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4327A - 帶扣 - Google Patents

帶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4327A
TW201404327A TW102113804A TW102113804A TW201404327A TW 201404327 A TW201404327 A TW 201404327A TW 102113804 A TW102113804 A TW 102113804A TW 102113804 A TW102113804 A TW 102113804A TW 201404327 A TW201404327 A TW 2014043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air
slot
side wall
le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3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1680B (zh
Inventor
Madoka Nanbu
Yuu Hashimoto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04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4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1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16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9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fastening by sliding in the main plane or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t least one push-button acting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an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astening a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 Y10T24/4522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including member having distinct formations and mating member selectively interlocking therewith
    • Y10T24/45958Plural distinct cavities or projection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將插塞對插塞插入線成傾斜插入,還是能夠容易將插塞插入插槽內的帶扣。插塞(20),具有:一對腳部(22);及形成在一對腳部(22)前端部的一對卡合突部(23),此外,插槽(30),具有:上板(32)及下板(33);沿著上板(32)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下方突設的上側壁部(34);沿著下板(33)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上方突設的下側壁部(35);形成在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間,插塞插入側的端部開口形成為能夠讓一對腳部(22)插入的開縫(37);及由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的內側面形成,可將插入在上下板(32、33)間之一對腳部(22)的一對卡合突部(23)引導至卡合段部(36)的引導面(38),構成為一對卡合突部(23)的上下方向尺寸(T1)設定成比開縫(37)的寬度尺寸(T2)還大。

Description

帶扣
本發明是關於具備有可互相卡合、鬆脫的插塞及插槽,構成為可使皮帶狀構件的端部彼此連結、分離的帶扣。
先前的帶扣,已知有其構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具備可互相卡合、鬆脫的插塞及插槽,該插塞具有沿著插塞插入線形成的導桿,該插槽具有沿著插塞插入線形成對導桿進行引導的引導部。
[先行技術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6421889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4174561號公報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2所記載的帶扣,由 於其導桿和引導部是沿著插塞插入線形成,因此必須將插塞沿著插塞插入線筆直插入,若將插塞對插塞插入線成傾斜插入時,則插塞就無法插入插槽。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情況而為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將插塞對插塞插入線成傾斜插入,還是能夠容易將插塞插入插槽的帶扣。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是利用下述構成予以達成。
