固體低溫材料施配至一容器中或在一生產環境中將固體低溫材料施配至複數個容器中而至少部分地實現一些用途。有時可期望控制由低溫材料形成之顆粒之尺寸及該等顆粒沿多個路徑之前進。
2‧‧‧二氧化碳系統
4‧‧‧二氧化碳施配線路
6‧‧‧二氧化碳施配線路
8‧‧‧製粒機
10‧‧‧導流器
10A‧‧‧第三通道
12‧‧‧輸送器
12A‧‧‧輸送源通道
12B‧‧‧第一通道
12C‧‧‧第二通道
14‧‧‧終端使用系統
16‧‧‧進料斗
18‧‧‧托盤
20‧‧‧傳送帶
22‧‧‧容器
24‧‧‧推動器
26‧‧‧馬達總成
28‧‧‧卸料滑槽
29‧‧‧雙滑槽總成
30‧‧‧側部分
31‧‧‧導流器
32‧‧‧第一區段
34‧‧‧第二區段
36‧‧‧第三區段
38‧‧‧水平滑槽區段
40‧‧‧凸緣
41‧‧‧噴口
42‧‧‧壁
44‧‧‧樞轉點
45‧‧‧孔隙
46‧‧‧旋轉軸
48‧‧‧槳葉
50‧‧‧近端
52‧‧‧遠端
54‧‧‧側壁
56‧‧‧切口
58‧‧‧孔隙
60‧‧‧軸
62‧‧‧凹槽
62A‧‧‧凹槽
64‧‧‧凹槽
64A‧‧‧凹槽
65‧‧‧凹槽組
66‧‧‧第一部分
68‧‧‧第二部分
70‧‧‧前表面
72‧‧‧側表面
74‧‧‧頂面
76‧‧‧底面
78‧‧‧後表面
80‧‧‧頂面
82‧‧‧底面
84‧‧‧側表面
86‧‧‧突出部
88‧‧‧凹口
90‧‧‧第一表面
92‧‧‧第二表面
94‧‧‧第三表面
96‧‧‧第四表面
98‧‧‧壁表面
100‧‧‧凸緣
102‧‧‧安裝座
104‧‧‧致動器
105‧‧‧外部部分
106‧‧‧臂
108‧‧‧密封門
110‧‧‧門樞軸
112‧‧‧壁/門
114‧‧‧壁/門
116‧‧‧壁
118‧‧‧壁
120‧‧‧孔隙
122‧‧‧頂部矩形部分
124‧‧‧底部三角形部分
126‧‧‧底端
128‧‧‧外側部分
130‧‧‧外側部分
132‧‧‧底部部分
134‧‧‧中間部分
136‧‧‧頂部彎曲部分
138‧‧‧圓形突出部
140‧‧‧凹口
142‧‧‧底部部分
144‧‧‧頂部彎曲部分
145‧‧‧螺母及螺栓總成
146‧‧‧中間部分
148‧‧‧第一門
150‧‧‧第二門
200‧‧‧錐形軸承
242‧‧‧壁
242A‧‧‧壁
242B‧‧‧壁
342‧‧‧壁
A‧‧‧角度
C‧‧‧控制器
F‧‧‧寬度
L‧‧‧長度
P‧‧‧樞轉軸線
PLC‧‧‧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
W‧‧‧直徑/最大寬度
併入本說明書中且構成本發明之一部分的附圖繪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且與本發明之以上一般描述及實施例之以下詳細描述一起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圖1係本發明之一例示性系統之一右前側透視圖;圖2係圖1之系統之一雙滑槽總成之一透視圖,其展示一例示性第一輸送滑槽及一例示性導流器;圖3係圖2之雙滑槽總成之透視圖;圖4係圖2之例示性雙滑槽總成之一透視分解裝配圖; 圖5係一例示性推動器之一透視圖;圖6係圖5之推動器之一軸之一透視圖;圖7係圖5之推動器之一槳葉之一透視圖;圖8係圖2之例示性雙滑槽總成之第一輸送滑槽之一透視圖;圖9係圖2之雙滑槽總成之第一輸送滑槽之透視圖,其中第一輸送滑槽包含具有圖5之推動器之一推動器總成;圖10係一例示性導流器之透視圖;圖11係緊固至圖2之雙滑槽總成之圖10之導流器之透視橫截面剖視圖;圖12係沿圖11之線12-12取得之一橫截面圖;圖13係圖9之第一輸送滑槽之一橫截面剖視圖;圖14係圖2之雙滑槽總成之一部分橫截面圖,其中圖10之導流器係在一第一位置中且與圖2之第一輸送滑槽對準;圖15係圖2之雙滑槽總成之一部分橫截面正視圖,其類似於圖14,除圖10之例示性導流器係在一第二位置中且與圖2之例示性導流器對準(而非與第一輸送滑槽對準,如圖14中所展示)之外;圖16係圖2之例示性雙滑槽總成之一透視圖,其展示穿過圖2之例示性第一輸送滑槽之一壁部分的一剖視圖;圖17係圖2之雙滑槽總成之一仰視透視圖,其展示鄰接於圖2之導流器之一第一壁部分的圖10之導流器;及圖18係圖2之雙滑槽總成之一仰視透視圖,其展示鄰接於圖2之導流器之一第二壁部分的圖10之例示性導流器,該第二壁部分安置成比圖17之第一壁部分更靠近圖2之第一輸送滑槽。
現將詳細參考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附圖中繪示該實施例之一實例。
在以下描述中,相同參考符號表示所有若干視圖中之相同或對應部件。此外,在以下描述中,應瞭解,諸如前方、後方、內側、外側及類似者之術語為便利用語且不應解譯為限制性術語。用於本專利中之術語並非意指限制(就本文所描述之器件而言),或可沿其他定向附接或利用本專利之部分。更詳細地參考圖式,描述根據本發明之教示所建構之一實施例。
