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6261A - 網路配接器 - Google Patents

網路配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6261A
TW201336261A TW101142880A TW101142880A TW201336261A TW 201336261 A TW201336261 A TW 201336261A TW 101142880 A TW101142880 A TW 101142880A TW 101142880 A TW101142880 A TW 101142880A TW 201336261 A TW201336261 A TW 2013362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face
electronic device
network adapter
memo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2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yu Koriyama
Shouichi Morimoto
Tohru Tsutsui
Shigeki Takakuwa
Manabu Yoshioka
Original Assignee
Gaia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ia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Gaia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6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626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38Universal adapter
    • G06F2213/3808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38Universal adapter
    • G06F2213/3812USB port control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一種網路配接器,係具備:USB主機介面部,其連接有電子機器,該電子機器具有將資料保存於記憶體上之功能及作為USB裝置之功能;和通訊介面部,其連接有通訊模組;和主控制部,其具有記憶體及CPU,連接有前述USB主機介面部及前述通訊介面部;前述主控制部,係從連接至前述USB主機介面部的電子機器的記憶體當中檢測新增資料,當有新增資料時便讀取該新增資料,並控制連接至前述通訊介面部之通訊模組,以傳輸該新增資料。

Description

網路配接器
本發明係有關用來將電子機器等連接至網路之網路配接器(Network Adapter)。
數位相機、數位視訊攝影機、IC記錄器、數位音樂播放器等電子機器中,係廣泛採用下述構成:將資料蓄積於內建記憶體或記憶媒體上,且對於以USB(Universal Serial Bus)埠連接之主電腦,作為USB大量儲存裝置而動作,藉此可從電腦讀取該資料。藉由採用這樣的構成,使用者可將蓄積在電子機器的資料複製保存於電腦的二次記憶裝置,或以應用程式加工,或再傳輸至其他電腦,用於各種用途。
為了實現上述構成,在電子機器係設有USB介面。 此外,電子機器具備USB裝置控制器,用來使主電腦將該電子機器辨識成USB裝置。該USB裝置控制器係保持有USB描述符(Descriptor),用來將電子機器辨識成大量儲存等級之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9253號公報
然而,若是未擁有個人電腦的使用者,便無法如上述般從電子機器讀取資料,將資料提供作各種用途。此外,即使是擁有個人電腦的使用者,若欲透過網路將資料從電腦上傳至伺服器或是使資料同步時,必須經過繁雜的程序,例如將個人電腦與電子機器以USB連接線連接,將蓄積在電子機器的資料以個人電腦暫時讀取後,再從該個人電腦存取伺服器以上傳資料。因此,過去一直期望有一種手段,不必使用電腦,或不經過繁雜的程序,便能利用作為USB裝置之用的電子機器中所蓄積之資料。
本發明係著眼於上述事態而創作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網路配接器,其不必使用電腦,或不經過繁雜的程序,便能將作為USB裝置之用的電子機器中所蓄積之資料傳輸至網路上。