(1)帶扣的特徵為,具備有插塞及要讓插塞插入且和插塞形成卡合的插槽,該插塞,具有:要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塞側基部;從插塞側基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延伸成互相平行的一對腳部;及分別朝上下方向突出形成在一對腳部前端部的一對卡合突部,此外,該插槽,具有:要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槽側基部;彼此從插槽側基部延伸的上板及下板;沿著上板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下方突設的上側壁部;沿著下板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上方突設的下側壁部;與插入在上下板間之一對腳部的一對卡合突部可分別卡合的卡合段部;形成在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間,其插塞插入側的端部開口形成為能夠讓一對腳部插入的開縫;及由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的內側面形成,可將插入在上下板間之一對腳部的一對卡合突部引導至卡合段部的引導面,構成為一對卡合突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設定成要 比開縫的寬度尺寸還大。
(2)上述(1)項所記載的帶扣,其特徵為,腳部具有外側腳部及內側腳部,構成為內側腳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設定成要比開縫的寬度尺寸還大。
(3)上述(2)項所記載的帶扣,其特徵為,從外側腳部的基端部至中間部形成有操作部,構成為操作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設定成要比上下板間的上下方向尺寸還大。
(4)上述(1)項至(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帶扣,其特徵為,插塞具有配置在一對腳部間且形成為與該一對腳部平行的嵌合桿,插槽具有配置在上下板間且為嵌合桿所要嵌合的嵌合孔。
(5)上述(3)項所記載的帶扣,其特徵為,是於外側腳部形成有可插入插槽之開縫的開縫插入部。
(6)上述(1)項或(4)項所記載的帶扣,其特徵為,插槽之上下板的內側面形成為朝插槽側基部逐漸變窄。
(7)帶扣的特徵為,具備有插塞及要和插塞形成卡合的插槽,該插塞,具有:要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塞側基部;從插塞側基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延伸成互相平行的一對腳部;及分別朝上下方向突出形成在一對腳部前端部的一對卡合突部,此外,該插槽,具有:要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槽側基部;彼此從插槽側基部延伸的上板及下板;沿著上板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下方突設的上側壁部;沿著下板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上方突設的下側壁 部;與插入在上下板間之一對腳部的一對卡合突部可分別卡合的卡合段部;形成在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間,其插塞插入側的端部開口形成為能夠讓一對腳部插入的開縫;及由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的內側面形成,可將插入在上下板間之一對腳部的一對卡合突部引導至卡合段部的引導面,構成為利用插塞插入插槽的動作使插塞之腳部的卡合突部接觸插槽的引導面執行引導。
(8)上述(7)項所記載的帶扣,其特徵為,腳部具有外側腳部及內側腳部,構成為內側腳部的外側面會接觸插槽的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執行引導。
(9)上述(7)項或第(8)項所記載的帶扣,其特徵為,腳部具有外側腳部及內側腳部,構成為外側腳部的內側面會接觸插槽之上板及下板的外側面執行引導。
(10)上述(7)項所記載的帶扣,其特徵為,利用插塞插入插槽的動作連續執行:插塞之腳部的卡合突部和插槽之引導面所造成的引導;內側腳部之外側面和插槽之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所造成的引導;及插塞之外側腳部的內側面和插槽之上板及下板的外側面所造成的引導。