參考圖1,圖中展示大體上以2指示(且諸如上文所提及之2012年1月3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592313號中所描述)之二氧化碳系統。在所描繪之實施例中,系統2包含一對二氧化碳施配線路4、6,其等各具有共用某些共同組件之實質上相同組件。本文僅詳細描述兩個線路4、6之一者,應瞭解,若無另外指出,則另一線路經類似組態且可類似地操作。現參考線路4,存在製粒機8(諸如上文所提及之2011年5月1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487837中所描述)。
導流器10、輸送器12及終端使用系統14位於製粒機8之下游。導流器10及輸送器12可與任何適合終端使用系統一起使用,該終端使用系統可包含經簡易組態以接收供隨後使用(諸如用於一遠端位置處之噴射)之二氧化碳顆粒之容器。在所描繪之實施例中,終端使用系統14包含進料斗16、托盤18、傳送帶20及容器22。
製粒機8與輸送器12一起用作二氧化碳股線之一來源。可使用二氧化碳顆粒之任何適合來源,諸如(僅作為非限制性實例),一進料斗填充有來自未與系統2整合連接之一來源之顆粒。
製粒機8產生前進通過系統2至容器22之二氧化碳股線,且包含一縱向軸線、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製粒機8可包含一模板(圖中未展示)。該模板可具有8英寸之直徑且具有約3毫米直徑之複數個孔隙(亦稱為模孔口),使得產生具有3毫米直徑之足夠小丸粒。一切割器(圖 中未展示)或一推動器24(參閱圖3)可安置於輸送器12內與一模板相距一足夠距離且位於該模板前方,在製粒機8中透過該模板擠出股線。將自該模板擠出之二氧化碳股線剪切成顆粒之該切割器之該足夠距離比經由一施加力將二氧化碳股線破碎成顆粒之推動器之足夠距離S(參閱圖3)更靠近於該模板。
亦如圖2中所見,馬達總成26之一馬達控制推動器24之轉速。馬達總成26之該馬達可設定至任何適合速率,諸如每分鐘240轉。在啟動時,經切割或經破碎之股線不夠結實以致無法成為足夠品質之丸粒,且可擱置於下文所描述之水平滑槽區段38之鄰接壁42之表面(參閱圖2及圖13)上,該等壁42安置於推動器24與模板之間之一敞開空間下方。噴口41可經設置以提供具有足以將安置於壁42之表面上之品質不佳丸粒自壁42噴射至導流器10之一速度的空氣。
經由製粒機8及推動器24(如下文所描述)所產生之顆粒足夠小以維持顆粒完整性。例如,只要一顆粒仍為一固體丸粒且未變成諸如穀粒狀物質之細微顆粒,則其維持完整性。細微顆粒需要被即時使用或存在時即昇華之風險,而足夠密度之丸粒可持續數天(例如適合於食物貯存目的之一時期),直至丸粒完全昇華。另外,丸粒可具有(例如)4毫米之一長度。
任何適合材料(諸如不鏽鋼或鋁)可用於本文所描述之組件。
系統2包含導流器10及輸送器12。導流器10與卸料滑槽28連通。輸送器12包含輸送源通道12A。輸送器12與第一通道12B連通,第一通道12B與第二通道12C連通,第二通道12C包含安置於進料斗16上方之一開口(圖中未展示)。導流器10包含第三通道10A,且導流器31(參閱圖4)限制導流器10之第三通道10A與輸送器12之第一通道12B之間之連通,如下文進一步所描述。在一第一位置(參閱圖14)中,導流器31允許輸送器12之輸送源通道12A與第一通道12B之間之連通。導流 器31可移動至一第二位置(參閱圖15),在該第二位置中,導流器31允許輸送器12之輸送源通道12A與導流器10之第三通道10A之間之連通。
參考圖2,由輸送源通道12A及自輸送源通道12A之側部分30延伸之導流器10界定雙滑動總成29。由一第一區段32、一第二區段34及一第三區段36界定輸送源通道12A。第一區段32包含自凸緣40延伸之一滑槽區段38,凸緣40經組態以附接至製粒機8之模板。雙滑槽總成29可具有適合於本發明之實踐之任何橫截面形狀。在所描繪之實施例中,安置成一六邊形形狀之六個壁42界定滑槽區段38。滑槽區段38具有一縱向軸線,當將凸緣40附接至製粒機8時,該縱向軸線實質上與製粒機8之縱向軸線對準。第二區段34包含六個壁242,其等依一角度自第一區段32延伸,使得第二區34之一縱向軸線相對於第一區32之縱向軸線成角度。第三區段36係第二區段34之一延伸部,該延伸部位於使導流器10自輸送源通道12A之側部分30延伸之點之後方,且第三區段36具有與第二區段34之縱向軸線對準之一縱向軸線。第二區段34之壁242延伸通過第三區段36且為第三區段36之壁。由安置成一六邊形形狀之六個壁342界定導流器10。界定水平滑槽區段38之壁42及界定輸送源通道12A之第二區段34及第三區段36兩者之壁242之六邊形橫截面形狀在幾何上實質上類似於界定導流器10之壁342之六邊形橫截面形狀。
樞轉點44沿樞軸線P安置於一對相對壁242A上(參閱圖4及圖8)。參考圖8,該對相對壁242A之各相對壁242A依一角度A自一對鄰接壁242B之一者延伸。該對相對壁242A安置於實質上平行平面上。鄰接壁242B依相對於彼此之角度A鄰接及定位,使得鄰接壁242B位於依相對於彼此之角度A成角度之一對平面上。導流器10(參閱圖2)自鄰接壁242B及輸送源通道12A之側部分30延伸且界定鄰接壁242B內之孔隙 45,如下文進一步所描述。
參考圖3,當將製粒機8附接至凸緣40時,推動器24沿製粒機8之縱向軸線安置於水平滑槽區段38之一遠端鄰近處。水平滑槽區段38之該遠端安置於鄰接凸緣40之水平滑槽區段38之一近端相對處。推動器24附接至馬達總成26且由馬達總成26控制,如上文所描述。
