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7453A - 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7453A
TW201407453A TW102122262A TW102122262A TW201407453A TW 201407453 A TW201407453 A TW 201407453A TW 102122262 A TW102122262 A TW 102122262A TW 102122262 A TW102122262 A TW 102122262A TW 201407453 A TW201407453 A TW 2014074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signal
drive
driv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2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aki Kitazaki
Shinji Shinjo
Seiichi Hama
Narakazu Shimomura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1407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745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包括:複數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其生成用以驅動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本體(2)之各驅動線(DL1~DLm)之驅動信號(Ds0);及複數個驅動電路(DC1~DCm),其將驅動信號(Ds0)放大;且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可延遲生成驅動信號(Ds0)之時序。藉此,可提供一種即便為大型觸控面板EMI亦較少之觸控面板控制器。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尤其係關於一種用以驅動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之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
自先前以來於觸控面板裝置存在各種方式。尤其是,利用靜電電容之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裝置可利用操作者之指尖直接進行觸控操作、或經由包含導電性材料之簡便之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因而具有較高之方便性。
一般而言,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裝置包括:觸控面板本體,其為以使複數個驅動線(第1電極)與複數個感測線(第2電極)立體交叉之方式而配置之構造;及觸控面板控制器,其控制觸控面板本體。觸控面板控制器對驅動線施加驅動信號,並且基於由感測線所產生之感測信號(響應信號)檢測觸控位置。具體而言,藉由使導電性之物體接近或接觸於觸控面板本體,而使形成於複數個驅動線與複數個感測線之交叉部之靜電電容發生變化。藉此,觸控面板控制器可藉由根據由感測線所產生之感測信號檢測出作為驅動線與感測線之交叉位置之觸控面板本體之各座標中之信號強度,從而檢測出觸控位置。
關於控制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之觸控面板控制器,提出有 各種構成。例如,於下述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實現感測信號檢測時之S/N比(signal noise ratio,信號雜訊比)及檢測精度之提高之接觸檢測裝置。如圖14(a)~(d)所示,專利文獻1之接觸檢測裝置包括於掃描方向上排列之n個驅動電極E1、檢測驅動掃描部111、複數個檢測電極、及k個電壓檢測器DET。檢測驅動掃描部111自n個驅動電極E1選擇包含連續之m(2≦m<n)個驅動電極之交流驅動電極單元EU,並對其進行交流驅動。檢測驅動掃描部111以使於各偏移動作之前後共用之1個以上之驅動電極包含於選擇對象之方式重複使該選擇對象於掃描方向內變更之偏移動作。各電壓檢測器DET每當檢測驅動掃描部111進行偏移動作時,將所對應之檢測電極E2之電位與特定之閾值Vt進行比較。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0-92275號公報(2010年4月22日公開)」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構成中,複數根驅動線被同時交流驅動(脈衝驅動)。近年來,觸控面板之面板尺寸之大型化不斷發展,但於大型觸控面板中,若同時脈衝驅動驅動線,則會產生來自觸控面板之電磁波之多餘輻射(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干擾)變大之問題。
如上所述,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於動作原理上,必須對驅動線施加脈衝電壓。就EMI之觀點而言,認為驅動線相當於發射電磁波之天線。隨著觸控面板之面板尺寸之大型化,天線長度(驅動線長度)變長,天線之發射效率變大。又,若不變更驅動線之密度而使觸 控面板大型化,則驅動線之根數亦會變多,因而發射電磁波之天線之根數亦會變多。
如上所述,若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大型化不斷發展,則天線之發射效率及根數會增大,因而會產生來自觸控面板之EMI變大之問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為大型觸控面板EMI亦較少之觸控面板控制器。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之特徵在於包括:複數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其生成用以驅動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各驅動線之驅動信號;及複數個驅動電路,其將上述驅動信號放大;且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可延遲生成上述驅動信號之時序。
根據本發明之觸控面板控制器,發揮可提供一種即便為大型觸控面板EMI亦較少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之效果。
1‧‧‧行動電話機(電子資訊機器)
2‧‧‧觸控面板本體(觸控面板)
3‧‧‧觸控面板控制器
3a‧‧‧觸控面板控制器
3b‧‧‧觸控面板控制器
3c‧‧‧觸控面板控制器
4‧‧‧位置算出部
10‧‧‧發送部
10a‧‧‧發送部
11‧‧‧驅動信號生成部
12‧‧‧驅動電路部
12a‧‧‧驅動電路部
20‧‧‧接收部
21‧‧‧放大部
22‧‧‧抽樣保持部
23‧‧‧A/D轉換部
24‧‧‧解碼部
30‧‧‧控制部
30a‧‧‧控制部
30b‧‧‧控制部
30c‧‧‧控制部
40‧‧‧第1反相器電路
41~44‧‧‧第2反相器電路
41n、42n、43n、44n‧‧‧NMOS電晶體
41p、42p、43p、44p‧‧‧PMOS電晶體
45~48‧‧‧開關
50‧‧‧第2反相器電路
100‧‧‧觸控面板裝置
110‧‧‧運算處理部
120‧‧‧無線通信部
130‧‧‧顯示器
200‧‧‧觸控面板裝置
300‧‧‧觸控面板裝置
400‧‧‧觸控面板裝置
ASs‧‧‧經放大之感測信號
BU‧‧‧緩衝電路
BU1~BUi‧‧‧緩衝電路
C1~C3、C5‧‧‧控制信號
C4‧‧‧外部控制信號
CK‧‧‧端子
CLK‧‧‧時脈信號
Cd‧‧‧信號
Cs0‧‧‧序列信號
Cs1~Csi‧‧‧信號
D‧‧‧端子
DC‧‧‧驅動電路
DC1~DCm‧‧‧驅動電路
DCa‧‧‧驅動電路
DET‧‧‧電壓檢測器
DG‧‧‧驅動信號生成電路
DG1~DGm‧‧‧驅動信號生成電路
DGa‧‧‧驅動信號生成電路
DL‧‧‧驅動線
DL1~DLm‧‧‧驅動線
DSs‧‧‧數位信號
Ds‧‧‧驅動信號
Ds0‧‧‧驅動信號
Ds1~Dsm‧‧‧驅動信號
EU‧‧‧交流驅動電極單元
FF1~FFi‧‧‧正反器電路
HSs‧‧‧信號
Mux‧‧‧多工器
Q‧‧‧端子
SG‧‧‧序列信號生成電路
SL‧‧‧感測線
SL1~SLn‧‧‧感測線
SW0‧‧‧開關(第1開關)
SW1~SWi‧‧‧開關(第2開關)
Ss‧‧‧感測信號
Vt1‧‧‧最大閾值
Vt2‧‧‧最小閾值
Wn‧‧‧合成通道寬度
Wn1~Wn4‧‧‧通道寬度
Wp‧‧‧合成通道寬度
Wp1~Wp4‧‧‧通道寬度
X‧‧‧紙面橫方向