本發明係著眼於上述重點而創作者,為達成前述目的,係採取以下手段。
亦即,具備:USB主機介面部,其連接有電子機器,該電子機器具有將資料保存於記憶體上之功能及作為USB裝置之功能;和通訊介面部,其連接有通訊模組;和主控制部,其具有記憶體及CPU,連接有前述USB主機介面部及前述通訊介面部;藉由該主控制部,從連接至前述USB主機介面部的電子機器的記憶體當中檢測新增資料, 當有新增資料時便讀取該新增資料,並控制連接至前述通訊介面部之通訊模組,以傳輸該新增資料。
亦可考慮下述方式:上述主控制部,係存取管理前述電子機器的記憶體之檔案系統,依據存儲於該記憶體之檔案的時間戳記來檢測新增檔案。
此外,新增資料之傳輸對象,可考慮為透過網路而連接之伺服器或終端設備,在該情形下,可考慮使記憶體記憶用來存取伺服器或終端設備的位址資訊及認證資訊。
按照本發明之網路配接器,從連接至USB主機介面部的電子機器的記憶體當中檢測新增資料,當有新增資料時便讀取該新增資料,並控制連接至通訊介面部之通訊模組,以傳輸該新增資料,故能將電子機器的記憶體中蓄積之資料自動地傳輸至網路上。是故,不必使用電腦,或不經過繁雜的程序,便能利用作為USB裝置之用的電子機器中所蓄積之資料。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一實施形態〕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網路配接器的硬體構成示意方塊圖。
該網路配接器100的硬體,主要是由USB介面101、USB控制器102、微控制器103、及USB介面108所構成。網路配接器100之構成為,使USB介面101及108露出於框體外,其他要素則收納於框體內。
USB介面101例如由插頭型之USB端子所構成。具有作為USB裝置功能之例如數位相機或體重計,係直接或透過USB連接線而連接至該USB介面101。USB控制器102係控制經由USB介面101之通訊,由一個獨立的半導體晶片所構成。
另一方面,USB介面108例如由插座型之USB端子所構成。數據機109係直接或透過USB連接線而連接至該USB介面108。數據機109例如由具備USB介面之3G數據機所構成。而數據機109具有以下功能:當接收到由網路配接器100透過USB介面108輸出之指令,會依照內建之通訊控制部的控制,透過天線110而連接至行動通訊網路進行通訊。
微控制器103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4、記憶體105、計時器106、及USB控制器107。CPU104係執行存儲於記憶體105之程式,藉此執行後述處理。記憶體105係由下列所構成:存儲有程式等之ROM、程式執行時所利用之RAM、及存儲資料等所利用之可隨時寫入讀取的非揮發性記憶體所構成之Flash ROM。計時器106係用來使微控制器103可進行時間計測,對CPU104以一定時間間隔產生中斷(interrupt)訊 號。
USB控制器107係控制經由後述USB介面108之通訊。微控制器103係使CPU104執行存儲在記憶體105內的ROM的程式,藉此與連接至USB介面101、108之機器進行通訊,以實現後述動作。
圖2為安裝在微控制器103之軟體構成示意方塊圖。如圖2所示,安裝在微控制器103之軟體,主要由RTOS(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131、主控制程式132、數據機控制程式133、HTTP Client134、TCP/IP協定堆疊135、USB協定堆疊136、及USB介面存取碼140,141所構成。
RTOS131係將作為電腦之基本功能提供給微控制器103,且提供可預估處理時間在一定範圍內之軟體執行環境。
主控制程式132係如後述,為用來使網路配接器100動作之軟體。於主控制程式132保持有透過數據機109連接之伺服器或終端設備等之位址資訊,及用來登入該伺服器之認證資訊等。
主控制程式132係構成為,可蓄積從連接至USB介面101之電子機器所取得之USB裝置描述符的供應商ID、產品ID、序號ID的取得履歷,以及連接時間。
數據機控制程式133係為用來控制數據機109之裝置驅動程式。
HTTP Client 134係為用來將作為HTTP通訊客戶端 (Client)之功能提供給主控制程式132之模組。
TCP/IP協定堆疊135係為集合了用來執行PPP(Point-to-Point Protocol)、IP(Internet Protocol)、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Socket及DNS等各種通訊協定之模組。