如圖4及圖5中所展示,推動器包含諸如旋轉軸46及槳葉48之組件(其等亦可稱為部件)。如圖5及圖6中所展示,旋轉軸46包含一模板飾面,以及近端50、遠端52及安置於端部50與52之間之側壁54。近端50具有一直徑W。沿遠端52之切口56可充當扭轉切口且減少應力。旋轉軸46之遠端52包含孔隙58(參閱圖4),其經組態以接收馬達總成26之軸60(參閱圖13)以將推動器24附接至馬達總成26之一近端,使得馬達總成26之馬達可控制旋轉軸46之轉速。
如圖6中所展示,旋轉軸46包含位於旋轉軸46之近端50處且沿旋轉軸46之近端50之凹槽62及64。凹槽62及64經定尺寸及經組態以接收槳葉48之表面,如下文進一步所描述。旋轉軸46上展示四個凹槽組,且各凹槽軸包含一凹槽62及一凹槽64。例如,凹槽62A及凹槽64A界定凹槽組65。
參考圖5、圖6及圖7,各槳葉48包含第一部分66及第二部分68,如所繪示之實施例中所展示,該等部分可大體上呈平面且相對於彼此成角度。第一部分66包含安置於側表面72之間之前表面70。前表面70具有小於旋轉軸46之近端50之最大寬度W之一寬度F。頂面74及底面76自前表面70向遠端延伸且實質上垂直於前表面70,同時安置於側表面72之間。第二部分68包含後表面78、頂面80及底面82。頂面80及底面82自後表面78向近端延伸,且表面78、80及82安置於側表面84之間。突出部86及凹口88安置於底面76與82之間。
槳葉48安置於各自凹槽組65中。第一部分66安置於凹槽62A中及 第二部分68安置於凹槽64A中。由第一表面90、安置成實質上垂直於第一表面90之第二表面92及在表面90及92之遠端之間延伸之第三表面94界定凹槽62A。由安置於一對壁表面98之間之第四表面96界定凹槽64A。第一部分66之底面76經組態以在第一表面90上被接收且鄰接第一表面90,而一內側表面72鄰接第二表面92且突出部86鄰接第三表面94。第二部分68之底面82經組態以在第四表面96上被接收且鄰接第四表面96,而各側表面84鄰接一各自壁表面98。藉由將槳葉48收入至各自凹槽組65中(如上文所描述),槳葉48形成圍繞旋轉軸46之一盒設計,其中以相對於旋轉軸46之一懸臂方式定位各槳葉。此懸臂式盒設計允許相較於其中將槳葉48附接至旋轉軸46之側壁54之一光滑表面之一替代設計之額外強度。
在操作中,自製粒機8之一模板(圖中未展示)擠出二氧化碳股線,如上文所描述。可依(例如)每6秒14英寸之速度擠出該股線。使推動器24與該模板及凸緣40之總成相間隔達一足夠距離S(參閱圖13),使得該股線變為足夠易碎以由推動器24之槳葉48之旋轉衝擊力破碎。例如,可使推動器24之近端與該模板相間隔達至少一半之槳葉長度(界定為槳葉48之長度L且展示於圖5中),該股線自該模板退出。間隔S允許該可撓性股線除去更多氣體且在該股線到達推動器24之前變為更易碎。相對於一切割器之足夠間隔,該可撓性股線歸因於到達該切割器之前之衝擊而未變為足夠易碎,且在一定程度上由該切割器剪切。此外,前表面70(界定一前區域)之減小寬度F不同於且小於已知切割器設計之前寬度,在該已知切割器設計中,槳葉前表面之寬度大於一附接旋轉軸之一最大寬度。減小寬度F允許相較於已知切割器設計之一更通暢路徑及比已知切割器設計少之背壓累積。另外,此一減小前區域允許系統2在無需旋轉推動器24之情況下運行以產生完全股線而非間或性地產生顆粒或丸粒(然而,已知切割器設計中之過度 背壓不會允許此一操作有效率地運行,此係因為股線將過度阻塞已知切割器設計之更大前區域)。
由股線之破碎片形成二氧化碳顆粒,且沿成角度之第二部分68之一側表面84朝向輸送源總成12A之第二區段34之壁242導引該等二氧化碳顆粒以沿第二區段34之縱向角之方向落小。成角度之第二部分68允許比一平坦平行設計將允許之槳葉48之剛性強之槳葉48之剛性。藉由沿一成角度路徑導引力,而非以一更線性方式導引力朝向一壁242,當顆粒衝擊壁242且自壁242落下時,更少力作用於該顆粒上(減少對顆粒之一壓碎作用)。此減小衝擊力允許一改良及更均勻之顆粒尺寸分佈(混合)、更少昇華(此係因為顆粒更不可能被壓碎)、及一更均勻分佈之顆粒流。此外,用於經由推動器24破碎顆粒之力小於一已知切割器剪切類似顆粒所使用之力以將自一馬達汲取以供電給推動器24之旋轉軸46且使其旋轉之電量(比一已知切割器之一旋轉軸所需之電量)減少超過一半。此外,當系統2之錐形軸承200與冷區域相間隔(例如4英寸至6英寸)且定位成更遠離模板及定位於一周圍位置時,軸承上發生之磨損少於將軸承安置於冷區域中(如同已知切割器設計)時發生之磨損。
根據導流器31之一縱向軸線是否與輸送源通道12A之第三區段36之縱向軸線或導流器10之縱向軸線對準,顆粒可朝向第一通道12B或第三通道10A落下,如下文進一步所描述。