Y‧‧‧紙面縱方向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行動電話機之概略構成之方塊圖。
圖2係表示上述行動電話機之觸控面板裝置之整體構成之圖。
圖3係表示上述觸控面板裝置之進一步詳細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4係表示上述觸控面板裝置之驅動信號生成部、驅動電路部及觸控面板本體之構成之圖。
圖5係表示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部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具體構成之電路圖。
圖6係表示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變化例之具體構成之電路圖。
圖7係表示上述驅動電路部之驅動電路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8係表示驅動信號之波形之一例之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觸控面板裝置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10(a)~(c)係用以說明基於來自抽樣保持部之輸出信號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設定之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另一觸控面板裝置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另一觸控面板裝置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13係表示驅動電路之另一例之電路圖。
圖14(a)~(d)係表示先前之觸控面板裝置之構成之圖。
[實施形態1]
若基於圖1~圖8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則如下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對具備本發明之觸控面板裝置之電子資訊機器為行動電話機之例進行說明。
(行動電話機之構成)
圖1係表示行動電話機1之概略構成之方塊圖。行動電話機1包括觸控面板裝置100、運算處理部110、無線通信部120及顯示器130。
運算處理部110係控制行動電話機1之各種功能者。例如,運算處理部110進行應用程式之執行控制、利用無線通信部120之資料之收發控制、及顯示器130中之圖像之顯示控制等。
無線通信部120具有藉由無線而與外部機器收發資料之功能。
為了使行動電話機1薄型地構成,顯示器130較佳地使用如液晶顯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器、電漿顯示器般之平板型顯示器。
觸控面板裝置100係為了於顯示器130之顯示畫面上進行觸控操作而設置之輸入機器,且包括觸控面板本體2及觸控面板控制器3。
觸控面板本體2設置於顯示器130上。若對觸控面板本體2進行觸控操作,則觸控面板本體2將與觸控位置相對應之信號輸出至觸控面板控制器3。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作為觸控面板本體2。
觸控面板控制器3具有如下功能,即,對觸控面板本體2之驅動線輸出脈衝性驅動信號Ds,並且基於自觸控面板本體2輸出之感測信號Ss,檢測對於觸控面板本體2之輸入操作。關於觸控面板控制器3之功能之詳細情況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觸控面板裝置之整體構成)
圖2係表示行動電話機1之觸控面板裝置100之整體構成之圖。如圖2所示,觸控面板裝置100之觸控面板本體2包括相互平行地配置之複數個驅動線(驅動線(drive line)、第1電極)DL及相互平行地配置之複數個感測線(感測線(sense line)、第2電極)SL。驅動線DL與感測線SL係以立體交叉之方式而配置,驅動線DL於X方向(紙面橫方向)延伸,感測線SL於與X方向正交之Y方向(紙面縱方向)延伸。
觸控面板控制器3包括發送部10、接收部20及控制部30。發送部10對驅動線DL施加驅動信號Ds。接收部20接收響應於驅動信號Ds之施加而於感測線SL產生之響應信號即感測信號Ss。控制部30藉由控制信號C1、C3控制發送部10之動作,藉由控制信號C2控制接收部20之動作。
若操作者之手指等接近觸控面板本體2,則於驅動線DL與感測線SL之交叉部所形成之電容器之靜電電容(以下簡稱為交叉部之靜電電容)會發生變化。觸控面板裝置100係以如下方式而構成,即,將交叉部之靜電電容之變化作為複數個驅動線DL與感測線SL之交叉位置即 觸控面板本體2之各座標之信號強度而檢測出,從而檢測出觸控面板本體2中之觸控位置。
(觸控面板控制器之說明)
圖3係表示觸控面板裝置100之進一步詳細之構成之方塊圖。如參照圖2而說明般,觸控面板裝置100之觸控面板控制器3包括發送部10、接收部20及控制部30,且來自發送部10之驅動信號Ds被施加至驅動線DL,來自感測線SL之感測信號Ss被輸入至接收部20。
此處,發送部10包括驅動信號生成部11及驅動電路部12。驅動信號生成部11基於來自控制部30之控制信號C1生成序列信號Cs0(未圖示),並且使用來自控制部30之控制信號C3生成與驅動線DL相同數量之驅動信號Ds0。控制信號C1係成為動作時序之基本之時脈信號。
驅動電路部12基於來自驅動信號生成部11之驅動信號Ds0,生成用以實際驅動觸控面板本體2之驅動線DL之驅動信號Ds。驅動電路部12連接於觸控面板本體2之驅動線DL,驅動信號Ds被施加至驅動線DL。
又,控制部30接收外部控制信號C4,生成控制信號C1、C3,並將該控制信號C1、C3輸出至驅動信號生成部11。如下所述般,控制部30可藉由控制信號C3控制自驅動電路部12輸出之驅動信號Ds之延遲量。
接收部20包括放大部21、抽樣保持部22、A/D(analog-to-digital,類比數位)轉換部23、及解碼部24。放大部21連接於觸控面板本體2之感測線SL,使來自感測線SL之感測信號Ss放大,並生成經放大之感測信號ASs。抽樣保持部22抽樣保持藉由放大部21而放大之感測信號ASs之信號位準。抽樣保持部22之抽樣時序係基於驅動電路部12將驅動信號Ds施加至驅動線DL之時序。
A/D轉換部23藉由將利用抽樣保持部22而抽樣保持之信號HSs轉 換成數位值,而將作為類比信號之經放大之感測信號ASs轉換成數位信號DSs。解碼部24使用用於驅動信號Ds之生成之序列信號對A/D轉換部23所獲得之數位信號DSs進行解碼,而輸出表示觸控面板本體2之各座標中之信號強度之信號Cd。
又,觸控面板裝置100具有位置算出部4,該位置算出部4根據接收部20所獲得之信號Cd之大小算出表示觸控面板本體2上之觸控位置之觸控位置座標。
如上所述,於觸控面板裝置100中,可檢測出因操作者之手指等接近觸控面板本體2而於驅動線DL與感測線SL之交叉部發生變化之靜電電容,從而檢測出操作者之觸控位置。
(驅動信號生成部及驅動電路部之構成)
圖4係表示圖3所示之驅動信號生成部11、驅動電路部12及觸控面板本體2之構成之圖。於觸控面板本體2,以於紙面橫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有m根驅動線DL1~DLm作為驅動線DL,並且以於紙面縱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有n根感測線SL1~SLn作為感測線SL。
驅動信號生成部11包括序列信號生成電路SG、及與驅動線DL相同數量之m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序列信號生成電路SG基於控制信號C1,生成相互同步之m個序列信號Cs0。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使用序列信號Cs0及來自控制部30之控制信號C3,生成用以驅動各驅動線DL1~DLm之驅動信號Ds0。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之構成相同,以下,於總稱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之情形時,係簡稱為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
驅動電路部12包含驅動電路DC1~DCm。各驅動電路DC1~DCm設置於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與各驅動線DL1~DLm之間,而構成緩衝電路。各驅動電路DC1~DCm將來自驅動信號生成部11之驅動信號Ds0予以放大,而輸出實際上用以驅動驅動線DL1~DLm之 驅動信號Ds。於以下說明中,分別將自驅動電路DC1~DCm之各者輸出之驅動信號Ds稱為驅動信號Ds1~Dsm。又,各驅動電路DC1~DCm之構成相同,以下,於總稱驅動電路DC1~DCm之情形時,係簡稱為驅動電路DC。