USB協定堆疊136係為集合了USB Host驅動器139、USB Mass Storage Host Class137、及USB CDC Host Class138等之模組。USB協定堆疊136係將用來與作為USB裝置之電子機器進行通訊之功能,提供給主控制程式132。
USB Host驅動器139係實現作為USB主機之共通功能。USB Mass Storage Host Class137係對於USB大量儲存裝置實現作為主機之功能。USB CDC Host Class138係對於USB通訊裝置提供作為主機之功能。
USB介面存取碼140,141係為分別存取用來控制USB控制器102,107的暫存器(register)之碼。
藉由安裝以上之軟體,微控制器103控制網路配接器100的各部而實現後述動作。也就是說,網路配接器100係將連接至USB介面101的電子機器辨識成USB大量儲存裝置,從該電子機器內的記憶體檢測新增資料,並讀取該資料。接著控制連接至USB介面108的數據機109,將從上述電子機器的記憶體讀取之資料傳輸至網路上。
是故,在電子機器上完全不需要用來實現通訊之硬體 及軟體,而能夠直接使用既有的機器,即使在開發新機器的情況下,也不需要為了通訊而追加開發硬體或軟體。
(第1實施例)
第1實施例中,當數位相機200連接至網路配接器100A時,會依照網路配接器100A的控制,從數位相機200的記憶媒體讀取已記憶之圖像檔案當中的新增檔案,並將該讀取之新增檔案從數據機109透過網路傳輸至未圖示之伺服器或終端設備。
圖3為該第1實施例之數位相機200的構成示意方塊圖。另,同圖中,網路配接器100A之基本構成係與圖1及圖2所示者相同,故省略詳細說明。
數位相機200具備:閃光燈201及其閃光燈控制部202、光學系統203及其光學系統控制部204、CCD205及其CCD控制部206、顯示器207及其顯示器控制部208;另更具備主控制部209、電源210及其電源控制部211、記憶媒體212、媒體介面213、操作部214、USB介面215、及USB控制器216。
數位相機200是例如當使用者在操作部214進行啟動操作時,會依照電源控制部211的控制,而從電源210開始供給電力給各部。接著,依照主控制部209的控制,藉由顯示器控制部208,使顯示器207顯示CCD205透過光學系統203而取得之圖像資料、以及用來對使用者做操作指引之操作UI資訊。
在此狀態下,當使用者於操作部214進行用來拍攝之操作,則主控制部209會分別控制閃光燈控制部202、光學控制部204及CCD控制部206,使閃光燈201、光學系統203及CCD205動作,取得數位靜止圖像資料。取得之數位靜止圖像資料,會藉由主控制部209而變換成圖像檔案,透過媒體介面213而記憶至記憶媒體212。
圖4為保存於該記憶媒體212之圖像檔案一覧資料的示意例。此處,主控制部255係具有作為檔案系統之功能,每當得到數位靜止圖像資料便將該圖像資料予以檔案化。該檔案化處理中,主控制部255係對該圖像檔案生成以連續編號表示之檔案名稱,且生成以拍攝年月日及時刻表示之時間戳記。接著,使該檔案名稱及時間戳記與上述圖像資料進行關聯,並記憶至記憶體256成為一覧資料。
將網路配接器100A連接至數位相機200之使用形態,並非指將網路配接器100A固定連接至數位相機200,而是指將網路配接器100A暫時性地連接至平時為單獨使用之數位相機200,以將圖像資料傳輸至網路上。以下詳細說明其動作。圖5為該種使用形態之網路配接器100A的處理程序與處理內容示意流程圖。
使用者將網路配接器100A連接至數位相機200的USB介面215。此時,若數位相機200側的USB介面215為插座型之USB端子(母插座),則網路配接器100A的USB介面101會採用插頭型之USB端子(公插座)。接著,將網路配接器100A的USB介面101插入數位相機 200的USB介面215,藉此可將兩者連接。
如上述般,一旦網路配接器100A的USB介面101與數位相機200的USB介面215連接,則網路配接器100A會藉由USB控制器102來檢測USB機器已連接至USB介面101(步驟ST101)。接著,網路配接器100A會藉由發揮主機功能之USB控制器102,對數位相機200的USB控制器216索取USB描述符。
當USB控制器216因應此一索取,而回傳本體中記憶之作為大量儲存裝置的USB描述符,則網路配接器100A會將上述連接之數位相機200辨識成USB大量儲存裝置(步驟ST102)。此外,網路配接器100A係從USB描述符之內容,取得供應商ID、產品ID及序號ID(步驟ST103)。接著,網路配接器100A依據保存於記憶體105之連接履歷資訊,藉由步驟ST104,判定上述取得之ID所該當之機器,是否曾有連接至網路配接器100A之履歷。
上述步驟ST104中,當判定曾有連接履歷時,CPU104會對數位相機200送出取得一覧資料之要求,取得記憶於數位相機200的記憶媒體212中之圖像檔案一覧資料(ST105)。接著,CPU104會藉由主控制程式132,將保存於記憶體105之履歷資訊、以及上述取得之一覧資料的時間戳記予以比對,以步驟ST106判定有無在前次連接之後才記憶的新增檔案。