例如,將可具有非所要特性(諸如缺乏足夠完整性或尺寸)且自第一來源供給(如下文所描述)之二氧化碳顆粒導引通過導流器10之第三通道10A以(例如)對其進行處置。圖1展示控制器C,其可與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PLC連通以傳送指令以將第一通道12B與第一來源阻斷(圖15中展示該阻斷),直至第一時間量已流逝。在該第一時間段已過去之後(可基於在第一來源中此時間段期間所產生之二氧化碳顆粒具有 足夠完整性之判定而選擇該第一時間段),可將導流器31(參閱圖4)移入至圖14中所展示之一位置中(下文將進一步描述該移動)以便將顆粒自輸送源通道12A導引至第一通道12B中且接著至第二通道12C。如圖1中所展示,輸送器12之第二通道12C之出口安置於進料斗16上方。因此,顆粒自第二通道12C之出口繼續進入進料斗16。另外或替代地,可手動控制導流器31。
參考圖8及圖9,第三區段36具有鄰接凸緣100之一遠端,該遠端具有遠端延伸之剛性安裝座102。安裝座102經組態以附接至致動器104(參閱圖14)之一遠端,致動器104可(例如)為一氣壓缸。例如,安裝座102可經由諸如螺釘之緊固件附接至致動器104。致動器104之一近端經組態以附接至臂106之一外部部分105。臂106之一外表面之一部分鄰接導流器31之一外表面且緊固至該外表面,如下文進一步所描述。
參考圖10,導流器31包含一對相對密封門108及一對相對門樞軸110。各門樞軸110包含一對實質上平行且對準之壁116及118。壁116包含孔隙120以在將導流器31附接至雙滑槽總成29時與軸線P(參閱圖8)及樞轉點44對準,如下文所描述。由壁112及114界定各密封門108(參閱圖10),且使壁112相對於壁114成角度A。門112及114包含一頂部矩形部分112及延伸通過鄰接壁116及118之底端126之一底部三角形部分124。密封門108之一門150之門112及114之矩形部分122分別自相對壁118之外側部分128延伸以在一頂點處交匯。密封門108之相對門148之門112及114之矩形部分122分別自相對壁116之外側部分130延伸以在一頂點處交匯。
各壁118包含底部部分132、中間部分134及頂部彎曲部分136。頂部彎曲部分136包含圓形突出部138及凹口140。各壁116包含底部部分142、頂部彎曲部分144及中間部分146。中間部分146經組態以配合的 接收及鄰接壁118之中間部分134。壁116之頂部彎曲部分144與壁118之圓形突出部138之鄰接部分具有與孔隙120相同之曲率半徑。
參考圖11,導流器31附接至界定輸送源通道12A之壁242A。一壁242A之各樞轉點44與導流器31之壁116之一各自孔隙120對準,且各壁242A經由諸如一螺母及螺栓總成145之一緊固附接件附接至導流器31之一門樞軸110。當如此附接時,且當位於圖11中展示之第一位置(在該第一位置中,導流器31之一縱向軸線與輸送源通道12A之第三區段36之一縱向軸線對準)中時,密封門108之第一門148鄰接一對壁242以形成及具有一互補形狀,及密封門108之第二門150與由壁242B界定之孔隙45(參閱圖9)對準且可密封該孔隙。透過圖11至圖15描繪此一第一位置。
經由門樞軸110圍繞樞轉點44之一逆時針旋轉,導流器31可自一第一位置(參閱圖14)移動至一第二位置(參閱圖15),使得第二門150通過壁242B之孔隙45(參閱圖9)且前進,直至第二門150鄰接導流器10之一對鄰接壁342且第一門148與孔隙45對準且可密封該孔隙。透過圖15至圖18描繪此一第二位置。如圖14及圖15所見,臂106附接至致動器104及導流器31,使得致動器104之致動引起導流器31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在操作中,導流器31具有在導流器31位於上文所描述之第一位置時與第一通道12B之一縱向軸線對準之一形狀及組態。在第一位置(參閱圖14)中,導流器31限制輸送源通道12A之第二區段34與導流器10之連通且自導流器10密封輸送源通道12A之第三區段36。當將導流器31樞轉至上文所描述之第二位置(參閱圖15)時,導流器31限制輸送源通道12A之第二區段34與來自導流器10之輸送源通道12A之第三區段36之連通且自導流器10密封輸送源通道12A之第三區段36。
已為了繪示及描述目的而呈現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先前描述。 並非意欲排他性或使本發明受限於所揭示之精確形式。可鑒於以上教示而進行明顯修改或變動。選擇及描述該實施例以最佳地繪示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實際應用以藉此使一般技術者能夠在各種實施例中最佳地利用本發明且使本發明與適合於預期特定用途之各種修改一起使用。儘管僅詳細解釋本發明之有限數目個實施例,但應瞭解,本發明未使其範疇受限於先前描述中所闡述或圖式中所繪示之組件之建構及配置之細節。本發明適用於其他實施例且能夠以各種方式實踐或實施本發明。此外,在描述較佳實施例時,特定術語用於明晰之目的。應瞭解,各特定術語包含以一類似方式操作以實現一類似目的之所有技術等效物。本發明之範疇意欲由與本發明一起遞交之申請專利範圍界定。
10‧‧‧導流器
10A‧‧‧第三通道
12‧‧‧輸送器
12A‧‧‧輸送源通道
26‧‧‧馬達總成
29‧‧‧雙滑槽總成
30‧‧‧側部分
32‧‧‧第一區段
34‧‧‧第二區段
36‧‧‧第三區段
38‧‧‧水平滑槽區段
40‧‧‧凸緣
42‧‧‧壁