如此,來自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之驅動信號Ds0於驅動電路DC被放大並作為驅動信號Ds而輸出至驅動線DL。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係本案發明之特徵部。以下,參照圖5~圖7,對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進行說明。
(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構成)
圖5係表示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之具體構成之電路圖。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包含i個(i≧1)正反器電路FF1~FFi及多工器Mux而構成。 於該構成例中,正反器電路FF1~FFi為D型正反器電路,但亦可為D型以外之正反器電路。又,於i≧2之情形時,正反器電路FF1~FFi係串聯地連接。
對各正反器電路FF1~FFi之CK端子輸入時脈信號CLK。輸入至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之序列信號Cs0被輸入至第1段正反器電路FF1之D端子,並配合時脈信號CLK之上升時刻,自正反器電路FF1之Q端子輸出。繼而,來自正反器電路FF1之Q端子之輸出信號被輸入至下一段正反器電路FF2,同樣地,配合下一時脈信號CLK之上升時刻,自正反器電路FF2之Q端子輸出。於以後之各正反器FF3~FFi中亦重複該動作。
正反器電路FF1~FFi之Q端子連接於多工器Mux之輸入端子。 又,序列信號Cs0亦輸入至多工器Mux之輸入端子。對多工器Mux之選擇端子輸入來自控制部30之控制信號C3。即,多工器Mux將無延遲之序列信號Cs0與相對於序列信號Cs0每次發生相當於1時脈之量之延遲之i種信號Cs1~Csi作為輸入信號,將控制信號C3作為選擇信號。
藉此,多工器Mux基於控制信號C3,自序列信號Cs0及i種信號Cs1~Csi選擇1個信號,並作為驅動信號Ds0而輸出。即,控制信號C3作為選擇(控制)上述延遲量之延遲量選擇信號(延遲量控制信號)而發揮功能。
如上所述般,驅動信號Ds0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i+1種。例如,若將時脈信號CLK之頻率設為100MHz,且設為i=16,則信號Cs1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10 nsec,信號Cs2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20 nsec,信號Cs3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30 nsec,信號Cs16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160 nsec,上述延遲量為於0~160 nsec之範圍內每次間隔10 nsec之17種。如此,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構成為可延遲生成驅動信號Ds0之時序。
再者,藉由使時脈信號CLK之頻率變化,可使延遲量之切換間隔變化。
對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另一構成例進行說明。
圖6係表示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變化例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a之具體構成之電路圖。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a包含i個(i≧1)緩衝電路BU1~BUi及i+1個開關SW0~SWi而構成。緩衝電路BU1~BUi之各者包含2段反相器電路。對第1段緩衝電路BU1輸入序列信號Cs0。自緩衝電路BU1輸出之信號Cs1被輸入至下一段緩衝電路BU2,自緩衝電路BU2輸出之信號Cs2進而被輸入至下一段緩衝電路BU3。於以後之緩衝電路BU3~BUi中亦重複該動作。
開關SW0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第1開關,且設置於驅動信號 生成電路DGa之輸入端子與第1段緩衝電路BU1之輸入端子之連接點、與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a之輸出端子之間。開關SW1~SWi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第2開關,且設置為與緩衝電路BU1~BUi相同數量。開關SW1~SWi之各者設置於緩衝電路BU1~BUi之各輸出端子 與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a之輸出端子之間。即,來自緩衝電路BU1~BUi之各輸出端子分別經由開關SW1~SWi而連接於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a之輸出端子。
若將於1個緩衝電路BU所產生之延遲時間設為Td,則對開關SW1~SWi分別輸入相對於序列信號Cs0每次產生相當於i×Td之量之延遲之i種信號Cs1~Csi,對開關SW0輸入無延遲之序列信號Cs0。開關SW0~SWi藉由來自控制部30之控制信號C3而被ON/OFF(導通/斷開)控制。更準確而言,藉由控制信號C3,僅使開關SW0~SWi中之任1個開關為ON,使其他開關為OFF。藉此,僅選擇序列信號Cs0及信號Cs1~Csi中之1個信號,作為驅動信號Ds0而輸出。
如上所述般,驅動信號Ds0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i+1種。例如,若設為Td=5 nsec、且i=16,則信號Cs1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5 nsec,信號Cs2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10 nsec,信號Cs3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15 nsec,信號Cs16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為80 nsec,上述延遲量為於0~80 nsec之範圍內每次間隔5 nsec之17種。
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如圖5或圖6所示般而構成,藉此,控制部30可藉由控制信號C3,使驅動信號Ds0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針對每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而不同。即,控制部30可使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生成驅動信號Ds0之時序個別地延遲。
再者,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構成並不限定於圖5或圖6所示之構成。於圖5中,係使用多工器Mux作為自序列信號Cs0及信號Cs1~Csi中選擇1個信號作為驅動信號Ds0之選擇機構,於圖6中,係使用開關SW0~SWi作為自序列信號Cs0及信號Cs1~Csi中選擇1個信號作為驅動信號Ds0之選擇機構。與此相對,例如,於圖5所示之構成中,亦可使用圖6所示之開關SW0~SWi作為上述選擇機構,於圖6所示之構成 中,亦可使用圖5所示之多工器Mux作為上述選擇機構。
(驅動線之驅動時序)
如圖4所示,自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輸出之驅動信號Ds0經由驅動電路DC而作為驅動信號Ds1被輸出至驅動線DL。如圖7所示,驅動電路DC係包含第1反相器電路40及第2反相器電路50之2段反相器電路之緩衝電路。
因此,藉由於圖4所示之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之至少任一者中,使驅動信號Ds0相對於序列信號Cs0之延遲量不同,使驅動線DL1~DLm之至少任一者之驅動時序可延遲。
如上所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能夠以i+1種延遲量輸出驅動信號Ds0,但若使i之數量變大,則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之電路規模及晶片面積會變大。因此,通常係以成為少於驅動線DL之根數m之數量之方式設定i之數量(m>i)。因此,m根驅動線DL1~DLm可最大被分割成i+1個群組,而以不同延遲量進行驅動。