根據本發明之帶扣時,由於其插塞具有分別朝上下方向突出形成在一對腳部之前端部的一對卡合突部,其插槽具有:沿著上板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下方突設的上側壁部;沿著下板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上方 突設的下側壁部;形成在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間,其插塞插入側的端部開口形成為能夠讓一對腳部插入的開縫;及由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的內側面形成,可將插入在上下板間之一對腳部的一對卡合突部引導至卡合段部的引導面,構成為一對卡合突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設定成要比開縫的寬度尺寸還大,因此即使插塞對插塞插入線成傾斜插入,但插塞之一方腳部的一對卡合突部會接觸插槽之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的引導面而受到引導。如此一來,插塞的朝向就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因此就能夠容易將插塞插入插槽。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帶扣時,由於腳部之內側腳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設定成要比開縫的寬度尺寸還大,因此即使插塞對插塞插入線成傾斜插入,但插塞之一方腳部之內側腳部的外側面會接觸插槽之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的端部而受到引導。如此一來,插塞的朝向就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因此就能夠更加容易將插塞插入插槽。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帶扣時,由於外側腳部之操作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設定成要比上下板間的上下方向尺寸還大,因此即使插塞對插塞插入線成傾斜插入,但插塞之一方腳部的外側腳部之內側面會接觸插槽之上板及下板的外側面而受到引導。如此一來,插塞的朝向就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因此就能夠更加容易將插塞插入插槽。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帶扣時,由於插塞具有 配置在一對腳部間,和一對腳部平行所形成的嵌合桿,插槽具有配置在上下板間且為嵌合桿所嵌合的嵌合孔,因此帶扣卡合時就能夠防止插塞和插槽之上下方向及寬度方向的晃動。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帶扣時,由於插槽之上下板的內側面形成為朝插槽側基部逐漸變窄,因此就能夠使上下板之插塞插入側的端部形成為較寬,能夠提昇插塞的插入性。
10‧‧‧帶扣
20‧‧‧插塞
21‧‧‧插塞側基部
22‧‧‧腳部
23‧‧‧卡合突部
24‧‧‧嵌合桿
25‧‧‧外側腳部
25a‧‧‧操作部
26‧‧‧內側腳部
26a‧‧‧第1彎曲部
26b‧‧‧第2彎曲部
30‧‧‧插槽
31‧‧‧插槽側基部
32‧‧‧上板
33‧‧‧下板
34‧‧‧上側壁部
35‧‧‧下側壁部
36‧‧‧卡合段部
37‧‧‧開縫
38‧‧‧引導面
39‧‧‧嵌合孔
PL‧‧‧插塞插入線
T1‧‧‧一對卡合突部的上下方向尺寸
T2‧‧‧開縫的寬度尺寸
T3‧‧‧內側腳部之第1彎曲部的上下方向尺寸
T4‧‧‧外側腳部之操作部的上下方向尺寸
T5‧‧‧上下板間之上下方向尺寸
第1圖為本發明相關之帶扣的一實施形態之卡合狀態立體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之帶扣的非卡合狀態立體圖。
第3圖為非卡合狀態之帶扣的局部切除上面圖。
第4圖為非卡合狀態之帶扣的右側面圖。
第5圖為第2圖所示之插塞的上面圖。
第6圖為第5圖所示之插塞從一對腳部側看的圖。
第7圖為第2圖所示之插槽的上面圖。
第8圖為第7圖所示之插槽從插塞插入側看的圖。
第9圖為卡合狀態之帶扣的上面圖。
第10圖為第9圖的A-A剖面圖。
第11圖為第9圖的B-B剖面圖。
第12圖為第9圖的C-C剖面圖。
第13圖為插塞之左側腳部的一對卡合突部接觸到插槽之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的引導面時的狀態說明用上面圖。
第14圖為插塞之右側腳部的內側腳部外側面接觸到插槽之上側壁部及下側壁部的端部時的狀態說明用上面圖。
第15圖為插塞之左側腳部的外側腳部內側面接觸到插槽之上板及下板的外側面時的狀態說明用上面圖。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面對本發明相關之帶扣的一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另,於後續的說明中,有關帶扣,所謂上側是指第3圖之紙面的上側,所謂下側是指第3圖之紙面的下側,所謂右側是指第3圖之紙面的右側,所謂左側是指第3圖之紙面的左側。此外,帶扣的左右方向也可稱為寬度方向。
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如第1圖~第4圖所示,具備插塞20和要讓插塞20插入且與插塞20形成卡合的插槽30。接著,插塞20及插槽30,是利用合成樹脂的擠出成型形成。此外,插塞20及插槽30並不限於合成樹脂製,也可以是金屬製。另,圖中的符號PL,是指要將插塞20沿著插槽30之寬度方向中心線插入時的插塞插入線。
插塞20,如第4圖~第6圖所示,具有:要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塞側基部21;從插塞側基部21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延伸成互相平行的左右一對腳部22;;分別朝上下方向突出形成在左右一對腳部22前端部的一對卡合突部23;及配置在左右一對腳部22間的寬度方向中心部,形成為與左右一對腳部22平行的嵌合桿24。