44‧‧‧樞轉點
100‧‧‧凸緣
102‧‧‧安裝座
104‧‧‧致動器
242‧‧‧壁
242A‧‧‧壁
242B‧‧‧壁
342‧‧‧壁
A‧‧‧角度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自一低溫材料產生顆粒之裝置,該裝置包括:a.一模板,其包括複數個模孔口且經組態以沿一第一方向通過該複數個模孔口擠出該低溫材料之複數個固體股線;b.用於用足以將該等股線破碎成複數個顆粒之力衝擊該複數個固體股線之一股線之構件,該構件包括:i.一軸,其圍繞一軸線旋轉,該軸具有一第一端;ii.複數個部件,其等自該軸之該第一端向外延伸,該複數個部件之各個部件包括與該模板相間隔之一各自前表面,該各自前表面具有一較薄之各自寬度。
  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部件自該軸徑向向外延伸。
  3.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軸之該第一端具有大於各該各自前表面之該各自寬度之一最大寬度。
  4.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部件之至少一者包括一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大體上呈平面狀。
  5. 如請求項4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安置成大體上垂直於該模板。
  6. 如請求項4之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部件之該至少一者包括一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安置成相對於該第一部分呈非平面狀。
  7.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各自前表面與該模板相間隔而足以允許該等股線變為足夠易碎以藉由該等各自部件之衝擊力將該等股線破碎成該等碎片之一距離。
  8.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部件不包括一剪切邊緣。
  9.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複數個部件之各部件具有一各自長度,且其中該軸之該第一端與該模板相間隔達該各自長度之至 少一半。
  10. 一種自一低溫材料之複數個股線產生複數個顆粒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提供該複數個股線;b.使一軸圍繞一軸線旋轉,該軸包括自該軸之一第一端向外延伸之複數個部件,該複數個部件之各個部件包括一各自前表面,各該各自前表面具有一較薄之各自寬度;c.在其中該複數個股線已充分除氣以便足夠易碎以藉由該複數個部件之衝擊力將該複數個股線破碎成該碎片之位置處用該複數個部件衝擊該複數個股線。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沿該複數個部件之各自成角度部分導引該複數個顆粒。
  12. 一種安置於包括一輸送滑槽及一導流滑槽之一雙滑槽系統中之導流器,該導流器包括:a.一對相對門樞軸,各門樞軸包括一樞轉點,各樞轉點沿一樞軸線對準,其中各門樞軸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位於一第一平面上;及b.一對相對密封門,其等安置於該對相對門樞軸之間,其中各門包括一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分,其中該第三部分位於一第二平面上,其中該第四部分位於一第三平面上,且其中該第二平面相對於第三平面成角度;其中該導流器可操作以在一第一位置至一第二位置之間樞轉,且其中該導流器自該導流滑槽密封該輸送滑槽之一部分。
  13. 如請求項12之導流器,其中當該導流器位於該第一位置中時,沿該輸送滑槽之一縱向軸線安置該導流器,其中當該導流器位於該第二位置中時,沿該導流滑槽之一縱向軸線安置該導流 器。
  14. 如請求項12之導流器,其中該導流器包括一六邊形橫截面。
  15. 如請求項14之導流器,其中該輸送滑槽及該導流滑槽之各者包括一六邊形橫截面,其中一門孔隙界定於安置於該輸送滑槽與該導流滑槽之間之一對成角度壁內,且其中該導流器經組態以透過該門孔隙樞轉。
  16. 如請求項15之導流器,其中當該導流器之該對相對密封門之一者位於該第一位置中時,該導流器之該對相對密封門之該者密封該門孔隙,且其中當該對相對密封門之另一者位於該第二位置中時,該對相對密封門之該另一者密封該門孔隙。
TW102138535A 2012-10-24 2013-10-24 包含至少一推動器或導流器且用於施配二氧化碳顆粒之裝置及使用方法 TW2014296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17818P 2012-10-24 2012-10-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9630A true TW201429630A (zh) 2014-08-01