上述步驟ST106中,當判定有新增檔案時,網路配接 器100A會依照主控制程式132的控制,從數位相機200的記憶媒體212取得新增檔案(步驟ST107)。接著,網路配接器100A會啟動連接至USB介面108之數據機109的電源,並傳輸指令以使數據機109連接至未圖示之網路(步驟ST108)。接著,當連接至網路,網路配接器100A會依照主控制程式132的控制,利用HTTP客戶端134及協定堆疊135,存取預先記憶有聯絡資訊及認證資訊之伺服器以作為傳輸對象,並傳輸上述取得之新增檔案(步驟ST109)。其後,網路配接器100A以步驟ST110判定上述取得之新增檔案是否已傳輸完畢,若判定為未完畢時則回到步驟ST109,反覆上述傳輸控制動作。
反之,若在步驟ST110中判定已傳輸完畢,則網路配接器100A會對數據機109傳輸指令以結束與網路之連接(步驟ST111),關閉數據機109之電源,結束一連串動作。另,若在步驟ST106中判定沒有新增檔案時,則網路配接器100A會直接結束一連串處理動作。
另一方面,假設在步驟ST104中,判定出上述取得之ID所該當之機器,並無連接至網路配接器100A的履歷。在此情形下,網路配接器100A係藉由步驟ST112,從數位相機200的記憶媒體212取得已記憶之所有圖像檔案。接著,藉由上述步驟ST108~ST111,執行將上述取得之所有圖像檔案傳輸至伺服器之處理。
如上所述,按照第1實施例,只要將數位相機200以USB連接至網路配接器100A,便不需使用個人電腦,或 不經繁雜之程序,即可將數位相機200的記憶媒體212中所記憶之圖像檔案上傳至伺服器,供使用者利用。
也就是說,藉由使用網路配接器100A,即使是未擁有個人電腦之使用者,也能將數位相機200的記憶媒體212中蓄積之圖像資料提供給各種用途。此外,擁有個人電腦的使用者,也能不經繁雜的程序而將數位相機200中蓄積之圖像資料上傳至伺服器,以供各種用途。
舉例來說,若將圖像檔案上傳至伺服器,便能將拍攝有矚目商品或觀光名勝之圖像檔案簡單地公開給第三者,或是服務提供業者可依據上述上傳之圖像資料來作成推薦資訊,實施發送給利用者之服務提供。此外,若將圖像檔案傳輸至特定的終端設備,便可藉由圖像檔案將各種資訊通知給親友等。
(第2實施例)
第2實施例中,係將體重計250連接至網路配接器100B,依照網路配接器100B的控制,以事先設定好的週期,讀取記憶在體重計250中的測定檔案當中的新增檔案,並將該讀取之新增檔案從數據機109透過網路傳輸至未圖示之伺服器或終端設備。
圖6為該第2實施例之體重計250的構成示意方塊圖。另,同圖中,網路配接器100B之基本構成亦與圖1及圖2所示者相同,故省略詳細說明。
體重計250具備複數個測定端子251a~251d、及壓 力感測器253。這些測定端子251a~251d及壓力感測器253係配置於框體上面部。體重計250又具備:體組成測定部252、體重測定部254、主控制部255、記憶體256、顯示部257、操作部258、蜂鳴器259、USB控制器260、及USB介面261。
體重計250係藉由使用者操作操作部258而啟動。而當使用者以赤足踩上框體上面部時,會依據測定端子215a~215d所測定之電阻率,藉由體組成測定部252算出體脂肪率等。此外,還會依據壓力感測器253所測定之壓力值大小,藉由體重測定部254算出體重。該算出之體脂肪率及體重值會分別通知給主控制部255。主控制部255在當這些數值呈穩定之時間點,將各數值確定成為測定資料,使蜂鳴器259鳴響以通知使用者測定完畢,且使顯示部257顯示測定資料,再變換成測定檔案並記憶至記憶體256。
圖7為記憶至記憶體256之測定檔案一覧資訊示意例。此處,主控制部255係具有作為檔案系統之功能,每當得到測定資料便將該測定資料予以檔案化。該檔案化處理中,主控制部255係對該測定檔案生成以連續編號表示之檔案名稱,且生成以測定年月日及時刻表示之時間戳記。接著,使該檔案名稱及時間戳記與上述測定資料進行關聯,並記憶至記憶體256成為一覧資料。
另,測定資料之記錄方法,並不限於個別檔案的形式,亦可將測定資料連同測定時間一起追加至單一檔案的 形式來記錄,或可為不採用檔案形式之資料記錄方式。此外,由於料想體重計250會有複數個使用者共用的情況,故亦可藉由操作操作部158來登錄使用者名稱,於測定時,使用者一面目視確認顯示部257,一面操作操作部148來選擇自己的使用者名稱,藉此與測定資料以及該測定資料做關聯,來記憶使用者名稱。
將網路配接器100B連接至體重計250之使用形態,並非指每次都將網路配接器100B裝卸於體重計250,而是指將網路配接器100B固定連接於體重計250,將記憶於體重計250的記憶體256中之測定檔案,週期性地讀取至網路配接器100B以傳輸至網路上。