插塞側基部21,具有:左右一對側面板21a;及將左右一對側面板21a於寬度方向連結的第1~第3連結桿21b~21d。接著,於配置在最接近插槽30側的第1連結桿21b,形成有左右一對腳部22及嵌合桿24。
此外,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於第1連結桿21b的寬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朝插槽30側突出且上面看為梯形的凸部21e。再加上,於第1連結桿21b,形成有要遍及其寬度方向大致全長朝插槽30側突出的突出部21f。接著,突出部21f,帶扣卡合時,是嵌合在下述之插槽30的上下板32、33之插塞插入側的端部內面(參照第10圖~第12圖)。藉此,就能夠防止插塞20和插槽30之上下方向的晃動。
腳部22,是形成為可朝寬度方向彈性變形,如第5圖所示,具有外側腳部25及配置在要比外側腳部25還靠近寬度方向內側,且前端部連結在外側腳部25之前端部的內側腳部26。此外,內側腳部26之寬度方向的板厚,是設定成要比外側腳部25之寬度方向的板厚還小。另外,於外側腳部25和內側腳部26之間,形成有朝 上下方向貫通在腳部22的孔。
外側腳部25,是形成為從基端部朝前端部逐漸往寬度方向緩緩彎曲的形狀。此外,於外側腳部25的基端部至中間部,形成有寬度於上下方向較為寬廣且側面看大致長方形的操作部25a。另外,於外側腳部25之前端部的上下面,分別形成有一對卡合突部23。此外,外側腳部25的操作部25a和一對卡合突部23之間的部份,是構成為可插入在下述插槽30之開縫37的開縫插入部25b。
內側腳部26,具有:形狀形成為從基端部朝中間部逐漸往寬度方向內側緩緩彎曲的第1彎曲部26a;及形狀形成為從中間部朝前端部逐漸往寬度方向外側緩緩彎曲的第2彎曲部26b,構成為從上面看內側腳部26是形成為大致S字形狀。
嵌合桿24,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其為剖面長方形的板狀體,從插塞側基部21的寬度方向中心部形成為直線狀。此外,於嵌合桿24兩側面之上下方向的中間部,分別形成有朝寬度方向外側延伸的突片24a。另外,突片24a,是從插塞側基部21形成至嵌合桿24之長度方向的中間部。此外,於嵌合桿24之前端部的上下面及左右面,分別施有倒角加工使其上下面及左右面愈往前端形成為愈細。
插槽30,如第4圖、第7圖、第8圖所示,具有:要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槽側基部31;彼此從插 槽側基部31延伸的上板32及下板33;沿著上板32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下方突設的上側壁部34;沿著下板33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上方突設的下側壁部35;與插入在上下板32、33間之左右一對腳部22的一對卡合突部23可分別卡合的卡合段部36;形成在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間,其插塞插入側的端部開口形成為能夠讓左右一對腳部22插入的開縫37;由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的內側面形成,可將插入在上下板32、33間之左右一對腳部22的一對卡合突部23引導至卡合段部36的引導面38;及配置在上下板32、33間,且為插塞20之嵌合桿24所要嵌合的嵌合孔39。
插槽側基部31,具有:左右一對側面板31a;及將左右一對側面板31a於寬度方向連結的連結桿31b。接著,於左右一對側面板31a,連接形成有上板32及下板33。
上下板32、33的寬度方向兩側緣,如第7圖所示,分別形成為朝寬度方向內側凹陷的彎曲形狀。此外,如第9圖所示,帶扣卡合時,插塞20之外側腳部25的操作部25a,是配置在要比上下板32、33之寬度方向側緣還位於寬度方向外側。
另外,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於上下板32、33之插塞插入側的端面寬度方向中央部,分別形成有朝插槽側基部31側凹陷從上面看梯形的凹部32a、33a。接著,帶扣卡合時,於該凹部32a、33a會嵌合有插 塞側基部21之第1連結桿21b的凸部21e(參照第9圖、第10圖)。藉此,就能夠防止插塞20和插槽30之寬度方向的晃動。
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如第4圖所示,分別形成在上板32及下板33之寬度方向側緣的大致全長。此外,於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之插塞插入側的端部,分別形成有要將插塞20之左右一對腳部22引導至開縫37用的傾斜部34a、35a。
卡合段部36,如第3圖、第7圖、第12圖所示,是分別形成在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之內側面的插槽側基部31側之端部。此外,上側壁部34側的卡合段部36,其上方由上板32延伸出來的突片32b覆蓋著(參照第1圖及第9圖)。
引導面38,如第3圖及第7圖所示,分別從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之內側面的插塞插入側之端部連接形成至上下的卡合段部36。此外,引導面38,具有:從插塞插入側之端部形成至中間部為止的直線部38a;及從中間部形成至卡合段部36,且彎曲成為左右之引導面38間的寬度方向尺寸朝卡合段部36逐漸變窄的內縮部38b。另外,卡合段部36,其只需形成在插槽30之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的引導面38所連續之位置即可,或者,只需形成在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之引導面38的內縮部38b所連續之位置即可。