Family

ID=5048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8535A TW201429630A (zh) 2012-10-24 2013-10-24 包含至少一推動器或導流器且用於施配二氧化碳顆粒之裝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10510A1 (zh)
EP (1) EP2911960A4 (zh)
JP (1) JP2016503336A (zh)
CN (1) CN105228930A (zh)
CA (1) CA2889291A1 (zh)
MX (1) MX2015005287A (zh)
TW (1) TW201429630A (zh)
WO (1) WO20140665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1639B2 (en) 2014-01-16 2018-04-03 Cold Jet, Llc Blast media fragmenter
CN107820454B (zh) 2015-03-06 2020-06-30 冷喷有限责任公司 颗粒馈送器
US11607774B2 (en) 2015-10-19 2023-03-21 Cold Jet, Llc Blast media comminutor
US10947453B2 (en) * 2016-07-12 2021-03-16 Genus Industr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coir
US20190321942A1 (en) 2018-04-24 2019-10-24 Cold Jet, Llc Particle blast apparatus
WO2020102878A1 (en) * 2018-11-22 2020-05-28 Salford Group Inc. Flow divider for spinner spreader
CN110255217A (zh) * 2019-06-13 2019-09-20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移动布料车三通漏斗
MX2022002136A (es) 2019-08-21 2022-05-18 Cold Jet Llc Aparato de chorro de partículas.
EP3795508B1 (de) * 2019-09-20 2023-06-07 Sesotec GmbH Materialweiche und trennvorrichtung
TWI832028B (zh) 2019-12-31 2024-02-11 美商冷卻噴射公司 粒子噴射系統及從一噴射噴嘴排出一挾帶粒子流之方法
BR112023022256A2 (pt) 2021-05-07 2023-12-26 Cold Jet Llc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formar dióxido de carbono sólido
US20230264320A1 (en) 2022-02-21 2023-08-24 Cold Je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ice build up within blast nozzle and at exit
WO2024006405A1 (en) 2022-07-01 2024-01-04 Cold Je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venting or extraction of transport fluid from blast stre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35583A (en) * 1956-03-21 1958-05-20 John E Higgins Food pell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3920783A (en) * 1966-06-27 1975-11-18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Extrusion moulding method
DE2340682B2 (de) * 1973-08-10 1975-07-31 Automatik Apparate-Maschinenbau H. Hench Gmbh, 8754 Grossostheim Vorrichtung zum Granulieren von Kunststoffsträngen