以下詳細說明其動作。圖8為該種使用形態之網路配接器100B的處理程序與處理內容示意流程圖。
當使用者將網路配接器100B連接至體重計250的USB介面215,該連接會被USB控制器102檢測出來並通知CPU104。一旦收到上述連接通知,CPU104會令計時器106初始化並開始計數(步驟ST201)。該計時器106係規定測定資料的讀取週期。
另,網路配接器100B與體重計250之連接,係與第1實施例所述連接數位相機200之情形相同。此外,亦可使網路配接器100B及數據機109的功能內建於體重計250的框體中。計時器中設定之時間並無限制,例如可設定成以每天一次至數次的頻率來進行測定資料之讀取動作。
CPU104係以步驟ST202來監視上述計時器106的計數值。接著,當該計數值對應讀取週期而到達事先設定之值,則CPU104會判斷已到達測定資料之讀取時間點,而進入步驟ST203,對體重計250傳輸取得測定資料之要求,取得記憶於記憶體256之測定檔案一覧資料。接著,CPU104會藉由主控制程式132,將保存於記憶體105之履歷資訊、以及上述取得之一覧資料的時間戳記予以比對,以步驟ST204判定有無在前次連接之後才記憶的新增檔案。依該判定之結果,若沒有新增檔案,則CPU104會回到步驟ST202以監視讀取時間點。
另一方面,上述步驟ST204中,當判定有新增檔案時,網路配接器100B會依照主控制程式132的控制,從體重計250的記憶體256取得新增檔案(步驟ST205)。接著,網路配接器100B會啟動連接至USB介面108之數據機109的電源,並傳輸指令以使數據機109連接至未圖示之網路(步驟ST206)。接著,當連接至網路,網路配接器100B會依照主控制程式132的控制,利用HTTP客戶端134及協定堆疊135,存取預先記憶有聯絡資訊及認證資訊之伺服器以作為傳輸對象,並傳輸上述取得之新增檔案(步驟ST207)。其後,網路配接器100B以步驟ST208判定上述取得之新增檔案是否已傳輸完畢,若判定為未完畢時則回到步驟ST207,反覆上述傳輸控制動作。
反之,若在步驟ST208中判定已傳輸完畢,則網路配接器100B會對數據機109傳輸指令以結束與網路之連接 (步驟ST209),關閉數據機109之電源,回到步驟ST202以監視讀取時間點。
如上所述,按照第2實施例,只要將體重計205常時以USB連接至網路配接器100B,那麼在體重計205測定且記憶於記憶體256之測定檔案,便會藉由網路配接器100B而週期性地被讀取,從數據機109傳輸至伺服器。是故,不需使用個人電腦,或不經繁雜之程序,便可將體重計250的記憶體256中記憶之測定檔案上傳至伺服器,供使用者利用。
也就是說,藉由使用網路配接器100B,即使是未擁有個人電腦之使用者,也能將體重計205的記憶體256中記憶之測定資料自動地上傳至伺服器。此外,擁有個人電腦的使用者,也能不經繁雜的程序而將體重計205中記憶之測定資料上傳至伺服器,以供各種用途。
舉例來說,若將使用者的測定資料的經時變化,從伺服器定期地傳輸至家庭醫師或保健師之終端設備,則使用者不需前往醫療機關,醫師或保健師也能遠距監視使用者的健康狀態。此外,若測定資料中還包含心跳或血壓等重要資料,當這些生體資料超出事先設定之正常範圍時,將該資料從網路配接器100B傳輸至醫師或保健師之終端設備,那麼醫師或保健師對於使用者身體狀況的突然變化也能迅速掌握。
〔其他實施形態〕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可為以下各種變形。舉例來說,網路配接器係當電子機器連接至網路配接器時,從該電子機器讀取識別資訊,依據讀取之識別資訊,判定所連接之電子機器的種類。網路配接器亦可做成,因應該判定結果,來選擇性地執行下述處理:一次性地執行從取得資料至傳輸為止之一連串處理,或是在電子機器連接至網路配接器的狀態下,以事先設定好的時間間隔,反覆執行從取得資料至傳輸為止的一連串處理。如此一來,若所連接之電子機器為例如數位相機般可攜式者時,於連接後可立即自動地執行如第1實施例所述之一次性處理;另一方面,若所連接之電子機器為例如體重計般固定設置型者,則在連接之狀態下,可如第2實施例所述般,以事先訂定好的週期自動地反覆執行從取得檔案至傳輸為止之一連串處理。
此外,亦可構成為不使網路配接器100與數據機109連接,而是與有線或無線LAN模組連接,或是構成為除了行動通訊網路以外還與乙太網路(登錄商標)連接。同樣地,亦可構成為利用WiMAX數據機或LTE數據機,而連接至WiMAX(登錄商標)網路或LTE網路。此外,連接至網路配接器100之電子機器,亦不限於數位相機200或體重計250,可廣泛運用於具有將測定資料等保存於記憶體之功能及作為USB裝置之功能的電子機器,如監視用攝影機或溫度計、電表等。