圖8係表示驅動信號Ds1~Dsm之波形之一例之圖。於圖8中,驅動信號Ds以5種不同之時序被輸出。具體而言,驅動信號Ds1、Ds6、Ds11......被同時輸出,驅動信號Ds2、Ds7、Ds12......延遲20 nsec而輸出,驅動信號Ds3、Ds8、Ds13......延遲40 nsec而輸出,驅動信號Ds4、Ds9、Ds14......延遲60 nsec而輸出,驅動信號Ds5、Ds10、Ds15......延遲80 nsec而輸出。即,將m根驅動線DL分割成5個群組,於各群組之間使驅動線DL之驅動時序每次延遲20 nsec。
如此,藉由減少同時驅動之驅動線DL之根數,可減少電磁波之多餘輻射(EMI)。於圖8所示之例中,藉由將m根驅動線DL1~DLm分割成5個群組,與同時驅動所有驅動線DL1~DLm之情形時相比,同時驅動之驅動線DL之根數成為大約1/5。
再者,於如上所述般將驅動時序之延遲量設為於0~80 nsec之範 圍內每次間隔20 nsec之情形時,於圖5所示之電路構成中,只要自輸入至多工器Mux之信號中之序列信號Cs0及自正反器電路FF2、FF4、FF6、FF8輸出之信號Cs2、Cs4、Cs6、Cs8之各信號中選擇即可。同樣地,於圖6所示之電路構成中,只要以使開關SW0、SW4、SW8、SW12、SW16之5個開關中之任一者為ON之方式控制即可。
同時驅動之驅動線之群組數越多(使驅動時序之延遲量之種類增多)或驅動線之延遲量越大,則同時驅動之驅動線之根數越會減少,從而可減少電磁波之多餘輻射(EMI)。另一方面,驅動線之群組數越多,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之電路規模及晶片面積越變大。又,若使驅動線之延遲量變大,則觸控位置檢測感度會降低。因此,驅動線之群組數係基於對觸控面板裝置所要求之EMI基準及觸控位置檢測感度而決定。
於本實施形態中,可設定17種驅動時序之延遲量,故而可利用相同之觸控面板控制器3驅動面板尺寸不同之複數種觸控面板本體2。 藉此,可實現觸控面板控制器3之共用化,從而可實現觸控面板裝置100及具備觸控面板裝置100之行動電話機1等電子資訊機器之成本降低。
(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決定方法)
繼而,對決定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順序進行說明。
首先,藉由圖3所示之外部控制信號C4,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為最小之方式(即,以使EMI成為最大之方式)進行控制,並實施EMI之測定與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確認。於EMI之測定值不滿足基準之情形時,再次輸入外部控制信號C4,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增加1個(同時使經驅動之驅動線根數減少)、或使驅動線之延遲量增加1階段之方式進行設定,並再次實施EMI之測定與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確認。重複執行該動作直至EMI之測定值與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兩項目 滿足基準為止。藉此,可設定滿足EMI與觸控位置檢測感度(驅動線DL之驅動能力)之兩者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
如上所述,藉由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自最小值逐漸增加,可選擇如滿足EMI基準、且觸控位置檢測感度成為最高般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
再者,於使EMI基準優先於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情形時,亦可與上述相反,一面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自最大值逐漸向較小值切換,一面於可獲得最低限度之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條件下,選擇如EMI成為最小般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
即,藉由外部控制信號C4,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為最大之方式(即,以使EMI成為最小之方式)進行控制,並實施EMI之測定與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確認。於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不滿足基準之情形時,再次輸入外部控制信號C4,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或延遲量減小1階段之方式進行設定,並再次實施EMI之測定與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確認。重複執行該動作直至EMI之測定值與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兩項目滿足基準為止。
[實施形態2]
若基於圖9~圖11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則如下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對作為實施形態1之觸控面板裝置100之變化例之觸控面板裝置200進行說明。
(觸控面板裝置之構成)
圖9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裝置200之構成之方塊圖。觸控面板裝置200係於圖3所示之觸控面板裝置100中,將觸控面板控制器3替換為觸控面板控制器3a之構成。觸控面板控制器3a係於觸控面板控制器3中,將控制部30替換為控制部30a之構成。觸控面板裝置200之除控制部30a以外之構件與觸控面板裝置100大致相同,因而對 該等構件附註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對控制部30a輸入自抽樣保持部22輸出之信號HSs,以代替圖3所示之外部控制信號C4。控制部30a基於信號HSs生成用以控制驅動信號Ds0之延遲量之控制信號C3,並將其輸出至驅動信號生成部11。
(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決定方法之概要)
控制部30a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階段性地變化,並且將來自抽樣保持部22之信號HSs與特定之期待值進行比較。信號HSs與期待值之比較例如可藉由使用比較器電路而實現。
例如,控制部30a一面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以自最大值逐漸變小之方式階段性地變化,一面進行信號HSs與期待值之比較,藉此,可於維持特定之輸出信號位準之狀態下,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為最大之方式而進行設定。於以此方式進行設定之情形時,係於確保特定以上之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條件下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為最大,故而可將電磁波之多餘輻射(EMI)抑制為最小限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無需使用圖3所示之外部控制信號C4,觸控面板控制器3自身可基於信號HSs之值選擇最佳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使EMI減少,從而可利用相同之觸控面板控制器3驅動面板尺寸不同之複數種觸控面板本體2。藉此,可實現觸控面板控制器3之共用化,從而可實現觸控面板裝置200及具備觸控面板裝置200之電子資訊機器之成本降低。
(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決定方法之具體例)
以下,參照圖10,對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決定方法之具體例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對用於在觸控面板控制器3內進行反饋之信號 (信號HSs)設定2種閾值,藉由將信號HSs與閾值進行比較,可決定最佳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設定「用以滿足EMI之基準之最大閾值Vt1」與「用以滿足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最小閾值Vt2」作為2種閾值,且存在Vt1>Vt2之關係。閾值Vt1、Vt2之具體值係藉由預先評估或模擬等而決定。