US4041762A (en) * 1975-10-15 1977-08-16 Baker Oil Tools, Inc. Swing chute sampler
US4469284A (en) * 1981-10-29 1984-09-0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Comminut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rotor and stator recess construction
US4614310A (en) * 1981-10-29 1986-09-3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Comminuting apparatus with fluid cylinder rotor and stator biasing
US4780119A (en) * 1987-10-02 1988-10-25 Tomco2 Equipment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units
US5011087A (en) * 1990-05-14 1991-04-30 Richardson Larry 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treating comminuted synthetic plastic containers and products having contaminants bonded thereto for recycling purposes
DE4133329C2 (de) * 1991-10-08 1994-09-15 Hench Automatik App Masch Verfahren zum Abkühlen und Granulieren von schmelzflüssig aus Düsen austretenden Strängen
WO1995027591A1 (en) * 1992-07-08 1995-10-19 Cold Je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pellets
US5301509A (en) * 1992-07-08 1994-04-12 Cold Je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pellets
US5513809A (en) * 1995-07-03 1996-05-07 Tdf, Inc. Cryogenic vibratory mill apparatus
JP3059006U (ja) * 1998-11-10 1999-07-02 有限会社備文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食品加工装置
US7112120B2 (en) * 2002-04-17 2006-09-26 Cold Jet Llc Feeder assembly for particle blast system
CN2443949Y (zh) * 2000-09-22 2001-08-22 浙江大学 干冰丸造粒机
US6766970B2 (en) * 2000-12-06 2004-07-27 Anthony J. Peco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rusher
DE10062113C1 (de) * 2000-12-13 2002-04-18 Bkg Bruckmann & Kreyenborg Granuliertechnik Gmbh Trenneinrichtung für Unterwassergranulatoren
US6562109B2 (en) * 2001-03-28 2003-05-13 Mks Instruments, Inc. Acceleration assisted particle/gas separation system
JP2003010664A (ja) * 2001-07-03 2003-01-14 Kawata Mfg Co Ltd 粉粒体の混合装置
US6881035B1 (en) * 2003-01-02 2005-04-19 Fasco Industries, Inc. Draft inducer having single piece metal impeller and improved housing
CH704751B1 (de) * 2004-07-21 2012-10-15 Buss Ag Schneidvorrichtung für zähplastische Materialien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 Schneidvorrichtung.