又,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係例舉依據檔案一覧資料中 所包含之時間戳記來判定有無新增檔案;但亦可藉由將取得之檔案一覧資料與前次取得之檔案一覧資料進行比對來判定有無新增檔案,或是構成為利用標籤(tag)或定界符(delimiter)、索引(index)、散列表(hash table)、記憶體位址來判定有無新增檔案並取得之。
又,上述第1實施例中,揭示網路配接器100A係依據從數位相機200的USB介面215取得之ID,來識別所連接之機器;但若連接網路配接器100A的機器為固定,則亦可省略該判斷。
又,第2實施例中,係利用計時器來週期性地判斷有無新增檔案,但亦可從計時器生成時刻資訊,因應時刻來判斷有無新增檔案或資料,或是亦可構成為當檢測到使用者利用電子機器時,便因應其而判斷有無新增檔案或資料。如此一來,只有當在體重計250生成新增檔案時,才會從體重計250對網路配接器100B進行檔案傳輸,且有無新增檔案之判定處理也不再需要,故能減低網路配接器100B的處理負荷及消費電力。
又,前述實施形態中,係以將從電子機器取得之檔案,從網路配接器透過網路傳輸至伺服器為例做說明,但亦可傳輸至事先與前述電子機器配對設定好的終端設備。如此一來,使用者只要將電子機器連接至網路配接器,不需進行任何特別操作,便可使記憶於電子機器之資料檔案傳輸至本身以外的終端設備,例如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平板型終端設備、音樂播放器、遊戲機、汽車導航 機。
又,前述實施形態中揭示,透過與機器連接之USB介面101來控制通訊之USB控制器102,係構成為獨立之半導體晶片,而透過數據機連接之USB介面108來控制通訊之USB控制器107,係構成為內建於微控制器。但並不限於此,亦可使USB控制器102內建於微控制器,而將USB控制器107做成獨立之半導體晶片,或是構成為雙方均內建於微控制器,又或者是構成為雙方均做成獨立之半導體晶片,同樣能夠實施。
簡言之,本發明並非限定需與上述各實施形態完全相同,於實施階段中,在不脫離要旨的範圍內,可將構成要素變形並具體化。此外,可將上述各實施形態所揭示之複數個構成要素適當組合,藉此形成各種發明。舉例來說,亦可從各實施形態所示之所有構成要素當中刪除其中幾個構成要素。又,亦可將不同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適當組合。
100,100A,100B‧‧‧網路配接器
101‧‧‧USB介面
102‧‧‧USB控制器
103‧‧‧微控制器
104‧‧‧CPU
105‧‧‧記憶體
106‧‧‧計時器
107‧‧‧USB控制器
108‧‧‧USB介面
109‧‧‧數據機
110‧‧‧天線
131‧‧‧RTOS
132‧‧‧主控制程式
133‧‧‧數據機控制程式
134‧‧‧HTTP Client
135‧‧‧TCP/IP協定堆疊
136‧‧‧USB協定堆疊
137‧‧‧USB Mass Storage Host Class
138‧‧‧USB CDC Host Class
139‧‧‧USB Host驅動器
140,141‧‧‧USB介面存取碼
200‧‧‧數位相機
201‧‧‧閃光燈
202‧‧‧閃光燈控制部
203‧‧‧光學系統
204‧‧‧光學系統控制部
205‧‧‧CCD
206‧‧‧CCD控制部
207‧‧‧顯示器
208‧‧‧顯示器控制部
209‧‧‧主控制部
210‧‧‧電源
211‧‧‧電源控制部
212‧‧‧記憶媒體
213‧‧‧媒體介面
214‧‧‧操作部
215‧‧‧USB介面
216‧‧‧USB控制器
250‧‧‧體重計
251a~251d‧‧‧複數個測定端子
253‧‧‧壓力感測器
252‧‧‧體組成測定部
254‧‧‧體重測定部
255‧‧‧主控制部
256‧‧‧記憶體
257‧‧‧顯示部
258‧‧‧操作部
259‧‧‧蜂鳴器
260‧‧‧USB控制器
261‧‧‧USB介面
[圖1]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網路配接器的硬體構成示意方塊圖。
[圖2]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網路配接器的軟體構成示意方塊圖。
[圖3]圖3為將數位相機連接至圖1及圖2所示網路配接器時之實施例示意方塊圖。
[圖4]圖4為圖3所示數位相機的記憶媒體中所記憶之圖像檔案的一覧資訊之一例示意圖。
[圖5]圖5為圖3所示實施例之網路配接器的處理程序與處理內容示意流程圖。
[圖6]圖6為將體重計連接至圖1及圖2所示網路配接器時之實施例示意方塊圖。
[圖7]圖7為圖6所示體重計的記憶體中所記憶之測定檔案的一覧資訊之一例示意圖。
[圖8]圖8為圖6所示實施例之網路配接器的處理程序與處理內容示意流程圖。
100‧‧‧網路配接器
101‧‧‧USB介面
102‧‧‧USB控制器