接著,如第4圖所示,插塞20之腳部22的 一對卡合突部23之上下方向尺寸T1,是設定成要比插槽30之開縫37的寬度方向尺寸T2還大。如此一來,左右腳部22的一對卡合突部23就會分別接觸插槽30之左右的上側壁部34及左右的下側壁部35的引導面38且受到引導。接著,受到引導之左右腳部22的一對卡合突部23,在受到引導之後就會分別卡合於左右的卡合段部36。
再加上,如第13圖所示,即使插塞20對插塞插入線PL例如從右側傾斜插入,但插塞20之左側腳部22的一對卡合突部23會接觸插槽30之左側上側壁部34及左側下側壁部35的引導面38且受到引導,因此插塞20的朝向就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PL。
此外,如第12圖所示,插塞20之內側腳部26的第1彎曲部26a之上下方向尺寸T3,是設定成要比插槽30之開縫37的寬度方向尺寸T2還大。如此一來,如第14圖所示,即使插塞20對插塞插入線PL例如從右側傾斜插入,但右側之內側腳部26的第1彎曲部26a之外側面會接觸插槽30之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的端部且受到引導,因此插塞20的朝向又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PL。
另外,如第4圖所示,插塞20之外側腳部25的操作部25a之上下方向尺寸T4,是設定成要比上下板32、33間之上下方向尺寸T5還大。如此一來,如第15圖所示,即使插塞20對插塞插入線PL例如從右側傾斜插 入,但左側之外側腳部25的操作部25a之內側面會接觸插槽30之上板32及下板33的外側面且受到引導,因此插塞20的朝向又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PL。
接著,於本實施形態中,上述之腳部22的卡合突部23和引導面38造成的引導,及,內側腳部26之第1彎曲部26a和上側及下側壁部34、35造成的引導,以及,外側腳部25之操作部25a和上下板32、33造成的引導,是利用一連貫的插入動作連續執行。
此外,如第10圖~第12圖所示,插槽30之上下板32、33的內側面,是形成為朝插槽側基部31逐漸變窄。如此一來,上下板32、33之插塞插入側的端部就會變寬廣,因此能夠提昇插塞20的插入性。
嵌合孔39,如第8圖~第11圖所示,是形成為可使嵌合桿24隔著些許間隙插入之剖面長方形的孔,其由上下板32、33和形成為連結上下板32、33的左右一對板部40所構成。此外,於左右一對板部40之插塞插入側的端面,分別形成有嵌合桿24之左右突片24a所要嵌合的凹部40a。
另外,如第9圖所示,插塞20之左右的內側腳部26,是形成為其外側面會接觸插槽30之左右的引導面38之直線部38a。如此一來,於插塞插入時,左右的內側腳部26就會分別接觸左右的引導面38且受到引導,因此就可提昇插塞20的插入性。此外,於帶扣卡合時,左右的內側腳部26會分別接觸左右的引導面38,因此就 可防止插塞20和插槽30之寬度方向的晃動。
此外,如第9圖所示,插塞20之左右腳部22的操作部25a之最大寬度尺寸L1,是設定成要比插塞20之插塞側基部21的最大寬度尺寸L2及插槽30之插槽側基部31的最大寬度尺寸L3還大。如此一來,左右的操作部25a就會配置在要比插塞側基部21及插槽側基部31還位於寬度方向外側,因此,即使用手探索也能夠容易找得到左右的操作部25a,又,即使戴上手套的手、手指也能夠容易將左右的操作部25a往內側推,能夠提昇帶扣10的操作性。
如以上說明所示,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塞20之腳部22的一對卡合突部23之上下方向尺寸T1,是設定成要比插槽30之開縫37的寬度方向尺寸T2還大,因此即使插塞20對插塞插入線PL成傾斜插入,但插塞20之一方腳部22的一對卡合突部23會接觸插槽30之上側壁部34及左側下側壁部35的引導面38且受到引導。基於此,插塞20的朝向就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PL,因此就能夠容易將插塞20插入插槽30。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塞20之內側腳部26的第1彎曲部26a之上下方向尺寸T3,是設定成要比插槽30之開縫37的寬度方向尺寸T2還大,因此即使插塞20對插塞插入線PL成傾斜插入,但插塞20之一方內側腳部26的第1彎曲部26a之外側面會接觸插槽30之上側壁部34及下側壁部35的端部且受到 引導。基於此,插塞20的朝向又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PL,因此就能夠更加容易將插塞20插入插槽30。
另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塞20之外側腳部25的操作部25a之上下方向尺寸T4,是設定成要比上下板32、33間之上下方向尺寸T5還大,因此即使插塞20對插塞插入線PL成傾斜插入,但插塞20之一方外側腳部25的操作部25a之內側面會接觸插槽30之上板32及下板33的外側面且受到引導。基於此,插塞20的朝向又會被調整成沿著插塞插入線PL,因此就能夠更加容易將插塞20插入插槽30。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塞20具有配置在一對腳部22間且形成為與一對腳部22平行的嵌合桿24,插槽30具有配置在上下板32、33間且為嵌合桿24所要嵌合的嵌合孔39,因此於帶扣卡合時,就能夠防止插塞20和插槽30之上下方向及寬度方向的晃動。