JP4815110B2 (ja) * 2004-08-13 2011-11-16 株式会社シュトルツ ドライアイスペレット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7108207B2 (en) * 2004-10-26 2006-09-19 Lehigh Technologies, Ll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mminuting particle rubber
US7267540B2 (en) * 2006-01-26 2007-09-11 Gala Industries, Inc. Steep angle cutter hub with blunt edge blades
US7950601B2 (en) * 2009-06-29 2011-05-31 Energy Creates Energy Llc Grinder
SG170634A1 (en) * 2009-10-20 2011-05-30 Musse Singapore Pte Lt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ze reduction
CN201579031U (zh) * 2009-10-27 2010-09-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条装置
WO2012159037A2 (en) * 2011-05-19 2012-11-22 Cold Je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arbon dioxide pelle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8930A (zh) 2016-01-06
CA2889291A1 (en) 2014-05-01
JP2016503336A (ja) 2016-02-04
US20140110510A1 (en) 2014-04-24
EP2911960A1 (en) 2015-09-02
WO2014066589A1 (en) 2014-05-01
MX2015005287A (es) 2015-11-16
EP2911960A4 (en)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29630A (zh) 包含至少一推動器或導流器且用於施配二氧化碳顆粒之裝置及使用方法
US7267540B2 (en) Steep angle cutter hub with blunt edge blades
AT512148B1 (de) Vorrichtung zum aufbereiten von kunststoffmaterial
US8671647B2 (en) Continuous pelletizing, drying and bagging systems with improved throughput
US10933550B2 (en) Size-reduction machine and size-reduction unit therefor
US7730817B2 (en) Apparatus for cutting ductile material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apparatus
TWI517958B (zh) 用於製備塑料材料的裝置
TWI569943B (zh) 用於製備塑料材料的裝置
JP6219829B2 (ja) プラスチック材料処理装置
TWI568561B (zh) 用於製備塑料材料的裝置
JP2014534092A (ja) プラスチック材料処理装置
TW201332733A (zh) 用於製備塑料材料的裝置
WO1998016360A1 (de) Aufbereitungsvorrichtung zum zerkleinern, föerdern und plastifizieren von thermoplastischen kunststoffmaterial
JP6882270B2 (ja) 移送ウォーム用のブロー装置を有する、熱可塑性プラスチックを加工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870407B2 (ja) 剪断式破砕機
EP3573744B1 (en) Mixer
EP3310186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ce cream product using an ice cream machine
EP2678253B1 (en) Feeder for particle delivery
AU2011101454A4 (en) Tapered Meat Mincer
CN113911642B (zh) 一种自动分料物料输送装置及方法
JP2655965B2 (ja) 樹脂のホットカット装置
JP2019048373A (ja) 切断装置、切断装置と再加工装置とを有する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ペースト状の物質を細分化する方法
DE102022002368A1 (de) Schneidevorrichtung und Schneideverfahren für Schnittstücke von Extrudaten unterschiedlicher Länge
JP4218834B2 (ja) セミアンダーウォーターカット装置
JP2003071832A (ja) ペレタイザ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