首先,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為最大之方式進行選擇,而驅動觸控面板本體2之驅動線DL。藉此,藉由接收部20接收來自感測線SL之感測信號Ss,並自抽樣保持部22輸出信號HSs。信號HSs被輸入至A/D轉換部23且亦被輸入至控制部30a,控制部30a將信號HSs與上述閾值Vt1、Vt2進行比較。
此處,若如圖10(a)所示般Vt2>HSs,則控制部30a判斷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不足,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或延遲量減小1階段之方式再次輸出控制信號C3。其後,再次進行驅動線DL之驅動及感測信號Ss之接收,控制部30a再次將信號HSs與上述閾值Vt1、Vt2進行比較。繼而,重複該動作直至如圖10(b)所示般滿足Vt2<HSs<Vt1為止。藉此,可選擇如確保最低限度之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並且使EMI成為最小般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
又,亦可與上述相反,將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自最小值向變大之方向而切換。具體而言,首先,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為最小之方式進行選擇,並驅動觸控面板本體2之驅動線DL。藉此,藉由接收部20接收來自感測線SL之感測信號Ss,並自抽樣保持部22輸出信號HSs。信號HSs被輸入至A/D轉換部23且亦被輸入至控制部30a,控制部30a將信號HSs與上述閾值Vt1、Vt2進行比較。
此處,若如圖10(c)所示般HSs>Vt1,則控制部30a判斷不滿足EMI之基準,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或延遲量增大1階段之方式再次輸出控制信號C3。其後,再次進行驅動線DL之驅動及感測信號Ss之 接收,控制部30a再次將信號HSs與上述閾值Vt1、Vt2進行比較。繼而,重複該動作直至如圖10(b)所示般滿足Vt2<HSs<Vt1為止。藉此,可選擇如滿足EMI基準並且觸控位置檢測感度最高般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
(變化例)
於上述中,控制部30a係使用抽樣保持部之信號HSs,生成用以控制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控制信號C3,但用以使控制部30a生成控制信號C3之反饋信號並不限定於信號HSs。例如亦可使用自解碼部24輸出之信號Cd作為該反饋信號。
圖1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裝置300之構成之方塊圖。觸控面板裝置300係於圖8所示之觸控面板裝置200中,將觸控面板控制器3a替換為觸控面板控制器3b之構成。觸控面板控制器3b係於觸控面板控制器3a中,將控制部30a替換為控制部30b之構成。對控制部30b輸入自解碼部24輸出之信號Cd。控制部30b基於信號Cd生成用以控制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控制信號C3,並將其輸出至驅動電路部12。
控制部30b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階段性地變化,並且將來自解碼部24之信號Cd與特定之期待值進行比較。信號Cd與期待值之比較例如可藉由使用比較器電路而實現。
例如,控制部30b一面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以自最大值逐漸變小之方式階段性地變化,一面進行信號Cd與期待值之比較,藉此,可於維持特定之輸出信號位準之狀態下,以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為最大之方式而設定。於以此方式而設定之情形時,由於是在確保特定以上之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條件下使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為最大,故而可將電磁波之多餘輻射(EMI)抑制為最小限度。
於觸控面板裝置300中,亦無需使用圖3所示之外部控制信號 C4,觸控面板控制器3自身即可基於信號Cd之值而選擇最佳之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
(備註事項)
於本實施形態中,「用以滿足EMI之基準之最大閾值Vt1」及「用以滿足觸控位置檢測感度之最小閾值Vt2」無需設為固定,可根據觸控面板裝置之使用目的而適當設定。例如,於必需高速動作之情形時,亦可藉由將閾值Vt1設定得較高,將閾值Vt2設定得較低,放寬EMI基準而以觸控位置檢測感度為優先。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了生成用以控制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之控制信號C3,而使用來自抽樣保持部22之信號HSs或來自解碼部24之信號Cd,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信號。例如,只要為自A/D轉換部23輸出之數位信號DSs等可反映感測信號Ss之強度之接收部20之輸出信號,便可用作用為以生成控制信號C3之反饋信號。
[實施形態3]
若基於圖12~圖13對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則如下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針對作為實施形態1之觸控面板裝置100之變化例之觸控面板裝置400進行說明。
(觸控面板裝置之構成)
圖12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觸控面板裝置400之構成之方塊圖。觸控面板裝置400係於圖3所示之觸控面板裝置100中,將觸控面板控制器3替換為觸控面板控制器3c之構成。觸控面板控制器3c係於觸控面板控制器3中,分別將發送部10及控制部30替換為發送部10a及控制部30c之構成,發送部10a係於發送部10中,將驅動電路部12替換為驅動電路部12a之構成。
控制部30c接收外部控制信號C4,除生成控制信號C1、C3以外,亦生成控制信號C5,並將控制信號C5輸出至驅動電路部12a。與實施 形態1、2同樣地,控制部30c可藉由控制信號C3控制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進而,控制部30c可藉由控制信號C5控制自驅動電路部12a輸出之驅動信號Ds之上升/下降時間。
驅動電路部12a與圖4所示之驅動電路部12同樣地,具備連接於各驅動線DL之m個驅動電路DCa。圖13係表示驅動電路DCa之具體構成之電路圖。
驅動電路DCa包括第1反相器電路40、4個第2反相器電路41~44、及4個開關45~48。驅動電路DCa係作為將來自圖12所示之驅動信號生成部11之驅動信號Ds0放大、而生成驅動驅動線DL之驅動信號Ds之緩衝電路而發揮功能。
第1反相器電路40之輸入端子構成驅動電路DCa之輸入端子,對第1反相器電路40之輸入端子輸入驅動信號Ds0。第2反相器電路41~44之各者與開關45~48之各者串聯連接。藉此,構成4個串聯電路,即,第2反相器電路41與開關45之串聯電路、第2反相器電路42與開關46之串聯電路、第2反相器電路43與開關47之串聯電路、及第2反相器電路44與開關48之串聯電路,該等4個串聯電路於第1反相器電路40之輸出端子與驅動電路DC之輸出端子之間並聯連接。
開關45~48藉由來自圖12所示之控制部30c之4位元之控制信號C5而被ON/OFF(導通/斷開)控制。
如此,驅動電路DCa成為第1反相器電路40及第2反相器電路41~44之2段構成,故而驅動信號Ds0及驅動信號Ds之極性相同。再者,第2反相器電路及開關之個數並不限定於4個。
此處,第2反相器電路41~44之各者包含通道寬度互不相同之電晶體。即,構成第2反相器電路41之電晶體之通道寬度、構成第2反相器電路42之電晶體之通道寬度、構成第2反相器電路43之電晶體之通道寬度、及構成第2反相器電路44之電晶體之通道寬度互不相同。