另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槽30之上下板32、33的內側面形成為朝插槽側基部31逐漸變窄,因此上下板32、33之插塞插入側的端部就能夠形成為較寬廣,基於此就能夠提昇插塞20的插入性。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塞20之左右的內側腳部26,是形成為其外側面會接觸插槽30之左右的引導面38之直線部38a,因此於插塞插入時,左右的內側腳部26就會分別接觸左右的引導面38且 受到引導,基於此就可提昇插塞20的插入性。此外,於帶扣卡合時,由於左右的內側腳部26會分別接觸左右的引導面38,因此就可防止插塞20和插槽30之寬度方向的晃動。
另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塞20之左右腳部22的操作部25a之最大寬度尺寸L1,是設定成要比插塞20之插塞側基部21的最大寬度尺寸L2及插槽30之插槽側基部31的最大寬度尺寸L3還大,因此左右的操作部25a就會配置在要比插塞側基部21及插槽側基部31還位於寬度方向外側。基於此,即使用手探索也能夠容易找得到左右的操作部25a,又,即使戴上手套的手、手指也能夠容易將左右的操作部25a往內側推,能夠提昇帶扣10的操作性。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槽30之開縫37的插塞插入側之端部為開口,且插塞20之外側腳部25的操作部25a配置在要比上下板32、33的寬度方向側緣還位於寬度方向外側,因此就會有2種方法能夠解除帶扣10的卡合,即,其一種方法為使用者以一隻手握住插槽30並且以另一隻手將左右的操作部25a壓入,插塞20就會從插槽30脫離;另一種方法為使用者以一隻手將左右之操作部25a壓入的同時使該左右之操作部25a彈出,插塞20就會從插槽30卸下。
另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塞20之外側腳部25的操作部25a配置在要比上下板 32、33的寬度方向側緣還位於寬度方向外側,因此帶扣10的尺寸即使形成為較小還是能夠維持操作性。另,具體而言,例如:即使為安裝有8mm寬度之皮帶的帶扣,使用者還是能夠容易操作。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帶扣10時,由於插槽30之開縫37的插塞插入側之端部為開口,因此插槽30之插塞插入側的端部就不會形成為環狀。如此一來,沒有形成為環狀的部份就能夠讓插槽30的全長為較短,能夠使帶扣10的全長為較短。另外,與形成為環狀的形態相比,本實施形態是能夠使插塞20之要對插塞插入線PL的插入角度為較寬廣。
另,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的例示,只要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範圍是可加以適當變更。
10‧‧‧帶扣
20‧‧‧插塞
21‧‧‧插塞側基部
21a‧‧‧側面板
21b‧‧‧第1連結桿
21c‧‧‧第2連結桿
21d‧‧‧第3連結桿
21e‧‧‧凸部
21f‧‧‧突出部
22‧‧‧腳部
23‧‧‧卡合突部
24‧‧‧嵌合桿
24a‧‧‧突片
25‧‧‧外側腳部
25a‧‧‧操作部
25b‧‧‧開縫插入部
26‧‧‧內側腳部
26a‧‧‧第1彎曲部
26b‧‧‧第2彎曲部
30‧‧‧插槽
31‧‧‧插槽側基部
31a‧‧‧側面板
31b‧‧‧連結桿
32‧‧‧上板
32a‧‧‧凹部
32b‧‧‧突片
33‧‧‧下板
34‧‧‧上側壁部
34a‧‧‧傾斜部
35‧‧‧下側壁部
35a‧‧‧傾斜部
36‧‧‧卡合段部
37‧‧‧開縫
38‧‧‧引導面
39‧‧‧嵌合孔
40‧‧‧板部

Claims (10)

  1. 一種帶扣,其特徵為:具備有插塞(20)及讓上述插塞(20)插入且和上述插塞(20)形成卡合的插槽(30),上述插塞(20),具有: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塞側基部(21);從上述插塞側基部(21)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延伸成互相平行的一對腳部(22);及分別朝上下方向突出形成在上述一對腳部(22)前端部的一對卡合突部(23),上述插槽(30),具有: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槽側基部(31);彼此從上述插槽側基部(31)延伸的上板(32)及下板(33);沿著上述上板(32)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下方突設的上側壁部(34);沿著上述下板(33)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上方突設的下側壁部(35);與插入在上述上下板(32、33)間之上述一對腳部(22)的上述一對卡合突部(23)可分別卡合的卡合段部(36);形成在上述上側壁部(34)及上述下側壁部(35)間,插塞插入側的端部開口形成為能夠讓上述一對腳部 (22)插入的開縫(37);及由上述上側壁部(34)及上述下側壁部(35)的內側面形成,可將插入在上述上下板(32、33)間之上述一對腳部(22)的上述一對卡合突部(23)引導至上述卡合段部(36)的引導面(38),將上述一對卡合突部(23)的上下方向尺寸(T1)設定成比上述開縫(37)的寬度尺寸(T2)還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帶扣,其中,上述腳部(22)具有外側腳部(25)及內側腳部(26),將上述內側腳部(26)的上下方向尺寸(T3)設定成比上述開縫(37)的寬度尺寸(T2)還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帶扣,其中,從上述外側腳部(25)的基端部至中間部形成有操作部(25a),將上述操作部(25a)的上下方向尺寸(T4)設定成比上述上下板(32、33)間的上下方向尺寸(T5)還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帶扣,其中,上述插塞(20)具有配置在上述一對腳部(22)間且形成與上述一對腳部(22)平行的嵌合桿(24),上述插槽(30)具有配置在上述上下板(32、33)間且為上述嵌合桿(24)所嵌合的嵌合孔(39)。