103‧‧‧微控制器
104‧‧‧CPU
105‧‧‧記憶體
106‧‧‧計時器
107‧‧‧USB控制器
108‧‧‧USB介面
109‧‧‧數據機
110‧‧‧天線

Claims (8)

  1. 一種網路配接器,其特徵為:具備:USB主機介面部,其連接有電子機器,該電子機器具有將資料保存於記憶體上之功能及作為USB裝置之功能;和通訊介面部,其連接有通訊模組;和主控制部,其具有記憶體及CPU,連接有前述USB主機介面部及前述通訊介面部;前述主控制部,係從連接至前述USB主機介面部的電子機器的記憶體當中檢測新增資料,當有新增資料時便讀取該新增資料,並控制連接至前述通訊介面部之通訊模組,以傳輸該新增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網路配接器,其中,前述主控制部,係存取管理前述電子機器的記憶體之檔案系統,依據存儲在該記憶體之檔案的時間戳記來檢測新增檔案,當有新增檔案時便讀取該新增檔案,並從前述通訊部傳輸該新增檔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網路配接器,其中,前述記憶體,係記憶用來存取規定之伺服器或終端設備的位址資訊及認證資訊,前述主控制部,係將前述新增資料傳輸至前述規定之伺服器或終端設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網路配接器,其中,前述主控制部,係將前述新增資料傳輸至已配對好之對象。
  5. 一種網路配接器,係分別連接至:電子機器,其 具備記憶資料之資料記憶部及用來傳輸該資料之介面;及通訊模組,其具備用來傳輸資料之介面及在與網路之間進行通訊之功能;該網路配接器,其特徵為,具備:第1介面單元,可裝卸地連接至前述電子機器之介面,與前述電子機器之間進行資料傳輸;第2介面單元,連接至前述通訊模組之介面,與前述通訊模組之間進行資料傳輸;及控制單元,連接至前述第1及第2介面單元;前述控制單元,具備:判定手段,判定前述電子機器的資料記憶部所記憶之資料當中,是否存在尚未取得之資料;取得手段,當判定存在尚未取得之資料時,從前述資料記憶部透過前述第1介面單元取得該尚未取得之資料;及傳輸手段,將前述取得之資料透過前述第2介面單元傳輸至前述通訊模組,並使其從該通訊模組傳輸至前述網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網路配接器,其中,前述控制單元,更具備:第1控制手段,檢測前述第1介面單元對於前述電子機器之介面的連接,因應該連接之檢測,使前述判定手段、前述取得手段及前述傳輸手段動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網路配接器,其中,前述控制單元,更具備: 第2控制手段,當前述第1介面單元連接至前述電子機器之介面的狀態下,以事先設定好的週期使前述判定手段、前述取得手段及前述傳輸手段動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網路配接器,其中,前述控制單元,更具備:識別手段,當前述第1介面單元連接至前述電子機器之介面時,從前述電子機器取得與該電子機器有關之識別資訊,依據該取得之識別資訊來識別前述連接之電子機器的種類;及動作手段,因應前述連接之電子機器的種類的識別結果,選擇性地使前述第1及第2控制手段動作。
TW101142880A 2011-11-17 2012-11-16 網路配接器 TW2013362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1956A JP2013109415A (ja) 2011-11-17 2011-11-17 ネットワークアダプ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6261A true TW201336261A (zh) 2013-09-01

Family

ID=4842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2880A TW201336261A (zh) 2011-11-17 2012-11-16 網路配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09415A (zh)
TW (1) TW201336261A (zh)
WO (1) WO201307350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1660A (ja) * 2006-02-20 2007-08-30 Fujifilm Corp 画像配信システム、画像配信サーバ、及び画像配信方法