圖13係進一步詳細地表示第2反相器電路41~44之電路圖。如圖13所示,第2反相器電路41包含PMOS(P-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型金氧半導體)電晶體41p及NMOS(N-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型金氧半導體)電晶體41n,第2反相器電路42包含PMOS電晶體42p及NMOS電晶體42n,第2反相器電路43包含PMOS電晶體43p及NMOS電晶體43n,第2反相器電路44包含PMOS電晶體44p及NMOS電晶體44n。
此處,若將PMOS電晶體41p、42p、43p、44p之各通道寬度設為Wp1、Wp2、Wp3、Wp4,將NMOS電晶體41n、42n、43n、44n之各通道寬度設為Wn1、Wn2、Wn3、Wn4,則Wp1=5 um、Wn1=2.5 um、Wp2=10 um、Wn2=5 um、Wp3=20 um、Wn3=10 um、Wp4=40 um、Wn4=20 um。
如上所述,開關45~48藉由4位元之控制信號C5而被ON/OFF控制。於使所有開關45~48為OFF之情形時,無法驅動驅動線DL,故而開關45~48係以使開關45~48中之至少1個為ON之方式而被ON/OFF控制。因此,藉由開關45~48之ON/OFF控制,而使第2反相器電路41~44之PMOS電晶體之合成通道寬度Wp以於5~75 um之範圍內每次間隔5 um而切換,使第2反相器電路41~44之NMOS電晶體之合成通道寬度Wn以於2.5~37.5 um之範圍內每次間隔2.5 um而切換。即,如下述表1所示,可自15種中選擇而設定第2反相器電路41~44之合成通道寬度。
(EMI之減少)
此處,自驅動電路DCa輸出之驅動信號Ds之上升/下降時間根據第2反相器電路41~44之合成通道寬度(以下,僅簡稱為「合成通道寬度」)而變化。更準確而言,合成通道寬度越小,驅動信號Ds之上升/下降時間越長。因此,控制部30c可藉由利用控制信號C5選擇合成通道寬度,而控制驅動信號Ds之上升/下降時間。
又,若驅動信號Ds之上升/下降時間變長,則來自觸控面板本體2之電磁波之多餘輻射(EMI)會減少。因此,藉由將合成通道寬度設定為較小,可減少EMI。再者,由於驅動信號Ds之上升/下降時間係由合成通道寬度所決定,故而無需將第1反相器電路40之通道寬度設為可變。
另一方面,於觸控面板本體2之尺寸較大之情形時,若使驅動信號Ds之上升/下降時間變長,則即便EMI不會成為問題,但亦無法充分地驅動驅動線DL,而有觸控位置檢測感度降低之虞。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合成通道寬度可自15種中選擇而設定。因此,藉由將合成通道寬度設定為相對較大,可抑制EMI並且確保充分之觸控位置檢測感度。
為了確保充分之觸控位置檢測感度所必需之合成通道寬度取決 於由驅動線DL及感測線SL之電阻值及電容值所決定之時間常數、及觸控面板本體2所必需之驅動信號Ds之脈衝寬度時間。因此,雖無法嚴密地決定合成通道寬度之具體設定值,但作為估算值,於觸控面板本體2為10英吋之情形時,必須使Wp=5 um、Wn=2.5 um左右,於觸控面板本體2為20英吋之情形時,必須使Wp=10 um、Wn=5 um左右,於觸控面板本體2為60英吋之情形時,必須使Wp=40 um、Wn=20 um左右。於本實施形態中,可設定15種合成通道寬度,故而可利用相同之觸控面板控制器3c驅動面板尺寸不同之複數種觸控面板本體2。藉此,可實現觸控面板控制器3c之共用化,從而可實現觸控面板裝置400、及具備觸控面板裝置400之電子資訊機器之成本降低。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30c不僅可藉由控制信號C3、C5控制驅動線之群組數及延遲量,亦可控制驅動信號之上升/下降時間。因此,可更細微地調整電磁波之多餘輻射(EMI)及觸控位置檢測感度。
[總結]
本發明之態樣1之觸控面板控制器(3)之特徵在於包括:複數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DG1~DGm),其生成用以驅動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各驅動線之驅動信號;及複數個驅動電路(DC1~DCm),其將上述驅動信號放大;且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可延遲生成上述驅動信號之時序。
根據上述構成,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使生成驅動信號之時序可延遲,故而可針對每一驅動線延遲驅動各驅動線之時序。因此,藉由使同時驅動之驅動線之根數減少,可減少EMI。因此,可提供一種即便為大型觸控面板EMI亦較少之觸控面板控制器。
於本發明之態樣2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中,較佳為,於上述態樣1中,對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輸入相互同步之序列信號,且各驅動信號 生成電路基於上述序列信號生成上述驅動信號,且上述驅動信號相對於上述序列信號之延遲量為可變。
根據上述構成,藉由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使驅動信號相對於序列信號之延遲量可變,可針對每一驅動線延遲驅動各驅動線之時序。
於本發明之態樣3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中,較佳為,於上述態樣2中,具備將控制上述延遲量之延遲量控制信號輸出至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控制部(30),且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基於上述延遲量而控制信號選擇上述延遲量。
根據上述構成,藉由延遲量控制信號,可針對每一驅動線延遲驅動各驅動線之時序。
於本發明之態樣4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中,較佳為,於上述態樣3中,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包括:1個正反器電路或串聯地連接之複數個正反器電路(FF1~FFi);及選擇機構(多工器Mux),其基於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自上述序列信號及上述正反器電路之輸出信號中選擇1個信號作為上述驅動信號;且對上述複數個正反器電路中之第1段正反器電路輸入上述序列信號。
根據上述構成,使正反器電路之輸出信號相對於序列信號延遲相當於將該正反器電路之段數與使正反器電路動作之時脈信號之週期相乘後所得之時間。因此,選擇機構自相對於序列信號無延遲之信號及階段性地延遲之信號選擇任一信號作為驅動信號。因此,可基於延遲量控制信號選擇驅動信號相對於序列信號之延遲量。
於本發明之態樣5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中,較佳為,於上述態樣4中,上述選擇機構係將上述序列信號及上述正反器電路之輸出信號作為輸入信號、將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作為選擇信號之多工器(多工器Mux)。
根據上述構成,多工器可基於延遲量控制信號,自相對於序列 信號無延遲之信號及階段性地延遲之信號選擇任一信號作為驅動信號。
於本發明之態樣6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中,較佳為,於上述態樣3中,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包括:1個緩衝電路或串聯地連接之複數個緩衝電路(BU1~BUi);及選擇機構,其基於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自上述序列信號及上述緩衝電路之輸出信號中選擇1個信號作為上述驅動信號;且對上述複數個緩衝電路中之第1段緩衝電路輸入上述序列信號。
根據上述構成,使緩衝電路之輸出信號相對於序列信號延遲相當於將該緩衝電路之段數與於1個緩衝電路中之延遲量相乘後所得之時間。因此,選擇機構自相對於序列信號無延遲之信號及階段性地延遲之信號選擇任一信號作為驅動信號。因此,可基於延遲量控制信號,選擇驅動信號相對於序列信號之延遲量。
於本發明之態樣7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中,較佳為,於上述態樣6中,上述選擇機構包括1個第1開關(SW0)及與上述緩衝電路相同數量之第2開關(SW1),第1開關設置於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輸入端子與上述第1段緩衝電路之輸入端子之連接點、與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輸出端子之間,第2開關之各者設置於上述緩衝電路之各輸出端子與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輸出端子之間,且藉由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僅使第1開關及第2開關中之任1個開關為ON。