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的帶扣,其中, 於上述外側腳部(25)形成有可插入上述插槽(30)之上述開縫(37)的開縫插入部(25b)。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4項所記載的帶扣,其中,上述插槽(30)之上述上下板(32、33)的內側面形成為朝上述插槽側基部(31)逐漸變窄。
  7. 一種帶扣,其特徵為:具備有插塞(20)及和上述插塞(20)形成卡合的插槽(30),上述插塞(20),具有: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塞側基部(21):從上述插塞側基部(21)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延伸成互相平行的一對腳部(22);及分別朝上下方向突出形成在上述一對腳部(22)前端部的一對卡合突部(23),上述插槽(30),具有:安裝有皮帶狀構件的插槽側基部(31);彼此從上述插槽側基部(31)延伸的上板(32)及下板(33);沿著上述上板(32)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下方突設的上側壁部(34);沿著上述下板(33)寬度方向兩側緣形成為朝上方突設的下側壁部(35);與插入在上述上下板(32、33)間之上述一對腳部 (22)的上述一對卡合突部(23)可分別卡合的卡合段部(36);形成在上述上側壁部(34)及上述下側壁部(35)間,插塞插入側的端部開口形成為能夠讓上述一對腳部(22)插入的開縫(37);及由上述上側壁部(34)及上述下側壁部(35)的內側面形成,可將插入在上述上下板(32、33)間之上述一對腳部(22)的上述一對卡合突部(23)引導至上述卡合段部(36)的引導面(38),利用上述插塞(20)插入上述插槽(30)的動作,使上述插塞(20)之上述腳部(22)的上述卡合突部(23)接觸上述插槽(30)的上述引導面(38)執行引導。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的帶扣,其中,上述腳部(22)具有外側腳部(25)及內側腳部(26),上述內側腳部(26)的外側面會接觸上述插槽(30)的上述上側壁部(34)及上述下側壁部(35)執行引導。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記載的帶扣,其中,上述腳部(22)具有外側腳部(25)及內側腳部(26),上述外側腳部(25)的內側面會接觸上述插槽(30)之上述上板(32)及上述下板(33)的外側面執行引導。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的帶扣,其中, 利用上述插塞(20)插入上述插槽(30)的動作而連續執行:上述插塞(20)之上述腳部(22)的上述卡合突部(23)和上述插槽(30)之上述引導面(38)所造成的引導;上述內側腳部(26)之外側面和上述插槽(30)之上述上側壁部(34)及上述下側壁部(35)所造成的引導;及上述插塞(20)之上述外側腳部(25)的內側面和上述插槽(30)之上述上板(32)及上述下板(33)的外側面所造成的引導。
TW102113804A 2012-06-28 2013-04-18 buckle TWI5116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6603 WO2014002235A1 (ja) 2012-06-28 2012-06-28 バック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4327A true TW201404327A (zh) 2014-02-01
TWI511680B TWI511680B (zh) 2015-12-11

Family

ID=49782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3804A TWI511680B (zh) 2012-06-28 2013-04-18 buckl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30937B2 (zh)
JP (1) JP5974091B2 (zh)
CN (1) CN104470395B (zh)
DE (1) DE112012006623T5 (zh)
TW (1) TWI511680B (zh)
WO (1) WO20140022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775B (zh) * 2013-01-11 2019-08-23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侧释放带扣组件