JP5403680B2 (ja) * 2009-12-15 2014-01-29 Necビッグローブ株式会社 情報転送システム、情報呈示装置、情報転送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09415A (ja) 2013-06-06
WO2013073501A1 (ja) 201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34765B2 (ja) 無線ディジタルコンテンツの管理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メモリカード
WO2015068210A1 (ja) トレースデータ記録システム、トレースデータ記録サーバ、トレースデータ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JP2011197952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130113944A1 (en) Memory card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method of operating memory card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device, digital camera,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digital camera
JP2007144141A (ja) 生体情報収集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ならびにサーバ装置
US7612922B2 (en) Image-s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US8860823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dapter device thererof,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KR101362763B1 (ko) 장치간 컨텐츠 전송 방법 및 컨텐츠 전송 장치
JP6583891B2 (ja) 医療情報受け渡しシステム
JP2019076659A (ja) 情報処理装置、管理装置、測定ユニット、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201336261A (zh) 網路配接器
KR20160043541A (ko) 셀프세탁소 원격 모니터링 시스템
TWI740159B (zh) 機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系統
JP2015156526A (ja) 通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4264759B2 (ja) 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702328B2 (ja) 画像データ転送装置、撮像装置、画像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354560B2 (ja) 通知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JP594171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lsi
JP7357490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745643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電子機器、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7123144A (ja) 管理システム、登録方法、及び生体データ転送装置
JP4576079B2 (ja) 情報機器システム
JP2017146836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22107193A5 (zh)
KR20050014972A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디지탈 화상 촬영 시스템 및 그 저장방법