根據上述構成,藉由延遲量控制信號,僅選擇第1開關及第2開關中之任1個開關,藉此,自相對於序列信號無延遲之信號及階段性地延遲之信號選擇任一信號作為驅動信號。因此,可基於延遲量控制信號,選擇驅動信號相對於序列信號之延遲量。
於本發明之態樣8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中,亦可於上述態樣3至7中之任一項中,使上述控制部基於自上述觸控面板控制器之外部輸入之 控制信號而控制上述延遲量。
於本發明之態樣9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中,較佳為,於上述態樣3至7中之任一項中,具備接收來自上述觸控面板之感測線之感測信號而檢測上述觸控面板之靜電電容之接收部(20),且上述控制部基於上述接收部之輸出信號而控制上述延遲量。
根據上述構成,可不自觸控面板控制器之外部輸入控制信號,而使控制部控制驅動信號之延遲量。
本發明之態樣10之觸控面板裝置(100)之特徵在於包括: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控制器,其具有生成用以驅動上述觸控面板之各驅動線之驅動信號之複數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及將上述驅動信號放大之複數個驅動電路;且具備本發明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作為上述觸控面板控制器。
本發明之態樣11之電子資訊機器(行動電話機1)之特徵在於:其係包括顯示圖像之顯示器及觸控面板裝置者;上述觸控面板裝置包括: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其設置於上述顯示器上;及觸控面板控制器,其具有生成用以驅動上述觸控面板之各驅動線之驅動信號之複數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及將上述驅動信號放大之複數個驅動電路;且具備本發明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作為上述觸控面板控制器。
根據上述構成,本發明之觸控面板控制器由於驅動信號之延遲量可變,故而可根據EMI基準及觸控位置檢測感度等調整EMI。因此,可利用相同觸控面板控制器驅動複數種觸控面板。藉此,可實現觸控面板控制器之共用化,從而可實現觸控面板裝置及具備該觸控面板裝置之電子資訊機器之成本降低。
[實施形態之總括]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可於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關於可適當組合分別揭示於不同實施形態之技 術手段而獲得之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並不限於行動電話機,可應用於具備觸控面板裝置之所有電子資訊機器。
2‧‧‧觸控面板本體(觸控面板)
11‧‧‧驅動信號生成部
12‧‧‧驅動電路部
21‧‧‧放大部
C1、C3‧‧‧控制信號
Cs0‧‧‧序列信號
DC1~DCm‧‧‧驅動電路
DG1~DGm‧‧‧驅動信號生成電路
DL1~DLm‧‧‧驅動線
Ds0‧‧‧驅動信號
Ds1~Dsm‧‧‧驅動信號
SG‧‧‧序列信號生成電路
SL1~SLn‧‧‧感測線

Claims (11)

  1. 一種觸控面板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包括:複數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其生成用以驅動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各驅動線之驅動信號;及複數個驅動電路,其將上述驅動信號放大;且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可延遲生成上述驅動信號之時序。
  2. 如請求項1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其中對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輸入相互同步之序列信號,且各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基於上述序列信號生成上述驅動信號,且上述驅動信號相對於上述序列信號之延遲量為可變。
  3. 如請求項2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其包括將控制上述延遲量之延遲量控制信號輸出至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控制部,且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基於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而選擇上述延遲量。
  4. 如請求項3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其中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包括:1個正反器電路或串聯地連接之複數個正反器電路;及選擇機構,其基於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自上述序列信號及上述正反器電路之輸出信號中選擇1個信號作為上述驅動信號;且對上述複數個正反器電路中之第1段正反器電路輸入上述序列信號。
  5. 如請求項4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其中上述選擇機構係將上述序列信號及上述正反器電路之輸出信號作為輸入信號、將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作為選擇信號之多工器。
  6. 如請求項3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其中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包括:1個緩衝電路或串聯地連接之複數個緩衝電路;及選擇機構,其基於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自上述序列信號及上述緩衝電路之輸出信號中選擇1個信號作為上述驅動信號;且對上述複數個緩衝電路中之第1段緩衝電路輸入上述序列信號。
  7. 如請求項6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其中上述選擇機構包括:1個第1開關、及與上述緩衝電路相同數量之第2開關,第1開關設置於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輸入端子與上述第1段緩衝電路之輸入端子之連接點、與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輸出端子之間,第2開關之各者設置於上述緩衝電路之各輸出端子與上述驅動信號生成電路之輸出端子之間,且藉由上述延遲量控制信號,僅使第1開關及第2開關中之任1個開關為ON。
  8. 如請求項3至7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其中上述控制部基於自上述觸控面板控制器之外部輸入之控制信號而控制上述延遲量。
  9. 如請求項3至7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控制器,其包括接收部,該接收部接收來自上述觸控面板之感測線之感測信號而檢測上述觸控面板之靜電電容;上述控制部基於上述接收部之輸出信號而控制上述延遲量。
  10. 一種觸控面板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控制器,其具有生成用以驅動上述觸控面板之各驅 動線之驅動信號之複數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及將上述驅動信號放大之複數個驅動電路;且包括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作為上述觸控面板控制器。
  11. 一種電子資訊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顯示圖像之顯示器,及觸控面板裝置;上述觸控面板裝置包括: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其設置於上述顯示器上;及觸控面板控制器,其具有生成用以驅動上述觸控面板之各驅動線之驅動信號之複數個驅動信號生成電路、及將上述驅動信號放大之複數個驅動電路;且包括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觸控面板控制器作為上述觸控面板控制器。