US10123590B2 (en) * 2013-07-10 2018-11-1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ystem and assembly for securing a buckle housing to a component
JP6605296B2 (ja) * 2015-10-23 2019-11-13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JP6761639B2 (ja) * 2016-02-05 2020-09-30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US10251654B2 (en) * 2016-12-30 2019-04-09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Customized patient-specific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metallic insert
JP7343967B2 (ja) * 2018-12-07 2023-09-13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用のプラグ及びバックル
US11044970B1 (en) * 2020-03-30 2021-06-29 Duraflex Hong Kong Limited Attachment system with quick release
US11219281B1 (en) * 2020-12-09 2022-01-11 Duraflex Hong Kong Limited Buckl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01145U (en) * 1993-10-16 1997-03-21 Yoshida Kogyo Kk Buckle
JP3130203B2 (ja) * 1994-04-20 2001-01-3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US5671516A (en) * 1996-06-28 1997-09-30 Sartori; Robert C. Easy connect and release seat belt buckle
US6421889B1 (en) * 2001-05-31 2002-07-23 Vinsonic Industrial Co., Ltd. Buckle structure
US7174609B2 (en) 2004-03-19 2007-02-13 Nam-Il Park Buckle
US8256072B2 (en) * 2006-12-12 2012-09-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uckle
JP5020004B2 (ja) * 2007-09-05 2012-09-05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CN102164519B (zh) * 2008-10-03 2014-02-26 Ykk株式会社 带扣
JP2011254928A (ja) * 2010-06-07 2011-12-22 Nifco Inc バック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43675A1 (en) 2015-05-28
CN104470395B (zh) 2017-06-06
TWI511680B (zh) 2015-12-11
US9930937B2 (en) 2018-04-03
CN104470395A (zh) 2015-03-25
WO2014002235A1 (ja) 2014-01-03
JP5974091B2 (ja) 2016-08-23
DE112012006623T5 (de) 2015-04-02
JPWO2014002235A1 (ja) 2016-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1680B (zh) buckle
US7979966B2 (en) Buckle
US20080178438A1 (en) Buckle
JP6029741B2 (ja) バックル
WO2010038308A1 (ja) バックル
US20130232743A1 (en) Buckle
JPWO2010113247A1 (ja) サイドリリースバックル
TW200407089A (en) Buckle
TWI504356B (zh) buckle
US10588383B2 (en) Buckle
WO2010101217A1 (ja) 鍵付きバックル
JP2011254929A (ja) バックル
WO2020115894A1 (ja) バックル用のプラグ及びバックル
JP6605296B2 (ja) バックル
TWI486132B (zh) Buckle (a)
US10292458B2 (en) Buckle
TW201328057A (zh) 連接器防鬆脫裝置
JP2009056302A (ja) バックル
JP2019136299A (ja) バックル
JP5902739B2 (ja) バックル
JP3191832U (ja) 前開き型ベルトバックル
JP2018029932A (ja) バックル
JP2007303658A (ja) 取付構造
JP2013144259A (ja) サイドリリースバック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