TW102122262A 2012-06-27 2013-06-21 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 TW2014074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4727A JP2014010505A (ja) 2012-06-27 2012-06-27 タッチパネルコントローラ、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7453A true TW201407453A (zh) 2014-02-16

Family

ID=4978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2262A TW201407453A (zh) 2012-06-27 2013-06-21 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10505A (zh)
TW (1) TW201407453A (zh)
WO (1) WO20140027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3054B (zh) * 2014-02-18 2017-03-01 日本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9464B2 (ja) 2012-06-27 2014-03-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コントローラ、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JP6487567B2 (ja) * 2015-10-19 2019-03-20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入力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221708B2 (en) * 2018-12-26 2022-01-1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Digital-to-analog controller-referenced touch sensing system, and rel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8744A (ja) * 1994-03-11 1995-09-26 Fujitsu General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方法
JP3678801B2 (ja) * 1995-08-02 2005-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一体型タブレット装置
JP3469116B2 (ja) * 1999-01-28 2003-1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用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モジュール
JP2002140031A (ja) * 2000-10-31 2002-05-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駆動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0191872A (ja) * 2009-02-20 2010-09-02 Kyocera Mita Corp データ伝送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03071A (ja) * 2009-06-19 2011-01-06 Seiko Instruments Inc 近接検出装置および近接検出方法
JP5457286B2 (ja) * 2010-06-23 2014-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3054B (zh) * 2014-02-18 2017-03-01 日本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9600129B2 (en) 2014-02-18 2017-03-2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10505A (ja) 2014-01-20
WO2014002752A1 (ja) 201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07453A (zh) 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
US90920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noise immunity of a touch sense array
US7643014B2 (en) Resistive touch screen measurement system
JP2018536210A (ja) 低減された雑音を伴う静電容量測定デバイス
TWI476663B (zh) 觸控面板控制器、觸控面板裝置及電子資訊機器
JP2010282539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センサ用の信号処理回路
CN102362186A (zh) 具有电流传送器的多功能电容感测电路
US20160085334A1 (en) Touch-sensing device
JP2014219961A (ja) 静電容量式パネルの制御点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US9030429B2 (en) Touchscreen having a capacitance sensing apparatus
KR101741262B1 (ko) 위치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020479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JP2011257884A (ja) 静電座標入力装置、静電座標入力方法および情報機器
WO2016006910A1 (ko) 정전용량형 터치 패널 장치 및 구동방법
TWI711959B (zh) 具有多個傳輸電極之電容式感測器系統
KR102321247B1 (ko) 투사형 커패시턴스 터치 스크린들 및 패널들의 신호-대-잡음 성능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장치
KR20200142343A (ko) 터치 장치 및 이의 터치 검출 방법
An et al. A 3.9-kHz frame rate and 61.0-dB SNR analog front-end IC with 6-bit pressure and tilt angle expressions of active stylus using multiple-frequency driving method for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panels
JP2011076265A (ja) 座標入力装置
KR101376862B1 (ko) 정전용량 검출 제어 장치, 정전용량 검출 제어 방법,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JP2011128857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JP2013058045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容量検出回路、容量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電子機器
KR101890420B1 (ko) 전자기 유도 입력 방식의 센싱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7544703B (zh) 半导体装置、位置检测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控制方法
KR10199608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노이즈 저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